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2024-09-22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1篇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一开始就创设了小精灵游校园的情境,让学生在欣赏校园风景的同时找到身边的图形。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辨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就拉近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数学回归生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新课的引入到比较特征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习材料。这些素材,体现了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生活就在自己身边,利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

二、在活动中探索新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节课在深刻体会教材意图、准确把握教材深度的前提下,突出了创新教学特点,特别是在获得新知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我以探究活动贯穿整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品,到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度、水到渠成,充分体现了探索式学习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为了这到这一目的,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这节课一方面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每个学习小组每人一把剪刀、一把直尺或三角尺、一张彩纸、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彩色小正方形各四个,为人人动手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的手、脑、口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正是由于活动材料的充足,才调动了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身心的投人,使课堂有了生机,充满了活力。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在活动的课堂中逐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2篇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去获取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应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来,让学生去看、去想、去说、动手操作、讨论、质疑问难、自学、暴露自我,以取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正是积极渗透”导学新方案”思想的好时机。教师要通过正确理解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媒体,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1、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我们在教学某一教学内容前,要仔细研究这一内容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哪些。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把握学习活动设计的详略,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角”在低年级学生的画笔下早已出现,但它叫什么?是怎样组成的?角的形状都一样吗?怎样画角?„„问题并非人人都懂得。角的认识是低年级学生对几何平面图形由感性到理性的一种认识飞跃。同时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发展数学思考。

因此,在《认识角》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创设《交警叔叔维持街道上的交通秩序》情境,导出生活中的角,用实物(红领巾、三角板、纸扇、时钟等)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触摸,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营造生动、鲜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从生活中的角到平面的图形去追索,去讨论,去发现,去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教学目标制订的正确、具体与否,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它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全盘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我们要读懂其目标的具体含义,对其确定的目标要进行再思考、反思,目标的制订要具体细化,容入教者的思想。这一思考细化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科学的进行数学活动设计,知道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

活动一:认识角。

师: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角吗?

生1:我戴红领巾时,发现红领巾有角。

生2:我们用三角板时,看见三角板有角。

生3:我用纸扇时,看见它有角。

生4:时钟上的分针与时针经常形成角。

生5:五角星也有角,教室的门窗上也有角。

„„

紧接着,我就创设交警维持街道秩序的情境,(出示本课的街景图)

让学生在图中找角,让学生说一说看到的角。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路面上十字路口,人行横道,路边建筑,标志牌及交警所作的手势等都存在着角。

活动二:感受角。

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用纸折角,然后触摸角有什么感受。并在折的角上标上边和顶点,同时讨论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并联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物体有角?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角,说说画角的步骤,还出示一些我课前准备好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活动三: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师: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只不过是这两个角的边长度不一样。(一个角的两边短,另一个角的两面边长)请学生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生1:我觉得角1大。

生2:我觉得角2大。

生3: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觉得两个角一样大。

生4:我不同意生3的看法。

生5:我同意生3:的说法,我也觉得两个角一样大。

„„

我说:“请同学们不用争了,还是大家动动手吧!自己制作一个活动角,然后看看活动角的边张开,角发生了什么变化?边合拢,角又有什么变化?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学生们忙起来了。不一会儿,许多学生就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1:两条边张开,角变大。

生2:两条边合拢,角变小。

生3:两条边张得越大,角就变得越大。

生4:两条边合得越紧,角就变得越小。

生5:教师,我用的是同一个活动角,这个活动角的两边长短不变,角却会随着两边张开度的大小而改变。我断定: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这时,班上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表示同意生5的说法。

数学课上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可喜变化

各位参赛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的特征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找规律”等内容的教学时,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汇报展示等活动的开展,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达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中老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媒体,达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努力方向

综观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个人也发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把握不准,数学活动设计的目标不明确,学生数学活动的有效性不强,忽视了学生的整体性,存在着过份重视过程,忽略结果的倾向。因此,我以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钻研教材,这虽然是一个陈旧的话题,却也是教学中的永恒话题。具体该如何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使用教材呢?

1、研究教材的前后联系。我们在教学某一教学内容前,要仔细研究这一内容的知识生长点是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有哪些。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些情况的了解,可以很好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把握学习活动设计的详略,提高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正确制订教学目标。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行动指南,教学目标制订的正确、具体与否,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情况,它决定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全盘照搬教师教学用书,我们要读懂其目标的具体含义,对其确定的目标要进行再思考、反思,目标的制订要具体细化,容入教者的思想。这一思考细化的过程,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正确科学的进行数学活动设计,知道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切忌 “假、大、空”,起不到引领教学设计的作用。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思想以为我们的老师所接受。但是,我们在进行数学活动设计时,往往是大而化之,缺少对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的环节、活动的要求、活动的反馈作出精心的设计,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模糊。因此,我以为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们不仅仅把他理解为是知识过程的经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活动能够突破什么知识重点和难点,建立什么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活动的过程老师要有清晰的脉络,自主思考 ——自主探究——组内交流——汇报展示——互动评价。活动的每一环节老师该干什么,不做什么心(设计)中要有整体构思。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3篇

