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事的散文范文

2024-06-16

女人事的散文范文(精选7篇)

女人事的散文 第1篇

女人事的散文

【大理菊】

小暑中,太阳像一团火球似的,在头顶上不知疲倦地挂着。迎面吹的是热风,地面更是烫得屁股不敢贴上去。若出门转转,只一小会儿,准保浑身上下里里外外几下就湿透了。

那日,燥热难耐,一家人驱车秦岭深处去纳凉。路过山脚下的村庄时,一树树的大理菊,在房前屋后随意散落着,根深叶茂,繁花似锦。细细看,那一朵朵肥硕殷红的花儿,一层一层包裹在一起,颜色从花瓣由外向里越来越艳丽,阳光越炙热,它开得越灿烂。

少不更事时,常听母亲念叨,这大理菊是外婆的最爱,却也是她的忧伤。起初,我不大懂得,待渐渐长大后,才知道母亲这样说,是有很多缘由的。

外婆的娘家在东坡的沟底,门前的小韦河水流常年不绝。外婆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上面有七个哥哥,自然深得太婆太爷和兄长们的宠爱。地里的农活很少做,多数时候只待在家里做些诸如纳鞋底、绣枕套、缝衣裳、扫院子的零碎活。该煮饭了,不用人指派,外婆很自觉地下到厨房给一家人做可口的饭菜,再加上她识得几个字,模样俊俏,嘴巴甜,谁见了都心疼和欢喜。

外婆还有一个喜好,喜欢养花。她娘家的院子里,一年四季都有花儿。尤其是夏天的大理菊,从窑洞的窗户下开始,一直顺着墙角平铺过去,一簇簇像燃烧的晚霞,大老远都能闻见香气呢!

后来,外婆嫁给外爷,离开她娘家沟底的几眼破窑洞,离开门前的小韦河,来到体面光鲜又热闹的镇上,同时,也离开了那一院子清香宜人的花儿。

起初,外婆有很多不习惯。首先是门口的汽车声、骡马声,以及赶集人的吵杂声,不绝于耳;其次是每到夏天来临院子里光秃秃的青石板被晒得滚烫,房顶上落下的太阳明晃晃的,刺得人睁不开眼;最后就是住在镇子上的人家,院落不但拥挤逼仄,树荫也稀稀落落少得可怜,更别说花花草草了。偶尔,后院的猪粪,羊粪,鸡粪臭得熏人。打小在花草和溪水沐浴下的外婆哪里受得了。那一年的初冬,外婆乘着回娘家的间隙,剪了几株大理菊的枝杈带回来,插在外爷家前院门口仅有的一棵老槐树下,随意用一块塑料布蓬起来。第二年的春天,几场雨后,枝杈发芽,生叶,出条,长得快极了,不久,便热热闹闹地开花了。

外婆对这几株大理菊很上心,打理得也甚为仔细,修剪施肥浇水一点都不马虎。大理菊不但长得快,连同根系蔓延也快,没有多久,槐树四周的空地上,便一簇簇生满了这种花树。起先是一条根系生出很多枝杈来,之后满地都是。盛夏时分,满院子的大理菊或嫣红,或粉白,或绚紫,开得沸沸扬扬,俨然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不久,外婆怀孕了,因为是头一胎,比较受优待,下地少了一些。通常收拾完家里零碎活后,她坐在院子的大理菊花丛旁做针线,听风声,看月亮,打发一段又一段长长的村妇日子。

头胎生的是大姨,太婆虽然有些失落,但面子上还算过得去。可等生了二姨、三姨,太婆就没那么好说话了,只要看见外婆,脸马上就拉下来足有二尺长。月子前十天,太婆随手将一碗饭放在窗台上,隔着窗子,冷冷地喊一声,吃饭了。喊完,爱理不理,转身就走。十天过后,外婆吃一口饭,喝一口水,都得自己下厨房了。身体虚弱得外婆自知,没能给老王家添个男丁,理亏,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偷偷将泪水往肚子里吞咽。

屋漏偏逢连阴雨。之后的几年里,外婆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又接连生了四姨和母亲。这下厄运来了。老祖母自然很生气,开始对外婆指桑骂槐,嘴里出来的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什么祖坟冒气了,娶了这么个扫把星,就算下一窝子猪也能碰上个带把的。

生不出儿子,面对太婆的出口伤人和恶言脏语四溅,外婆只有忍气吞声的份,哪里还敢顶一句嘴。那些日子,外婆吞下的泪水比汤饭还要多。每日里,公鸡刚第一声打鸣,太婆便在外婆的.窗户外面吆喝开骂,什么生不出儿子钻在男人被窝里不嫌丢人等。外婆吓得大气也不敢出,提起裤子就出了房门,开始扫院子,做饭,喂猪,洗尿布,一直忙到月亮躲进云层里,家家户户关门的咯吱声,和满村子的狗叫声,外婆这才想起来,还没有给太婆提尿盆呢。又赶紧一路小跑到后院,把尿盆提到房门口,不敢进,也不敢走。先怯生生地问一声,娘,尿盆是提进去还是放在门口?太婆隔着门吼一声,这么冷的天不提进来,你要冻死我老太婆呀,真是蠢猪一个!

