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2024-08-11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精选8篇)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1篇

创建生态乡镇

打造绿色家园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我镇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涟城镇的基本情况

涟城镇地处苏北平原,是涟水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东临徐集乡,南起楚州区,西至县经济开发区,北至朱码镇、小李集化工园区。辖3个村、24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公顷,有林地600多公顷,人口约20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自然保护区座落我镇境内,镇内商贾云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全镇围绕“双百战略”的发展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方针,全面加快强镇崛起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招商引资项目168个,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8亿元。先后荣获“全国二十佳和谐小城镇”、“全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文明乡镇”、“苏北五优乡镇”、“江苏省科技先进镇”、“江苏省党员电教先进镇”、“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淮安市社会治安安全镇”、“淮安市计划生育先进镇”等称号。几年来,全镇在各项社会事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切实保护环境、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扎实开展,确保成效

(一)、搞好宣传,积极营造环境气氛

近年来,涟城镇在全面实施“双百战略”中,为了继续保持蓝天碧水及优良生态环境,镇党委政府始终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地位,把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改善群众生活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工作中去,坚持一把手与县签订环保工作责任状,每年与各村、各单位签订环保工作分解目标,年初有环保工作计划、目标、任务,年中有总结,年末有评比。同时开展广播讲话、标语、过街横幅、墙报等系列活动,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二)、以持续发展为理念,编制乡镇环保计划 镇党委、政府为给全镇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有力的保障,根据经济建设、镇村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填补实施,同步发展的要求,结合涟城的实际,委托淮安市镇村建设规划服务中心编制了《涟水县涟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并于2004年11月通过了环保专家及有关方面的验收。

《涟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为涟城镇2005-2020年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在水环境治理、大气整治、噪声、固体废弃物、环境设施、生态建设诸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规划,为涟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制度保障。

(三)、狠抓落实,多办实事,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中,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工业企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近几年,随着招商引资项目的不断引进,我镇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对项目严格把关,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对引进的项目严格实施环保“三同时”制度。

2、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好改厕改水工作,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以上。

3、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居民吃上放心菜,努力提高蔬菜检测合格率。

4、做好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二级保洁工作,镇政府每年数万元拨款用于二级保洁的专项资金投入达数万元。

5、继续开展“绿色学校”、“文明企业”创建活动。开展“爱我家乡、美化家园”活动,宣传环境保护,同时开展“环保”主题观摩会,要求每位师生增强环保意识,每人栽一棵树或一盆花,爱护花草树木,镇政府组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在包干区内定期打扫卫生,并将责任区实行包干。

6、抓好秸秆禁烧和利用工作,做好巡查,遏制乱烧秸秆现象,同时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肥含量。

7、开展农村能源利用和推广沼气利用,同时太阳能利用逐步向城镇普及。

8、各村联防队经常组织巡查,严禁捕蛙、捕蛇等野禽破坏生态的行为。

三、主要经验

(一)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营造一个文明、优美的环境已经不能局限在“装点门面”这一层次上,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明、优美的形象是人们外在精神面貌和内部素质的统一,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我们的创建活动就是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经济的发展“铺路搭桥”。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涟城建成生态涟城、绿色涟城,大搞环境美化绿化,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地营造好这个“重要的投资环境”,使创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农村城市化不仅要求在外部形态上有林立的高楼、发达完善的市政设施、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环境条件同步提高。在农村还较普遍地存在着“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所必须研究和解答的基础性课题,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三)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班子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成立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负责制。必须明确党政一把手作为全乡的第一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各村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责任人。必须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城镇环境总体规划。

(五)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一是要结合“6·5”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广播喉舌作用,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定期制作播出,不断扩大社会的宣传面,消除宣传的死角;二是在乡文化站展览厅举行环保宣传教育挂图展,以此带动中小学生对环保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各工厂企业开展厂容达标评比活动,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活动不仅仅是口头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创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氛围。

四、今后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少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优化、美化乡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和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强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进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继续加强管理,进一步增强执法力度。勤于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考核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我乡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继续努力!

涟城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2篇

小河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小河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坚持以五化为目标,采取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抓好商业街改造、路域环境、重点村整治三项重点工作,逐步打造出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推进城镇环境日益优化,全镇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成效

一是大力实施亮化工程,在商业街安装单臂、双臂路灯130余盏基础上,投资60余万元在常路社区、石峰峪、蒋家坪、圣景、山泉官庄、南围子等十一个村队安装照明设施200余盏,实现主要道路照明装臵率、亮灯率达到90%以上。

二是主抓绿化建设,以205国道为中心,大面积栽种绒毛白蜡、紫叶李、红枫等绿化苗木8万余棵,形成内矮中低外高,视觉上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春季有花,夏、秋季有果,四季常绿的绿色通道。同时对各村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方式,栽植绿化苗木2万余株,使绿化做到了“全方位、高密度、大覆盖”,真正实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

三是按照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对国道两侧的五堆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不留一处垃圾堆、土堆、石堆、沙堆、粪堆。沙堆、石堆要统一存放,土堆、粪堆要运入田间地头,每个村规划了柴草园,统一堆放柴草。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拨付专项资金,聘请了专业保洁人员,配备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等环卫设施,统一租赁推土机、挖掘机等工具,今年以来,先后清理“五堆”260余处,做到了路通人畅。

