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刘厚春)

2024-09-20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刘厚春)(精选3篇)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刘厚春) 第1篇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香口乡中心小学三(2)班班主任,我叫刘厚春,快过半百的我,站讲台28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26年。说句心里话,本人担任班主任工作年限虽然有点长,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习很肤浅。在座的当中有许多优秀的且经验很丰富的班主任,你们在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做法,比我做的更好。还有许多年轻的班主任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我仅代表香口乡中心小学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感到很荣幸。谈不上什么典型经验,只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点滴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这里我交流的题目是《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再到现在的“环境出人才”,无不在证明着文化环境的重要性。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班级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成为隐性的课堂,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身负建设班集体重任的班主任我,认真对待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级工作有所创新,迈向新的台阶。我这个三二班是我从一年级跟上来的。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用班级文化建设来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来加强班级管理。说起来容易,当你认真做时还是挺费劲儿的,你得挖空心思用动态和静态的班级文化去管好你的学生,我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班名和口号

班名和班级口号要能体现一种希望、一种积极向上、一种刻苦求知的精神状态,能使班级成员受到激励并砺志成材。我结合班级特点,确定把“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我们班的班级口号,也就是班训。把它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只要有好的态度和注重细节的品质,就能实现自我,同时也能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

2.确立班级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指引、也是奋斗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由学生共同体组成的班级,也应该有其奋斗目标。班级目标应该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应尽量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外界教育影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因家庭环境、文化熏陶、智力差异及性格和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就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成长态势,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使每个人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铸就一颗锐意进取之心、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浑身是胆的豪气。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确定各自的奋斗方向和追赶目标。

我有效利用能利用的地方--讲台,设置一块“比学赶帮超”板块,这位置特好了,在教室的正前方,这是我对班上42位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我设置三种颜色的旗帜,红色代表优秀,黄色提出警告,紫色表示鼓励。这是大家一周一评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学生校内校外相互监督。就拿三年级上学期有一周评比来说吧,当给我班万明锦同学发旗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位同学就说:“他呀,只能得黄旗,因为他在家悄悄拿了奶奶一张一百元钱上街乱花,第二天上学老师问他,他不老实,还撒谎,更不孝顺,你看他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奶奶照顾他上学,他这样对待奶奶,对吗?”一番话呀说的万明锦都哭了。万明锦站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保证,说:“下次我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请大家监督我,还请老师原谅我不诚实的表现。”话音一落,教室里响起了一阵阵掌声。当给孟弘毅同学授旗时,有同学说紫色旗,有同学说红色旗,因为,孟弘毅同学别看他成绩差,身体有残疾,但他能做好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这周每天早上到校都很早,主动打扫清洁区。这么一说、一表扬,孟弘毅同学的心情可想而知了......这一块已成为我班的核心文化,在学习和纪律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竞争氛围,使班级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这个讲台的侧面,我的提示语,时刻提醒大家认真做事,注意安全。

3.美化教室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每学期开学我对于班级室内室外文化布置,就像各门学科一样有计划。比如13年秋季开学,学生升级了,教室也随之而换,面对新教室要让学生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到新教室后,我绝不留老班一点痕迹,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首先是室外,我设计两块儿,一块儿是单元优秀作文展示,取名-书香文苑。这里随内容的改变而更换题目,另一块取名--成长足迹。第一期大标题-整装出发。小标题-《新学期打算》或《学习目标卡》。每开学第一天,学生领到新书了,上新课之前,我指导学生说说写写新学期计划。收起来我认真批改后,让学生再抄在我事先准备好的的专用小稿纸上,我又给每人先写上班主任寄语,学生将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并让家长写上对学生的心愿。第二天早必须交上来,有些家长写的特好的话我当堂夸赞,并念给大家听。第一张张贴上墙了。张贴时,我故意将一张字写得不工整而纸面又不清洁的贴了上去,结果有一学生在课间对我说:“老师那一张不好看,乱样子。”“是吗? 哪一张,给我拿下来,大家评评,”我说。结果大家都知道,拿下这张的原因:同学们懂得做事既然要做就得把它做好的道理。

完成好了第一期,紧接着我就布置第二期任务,第二期大标题:成长足迹。小标题-金秋九月我收获。第三期夸夸我的优点。第四期-我心中的小秘密,还有积累有趣之类等等。激励学生们多读课外书,养成读书摘抄的好习惯。现在我班的孩子在我的耐心指导下,会做读书卡了,并且很美观。这样以来,学生心中就有数了,他们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了。我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每一期。可是光展示语文学科也不行呀,也得展示其他学科,比如数学百题口算竞赛,满分获得者的试卷也得展示上墙。截止目前结果很令我满意。

