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教育概况范文

2024-06-16

乡镇教育概况范文(精选8篇)

乡镇教育概况 第1篇

第一节 乡镇概况

一、乡镇机构及其职责

乡镇机构设置包括(1)综合管理部门:7个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共青团、妇联、人民武装部等党、政府和群众组织

(2)职能部门包括乡镇直属事业站(所)和县市区及上级部门在乡村的派出机构:农技站、农机站、计生站、水利站、文化站、林业站、派出所、税务所、财政所、工商所、土管所等(6站5所)

县镇权利的运行主要是由乡镇党委、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民政府构成,是一个以乡镇党委为核心、党政高度一体化和政治、经济与社会权利高度集中的权利机构。

(一)乡镇党组织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乡镇党的委员会(简称)

第二村党支部(含总支、党委)。乡镇党委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乡镇、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乡镇人民代表大

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既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又是人民群众参与农村基层政治、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三)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组织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乡镇行政管理

是整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

二、乡镇工作的特点

(一)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特点 乡镇行政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和农民。农

村的特点是 6个 各地自然地理条件差别大;村落分布比较分散;农民之间血统、姻统、亲统等关系密切;乡土观念强;现代文明意识有待于深化;农民整体素质

有待于提高等这使乡镇工作与城市行政管理有很大的区别。

(二)机构设置的特点就乡镇机构设置而言,一方面,乡镇所管理的范围不大,但门类

齐全,另一方面乡镇机构因为受编制的限制,一个岗位往往要对口上边的许多部

门和业务,分担多项工作。乡镇机构不设人大常委会。

(三)管理活动的特点

1、直面农民群众

2、职能宽,权利小

3、操作具体迅速、重在执行

4、注重综合协调

5、必须整体推进

三、乡镇工作的原则(一般原则6个 特殊原则5个)

(一)一般原则

1、党的领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行政管

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一条根本原则)

2、人民群众参加管理的原则(我国宪

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3、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

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根本组织和活动原则)

4、坚持整体效益原则(主要是处理

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乡镇行政管理各部门

之间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乡镇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 四是处理好国家、集

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5、法制原则(乡镇行政管理坚持法制原则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6、效率原则

(二)特殊原则

1、服务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党的根本宗旨和光荣传统,也是一切国

家机关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服务原则应该贯穿于乡镇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和

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搞好各个行业的生产服务,确保各行业工

作的顺利进行(2)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服务(3)要消除不正之风

2、责任原则敢于负责和善于负责是这条原则的基本内容,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

责的一直性,是这条原则的基本要求。

3、创造性原则

4、尊重基层群众、社会

生活自治原则 5求实务实原则

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

四项职能:

1、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

3、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

4、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

第二节、农村概况

一、农村组织机构包括农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包括村民委员会和村

民会议)村两委指的是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

(一)村党支部 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二)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的地位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

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择、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主要有两层 即由

全体村民参加的村民会议和由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是决策机构,村

民委员会则是执行的机构(1)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由主任、副主任、委员

共三至七人组成,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村民委

员会的职权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治性的职权,另一部分是协助乡镇政府履

行行政性的职权(2)村民会议村民会议的主要职责有:第一创制权 第二选

举权 第三决策权 第四监督权 第五否决权。村民会议所拥有的权利通过各种形式

加以具体化这些形式有:村民大会、户代表大会、部分村民会议(3)村民代表

会议(又称村民议事会)(4)村民小组

乡镇教育概况 第2篇

1、城北乡:38014人,逢单赶集(农历)

2、大兴集乡:31746人,北边,集市每天都有,途径丁集;

3、丁集乡:33400人,北边,逢单赶集,丁集矿①;

4、岳张集镇:47239人,西北,逢单赶集,途经四矿:张集矿②、张北矿③、新集矿④、花家湖矿⑤;

5、关店乡:25725人,凤台城北,逢双赶集;

6、杨村乡:31162人,西边,凤利路过,逢双赶集,杨村矿⑥;

7、尚塘乡41728人、8古店乡29782人、9钱庙乡35255人、10桂集镇41376人(都是逢双赶集),11朱马店镇40962人(逢单赶集),都在西北方向的凤利路上;

12、顾桥镇:29056人,西北,(逢单赶集),有顾南矿⑦、顾桥

矿⑧、顾北矿⑨;

13、刘集乡:38862人,(本项目所属乡镇,逢单赶集),有八里

塘矿⑩;

14、新集镇:49051人,凤台城西,无集日,有国投新集能源股

份有限公司,新集一矿⑾、新集二矿⑿、新集三矿⒀;

15、李冲回族乡:17555人,东南,无集日;

16、经济开发区:19450人,凤台城东,离东湖新城项目近,多

为厂区;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概况 第3篇

其实, 民国时期的中国只是形式上的统一。1927~1930年的三年中, 全国性的新旧军阀混战即达6~7次之多;1930~1937年, 蒋介石发动了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工农革命武装的“围剿”;1937~1945年,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共同开展了8年抗日战争;1946~1949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最终彻底失去民心, 丢掉了全国政权。

纵观民国时期, 除8年抗战之外, 统治者发动的战争可谓绵延不绝。连年的战乱, 使中国教育失去了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之政治的专制与腐败, 更让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但是, 在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抗争和努力之下, 还是让这一时期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学制系统