四是彻底清理沿路沿街的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私搭乱建,先后拆除违法建筑60余处。投资6万元制作了统一标准规格广告牌匾实行统一悬挂。投资8.6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出入口的墙壁进行统一粉刷,书写统一标准规格的环境综合整治标语口号1200余平。

五是实施硬化工程。围绕改善通行条件,完善公路网络,对道路两侧路基损坏路段进行修复,对两侧的水沟盖板进行了更换。同时采取上级补助、乡镇扶持和村集体自筹的办法,把村村通向街街通、户户通延伸,对全镇各村的主要街道和生产路进行科学规划、拓宽和铺筑,目前全镇各村主干道硬化率达到了100%。

六是投资60余万元在薛家官庄、西官庄等村修建了文化广场、宣传一条街等6处,购臵篮球架、建设器材等70余件,绘制宣传图画220余平,进一步提高了全镇环境整治的整体水平。

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配齐配强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充实人员力量。今年以来,我镇在原有领导小组基础上,又充实了两名班子成员协管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抽调6名工作人员,成立整治工作督导组,分路段、村队盯上、靠上,加大对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实行三天一调度并公布,一周一评比。同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按阶段、分步骤调度工作落实情况,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我镇创新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和方式,营造“常路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通过印发宣传单,逐家逐户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小河镇是临沂市的西大门,环境整治事关全镇、全县乃至全市形象,要求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同时及时完善宣传整治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表彰先进,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

三是坚持软硬并举,创新方式方法,从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入手,建立长效机制,把环境整治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我镇投资2万余元,在商业街及整治重点村安臵固定、移动垃圾箱共100余只,并与商户、部门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11支共46人,配备了洒水车、垃圾清运车等设施,负责商业街及205国道沿线村清扫、保洁工作。同时镇委、镇政府将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有关村、部门的年终千分制考核,制定了考核办法和奖罚措施,与相关负责人、保洁人员签订了责任状,将任务细化明确到所在村、单位、个人。环境整治督导组实行一天一督导,两天一调度,定期考核,定期通报,定期公示检查结果,对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及时下发通报,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是以“人治机防”相结合方式,开创环境整治新机制。针对我镇整治面广、任务繁重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联合作战与单独行动相结合、重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每周“5+2”、每日“白+黑”的超常规工作干劲,以最短的时间推动全镇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投资12万余元配臵了环境整治视频监控设备,在205国道、商业街、常路社区主干道等安装了60只摄像头,实行“人力监督与电子监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监督频次,加大监督力度,对占道经营、无序停车、乱倒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控,曝光。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3篇

一、绿色班级创建策略

(一) 绿色物质景观。

创建绿色物质景观, 重在体现舒适与美。首先, 要给学生以舒适的感受。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班级里度过的, 让学生感到舒适, 是其健康成长之源。教室里空气要流通、光线要充足、温度要适中……总之,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清新的环境, 以便他们能在最小的压力和最大的效率中进行学习。其次, 要给学生以美的体验。同学们在惊讶于物质景观的美中进行体验, 在对美的体验中进行理解, 在理解的过程中学会创造, 创造的过程即是学生生命得以展现、得以丰富的过程。

(二) 绿色信息通道。

绿色信息通道主要是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 以保证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积极健康地成长。创建绿色通道, 首先, 通道信息要教人求真。信息传递着各种各样的文化, 它具有启迪、感化学生的作用, 可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等精神取向。所以, 信息一定要可靠, 教师通过真实的信息教人求真, 学生在真实的信息中学做真人。其次, 通道信息要教人创造。信息化社会, 多媒体的使用使事物真实地再现于人们眼前, 但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太过具体, 越来越难找到挥洒的空间。因此, 信息虽然要真, 但同时也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这才是最终的目的。最后, 绿色信息通道需要学生自己不断拓宽。学生需要在直面困难的过程中学会勇敢, 绿色信息不是为学生撑起一方晴空, 而是让学生学会在风雨中前进。学生必须自己学会选择信息, 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选择的。

(三) 绿色人际交往。

绿色人际交往着重强调平等、合作、宽容和理解, 在平等中尊重信任别人, 在合作中与别人友好竞争, 在宽容与理解中凸显自己的个性。

首先, 要有民主平等的意识。平等是交往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 人们总是采取某种行动有意识地表达自己。个体的表达包括两种不同的标记活动, 即主观发出的表达及流露出的表达。后者是一种隐含的意义, 也是人际交往中最微妙、最复杂的现象。失却了民主平等的意识, 在交往中就会流露出不信任的态度, 人与人之间就难以沟通, 也难以建立亲密、真实的人际关系。其次, 要增强群体合作的观念。功能主义理论强调, 没有合作, 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同样, 没有合作, 个人也无法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否丰富, 即在智力、思想、道德、审美、创造性、情感、公民意识方面是否丰满, 是由个人跟周围世界的交往与联系是否丰满决定的”。最后, 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有独特的个性特征, 也都有相应的人格缺陷, 在交往中难免发生摩擦与碰撞。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尊重、理解别人, 理解别人才能认识自己,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 方能健康成长。

