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论文

2024-06-19

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论文(精选4篇)

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论文 第1篇

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论文

随着现代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日益扩大和深入,从而获得了对人类生存客观环境越来越多的主动和自由;在一些发达国家里,社会物质生产也由此而得到极大的财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舒适。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与此同时,由人类创造的现代高科技,也正在滋长出一种自己的力量,而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和烦恼。例如,众所周知的地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和污染的问题,就是令人万分不安的烦恼之一。而尤其令人烦恼的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现代高科技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不单是一种征服自然界的力量,同时也成了控制和支配人类自身的一种强大力量。它的精密、高速、自动,强制地把人们的生活变得紧张、机械和单调乏味,以至于使人类失去越来越多的个体自我本有的种种主动和自由。许多人的物质生活是不断地富裕和舒适了,然而在精神生活方面却十分贫乏和空虚,以至找不到人生真实价值之所在。

因此,现代人精神上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可归结到一点:即自我的失落。自我的失落有来自客观原因者,如上所说,现代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使人们沦为机器的奴隶等。此类由外力加身所造成的表层的自我失落感是比较容易调整和弥补的。但是,大量的自我失落却是来自主观的原因,如在当今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环境下,许多人沈溺于物欲的追求而不能自拔,甘愿使自己沦为物质的奴隶,这种由价值取向所造成的深层的自我失落感是很难找回的。

现代人精神上最严重的病症是自我的扩张。由于现代科技、现代经济和现代政治的发展,社会给个人提供了优于以往的自我发展的更多可能和广阔场所。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个人应当充分利用这种环境和条件来为社会、为人类作更多的贡献,以完善自我的人格和实现自我的价值。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是离不开群体的,自我只有在为他我的奉献中,与他我融为一体时,才会领现出自我的存在和价值,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但是,当今世界上信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者还大有人在,这些人把个人、自我看得比群体、他我更为重要,把人个、自我放在群体、他我之上。他们主张以个人为中心来进行自我设计,把自我扩张到一个不适当的地步,一味地追求自我欲求的最大满足,甚至认为,只有如此才是人生的真实价值,才是自我的完全获得。其实,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自我设计,在现实社会中是根本行不通的,而到头来,他却将由于在群体中找不到自我的恰当位置,而成为真正失落了自我的典型。

如上所述,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的原因是众多而复杂的,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只有从多方面去着手医治才能凑效。然而,我们又必须看到,造成现代人精神上病痛的众多客观原因,归根结蒂又是由人类自己一手创造的,它是与人类对自我的某种片面认知和追求分不开的。因此,许多客观环境的治理,实际上也还是离不开对自我的某种片面认知和追求的纠正的。例如,就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严重危机来说,从现象上看是由于人类过度地向自然索取,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以及大量有害的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污染而造成的。因此,如果把对自然的破坏性、掠夺性开发,改变为计划性、保护性开发,加强对有害生产、生活废弃物的积极治理,是可能取得改善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一定效果的。但是,这样的治理显然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追根究蒂,造成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放纵和追求。所有不顾后果地疯狂攫取自然资源,并且肆意加以挥霍浪费,都是人们无限度放纵欲望追求的结果。所以,人类如果不能从限制自己的欲望追求入手,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潜伏着的、未来的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人类生环境的根源,同时也是不可能真

正解决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从这一角度看,治心比之于单纯的治物,应当说具有更重要和更根本的意义。

在这方面,佛教对于医治现代人精神上的上述病症和痛苦是大有裨益的。

佛教认为,有三种“心”是导致人类精神痛苦的主要根源,即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亦即所谓的“三毒”。人类身、口、意等的一切恶行都是从此而产生的。按照佛教的说法,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嗔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们逐欲不止,争夺不已,偏执不明,而永远不知解脱若难的真正道路在那里。佛教要人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嗔怒心和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是要人们以布施去转化贪欲心,以慈悲去转化嗔怒心,以智慧去转化愚痴心。

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清净本性的迷失,这才是真正的自我失落。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个人来讲,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那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的去的?因此,暂不谈四大、五蕴皆空之佛法第一义谛,而即此世谛俗语中亦可显见,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佛教以清净本性为自我的真实不虚。大乘佛法主张当色即空,而经断灭空、离色空为戏论。因此,佛教并不否定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类必需要的物质生活。它只是要人们不要迷执于物相,沈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归根结蒂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则完全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着贪求,更当随时施散,还之于社会大众,以改善社会大众之生活。大乘菩萨戒首戒“为欲贪求”,“自赞毁他”,再戒“性悭财”,见贫苦现前而“不起哀怜”和“不给施”(1)。而在大乘佛教实现佛道的六种德目中,亦以施波罗蜜为其始(其中又以财施为始)。这对于那些因追逐物欲而失却自我者,诚可谓是一付对症的有效方剂

