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2024-06-23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精选8篇)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1篇

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转型——以徐州市为例

摘 要:徐州是拥有大量优质煤矿的城市,其近代工业的兴起,始于19世纪80年代煤矿的发现与采掘。但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徐州经济有了蓬勃的发展外,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可避免。文章就如何使徐州从资源型城市转为可持续发展城市提出建议与对策。关键词:徐州煤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概述

资源型城市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等资源型产品的一类城市,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 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根据开采资源种类的不同,资源型城市可分为石油工业城市、煤矿城市、锡矿城市、森林工业城市等等多种类型。徐州市矿产资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开采量大,居全省之首。矿石产量占全省的半壁江山,居全省之首。开采的矿种较多,非金属矿产数量比重大。共开采矿种20种,非金属矿产数量最多,占95%以上。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大型矿山产值超过了中型和小型矿山。大型矿山产值22.5亿元,占总产值的56.82%;中型矿山产值10.3亿元,占总产值的26.01%;小型矿山产值6.8亿元,占总产值的17.17%。

公益地质和灾害地质勘查工作开展的不够和矿产勘查投入不足;矿业结构不合理;矿山企业经济形式单一;多数矿山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和方法,矿山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矿山企业设备陈旧,粗放开采,优质劣用;矿业科研开发和创新力度仍显不足(不够);煤炭洁净利用技术仍没有突破等;村庄压煤问题极为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使宏观管理和调控常常依据不足和力度不够;督察力度和监察手段等有待加强和提高;部分管理职能和管理政策还不到位;对矿业权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力度和完善程度仍显不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制度化及信息化和服务社会化等有待提高和完善。3 转变产业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徐州煤矿现在正处于中年期, 为了不让徐州重蹈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的覆辙, 我们要未雨绸缪, 现在开始转型还为时不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必须以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起点, 以资源的永续利用为途径,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归宿。

3.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由资源城市向经济强市转变

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主导, 发展工业是资源型城市的优胜所在, 大力发展工业也是实现更加全面的富足的小康社会的的战略目标的要求。包括煤电产业、机械电子产业、化工医药产业、纺织产业、建材冶金产业、轻工食品产业。除煤炭、电力和化工三大产业外, 其余产业皆是徐州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支柱产业,通过进一步做大做强,构筑起徐州市产业群体新优势。

3.2 优势再造, 变废为宝

(1)发挥资源优势,延长产业链。在开采原煤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 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再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是将淮南由目前单一的资源开采型城市向原煤、电力、化工一体化发展的资源加工型城市转变的有效途径, 在国外, 日本就是依靠资源加工提升附加值的成功典范。

(2)优质优用。徐州煤矿资源虽然非常丰富,但是如果不能作到优质优用, 那不仅是没有使资源发挥它的自生价值,也是对国家财富的一种浪费, 徐州煤矿的品质非常优良, 取样统计鉴定, 储量的95%以上是煤化工和炼焦用煤原料,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占相当比重的优质煤用做动力煤被直接燃烧, 既给本来就很脆弱的周遍环境增加负担,又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 提高煤炭资源价值。

(3)发掘伴生矿藏资源的价值。徐州煤矿除品质优良外, 还伴生有丰富的伴生矿藏资源高岭土和煤层气, 高岭土是建筑行业的原料, 煤层气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隐患, 倘若直接排放又会污染大气, 然而它却是优质的清洁能源, 应该将其变废为宝, 利用起来, 大力发展瓦斯气民用、瓦斯气发电。

(4)化害为利, 为我所用。煤矸石堆积在矿区, 不仅占用土地, 破坏矿区的风景, 且其在烈日曝晒和风化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 SO2、NOX、CO 及扬尘气溶胶, 重金属元素随降水溶解污染土壤和地表水体, 然而煤矸石和粉煤灰都可作为水泥和制。

3.3 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

(1)依托文化底蕴, 大力发展旅游业。徐州作为古九州之一,自古至今在中国历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徐州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从而有着丰富的汉代文化,被称为汉朝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旅游界有了一句话:“明清看北京,秦汉看西安,两汉源头看徐州。”同时徐州位于四省交通要地,以及又是淮海战役主战场,可谓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2)依托科技谋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目前徐州已有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等不少大中专院校,但政府还是应该加大徐州大中专院校的办学规模和数量, 这样不仅可以为徐州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可带动当地的饮食服务业和商业, 进而提供不少就业岗位, 为下岗工人提供就业门路。

3.4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

煤炭行业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煤炭型城市资金的积累慢, 自我发展和改造的能力差,单纯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非常困难。因此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本措施能够对矿业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局面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结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徐州市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实现徐州市经济的成功转型, 降低煤炭产业体系在全市工业体系中的份额, 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 需要各行各业的精诚合作, 且各行业间必定有一段时间的磨合期, 切不可操之过急, 毕其功于一役,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接受程度,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原则,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把徐州建设成为苏北城市群中综合实力最强、辐射影响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徐州市矿产资源总规划(2001-2010)[OL],徐州国土资源局,2011.http:///kczygl/kcgh/201110/t20111021_1006515.htm

[2]王诚: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 [J],2003

[3]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 实现可持续发展 [J],2003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2篇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坐落于昆明呈贡新城大学园区东南部,东倚龙潭山,南扣云南民族大学,西临高校教工住宅区,北接云南师范大学,。整体规划方案采用台湾大元建筑师联合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呈现背山面水、坐东朝西的景观特点。在校园内的绿地主要位于梨园、图书馆前、公教楼前、机电楼前、捞鱼河,本人主要是从这几个地方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调研目的

