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2024-09-14

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精选8篇)

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第1篇

赏识激励,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内容摘要:赏识激励,注重合作,大胆尝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养成教育的培养为指导,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做人”为目标,以“开放、热烈、高效”为特色,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的评价方式。坚持不渝地追求“三个合作”:学生课堂上合作,教师研讨中合作,师生互动中合作;“三个激励”:养成教育的随时激励,课堂学习的竞赛激励,阶段评比的持续激励,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赏识合作开放人文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育智慧和学生才艺能力充分展现的场所。要想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积极参与、激情互动、合作交流缺一不可。作为教师,恰如其分的赏识激励,如和煦的春风,能够及时的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能够更加信心百倍的探索新知,使课堂更加精彩。课堂的赏识激励不同于一般的夸奖鼓励,要在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理念、课堂环节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和学生和谐相处,平等对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贯彻两条线索:学生的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和教师的交流、争鸣、释疑、归纳,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教师要从“独奏者”-1-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这时,课堂呈现的是人际交往包括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课堂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教师要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如引导学生呼号:我能行!你真棒!还可以坐在学生中间,和他们同探讨、同发现、同求知、同解答,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教师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语,都是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和学生真诚沟通,平等交流,这样的赏识激励才更有份量,更被学生看重。

二、让课堂充满情趣,灵活开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民主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班级里充满欢乐、友谊、合作和渴望,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一些神采飞扬。学生们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共同活动,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使知识在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在这样充满情趣、灵活开放的课堂上,教师的赏识激励可以给学生以力量、以启迪、以期望、以关心、以暗示,使学生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如“再想一想,别着急,你肯定行”、“去吧,和好朋友沟通一下,你不会让大家失望的”、“让大家唱首

歌对你的成功表示祝贺”“看着我的眼睛,我将引着你找到答案”、“表演得这么好,下课后和老师谈谈你的经验好吗”等语言及动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悠然心会”、“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这时,赏识激励才达到了最大的效果。

三、从内心真诚赏识,由衷赞叹。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相信人具有自发学习的天然倾向,但他只对能够大有影响于个人行为的知识才感兴趣。”根据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对其行为大有影响的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重要在于他人对自己的赏识。因此,赏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赏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言语赏识,表扬、夸奖、对学生发言的复述与品析、对学生的采访与请教,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愉悦与心灵的共鸣,有一次测试后,一个平时贪玩、成绩平平的小学生成绩破天荒得了第一名,我明知道他的成绩不够真实,但我在和他父亲交谈时,对他大夸特夸,没有说一句缺点,他父亲十分高兴,而他站在旁边脸色绯红,打那以后,他不再贪玩了,学习积极,成绩突飞猛进,期末时真正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当着全班学生表扬了他,他脸上露出的是舒心的笑容。二是体态赏识,适时的鼓掌、点头、竖起大拇指、摸摸学生的头、轻拍学生的背,学生会在老师的由衷肯定中增强自信心。我班有几名学生个人卫生极差,头发脏而乱、衣服很长时间不洗,其他老师和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我每天检查他们的作业时,手总要轻抚他们的头,或拉好戴歪的红领巾,说几句勉励的话。时间不长,他们的头洗干净了,衣服穿整齐了,笑容开始出现在他们的脸上,同学们也喜欢他们了。三是文字赏识,教学中,学生最

珍重教师对自身的书面赏识。教师赏识性的评价有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思维发展的作用。因此,教师批阅小学生作业时,坚信“学习没有失败”的赏识教育理念,多鼓励,多表扬,也许你的一两句夸奖语言就会让学生进步神速、学习兴趣高涨,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我对那些成绩一般的适时写一些评语:“今天你写的字好多了,继续努力”、“你能想出这样一种解法,真聪明”、“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份才。老师用这句名言和你共勉”等。作文上评语更多,多鼓励,不批评。一学期结束后,我发现部分学生将我写的评语在作业本上小心剪下来贴在日记本上,精心珍藏。

