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的优美散文范文

2024-09-09

思的优美散文范文(精选12篇)

思的优美散文 第1篇

关于思的优美散文

青春,似一冷艳的少女,清新,高冷。让初见,如同灵光一闪,顿觉人生灿烂,命运垂青。那份惊喜,如同拨云见日。那份纯真,如同朝露般晶莹。那份朝气,如同旭日破晓光芒万丈。宛如一首清新的小诗,在生命的岁月里,时时体会到美丽与清新。

相遇,必有相欠。若无相欠,又怎会相遇?茫茫人海,偏偏与你相遇?注定是前世的相欠,由今生的相遇来偿还。采一片枫叶,将心愿托付,放飞在秋风里。不知你能否收到?一别经年,不敢再见,怕岁月的沧桑改变初见时的容颜。

孤独的时候,于湖面乘一只小船。桨儿收起,躺在船上,随波逐流。不去听高亢的艄公号子,也不去看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闭上眼睛,任思绪腾飞。不要睁眼,让心儿随着那片云彩遨游天边。

裁一段时光,让它停留。把痛苦,彷徨,懊悔,沮丧统统剪辑。只留下欢喜,快乐,勇敢,感恩。删除那些忙忙碌碌的工作,留下那段甜浪漫的风花雪月。将柴米油盐抛诸脑后,只留下花前月下的窃窃私语与月上柳梢头的相约。

漂泊的岁月里,总有一种信念!只要肯努力,理想与心愿终将能实现。努力!努力!加倍努力!无心赏花,无意问柳。不受红尘俗世的侵染,不受嘈杂纷争的牵绊。工作之余,除了呼吸就是思念。

闲暇时光,寄语素笺,将这无穷的想,无尽的.念,与文字结缘。将这一片相思凝聚成一首小诗,无论窗外大雨倾盆,也不管前路曲折蜿蜒。心中只有与你在一起的温柔恬淡。

思念是一种甜蜜的痛!让你在甜美的梦境中有一点点疼。是警醒!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也有人说既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莫若相忘于江湖。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不想追寻,不敢相见,只是怕相见争如不见!时过境迁,一切随缘,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浓雾似雨,虽不滂沱,却也缠绵。远山不现,近树朦胧。天色暗淡,如同心中愁绪万千。叶片上的露珠,如同那思乡的泪滴,圆润透彻,似珍珠一般晶莹。心情灰暗,望向那滴晶莹,却来一阵风,将心事与那滴晶莹一起吹落!

那滴晶莹,悄无声息,投入大地怀抱,润化万物!我的心事,愈发沉重,却又有谁能够聆听?轻甩头,抛却那份惆怅。举目远方,所见非远,思绪却是早已飞腾!

那片叶子,似是承受不了这份沉重?亦或是秋风对它的怂恿?在我面前婆娑轻舞,义无反顾,一头扑向大地。轻捻指尖,将它捏起。叶脉所指俱是大地。回馈?反哺?任他山高水长,海阔天空,心之所向,大地!母亲……

放开那片叶子,舒展双臂,五指叉开,将浓雾亦或是小雨接受。风儿轻柔的从指尖淌过,像一段甜美的梦幻;从面颊流过,似妻玉指轻抚,爱意无限;从心头飘过,又恰似爱女天真的娇嗔,委委婉婉。如幻?似梦?只觉得心里隐隐作痛。

行过数万里路,走过十几个国家。无论是条石铺就的莫斯科红场,亦或是宽平的德国高速,都不及老家乡间的小土路走得踏实。陌上野花已然开过,只期待游子的归来绽放出更多的精彩!

红豆杉下,将掉落的红豆一颗颗捡起。没有林黛玉惜花葬花的悲悲切切,却有着“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酸楚。猛挥手,将红豆与这惆怅落寞一起抛洒,托付流水。让流水将这落寞惆怅洗涤,将这相思的红豆一路播撒。近乡情更怯,思乡情更浓!

