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法理学名词解释

2024-07-05

大一法理学名词解释(精选6篇)

大一法理学名词解释 第1篇

一、名词解释:

1.材料: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写入文章或未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与理论

2.主题:是文章的基本思想,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在文章中起着统率作用

3.结构:即文章的组织,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整体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4.叙述: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任何人物都有个成长的过程。把人物的活动,经历,事情的发展或事物的变化过程用语言交代,反映出来,这就是叙述。

5.描写(注意什么是白描):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景物、事件进行绘声绘色地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白描,也称白话,本来是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即用朴实明洁的线条勾勒画面,画幅中除线条本身的墨色,余外则滴彩不饰。后人将这一技法借用到文章的描写手法上,即把朴素、平易的描写技法称为“白描”。具体说,白描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

6.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评论

7.抒情: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把自己对生活、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倾诉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8.说明: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特征、功能、用途等解说清楚的一种表达方式

9.小说:是一种侧重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展现生活场景的叙事类文学样式

10.诗歌: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11.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其他应用文章,相当于广义文章的概念。狭义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它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

12.文艺批评:即文艺评论,就是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的文章

13.消息:也叫新闻,是一种以简要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最基本的新闻题材

二、鉴赏诗歌、散文(从字词句、主题思想、艺术技法、主观感受角度谈)

三、写一则消息

四、写作题

大一法理学名词解释 第2篇

1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2决策,为达到一定目的,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3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够准确的客观的选择可行方案4管理道德,促使人们关注组织的管理者如何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以及其背后所依据的准则5组织结构,组织中划分,组合协调人们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框架6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即指挥权7职务轮换,使各级管理者在不同部门的不用主管位置或非主主管位置上轮流工作,以使全面了解整个组织的不同工作内容,得到不同的工作经验,为今后在较高层次上任职打好基础8集中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一特殊的产品9职位设计,将若干个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10员工活性化,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额的成功有高度的责任感11许诺原理,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作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12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13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即部门权利,大部分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14人才生命周期,引入,成长,成熟,衰落阶段15团队,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16运营预算,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基本活动的预算17预算,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的计划,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算的结果18领导工作,对组织内每个成员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目的在于是个体和群体能自觉自愿而且自信的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19直接控制原理,指管理者及下属的素质越高,就越能胜任所承担的职务,就越不需要间接控制20例外情况原理,管理者越是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例外的情况,控制工作就越是有效21盈亏分析,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盈利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即量本利分析22过程改进团队,指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的项目团队23正式沟通,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24管理审核,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的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25战略,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人员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26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7社会责任,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务或义务28自我管理团队,指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日常运作的员工群体30职位丰富化,指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工作内容,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使其体验工作的内在挑战性和成就感31工作团队,即自发型团队,对某一特殊过程负责,成员在共同环境里协同工作32前馈控制,即预先控制,管理者运用所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反复认真的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时调整计划或控制影响因素,以确保目标实现33投资报酬率控制法以投资额和利润额之比,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个方面来衡量整个企业或企业内部某一部门的绩效34损益控制法,根据一个组织的损益表,对其经营和管理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35职权分裂,解决一个问题或做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更多的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现时36战略管理,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条件是确保组织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37链式沟通,这事一个平行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居中的人可以分别和两人沟通信息。37.5指明目标原理: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38程序化决策,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39非程序化决策表现为决策的新颖,无结构,具有不寻常影响二简答。。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配备第一流的工人、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工工长制、实行例外原则。2霍桑实验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在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霍桑效应3学习型组织特点:要有领导远见、讲求战略、组织结构应该扁平或水平化、信息在组织内分享、活化性、强企业文化4计划工作意义: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有利于更经济的进行管理、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确定目标、确定前提条件、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方案、选择方案、制订派生计划、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5影响管理道德因素:除了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之外,还受到管理者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道德问题的强度6员工活性化基本途径:营造促进活性化的文化、组织职位的成功设计、选拔适合活性化的员工、对员工进行不懈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促进活性化的考核评价制度7授权步骤:授权是上级委任给下级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将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职权授予下属、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8扁平结构优缺点: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但是不能严密的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由于管理宽度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的相互沟通困难。高耸结构优缺;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但是管理人员越多协调工作急剧增加,相互扯皮的事层出不穷,管理层次增加,所花费的设备与开支,时间与精力增加。9有效授权要求: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要有放手态度、要允许别人犯错误、善于信任下级、善于适度控制10内部提升制优点;从组织内部提拔那些能够胜任的人员来充实组织中各种空缺职位,优点,了解候选人优缺点,判断其是否适合新的工作、激励组织成员的进取心,努力充实提高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工作有变换机会,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和兴趣,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情绪、使过去对成员的训练投资获得回收,并判断效益如何。11有效沟通要求:表达清楚、传递准确、避免过早评价、消除下级人员顾虑、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12目标管理特点:是让组织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钟管理制度或方法。特点: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强调自我控制、促使下方权力、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13部门划分遵守原则:分工原则、力求最少、组织结构具有弹性、确定目标实现、指派平衡、检查部门分设14战略管理特点:系统性、长远预见性、对外抗争性、灵活应变性15管理者所能变革领域:结构、技术、人员,结构包括对组织的职权关系,协作机制,及全部程度,职位设计,管理跨度等因素的改变、技术包括对工作的流程,方法,设计设备设施的改变,人员变革是对员工的工作态度,期望任职和行为的改变16计划工作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17人员配备基本原理:职务要求明确原理责权利一致原理公开竞争原理用人之长原理不断培养原理明确职务的方法18控制工作要求:切合管理者个别情况、确立客观标准、有灵活性、讲究经济利益、有纠正措施、有全局观点、面向未来19沟通过程:沟通主体编码媒体沟通客体译码做出反应反馈21沟通渠道性质:速度,反馈,选择性,接收性,成本,责任建立22业务过程再造特点:思维模式彻底改变、以过程为中心,进行系统改造、创造性的应用信息技术。23专业化分工的优点:利于提高人员工作熟练程度、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有利于使用专业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要求、扩大劳动者来源,减少劳动成本24六西格玛管理实质:对过程的持续改进,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论它体现了“只有能够衡量,才能实施改进”的思想。选聘应注意的问题:条件适当、主持选聘的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有伯乐式慧眼、注意候选人潜在的能力、正确对待文凭与水平的关系、敢于启用年轻人