四、多方面进行评价,长效激励。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小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赖于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是与荣誉感相通的表现自我、炫耀自我的心理需要。然而如果一直靠赏识就会使学生产生赏识疲劳,对老师的表扬不够重视。所以老师要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为学生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和动力。在我校探索出的合作激励课堂教学教学模式中,我们将全班同学分成程度相当的两个团队,取了队名,想出了呼号,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在团队间开展竞赛,老师上课时充当出题人和裁判员的角色,对两队学生的发言、回答、表演、展示等通过积分、小红花、小红旗等评价手段进行激励,充分挖掘、肯定每一个人的优点,每节课结束时汇总成绩,评出本节课优胜队,每周、每学期对优胜队员均进行阶段性奖励。在这种合作激励氛围下,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表现欲得到最大发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才艺特长得到充分表现。

在分享成功的喜悦中会感到异常兴奋和自豪,课堂气氛会空前活跃,教学效果也会十分显著。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赏识是生命中的最灿烂的阳光,最美丽的花朵,会照亮学生的心灵,让求学路上洋溢芬芳,而激励则是航程中的灯塔,列车上的汽笛,会让学生认准目标,勇往直前。在赏识激励时用“爱心”温暖学生、“细心”研究学生、“耐心”转化学生、“匠心”教育学生、“恒心”守望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和学生共同前进,共同打造激情课堂、开放课堂、和谐课堂、高效课堂。

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第2篇

有感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摄影图片进行情感教育

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朱 军

2006年12月3日,一只可爱的流浪小猫被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个学生残忍地摔死在100多位同学的面前。这个事件令人震惊,同时也发人深思。北大学生杀猫、复旦学生“虐猫”和清华学生用硫酸泼熊等一系列的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事情出现在一个高分高能、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身上,所呈现的不纯粹是法律意识淡薄,更体现的是人的同情心的泯灭,悲悯情怀的丧失,其根本原因是情感教育的薄弱和人文关怀的缺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教育的反思。

生物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其中也蕴涵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文内涵。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和人文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目标。如果说以前的生物教育脱离了人文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那么当今教育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这些内容体现了对人文教育和情感培养的重视。如《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其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了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怎样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哪些途径能使学生在科学知识、思想、方法内化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认真研读新的《九年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切入点进行了初步思考与探索,发现了在摄影作品中有大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人性的“闪光点”可以采用,同时这些 “闪光点”也可以为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提供一个支点。一幅摄影作品里浓缩了大量的时空信息,作品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远远超过了文字的叙述,它不仅能形象、直观、生动、简明地概括一些生物学的知识,而且其中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素材。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亮点对学生及时进行情感教育,那么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及健康人格的形成将大有益处。

