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2024-07-19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精选9篇)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1篇

XX县中医医院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XX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乙类药品及自费治疗项目时,必须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同意。

16、检验科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提高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要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17、临床药师应参与查房和协助用药方案设计,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促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药物。

18、临床手术科室应严格执行《手术制度》,坚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原则,必须手术的就手术,不必要手术的尽量不要手术。

19、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加强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可不输血的坚决不输血”的原则,充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减少浪费。严禁非法自采自供血液,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0、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住院天数。

XX县中医院医院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XX县中医医院关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我院特制定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合理治疗管理制度,为了切实落实这项制度,特制定本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一、实行院科两级监管、科室负责日常监督和控制,按照制度和临床路径的要求执行,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记录于《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记录本》中。

二、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组织对临床科室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进行专项检查治理,检查标准为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将检查结果当场反馈到科室,促其及时整改。

三、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将检查结果汇总,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的,按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规定予以处罚(2009年1号文件),并纳入科室目标考核。

XX县中医院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2篇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如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2.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减少卫生资源浪费,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

3.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4.应酌情有条件地实行“县级以上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检查结果共享制度”,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5.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收取价格适中,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6.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和/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7.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8.各科室应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简称药占比),控制抗菌药物收入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文案。门诊部、急诊科的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12.医生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报医院药剂科、医务科审批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对较易导致严重耐性药性或不良反应较大以及价格昂贵的药物实行审批制度。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并制订相关的管理措施。

15.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3天量,最多不超过7天(抗结核药除外)。特殊情况下,经诊医生必须在病历上予以记载。其他西药或中成药(包括袋装或瓶装中成药)3—7天量,中药汤剂3—7贴,复诊时可续用。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量。某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患、溃疡病、肝胆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老年病、盆血等)门诊处方可酌情给7—14天量,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复诊时可酌情续用。相同类药物不重复使用。

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乙类药品治疗时,必须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名同意。

17.检验科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提高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要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18.临床药师应参与查房和协助用药方案设计,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促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药物。

19.临床手术科室应严格执行《手术制度》,坚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原则,必须手术的就手术,不必要手术的尽量不要手术。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3篇

1 资料

病历1:脊椎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头孢噻肟、依诺沙星16天,清洁手术,联合应用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时间太长。

病历2: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术后用头孢米诺6天。头孢米诺为头霉素类,特点是对β-内酰胺酶稳定,除对革兰阴性菌作用优异外,对各种厌氧菌也具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显著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所以,对于象甲状腺肿物切除术这样的清洁手术,应选头孢唑啉较合适,而不应选用档次太高的头霉素类,时间6天也太长,24小时内给药足矣。

病历3:右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呋布西林、西索米星(0.1 ivgtt.2/日)10天。西索米星为氨基糖苷类由于明确的耳肾毒性,不应作为预防用药。治疗性应用时,因其属浓度依赖型,不需2/日静点,1/日给药谷浓度更低,副作用更小,更安全有效。

病历4:腰椎骨折并神经损伤患者,术后预防用头孢呲肟与氟罗沙星,头孢吡肟为四代头孢,用药档次太高,联合喹诺酮类更没必要。

病历5:右胸刀刺伤患者,术后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培氟沙星16天,术后第6天拔除引流管,体温正常,没有脓液,未停用抗菌药物而持续用至16天。用药档次高,预防用药不需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用药时间过长。

病历6:十二指肠粘液腺癌患者,无梗阻性黄疸,无感染证据,入院第2天开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指征不明确。

病历7:贲门癌患者,术后用头孢米诺,依诺沙星10天,手术预防用药在手术前1天上午给药太早,术后3天体温正常,术后5天胸腔闭式引流拔除,无其他感染,抗菌药物应用10天以上时间长。头孢米诺为头霉素类,其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依诺沙星的抗菌谱也是阴性菌,而预防刀口感染需要的是抗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药物。

