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2024-07-17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精选11篇)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1篇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作为一名在一线服务的心理健康教师,经过上学期在德育处工作中的观察和发现,于是对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大胆的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绘制了一幅蓝图。我的基本思想模式是:“课程化+活动宣传+个别辅导+团体辅导“

一、教学任务(课程化)

教学模式分为:进班辅导和合班讲座。

进班辅导是由各年级德育主任或年级主任或班主任发现集中的心理问题及时反映,针对各班突显的一些小规模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教育。

合班讲座是针对各个年级各年龄阶段突显出的限时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如高一学生如何适应新环境、高二学生如何渡过第二个青春逆反期、高三学生如何做好高考前的心理减压和疏导)进行集体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 教学形式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

封闭式是以教学任务为前提,教学模式为重点的基本心理辅导和讲座。

开放式是除了教学任务外,提供固定场所,规定固定时间,提前张贴海报宣传,主要以教师和学生感兴趣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影片以及积极心理学、正向心理学、哈佛幸福心理学为授课内容,不规定人数和年级,有兴趣者可来参加。(具体时间以两个星期为一周期,具体地点和时间见海报)

教学时间:考虑到我校班级多,人数多,授课场地有限,基本以一个主题、两个星期、一个年级的方法去授课。(如高一怎样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为主题,30个班每次以4个班集体授课分七、八次授 完)。

授课时间:主要是团体讲座心理辅导为主,考虑到人数多,场地大,班级多(团体模式不单一)授课时间一般为50分---60分钟,其中不排除课堂纪律的管理、课中游戏互动和课后卫生清扫的情况的困难。

授课教师:由沈新兰和田金洲老师,因沈老师还带高二年级的语文课,本着资源优势的原则高一和高二由我们俩各担任一个年级,高三年级主要是由田金洲来担任。其中如沈老师有教学任务,本应该她上的课由田金洲来临时担任,反之己任。

二、心理咨询室的设置和开放。(个体辅导)

1.对心理咨询室的温馨设置和科学安排,分为接待室和咨询室以及档案保密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准备发泄放松室,为来访者打造一片放心、舒心的咨询环境。

2.建立完整的心理咨询室的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心理咨询的目标、原则、任务的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

3.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体系,更好的是利用网络的保密原则效应。4.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1)来访者先在开放时间来预约,由我室心理工作老师发邀请卡确定来访时间。(2)来访者需在接待室做好登记,经过核实无误后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3)根据来访者的具体问题进行鉴别归类,根据问题的类别,再确定具体咨询目标。

(4)心理咨询老师在咨询的过程中,做好来访者记录,为来访者学生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并跟踪调查,做到保密原则。

(5)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做好咨询的转介工作。心理咨询室开放对象:全校教职工和学生

心理咨询室的预约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也可QQ、电话预约)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开放时间为:每周一------周五中午2:00---3:00 5.心理咨询室的文化建设,如心灵涂鸦板,心灵海报设计等。

三、开设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便于一些不愿与辅导老师见面的学生,利用写信和电话的方式进行咨询对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同时做好保密原则,及时受阅和受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宣传心理活动

1、利用校园广播优势,加大宣传我校的心理健康知识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心理咨询室的情况扩大范围的推广。

2.借助“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在我校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意在唤起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关爱自身心理的意识。确定系列主题为校庆和谐校园文化做铺垫,如(心灵寄语、心灵手抄报、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图片、重要的心理测试之展、高三学生的心灵成长路程之展、班徽设计、以及在5·25当日的心理SCL-90 的现场大型的心理咨询活动)

3.每班设置一名心理委员。在每个班级设置一名心理委员,由班级中的学生担任,及时向班主任和心理教师反映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普遍心理问题,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本着班级多,选拨难的问题每班心理委员就由每班的团支部书记担任,把团支部和心理协会协调统一起来,做一次对接仪式)。

4.对每班的心理委员定期举办“心理课堂”培训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水平,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配合学校开展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5.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是一支本着“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教师队伍。组建教师心理团队是迫在眉睫的,教师的加入对我校心理健康之路的发展是源远流长的,这个团队不仅对教师也是一次大胆的新尝试,同时也让抽象的心理学走入教师和学生的心里。6.与班主任密切联系.班主任手册中,有一项是关注与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帮教记录“,在日常常规工作中,如果发现有问题学生及时转介到我们心理咨询室中,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学生工作紧密的联系起来。

五、具体工作安排计划 2.3月份: 1.建立心理咨询室

2.建立心理咨询登记表、邀请卡、咨询过程登记表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4.团支部和心理协会进行对接仪式

5.教师心理健康的讲座

6.确定好各个年级讲课内容和时间规划

7.进一步与校园广播站配合,制作心理广播节目

3.4月份:

1.制作心理专栏。“心灵驿站”的编辑出版工作;

2.做好开放式的心理讲座以及心理课的展示

3.筹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团队。

4.做好“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的系列活动作品的验收

5.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心理测量解说培训

5月份:

1.做好“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日的宣传活动与展示

2.做好高三考前疏导和心理减压讲座和辅导

3.做好高考家长考前心理疏导 6月份:

1.整合一学期的心理档案资料

2.总结一学期的工作 下学期工作初步计划 9月份:

1.制作宣传栏——高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2.通过入学教育对新生进行入学心理健康教育。

3.各班选举产生班级心理委员。10月份:

