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

2024-08-17

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精选12篇)

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 第1篇

从前,有条小鱼叫西西,它的家在风景优美的西湖。

一天,它从西湖逃了出来,因为它在西湖里住了太久,它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心里想:我的家太小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它游啊游,游到了一座工厂旁,闻到了一股恶臭,游近一看,可把西西吓坏了!原来,工人们正在往小溪里排污水,原来干净清澈的小溪,变得黑漆漆,脏兮兮的,还发出一股股恶臭,它心里想:人类真是不为我们着想,只知道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简直太可恶了!

第二天,它游到了咸水湖,它一游进去就差点窒息,里面简直太咸了,它赶紧屏住呼吸用力向前游了出去,一回头,发现湖面上飘着许许多多鱼的尸体,自己差点就成了它们中的一员,西西又游啊游,游到了黑龙江,江水刺骨的冷,就像把它放在了冰块里冰冻,连尾巴都无法摆动了,它在冰水里颤抖着说:“这里实在太冷了,不适合我。”于是它又游走了。

第三天,它游到了大海,西西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海,无边无际的大海简直就是梦想中的天堂,美丽、食物丰富,同伴多得数也数不清,它心里美滋滋地想:这里太完美了,我要在这儿定居下来。突然,它发现身边许多小鱼“嗖”地一下全没了踪影,正在纳闷的时候,回头一看,天哪!鲨鱼来了,它正张着血盆大口向自己游来,那白森森的牙齿可怕极了。西西使出吃奶的劲拼命往前游啊游,不知道游了多少时间,终于摆脱了噩梦,它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差点成了鲨鱼的盘中餐,外面这么危险,我还是回家吧!

最后,西西历经千辛万苦游回了西湖,畅游在熟悉的水里,感叹道:“还是家最好,没有危险,没有寒冷!”

优爸点评:通过时间点的叙述,推进了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从第一天开始到第三天,西西这条小鱼,经历了被污染的恶臭小溪,不能呼吸的咸水湖,再到冰冷刺骨的黑龙江,好不容易游到了一望无际的美丽大海,却又被凶恶的大鲨鱼追杀,最后还是回到了家乡西湖,一路上经历崎岖无比,文章叙述的情节也是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很好地吸引住了读者的兴趣。同时,小作者又在文章中透露出环境保护的意识。总体来说,是一篇生动的文章。优爸给小作者一个赞哟!

作者:宣芷涵

指导老师:张雅珊

公众号:优页作文选3

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 第2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发光鱼一家早早的起了床。因为它们要去海面上游玩。大女儿西西打扮的漂亮亮的,还穿上了自已用水草编成的花裙子,二女儿美美女也打扮的漂亮极了,它用贝壳做成项链挂在脖子上,高兴地叫:“爸爸,爸爸快出发了”。

它们准备好出发了。到了目的地,都非常惊讶!看到的并不是以前来游玩时那种美丽而又平静的.海面,而是到处漂着瓶子和易拉罐.......还有烟头呢!

“真讨厌!烟头把我的裙子都弄脏了!”西西生气地说。

“是啊,是啊,瓶子把我的贝壳项链都弄掉了”美美生气地说道, “妈妈,我不玩了,我们回家吧,这里太脏了。”

爸爸看着满是垃圾的海面只好领着家人回去了。谁知刚到家还没有坐稳,咣一声,家里掉下一个“宠然大物”,仔细一看,原来是人们喝完的啤酒瓶,把发光鱼的家砸了个大洞。发光鱼爸爸生气地说:“人类的道德素质真差呀,为了安全我们还是先去龙虾阿姨家避一避吧。”

龙虾阿姨很热情地招待了它们,还给它们做了丰盛的餐,正当大家吃地高兴的时候,一块大玻璃又从天上砸过来。差一点砸到龙虾阿姨的脚。它们非常生气,就一起去找龙王评理。龙王说:“你们放心,这件事我马上处理。”龙王马上给海面负责人打电话:“你们有人乱扔垃圾,给我的居民带来了危险和伤害,也给我们的海洋带来的污染,这样下去受伤害的最终是你们,希望你们能够爱护环境。”海面负责人羞愧难当,立即承诺:“我马上认真处理,一定还你们一个干净美丽的海洋。”

支起小学童话作文想象的点 第3篇

一、找准主题的点,明确想象的方向

所谓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所有的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展开,童话作文也不例外,童话作文所有的想象都需要根据主题展开,主题是童话作文想象的方向,离开了主题的想象就是乱想、瞎想。找准了童话作文主题的点,就相当于明确了想象的方向。

1.从阅读中找主题

童话作文需要主题,而主题是对生活、思想的提炼,往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让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小学生自己去找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在阅读中,在大量例子的触动、延伸中,以感性的形式帮助他们寻找适合写作的主题。比如学完《巨人的花园》,了解了“有爱的地方就有春天”的主题,很多学生可能对这个主题还有点感触,就可以继续让他们以此为主题,另编一个童话。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故事情节。再比如人教版教材“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有很多是关于感悟和人生道理一类的名言警句,就可以指导学生选一句作为童话作文的主题。从阅读中寻找主题,可以降低学生自己去寻找主题的难度。

2.从要求中找主题

主题,有时候也蕴含在习作要求当中,这就需要从要求中寻找主题、提炼主题。比如有这样一个习作要求:生活中,有时候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请你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经历,谈谈对这个观点的认识!也可以写成童话的形式。字数不限!这样一个习作要求,如果写成童话,主题只有两个: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与人方便不一定就是与己方便。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就可以提炼出主题。

3.从生活中找主题

童话作文是儿童心声的反映,是儿童用故事的形式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某些见解,而这些见解也就可以成为作文的主题,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在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道理,然后把这句话或这个道理作为童话作文的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让想象为主题服务。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那就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该持之以恒”的道理,然后把这句话写下来,作为一篇童话作文的主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主题是想象的方向,是童话作文的“灵魂”, 童话作文主题可以在正式作文之前就帮助学生设立,让学生明白通过这次童话作文我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这个道理我是从哪里得到的,是生活中、阅读中,还是习作要求中,从而引领整个童话作文的写作。

二、找准人物的点,规范想象的内容

童话作文中的人物决定着想象的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人物就有怎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故事”。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需要找准人物的特点、用点和超点,根据特点、用点、超点进行想象。

1.找准人物的特点

特点是一类事物区别于另一类事物的特有的、本质的东西,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童话作文中的人物来自世间万物,广泛神奇,但在把他们作为童话作文的人物时也应该遵循他们的特点,他们做出的事符合他们的特点,而不能逆特点而行,让想象变得不合理!比如老牛通常有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因此把它作为童话人物的时候,不能把滑头、狡诈的事情加在它的身上。又比如蜗牛爬得慢是特点,因此在想象情节的时候,就不能安排它 “健步如飞”之类。找准人物的特点,能规范想象,让想象变得更合理!