春天来了,草木苏醒了,老王家当然不能无后,这一点,太婆和外婆都非常清楚。母亲说,她只吃了外婆四个月清汤寡水的奶便开始被太婆塞进几根木头棍子用钉子钉成的木车子里喂白水泡馍了。接下来,太婆开始张罗着,要请田家湾庙里的神婆来家里驱驱晦气,好让外婆早些怀个儿子出来。

一日,一身土黄色长袍的神婆来了。四处烧香,四处叩拜,嘴里念念有词,满院子倒腾后,将缘由归于那一丛大理菊。在那一丛大理菊前转了好几圈,然后,眯着眼睛,神色平静地告诉太婆,这大理菊的血红色过于妖娆,会攀附在女人身上,不让男子的精气入体,所以,外婆才生不出来男孩。之后,太婆恶狠狠地将院子里所有的大理菊全砍掉了,一个都不留。第二年,外婆果真生了大舅,举家欢喜,太婆铁青的脸终于有了喜色。又过了两年,外婆又有了小舅。两个带把的顶门柱活奔乱跳,这下子,不用说,外婆大可以抬起头,挺起胸膛做人了。母亲说,那阵子外婆像换了个人似的,脚步轻快了,身板伸直了,连说话声音也清脆悦耳。不过,偶尔,外婆清扫院子或坐在院子里歇脚时,会朝着院子里唯一的那棵枣树周围张望,枣树粗壮了,叶子更茂密了,周围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外婆眉间和唇角的怅然只一闪,便消失殆尽了。

此后的几十年里,外婆不提大理菊一字半句,直到她老人家入了黄土归了天。

可我一直在想,在外婆的世界里,一定会有一簇簇的大理菊,与繁盛的夏日,抵达她的魂魄,怒放至酴醾。

【向日葵】

母亲喜欢种向日葵。她的这份喜好,从我幼年时期就开始了。

记忆里,接连几个夏天,父亲总在遭难。先是村里的打糠机将他右手的两个指头吞进去小半截。伤口愈合后,生产队里工分多的活自然和父亲无缘了。有一段时间,父亲只能在村里的菜地里干些轻松的零碎活,工分挣得少,家里分得的粮食也少,吃细面白馍的时候少得可怜,只有家里来客人才能跟着混几口,感觉真的像打牙祭。

第二年夏天,父亲好好地平白无故又是咳嗽又是发烧,扛了两天,不见好转,被母亲吼着去大队医疗站看看。医疗站的医生我叫八爷,其实并不老,就是辈分高而已。他看着父亲满脸通红喘着粗气,身上还有小红斑,摸摸耳朵背后,再掰开上下眼皮,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赶紧往县医院走吧,八成是出血热,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母亲吓坏了,撒腿就往村委会跑。村长赶忙让饲养室的四爷驾着马车送父亲去了县医院。由于抢救及时,父亲又没有乱用感冒药,总算化险为夷。出院那天,当我第一眼看见父亲时,一幅皮包骨头样子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若来一场风,都能把他刮倒。

这场大病之后,父亲身体太虚弱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家里将养身体。家里,地里,里里外外都靠母亲一个人撑着。

生活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那一年夏天,我觉得应该叫苦夏,火腾腾的太阳,苦巴巴的日子,可在我母亲脸上看不到悲观和愁苦,她像村里的牛和骡子一样,从早到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干完地里活,又去沟壕里的砖瓦厂拉砖。很多时候,我早上醒来,母亲早已下地去了,我带着妹妹和弟弟坐在门道的横坎上,看一只只鸟雀在清晨的薄雾里飞来飞去唱个不停;大中午,再听恼人的蝉在茂密的桐花树的枝杈上叫得孜孜不倦,一直到黄昏时分,村里的小路上,老牛拉着爬犁归来,哑巴叔赶着吃饱的羊群归来,母亲却总不见回来。大多时候,等夜幕完全降下来了,四周黑得只有星星点点明明灭灭的灯火,母亲才一身尘土一身疲倦,迟迟而归。

很快,夏天过去了,父亲的身体一日日好转。母亲依然在忙碌,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柔软的微笑,像向日葵开出的花儿一样,永远向着阳光。隔三差五的,她会为父亲抓几副中药调理一下身体,或者扯几尺花布为我和妹妹缝一件花衣裳、做一双花鞋子,艰难贫寒的日子,也有难得的笑声在小院里漾起来。

一日,满天繁星中,母亲从砖瓦厂回来了。一进门,表情兴奋又神秘。妹妹以为是母亲买水果糖给我们了,手舞足蹈。哪知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瓜籽,用炕席下的塑料袋包裹得严严实实,并告诫我们不能偷吃,等明年种到到院子里,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瓜籽啦!

暮春里,细雨绵绵。母亲在前院墙角处,整理出一大片空地来,挖开小坑,撒下三两颗向日葵籽粒,覆土,清水浇灌。不出三五日,有嫩嫩的芽尖从土里钻出来。先是一片,接着两片,三片……一阵风,一阵雨后,叶子一片片多起来,向日葵细细的枝干一寸一寸往上长。母亲下地回来乘歇脚的档儿,坐在阳光柔和的垄上,看嫩绿的葵花叶上洒满金光,嘴里喃喃说,今年有瓜籽吃了,到时候,吃不完的,兴许还能卖呢!

在母亲看来,葵花是带喜气的花,是心中的希望和梦想。母亲一个乡下女人,她的希望和梦想无外乎是一家人衣食无忧,小日子甜蜜丰盈。那个时候,年少蒙顿的我断然不懂得这些,只看到盛夏来临,一排排粗壮的葵花杆散落在夏日的小院里,金黄的葵花高仰着脖子,向着蓝天和白云,热烈绽放,那绚丽夺目的黄,妩媚了小院的陈旧和苍老。

后来,看到梵高的《向日葵》。画中,大朵金黄的葵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在阳光下怒放。梵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诸多失意彷徨的日子里,给他沉闷抑郁的心底注入最后的温暖。可母亲不知道梵高,她只喜欢种葵花。尤其是缺吃少穿的岁月里,靠墙处那一垄垄葱郁的葵花,驱走了缠裹在母亲身上沉重的艰难困苦。每每下地回来,母亲总要在葵花前停留一会儿,松松土,拔拔草,或用手扶一把被风吹歪的枝干,满脸的深情与欢悦。那明丽温暖的色彩,给了母亲无穷的热情和力量,使她卸下满身的沉重,迈过苦难,向着明媚,铿锵行走。