佛教以慈悲为怀,献身众生,不惟自度,更以度人为己任,乃至不弃一阐提人。佛陀深感众生之惑于爱欲,沈于苦海,因而起慈悲心(2),发愿誓欲“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3),度尽无边之众生。乃谓,有一众生不得超度,誓不成佛(4)。相传,佛陀在降生时,周行七步,遍观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言:“天上天下,惟我为(或作“独”)尊。”不少人都很喜欢称引这句话,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了这句话的真实含意呢?有的人甚至把这句话当作个人至上、自我中心来理解,这是与佛陀本意根本相连的。佛陀所谓之“我”,非一般人以个人身心欲求为中心的妄执之“我”,而是超越了生死利害的真实之“我”。所以,佛陀在说了“天上天下,惟我为尊”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即说:“三界皆苦,吾当安之”(5),“此生利益一切人天”(6)。这也就是说,佛陀所讲的“惟我为尊”,是在利益一切人天的行为中,亦即在为群体的献身中,体现出来的自我之存在和价值。唯其如此,才能获得为世所尊、真实的“我”,获得充实、自信的人生。而以个人身心欲求为中心的妄执之“我”,则把自我封闭在自筑的牢笼中,整日价用尽心计谋略,落得个无穷得失烦恼,终陷于空虚、盲然的人生。因此,佛陀这种度人、利他的慈悲精神和崇高境界,诚堪现代人积极效法与弘扬。

俗话说:解铃尚需系铃人,心病还要心来医。由自我所造之病,当由自我除去之。然而,对于人来说,要真正认识自我,把握自我,则诚非易事。人作为万物之灵,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大而至于外空星系的宇观,小而至于量子真空的微观,在今天都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并且对于进一步地去认识它和把握它充满了信心。而与此相比,人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认识,则还相当肤浅,愚暗不明。至于通过对自我的认识,来自觉地把握自我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多数人来说,更是难之又难了。

如上面提到的,人类自己创造的现代高科技的广泛开发和应用,同时也成了控制和支配人类自身的一种强大力量的问题,就是一个如何来认识在人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人类自我的问题。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人在经过了与自然界的长期艰苦斗争后,认识了自我的力量,并且一步步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去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服务。所以在今天,人类有力量征服和统治自然界,已是不容置疑的一种人类自我认识了。可是,当我们自问一下,人类是以什么样的意愿和目的去改造自然界的,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力量究竟有多大等等,那就不难发现,其中有着不少的盲目性。而这种盲目性,却导致了人们把自然界与人类自身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把人看成是自然界的主宰,把自然界看成是任人支配的一堆死物。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都将受到自然界在不同时间、不程度上的报复。

所以,恩格斯(FriedrichEngels)在一百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过于得意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他例举了大量的事实来说明:人类封于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它的第一步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可是第二步和第三步就可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而且常常正好又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给取消了。然后,他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一一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更值得人们回味的是,他还进一步指出,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不仅感觉到而且还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从希腊古典时代崩溃以后在欧洲所发生并在基督教义中最高度形成的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

此外,他还说:“如果我们需要经过几千年的劳动才学会估计我们生产行动比较远的自然的影响,那么我们想学会预见这些行动的较远的社会的影响就更要困难得多了。”(7)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又比恩格斯前进了多少呢?又能自制到何等程度呢?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大踏步发展,人类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灵魂和肉体的`隔离和对立不是缩小了,而是进一步加大了;人们须要考虑的已不仅是自己生产行动所产生的的较远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影响了,而是近在眼前、刻不容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影响了。这一切都是由人们对自我力量的片面认识和对自我意愿的盲目推行造成的。由此可见,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关键在于人类要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自觉的控制。

在现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相互之间的隔离和对立,常常更甚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而且要协调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往往也更为复杂和困难,不过在一般情况下,首先正确认识自我和自觉摆正自我同样是关键之所在。每个人生活中的苦乐是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客观社会环境对造成个人生活的苦乐是有重要影响的。但同时也必需意识到,自我在造成个人生活的苦乐中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除了遇到某种个人完全无法与之抗衡的天灾人祸外,自我是有相当多的主动和责任的。然而,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遇到一