2.找准人物的用点

一个事物可能有很多特点,但是在童话作文中不需要写出其所有的特点,只需选取最能为主题服务的地方,即用点来进行就可以了。比如孔雀有羽毛美、腿长、飞得慢等特点,但如果要说明“不能骄傲自满“之类的主题,可能只需要选“骄傲自满”的特点,而要舍弃其他特点。找准人物的用点,能使想象更有针对性。

3. 找准人物的超点

童话是夸张的、神奇的,因此童话作文中的人物往往具有一些超点。所谓超点,也就是超出一般、正常范围之内的特点,类似于超能力,像《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具有七十二般变化等。人物的超点,可以根据作者的想象增加,比如作者可以给蚂蚁安上一双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自由飞翔;人物的超点,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比如为了突出“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的主题,可以给小胖猪安排坚忍不拔的品质;人物的超点,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特点无限放大,比如老鼠本身就具有牙齿尖的特点,在童话作文中还可以给老鼠配上铜牙铁齿,让它们更加无坚不摧!找准超点,能使想象不受常规限制,变得丰富多彩。

三、找准写法的点,撑起想象的框架

想象是虚的,但写法却是实的。虚的想象都寄托在实的写法中,通过恰当的写法表现出来,因此写法是想象的支撑框架。找准写法的点,可以撑起想象的框架。

1.找属于童话的写法

文章的写法有很多,但是童话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特殊的写法,拟人、夸张、对比是当中最常用的方法。比如拟人,使世间万物具有人的情思、动作,掌握这个写法,对童话作文的写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使想象有所依附。找属于童话的写法,然后恰当运用,能使童话中的想象有所依附。

2.找来自教材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童话课文,而每篇童话课文都呈现出不同的写法,或巧在整体,或胜在细节。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巨人的花园》一文主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巧妙地推进了情节,《去年的树》一文主要用心理留白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抓住这些教材的亮点,让学生在教材中学写法,不但可以把繁杂的写法分解到课文,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真正做到了“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

3.找适合儿童的写法

童话作文有许多写法,但也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水平,选择适合儿童的写法。比如反讽这种手法在童话作文中大量存在,能够起到表明主题、点明主题的作用,但是反讽作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跟儿童的主流思维是相悖的,因此是不需要儿童掌握的。只有找准适合儿童的写法,才能真正将写法落实到位。

支起小学童话作文想象的点 第4篇

一、找准主题的点,明确想象的方向

所谓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所有的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展开,童话作文也不例外,童话作文所有的想象都需要根据主题展开,主题是童话作文想象的方向,离开了主题的想象就是乱想、瞎想。找准了童话作文主题的点,就相当于明确了想象的方向。

1.从阅读中找主题

童话作文需要主题,而主题是对生活、思想的提炼,往往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因此让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的小学生自己去找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在阅读中,在大量例子的触动、延伸中,以感性的形式帮助他们寻找适合写作的主题。比如学完《巨人的花园》,了解了“有爱的地方就有春天”的主题,很多学生可能对这个主题还有点感触,就可以继续让他们以此为主题,另编一个童话。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故事情节。再比如人教版教材“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有很多是关于感悟和人生道理一类的名言警句,就可以指导学生选一句作为童话作文的主题。从阅读中寻找主题,可以降低学生自己去寻找主题的难度。

2.从要求中找主题

主题,有时候也蕴含在习作要求当中,这就需要从要求中寻找主题、提炼主题。比如有这样一个习作要求:生活中,有时候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请你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或某个经历,谈谈对这个观点的认识!也可以写成童话的形式。字数不限!这样一个习作要求,如果写成童话,主题只有两个: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与人方便不一定就是与己方便。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就可以提炼出主题。

3.从生活中找主题

童话作文是儿童心声的反映,是儿童用故事的形式来诉说自己对生活的某些见解,而这些见解也就可以成为作文的主题,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在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或一个道理,然后把这句话或这个道理作为童话作文的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让想象为主题服务。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情,那就可以引导他们说出“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应该持之以恒”的道理,然后把这句话写下来,作为一篇童话作文的主题,编一个童话故事。

主题是想象的方向,是童话作文的“灵魂”, 童话作文主题可以在正式作文之前就帮助学生设立,让学生明白通过这次童话作文我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这个道理我是从哪里得到的,是生活中、阅读中,还是习作要求中,从而引领整个童话作文的写作。

二、找准人物的点,规范想象的内容

童话作文中的人物决定着想象的内容,因为“有什么样的人物就有怎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故事”。进行合理、丰富的想象,需要找准人物的特点、用点和超点,根据特点、用点、超点进行想象。

1.找准人物的特点

特点是一类事物区别于另一类事物的特有的、本质的东西,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童话作文中的人物来自世间万物,广泛神奇,但在把他们作为童话作文的人物时也应该遵循他们的特点,他们做出的事符合他们的特点,而不能逆特点而行,让想象变得不合理!比如老牛通常有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因此把它作为童话人物的时候,不能把滑头、狡诈的事情加在它的身上。又比如蜗牛爬得慢是特点,因此在想象情节的时候,就不能安排它 “健步如飞”之类。找准人物的特点,能规范想象,让想象变得更合理!

2.找准人物的用点

一个事物可能有很多特点,但是在童话作文中不需要写出其所有的特点,只需选取最能为主题服务的地方,即用点来进行就可以了。比如孔雀有羽毛美、腿长、飞得慢等特点,但如果要说明“不能骄傲自满“之类的主题,可能只需要选“骄傲自满”的特点,而要舍弃其他特点。找准人物的用点,能使想象更有针对性。

3.找准人物的超点

童话是夸张的、神奇的,因此童话作文中的人物往往具有一些超点。所谓超点,也就是超出一般、正常范围之内的特点,类似于超能力,像《西游记》中的孙猴子具有七十二般变化等。人物的超点,可以根据作者的想象增加,比如作者可以给蚂蚁安上一双翅膀,让它们能在天空自由飞翔;人物的超点,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增加,比如为了突出“只要坚持不懈就能获得成功”的主题,可以给小胖猪安排坚忍不拔的品质;人物的超点,还可以根据本身的特点无限放大,比如老鼠本身就具有牙齿尖的特点,在童话作文中还可以给老鼠配上铜牙铁齿,让它们更加无坚不摧!找准超点,能使想象不受常规限制,变得丰富多彩。

三、找准写法的点,撑起想象的框架

想象是虚的,但写法却是实的。虚的想象都寄托在实的写法中,通过恰当的写法表现出来,因此写法是想象的支撑框架。找准写法的点,可以撑起想象的框架。

1.找属于童话的写法

文章的写法有很多,但是童话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有自己特殊的写法,拟人、夸张、对比是当中最常用的方法。比如拟人,使世间万物具有人的情思、动作,掌握这个写法,对童话作文的写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能使想象有所依附。找属于童话的写法,然后恰当运用,能使童话中的想象有所依附。

2.找来自教材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童话课文,而每篇童话课文都呈现出不同的写法,或巧在整体,或胜在细节。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巨人的花园》一文主要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巧妙地推进了情节,《去年的树》一文主要用心理留白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抓住这些教材的亮点,让学生在教材中学写法,不但可以把繁杂的写法分解到课文,减轻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真正做到了“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

3.找适合儿童的写法

童话作文有许多写法,但也要考虑到儿童的接受水平,选择适合儿童的写法。比如反讽这种手法在童话作文中大量存在,能够起到表明主题、点明主题的作用,但是反讽作为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需要高度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跟儿童的主流思维是相悖的,因此是不需要儿童掌握的。只有找准适合儿童的写法,才能真正将写法落实到位。

主题让想象有方向、人物让想象有内容、写法让想象可操作,这三者共同支起童话作文想象的点!找准这些点,能让童话作文的想象教学变得实在、可操作!