不知不觉,凉秋至,葵花开始结籽。饱满的籽,密密匝匝挤在一起。适逢日头好,葵花籽很快从干瘪瘦小到饱满欲裂。母亲喜滋滋地将它们割下来,拉到县城去卖,为了避免交摊位费,母亲走街串巷吆喝卖,竟然全卖掉了。然后,用卖的钱,给我和妹妹每人买了新文具,新书包,给父亲买了营养品,路过农贸市场又进去买了鸡蛋、肉。那段日子,一家人围在一起,乐滋滋的,满脸像开了花。

待最后一茬向日葵收回家时,母亲没有卖,她在院子里铺了席子,将葵花籽一颗一颗剥下来晾晒。阳光下,葵花的幽香,一再刺激着我们的味蕾,尤其是两岁多的弟弟扑进母亲怀中撒娇要吃炒葵花籽。母亲见拗不过,用手捏了捏,觉得差不多了,便在灶间点燃几根葵花杆,文火翻炒起来,一瞬间,满院子都是葵花籽浓郁的香气。

几日后,葵花杆渐渐枯萎,乡村的秋天,又添了几分凉意。母亲的视线落在窗台晾干的葵花籽上,风中飘来她自言自语的声音:明年,还种葵花吧!

【花事·女人事】

回到乡下,很少睡懒觉。

首先是前街里不知谁家圈养的公鸡打鸣声会穿过后院砌得不太高的红色砖墙,穿过墙头婆娑如影的梧桐树,一声声滑落在我和母亲居住的上房窗外。接着是早起的母亲前院后院的笤帚声,虽然很轻,还是将睡梦中的我唤了醒来。

醒来,天刚麻麻亮,父亲早已将大门敞开。风儿无遮无挡地挤进来,满院子摊开。葡萄架下,叫了大半夜的蟋蟀又开始孜孜不倦唱起来,门外传来豆花货郎的叫卖声,三块钱一大洋瓷碗。

每日早上,对面的公剑叔总要给中风瘫痪的列琴姨买一碗。他端着碗往自家院子走的时候,豆花的清香在清凉的晨风里扩散开来。

许是夜里刮了一场大风吧,门口桂花姨家门口的篱笆上攀爬的牵牛花又被吹皱几朵,不过,只一小会儿,那些耷拉的花朵便在晨风的沁润里欣然打开,一朵朵从篱笆的缝隙里吹响了小喇叭,吐出带着夜露的赤橙红紫来。

印象里,桂花姨很喜欢养花花草草的。她家院子的墙角或者自留地里总会种几株诸如大丽菊、指甲花,小雏菊等。半夏时分,指甲花灼灼而开,远远望去,红艳艳的,似一道燃烧的晚霞。村子里的很多人从她家门前经过的时候,总要停下来啧啧赞叹几声。毋庸置疑,这一抹嫣红给乡下人贫瘠粗粝的窘迫日子注入了一抹鲜活的生机。待雨天农活不忙时,我会缠着母亲去她家索几株来,用明矾捣碎,涂在指甲上,用事先从沟边摘回来苟桃树叶子包裹起来。母亲一再地叮嘱,一定要等到第二天才可以打开,那样才会有红红的漂亮指甲。我却是等不及的,总是在晚饭后,悄悄地躲进屋里,打开一遍遍看,几下就把苟桃的叶子给蹭破了。母亲只好又给我缠上一层塑料纸,用细细的绳子匝成死结。我在一夜美梦中醒来,一层层迫不及待地解开,露出嫣红纤细的指甲,心里别提有多臭美了。

后来,渐渐长大,桂花姨虽然每年春天还是会在她家房前屋后种上同样的花花草草,我却再没用它们染过红指甲,倒是她时常将自己的手指头和脚牙子染得血红血红的,让人看着有几分俗气。

再后来,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土地划归个人所有,乡下人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可相互攀比,相互嫉妒的人也多了。尤其是桂花姨家的水娃叔有几下手艺,农活闲的时候,一把泥瓦刀别在腰间,四处盖房修庙建学校,不出两年,他家的小日子红红火火,富起来的桂花姨,烫发头,黑皮鞋,花裙子,涂脂抹粉,穿金戴银,扭着水蛇腰在我家这条后街上晃来晃去,那高高仰起的脖子真像她家门前的鸡冠花似的。

平日里,若是谁家的鸡呀,猫呀的,刚靠近她家门前,大老远,她就顺手抡起墙角的扫帚追着猛打。住对门的、高中文化的三婶自然不服气了,两个人只要一见面就掐上了,三婶用文绉绉的字眼,讽刺挖苦,指桑骂槐,几下两个人就不欢而散了。

不过,村子里想巴结桂花的女人不在少数。巴结的理由很充分,就是想让桂花姨晚上在水娃叔耳边吹吹风,把她们家的男人带出去干点活,挣些钱而已。这样一来,桂花姨更加骄傲,更加有气势了。尤其是到了傍晚,桂花姨家的门前,坐满了小媳妇、老婆子,个个围着那些红的、粉的、紫的等各样盛开的花儿啧啧赞叹,说什么桂花姨模样生得俊俏,心灵手巧,人和花都被养得赛天仙女,整个村子里,只有桂花姨家门前热热闹闹,笑声一片。心眼小的三婶在自家院子里看着听着,嘴里骂着,再富也是泥腿子的命,贱胚子一个,顶啥用。

三婶这样骂骂咧咧的,自然是有原因的。三叔是人民教师,她自己又高中毕业,一家子识文断字,是我们这条后街上乡亲们公认的能人。平日里,三叔为村里人写对联,掌管婚丧总管,甚至为庄基或地界打架的村民评理说和,连村长和书记都经常有事找三叔商量,一直比较受人尊敬。三婶认为,富起来的水娃叔会削弱三叔在村子里固有的威信和地位。