室内墙壁我更要精心设计了,就说教室后墙黑板,我们在不同时段设计不同的专栏,让学生自己动手又动脑。看,新学期一开学办的这一期,这是13年11月份的,学生自己设计,我呢,负责剪字,有时呢提提建议。这是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办的。黑板下面的一面墙是我班的亮点,这可是学生人人展示的好舞台呀,这里我们取名“展示台”。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的才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了班级的风貌,对学生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看,这是孩子们在二年级时,利用下午的兴趣活动课做读书手抄报的情景,他们做得很认真。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张贴上墙,又被人欣赏和表扬,他们可高兴呢。现在上三年级了,孩子们一般都是利用课外时间完成作品,他们做的更好了,版面设计优美,图案色彩鲜艳,书写工整,展示台里的内容随时更新,内容多样。书法、美术、读书摘抄、手抄报等等作品,都展示了学生风采和特长,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班级小主人意识。在庆祝14年元旦系列活动中,学校的两版内容就有我们三年级举办,三一班是书法版,三二班是读书手抄报。凡是要展示学生的这些作品,我同样有指导--检查--验收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好习惯 早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周我布置个任务---做一张读书卡,我的要求:时间是两天,不能在课堂上作,也不能耽误写作业,要高质量完成。第三天我收作品的时候,王志坤同学来交作品了,他笑笑说:“老师,我这张呀,整体看来还可以,要是仔细看来,就不行了,就验收不上了。”我说:“为什么呀?”他说:“因为我的字没写好。”我仔细瞧了瞧。笑笑说:“内容写的还可以,质量上还不错。这字要是写的再认真一点就太好了。那你自己看呗,该怎么办。”他说:“我还是重写算了。”真的,这些孩子也学会了严格要求自己,太可爱了。

室内另一面墙上的一处榜样栏里,这是一月一评的,评比依据是五星:学习星、进步星、安全纪律卫生星、勤劳星、敬孝星。为什么有学习星还设了进步星,也就是让那些学困生、德困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励他们进步。看看这几张,成绩不是我用来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但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学困生的进步。这两张是三上第一次同步检测,小组六人语文总分和数学总分相加在首位的,六人都给予奖励。这是期中检测的。这样呢好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更让他们知道:小组合作中只有大家都进步了,集体才光荣。还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事,只要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且榜上也有名。13年秋季期末统考我又改变奖励办法了,五科成绩都上八十分的,就给予奖励。42位参考就有28位得奖的,这些得奖的合个影,进榜样栏儿。别看这些小小奖励,孩子们可在乎。

教室里无论哪一面墙壁,都会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激励;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学会做人,从小立志。

4.制定班规班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根据校纪校规,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由班干部牵头,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并依照标准量化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并且,我们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班级制度以文化色彩,重点突出了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教室里、校园里我班打狂的学生少,做好事的人多。就说我班的卫生吧,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从未排过值日生,但教室和走廊道都一尘不染。教室里没有垃圾桶,只有学校发给的一把拖把,学生每人一条抹布。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乱买零食,不乱扔垃圾。上三年级了,学校给我班划有一块清洁区,早上谁先来谁自觉去打扫,我也没安排过值日生,大家争着去做好事儿。现在的家庭一般来说都是独生子女,条件好,有钱用,哪家孩子上学没带上几元钱呀,其实就是带“垃圾”进校园。为了教育我的学生养成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我采取一个办法:学生上学有带零花钱的,班上有一个储钱袋,谁想买零食吃了,谁就把钱省下来放在这个袋子里,积少成多,捐给我们班的特困生张家辉买校服穿,班长登记,班上公布。正因为孩子们人人有爱心,半年来一盘点,光买零食就节省五十多元钱,一套校服钱差多少我就凑多少,我也捐。所以,我们班的卫生特好做了,教室里你很少见到食品袋和果皮、纸屑等垃圾。每周评比啊,这些做好事和献爱心的学生也榜上有名,一个个都乐呵呵的。

5.传递班级情感

班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氛围,是学生对集体认同后产生的一种鱼水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级应该满足班级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到班级的温暖如同家的温馨、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升华对班级的热爱。为此,教室里我设置了两个版块“家访·交流·感恩”、“幸福·快乐·成长”。说起家访我是随时的,我利用课外活动去走读生或留守儿童家,周日下午去住宿生家。我们家访不是先前那样学生有问题了就登门“告状”,而是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成长变化。与家长朋友们促膝交流,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爱心助学以及特殊学生现代家庭教育等教育工作的进程,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温暖你我他的暖心行动!每次家访,每次活动我都会带上相机留下感动的一幕。这张是彭局长13年五月份深入我班抽查学生背诵“三字经”的情景;这张呢,是教研室张主任抽查学生背诵“古诗词”的一幕;每当我把这些难忘的情景再现时,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我鼓励他们说:上二年级时彭局长他们来抽查你们背三字经和古诗词,现在来了,就要抽查你们背弟子规了,看谁先背会。我们是第二周开始诵读弟子规的,有三十多位学生已经背到弟子规四---“谨”了,他们早上七点半准时诵读经典十五分钟,然后十五分钟时间朗读课文,可自觉了。这张是下课了,我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女生修剪头发;看,有了课间餐,孩子们有多幸福。快三年了,我都一如既往。这些照片看起来单调,但对学生健康成长很有利。记载的这些精彩瞬间能时刻提醒他们不仅要在校做个优秀的好学生,而且要在家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6.升华学校活动

