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2024-07-23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精选6篇)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第1篇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深入持久践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

理论)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破解扶贫攻坚这一最大难题、克服干部作风不实这一最大顽症,甘肃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下简称“双联”行动),把“双联”行动作为重要载体,努力使提高认识与身体力行相统一、解决“四风”问题与保障群众利益相结合、深入开展活动与有效促进发展相融合,不仅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有了重要依托,而且为今后推动干部作风建设长效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

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2012年2月始,甘肃省委在全省组织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40多万干部结对联系67万贫困户,建立“四级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组织和责任体系,实行不脱贫不罢手、不小康不脱钩。“双联”行动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出发点、以为民富民为着眼点、以作风转变为聚焦点,着力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和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指导原则与坚持群众路线一脉相承,实践要求与践行群众路线高度契合。

“双联”行动有效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加强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双联”行动直指作风建设。在干群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有利于党员干部全面认识省情、深化群众感情、焕发工作激情、真正吃透民情,从而使为民有真情支撑、富民有可靠抓手。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入群众,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住农家、干农活,结穷亲、交乡友,在与相对固定的农民群众的直接反复接触中更具体、更真实、更细致地体察群众忧愁疾苦、了解群众所思所盼、解决群众身边困难。“双联”行动拉近干群距离,把转变干部作风植根于促进为民富民的生动实践中,开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直通车”,搭建切除不良作风“手术台”。

“双联”行动有效提升了干部能力素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推进“富民兴陇”过程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是一项迫切任务。“双联”行动着眼干部培养锻炼,使干部在和群众共同奋斗中接地气、长见识,在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实践中谋良策、想实招,在向群众请教学习中受启发、增才干。广大党员干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疏导群众情绪、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磨练了意志,砥砺了品质,增强了驾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提升了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特别是通过推广总结群众在生动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脱贫致富的思路和措施。

“双联”行动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民解难、替民解忧,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要求。“双联”行动通过结对帮联,促进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解决了不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双联”行动中,坚持把化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着力点,从群众就医、就学、行路、饮水、贷款等最薄弱的环节、最急迫的事情入手,集中力量攻坚。特别是长期困扰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双联惠农”贷款等措施得到有效缓解。对农民反映强烈的操作不公平、干部不公正、财务不公开等问题,各级“双联”干部直面矛盾、认真梳理、下狠心解决,取得了令多数群众满意的效果。

2013年春节前,习近平同志在甘肃考察期间指出,“双联”行动直指作风建设。实践也证明,“双联”行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农村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对于加强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成为甘肃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精神解决“四风”问题,甘肃的“双联”行动与教育实践活动目的一致、方法相通。甘肃把“双联”行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把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贯穿于“双联”行动之中,将开展活动的成效落实到转作风、促整改、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上,落实到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提高干部素质修养上,取得了成效。

“双联”行动充分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要“知行合一”的要求,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基础上,到联系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手拉手交心,体察群众疾苦,感知群众冷暖,把准群众需求,做到了提高认识与增进情感相融合,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风转变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升华。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学习有了紧迫感,对群众路线的理解有了现实感,对教育实践活动深远意义的认识有了真切感。在认真学习吃透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掌握做好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到了细处、小处、实处。

“双联”行动把作风建设与依靠群众紧密结合,使作风转变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党的事业成功的保障。党员干部作风怎么样、问题在哪里,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从“双联”行动一开始,各级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就把所联系的群众作为调查了解民意、征求意见的重点对象,找群众听诊把脉,让群众畅所欲言,对照剖析和查摆“四风”问题,认真回应群众关切,邀请群众点评活动开展的做法和效果,夯实了群众基础。实践证明,通过“双联”点和联系户征求到的意见真实具体,问题解决没解决客观标准很明确,作风转变没转变群众一眼看得见。

“双联”行动把解决问题与群众满意相结合,使服务群众的成效更加突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是党的根本宗旨的要求,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任务。“双联”行动着眼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中查找“四风”表现,找准转作风的切入点;在解决问题中检查各项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检验联系服务群众的动机和效果。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双联”干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盼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涌现出黄继龙、李振生等先进典型;一大批综合服务点延伸到村一级,为干部改“四风”、转作风开辟了新通道,为群众搞生产谋生计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长效的新机制。