绿地是《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绿地调研考察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做好园林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现状绿地调研”训练,利用我们已经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对考察地进行实地调查,并且总结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同时也能启发我们的思路,锻炼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研步骤1、2、3、4、5、确定调研对象

查阅资料(互联网查阅、图书馆查阅)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及相关信息 整理资料,书写调研报告 总结

三、调研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观察法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调查,通过自己亲自去到观察地得到一些绿地的信息。

四、调研时间

2013年11月8日——2013年11月11日

五、调研内容

1、昆工整体绿地状况:

整个校区土地总面积为近3000亩,绿地规划用地率可达到56%,但目前我们校区的绿化距离56%的绿化率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目前呈贡校区还在施工建设当中,比如游泳馆,但是由于资金等条件现在建设已被搁置。

下面有几张昆工的绿地的图片,我们借此来:

2、校园绿地的特殊意义:

良好的校园绿地环境不仅可以出反映出学校的风貌与特色,体现学校的风格和品位,更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大学校园外观形象和内涵的重要体现之一。

3、绿地用地功能分析:(1)美化环境,缓解压力

校园的植物组成多重空间,营造良好的意境,以其形态、年龄和不同色彩变化达到高于自然的秀丽景观。绿色可以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解除焦虑,稳定情绪,当同学们心情不好或者是学习紧张时可以在草地上坐会,以缓解情绪。绿地景观具有调节大脑皮质活动的功能,使兴奋和抑制趋于平衡,调节心理状态,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矛盾,使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从而发挥祛病强身的作用。

(2)、师生学习、交流的第二课堂

绿地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锻炼、娱乐和休闲的场所。师生可在弯曲的园路上散步,在草地上晨读、娱乐、交谈等。另外,广场中名目繁多的树木花草,也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自然知识的极好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在早晨有读英语的同学,课间有同学在草地上休息。

(3)、体现校园文化和审美情趣1 绿地不仅能形成场所和给人以美感,还由于其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是一种物质和精神高度融合的文化形式凸显了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沉积、校园特点等

(4)、防护功能

植物能维持空气中的CO2和O2平衡,能降低温度,增加湿度,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吸收有毒气体,阻碍粉尘、杀菌净化空气、防火、防震等。

综上所述,校园绿地有物理、精神、生态三个方面的作用。绿地的物理方面指去病健身、保护视力等;绿地的精神效果指增加学生环保意识、提供交流、休闲空间和凸现校园文化和审美情趣;生态效果指高校大面积的绿地场所对周边环境及景观有明显的影响,其他学校的绿地系统中的部分一起发挥着绿化所特有的美化、净化、改善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六、总结

从我调查绿地系统的过程来看来看,同学们都不太爱护绿地,随便的去践踏,虽然学校会有固定的人员在固定时期对草坪和花草树木进行修剪、栽种,但是绿地的面积仍然不断减少。虽说我们学校的绿化率在达规划中到了56%,可是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完成。我也采访了校园里的一些同学,他们对绿地并不了解,还有的不配合回答。其中,践踏最严重的地方是梨园,尤其在每年梨子成熟的季节,树下都是被扔的还不成熟的梨子。校园是我们大家的,良好的绿化环境对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我们应重视绿地的保护。

参考文献: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3篇

1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1.1 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城市规划管理, 具体的说是有关的管控机构在分析好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 合理的将城市资源融汇到一起, 对规划工作所需的各类活动综合管控, 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使城市能够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负责规划的人员必须要对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知, 而且要有一定的远见,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规划的项目具有实际意义。

1.2 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

一个城市要想获取发展就必须要接受规划, 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将资源调配到一起, 并且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 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非常优秀的生活氛围, 同时还能够促进所在区域的经济进步。该项管理工作涵盖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是对土地使用的管理, 也就是说对所在区域的可以使用的土地开展综合的管理, 只有做好该项工作才能够保证别的管理工作开展到位, 在用地之前要获取相关部门的许可。经由该项管控工作能够是的城市在空间上呈现出更为合理的布局。第二是建设方面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对城市内的所有的建筑活动开展的管理工作, 该项管理工作牵扯的内容非常多, 比如基建以及项目的改造等等。合理的管理是城市以更为和谐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2 城市规划设计的概念

设计工作必须在规划的初始阶段开展, 有关的工作者在开展设计的时候, 必须要认真的分析所在区域的实际状态, 切实遵照相关的法规条例明确规划的方向, 进而制定最终的方案。按照设计的时间可以分成两种, 短期的和长期的。按照其范围可以划分为区域的和总体的两种。不论是进行何种设计, 工作者都应该认真的分析时间和地域等要素, 确保设计合乎发展的需要, 确保设计的内容科学合理。

3 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3.1 影响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及方案

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 不但要做好整体, 同时还应该重视具体的细节性内容。管理人员要切实的发挥出自身的权利, 积极的调动资源, 挖掘城市内在的能量。同时还要保证规划内容和时代的发展步调保持一致, 把当前社会中的有益的元素积极的引入到规划工作当中, 确保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持一致。由于规划管理工作会对城市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 所以设计应该听命于管理, 站在管理的高度上来开展有关的设计活动。通过上述我们可知, 规划管理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会对城市的总体设计方向有一定的影响, 管理人员要认真的分析设计方案, 如果发现方案和管理原则出现了偏差的话, 就要尽快的告知相关方修改方案, 以此来保证方案可行。比如, 城市规划管理顺应环保需求, 要提升城市的绿地面积, 改善城市环境, 那么城市规划设计就应选择恰当的位置, 按照要求进行设计规划, 将绿地合理分配到城市各处。由此可以体现出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目标及方案的影响。