1.对高一新生实施心理普查,并建档、存档。

2.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3.进一步与广播站配合,制作心理广播节目。11、12月份:

1、“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2、系统、全面的整理心理普查结果。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几点反思:

1、心理辅导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对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发现和实行转介服务

2、心理咨询只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补充。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和班主任工作紧密结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4、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教人自助,学会适应环境,充分发展自己。发展性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5、定期对老师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克服“心理耗竭”,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6、经常性加强宣传。(宣传-调查-推荐-自愿)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2篇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黄石市人民政府督导室文件》关于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黄政督〔2016〕6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经研究,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特制定大冶一中开展校 园欺凌治理工作方案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切实预防和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二、领导小组

组 长:李方(校长)

副组长:曹茂海、刘合奎、柯哲、冯建国、程良安、陈光明。成 员:余锦银、袁军成、熊洪、陈文晓。

领导小组下设政教处办公室,主任由柯哲任 副主任由冯建国担任,成员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及各年级主任、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三、职责分工

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中,各处室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下齐 抓共管,形成合力。

办公室:负责有针对性加强对教师师德教育,国家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负责校 园欺凌事件接待及上报等工作,统筹协调各处室校园欺凌事件工作。教务处:负责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完善学生课堂教学安全管理措施。

政教处:负责有针对性法制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法治观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品德提升和身心健康。

保卫科:加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强化学生安全管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责任;做好学生间矛盾纠纷的排查及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工作。

总务处:负责学校重点部位隐患排查及检修,配齐配全安防设施,做好学校安全设施后勤保障工作。

团委会:负责加强团队工作,组织开展向真向美向善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

四、工作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工作推动阶段(2016年5月—7月)

1.开展教育。①学校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项教育,开 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政教处、保卫科负责)。②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党支部、校办 公室负责)。

2.完善制度。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现象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的职责(政教处 办公室)。

3.加强预防。加强校园欺凌现象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现象治理的电话号码,明确负责人。(总务处、保卫科负责)

4.及时处理。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保卫科负责)

5.组织实施。要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抓紧 部署,认真落实。(专项治理办公室)

第二阶段:督导检查阶段(2016年9月—12月)

学校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 并上报。

1.自查总结。学校按照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于2016年9月20日前形 成自查报告并报上级部门。(专项治理办公室)

2.迎接市级普查。组织做好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情况迎检工作。(各处室)3.学校在开展专项治理情况过程中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根 据上级法律法规进行追责问责,并与评优评先挂钩。(办公室)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见 第3篇

一、生存困惑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异常的动因

1. 走向独立带来心理困惑

大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平生第一次不依赖家长独立成长, 带给他们新奇、兴奋的同时, 也带给他们茫然、困惑。因为, 一直生存在象牙塔中金童玉女, 有哪个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十几年岁月, 从小学到中学, 除了读书还是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巴望跳龙门。”甚至连洗脸、刷牙、吃饭、穿衣这类琐事也由家长照料, 跟外界交往几近于零, 有人甚至缺乏起码的社会鉴别能力, 难以迈开走向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 不知道怎样处理生活琐事。到大学读书等于一脚迈进新环境, 新奇伴着陌生, 希望独立但又缺乏独立的能力时常困扰, 心理上的恐惧和不安由此产生, 心理上的支持成为渴望。

2. 学习方法更新带来心理困惑

中学生变成大学生, 环境和角色变化的同时, 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发生改变, 给许多学生带来形形色色的心理困惑。一是学习内容的变化, 高中学习数语外, 理科加理化生, 文科加政史地, 学科跨界比较宽;大学学习专业课, 重点关注一个具体领域, 比如数学系, 只要学习和数学有关的学问, 虽然也强调宽领域、厚基础, 但关注领域远没有中学那么宽泛。由宽到专会使某些学生感到不适应, 他们说:“中学是个面, 大学一条线, 越学越回陷。”二是学习深度的变化, 大学生学习领域比起中学来显得狭窄, 但内容深度有很大的变化, 中学讲究基础知识, 不追求解决深度问题, 大学不能像中学那样点到为止, 要攀登更高的台阶, 强调获取知识的生成过程。一些大学生说:“以为是条线, 牵出一大串, 越学心越颤。”三是学习情境的变化, 学习方法的变化, 中学是老师看着学, 大学更多时间是自己学, 学什么很多新生心里没数。有人这样描述:“自习室坐了一大片, 个顶个的自己看, 新生不知怎么办。”

3. 交友需求产生带来困惑

进入大学以后, 人的交友需求变得强烈, 中学阶段不是不需要友谊, 而是高强度的学业负担压抑了交友欲望, 同时家长和教师给予太多的关爱, 进一步冲淡了学生的交友需求。特别是关爱较多的单向接受, 限制了双向互动交友能力的发展。在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环境下成长的一代, 很多人常常忽略他人的存在, 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不知道如何获取和培育友情, 容易产生极端从而进入交友误区。要么把朋友当作工具, 时时处处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要么把朋友当作宠物, 没有原则地满足对方各种需要, 诸如考试递纸条、缺席帮签到的行为见惯不怪。

