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2024-07-26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精选12篇)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第1篇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

作者:徐建平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8更新时间:

2012-10-11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 王晓春 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在教育学生时,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或有意为之,或不经意而为,再恶劣的学生都被感化了,要求上进了,再过不久,后进生脱胎换骨,面貌焕然一新了,这可真是我们教师的成功,教育的骄傲。这不是梦想,但要达到这个层次,教师就要做一位研究型的教师。不然,教育学生的成功有时也只是碰巧而已,说不定成功的人自己也搞不清个所以然。本书就在引导大家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这本书分得非常细,从教师问题谈到学生问题、师生双方、教师与家长、管理问题,每篇案例后面 都有王 老师精心的点评,真无愧于起名《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在“找骂”中,提到批评不是研究方式,它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批评一个事物,并没有使你对这个事物加深什么认识,批评半天,你也没学到点什么?现在想想也是,批评只是一时的解决方法,它的效果如何,每位老师心里清楚。于是乎,就出现批评学生越不管事,越不管事越批评,直到把自己弄得很生气。没有研究的教育,是一种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是啊!批评何尝不是我们用得最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位老师这样跟我说:我现在比较严厉一点的批评用得少了,高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以后回忆起我来,不要说XX老师最凶了。我现在虽然教得是低年级,但现在的孩子早熟,我也不想他们记起我来是我不好的一面。我也要学学 王 老师,用用科学的方法,用用教育的艺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娇气。我们班里有这么一位学生,长得很可爱,嘴也很甜,可能家里比较宠,在幼儿园时一直受老师的表扬,因此,一碰到挫折就逃避,口算做做说肚子痛,要考词语了说眼睛痛,其实是怎么回事我很清楚。但一直找不到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不,在“我真的好无措”找到了类似的案例,王 老师这样分析到:当心孩子“倚病卖病”,孩子拿病说事,可能在逃避,这样发展下去会变成“学校恐惧症”。是啊!那时可是教育的不幸了。王 老师分析得很细致,说了说眼前之

计和长远之策,这个问题最重要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他的点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第2篇

事后,故事中的老师说,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育也是很顽强的;当教育充盈着决不放弃的毅力时,它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我很钦佩这位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同时也牢牢记住了他讲的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育问题无小事,要反复抓,抓反复”,虽然朴素通俗,却和这位老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问题就急躁,遇到失败就丧气,稍不如意就埋怨……工作毫无乐趣而言,每天疲于奔命而已!其实,只要换一种思维的方式,稍稍改变一下自己,我们就能做一位真正顽强的教师,目标始终如一,信念始终坚定,做事随机应变。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做机械简单的回应者,而做机敏的决策者。

智慧从哪里来 第3篇

1968年5月,美国“天蝎号”核潜艇在北大西洋突然失踪,没有人能确定其沉没的位置。美国海军搜索了数月,依然毫无音讯,当时,有位名叫克雷文的人组织了包括数学家、潜艇专家和打捞专家在内的人对潜艇可能的沉没地点进行分析,他一反常规地不是让大家一起研讨,而是让他们背对背地对潜艇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初步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综合,最后得到了一个和所有人的分析都不一样的结果,令人惊讶的是,这艘潜艇最后被找到的地点,离这个分析结果只差了22码。

这是2004年美国《纽约时报》负责金融专版的编辑詹姆斯·索诺维尔基(James Surowiecki)出版的一本广受好评的书《The Wisdom ofCrowds》里面的一个故事。这本书第一次使得群体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这个词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所谓群体智慧,就是大家随便拍脑门的决定都一定会好于所谓“业内资深专家”的意见。

还有更厉害的,到了2005年,互联网营销经典著作《引爆点》 (Tipping Point)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Malcolm GladweH)又出了一本畅销书《Blink》,其观点更让人难以接受了:我们通过直觉做出的瞬间判断,经常比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可靠,至少不会更糟糕。

这两本书言之凿凿,但我要借用一句佛教用语来批评这两本启发我们而又有些误导我们的书:“不究竟”!意即没有道出问题的根本。

其实,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两本书描述的现象,不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决策系统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混淆了知识和智慧。

正确的决策需要智慧,而智慧是进化的产物,是从生物到动物到人类亿万年来适应环境的结果。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人体结构和人类社会之中。所以。智慧不是知识。智慧解决的是决策问题,而知识解决的是经验的可传递性问题,即,当智慧被固化到了系统之中时,我们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但当智慧需要借助经验的累计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力量了,这就是为什么“活在当下”的和尚造不出计算机来的原因。