(四) 绿色班级氛围。

创建绿色班风, 首先, 要从小事做起, 用有形带动无形。如营造优美的教室环境, 课桌椅排放整齐、室内卫生干净整洁、板报壁画相互映衬, 让整个教室和谐统一;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要求学生服装整洁, 举止文明, 行为规范, 等等。如此,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学会严于律己、团结协作、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长此以往, 这种情感就会慢慢内化, 逐渐形成一种风气。其次, 用无形促进有形。绿色班级氛围形成以后, 就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置身其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另一方面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 推动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二、打造绿色班级创新实践

(一) 创造和谐优美的班级环境———以物化人。

营造优美的物质环境主要从班级安全基础设施、卫生基础设施、教育教学与宣传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 开设生态角、读书角, 定期进行阅读相关活动, 发挥书籍的文化引领作用;建设班级绿色角, 培养班级同学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和绿色生命意识;布置风采展示之窗, 让学生展现自己特长的地方, 使学生在不断的认同中获得成就感, 体验到“家”的幸福, 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情、智等诸方面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结合学校星级教室评比活动, 让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环境建设方案的讨论。以“温馨教室我的家”为主题进行教室布置, 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参与教室环境的建设。

(二) 建设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以身感人。

目前我班学生都属于“90后”, 引导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习关系、生活关系、利益关系, 对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化教育。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绿色管理伴随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种情感交流能否产生共鸣是管理有无实效的主要特征。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 班主任要学会“情感链接”, 以真情呼唤真情, 以心灵辉映心灵, 以生命感召生命, 将“美好”活化在学生的头脑中, 使之产生内心体验, 形成正确态度, 并付诸行动。绿色管理倡导管理过程的最优化, 拒绝无效操作, 力求把管理损失降为零。要实现管理效益的零损失,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进行信息的交流, 而且要重视情感的交流, 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 扬长避短, 尽可能地创设最优化的教育条件, 追求行动的创新, 并使各种教育条件协调发挥作用, 达到最大的教育效益。

2. 重视同伴教育。

在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中, 除了来自师长的教导外, 同伴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对班级的关心会逐渐转移到共同相处的伙伴人际关系上。因此, 班主任要有计划地进行班级学生关系诊断, 从小事入手, 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达到生生间真诚友爱的和谐氛围。在班级开展了“寻绿/增绿”活动, 同学之间团结协作、沟通无极限, 从而达到“绿色点亮生活”的目的。

(三) 个性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

孔雀总把最美的尾羽展示给人看, 学生也是一样, 总希望把自己的成功展示给老师。那就让我们及时地出现在成功者的面前吧, 因为我们的笑容对学生非常重要, 而分享学生的成功便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

在评价一个班级的管理时, 人们往往喜欢用“完美”两字, 其实, 管理是很难完美的, 其中会出现的情况也是很难预料的, 你又怎能事先把一切设计得天衣无缝呢?衡量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一切制度, 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让学生觉得很宽松, 又能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其实, 管理就像一条奔流的大河, 河畔有鸟语花香, 有支流蜿蜒, 所以说, 管理应统而不死, 活而不乱。这样的管理可能会不够完美, 却是有生命活力的。基于这样的班级管理理念,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此, 绿色管理的学生评价以发展为宗旨, 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 尽力做到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面评价。绿色管理的学生评价应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反思不足, 激发信心, 体验成长。

(四) 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感悟绿色。

一篇篇感人的“绿色感悟”不断细化“绿色”, 凸显“绿色效果”, 开展“爱我专业, 爱我班级, 爱我学校, 我为学校添新姿”系列活动, 构建“绿色、和谐、民主”的班级育人模式, 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经过探索, 我班已基本形成这一学年的系列主题班会:九月份, “迈好职校第一步, 从行为规范做起”;十月份, “爱我专业, 爱我班级”;十一月份, “树专业意识, 让心灵更美好”;十二月份, “参与技能汇报, 做专业能手”;三月份, “走进社会, 志愿服务”;四月份, “讲规范、讲礼仪、讲文明”;五月份, “珍惜资源, 从我做起”;六月份“扬专业理想, 让信念更坚定”。组织开展“心灵与校园同美”活动是有效载体, 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舆论环境, 创建绿色班风。

倡导班级绿色管理, 还学生一片自己的沃土, 创建人文的教育, 建设和谐的校园, 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让我们为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小明, 张宝来.小学生心里健康与心理咨询[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 .

[2]刘大勇.关注学生心理放飞学生心灵[M].湖北省中小学德育网, 2007, (12) .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4篇

关键词:绿色环境;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5-0129-03

“绿色”具有清新、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之寓意。几年来,本校本着“一切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治校,以法治校,以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遵循“稳中求进,进中求实,实中求新”的工作思路,团结一心、和谐共进、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取得了第一步跨越式进展。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目前学校已跻身于甘井子区A级学校行列。学校先后获大连市“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全国大课间示范校”、大连市交通先进学校”、大连市绿色学校、大连市校园环境艺术化学校、辽宁省图书示范室等区级以上荣誉40多项,有3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已发展成为倍受人们关注的热点学校。

1 树立“绿色”理念,构建德育网络

“绿色德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态环境教育,而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等思想的一种现代德育观。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学校已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领导——教师——学生”层层互动的“绿色德育”网络。我们主要做到“三抓三促进”。

