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

2024-07-07

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精选11篇)

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 第1篇

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

陶建平

【摘要】强调要注重反思,是因为时常内省自反,自身才德必然增长;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毫无疑问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平顺和心气的平顺。善于反思,就是要注意反思的方法、途径:挫败之余,认真反思;得意之际,加意反思;由他人毛病反求诸己;面临非议,先行自反;与人相处,不妨示弱;善用日记为反思助力。

【关键词】 领导干部反思重要性方法

对于反思,人们往往是听得多、想得少,知道得多、做到的少。所以,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推动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此问题略作阐述。

1.时常内省自反,才德必然增长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好更快地成长、发展,这就离不开时常内省自反。明朝著名学者、官员吕坤指出:“人不可我意,自是我无量;我不可人意,自是我无能。时时自反,才德无不进之理”1。他主张在工作、生活中不管是遇上“人不可我意”,还是“我不可人意”的情况,都应该多从自身去找原因:有时你觉得别人让你不高兴、不满意,也许原因并不在于别人而在于你自己,因为你器量不够大,如果器量大一些的话,就能够包容别人的某些不足、缺陷或过失,不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甚至为此发脾气、不满意;相反,你不能让别人满意,很可能是因为你能力不够强,没能把事情做到位,不要动辄归因于外,而要时常反思自己,一次次反思经历下来,自身的才德必然会获得长进,从而变得更加优秀。“所谓优秀,就是男人或女人愈来愈反求诸己而不苛求他人”2。在这里,作者实际上是把反思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一个注重反思并善于反思的人,势必会是一个优秀的人!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琢磨的。反思是我们从以往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增长能力的主要方式。任何东西,没有

1.[明]吕坤《呻吟语》卷二.岳麓书社1991版第103-104页。

2.吴瑾、李澄怡《有效管理座右铭――管理大师谈管理》,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89页。

经过理解就永远不可能为你所拥有,而真正的理解来自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能从中吸取点经验教训„„一个人如果不对自己的经历加以思考、分析、审视、质疑、反思,并最后理解,那么这些就并不真正是他自己的经历”1。不要让以往无痕消逝,要从经历中寻求有益启示!

2.涵养反思良习,有助平顺无疑

俄罗斯教育家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曾经比喻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他强调的是,良好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而领导者最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之一就是反思。因为涵养反思良习,能够有助于领导干部实现平顺。平顺有两层意思,一是路途平顺。正如明人吕柟所言:“人能反己,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若常以责人为心,则举足皆荆棘也”2。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总有责怪别人之心,动不动就怪这怨那,所有被责怪、被埋怨的人都有可能对你有负面的看法,甚至导致你障碍重重、寸步难行。有人主张,要判断一个人的前途,不必给他看相、算命,就观察他在工作、生活中是习惯于反思自己还是归咎于人。动辄归咎于人,他必然树敌很多,必然障碍重重,因而就必然谈不上有多好的前途。二是心气平顺。许多人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自己与他人发生冲突、闹不愉快,往往双方都会愤愤不平、气鼓鼓的。但是,一旦开始反思自己,想到自己在此问题上的过错、责任,往往就变得相对地心平气顺。正如清朝名臣陈宏谋所说:“仕途顺逆,百凡皆有定数,只能尽其在我,自求无愧,不必尤人,亦不可尤人也。平心而论,虽或事出意外,亦必所处不善,有以招之。返观内照,其理自见,其气自平”3。而能够做到“见理平气”,就能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正确地看待别人,就有助于自己的发展进步和人际协调、合作。美国学者梅尔•吉尔在《非常识》中说:“怨恨是一只危险的气球。如果你一直向他吹气,那么怨恨就会像所有气球一样不停地膨胀、膨胀,最终‘嘭’的一声爆开。怨恨的起因是我们对身边的人和我们所关切的事不切实际的期望。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其他人才是问题的原因,所以当问题发生时,我们便会十分愤 1.[美]华伦•本尼斯《怎样成为领导》。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2.【明】吕柟《泾野先生文集·语录》。

3.[清]徐栋《牧令书》卷1.恨„„我们往往把95%的注意力放在我们之外,放在别人身上,而只有5%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实际上,我们把最终发生的恶果归咎于别人,让自己跟它毫不相干。„„如果我们能把这一比例对调,把95%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只把5%放在别人身上或者别的东西上,那么‘怨恨’这个危险膨胀的气球、这个将近要爆炸的定时炸弹就会自动放气、自动拆除”1。要让怨恨这一“危险膨胀的气球”自动放气,就得多些自责自怪,少些归因于外。惯于归因于外,会让我们持续受害、悄然受害,让我们最终变成水煮的青蛙。因为惯于归因于外,实际上就是习惯于向外找借口,而“找借口的最大问题在于,一旦你习惯了找借口,你就不愿意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你变成了一个受害者”2。这番话尽管是一个美国人说的,但对于中国的领导干部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说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有些人往往习惯于归结到体制、客观条件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固然是起作用的,但不可否定的事实是,在同样的体制下,在同样的客观条件当中,不同的干部的表现、作为往往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干得有声有色、卓有有效,而有些人则长年累月没有什么作为,没有什么出息。这种差异恐怕在任何一个地方、单位都存在。这种现象提示我们,真的不能什么都归因于外,因为那说不过去。

3.把握反思要妙,求得利好实效

第一,挫败之余,认真反思。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反思就是成功之父。仅有“失败”这个母亲,不可能自然而然地生下“成功”这个人见人爱的“后代”。只有父母亲结合起来,失败-反思,失败-反思,才能生个一个个“成功”,因为成功的种子来自于反思。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一个善于反思的人才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一个肯于反思的组织才是值得合作的组织。在一个组织里,不怕出现问题,就怕不能正确对待问题。学习型组织一定是这样的组织:出了问题,这个部门首先要反思自己,我哪里没有做好,以后要如何改进;那个部门要反思,我们支持不够,今后怎么避免;其他部门也反思自己,我们配合不力,以后怎么调整?经过不断的反思,修正不妥之处。在此过程中,组织和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从这

1[美]梅尔•吉尔在《非常识》, 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2[美]杰拉尔德•W•福斯特《责任制造结果》,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个意义上说,“事后诸葛亮”也不妨当一当:未卜先知固然妙,事后诸葛也必要!悟出成败关键时,亡羊补牢不算迟!