病历8:右肱骨骨折患者,术后用五水头孢唑啉14天,氨曲南13天,长春西汀12天。术后第三天拔引流管,患者体温不高,长期联用两种抗生素,尤其是氨曲南这种窄谱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没理由。长春西汀为脑血管病选择用药,用于该病人无指征。

病历9:脑膜瘤患者,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不科学:手术历时8小时,术前术中都没有给药,术后三联应用:氨曲南、依诺沙星和甲硝唑8~9天。所选药物均不适宜,可选头孢一、二代或头孢曲松更好。

病历10:宫内孕剖宫产患者,术后联合应用头孢美唑、甲硝唑。头孢美唑为四代头孢以外的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已覆盖厌氧菌,再联合甲硝唑实无必要,况且甲硝唑在乳汁中浓度与血中相似,因此影响授乳。

2 讨论

这10例典型的不合理用药都是发生在卫生部2008年48号文贯彻执行以前的病例,手术预防用药除头孢外,有联合氨基糖苷类的,喹诺酮类的,氨曲南+甲硝唑等等。我院自2008年8月13日传达贯彻48号文精神后,于2008年8月18,26日和9月11日3次分别抽查运行病历48份、34份和36份进行督查。第1次用药还不够规范,选药较乱;第2次就基本上规范到卫生部精神上来了;第3次检查则全部符合文件要求,手术预防不再联合用药,几年来一直解决不好的术前0.5~1小时给药问题,这次也纠正彻底了。

我院自2004年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后,立即成立了“邢台市人民医院合理用药检查小组”,每月随机抽取各科近期出院病历2~3份,并重点跟踪药品排序中前10名药品的前10名医生,每人抽取2份病历,进行分析检查,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在全院大会上通报,并在公开栏上公示。对于象上述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药的医生进行经济处罚,并与晋职挂钩,出现1例不合理用药,评职称时扣1分。如此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院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水平。但质的飞跃还在2008年。

卫生部48号文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尤其是手术预防应用的里程碑。我院目前还存在预防用药剂量偏大、疗程偏长的不足,与指导原则要求的24~48小时给药时间有较大差距。选药的经济性还不行,头孢一、二代中,除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外,其他品种价格都较贵,而选头孢唑啉的很少。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还没能全面体现,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怎样做到中药合理的合理用药 第4篇

1.中药应用

用药不对症:如人参,俗称补药之王,常常用来补元气,治疗虚证,特别是气虚证,若用药不对症,可导致低血钾、四肢抽搐、眩晕、头痛、心悸、失眠、咽痛、恶露不绝等。

自我药疗:艾条熏炙可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板蓝根长期内服可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何首乌内服可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性皮疹;胖大海泡服可致流产、尿血、小腹胀痛;番泻叶泡服可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

民间食用:河豚食用致中毒,轻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等;重者死亡。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苦杏仁:服食致恶心、呕吐、腹泻、头昏、心悸、呼吸困难等。

保健:西洋参煎服出现出现全身片状荨麻疹样过敏反应(水泡),久服致脾阳虚衰、食少、腹胀、恶寒怕冷、心悸、气短;冬虫夏草过量服用致过敏,引起肾功能恶化、心包炎、心律失常、头痛、烦躁、面部红斑;甲鱼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等。

误作它用:莽草子误作八角茴香,烹调食用致中毒,出现上腹灼痛,头痛头晕,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四肢麻木,流涎,多汗,惊厥,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昏迷,尿潴留;广豆根误作北豆根预防感冒用汤剂且用量大致中毒,出现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等;天仙子误作地肤子用致莨菪碱类中毒死亡。

2.单方制剂应用

中药单方注射剂较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其原因可能与注射剂本身纯度不够或病人过敏体质有关。如:鱼腥草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仙鹤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发生过敏反应频率较高。此外,如苦木注射液、天麻注射液、大青叶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蚯蚓注射液等也有过敏反应发生的报道