1.1 抓管理,促进德育工作规范化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校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学校要上台阶、创效益、树品牌,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已刻不容缓,树立绿色德育理念已是当务之急,“以德育教育为依托,倡导绿色管理,带动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作为办学理念,将德育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德育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各教研组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并把德育教育的具体活动落实到人,责任到人,采取多层次、多角度、抓结合、促渗透的措施,全方位地推进德育教育。

1.2 抓队伍,促进德育师资专业化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力军,建立一支师德过硬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对德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组织班主任教师学习各种教育法规,学习教师职业规范,学习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思想觉悟。同时,我们还举办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师德专题讲座,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的意义;组织开展师德演讲活动、师德沙龙活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进行经常性谈心交流,及时掌握教师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评选优秀班主任,树立教师典型,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促进班主任工作规范有序。

通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树立典型——考核评定等多种途径,本校的班主任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1.3 抓家长,促进德育教育网络化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以优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班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上好家长辅导课;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组织家长座谈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出谋划策,为培养现代素质的学生而共同努力;选派优秀的骨干教师到社区,为家长进行专题培训,提高了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

2 依托“绿色”课堂、强化德育渗透

德育工作不是孤立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工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本校坚持以立足课堂,增强环保意识为指导思想,结合新课程实施,通过学科整合、专题教育等方式,让“绿色”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学生。我们主要做到三加强、三提高。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能力。首先,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德育知识讲座,利用网络,了解新的德育教育信息。其次,通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德育教育的效果。再次,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增加了“德育教育必须有机地渗透于学科教学中”这一指标,保证了德育教育的持久进行。

(2)加强课程研究,提高课堂渗透德育能力。学校坚持全面加特色的办学目标,有计划地实施了“渗透式”德育教育的实践和研究。每一位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案,使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3)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德育特色凸显能力。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意把常规教育上升到德育课题研究,使德育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学校把“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研究的课题,从目标要求入手,进行低、中、高年级的不同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研究,有领导、教师、家长的参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围绕“绿色”主线,持久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具有经常性、持久性的特点。为此,我校在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抓住“四条绿色”主线,持久进行德育教育。

3.1 以爱国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德育教育的永恒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我们相继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活动,开展“爱祖国歌咏比赛”活动,开展“学英雄,榜样在我心中”的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愫;常规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育:同学们走上街头,开展“爱家乡清洁护绿”活动,亲身经历、体验为家乡环境美化贡献力量的感受。

3.2 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做事,学会生存”是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而感恩教育则是四大教育支柱的综合体现。本校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学生实施知恩、报恩的人文教育,凸现出本校的德育特色。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做好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帮父母做饭洗衣等活动,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开展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开展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召开“难忘同学情”主题班会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知恩图报回馈社会:开展为“警察叔叔送温暖活动”,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活动”等,这些看似简单朴素的感恩教育,却蕴涵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3.3 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学校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规范竞赛活动,对班级实施量化考核,把爱学校、讲卫生、美化教室等绿色行动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几年来,示范班、绿色办公室的建设,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文明意识,良好的行为已渐成风气。

(2)每周一次进行流动红旗评比。针对纪律、卫生工作,班主任老师利用晨会时间多进行宣传、教育,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学校加大了值周检查评比的力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值周工作做到:天天检查有记录,周周评比有反馈,月月考核有奖罚,年年工作有提高。由于学校在管理上加大了力度,所以学生的品行合格率达到100%。

3.4 以班级特色建设为主线,培育学生创新精神

本校结合班主任和学生的爱好特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手工制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其中包括纸贴画、蛋壳贴画、布贴画、卷筒画、剪纸、手工编织、十字绣、箱版画等等,通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一个富有极厚文化氛围的班级,形成浓郁和谐的班风,陶冶了道德情操,使同学们具有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高尚品质。

4 开展“绿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

本校树立一切为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各项活动的创意与组织,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严密组织,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通过丰富的队活动,体现校本特色的“绿色德育”,提高创建活动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个学生在绿色活动中接受“绿色”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使学校教育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1)开展“绿色文体”活动,丰富“绿色德育”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是本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校大课间活动,荣获大连市第九届大课间活动示范校、全国大课间活动示范校,并以此为切入点,带动了学校足球、篮球、轮滑、乒乓球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在市区比赛中均有不俗的成绩,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学校班班有歌声,合唱队、校园集体舞、舞蹈都在市、区获一等奖。学校还适时开展作文、课本剧、朗诵、手抄报等比赛,充分利用升旗仪式、班会、红领巾广播、科技节、艺术节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活动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2)丰富“绿色体验”,强化“绿色德育”实践。为使教学活动与德育教育两不误,我们将其与时势教育、传统活动、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我们设立了科技环保兴趣小组,进行小调查活动,校大队部开展了“绿色行动”、环保教育等活动,学生通过查资料、小讨论、互督查等,“绿色”意识不断增强,我们还通过为创建绿色学校献份礼、环保小报大赛、书画展、变废为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育素质,营造校园“绿色”氛围。以“争创示范班级,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活动为载体,使每个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里,在富有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强化绿色情感体验。

5 构建“绿色”屏障,保证德育实施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体系,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是我们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保证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1)“学科渗透”与“活动结合”互动,有效进行德育教育。本校的德育教育主要采用“学科渗透”和“活动结合”的方法进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德育教育内容有教案、有说课、有讲评,各学科教师积极优化教材中德育教育内容,教学中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学习效果明显。