对于三婶的开骂,母亲和我隔着院墙都听见了,又不好吱声,只好由两个村子里的女能人相互折腾,一度时期,弄得我们这条后街乌烟瘴气,感觉很不爽。而且,碍于和三婶的至亲关系,母亲和我都不好再去凑桂花姨家门前热热闹闹的人气和花事。无论是摇曳在晨风里的指甲花,还是轻舞在秋阳里的小雏菊,我们只能远远地、悄悄地站在自家门前张望几眼。三婶的三个孩子、我的堂妹和堂弟更是不敢跨入桂花姨门前半步。过了几年,我考上学走了,那些曾给我无限惊喜的花儿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工作后,我回家的次数少而又少。偶尔,听母亲言及桂花姨和三婶的别扭关系,依然摇头叹气。

不过,最终,三婶和桂花姨的和好源于近几年桂花姨的一次意外患病。那日,桂花姨从厨房出来,一脚踩空,她跌倒在院子的房檐台下一声声痛苦地呻吟着。适逢孩子在外上学,水娃叔在外做工,大门敞开着,三婶在自家院子里瞧得一清二楚。那个时候,三婶不知道是桂花姨突发脑溢血了,她先是朝那边张望了几眼,嘴里骂了一句,活该,摔断腿才好呢!可过了一会儿,看桂花姨不出声,人一动不动。三婶坐不住了,走出来站在门口看了看,村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也没有,她又朝桂花姨的院子里瞅了几眼,桂花姨还是一动不动,嘴里冒泡泡。三婶这下慌了手脚,她毕竟念过书,懂一点医学皮毛,估计是脑溢血,不及时抢救要出人命的。三婶虽然小气,但大是大非,轻重缓急还是能分清的,之前再大的是非和积怨,再怎么着也抵不过人命关天呀。于是,她急忙跑进去先将人放平,然后撒腿各家各户喊来人,将桂花姨送进县医院。

由于抢救及时,桂花姨的命保住了,却落了个半身不遂。精明能干的女人一下子变了一个人似的,斜眼歪嘴,口齿不清,整天坐在轮椅上,打发一日又一日。偶尔,水娃叔去地里时,会托我母亲或者三婶照看一下。三婶二话没说都同意了,她将桂花姨推到门口的桂花树下,看着面前这个表情痴呆,思维迟缓混沌,再也和自己斗不起来的对门,三婶心里不是滋味。她在农活闲下来的时候,主动去对门,帮着桂花姨活动腿脚,试着按摩,陪着说话,几年下来,丝毫也不厌烦。

桂花姨的腿脚一日不如一日,但语言却在神奇恢复中。一日,她开口说话,竟是麻烦三婶抽空将她家门前所有的花树移栽到三婶家门口,并用不太连续的咬字交代三婶,哪哪个花要好好伺候,几天浇一次水,施什么肥,怎样怎样花才能开得好,开得艳。怎样怎样,花才能长得壮实,常青,常绿,不枯,不萎,不死。

三婶一个劲点头应允。她自然明白,她的对门不会有站起来的希望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终有一日,她会瘫痪,甚至会离去,一个喜欢花草的女人,这最后仅存的愿望,怎能轻易回绝呢?

昨日,我出门时,老远看见桂花姨坐在轮椅上蜷缩着。母亲说,她的眼睛几乎失明,大半个身子毫无知觉。当我从她家门口经过时,她竟然轻声唤我,红红回来了。

我说,回来了,您还好吧?

呵呵,好不了啦!

我建议她多活动。她苦笑了一下,说去年正月从椅子上摔了一跤,再也不敢站立了。还说,虽然看不见我,但能听出是我的脚步声。

她给我说话的时候,眼睛始终朝着一个方向。那个方向,有三婶替她打理的花花草草。眼下正值立秋后,牵牛花,打碗花,扫帚花,丝瓜花,正在空地里,开得沸沸扬扬。

女人事的散文 第2篇

在福建和县杨源乡,有一个“千年古村落”,叫杨源村。昔日的闽北美景,明清古居,却因被连日暴雨袭击,沦为水乡。夜幕,轮椅上坐着一名双腿截肢的中年父亲,怀里搂着一名嗷嗷待哺的婴儿。院子不大,却正好能够容得下这一家三口。院落里有一棵古老的榕树,泛黄的泥水隐约没过几行花盆,快要灌满整间院落。一位头戴斗笠、脸边裹着黑纱的闽北农家妇女正在打理着搬家的行囊,准备离开这个令她感到温暖而熟悉的家。孩子在父亲的怀里啼哭着,等待落入母亲的怀抱。

坐在轮椅上的孩子他父亲看上去一脸沉思,不时在取悦怀里的孩子,可孩子似乎并没那么乖乖听话。在孩子母亲的身旁,还忙活着另外一名年龄相仿的男子,他在给孩子的母亲打点行囊,嘴里叼着一支燃烧了半截的香烟,不时看到他背着大包小包的在院落来回奔走。一辆三轮摩托车就停在院落门外,这名男子就是眼下孩子的继父。半年前,这名妇女因和孩子他父亲在一次外出做生意的路上,不料半路上遭遇一场车祸,事故导致她的丈夫双腿截肢残废。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丈夫先前经营生意所欠下的债务,她整日不得不还要面临债主上门讨债的威胁,这让她一时半会陷入了生活的绝境,最终让她产生了一个想法,于是她决定托儿带夫改嫁,让她得以遇上了眼前这名男子。只见这名男子刚忙完就立刻把车推到了院落门口,将孩子从他父亲手里递给了这名妇女,自己小心翼翼的将他从轮椅上背起,那轻轻缓缓的步伐,刚好不急不快。孩子的母亲推着丈夫的轮椅紧跟在这名男子的身后,她怀里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哺乳。一直等待该男子将她的丈夫轻轻坐放在车厢内,她才放心的上了车。眼看这名男子驾驶着车辆缓缓启动,她一再叮嘱,扶着丈夫的肩膀:“坐好扶稳!”孩子就这样静静躺在母亲的怀里渐渐入睡。