3.复方制剂应用

每一种中药都有几种成分,而中药复方制剂成分更复杂,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互相制约,当进入人体后又由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各种变化,在治疗疾病同时产生各种不良反应:(1)含朱砂、雄黄的品种。朱砂成分含硫化汞,雄黄成分含硫化砷,毒性较强,主要出现心、肝、肾脏损害的不良反应。例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六神丸(水丸)、天王补心丸、安宫牛黄丸等。(2)含川乌、草乌、生半夏的品种。川乌、草乌、生半夏含有毒成分,其毒性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最敏感,常导致心律失常。例如:小活络丸、藿香正气水等。(3)含蟾酥的品种。?蟾酥是一种动物蛋白,对人体有较强的致敏性,此外蟾酥毒素有强心作用和刺激胃肠作用,中毒常会出现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应。例如:六神丸(水丸)、喉症丸(水丸)等。4含有易引起过敏的中药的品种。例如:复方威灵仙注射液因含威灵仙,茵栀黄注射液因含大黄、栀子,羚翘解毒丸因含金银花、牛蒡子,安神补心丹(水丸)因含丹参均可出现过敏反应。

4.药合用

不合理的中西联合用药有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1含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例如:乌梅、山楂、山茱萸及六味地黄丸、乌梅丸、保和丸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在酸性尿液中会加重尿结晶的形成,或引起血尿;山楂、乌梅等能酸化药液,使利褔平、阿司匹林等酸性药物吸收增加,从而加重肾的负担。2含朱砂的中成药。例如:朱砂安神丸、紫血丹、七厘散、苏合香丸等与溴化钾(钠)、碘化钾(钠)等西药同服,可产生具有毒性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导致药源性肠炎。3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及含有这类药材和生物碱的中成药。例如:小活络丸、三七片、延胡索止痛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及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会增强对听觉神经的毒性,产生耳鸣、耳聋。4中药酊剂和药酒。如国公酒、风湿骨痛酒,与水合氯醛合用能产生有毒的醇合三氯乙醛,严重者可以致死。

合理配伍用药 配伍组方合理可以起到协调药物偏性,增强药物疗效,降低药物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反之,配伍不当可造成药效降低,甚至毒性增大,产生不良后果。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都十分重视研究合理配伍用药,并建立了包括中药基本配伍与高级配伍两大部分在内的中药配伍理论。其从多元角度论述了药物在方中的地位及配用后性效变化规律。每一个执业药师,均应认真研究上述理论,并能灵活地应用,为指导、监督合理用药打下扎实的功底。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5篇

一、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的重要性

1、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合理检查是指像CT、核磁共振、彩超等大型检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2、不合理用药的危害。有关专家指出,不合理用药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直接导致治疗失败。如果用药不合理,诸如不能对症下药,给药量不足,或随便**用药时间间隔等等,均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作用,其结果会延误病程,使病情恶化,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②不合理用药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而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③不合理用药进一步激化了医患矛盾,助长了医生与药品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关系。

3、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是现代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面对城区医疗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特别是基层医院的病源是农民等低收入者的现实,如果不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将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前医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的表现形式

合理用药和合理检查试卷及答案 第6篇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5分)

1、1987年,WHO提出合理用药标准是正确的调剂处方。(√)

2、合理检查的评价指标是检查费用占就诊病人费用的比例。(√)

3、WHO认为全球四分之一的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

4、不合理用药见于用量过大、疗程过长、用药种类与复用过多。(√)

5、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后,出入院诊断符合率应小于95%。(×)

6、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范畴。(√)

7、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是适应症不明确,用药禁忌症不明确。(√)

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9、不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是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

10、“三素一汤’是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

1、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诸多除外的是:(C)

A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B 无指征的治疗用药C疗程合理D 给药次数不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不是:(B)A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非细菌感染也可以选择抗菌药物

C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3、合理用药的要求不是(B)