3.2 决定城市规划设计需遵循的原则

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守原则。由于区域和时间上存在差异, 所以城市的发展能力和要求等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规划管理工作在开展的时候也应该使用与之对应的方法。城市规划设计遵循符合时代、地域发展的要求, 在设计时按照管理要求进行规划, 建筑间的空间安排也应具有时代感, 并且要从城市实际情况出发来检验建筑的布局是否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城市中心的管控, 城市中心的规划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城市的总体设计水平。城市规划管理者对城市中心的关注决定了规划设计要遵循突出中心的原则, 设计者必须对城市中心的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设计, 使其既符合审美需求, 有具备中心功能, 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点区域。另外, 城市规划管理理论融入了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理论的完善决定了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 保证出具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符合社会经济、大众心理等各方需求。

3.3 影响城市建筑与园林的规划设计

当前城市建筑的高层化非常明显, 而且建筑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很显然处在这种复杂的建筑体中人们的内心会在无形中生成一种压抑的情绪。最近几年, 一些城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纷纷开始园林建设工作, 通过各种造型独特, 色泽艳丽的植被来装饰城市, 此举能够降低城市本身的刚性特征, 使得其更加的富有温馨色彩。由于园林建设是当前的一大发展方向, 所以在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的时候, 必须将园林项目考虑在内。在恰当的地方融入园林小景, 力求使城市建筑与园林建设融为一体,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空间, 提升城市的美观度。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 应该和建筑以及园林方面的负责人积极的交流, 获取各种不同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得到的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

3.4 指明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

城市规划设计并非一成不变, 设计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行调整。城市规划管理能够始终把握时代脉搏, 将最新近的城市发展要求带入到城市管理当中, 这样一来, 就能避免城市规划设计的盲目性, 为规划设计指明方向。设计者应意识到只有不断实行新的设计方案, 才能使城市始终展现全新的面貌, 因而设计方案必须从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出发来制定完成。比如, 当前的城市规划管理涉及工程控制、计算机遥感等方面的知识, 那么城市规划设计的开展就应将系统工程学、遥感技术等运用起来, 使城市设计向着高新方向发展, 努力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再如, 城市规划管理要对城市工业污染进行全面管控, 那么设计者在规划设计时就应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迁至郊外, 或者禁止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入城市, 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 城市在演进的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问题, 对城市规划管理造成困扰, 影响管理效率。在这种情况下, 规划设计者就应利用设计经验, 辅助规划管理者解决问题, 使城市规划管理尽快走上正轨。

4 结束语

城市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管理者应发挥出管理职能, 为规划设计提供方向与指导, 规划设计者在开展工作时也应始终秉持遵守法律、符合管理的原则, 力求制定的规划方案能够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使城市更具影响力, 也让城市居民尽享城市生活的愉悦。

摘要:我们国家近几年的城建工作开展的非常顺畅。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 为群众创造一个优秀的生活氛围是当前阶段相关工作者要认真分析的一项内容。很多城市在进行规划工作的时候面对一些不利现象, 此时如果能够合理的进行规划管理的话就能够将不利现象消除, 提升设计效率。作者分析了城市规划管理以及设计相关的内容, 并且论述了规划管理产生的效益。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参考文献

[1]黄光宇, 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6) .

[2]杨培峰, 蔡云楠.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化革新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2) .

[3]方一平, 陈国阶.成都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5) .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都步入了新的轨道,在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之下,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城市规划管理又是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所以必须加强其对城市规划设计带来的影响的分析,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本文首先对城市规划管理进行了探讨;其次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内涵,再次探讨了城市规划管理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的影响;最后就全文进行了总结。旨在与同行加强业务之间的交流,才能更好地强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有效性。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中,总会出现相关的一些列问题,因此需要一个合理的规范设计来引导城市的发展进程,把城市规划管理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使其合理开发城市中的各项资源,科学主导城市的规划活动,最终实现城市的全面可是续发展,进而使其更加符合我国城市的发展规律。

1.城市规划管理的探讨

1.1规划管理的目的与意义

就城市规划工作这一目的来看,旨在对城市资源实现科学化、合理化和最优化的利用,从而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进行不读那的优化和完善,从而致力于良好人居环境的创设,在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员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来看,主要是在用地管理中实现城市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为城市管理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与前景目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城市快速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问题,只有致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才能更好地实现城市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和良好的人居环境,并引导社会各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城市发展的行列中来,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对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而不断的优化和转变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在城市的不断发展之中,城市规划体系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效利用相关城市资源和开发各种城市新项目,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规划方式从传统的技术功能转变成公共政策功能,从而拓展城市规划的领域,提高城市规划的科技水平[1]。

2.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2.1城市规划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城市规划设计的范围和实践不同,其划分的形式也不同,具体可分为长远规划、短期规划、全局规划和区域规划这四种形式,城市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期时间段内,严格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根据城市的基本情况,合理设计和计划城市规划的具体方向和相关措施。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时间因素、历史因素、管理因素以及一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情况,在综合各因素的前提之下,才能制定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并且符合城市实际的设计方案。只有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设计才能使市民在更为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居住,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空间环境质量。

2.2城市规划设计依据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城市不断地改善发展,在不同的地区,对于城市的建设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时代发展的背景决定了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研究重点。根据建设相关的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设计会按照其规定进行详细的规划,在修正规划之中明确各类建设工程的空间结构关系,并且检验城市建筑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城市中心规划根据相关行政管理的角度编制,为了突出城市核心区域的健康合理发展,从而采取科学的空间管制措施和合理的城市建筑空间布局。另外,在相关需求下参考社会经济学、历史考古学、地理学、环境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生态学等城市历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可以较好的丰富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在此之外,也可以更好的开拓城市问题的研究领域[2]。