1929年8月, 国民政府发布《专科学校规程》, 将专科学校分为甲、乙、丙、丁四类。计有工业专科学校 (甲类) ;农业专科学校 (乙类) ;商业专科学校 (丙类) ;其他专科学校 (丁类) 。以现今的标准衡量, 专科学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入学, 修业年限2~3年 (医科4年) 。同时, 专科学校通常附设与其专业类别相对应的职业性高级中学。

在初、中等职业教育层面, 自1931年起教育部发布的数道训令提出以下要求: (1) 在小学教育中增加“工作科”; (2) 在初级中学开设农、工、家事各科; (3) 各省酌情增办初级农工科职业学校和乡村师范学校; (4) 各县立中学逐步改组为职业学校或乡村师范学校; (5) 在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科目或附设职业科; (6) 县市及私人申请开办普通中学者, 督促其改办农工商科职业学校。同年5月, 国民会议确立的教育实施案又指出: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

1933年1月, 国民政府发布的《职业学校法》规定:职业学校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层级。初级职业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及同等文化程度的12~18岁者入学, 修业1~3年;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及同等文化程度的15~22岁者入学, 修业3年。同时, 还规定, 在初、高级职业学校中, 应设立面向社会人群的职业补习班;职业学校不向学生收取费用等。

纵观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学校系统, 其特点似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职业学校由分类转向分级

开始, 职业学校是按专业类别划分的。例如甲类的工科专业学校包括矿冶、机电、化工、建筑等16科;乙类的农业专科学校包括农艺、林业、畜牧、水产等8科;丙类的商业专科学校包括银行、保险、统计、税务等9科;丁类的其他专科学校包括医药、艺术、体育、图书馆等科, 大致在9个左右。后来, 又出现了按教育层次划分的学校系统, 这主要体现为按入学资格、培养规格、就业目标不同而划分的初级职业学校, 中级职业学校和高级职业学校。这种教育层次的划分, 已经初步显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特征。当然, 这种划分在民国时期之前即已初现端倪, 在执行中也是分类与分级相结合的。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由分而合, 又由合而分

初期的职业教育是附属于普通教育之下的, 即在普通教育中附设职业科目, 学生以修习普通科目为主, 兼习职业科目;后来职业教育又混合于普通教育之内, 即在普通教育学校内开设职业班, 并在课程设置上有别于普通科班;再后来出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别独立设置的格局。这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由分而合、由合而分的现象, 不仅出现在民国时期, 往上可追溯至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 往下则影响到当代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有关政令与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反差巨大

单就民国政府为职业教育所设定的教育宗旨、学制系统、课程设置等规程而言, 确实比清末、北洋时期有许多进步, 也为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较多有益的借鉴。但是, 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却远没有政令文字那么光鲜。这不仅体现在地域间发展的不平衡, 也体现在相对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产生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政治腐败和经济凋敝、科技落后。试想,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职业教育如何发展?仅靠个别地区、个别学校、个别人的努力, 只能打造出少数亮点, 却无论如何也扭转不了全局性颓势。

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办学规模

由于历史原因, 民国时期的教育统计资料留在大陆的并不十分完整, 因此仅能依据有限的资料加以分析, 权作管窥蠡测吧。根据民国政府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和相关报刊披露的有关信息,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致如表1、表2所示。从统计数字可知, 即便是发展情况较好的1940年, 其职业学校的数量也仅为222所, 与民国前1926年的1518所相比, 减少了1296所, 而且平均每校仅有学生127.5人。为什么与北洋政府时期相比, 职业教育规模不进反退?个中原因有待理论界深入探索。

注:本表学生人数为初职和高职合计人数

课程设置

1932年12月17日颁布的《职业教育法》规定, 职业学校“以培养青年生活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为宗旨。1935年6月28日发布的《修正职业学校规程》对职业教育的宗旨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1) 锻炼强健体格; (2) 陶融公民道德; (3) 养成劳动习惯; (4) 充实职业知能; (5) 增进职业道德; (6) 启发创业精神。应当说, 上述规定是很有见地的, 对现今的职业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基于上述职业学校的教育宗旨, 1933年的《职业学校规程》及1935年的修正案对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也作出了相应规定。比如, 工业专科学校 (甲类) 应开设机械、电机、应用化工、纺织、土木建筑等课程;农业专科学校 (乙类) 应开设农业、森林、蚕桑、畜牧、水产等课程;商业专科学校 (丙类) 应开设银行簿记、会计、保险、汇兑等课程;其他专科学校 (丁类) 应开设缝纫、刺绣、护理、助产等课程。关于初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 《职业学校规程》及其修正案也作了明确规定。就同一专业门类而言, 通常比相应的高等职业学校课程门数更多, 但内容相对浅显且更注重实际操作。同时, 由于其他类职业学校专业门类较庞杂, 所以允许各地视需要酌情开设必要课程。