A,安全性、有效性B、适应性,价格高,C配药准确,药品有效,D质量合格,安全无害。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制订除外的是(D)

A 病原菌B 感染部位C 感染严重程度D 患者的体温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是(A)

A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B 单一抗菌药物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C 3种或3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6、抗菌药物分类管理的是。(B)

A 随意使用B 限制使用C经验使用D 感觉使用

7、不属于合理检查的内涵是:(D)

A从疾病诊断讲合理 B 从经济角度讲合理C 从病人安全讲合理D从个人利益讲合理

8、不属于合理检查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A 服从性B 必要性C 安全性D经济性

9、合理检查的原则是:(D)

A确定初步诊断B 突出检查重点 C 明确诊断D以上都是

10、不合理检查的判断标准是:(B)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7篇

关于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规定及其监控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药制度》以及相关卫生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规定及其监控措施。

一、基本原则

1、遵循优质、高效、安全、便捷、经济的服务原则,严禁诱导病人过度医疗。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因病施治的原则,做到检查、治疗、用药与疾病相符。

3、接诊医师必须将所开药品及所做检查治疗情况,如实填写在门诊病历或住院医嘱上。

4、遵循医疗消费透明化原则。在诊疗过程中,涉及到的检查治疗与用药,主管医师必须向病人详细讲明,特别是自费诊疗项目,要征得病人同意,并履行相关的签字手续,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5、不按医疗原则办事,导致病人拒付医疗费用以及发生医疗纠纷、官司,由主管医师承担,科室领导负管理责任。

二、合理检查规定

1、严格掌握各种检查的指征,遵循先常规后特殊的检查原则,能用常规检查达到目的,尽量不用特殊检查。

2、住院病人检查三大常规,手术病人五大常规加心电图、胸透等,其他各项检查均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应列为常规检查。

3、遵循医疗资源共享原则。医生要尽可能利用院外检查结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4、确实需要做特殊检查时,应严格审批程序。下级医生开出的检查单,须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签字认可。特检结果实行指标控制(指标见附表),并与目标考核挂钩。

三、合理治疗规定

1、严格执行各种医疗制度,治疗方案的确定应遵循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医疗安全。

2、特殊治疗方案的制定,必须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由副主任医师及其以上人员或科主任确认。

3、因病情需要安置人工器官或使用昂贵医用材料,须由科室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科、分管院长审批。

四、合理用药规定

1、使用药品严格遵循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能用国产药的不使用进口药,对疗效相似的一律用低价的、国内生产的药品。不开与疾病无关的药,更不能用非治疗药充当治疗药。

2、一次处方量:一般疾病三至四日量,慢性病七日量(中药三至五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慢性病出院带药不得超过四周量。

3、药品构成比不得超过医院规定,每超过1%扣科室奖金总额5%,全自费药品占药品总额20%以上者,每超过1%,扣主管医生和科主任各扣50元。

4、尽可能使用《河南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五、监控措施

1、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科室负责日常监督和控制。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查房,调阅出院病历和运行病历,严格考核。

2、药事管理委员会按医院合理用药制度,定期对各科室用药进行考核,以及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督查。

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按医院质量考核标准的相关规定,定期对各科室进行考核督查。

4、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的情况通报批评,并纳入科室目标考核,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遂平县红十字医院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 第8篇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来源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及2012年1月所有门诊处方进行监测并统计分析。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PASS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可对医师所有的处方医嘱进行实时监测, 根据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关注程度以不同颜色的警示灯标识的方式显示在每一条医嘱的前端。警示灯按不同的警告等级分为黑色、红色、橙色和黄色:黑灯:绝对禁忌、错误或致死性危害, 严重关注, 指该条医嘱中的药物使用方式在医学理论上是被禁止的, 如果使用将可能发生致死性或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事件;红灯:慎用或较严重危害, 高度关注, 指该条医嘱中的药物使用方式在医学理论上是不被推荐或需谨慎使用的, 如果使用则可能发生较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橙灯:慎用或有一定危害, 较高度关注, 指该条医嘱中的药物使用需谨慎, 若应用则可能发生一定危害, 造成比较多见的药物不良事件, 但程度低于红色警示灯;黄灯:危害较低或尚不明确, 适度关注, 指该条医嘱中的药物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不良事件, 但可能性相对较小且严重程度较低。