“双联”行动把服务群众与制度保障相结合,使服务群众的制度更加务实管用。健全各项制度是深入持久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各级党组织在“双联”行动中不断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固化、细化、机制化,形成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成果。特别是省级领导牵头制度、组长单位负责制度、县域“双联”工作省市县定期会商制度等,既为“双联”工作取得成效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更好联系服务群众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促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

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形成良好精神状态和过硬工作作风,要对党员干部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常排查、常检修、常扫除。我们要把这次活动作为一个重要起点,以“双联”行动作为重要平台载体,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切实让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扎根落地,把取得的成效巩固发展,促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

寓干部作风建设于破解发展难题中,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甘肃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是甘肃最大最重的任务,也是检验我们有没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能不能持久热心为民、是不是保持良好作风的“试金石”。我们要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激发的热情转化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作风转变的成效体现在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农民增收上。把“双联”行动与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真诚服务群众相结合,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农民技能培训等重点任务,在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中彰显优良作风,在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百姓的长效机制中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寓培养锻炼干部于做好群众工作中,提升干部为民富民的能力水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求领导干部既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红亮之心”,也有一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能干之手”。发挥“双联”行动培养锻炼干部的作用,促进干部能力水平提高,是我们推进转型、跨越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健全干部培养选拔机制,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的导向,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的本领,使党员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脱颖而出,促进党员干部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寓深化改革于推进农村工作创新中,完善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靠制度,才能促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化、常态化;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打破陈规、冲破陋习,形成生动鲜活、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改革的办法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群众。深入总结“双联”行动在联系群众、服务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全面推广党员干部在转变工作作风、推动脱贫中的好做法,不断探索符合甘肃实际的农村发展新路子和联系群众的好形式,把“双联”行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第2篇

牢记“两个务必”,坚持正确的群众观

丰南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刘天悦

“两个务必”的提出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不但身体力行“两个务必”,而且不断赋予“两个务必”崭新内涵,始终倡导全党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两个务必”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使“两个务必”作风不断地得 到保持和发扬,鲜明地体现了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成为我们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民族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

谦虚谨慎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不仅以此可以团结更多的人们,可以增长知识,而且也会减少错误,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在新的历史时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意义。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结合新的历史实际,继续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并使其进一步得到保持和发扬。早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当党正处在向执掌政权地位转变的历史关头,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328页)并号召全党同志务必经受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就要反对骄做自满。党的领导干部的骄做自满,会发展成夸大个人作用,看不见群众力量,甚至会发展到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只能听恭维话,不能听批评意见,破坏民主集中制。因此,我们要在党员中,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经常进行反骄破满的教育。

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尚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畏艰苦著称,历来讲求勤俭持家、勤俭办事。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成长壮大、成就伟业的,是靠勤俭节约发展事业、建设国家的。勤俭节

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战胜艰难困苦的精神动力,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丢弃的传家宝。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是腐败问题得以产生和蔓延的温床。

在日常生活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往往是和进取、乐观向上等追求紧密相连,而随意挥霍浪费资源,常常是与颓废、消沉等不良心绪分不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就可以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侵袭,增强政治免疫力。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克服自私自利、奢侈腐化、萎靡不振等不良风气。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态度。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容易沉溺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甚至骄奢淫逸、贪图享受。以炫耀财富为自我满足的心态,反映了思想的浅薄、愚昧和精神的缺失。崇尚节俭的人,必然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健康的生活情趣。节俭,有“节”才能俭,守住做人的“贞节”,守住为官的“气节”,这是做人的本分,为官的本分。

三、坚持正确的群众观,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组织开

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要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想办的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敏锐感知群众冷暖,关切群众诉求,通过不断提升服务社会水平、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等多种方式,解决丰南职业教育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增强联系、团结、服务群众的能力;就是要善于听取民意、汇集民智、聚集民力;就是要在制度框架内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在两年的河北省基层建设年活动中,我校分别帮扶了尖字沽乡望马泊北街村和黄各庄镇王洪庄村。驻村工作组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结合村情实际,组织谋划实施了望马泊北街村的低压线套改、特色文化广场建设,王洪庄村多功能厅及居家养老中心建设等一大批帮扶项目和民生工程,深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不断摸索,我们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服务功能,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了六种校企合作模式:订单培养、入企提供技术服务、聘企业专技人员担