第二,得意之际,加意反思。美国领导学大师华伦•本尼斯指出,“经常是失败促使人们去反思。而当人们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时,很少坐下来反思。而越是得意的时候,越应该坐下来进行反思。要是总等到犯了重大的错误之后才反思,那往往会流于两种结果:其一,因为你正是灰心丧气的时候,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其二,你容易只见错误,不见成绩”1。完全否定过错、失败之后的反思未必可取,主张得意之时更加注重反思则不无道理。唐人杜荀鹤《泾溪》所谓“泾溪石险入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表达的正是此意。小心谨慎,多加防范,过激流、闯险滩也能一路平安;疏忽大意,思想麻痹,在平流无石之地也可能身陷悲剧。这是沉思历史和大自然所得出的真知灼见。这对于一些正处在上升时期的中青年干部尤其具有警醒意味:有些人就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时候,不注意反思,产生膨胀的心理,似乎荣誉、地位、职称、职务、金钱、美色都该自己得到,似乎全世界都欠自己的,最终把前途断送在自己手上,导致“坦途沉沦”的可悲下场!

第三,由他人毛病反求诸己。如果你与别人相处,觉得别人身上的某些东西让你难以忍受甚至极度愤慨、不安,那么,你“用笔记下别人身上那些使你感到被严重冒犯了的特点,那些你不能容忍的东西,那些你感觉极度愤慨、极度不安的东西。在这些人格特点上多花一些时间,并且诚实地在自己的人格中认真地审视和寻找它们的踪迹。几乎毫无疑问,这些特征往往就深藏在自己身上,藏在你的人格阴影里。如果那些自大的人让你感到非常恼怒的话,就要在自己的人格阴影里好好找一找自大的影子”2。也就是说,如果别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大,让自己难以忍受甚至非常恼怒的话,就得好好反思,很可能自己也是一个自大的人,甚至正因为自己自大,才会觉得别人自大。由别人的自大,反求诸己,进而发现自己身上潜藏的自大,这对于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是有好处的。

第四,面临非议,先行自反。面对别人的批评、异议,要“回应”而不是“反

1.[美]华伦•本尼斯《怎样成为领导》,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109页。

2.[美]大卫.M.特拉弗斯《领导力的源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应”。反应就是本能的、下意识的反应,就像是一只狗只要听到另外一只狗在叫,它就会叫„„当你被情绪控制时,别人怎么对你,你也怎么对别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果你觉得别人冒犯了你,你也会还击对方:别人批评你,你就批评别人,别人讽刺、责骂你,你就讽刺、责骂别人。而回应是指你会后退一步,仔细思量别人言语背后的含义,然后就此采取相应的行动。例如,当你感觉受到冒犯时,你可能会问:“我能听出来你情绪不好,你怎么了?”或者,“我能理解你的感受,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当你站在别人的位置,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的时候,你就能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对别人的话仅有下意识的反应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通过运用换位思考的技巧对别人的行为做出恰当回应,则能够使矛盾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1,这对于自己的成长、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协调都是有益处的。

第五,与人相处,不妨示弱。毫无疑问,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有不示弱的一面。不示弱应体现在自身层面上,即强烈的进取心、高标准的自我要求、战胜困难的勇气,等等。这种“不示弱”是每个干部都必须有的,面对困难、挫折、阻力,我们甚至要有一种不被一切所压倒的气概,不能轻易地低头、认输、示弱。但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又应有示弱的一面。示弱主要体现在关系层面上,即待人谦逊、低调,听取别人意见,坦承自身不足,为失误道歉、承担责任。要做好这种意义上的示弱,必然需要认真的反思。比如,当我们写年终工作总结的时候,绝对不应当通篇都写自己的优点、成绩与贡献,还应当认真想想工作当中存在的缺陷或薄弱环节,找到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和水平提升的空间。

第六,善用日记为反思助力。美国领导学大师华伦·本尼斯指出:“在日记中记下你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你会发现,在你追寻智慧的探索过程中,这个简单的习惯是无价的”2。彼得•凯斯特鲍姆也说:“看看你是怎么工作的,你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把它们写下来。要意识到,书写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思考、内省、探询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做出回应的方法,有着不朽的价值。日记仍是一种最有效的自我解救的途径”3。可见,他们是把日记看得很重的。在时下中国官场,提倡写日记似乎已经成为一 1[美]托马斯•D•兹韦费尔《管理就是沟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页。