通过PASS系统对处方进行监测, 对黑、红、橙灯的发生情况, 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过敏史审查、儿童用药警告、重复治疗、重复成分、副作用、国内注射剂体外配伍、药品剂量审查、给药途径监测等方面进行调查, 对黑灯和红灯医嘱进行重点统计, 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不合理用药医嘱统计 (如表1、表2、表3)

2.2 不合理用药分析 (如表4、表5)

3 讨论

3.1 PASS系统有助于合理用药

随着新药的不断推出, 药品种类不断增加, 为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更好更多的选择。根据病情合理联合用药能够增强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则可能产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造成医药资源浪费甚至引发严重的药源性疾病。有研究显示药物相互作用由于比较隐蔽, 容易被忽视。因而是当前不合理用药中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 当前新药层出不穷,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断被研究和发现, 医生和药师不可能完全掌握如此巨量的药物信息, 也难以随时查阅文献。PASS系统提供了内容详尽的用药指南及实时实现处方审查、监测医嘱自动化的功能。从本院的监测情况, 可以看出PASS系统确实能够对处方中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进行及时的监测和审查, 并提示医师对其进行修改, 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帮助医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往药师通过手工查询医嘱的方法监测临床用药, 既繁琐又容易出错。现在利用PASS实时监测, 为临床药师提高药学服务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2 PASS系统的不足

PASS在监测时是以某个病人的所有医嘱为一个单位进行审核的, 但却未考虑用药时间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致使出现错误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表明, PASS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只对联合用药中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给予提示, 并不考虑药物的实际用途, 致使出现错误检测结果。例如PASS软件提示的肝素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会增加出血倾向或使出血时间延长, 出现警示为红色配伍禁忌。但临床使用肝素注射液是用于病人输液完毕留置针封管抗凝, 并未全身用药;其用量极小, 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而系统却频频提示。其次PASS系统对病人个体差异考虑不足, 未能完全做到个体化用药监测, 如药物相互作用警示为红色灯的10%氯化钾注射液和螺内酯片, 系统提示两者联用可能引起高钾血症, 并可伴有心律不齐或心跳骤停。对于普通患者给予警示是正确的, 但该患者为血钾过低, 临床确实需要二者联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此时PASS软件的红色警示是不合理的。以上药品在不同监测类型问题医嘱的数量均较大, 这些错误警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生对审查结果的接受程度。尽管PASS系统审查出大量问题医嘱, 但有相当数量的低水平警示甚至错误警示, 过多的低水平警示可能使医生产生“警示疲劳”, 而忽视一部分重要警示。PASS系统的某些提示与实际情况不符, 因此本系统合理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且一部分药品说明书资料不全、新药资料更新滞后等。

总之PASS系统的应用为监督并纠正临床科室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提供了新途径, 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和药师更好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 此系统的应用减少了医生选药用药的随意性及不良习惯, 避免了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PASS) 促进我院合理化用药。方法:利用PASS系统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12月和2012年1月处方, 以黑色和红色医嘱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问题处方主要在剂量审查方面、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和重复治疗方面。结论:PASS系统可有效的监测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 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PASS系统尚存在一定局限性, 有待进一步升级。

关键词: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合理用药,评价

参考文献

[1]唐镜波编著.新编268种注射液理化与治疗学配伍检索表.第4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23.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张策, 范青, 李雪PASS系统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的监测与分析[J]中国药房, 2008, 19 (4) ::313.