网络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使人类思想的聚集变得异常简单,使知识的积累更加容易,但要真正形成比现实社会中更加强大的集体智慧,还需要考虑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因素。负面因素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是需要消除的,不然,一边倒的网络暴民必然会取代冷静的思考,正面因素是每人的决策如何加总,即群体智慧的产生机制,是需要建立的。这两方面都做好,网络才能变成人类集体智慧的输出工具,人类才有机会变得更聪明。

其实,《维基百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在短短的时间内,聚集了超越《大英百科全书》的知识,全赖网民的集体贡献,当然,在《维基百科》里,群体智慧被分为认知、合作和协作,《维基百科》的形成只是最简单的合作的结果,更复杂的认知和协作还有很多可挖掘的机会。

还有更令人振奋的消息,由于网络的实时性,人类群体智慧的产生在网络上有机会变成实时的,我称之为即时群体智慧(Instant CollectiveIntelligence)。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第4篇

老师们,如果你的心里曾闪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付出的劳动和我收获的结果划不上等号呢?那么今天我想向你推荐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他会告诉你,怎样才能架起师与生这座天平。

记得在《新教育》杂志中有一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知识,只能让人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这就是教育的智慧。用窦桂梅老师的话就是智慧应从过日子的细节入手,这样的细节有很多,本书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五方面来阐述教育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怎样用智慧去对待教育中每天发生的新问题。

读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前言部分,简直太犀利了,有这样一句有意思的话,是米小七老师说的,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前教育案例中的通病,“即无论过程是怎样曲折,最终都是成功的,而且大都是在以前批评和惩罚无效之后,借助一个偶然的契机说了一些表扬的话,然后,一切搞定。”瞧这话说的,真是太实在了,像我们这样的热血青年看了怎么能不引起共鸣呢?

更为精彩的是王晓春老师点评的案例,具体的案例我不谈,因为书里有更精彩的答案,我只想说说我的收获,读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用最通俗的话,那就是:教育不是为了对付那些问题学生,而是为了研究学生,从而更好的教育学生。教育呼唤智慧,智慧需要反思,需要不断地学习。我想,拥有智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可

以从下一件事开始,改变思考方式,尝试先问一下 “为什么”,再用探究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自己的教育智慧便会积少成多,或许,某一天,我也会从一粒沙子里发现闪光的灵魂。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有感 第5篇

暑假的时候,学校组织教师阅读教育名著。我拿到的书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粗略看了一下,本书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为教师提供最切实的专业指导。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老师的精辟点评,深觉受益匪浅。特别是看了案例1及王老师的点评感触颇深。它使我更深地读懂了爱的含义。的确,爱不是万能的。否则,为什么学生中还有那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生活中有些家庭的孩子的教育最终失败。是不是应归于家长爱孩子爱得不够?爱得太少?事实上那种所谓的一味的关爱、溺爱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于这点我深有感触。班中有个学障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愿听讲,作业不做,少做,还是班中麻烦制造者。每次上课,他自己不听也罢,还影响周围的同学不能听讲。于是我多次教育他,与他谈心,平时也格外地关心他,一有机会就给予表扬,并及时与家长联系,每天督促。原以为一番爱心必定换来一番收获。但事与愿违,几个月下来,收效甚微。家长感觉束手无策,一直求我好好教育他的孩子,而我自己也感到身心疲惫。这说明仅用“爱心治疗法”并不能真正解决该生具体的学习问题,就好象医生治病还需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对症下药。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真正找到该生的“病症”之处。所以这样的关爱很难奏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没有爱,当然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除爱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他多次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也没有见什么成效。不过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的办法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以为父亲

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从而驶入成才的正轨。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第6篇

龙港五小 陈小雁

1内容简介

(一)作者介绍

王晓春,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已发表的专著有《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开辟素质教育的绿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家庭教育难题会诊》、《家教参谋》等十余部。经常在报刊发表家教研究文章,多次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家教专题讲座。多年来应邀给全国各地家长及老师做报告,目前已达数百场,受到广泛好评。

多年的家教研究、咨询、培训工作,使他在家教领域显示出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力,并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当代家教难题,被广大家长称为“家教救星”.(二)内容介绍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精选了100个小学发生的真实案例。全书五个部分,分别就“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的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热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发人深省,每每闪烁着王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本书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教师进行案例研究的范本,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2二、精彩分享