(2)树立德育工作典型,积极促进德育工作。学校在德育工作中,注重进行正面引导,树立典型,进行有效的引领工作。在班主任工作的建设上,非常重视经验挖掘:相继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班主任工作沙龙、学期末评选出优秀班主任等工作,积极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更使学校工作向前迈了一大步。

(3)细化“绿色评价”,凸现“绿色德育”效果。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制订了既有科学性又有激励性的绿色评价指标,切实转变传统的德育观、评价观。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教育常用语、学生评价语,推广使用普通话和礼貌用语,建立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成立了由三到六年级选拔组成的文明值周队,每周轮流对班级绿色管理的指标进行评价、记录、汇总,开展规范管理周周赛活动。在“示范”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我们突出团队精神,营造和谐集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团结、进取、宽松和美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Foundation “Green” Environment Making “Moral Education” World

Li Minxian,Chen Huiping

Abstract: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positive exploration “green idea” seepage,building exquisite,harmonious, upward “green”study living conditions;Carries out the richly colorful activity, has unearthed student’s potential,urges the children health, joyfully,the positive upward development.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5篇

@@@@乡创建省级生态乡工作纪实(电视宣传解说稿)碧水青山,鸟鸣花香。蓝天白云相间处,坐落着巍巍的玉皇山,清澈的淇河水奔流而下,境内山大林密,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一副山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特色场景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美丽的@@@@乡。

@@@@乡地处卢氏县城西南74公里处,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豫陕两省三县交界处,东接瓦窑沟,与五里川分界,西北与官坡相邻,西以老岭界山脊和陕西的丹凤、商南二县接壤,东西长17公里,南北长22公里,乡域总面积238平方公里,人口10468人,下辖11个行政村,85个居民组。

近年来,@@@@乡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农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615万元,实现财政收入2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6000元以上,稳定实现了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在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教卫生、旅游资源开发、食用菌、烟叶发展、大鲵特色养殖发面得到了长足发展。为进一步做好省级生态创建工作,@@@@乡成立了以乡长陈文周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抽调村镇中心,国土等相关部门人员

具体开展创建工作的日常事务,实现了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乡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班子成员会,乡村干部大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莅临本乡视察,指导生态乡创建工作。为加强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各行政村都成立了村级环保工作办公室,设一名兼职环保员,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了全乡无乱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未发生一起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全乡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环保监管、企业治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新机制。以《卢氏县@@@@乡环境规划》(2011-2020年)为发展方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突破口,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推行秸秆还田等措施,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鼓励群众建沼气池,使用沼气,改灶改厕,由过去烧柴的生活方式改变为使用沼气的现代清洁的生活方式,并鼓励群众使用太阳能,电磁炉等清洁新能源,在乡街道和各行政村均写有环保宣传标语,在全乡主要道路栽植绿化树木达58.6公里的长度,实施清洁工程、垃圾清运系统建设,建有垃圾池、垃圾桶18个,督促群众定时定点倾倒垃圾,乡街道配备由5人组成的垃圾清洁队伍,乡街道天天打扫,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由垃圾清运车拖运至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生活污水处理由氧化塘,天然沟沉淀方式,土壤渗漏,沼气池处理,灌溉农田等方式进行

处理净化。目前@@@@乡饮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空气声环境质量均达到了环境功能区的指标要求。

随着创建生态乡工作的深入开展,@@@@乡的“生态立乡”战略将会更加深入人心,@@@@乡广大干部群众以此次创建工作为契机,继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金投入,@@@@乡的明天更美好!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6篇

建设优美宜居乡镇

xx区xx镇把整治环境卫生作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开展“三成联创”的突破口,坚持教育整治相结合,城乡上下齐互动,加大力度攻薄弱,达到了“整一片、净一片、保一片、亮一片”的目标,使城乡环境大变样。

一、完善机制,强化监管的权威性

为了确保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有效开展,我们一方面坚持在整治工作的艰巨任务面前考验镇、村各部门的工作执行力,培养干部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坚持在监管措施上做到落实、落严、落靠,以监管手段的严肃性、权威性,保证每一环节工作任务,高标准落到实处,具体在完善监管机制上做到了“四个切实落靠”。一是切实落靠领导保障机制。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主管卫生副镇长为副组长、各办、中心主任、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即要挂帅又要出征,深入综合整治第一线,亲自组织、亲自参与、亲自解决具体问题,实行了镇村干部包村、包屯、包户、包地段的“一定四包”责任制,把综合整治成果记入个人政绩档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主要内容,提拔重用的一项重要条件,增强了

镇村干部的责任意识、紧迫意识、抓整治落实的意识。

二是切实落靠监督考核机制。通过镇环境卫生领导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各村保洁工作进行考核,督促各村、社区整改落实,做到日检查、周评比、月考核,及时将检查考核结果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后进村领导进行问责谈话、限期整改,并通过组织镇村干部进行拉练检查的形式,在每阶段任务完成后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进行现场点评、表扬先进、督促后进、强化整改。

三是切实落靠三级交叉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了镇村屯三级管理新模式,把镇清、村管、村民监督三位一体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对整治范围达到定人、定岗、定责,加强对环境卫生的全面监管。