三、论述1全面质量管理特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2集权制特点:指组织的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特点:决策权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决策权限、对下级控制较多、统一经营、统一核算。3分权制特点,把管理权限适当的分散在组织的中下层,特点: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上级控制少、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4组织工作内容:组织中职位或岗位设计、组织结构纵向划分、组织结构横向划分、职权分配、从纵横两方面对组织结构进行协调和整合、组织结构的适当调整5领导工作实质:管理者根据组织的目标和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学习和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沟通,激励等手段,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力,使之适应环境变化,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目标实现6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特点:按照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结构,实行专业分工、把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直线指挥部门和人员、参谋部门和人员、实行高度集权

解释学与人格心理学的研究 第3篇

一.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理论

解释学提出理解产生的条件性, 其基本条件包括:前理解, 语言, 间距和解释学循环等, 前理解是指主体的存在状态, 主体在理解文本之前他必先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 经验, 知识, 思维方式等等, 前理解造就的是主体的理解能力;语言是理解的另一基本条件, 语言构成了理解者和文本的存在, 理解就是主体以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文本的语言;间距指理解者与对象之间的一种距离, 一种不同, 理解总是对另一种存在的理解, 间距不是根本消除的东西而正是理解的条件;解释学循环指的是对局部理解和对整体理解的一种循环关系, 只有理解了整体才能理解局部, 只有理解了局部才能理解整体, 理解永远是在整体和局部的理解的循环中存在。[1]理解有其条件性, 我们在理解人格理论时也存在理解的基本条件。中国不是现代人格心理学的故乡, 为跟上西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步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大量翻译和引进西方的人格心理学的主要著作和教材, 他们目前也成为我国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教学参考书, 西方的主要人格理论主要包括六个范式:精神分析学范式, 生物论范式, 行为主义, 特质论范式和社会学习范式, 人本主义范式和认知论范式, 这些人格理论都是人格心理学家们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 每个范式对丰富人格理论的发展有其积极作用, 为了解人格这个“黑箱子”的全貌都投射出自己的一束光, 但离真正看清楚人格整个的面貌尚存一段距离。