思的优美散文 第2篇

一、夜

此时,我站在外面,大街上,正对着一轮明月。

头上是一盏路灯,与空中的月亮竞相为我掌灯。

因为一墙之隔的房东看电视,声音震耳欲聋,扰乱得我连书都看不下去,更别提敲文字。

走出来,原来外面如此敞亮。行人不多,微小的声音远远的,影响不了我思考。

两边有几棵树,是我白天经过的时候必看的,我等着它们叶落。

香椿树依然举着一树绿叶,只是,叶子苍老的样子,看着令人怜悯:黄黄的,仿佛一碰就会落下来。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在香椿树旁边歪着身子,枝头上两个金黄的柿子摇摇欲坠,柿子叶快要落完了,红灯笼一样的柿子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大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边的枣树三棵,更小,好像没有结果。此时叶子还油绿油绿地挂在树枝上,等着秋霜来把它扫落。枣树旁边是一根粗粗的葡萄藤,上面张牙舞爪地爬满了它的手臂,片片黄叶上长满了褐色的老人斑,似乎再也经不住一阵秋风的摇晃。

一低头,发现树下铺满了落叶,在用条石圈起来的狭小空间里沉睡着。

这是冬天吗?好像没有丝毫冬的影子。

我穿着棉袄,绒裤,浑身热乎乎的。风儿也不凉,就连月亮,好像也是暖乎乎的。

记得几年前,哦,是我去北京的第一年冬天,阴历的十月初几,北京普降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自那以后,一进农历十月,我就认为冬天到了。

是的,立冬一过,不就是冬天了吗。此时,我置身在如此温暖的冬天里,真的好惬意。

月亮在东方的天空静默,它还是从前的样子,我很小的时候,坐在母亲怀里,好奇地看着它时,它就是这样微笑着;我懂事的时候,与小伙伴们做迷藏,它也是这样微笑着;我晚上读书写作业的时候,它就在窗外静静地看着我;长大后我迷茫时,它也是这样微笑着;结婚后我劳累至极无暇顾及它时,长夜漫漫里它也是这样注视着我;直到今天我发现,它一直初心不变的关注着我。

我会老去,它却不会。

夜,是这样美好,因为有月亮陪着我,还有,这温暖的冬。

是不是因为,我这个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就连冬爷爷也忘记自己的年龄了,它的笑声,让已经出发的秋夫人一步三回头。

故乡的夜,竟是如此的美好,匆匆而过的行人,不要对我投来疑惑的目光,因为我,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客人,在努力地融入到久违的乡音里。

二、小花无名

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芜之地,在城市里面一个角落里,水泥路面已经变成了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即使晴朗的天气里,路上也是泥水不断。

极少的路人从这里经过,大都是老人和匆匆而过的学生。

我是为了避开喧嚣和人群,故意选择了这条路的。

而且,这条路的两旁,有绿色的植物。朝阳的一面,篱笆墙内是蔬菜,墙外是野草;背阴的一面,则生长了繁茂的野草。

野草的种类很多,我一路走着,置身在这些草儿旁边,心里踏实,温暖,觉得遇到了知音一般。它们没人关注,和我一样。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无声地走来。

很多野草们的叶子都干枯了,一片衰败的景象。我从它们的样子来判断着季节,知道,寒冷已经朝着我走来了。

于是我拼命地预备过冬的衣物,要在寒冷到来之前,准备好一切。

于是我一次次的出门,经过那片冷清的街道。

我孤独地,一次次的走过,就像我孤独地,走着我的人生路一样。

昨天,忽然发现,衰草丛中,有几朵花儿,还有几丛嫩绿的植株,碧绿碧绿的,在干枯的草里尤其惹眼。

从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它呢?!

它是等秋霜催败了周围的野草时,才焕发了生命的颜色吧?