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课是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课, 这一点在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中亦有体现。例如《职业学校规程》及其修正案即规定:“职业学校各科之教学应以先实习后讲授为原则, 每次实习以继续三小时或四小时为度。”对于各科目开设比例, 则规定:职业学校每周教学时数应达到40~48学时, 其中职业科 (专业理论课) 应占30%;普通科 (文化基础课) 应占20%;生产实习课应占50%。至于生产实习教学法, 《职业学校规程》及其修正案则规定:“实习的方法分三种: (1) 个别实习, 如划区耕种事件、制作指定事件等; (2) 分组实习, 如同级或异级学生分组合作; (3) 共同实习, 如同级或异级学生合作”。对于生产实习所使用的教材, 上述文件的规定是:“实习教材之分配应先基本练习次应用练习”, “实习教材之应用练习应以正确精细含有商品代价为主, 但须避免过度之重复”……仅从以上几条规定来看, 这一时期对生产实习课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以及基于此对专业理论课、文化基础课、生产实习课的课时比例分配是十分正确的。对于生产实习教学法的表述, 处理基本训练与应用训练的关系, 以及避免消耗性实习, 力争在培养人才的同时生产有价值产品的主张, 也是非常科学的。

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端于清末, 又经历了北洋、民国时期, 在艰难困苦中走过来, 其历史经验和教训, 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

教育宗旨的悄然嬗变

如果说清末的实业教育以“富国强兵”为宗旨而“办洋务、兴西艺”, 北洋时期以“实业救国”为宗旨而兴办实业教育, 民国时期则是将培养“生活之知识与生产之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教育宗旨。这种将教育宗旨转向民生的主张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诚然, “国计”与“民生”应当是不相矛盾的, 而且在任何历史条件下, 关注民生都是必须的。职业教育是传授民众谋生手段, 进而实现个人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增进生产力做贡献的有效手段。然而, 将宗旨写在纸面上是一回事, 而落实到实际中却是另一回事。在这方面, 民国时期的职业教育无疑留下了明显的缺憾。

教育目标的艰难转折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 “学而优则仕”长时期被读书人奉为圭臬, 即使在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的北洋和民国时期,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陈腐观念仍然在社会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以培养“百工之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甫一出现, 便被讥讽为“末流教育”和“吃饭教育”而遭到冷遇。在这种社会氛围下, 几代职业教育家筚路蓝缕、奔走呼号, 喊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口号, 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种教育目标的转折, 一直延续到当代, 其艰难程度并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唯其难, 才需要几代人为之锲而不舍地努力。

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善

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门类, 职业教育的成长发展, 经历了一条由实践探索到理论完善的漫长道路。从清末开始, 直至北洋、民国时期, 众多职业教育家和热心职业教育的社会贤达, 为职业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其中建树良多的里程碑式人物当属黄炎培先生。黄炎培 (1878~1965) , 从其生卒年代看, 就经历了清末、北洋、民国和新中国四个时代, 是举世公认的中国职业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在民国时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建树, 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教育规模的跌宕起伏

自从近代学校教育在中国兴起以来, 职业教育的规模一直小于普通教育的规模。同时, 与普通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更容易受到国力强弱和生产力发展需求旺盛与疲软的直接影响。相对于前两个时期, 民国时期无疑是教育规模较小的时期, 其原因前面已作了简要分析, 此处不再赘述。

从另一个角度讲, 民国时期也涌现出蔡元培、黄炎培、陶行知等多位对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殊多的教育家, 以及像中华职业学校、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比乐中学等经典式职业学校。这些代表人物和办学典范是中华职业教育之光, 昭示着中国职业教育的希望与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振江.百年风云[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4.

[2]中华民国教育部.修正职业学校规程[C].1935-06-28.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概况 第4篇

2007年,英国资格与课程局(QCA)在中学课程改革草案中,对公民教育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公民课加强传统价值观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学生可以发展如下的知识与理解:(1)他们的社区、历史、认同感和当前关注的问题;(2)英国多元身份的产生和变化,包括国家的(英国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地区的、宗教的(包括英国穆斯林)和种族的(包括非洲裔英国人和亚裔英国人);(3)英国与世界经济、文化、政治与生态相互依存的方式;(4)社会中种族主义的性质和后果,包括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学生自己经历种族主义欺凌和攻击性行为;如何挑战种族主义事件;法律和机会平等法规的作用;种族平等运动、计划或斗争。在技能方面,学生应当:(1)口头和书面表达个人对时事和问题的看法,进行探究性的讨论和争辩,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见;(2)通过自己的感受去考虑他人的经历,思考、表达、解释和批判性评价其它的观点;(3)坚决挑战攻击性的行为、偏见、欺凌弱小、种族主义和歧视;(4)批判性地思考媒体传达信息的方式。在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应当发展:(1)对自己身份和所属社区的自豪感;(2)批判性地审视所属社区并积极参与发展的意愿;(3)好奇、开放以及对他人慷慨的态度。

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改革把尊重多样性的教育作为重点。为顺利实施尊重多样性的教育提出多项建议。比如,在制度上要求各地政府应保证所有学校都能充分理解尊重多样性教育的意义,并支持和奖励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尊重多样性教育的学校。同时建议各学校利用当地环境进行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在各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积极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不只在校内可以接受教育,而且在他们所生活的社区也能接受积极的尊重多样性的教育。

