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考试题

2024-06-22

中药资源学考试题(精选6篇)

中药资源学考试题 第1篇

○●第一章绪论

: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的各种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要用矿物及其蕴藏量的总和。

2.中药资源学:指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式、蕴藏量、品质、保护盒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其目的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分布及动态规律,更合理的开发中药资源,为人民保健事业和制药工业不断提供优质优量的中药材原料。3.传统中药:指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理论阐述药理药效和指导临床用药,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加工炮制方法及使用形式的天然药物和人工加工产品。4.民间药:草药医生或民间用以防治疾病的天然药物或加工品,通常根据经验用药,应用地区局限,缺少医药理论指导及统一加工炮制工艺。5.民族药:我国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使用的天然药物及加工品,多数均有各自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

6.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药物。

8.中药资源的特征?

(1)中药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2)可再生资源是中药资源的主体(3)中药资源与多种资源并存(4)中药资源具有多用性(5)中药资源具有可解体性(6)中药资源具有国际性。

○●第二章中药资源与环境

点,东部地区季风性显著,西部地区大陆性强烈,温度和降雨变化大。2.土壤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一个独立的自然体,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地球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疏松表层,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北方钙土:甘草、枸杞、麻黄、苦豆子。盐碱地:罗布麻。酸性:肉桂、黄连、槟榔。碱性:甘草、枸杞。)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高山土壤,水成土壤。

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4.我国植被类型及特点:荒漠,草甸,沼泽(森林沼泽,灌木沼泽,草本沼泽)

森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

灌丛:高寒灌丛,落叶灌丛,常绿灌丛 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5.中药资源与土壤 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质地、酸碱度、水分状态和肥力水平等均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也对药材的产量具有一定影响(1)不同土壤类型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2)土壤酸碱度 土壤的化学成分和土壤生物对某些药用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3)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水分状态,其中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和比例,施肥等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 以及要用活性成分的形成和积累有一定作用。

6.中药资源与气候关系:

(一)1)根据对光照条件的需求可将植物分为阳性、阴性、耐阴类。阳性植物需要在直射光或强光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如甘草、麻黄、地黄、黄芩、黄芪、红花、芍药等。阴性植物需要散射光或者较弱的光照环境,如人参、黄连、三

七、西洋参、天南星、细辛、半夏等。耐阴植物对阳光的需求介于二者之间,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或稍有隐蔽的条件下都可以正常的生长,如桔梗、天门冬、麦冬。(2)植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规律性变化的反映具有一定差异。许多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对日照时间长短有显著地相关性。(3)光照条件对中药材药用成分含量也具有显著影响。

(二)药用植物与温度(1)药用生物的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必须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下才能进行,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2)温度与药用植物分布也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药用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形成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3)温度也可影响植物体内某些化学成分的含量。(耐寒:人参,细辛,百合,当归,五味子,平贝母,大黄,羌活,薤白,刺五加。半耐寒:白芷,菘蓝,枸杞,黄连,知母。喜温:枳壳,金银花,川穹。耐热:槟榔,砂仁,苏木,罗汉果,丝瓜)

(三)药用植物与水分(1)水分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水是植物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矿物质,大多数来自土壤水溶液(2)水分是限制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3)水分的供应状态最某些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影响

7.简述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条件?

1.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人民保护资源的自觉性,2.进行规范化种植养殖,扩大中药资源再生产,鼓励药用动植物野生转家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3应用现代科技开辟中药资源生产的新途径。○●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藏药: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用药体系。蒙药:在蒙古民族传统医药学基础上洗去了藏汉等民族以及古印度医药学理论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独立的民族体系,在我国民族药中占有重要地位。维药:采阿拉伯古希腊等民族医药之长,并受到中医药学的影响,是我国民族医药的独立分支,惯用芳香性,性峻毒烈的药物。傣药壮药:发展中未形成完整体系,处于民族要与民间药交融状态,动物药应用较为普遍,善于解毒且解毒范围较广,蛇药)

2.按其来源的自然属性: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和药用植物。(1)藻类:海带、昆布(2)菌类:冬虫夏草(3)地衣类:地茶(4)苔藓类:地钱、葫芦藓(5)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松科、麻黄;被子植物:菊科、豆科、毛茛科、唇形科、蔷薇科。

3.道地药材: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较悠久,栽培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4.道地药材成因:(1)优良的遗传物种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2)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外在条件(3)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可靠保证(4)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是形成道地药材的思想基础。

5.道地药材的特征:(1)道地药材具有明确的地理性(2)道地药材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3)道地药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4)道地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6.山东道地药材:阿胶、山楂、大枣、金银花、蝉蜕、北沙参、丹参、蟾酥、全蝎、珊瑚菜。○●第四章自然分布和中药区划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结合起来,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地区植被种类和分布基本特点

2.我国植物在三大地域分布特征:东部季风区域以纬向分布明显;西北干旱区域以经向分布明显;青藏高寒区域以垂直分布明显。气候特征:东部湿润 西北干旱 青藏高寒

4.七个自然地区(1)东北寒温带、温带区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温润而短促,春季多大风,秋季风速较春季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关药”人参 黄檗 五味子 细辛 黄花 刺五加 桔梗 党参 鹿茸等(2)华北暖温带去 温暖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气温较高而多雨,冬季较长,气温冷而干燥,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天高气爽,天短,年降水量少于东北区,但集中从沿海向西北方向递减,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北药 西药 怀药 淮药(3)华中亚热带 温度适宜,雨热同季,对喜温好湿的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气温由北向南递增 浙药 部分南药(4)西南亚热带区 一定的大陆性气候 多数地方春气气温略高于秋季 川广云贵道地药材(5)华南热带 亚热带区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冬暖夏长,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量全国之冠 “南药”阳春砂仁 缩砂蜜 肉桂 儿茶(6)西北干旱区 中温带至暖温带,远离海洋降水量自沿海至内陆递减。形成干旱特征。甘草占全国九成,麻黄八成(7)青藏高寒区 地势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多大风,干湿季节分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较为严酷。植物生长稀疏,种类不多,野生种类多。5.中药区划:在中药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正确评价影响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特点,揭示中药资源和发展中药生产的区域分布规律,按区内相似性和区级差异性划分不同级别的中药区,明确各区开发中药资源和发展中药生产的优势及其他地域性特点,提出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