我们在学习和理解这些人格理论时, 同样存在理解的基本条件, 前理解, 语言, 和间距等。我们去接触和理解西方的人格理论之前, 我们就有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文化传统, 价值观及思维方式, 在这种前理解的条件去学习西方的人格理论, 如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传统的国家, 孝为中国文化较为突出的特色,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孝道对促进家庭和谐, 团结和延续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这一传统特色, 对现代社会仍有适应功效, 弗洛伊德的恋父, 恋母情结就遭遇了很多学生的质疑, 这涉及到文化差异性问题, 这表明从作者的思想达到理解者的理解会有种种间距, 理解者要穿过这些距离才能理解作者的思想, 达到理解与作者思想的同一。解释学循环是局部理解和整体理解的循环关系, 要更好地理解这些人格理论, 也必然要考虑到该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创立者自身的生活经验, 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对性禁忌, 性压抑的时代, 所以他过分强调性本能, 关注人性的消极面, 而罗杰斯身处在大学校园, 面对的是积极乐观的大学生, 所以他关注自我实现, 人性的积极面。十九世纪对测量和心理学测量给予异乎寻常的关注, 人格心理学试图追随声望很高的精确科学的步伐, 出现了采用因素分析统计方法的人格特质理论。后人在评判这些理论时发现都有其不足之处, 精神分析范式理论的不可验证性, 过多强调人性消极面, 特质论重描述轻解释, 行为本身成为解释行为的原因, 人本主义范式概念难精确定义等, 但不能忽视各理论都有其时代意义, 对所处时代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目前中国在建构本土人格心理学有另一条途径, 从古籍中去挖掘古代丰富的人格思想, 包括《四书》, 《五经》, 《史记》等, 有人性善恶论, 人格类型阴阳五行说, 儒家的君子理想人格等, 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孕育了人格理论的基石, 我们从古代典籍中挖掘出的不同学派的心性学说, 人性论, 理想人格等观点, 都可作为建构中国化人格理论的基础。研究者在挖掘这些丰富的人格思想时, 也是对古籍文本的理解, 其本身也受研究者个人的知识背景, 人生价值观及思维方式等条件限制, 作为人格理论的学习者, 可以提出问题, 对理解提出再理解, 反思理解, 当然只有我们前理解越丰富, 视界越开阔, 就越能理解文本的正确含义, 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二.解释学给人格研究带来质的研究方法

解释学反对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的目标是说明事件的因果关系, 并达到预测和控制的目的, 自然科学从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出一般规律, 把世界视为抽象, 脱离具体情景物体的集合体, 研究对象的客观化, 剥离了所有的意义和价值, 而这种方式并不适合以人为对象的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的目标首先是理解, 理解有意义, 有目的的精神现象, 其主要是在具体, 意义的情境中进行理解, 把握特征和意义, 解释学的理解和解释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种质化研究方法, 其关注的焦点在意义不在预测和控制, 以定性和描述为特征, 以理解人类特有的体验为目的, 更适合心理现象的探讨。[2]

自从科学心理学建立, 就急于摆脱哲学的母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功为心理学提供一个现成的模板, 给心理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下, 心理学接受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走上了精确自然科学的道路。也就意味着心理学接受了经典自然科学的基础假设:决定论, 还原论, 机械唯物论等观点, 同时也使心理学出现个体主义倾向, 而人的心理现象必然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稳定的物质世界。心理学家们在确定研究对象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研究方法, 方法先于问题存在造成了主流心理学的一大悲剧, 而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大分支, 也必然摆脱不了此困境。