西西历险记童话作文 第5篇

西西早早的起了床,吃完早饭,西西闲得没啥事就出去玩。他来到森林里,看到高高的树上结满了红彤彤的果子。在大树下,有绿油油的草丛。突然,西西看到一个黑黑的东西在草丛里,不知道是什么。他抬起脚想踢一下看看是什么东西。

西西感觉脚被扎了一下,尖叫一声“哎呦”。原来那个黑东西是小刺猬,小刺猬说:“对不起,西西。”西西哭着说:“小刺猬,我再也不理你了。”说完,就转身走了。

走着走着。突然,一只大老虎从森林里跑了出来,伸着爪子想要抓西西,西西吓得趴在地上。这时,小刺猬看见了卷成一团就滚了出来,正好扎在老虎的屁股上,扎得老虎:“哎呦”了一声大叫撒腿就跑。

小狗西西小学作文 第6篇

在爸爸工作的贵州,有一只爸爸养的狗,名叫“西西”,它是一只黄金牧羊犬。“西西”本来是重庆的幺外公家养的,可不知怎么的,也许是特别喜欢爸爸的缘故,在爸爸去贵州时,“西西”跳进了车的后备箱,就这样,“西西”来到了贵州。

刚到贵州时,“西西”过不惯那里的生活,吃的只有白饭,馒头,而在重庆它可是有专人照料,每天吃的是猪肝煮饭,定期洗澡,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大家都开玩笑说,“西西”是从米箩篼跳进了糠箩篼。

“西西”很爱吃零食,尤其是蛋黄派。只要听到我从塑料袋里拿蛋黄派的声音,就会猛地跑过来,有一次,我吃着蛋黄派,突然看见“西西”在我面前,看着蛋黄派,直流口水,好像在说“小主人,我饿了,可不可以给我吃一点?”我看着它那可怜的表情,也就心甘情愿给它扔了几个过去,“西西”不管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还有一次,我在吃凤爪,“西西”一跃而起“抢”走了我手里的凤爪,还得意的望着我,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弟弟。

“西西”非常忠诚,它老在爸爸的办公室外走来走去,一见到陌生人,就一直对着陌生人大吼大叫,直到把对方吓跑为止。一次晚饭后,我出去散步,“西西”走在我的前面,还时不时地看着我,像是在说:“小主人,快跟上,别走丢了!”走着,走着,突然,一只土狗杀出来,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西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追上那只土狗,并与它撕打起来,我心里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咚咚直跳,暗暗的给“西西”加油,果然,“西西”没有辜负我对它的期望,把土狗给赶跑了。为了奖励它的“护驾”有功,我给了它两个最爱的蛋黄派。它简直就是一个“贴身保镖”。

“西西”很爱玩东西。因此,我把零花钱存起来,给它买了玩具“肉骨头”、“绿色网球”、“呼啦圏”。什么?“西西”还能玩“呼啦圏”,当然,我买“呼啦圈”是为了训练它钻过去的.。经过我的“精心栽培”,“西西”会钻圈,很高也难不住它。我把网球扔出去,它马上用嘴把球捡回来,这样来回的跑啊,跑啊,它也乐此不彼。有时,我会把“肉骨头”放在柜子上,“西西”就站起来,咬起“肉骨头”,一边玩去了。当大家聊天提起狗狗时,我就会向他们好好的炫耀一番“西西”的奇特本领,他们都惊奇不已。

余华笔下的中式西西弗斯 第7篇

《西西弗斯的神话》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作家阿尔贝·加缪一部哲学随笔集, 原书的副题是”论荒缪”。其中西西弗斯的形象是一个各个身体部位都高度紧张, 十分吃力的在一个陡坡上推动巨石移动的健硕而又伤痕累累的人, 他的目标看似很坚定, 然而当把巨石推上顶峰之后, 又重新陷入了命运的轮回:巨石还会从他的手中滑落, 滚到谷底。这种以永罚的形式存在的永无休止, 不仅是展现出这个世界的荒诞, 更体现了处于荒诞世界的生命个体的自我选择, 荒缪不存在于人之中, 也不存在个人身上, 存在人与世界的共同作用之中。西西弗斯是甘愿一次次的承担这种命运的荒谬的, 在被压制的状态下, 他懂得在每片尘土, 每粒细碎石屑上用自己的力量使巨石每次移动时所呈现的不同的有着微妙差异的生命状态。

《活着》中的富贵先是败掉了祖宗遗留下来的的所有财产地契, 从赌嫖豪奢的行为过渡到家穷四壁, 为生计发愁, 接下来便是无穷无尽的死亡接力:父亲终在无法释怀的变故后死在茅厕上、母亲穷困中染病死去、懂事而又天真的有庆在帮助他人时献血过度而死、哑巴凤霞在嫁了好人家开始幸福的时候因难产而死去、贤妻贾珍在最后的精神稻草凤霞死去后也步入黄泉、而女婿二喜在工地上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以致再无法拉扯自己的孩子苦根、最后由于贪吃豆子这种平时少吃的食物苦根也离富贵而去, 最后只剩下与富贵一样老的黄牛作伴, 继续安详地在农田里耕种, 停停歇歇。作家使文本中环绕在主人公周围的角色一个个死去, 在初读时觉得这是作家有意而为之来表现生命中的大悲苦, 这种偶然性极高的死亡突发事件罗列起来, 是为了阐释一个主题:生之艰难。富贵的苟活也被这样不负责任的读者定义为麻木的活着, 被痛苦侵袭习惯之后的坦然。然而随着对文本的深入, 会发现曾经的阅读体验会被认知基础上的一些形而上的一些思想推翻。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是简洁凝练的短篇, 然而被叙述的故事的结构及其故事本身给人无限的绵延之感, 这种绵延之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于生命哲学的表述与思考。人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从生命之始的个体性, 慢慢衍化到群体性, 然而最后又会在这条路上回归生命的本真:个体性。因此余华的众多死亡叙述不是为了表现弗洛伊德似的“死亡本能”, 虽然余华在自己的死亡叙述中表现了有机体从生机勃勃走向最终的无机状态, 但是叙述中的死亡个体自身并没有带着对这个世界其他个体甚至对自身的毁坏冲动与冲击本能, 我们能够体会到的反倒是像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 得出了类似的生命结论:现实的“荒诞”是人存在的一种必然状态:“人是这个世界上奇怪的公民:他拒绝现存世界, 却又不愿离开它, 反而为不能更多地占有它而痛苦。”

二、富贵和西西弗斯生命哲学的相通之处

“以笑的方式哭, 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富贵和西西弗斯都在以痛苦而又清醒的方式咀嚼生命, 看清了痛苦也看清了幸福。富贵在一生中都像西西弗斯一样在推动着命运给予自己的每次重压———每次亲人的死亡;他也像西西弗斯一样有过在征服山顶时片刻的欢愉———家珍并不嫌弃富贵的现状带徐有庆回家、富贵在经历战争的浩劫后幸存回到家乡与心心念念的家人重聚、不会说话的凤霞也嫁给了一个老实的城里人, 像普通女孩子一样过上了向往中的婚姻生活。这种经历不断逝去的死亡苦痛与现存的偶尔零星幸福相互穿插, 相互交织, 构成了富贵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富贵不同于一些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是被历史大潮流推动着向前的所有平凡人中的缩影。这些“小人物”在生命的历程中, 没有侧重描写其外在的政治环境与历史现象, 也没有具体描绘富贵在度过每段生命困境具体的生命体验, 他只是在以自己认为最自然的方式生活着, 经历着, 承受者。在这里叙述的富贵与西西弗斯很大的相同之处是在于二者处于相同的苦难循环中:我们总要解决无尽的苦恼, 在看似解决了的背后, 其实下一个烦恼正在逼近。对于苦难的态度:都忠于自己的生活选择, 因此在为自己的选择基础上的现实承担责任。活着, 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破裂去生活, 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 固执地迎向幸福。因为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 而只要竭尽全力去穷尽就应该是幸福的。两个主人公都在生命的流逝中学会去接受自己的命运, 富贵是在安详的晚年中和耕种的老牛共同生活, 这份生活带着对过去所有苦痛以及也是最大的幸福残留的记忆:老牛拥有多重身份、多个名字:家珍、有庆、凤霞、二喜、苦根, 同时也带着对未来前途的无期待亦不完全冷漠的态度, 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活着本身已经需要太多的精力力气, 这对一个饱受苦难的孤寡、暮年人来说会更加懂得生存的含义。最初以为生命追求的是激情与崇高, 在阅历增加, 泪流使皱纹的沟壑布满脸庞时才知道, 生命的琴键之音应该降低、降低。从相似的创作《许三观卖血记》里同样可以领略生命的这个哲学:生命的重压, 使生命的符号———血液从人本身剥离, 但是精神上的忍受———活着本身是人本身最具有韧性的展示。活着不是没有绿洲的荒漠, 也不是一片蓝色的汪洋, 活着本身就让主人公获得了充实。为了寻找理由而活着, 一致认为是一种活着的理想状态, 但这种生命状态在中国的余华和法国的加缪笔下都得到了相应的否定, 以虚构的文学文本 (余华自身对这个故事的虚构性也做了否定, 当我虚构的人物越来越真实时, 我忍不住会去怀疑自己真实的现实是否正在被解构) 和相应的荒诞理论做了指向:“我看到有些人荒唐地为着那些所谓赋予他们生活意义的理想或幻想而丢掉了性命。所谓活着的理由, 也就是死的极佳理由。”西西弗斯的韧性以一种更为乐观, 享受处境的态度展示, 由于文化语境不同, 作者或者后人的阐释不同, 所以与我们在余华笔下看到的主人公富贵、许三观在相同之中又有着众多差异。