6.中药区划的目的 是按照中药资源分布的自然规律和中药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因地制宜指导中药资源开发与生产。

7.中药区划的原则(1)中药生产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原则(2)中药生产特点的相对一致性原则(3)中药生产发展方向和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原则(4)中药区划与农业区划相协调原则(5)不同等级的中药区划相衔接原则(6)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原则。中国中药区划 我国中药区划采用二级分区系统:一级区主要反映了各中药区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和中药资源开发与生产的主要地域差异;在以及区内依据中药资源优势种类以及组合特征和生产发展方向与途径的不同,划分二级区。一级区、二级区均按三段命名。一级区为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二级区为地理位置+地貌类型+优势中药资源名称(地理位置+地貌类型通常采用地理简称来代替)。综上所诉,我国共可划分出一级区9个,二级区28个,其中陆域区域一级区8个,二级区26个;海域部分一级区1个,二级区2个。(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华北东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华南男亚热带,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海洋中药区。)

1.一级:濒危灭绝状态的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2.二级: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杜仲、人参。3.三级:资源严重减少和主要常有野生药材物种。刺五加。

○●第五章中药资源的评价

健护理等用途的药用部位及所含药用成分的性质与质量,包括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两类,是中药资源的自然属性。(外在品质: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断面,气味。内在品质:1)中药资源的化学品质评价2)中药资源的药用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品质评价3)中药资源药效成分的稳定性评价4)中药资源的安全性评价)

2.中药资源品质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法,药效学方法,化学成分模式识别结合药效学方法,免疫活性方法,综合化学成分标准,电泳法,热分析法,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

3.中药资源的效益性评价:中药资源经济效益评价;中药资源生态效益评价;中药资源社会效益评价。

4.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物多样性: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生态环境所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遗传、生态系统、景观多样性。

5.遗传多样性:其广义概念是指地球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概念是指种内或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总和。

6.中药资源的总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直接,间接,选择价值),非使用价值

○●第六章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利用文献(历史文献、现代文献)寻找新资源(2)利用化学分类学原理寻找新资源(3)从民族药、民间药和海洋中开发新资源(4)现有中药资源的在开发(扩大药用部位、用药范围、资源综合利用)(5)利用化学和生物技术(化学成分转化及结构修饰、生物技术开发新药和活性物质)1.中药资源的产品开发利用?

中药新药的开发,中药功能食品开发,中药化妆品开发 2.功能食品: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在天然食物中加入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可食用药材,经过特意加工而成的适宜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而不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第七章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切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药用动植物的多样性,挽救珍稀濒危的药用动植物物种。

2.中药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意义 ?

现状(1)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2)需求量不断增加蕴藏量迅速减少(3)开发利用无序危机可持续发展(4)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存在许多问题。

意义(1)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3)可促进中药现代化进展 3.中药资源保护途径?(1)就地保护○1建立和完善包含药用动植物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中药资源保护区○2采取有效的生产性保护措施出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3合理采收(2)迁地保护,指把珍稀濒危药用生物迁植物园内并进行引种驯化研究(3)离体保护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的某一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建立中药资源种质资源库(4)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1组织培养技术2护 有计划开采、向发达国家学习、科学研究筛选矿物药种类、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中的有用元素

4.中药资源的保护法规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第一部专业性法规,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药材物种名录》中收载的药用动物18种,其中属于一级保护的有虎、豹、赛加羚羊、梅花鹿4种,属于二级保护的14种,如马鹿、林麝、马麝、黑熊、乌梢蛇、银环蛇、棕熊、穿山甲、中华大蟾蜍、黑框蟾蜍酥、中国林蛙、五步蛇、蛤蚧等。植物二级:甘草、胀果甘草、杜仲、黄皮树、厚朴、人参。“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浙八味”白芍、白术、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温郁冬笕、麦冬。《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1.灭绝种:一个物种在野外50年肯定没有发现,表示该类群确实已经灭绝

2.濒危种:该类面临绝灭危险,如果至危因素依然存在,他们就可能不能生存。

3.稀有种:在全世界总数量很少,但尚不属于濒危种,易危种的类群,这些类群常分布在有限的地理区域或栖息地,或稀疏分布在更广阔的的地理区域。5.▲如何做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以法为本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4.积极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代替品的研究5.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研究6.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八九章

碱,含生物碱以盐酸麻黄碱计不得少于1.%。

大黄: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根及根茎。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黄连: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干燥根茎(味,雅,云)小檗碱3.6% 丹参:唇形科,鼠尾草属。丹参的根及根茎。丹参酮0.2%,丹酚酸3.0%

金银花:忍冬科,忍冬,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干燥的花蕾或初开的花。绿原酸1.5%,木犀草苷0.10% 1.▲甘草:甘草,胀果干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地理分布:甘草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南美温带地区,我国西北干旱区域,温带荒漠区域,温带草原区域。西草(甘草),东草(东北甘草),新疆甘草(原料草)。群落类型:内蒙古伊克昭盟草原上的白刺-甘草-芨芨草群落,东北松嫩草原砂岗地和草甸地的甘草群落,新疆天山北麓平原,玛纳斯河滩地和低阶地草甸甘草群落。生长结构:甘草喜光,喜热,耐干旱,耐盐碱,适应性强。宜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砂质土壤栽培。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发达,可用种子和根茎进行繁殖。

化学成分:甘草甜素,甘草酸2.0%,甘草次酸,黄酮类的甘草苷1.0%,甘草苷元,香豆素等。春秋二季均可采挖,有性繁殖的4年,无性繁殖3年,秋季采收最好,挖去根茎及较粗的根,除去残茎,须根,病残根茎,截成一定长度的小段,按照粗细等级晒干,打捆包扎存放。2.▲甘草综合利用与资源保护的研究现状?