些烦恼或痛苦时,大多是推诸客观环境,怨天尤人不已,而很少有人能反躬自省的。其结果则常常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不仅摆脱不了原来的烦恼或痛苦,甚至会带来更多新的烦恼或痛苦。其实,在许多情况下,烦恼是自寻的,痛苦是自造的。现代人的自我失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节制地放纵自我和盲目依赖物质手段造成的。因此,就个人来讲,由自我入手,通过认识自我的本来面目来摆正自我,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作用,是解除烦恼或痛苦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佛教教人“依自不依他”,“自性自度”,就是要人们认识自我,把握自我,用自我的力量来解脱自己的烦恼或痛苦。禅宗六祖慧能尝言:“不是慧能度善知识,众生各于自身自性自度”。又说:“自性不归,无所无处。”“若自心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即有教授,救不可得。”(8)这些强调人们自作主宰的教导,正是现人最需要的精神修养方法。不过,即要自作主宰,就要亲自感受一番,体味一番,借他人之口是无法填饱自己的腹的。南宋开善道谦禅师在其友人宗元告诉他,别的事我都能替你,唯有“著衣吃饭,拉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这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9)一番话的启发下而得悟的公案,是很值得人们咀嚼的。再则,既要自作主宰,就要不畏艰辛,经受磨练,真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争(怎)得梅花扑鼻香。”(10)没有这两条,“自性自度”的修养方法则将是一句空话。

所谓认识自我,并不是孤立的就自我对自我的认识,而是在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等相互关系中自我的认识。《金刚经》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只有以平等心去认识自我,认识众生,认识万法,才能泯灭分别心,破除执着见,克服自我与他我、个体与群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分离和树立,而融自我于他我、群体之中,得自我之大解脱。佛教精神是很符合现代人精神需要的。

(1)《菩萨戒本》(玄奘译)说:“若诸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义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菩萨于四他胜处法随犯一种,况犯一切,不复堪能于现法中增长摄受菩萨广大菩提资粮,不复堪能于现法中意乐清净,是名即为相似菩萨,非真菩萨。”

(2)《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中说:世尊“所以感伤群生耽惑爱欲,沈流苦海,起慈悲心,欲拔济之。”

(3)“拔苦”是“大悲”,“与乐”是“大慈”。《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卷二十七《释初品中大慈大悲》)

(4)相传地藏菩萨曾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5)语见《修行本起经》卷上“堕地行七步,举手住而言:天上天下,惟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

(6)语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即便堕莲华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

(7)以上均引自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自然辩证法(DIALETIKDERNATUR)》一书的第145-146页。

(8)引自敦煌本《坛经》第21、23、31节,据菲利普·扬波斯基(PHILIPBYAMPOLSKY)整理本。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6。

(9)“建宁府开善道谦禅师,本郡人。……后随妙喜(宗杲)庵居泉南,及喜领径山,师亦侍行。未几,令师往长沙通紫严居士张公书,师自谓:‘我参禅二十年,无人头处,更作此行,决定荒废。’竟欲无行。友人宗元者叱之曰“‘不可’。在路便参禅不得也去?吾与汝俱住。”师不得已而行。在路泣语元曰:‘我一生参禅,殊无得力处。今又途路奔波,如何得相应去!’元告之曰:‘你但将诸方参得底,悟得底,圆悟、妙喜为你说得底,都不要理会。途中可替底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开其要。’元曰:‘著衣吃饭,拉屎放尿,驼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不觉手舞足蹈。(《五灯会元》卷二十)

(10)元中峰明本禅师云:“苟不奋废寝忘餐之志力,又不肯操三二十年冲寒昌暑不敢怠惰之勤劳,安有自然超越之理?徒见古人悟入之易,而不知其未悟之难。……(先师)乃有‘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之句。”(《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五《示海印居士》)

 

现代人佛教的精神修养论文 第2篇

当今社会, 心理问题的形势非常严重, 目前并没有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出现不少心理学家、精神医生等救命药剂。那些属于科学领域的短暂药物只是暂时性, 不能永远彻底治疗人的种种病苦。那么究竟谁能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呢?我们通常的思路以为心理问题出现就找“心理学医生”, 但是我们要意识到, 人的种种痛苦和疾病来源自身心, 身体的疾病可以用医疗来对治, 心理的痛苦、精神的不安却不好治疗。社会在向往技术先进, 关于人类的身心疾病的这些状况, 不少科学家、心理学专家, 精神医生等各界为了现代人极力服务。但是只有这些也不够彻底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痛苦。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回到现实社会, 同时采用结合佛教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的药剂。而在佛教教义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方法就是自我疗伤, 自我觉醒。佛陀随着诸众生的觉醒能力而设立不同的教义。现代人因为种种迷茫和迷失自我而痛苦, 缺泛自我意识的精神。