三、二者不同的文化语境造就的不同生存解读

西西弗斯不仅是在苦难中承受重压的人, 他的承受自身就在进行一种捍卫尊严的反抗。就如加缪以西西弗斯为例所解读的荒诞那样:荒诞既激励个体又贬压个体。其实, 是世界把他贬压, 是我把他解放。我把他的全部权利都全部给他了”。西西弗斯他在浑身沾满泥土, 伤痕累累的状况之下, 在把脚下经过的每片土地, 每颗土粒当做自己欣赏、征服的世界的同时, 这种表面上的妥协已经暗自向一种最大的反抗转化。永无止境的困境中永不停下的脚步, 活在自己的激情世界, 是对永罚的幻化。加缪的“荒诞原理”将面对荒诞的态度分为三种:一是生理上的自杀, 二是哲学上的自杀, 三是反抗。第三种态度反抗中的激情是对西西弗斯的评价, 因为西西弗斯拥有现在与种种现在之延续的不断的意识, 最大限度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 并且最后以超越精神成了人道主义的象征。对于余华的《活着》的主人公富贵则不同, 许多人认为富贵对于生命采取的态度过于消极, 过去的经历使富贵麻木了, 这实则是未被作者的创作初衷的。在用加缪的理论和西西弗斯作比较时, 发现富贵的生命哲学也较符合加缪的“荒诞理论”, 荒诞的三种结果:我的自由即是指一种摆脱除生命自身以外的所有的一切事物的自由体验, 这是一种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毫无责任的感觉。这种自由符合富贵最终作为活着本身的活着, 它不是在“自由”的名义下美化悲观厌世的哲学, 是一种接近于非理性状态下的, 在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中“小人物”的主观生存动机。在中国博大沉稳的大地上, 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是以这种生存状态在活着的。生活的众多波澜对于一个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匮乏以致毫无反抗力量的家庭是致命的打击, 但最终都在风雨中继续飘摇。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生存中的重压并不比所有的死亡都来得更容易, 更为轻松的让人接受。生活中不缺乏扼住命运之喉、在苦难之还游弋的勇士伟人, 而组成人类生活的大部分是那些甘于默默承受的人, 以缓慢的步伐行走在人类的历史中, 走向自己最终的目的地。

富贵和西西弗斯以及类似于他们的文学形象, 沉淀着创造者赋予他们无限的精神力量与生命之思。与人类历史和存在没有任何固定意义或目的, 却仍然在这个荒谬世界中从事活动问题的人对话, 我们会得到更多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先见与启迪。

摘要:在余华的《活着》和同年创作的《许三观卖血记》叙述中, 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早期的冷漠、绝望、暴力血腥, 而是在对世情善恶一视同仁的基础上, 经过温情的承受这种行为体现出生命的超然, 而这超然背后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人物生存本能, 它同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身上寄托的生存精神有一种类似的命运哲学思考, 且也有着作家独特的人生哲学浸透在其中。

关键词:余华,活着,西西弗斯,加缪

参考文献

[1]余华:《活着》, 《南海出版公司》, 1998年5月

[2]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家出版社》, 2012年9月1日

[3]加缪:《西西弗斯神话》, 张清、刘凌飞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13年1月1日

[4]唐虹:《传承与超越——余华小说中的存在主义意识审视》, 《鸡西大学学报》, 2010年12月第10卷第6期

西西弗斯的石头 第8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国王西西弗斯因为蔑视宙斯,违抗神的旨意,于是,他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不仅失去了国王的地位,而且受到了众神的惩罚和嘲弄。

众神们要西西弗斯把一块巨石从山脚下滚上陡峭的山峰,并且不能得到任何人的帮助。由于巨石非常沉重,常常是还没滚到山顶,就又滚回到山脚下。但是他必须再次将石头从山下往山上滚去,并将再次接受巨石滑落的现实。在众神看来,这种看来根本无法达到目的的劳动,对他来说是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摧残他的意志,让他生不如死,精神崩溃。

今众神意想不到的是,无论生活发生何种改变,西西弗斯始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快乐的人。当他无法改变这一切时,他便愉快地接受命运的大起大落,甚至严酷的惩罚。滚石上山,这种看似无效的劳动,但西西弗斯却认为这是对大地的无限热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所以,哪怕自己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滚石中,可心里仍是充实的、幸福的。他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而不是属于众神的。他不断地往山顶滚着巨石,不断地重复着同一件事,这种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他心里感到充实。

对他来讲,在滚石上山的路途中,他只属于他自己,既不是荒漠,也不是沼泽,更不是人生的末日。这块巨石上的每一粒尘土,这山道上的每一棵树木和草茎,对他来说已形成一个世界、一个天空。他想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和众神刀光剑影厮杀后的血染沙场,而是能在这种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静。

他的这种生的力量和心的安静,令众神目瞪口呆,胆战心惊。宙斯不禁喟然长叹:这是一个真正不会被打倒的人,因为在他身上潜伏着一种精神,那就是无论身处何处,永远看到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

他的这种生的力量和心的安静,给科林斯王国的臣民们以巨大的信心和力量,人们看到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这是荣获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著名作家加缪在他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小说里描写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个近似苦行僧的人,他在毫无指望地滚石上山中,播撒着无尽的坚韧和希望。

西西弗斯的石头,是悲惨的源泉,也是重获幸福的踏板。他就在这不断开始、不断失败中,反反复复无穷尽的同一件事中,找到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他的这种幸福和快乐,令人肃然起敬,感慨系之。

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 第9篇

一、荒诞的推理

《西西弗神话》是加缪从1936年到1941年间断续完成的, 但其内在的哲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受影响。全书分为三个部分:荒诞推理、荒诞人和荒诞创作。第一部分围绕“荒诞感”、“荒诞”展开, 而荒诞人和荒诞创作这两部分中则直接把第一部分作为一种方法运用其中。荒诞人把荒诞概念具象化, 并逐步靠近荒诞的概念;荒诞创作则主要体现全篇的文学性质, 而且更具有文学评论性质, 并以“荒诞”为切入点分析了许多文学作家、作品。