任兼职教师、培训在岗职工、引企入校生产、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学校先后与天地(唐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长城汽车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3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学校、企业共管共育互利共赢。

23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生产性实习搭建了良好平台。特别是与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企业“共育、共管”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具备适应能力强、专业技能高、职业素养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组建师生技术攻关小组,深入各大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几年来为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达丰焦化厂、丰益机械设备厂等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难题年均50余次。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还和我校合作建立了职工职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和机电技术研发室。双向互融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为改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条件。

充分发挥学校实训基地的辐射作用,全方位开展三农培训,以阳光工程为主线,积极开展职前、职后技能培训,与政府职能部门及大中型企业结合,开展特种工培训、在岗职工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党员及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双带头人工程教学培训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年培训达11000多人,另外,学校还为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进行职工技能鉴定,让企业职工、农村青年、农村党员在接受培训后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增强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自觉 第3篇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对人民负责,这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党的宗旨。从根本上说,党的宗旨就是解决立党为谁、执政为谁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为了谁”的问题,才能够正确解决“怎样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应当对人民的利益负责,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就领导干部而言,对人民的利益负责,最关键的是要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使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党的干部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党的干部分布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的公仆”和“人民的勤务员”,我们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实践者。反之,党员干部如果漠视人民群众利益,以个人利益、少数群体利益至上,人民群众就不会把党员干部当作自己的代表。这样,处理党群关系的立场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宗旨就会被抛弃,实际工作中也就谈不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了。

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这是实行群众路线的力量所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成就党的事业的依靠力量。我们常常把人民群众称作“真正的英雄”,传达的实际上就是这个意思。只有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党才会有力量,党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迈向成功;也才算抓住了做好一切工作、成就一切事业的关键。现阶段,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改革攻坚,顺利爬坡过坎,必须更加紧密地依靠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离开了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对党员干部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要放下架子,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群众为师;要善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经验;要对群众常怀敬畏之心,尊重群众的需求、认识、参与和创造,尊重群众的监督。

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实行群众路线的基础,体现了党的优良作风。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基本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本来就是一体的,一旦和人民群众隔了心,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动摇执政的根基。没有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群众路线就难以实行下去。现阶段,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就是和人民群众离心离德之举,是脱离群众、背离党的群众路线的突出表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使自己和人民群众“不隔心”,就必须做到为官清廉、清正,为政清明;就必须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要以平等的态度、相同的立场和群众打成一片;就必须真心实意与群众商量办事,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态度和方式宣传政策、处理矛盾,赢得群众最大限度的信任;就必须把人民群众当作一面“镜子”,敢于面对、认真面对、时常面对,照出自己的差距,摆正自己的位置,掸去身上的灰尘,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对党的群众路线基础理论的思考 第4篇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历史

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的群众路线。中共二大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开始不断完善和成熟。 1943年6月,毛泽东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内涵: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提出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于群众之中”、“到群众中去考察”等思想,群众路线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中共七大通过的 《中国共产党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作进一步的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回顾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与历史,有两点感受颇深。一是它来之不易,绝不能丢掉。二是它意义重大,决定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胜利,从根本上说,靠的都是坚持了党的群众路线。现在,要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的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还在于我们党能不能继续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能不能动员全体中国人民与我们一起奋斗。这次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开展这项活动,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1.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时说,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除了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他还告诫全党“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保证。毋庸置疑,坚持群众路线,也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发展观。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就拥有执政力量的源泉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集中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和对人民群众的浓浓情怀,揭示了党的执政思维和力量所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历史使命伟大而艰巨,破解发展难题,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目的都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3.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根本保证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亿万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把集中起来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指导群众的实践,在哲学上这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无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科学知识,将各种分散的群众意见转化为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社会生活最基层,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我们的社会事业定才能一呼百应、欣欣向荣。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应该准确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充分认识坚持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通过转作风、建制度、重监督、出实招,向群众发出了执政作风大转变的信号。习近平同志针对作风建设向全党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就是依靠群众、转变作风、发扬传统精神的号令。 历史在发展,事物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呈现多元多变的特征。巩固执政地位,就是要保持先进性,就是要常“扫灰尘”。只有依靠群众,让群众来参与监督,才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群众的冷暖与安危就是我们的镜子,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信号,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得失最有發言权。