二、从自我意识觉醒能力看人的心理健康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至今, 有不同的学科, 不同的角度和看法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也不同: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 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 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 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作出良好的适应, 具有生命的活力, 能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能。尽管各界、诸家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总体上各种定义都在强调“健全心灵、健康精神、自我觉醒”, 即人自身认知、情绪、意志的协调一致, 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度适应, 人与人之阉的人际和谐。为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们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讨论。无独有偶, 几千年来佛教从另一个与科学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 探讨着人类的心灵世界。不难发现, 佛教思想中许多关于人的基本假设与现代心理学思想不谋而合, 佛教的某些修行方法也可以给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启示。佛陀是一位伟大的精神医王, 教导我们如何切除内心深处无明与烦恼的肿瘤, 达到安静的解脱。而现代心理学出家, 特别是健康心理学对现代健康意识有新的认识, 怎么才算一个真正的健康, 健康是否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我们采用佛法的基础理论来分析一个真正的健康。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佛法对自我觉醒能力。佛陀经常以法疗治众生贪瞋痴的疾病, 因此, 经典中喻“佛为医师, 法为药方, 僧为看护, 众生如病人”。依于此义, 佛教可以说是广义的医学, 是治疗人生疾苦的良方。以西医为体的现代医学为例, 发展至今也只能以诊断病名为主, 对疾病做个“对症治疗”。佛教以心法为药方, 医治众生的贪瞋痴;世间的医学虽然也讲心理疗法, 实际上与佛法的疗法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下文我们可以了解佛教医学的殊胜处。

(一) 佛教自我觉醒在心理健康上的新启发

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在某个程度上, 佛教与心理学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人类最终关怀的永恒话题, 使人的身心得到圆满健全, 从意识自我觉醒, 对自身生命的价值觉醒, 意识到自身的种种繁琐如何彻底消除和转化, 在健康人格的心态充满阳光的前提下, 观照一切都是玄虚不实, 生活需要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 心灵需要一个宁静的自我觉醒。正因为如此,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自我意识”这一概念以来, 自我意识问题开始引起很多心理学家的探讨,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意识问题进行探究, 但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活动重视不够。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他们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 许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令人担忧, 且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体因素与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但作为重要的个体内在变量的自我意识是否与心理健康存在着相关、如何对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影响。

自我意识的觉醒从来是佛教教义上禅学基础核心, 佛教对每个念头都需要静虑禅修及觉察。通过禅修和静虑的实习得到自我意识觉醒的能力, 在实现自我观察才会发现自我价值受到的极大, 从而真正产生心灵上的真实解脱。对自己的“精神”心灵上个体获取充满喜悦。对自己“生理”的痛苦是不再造成的本能的伤痛。我有充满观察的能力, 精神上拥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魂, 所以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境或者痛苦, 我再也不会痛哭, 不会流泪, 会痛不欲生, 因为我发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我意识到一切诸法的实相和本质, 因而不会发愤图强。心理的痛苦指不幸刺激心灵的大门打开, 从而引发理智的光辉, 使自我痛苦地思索自我, 产生自我认识的飞跃, 发现自尊、自立、自强等, 发现自我命运的本质, 激发改造自我的热情, 树立改造自我的理想。孤独是自我深入心灵痛苦的外部条件, 蒙昧的自我往往随汹涌的痛苦的浪潮过去而忘记不幸, 甚至有种特别的快意随着喷涌的泪而出现, 正是所谓痛快的眼泪把自我进一步麻木, 使自我意识的觉醒失之交臂。孤独使自我咬住不幸不放, 去发掘心灵的痛苦, 去探索自我的命运, 去固执地与不幸作心灵的抗争, 终于发现自我意识。蒙昧的自我从不知道孤独的滋味, 只有自发的痛苦, 在命运的折磨中不是渐渐觉醒反而越来越麻木, 最后是连痛苦的感觉也丧失。

(二) 自我觉醒的动力源

根据佛教心理理论述, 即是一种内省法的体系, 佛法不强调理论而强调实践, 注重实行, 所以从自我觉醒的动力源出发, 自我意识的觉醒能力有多强内心的喜悦有多大, 这里就是说内向者有独自沉思觉察力的功夫, 习惯地关照内心的自我, 就容易发现自我的命运本质, 从而激发反抗命运的热情。内向觉察性有丰富的经验在面对顺逆境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意识觉醒较灵活, 很快就可以把上面的事情解决好, 也就是说明他是个健康人格。

外向者情绪外露, 自由地宣泄感情, 感情也就不容易沉淀到心灵, 往往事过而忘, 痛苦随时间而去, 自我也就显得浅薄无知, 自我意识也就不容易觉悟。自我意识也与文化环境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缺乏心灵教育的启迪自我难以觉醒。所以按照佛家心理的方法, 佛法的教义上, 特别禅宗和原始佛教最强调内观心行和觉醒意别。我们通常在负面情绪来临, 没有识别能力, 没有观照力量, 常被它影响。所以佛法对一个有真正的定力或者换句话说, 心理学的用语所谓“精神健康或者心理健康”。这里可提的是佛家观察心理的方法主要是用内省法。虽然佛家所应用的观察范畴和心理学的内观法有所不同, 现代心理学利用自然科学的技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内省法可能是心理学古代的主要方法, 但是从实质和运用的方法不一样。