4. 恋爱愿望出现带来困惑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 生理上、心理上都产生了恋爱需求。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恋爱基本上采取的是阻止的态度, 到了毕业分配环节, 学校更多使用的是棒打鸳鸯的手段, 一旦知道那两个人恋爱, 便王母娘娘银簪划界人为增添“银河”, 必将恋爱双方拆散而后快。2005年3月国家教育部公布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取消了大学生结婚需经学校同意的旧规定。这虽然不能看作是对大学生恋爱的支持, 但高校阻止大学生恋爱的旧习已经终止。如今高校对大学生恋爱行为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许多学生去掉枷锁走入误区, 恋爱行为没有底线, 导致婚前性行为增加、“三角恋”、“多边恋”进入校园, 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

5. 人生定向需求带来困惑

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以后, 大学生毕业由国家统包分配工作变为自主择业, 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就机会来讲, 大学生自主择业, 对于人才的建功立业有了更广阔的舞台;就挑战来讲,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缺乏实力的毕业生就职路上有了更多的困难和坎坷。从高中升入大学, 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缺乏心理准备, 他们既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又不知道目前应该如何行动, 很多人对人生定向表现出彷徨、无奈, 不知道通向职场的路在何方。

二、辅导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基础。须切记辅导员也是从大学生时期走过来的。当初自己希望辅导员怎样做你现在怎样做就是了。

(1) 接待新生友好和善, 高度重视首因效应。廉政建设、道德修养都讲究慎初原理。中国古代有湿鞋案例、外国有破窗效应。湿鞋案例讲的是轿夫雨天抬轿子, 因为脚上穿的是新鞋, 所以走起路来小心翼翼, 唯恐弄湿弄脏鞋子, 不慎一脚踏进水洼, 轿夫再也不在乎, 噼噼啪啪在水里泥里走来走去。破窗效益讲的是心理学家在公共地域放一辆新车, 连续数天没有损坏, 一天放置者悄悄砸碎了车子玻璃, 发现新车很快破损不堪。辅导员接待新生, 一定要真诚和善, 打造良好的首因效应。

(2) 真诚关心学生冷暖,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工作倾注热情, 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学生。无论是学生的学习困难还是生活困难, 辅导员只要力所能及, 就应该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3) 坚持经常谈心沟通, 搭建良性交流平台。与学生开展谈心工作, 是辅导员的日常功课。谈心方式多种多样, 既可以一对一促膝谈心, 也可以一对躲开小型座谈会, 还可以开通微博、QQ, 开展网络谈心活动。

(4) 以身作则积极示范, 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是中国古代对教师的要求, 辅导员必须规范自己的举止言行, 给学生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禁止学生不做, 自己首先不做。这话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艰难, 唯其艰难, 更要坚持, 在自己良好道德养成的同时,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

2. 积极关注学生的差异

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定要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不能张三李四一道汤, 用万金油包治百病。

(1) 科学划分学生群体。大学扩招以后, 学生数额显著增加。一名辅导员面对几个班级, 工作对象二三百名学生, 业务量大而又繁杂, 要求关注每一名学生是不现实的。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需要进行分层实施。根据年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等等因素, 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群体, 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重点关注特殊人群。一是情绪、行为表现异常的学生, 二是近期家庭或在学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大学生, 三是成长经历中有过轻生的记录、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无力解决的学生, 四是在心理测试中处于异常的学生。这四类学生都属于特殊人群, 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疏导, 引导他们及时走出阴影, 快乐人生。

(3) 紧紧依靠学生干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个人能力、精力是有限的, 要紧紧依靠学生干部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班委会、团支部的作用, 形成广泛、坚强的动力机制, 增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 有效进行成功的教育

辅导员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使更多的学生受到成功的激励, 从而扬起理想的风帆。

(1) 为学生创造展示机会。学生干部实行民主竞选, 动员更多的学生参与竞选活动, 从中培养进取品格, 锻炼行为意志, 积累成功经验。班集体是个小社会, 班级干部竞选, 很可能成为学生毕业后职业竞聘的模拟演习, 在这种演习中搭建了人生进步的阶梯。

(2) 为学生锻造抗挫折能力。成功教育包括应对失败的教育, 如果人生都是成功的经历, 没有失败的体验, 那么人生将是不完美的人生。没有抗挫折能力的人, 是不会获取最后成功的。

如何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 ; 心理健康教育 ;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75-01

小学生生理、心理尚处于发展不完善阶段,对于人、事、物即便是有自己的看法,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或是形成错误的观点,也有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而受到家长及其他同学的嘲笑,表现出了不良的心理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应在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身心健康地成长。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得到了关注。那么应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现总结以下几点:

一、学校应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校首先应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具体的工作中学校可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或讲座。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积极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或者是讲座,通过专业的心理问题分析、心理知识讲授、心理健康训练等方式普及心理保健知识,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学生才能在出现问题时有所准备,从容面对。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被大多数学校明确地列入教学日程,所以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创设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上,还应在团队活动中,或者是其他活动中随机渗透。

二、教师应多观察学生,加强心理辅导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容易走近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洞察其心理变化。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即使心理上存在问题,也难以察觉,而且即使学生知道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也很少去跟教师沟通,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敏锐的观察,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神情动作,及时发现一些不良的苗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开导,不要让小问题累积引起大问题。