在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我注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活动内容升华。首先每学期我都不同程度的召开一次家长会,或请部分家长与孩子同堂上课,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父母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教育者。所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充分展示学校良好的校风校貌,让每一位家长能更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

其次鼓励学生们参加学校或是班级里开展的大小活动,特别是学困生,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其特长,做些他们感兴趣而且又有意义的事。有些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他们在活动中也能发挥作用,为大家服务、为班集体争荣誉。所以,活动中我都会做个有心人,抓住这些感人的镜头再现并张贴上墙,以此来激励他们从小励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办好班级文化,虽然有的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牺牲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去指导,但不管怎样,孩子们都有着一颗为班级着想的心,这足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把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家了。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赏识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赏识中不断进步。总之,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老师们,“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我们的教室文化布置不仅有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前来指导,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家长也来欣赏。这是13年6月13日上午,《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高级编辑、国家教育部专家顾问组成员汪主任、《中国教育报》黄记者,在郧西县教育局祝局长和彭局长、督导室吴主任和中心学校樊校长等同志的陪同下,来香口中学和香口中心小学调研,这是在我班。这张是13年10月24日,小学语文“菜单式”教研暨班级文化观摩活动在香口举行。这是我的教室。这两张是东方小学和上津镇中的同行们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交流,进入我班。这几张呢,是我班学生家长随时来欣赏。当孩子们的作品被人欣赏和夸赞,他们是何等的幸福和自豪。

多年来,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了,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追逐打闹,吵吵嚷嚷消失了。看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一个健康向上,而又充满个性的班级风气已经形成,一个舒适,充满爱心,能激发出人学习兴趣的“软文化”环境悄然筑起,学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抓班级文化建设来加强班级管理,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三年来我班综合评估成绩在全县同级班没下过第三名,我所带的语文成绩人平分都在99分左右。现在我的班级,无论是充满书香气息的图书角,催人奋进的班级目标,漂亮美观的黑板报,整洁干净的教室,还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文明有礼的学生言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使学生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各位班主任,赏识你的学生吧,学生如果被你赏识了,他们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欣赏孩子的长处吧,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相信他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那么,奇迹一定会发生的。

感谢大家的指导!我的交流完毕。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刘厚春) 第2篇

一、走近儿童的特性

(一) 可塑性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够成熟, 他们缺乏判断分辨的能力, 加上他们初涉人世, 懵懂无知, 个性尚未定型,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是接受外界教育的最好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期, 施以良好的影响, 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 向师性

少年儿童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大门的那天起, 他们在感受自身角色转换的同时, 就滋生了一种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 他们心目中的老师或温和、漂亮, 或风趣、帅气, 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故常常会出现以老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父母, 作为自己的榜样。

(三) 主动性

进入学龄初期,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充满着对大自然的向往;对一切事物好奇;对一切问题疑惑;对外在事物会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 而这些好奇、疑惑、兴趣、动机又促使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地提高, 出现了一天到晚总是有问不完的“为什么”:“为什么晴天的天空是蓝的、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为什么海水是咸的”、“为什么蜻蜓飞行的时候翅膀不像小鸟那样扇动”……这说明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具有强烈的主动性, 渴望有人去引导他。

二、研究实施的策略

教改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春风吹进校园, 使校园上空回荡着“五育并举德为先”的育人旋律。凭借这股“好风”,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要走近小学生的心理, 研究并实施以下策略:

(一) 借“理想”导航

理想是靠行为来体现的, 同时又对行为起着指导作用。小学生的理想是通过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们的影响而促使生成具体的理想, 这些具体的理想又会促使他们通过种种良好的行为去努力实现。一方面, 教师要利用孩子的崇师性, 借书本中的“理想人物”作榜样引领学生学做人、学处事, 如“争做小雷锋”;另一方面, 教师要善于发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随时为孩子们树立理想“标杆”, 鼓励奋进。

(二) 借“道德”规范

跨入校门,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只是父母、家人的亲情关系, 还要与老师、同学等陌生人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家庭与学校的不同, 跨入校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 这些道德行为落实在学校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上。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树立了这些道德观念以后, 他做任何事之前都会想一想这是不是违反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或是不是道德规范所允许的。所以, 小学生的“两个规范”是学生必须熟知的, “五好小公民”的目标也是学生要确立的。每年新生入学, 教师都要施以耐心引导, 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 借“身教”引导