2006不合理用药检查分析评价 第9篇

本抽查门诊处方22932张、住院医嘱450份,依据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等规定进行评价,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门诊处方 1.同类或成分重复

⑴赖氨葡锌颗粒+小儿复方氨基酸针或小儿五维赖氨酸糖浆均有赖氨酸。小儿复方氨基酸适应各种病因所致不能经口摄入蛋白质或摄入量不足的新生儿等,存在摄入问题才注射。

⑵参麦针+刺五加针;补中益气丸+参芪五味子片(黄芪、党参重复);一捻金散+婴儿健脾散。功能主治类似,没有伍用治疗的药理基础。

⑶扑尔敏针+扑尔敏片+地塞米松针+强的松片+葡萄糖酸钙针+特非那丁片+西咪替丁针,七联四种类型抗过敏治疗。扑尔敏针+地塞米松针+葡萄糖酸钙针+西米替丁片+特非拉丁片+强的松片,六联不同类型抗过敏治疗;特拉唑嗪胶囊+卡托普利片+倍他乐克+心痛定片+双克,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符合治疗常规。

⑷小儿速效颗粒+小儿退热片或速效伤风胶囊;速效伤风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扑热息痛+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或速效伤风胶囊或复方锌布颗粒(扑热息痛重复);芬必得或小儿速效颗粒+尼美舒利配伍做为退热治疗;维生素K1针+山莨菪碱针+黄体酮针+双氯芬酸钠栓+曲马多针+罗通定针止痛,不符合治疗常规。

⑸扑尔敏+小儿速效或咳特灵或速效伤风胶囊(扑尔敏重复)易使产生嗜睡、乏力等。

⑹兰索拉唑肠溶片+胃复胶囊+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吗丁啉+甲氧氯普胺片;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654-2,颠茄和654-2作用相同。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养胃舒+胃复胶囊。

⑺其他:心痛定+消心痛;尼莫地平片+尼群地平片或尼莫地平缓释片。救心丸+银丹心泰滴丸或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片,均含冰片。复合维生素B针+维生素B2;迪巧钙+龙牡壮骨颗粒。

2.抗菌药物:门诊处方三—四联抗菌药物不符合抗菌药物使用规定。⑴同类重复:头孢噻肟钠+头孢呋辛钠。三联配伍:

⑴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头孢呋辛钠针。①门诊病人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不符合抗菌药物规范要求;②克拉维酸对耐药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强效广谱抑酶作用。与阿莫西林联合,可保护阿莫西林不被β-内酰胺酶灭活而发挥其杀菌作用,用于产酶耐药菌引起的各种感染;③不必联用头孢呋辛钠针。

⑵阿米卡星针与头孢曲松钠针+甲硝唑针或环丙沙星片或青霉素针+头孢拉定片或左氧氟沙星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⑶阿莫西林胶囊与呋布西林针+头孢曲松钠针;

⑷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与琥乙红霉素片或普鲁卡因青霉素针或青霉素针;

⑸头孢噻肟钠针与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阿奇霉素分散片或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胶囊或左氧氟沙星针+环丙沙星片。

⑹林可霉素针与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或与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或与阿莫西林颗粒+头孢曲松钠针或与琥乙红霉素片+头孢曲松钠针或头孢噻肟钠针或头孢氨苄胶囊。

⑺甲硝唑针或甲硝唑维B6片与头孢呋辛钠针+头孢氨苄胶囊或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小诺霉素针; ⑻磺胺咪+依托红霉素颗粒+呋喃唑酮片。四联配伍:

呋布西林针或克林霉素针与头孢曲松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配伍。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与阿米卡星针+鱼腥草针或左氧氟沙星针+阿奇霉素针配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和舒巴坦不必同用。五联配伍: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阿奇霉素片+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片。3.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⑴氯氮平片+舒必利片+苯海索片。①三药都有抗胆碱作用,伍用中枢抑制作用加强,不良反应加重;②苯海索用于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疾患,但舒必利剂量大于一日600mg时才可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正常剂量时不必加苯海索。