人格心理学受自然科学的影响, 自然科学重客观化, 量化, 通过揭示因果达到对事物的控制, 人格心理学也大量采用测量的方法搜集数据, 量化分析。早期的智力测验的声望增加了人们对人格心理学测量问题的关注, 使人格心理学家们模仿智力测验进行人格测验, 由许多旨在测量人格特质的项目组成, 测量时以原子论假设为基础:复杂的整体可以分解为许多小的组成部分, 每一部分等值, 它们以加法原则结合在一起, 而不是交互作用和非线性原则, 人格心理学的这一测量规则类似于一个笑话:“一个醉酒的人在黑暗中丢了钥匙, 却在明亮的地方找, 因为这里有光。”, 重视测量对于任何一门希望通过沿着19世纪初的物理学所宣扬的实证路线而取得辉煌的学科是有益的, 若由于它将研究与解释的范围局限于测量的内容上, 而忽视更微妙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及其过程, 因而测量又成为一种桎梏。[3]解释学对心理学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导致心理学方法论的转变, 对于其他的非量化研究方法, 心理学也展示了它的宽容, 同时也拓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人格, 更应该摆脱经验实证方法的束缚, 容纳质化的研究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 如个案法, 叙事法, 语义法, 文献分析法等。心理学的分裂是以现象学, 解释学背景与实证论背景的对抗为分野, 如何解决这种分裂与对抗成为心理学的一大理论难题, 有学者发现这一理论盲点:实证取向的心理学既不完全客观, 现象学诠释学的心理学也不完全主观, 因此提出广义的诠释论认为实证研究也是一种诠释, 包含了实证研究的诠释论, 为心理学的统一提出三个层次水平的研究模式。[4]此观点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同样可以带来启示。

三.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研究的目的, 探讨人格大一理论的可能性

理解的目的在解释学中存在两种不同层面的看法, 从学术层面上说, 一是复原说, 把握文本的原意, 作者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理解一个文本, 就是理解文本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 理解者必须尊重作者。二是坚持本体论的解释学, 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握文本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 是读者的阅读赋予了文本意义, 理解的目的是达到文本的视界与读者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实践层面上, 采用实用主义的立场, 理解文本的意义就是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实用才去理解文本。人格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格研究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 共同规律指共性, 研究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共有的人格成分, 特殊规律研究的是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前者强调的是某一群体文化下所形成的独有的人格成分, 后者强调的是每个独立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使人格研究的结果更好地帮助我们真切而全面地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学习和理解西方人格理论和中国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理论上, 一是复原文本的本来意义, 就是去理解具体人格理论的创立及它的基本观点, 看到它对当时时代, 文化背景的积极意义, 及它对整个学科建设的贡献, 促使目前人格理论的研究一片繁荣, 学派林立;二是达到两个视界的融合, 产生新的意义, 从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背景, 生活经验出发, 结合人格理论的指导, 去修改和创立新的文本, 新的人格理论, 在了解中国人心理的基础上, 使自己的观念和理论有更大的适应性, 而不仅仅是适应于中国人, 甚至是创立一种新方法, 以便更好地研究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人格新理论的创立都离不开方法学上的突破, 达到杨国枢主张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最高层次。[5]实践中, 学习人格理论的人都带有自己的实用目的, 更好地了解自己, 了解他人, 或了解人性, 人格理论的教科书未能为我们的问题提供一个现成或标准的答案, 某种程度上, 它只是提供一个工具, 形成你自己对人格和行为的解释。

目前人格理论非常丰富, 也存在缺陷, 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存在一段距离, 学派林立的人格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理论, 不仅学科内部的各范式需要整合, 学科间也需要整合, 人格研究也需要去整合发展社会, 生理和临床的研究结果。目前人格研究还处在前科学阶段, 许多研究者呼吁人格心理学需要一个较全面、系统、综合的大理论, 在大理论的指导下, 集中人力, 物力有效系统的进行研究, 并且做出尝试, 如大五, 认知与情感系统理论, 进化人格理论, 建构理论, 但都有其不完善之处, 都非上乘之作。解释学的循环论是从局部到整体, 整体到局部的循环, 人格研究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 理解的条件性决定了理解的相对性, 局限性, 历史性, 是不可能达到完全的绝对性, 系统科学的新三论 (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论, 突变论) 已成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一个好理论判断的标准包括概括性和简洁性, 同样, 当一个理论越概括, 越简洁, 它在实际中的效用价值也就相对减小, 对实际情境中行为的预测能力也就减少, 面对这个浩瀚的宇宙, 事物的有序性或许是在无穷的, 复杂的, 混沌的多样性和无序中存在不多的东西, 而真理也必须在局限的时空中更有意义, 量子力学与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相吻合, 人格心理学中不同理论也只在解释自己领域的问题才显的更为有效, 人格大一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局部到整体, 整体到局部的无限循环过程, 要寻找一个绝对正确的的大一理论不太可能, 我们整合出的大理论必然带有我们所处的历史时空和时代文化背景的烙印。

