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数教学设计范文

2024-05-14

成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1篇)

成数教学设计 第1篇

成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板书:百分数应用题(二)学习新课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2)七成二成五

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板书: 37.4×(1-15%)=37.4×0.85 =31.79(吨)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3.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6.课堂小结。

成数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内容:

成数(课本第9页例2)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②六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③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商店里花了56元钱买了一条牛仔裤,因为那儿的牛仔裤正在打七折销售,这条牛仔裤原价多少元?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商场降价销售时,经常用打折的形式进行销售,那么在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课件出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谁来说说你对二成怎么理解?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三、新课探究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三成五。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3)练习:将下列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二成=()%; 四成五=()%; 七成二=()%。

2、解决实际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

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①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问题。(读题,提取并理解信息,画图,借助图片理解题意后再用两种方法列算式)②交流说说解题思路。

思路一: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少25%,今年用电是去年的(1-25%),即350×(1-25%)。

思路二:去年用电数减去今年节约的度数,即350-350×25%。教师小结: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计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解决完这一题后,让学生根据本题信息想一想:还可以求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巩固练习

(一)、三成=()%; 五成六=()%; 八成三=()%;

(二)、第9页做一做;

(三)解决问题 1.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这套书原价多少钱?

(1)请学生读题思考:9.6元表示的实际含义是什么,和八折有什么关系?引导明确:9.6元就是打折后比原价减少的钱数,它相当于原价的(1-80%)。(2)尝试练习,集体校对。

2.某县前年秋粮产量为2.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去年秋粮产量是多少万吨?

3.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

五、课堂总结

成数教学设计 第3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主要目的, 而是更加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努力促进学生在德、智、能、情、趣等方面均衡发展, 使认知、情感、意志三者相互促进, 从而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情感和态度目标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这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非常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教学专业素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教师的思想、情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的情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数学教师只有认识到数学的魅力, 享受教书育人的乐趣, 才能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将这份情感感染、传递给学生。教师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 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 这样, 学生也会很自然的去热爱数学, 把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反之, 如果数学教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 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 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必然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包括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 灵活自如地运用电脑技术, 不断地变化教学方法, 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情况等,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教师必须研究教材, 拓宽学习资源, 挖掘情感通道

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史料,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我们教育

学生要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正是有国才有家, 有家才有我。新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教育,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课外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我国古代的一元二次方程》等内容后, 让学生明白, 我国自古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着辉煌的成就。让学生了解以中国人命名的公式定理也不少, 如“华氏定理” (华罗庚) 、“陈式定理” (陈景润) 、“吴氏方法和吴氏公式” (吴文俊) 等。此外, 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中国数学家的最新贡献, 如2006年6月3日数学家丘成桐宣布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已经彻底证明了世界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等。学生对数学家的具体工作暂时没必要也不可能理解, 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历史和现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必将促进学生更加热爱数学的情感。

2. 教学中注意揭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渗透数学情感。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加强数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强化应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这不仅在于数学应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而且还可以向学生渗透数学情感。

比如:给定一个三角形, 如何在其内部作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学生联想到相似三角形和二次函数知识, 首先利用在相似三角形中相似比等于对应高之比, 建立第一个关系式, 然后再列出正方形面积关于其边长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值的方法求出。这样, 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 这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更持久、更深刻的强大动力,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 又在更高层次上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3. 充分挖掘数学中的美学因素, 丰富学生的数学情感。

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它实际包含着许多美学因素。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 是科学美的核心。古代哲学家、数学家早断言:“哪里有数, 哪里就有美”。结合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数学蕴涵的内在美, 如不变美、对称美、相似美、类比美、简洁美、和谐美、创造美、严谨美等。学生通过鉴赏, 无不感到激动, 于是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如线段、平行四边形、圆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表现出对称美;数学符号的抽象代表是最简根式和最简分式, 解题的简单方法,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等体现出简洁性;加减法统一于和, 乘除法统一于积, 解题时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都是统一性的最好例证。

三、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中实现情感交融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 思维是由人们的认识需要引起的, 没有认识的需要就不会引起积极的思维。认识需要常来自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有的是学生似乎熟悉但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 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去积极思考。因此, 教师要善于将那些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且易于接受的问题情境、故事情境、质疑情境、生活情境, 使学生在对问题的积极思维中去品尝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学习中促进情感的发展, 同时良好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充分参与数学活动。

课堂上,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努力实现平等、民主教学, 建立宽松、和谐课堂教学气氛, 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之花徐徐绽放。