3.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

3.1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

首先,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风向标,也是合理性的根本保证,同时还是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其次,城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紧密结合城市规划设计提交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城市规设计文件及图纸始终严格按照标准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从根本上保证各项建设活动的科学性和合法性。因此,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就是于制定宏观的目标,并结合目标制定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实施方案。

再次,城市规划管理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最为基本的依据,同时也是保证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合理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有利于城市规划顺利的进行与实施。

最后,城市规划管理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建设方针,使得城市建设更加合理有效,设施管理规划建设要求设计方案的总体与局部布局符合未来的建筑风格和整体结构。城市规划管理影响着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不仅要合理整合利用城市的各项资源,而且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建设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

3.2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设计二者相辅相成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规划设计,而城市规划管理要与城市规划设计相辅相成,才能有效的在最大限度之下发挥其作用,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和监管力度,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之中依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的调整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修正相关的行為,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已不适用当今的社会,只有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之中才能顺应如今的城市发展趋势。在城市规划的领域之中,系统工程学、工程控制、电子计算机遥感等应用正在逐步推广之中,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有丰富的活力,城市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空间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运用广泛的知识理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科学的管理规划城市,进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3]。

4.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真正的推进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下,城市的发展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城市各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偏低等等情况,这些都会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在此之下,必须根据城市发展的而实际情况,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情况之下,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在具体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都需要城市管理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促进我国的城市规划有着良好合理的空间结构布局,才能营造合理的生活环境空间和良好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瑞峰.针对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分析[J].民营科技,2014,09:119.

[2]云利波,魏延军.基于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A].科技部.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科技部:,2014:1.

城市规划作业1 第5篇

一、城市与园林的关系

所谓园林是一门综合了科学与艺术的学问,它是对于自然景观的保护与利用。而城市是以一种实际的社会组织形式存在的实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城市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的改变和充实,而园林的发展,恰恰是这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园林的发展相辅相成。

园林与城市文明建设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园林与城市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的相互依存关系。园林建设和管理也是目前大家努力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马鞍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达到长三角中等城市发展水平。而现在工作的重点就是“努力将马鞍山打造成现代化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按照精致建设的要求,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新区开发,提高园林景观建设水平,下大力气规划建设一批小公园、街头游园等,彰显城市特色,营造更多亮点。走在街头常常能看见许多精心营造的园林小品:造型特殊的座椅,充满着时代气息的街头园林小景,身处于这样环境的人们,每天都会有一份很愉悦的心情去开始一天的工作学习。园林技艺的进步同时也反映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小村庄发展到今天小有成就的园林文明卫生城市,园林无疑为城市的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马鞍山一定会将园林进行到底,我的家乡也会因此而更加美丽夺目。之

二、园林绿地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与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式的城市用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居民区绿地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作业 第6篇

———以打造柳州宜居城市格局为例

姓名:蔡凌燕

学号:20***工作单位: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问题的涌现,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现代居住生活成为打造宜居城市的关键。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以柳州市柳江河两岸城市设计为案例,探讨了通过社区、建筑、街区的布局,形成具有园林生态特色的宜居城市,以期带动柳州城市整体发展,为同类宜居城市的打造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宜居 城市格局 生态园林

正文部分: 1.1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期间,柳州市将坚持以打造现代宜居城市为目标,使柳州呈现出“山水美、环境美、形象美、和谐美”的新面貌。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资源聚集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构建柳州超大城市格局,使之成为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抓住建设广西柳州汽车城和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两大机遇,把柳东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汽车城和城市新区。

“宜居城市”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一个城市是否宜居,是相对于其他城市,或相对于过去而言的[1]。宜居城市服务对象是人,无论是国外的广袤城市、田园城市、邻里单位还是国内,都是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因此,“宜居城市”必须要将居住、生活、休憩、文化等各个复杂要素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2]。自然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发展的深化[3]。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城市主义运动是西方学者把人本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实践的一次成功探索[4]。新城市主义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5]。新城市主义理论核心是以全局观为背景,把功能多样性、社区感、可支付性、人性尺度等传统价值标准与当今的现实生活环境有机结合,创造和谐、平衡的生活和工作社区,赋予城市、社区勃勃生机[6]。本文欲将新城市主义运动思想运用到柳州宜居城市设计中,构成具有城市特色的园林生态宜居城市。1.2 柳州生态城市设计背景

1.2.1 重点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规划》是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衔接环节,肩负着协调宏观的城市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的任务。未来5年,柳州市的城市建设将在《规划》的指引下,继续拓展城市开发建设空间,构建城市整体结构框架,同时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快旧城改造,把柳州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为未来柳州建设超大型城市奠定基础。

《规划》指出,预计到规划期末(2015年),柳州市中心城区人口约为14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平方公里。另外,规划协调区域范围还包括柳东新区及市区周边紧密结合地带,这些区域的建设用地规模为80平方公里。

1.2.2 将兴建一批道路改善交通

《规划》中提出,近期柳州要大力完善城市道路系统,修建一批桥梁、主干道、次干道和快速公交1号线。

桥梁方面,柳州将续建白露大桥、广雅大桥、文惠双桥和鹧鸪江大桥,并启动新建阳和二桥、白沙大桥前期工作。主干道方面,“十二五”规划修建的主干路有钢城北路、香兰中路、跃进路北延线、龙屯新道西延线、学院路北延线和荣军路等。