2[美]本尼斯《领导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3[美]彼得•凯斯特鲍姆《领导者的内心修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种笑话。广西来宾市烟草局原局长韩峰陷入“日记门”之后,人们往往片面吸取其中教训,对日记不屑一顾、畏而远之。某著名教授在一次讲座中也告诫领导干部们:“你们现在连日记都不能写,你们回去赶紧把日记全部删掉,要写(就)写假的,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听我这句话”。我的主张恰恰相反:领导干部都应该写日记,不要让韩峰把全中国的日记都毁了!广西的韩峰因日记而出丑入狱(根源其实不是日记),全中国的领导干部从此不再写日记,这会对我国领导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我看来,写日记其实是留些时间“自言自语”,让自己在沉静中沉淀、成长。我们经常抱怨这个时代很浮躁,抱怨现在的人很浮躁,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人们很少抽出些时间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去思考、总结,而是一直忙忙碌碌、忙个不停。一味忙碌,势必盲目!“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这句话值得领导干部三思。“没有停顿就没有沉思,没有沉思就没有远见,没有远见就没有领导。停顿与沉思是通往更加广阔的眼界与更加高效的领导的必经之路”1。不静下来就无法看得长远、走得久远,而写日记正是让人静下来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写日记还是一个梳理心绪、滋养内心的过程,是一个帮助自己清醒头脑、明确走向的过程,这对于自己的成长、发展也是有益的。

作者陶建平,系广西区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美]凯文•卡什曼 杰克•福雷姆:《元神是领导的灵魂》,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现代领导》(月刊)2004年第4期第22页。

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 第2篇

1.转换卖点

销售人员渴望有个好卖点,客户希望有个好买点,关键是能否在供求双方找到共同点。供求双方内在需要的共同点越多,成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供求双方内在需求越小,共同点越少,成交的可能性也就会越小。一件产品或者具备实用功能,或者具备观赏价值,各自都有不同的卖点。

不同的思维,不同的销售技巧,会有不同的结果。转换卖点,就是在看到产品本身的常用功能外,还能找出另外的附加功能。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发出新的市场,在别人都一致看重产品的一个卖点上挖掘出更多的卖点,才是真正的销售高手。

2.将劣势变优势,将产品弱点化为有益的卖点

销售最高明的手法是化弱点为优点,实际做法就是有特点说特点,无特点创造特点。做销售是用不着说谎话的,但为化解客户的敌意或澄清顾客对产品的误解,只要无伤大雅,对人无害,选择隐恶扬善的观点是对的。不同的客户会看中产品的不同卖点,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会以敏锐的眼光洞悉客户的内心,根据顾客的倾向采用不同的说辞,向客户重点展示他所看重的那一功效。

3.用产品说话

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荐产品时,仅仅口头上说好,显然是不够的。只有用产品来说话,才是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最有力的说明。销售人员在具体推销时,必须向客户展示产品的优点,在面对众多的同类产品时,更要突出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比如,同类的液晶电视,有的产品以色彩感强、画面清晰取胜,而有的产品则以省电省空间的“超薄”性能赢得客户的青睐,还有的产品以多功能、追求时尚受到客户的欢迎。用产品说话是销售的关键,因为客户不买产品的理由不外乎有两个:一是确实对该产品没有兴趣,二是不相信该产品。用产品说话就是要促使客户产生对该产品的兴趣,进而相信该产品。

领导干部要善于破解难题 第3篇

难题就是工作中难以处理的问题。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复杂性。其内部结构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盘根错节;相关联系复杂,南山敲石北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典型性。往往是同类矛盾的集中代表,牵扯广,影响大。三是艰巨性。处理起来比较棘手,难见一招之效,难求一时之功,比起一般问题的处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事业越发展,就越会有新问题出现;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好,事业就会有更大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敢不敢触及难题、解决难题,考验着一个干部的工作水平与能力。难题矛盾性强、涉及面广,甚至往往是多种矛盾相互交织。没有一定的工作手段,要应对好、处理好,自然是不容易的。一些人之所以惧怕难题,就是害怕自己应付不来,怕陷入尴尬,收不了场,下不了台。这也就是领导干部为什么必须有学识、有水平、有能力的道理所在。领导干部的职责就在于解决难题。如果高高在上,遇到难题绕着走,敷衍了事混日子,必然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害。难题的处理可以磨炼领导干部的意志和作风,增强本领,提高威信。2001年4月,任长霞调任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成为河南省公安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公安局长。当时面临的形势非常艰难:民警队伍涣散、积案堆积如山、群众怨声不断、行风评议年年倒数第一。她深入基层调查摸底,跑遍了登封17个乡镇区派出所,找到了存在问题的症结。随即从“从严治警”入手,清除了队伍中的3个害群之马,15名长期不上班,旷工、迟到以及参与违法违纪行为的民警被开除和辞退。此举令全市公安队伍的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整顿队伍、严肃警风的同时,任长霞将全部精力集中到破大案、破积案,打响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4·15”东金店强奸焚尸案、“4·18”大冶镇火石岭村绑架案、“5·18”特大盗枪案、“5·28”石道杀人案、“6·9”强奸轮奸女教师案等一系列大要案纷纷告破。面对辉煌的战绩,干警和群众服了。大家都说:“咱登封来了个女神警,案发一起就破一起。”

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在其位而不担其责,不想、不敢、不会创造条件解决难题。有的满足于当“传声筒”“收发员”,浑浑噩噩,遇到问题绕道走;有的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群众的意见,只限于做做批示、提提要求,不敢一抓到底;有的不敢面对矛盾,“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一旦出了问题,往往推卸责任,甚至金蝉脱壳。实践证明,敢不敢于担当,是一个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感强弱的具体表现。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得失。在矛盾和难题面前愿不愿挺身而出,体现着各级干部的“官德”,是洞察干部品德作风是否过硬的“试金石”。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就不可能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领导干部要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负责的态度,知难不畏,排难而进,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切实做到敢于直面矛盾、善于破解难题。