在人的心理最深处, 有一种需要就是渴望被尊重。学生成功的体验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课堂上, 一方面要鼓励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走上讲台, 充当小教师角色, 讲解对问题各自的看法。当学生遇到困难或者信心不足时, 应及时进行勉励, 注意从失败中挖掘部分成功, 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并继续帮助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另一方面, 要鼓励学生自编习题, 比如在学习因式分解这一知识时, 为加强学生对运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熟练程度, 让同桌互编简单题和综合题, 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宽广、更灵活。这样做既是对前面知识学习的小结, 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在挑战面前学生的积极性高涨, 必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而且在编题过程中更能发现问题, 通过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

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尤其在运算中经常疏漏对符号的关注。课堂上如果把学生出现过的错误在全班展示, 让全体同学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 无疑对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非常有用。但这样做, 有可能会伤害到个别自尊心很强的同学,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其实教师不妨让自己去故意出错, 让学生去发现、分析错误的原因, 同时让学生看到老师也不是圣人, 了解到老师也存在“缺点”, 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拓宽师生情感。

为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布置常规作业外, 平时结合具体的内容, 开放部分数学作业内容, 不受书本的束缚。比如, 学完三角函数知识, 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或阅读课外书籍或实际操作自拟题目写成一篇小论文, 在班上展览优秀作业。学生通过查询、思考、整理得出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如有同学针对如何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得出三种不同的方案:选择两个不同地点, 用测倾器测量两次某座高楼与水平线的仰角, 再用皮尺测量这两点的水平距离, 运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出答案;学生还想到利用太阳光下的平行投影, 利用三角形相似知识轻松求解;如果没有太阳光, 可以借助平面镜, 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得到相似三角形进行求解, 等等。还有学生阅读到与高中相联系的一些三角恒等式、公式, 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这样发挥了同学生的个性, 大大增强了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还可以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主要目标而成立兴趣小组, 开展如做数学游戏、讲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小制作、小发明、猜数学谜语、知识讲座、学习方法介绍活动等;以培养数学尖子为目标而成立竞赛小组, 开展数学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等活动;以提高班级整体水平、转化后进生为目的而成立查漏补缺小组, 开展对缺漏知识补习、学法指导、双基比赛等活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数学学习的任务和目标, 共同努力, 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发展。

4. 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渗透情感教育。

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 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如课堂观察、书面测试、调查报告、一帮一情况反馈、学生互评、建立错题问题集等。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独有的特点, 但都要注意力求做到真实而及时, 以激励和表扬为主。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 情感教育过程是一个由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承载的启发、渗透和感染的过程, 情感是左右教学的巨大力量, 也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表现出情感性的教态, 创设出富有情感性的情境, 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性因素, 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从而轻松愉快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们应该注意到:由于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摘要:数学教学在传授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同时, 必然要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研究教材, 充分揭示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对学生作出合理正确的评价, 引领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情感,学习动机,学习参与,评价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等.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云音乐”成数字音乐新潮流 第4篇

国外互联网巨头试水云音乐

随着互联网的繁荣发展,云计算从概念演变为实际行为,进入人们的生活,数字音乐这一新兴市场成为了“香饽饽”,众多业界巨头对此垂涎三尺。

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开始,以苹果为代表IT巨头就拉开了“音乐云计算”的序曲。先是苹果于2009年12月份收购音乐网站lala公司,为云计算版iTunes服务奠定基础;紧接着,谷歌在2010年5月份收购手机流媒体音乐服务公司Simplify Media;惠普亦在同年6月份宣布收购音乐服务提供商Melodeo公司。

这些被收购公司的共同特点是,为各种音乐传送设备提供技术支持。霎时之间,“音乐云计算”如众星捧月,被认为是云计算领域中最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所谓“音乐云计算”,简单的讲就是用户通过音乐软件,可以将存储在云端的音乐内容在手机、PC和电视等多种设备上进行播放、分享,无需用户再费时费力从电脑存储器中拷贝到其他终端设备。

按照传统意义,音乐发烧友在获取、收藏、整理和收听音乐时,首先要在浩瀚网络空间中寻找、下载歌曲,再整理到移动终端上进行收听。为此,很多消费者可能需要在电脑硬盘中存储数十GB容量的数字音乐。这时,手机等移动设备可能会受制于容量空间而无法全盘拷贝。而即使能够拷贝,也无法将这些音乐以最便捷、有效的方式和朋友共享。

在“音乐云计算”开发中,苹果、谷歌等公司意欲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其目标是,只要在上网环境下,音乐爱好者就可以通过从“云端”获取内容,而不必再劳师动众去做上述一系列工作,因为云端的服务器已经帮助完成。