柳州近期拟实施快速公交1号线建设。据柳州市规划局规划科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线路走向较之前期有所调整,线形走向为:雒容-柳东大道-三门江大桥-桂柳路-文昌路-文昌桥-友谊路-广场路-五一路-龙城路-柳江大桥-飞鹅二路-飞鹅路-柳州火车站。近期规划范围快速公交线路长14.7公里,单向设置12座公交站台。1.3 规划数据

1.3.1近期重点开发9个区域

《规划》提出,近期柳州市重点打造6个片区,重点改善3个片区。其中,重点打造的片区主要有静兰-古亭片区、河东路北片区、香兰片区、白沙片区、西鹅南片区和马鹿山片区;重点改善片区包括城中半岛片区、广雅桥西-火车站片区和五岔路口片区。

1.3.2新增居住用地1568公顷

《规划》确定了柳州近期居住用地规划目标,到2015年,柳州市区新增居住用地1568公顷,总居住用地面积达到4877公顷。主要建设楼梯山片区、静兰片区、河东路北片、阳和沿江片和旧机场片区等。

1.3.35年内建11.44万套保障房

根据《规划》,柳州经济适用房建设总量按照不得小于商品房20%的比例进行规划。主要分布在:银海小区、柳北经济适用房小区、静兰片经济适用房小区等。到2015年,柳州市总共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1.44万套。

1.3.4拟建15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增强柳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力,近期柳州市拟建设15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文昌会务中心、文昌东楼,扩建文昌市政务服务中心;新风时代购物广场;风情港购物中心;柳州地王财富中心项目;保利·大江郡项目;星光大道商业项目;大型仿古建筑群“柳州城”;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静兰水上运动中心;文华路中学。

1.3.5城市绿化率达40%以上

《规划》对“生态及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为,2015年,柳州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近期主要新建一批公园,推进百里柳江绿化,实施灰山变绿,开发建设一批历史人文及生产绿地。2“宜居”城市格局设计

新城市主义主张从区域的宏观角度来探讨社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日益恶化的居住环境。其理论包含区域、城市和社区、街道与建筑三个层次。并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ND)和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OD)等有关现代城市空间重构的典型模式[7]。

2.1邻里社区布局

新城市主义倡导许多独特的设计理念,其中最突出地反映在对社区的组织和建构上。邻里、分区和走廊成为“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构筑出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规划区根据新城市主义思想作出邻里社区布局,并通过建筑形式的多样化来容纳不同收入和年龄的社会阶层人群,促进社会包容和群体交流,增进社区活力,以此满足居民交往,达到宜居的目的。(图1)

(图1)

2.2多样化社区设计

在保护滨水旧城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地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整治和修缮,并通过改造完善公共设施布局、绿化和公共空间系统,改善居住环境,满足环境宜居。

2.2.1“东大门”打造生态社区

静兰-古亭片,即“一江两岸”,指三门江大桥和静兰桥间柳江东西两岸。两部分紧密相连,互相呼应。该片是《规划》重点打造的区域,目前静兰片已经初具规模,水上运动之都项目建设方兴未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岸的古亭片。

2.2.2五岔路口片区居住构建传统邻里社区

五岔路口片区改造要点中提到,要建设标志性建筑,改善景观,提升城市出入口形象,这将给这一区域的房地产开发带来利好。如果将其和之前的《柳州市荣军路西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联系起来,从整体上调整、完善现有城市结构,发挥该区域对对全市的辐射影响。在整个规划贯彻下来后,届时柳石路、荣军路和蝴蝶山路夹角将形成“城市绿肺”,周边居住环境和片区档次将得到明显的提升,该区域的楼盘品质也将得以升级。同时,在城市功能上弥补城区城市功能的不足,产业结构单

一、城市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有着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双重重任。布局上,打造老城新区的城市轴线,并沿城市轴线,以传统街区式邻里社区布局,在街区中设计商业和各种城市配套服务设施,构成河西新区传统邻里社区。

2.2.3滨江公园社区

规划分区有着优越的生态景观环境。诸如完整的自然生态岸线、百里柳江。保留这些自然山水景观,以“生态链接”把“山体-生态水岸-小河”链接成“滨江都市公园”,营造出生态、文化的“滨江都市公园”式的宜居最优空间。在邻里社区的布局中,把“邻里社区”布局在“滨江都市公园”里,构成滨江公园社区的宜居城市。

2.3街区与建筑设计

2.3.1街区设计

(1)历史街区设计。窑埠古镇历史悠久,对于柳州市有着深刻的意义,沿路不少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末年代,柳州主要历史文化遗址之一的窑埠口岸就位于街区内。为形成明清历史特色风情商业街,窑埠古镇的规划设计,以“再现窑埠老镇古朴风貌,复兴古埠码头昔日繁荣”为基本思想,力求展现多民族文化共荣共存的地方特色,体现自然、历史、社会、民族、文化及人居风貌的整体性及和谐性。窑埠古镇建设内容包括两大区,古埠商业街区及侗寨文化风情园区。古镇商业街区由壮族风情街、苗族风情街、瑶族风情及及滨水休闲步行街组成,内设广西桂剧博物馆、戏台、广西民俗博物馆、文昌阁等公共文化设施;侗寨风情园区由鼓楼广场和侗族民居群等组成;力图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有机结合,使市民感到历史街区在有序、有机地发展,不断地创造一个为人们认同的相容、共存、和谐、舒适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2)滨江BLOCK街区。BLOCK街区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城市开发理念,它是20 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社区规划理论。BLOCK 街区的概念来源于美国,BLOCK是5 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Business(商业),L-Lifefallow(休闲),O-Open(开放),C-Crowd(人群),K-Kind(亲和),BLOCK 是居住区和商业的集中融合[8](图4)。