2.创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心理。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建一个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以对学生进行愉悦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思想得到认同,心灵得到沟通,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规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得懂、学得好,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1)个别辅导。即是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更多的辅导,可以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老师信箱等来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一对一地分析他们身上的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是比较深入、比较有效的心理辅导方式,虽然会有一定的时间成本,但依然是我们目前不可代替的心理辅导方式。(2)团体辅导。该辅导形式主要是以心理活动小组的形式出现,是一组学生在辅导老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的、同年龄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辅导适用条件是: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有关,且小组成员愿意在团体中探讨他们的问题。一个小组通常要活动十多次,每次时间为一课时,小组辅导兼有班级辅导与个别辅导的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心理辅导方式。小组由学生自愿结合形成,推举热心于活动、态度热情、工作负责的同学当组长,每学期活动七、八次,有较好效果。应该强调指出的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学生自身应多努力克服心理障碍

1.从实际出发,建立适当的需要。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心理期待过高,而现实达不到那种期待,所以产生的一种落差。所以,小学生应该建立适当的需要,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从实际出发,不空想,不攀比,不苛求父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样会使学生放得下,想得开。

2.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树立自信心。积极的情绪和乐趣是抵抗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要想远离心理疾病,就要多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树立积极的情绪,从广泛的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中忘记烦恼,获得快乐。自信的人是幸福的,只有保持自信,才能有一种愉快的情绪,不自卑、自弃,才会愿意展现自己,融入集体,摆脱心理问题。所以学生都要树立自信心,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多鼓勵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敞开心扉,做一个积极、阳光的孩子。

3.多与他人沟通交流。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养成了孤僻、自私的性格,这样的性格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所以学生应该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多与人交流,增进感情,克服孤僻、自私的心理,更加积极、健康。

总之,在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共同的努力。学校要为教育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开设心理心理健康选修课或是讲座,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以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做好学生的观察,加强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学生自身也应努力培养积极的情绪,树立自信心,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另外,要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苏丽艳.浅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J].好家长,2015(33).

[2]陈利虎,马洪涛.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减负”[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6).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5篇

关于开展2014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

各班级、各班主任: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推动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域特色培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根据乐清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乐教学„2014‟10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于2014年5月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进一步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关爱自己”为主题,倡导师生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关爱自己。

三、活动时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时间安排为2014年5月份。

四、活动内容及初步安排

根据乐清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乐教学„2014‟10号)文件精神,学校要自行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以组织“五个一”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五个一”活动包括:1.举办一场专题讲座;2.观看一场心理影片; 3.开展一次心理知识宣传活动;4.召开一次家校

心理健康知识座谈会;5.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

我校将围绕上述“五个一”活动,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一)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

1、举办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主题活动动员大会。大会内容:学生演讲、宣布宣传月活动内容、横幅签名

时间:初定于2014年5月5日(星期一)早上大课间集会时间。负责:学校政教处

2、校园宣传:制作横幅宣传“关注心理健康”的口号,学校大道橱窗的设计海报,发放《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幸福成长,从“心”起航——关注心理健康倡议书》,浓厚校园氛围,负责:学校政教处。

(二)开展心理电影展播、电影观后感征集活动

1、七、八年级各班级利用心理课和班团课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励志电影《请叫我第一名》。

2、各班级推荐1-3篇电影观后感上报政教处进行评比。

(三)开展初三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邀请校外心理专家对初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组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

1、邀请校外心理专家对教师开展《一切从心开始》的师生沟通主题讲座 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三楼会议室

2、成立我校教师心理案例讨论小组

参加对象:全校教师,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有热心的老师,鼓励持心理健康教育C证老师踊跃参加。

附件1:大荆镇一中幸福成长,从“心”起航—关注心理健康倡议书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政教处

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主题词:2014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通知

抄送:市教育局学生科、大荆学区、各处室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 政教处2014年4月29日印发

附件1:

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宣传月

幸福成长,从“心”起航——关注心理健康倡议书

尊敬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温暖的五月,草长莺飞,在一片欣欣向荣中我们学校迎来了第二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

中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心理问题突显的“疾风骤雨”期。入学初的迷茫,学业的枯涩,人际的委屈,期盼的落空……中学里有许多的喜悦,也有许多的惆怅,我们有时在失落、焦虑甚至是痛苦中挣扎。对此,我们可以积极行动起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爱自己,爱他人,呵护心灵,共同成长。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及家长朋友倡议:

1、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用爱与科学知识塑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心的世界充满阳光。

2、多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阅读有关心理的书籍,观看励志积极的电影,听有关心理的讲座,参加与心理相关的活动。

3、多寻求心理帮助——勇敢地敞开心扉,让你的老师、好友和心理咨询师聆听你的心声,释放你的压力。求助是一种能力,让每个人都因自助而成长,因助人而快乐,因互助而不再孤独。

4、多与人交流、结交良师益友——菁菁校园,青葱岁月,不论地域,让彼此畅叙衷肠,分担痛苦,分享快乐。

让我们关爱自己,呵护自己的心灵,幸福成长,从“心”起航!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政教处

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心理咨询室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6篇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科学的开展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加快教师普通话

应用水平,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示范辐射作用,特制定普通话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话培训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为指导,以有效提高我校普通话水平和进一步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为重点,以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为目的,切实做好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

1.全校1954年1月1日后出生,普通话未达标教师员工全部接受本次普通话水平培训与测试。使语言类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30周岁以下教师需达到一级乙等以上,其他学科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管理人员语言学科需达到二级甲等以上;其他学科需达到二级乙等以上,非教学人员需达到三级甲等以上。

2.通过培训测试,在学校内形成人人会说普通话,人人能自觉说普通话的局面,树立良好的语言文明形象。

3.使普通话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学校的校园语言(师师、师生、会议、会话)