摘自:吕耀中《英国学校公民教育新举措》,

XX乡镇经济发展概况 第5篇

一、基本情况及10年发展概况

XX乡始建于1992年5月,由建并前的高石、永姑、罗盘三个小乡和常明乡的兴龙、大坡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水城县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3公里,地处东经105度,北纬26度11分之间,东与XX乡接壤,南与XX乡为邻,西接XX乡,北连XX、XX乡。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面积1645.5亩, 人均耕地0.89亩,现有林地面积63968亩,森林覆盖率为51%;最高海拔2200米(枫香村牛角山),最低海拔664米(罗盘村下以龙),乡政府驻地海拔1760米,年均气温12.8度,年总积温4689.1度,无霜工期241天;境内山高坡陡,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成熟,立体气候较为明显。有煤、铁、铜、铅、锌、高领土、花岗石、黑大理石、汉白玉等矿产资源;乡内可产香蕉、黄果、桔子、生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核桃、板栗等干果,商品牛羊声名远扬;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洋芋为主,可产大豆、辣椒、生姜、烤烟、花生等经济作物。

全乡辖5个行政村,34个村民组,108个自然村寨,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水、白等七个兄弟民族,共3845户,1649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66%,有在职职工69人,教职工97人,全乡有农业人口16295人,非农业人口198人。

200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644.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3.2万元,工业产值350万元,林业产值9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710.3万元;完成财政税收121.2万元;生猪存栏9115头,出栏4340头,牛存栏3228头,出栏590头,羊存栏1930只,出栏1920只,家畜存栏28930羽,出栏26200羽,粮食总产量达6257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2公斤,人均纯收入2377元。

十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优惠政策的扶持,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加大,果布戛乡抓住有利时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教卫生、村民住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和“整脏治乱”成果得到巩固,村寨脏、乱、差的现象大为改观;通过移民搬迁、茅草屋改造、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种植、养殖业逐步发展,扶持加工业和服务业,有序输出劳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乡工农业、畜牧业产值、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户、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

二、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乡主要资源及发展优势

果布戛乡境内有储量较多的煤矿资源,但尚未得到开发;比较独特的高原气候,适宜种植烤烟、核桃、茶叶、花椒、辣椒、生姜等经济作物;有大硝洞、阴竹洞、大龙潭、小龙潭及牂牁湖等较为丰富旅游资源;气候凉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地方;51%的森林覆盖率,林下种养殖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已经投入使用的烟水配套工程、小水窖工程,可扩大蔬菜、水果种植规模;广阔的草山草坡,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牛、羊养殖,扩大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

三、10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自2000年以来,果布戛乡历届党政领导团结协作,勤政为民,以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构和谐为己任。不断加强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随着枫香马场经阿家克至米箩山营公路、王家寨经新岔河至阿戛过境公路的贯通,有效的改善了广大村民的出行条件和促进与邻乡的经济往来和流通速度,大寨村蔡家寨至歌凯公路,罗盘村陈家丫口至河坝,罗盘至小龙滩,马中岭至岩头上等通组公路的修通;长1.5公里、宽40米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大寨、兴隆等村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柏果、枫香、新隆等一批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和夯实了我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效增强了我乡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650元增加到2010年的2790元,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出以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劳务等多元化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村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先后完成了兴隆村钟山组、罗盘村洒野组、洒野坡组、官寨组、河坝组等村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工程,罗盘村下以龙布依风情园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电视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广大村民的信息和文化生活;随着两基攻坚和扫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文盲率从5.1%下降到0.36%,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学校教书育人环境的到优化;计划生育连续几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

自然增长率从12‰下降到6.4‰,村居(民)自治全面推行;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我乡先后建成了果布戛乡卫生院和大寨、枫香、高石坎等三个农村合作医疗点,极达地方便农民看病就医;家电、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普及率逐年提高,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汽车摩托车、家电、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村村通、电影下乡等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未来发展思路和展望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粮烟牧,狠抓林药游,建设小城镇,开发矿资源”的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和人才强乡战略,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以农业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二十字”方针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强基固本。一是着力强化凝聚力,抓好以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为重点的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二是着力争先创优,抓好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的党员队伍建设。三是着力素质提升,抓好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的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四是着力制度建设,抓好党内各项制度建设,实现有章可行、有制可依。五是着力反腐倡廉,抓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党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不断完善全乡路、水、电、基本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实施通村油路建设。二是争取实施果布戛至阿戛松绿、大寨至野钟新发、罗盘至野钟发射等出境公路建设,与周边乡镇形成公路网络。三是争取通组公路建设。四是争取实施全乡安全饮水工程。五是完善供电电网建设,确保群众安全用电。六是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提高人均基本农田面积。

(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着力提高良种良法普及率,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二是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提高上中等烟叶比例,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是积极争取县的“七大产业”落户我乡,在兴隆、枫香、高石坎等高海拔地区培植以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牛羊养殖、干果种植为主的“高山经济产业带”,在枫香、大寨、高石坎、等村中等海拔地区以烤烟、粮食、蔬菜、生猪为主的“中部经济产业带”,在罗盘、枫香等村低海拔地区种植以竹子、香蕉、甘蔗、水产、经果为主的“河谷经济产业带。四是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培训并有序输出,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化水平。

(四)落实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整合用好扶贫开民各项资金我,不断提高贫困户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的能力,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机制。二是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及时发放救济粮款和物资。三是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