“认识角”这一内容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也就是小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的P64—68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角, 认识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并能够知道角大小的由边的叉开程度决定的。针对低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足的特点,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 引导学生自主获得角的图形形状、顶点、边的认识。通过让学生观察扇形、剪刀和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构成的角, 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感悟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的关系, 让他们能够对角大小有一定的认识。教材中, 联系教学重点提供了“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题, 巩固学生新知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准确在生活实物表面和平面图形中找出角的顶点与边;能够体会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关系, 区分角的大小。

2.技能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获得角的认识, 能够掌握到角大小比较的方法, 增强动手实践与操作能力。

3.情感与价值:认识角、感受角, 获得平面图形中角的意义, 能将形象化抽象, 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并能够知道角大小的由边的叉开程度决定的, 理解角的大小与其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分别准备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等图形, 带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运用趣味引入, 激发学习思维

以“尖长嘴, 铁刺骨, 咬一口, 走一步”猜谜语导入, 在黑板画出剪刀图形。指出剪刀的角, 引导学习教学重点之一“认识角的含义”。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猜谜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能够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 从感知表象入手, 引导他们发现“角”的特征和含义。

二、生成学习情境, 推进问题探讨

1.我们同学见过剪刀, 也用剪刀做过一些手工, 我们看看课本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说说你从他们的活动中看到了哪些啊? (剪刀、三角板、钟面上的角, 手里拿的五角星)

2.我们数数图片上有哪些地方是角呢?它们有些什么相同点呢?引导学生学习教材, 认识角构成要素, 对角的概念自主理解掌握。

3.开展比赛, 让学生画画角, 写出角的顶点、边, 并且提醒他们标出角。

4.完成P65—66的1、2题。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中, 获得角的认识, 提高学习能力。培养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在实际问题中观察角这一图形, 通过分析逐步形成数学学习的能力, 认识与理解角概念, 学会画角。

三、开展自主实践, 提升操作能力

1.让学生们分组合作, 拿出自己带的学具, 讨论学具上的角, 让他们自主合作用两根小棒搭角, 说说自己搭的角和同桌以及小组其他成员搭的角的异同, 相互考一考对角的顶点、两条边的指认。

2.小组合作汇报, 开展对角的区别、判断等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3.引导学生做活动角, 学习P65上角大小的比较认识, 让学生形成比较角大小的意识和能力, 强化顶点对齐, 对齐其中的一条边, 通过另一条边的移动确定角的大小。 (板书:角的大小———两边叉开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角概念和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动手动脑能力, 提高他们对角的大小和两条边之间叉开的程度有关这一教学重点的认识和把握。

四、想想做做练练, 及时巩固提升

当堂巩固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效果, 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检验所学知识。

1.分析第3题, 让学生观察, 说出两幅图角的大小, 想象折扇、剪刀的开合, 强化角有大小、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分类。 (板书:直角、锐角、钝角)

2.研究第4题, 训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老师将示范角贴到黑板上, 让学生观察、思考折法, 并能在自主折叠之后, 交流互动, 获得对角的深入认识。

3.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如何让自己做的角变小, 让学生上讲台展示,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对折扇、剪刀的开合观察, 让他们形成角的大小的变化认识, 再通过折角比大小的动手实践, 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 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五、发挥主动性, 提高小结能力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认识角”的学习中的收获? (注重课堂学习知识点的掌握)

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感受。 (注重知识的延伸与应用)

【课后反思】

“认识角”内容虽简单, 但二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数学思考能力不足, 该内容相对还是比较抽象。因此, 重视观察, 透过表象把握角的特征,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 反复让学生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获得对角大小的认识和理解。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4篇

一、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便于学生理解

负数的产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又方便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能够认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仍然是接触生活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从生活切入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学习。负数对于正数来说,是以“0”为中点其反向存在的数。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要想使学生学习负数、认识负数、掌握负数,首先要先让学生理解反向的意思,这种理解要借助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帮助学生理解,否则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教师难以讲述,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电梯升降楼层,让学生理解何为负数。在电梯中,往往会存在地下一层及地下二层,小学生跟家长坐电梯往地面以上楼层走的时候,摁的就是正数楼层,但是往地面以下的时候,摁的就是负数楼层,也就是说,以地面为“0”,上面是正,下面是负。教师这样既能够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正、反,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明白负数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学习一门知识,目的在于掌握知识后能够更好地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造福于我们。因此,在认识负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搜集,交流负数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经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发现负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温度计计量温度用到了负数;爸妈存钱的储蓄卡会有“+”“-”来记录钱的存入取出,还有海波高度计算等。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负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到的知识总是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对《认识负数》这一课的教学反思,教师能够总结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对于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加以完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徐英俊.如何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对接[J].教育科研论坛,2008(06).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5篇

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楚,尤其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精心设计每一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

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积极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通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本课中从始到终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方法的形成是在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做角――画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会到角的本质特征。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6篇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

一、多元复习、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角》的教学反思 第7篇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数数和数的.组成。大部分学生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是这种数数大都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开始让学生猜一猜一堆杂乱的小棒有多少根,再让学生实际数一数,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拐弯数的下一个数是几十以及几个十是几十。然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数出100根小棒的,明确100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在数物品的过程中对计数单位一、十和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认识数的时候,我们借助了一个好帮手 10,肯定10根10根数的方法,告诉他们每十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

本节课内容及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会正确的一个一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10个十是100,这节课主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并对数的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上一篇:绿色家庭实施方案下一篇:五年级上音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