三、培训方式

1.实行推普“科室负责制”培训工程,即每个科室(年级组)选出一至二名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负责培训其他的教师,对本科室(年级组)教师普 通话练习进行具体指导。

2.学校集体辅导与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聘请我校叶海珍、陈静同志为普通话培训辅导教师,在培训时间内对教师进行五次集中辅导,其余时间以科室(年级组)集中和教师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各科室(年级组)每周要保证两次集中学习,由年级组负责人具体安排,教研室将不定期抽查。同时,每位教师要挤时间进行自主练习,把学习普通话当作是工作中、生活中快乐的事,休闲的事,尽快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3.日常培训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日常教育和教学是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最好实践。要掌握好普通话,必须结合日常工作不断运用,在“学习——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倡导教师在校 园内一律说普通话,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四、主要措施

1.学校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宣传推普政策,普及语言文字知识等活动,积极营造人人都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2.开展“推普周”、普通话大赛、朗读大赛、注音比赛、知识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普通话。

3.学校将把普及普通话纳入常规管理,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4.将教师普通话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取得普通话合格证的教师记继续教育学分10分。

五、培训报名

学校将认真做好人员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工作。2003年6月15日以后取得市语委颁发相应等级证书的教师,上交学校取得的等级证书,不再参加培训与测试,其他教师全部以年级为单位集体统计报名。

六、培训安排

学校普通话培训工作采用学校自主培训、集中测试的办法进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10年6月15日前)。学校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进行普通话水平摸底,制定普通话培训计划。

第二阶段:自主培训阶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学校选聘教师,对未达标的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培训时间不低于60学时。

第三阶段:等级测试阶段(2010年8月-2010年9月)。学校自主进行普通话等级测试。

七、组织与管理

1.成立普通话培训领导小组,认真组织此项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制度,加强督查。严格集中培训考勤制度。凡属集中培训学习活 动,教研室将严格考勤,并和教师考勤直接挂钩。

3.认真考核,奖惩兑现。把普通话培训工作纳入对教师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中。凡考核结束未取得相应等级资格证书的教师,取消本年度评优树先参评资格。对超过普通话等级相应标准资格的教师,给予教师本年度末综合量化 10分奖励,并在各项评优树先活动中优先推荐。

4.普通话集中培训安排

班主任:付志华培训教师:叶海珍、陈静

组员:全体待培训教师

培训地点:阶梯会议室

培训时间:双周周二下午3:30---5:30

浠水一中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7篇

目前我国乡镇学校学生个体差异性大, 情况复杂。纵向来看, 乡镇学校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进步不大。横向来看, 与城区相比发展落后、普遍性差、认可度低。

(一)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从大部分乡镇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对有限的资源做分配时往往重城区, 轻乡镇, 使得乡镇学校所获的教育资源比例小。学校教育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分配。此外,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子女出现身体健康问题, 家长能及时带其去医院治疗, 然而子女出现情绪、行为或适应不良等方面的问题时, 家长却不知道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进行关怀。反而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 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

(二)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些乡镇学校配备的心理老师是由体育老师、思想老师等兼任的。由于专业性的欠缺, 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不够, 不能认清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常会出现将其与德育混淆的现象。把学生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 以心灵关怀的名义对学生进行说教, 施加思想压力。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也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错误的认识, 认为心理课就是政治课, 心理老师就是政治老师。必定对学生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无心理老师或心理老师不合格, 即使相关心理硬件配置再好, 也从根本上阻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差, 加大学校的教育压力

与城区学生家庭教育相比, 乡镇学校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 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缺少关注。用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方法来管教子女, 是无法触动子女的。溺爱、粗暴、放任、矛盾、奢望型家庭教养方式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心理。家庭教育质量差, 对子女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也增加了乡镇学校的教育压力, 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增添了障碍。

(四) 留守儿童问题多, 贫困学生压力大

目前,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重视, 学者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展开研究, 文献资料丰富, 在此就不再多述。乡镇学校拥有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 存在着诸多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的落在学校身上。家庭经济状况为贫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中等经济状况的学生要低, 原因可能是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从小承受着生活的巨大压力, 怀有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家庭现状的强烈愿望, 却又常感到力不从心而深感苦恼。较多的贫困学生中平时沉默寡言, 不善人际交往, 内心存有较深的自卑感, 心理防线较脆弱, 一旦遇到困难和压力, 易出现心理问题及障碍。

综上所述, 可见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乡镇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亟待改进。

二、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对策

(一) 强化教育部门职责, 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公平化

乡镇学校一方面应促进相关部门落实责任, 调整资源分配, 改变在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中比例过低的情况。另一方面, 学校自身也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 获得乡镇企业的资助, 将所筹得的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加强与各行各业优秀毕业生的联系, 促进其对本校经济、教育等支持和帮助也是乡镇学校可以努力的方向。