一、通过欣赏摄影作品建立生态道德观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知识的积累速度越来越快,对地球的面貌的改变有了很大的影响,这一切成就都是教育的结果。知识的积累可以造福地球,也可以毁灭地球。目前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和毁灭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因此酿成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赤字。而生态危机不仅仅是法律所能解决的,它更是一个生态伦理道德的问题,生态道德观是一个合格的地球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将来的祸福就看我们下一代的价值观和抉择,就要看他们能不能做一个新时代的公民,这一切都要依赖于教育。因此生态道德观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它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道德教育是为加强生态建设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人们遵守的有社会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意识,能源节约意识,消费简约意识和优化生态意识等。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观对于学生生物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这次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以“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为重点,构建“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在生态学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是进行人文教育、情感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离不开地球的环境条件和其它生物,而从人类产生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生物圈不仅缺少认识和关心,而且许多行为还严重破坏、污染生物圈,使之面临崩溃。在新课标教材中有大量涉及这部分内容的章节,例如,在讲到“生物与生物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首先把法国摄影大师Yann Arthus-Bertrand(雅安-阿瑟斯-伯特兰)的一组《鸟瞰地球》的摄影作品展示给学生,有耕作得像个圆形的指纹的农田、有躺在白色棉花上休息的黑人,有毛里塔尼亚首都附近沙漠上看上去像几只黑色的蚂蚁的骆驼商队、有大片从肯尼亚国家公园上空飞过的生机昂然的火烈鸟、有北马尔代夫看上去像蓝色的眼睛的一个湖泊、还有波利尼西亚的心型的海滩红树林„„这些作品会使学生跟随摄影师的镜头,从空中这个独特的视角俯瞰地球,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让他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进行情感体验,同时思考作者拍摄的真正意图,让学生了解摄影师把我们带到空中的目的是想展示人类的渺小与伟大,建设和破坏,进一步树立全球意识。再例如:“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中,“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节的内容涉及到了大量污染和环保的问题,笔者把搜集到的从卫星上拍摄的中国地球沙漠化的组图、赢得了华赛自然与环保类单幅金奖Daniel Beltra所拍摄的《昔日雨林 今日沙丘》、获第48届荷赛自然类单幅一等奖华盛顿邮报的美国摄影师Jahi Chikwendiu的参赛作品《乍得沙尘暴》、2005年首届华赛银奖中国摄影家鲁海涛的摄影作品《上海迷雾》、2005华赛自然与环保类单幅银奖的作品《珠江大潮 殃及池鱼》和美国摄影师大卫.伯内特的《水》等多幅获奖作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首先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通过拍摄背景、拍摄手法及作者的介绍,让学生从内心自发的产生强烈的环境危机感、责任感和浓浓的人文情怀。又例如在新教材中有介绍日本水俣病的内容,笔者根据这个内容找到了美国著名摄影师尤金.史密斯拍摄的《智子入浴》这幅被收集到《100幅世界经典照片》册中的照片,照片展示了当摄影师看到满怀爱意的智子母亲为残疾的女儿洗澡时,眼里噙满了泪水,几乎无法按下快门时的心情,摄影师史密斯在重重压力下,“九死不悔,永不妥协”到水俣村历经三年半的采访,终于完成了一本名叫《水俣》的画册,这本画册轰动了日本,也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学生无不被图片中慈祥母亲脸上写满怜爱看着因水银中毒而全身残疾的女儿那种浓浓的人文主义的情怀所动容,他们的内心受到了触动,同时为摄影师不屈不挠的敬业精神所感染。这些摄影作品给学生心灵的震撼绝对是课本不能给予的。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自觉地认识到了人类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对环境影响的问题,而且更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既增强了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又树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近一步关注全球性的发展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同时还认识到人与地球生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每个物种都有生存的权利和价值,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正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环境和生态伦理道德。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

二、借助欣赏摄影作品进行科学美育教育

生物界五彩斑斓,物种繁多,形态各异,蕴涵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在生物学教育中,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美激情,以美求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

(一)欣赏摄影作品,体验生物的外在美

一张好的摄影图片,只要你看一眼就觉得赏心悦目,激动不已。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所表达的形式如色彩、姿态、构图、用光使你对它产生美的共鸣和感受。在生态系统的教学中,以“我的花花世界”为题,精选《藤的旋律》、《二月兰》、《孕育》、《待放的玉兰》等摄影作品,用各种生物特有的造型和颜色展示其形态美和色彩美。例如,喇叭花和龙草兰的姿态美、叶子的对称美、卷曲藤的一种旋律美、荷花和大花蕙兰的色彩美,还有二月兰的朴实美等等,并利用这些摄影作品提出问题:为什么花的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每种花都有它独特的造型?这对它们的生存有什么帮助?然后以这些图片为素材,对造型、色彩与生物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说明,树立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并从摄影的角度点评作品在取材、构图、用光上的优与劣,使学生在感受“花花世界”的同时提升了欣赏摄影作品的水平,大大提高他们感受美的能力。