甘草多生长在干燥少雨的沙漠地区,为草原固沙植被,具有良好的调节生态平衡,水土保持作用。并广泛应用食品,饮料,烟草,化妆,化工,酿酒,国防等行业。1。保护野生资源,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并造成草原植被严重破坏,土壤沙化,为此,2000年6月我国出台限制采挖野生甘草的政策,实施计划采收,严格控制收购量,并采取围栏护管,人工抚育,禁止放牧等政策。2.加强人工栽培3.开展生物技术研究4.同属资源开发。3.论述中药资源的现状,试谈一下如何对其进行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

现状 :野生资源的破坏情况,自然更新和恢复困难;野生变家种发展迅速,但原产地的自然很难发展生产;国家已经把野生甘草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药材。(同上)○●第十章中药资源调查

括药用部分和非药用部分。

2.药材蕴藏量: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自然蓄积量,总蕴藏量,可利用蕴藏量。

3.单株产量:指一株植物药用部位的平均产量。

4.年允产量:一年内允许采收的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永续利用的采收量。

5.投影盖度:某一种植物在一定土壤表面所形成覆盖面积的比例。

6.S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7.样方调查:样方是用于调查植物群落数量而随机设置的取样地块。

8.资源调查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访问调查

9.取样原则:两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即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看手,全面跟进,典型着手。三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五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10.技术和方法?

主观取样,客观取样(随机取样,规则取样法),取样方法(无样地取样,有样地取样)中药资源专著:《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国中药区划》、《中国药典》、《中国常用中药材》、《美国药典》、《英国药典》、《中国医药年鉴》、《中国植物志》、《中药志》期刊《化学文摘》、《医学索引》、生物学文摘、国际要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国外科技资料目录、中国药学文摘、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中药材、中国生物学文摘、野生动物、自然资源数据库:firstsearch,sci,dialog系统,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试论述光照,温度,水分,土壤对中药材质量影响? 光照条件:植物总干物质中90%-95%通过光合作用合成,5%-10%来自根部吸收。光照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中药才药用成分含量有显著影响,从而影响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温度条件: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为它能左右许多直接影响生物生长的因子。代谢过程,生物膜的特征,蒸腾,光合,呼吸速率等都受到了温度的影响而影响生物生长,温度还影响药用植物的分布,影响植物体内某些化学成分含量,从而影响药材质量。水分条件:水分条件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都有直接影响,水分供应状况对中药材药用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土壤条件:不同类型的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和土壤所含化学成分和含量会影响药材的外观性质和内在含量。

中药资源学考试题 第2篇

1、资源条件:本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区内雨热条件良好但光照条件较差,大部分地区雨量丰沛。土壤类型由北到南出现黄褐土、黄棕土、黄壤、红壤、石灰土等森林土壤。区内气候优越,资源丰富,适宜农林 牧副业发展。

2、资源学特点:本区是我国亚热带最大的常绿落叶阔叶林带,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地道药材品质优良民族药丰富多彩。全区植物药4500种,动物药300种,矿物药200余种。大宗的家种和野生药材主要有川芎、当归等。中药资源应用历史悠久,该区所产药材素有“川贵云”地道药材的称誉。

中药资源调查内容

答:内容包括: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以及资源与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中药资源更新的基本措施

答:

1、自然更新;(增长型)

2、人工更新;(衰退型)

我国主要中药材市场

1、黑龙江哈尔滨三棵树中药材专业市场;

2、河北省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

3、安徽省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4、山东省鄄城县舜王城药材市场;

5、江西省樟树中药材专业市场;

6、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7、湖北省蕲州中药材专业市场;

8、湖南省邵东县廉桥中药材专业市场;

9、湖南省岳阳市花板桥中药材专业市场;

10、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

11、广东省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

12、广东省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

13、四川省成都莲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

14、重庆市解放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

15、云南省昆明菊花园中药材专业市场;

16、陕西省西安万寿路中药材专业市场;

17、甘肃省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市场;

药用动物驯化技术

人工环境的创造(仿生学原理设计);食性的训练;群性的形成;打破休眠期;克服就巢性;改变刺激发情、排卵和缩短胚胎潜伏期。

我国土壤地带性规律

1、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土壤种类的分布重现与地球纬度和经度变化相一致的现象,并随生物气候带的变化而发生演替的分布规律;

2、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在一定区域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降,土壤种类沿地势变化而发生演替的分布规律;

3、土壤的区域性分布; 由于中小地形的变化,区域性水、热条件的变化以及人为改造地形和耕作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土壤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中药新资源寻找途径

1、利用文献和民间医药信息寻找新资源

2、利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新资源

3、利用化学结构的相似性寻找新资源

4、已知中药资源的再度开发

种源

答:对统一物种分布区范围内不同地点所收集的各种繁殖材料的通称。

下垫面

答:大气下层直接接触地面;

道地药材 答:通常将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且生产比较集中,栽培历史比较悠久,栽培技术和加工技术比较独特,质量和疗效较其他产区的同种药材好,且为世人所认可的药材

中药资源学

答: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

经济量

达到采收质量标准而又有经济效益的药材量 3S技术 遥感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五大成土因素

答: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土壤

道地药材特征

1、具有明确的地理性;

2、具有特有的质量标准;

3、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4、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第三次资源普查资源统计数字

总量12772 植物药11118 动物药1574 矿物药80 中药资源更新有

1、种群更新:年龄结构、性别比例、数量特征;

2、群落更新与演替;

3、器官或药用部位更新;

SOP及GAP区别

SOP指针对各项生产环节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操作技术规程,以规范、监控各种中药材全程生产的质量要求和标准。GAP指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降水量

答: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垂直降水,在水平面上聚积的水层厚度;

一些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地 省或者地区

1、东北地区:人参、辽细辛、北五味子、关防风、关龙胆、刺五加、鹿茸

2、华北地区:黄芪、党参、酸枣仁、黄芩、北柴胡、知母、苦杏仁、甘草

3、西北地区:当归、麻黄、肉苁蓉、枸杞子、软紫草

4、华东及中原地区:杭白菊、杭白芍、杭麦冬、山茱萸、浙玄参、温郁金、元胡、白术、凤丹皮、宣木瓜、江枳壳;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金银花、北沙参、阿胶、薄荷、土鳖虫;