乡镇改革开放三十年概况 第6篇

贯穿全乡,全长30余公里,自西向东汇入古浪河。辖区地处干旱、冰雹、霜冻、病虫害等多种灾害并发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全乡辖**、**、**、**、**、**、***个村,*个村民小组,*户,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行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左右。耕地面积*万亩,其中,山旱地*亩,水浇地*亩,人均耕地面积*亩。主要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小麦、啤酒大麦、豆类、油菜籽和洋芋等,是典型的农业乡镇。

**乡西南部山区气候温润,草场资源丰富,非常适宜发展养殖业。矿产资源以石灰石为主,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境内历史人文景观久负盛名,其中*山以风景优美、以其山高、树多、花香、境幽而最为闻名,特别是其山腰有辽、西夏时著名的*寺,规模宏大,气势庄严,据说鼎盛时期有寺僧千人,文武各半。与之相邻的冰峡,山顶融化的雪水流经此处结成冰块,终年不化,形成一道美丽的自然景观。

乡政府驻地**村*组,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服务中心。乡党委、政府下设*个党支部和人民武装部、党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农技站、农经站、兽医站、农机站、林业站、文化站、司法所、财税所等机构,共有干部职工*人,其中科级领导干部*人;公务员*人。

建设成就

三十年前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农村集体设施严重匮乏,群众温饱问题未解决,居住环境破烂不堪……。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善抓机遇的**人民闻“机”起舞,开拓进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大力培植经济新亮点,打造发展新优势,使**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实现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指标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增收问题高度重视,对农业投入不断增加,经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断努力,到2007年底,全乡实现生产总值2650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393万元,工业增加值11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55万元),是1978年的19.7倍;农村固定资产1250万元,较1978年增长 %;人均纯收入达到1235元,比1978年增加1141元;粮食总产量达到329.1万公斤;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1.36%,比1978年提高了21.36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到了4.92‰,比1978年降低了4.02个百分点;个体工业发展到了22家,实现产值469万元;个体工商户发展到了53户,实现销售总额798万元;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增加到了5631.6千瓦;农用车辆(大中型、四轮、手扶拖拉机、农用汽车)增加到了1614台(辆);有效灌溉面积扩大到7748亩;化肥施用量由1978年的340吨增加到了2625吨;农村用电量由1978年的24.6千瓦小时增加到了约42万千瓦小时;通电、通信覆盖面分别达到了100%和85%以上;电视普及率达到了95%。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业效益明显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走农业产业化路子,大力调整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型农业。目前,全乡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已达2.2万亩,其中:洋芋6012亩,优质小麦4500亩,双低油菜800亩,优质啤酒大麦5000亩,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1000亩,优质豆类7500亩,粮、经、草比例达到了5:3.5:1.5,既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又发挥了规模效益。

东莞教育概况 第7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东莞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确定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采取重大举措,创造良好条件,确保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东莞市教育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市,全市32个镇(街)全部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

一、各级各类教育情况

(一)学前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幼儿园727所,在园(班)幼儿208373人。在现有幼儿园中,公立集体办园175所,民办园552所。共有省、市一级幼儿园101所。本市户籍3-6周岁幼儿入园(班)率达95.35%,基本普及3年学前教育,实行6周岁入小学。

(二)义务教育。2010年,全市共有小学331所,在校生552377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全市共有初中151所,在校生187878人,本市户籍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97.9%。全市“三残”儿童少年在校生501人,本市户籍“三残”儿童小学入学率98.8%,初中入学率98.17%。

新莞人子女教育方面,全市中小学非本市户籍学生有549553人。非本市户籍小学生432597人,其中在公办小学就读的有105011人;非本市户籍初中生96034人,其中在公办初中就读的有20976人;非本市户籍普通高中学生8792人,中职学生12130人。

(三)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共有68所,其中普通高中(含完中)40所,在校生70398人;中职学校28所(含技工学校3所),在校生50531人。本市户籍初中毕业生35744人,升入各类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34985人,其中普通高中21155人,中职学校13830人。本市户籍学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

(四)成人教育。2010年,全市有5所成人高等教育机构、32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31所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年培训量达52万多人次,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达29756人(不含本市高校内的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全市共有20220人报名参加成人高考,共有51459人报名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五)民办教育。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有552所,民办中小学252所,其中办学层次为小学的有118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4所、完全中学1所、普通高中1所、多层次学校9所、中职学校9所(含2所民办技工学校)。民办学校接收了大量新莞人学生,其中民办小学327586人,民办初中75058人,民办普通高中7456人,民办中职学校10228人。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的有402644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新莞人学生的71.4%。

二、发展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东莞市始终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围绕“优质、均衡、提高”的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主要工作措施有:

(一)实行“三转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2007年1月起,我市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由三级办学管理转为市镇统筹办学、二级管理,将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收归市政府统筹办学管理,市财政承担全部办学经费;初中由市、镇街共管,以镇街为主,市财政承担90%经常性办学经费,其余经费由镇街解决;小学由镇街统一管理,并承担其办学经费,村(社区)不再负责学校办学和管理。实行办学管理体制改革后,理顺了教育管理体制,提高了各级学校经费保障水平。