(二)欣赏摄影作品,领会其精神内涵

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在美,又有内在美,例如,《共享》这幅摄影作品是两只蚂蚁在一支小花上共同分享花蜜的镜头,淡绿色的背景、橘黄色的小花和两只黑色清晰的蚂蚁,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微观的童话世界,生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体现出“和谐之美”。再例如《生机》这幅作品,很好的利用了早晨光线,把葫芦藓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体现了生物的生命美。学习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后,给学生展示如枯枝般《狡猾的尺蠖》、如嫩叶般的《角钩粉蝶》、螳螂蝗虫之战——《杀手的眼神》、螳螂蜜蜂之战《生死攸关》等作品,引导学生运用该学说的观点来解释若干种生物的保护色、拟态、警戒色等适应现象的形成,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在逻辑美的体验,而且还能使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生存斗争残酷无情的现象,全面地、深刻地领略生存斗争美的内涵。由于我国有忌讳死亡的文化传统,死亡教育很难得到国人认同,以致于至今依然是一片空白,笔者选择了一些表现植物凋零枯萎的摄影作品,展示植物的凋零之美。用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死亡如出生一样美丽,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教育人们坦然面对死亡,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为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感悟能力、思考深度不尽相同,产生的共鸣层次就会不一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体验是因人而异的,是个性化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总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他们有的可能感叹平凡的花草原来如此的美丽,感受的是一种美;有的可能感叹生命如此辉煌却又如此短暂,领悟到的是一种尊重;有的可能会产生对生命的敬畏,意识到充满活力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还那样顽强的生存着,激发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通过欣赏摄影作品激发兴趣,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育

1.利用摄影作品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即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学。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好奇心强,求新求异。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适当的处理教学活动,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把生物学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显现出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挑选趣味性强的优秀摄影作品,通过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以故事导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在讲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时,笔者选择了一组名字叫《生命的礼赞》——蟌(俗称豆娘)产卵的摄影作品,这是一组非常有趣的图片,它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豆娘整个交配的过程。淡黄色的朦胧背景衬以蓝绿相间的豆娘,整个画面色彩柔和、唯美,最有趣的是两组正在交配的豆娘造型独特而且在画面中正好左右对称,好似镜面中的倒影,这样的情景别说拍到,就是看到都很难,当展示出这组作品时,学生一下就兴奋了起来,对照片产生了浓厚的好奇,作者是在哪里拍到的?是怎么拍到的?为什么它们会以这种方式交配?一系列的问题一股脑的冒了出来。

2.利用摄影作品进行探究方法的指导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常把观察称为智力的门户。学生的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要经过后天的培养,掌握了观察的方法才能发现细节,创造奇迹。很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源于观察。荷兰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从中发现了微生物世界。达尔文在五年的环球考察中积累了丰富的动植物观察资料,经过研究提出了自然选择进化论。摄影同样需要观察,观察是摄影的前提。一个观察力强的摄影师能从一般的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题材,发现画面。一个观察力弱的人,照出来的照片永远只停留在纪念照、到此一游的层面上。有时候我们会自问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发现小草都绿了?知了都叫了?叶子都黄了?燕子南飞了?菊花都开了?国外一位科学家说,一个观察力强的人步行两公里所看到的事物,比一个粗枝大叶、走马观花的人乘火车旅行两千公里所看到的东西要多。所以,观察方法的学习是观察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摄影的前提。笔者发现一些生态摄影作品的作者在拍摄的同时记载了大量的拍摄经历和步骤,而这些经历和步骤正好是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指导的一个良好的素材,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观察的方法和创作的过程。例如在讲到“鸟的生殖和发育”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将一张翠鸟的照片展示给学生,并提问:谁知道这是只什么鸟?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么被作者捕捉到镜头中的?看到学生一脸的疑惑,于是我开始解释,在摄影界,有一句行话叫“打鸟”,“打鸟”可不是真的用气枪打,而是用镜头。在摄影界专门有一批这样的“打鸟”人,他们扛着长焦镜头,静静的守侯在一片鸟经常出没的地方。这张《翠鸟》就是其中一个“打鸟”人拍摄的,学生被这一组图片吸引,并不是因为它拍摄的多么有艺术水准,而是被拍摄它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于是笔者开始讲述翠鸟拍摄的经过: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作者扛着笨重的三脚架和长焦距镜头一头钻进了准备好的掩体里――一个用茅草搭成的低矮的棚子。布置好了伪装网,等待着那个蓝色“精灵”的到来„„