什么时候群众路线坚持得好,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会顺利推进。历史与经验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生命线,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根本路线。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3-07-03 18:07:28 字号:TT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

[2]群众路线的历史由来与现实意义2013-07-23 15:32:00 来源:安徽日报

作者简介: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第5篇

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测试答案

一、单选题

1.(B)2.(D)3.(C)4.(A)5.(D)6.(B)7.(B)

8.(C)9.(B)10.(A)11.(C)12.(C)13.(B)14.(C)

15.(A)16.(C)17.(B)18.(C)19.(D)20.(D)21.D

22.(B)23.(A)24.(B)25.(D)26.(A)27.(A)

28.(D)29.(A)30.(D)31.(B)32.(D)33.(B)

34.(B)35.(C)36.(B)37.(C)38.(A)39.(A)40.(D)

二、多选题

1. ACDE 2.ACDE 3 . ACD 4 . ABCE 5 .ABD 6 .ABCD 7.ABD

8. ACD 9 . AD 10 . ABCD 11 .BCD 12.ABCD 13.ABCD

14.ABCDE 15.ABC 16.ABCDE 17ABCD 18.BD

19.ABCD.20.ABCD

三 : 判 断 题

1.×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 14.√15.× 16.√17.√ 18.√ 19.×

20.√21.√22.×23.×24.×25.√26.√27.× 28.√

29.× 30.√31.×32.×33.√34.× 35.√36.√ 37.×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第6篇

分享

创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用理论指导实践

今年3月10日,东关社区党总支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使我知道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及总要求。

4月17日,我参加了日新街道举办的楼院党支部书记,委员培训会。通过西岗区组织部副部长刘文学同志对“困境,功能,空间,创新”八个字内涵的剖析,使我对“困境与变革,功能与出路,空间与作用,创新与未来”四个方面的内容,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懂得了楼院的党支部书记要“俯下身子做群众的牛,站起来做群众的伞”,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5月9日,社区党总支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讲座。6月份,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知识问卷,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要“为民,务实,清廉”,要做到“三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总之,通过4个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受益匪浅。今后,我要用理论指导实践,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我是村里的妇女主任,是最基层的干部,在这次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中,我体会:执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要做到真抓实干,走好群众路线,万事靠干,重在实干。

一是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切实做到经济、民生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竭尽全力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一要以经济的大发展帮民富。面对奋力赶超的竞争态势,我将继续发挥历届政府尤其是近两年来形成的科学工作机制、优良工作作风和良好工作氛围,把抓好经济建设作为村级工作的主旋律,作为加快发展的牛鼻子,紧紧围绕县乡的战略部署,为加快长海“两建”走出我应有的贡献。

二要以民生的大改善解民忧。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为解决群众关心的老房改造和硬化绿化等问题,主要采取招商引资开发项目和公路升级改造等重点工程;在社会保障方面,为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创业、参保参险、低保救助、五保养老等问题,主要抓好摸底

免费

分享

创新

工作,积极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公益事业建设方面,解决群众就学、出行难等实际困难;在社会管理方面,为给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办事服务、开通民情服务热线、提高村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等重点工作。通过为民办实事,真正解决群众的身边事,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三要以生态的大保护惠群众。保护好塘洼村的各项资源,树立好对外宣传的名片、赶超发展的引擎、惠及群众的源泉。要努力把塘洼村的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把生态作为塘洼村的独特资源,把生态作为塘洼村的亮丽名片。突出草、林、山、海等自然资源的原生态印记,突出园林式建设、人居设施的生态理念,突出低碳、有机、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全面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叫响生态品牌,做大生态产业,真正做到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把生态财富留给后代。

上一篇:陶渊明《移居》赏析下一篇:走班排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