(三) 健康人格与自我意识的唤醒

自我意识是对健康人格的反映, 对现实自我“做什么”, “怎样做”的评价, 就意识到“为什么这么做”时候。我们对每个行为每个动作得到一个深刻的意识, 我们识别到“怎样做”的时候, 是自我意识的基本内容。只有自觉到自我在做什么, 做的意义何在, 以及如此做的效果, 自我才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也才能发现奋斗带来的充实的精神快乐。生活的全部乐趣是对未来的希望, 失去这种乐趣, 所有的乐趣都显得苍白无力, 必将产生无聊之苦。在学生中, 只有为学业理想奋斗不息的才获得最大的乐趣, 幸福只在劳动中, 任何别的幸福都由此派生出来, 比如劳动后的休息, 劳动成果带来的喜悦等, 真正的娱乐从来与空虚格格不入, 自我意识的觉醒对精神健康的价值和意义。自我意识就不可能觉醒, 而理想自我就无从诞生。觉醒的自我不仅是对现实自我处于相当清醒的状态, 而且对未来怀着由衷的梦想。对现实的不满又加强对未来的梦想。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未来没有美好向往的学生如何能快乐和幸福。蒙昧自我的根本特点是不仅不知道正在过的是种什么生活, 更不知道未来将过怎样的生活。

自我意识就是从环境中独立出来的意识, 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来思索自我与环境的关系, 把适应环境与发展自我辩证统一。反抗自我习惯可以用绝不妥协的方式来打倒习惯, 而环境就很复杂, 现实自我不可能尖锐地反抗环境, 因为环境的力量足以消灭自我。处世的艺术就是既与环境和谐相处, 又保持独立自我走独立的适合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环境又有善恶之分, 对环境的意图应准确区分其善恶, 而且自我的发展必需环境的教育和指导。自我意识并非与环境格格不入, 从一定角度说, 自我意识正是在环境有益的影响中觉醒。不幸既可能成就自我, 也可以毁灭自我;正是环境的教育才使自我意识觉醒, 最后成就自我。环境的教育是自我的一面镜子, 让自我照见自我从而唤醒自我意识。

(四) 佛教自我觉醒献给精神健康有效的药剂

尽管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前往发展, 但人类也无法摆脱精神疾病的困扰, 而相反, 文明越高, 人类精神越下降, 在机器现代化社会的技术手段使得人类的身心更加压力和危险。人类心灵不再向往道德轨道运行, 社会的各种问题影响到人类健康的因素。对于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理论流派进行了阐述。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是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由于神经症病人的自我不够强健有力因而无法正常有效地调节自我、超我以及外界现实之问的冲突.从而表现出各种心理症状。如果一个人无法认识到自己具有这种潜能, 就很可能成为精神病患者或者更糟糕的人。而自我心理学的杰出代表艾里克森则认为自我的同一性对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点, 佛家指人类内心都有一种主观的潜在期望, 拥有足够觉醒的能力, 有充满转化的力量, 从前在无明不觉的痛苦里觉悟过来, 意识自身的真实真相。

如此看来, 无论是用怎样的概念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现代心理学和佛教觉醒精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人的身体健康、人的心理健全、人的灵魂觉醒。所以尽管哪一个哲学家的诞生, 哪一门卓越的理论问题都为了人类的幸福而服务和贡献, 这些方法都遵照佛教“自我觉醒”的精神展开。其最终目的是解除心理疾患者的苦恼, 重建患者的认知系统。这些方法大多强调注重当下, 并通过内省、反思、识别不合理信念、远离不合理信念、建构体验、培育积极信念等达到与“痛苦”的分离。从体验的过程就是意识到身心的活动而建立一种精神明净的力量。这就是佛教思想中关于人“心”的见解也就是想为人类丰富现代心理学的思想与方法提供有效的药剂。

结论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 西方医学界进行关注东方关于身心的思维模式, 整个健康不仅关乎生理的因素, 而涉及心理的因素。这里就是说人的内在心理力量对身心整体健康具有莫大的影响力。在研究心理因素如何帮助种种身心疾病的治疗时, 不能忽略佛教的禅修“正念静坐、内观修行、觉醒观察”等方法。他们可以采用佛家的各种禅习来调节身心的种种不安和种种负面情绪。

摘要:本研究从健康心理学角度对自我精神觉醒进行了探讨研究。采用佛教的基本教义同时借鉴一些前辈所研究的结果。期望本文能对解除现代人的种种精神病苦, 增长人们的心理健康素质。提到人类, 除了来自身体器官上的疾病外, 还包括有心理上的毛病;为了医治众生身心的病痛, 佛陀以一生的时光说了三藏十二部经典, 这些法宝无非是一帖帖治疗我们身心的药材, 让色身得以借假修真, 进而观照内心, 除却热恼, 迈向健康的大道。

关键词:佛教教义,自我觉醒,健康心理学

参考文献

[1]肖晓玛.《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西师范大学, 2002年.