夜,越来越近,开车的男子紧盯着道路前方,小心谨慎的载着一车行李和她的家人驶向自己的新家。全家人一路上颠簸,也成全了夜的`美梦。此刻,车辆在一个居民小区停了下来,孩子的母亲顾不上天空飘起雨滴,只见她将孩子勒上托带背起,双手开始急忙的往车厢外卸行李。开车的男子此刻扶着车厢的栏杆,将妻子的丈夫背起就往一新建的楼房第三层攀爬。随着几声门铃响起,前来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她迎面露出慈祥的笑容。老人接着缓缓走向客厅,早已为他们张罗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耐心的等待着他们一家的到来。男子这时候推门而入,这间房正是为妻子的丈夫而精心准备,进门时还见房间的门口贴了一个醒目的“囍”字,和他自己的房间是一样的,喻意为新居如“洞房”,也代表了他期盼着来日一家人平等和睦的相处。

眼下,看着自己妻子的现任丈夫,为自己精心布置的新房,孩子他父亲早已感动的落下了强忍的眼泪。老奶奶似乎心里看得十分明白,也同时为他们的婚姻生活表示了祝福。这时候,孩子的母亲正抱着熟睡中的孩子从楼下爬了上来,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一进门便闻她唤了这位老奶奶一声“——妈!”,紧接着她放下行李,又连忙解下自己的孩子,将她熟睡的孩子轻轻抱入自己和现任丈夫的新婚床上。随后她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正要下楼去搬行李,却被这位老奶奶将她喊住,“就让我儿去搬好了!”当听到自己阿婆这样的一句话,她心里立刻涌上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

女人事的散文 第3篇

一、积极进取、自强自立,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校女大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早在2006年女大学生人数已达到在校生总数的48.6%, 这个比例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显示了中国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女大学生是未来女性群体的中坚力量。知识女性的言行、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将影响和带动其他女性。当代女大学生的主体是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 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等等。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当代女大学生也无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加之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奋斗目标、没有事业心, 上大学只是为了钓到金龟婿, 找到一张优质的“长期饭票”, 甚至有少数女生不想通过个人努力、个人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反而试图通过走捷径、依靠他人来获得优裕的物质生活。在爱情的选择上, 有些女大学生不是将对方的人品、才华及两人的契合度放在重要位置上, 而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财富、地位。因此, 教育在校女大学生树立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 引导她们通过个人奋斗, 努力实现社会理想与人生价值, 是对在校女大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影片《时尚女魔头》虽然是一部美国影片, 但剧中的女主角安迪·桑切斯的形象值得在校女大学生学习、效仿。安迪是美国名校毕业生, 立志到纽约当一名记者。大学期间, 曾经担任校报主编, 并赢得全国大学生记者竞赛头名。安迪应聘顶级时尚杂志社的总编助理一职, 没有迷人外表的优势, 没有接触过时尚杂志, 对时尚也没有自己独特的品位和见解, 但是因为其出色的个人简历再加上她的极力争取, 打动了严苛的时尚总编米兰达, 成功应聘到众人羡慕的职位。纵观全剧, 我们看到的安迪一直是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价值与理想, 而没有将自己的幸福完全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她的男友只是一个普通的厨师, 在受到前程的召唤、在被成名的作家追求之时, 安迪也曾有过一时的迷失, 但当她发现自己在光怪陆离的职场中逐渐迷失自己、逐渐失去人生的一些美好特质的时候, 毅然离开浮华的名利场, 回归到男友的身边。

安迪的形象告诉我们:在今天这样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 女孩子只有通过个人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磨砺意志, 提高抗挫折能力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 致使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近年来, 由于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 (方) 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诸多现实问题的影响, 大学生已成为有心理问题的“多发人群”, 平均20%左右的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际交往困窘、青春期苦闷和对社会的不适应等问题, 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同龄青年。女大学生由于受自身心理特点和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 她们的心理抗挫能力比男生更弱。加之女性知识分子的自尊和骄傲, 以及求职时的劣势, 职场竞争的惨烈, 使她们比男性更容易产生脆弱和受挫感,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对女大学生们的求职及事业的发展就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 培养女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我们从安迪·桑切斯的身上仍然可以找到学习与借鉴意义。

影片一开始, 小镇姑娘安迪来到纽约著名的时尚杂志应聘助理工作, 杂志主编米兰达的助手从一开始就否定了这个女孩, 面试最初傲慢的米兰达对安迪并不是很感兴趣, 气氛很不友好, 但安迪没有放弃, 而是鼓足勇气展示自己的优势, 终于赢得了这份工作。开始的工作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 战战兢兢。新人安迪不会接电话, 听不懂时尚名词, 工作内容简单乏味, 包括给米兰达买咖啡, 买早餐, 订酒店, 甚至还要为其家人购物和遛狗, 每天下班后还要接到工作狂米兰达打来的电话, 应付她各种突如其来的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工作内容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 辛苦工作收入却不够支付房租, 面对亲人的不解, 好强的安迪决定忍耐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安迪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通过了种种严酷的考验, 取得了米兰达的信任, 替代艾米莉成为总编第一助理。尽管最后安迪因为看透了名利场的浮华而主动选择了离开, 但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忍耐获得了苛刻的上司米兰达的认可和赞许。在米兰达手下的工作经历和她的肯定, 为安迪寻找新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西职场, 法则相通, 做一个意志顽强、能抗挫折的职场丽人, 才能成为真正的职场达人。

三、加强职业素养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 就业形势一直较为严峻, 特别是在今天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主观及客观的因素的影响, 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一直不如男生, 因此,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与职业能力的培养, 是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与根本。