摄影师之所以拍摄翠鸟是因为他看到了翠鸟捕鱼的全过程,并被它高超的捕鱼技巧惊呆了,脑海中对翠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于是当即下定决心: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可爱的“精灵”。讲到这里,笔者立刻说:完成一幅摄影作品要经历几个过程,首先是动机。你要明确你为什么要拍?拍什么?明确了动机,我们才能有目的的观察。接着继续介绍摄影师是如何事先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繁殖的过程及特征。然后通过观察在经历了数十次的失败后最终选择了拍摄地点,搭建了拍摄掩体,改造了设备;还有摄影师又是如何用耐心和毅力终于等到了雄鸟为讨雌鸟欢心送礼物给雌鸟的那最佳时刻的到来,及到来时那激动的心情。此时,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都跟随着摄影师一同进入到了那种令人激动不已的情境当中。最后,笔者引用了摄影师的一段话作为故事的结尾:“亲近野生动物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对某些摄影者为拍摄到白鹭漫天飞舞的场面而不惜用鞭炮来惊吓的方法极为不齿。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他首先必须是个环保主义者。我们一直在说,与野生动物的距离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标尺。当某一天我们只能通过长长的望远镜头看到野生动物充满仇视和警惕的目光时,当我们只能将动物豢养成百依百顺的宠物,或是变成盘中美食甚至是精美的皮革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所谓的“文明”在失衡的生态面前是那么地不堪一击!因开发旅游,拍摄翠鸟的那片湿地已不复存在。最后一次看见它是在一个月前,孤独的翠鸟守着最后仅剩的一小片水塘,不远处则是隆隆的机器声„„冬天到了,真希望它能顺利找到新的栖息地„„人类世界的“文明”居然容不下一只小鸟!!更希望大家都能为保护野生动物尽自己的一份力。”通过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把知识和人文情感教育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兴趣的需求、知识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让学生从生命的本质出发,以独特的视角去感悟生命的壮美,体会人生的快乐,从而树立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变革与重构: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第3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己不断地反思着、探索着、阅读着, 并逐渐廓清了心中的迷雾, 提高了思想认识, 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推动了课堂的变革。

一、教师应当具备人文精神

何谓“人文精神”?如果采用周国平的观点, 那就是:一是人性, 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是理性, 对真理的追求;三是超越性, 对生活意义的追求。这三个层次, 虽讲的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却与教育紧密相关。教育与人文, 原本就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融合的。首先, 教育要以人为本, 要尊重人;其次, 教育要理性地“传道、授业、解惑”;最后, “超越性”更是教育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

我们的教育, 很容易引起学生、家庭、社会的不满, 经常会被认为是失败的源头, 改革也总常常事与愿违, 于是乎, 教育渐行渐远。其中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样的, 但追本溯源, 与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精神匮乏是密不可分的。结果来源于过程, 思想决定行为。当经济腾飞, 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时, 教师头顶的光环早已褪色, 早已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了。无论从前是如何满腔热血、指点江山, 在生活面前, 教师, 统统成为用来谋生的职业。于是, 有的教师觉得校园的高尚、纯洁与社会的庸俗、物质脱节了, 渐渐滋生了虚荣;于是, 有的教师自视拥有了更多的物质和利益, 渐渐失去了平等、真诚、追求、反思。

可以说, 人文性是教育的本性, 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是可悲的, 可怕的。身处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教师, 理当“日三省吾身”:自己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本吗?是否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吗?还在不断追求教育的理想吗?有没有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

教师的人文精神, 说到底是关乎教师自身修养的问题, 它展现了教师不断思考、追求和积淀的生活状态, 展示了教师作为社会中人的一种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所以, 为人师要先塑己、正己, 所谓“身高为师, 学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师唯有不断丰厚自身的人文精神, 教育才能回归正位, 教育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课堂应该充满人文关怀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树人”的过程。然而, 长期以来, 在“分数”的统帅下, 我们习惯于“目中无人”, 习惯于“分分分, 老师的命根”, 名次、平均分、最高分等占据了教育的全部, 挤满了我们的生活。“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竟成了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叹息之余, 反思袭来。或许我们不能根除整个教育系统的弊端, 但是我们可以变革自己的课堂。“我的课堂我做主”, 我们可以做到去伪存真, 摒弃糟粕, 吸收精华, 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激励、充满尊重、充满期待、充满生命力。一堂充满人文关怀, 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 才是一节值得孜孜以求的课堂。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 但首先是爱, 惟其有了爱, 我们才能成为一个育人之人。”“我们对教育和我们可爱的学生应该付出最多的爱。”在家爱自己的孩子, 在校爱别人的孩子, 这不是“本能”的问题, 而是“能力”的问题。所以,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时时扪心自问:“我们有爱的能力吗?”或许我们一时还做不到, 但我们要记住并尽力做到:爱是不求回报的。