(二) 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乡镇学校领导需端正动机, 带头提倡心理健康教育, 发挥先锋作用, 支持城乡心理教师互动交流。校长及领导成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重视, 会严重挫伤专兼职心理老师的积极性。忽视学生心理, 长久以来不疏通只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积聚压抑, 一旦爆发, 后果严重。此外, 应积极学习城区优秀学校经验, 主动邀请优秀心理教师来校交流, 促进心理老师下乡活动的开展, 并立足长远, 安排有潜质的教师到城区学校接受实践培训, 培养一批在心理教育方面有优良潜质的后续人才, 以备补充心理老师队伍。条件较差的乡镇学校可以开通远程教育, 利用网络加强与其他心理老师的工作交流经验, 促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教师也应加大自身的思想解放程度, 正确认识心理学, 积极探索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课堂教学上多关注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的反常行为。心理老师在受过专业训练后可以多开展团体咨询活动, 定期开展心理评估工作。总之, 建设好一支高素质心理教师队伍, 直接关系到乡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 增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单靠学校教育是无法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 必须要实现家长、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加强彼此沟通,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乡镇学校的学生家长应克服单纯依赖学校的思想, 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 正视子女的思想、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促进子女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在对于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给予充分恰当的解答, 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引导家长了解子女的长处和短处, 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子女的学习能力、行为表现、心理状况, 按照科学的方法指导子女。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8篇

关键词:高中阶段;心理教育;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和其他问题。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因为心理素质不强等原因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说心理是学生发展其他方面的基础,只有学生在心理方面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才能在其他方面也得到提高。

一、加大宣传力度,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学生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所以学生有时候并不会注意到心理问题,要想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心理问题的存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样才有利于接下来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网站、校刊、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在宣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进行宣传,通过对比可以提高宣传效率,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刻的意识和见解。比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官网上设置一个“心理天地”,让学生通过这一栏目了解什么是心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怎样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当然在这个板块中还要增加一些小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心理问题离我们很近,还可以起到警示和指导学生的作用。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宣传,学生在进入校园网站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地看到;在班会上宣传心理教育,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丰富班会的内容,让班会内容不仅仅只是知识学习,还有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宣传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在给学生提个醒,在宣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识,为接下来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二、开展活动,通过实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宣传只是让学生通过老师了解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所以说只有宣传是不能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的,在高中阶段,学校要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高中阶段的学生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所以要想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就要主动地开展活动,激励学生参与,为学生的心理教育创造机会。在学校教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举办一些竞赛性质的和心理有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心理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剧大賽,让学生以班级或是自由队为单位进行比赛,学生要选择一个心理现象,然后自己谋划出一个简单的心理剧,通过表演的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要求学生通过心理剧体现心理健康问题,并在剧中体现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来说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以这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能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并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对心理教育有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使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高中阶段的孩子对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高中生已经被家长和老师看成半个大人,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很多时候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为了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在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心理咨询室,学生有了心理方面或是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所以很多学生即使有心理方面的困惑也不敢向老师求助,因为他们担心同学知道后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怕同学嘲笑或是被同学孤立。为了让学生能积极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打消心理上的忧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白在青春期有一些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只要勇敢地面对就可以了。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心理咨询,让学生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学校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学生咨询的隐私。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心身边的同学,努力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作为心理辅导老师,要把心理咨询室布置得温馨一点,温馨的环境更容易让学生放松下来,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把心理咨询室装扮成以橙色为主题颜色的温馨小屋,暖色会让房间变得温暖。同时,采用平易近人的沟通态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阶段,学生不仅在身体上成长,心理上也在变化,所以,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时候,心理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高中阶段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压力,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勇敢地面对、解决,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更好地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戴斌荣.高中生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海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手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体会 第9篇

1 方法

1.1 明确改革,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对门诊建立制度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遵循《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目的及教学改革目标, 达到具体化、专业化和系统化。

1.2 制定考核的总体目标:

具备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职业态度, 通过实验课程考核,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1]。

1.3 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及方式:

全院干部职工680人, 其中高级职称58人。拥有直线加速器、MRI、CR、PACS系统、C臂机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19台, 有3台重点设备, 分别设在骨科、心血管内科、妇科, 特色专科3个, 分别是急诊科、神经内科、中医针灸推拿科, 其中骨科是全省卫生系统55个特色专科之一。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 是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我们联合省内外7所高校修订了新的操作要求, 包括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交往技能五个方面的内容[2], 根据每项操作的不同特点, 提出4~6条整体效果要求, 按学生实际达到整体要求的程度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 使评分更客观、合理。在坚持总的操作原则的前提下, 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以达到技能操作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3]。

1.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需求的

提高, 使护理工作从面向疾病拓展到面向健康, 在护理模式上提出了整体护理, 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 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以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2 结果

我院《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已独立投课, 因此将实验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到50%。成绩评定由以往期末一次单项操作抽签考核改为全程考核,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单元操作考核成绩及综合技能测试成绩三部分组成。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50%, 安排在课程结束后、临床实习前进行。考前2周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强化训练, 配有教师负责指导。考核小组事先设计不同的病例, 考试时学生抽签, 根据给出的病例说出计划方案, 然后实施相应的2~3项护理操作, 以此考查学生应用护理程序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对学过的操作及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与不同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健康教育的内容要做到因患者所需, 针对性教育。 (1) 根据患者具体需求确定内容和方案, 并注意随机评估, 不断调整,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成效突出, 才能体现健康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系统的、连续的动态工程。只有知识广博、善于沟通的护士才有信心、有能力胜任此项工作, 也只有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才会乐意接受护士提供的信息, 建立健康行为。建立共同指导、合作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满意度。 (2)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和影响, 改革护理学实验教学已引起共识[4]。新的考核标准和方法促进了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形成 (以往学生在训练、考核中死记操作流程, 只顾“又快又好”地完成操作, 忽视了如何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全面的准备。操作中细致观察患者的反应、对患者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等环节, 避免了学生真正面对患者时往往不知所措的弊端) 。只有树立教育创新思想, 不断进行评价、反馈,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考核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的过程。 (3) 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 增进护患关系活动中, 将质量标准纳入自己的亲身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学科带头人与护士联系临床实际商讨质量标准细化与量化;提出质量改进的对策, 既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又让她们充分认识到营造无事不涉及到质量管理, 无处不渗透着质量管理, 无时不进行着质量管理氛围的重要性。对重症监护的患者, 其重点是生命的观察和救护, 对老年患者, 要给予尊重、关心和照顾, 体现他们在社会的地位。