[2]唐永干.《论佛教在华传统健康的影响—论佛教在中华传统体育健身理论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

[3]溫宗堃.《佛教禪修與身心医学-正念修行的療癒力量》— (心理研究所) .

[4]黎琳, 刘伟.《自我效能感与身心健康:近期研究述评》[J].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5]李丹.《大学生迷信心理与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关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6]张世英.《自我觉醒历程中的另一番景象:佛教思想的输入—中华精神现象学大纲》[J].北京大学哲学系.

[7]原春燕.《佛教调心理论与心理健康》[J].东北大学硕士学术论文.

[8]李孟潮.《佛教诈念训练与精神分析》[J].戒幢佛学研究所, 第10期.

[9]徐钧.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网络资源.

[10]郭永玉, 郭采玉.静修与心理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75—81.

论佛教五戒的现代意义 第3篇

关键词:五戒;戒律;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99—02

五戒,是佛教徒的根本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五戒的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虽只有五条,但分量很重。在家众能守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居士;出家众能持五戒,可以称清净僧侣(清净比丘,清净比丘尼)。守戒,持戒,能因戒生定,有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引导我们迈向解脱之道。不仅如此,而且能给家庭,社会,国家,自然环境带来宁静,安乐与平安。戒,原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尸罗。意为惯行。守戒,持戒,就是养成习惯的行为。这种习惯是好的习惯,善的习惯。

一、 佛制戒的目的

为了防非止恶,因为终生的恶业,烦恼,困惑,缠缚,无时无刻莫不如火炽盛,煎熬着我们的身心。佛制五戒,是为了克制私欲,熄灭贪瞋痴难,以达到内心的清净,内心清净持戒就不难了。对持戒者而言,能持所持,都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一种人与众生的关系。因为持戒的所有内容都是对自己的尊重,都是要做到对一切众生的不犯,苟能如是,则人际和谐、家庭和谐、团体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众生和乐,也就不难实现了。这又谈何容易,你能持戒守戒,你就必须有坚毅的决心,持久的恒心,接受并忍受种种身心内外的考验,所以持戒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内心修持的过程,检验自己是否经得起考验的过程。

我们还应看到,佛陀当初制定五戒,也并未强制弟子受持。因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其后果完全由自己负责,佛陀不是最高的裁决者,他不是创世主、救世主,他也不能任意主宰苍生。因果简言之,一个人的意念,言语,行为,是好是坏,是善是恶,是邪是正,有其本人直接招感苦乐果报,这是由“因果律”决定的。就是“自作自受,共做共受”。所以,佛陀以其悲心悲愿,以他的智慧来教导我们,希望我们都能选择光明的正道,走向解脱圆满。佛陀告诫他的弟子:《法句经》中说:“汝当自努力,如来唯示道。”佛在临近涅槃之际,一再谆谆告诫守侍的弟子们:以戒为师,以法为师。如果我们不牢记佛陀的教诲,不顺应佛陀的教导,毁戒弃戒,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则佛教式微,佛法不昌,僧团形象受损,僧人威信扫地,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之词。所以历史先贤,律宗大德,一再强调五戒即是五堵城墙,能防卫我们免在解脱道上误入歧途。

由此可见,五戒中之前四根本戒不仅是佛教中诸戒之母,也是其它各大宗教设定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宗教徒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非宗教徒做人的行为准则。所以说任何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不管你是否宗教徒,都应该持守四根本戒。五戒中的第五戒,不饮酒戒为[遮戒],佛教特别强调不饮酒戒,是与佛教强调智慧有关,因而成为佛教的一大特色。

二、五戒的重要性

不杀生

五戒中的第一戒,是不杀生。生,指生命,也指一切众生,上自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鵑飞蠕动微细昆虫,凡是有生命有情识反应的动物,都不能有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不杀生的积极态度是,是护生。这种超出人类本位的护生规范,正来自佛教“众生平等”的崇高理念。

不杀生的利益:个人方面——不杀害众生,则心无烦乱狂痴或悔恨,身心轻按,自在,相貌和悦,受人尊敬。社会方面——若人类皆能守护佛陀所制不杀生戒,则战争止息,无刀兵之灾,社会祥和,世界和平,人人充满慈爱和乐。改过迁善——为了避免冤冤相报,放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放生不但体现慈悲心,而且可以减轻杀业,连带也可以对过去所造作的杀业,烦恼弃补偿,赎救,改过的作用,后悔,自责,是被动的,无奈的;忏悔是主动的,而改过放生才是积极的,有效的。这既是佛教的伦理观,也是佛教的智慧观。