2001年2月至2003年6月, 《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国青年》等杂志对百家著名企业用人标准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及学习能力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几种素质, 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通过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察来决定取舍, 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必须从这几方面来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电影《时尚女魔头》中安迪的职场经历也充分证明了这些。

一是学习能力。影片一开始, 土气的小镇姑娘安迪到时尚杂志社应聘并没有被看好, 但她的一句“虽然我不懂时尚, 但我可以学习, 我的学习能力很强”打动了苛刻的主编米兰达, 被录用。二是工作态度。工作之初, 安迪因工作失误被责骂得体无完肤后, 委屈地向设计师奈杰尔诉苦, 得到的不是热情温暖的安慰, 而是冷静的提醒。奈杰尔的话意味深长:不热爱工作, 不付出努力, 不停抱怨上司态度恶劣, 还期望得到上司肯定, 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梦初醒的安迪开始审视自己的工作态度, 改变工作思路,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 做事更细致全面超前, 努力适应环境, 成功融入了严苛的工作环境。三是合作精神。在工作中, 安迪有着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她不计较第一助理艾米丽曾经对她的嘲笑, 在艾米丽工作失误的时候主动帮其弥补过错, 最终她以自己的认真、敬业和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米兰达的信任, 将她升为第一助理。

女人事的散文 第4篇

不出外界所料,在3月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前夕,各地陆续召开的“两会”掀起一股政府人事更迭的小高潮,不少地方的行政一把手换了新面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高票当选、成为时下中国政坛惟一女省长的宋秀岩。

在西宁召开的青海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宋秀岩当选青海省省长,成为目前中国惟一的女性省长,也是继1983年顾秀莲当选江苏省省长之后中国的第二位女省长。

现年49岁的宋秀岩,是中国天津市人,生于辽宁辽阳。当选省长前,她是青海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中共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习。1993年8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领导干部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参加工作30多年来,宋秀岩一直在中国西部的青海高原工作、生活。1983年1月至1983年12月任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1983年12月至1989年2月任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1989年2月至1992年4月任青海省海东地委副书记。1992年4月至1993年11月任青海省劳动人事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3年11月至1995年6月任青海省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1995年6月至1995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1995年11月任青海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1998年4月任中共青海省第九届省委常委,副书记。2002年5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副书记。2004年12月23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任命宋秀岩为青海省副省长、代省长。

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往往影响了今后的执政取向。宋秀岩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从小跟父辈来到青海,在这片高原热土上生活、成长。我深知高原的艰苦和落后,我更知道青海各族群众期盼富裕的强烈愿望。作为一个省长,更作为青海高原人民的女儿,加快青海发展,造福青海各族人民是我最大的夙求,也是我执政的根本理念。”

在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来自家庭的责任,被认为是妇女从政的两大主要障碍。宋秀岩说,事业和家庭虽然是一对矛盾,但是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成为女性从政的动力。“问题的关键是女性干部要用自己的能力和工作业绩来证明,女性施政并不比男性差。”宋秀岩说:“作为女性来讲,与男性相比,对家庭有着更多的一份责任。我既是妻子、母亲,也是女儿。从社会角色讲,我又是人民的公仆,所以我既要竭尽全力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应该尽一份女性应尽的责任。我觉得这对矛盾处理好了,并不应该成为女性从政或承担更重要责任的障碍,从某种程度讲,还是一种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开始大量进入参政行列。截至2000年底,中国有女干部1489.5万人,占干部总数的36.2%,县处级以上妇女干部占同级干部约15%,达到7.73万人。目前,在中国政界高层,共有7位女性担任着党和国家领导职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3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顾秀莲、乌云其木格;2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郝建秀;1位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中,有正副女部长16人,而在全国的省、区、直辖市的党政领导班子中,女性为四五十人。

与此同时,同样有在苏州担任市委书记经历的陈德铭和王珉均顺利由代省长“转正”。1月29日吉林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选举王珉为吉林省省长;陈德铭则在2月5日举行的陕西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当选为陕西省省长。1950年3月出生的王珉系安徽淮南人,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曾下乡插队,当过工人、大学老师,后任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制造系主任、院秘书长、副院长。1994年7月出任江苏省省长助理,1996年12月任江苏省副省长,2002年5月任苏州市委书记,2004年10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并于吉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吉林省副省长、代省长。

比王珉早一年出生的陈德铭,也比他早一年担任苏州市委书记。这位1949年3月出生的上海市人,历任江苏省泰州肉联厂副厂长,省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省食品公司经理、商业厅 党组成员、商业厅副厅长,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9月任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2年5月任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党组副书记,2004年10月任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党组书记。

此外,在1月20日至2月20日期间较为重要的政府人事变动还有:

2月1日杭州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孙忠焕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孙忠焕于2004年4月30日被杭州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为杭州市副市长,代理杭州市市长职务。

1月29日闭幕的浙江省宁波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毛光烈为宁波市市长。毛光烈曾任浙江省义乌市市长,金华市市长、市委副书记,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1月25日贵州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表决,选举顾庆金为贵州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蒙启良当选为贵州省副省长。

辽宁省的抚顺、丹东、锦州、辽阳、盘锦、葫芦岛等六大著名城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也相继选举出了本市的新市长。其中,1月29日,丹东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陈铁新为市长。1月28日,锦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刘志强为市长,辽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选举唐志国为市长,盘锦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陈海波为市长,葫芦岛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张竞强为市长。1月20日,抚顺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补选刘强被为抚顺市人民政府市长。

许荣茂80亿武汉建商贸区

世茂集团主席许荣茂首次与儿子许世坛齐齐出席拍卖场,以武汉历史新高价31.5亿元、即367万元一亩击退和黄、新加坡仁恒集团、浙江绿城集团投得占地858亩的武汉“鹦鹉洲片”项目地块开发权。许荣茂透露,整个区域内的建筑面积将达160万平方米,按每平方米5000元的建筑成本计算,全部投资将超过80亿元。