小学生的向师性和主动性两大特点决定了小学生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教师引导这一特质。教师要借助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分辨美丑, 培养良好的品行;借助书中的故事, 引导学生懂道理、学做人;借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辨是非、会处事;借教师的身正示范, 重实践、立品行。

(四) 借荣誉激励

爱听老师表扬自己是小学生的一大心理特点。“追崇”心理使受表扬的学生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 使未受表扬的学生增加积极表现的动机和决心, 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促使学生“以资鼓励、再接再厉”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 巧表扬, 善鼓励, 借“红花”与“新星”等荣誉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五) 借环境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校园的墙壁也说话”。这强调了环境熏陶对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借校园独有的文化特征, 设计班铭、文化墙、走廊向导、楼道提示、花草细语等温馨提示语, 正面引导、规范言行, 实现环境熏陶, “以物化人”。

(六) 借家长配合

家庭是学生与世界的最早接触点, 是教育的开端。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 通过家长、学校、班级QQ群等形式与家长探讨、交流, 形成教育合力, 共同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七) 借活动促养成

习惯促养成, 活动是载体。教师乃至学校要基于学生的成长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如“国旗下讲话”、“文明交通行”、“环保校园行”、“好习惯, 我能行”、“成长广播站”等,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 互学共进, 在实践中收获快乐、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刘厚春) 第3篇

一、加强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发挥校园育人作用

硬件环境也是一种直观性的物质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我们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宗旨,围绕以下几个重点来进行校园硬件环境建设。

1、校园环境建设要有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长远,既强调整体的和谐又要做到美观大方,想尽办法调动校园内的每一个育人因素,让学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座雕塑都散发着浓郁的育人气息,处处体现和谐整体美感。

2、校园环境建设要绿化、美化、净化。走进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呼吸着校园特有的清新空气,欣赏着玻璃橱窗展出的绘画、书法、美工作品。黑板报设计构图精美,校园打扫得一尘不染,教室窗明几净,值周同学彬彬有礼,让人感到自然美、艺术美、文化美、整洁美、文明美,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行为得到规范,语言变得文雅,恩维象清泉汩汩流出。

总而言之,要建设一个“文明、整洁、优美、有序”的校园环境,努力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学习生活场景都能育人”,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物质生活环境,从而促进学校内部养成教育环境的形成。

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人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土壤,它能育人;学校文化是一种精神,它能凝聚人;学校文化能体现学校个性,能促成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建设校园文化,必须多种渠道出发,全方位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1、抓规划,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我校就养成教育这一主题,出台了《实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实验小学学生行为习惯要求》、《寒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假期行为习惯调查表》等,只有建立健全校园文化的管理机构,才能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综合效益。

2、抓特色,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它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沉淀,我校在养成教育开展过程中,编写了《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自我管理手册。在每周填写的过程中好习惯逐渐养成。同时,对执行情况作出周小节和感悟反思,并由教师、家长、同学进行评价。我校还向全体教师印发了《实验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情况个案记载》、《实验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家校联系单》、《实验小学学生养成教育主题班会记录》等结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系列活动,要求广大教师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确保把学生行为习惯培养落到实处。

3、抓重点,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突出时代性。大力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师生的热情参与,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师生健康生活的有效方式。开学初,我们围绕雷锋教育活动月开展了系列班会。四月份将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校园读书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参观气象站等。五一劳动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学生爱劳动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还会参加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同时举办家校共育专题研讨;成立了红领巾广播站,晚报小记者、校园小巡警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学校精神环境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精神环境建设是学校育人环境建设的内核和灵魂,它主要包括学校内部人际关系、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是体现学校精神环境的最本质内容,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显著标志。

1、要努力培植优良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我校运用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校风教育。比如在校园内显著位置公开悬挂、张贴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校风内容,确保师生员工掌握其精神实质,并自觉内化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2、狠抓教风建设。教风建设是学校精神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有极大的影响,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努力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爱岗奉献、刻苦钻研、严谨踏实,铸就高尚的师魂师德,在思想上做学生的表率,在道德上做学生的楷模,在事业上做学生的榜样,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和引路人。

3、良好学风的培养,既要靠教育,更要靠实践和严格训练,使之养成习惯,变成自觉的行动。在学风建设中,我们从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学生中评选出“文明标兵”、“礼仪之星”等等,让学生从身边的人和事,从集体当中受到教育,从而产生“我能行”的感受。

总之,我校本着“关注过程,关心成长”的教育理念,加强了学校硬件环境的建设,开展了活跃而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构成校园育人的无形推动力,塑造出健康完美的人格,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上一篇:我心爱的小闹钟三年级下一篇: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