5、西南及青藏高原地区:川芎、川贝母、川附子、川厚朴、川黄柏、川牛膝、川楝子、黄连、独活、三期、云木香、天麻、杜仲;冬虫夏草、大黄、干松、雪莲;

6、华南及福建南部地区:广藿香、砂仁、巴戟天、陈皮、肉桂;沉香、槟榔、建泽泻

道地药材形成的条件

答:

1、优良的物种遗传基因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内在因素;

2、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外在条件;

3、完善的栽培加工技术是形成道地药材的可靠保证;

4、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是形成道地药材的思想基础;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以法为本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保护现有野生资源及其环境奠定可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

3、坚持利用和保护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4、规范化生产大宗和市场紧缺品种

5、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积温

答:将一个地区高于和等于某一界限温度的累积值叫做积温; 道地 地道 出处时间 答:“道地”一词始见于明代刘文泰所著的《本草品汇精要》; “地道”一次则最早出现于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中。

少数民族用药特点

特色理论体系,特色炮制,生药量少,时辰投药,系统用药 施肥

答: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性质,保证植物必须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理想土壤

矿物质 45% 有机质5% 空气、水分各20%~30% 我国中药资源现状

1、种类繁多,人均占有量少

2、需求量不断增加蕴藏量迅速减少;

3、开发利用无序危及可持续发展;

4、中药材规范生产尚存在诸多问题;

水成土

答:指地表积水并受地下水浸润的土壤。

我国陆地自然区域 名字

东北寒温带区域,华北暖温带,华中亚热带,华南亚热带,热带,西南亚热带,西北干旱区域,青藏高寒区域

有效温度

答:活动温度与生物学最低温度之差

影响土壤形成因素

1、母质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2、植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3、气候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4、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5、时间在土壤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6、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灌溉方式有

漫灌 沟灌 喷灌 滴灌 品系 答:具有明显特征、特性,遗传性稳定的小种群,群内个体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气温年较差

答:一年中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之差

中药区划目的和原则

答:目的:按照中药资源的自然规律和中药生产的客观经济规律,为因地制宜地知道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中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原则:

1、依据自然因素区划 气候条件相似性原则 地形、地貌的一致性原则 地带性土壤类型相同的原则

2、依据社会经济因素区划 生产力水平一致性原则

中药生产特点相对一致性原则

中药生产发展方向相对一致性原则 与农业区划相协调的原则

行政区划但愿保持完整性的原则

3、依据中药资源类别区划

中药资源保护途径

1、就地保护;

2、异地保护;

3、离体保护;

4、矿物类中药资源的保护;

黄土高原土壤类型

答:黄土高原分布着以塿土、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的农业土壤。

气候是什么因素作用的结果

1、季节交替和气候带的形成;

2、风和季风的形成;

3、降水的形成;

4、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主要有哪些? 答:

1、《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2、《生物多样性公约》

3、《保护野生动物中迁徙物种公约》、《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等其他公约;

4、阐述华北暖温带区域范围 资源分区 气候及主要的中药资源

答:区域范围:本区包括辽宁南部、北京、天津、山东、河北与山西中部和南部、陕西中部和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河南中部和北部、安徽与江苏北部,共674个县(市区)91.3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资源分区:

气候:本区位于我国暖温带,夏季酷热、冬季寒冷,雨热同季。东南部的辽河和黄淮海平原受海洋性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西部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低于500Mmhg。

中药资源特点:本区中药资源较为丰富,药用植物进1500种,药用动物进250种,药用矿物30种。本区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大宗的家中药材主要有地黄、黄芩、柴胡、远志、牛膝、山药、板蓝根、白芍、紫菀、白附子、酸枣仁、党参、枸杞子、瓜蒌、金银花、丹参、北沙参等,怀地黄、怀牛膝、毫白芍、潞党参、热河黄芩和西陵知母等为本区的地道药材。中药科技和中药工商业发达,有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河南百泉等国内外著名的中药材交流市场。

简述GAP检查评定认证程序

答:

1、认证管理机构;

2、检查评定标准及认证;

3、质量认证的动态管理;

简述我国中药区划中一级区划的命名格式 一级区划有哪些 答:一级区划以地理方位+热量带+药材生产方向来命名; 一级区划有九个分别是:

1、东北寒温带、中温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2、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3、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4、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野生、家生中药区;

5、华南南亚热带、热带、野生中药区;

6、内蒙古中温带野生中药区;

7、西北中温带、暖温带野生中药区;

8、青藏高原野生中药区;

中药资源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第3篇

1 理论教学

1.1 现代化教学手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搜集药用植物及其生长环境、地理分布状况, 中药材产品开发的图片资料;利用野外调查、出差调研、旅游等机会, 拍摄照片资料;再将中药资源知识与大量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使理论知识立体化、图片化和形象化。讲解时运用大量图片使之与理论知识相融合, 并穿插各种案例, 不仅增加了理论教学的信息量, 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感性认识, 而且使课堂教学变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1.2 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依据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 结合近年来承担的国家中药材种植规范课题, 突出道地药材的重要性, 按照道地药材研究的一般规律, 对我国有名的大宗道地药材进行详细讲解, 将中药资源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将各论和总论的授课内容相呼应[1,2], 使学生加深理解, 重复记忆, 牢固掌握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 注重学科的前沿发展, 注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收集本行业的最新信息, 随时补充和丰富教案。此外, 还要注意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机构出台的政策法规, 如2008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关于中药资源学学科的分类变化, 突出了种质资源的评价和道地药材的研究, 我们参考相关资料[3]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 保持了教案的实效性。

1.3 组织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或发散思维, 或逆向思维, 在交流、讨论、争辩的过程中碰撞, 并教给学生创新思维方法, 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对现有中药资源的准确评价是合理利用资源、保障传统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中药资源品质评价的方法有多种, 照本宣科地介绍各种方法比较枯燥, 不利于学生掌握, 结合课堂内容让学生课余查阅文献、撰写综述性论文, 并于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加以引导, 可加强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野外实习、种植基地见习