3 讨论

3.1 开展系列健康教育, 利用宣教进行情感交流。

尤其是医院的环境、患者就诊须知及专家诊治的病种等, 特别是对中年人的自我保健的知识教育。宣教可以沟通护患感情,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体现医院文化风格。

3.2 在创建工作中, 我院通过业务学习、举办专题讲座、

外派学习等形式, 对全院护士进行了护士行为语言规范培训、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健康教育知识、全面优质管理、“五常法”等护理服务培训。同时要求护士学习心理学、伦理学、行为科学、美学等相关知识, 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法制教育, 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减少护患纠纷。按照护理程序, 为患者解决问题。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积极性, 总结临床护理经验, 查找相关资料, 将专科疾病的一般病程、症状处理、手术方式、麻醉种类、各种手术前的准备方法及意义、术后康复锻炼的步骤和方法、出院后的注意问题及意义等进行整理归纳。拓宽护士的知识面, 使她们看到自身工作价值, 在做健康宣教的同时也促进她们去不断学习,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患者对护士产生依赖感及信任感, 从而达到健康宣教的有效性、实用性。护士要增强健康教育的观念, 拓展健康教育的知识, 改进健康教育的形式, 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5]。

3.3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 在现代医学模式转

变和市场经济与医疗改革的进程中, 只有正确处理好门诊健康教育宣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对策,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满足社会需求, 才能拥有信誉、拥有患者。

参考文献

[1]王惠贤.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3) :54~55

[2]潘萍, 邓玉华, 赵容, 等.研究性学习在护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1A) :67

[3]高庆岭, 王克芳, 厉萍.在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0 (6) :74

[4]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 (6) :365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10篇

人的素质应包括三部分,即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而心理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它既是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决定着社会文化素质发展的水平,又影响着生理素质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德、智、体会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手段来实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素质,不可忽視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机构建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做到统一规划,具体部署,而且要不断强化管理,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促进全员参与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保证

学校在提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学校鼓励支持科研骨干教师报课题、搞科研,为他们参加培训进修和学术交流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要求科研骨干教师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通过撰写印发论文、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培训教师,指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取得实效的重要手段

学校可以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课程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把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另一方面,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通过这些努力,使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战胜自我,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四、营造“心育”氛围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外在条件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心育”氛围。其中,师生关系、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是心育氛围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求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及代课老师,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努力改善师生关系,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环境。其次,校园环境建设不仅要做到净化、美化,还应突出“心育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激励,领悟出一种心境。再次,我们还可以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之声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心育文化”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阳光地带,带进一个充满喜望的世界。

五、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创新教育相结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态,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正是创新所要具备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教育中,必须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需要。

我校开展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的全面素质教育,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道德及身心健康等方面不断提高,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得以张扬;并使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意识不断加强。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进一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造就未来的强者。

乌苏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方案 第11篇

一、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分析

(一)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007年,学院对07级239名大学新生分别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和UPI大学生人格问卷测试,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

以我所接触的60名学生的情况为例:SCL-90评定,结果为:各项因子分值≤正常分值2.5的占总人数的58%,有1-3项因子分值>2.5分的占总人数的42%,其中≥3分,痛苦水平达中度以上的占测评总人数的14.3%。比较各因子分值发现,10个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因子分值高于其它各因子。

“UPI大学生人格问卷”是一种从日本引进、经国内专家修订的测试量表。UPI主要以新生为对象,调查入学时学生精神状况,从而了解学生中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状况以及学生的其他各种烦恼、迷惘、不满、冲突等情况。对这60名新生进行UPI问卷测试,结果显示“该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需要尽快心理咨询”的人数为10多人,占测试总数的30%。可以断定有心理问题的有2人。由于样本量还不够大,因此仅凭这些数据我们还不能对我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妄下论断,但不能否认,这些数据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般状况。

在测试中,UPI“四个关键项目”选择分布尤其值得关注。其中,肯定“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学生占受测总人数的10.7%,这反映了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状况,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幸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的人格障碍。

肯定自己“常常失眠”的学生占受测总人数的8.2%,这些学生可能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他们多数是因为承受高考的巨大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来到大学后又面临着诸如考研、就业等压力,紧绷的神经始终得不到释放,从而引起睡眠障碍。

同时,结合其他年级学生的心理咨询情况,综合各方面的调查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我院大学生心理素质有待于加强,主要表现为适应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

(二)对这种现状的分析。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从2006年到2007年2年间的统计数据看,几次筛查中,有一定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一般稳定在4%左右。

大学四个年级的学生中,大一新生在心理上问题比较严重,大一新生从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生活,这种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很多人一时适应不过来,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与高中时有根本的转变,这些都造成了学生们在心理上的变化。随着大学生活的适应,大二、大三的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会明显好转。但问题集中在学生对人际关系和爱情两大方面存在困惑,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大四时面临毕业,学生也会产生心理上的变化,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以及考研时高强度的学习带来的焦虑、失眠,在大四毕业生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中,有三类问题是比较突出的。