看它,多么娇艳!并不是单一的花色,那种经过了精心修饰的美丽,虽不像名花那样大气蓬勃,却更有一番小家碧玉的风度和气质。

它是决计不惹蜂蝶的,胆敢来它身边嗡嗡叫的蜂蝶,看来下场是会冻死的。

它只是开出自己的风采,你看见也好,看不见也罢;你欣赏与否,不屑一顾也罢,在它迎风招展的笑靥里,你,倒是变得太过渺小,或许,它本就当你不存在呢。

但是,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相信缘分。

无论是千年之约,还是旷世之约,我和它,都在这一刻,眼神相遇了。

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它是为我而开,我,是为它而来。

我卑微到隐匿自己,却不料撞到了它,更深的隐者。

可以想象,那些爬在它头顶上的枯草,曾经是多么的猖狂,肆虐,压抑着它总不能伸出自己的手臂,露出憋闷的头脸。

在它被抑制着成长的时间里,它,偷偷地积累着营养,壮大着自己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

一场苦霜,给那些高高在上的狂枝乱叶们致命一击。

哀嚎声里,没有了遮挡阳光的障碍。

渐渐枯萎的野草,心不甘情不愿地把舞台让给了它。

散文的语言优美性 第3篇

不同的文字组合反映不同的表象系统, 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在读散文的时候要体会文章的优美感, 捕捉表象。比如《故都的秋》中文章没有运用生僻华丽的词汇, 也没有拗口的句式。文章一开篇就说“北国的秋, 却特别的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清”“静”“悲凉”对故都秋的客观描述, 也显得作者的心境, 简洁而准确。又如读到故都的秋味的时候, 作者用了一个“尝”字精炼而含蓄的表现出作者对秋的情有独钟。在写到秋蝉的时候, 全段用了几个直接突出的悲凉的词——衰弱, 残, 啼, 嘶。这几个词给人就是一种声嘶力竭, 生命有盛到衰的凄惨之感。

本文在描写秋景的时候, 在细腻清新的叙写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 琅琅上口。在描写庭院秋景时, 写到“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细数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长着几根稀稀疏疏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等等。这些词语很容易在读者潜意识里在脑海里形成一副秋景图。在这一段中“很高很高”“碧绿”“细数”“漏”“静对”“蓝朵”“稀稀疏疏”“尖细且长”这些词语十分的优美, 拥有内在的美。在这样的词语中品味一种优美, 一种静, 一种清, 还在清静中蕴含这凄凉和悲哀在里面。在描写到天空的时候, 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在牵牛花的颜色选取上, 也选取了蓝, 百, 紫黑和淡红的一些冷色调, 更符合文中的“清”“静”“凄凉”的基调。同时语言上也更准确和精炼了。

又如在写到秋槐落蕊的时候, 他写到“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因为人不能听到花落的声音, 只能在清晨看到铺满地的花, 给人一种优雅的感受。“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那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 只能感觉到安静, 而“气味也没有”更是一种绝对的安逸。最后只能通过“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来感知实物的存在。“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 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现实生活让作者痛苦不堪, “落寞”正是他情感的体现, 也表现出来他的细腻, 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感情的真实写照。

又如“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忽而来一阵凉风, 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 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天又晴了, 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里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 变情变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和秋的情调。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 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 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 “在破壁腰中, 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 又觉得清闲,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 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 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一体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静”, 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 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 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总之, 本文情意浓厚, 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 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散文的语言是建构意象的基础, 也是作者思想感情表现的工具。 (《论散文》) 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 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 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 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 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因而, 语言优美使散文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感情上更有自由更生动, 也使散文作品洋溢着特殊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汪文顶:《怎样写散文》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 [1]汪文顶:《怎样写散文》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

[2]张炳隅:《文学鉴赏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2]张炳隅:《文学鉴赏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2001年第一期至第六期)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期刊2001年第一期至第六期)

[4]《语文月刊》 (期刊2001年第一期到第七期) [4]《语文月刊》 (期刊2001年第一期到第七期)

[5]王辽南:《散文的话语形态及其优化选择》[J];当代文坛;1995年04期[5]王辽南:《散文的话语形态及其优化选择》[J];当代文坛;1995年04期

[6]王聚敏:《再论“散文情感”——“大散文”情感批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6]王聚敏:《再论“散文情感”——“大散文”情感批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7]秦晋:《新散文现象和散文新观念》[J];文学评论;1993年01期[7]秦晋:《新散文现象和散文新观念》[J];文学评论;1993年01期

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第4篇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思的散文诗 第5篇

思,你还好吗?和你分离了两天,只能在梦里见到你了

大家都叫你石头

可我不,我叫你思

蕴含是你虽然那么小离开了你的母亲,你要思念你的母亲,离开了故乡你要思念你的`故乡,你离开了我,你也要思念我

可惜的是你离开的太快了吧

买你的那个人他骗人他说你的寿命是两年

可,你在我世界只停留了两天

思,你还好吗?