善于破解难题体现了领导干部对责任的敬畏之心。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过:“大石拦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面对矛盾、问题、困难、难题,有的勇于攻坚、化难为易,有的裹足不前、畏首畏尾,关键在于境界不同。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富民有责、兴业有责,肩上的责任可谓重大。树立“事业大如天、责任重如山”的意识,拥有责任感,是一切领导者的灵魂,它折射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人格的高下。领导干部有了责任感,就能经常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做了有利于人民的事,就会感到满足和欣慰;若为官一任,一事无成,甚至损公败业,就深感内疚、惭愧和悔恨。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的敬业精神,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大胆创新,真抓实干,诚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破解难题,必须敢于直面矛盾。“为官避事平生耻。”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任其职,就要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解决难题必然要触及各种矛盾,甚至会得罪一些人,受到阻挠和责难。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敢于碰硬的精神,没有一身正气和坚定信念,是难以做到迎难而上的,也是解决不了难题的。特别是那些久拖不决、积重难返的难题,解决起来难度很大;在那些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的地方,影响难题解决的因素很多。倘若领导干部不敢碰硬,听任难题发展下去,难题就会越积越多,遗患无穷。其实,对于难题越是回避,就越是陷入被动;如果真正敢于碰硬,反而能够攻克它、解决它。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敢于正视难题的勇气和早日破解难题的决心,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内不愧心,以攻坚破难的实际行动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破解难题,必须善于果断决策。古人云:“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畏畏缩缩,往往会贻误时机,后悔莫及。2008年贵州发生的“瓮安事件”、2009年湖北发生的“石首事件”,最初都源于一件刑事案件,但由于当地领导议而不决,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酿成震惊全国的群体冲突。疑虑拖延是决断的大敌。有些决策,特别是一些非常规性的决策,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风险,何况有些问题来得急,需要当机立断,否则稍纵即失,错过良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决断的魄力,勇于承担责任,果断下决心。切不可畏首畏尾,议而不决。

破解难题,必须凝聚群众力量。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破解难题犹如一场攻坚战,单靠领导干部的孤军奋战是很难成功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力量,让大家充分认清问题久拖不决会给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带来危害,形成解决难题的合力。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化解矛盾、破解难题,办法在实践中,点子在群众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从群众中吸收来的一点一滴,都将汇聚为我们解难题的强大武器。只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集中群众智慧,特别是注意听取有识之士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就一定能够找到攻坚克难的钥匙、走向成功的通途。

领导干部要注重并善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揭示课题 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师生习惯于以教材文本(课文)为主要依据展开教学。不管是单篇课文还是群文教学,甚至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首先从课文题目入手。而且凡文必有“题”,即使是“无题”也是“有题”——题目是一篇课文(一组文章甚或一本书)的眼睛和灵魂,往往凝聚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蕴含课文的文体、主人公、故事情节、主要观点等内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很容易忽视对题目的揭示,板题读题后直接过渡到课文的学习——课题似乎与课文主体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殊不知,慎重审视课题并在板题读题之后及时有效“揭题”对师生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确定课堂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无论是课前设计还是课堂实践,一定要有重点。也就是说在听说读写等环节和学习课文内容时要有所侧重和突破。没有重点的课一定不是好课。尤其是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就要对文本反复深入研读,确立文章重点内容。对课题更应该认真解读。因为课题就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灵魂”和“总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课题往往包含文章的选材范围或重点题材、暗含文章体裁、交代主要人物或事件、修辞方式或意义指向、主要论题或中心思想等。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示课题:1.文中的“你”是指谁?2.文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他为什么是“浪花的一滴水”?这样命题好在哪里?通过这几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刚举则目张”——把握住了课题就把握住了重点,这样不仅避免课堂教学目标“大而全”,或教学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等,从而使之简洁明了,更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实践操作性,进而有利于教学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题就是“问题”——一个看似简单的课题往往是作者深思熟虑之智慧的结晶,通常会饱含着几个与具体内容紧密联系的代表性问题。课文文本就是对几个主要问题的展开和阐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叙述和主观情绪的表达。只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揭示出课题蕴含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阅读文本,才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把掌声分给她一半》一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揭题:1.把掌声分给“谁”一半?(无名英雄“世界优秀二传手”孙晋芳。)2.她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和不俗的特征?(球艺高超、勤学苦练、胸怀宽广和信任同伴等。)3.为什么要把掌声分给她一半?(孙晋芳在排球场上犹如“金线串珠”,共同成就“铿锵玫瑰”,为国争光,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给她一半”。)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即可启迪学生思维,做到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须知,好问是儿童的天性。由于教育体制尤其惯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无论是过去的“满堂灌”还是现在的“满堂问”都不能从学生的本真心灵出发,让学生主动质疑、真情发问。教师总是把控着课堂“问答”的开关——什么时候问,问什么,问的效果如何等总是教师说了算。以致儿童从低幼阶段的“好问”变成少年时期越来越“不问”甚至于青壮年时候十分言听计从,循规蹈矩而缺乏质疑与创新。与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挖空心思地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还不如引导学生对着课题质疑问难,主动提出问题,相互合作科学分析问题,并走进文本通过深情地阅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智、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课堂教师习惯于“满堂灌”,采用“填鸭”式教授知识,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经过几多波折,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满堂问”。课堂固然是产生问题的场所,师生有意义的“问”本来无可厚非。但那些“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假问题”、“泛问题”充斥课堂并不见得有多好。儿童在课堂上似乎又陷入了另一种被动——他们成了应答的“机器”。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抓住“课题”这一抓手,在板题读题后引导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进行多向发问,教师相机点评并科学归纳,将众多问题归纳为几个与课文题目紧密结合的主要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展开对文本的阅读教学,重点问题重点解决。这样,不知不觉课堂教学模式就发生根本性转变。课堂模式的转变会带来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当然也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有利于提高习作鉴赏能力