河东地区是柳州市市CBD的滨江区,有着丰富的滨江水岸、岛屿等最优的滨水空间,是城市轴线的形象打造和集中展示区域。河东地区邻里社区的布局,沿城市轴线,以BLOCK街区的模式布局,强化城市轴线的商业、休闲、诗意生活氛围;文化景观形象,塑造以BLOCK街区引领滨江都市生活。

2.3.2建筑更新

规划区拥有代表老城区形象的代表性建筑,其代表了防城的生活界面,设计通过拆除布局混乱、立面效果差的建筑,以传统风格民居重建,完成区域形象建筑展示墙。打通河堤街,使之成为区域生活、文化、商贸、美食、旅游的旅游走廊,形成沿江建筑风貌展示廊道。沿江空间界面通过对建筑及环境的空间形态、道路系统、公共活动空间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力求营造出具有传统滨江小镇韵味的特色商业业态。结语

柳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陈刚同志的说法,就是坚持“工业强市,富民兴柳”的总体发展思路,讲好“柳州话(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与柳州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个同步”理念,确定了建设“四个名城”的目标,使得柳州这座城市不但宜业,也更宜居。

参考文献: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7篇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国的城市化进程骤然加剧,我国也已掀起了城市化浪潮,并且在当代作用日益重要。我国城市社会的转型正面临着进入矛盾凸显的阶段,为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即将来临的当今中国自然涉及到和谐城市和和谐城市规划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和谐城市与和谐城市规划的有关背景、内涵,试述和谐城市的对策、和谐城市规划的对策,并探求如何在城市规划之中体现、融洽和谐这一理念。

关键词:城市化、和谐、和谐城市、和谐城市规划

引题(研究背景):城市化是新世纪中国发展的主线核心问题之一,城市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人和经济等资源向城市集中,地区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城市的竞争,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才是最好的出路。然而,我国的城市化呈现超常规的速度,城市的膨胀与经济的脱节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病”,例如: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城市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加剧的矛盾,工业化造成了大范围的污染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与增长方式粗放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建设功能的矛盾;弱势群体权益失衡、城市管理混乱、社区功能不足等等,这一切都表现得相当的不和谐。车前之鉴,为避免更深地陷入西方先城市化和后城市化的泥潭,我们要别无选择地走和谐城市的道路,这就需要对和谐城市和和谐城市规划有更好的认识,更需要将之付之于行动。

一、对和谐城市与和谐城市规划的认识

1.和谐城市的内涵及指标特征

目前人们对社会上关于和谐城市的定义已经比较熟悉,和谐城市是和谐社会在城市领域研究的空间载体之一,是和谐社会的空间附着区域之一。人们对和谐城市的认识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高度一致性外,其他方面有许多差异,有“历史与未来的和谐”、“城市与人的和谐”、“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城市发展和谐”等。譬如,王刚、王清海提出和谐城市的三个方面: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城市与人和谐,城市人与人和谐。和谐城市的构建需要各内部要素之间、内部与系统之间达到平衡状态,协调好几方面关系:一是城乡和谐,重点研究“城市蔓延”、“城中村”;二是人与城市环境和谐,合理建设规划适合人居的城市环境;三是协调内部群体的和谐,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和市民等。当然社会上探讨的不止于此,有着一套指标将抽象的和谐转化为可以度量的系统,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这个系统就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公共设施、社会四个子系统,系统性、以人为本性、可比性、易操作性是它的特性。总之和谐城市要求经济上要科学发展,基础设施要合理运转,自然上要和谐发展,社会层面上要友好共处.,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2.和谐城市规划的内涵及原则

与和谐城市密切相连的和谐城市规划是我们现时值得关注的着眼点。那什么是“和谐城市规划”?简而言之,就是资源与产业匹配、生态因素平衡、三大产业协调、城市布局合理、空间特色丰富、开发强度适宜、交通网络顺畅、环境整洁宜人、设施效率恰当、居住舒适方便这十个理念。第一个理念:资源与产业匹配。城市的三大产业应该与相应的资源对应,不能脱离实际的生产能力;第二个理念:生态因素平衡,主要指的是水资源、土地、气象、气候、农林渔牧等与自然相适应;第三个理念:三大产业协调,要求产业之间要相互满足、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各产业比例要合适;第四个理念,城市合理布局,满足环境生态平衡,满足产业要求,满足人们的生活标准;第五个理念:空间特色丰富,指城市应该有个性,发展应该与历史风格相并存,要别具一格不能千篇一律;第六个理念:开发适度,资源的开发

要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思想;第七个理念:交通网络顺畅要求道路安全畅通,各种运输相衔接,合理布局;第八个理念:环境适宜人居住,街道有序,建筑错落有致,自然而然并中和得体;第九个理念:各项设施要效率得当,有科学和水准且达到一定的效用;最后一个理念是居住舒适方便,包括出行、医疗卫生、上下班等地点的合理规划。

和谐城市规划也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大概可分为如下:统一于总体规划,充分体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近处着手、远近兼顾的指导,尽量创造宜居的条件原则;发展相关领域的法定性指导,加强各产业的调整及资源配置,使城市科学和谐发展原则;遵循资源节约型,建设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型建筑和社区,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着重保护生态环境,城市主体与环境相协调原则。

二、和谐城市与和谐城市规划的对策

从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科学技术中心角度来看,一个和谐的城市必须是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完备、整体环境优化,能够满足人们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的城市。