根据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中药资源学课程的特点, 设计了专门的《中药资源学实习指导》。展开野生中药资源调查与栽培中药资源见习2项教学实践活动。野外实习中采用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 对某一地区野生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群落类型、蕴藏量等进行调查, 有利于学生掌握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栽培中药资源实践则结合我们承担的国家中药材GAP课题, 以山东道地药材金银花、丹参、瓜蒌、北沙参、黄芩等的主产区为见习基地, 依据栽培中药材的种类划分成几个专题, 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按照道地药材研究的一般方法, 进行全面了解并跟踪最新研究进展。几年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分组专题实习、普遍调查与专题调查相结合、野生资源调查与种植药材资源调查相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整理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以野外实习、种植基地见习为教学手段, 强化了中药资源学的理论知识, 巩固了中药资源学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活动是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一个有效途径, 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学校引导和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加“三下乡活动”或对某一地区的资源或某种资源进行考察等。还利用学生寒暑假期返回家乡的机会, 让学生围绕某种中药资源或某个专题开展社会调查, 撰写出专题调查报告。通过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并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其今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高等医药院校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校毕业实习通常由学校统筹安排, 实习期间学生直接进入实验室、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 针对某一专题, 努力工作, 分析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近年来, 中药资源学课程也设计了毕业生实习的相应课题, 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如不同种质中药资源的药效组分的含量、DNA分子标记、植物形态等的比较;围绕某中药资源进行区域性种植情况的调查, 不同生态因子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和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等。

通过毕业实习期间在实验室的实践或深入社会进行的调研活动, 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使其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也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5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 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采取一人一题一导师的方式。学生的毕业论文包括选题、资料收集、调研活动、开题报告、确定研究思路、实验实施、结果分析、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论文的题目与其培养方向相结合, 与导师的研究项目相结合。撰写毕业论文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总之, 中药资源学作为中医药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实践教学是其课程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培养既懂中药生产、又懂中药资源保护与综合应用的高级科技人才的关键。改革教学体制与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中药资源学课程今后深入改革的方向。中药资源学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尚需注意以下方面:首先, 应重视建设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其次, 要建立稳定的中药材生产见习基地;第三, 加强实验室建设, 更新实验设备;最后, 还要多方位地开辟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随着国家对本科教学的重视, 该课程将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为培养现代中医药高级科技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

[2]郭庆梅, 王瑛.结合道地药材优化调整中药资源学教学内容[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11) :58.

中药资源学本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第4篇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061-02

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成立时间不长,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品质、蕴藏量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科学。中药资源学与中药学、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学等课程之间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已形成了完整体系,在今后的中药资源调查、开发利用、保护及新资源寻找方面必将显示出独特魅力。[1]

基于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成果,周荣汉教授编写了第一本《中药资源学》教材,[2]之后陆续有针对中医药院校、农业院校研究生、本、专科教材的出版。这些不同层次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尽管不尽相同,但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时都有不适宜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的特点,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近年来,中药资源作为中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每年均会积累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因而与其它成熟学科相比较,中药资源学具有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学科内容需要不断充实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中药资源学所有的教材内容设置上均存在不够深入、难以与新成果、新进展完全接轨等现象,很难应用于教学中。加之课时有限,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设计完成全部讲授,部分内容也没有必要在课堂讲授。如:中药资源信息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药材各论,等等。

再者,由于中药资源学是在生物学、农学、化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了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边缘学科,本身理论性不强,因此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调整现有教学模式,提高中药资源学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富有创新能力的中药领域专业型人才,是中药资源学教育教学中进行深入探索的目标。

鉴于此,笔者在多年的本科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断优化、筛选教学内容,以与同行共勉。

一、中药资源学教学内容的优化

笔者在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围绕理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深度和广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准确把握中药资源学作为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以及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和地位,注重灌输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如什么是中药资源、中药资源的分类、分布,中药资源调查方法,等等,此类内容属于相对稳定的部分,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针对中药资源近年来研究的核心内容,精选了道地药材资源,中药资源科学利用、保护、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均不局限于教材,而是随时跟踪最新的文献资料以充实专题内容,提升理论高度,增强本学科的知识性。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我国特有的生态地理、文化背景及中医药理论等有关,道地药材及其形成机制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专题除大部分教材均收载的内容之外,增加近期对道地药材的新认识和思考。如:道地药材形成的生物学基础、道地药材生物学特征、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遗传基础。

不断扩张的中药开发与应用给中药资源保护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也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对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以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对药用动植物资源的致危因素的研究以及科学的保护方法的探究是也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此专题内容与遗传学、种群生态学、生殖生物学内容关系密切,对于中医药院校缺乏此类课程背景的学生而言,理解相对困难,因而在教学中适度引进了保护生物学的概念、物种濒危灭绝机理、濒危物种保护方法的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本专题内容奠定基础。

中药材的品质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保证。近年来,随着中药资源蕴藏量下降和栽培中药材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引发的中药材质量的下降,生态环境因子对中药资源尤其是药用植物资源的生长发育及其质量的影响受到空前重视。这一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充实了中药资源生态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中药材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将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本专题重点精选了药用植物品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环境胁迫下道地药材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两部分内容进行讲授。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探索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质疑与释疑都由教师主导的方式进行,这种满堂灌的方式特别不适合中药资源学的教学。因为中药资源学与生物分类学、资源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大的交叉,部分内容学生已学习过,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非常枯燥,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学阶段的重要课题。另外,在大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笔者在教学时尝试采用Seminar的方法。这种起源于德国的研讨式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欧美大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此教学模式是学生为研究某一问题而与教师或专家共同讨论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即由过去“讲授式”教学模式变为“讲授+讨论”的二元模式。[3]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既肯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具体方法:①教师提前提出讨论议题的大方向,并提出详细要求:每组围绕中药资源有关问题设定具体讨论议题,查阅资料总结解决方案,解决方法可以引自文献,也可以来自本组同学的集思广益,要求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时间20min左右,ppt要求图文并茂、思路清晰,并附参考文献;②学生3~4人自由分组并分工,每组推选1~2名学生主讲,班级其他学生随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问并讨论;③教师就选题的内容、议题的深度、ppt的制作、主讲的质量等进行简短点评。

实践证明,这种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形式不但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利用多种常用数据库查阅文献,锻炼了总结文献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当众讲解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学科前沿。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学习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有效发挥。

中药资源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教学过程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有效地传授知识,仍然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但随着学科自身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广大同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学科会不断成熟、完善,该课程的教学上也会越来越从容。

参考文献:

[1]何先元.中药资源学教学之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3).