加缪在开篇便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 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 等于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1]这显而易见地表露了加缪哲学概念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人的生存问题。在《荒诞与自杀》中, 加缪如此解释:“自杀, 在某种意义上, 想在情节剧里那样, 等于自供。就是自供跟不上生活, 抑或不理解人生……”、“自愿死亡意味着承认, 哪怕是本能地承认这种习惯的无谓性, 承认缺乏生活依据的深刻性, 承认日常骚动的疯狂性以及痛苦的无用性。”[2]其中“习惯、依据、激情和痛苦”是其关键词, 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自觉, 依据是种有意识的领悟, 激情是种积极乐观的投入, 而痛苦则是对极限境遇般的体味。当生活在习惯中麻木着的时候, 人只是活着, 只有当人从生活中寻找依据、激情和敏感地体味到痛苦的时候, 他才在生活。[3]

荒诞的本意是不协调, 是指音乐中的不和谐音。荒诞概念是17世纪散文家帕斯卡在《思想录》中第一次提出, 但到20世纪才引起关注, 加缪同时代的法国作家马尔罗涉及过这一问题, 而贝克特的喜剧被称作荒诞戏剧。[4]在加缪的荒诞概念中, 荒诞概念是以荒诞感为基础。“荒诞产生于人类互换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 这同时就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抗, 也是能动的主体与自身所具有的顽固强大的客体之间的对抗。“荒诞, 是悟者的形而上状态, 不是通向上帝的。”荒诞是有意识的人的才能感觉得到的, 人类精神之外, 不可能有荒诞。荒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为上帝缺席后的生活。上帝一直是中世纪以来连接人与世界的纽带, 一切都是围绕着上帝而编织的世界, 一旦这层面纱撕开之后, 生活的本来面貌就暴露无遗, 失去了宗教信仰的人, 由此产生了对人生和世界的荒诞感。“一个哪怕能够用歪理去解释的世界, 也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想和光明的世界里, 人就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就升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 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 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5]歪理指的就是基督教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恰是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代表。加缪说:这是最令人心碎的激情。激情是指清醒的意识, 心碎是指意识到荒诞之后的处境。

二、荒诞的表现和对待荒诞的态度

西西弗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角色, 他的意义在希腊神话中是一个受到判罚的角色。而加缪的哲学内核是存在主义, 他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问题, 他把西西弗转移到人类精神生活的层面, 用他独到的见解, 给西西弗灌注了人的精神和血肉。西西弗不断把岩石推上山, 岩石又一次次不断滚落到山下, 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没有尽头。西西弗作为一种隐喻, 无疑表现的是人存在于世界中的荒诞感。西西弗被视为荒诞英雄, 但不是悲剧英雄。因为他的明知无为而为之, 他“对诸神的蔑视, 对死亡的憎恨, 对生命的热爱”, 他拒绝着来世, 反抗着现实。他意识到了推石上山的“无用又无望”, 他意识到了荒诞的存在, 但他没有选择自杀或者希望来逃避荒诞, 而是直面荒诞, 并与荒诞共存, 他知道荒诞和幸福密不可分, 紧密相连。幸福能产生“荒诞的发现”, 荒诞也能产生“跃动着的幸福”。

荒诞可以推理出三种结果, 分别是“我的自由, 我的激情, 我的反抗”, 这是三种对待荒诞的态度。自由是第一个层面, 是指一中摆脱生命自身以外的所有的一切事物的自由体验, 这是一种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毫无责任的感觉。激情则是指对现在与种种现在之延续的不断的意识, 最大限度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重要的不是生活的最好, 二十生活得最多;要穷尽现在, 重要是生活在现在, 而不是生活在别处, 所以加缪歌颂身体的伟大:创造、行动、爱抚。[6]反抗, 是比激情更进一步的行动, 是加缪的哲学的另外一核心概念, 也是加缪认为对待荒诞的根本态度。

“有些人, 生而为活;有些人, 生而为爱。”人在意识到荒诞之后就应该正视荒诞, 正如加缪所说“生存, 就是使荒诞存活。使荒诞存活, 首先是正视荒诞。”有尊严的生活是为生活而生活。反抗也可以叫做肯定, 是比激情更进一步的行动。意识到生活的荒诞是一个出发点, 更重要的是对荒诞采取反抗的态度。[7]诸神给西西弗的判罚是他逃脱不了的宿命, 既然如此, 不如面对, 这便是对诸神最大的反抗。这种格调是既悲怆有崇高的。加缪虽然认为世界和人的命运是残酷的, 荒诞的, 但是对自然和人生是热爱的。他消极地看世界和人生, 却用积极地态度去面对。明知无为而为之, 生活本身赋予的荒诞行, 要靠反抗荒诞去消解, 自杀和希望都是逃避荒诞的方式。

三、结语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较为系统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 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 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 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 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 他为世人指出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之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 他“知其无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成为众多人的精神导师。

摘要:人道主义是加缪思想的核心, 他关注人的尊严问题。荒诞是加缪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 《西西弗神话》中加缪对荒诞的产生、表现和他对荒诞的态度做了系统的阐释。

关键词:西西弗,荒诞,推理,反抗

参考文献

[1]、阿尔贝.加缪著, 沈志明译《西西弗神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版, 第4页

[2]、阿尔贝.加缪著, 沈志明译《西西弗神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版, 第6页

[3]、买琳燕《一样的“西西弗”异样的“荒诞”——试析加谬的<西西弗神话>》,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6)

[4]、邱永旭《试论〈西西弗神话>的荒诞观》,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5]、阿尔贝.加缪著, 沈志明译《西西弗神话》,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版, 第4页

[6]、邱永旭《试论〈西西弗神话>的荒诞观》,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西西里的传说 第10篇

勿庸讳言,作为一股政治势力的黑手党已经成为全世界都不能忽略的存在。据不完全统计,黑手党如今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凡是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能见到黑手党的影子”,曾有研究黑手党的专家这样写道。从西西里崛起的黑手党,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间就已经遍布世界各地,通过对超级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政治影响,成功地“撬动了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黑手党的发源地西西里岛,如今俨然已经成为全世界黑社会组织眼中的圣地。

西西里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这里辽阔而富饶。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盛产柑橘、柠檬和油橄榄。由于其发展农林业的良好自然环境,历史上被称为“金盆地”。正是在这个“金盆地”中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黑社会组织。

政治与社会

国家以暴力起家,权力垄断是其存在的基础。任何拥有权力的组织都倾向于把自己变成~个国家似的组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所有这些组织中,黑社会势力最为特殊,它具备了权力垄断性的所有特点,所不同的是,它只垄断某一地区,某一领域内的权力,而且尽量避免跟上层权力发生冲突。当然,权力天生具有排他性,任何权力都不会容忍异己权力的存在,除非那个存在的权力能够替它创造利益。西西里岛黑手党的崛起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世界上最有名的黑社会组织,黑手党可谓家喻户晓,历史上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使得黑手党迅速崛起而成为西西里、意大利乃至全世界都举足轻重的一股政治力量,鼎盛时期,他们决定着西西里的一切,影响着意大利的政治决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二战的进程。

1828年3月30日,“西西里晚祷事件”成为黑手党崛起的标志。在这一天的晚上,一个刚刚成婚的西西里少女被一名法国士兵奸污,这名少女的母亲哭喊着将她的愤怒传遍了西西里的每一个角落,整个西西里在这一晚沸腾了,历史上殖民统治的积怨和“家仇岛恨”一起爆发,西西里人举行了起义,宣称要杀死在西西里岛的每一个法国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立了Mafia组织,也就是现在闻名世界的黑手党。Mafia是意大利语“Morto Alla Francia,ltaliaAnela”(“消灭法国是意大利的渴求”)的缩写。

黑手党诞生后以其组织的严密性和对待敌人的残忍和无情迅速崛起,他们抵抗侵略者,暗杀国外公司在西西里的代理人,组建自己的贸易集团,通过各种方式最终成为主导西西里的真正主人。黑手党组织一般都是家族化的,结构清晰,各个组织、家族之间互不干涉,各自管理属于自己的地盘。一个完整的黑手党组织就像一部严密的机器,由老板(boss or Don)、法律顾问、参谋(Consigliere)、二老板(underboss)、指挥官(Capo)和士兵(Soldier)组成。