不偷盗

何谓偷盗?偷谓暗中窃取,盗谓强劫豪夺,戒中称为“不与取”。别人没有给,你竟拿来为已有,这就是偷盗。这有两种情况:一是未得别人的同意,应允,就取别人的东西;二是用诈骗,瞒骗,偷窃,抢夺等不正当手法取得他人的财务。清心寡欲,勤俭持家,廉洁自重,而且勤修布施,关爱他人,与前面的第一戒不杀生,护生惜生相一致,那是尊重一切众生的生命,这里是尊重他人的财务,财产。

不偷盗的利益:个人方面——廉洁自奉,安贫知足,人格高尚,受人尊敬,大家信任,现世得安稳,来世得富裕,子孙受福荫。社会方面——人人皆不偷盗,社会风气公正,治安良好,生活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和平安康的太平盛世。改过迁善——贪为三毒(贪嗔痴)之首。在上座部佛教中,贪被视为所有恶中最重的恶。殊不知越是追求贪欲,人将经验更多的痛苦。由此,人们总是因贪而成为激情的奴隶。人只有不贪,才能导致善。

不邪淫

淫有正邪之分,正式结婚的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为法律,道德所承认的配偶间两性关系为正。除正式配偶关系而外的两性关系,包括通奸,偷情,非礼,强奸等等非法的两性关系,则称为“邪“。对于正式的夫妻,即使关系名正言顺,而非处,非时,非到,也都属于邪淫。它只戒绝一切错误的性行为和一切放纵的邪行。

不邪淫的利益:个人方面——佛说《十善业道经》中说:“世人若离邪行,即是四种智所赞法”。何者为四?(1)诸根调顺。(2)永离諠掉。(3)世所称赞。(4)妻莫能侵。若能回向阿辱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社会方面——社会上人人洁身自好,不作邪行,每个家庭皆享幸福安乐,伤风败俗之事不会发生,情杀等案件杜绝,传染性病与艾滋病毒等亦将根除,子女得到正常教养,身心健康,国家富强,世界清净光明。

不妄语

不妄语戒的本质是诚实无欺,禁止谎言。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只要它可以构成对方受骗上当误导对方以谎言为真,即犯此戒。因此戒又分为四个内容:妄语——口是心非,欺诳不实,或夸大或缩小或隐瞒,无中生有,以言诈人,以术愚人,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皆为妄语。绮语——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轻浮戏弄,伤风败俗,使人心志迷乱种种。两舌——向此说彼,挑拨离间,制造冲突,反目成仇。恶口——粗话脏话,言语恶毒,辱骂毁谤,甚至明骂他人,使被骂者精神沮丧,产生痛苦,心生恐怖等等。

不妄语的利益:个人方面——为人诚信,忠实不欺,人人尊敬,信任,无宿怨隔膜,处事顺畅,被人推心置腹,无事不办。经商则商誉卓越,生意兴隆,朋友遍天下。社会方面——人人真诚,不会发生欺诈,坑蒙拐骗,家庭和乐,邻里和睦,互相帮助,感情融洽,必能同心协力,有助于公共事业的进步,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不饮酒

酒本身没有什么罪过,而是“酒能乱性”,即饮酒后,能使人昏昧,迷失本性,做出杀盗淫妄等不合理的事情来,所以佛制五戒,把不饮酒也列在第五项。前四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本身。而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由于饮酒,能引發各种罪恶,所以,它是犯罪东风恶诱因。

不饮酒的利益:个人方面——不饮酒,就不会引起酒后的种种过失或罪恶。《长阿含经》云:“夫饮酒者,有六种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争斗,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不饮酒,这六种过失就可以预防了。当然,不饮酒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社会方面——因酒滋事,引发的社会悲剧还是屡见不鲜的。如果不饮酒,对社会安宁,家庭和乐,儿女少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十分有利的。

以上五戒,是一切佛制戒律的基础。前四戒。称为性戒,即根本性的大戒。第五戒不饮酒,称为遮戒,这是指拒绝饮酒,可以挡住由饮酒而造成的其它行为。五戒的本质,就是道德,就是理性,就是维护了人的尊严和人与人之間关系的和谐。从这点来看,五戒,也正是人类的一条道德底线。