如果当初不是我把你带回来你会不会生活得更好

我把你从寒苦的牢笼带出

但我好过分又把你带回去了

思,你还好吗?

我好羡慕你去了另一个世界,再也不用在这毫无边界的境界中煎熬了

你现在在哪呢?

思,你还好吗?

我没有做任何的修改,你说作一名文学作者是不是就应该这样呢?

好想你啊,我们今生是有缘无份了

来世我宁愿自己受伤,也不会让你在这六道轮回之中受任何的苦

闲思的散文阅读 第6篇

抱膝独坐散发着桔红色的柔和“灯晕”里,慢慢整理沉淀在这一段休闲时光里的思绪。我几乎用尽全身所有的闲思、情韵,用文笔载运这一路上的风雨和悲喜,以此逾越桎梏在灵魂深处的藩篱。

-----题记

无意间敲出“闲思”,我就在想,如何写才能把它填充得完满或者看上去更有实质性的意义呢?信手点开“度娘”,不看不知道,再看还真是不得了。写闲思的大有人在,比如唐朝的戴叔伦,宋朝的陆游等等,全是大家之作。尤其戴叔伦的:“伯劳东去鹤西还,云总无心亦度山。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虽然全诗仅有四句,但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在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里如何思念远方的人。而我这个小白丁,却只能带着一颗“不安分”的心,以及一厢情愿地自认为还算是洒脱的文字,来诠释我自以为是的悠哉闲思……

近来,我打着掷笔停文,修身养神的口号,貌似清闲自在,其实内心一刻也没有真正地闲下来。反而比之前更容易胡思乱想,以至于有好几次在梦里思忖某段文字该用什么样的标题,又或者某个题目和图片应该配上什么样的文字…… 一想到自己的种种荒诞梦径,突然感觉很好笑,曾经几度反回头来“嘲问”自己,不是已经说好什么都不再管了吗?不是说什么都要暂时放下好好地休息吗?干嘛还要做这种无厘头的怪梦,让它们一次次肆无忌惮地入侵自己好不容易“修”来的沉静,甚至纵容它们隔三差五就过来打乱我早就制定好的“养神”计划呢?

综上所述,无非是想说明我喜欢、我愿意。试问这世上还能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更快乐的呢?若是你超爱一首歌,那是因为歌里隐藏着你的心曲;若是你喜欢一首情诗,那是因为在诗里你可以和逝去的深情不期而遇;若是你珍藏一枚泛黄的邮票,那是因为盖着邮戳的信封里有段难忘的.时光不肯老去。可若是你看到我醉心于阅读,这是因为词牌律诗里有我想要表达的千言万语,那一首首、一篇篇、一章章、一阙阙或婉约或豪迈的浓浅不一的墨迹,一笔一画地勾勒着我喜爱的别致典雅的金章玉句。固我也常常情不自禁地拿起笔,记录着行色匆匆的四季。倘若某一天,你无意中喜欢上这些粗糙且又拙略的文字,我将永远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虽然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花样繁多的大千世界里,但一定有着大不相同的命运。或许大家基本上都是按着各自的生存轨迹看着眼前的日出日落,又或者正按部就班地听着每天的晨钟暮鼓机械做事。由于我们的成长空间不同,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一定会截然不同。这其中裹含的酸甜苦辣的滋味,我们也只能用各自的方法暗自“消化”着不同的“花样”人生。由此可见上苍赋予每个人生命,只有时间是合理与公平的。但它从不理会我们内心的真正想法,也无法体恤每个人的心情,只是自顾自地忘我地向水一样一直向前奔流着。因而一个人的思想和处事态度很重要,在适当的时候放缓脚步,让自己闲下来,心儿静下来,去聆听来自世俗之外的一些声音。