案例1:“宇”是一个新生,文化基础比较差,上课基本上不听讲,上课看漫画书,老师没收了也无所谓,考试成绩不及格,但足球技术还算不错。宇的班主任misspuck老师就用心教育他、关怀他,收到了一些效果。我的班级里也遇到这样的学生,思路和做法和misspuck老师差不多,认为用心灵感化心灵,学生就会慢慢变好。

但王晓春老师指出这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儿的普遍弱点。我们的思路:“学生学习不起劲,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努力学习,而且能学好”.这种已经公式化了,不是教育的智慧,经不起推敲。因为学生从家长和老师天天的说教中早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口头上和心里都知道但学习还是不起劲,特别是差生,这是问题不是单单就是爱心就能解决的。现在的学生一点都不缺少爱,家长给他们的爱太多太多了。“爱”不能包治百病,虽然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做好教育,但爱不属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想解决问题,老师要给家长和学生提供理智的、智慧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所以现代的老师在遇到家长和学生的问题中要牢记教育智慧和爱心同等重要。

3读后反思

首先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第一印象是“智慧”二字。是的,智慧,教师在工作中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和一份对孩子的满满的爱心之外,还要有智慧。而这种智慧,并不是多听其他教师的讲解或是上网多查相关的知识就可以拥有的,那么这种智慧从哪里来呢?

智慧来自了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时时站在学生角度上来思考问题: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当我们设身处地地多替孩子们想想,师生彼此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涵,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和期待,同时也会让师生多收获一份快乐和欣幸!教学中,我们如果能蹲下身来,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想,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性的德育方法,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

智慧来自善思。没有思考的教育,教育方法就会简单,甚至是野蛮。在我们的身边,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但更多的和我一样,每天在疲惫中挣扎,难以享受作为班主任教师的幸福和愉悦,更多的是蒙在鼓里的教育者。我们缺少的就是思考,做智慧型的班主任要关注教育现象、会静心思考、会潜心体会。不仅遇到问题要尽心思考,事后还要善于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反思的习惯。反思,能使自己对工作更清楚,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还有待改进,该如何改进。如果一个老师从来都不反思的话,那么他就只能在原地踏步,永远也不会向前迈进哪怕一步。反思,是改进的源泉。没有反思,哪来的改进策略?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使我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让我明白了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也更坚定了我做一名智慧型教师的信心,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实践中执着地思考,深入地研究,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4经典语录

1、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须的,非常重要)。爱,谁不会?家长对孩子的爱,难道比教师对学生的爱少吗?为什么他们反而常常求老师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2、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的障碍。

3、成功的关键不是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

4、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循环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教师的课堂智慧从哪里来 第7篇

猛然间发现,我们光忙着在人家的理论或观念中印证人家的话语是如何如何的正确了,结果,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却往往找不到自己的家。甚至。我们不断把各种方法理论引入,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认知、接受、照搬的新东西的时候,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有没有独特的高峰体验。

我们似乎成了一群鹦鹉,只会学舌,不问内涵,更不会细致分析表里。这好比饮食,偶尔吃几次麦当劳或其他西餐还可以,可是,经常吃,就觉得倒胃口。原来,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是植根于自己生活的土壤中而养成适应的。这就如同植物,换了水土,即使长成了也常常退化、变异。

再回到课堂。

比起自己年轻时候为师的学习容量,现在的教师,不知道要超过多少倍。教师知识量扩大,掌握新的理论多,带动着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也随之增大,可是盲从、盲目、浮躁的现象也随之而来。

我在想,如何立足在自己的土地上,开出自己的花儿,再借助外国“蜜蜂”的帮助,最终让自己以及学生结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果实。教育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外力”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早期的专业发展中,否则反而耽误了自己真正的成长。我们教师一定要立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是挖坑,是打一口井;不是坐井观天,而是让自己打出的井水滋润自己、滋养学生。总之,要好好研究如“过日子”一样的自己的课堂。

要说过日子,就得平常、从容、淡然。这样毫无矫饰的课堂,才会有营养,孩子“长”得肯定比吃“钙中钙”自然茁壮。

那么,当下,为了过好日子,教师应从哪里入手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呢?当然不能做那人云亦云的鹦鹉,靠的应当是教师的智慧。

有人说,只有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有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智慧的学生,只有有智慧的校长才能带出有智慧的学校。教育智慧是教育的一种品质和境界。

那么,智慧从哪里来?