“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 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这种“关心”和“尊重”没有丝毫的功利色彩。因此, 教师在实施这种“关心”和“尊重”时, 对学生不应该有“回报”方面的期待。在王蒙的《橘黄色的梦》中, 一个叫芭尔拜拉的年轻女人给了笔者绝对的震惊:“我非常爱我的工作, 是的, 我爱!”“我的职业不是教师, 我是诗人, 在小学的工作只是我的兼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这是一种工作的境界, 这是作为教师的高度, 这值得我们用尽一生去追求和期待。

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第4篇

【关键词】情感体验 师生和谐 人文关怀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对于学习效果的能动作用,不断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倡导情感累积效应,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凸显。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不断促进数学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同步发展呢?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寓情感体验于学习探究之中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创设情境,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引发学生对真实问题的探究,进而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商店挂出一则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老师想买一件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你帮老师算算要付多少元人民币?求知若渴的情绪被激发起来,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期望找出答案,成了主动探索者,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与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长者,而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们在合作中探索、求知,教师的一个眼神有时也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怀。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去讨论、去实践,去自己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的看、自由的说、自信的做,不但很快概括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同时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是成功的有效保证。这样,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之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准确的判断,能够更加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的目标。这种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丰富个性的展现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让师生关系在和谐氛围中得以优化

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的见解,营造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中的不妥之处的氛围。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數学课本是供教学用的材料,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凭借课本,而应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组织学生探究,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真谛。甚至于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依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纠正。这对保护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

如教学“平行线”时,我通过在桌面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有的同学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我终于“认输”,并向学生“道谢”。

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的观念。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

三、在学习实践之中倾注人文关怀

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然而,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依然能觉察到非人文教学现象的存在,使原本折射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成了压抑人性的无形桎栝。因此,在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个性,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倾注教师的人文关怀,点燃学生强烈的数学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获得生动、和谐的发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他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彻底地改变,他们仿佛不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在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创造生活的辉煌。这才是数学课堂所应追求的学习方式。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育人环境,时刻关注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倡导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的体验积累,不断拓宽师生情感体验的广度和深度,充分调动一切情感因素,形成良好的“情感磁场”,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达到“情知协调”的理想境界,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人文色彩,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志有.学生的“出轨”也会使课堂“出彩”[J].小学数学教师,2006(12).

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 第5篇

一、关注学生人性与个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的人。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有劳动、学习、创造等发展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些正是人性正常的需要,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特别是对那些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应尽力创造条件,使其有满足的可能,这样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学生心中那些真诚、善良、美好、尊重人、关怀人、为别人尽义务、为社会尽义务,以至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而奋斗的需要强烈起来时,他才会充满了做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需要劳动、需要学习、需要创造的那部分人性。对即使看起来这方面需要不强烈的同学,也一定要坚信他的心灵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坚信这个世界中一定存在着劳动、学习、创造的需要,千方百计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找寻出这种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体验课文中传递出的.人性。如《边城》为人类的“爱”字作了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通过教师的引导赏析,使学生领略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变形记》用荒诞的手法记叙了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的故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其变形的根源,使学生了解认识现代西方社会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由此引发学生对人性的理性思考。

另外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彩的世界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在教师 课堂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自己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社会也不需要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诗人 。国家需要80%以上的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工作者、劳动者,这样想来,我们就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就不用逼着100%的学生去按统一的模式进行高难度训练了,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特长出发,通过不同的途径,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从而真正体验到做人的幸福感与自豪感,减少内耗,明显地提高工