[2]周荣汉.中药资源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第5篇

A.入肝经

B.入脾经

C.入肾经

D.入肺经

E.入心 正确答案是:B 2 【单选题】(2分)用酒炙大黄是“以热制寒”,这样称为: A.净制

B.从制

C.反制

D.火制

E.水制 正确答案是:C 3 【单选题】(2分)芡实用麸炒制的颜色标准是:

A.黄色

B.微黄色

C.深黄色

D.老黄色

E.亮黄色 正确答案是:E 4 【单选题】(2分)九香虫的炮制方法是:

A.炒焦

B.炒炭

C.土炒

D.炒黄

E.米炒 正确答案是:D 5 【单选题】(2分)炒炭的主要目的是:

A.止泻

B.止血

C.止痛

D.止呕

E.止痒 正确答案是:B 6 【单选题】(2分)每100Kg龟板用醋量为:

A.30Kg B.20Kg C.25Kg D.35Kg E.10Kg 正确答案是:B 7 【单选题】(2分)马钱子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土炒

C.麸炒

D.砂炒

E.炒焦 正确答案是:D 8 【单选题】(2分)一般性药材人工干燥的温度宜选:

A.1050C B.900C C.800C D.1000C E.950C 正确答案是:C 9 【单选题】(2分)槐花炭的贮藏容器宜用: A.竹篓

B.木箱

C.瓷缸

D.木桶

E.纸箱 正确答案是:C 10 【单选题】(2分)中药切制段的长度为:

A.4-8mm B.3~5mm C.10~15mm D.16~20mm E.6~9mm 正确答案是:C 11 【单选题】(2分)炙法的火侯多选用:

A.大火

B.文火

C.中火

D.武火

E.强火 正确答案是:B 12 【单选题】(2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炮制内容的项目是: A.炮制

B.炮炙

C.修治

D.修事

E.修制 正确答案是:C 13 【单选题】(2分)黄芩软化切片应采用:

A.润法

B.蒸法

C.抢水洗

D.淋法

E.冷水浸 正确答案是:B 14 【单选题】(2分)适应酒炙法炮制的药物有:

A.艾叶

B.芫花

C.杜仲

D.桑枝

E.知母 正确答案是:D 15 【单选题】(2分)炙马兜铃的常用蜜量为:

A.15%

B.20%

C.30%

D.10%

E.25% 正确答案是:E 16 【单选题】(2分)僵蚕通常采用的炮制方法是: A.清炒

B.炒焦

C.麸炒

D.土炒 正确答案是:C 17 【单选题】(2分)炮制需炒药后加盐水的药物是:

A.黄柏

B.益智仁

C.泽泻

D.车前子

E.荔枝核 正确答案是:D 18 【单选题】(2分)发酵法要求相对湿度为:

A.40~50%

B.50~60%

C.70~80%

D.60~70%

E.30~50% 正确答案是:C 19 【单选题】(2分)治疗大肠有积滞的大便下血应选用:

A.熟大黄

B.生大黄

C.酒炒大黄

D.大黄炭

E.醋炒大黄 正确答案是:B 20 【单选题】(2分)薄荷切制水处理宜选用:

A.抢水洗

B.淋法

C.泡法

D.漂法

E.浸法 正确答案是:B 第二部分总题数:10 21 【多选题】(4分)中药炮制的常用固体辅料有

A.麦麸

B.米

C.土

D.砂

E.滑石粉 正确答案是:A,B,C,D,E 22 【多选题】(4分)中药炮制的常用液体辅料有

A.酒

B.醋

C.盐水

D.姜汁

E.蜜 正确答案是:A,B,C,D,E 23 【多选题】(4分)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历史时期

A.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B.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

C.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

D.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E.中医理论形成时期 正确答案是:A,B,C,D 24 【多选题】(4分)《五十二病方》中包括了哪些炮制内容

A.净制

B.切制

C.水制

D.火制

E.水火共制 正确答案是:A,B,C,D,E 25 【多选题】(4分)以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出版的炮制专著有

A.《中药炮制经验集成》

B.《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

C.《樟树中药炮制全书》

D.《五十二病方》

E.《黄帝内经》 正确答案是:A,B,C 26 【多选题】(4分)以下属于对樟刀评价的是 A.老君炉中纯火青

B.炼就樟刀叶片轻

C.锋利好比鸳鸯剑

D.飞动如飞饮片精

E.削铁如泥

正确答案是:A,B,C,D 27 【多选题】(4分)以下属于江西制药帮派的是

A.樟树帮

B.建昌帮

C.京帮

D.川帮

E.金陵帮 正确答案是:A,B 28 【多选题】(4分)中药炮制的目的包括

A.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B.改变或缓和药物药性和功能的作用趋向

D.改变或增强中药的归经

E.增强药物疗效 正确答案是:A,B,C,D,E 29 【多选题】(4分)以下中药毒性较大的有

A.川乌

B.草乌

C.附子

D.天南星

E.半夏 正确答案是:A,B,C,D,E 30 【多选题】(4分)以下属于中药的作用趋向的是 A.升

B.降

C.浮

D.沉

E.毒性 正确答案是:A,B,C,D 第三部分总题数:10 31 【单选题】(2分)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A.√

B.× 正确答案是:A 32 【单选题】(2分)饮片越薄越能煎出有效成分。A.√

B.× 正确答案是:A 33 【单选题】(2分)车前子是先拌盐水后炒药。A.√

B.× 正确答案是:A 34 【单选题】(2分)芫花用醋制能降低毒性。A.√

B.×

C.改变戓增强中药 正确答案是:A 35 【单选题】(2分)竹茹用酒炙可增强疗效。A.√

B.× 正确答案是:A 36 【单选题】(2分)建昌帮的切制特点是斜、薄、光、大。A.√

B.× 正确答案是:B 37 【单选题】(2分)《黄帝内经》记载的“燔治左角发”即是当今的血余炭。A.√

B.× 正确答案是:A 38 【单选题】(2分)剁刀式切药机不适宜全草类药物的切制。A.√

B.× 正确答案是:A 39 【单选题】(2分)炒炭和煅炭的方法不同,所得的药物成品性状也是不相同的。A.√

B.× 正确答案是:A 40 【单选题】(2分)药物在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为煅炭法。A.√