四是切实落靠管理保洁机制。对各村卫生实行了层层发包,通过保洁公司集中清运,村级密切配合,村民主动监督的办法,实现垃圾每天定时清运,达到了日产日清,改变了过去垃圾乱堆放和卫生反弹现象严重的老大难问题。既规范了卫生整治的领导指挥体系,又使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

二、重点突破,强化整改的彻底性

针对全镇线长、面广、集中整治工作量大、难度大、强度大、要求严、标准高的实际,我们态度积极、满怀信心、毫不松懈动

摇意志和行为,坚持整治工作的标准,不敷衍了事,不做表面文章,不“雨过地皮湿”,抬高起点、明确重点、突破盲点、精雕细刻打造亮点,实行治理、整顿、监督、检查一条龙,做好治理工作,在打造宜居环境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清理垃圾,在环境改善上抓落实。出动大型车辆500余台次、人力2600余人次,清理垃圾20000立方米,柴草垛226 个,废木材240立方米,小广告400余条,挖排水沟3万延长米;对xx桥西两处垃圾场、xx龙九路管线下残雪和垃圾、xx两处垃圾堆、各村主干路两侧的生活垃圾等进行清理;对龙府小区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进行清理,共清理集贸市场违规、违章板房10所;对xx温室小区、新区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

二是加大建设力度,在强化基础设施上抓落实。xx村村集体投入11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入10万元为近30家特色餐饮业统一更换了牌匾;投入20万元为新区两侧安装宣传板近800块;投入30万元,在老区建设了240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广场;投入50余万元,对学校到环湖路的道路进行改造加宽。共建单位油公司投入142万元,对新区主路两侧进行改造,铺装人行道板和广场7000余平方米。

三是建设通村公路工程,在环境建设上抓落实。xx镇按照“执政为民教育年”活动的要求,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

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近期,xx、久青、英勇三个村通村公路工程正式开工。此项通村公路工程总投资375.7万元,将在xx村陈俭屯、三角荒,久青村一、二屯,英勇村一、二、三、四屯铺设全长13775.63米的红砖路,预计10月上旬可完工。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总结 第7篇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同时,我镇树立“环境就是资源,健康就是财富”的理念,把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措施和重要载体,努力在“生态、绿色、健康”上作文章,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镇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基本情况

吴起镇位于吴起县中部,是吴起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镇总面积339平方公里,辖15个村94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890户11751人。全镇累计退耕13.1万亩,其中国家确认兑现面积9.1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6.6亩。现全镇有林地面积28.7万亩,有草地8.6万亩。林草覆盖率由过去的19.2%提高到了现在的77%。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举政治旗、唱经济戏、打生态牌、奏旅游曲、建特色村、发产业财”的发展思路,推动各项工作

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草畜业、棚栽业、林果业和二三产业发展良好,多元化增收格局初步形成。全镇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为了把创建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我们认真按照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活动的通知精神,通过大手笔抓环境规划,大投入抓环保设施建设,大动作抓环保管理,大声势抓环保宣传,干群环保意识大为提高,城镇环境面貌进一步优化,环境设施不断完善。城镇自来水普及率9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7%,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5%;地表水声环境质量均达到环境规划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放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8%,农业生态环境良好,无水土流失现象,农用化肥施用强度、农产品农药残留均控制在标准之内。

(一)领导重视,创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近几年来,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不断增加,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新情况、新形势给我镇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在发展的历程中,吴起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搞好生态建设,才

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增创新优势,保持发展后劲,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求的重要举措。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乡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因此,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发展模式,明确提出建设“绿色吴起”——“既要票子,更要被子”,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

一是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和基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标准要求高,必须依赖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为此,我镇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挂帅,镇党政领导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村委会书记主任组成。领导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单

位积极配合和各工作组具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政领导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带头参与,为创建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效推动了创建的深入开展。

二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召开了声势浩大的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在统一思想、广泛发动的基础上,镇政府同各村、各企业签订了创建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

三是强化规划,编制文本。编制了《吴起镇生态环境规划》,通过省市专家评审后,报请吴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二)加大投入,全面启动环保设施建设。

一是合理实施环卫设施配套工程。对辖区内的垃圾台和公厕实行改造,均由专人管理,内外环境清洁卫生,镇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98%。加大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建设,在原有清扫保洁30人的基础上再增加了41人,目前清扫保洁及清运人员共有46人;垃圾运输车1台,洒水车1台,保洁农用车5台,环卫经费得到保障和落实,今年达100多万元。镇区范围设置垃圾桶230个,并实行定时定点收集垃圾制度,公共场所和主要川道实行全天候保洁,随脏随扫,清扫率达100%,垃圾日产10吨,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全部垃圾均运往县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处理。二是

加紧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大搞植树造林,培育绿色景点,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小区。我镇一直把绿化美化作为形象工程来抓,做到道路修到哪里就美化绿化到哪里,开发建设到哪里就美化绿化到哪里,不断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美化的档次和水平。目前我镇在主要路段都种植了草皮、花卉和常青树,使城区绿化面积达13.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 %,人均绿化面积达12平方米。