摘要:在反思实证主义的思潮中, 主流心理学面临诸多困境时, 解释学是关于理解的学科, 极大促进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 也深受其影响, 本文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如何去理解人格理论, 解释学为人格心理学带来质的研究方法, 并从解释学的角度理解人格研究的目的, 探讨大一理论的可能性。

关键词:解释学,人格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金福.《解释学:对理解的理解》.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 (2)

[2]叶浩生.《释义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社会科学2007. (3)

[3]Lawrence A.Pervin, Oliver P.John主编: (黄希庭主译) 《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华东师范出版社2003.12

[4]童辉杰:《广义的诠释论与统一的心理学》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4)

大一法理学名词解释 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法;管理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33-02

作者简介:

刘河伟(1970-), 女,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教研室讲师,双硕士;1998-2001年获得中南林学院旅游管理学硕士;2001-2002年获英国桑德兰大学电子商务硕士,美国PMP. 2010年回国前担任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网银质控部项目经理。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站的Usability设计与测试。

1 前言

在21世纪的今天,高等教育中的双语教学地位益发重要。2001年8月教育部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本科教学中要积极推进英语等外文的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是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华德福教育郑重的推荐给全世界。目前,全球共有600多所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大学教育中运用的很少,本文主要论述把华德福教育中的实践性教学运用到大一本科《管理学》理论教学中,从课堂教学,实践作业,开放性期考三方面进行探索。

2 《管理学》双语教学对教师能力的挑战

虽然《管理学》在桂理工大学已经是一门成熟的基础课程,但是双语《管理学》教学在我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教学中运用“双语”的具体要求和做法等许多方面都在尝试和摸索中。特别是对大一的新生实施《管理学》双语教学,对老师的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外语,又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通晓《管理学》的同时还要通晓教育心理学。我们的教学团队都是中青年归国学者,对教学有着浓厚的热情和丰富的经验; 教学计划及教案都是经过多方讨论,中西合璧,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3 《管理学》双语教学的学生基础

3.1 大一新生英文基础薄弱。我校的新生90%以上是来自广西贫困山区和农村,有三分之一是少数民族。他们的英文基础薄弱,我们进行调查,电子商务2010级两个新生班中有60%的学生大学英文入学考试低于90分,属于较差级。开学大学英语摸底考试,进入英语A班的学生不到三分之一。他们长期习惯的英语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的听,说,读,译,写的能力很单薄,特别是在阅读教材时往往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很不到位,很多学生根本没有读过英文原版书籍,不能通过外语思考,而是习惯于字对字,最多是句对句的翻译,在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时,则限于背诵或抄写教材的原话。要想改变这种英文习惯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任务,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才能够达到。这也是我们双语课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2 大一新生的社会与工作实践经验缺乏。《管理学》是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员工和领导是知识充电,他们也有提高自己知识水平的迫切愿望,对于管理学原理能够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而大一的新生刚刚从繁重的高考中解放出来,既缺乏工作实践也没有对管理学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就有个别学生发email和短信咨询我们,为啥要《管理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兴趣不大。

4 双语《管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4.1 教学方面:起用原版教材,作业和课堂讨论100%使用英文。我们认为通过使用完整的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可以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使得学生从一开始就努力学会双语思考和写作。我们选用了Stephen P Robbins和 Mary Coulter合著的《Management》8th[1]一书作为指定教材。该书作者Stephen P Robbins是国际知名学者,编写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教材在世界范围被广泛选用。这本书涵盖了管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最新的观念和实践理论,同其他的管理学教材相比,该书叙述简洁清晰,重点突出,除基本内容外还包括了案例、小结以及多种类型辅助学习资料,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对学生则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材料。