按照规划,世茂集团要将鹦鹉洲打造成旅游商贸区,包括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商场及中高档住宅、写字楼等,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许荣茂的目标是把这里打造成武汉的地标。

许荣茂认为,武汉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上海相比,武汉空间大,劳务成本、土地成本比较低,很有投资的潜力和价值。据介绍,这块地由A、C、D地块组成,位于汉阳区鹦鹉洲片,西接鹦鹉大道主干道,北连拦江路,东线直逼汉水,位置独特,总面积858亩,沿长江绵延2.5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优势,是武汉新区建设激活的首个大型综合性用地。由于该地块规模巨大,要求竞买者提供的保证金高达3亿元,创下了该市土地竞买保证金的新纪录。

香港商界巨子林百欣病逝

香港著名实业家、丽新集团创办人、亚洲电视永远名誉主席林百欣,2月18日因病在医院逝世,享年93岁。

林百欣祖籍广东潮阳,1914年生于香港。他白手兴家创建百亿事业王国,又乐善好施,因此拥有着“纺织界巨人”、“媒体大亨”、“商界闻人”、“大慈善家”等一系列头衔。

上世纪50年代,林百欣开始投资制衣,购入基隆街丽新厂,以生产恤衫为主。在扩大再生产的同时,将产品打入了英国、美国市场,使他的生产量得到扩张。产品也从恤衫,发展到衬衫、裤的生产上。到后来,他以13亿港元的巨资一举收购令他多年钟情的著名服装业上市公司——鳄鱼恤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使他的服装生意越来越红火。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林百欣开始涉足香港地产业。进入80年代以后,地产业已成为林百欣发家的主要支柱。上世纪80年代后期,林百欣的丽新集团进一步迈向了多元化。继1987年丽新集团进行业务重组,将“丽新发展”推上市之后,1988年,丽新集团在林百欣次子林建岳的推动下,收购了景耀国际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经营香港及海外酒店管理的公司)。同年6月,林百欣以家族的名义向邱德根购入亚洲电视30.83%的股权,成为亚视董事局主席,1994年他又进一步购入亚视股权,他个人及丽新公司持有亚视股权67.5%,成为亚视最大股东。林百欣的丽新集团成为控股公司,下控“丽新发展”“鳄鱼恤”及“景耀国际”等公司。林百欣自己出任丽新集团主席、香港亚洲电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

林百欣不但是香港著名实业家,也是一个大慈善家。多年来,他慷慨解囊,捐资7亿多元人民币,在内地兴办公益事业、教育事业,其中仅在家乡捐款逾3亿元人民币,特别是在汕头兴建了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图书馆和潮阳井都百欣宝珠水厂等,还在汕头兴建了4所林百欣学校,并为这4所林百欣学校设立奖教奖学金,每年捐赠奖教奖学金各20万元人民币。

田溯宁出任电盈董事会副主席

在电讯盈科2月18日提交的股东名单中显示,网通集团已提名包括总经理张春江、副总经理田溯宁及网通香港(0906)首席财务官范星槎为电盈董事。其中42岁的田溯宁拟出任电盈董事会副主席,与电盈董事总经理苏泽光职位齐平,共同执掌电盈发展。

今年1月20日,网通与电盈共同宣布,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拓展内地及国际业务。网通以现金每股5.90港币购入电盈扩大股本后20%股权,交易作价约10亿美元。通过此次收购,网通想要盘活一整盘棋:改变其在中国大陆电信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率先在国际市场树立优势;绑定香港李氏家族作为宽带和3G业务的同盟军。当然,实现这些目标是以"盟友"电讯盈科对大陆市场的分羹为前提的,也取决于战略合作的灵魂人物、网通副总裁田溯宁的发挥。他对网通总裁张春江"四两拨千斤"战略执行的成绩,将直接决定网通和他自己的未来。许多人相信:如果没有田溯宁,这次一家大陆老国企和一个港资公司的联姻,即便可以最终实现,恐怕也不会显得自然和乐观。其实网通国际化的每一步,都一直伴随着"海归"田溯宁。但是在2002年收购亚洲环球电讯之前,田溯宁在网通几乎无所作为。据称,田溯宁开始在网通集团掌握足够的话语权,始于2003年中新总裁张春江上任。张是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以"铁碗"著称,更重要的是,他同田溯宁一样是"新人空降"。张春江给网通定的战略就是"走出去",建议的布局手法是"四两拨千斤"。 此前,田溯宁用8000万美元撬动了环球电讯17亿的泛亚洲电信资产;张春江入主后,田担任网通国际和网通南方总裁;眼下,更以10亿美元撬动电讯盈科、以至于李氏家族的整体合作前景。

福布斯富豪王德军落马

因涉嫌向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前县委书记田玉飞行贿数百万元,并由此非法侵占一笔巨额国有资产,王德军日前被四川省纪委专案组拘押。

王德军原系乐山东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在2004年,他以0.98亿美元财产排名《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167位,现年39岁。去年全年,东能集团销售收入为5.823亿元,其中电力3.5亿元,房地产、建筑、传媒等合计2.323亿元,利税总额为1.037亿元。

接近王德军的一位人士说,2002年,王德军的东能集团以4000万元的低价,买下了犍为县川犍电力(集团)公司(下称“川犍电力”)的国有股。而这宗交易,事先也被另外的公司看好,有人出价8000万元,据说还有一家出价1亿元甚至更多,但均被时任犍为县委书记的田玉飞所否决。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德军案发,确系当初低价收购川犍电力的国有股份时,为“感谢”田玉飞,王德军向田的私人账户打入了至少500万元的巨额资金。

谢企华成钢协新掌门人

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05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依然担任宝钢集团董事长的谢企华当选新一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在国资委着力让中央企业领导年轻化的思路下, 几位央企老总齐齐退出,而年届62岁的谢企华卸任宝钢集团总经理一职,但仍然保留了宝钢集团以及宝钢股份董事长的职位。

采莲女的散文随笔 第5篇

绿萝碎影逐波,娉婷曼妙。江上叶嫩花初,身姿清灵的采莲女,绫罗飘逸,玉腕轻摇。浮萍溢彩,衬一双含情脉脉的眼。风起,映花避月,微波旖旎。船儿摇来湿袖裙,请把莲儿采,如许的幽思,谁人解?亭亭玉立,温柔绰态,天仙般的.美眷。是否,终亦抵不过匆匆逝去的似水流年?