(二)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为进一步整合和扩充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我市在2007年7月颁布了《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计划投入近30亿元,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新建、扩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撤并小规模学校,争取在2011年前后,把全部公办高中阶段学校都建成优质学校,打造全省高中教育高地。今年,我市将加快高中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新建扩建16所高中阶段学校(9所普通高中,7所中职学校),年内建成6所,进一步加快布局调整进程。

(三)统发全市公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我市从2006年9月起,由市财政委托银行统一按市属学校标准发放全市公办学校在编在职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2007年我们又将教师住房津贴纳入市财政统发。这两项改革,从根本上保障了镇街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了全市在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调动了全市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教师队伍。

(四)实施完全免费义务教育。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决定》,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我市从2006年9月起,免除本市户籍(包括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2007年,实行免收本市户籍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书本费;2008年,免收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借读生杂费差额,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本市户籍学生完全免费教育。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非本市户籍学生借读生书杂费,让其享受本市户籍学生同等待遇。

(五)采用积分制解决新莞人读书问题。我们把新莞人子女义务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实施新莞人子女就学工程,采取公办中小学挖潜扩容和鼓励兴办民办学校“两条腿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9年,我们出台了《东莞市新莞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暂行办法》,通过积分制办法,接收符合条件的新莞人子女入读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我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采用积分制办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地级以上市。今年1月,我市再次对《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强化操作,降低门槛,形成长效机制,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新莞人。2010年,共有1.48万名新莞人子女通过积分制入读公办学校起始年级。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52.86万名新莞人子女入读,其中,12.6万人在公办学校就读。

(六)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我们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举办民办学校,并加大管理力度,清理整顿无牌无证办学和跨层次招生等无序竞争行为,对民办教育开展年检,实行民办学校星级管理(即将民办学校督导评估划分为“三星级、四星级、市一级”三个等级),引导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创强评优,提高办学水平。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优惠政策,保障民办教育权益。2010年,出台《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市政府从2010年起至2014年连续五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东莞市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民办学校发展。近年来,我市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新莞人子女从“有书读”向“读好书”的跨越。2010年,全市经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252所。

(七)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认真落实汪洋书记关于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指示精神,制定《东莞市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工作方案》,采取“通过考试、考核在代课教师中选招聘用合同制教师,辞退不符合招录资格或未通过考试、考核的代课教师,根据学校空编情况逐步理顺合同制教师的入编问题” 三步走的办法,分类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并切实提高聘用合同制教师待遇。通过招录考试,共录用聘用合同制教师2140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多元,比2008年代课教师增加1万多元;逐步为符合调入条件的教师办理入编手续;对不符合选招条件和选招落选的代课教师,认真做好经济补偿、理顺社保关系和推荐就业等工作,妥善解决其分流问题,确保我市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有关工作平稳、顺利推进。为防止代课教师现象反弹,我们采取了“先规划,后招人,逢进必考”、“临时代课最长不超过一年”等措施,严把教师进口关。

(八)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进修,大力开展各级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名教师、名校长”,创设激励性专业职位,构建教师专业成长阶梯。2009年,我们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批全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评选工作,共评出学科带头人120名;选拔出首批290名骨干教师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申报了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和3个名校长工作室。今年,我们继续评选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146名,选拔出骨干教师685名,并设立10个名校长工作室、30个名师工作室,为名校长、名教师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与展示平台。

(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牢牢把握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平台;不断调整招生政策实施均衡招生;加大违规办学行为专项督查力度,切实为学生减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生成长环境;大力开展体育、艺术教育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能力。2010年,我市学生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艺体竞赛中,共有449人次获奖。此外,我们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公民意识培养、法制、安全、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加快学校专职专业心理教师配备,不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

(十)高标准创建教育强市。1996年,东莞市提出创建教育强市的目标。2000年,东莞市召开了创建省教育强市动员大会,2001年又将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2005年,东莞把优先发展教育、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列入十项民心工程,并于该年5月召开了冲刺动员大会。从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目标以来,东莞市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教育发展优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坚持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创建省教育强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2005年底,东莞的省教育强镇总数达23个,顺利通过省督导验收,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强市,成为继深圳、佛山、中山之后的第四个省教育强市。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后,根据东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教育强市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东莞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在财政、政策、经验上给予支持,2004年至2007年,市财政共投入4.5亿元,重点对9个未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镇进行补助。2006年沙田、茶山、中堂、洪梅等4镇顺利建成省教育强镇,2007年石排、麻涌、企石、谢岗、望牛墩等5镇也通过了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实现省教育强镇全覆盖。

(十一)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初步建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结合、中职与高职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主要做法有:一是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制定《东莞

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方案》,新建5所、扩建4所中职学校,在东部生态园划出1100多亩地兴建职教城。积极发展高职教育,建成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二是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从2008年开始,对中职学校按照扣除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后每生每年4600元的标准进行拨款;积极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对低保和困难家庭子女就读中职学校财政每年每人给予3000元补助;对本市户籍及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中职学生全部发放国家助学金。三是探索联合办学新模式。支持、鼓励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与东西两翼和山区市县职业学校开展“2+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鼓励中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班,以半工半读的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着力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东莞所有独立设置的中职学校都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将企业生产车间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初步实现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良好衔接。五是全面统筹规划学校专业设置。2008年,出台了《东莞市中职学校骨干专业设置方案》,根据目前全市主要支柱产业构成分布状况,以及产业调整规划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统筹规划了28个专业为我市中职骨干专业,力争培养一批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在近三年我市举行的多项国际、国家级时装设计大赛中,我市中职学生屡获大奖。2007年—2010年,我市中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均达95%以上。