中药鉴定学试题 第6篇

9.“怀中抱月”是以下哪种植物的鉴定特征?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

2.药材的质地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A.浙贝 B.青贝 C.松贝 D.平贝

10.天冬和麦冬来源于________植物。()A.“松泡” B.“粉性” C.“油润” D.“角质”

3.“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指的是()A.田七 B.黄芪 C.野生人参 D.甘草

4.茅苍术断面散有多数棕黄色或棕红色油点,习称()A.“金钱环” B.“菊花心” C.“车轮纹” D.“朱砂点”

5.板蓝根水煎液置于紫外灯(365nm)下观察,呈现________荧光。()A.黄色 B.蓝色 C.暗红色 D.紫红色 6.黄连的有效成分是()A.黄酮类化合物 B.皂甙 C.小檗碱 D.黄连素

7.延胡索是________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A.玄参科 B.罂粟科 C.蓼科 D.唇形科 8.天花粉是一种()A.花粉 B.矿物

A.唇形科 B.百合科 C.伞形科 D.鸢尾科

11.有些药材中含有草酸钙结晶,其中牡丹皮含()

A.草酸钙簇晶 B.草酸钙针晶 C.草酸钙方晶 D.草酸钙砂晶

12.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A.花蕾 B.花

C.头状花序 D.未开放的头状花序 13.下列药材中哪一种不是以种子入药的?()

A.酸枣仁 B.葶苈子 C.五味子 D.黄芥子

14.沙苑子又名“潼蒺藜”,主产于()A.湖北 B.河北 C.山西 D.陕西

15.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昆虫蝙蝠蛾幼虫上,其入药部位是干燥的()A.子实体 B.菌核 C.子座 D.子座和虫体

16.树脂主要是由植物体内的哪一部分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A.生物碱 B.挥发油 C.鞣质 D.皂苷 17.下列药材中除哪一项外,均为植物直接或间接的加工品()A.青黛 B.儿茶 C.五倍子 D.芦荟

18.取少许粉末投入水中,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者为()A.蟾酥 B.熊胆 C.麝香 D.牛黄

19.珍珠中海产珍珠(天然珍珠)来源于()A.珍珠贝科 B.蚌科 C.鲍科 D.牡蛎科

20.目前商品“当门子”是指()A.短条形或不规则团块 B.毛壳麝香内的核心团块

C.麝香仁中呈不规则圆形或颗粒状者 D.活体香囊中挖出的第一块麝香 21.钩藤为________植物。()A.茜草科 B.唇形科 C.瑞香科 D.豆科 22.大青叶来自()A.蔷薇科 B.豆科 C.十字花科 D.桃金娘科

23.烘干法测定中药水分的温度是()A.70℃—80℃ B.100℃—105℃ C.300℃—400℃ D.500℃—600℃ 24.百部的入药部位是()A.块根 B.根及根茎 C.全草 D.根茎

25.四川产的道地药材是()

A.银柴胡 B.附子 C.人参 D.当归 26.自然铜主要含()

A.含水硫酸钙(CaSO4•2H2O)B.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C.二硫化铁(FeS2)D.碳酸锌(ZnCO3)27.麻黄()

A.无臭,味淡 B.气微腥,味淡

C.气特异而臭,刺激性强 D.味涩,微苦 28.下列哪种药材属于香树脂?()A.血竭 B.藤黄 C.加拿大树脂 D.苏合香

二、名词解释

1.“发汗”

2.“狮子盘头”

3.“过桥”

四、简答题

1.观察根的横断面,如何区分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

2.花类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

3.简要说明如何利用显微鉴别皮类药材? 4.写出钩藤的理化鉴别特征。

5.根据所含化学成分,树脂主要可分为几种?6.列举8种性状鉴定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对药学贡献最大的药物专著是【 】

C.黄柏 D.厚朴

10.暗紫贝母,甘肃贝母为川贝母的【 】 A.《证类本草》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植物名实图考》 2.“同物异名”是中药材中常见的现象,以下中药中有“同物异名”现象的是【 】 A.西洋参 B.当归 C.红花 D.贯众

3.具同心环状异常维管束的药材是【 】 A.大黄 B.牛膝 C.何首乌 D.人参 4.玄参主产于【 】 A.四川 B.西藏 C.浙江 D.河北

5.含晶纤维的药材是【 】 A.人参 B.甘草 C.牛膝 D.商陆

6.主含皂苷的药材是【 】 A.川乌 B.防风 C.远志 D.巴戟天

7.具“珍珠盘”“砂眼”的药材是【 】 A.党参 B.银柴胡 C.防风 D.桔梗

8.延胡索的药用部位是【 】 A.块茎 B.块根 C.根茎 D.根

9.断面外部显颗粒性,内部纤维性,有时可见多数发亮的细小结晶是【 】 A.肉桂 B.杜仲

A.正品 B.伪品

C.混淆品 D.代用品

11.根头偶有黑色发粘的胶状物,习称“油头”的药材是【 】 A.当归 B.党参 C.川木香 D.木香

1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党参的性状特征?【 】

A.呈圆锥形或纺锤形 B.根头部有“狮子盘头” C.根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 D.断面有裂隙或放射状纹理

13.《中国药典》规定沉香热浸法浸出物不得少于【 】 A.10.0% B.15.0% C.20.0% D.25.0%

14.粉末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的是【 】 A.蓼大青叶 B.番泻叶 C.大青叶 D.枇杷叶

15.花头(头状花序)撕开有白色丝状棉毛,嚼之呈棉絮状的药材是【 】 A.菊花 B.款冬花 C.辛夷 D.槐花

16.花的各部均有管道状分泌细胞的中药是【 】 A.金银花 B.丁香 C.西红花 D.红花

17.内果皮具“镶嵌细胞”的药材是【 】 A.连翅 B.小茴香 C.栀子 D.补骨脂

18.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的中药是【 】 A.何首乌 B.大黄 C.牵牛子 D.槟榔