(三)严格把关,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一是抓建设项目初审把关。在发展工业上,凡国家明令禁止的污染项目,无论效益好坏,坚决不批;凡与环境规划不相协调的企业,无论市场前景如何,劝阻不办;凡须落实治理设施的轻污染项目,有过硬的“三同时”措施才允许报批。二是抓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三废”治理,确保设施运转率100%,排放达标率在95%以上。三是抓环保制度建设,全面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认真对照本镇实际,切实制定了工业企业“三废”治理、建设项目管理等实施细则和噪声忧民、油烟纠纷等处理办法,完善建立了环保工作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工作标准、服务承诺等,促使基层环保机构步入标准化良性运作状态。四是抓城乡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协调解决城镇开发与人类赖以为生的自然资源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坚持重要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储备原则,保留城镇的自然特征。第二,保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第三,在镇区发展和资源保护地之间设置缓冲地带,减缓由于开发引起的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冲击。第四,城镇建设向“生态化”和“景观化”发展,努力达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协调融合。

(四)加强宣传,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创建工作要搞好,宣传教育很重要。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切实有效地促进了干部群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宣传主渠道作用,组织环保专题影片、电视专题讲座、领导专题讲话,并利用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镇区主川道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培训。对干部抓环保国策、政策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性、事业性;对污染企业职工,分行业抓“三废”治理操作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岗位责任意识,提高专业工作水平。三是组织专题活动,结合创建绿色学校等工作,在中小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四是抓好“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以一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全镇上下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

育活动,全社会动员,人人珍惜环境,关爱生命,维护生态,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抓好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环境。

我镇经常性地大规模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成立了镇容监督队伍,配备专职人员9人,针对乱摆卖、乱停放、乱搭建、乱拉挂、乱张贴和乱丢垃圾等“六乱”现象进行大力整治,对所有在建待建工地实行全面整治,做到文明施工,规范管理。镇政府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清理整治行动,力求彻底消灭卫生死角,消除脏乱差现象,镇环卫站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和“辖区卫生管理责任制”,切实加强市容管理和清洁保洁工作,努力提高城镇环境卫生水平,确保镇、村环境整洁,防止“白色污染”。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有利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城镇管理有序、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活环境。

三、几点体会

(一)优美的环境也是生产力。

营造一个文明、优美的环境已经不能局限在“装点门面”这一层次上,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文明、优美的形象是人们外在精神

面貌和内部素质的统一,是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我们的创建活动就是要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为经济的发展“铺路搭桥”。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明确提出:要把吴起镇建成“生态吴起、绿色吴起”,大搞环境美化绿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地营造好这个“重要的投资环境”,使创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向更高层次迈进。由于创建工作促进了投资环境的优化,今年全镇经济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蓬勃有续发展。

(二)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农村城市化不仅要求在外部形态上有林立的高楼、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文明程度与环境条件同步提高。在农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还较普遍地存在着,环境治理的滞后与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首先就要巩固和进一步扩大环境保护的成果,这是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所必须研究和解答的基础性课题,是农村城市化的客观要求。

(三)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创建环境优美城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领导班子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体现领导班

子讲政治的高度。因为它不仅是一项环境工程,更是一项形象工程、民生工程,抓好创建工作就是为民办实事。

(四)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必须领导带头、责任到人。要完成创建的各项工作,必须成立创建活动的领导小组,建立创建活动责任负责制。必须明确了党政一把手作为全镇的第一负责人,各相关单位、各村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责任人。制定了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城镇环境总体规划。

(五)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必须动员群众、群策群力。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都意识到优美乡镇创建活动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自觉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一是要结合“6·5”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喉舌作用,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环保教育宣传,定期举办镇情简报,不断扩大社会的宣传面,消除宣传的死角;二是在镇文化中心展览厅举行环保宣传教育挂图展,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是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教育活动,以此带动中小学生对环保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在各工厂企业开展厂容达标评比

活动,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创建活动不仅仅是口头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中。让群众感觉到创建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营造浓厚的优美乡镇创建活动气氛。

四、今后努力方向

开展创建全国环境优美镇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和先进乡镇的经验,仍有不小差距。下一步,我们决心,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继续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继续强化领导,进一步提升城镇环境生态水平。认真实施环境规划,并不断修正完善;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续加大环境基础投入,不断优化城镇面貌。

(二)继续强化环境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对干部和企业业主环保责任宣传教育,加强对“三废”治理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渗透教育;加强对全社会的环保国策宣传,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继续加强污染控制,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从源头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促清洁生产,大力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四)继续加强环境管理,进一步增强环保执法力度。勤于

检查监督,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工业“三废”达标排放;勇于碰硬,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总之,我们决心以省环保厅和国家环保总局对我镇创建工作考察验收为新的起点,更加扎实努力工作,为不断提高我镇的环保工作水平,为把我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优美乡镇而继续努力!