《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从一开始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使用全外文的PPT演示课件,同时要求学生用100%外文完成课后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用外语回答问题和参加讨论。笔者发现虽然理论课是以PPT为主的,但是如果穿插学生课堂讨论,小组互动等活动,学生们在宽松讲课环境下就很放松,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内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全部用外语,还邀请美国的企业顾问加入课堂讨论过程,效果显著,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4.2 学生方面:外语学习的秘密武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从第一节课起,我们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口袋书”-Pocket book;学生们用以记录在阅读原版的教材中遇到的生词,要求每人每天记录至少十个生词,随身携带,即使在饭堂排队打饭也要翻看。教师随堂抽查,班干每晚自习检查。这样学生们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记下艰深难懂的专业名词,上课时对老师的讲课听懂率达70%以上。

2)课后,笔者针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有目的地邀请学生在咖啡厅喝茶聊天,聊大学的学习目的,四年计划,为学生答疑。启发他们对社会公益项目的关心,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管理学》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贯穿于谈话中,为学生提供了40多本专业书单,使他们真正领会《管理学》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意义。

3)在小组作业设计上,随着教学的深入而渐渐加深,每次作业都是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例(一)“网上调查富士康现代化分工细化的程度,结合目前十三跳,探讨阐述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例(二):“结合唐骏的假文凭调查,谈谈企业管理者诚信的意义”。小组作业是学会与人合作的重要一课,这群90后孩子个性鲜明,他们在小组中既要分工合理,又要互相帮助,有一环出问题,就不能继续下去。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他们学会共赢:有时为了一个问题能够达成小组共识,通常要开会开到深夜,有的小组还吵得不可开交。通过几次做实践作业,同学们也建立起了宝贵的友谊。

4)课堂讨论关注时事热点,注意联系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以致用。每节课都留有5-10分钟的时事讨论题目,讨论的内容与课堂讲授的理论密切相关,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特别是邀请了美国朋友Tamar Vinckel 来校讲座,她曾经在美国担任企业管理顾问。她的课堂讨论指导使学生们受益匪浅,他们深深领悟到《管理学》在今后职业生涯中的意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

4.3 开放性的考试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我把原定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A. 部分给出国外权威的MBTI测试网站,让学生自己进行性格测试,然后采用《管理学》360°人事测评制度,让小组成员对每一名学生做出评价,学生用英文写出对自己深刻的认识;再结合SWOT理论分析学生的个性优势与其专业方向上的匹配,让学生找到大学四年专业的努力方向,然后写出1200+字的大学学习计划,把《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法MBO灵活地运用到新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上。B. 部分是面试部分,是对小组合作的考察,在短短10分钟内小组英文演讲,介绍自己大学计划及管理学心得,回答老师提问。

开放性考试把《管理学》的理论生动地运用到了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中,学生们既要学会分析自己,又要学会兼听则明,提前做好进入企业的360°测评心理准备;而口语面试逼着学生课后练发音,练习小组合作演讲,学生们的英文口语表达也取得了喜人的进步。

5 结论与展望

本次《管理学》期考,全班没有不及格,优秀率达90%以上。88%学生在课后总结认为《管理学》是本学期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大的课程。而期末大学英语考试结果喜人,参加双语课的班级及格率100%,有63%提前进入英语A班。双语班学习的学生有资格提前进行四级考试的比普通班多出33%。 通过此次 双语《管理学》在大一学生教学中的实践,不仅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是对大学双语教学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Stephen P and Mary Coulter, Management (8th edition) [管理学基础(第八版)].Prentice HallInc 2005.;机械出版社.

[2] Stephen P and David A. Fundamental of Management (3rd edition) [管理学基础(第三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培生教育集团,2002.

[3] Richard L Daft ; Management (5th edition); 机械出版社,2005

[4] 贾振全,裴利芳,戴淑芬,高俊山. 管理学原理学习手册,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2002