这一切听上去很难想象,但技术可以将此应用全部实现。

国内互联网大佬发力云音乐

国外的互联网巨头纷纷试水云音乐领域,这使得国内的互联网大佬坐不住了,他们知道传统的音乐运营模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转型是必然的结果。而技术创新,则最有利于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0年,巨鲸网就获得谷歌和姚明的巨额注资以开发“音乐云计算”的项目,巨鲸网如今还在力推Google Music服务;百度MP3也将推出新的音乐平台;另一家国内互联网巨头盛大网络,也在去年加紧音乐业务布局,将人气音乐社区虾米网纳入旗下,准备在数字音乐领域发力;中国最大原创音乐网站A8也表明,2011年将专注于发展数字音乐服务……种种现象表明,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对数字音乐这一新兴领域虎视眈眈,野心勃勃准备进攻这一领域。

2011年3月24日, A8音乐集团主席兼CEO刘晓松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规划中,集团音乐云产品将覆盖大部分手机平台以及PC、电视、汽车等客户端,实现跨设备的音乐云服务。

而巨鲸网也是看到了国外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军音乐云产业的商业时机,计划将把音乐云覆盖到各个基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终端上。巨鲸网CEO陈戈表示:“海尔、长虹都在研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互联网电视,未来这些电视中可能内嵌专门的音乐频道,这些音乐产品就是来自于巨鲸网云端的内容。”

当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平台酷我音乐,它基于“云同步”技术,将酷我音乐盒的收藏列表“拽”到手机上,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云同步。酷我音乐创始人兼CEO雷鸣曾表示: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我们希望用户不管通过平板电脑还是手机,都能通过酷我的产品享受到一致的体验。

不过,对于云音乐在中国的前景,有专家认为,音乐云计算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国内盗版现象严重,云计算的技术门槛也较高,这项业务何时能大规模展开还有待观察。

发展云音乐还需秘笈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具有规模的数字音乐网站约300家,但发展参差不齐,而且由于盗版泛滥,绝大部分数字音乐网站都无法逃离版权纠纷。随着“音乐云计算”模式的风云迭起,更多的数字音乐网站或将加入该行列中。

巨鲸网CEO陈戈对此表示,“音乐云计算”领域肯定会有竞争对手加入,但这个行业的门槛较高,如果只是把互联网服务照搬到移动终端上,这肯定不是真正的“音乐云计算”。

他认为,“音乐云计算”的发展需要符合三方面的条件:首先,必须积累海量的音乐数据库。这如同给“音乐云计算”提供源头活水,有源源不断的音乐内容供给,这也是谷歌最近和几大唱片公司谈版权合作的原因。

而中国绝大部分音乐网站都充斥着盗版音乐,这难以给用户提供有保障的音乐产品。“你点一首歌后,或许播放的是其他人翻唱的产品,这会让用户体验大打折扣。”陈戈说。更重要的是,基于盗版的音乐网站难以建立其商业模式。

其次,必须打造一款简单、完美的音乐软件在不同应用场合使用。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必须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更多用户和开发者基于巨鲸网原有的音乐平台,开发出更多、更酷、更炫的音乐产品。”陈戈说,未来互联网的商机在于开放,只要开放,就能盈利。

成数教学设计 第5篇

学习目标:

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灵巧解题的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

学习重点: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成数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引言: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二、学习成数

师: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师: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几?,也即百分之几?

师:今年苹果产量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今年苹果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1、请学生回答:

“一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二成五”是十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是()%

2、出示例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千瓦时?

师: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表示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的量?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如何列式解答?

学生1:多收了二成五,表示多收了25%。

学生2:单位“1 ”的量是前年收水稻的产量。

学生3:列式为:350+350×25%,因为是求350吨的25%是多少?或者:350×(1+25%),是求350吨的(1+25%)是多少? [ 教师板书算式:350+350×25%或者350×(1+25%),并请学生说出计算结果]

三、练习

1、师生共同讨论完成第9页“做一做”

2、出示下列各题请学生进行讨论并解答。

某乡去年水稻总产量是150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一成五,今年水稻总产量是多少吨?

成数教学设计 第6篇

南阳市第三小学

王雨仁

《成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9页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理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3分钟

复习上节课“折扣”的相关知识,以唤起学生对百分数和上节课学习的回忆。同时,因为“折扣”与“成数”虽然运用不一样,但解决方法大致相同,复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作用,也能让学生对新知的解决有一些铺垫。

2、前置研究

《成数》前置研究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生自学教材,明确成数的含义,可举例说明。

二.联系实际理解成数的意义

(1)今年我省粮食比去年增产二成,是指今年我省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 %。

(2)今年进口车总量比去年减少二成,是指()比()去年减少()%。

(3)今年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五成,是指()比()增加()%.三、成数的实际应用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方法1:

方法2:

三、说说我们是怎么解决有关“折扣”和“成数”的问题的?