“语文如果离开了美,则空无一物”。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美好的题目定会对文章画龙点睛,增光添彩。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能够确定教学重点,培养问题意识,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能够通过对文章题目独特性的揭示与审美性的观照,提高学生审题命题及文章语言运用、结构驾驭等能力。同时还可在无形中品味鉴赏文题美学价值——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为什么“这样好”而“那样不好”,进一步思考追问“好在哪里”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字、文章的实际运用力和审美鉴赏力。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揭示课题”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意识,还是一种方法和习惯,更是美的体验和鉴赏的过程。科学而艺术地揭示“课题”蕴含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教学重点,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审美鉴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渗透、相互促进发展的。因此,师生必须重视并善于课前“揭题”,进而展开高效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 第5篇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讲:“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通观全局,得以担当重任”。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学习是为政之基、为官之途,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做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就要善于通过学习扬弃旧义、探求新知,把学到的新知识转化成推动发展的新能力。

从人的自身发展看,善于学习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人的发展是一个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据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在7至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工业经济时代,求学的时间延长为5至22岁;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必须终身学习。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思想落后于时代,能力落后于他人,就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最终也会贻误自己。

从世界历史看,善于学习是优秀民族自立自强的优良传统。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作为一国之君,化装成学生只身前往西欧诸国,潜心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为守旧的俄国注入了生机与活力。19世纪中晚期的日本明治维新,通过“求知识于世界”,拉开了强国的序幕。有人讲,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历经5000年而绵延不绝,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崇尚学习、善于学习。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人数不胜数。孔子酷爱学习,不但深入钻研古籍,还曾经虚心求教于老子,同时身体力行,重教兴学,周游列国,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法,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等,直到今天我们还很受用。近代以来,面对着丧权辱国之痛,一批批有识之士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曾国藩等发起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等人推动的维新变法,都是主张通过学习西方来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中华文明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不断发展壮大。

从我们党成长历程看,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取得革命胜利并长期执政的重要武器。毛泽东同志讲过,在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看到有些干部进城后浪费时日,把宝贵的时光浪费在打牌、搓麻将上,十分痛心,也十分着急,苦口婆心地劝告大家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并指出“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这三个字各有各的要求,“下”就是要把时间放在学习上;“苦”就是学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有刻苦精神;“功”就是要有办法、有能力真正学好。邓小平同志指出:“学习好,才可能领导好高速度、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要把学习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指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提出要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坚持集体学习制度,五年间集体学习44次,平均40天左右就集体学习一次,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我有一套中央政治局学习的资料汇编,都是国内最高层次、最高水准的教授讲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央政治局学习是很有针对性的。比如,通过举行法律讲座,进一步强化了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理念;通过举办高新技术方面的讲座,更加坚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信心;通过举办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方面的讲座,更加坚定地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国城乡之间发展的“剪刀差”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这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出大问题。所以,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特别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这几年中央作出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中部地区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都是根据国情提出来的。我讲这些旨在说明,中央在学习上为我们作出了表率。当好一名领导,首先就要加强学习,学习好了才能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才能明确我们的工作方向,才能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通过学习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水平、指导实际工作。有的干部本来是很有前途的,后来犯了错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加强学习改造。

学习是事业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干部成长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注重学习、不读书、不看报,如何更新知识、获得信息,如何深刻理解、准确掌握上级的方针政策,更谈不上很好地贯彻落实了。当前干部队伍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但不学习绝对是个要害。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领导干部都要有学习的敏锐性和紧迫感,树立“挤时间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不断开拓事业新境界。当前,各种新知识浩如烟海,改革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新的形势、新的使命迫切需要各级干部学习、学习、再学习,切实增强学习的敏锐性、责任感和可持续动力。

一是对理论的学习要更加自觉。要切实认识到,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成熟的标志。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善于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就会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可能把握规律、理清思路,推进改革发展。因此,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来落实。目前,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学习掌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是对新知识的学习要更加敏锐。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很快,我们现在正处于知识创新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问题,必须及时地“充电”、“加油”,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要全面学习掌握市场经济、金融、科技等各种有用的新知识,不断拓展视野,创新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本领。比如,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价格、汇率、利率等基本调控手段的特点,对市场、财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不明白,就难免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束手无策,驾驭市场经济也就无从谈起。大家都知道,近期,美国爆发了百年来最严重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世界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先后破产倒闭,引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不可估量影响。对此,美国实施了8000多亿美元救市计划,欧盟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共同对付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我国金融业稳健运行,但开放的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温家宝总理曾几次讲过,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现在这些困难都显露了出来,如股市、楼市都跌的很历害。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必须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领导干部要善于抓落实(模版) 第6篇

常言道,为政贵在行。抓落实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展现,也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那么,领导干部要如何才能抓好落实呢?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善于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保持不竭的动力。

一、要善于在抓“重点”上下功夫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分清主次,有所取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加不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作为领导干部,要对一个阶段内上级所作出的各项安排和指示予以统一考虑,分清轻重缓急,明确工作重点,集中主要力量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力求实现突破。同时,要注意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并兼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工作落实中,要努力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最后,要牢牢抓住基层这根主线。上面千根线,基层一线牵。无论落实什么样的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因此,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

抓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实事,办群众提神鼓劲、要求迫切、反映强烈、拍手称快的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蒸湘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争创一流”的目标,聚精会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探索符合区情的发展道路,在广泛调研、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大战略任务、五大战略要点、五大战略举措”和“十个一”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与工作目标。201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3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长28.8%;完成财政总收入7.42亿元,年均增长33.1%。