⑵呋布西林+头孢曲松钠,呋布西林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也可用于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头孢曲松钠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差,对肠球菌和多数脆弱拟杆菌耐药。

⑶同仁六味地黄丸+二甲双胍片或诺和灵针;消渴丸+蜜炼川贝枇杷膏,消渴丸含优降糖,含糖中药制剂应避免与降糖药伍用,应选无糖制剂如浓缩六味地黄丸。

⑷654-2片+吗丁啉或酚酞片或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含颠茄)+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存在药理拮抗,忌与合用。

⑸氟哌酸胶囊+次碳酸铋片,氟哌酸可被铋螯合失效。

⑹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或环丙沙星片+碳酸氢钠片,氨苄西林对胃酸稳定性被碳酸氢钠破坏;碳酸氢钠等抗酸剂可降低氟诺酮类药物的吸收,环丙沙星是有机酸,尿碱化药可减低其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应避免同服。

⑺尼美舒利颗粒+消炎痛肠溶片+碳酸氢钠片,碳酸氢钠可破坏消炎痛肠溶片的肠溶衣,消炎痛与尼美舒利颗粒同类重复胃刺激加大。

⑻维生素B1片+碳酸氢钠片,碳酸氢钠的碱性可使维生素B1分解。

⑼西咪替丁片+庆大霉素片,西咪替丁片药品说明书“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二、住院医嘱

1.同类或成分重复

⑴刺五加针+参芪五味子片,功能主治类似,没有伍用治疗的药理基础。

⑵白眉蛇毒血凝酶针+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针+酚磺乙胺针;酚磺乙胺针+维生素K1针+白眉蛇毒血凝酶针+西咪替丁针;白眉蛇毒血凝酶+奥美拉唑钠针+酚磺乙胺针+垂体后叶素针+维生素K1针+云南白药。白眉蛇毒血凝酶+酚磺乙胺针+维生素K1针+氨甲环酸针+头孢噻肟钠针2g。如此配伍非常规且不经济。近年第三代头孢菌素引起消化道出血的报道,可能与抑制或破坏肠道内合成维生素K的正常菌群而使凝血酶原复合物生成减少有关,应停用头孢噻肟钠。白眉蛇毒血凝酶不能只根据它的名称认为其为”血凝酶”。白眉蛇毒血凝酶内的类凝血激酶是能够促进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从而促进血液凝固的一类酶。

⑶硝苯地平片+尼群地平片+倍他乐克片+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尼莫地平针。

⑷其他:银丹心泰+速效救心丸,均含冰片。注射用三磷酸胞苷二钠+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654-2,颠茄和654-2作用相同。氯化钾针+林格针(含氯化钾),补钾浓度高。

2.抗菌药物:住院医嘱三联以上抗菌药物、普遍用大剂量的头孢噻肟钠针2g+替硝唑针0.8g,不符合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

⑴同类重复:替硝唑针+甲硝唑针;头孢呋辛钠针2g+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或头孢曲松钠针或头孢替唑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或头孢替唑钠)+头孢拉啶片(或头孢羟氨苄胶囊或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

三联配伍:

⑴头孢替唑钠针+阿奇霉素针+环丙沙星针(或克林霉素针或阿米卡星针);

⑵头孢噻肟钠针2g +替硝唑针0.8g +克林霉素针(或阿莫西林胶囊或克拉霉素胶囊)或甲硝唑针+青霉素针或阿奇霉素针+庆大霉素针(或阿米卡星针)配伍;

⑶头孢呋辛钠针+左氧氟沙星针+头孢曲松钠针或克林霉素针。

⑷阿奇霉素针与替硝唑针+诺氟沙星胶囊或呋布西林针+头孢曲松钠针; ⑸氨苄西林钠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四联配伍:

林可霉素针与头孢噻肟钠针+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片或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克林霉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阿米卡星针与头孢呋辛钠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或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或与头孢噻肟钠针+环丙沙星片+阿莫西林胶囊(或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