三、下一阶段主要工作任务

(一)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原则,大力推进等级学校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特色学校建设以及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通过进一步探索建设优质学校的有效途径,强化优质学校建设的保障措施,加强民办学校办学管理,加强对优质学校建设成效的评估和对薄弱学校的整体改造,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化,提高省、市一级中小学比例,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化。

(二)大力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根据《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方案》的要求,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进度。落实镇街代建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校舍建设工程办法,用好工程建设“绿色通道”,加强跟踪督办和统筹协调,确保2011年前完成布局调整。同时,借助新校建设的契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选好、配好学校行政和教师队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与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各级财政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市、镇、村共同承担公办幼儿园办园经费投入机制。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村(社区)举办幼儿园,加强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积极发展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四)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各项措施,着力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加快职教城建设进度,不断推进国家和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建设,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深化职校招生、学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加强产教合作和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办学创新,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规模化、特色化、多元化发展,切实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新进教师公开招聘,实行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落实绩效工资,严格按照教师编制标准配足、配齐、配好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业务水平,积极

培养“名师”、“名校长”,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保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研究意识和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巩固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成果,严把教师入口关,防止代课教师问题反弹。

(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建立健全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体系,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继续改革考试与招生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重视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学校体卫艺工作方法,提高教育装备使用效益,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水平。

汉代法学教育发展概况研究 第8篇

关于中国古代的法学教育, 有些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法学, 自然也就没有法学教育。站在这一立场的依据在于, 中国古代并没有法学一词, 现代法学意义上的“法学”一词是近代中国人在向日本学习的过程中, 从日本传入中国的[1]。与此相对,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是存在法学的, 因为尽管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法学意义上的法学”一词, 但是其律学、经学中存在着对法律进行研究的内容, 这些方面都是法学研究的内容, 因此实质意义上的法学是存在的。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认为中国古代是存在法学的, 尽管当时的“法学”一词在概念上不同于今天的法学, 但是中国古代有着经学研究、哲学研究, 这些关乎着法律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学问, 对法律思想进行研究;也存在着注释法学、立法学和司法裁判以及刑事司法相关内容的研究;在政府层面还存在着法学教育机构、人员和职官。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法学研究架构, 这些已经构成了法学的主要内容, 所以实质意义上的法学是存在的。汉代是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内立法学、注释法学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同时法律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 这些与法学教育的发展不无关系。汉代的法学教育在春秋战国和秦代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成熟, 形式和内涵上都具有了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奠定了中国古代法学教育的基础。

二、汉代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法学教育被认为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早在西周时期, 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以法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这一时期的关于法律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还不能称得上“法学”教育, 但是法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起来的。西周的教育都是官方教育, 当时法律还是作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知识,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知晓, 教育自然也不可能向全社会公开进行。不仅法律知识是官府内部资源, 其他的知识也是如此, 因此当时的老师和学生都奴隶主和贵族, 没有平民和奴隶。到了春秋时期, 周天子的威信和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力在分封制以后, 各个诸侯国的逐渐独立和强大的过程中逐渐减弱, 最终导致周中央政府在财政、军事和司法权上都无法控制, 政府逐渐走向破产, 此后官方教育也随之破产。西周政府破产以后, 原先生活在周天子门下专门从事教书授课的人就失去了寄居之所, 也没有了生活保障, 这些人散落到民间又没有其他生存本领, 只能依靠老本行生活, 或是投靠其他诸侯, 或者在民间设立私学从事私学教育工作, 也是这一次的官方教育破产才酿就了之后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事。

春秋战国时期, 是中国古代法学的萌芽时期[2]。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 为中国古代的法学教育创造了机遇。春秋时期的私学兴起, 使得人们可以脱离官方办学的古板形式和内容, 根据兴趣和自己的感悟去影响和创造思想体系, 其中儒家和法家就是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两个影响最大的学派。法家注重“依法治国”即通过法律来治理国家, 要求统治者遵守法律和重视法律, 统治者制定的法律要一脉相承下去, 因此不论官方还是私下的百姓都应当了解法律。儒家则是注重礼仪和社会秩序, 在价值观上要求仁、义、礼、智、信的同时, 要求社会规则要体现并维护这种秩序, 因此主张将儒家精髓植入法律之中。经过秦代的发展, 到了汉代法家思想已经深深为统治者认可, 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与秦代差异较大, 但是作为一种适合封建统治的思想, 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一部分, 此时的法的概念已经代替了单独的“刑”与“礼”的概念, 成为兼具了“刑”与“礼”的规则形式, 法学教育也在这一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汉代的法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继承秦代的教育, 第二个阶段是形成自己的教育。秦代的法学教育是“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即将国家法律作为教育的内容, 由从事法律工作的官吏担当老师。这种教育有进步意义, 也有不足之处。进步之处在于, 这种教育理念十分注重法学, 将国家法律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同时官吏作为老师又能够确保理论与实践的一致。不足之处在于, 尽管作为一种教育, 但是这种教育没有给学习的人以思考的空间, 直接将国家的意志强加过来, 在价值理念上也以强调政治统治为核心, 忽略政治目的以外的诸如社会秩序、道德观和真善美的维护。这种教育理念在西汉早期被全盘继承, 在早期统治秩序的巩固上起到作用。但是汉代早期以黄老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黄老思想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希望通过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 法学教育逐渐由“以吏为师”转向以名家为师、以大儒为师。到了汉武帝时期, 受到董仲舒提出的“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的影响, 汉武帝下令“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 汉代法学教育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以儒家思想为师。