落樱舞斜阳,清辉纷扬,相得益彰。脆弱的香罗,浅笑芬芳,含着素洁幽静的美好。念念不忘,轻推轩窗,眺望一轮清幽的月。月下牡丹羞玉颜,清雅的花蕾,似锦生香。帘幔开,凝伫它们尘封的妩媚。又见春华,是谁在邂逅了那场心动的美丽之后,甘愿殉葬于无望的佳期?花红易衰似朗意,水流无痕似侬愁。

今已暮,采莲归,风染芙蓉衣。夜苍凉,云卸妆。挑灯引针,素绢绣莲,花醉泪。提笔滴墨,绽放姹紫嫣红,宛如诗中画,画中词。殷殷润润,轻叩心扉。浮华尘世中,浅如止水的邂逅,一梦,竟千年未醒。

罗衣飘飘今何在?顾盼隔世的遗光。徒留满目芳华,血一般绯红的彼岸花,印证前生的誓言,舍弃绚烂的过往,想念相惜的瞬间。独走离境,曼珠沙华,尘间梦空。天长地久有尽时,清波绿水洗情愁。

轮回千载,似曾相识。采莲女,一叶兰舟,春日春江碧水流。

“恕在下冒昧,可否邀小姐一同采莲?”碧玉佳人倩影依依秋波送媚,玉人少年风姿特秀爽朗清举。

女教师的随笔散文诗 第6篇

你并不孤峰突起

有时,你更象

孩子们河滩上一粒美丽的砂石

童年的欢笑飘来飘去

你小心地将他们串起来

就是银铃般美妙的歌

你喜欢漂亮喜欢美丽

可也不愿不停地涂抹

你选择了挽留青春的最好方式

把欢笑植入孩子们的心窝

你的欢笑就是一棵大树

孩子们在你的`树上开花结果

有时你心细如丝

连一根杂草也不放过

有时你又毫不在意

任那些红灿灿的荣耀从目光中流落

你喜欢平静偶尔也让情绪的小船

跳过惊起的**

但长大的孩子说

那**真是一次透人心脾的洗濯

你的鸽群飞来又飞走

你的风景立满了山坡

你永远那么快乐

碰巧遇见的三个女的散文 第7篇

三个女的一台戏,谁是导演,谁在扮演主角,落幕的结局怎样,引人深思。

——题记

1.

一个陌生女孩的求助电话,着实让我感觉有点惊奇:她说一个远方的男人,利用一种特别的东西控制了她,使她整天的昏沉烦躁不已。

你和那个远方的男人什么关系,是否有过彼此亲密的触及,是否你还时不时的把他想起?

这个事绝对的不存在!我和他只有朋友聚会时的一面之缘,也从没考虑过要和他谈情说爱,我申明我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女孩。但他好像就是利用了一种特别的东西,在远方传递着断断续续的讯息,死死的控制住了我的一切思维和情绪。你不要怀疑我的心理出了问题,互联网上证实了我的猜疑,求求你给我一个可以解脱的主意。

谁又能在精神上控制你,可以控制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是你的心境过于自禁自闭,是你的生活充满了太多太大的压力,是你无法去抹掉自己圈定的印记。

你要开心的融入你所在的群体,你要幸福的绽放你青春的.花絮,你要快乐的舞动你激情的旋律,让年轻的生命充满阳光充满活力。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你,这才是我愿意期待的消息。

2.

我不是传统的女人,别问我会不会纳鞋底,缝布鞋;别问我会不会缠毛线,织毛衣;别问我会不会行茶做饭,洗衣浆晒。不要问我!说实话,你会吗?

这些传统我似乎背叛了。大街上现成的统统的买下来,既实惠又时髦又情调,只要真心实意就好。

爸爸说:大家闺秀应该足不出户,笑不漏齿。妈妈说:女孩疯疯癫癫,大大咧咧的找不到婆家。

我原本不以为然,我活我自己,正如我一直深爱着深爱我的人。突然有一天,深爱我的人耍起了牛脾气:说我不传统,不女性,不顾家。

我不服气啊,我很正经,我怎以奈何。我还是不是我,咋个这么烦这么累。秋风扫了落叶,激情融不化冰雪;站在峰顶之上,看孤单的身影左晃右斜。

真的,也是实情,别问我会不会纳鞋底,缝布鞋;别问我会不会缠毛线,织毛衣;别问我会不会行茶做饭,洗衣浆晒。不要问我!说实话,你会吗?

3.

一座城市的边缘。一个衣着凡俗的老太,在一处脏臭的垃圾堆里独自的拣食,一脸的挂着浅浅的笑,眨巴的一双眼睛在努力的搜找一顿美餐的味道。

不知抱以什么样的心态,我慢慢的走近了这个老太,试着探底她的生世经历,试着遮挡她命运的凄风冷雨,带领她回到我幸福快乐的敖包,享受从此做母亲的尊严,赢得从此做母亲的荣耀。

她扭头不屑的望了一眼,继续的在垃圾堆里独自的拣食,继续的搜找一顿美餐的味道,对我没有只言片语,甚至有些艾怨我这突如其来的打扰。

上一篇: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工作计划下一篇:学校2012推普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