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教学 第6篇

315192 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 郑长青 薛洪波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整合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化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如何在课程教学中确保新课程标准真正得以落实,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重视共同基础,着眼发展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既要重视有关知识的传授,技能、技术的培养,又要重视良好的人格的培养。因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技能目标,而且要有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发展性领域的目标。为了追求知识领域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和态度的形成,要关注学生求知与实践的参与,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应源于 教材, 优于教材

教材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完成教学计划 的 重要载体,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确定的教学内容既适合学生发展,又要关注社会的需求。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既要抓住教材上的优秀文章,又要从各类报刊、时事、新闻中提取一流信息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课本以外还有许多知识等待他们去发觉,去探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从而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具有一定的弹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三、教学策略要关注个体差异,主动参与

在教学活动中,要变学生统一活动为学生自主活动,教学目标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发展。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从情感上、行动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人人活动,人人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由同步教学为主转向差异教学为主。 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根据自身能力,按照自学步调学习,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在教学目标上,上不封顶,允许优等生超过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超过课时教学要求;下要保底,保证后进生达到英语学科的毕业要求。

四、教学组织的形式应以小组为主,交往互动

必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这个框架内,要有机地融合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在个别教学中,强调学生间交往,教师与学生个体交往;在小组教学中,让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交往。课堂中师生交往与生生交往相结合,有利于创设学生的合作与交往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与交往的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组织形式能促进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不仅改善了认识策略和水平,而且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

五、教学活动的拟订应突出主体,尊重个体

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只是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拟订,要淡化教师身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展现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从体验模仿到组合、协调、熟练运用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搞“填平补齐”、“一刀切”,而是要充分估计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六、活动素材的选取应联系生活,结合实际

英语教学活动的素材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赶兴趣的事物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技能、技术积累,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供有关的常识问题,使他们共享生活经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文化背景的密切联系,从而展示其他才能。

七、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体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等学生进行研究、体会、感悟后,选择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活动和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让学生进行观察、模仿、改进、交流等活动,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教学手段的运用应灵活多样,优化组合

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上网下载信息、看书报做读书摘要、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到大自然进行实地研究等,充分发挥多种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使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相结合,能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

呈现方式要丰富多采。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优美示范,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九、师生关系的确立应倡导民主、平等、和谐。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教的过程要顺应学生学的过程,要转变角色,淡化身份,深入学生,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自主探索,交流合作。提倡质疑问难,提倡自由辩论,提倡独特见解,提倡参与评分。使 教学过程真正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十、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全面考察,方式多样。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对学生英语知识的考察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测评,更要使学生通过评价在英语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要改变教师包办评价的状况,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主要参考文献:

让人文关怀融入作文评价 第7篇

中小学教育 2012年第1期

[导读]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

李 科 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 016000

作文评价的目的,并不是评判学生作文的优劣,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具有写作的兴趣。反思我们的传统作文评价,许多教师俨然以一副“判官”的面孔,给一个个满怀希望、渴望成功的学生简单宣判。一个分数就判定了等级,几句评语就画定了像,而且评语简单、统一、千文一面,大都是诸如语言是否流畅、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准确之类的内容。还有部分教师,把作文修改得满篇通红,面目全非,他们自以为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样的修改会把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修改得无影无踪。

其实,恰当地评价是学生写作兴趣之火的助燃剂,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就会放飞学生的心灵,带动多数学生走上爱好写作之路。究竟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深深反思后,针对作文评价中的误区,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改变了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把人文关怀融入到评价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关注评语艺术化,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评语首先是面对活生生的人,然后才是面对静悄悄的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语重心长的评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如果教师的评语只是冷冰冰的文字符号,没有丝毫情感,那么学生怎么能够真心实意地接受呢?有了这样的反思,我在作文评价中,尝试着用以下几种类型评语呈现学生面前:

1.肯定型评语。作文即使写得再不成功,也有它的亮点,评价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抓住这些亮点来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如有的习作在遣词造句上较优秀,我就这样评价他:“这词用得很贴切,你把种子放到了适合它自己的土壤。”有的结构较有特色,我就这样评价:“你巧妙的过渡使文章更精彩。”有的结尾和开头很出色,我就评价为“你的结尾意味深长”等等。学生读到这样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加以肯定的评语,就会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写好下次作文。

2.欣赏型评语。有的学生在习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了古诗文,或者锦上添花,或者画龙点睛,我就送上一句:“你的知识面真广,而且既能积累又会应用,真不错!”有的学生习作通篇文采飞扬,我就这样赞美他:“读你的文章是一种享受,欣赏你的文才是我的荣幸,将来你的大名一定会家喻户晓。”看到这样的评语,哪个学生不心花怒放?

3.交流型评语。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表达了她父母离异后自己内心深深的孤苦,我提笔安慰她:“不经风雨永远成不了雄鹰,有时候,磨难反而能成就你。别怕,老师愿意成为你永远的朋友。”学生面对这样的评语,他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吗?

4.商讨型评语。学生往往是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因而他们有独特的感受。教师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任意修改取代,以致于使习

作中美好的、纯真的、具有学生色彩的文字在修改中消逝殆尽。当然,对学生习作中不规范的语言、不合理的结构等,教师还是要适当点拔,但最好用商讨的口吻,如:“如果把这个词换成„神采奕奕‟是不是更好些?”“把„我实在是很高兴很高兴‟换成„此时此刻难以表达心中的喜悦‟是否更妥当?请你读读看。”

5.图画型评语。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有时还可以用画图来表达。如学生的佳作,可以画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还可以画上一个可爱的笑脸,学生一看图就明白老师评价的用意,无需多言,学生的情绪自然高亢兴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参与评价,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

反思我们以前的作文评价,学生作文篇篇都是教师包办修改,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笔者认为,只有学生养成自己修改的习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受益终生。学生由写到改,这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过程,也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教师悉心引导:

1.学生参与,形式多样。评价主体可变教师单人评为学生群体参评。我尝试了以下组合对应方法:“小组评定”即三四个人一组来评定;“交换评定”,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评定;“自我评定”,即学生自我评定;“学生评委评定”,即选出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做学生评委,评价其他学生的习作。经过尝试,学生自己当了评价者,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在给别人评价的过程中,既帮助同学修改了习作中的差错,又学习了别人习作中的精彩之处,同时也在对照中发现了自己习作的局限,还能够体会到评价别人习作的不易。这种种收获都来自于学生的自我发现,比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要好得多。

2.授之以法,引领入门。教师把一定的评价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并不代表着高枕无忧、撒手不管了,教师还要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具体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做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首先,教师要下水示范,带学生走一程。可以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笔者把这种方法称为“堂批”。学生从教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到修改文章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一般过程,这样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就知道如何评价了。

让试卷充满人文关怀 第8篇

一、摘录数学家的名人名言

数学家的名言蕴含着数学思想,可以在每张试卷摘录一句数学家的名言。学生在试卷中认识数学家,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产生一种需求感。比如,在题前摘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宇宙之大,核子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无疑,这句至理名言对于学生明确数学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正确的学习目的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设计激励性的卷面语

新课程把“以人为本”作为基础理念,提出任何时候,都应该关注人的感受。激励性用语穿插在试卷之中,拉近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消除对试卷的恐惧,使学生在传统试题中被知识技能遏制的个性和精神力量释放出来。比如,在卷首写道:“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完成了第一单元的学习,现在是展示你学习成果之时,请认真思考,细心做答,相信你是最棒的,成功的武器就是你的笔尖!”

三、设计趣味性的标题

在试卷命题语言的运用上,力避传统的“填空”“判断”“选择” 等缺乏生机的语言。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话语,让呆板枯燥的试卷充满生机与活力。如,填空改为无孔不、判断改为是是非非、选择改为众说纷纭、计算题改为神机妙算。学生不但能很快悟出是什么类型,而且能充满自信,饶有兴致地去面对试题。

四、设计活泼优美的版面

上一篇:对城市管理专业的看法下一篇:山西学习讨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