1.和谐城市总体对策

围绕前文我们提及到的城市化进程之中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建设和谐城市必须本着高效利用、持续发展、公平享用、以人为本的思潮去发展建设城市。第一,必须明确和谐城市的内涵和目标,建立城市和谐运行的新机制,这要求把社会各个层面融入社会的发展当中,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建设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创新的、有效率的、生态的、宜居的稳定城市;第二,致力于保障人的合法权益,激发人创造活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体现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并注重低收入群体;第三,加快发展,殷实城市和谐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抓住机遇突出发展机遇;第四,建设城市和谐文化氛围,塑造城市的灵魂,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思想成果武装人们,恪守道德规范并彰显和谐城市气氛,构建有特色的和谐城市;第五,着重加快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及运行机制的重建与再造,保障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把社区建成服务完善、文化繁荣、公平有序、安全稳定、和谐融洽的新面貌社区。

2.和谐城市规划总体对策

在提出和谐城市相应的策略同时,各界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城市规模限制,并且在功能、布局、结构上设计上具有弹性。加强对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概念规划的协调与衔接,以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确定优先发展地区的重点,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质量,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建设植被、绿地、湿地等生态比较敏感的区域。从政策高度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要有整体的观念,统筹城市资源,协调各方利益,化解城市矛盾,更不能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少一点好大喜功,多一点人性化,多一点对多元文化包容,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环境友好、节约资源。应该符合以下构想:规划体现市民意志,营造公民参与的氛围,最主要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以人为本或者多建设“阳光规划网站”等;规划美化市容市貌,塑造和谐的形象,如把握城市景观、丰富城市内涵、协调城市色调;规划引导市区建设,创造城市宜居的环境,如引导新区建设,促进旧城改造,合理城市功能布局,严格四线管制即红线(道路)、蓝线(水体)、绿线(绿地)、紫线(文物保护)和其它三线的建设。

通过和谐城市与和谐城市规划各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规划科学与否的重要标准是城市的和谐,对城市空间构成的“点”(市民)、“线”(市容)和“面”(市区)和谐构建是塑造和谐城市与创新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政策中体现呢?下面就几个方面来探讨。

三、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更好地体现和谐的一些实例

虽然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但是社会上存在的不和谐随处可见,诸如城市设计自然山水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城市公共空间交通系统的矛盾、新旧城区风貌不协调的矛盾等。

1.城市设计中的和谐实践

本例采取了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县——武宁县。

此前该县未能充分地利用山水特点,城市设计区域布局松散且绿化景观不连续,建筑形态各异参差不齐,影响城市风貌,体现不到和谐的韵味。

针对上述情况,相关部门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定位:第一功能定位(展现生态文化以及历史人文精神的平台),第二形象定位(城市发展布局与自然协调共存)。具体实施中主要突出3个方面的理念,即自然景观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市民活动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城市色彩与山水环境的和谐。

在第一个方面通过分析卫星图像和实地考察的经验积累对城市进行规整,将城市和人工要素直接插入自然环境中去,使之与人们对气候、景观、空间的偏好相适应;流动自然的肌理,对连绵的山脉、蜿蜒的水体、零星的岛屿和田地进行重新的缝合,如在植被较好的地方建设山林地带或者绿道建设,栽种各种的观光林木、竹子等,以形成城市生态景观错落有致的季相变化,周边的农田也以梯田形式保护水土,至于水岛就发展成为生态岛;第二方面就是整合不和谐的因素,很好地考虑市民的公共活动空间与对城市的空间感受,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等,如协和大道5处转折都是随着山形而专心设计的,尽量不去破坏原有的平衡;第三方面是沿协和大道的所有建筑景观资源都得围绕“政、商、居、游、产”几个方面,并且以灰色为主要基调,形成典雅街景,如入口处的“黛隐玉璧”、风貌段的“靛舞橙阳”、生态段的“青溢绿城”、产业段的“赫瓦青墙”等等现实写真。

2.城市绿色规划的和谐实践

本例采取的是中山市的绿色规划实践。该市的绿色规划自提出后在城市规划中有一定的地位,而且规划编制内容比较齐全。

中山市对中心城区用地状况进行反思,以保护自然环境、突出自然环境优先,创造良好的绿色大环境的思想对城市用地进行调整,将整个用地规划分为四类:农田保护用地、自然生态用地、远期发展用备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在石岐与中山港之间划定了一片绿色隔离地带,约有2.5公里宽和6公里长,当中包含有自然山体、农田和林地,同时也表明这是永久保留地带,严禁侵蚀破坏该区域。它不但防止了石岐与中山港连成一片的不合理状态,同时它与五桂山自然保护区相连,且北接石岐河,将自然生态很好地引入了城市,使它们互相连通,互相依托。

与此同时,城市周围规划设计了不同宽度的市区绿色保护隔离带,使各镇保持合理距离,更重要的是使城市被包围于绿色环境之中,除了加大公共绿地的建设外,也敦促各个事业单位动员起来建设相应的绿化地带,营造出“碧水、蓝天、绿地、花鸟城”的和谐气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看来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开展绿色经济”、“建设绿色广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该全面的深入人心,确保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和谐实践

西方的交通问题产生的问题引发了一轮“新城市主义”的热潮。广州现状的交通问题,东西向的交通一直是广州难题,地铁一二号线让市民感受到方便,加上现三四五号线以及广佛、广珠的轻轨的陆续开通,这大大的缓解了路面公交的压力。

广州近年来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在道路规划运用了行人专用、人车共存或人车分离等多种交通组织方式,过去那种“居民不敢让小孩在宅前玩耍,不让老人在小区内行走”的现象不复存在,使居民的生活安静和谐起来了。但现实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过马路违