头孢曲松钠针与林可霉素针+阿莫西林胶囊+麦迪霉素片或氨苄西林针+甲硝唑针+氟派酸胶囊+黄连素片。

五联配伍:

克林霉素针+替硝唑针+环丙沙星针+氯霉素针+复方新诺明片;

头孢呋辛钠针+阿奇霉素针+氨苄西林针+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该病人住院47天使用抗生素达11种:克林霉素针、替硝唑针、环丙沙星针、氯霉素针、复方新诺明片、头孢噻肟钠针、头孢替唑钠针、阿奇霉素针、阿米卡星针、呋布西林针、林可霉素针。

3.用药禁忌或随意配伍

⑴肾安针+头孢噻肟钠针2g或阿米卡星针,后二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肾功能减退患者未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反大剂量或长疗程使用。

⑵消渴丸+双氢氯噻嗪片,消渴丸含优降糖,双氢氯噻嗪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降低降糖药作用。⑶呋布西林针+头孢曲松钠针,见门诊用药分析。

⑷左氧氟沙星针或环丙沙星片+氨茶碱针(片)。喹诺酮类,可严重抑制茶碱的正常代谢,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并有死亡的报道,必须调整剂量。

⑸西咪替丁片+庆大霉素片,西咪替丁片药品说明书“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应引起注意。

⑹普鲁卡因青霉素针+复方新诺明片,普鲁卡因代谢物为对位氨基苯甲酸,可代替新诺明被细菌摄取,相互拮抗。

4.长疗程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连用24、30天。替硝唑针0.8g bid连用25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针连用14天后改用头孢替唑钠针连用14天。同一病人头孢替唑钠针、生脉针连用17天和24天;环磷腺苷针连用10、11、20、22天;丁咯地尔针连用10、11、19天;舒血宁针连用19、23、24、30天;刺五加针连用14天;奥美拉唑钠针连用14天;生脉针+灯盏花素针连用12天;小牛血清去蛋白针连用16天;七叶皂苷钠针连用20天;白眉蛇毒血凝酶针连用14天。长春西汀针、丹参酮ⅡA磺酸钠针连用15天,前者改善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症等诱发的各种症状。但对严重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而后者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及心肌梗塞,应引起注意。

此外,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外科存在超说明书的适应症使用现象。三.其他方面

⑴用法错误:辛伐他汀片“一日二次”,按照说明书应一日一次,睡前服。尼莫地平缓释片120mg “一日三次”,按照说明书应一次60~120mg,一日2次。兰索拉唑肠溶片“一日二次”,其半衰期长,应一日一次。赖诺普利片10mg、一日三次,应一日1次。格列本脲片“一日一次,睡前服或饭后服”,其口服3~4小时可达血浆峰值,应一日三次,餐前服,降低餐后血糖;奥沙普秦片“一日三次”,其半衰期约50小时,应一日一次,饭后服。阿奇霉素分散片“一日三次”,应一日一次。

⑵出生1天的新生儿用小儿复方氨基酸针。出生3个月的小儿用庆大霉素针和11岁小儿用诺氟沙星胶囊,按照《江西省抗菌药物分线使用管理办法》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原则上不作为儿童的一线用药,喹诺酮类不用于儿童。

四、分析

1.重复用药通过His系统配伍变化提示后,下半年显著减少,只要将检查发现的重复用药和新购入存在重复的药品,及时通过His系统配伍配对解决,一般可克服。用法错误宜通过完善His系统解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合理用药检查记录】相关文章:

处方合理用药06-25

合理用药问题07-15

临床合理用药论文07-06

中药的合理用药07-07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08-15

合理用药关键措施08-23

基层合理用药制度05-17

合理用药的论文07-15

不合理用药情况05-11

临床不合理用药06-08

上一篇:涉河在建项目自查报告下一篇:月光牵动我的情思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