一般来说,每个家族被一个“老板(boss)或者Don(西班牙语中对公爵或贵族的敬称)”所控制,老板与家族的具体行动之间被亲信层层隔离。boss可以任命家族中的“顾问”(Consigllere),一般由最亲近、最信任的家族成员担当。Consigliere负责调解家族内部纠纷,同时还担任“二老板”的护卫,他的主要任务是将家族的一切具体行动“合法化”。二老板(underboss)通常也是被老板所任命的亲戚担任,他被视为掌管所有军团指挥官的“总指挥官”他只听令于老板;若老板入狱或就医,他们就必须担任老板的代理人(代理的老板)。

黑手党各家族内部还有为数众多的“军团(Reglme)”,通常每个家族有4个至10个“军团(Reglme)”,每一“军团(Regime)”由数量约为20至30名的“士兵(soldier)”组成,用以执行具体行动。各军团均由一位“指挥官(尉官)”领导。指挥官由二老板提名,但最终选择权在老板手中。所以,指挥官直接对老板负责。每当老板做出一项决议,他决不会直接向负责执行的士兵传达命令,而是由一系列的军团(总)指挥官代之传递指示。如此,当下级成员被司法部门俘获,上级成员便可金蝉脱壳,免受法律制裁。

提起黑手党的杀手,总会有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凡是被列入黑手党暗杀名单的人最后没有能够幸免的。但是杀手的暗杀行动必须经过家族首领的核准,否则私人的报复行为可能触发一场战争。

“正义”与邪恶

意大利黑手党真正崛起是在一战和二战之后,可以说是墨索里尼成就了黑手党在全世界的地位。一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崛起,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府对黑手党痛下杀手。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一个叫奇丘的市长在墨索里尼视察西西里期间与之发生龌龊,两个人谁也看不上谁,最终导致意大利政府与黑手党决裂。

奇丘表面上是西西里首府巴勒莫的市长,但是其真正的身份是西西里黑手党家族的代理人。奇丘还有另外一重更加特殊的身份,他出身贵族,是唯一享受宫廷礼仪的市长,也是唯一获得意大利最高勋章——骑士十字勋章的人,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马努依三世是他儿子的教父,因此奇丘虽然是一个小小的巴勒莫市的市长,但是在整个意大利却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然而,打着民主旗号上台的墨索里尼心中对这些老牌的意大利贵族异常鄙视,认为他们是落后于时代的“寄生虫”,因此在视察巴勒莫期间摆足了新任总理的架势,根本不把奇丘放在眼里。奇丘对墨索里尼的做法更是怒火中烧,意大利国王在他的面前也不敢如此傲慢,因此在一次巡视中,奇丘用挑衅的口吻对墨索里尼说:“要这么多警察干什么7有我在,没什么可怕的。”然后,奇丘转过身对身边的市民训道:“墨索里尼先生是我的朋友,当代的伟人,你们谁也不许碰他!”言语之中尽显讽刺。

而在1921年决定法西斯上台的关键选举中,黑手党控制的西西里拒绝向意大利议会输送任何支持法西斯的议员。奇丘的话让墨索里尼的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他决心彻底消灭黑手党。他安排了他的心腹莫里将军做西西里总督,毫不手软地开始了对黑手党的全面镇压。凡是被告发为黑手党的人,如不招供,就会受到中世纪的酷刑伺候。数千人被处死或流放,黑手党的骨干纷纷逃离西西里岛,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去了纽约,开始了他们的另一段传奇。

黑手党骨干成员逃出意大利后,意大利本地的黑手党成员并没有放弃对于法西斯政府的抵抗,他们继续从事暗杀、绑架的活动,成为世界范围内对抗法西斯统治的重要力量之一。反法西斯的二战进行到关键时刻。正是纽约的黑手党和意大利本地的黑手党成员帮助盟军完成了二战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西西里两栖登陆,给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的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并最终迫使意大利法西斯政府倒台。而此后,意大利的黑手党获得了半合法的政治地位,得以公开活动。

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意大利的黑手党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方是由于科技和生活的进步使得传统的黑手党存在模式受到了挑战,新兴的少壮族更倾向于高智商的地下活动,对传统的依靠暴力把持经济命脉不屑一顾,同时老牌的黑手党家族的更新换代和对新兴经济机会的争夺交织在了一起,意大利很多的黑手党家族因此发生了火拼,黑手党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在这些火拼中丧命。同时,1982年,西西里岛巴勒莫省的省长被暗杀,意大利政府认为这是西西里黑手党所为,开始了对西西里乃至意大利黑手党的大清洗。在多重打击下,意大利的黑手党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西西的办法小学童话作文 第11篇

故事的背景是西西里岛这样一个浪漫的岛屿, 美丽的落日、温暖恬淡的黄昏和独特的具有西西里风格的建筑, 给观众带来了舒适的视觉享受, 影片的开头就为整部作品奠定了一个美与梦幻的基调。影片的女主角是玛莲娜, 她是一个高贵浪漫而美丽的女人, 影片所描述的西西里也是这样一个浪漫美好的岛, 人与景的相互交融、相互映衬能够带给观众许多关于美的享受。这部影片浪漫唯美、细腻感性, 并且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故事的美首先体现在女主人公玛莲娜的身上, 作品不仅仅是从正面角度来展现玛莲娜的美, 一方面直接展现玛莲娜的性感红唇、美腿以及美丽优雅的秀发, 同时又通过侧面的角度, 比如男人垂涎欲滴的镜头、女人妒忌的目光, 这些都将一个美丽性感同时又优雅傲慢的女人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影片的美除去女主人公玛莲娜, 还体现在视角男主人公维利图的身上。一个不谙世事、单纯善良的少年被玛莲娜的美深深地触动。他一直默默地关注着玛莲娜, 这种关注起源于少年时期的性启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暗恋甚至是迷恋的情愫, 整个影片变成了一个少年暗恋与成长的故事, 真实而美好, 除去少年懵懂的爱慕之情, 维利图也用善良、纯洁守护着玛莲娜。

二、从道德角度分析电影中的善与恶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西西里的岛熙熙攘攘, 玛莲娜是众多居民中他们中独来独往、特立独行的一个, 她美丽、孤独、优雅而傲慢, 但是对于玛莲娜这样一个完美的女人, 道德的尺度和标准已经毫无约束作用了。男人的欲望和女人的妒忌使得他们蒙蔽了双眼, 他们来不及审视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女人, 主观上把她当作一个放荡的女人。玛莲娜对于这些似乎从来不在意, 可是她孤独行走时却面露悲伤和孤独, 这些都映入维利图的眼中。然而她的沉默与不解释, 只能助长西西里居民的气焰, 男人对她不加收敛的淫欲目光, 女人对他肆无忌惮的谩骂和中伤, 这些使得玛莲娜最终爆发了, 在女人们的群殴羞辱和谩骂下, 她那样孤独狼狈地坐在地上, 撕心裂肺地喊叫着, 这一切的结局都源自于西西里岛上居民扭曲的道德观。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 为了维持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必须要制定一些规则和准则, 这就是法律。故事的背景是二战, 那个时候战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 在这样的情境下, 人性更加显露无疑。当一个人因为特立独行而被孤立的时候, 所有人就更加不择手段地对付他, 他们不顾法律和道德的约束。玛莲娜就是这样, 西西里的居民已经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人类内心丑恶的一面使得他们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地对待玛莲娜。