规,行人行为意识有所缺乏等等。就我个人认为,广州城市的公交线路重叠、交叉、繁杂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行速不均匀导致时间难以准确控制,这会增加乘客们的拥挤感和压抑感;许多公交车的方向性不够明确,公车路线牌经常更换,容易使人迷失。个人觉得,应对公共交通系统进行优化,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公交的效率和效能。例如,设置繁忙时间公交车专用道,提高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改善乘车环境及候车环境,加强车辆改进维修、增加人性化的乘车指引设施(GPS智能公交信息报站系统),科学地规划公交线路对线路进行改建维修,合理设置公交点使之与过街天桥地铁站和隧道相适应,同时还要增加到偏远小区的车辆数量等,总之一切都要以人为本。

4.城中村的有关和谐的实践

广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中村的不和谐问题,如村民为了扩容有限的空间并且从房租中谋利,拆旧建新擅自加层或者违章起建,给居住环境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都是被城乡边缘化的结果。

针对这一问题,在城中村改造模式的实施选择上要贯穿和谐性原则。首先,在认识城中村问题上应该充分考虑其形成的过程,达到理想与实践(现实的艰巨性)的统一,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一是不能片面地追求城市化和谐化而置实际的承受力不顾,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二是不能为改造而改造,无原则无节制的迁就开发商,而是应该在符合规划要求的前提下留有再改造的余地,为其向和谐过度提供必要的条件。

城市总体规划分析作业 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影响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促进了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及城市规划管理的发展。若将两者有机结合, 不仅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而且能发挥出城市建设的积极意义。然而, 在两者“磨合”过程中, 难免会衍生出很多问题, 因此在未来的城市建设发展中, 必须不断修正完善, 如此才能保证其发挥积极作用, 为社会和大众创造更多福利, 同时促进城市建设稳定健康发展。

1 城市规划管理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1.1 城市规划管理的具体内容

城市规划管理在城市建设管理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从宏观层面上控制城市的整体规划, 而且能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建筑拆除重建、建筑新建改建扩建等工作更加规范。也就是说, 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质量对于城市规划的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各层级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能够促进土地优化优选, 实现城市资源充分利用, 使城市内部产生一个全新格局, 增强城市的整体美观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 我们学到很多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 可以使城市规划处于良性循环中。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同时, 应该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预测, 这样才能较精准的把握城市规划方向,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分配, 统筹各项城市规划活动, 带动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 必须科学规划, 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重组工作, 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1.2 城市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城市规划与管理, 二者密不可分, 相辅相成。可以说, 城市规划管理活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越来越得以显现。市政管理借助城市规划管理手段,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分配, 尽可能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 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发现城市规划管理呈现出下述发展趋势:首先, 借助管理手段全面掌控城市各类资源分配。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资源有效配置, 在管理过程达成统一利用和统一效能目标, 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资源满足人们需求, 促进城市各项产业发展进步;其次, 借助旧城改造对城市面貌进行改良。在现有城市规划范围上更新和拓宽, 积极引进先进工艺和设施, 促进城市发展进步;再次, 实现了城乡结合部的统筹协调管理。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城市周边和城市中心的同步发展;最后, 不再受到传统城市规划技术框架束缚。借助公共政策功能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管理。除此之外, 科学的城市规划管理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 为城市的发展进步创造一个良性环境。

2 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

城市规划设计的最重要内容是制定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在深入解读国家相关政策法令后, 结合城市实际情况, 依照城市具体需求确定城市规划设计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方向。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分阶段、分层次开展, 这样才能减少各种问题的出现。要结合城市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规划设计周期, 合理选用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区域规划和全局规划。在规划过程, 必须始终明确城市发展的重点, 不能为规划而规划, 也不能超出规划进行, 不能在总方针上偏离方向。在规划中, 要做到守法合法, 结合政策进行合理科学谋划, 设计出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内容, 筛选出最快、最好、最有效的城市规划方案, 以此促进城市各方面资源优化, 带动经济发展, 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3 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

3.1 城市规划管理会从宏观层面上产生作用

科学分配城市资源、合理分配建设项目, 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 它囊括了所有城市活动。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时, 必须紧密联系实际, 结合远景发展目标将二者统一起来。根据时代发展趋势, 树立适宜、科学、高效的城市短期目标, 建立科学的推进方案, 以促进长远目标的达成。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宏观管理目标都有很大的区别, 在不同时期同一城市也会有不同管理目标, 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贴合实际, 保证规划管理方案符合时代发展特征,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城市规划设计质量。

3.2 城市与城乡结合部的协调规划与共同发展

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 城市建设并非是独立的, 因而不能只顾脸面而忽视背后。只有坚持以中心建设为主轴, 遵循城乡结合部规划设计思路, 推动城乡结合部快速发展, 才能实现城市整体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要将市民的需求作为主导, 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要激发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城市建设中, 在土地征收、政策处理等方面积极配合, 更好的促进城乡结合部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

3.3 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管理载体

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在一些环境中可能会出现交叉,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开展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城市布局设计不能随性而为, 必须有效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技术工艺创新、规划布局科学、资源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进行城市建筑工程形体设计, 通过现代元素、色彩渲染、格局搭配等, 形成浑然一体的城市整体风格。

3.4 展现城市社会功能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当地的民俗民风、地区历史、文化状况各地域风貌, 充分彰显地方特色。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 除要保证建筑物具备很好的使用功能外, 还要保证建筑物的社会功能。要保证城市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符合城市整体空间结构规划, 这样才可以保证局部与整体的协调统一,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 更好的提高建筑整体的美观性, 体现一个城市的特有风貌。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 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活动时, 必须对城市规划设计进行科学管理, 将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协调统一, 借助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促进城市建设朝着长远方向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刚, 张明远.谈城市规划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05) :170.

上一篇:特色小城镇申报材料下一篇:礼仪部十一月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