现在,好多学者在研究教师的智慧。我看。应从“过日子”的细节入手,这种科研的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即研究教师如何一天一天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属于自己的日子,而不是完成外国或中国理论家的定义。

让我们细细追问自己几个问题:每天的工作是否尽力而为,甚至竭尽全力?对每天的工作是否充满热情而无厌倦?是否追求教育教学活动的卓越而不是“握”日子?每天是否不断地自我激励而不是麻木应付?对待工作不是一种满足,而总是感觉在路上?

如果你的答案很“阳光”,也许智慧就溢满你的心。这决定着你的教育状态,充实着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渐渐的,就会成为你的素质,不自觉地养成你工作的惯性,促进了你的成长,“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于是便有了具体的着落。

那么,这“着落”要靠什么依托?就是细节。教师能把这作为一种路径。就是高明的教师。

也许,你会不同意我的意见,你会说,陷入细节和微观,课堂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可是我们反问。现在的大部分课堂,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什么没有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中,生命的创造和灵性为什么依然得不到释放?甚至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销蚀、被磨灭?你也许会说这是某些教育制度使然。但,别忘了,有没有我们教师盲目追求大而空的、急功近利的效果使然?是不是因为忽视了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引导,才使我们的学生有学而厌烦的可能?如果你无法自答。除了思想的矛盾外,恐怕还因为对上面的几个“追问”从来没有细细地思量过吧。

如果你承认这一点,那就让我们再继续探讨:什么是细节?什么是教育的细节?教育就是由一堆细节组成的。教育的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现象都和学生、教师,甚至学校、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别忘了,成长是一点点的,在看不见的过程中。慢慢生成的。有了细心,就会拥有知性智慧助你防微杜渐、明察秋毫。有了细心,就会有理性智慧。获得对教育的基本认识而不至于偏颇。有了细腻,就有了情感智慧。我的导师朱小蔓认为,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保持一种维持,会通过对认识活动的调节来输动。情感本身就构成了认识和智慧活动的内在组成部分。

其实,追问细节,并不是要求教育过程变成流水线一所有的人都进行机械重复的操作。而是说,细节,使我们的工作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大到剧情台词。小到道具布景,都成为学生演出的必要保证。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第8篇

——读《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案例90—95有感

课堂纪律控制不得力的情况发生最多的往往在新教师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讨教和积累经验,最后一般都能掌握控制课堂局面。但是仔细思量自己采用的方法是否是最佳的呢?事实上有不少老师重视的是表面上,课堂太平,而并没有去多思考这个问题。每位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探究精神决定了这样的反思程度。

课堂上控制不好纪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多的发生在新教师身上,因为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的方法,而对于才踏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来讲课堂上平常的事情也是突发事件,较多时就是因为不会把握这些事情的处理方式方法而使个别学生的行为影响大家,乃至整个课堂的正常教学。

教师本身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上课态度懒散,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或者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强词夺理。对学生带有偏见,漠视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难以树立没有地位,自然课堂上讲话没有人听了。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再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将课上得生动有趣的,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别的事情吸引。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第9篇

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小学徐广滔

假期里,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写照。读过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就是,教师除了要有“爱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呼吁我们教育群体要爱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一出现,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媒体的报道更是让社会质疑教育者的爱心。我们每一位做教师的,扪心自问,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我们都是真心真意地爱着我们的学生。但是为什么还会对教育者有质疑的声音呢?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方法”。所以,我们爱的很累。总觉得对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却不见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的爱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笔记 第10篇

一、遇事多发现、多研究。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再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可见,遇到情况,多分析,少片面,才是智慧的老师。

二、教育需要更多的“三思”。

以上的案例中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可见,当今的教育要多一些三思,少一些盲目。

三、知识储备多少,你的眼界就有多宽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心得 第11篇

很多美好的愿望如果没有智慧做支撑便无法实现,所有老师都希望能拥有教育的智慧来实现自己的教育愿望,那么教育智慧从何而来?我想无非是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这本书通过点评教育案例的方式,给我们再现一个个教育场景,启发我们的思考。

这本书一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问题,第二部分是学生问题,第三部分是师生关系,第四部分是教师与家长关系,第五部分是管理问题。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的感触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要增加研究意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讲了很多教育失败的案例,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一种研究的意识,遇到问题时没有弄清楚问题的本质,从而采取一些简单的手段去处理。这让那个我想到了我平时遇到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即使想到去多问个为什么,也因经验和方法不够使问题仍然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现在的学生什么样的都有,用简单的方法去应对显然是不专业的行为。