三、汉代法学教育发展的特点

从形式上来看, 汉代的法学教育中学校教育十分发达, 虽然不再是周代那样的“学在官府”式的政府垄断的教育模式, 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政府因素的影响。汉代除了中央以外, 众多的郡县学以及大量的私学都从事法学教育。这些教育的内容相对灵活, 有儒家经典、诗赋、数术、国家律令等内容。如《宋史·选举一》引宋代吴充的评论说:“汉陈宠以法律授徒, 常数百人”, 这里足见汉代当时的法学教育在私学教育中十分发达。尽管如此, 汉代的法学仍然以官设学堂为主要阵地。汉武帝时期, 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下, 朝廷于元朔五年 (前124) 在长安设立太学, 置博士弟子 (太学生) 。太学到了汉平帝时, 学子人数已经达到上万人, 到汉顺帝以后, 太学生发展到三万多人。据《汉书》记载, 京师授业博士, “或学律令, 减省少府用度, 买刀布蜀物, 赍计吏以遗博士”[3]。可见, 当时的太学已经将法学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汉代法学教育受到官府影响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官员的影响力。汉代许多著名的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都是出身于太学, 或者是儒家大家, 他们从事法学研究和教育的身份都是官吏, 比如汉代的张释之, 当时官至廷尉;著名学者刘向也是博士。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有巨大成就在于其官吏身份, 这样在进行法律解释和注释的时候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才能够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和发扬开来。

汉代法学教育在思想上的成熟体现在法学教育的儒家化上。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后, 儒家思想成为汉代各个领域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 法学教育亦是如此。首先, 汉代的法学教育名家辈出, 比如公孙弘、董仲舒、张释之、张汤、郑玄等等, 他们能成为著名的法学家首先在于他们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 这些人当中最为著名的学者当属郑玄, 郑玄是太学学子, 后来熟读经学, 之后钻研法学, 对许多古代的法律条文进行注释, 著有《毛诗笺》、《三礼注》等等。其次, 汉代法学教育内容来自儒家, 法学教育教材来自儒家。汉代之前的法学教育属于就法律论法律,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内容, 在适用的时候要体现统治者的目的。而在汉代这些发生了变化。汉代的法律与秦代及其之前时代不同, 汉代法律融合了法家与儒家思想, 将礼与法合二为一, 在外是儒在内是法, 违礼者以法惩处, 违法者以礼判。因此, 汉代的法学教育就以儒家经典作为教学内容, 比如《春秋决狱》在汉代就是影响很大的经学著作, 同时也是有名的法学教材。最后, 汉代法学教育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思想和研究方法。汉代的法学教育与之前的法学教育相比, 开始注重分析方法, 开始讲究价值判断, 其中《春秋决狱》就是典型代表。《春秋决狱》以儒家经典《春秋》进行断案, 通过儒家经典中的价值分析来判定行为的对错与程度。同时, 研究方法上汉代的法学教育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比如, 整个汉代法注释学开始发达, 并且一直成为之后法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汉代的法学教育发展基本情况可以看出, 汉代的法学教育取得了重大进步, 同时也奠定了儒家法学教育的基础, 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其自身的缺陷。汉代法学教育的进步之一是完成了“以吏为师”向“以儒为师”的转变, 使得法学教育不再是刻板地背诵法律条文, 而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价值理念对法律进行解释。进步之二是完成了由“官学”向“官私”之学的转变。在汉代之前法学教育被政府垄断, 而汉代则产生了许多私人法学教育机构和场所, 产生了诸如郑玄这样的从事法学研究的名家。进步之三在于奠定了法学研究的基础。汉代的法学研究以注释学为核心, 通过儒家思想对法律进行注释, 从而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是中国古代法学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突破。尽管如此, 汉代法学的局限性仍然比较明显。比如, 汉代的法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政府的束缚, 汉代的法学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阶层, 几乎所有的著名法学家都是来自儒学学者, 这样就限制了中国古代法学发展的范围, 同时使法学发展丧失了活力。

摘要:汉代是中国古代法学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 汉代法学教育发展最大的突破在于突破“以吏为师”的格局, 转而形成“以儒为师”的基本形式, 在研究方法和核心思想上都更加成熟。

关键词:汉代,法学教育,以儒为师

参考文献

[1]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 谭汝谦、林启彦译[M].三联书店1983.

[2]何勤华.中国法学史 (第一卷·修订本) [M].法律出版社, 2006.

上一篇:我想妈妈了-作文下一篇:白居易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