二00八年十月八日

陕西省吴起县吴起镇 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工 作 总 结

中共吴起镇委员会 吴起镇人民政府

创建优美乡镇打造绿色家园 第8篇

5年实现村庄绿量明显增加, 10年实现乡村环境显著改善。

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村庄的绿化程度, 不仅代表着当地领导干部的生态意识强弱, 还代表着村庄发展水平, 更代表着一个村庄的人文、历史内涵, 代表着村庄的生机和活力。绿化好村庄, 才是永不磨灭的绿色丰碑。

(一)

绿化已成农村环境改善的短板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 农民的居住环境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绿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就像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农村绿化同样具有很大的规模, 因此在试行方案规划及具体操作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譬如, 用以绿化的植物缺乏保护屏障、绿化工程风格单一、植被种类单一。很多乡村只是简单种植大量的杨树柳树, 显然对当地绿化没有太大的改观, 也浪费了许多的地理资源, 难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化道路, 更有甚者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而领导与村民对绿化认识不统一又是一大难点。虽然乡村绿化是对农村环境进行合理的整理及改善, 但是对许多村民来讲, 一旦进行规划改变, 生活的方式将被打乱, 习惯受到干扰, 这样就使得一部分村民和村干部缺乏完成绿化工程的热情。而后续的绿化优劣性也并没有专业的检验方法, 更导致村民们认为花费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的绿化工程纯属浪费。

此外, 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时间毕竟不是很长, 并没有足够的乡村绿化经验可以借鉴, 大多数乡村只能依照城市绿化的标准来建设绿化。甚至有些村庄一味追求城市的绿化风格, 盲目攀比, 引进名贵植物、建设奢侈雕像, 使绿化仅仅成为门面工程, 并没有与群众相结合, 村民的喜好、需要都没有被全面地纳入考虑范畴, 违背了绿化的核心目标, 使得很多工作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上种种问题, 导致了我国村庄绿化整体水平不高, 已成为农村环境改善的短板之一。为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意见》, 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这同时也是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响应。

(二)

明确具体指标

根据《意见》, 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绿色村庄的基本要求, 制订本地区绿色村庄标准并指导市县实施。绿色村庄标准要结合本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貌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分类确定, 明确不同类型村庄绿化覆盖率以及村内道路两边、坑塘河道两边、公共场所、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村庄周边绿化等具体指标。

通过创建绿色村庄, 到2020年, 实现全国村庄绿量明显增加, 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70%以上的行政村、以北地区6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到2025年, 全国大部分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 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意见》要求,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体要求, 将绿色村庄创建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绿色村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推荐、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认定, 并于每年10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形成政府引导、村委会为主、多部门合作的推进机制, 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民个人种植、社会捐赠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 大力推进村庄绿化工作, 整体提升村庄绿化水平, 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 将创建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 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 结合废弃棚圈和旱厕等整治, 运用乡土树种和生态方法营造乡村景观;坚持创新机制、建管并举, 建立有效的建设和管护机制。

实行村民绿化包干

目前, 多数省份没有专门的村庄绿化补助资金。实施绿色村庄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村委会和村民, 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此, 《意见》明确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动和指导本地区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 制订支持措施, 开展日常检查和宣传动员工作。村委会是绿色村庄创建的责任主体, 负责带领村民投工投劳, 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绿化工作, 建立“谁种植、谁受益”的激励机制, 引导村民成为种绿、护绿的主要力量。

建立长效机制

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意见》提出, 动员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团体单位到村庄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通过捐赠、冠名植树、营造纪念林等方式, 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村庄绿化。同时, 绿色村庄“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村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相结合的绿化村庄管护机制, 确保绿化成果保持下去。重点是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的力量, 让他们成为爱绿、种绿、护绿的主体。也鼓励村集体与一些专业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管护协议, 引进资金和技术下乡参与管护。

(三)

加大投资, 以人为本

有了《意见》护航, 绿色村庄创建是否就能一帆风顺呢?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负责人介绍, 从31个省 (区、市) 和350个县 (市、区)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意见反馈情况来看, 各地普遍反映村庄绿化工作虽然单一, 但牵涉部门较多, 推进这项工作, 往往需要林业、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目前这些部门均有一定的资金可以用于村庄绿化。如林业部门每年有苗木下乡补贴, 财政部门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可以支持开展绿化, 水利、交通部门的河道和道路建设资金少量可以用于绿化。为此, 《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

有关专家指出, 目前, 除北京、山西、辽宁等14个省市外, 多数省份没有专门的村庄绿化补助资金。而农村绿化工程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不仅要与环境、经济、发展和生态相结合、相适应, 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保证农村绿化工程建设的资金链稳定, 才可以营造出和谐的环境。

在此之前, 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充分调动实施绿色村庄建设的主要力量 (村委会和村民) 的积极性。简单而言, 就是以人为本, 以当地村民为中心。增加既是当地村民, 又是绿化工程参与者的人的满足感和舒适感, 并在绿化工程中加入人文地理、历史风俗、科学技术等等元素, 引用的植物也应符合当地的审美观念, 植被也应因地制宜, 才能在满足人们视觉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 建设出以人为本的绿色村庄。

保护为先, 改造并重

结合河北省张家口市近年来村庄绿化的经验, 张家口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增军对村庄绿化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建设标准、目标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提供了诸多见解:

统筹规划, 整体发展。绿化规划要立足实际, 与当地的城镇体系规划, 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等其他专项规划相衔接, 统筹安排绿化用地。力求规划总体协调、布局合理, 整体发展。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不同村庄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 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 科学制定适合不同村庄特点的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因地制宜, 分类、分村指导。

改善生态, 发展经济。综合考虑近远期绿化效果、四季景观及防护功能的需要, 在树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 引进树种为辅, 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树种, 增加经济树种及乔灌花结合型绿地的配置比例, 构建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 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结合, 展现农村特有的绿化景观。

上一篇:电子白板在地理教学中的高效运用下一篇:岑参的边塞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