有时候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觉,看了书之后发现现实和书中所讲的完全是两码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渐渐的不那么相信书了,不那么热衷于看书了。也许也有这样的时候,当我们遇到了困难去向其他老师讨教,结果发现按照其他老师的方法去做,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这时候我想到了书中的一句话“我们最应该学会的是怎么思考的,而不是学习怎么做的。”我想教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任何东西都能够找到现成答案的,不是任何方法都能够复制的。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找到研究突破口,知道如何收集资料.知道采用适当的思维方式进行合乎逻辑的思考,知道对自己的结论进行各种反驳以便使它更合理等等。有了研究的意识和研究的方法,即使遇见没见过的难题,也知道怎么着手研究、解决。不怕没见过,只怕没思路。我们处理问题也可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多几种假设,然后不断的验证、推理,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大局观不够,只往一个方向钻,结果被自己所设定的方向给套死了。

第二点是换位思考。在书中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这个词我本来并不陌生,然而现在却越来越陌生。也许是因为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不断的制造麻烦,消磨了我的耐性,使我越来越不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也许我对待孩子的时候应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样能够使孩子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使自己越来越心平气和。在自己发脾气时,我应该要不断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我想,当遇到一些头疼的学生时,我是在思考怎么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怎么更好的处理这件事情,而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么我就进步了。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书报告 第12篇

书中汇集了100个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王晓春老师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老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短小,可读性强;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思路独特,发人深省,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面对如今铺天盖地的成功教育案例,王老师提出质疑:教育事业真是这样简单化、轻松化、单一化的吗?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做案例研究。我们做案例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积累经验与教训,指明研究的方向,从而为实践提供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做案例研究应侧重于过程和逻辑分析,不应侧重于是否成功;侧重于理智的判断,不侧重于激情燃烧。

“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知道如何寻找答案。”因此,做一个智慧的老师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种种案例,不是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而是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遇事“三思而后行,不忙于下结论”,先了解情况,再思考。了解和思考过程蕴涵科学的探究,才能有切合实际的问题解决的结果。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教育的智慧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他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这种说法。这是为什么呢?王老师的解释是“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不支,价值就立刻降低了。你没有专业技术,没有„一招鲜‟,当然谁都可以替代你,年轻人体力比你强,能„全场紧逼‟,能加班加点,当然就比老教师有优势了。而医生只有依靠科学的力量,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平,来给病人看病。而且病人是否康复,比较容易看清楚,作假困难。所以医生都倾向于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病没有治好,他只好承认自己医术不高,进而继续努力提高,而不会埋怨病人素质低,得怪病难为医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许和教师的观念没有得到改变有关。几千年的文明“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根深蒂固。就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改变,但是师生关系当中,教师还是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很多教师除了“怪”以外,就把全部精力放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手段迫使学生服从老师的意志上了,而这往往比提高专业水平更有短期效果。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其实都用来管学生,把自己当成了“监工,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了。”作为教师,一定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多读书,多研究,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干劲,这样才会使自己的教育生命长青,才会使自己变得越老越香。

全书读来,给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王老师说;“人有研究的心态,他是不会向研究对象发脾气的……恰恰相反,你得想办法使自己的认识客观地反映对方的现实状况。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我想,人的宽容度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心中容得下他人的人,才可以冷静的面对意外情况,举重若轻,把麻烦酿成快乐。可见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长,可是孩子成长又是一个极富个性的复杂的过程,但这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种种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但是这种问题不是只凭几句简单的话或者一两个举动就能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加紧研究“教育智慧”的问题,没有“教育智慧”,也就没有教学智慧,也就难以处理好教与学的问题,于是,所有的好的设想都会落空。教育智慧,是课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学技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课堂上的随机事件,这些突发的事件,也就是课堂上随即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学变得温柔丰满。因为在课堂上,我们的教育智慧,会让优异的孩子灵机闪现,会让孩子在错误之后一步步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课堂上的互动生成,基于一种本色,就是爱,师生之间的爱,缺少了这些,我们的课堂依旧是冰冷和枯涩的。“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标”。