二、要善于在抓“用人”上下功夫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如何培养一个敢抓落实、善抓落实、能抓落实的干部,是我们工作得以成功的关键。一方面,要完善领导干部终身学习制度。当前,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我们有些干部,面对日益复杂的世情、国情、党情,思想观念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上级的指示理解不深、领悟不透、结合不好,结果、高标准抓落实就成了一句空话,往往不是“无心”抓落实,而是“无力”抓好落实,不知从何抓起。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终身学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在

推动科学发展、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等方面的能力,做到在学习中抓好落实,在抓落实中学习。另一方面,要建立领导干部考核评估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今年的区、乡两级党委换届之所以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班子候选人能够高票当选,就在于我们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将一批一心为民、埋头苦干、敢抓善管、长期坚守基层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拨到领导岗位中来,使得班子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更加丰富,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三、要善于在抓“细节”上下功夫

抓细节贵在善于举重若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抓起,由小中见大。古人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落实的过程,也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的过程。抓落实最忌浮在面上、停在嘴上,有些部门和单位之所以存在工作推诿扯皮的现象,与目标责任不明确、工作任务没细化有很大关系。因此,只有从细处入手,落实才会日见成效,一细化就具体,一具体就容易落实。首先,要科学分解。对要落实的工作逐项细化、量化,落实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

完成,形成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其次,要严格考核。实行奖罚制度,对按时完成任务的,及时奖励;对不落实、不完成任务的,追究责任。真正做到奖罚分明,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落实的成效。第三,要完善制度。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情况通报、重大责任追究等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和困难。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坚持推行了“三有两评”工作法、干部参加劳动”制度以及“十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活动”,通过“三有”举措重构了干群“鱼水情”,通过“两评”促进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劳动”和“大走访”让所有党员干部在劳动走访中感受群众的生活,加深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四、要善于在抓“创新”上下功夫

思路是否清新,准确,富有创造力直接关系到落实的方向和效果。创新的思路往往能够使得落实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着力提高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和水平。一是注重在务实中创新。抓落实,必须吃透“上情”、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指示,但是不等于不顾具体条件,“不走样”地“照本宣科”,这就

党员干部要善于“守静” 第7篇

时间:2011年06月28日 12时10分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谢清泉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我要评论

“静”是一个人品性修养、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戒子书》中写过一段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是“静”?“静”是一种理智,是自我克制、自我提高的“法宝”。“守静”就是保持无贪、无欲、无求,心静如水的一种平淡之心、淡薄之心。有的同志会说:这是不是成了出家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无所谓得失,无所谓生死的禅语?还有的同志会认为这正是孔子所鼓吹“天之道利而不寒,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消极观点。其实不然,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静”是相对欲而言,“守静”就是守住自己的思想意识,守住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守住做人的道德、为官的准则。

领导干部要善于“八面树敌” 第8篇

一要“敢”。

一般来说, 人们都爱听好话听顺耳的话, 而不愿听不同意见、逆耳之言。时下, 一些领导干部一句逆耳的话都听不得, 一听赞同意见就笑, 一听反对意见就跳, 视提反对意见者为眼中钉、肉中刺, 恨不得一下子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永世不得翻身, 如此, 谁还愿意畅所欲言, 谁还想说真话实话, 谁还敢发表真知灼见?敢以“八面树敌”的勇气和胸怀来听取逆耳之言, 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基本愿望,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本条件。在对待各种不同意见上敢于“八面树敌”, 来自于对事业负责、对百姓负责、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来自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来自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高贵的人格魅力。一个不敢面对不同意见的领导干部, 听到的必定是违心的奉承、虚假的汇报和浮夸的政绩, 以及忠诚之士的冷漠、疏远。

二要“会”。

“千人之诺诺, 不如一士之谔谔。”从辩证观点看, 多数人的意见往往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反映着事物的主要矛盾。但在有些情况下, 真理也可能掌握在少数人甚至个别人手里, 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而且不同的人看问题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在有不同看法时, 只有谔谔之士才敢于不为尊者讳, 不为框框所囿, 有话直讲, 有“炮”直放。但是, 领导干部想听谔谔之言, 未必就能轻易听得到。从古到今, 因持不同意见而付出昂贵代价的事例不在少数。面对一些错综复杂的敏感性问题, 想提意见者往往会等待观望。此时, 作为一个会听意见的领导干部, 就要用一颗诚心去打动他们, 使其去除顾虑, 增强信任感, 形成共识, 求得共鸣。同时, 还要用一颗耐心去开导他们, 为他们敞开言路消除顾虑, 从而知无不言, 畅所欲言。

三要“真”。

年轻干部要善于涵养静气 第9篇

莎士比亚说:“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遇上这样那样的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否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沉着应对,是年轻干部能否担当大任的“试金石”。年轻干部只有努力涵养静气,才能够走好从政之路。