首先是过度单纯,学生的依赖性很强。例如,曾经有一个学生,很迷惑地对我说:“为什么同宿舍的两个人,上个星期还在一起吃饭,是好朋友,这个星期就不说话了呢?”这种例子是极端,但一些大学新生,在对社会的理解,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判断上,还停留在小孩子的阶段。

其次是一些贫困学生在心理上的失衡。这些孩子自尊心太强,从而过于敏感,稍微受到刺激,就会引发心理问题。社会上贫富差距在校园中的表现,有时也会加剧这种情况,对于贫困学生来说,经济富裕孩子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从而加剧他们的心理失衡。

最后就是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处理对学生的影响。从咨询条件下学生心理问题的分布情况来看,情感、学业、交往仍是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各约占50%以上),只是不同咨询条件下侧重点不同。在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中,70%是由于失恋或人际关系不协调导致的心理情绪问题,其中,女生宿舍矛盾占主要地位。

二、学生对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心理反应

(一)许多学生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认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十分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对此概念很模糊,从内心排斥心理咨询。

(二)学生对心理咨询还很敏感,不愿意听到这个词语,因而有情绪问题时,不愿意去找心理咨询师,更愿意找自己的辅导员。

(三)部分学生对心理咨询师存在不信任感,因而有心理障碍时,不愿意去找心理咨询师,更愿意找与自己关系很好的同学倾诉。

(四)学生更愿意信任班长或团支书,胜过信任班级心理宣传员。因为相对来说学生与班长或团支书接触次数最多,对他们也相对了解。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要以第一课堂为主要平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低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为学生提供开发心理潜能、维护心理健康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创设团体辅导、交往训练的情境和机会,营造真诚、宽松、信任的课堂氛围,体现活动—感悟—心灵成长的课堂特色,使之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平台。

1. 开设心理教育系列课程。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开设不同系列的讲座或课程。

2. 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辅以课堂问题讨论、交互活动、教学录像和读书心得等多种方式,达到综合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要以学生为研讨主体开展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拓展、延伸、实践心理教育理念。

1. 以学生为主的研讨活动。

针对心理教育目标的特殊性,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研讨学生主体”的新理念,组织学生就学习动机、课程喜好、人际关系成败归因、安全感、恋爱观、择业期望、综合素质等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和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答辩式研讨会,使学生在使用问卷、量表和参与调研的过程中,对自己或周围同学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理性和深入的认识,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2.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目标,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心理咨询中心应为不同学生团体开展拓展活动。每期活动开展之前,中心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依据团体不同、拓展目的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3. 要开展心理教育主题活动。

作为心理教育理念的延伸,以“我爱我”、“认识两性”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心理教育主题活动,倡导开朗乐群、自信悦己的健康心理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尤其是两性交往能力。

4. 普及心理知识,多层面开展心理辅导和专题讲座。

针对学生实际的需要,分别针对新生适应、个性优化、拓展训练、考试焦虑、重大事件应对等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辅导和开展如“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等主题讲座,并设计提供团体辅导方案,为弱势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择业就业辅导等提供帮助。

5. 组织成立并指导学生社团,如心理协会等。

通过学生社团平台,扩大心理教育的影响,吸纳热心学生,开展朋辈辅导,促进对心理学感兴趣、对心理健康知识有需求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助,使学生在自助的基础上达到助人,引导学生实现“四助”,即因为助人而快乐,因为受助而成长,因为互助而不再孤独,因为自助而自我实现。

(三)进一步以学院网站为依托,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为依据,以专业心理测试为线索,以专业心理咨询为指导,提供专业心理援助。

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是了解新生心理状况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及早发现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专业的心理援助、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每年新生入学后,用心理健康测试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管理、德育等工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患者,以便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释放,顺利摆脱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改变不合理的认识和行为,提高心理平衡能力和承受能力。心理咨询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方面有着别的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别心理咨询和小组训练结合,文字心理咨询记录和电子心理档案系统双保险,提高心理咨询的规范性,增强心理预警的反应能力明显。心理咨询中心要做好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档案,他们由于所处阶段不同,面临问题不同,有着不同的困扰和不同的敏感点,每位老师除了认真对待每一例咨询外,必须在咨询结束后对咨询的大致情况进行总结和记录,对咨询问题所属范畴进行归类。中心一至两个月对所有咨询案例进行一次汇总分析,以便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探寻问题的成因,对其合理应对方式作出指导。

(四)加强团体心理训练,使心理咨询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团体心理训练较适合于在新生中开展。在新生入学时进行较完整、全面的团体训练,一方面可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使他们在学习方法探索、生活事件处理及人际交往中从一个被动者迅速转换为主动者,以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五)内外结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1.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体又是主体,其主体性体现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培训大学生中的骨干分子,让学生骨干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辐射到每位学生,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2. 创设良好的内部精神氛围。

良好的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能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才华,奋发进取;让他们在广泛的结伴、交际和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3. 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提倡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相结合。

学院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以个体的锻炼为主,如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从事各类实践活动,提出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让大学生走出封闭的象牙塔,去经风雨、见世面,获得一些磨砺,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一些集体形式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了解国情,了解社会,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思想情绪的稳定,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作用明显。

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才能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能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要求的具有开拓进取、执著追求、勇于创新、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的新型人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总结下一篇: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