抛开特殊二战背景, 西西里的居民们对玛莲娜残忍的行为也将人性丑恶的一面展露无遗, 这种劣根性源自内心的那种丑陋和妒忌。玛莲娜是一个高贵美丽的女人, 所有男人对她垂涎欲滴, 战争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自然吸引了众多男人的关注和觊觎, 收获多少关注就会招致多少嫉妒, 欲望和嫉妒在心中得到无限的扩大, 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就会一点点被显露出来, 男人不顾一切要得到她, 女人想尽办法要羞辱她、折磨她, 说到底, 这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摧毁。美好的事物成为众矢之的, 这不仅是女主人公的悲哀, 更是人性的丑恶和悲哀。影片最后做了强有力的对比, 当玛莲娜跟随丈夫重新回到了西西里岛的时候, 往事的沧桑已经带走了她过去的高贵和美丽, 失去了男人的觊觎和女人的妒忌, 女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残忍地对待玛莲娜了, 因为此时的她和她们已经没有什么不同, 女人们因妒忌而扭曲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补偿, 她们能够接受这样平凡的玛莲娜, 导演用这样强有力的对比, 讥讽了人们口中的伦理与道德。

三、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浅析《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女性主义批评源自20世纪60年代, 提倡贴近生命本体, 关注妇女的独立、平等与自主, 关注女性形象, 以求建立以女性独有的生活历史、审美体验为内容的女性主体身份, 颠覆大一统的菲勒斯男权话语价值中心的二元对立体系。影片女主人公玛莲娜痛苦的根源就是父权制社会的奴役。影片中对于男性性特征和性冲动的大篇幅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父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

影片中的维利图以偷窥者的身份目睹了他的梦中情人玛莲娜的经历。影片中他有多处幻想, 例如英雄救美、埃及艳后等片段, 这些情节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对女主人公的迷恋, 但是另一方面, 对于改善他爱的女人的生活, 却表现地无能为力, 对此, 他只能表现出深深的惭愧。影片看似在刻画维利图有多么深爱着玛莲娜。然而, 维利图作为一个男性个体, 本身也是男权社会的缩影。影片借维利图之眼, 表现出男权社会里男性对女性的优越和奴役。

在影片中, 西西里岛上的男人们是男权社会欲望的代表。他们觊觎玛莲娜的美貌, 想要得到她。玛莲娜的丈夫战死沙场, 她没有了依靠, 岛上躁动的男人们开始窃喜, 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得到这个不可方物的美人儿了。甚至连学校的男生也开始认为他们终于有机会能接近玛莲娜。学生们恶搞玛莲娜的父亲, 趁其耳背说尽了侮辱玛莲娜的话。十几岁的小孩有如此之行径, 可见男权制度的毒害之深。年轻的军官意欲与玛莲娜结合, 却因年老丑陋的牙医的掺合, 而吃官司。替玛莲娜作辩护的律师, 所持的惟一动机就是得到玛莲娜。因为太美丽, 玛莲娜无法正常生活, 走到哪里都要忍受男人猥琐的目光, 甚至连父亲都因不忠的传闻拒见玛莲娜, 使得玛莲娜孤苦无依、举目无亲。最终, 走投无路的玛莲娜用身体做交换, 男人们趁机施舍占有她, 这无疑是一种对于男权社会的控诉。

四、结语

音乐王国的西西弗斯 第12篇

——贝多芬同女友贝蒂

娜的谈话

被当代美国小提琴大师斯特恩(Stern)誉为当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美籍华裔)拉了二十几年的巴赫组曲,如今对巴赫的音乐依然不时有新的发现,赋予新的理解。

为什么会如此呢?对巴赫的一首曲子难道也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吗?要知道,天地人间只有少数几样东西才需要人类对它们不断作新的发现,赋予新的理解。德国古典音乐正在这几样东西之列。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灵魂的披露和人类本身的再现;德国古典音乐是旋律化了的德国古典文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总的汇合和交融。我们对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音乐的新发现、新理解,就是对人类本身,对我们自己灵魂的广度和深度的新发现、新理解和新的惊异。

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贝多芬大概是谈论哲学最多的一位作曲家。当然,他所谈论的哲学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即对人、社会和大自然以及这三者的内在关系的紧张而深沉的思索。

当贝多芬用德语陈述自己的哲学见解的时候,他充其量是一个三流(甚至还不能入流)的哲学家;可是,当他一旦改用旋律(音响)语言在钢琴、提琴和铜管乐器上陈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时候,全世界都要毕恭毕敬地倾听他那雷鸣闪电般的英雄绝唱。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的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

有的人(如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除了外在的生活,还有波澜壮阔的内在生活。然而正是这看不见的内在生活,正是他们的思想感情,正是他们的灵魂、胸臆和意志,才造就了他们,使他们形骸不存而精神不朽,使他们“其人虽已段,千载有余情”。

贝多芬当在这万古不朽者的名单之首。

“贝多芬的一生算得上是幸福的吗?”——近年来,当我听完他的乐曲,看完他的书信和有关传记,我就常常会这样问自己。

这个问题可不容易回答。因为它涉及到人生哲学的最微妙处。而哲学问题的答案往往是模棱两可的。也许,哲学只有不断提出问题而没有最后的答案。

论外在生活,贝多芬的一生当然算不上幸福。耳聋、经常处在孤独之中、多次失恋(终生没有点燃起家室的炉火)和其他种种的疾病、烦恼、痛苦缠身,还有经济拮据,生活上的窘迫,哪有幸福可言?

那末,论他的内在(精神)生活呢?

我想起了古希腊有关西西弗斯的神话。

西西弗斯被众神判决推运一块巨石至山顶。由于巨石本身的重量,到了山顶总要滚下山脚,于是西西弗斯又得把石块推上山去,如此反复,永无止境,永远也没有尽头。众神认为,让西西弗斯服这永恒的劳役是最严酷的惩罚。作为一种哲学比喻和象征,西西弗斯的命运仿佛就是人类的命运。贝多芬和歌德的命运,还有康德和黑格尔的命运,都是西西弗斯式的,而且都很典型。

一八二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歌德对爱克曼说:

“人们通常把我看成是一个最幸运的人,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我的一生所经历的途程也并不挑剔。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的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我的年表将是这番话的很清楚的说明。”(《歌德谈话录》,第20页)

歌德呕心沥血,不停创作辛劳的一生,是典型西西弗斯式的一生。但是他并不抱怨。他饱尝了创作的甘苦。

贝多芬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附在本书后面的贝多芬生平活动年表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十二岁起,贝多芬就开始服西西弗斯式的永恒劳役,推命运的“巨石”上山。一七八二——一七八四年,即从十二至十四岁,少年贝多芬便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两首钢琴回旋曲和一部钢琴协奏曲(另外还有其他许多作品)。十五岁那年,贝多芬还写了三首钢琴四重奏(即C大调、降E大调和D大调)。从一八○○至一八○一年,即从三十至三十一岁,贝多芬一口气竟创作了二十一首杰作。其中包括著名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他只活了短短的五十七个春秋,却创作了九首交响曲、五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七首弦乐四重奏和五首大提琴奏鸣曲等三百多个大大小小的作品(包括从简单的歌曲到不朽的歌剧)。

用西西弗斯式的语言来说,贝多芬一生反复推运“巨石”上山总共计三百多次。每当一部作品完成,巨石滚下山脚,他又鼓起那超人的意志和压倒命运的勇气,操起那永恒的劳役,接着再往山顶上推,创作另一首乐曲。

他的一生所作所为,那一串大大小小的坚决的选择和果敢的行动,本身就是一部《英雄交响曲》,而且还是一首未完成的英雄交响曲。在他撒手离开人世的时候,留下了一大堆谁也辨认不清的手稿:《第十交响曲》、《b小调交响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巴赫序曲》等。