所谓静气,就是要在急躁面前保持清醒,在冲动面前保持平静,在争执面前保持宽容,在恐惧面前保持英勇。静气彰显了从容不迫的气质魅力、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以静制动的精神耐力。沉着冷静是高超的管理艺术,是成熟的政治风范,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年轻干部保持沉着冷静,就能比较理智、客观地分析问题,不偏不倚地考虑事物的因果变化,从而较少受心理感性的支配而导致偏激的行为。当复杂棘手的问题发生时,当突发性事件出现时,当各种矛盾交织僵持不下时,大家往往会把目光和希望集中到领导者、决策者身上。而决策的魄力与勇气来自于综合各种情况后做出的冷静判断。古人云:“天下有大勇者,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沉着是决策的前提,草率武断是决策的大忌。有的年轻干部面对复杂紧急情况,或静而不决、患得患失,失去处理的最佳时机;或头脑发热、火上浇油,使小事酿成大事;或惊慌失措、被动应付,使局面失去控制。这些教训值得记取。一般说来,沉不住气的人容易败在冷静者的手里,因为急躁的情绪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心理,他们没有时间冷静考虑自己的处境和地位,更无法认真思索正确的对策。因此,面对危机,年轻干部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静观事态发展,客观分析内在的原因,作出理性决策。1962年2月17日凌晨两点一刻,飓风掀起的飞浪冲垮了易北河的堤坝,洪水涌进汉堡,整个汉堡大约1/5的地区被淹没在洪水之中。汉堡市政府民政局长施密特正好由西柏林驱车归来,一见灾情,立即挑起抗洪救灾的重担。在他的指挥下,各个方面组成一支抗灾大军。经过通力协作和奋力抢救,紧张的抗洪救灾任务圆满完成。这时,大家发现,这场大规模行动的总指挥竟然是一名刚上任两个月的民政局长,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能在如此关键时刻作出此等惊人之举时,他答道:“当时,我考虑不了那么多,除此之外,我别无选择。”通过这次行动,施密特成了当时西德的知名人士,极具威望。8年后,他先后成为国防部长和经济财政部长。1974年,施密特当选为总理并连任三届。

对年轻干部来说,涵养静气不仅是思想修养的需要,更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在很多情况下,领导干部的力量并不来自于权力,更不来自于盲动,而是来自于沉着冷静。危急之时,领导者的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对于稳定局势、安定民心、解除危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关键时刻,领导者一定要镇定自若,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从容不迫,有扭转局面的魄力。1930年,邓小平和一个地下党交通员在广西右江被一群土匪追赶,他们不约而同地钻进一个阴暗潮湿的旧瓦窑里。危急时刻,为了迷惑敌人,邓小平冷静地想出个点子,捉些蜘蛛在洞口结网。不一会儿,果然结起好几张大网。敌人追到旧瓦窑门口,料想窑里藏有人,土匪头目命几个匪兵端着枪冲进去,谁知瞪大眼睛一瞧,却发现不少完好的蜘蛛网,于是断定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人藏在里面,就退出去了。邓小平发明的“蛛网”不仅挡住了蚊子,更迷惑了敌人,使自己和战友转危为安。

静气是人们在生活中经过千锤百炼才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高深修养。沉着冷静作为一种领导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磨练才能形成。增强沉着冷静应对危机的本领,就要理智待人处事,学会忍耐和克制,学会宽容和谅解,不感情用事、莽撞冲动;就要独立观察思考,树立大局意识,善于谋划决断,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要时刻保持清醒,守得住信念,耐得住诱惑,不利令智昏、迷失方面;就要沉着应对挑战,打得起精神,经得起磨练,不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坚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在风浪里积累经验,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就能不断提高这种领导能力。

基层领导要善于“弹钢琴” 第10篇

在考评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的指标中,并没有要求领导干部有艺术特长,更不用说成为“弹钢琴”的高手,两者好像风马牛不相及。说起弹钢琴,毛泽东同志早在1949年3月13日《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就指出,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这个形象比喻意示着领导者要具有统筹协调能力,既要兼顾全局,又要分清轻重缓急,只有这样才能在繁杂的事务中从容应对、指挥自若,弹出美妙的工作乐章。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三点:

一是工作巧安排。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把上级的“千条线”同时穿入基层“一根针”,各项工作同步进行,这是不可能的。在工作繁多时,基层领导首先要静下心来,理清头绪,列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人员,按事务的轻重缓急逐一抓好落实。

二是抓住中心不放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平均分配在每一项事务上,往往多中心反而带来无中心、造成局面的凌乱无序。因此,基层领导要懂得审时度势,把握住工作的关键和重点。新年开局,基层领导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筹划来年工作、制定科学慎密的工作计划上,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和当地税源特点,认真思考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税费征管和队伍建设,确保新的税费收入不滑坡、队伍平安稳定、税收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基层工作烦琐而复杂,基层领导应该善于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各部门各岗位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从而杜绝忙闲不均或领导一人在忙。

党员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 第11篇

一、要分清楚联系的对象,是群众,不是其他

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分清楚联系对象。现在,通讯发达了,联系的人多了。许多党员干部的联系对象,是权贵、是富款,而不是人民群众。他们经常联系上级领导,联系有用同乡,联系富贵大款,联系腾达同学,联系所有有用的人,就是不联系或少联系群众。在他们的思想中,自己的“角色”不再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是一个“政治奋斗者”;不再是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而是一个“政治个体户”。

为了促使党员干部接地气,我们壶关县将进一步完善两项制度。一是“双包双联”制度,就是党员领导联村,党员干部联户,包发展,包稳定。把全县390个村分包到全县各党政单位名下,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带队进村入住,完成增收致富任务。单位联村、单位干部联户,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2户,一般干部每人联1户。针对不同的联系对象,下达不同的包扶任务。低收入的,完成增收任务;失学的,帮助筹集学费,完成义务教育;有劳动力找不到就业门路的,帮助劳动力就业;有特长、愿意创业的,帮助筹集启动资金,打开销售市场;愿意学技术的,联系部门进行培训;是种养殖大户的,提供技术支持;是大学生村官的,帮助提供信息,开办创业园区。不管什么单位,也不管什么任务,规定完不成者,不得撤出村。二是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就是每一名县乡领导干部都包一个较差支部,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还包一个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一个工作联系点。负责协调处理联系点的大事、要事、难事。为了使这两项制度落到实处,县委还采取了“无会月”、“每月公示”、“不打招呼督查”、“情况通报”等措施,促使包村党员干部经常联系人民群众,经常解决联系点困难,保证了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