19.进口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是【 】 A.扁圆钮扣状,子叶有叶脉5-7条 B.扁长圆形,子叶有叶脉3条

C.长圆形,子叶有叶脉5-7条 D.类圆形,子叶有叶脉3条

20.麻黄的来源有数种,其中麻黄碱含量最高的是【 】 A.木贼麻黄 B.草麻黄 C.中麻黄 D.丽江麻黄

21.含橙皮苷结晶的药材是【 】 A.广藿香 B.金钱草 C.薄荷 D.穿心莲

22.粉末加稀盐酸于水浴上搅拌呈粘胶状;加NaOH溶液呈悬浮状的中药是【 】 A.茯苓 B.猪苓 C.冬虫夏草 D.灵芝

2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竭的特征【 】 A.外色黑似铁 B.研粉红似血 C.火燃呛鼻 D.有松香气

2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植物的加工品【 】 A.五倍子 B.冰片 C.儿茶 D.青黛

25.具有“马头蛇尾瓦愣身”的药材是【 】

A.穿山甲 B.海龙 C.海马 D.蛤蚧

26.鹿茸中有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作用的化合物是【 】 A.多糖类 B.多胺类 C.脑素 D.次黄嘌呤 27.牛黄的气味是【 】

A.气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有清凉感 B.气清香,味苦微涩

C.气清香,味苦,嚼之粘牙 D.气芳香,味微苦,嚼之粘牙

28.朱砂中呈细小颗粒或粉末状,色红明亮,触之不染手者,习称【 】 A.辰砂 B.朱宝砂 C.镜面砂 D.豆瓣砂

二、名词解释 1.道地药材 2.酸不溶性灰分 3.金井玉栏 4.栅表比 5.连珠斑 6.二杠

四、简答题1.简述中药水分测定的目的和不同测定方法及适用的中药。

2.简述正品大黄的来源及商品习用名称。3.简述茅苍术与北苍术的性状鉴别要点。4.简述蒲黄粉与松花粉的显微鉴别要点。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2.中药材中常见“一药多来源”的现象,以下有“一药多来源”现象的中药是()A.杜仲 B.浙贝母 C.黄连 D.玄参

3.具有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的药材是()A.何首乌 B.大黄 C.甘草 D.商陆 4.附子主产于()A.浙江 B.四川 C.云南 D.广东

5.含草酸钙砂晶的药材是()A.牛膝 B.甘草 C.人参 D.黄芪

6.主含蒽醌类的药材是()A.黄连 B.大黄 C.银柴胡 D.川芎

7.具“铜皮铁骨”特征的药材是()A.三七 B.川乌 C.防己 D.白术

8.川乌的药用部位为()A.茎 B.根茎

C.主根(母根)D.侧根(子根)

9.断面外侧较粗糙,内侧红棕色而油润,中间有一条黄棕色的线纹(石细胞环带)的药材是()

A.厚朴 B.肉桂

C.杜仲 D.黄柏

10.素花党参,川党参为党参的()A.正品 B.混淆品 C.伪品 D.代用品

11.断面有多数“朱砂点”,久置可析出白色毛状结晶的药材是()A.白术 B.北苍术 C.关苍术 D.茅苍术

12.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正品半夏的性状特征?()

A.类球形,有的稍偏斜 B.顶端有凸起的茎痕或芽痕

C.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D.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3.平整的横断面皮部有六处向内嵌入木部的药材是()A.络石藤 B.鸡血藤 C.大血藤 D.海风藤

14.叶肉为等面叶型,上下均有一列栅栏细胞的药材是()A.番泻叶 B.大青叶 C.蓼大青叶 D.枇杷叶

15.花蕾呈长卵形,似毛笔头,苞片外表面被灰白色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绒毛,内表面无毛的药材是()A.金银花 B.菊花 C.辛夷 D.款冬花

16.具大型气室,花粉粒极面观略呈三角形,赤道面观双凸镜形的药材是()

A.红花 B.西红花 C.丁香 D.洋金花

17.确定种子类粉末中药的主要标志是()A.地龙 B.水蛭 C.金钱白花蛇 D.蕲蛇

26.斑蝥的抗癌有效成分是()A.淀粉粒 B.糊粉粒 C.油细胞 D.脂肪油

18.水浸后种皮呈龟裂状,有明显粘液,子叶皱缩折叠的药材是()A.牵牛子 B.菟丝子 C.沙苑子 D.白芥子

19.外形呈三钝棱,内有种子团3瓣,气芳香,味辛的药材是()A.栀子 B.金樱子 C.枳壳 D.砂仁

20.麻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A.节部 B.节间髓部 C.木质部 D.皮部

21.含钟乳体的药材是()A.肉苁蓉 B.广藿香 C.薄荷 D.穿心莲

22.藻、菌、地衣类属于()A.低等植物 B.双子叶植物 C.蕨类植物 D.单子叶植物

23.根据其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乳香、没药属于()A.香树脂 B.酯树脂 C.油胶树脂 D.油树脂

24.火烧时发生爆鸣声且闪光的药材是()A.青黛 B.海金砂 C.儿茶 D.冰片

25.具有“白颈”特征的药材是()

A.蚁酸 B.蛋白质 C.脂肪油 D.斑蝥素

27.斑蝥胸腹部的颜色是()A.棕黄色 B.乌黑色 C.暗褐色 D.黄色

28.表面亮黄色,有金属光泽,条痕色棕黑色或黑绿色的是()A.朱砂 B.磁石 C.自然铜 D.雄黄

三、简答题

1.简述灰分测定的目的及方法。

2.以薄荷为例简述中药科学采收的原则。3.简述松贝与青贝的性状鉴别要点。4.简述伞形科根及根茎类药材横切面共同性状特征。

5.简述党参与人参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6.简述金钱草与广金钱草的来源与性状鉴别要点。

五、论述题

上一篇:妈妈的唠叨作文500字下一篇:科学实验室开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