贝多芬所留下的哪里是一堆手稿啊,那分明是留下了无限、发散的追求空间。这在我看来,便是构成幸福人生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是的,幸福的人生应死在无限的希望、追求和眷恋之中。悲哀的死是面向天边的落日;幸福的死则是朝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这种意义上,贝多芬是幸福的。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它来自烦忧、孤独、悲愤和搏斗。

西西弗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贝多芬则是人类文化艺术史上的英雄。他们对自己(对人类)命运的哲学内涵都有清醒的意识,并为此感到极度的烦忧和痛苦。然而他们都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命运的坚强意志面对人生沉重的十字架,正视那严峻而冷酷的石块,不断地把巨石推上山顶。

当代法国著名文学家加缪在散文《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表述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见解:对自己(对人类)苦难处境的清醒意识给西西弗斯带来了痛苦,同时也造就了他的胜利,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决没有任何命运是不能被藐视并战胜的。顶顶重要的是,不要对神有任何期待,面对严酷的命运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对它表示藐视和对抗——

“征服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贝多芬又何尝不是这样?应该设想,贝多芬也是幸福的。贝多芬不期待什么上帝(尽管他经常呼唤上帝)。面对严酷的命运,他深信“天助自助者”。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用超人的意志来满足自己,并鼓舞千百万人,去唤醒他们昏睡的头脑,点燃起他们内心世界的熊熊之火。他的音乐,就是对荒诞命运的挑战、报复和抗衡。

在推巨石上山服永恒劳役的过程中,贝多芬仿佛是借用西西弗斯的口吻说出了这样一句著名的箴言:

“……daβ Musik hhere Offenbarungist als alle Weisheitund Philosophie……Wem Sie Sich verstndlich macht,der mussfrei werden von all dem Elend, womitsich die andernschleppen.”(……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的音乐涵义,谁便能超脱常人难以振拔的一切苦难。”(一八一○年贝多芬第一次同贝蒂娜的谈话)

最后,若用爱因斯坦的人生观来衡量和判断,那末,贝多芬的一生也是够幸福的。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生命只有当它用来使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生活得更高尚、更优美的时候它才有意义。

贝多芬本人也持有这种幸福观:

“你可不要做那种专为自己而活着的人,你要为他人而活着:

只为自己无幸福可言,要在你的内心世界,在你的艺术中去寻找

更多的幸福……”(F.Zobeley《贝多芬传》,德文版,第50页)

今天,由于电子技术高度发达,收录机普及,地球上有多少人因为可以随时听到贝多芬的音乐,才使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充实、更高尚和更优美啊!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贝多芬之魂》并不是一部关于这位作曲家的流水帐式的外在生活传记。笔者的写作意图并不重在贝多芬的生平细节上化浓墨重笔,而仅仅是在一些关键性的事实(生平与创作)的基础上,努力揭示贝多芬的精神进展轨迹,他的心路历程,他那西西弗斯式的意志、勇气和人生的崇高使命感,以及他的音乐哲学体系同与之相对应的德国古典文化其他几条近似于平行的曲线(如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曲线和歌德、席勒的文学所划出的曲线)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这些内在的相互关系,正是本书副标题《德国古典“文化群落”中的贝多芬音乐》的涵义和“主旋律”。

其实,贝多芬一生的内在生活,他的心路历程所划出的曲线,本身就是一部宏伟、悲壮的“交响曲”。它也有“主题”,有“副题”,有主题之间的较量、斗争、否定、变化和发展,还有突如其来的“转调”,也有对故乡波恩、青少年时代的如烟往事的再现。

贝多芬的音乐曲线只不过是他的内在生活和心路历程曲线的回声、映象和投影。

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灵魂和内心世界同贝多芬音乐发生共鸣,其实也是两条曲线的共振和大致上的重叠。或者换言之,贝多芬只不过是用千变万化的音响在一种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更优美、更深沉地表述了人类整个心胸的起伏和波动。

有两种传记:关于一个人外在生活的传记,关于一个人内在生活的传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都写过有关自己的科学自传;那是很典型的陈述内在生活的思想传记。罗素和波普,还有卡尔纳普所写的哲学思想自传,也是属于揭示自己内在生活的传记。

在《科学自传》中,普朗克开宗明义就指出:

“我决心献身于我的科学,并且从青年时代起就使我热衷于它的,正是出于下面这一绝非不说自明的事实:我们的思维规律和我们从外部世界获得印象的过程的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人们就有可能通过纯思维去洞悉那些规律性。在这个事实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外部世界乃是一种独立于我们的绝对东西,而去寻找那些适合于这种绝对东西的规律,这在我看来就是科学生涯最美好的使命了。”(M.Planck《科学自传》,德文版,第7页)

那末,在贝多芬的心目中,什么是艺术生涯最美好的使命呢?《贝多芬之魂》这本书也将努力揭示这一点。

凡是笔者在本书中说错了或说得不够确切的地方,都将由贝多芬的乐曲一一加以纠正和补充。贝多芬音乐是第一性的原始标准,是最高裁判,是校正一切试图用普通语言文字对贝多芬及其音乐艺术世界进行界说的“标准米”原件。

普通日常语言文字的终点,恰好是旋律语言的起点。

我想起了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著名的格言:

“Wovon man nicht sprechen kann,darübermussman

schweigen.”(凡是不可以言说的,对它就必须保持沉默。)

维特根斯坦是一位单簧管吹奏者,一生酷爱德奥古典音乐,具有非凡的音乐记忆和识谱能力。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有许多涉及到理解音乐性质的喻示。

所谓哲学思考,在他看来,就是弄清楚普通语言的界限:究竟什么东西是我们能说的,什么东西是不能(无法)用普通语言加以说清楚的。

贝多芬音乐的功能正在于超越普通语言的界限,打破人类在说普通语言时的沉默。象莫扎特一样,贝多芬总是习惯在钢琴的琴键上,通过音响和旋律,陈述人类意志本身那惊心动魄的隐蔽的故事,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或自言自语,或同别人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

例如,当贝多芬的好友(著名的女钢琴家)多罗蒂娅·冯·埃尔特曼失去了最小一个孩子的时候,起初贝多芬并没有去她府上安慰她。只是后来他才邀请她来他家作客。当她一走进来,贝多芬便坐到钢琴旁边,并且对她说:

“现在让我们通过音响彼此来进行交谈吧。”

就这样,贝多芬连续弹奏了一个多小时。

许多年后,多罗蒂娅·冯·埃尔特曼在回忆中非常激动地把这个故事告诉门德尔松:“他把一切的一切都这样告诉了我,我最后得到了安慰。”

这无疑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动人心弦的故事。将近三十年,贝多芬的音乐不也是把一切的一切都娓娓动听地告诉了我,使我得到了许多高于哲学智慧的启示和甘美的慰藉么?

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何以会有这种奇妙的功能呢?从青年时代起,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我的须发已开始变白,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我意识到了其中确有一些不能言说的神秘性。我想起了十九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拉斯金(JohnRuskin)的一段话:

“每一部伟大作品的精华部分,总是无法解释得很清楚的。因为它好,所以它好。”

是的,大自然和人生,科学、艺术和哲学,都有其内在的、不可究诘的神秘性。正是这种神秘性激起了人类历久不衰的探索热情。关于这种热情,爱因斯坦在《广义引力论》一文中写道:

“存在着求理解的热情,正象存在着对音乐的热情一样。……要是没有这种热情,就不会有数学,也不会有自然科学。”

当然也不会有贝多芬音乐,不会有力求深深地去感受、去理解贝多芬音乐艺术世界的涵义的《贝多芬之魂》这本书。

——哦,演奏不完,听不完,说不完的贝多芬音乐!

上一篇:3、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责任书下一篇: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