三、佛教五戒的意义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利,并且当我们活着的时候都应有安全感,这是人权最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我们绝能安心的工作,生活幸福,社会也因此向前发展,变得繁荣富强。反之,如果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就会觉得整天不安全,随时随地都有危险,朝不保夕,生活在这样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绝能活着,主要的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所以生存的第一基本条件是生命的安全,因为人民爱惜自己的生命重于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儿。所以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佛教五戒的不杀生,不仅包含不杀人的意义,也要爱护动物,并且提倡仁慈之心,做到尊重生命,爱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众,反对民族歧视和迫害,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不偷盗,不仅意味着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也不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别人的财物,并且反对强国以不公正的贸易乃至其它强制手段掠夺贫弱国家的财富,致力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不邪淫,不只是禁止个人发生非正当的两性关系,也应当制止各种危害妇女、儿童和青年的色情买卖的丑恶现象;不妄语,不仅包含个人之间不说谎话,不进行欺骗,提倡人际之间的诚信关系,而且也应反对国际间制造谎言,以讹诈和恐吓的手段达到政治企图的做法;不饮酒,对于一般人是提倡适量饮酒,并且提倡节制吸烟,还要制止危害公众卫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贩毒吸毒的现象。社会道德主要靠经过长期的文化、习俗传统的积淀与熏陶形成的社会风尚、舆论和个人的道德意志、道德情操来加以维护。用于评价社会道德观念、行为的概念有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忠与奸、孝与不孝等等,若有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出色地做出符合道德的事情,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褒扬,个人也会获得道义上的欣慰与满足。

参考文献:

[1]任继愈.中国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2]劳政武.佛教戒律学[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释大恩.律宗大义[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4.

[4]圣严法师.戒律学纲要[M].台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中国传统佛教建筑的现代转型 第4篇

一、我国佛教建筑的现状

目前, 我国佛教建筑大多是使用砖石、混凝土材料对传统佛教建筑的形式和细部构件进行模仿, 以此来塑造佛教场所。事实上, 佛教场所的塑造和建筑形式并没有非常严格的对应关系。佛教的场所精神是人们对自然理解的神化或者隐喻, 精妙的建筑和环境景观必然激发信众们强烈的宗教情感。因此, 笔者认为, 在佛教景观改造和重建的过程中, 应注重体现建筑所蕴含的场所本质。

二、现代设计手法中佛教场所本质的表达

在现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 可以通过优化变异、隐性关联等手法来表达与传统佛教建筑所蕴含的宗教场所感, 保持宗教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完成传统佛教建筑改造和重建过程中的现代转型。

1. 优化变异手法。

优化变异是指对传统佛教建筑的结构、空间关系和形态构成所包含的一般原则和原理, 通过变异的方法应用于现代佛教建筑创作。在建筑形象设计中可通过抽象变形、错位、逆转等手法, 达到“神似”的视觉效果, 使建筑能够引发出无限的想象。具体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抽象变形, 即对典型的形象简化、抽象、分离、切割和夸张, 在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 又保持了与传统佛教建筑“同质”的特性, 并产生了新的情趣;二是错位手法, 即把视觉形象的特征元素依据建筑师和人们的审美意识, 移动、变换其原有的位置进而重组, 从而打破惯例, 给人们以新的刺激。这些细节上的模仿不是被动的延续, 而是对传统佛教建筑的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 对其进行简化和转换, 达到“优化”的目的。

2. 隐性关联手法。

隐性关联需要我们对熟知的传统佛教建筑的“方言”进行再阐释, 透过表面的形式去探索传统宗教文化的内在精神实质, 重新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内在精神”可视为建筑的“隐传统”, 它是建筑传统的非物态化存在, 是飘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背后的传统价值观念、建筑思想和建筑方法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 是建筑遗产的“隐形”集合, 是建筑传统的深层结构。所以, 在现代佛教建筑的设计中, 如果能找出传统佛教建筑的“隐形符号”, 那么, 借助一些新功能、新技术和新载体, 既能摆脱旧载体形式的羁绊, 又可以在深层领域取得与传统宗教精神的关联, 使现代佛教建筑超越了原有形式和风格, 展现了佛教建筑的场所本质。

三、实例分析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图1) 位于陕西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 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塔身呈双手合十状, 塔高148m, 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供奉着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合十舍利塔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形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1 500m的“佛光大道”, 象征着从世俗世界到圣地灵境朝拜佛指舍利的必经之路, 两旁巨大的佛像是用花岗石雕刻而成的。

舍利塔恢宏的气势不仅传承了佛教建筑的特色, 更以现代施工技术融合了古今中外建筑之精华。其中, 玻璃帷幕为现代科技的结晶, 摩尼珠与莲花台亦蕴含印度传统佛教建筑的风格与精神, 等等。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的设计, 不仅为传统佛教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展现了新的风貌。同时, 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既传承了佛教精神, 又利用现代施工工艺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场所精神。

上一篇:热闹的拍卖会作文400字下一篇:伍隍镇中心小学班主任安全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