二、要增强联系群众的本领,是真功,不是花架

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但是,这一本领,目前在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中“失传”。群众是最讲实际的,是最看重一个党员干部行为的。联系群众,是真联系,还是喊口号,群众心目中一清二楚。所以,党员干部要出于真心联系群众。

一要树立群众为本的观念。在群众工作中,“以谁为本”,决定了工作成效。以村干部为本,工作就会联系村干部,下乡只找村干部,政策传达给村干部,工作布置给村干部,要求提给村干部,再由村干部传达给群众。这种工作方法,群众不买账,人为增加了阻力。以村中大家族为本,工作就会只联系这些大家族。大家族,一般人多势力大,虽然能使群众屈服一时,但不会屈服一世。以大家族为联系对象,群众往往会把这些党员干部划分到对立面去。你说得再好、再动心,群众也认为你是为大家族谋利,不会和你一心。只有以普通群众为本,帮他们说话,为他们谋利,替他们撑腰,他们才会和你一心,才会听你的,跟你走。

二要增强联系群众的本领。要解决“愿不愿”联系群众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不是出于真心,而是迫于形势、迫于任务不得不“联系”群众。形势一旦改变,任务一旦完成,立刻“班师回营”,远离群众。这种“被动联系”,是不能做好群众工作的,自然更谈不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发自内心愿意联系群众。联系群众,就是为群众解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行动。下种了,群众是不是买了假种子?秋收了,应该去部分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去帮忙。下雨了,群众家中漏不漏雨?冬天了,一家一吨煤分到位了没有?开学了,失学的孩子学费筹集齐了没有?两家有

矛盾了,调解了没有?“五保户”生病了,谁去照看他?留守的儿童谁来照顾、教育?打工欠资了,谁来给他们要回?路坏了,谁来修?水不通了,谁来接?有矛盾了,谁来调?把这些小事难事、烦事杂事解决好了,群众才会认可你。

要解决“会不会”联系群众的问题。联系就是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群众有什么需求,就提供什么服务。有的大学生村官才进村时,群众不认可,就是不能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让你写个起诉状,不会;让你预测什么农产品能够卖个好价钱,不懂;让你提供个好的致富项目,没有;让你解释一下党的有关政策,不清。这样的联系,联系不联系一个样。联系群众,就是群众需要什么,党员干部就能提供什么。群众需要致富信息,能够结合村情实际和市场前景提供;农产品销售有困难,党员干部能够帮助销售;群众外出打工,能够根据群众技能状况,提供相关信息;群众需要法律援助,能够帮忙提供专业帮助。

党员干部要善于联系群众,不要忙于联系群众。善于联系群众,就是超前谋划,什么时候为群众办什么事,在群众提出前,就能够想到、提供服务。忙于联系群众,就是出了事,去救火。表面看来,也是为群众,但往往是应付。群众心里想什么,不知道;需要什么,不清楚;盼望什么,不明白。善于联系群众,事半功倍;忙于联众群众,事倍功半。善于联系群众,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着眼人民群众的需要改进工作,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

三、要弄清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富,不是添乱

联系群众的目的,是帮助群众找到富裕途径,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群众都富裕。但是,由于文化不同、技能不同、本领不同、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群众富裕的难度也就不同。有的难度大,有的难度小。有的依靠自

身力量就能富裕,有的就需要外力推动才能富。党员干部尤其要注意联系那些富裕有困难的群众。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也要根据党员干部实际情况相应联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胡乱搭配。要文化程度高的联系文化程度低的,政策精通的去培训,擅长演讲的去宣传,组织能力强的攻克大项目,有特长的传授技能,从事法律工作的为群众普法。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直接联系群众。对于群众来说,就是文化低的补文化,没有技能的学技能,年龄大的、离不开家的开小店,有年龄优势、创劲大的去经商,擅长种植的搞大棚,擅长养殖的搞特种养殖,擅长公关的成立中介,擅长营销的搞物流。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共同富裕的部署,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双包双联”制度和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县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最大的农户,乡科级领导包联富裕难度较大的农户,一般党员干部包联富裕难度较小的农户,用这种方法促进共同富裕。

四、要强化联系群众的途径,是直接,不是间接

老百姓常说,干部文化程度高了,嫌我们程度低了;坐的车好了,嫌我们脏了;通讯手段现代了,见我们少了。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说,农村情况我很了解,不需要再深入农村、联系群众了。只要在网上查一查,我们坐在办公室,就能够搞出“高端设计”。这种把群众工作简单化的倾向必须克服。农村情况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法子,去解决所有问题。直接联系群众,能够改变目前“领导对领导、干部对干部、机关对支委、文件对文件、会议对会议”的工作方式,加快形成领导对群众、干部对群众、机关对群众、文件对群众、会议对群众的工作方式,建立干部在群众中开展工作、工作在群众中开展的机制。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领导要带头,身入心更入。不能以副职代替自己,以他人代替自己,以秘书跑一趟代替自己。其他党员干部更不能间接联系,以打电话代替直接联系,以听汇报代替深入基层。要克服“三种现象”:上级强调联系时,就去群众家中走一趟,不强调了,就忘记所联系的对象了;工作闲了去联系,工作忙了就忘记了;群众有事找上门来,就解决一下,群众不找就不去。

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蹲点调研,带头住村,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撰写民情日记,听取群众意见,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更要轻车简从,不打招呼,直接到村,不搞层层陪同,不劳民扰民,不蜻蜓点水走过场。

上一篇:马年的新年祝福语下一篇:适应新形势 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