《陶渊明集》读书报告

读书初衷: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我最喜欢的文人就是陶渊明。看陶渊明的诗词,从中我能闻到很清新的芬芳。诗人传递出来的是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仿佛回到了云淡风轻的世外桃源,感受庭前的花开花落。通读《陶渊明集》,除了读以外还要好好地品味。这就像一杯茶一样,喝地快了如囫囵吞枣,一口一口的抿嘴品尝方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有滋味。慢慢品尝之后,我主要感受到了陶潜的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

分类品读《陶渊明集》 :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

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陶渊明一生追求“真”、“朴”、“淳”、“自然”,主张回归率性而为的“自然之乡”,憎恶曲意逢迎的官场生活。早年虽有过鸿鹄之志,但都在黑暗浑浊的社会大氛围中磨平了棱角。出于生计考虑虽多次为官,但诗人并不快乐,并慨叹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可见,诗人对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何其急切!

晋元兴二年癸卯(四O三),诗人因母亲去世,居忧在家,作《和郭主簿》二首,第一首中有“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四句,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卷三评曰:“此陶公自述其素位之乐,其不以贫贱而慕於外,不以富贵而动於中,岂矫情哉?”今岁“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消阴中夏,南风拂裳,闲游“六艺”,“弱子”咿呀学语,嬉戏一旁,高兴之余载酒挥觞,尽享人伦之乐,自是趣味横生。此时陶渊明深切感受到脱离“心为形役”的畅快,便欣然写道:“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陶渊明归田之后的诗《和刘柴桑》中有“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四句,吴瞻泰《陶诗汇注》卷二评曰:“此诗是靖节乐天之学。”躬耕田野,东风已“凄薄”,薄酒一杯可以解除疲劳,虽说浊酒不如佳酿,但用以调节情趣却是有胜过无的,既有之则安之,正是诗人“乐天知命”人生观的体现。

又如《游斜川》中“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月非所求”,正如诗人所说“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无须太顾虑百年之后的景况,“有酒且为乐”,便是人生快事。再如《杂诗》其四中的“一觞虽独进,杯尽须自倾”,《饮酒》其九中的“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等均是诗人知命而乐天的精神体现。

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顾惭华鬓,负影只立。三千之罪,无后为急。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名汝日俨,字汝求思,温恭朝夕,念兹在兹。尚想孔偈,庶其企而。

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诗人深为华发早生,功名未就而抱愧不已。面对“福不虚至,祸亦易来”的残酷现实,对自己还是对下一代,都未放松有所作为的努力。《命子》一类诗题,历来很多诗借它来抒发自己对未来的希望,陆游的《示儿》诗就表现了他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的爱国主义理想。在这一点上,《命子》诗对后代诗人是有启发的。陶渊明“望子成龙”的理想里面,虽然难免掺杂有光宗耀祖的封建伦理观念,但主导方面还是积极的,在艺术表现上,《命子》诗前半部分板起面孔数点先祖功德,文笔凝滞晦涩,诗味不多。后半部分转到现实生活的描绘则颇为酣畅淋漓,如初为人父者的心理神态:“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庄子天地篇》)绘声绘色,妙趣横生,方露诗人本色。它和“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者”(《和郭主薄》),“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责子》)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写他在家中的闲适生活,这些描写天伦之乐的诗句一样,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洲。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为冲出“樊笼”,重返大自然的喜悦有如鸟儿冲破牢笼罗网,心情是那么轻松愉快,表现了他对丑恶的世界的鄙视。因而,在全诗中既流露出一种心灵解放的舒畅,又饱含摆脱官场,安然归家的欢欣,于是诗人不厌其烦地一一描述自己的田园:田亩、草屋、榆柳、桃李、远衬、狗吠、鸣吠,都是那样亲切美妙,足以安身立命。这些极其普通的景物,经过诗人的笔触,便酷似一组和平、平静的农村风景画佳作。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陶渊明以审美的目光注视田园和大自然,超脱了现实的矛盾和痛苦,达到和谐静穆的境界。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门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之歌,有诗人返朴归真、颐养天年的自足自安,也有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愁苦叹;有纵浪大化、逍遥浮世的自由自在,也有误入官场、心性扭曲的懊悔痛心;有家人团聚、琴书相伴的宁静淡泊,也有世乏知音、心曲难诉的郁闷孤寂„„一句话,诚如清代诗人龚自珍说的“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己亥杂诗》),品读陶文,沉浸在山水田园之中,切不可忽略了诗人的隐痛衷曲。

总结陶潜诗集: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蟋蟀的住宅》的教学设计下一篇:七班班委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