四、我的收获及提醒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补充,组长作好记录。

2、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三.学生上台展示

1、每个同学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学会的同学还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和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

2、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四.拓展延伸

1、书店的图书凭优惠卡可打八折,小明用优惠卡买了一套书,省了9.6元。这套书原价多少钱?

2、某汽车出口公司二月份出口汽车1.3万辆,比上月增长3成。一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 五.巩固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 六.作业布置

《成数》教学设计 第7篇

《成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成数,了解成数的含义,体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对成数的实际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成数”问题产生好奇心,并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成数,理解成数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成数有关的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与成数相关的新闻报道导视频,课件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师播放与成数相关的新闻报道导视频)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成数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1)现在,“成数”一广泛运用于表示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生根据二成解释为:十分之三,30%)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六成。(生根据以上经验解释为:十分之六,60%)

(二)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你是怎么理解的?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巩固练习

1、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2、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四、作业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4、完成练习二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学生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六、板书设计

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七、教学反思

成数教学设计 第8篇

几年来,我校开展福建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子课题“原型·启探·建构·致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从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充满兴趣的生活原型引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忽视了对生活实际课程资源的精心选择和深度挖掘,忽视了对数学本原的关注,忽视了数学课的“数学味”,甚至把数学课上成思品课、艺术课,在追求过程与方法时存在着“时时探索、事事探索”的现象,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深入调研,于2010年开始探讨新课题《引导学生从体验生活到抽象成数学过程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教学情境设计的有效性,摒弃华而不实,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寻找既贴近儿童生活,又贴近数学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体验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猜想、实验等,获得体验,并做类比、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从体验生活实际到抽象成数学过程的顺利过渡。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亲身体验,才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具体做法

(一)走进生活发现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因此,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生活味浓、趣味感强的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背景,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使思维与活动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

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告诉学生:“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春游前,我们要准备什么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要买吃的!”于是,教师因势利导:“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该买什么东西?我们一起设计个购物方案好吗?”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设计着购物方案,计算着要用的钱数。在学生展示、教师指导购物方案后,教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同学们,你们为春游购物做出的方案,算出用多少钱都用到了数学。”让学生明白,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通过多媒体先展示学生常见的红领巾、扇子、三角板、书本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各种实物的角,让学生发现抽象的“角”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具有活力的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实践探究数学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在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学生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深刻。

在《认识面积单位》的教学中,采用如下程序:

1. 初步感知。

学生小组合作把学具袋中的图形进行分类。(有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还有大小不等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操作体验。

教师抓住学生把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分为一类的契机,让学生用直尺量这些图形的边长,在测量中体验到这类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在学生交流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后,让他们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3. 感悟升华。

让学生用手中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学生体会到麻烦,从而寻求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比较方便。

4. 类比迁移。

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用边长为1米,也就是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比较合适。

让学生参与面积单位的生成过程,使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真切体验大小不同的面积单位,并产生强烈的内心需求。这样的教学,强调学习者全程参与、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学生理解透彻,学得扎实。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联系实际运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大数量的估算》时,教师首先由学生用餐常见的浪费现象引出一条广告语:“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粒米,全国每天要浪费13亿粒米。”但13亿粒米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小样本估算的方法(尽管学生并不知道名称)进行估算。当他们用天平称、用量筒量等方法估算出13亿粒米大约有29.5吨重、有32.5立方米、可装2950袋(每袋10千克)、载重5吨的卡车可装7车时,学生感到惊讶。特别是当他们估算出这些大米大约可供一家3口吃60年时,马上联想到如果把这些大米去支援贫苦地区的话,将解决6万人一天的吃饭问题。这样的学习,已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探索,愉快合作,交流思辨,及时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不仅理解大数量的估算的原理和方法,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积少成多”的道理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四)丰富资源体验数学

人类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样也是以周围世界的表象为支柱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注重表象积累,以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促进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生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经验越接近,越有助于他们掌握知识。数学中的某些知识,不能单凭学生头脑中现有的分析水平或原有的知识水平进行迁移,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借助学生生活中有关实际经验,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道计算题:125-98=12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讨论:为什么要加上2呢?