[5] 李茂主编.《彼岸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p237-243

大一心理学论文 第5篇

大一心理学论文

初入大学最担心的肯定是离开家乡到了异地面对各种新的关系不知道怎么处理,很庆幸能在心理课上得到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事实上,中学阶段沉浸在学习中的我们并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人际关系的处理,但进入大学,就像走进了社会的缩影,同学、舍友、社团的师兄师姐、各个科目的老师……周围的人构成的多彩大学,撞进原本单调灰色的生活,实在让我有些猝不及防。所以,心理课上的分析和讲解对我来说非常及时,对我梳理处置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 另外就是老师在课上为我们做的性格分析,人贵自知,课上的性格分析让我更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是怎么样性格的人,让我更能清楚地知道我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改进自己性格方面的不足,以使我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让我有收获的地方,比如除了怎么对待他人的关系,老师也讲解了怎么对待自己、怎么面对良性竞争、怎样提升自我、怎样分配时间、树立怎样的爱情观才是健康的,甚至还向我们介绍了怎么样界定是否患有心理疾病。虽然到现在心理课不过上了八次课,却实在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心理课上经过老师的分析,我知道自己是多血质性格的人,反观日常生活,我确实也是喜形于色,心直口快,常常说话不经思考,有时候虽是无意,却真真切切伤了人心。平时也因此闹过不愉快,但是并不太了解问题出自哪里,也就没能针对性地纠正自己性格的不足。现在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性格的人,相信我也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多控制自己,改变自己的性格以使自己更好的融入群体。当然我也了解到多血质的人可塑性强,我也会好好把握自己性格上的这项优点,多发展兴趣爱好、培养自己更多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更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后我也会多去尝试一些原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角色,说不定从中能有意外的收获。

事实上,我初中所在的学校在市里排名并不靠前,所以我只需大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就可以在学校名列前茅,最后也顺利被重点高中录取,但是进入高中之后,我发现我与同校其它同学差距很大,学习上的压力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难以排解的苦闷情绪又恰逢青春叛逆的时候,不愿与父母过多交流的我把压力变成了不愿与人交流的孤僻性格,高一高二还有一些集体活动作为调节,到了高三那,所有人全心备考,根本不可能顾及旁人心情的时候,我更加孤立无援,到了最后甚至跟同桌都没有太多交流,成绩也因为心情抑郁更加一落千丈,我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难以自救。毕业后也和同学们有过几次聚会,脱下校服放松下来的大家打的一片火热,更显得我形单影只。鉴于此,我对大学充满了担忧,被录取的喜悦完全消弭鱼焦虑之中。我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参加军训更让我错失和同学们相处相识相知的机会,迷茫着度过了大学之初的两周军训。说实话,我原本对心理课时不抱期待的,因为中学时期也有心理课,不过也就是讲一些与我们生活并无相关的理论或者干脆就是自习课。但是第一次上心理课确实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我从老师的课中听懂了怎样待人处事,了解了何为立身之本,课上我也会跟着老师的讲解一层层思考自己平日的言行是否合宜,举止会否有失偏颇之处,实在受益良多。一开始我和舍友相处十分拘谨,有时连自己的想法也不敢太多地表达,生怕招来不满,而老师让我明白,世上最难得的不过一颗真心,真性情待人处事便是最完美的相处之道。

大一管理学期末重点 第6篇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一、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引导、控制。以便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1.动态性;2.科学性;3.艺术性;4.创造性;5.经济性。

三、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四、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对管理中人的研究;2.对管理资源的研究;3.管理的行为和职能;4.管理的组织和制度;5.管理中的若干关系;6.管理的文化和价值;7.对管理的评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一、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五个基本原则: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2.十四项原则;等级链与跳板的含义:这种跳板可以进行横向的信息交流,克服了由于指挥的统一性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但只有在各方面都同意而上级又始终知情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职工是“社会人”。

2、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代表人物)

1、管理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

2、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

3、决策理论学派——赫伯特。西蒙

4、系统管理理论学派——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

5、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和戴尔

四、1)学习型组织: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提出《第五项修炼》

1、系统思考——核心

2、自我超越——基础

3、改善心智模式

4、建立共同愿景

5、团队学习

2)自我管理的特点:

1、管理范围的普遍性

2、管理时间的全程性

3、管理内容的复杂性

4、管理方法的差异性

5、管理理论的广延性

第三章计划与目标

一、计划的概念:计划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行动所做的综合的统筹安排,是未来组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五WHY——H表示计划的内容

WHY——为什么做?原因与目标

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

WHO——谁去做?具体的执行者

WHEN——什么时间做?执行时间

WHERE——在什么地方做?执行地点

HOW——怎样做?执行手段和安排

二、计划的作用:

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

2、计划是降低风险、掌握主动的手段

3、是减少浪费、提高效益的方法

4、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

三、计划的类型:

1、长期、中期、短期计划

2、战略、管理和作业计划

3、综合、局部和项目计划

四、决策的概念:决策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从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五、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层次划分:

1、战略决策

2、管理决策

3、业务决策

2)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划分:

1、程序性决策

2、非程序性决策

3)按决策分析的方法划分:

1、确定型决策

2、风险型决策

3、非确定性决策

六、决策的程序:

1、问题分析

2、确定决策目标

3、探索和提出各种行动方案

4、方案评价分析

5、方案的选择

6、决策的实施和反馈

七、决策的方法:1)主管决策法——经验判断法或非计量决策法

2)计量决策法——运用数学的决策方法

1、适用于风险型决策——决策树法

2、适用于确定型决策——本量利分析法

第四章管理组织

一、组织结构类型:1)直线型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较小、没有必要按职能实行专业化管理的组织2)职能型组织结构——适用于中小型组织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对中小型组织比较适用对规模大的组织不太适用4)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大型企业和巨型企业5)矩阵制组织结构——适用于计划科研规划等项目的工作或单位

6)新型组织结构:

1、学习型组织结构

2、团队型组织结构

3、网络型组织结构(既是小型组织的一种可行的选择,也是大型企业在连接集团松层单位常采用的形式)

4、无边型组织结构——杰克。韦尔奇

二、组织文化的概念:就是将价值观融入行为,是否将他融入思想的行为,若没有,就不是文化,充其量知识口号,目标和习惯

2)组织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2、激励功能

3、约束功能

4、辐射功能

5、增值功能

三、组织文化的类型

1、网络型组织文化——高度和睦交往,低度合作一致

2、利益型组织文化——低度和睦交往,高度团结一致

3、个人型组织文化——低度和睦交往,低度团结一致

4、俱乐部型组织文化——高度和睦交往,高度团结一致

四、领导者的类型:

1、集权型

2、民主型、3、任务型

4、关系型

5、兼备型、第七章 激励与沟通

一、激励的含义:指激发人的行动动机的心里过程,是一个不断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循环的动态过程

二、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2)双因素论(赫茨伯格)

1、满意与不满意

2、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激励因素或保健因素)3)期望理论(弗鲁姆)——M=V*E(激励

力=效价*期望值)4)公平理论——相对性,主观性,不对称性,扩散性5)强化理论——

1、正强化

2、负强化

3、惩罚

4、自然消退6)挫折理论(亚当斯)

三、激励的原则:外在激励内在激励相结合外在激励——满足员工对工资福利安全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需要的激励;内在激励——满足员工自尊,成就,晋升等方面需要的激励

五、沟通的类别

1)按方法划分:

1、口头沟通

2、书面沟通

3、非语言沟通

4、电子媒介沟通

2)按组织系统划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3)按信息传递的方向划分:可分为上行,下行,平行和斜向沟通

4)按是否进行反馈划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六、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1、强调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2、提高人际沟通智能

3、构建合理的沟通渠道采用恰到的沟通方式

5、改进组织沟通的各种技术第八章 管理控制

1控制概念:为了能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有效执行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控制系统强化组织的控制职能

一、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

1、纠正执行偏差

2、调整控制标准

二、按控制信息获取的时间划分:

1、前馈控制

2、现场控制

3、反馈控制

三、按采用的手段划分:

1、直接控制、2、间接控制

四、按控制源划分:

1、正式组织控制

2、群体控制

3、自我控制

五、作业控制:

1、成本全面控制

2、质量控制

3、采购库存控制

第六章 领导

领导含义: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一、领导的影响力:(职位赋予的权利)

1、法定权利

2、奖赏权利

3、强制权利(非职位)

4、专家权利

5、感召和参考的权利

二、领导的作用:指挥,激励,协调和沟通作用

三、领导理论:1)、特定理论2)、行为理论:

1、连续统一体理论(民主与独裁两个极端领导方式)

2、管理系统理论——剥削式的集权领导,仁慈式的集权领导、协商式的民主领导、参与式的民主领导

3、四分图理论(依赖组织和体贴精神)

上一篇:实践成才协会迎新活动策划书下一篇:2024年9月12日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