一位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这样,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具体的经验也提炼上升为解决问题的模式(简便运算的方法)。

三、体会和思考

(一)注意创设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面对生活情境,学生往往被丰富多彩的、外在的一面所吸引,而数学思考却湮没其中,不为学生所关注了。教学中,我们要及时纠正出现的这些偏差,让情境在“时尚”中发挥应有的实效作用。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最终是要为数学学习服务,要为学生掌握数学思考方法服务,要为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应用能力服务,要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服务。

(二)注意提供有价值的体验活动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之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之变成创造的聪明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的论述,阐明了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体验应该以活动为途径,以活动为过程,在活动中学习。如:观察、操作、游戏、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能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体验,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数学知识。

(三)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困惑

如:在注重学生个体体验的时候,如何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体验成为大家学习的共同资源,如果在课堂上这样去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不这样做,学生的体验学习往往成为优等生的表演和中差学生的观众。也就是说,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学习?又如:体验学习需要花费时间,如何在40分钟时间里,确保学生有充分的学习体验,同时又能兼顾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等等。

成数教学设计 第9篇

成 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教学重点: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成数”含义

教师: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这个“二成”是什么意思呀?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理解不一,教师不强求学生

教师追问:“三成五”又表示多少呢?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解决简单的成数问题

环节1:出示例1: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

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3、请同学们独立解答,并把你的解题过程写清楚,争取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

暴露资源、组织研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25%)求的是什么呀? 你们干嘛都用乘法呀?

4、全班交流,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第1页

5、教师强调: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环节1:出示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37.4×(1-15%)=37.4×0.85 =31.79(吨)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是()的30%。(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的()%。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75% 60% 42% 100% 95%

3、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五、教学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问题:解决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什么?理解成数的含义;明确谁是单位“1”。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第2页

板书设计:

板书: 一成五是15% 37.4×(1-15%)=37.4×0.85 =31.79(吨)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成数》教学反思 第10篇

2、导入环节不仅引发了新知的学习,更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感到,看似简单的对话,却蕴涵了几个数学问题,为研究成数、折数应用题作了铺垫。

3、学习成数概念时采用直接告诉,学生仿照现成的成数的意思,说一说所给成数的意思,再强化练习,使学生明白它与十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而学习折数概念时,通过学生猜一猜一枝花打五折、八折、三折、一折后的价格,然后讨论得出折数的意义,并得到求商品内现价的`方法,因为学生对于商品打折平时已经有所了解,这样的教学符合学情,也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始,学生听了对话后,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对话中有数学问题,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对话中有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找一找,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新知。当解决了去年收稻谷多少吨后,根据 对话中“今年又比去年增产了半成”,让学生自己提数学问题,自己去解决。在解决问题时,又让学生 找到突破口,只需把成数与折数转化成百分数解决就行了,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另外,善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不拘泥于一种解法,有不同解法的,总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讲不同的思路,使学生能真正地理解、掌握。

5、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容量较大,考虑到学生的计算不是本课的重点,因此计算采用计算器,这样使得教学内容能顺利完成。 课上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总是表现出较浓的兴趣,课堂反应与接受较快。他们能积极地讨论,主动地探索,勇敢地尝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起劲,学得成功。

6、本课的练习有层次,形式新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如算一算小明和小刚同样的钢笔它们的原价各是多少,帮老师算一算手机的原价,算出自己喜欢的肯德基优惠后打了几折,帮张老师选择合适的商场购买电脑,最后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策划一个广告。

《成数》教学反思 第11篇

相比于“折扣”,“成数”对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的词语。但有了“折扣”的铺垫,学生理解起“成数”也不算太难。教学时,我多训练了几个将“成数”化成百分数的练习,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成数”的具体含义。试一试的问题和两个例题类型不一样,学生解答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是不注意认真审题,有的是照猫画虎当然结果是不对的。出了问题是正常的,正好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借此机会进行一番思想教育。

本节课由旧知引入知,让学生通过复习从而很自然过渡到新知,自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但在复习的创设过程中时间稍长,如果能再压缩一点效果会更好!在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效果好。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它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同时又遵循了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在选择练习中潜意识渗透了百分数、小数、分数比大小,通过比较,学生能加深它们之间的互化。在最后开放题的练习中,让学生切身体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在数学中的应用,同时又进一步了巩固了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的新知重新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本节课采用了合作学习法,学生在小组里做到了互动学习、互动思考、互动操作、互动总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在小组里大胆地开放了自己的思维,互相取长补短,拓宽了思路,学得扎实灵活,达成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

上一篇:学校巡察整改工作报告下一篇:团队复制特训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