我一直认可,闲是心情使然,是智者选择的一种生活。思是认真生活的一种态度,言行里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闲思,则是超脱自我的固守。短暂的人生旅程里你会有几次、悠然看飞花、濛濛沾衣袖、在那种迷人的美幻情景中与诗人感同身受?又能有几回闲情逸致、举杯邀星河、徘徊月下钩、同痴同醉在诗画般的意境里赏秋?延古至今,酌情慎思总无忧,书花赋月少添愁。滚滚红尘虽易度,悠悠闲思却难求。

午夜暇思的散文 第7篇

夏,给我的感觉是如此热烈。禅声幽幽,长夜清寂,万籁俱寂,几多感伤几多忧愁。鬼使神差似的让我独坐于桌前,我的青春仿佛需要更多的磨练和摔打才能成熟。我好像是中了文字的毒,总喜欢把自己的身心交给文字来疗伤。

情深深几许,掬一捧清水放在岁月的河上,拈一朵花放在流年的边缘。一转眼我20岁了,离21岁已经不远了,可是我因为身体原因还是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行走自如,有时压力就像一堵无形的心墙,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依然在用拐杖行走。年轻就是敢想敢干,对于我的青春来说,整天都与病魔作斗争,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也就坦然接受了。

岁月悄无声息地走着,我也在为理想默默奋斗前进着。我在文学和浩瀚书海中遨游。虽然有时也会懊恼、沮丧,但只要一想到文学,立刻就会来了精神的力量。

午夜梦回,在那个理想的.国度,我静静地守候,展望彼岸花开。此时茫茫无尽地黑夜把我包围,我触摸着夜的轮廓,等待黎明的光辉,但黎明之前必须先穿过黑暗,熬过黑暗就是黎明。

此刻让我不禁想起了徐志摩的那首诗:“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学洋思的反思 第8篇

一、校长的管理理念形成了洋思中学的校园文化

洋思的显性校园文化整个放在了墙面上, 校园警句和英语单词随处可见, 这是吸引参观者的一个亮点, 但是参观者常常忽略的是洋思中学的隐性文化, 那就是洋思校长的有效管理理念和承包制的做法。怎样管理最为有效?刘副校长说:“学校所有要求都有制度保障, 这不是低估教师的觉悟。”洋思把承包引进学校, 层层落实承包责任制, 包教学质量, 包纪律卫生, 一句话, 所有能量化的指标都要承包。校长认为, 这种管理理念和做法是深层次的目标管理, 它的核心是告知责任、明确责任、负起责任。在承包时做到三个字:实、利、真。“实”就是结合校情, 具体内容, 检查落实到位;“利”是让大家在承包中有利可图, 一切包在利益上做文章;“真”是在承包中工作要认真、真实, 严格检查, 严格兑现。

二、四个法宝促使洋思教学质量的提高

观念更新、队伍优化、课堂高效和管理制度创新是洋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法宝。秦校长说:“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开足、开全课程就基本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数是学生素质的主要部分, 是学生全面素质的量化。分数和素质是统一关系, 学校应当科学追求分数”。洋思高度重视教师培养, 努力抓好师徒培养工作, 并持之以恒, 强力推进, 制订个人成长规划, 狠抓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每科都培养出几个专家, 新教师、年轻教师调入后首先是灌输思想和理念, 培训教师是校长近期工作的主要目标。高效课堂“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是洋思1996年第三轮课改的结晶, 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模式, 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进行自我实践、自我探索、自我学习。它的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实践、探究、学习, 是把四权 (首学权、首思权、首实践权、首创造权) 还给学生, 高度强调教师以课程标准、教科书、学情、考纲为本, 科学引领学生学习, 做到自主但不自流, 放手但不放任。

三、洋思校长解答参观教师的疑惑

课堂内怎么让学生动起来?“动”并不是表象动, 是思维动 (心动、行动、激动) , 学习是需要安静的, 自主学习要安静, 合作学习要动起来。心动是指心里有学习目标, 行动是指追求学习目标的行动, 激动是指享受结果的激动。这也实现了课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问题工作法, 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有效工作, 洋思中学的工作策略就是问题工作法。课堂教学用问题解决法, 教学研究用问题课题法, 管理学生用问题管理法。他们的“先学后教”是教师科学引导方向 (学习目标) 、引导方法 (学习策略) 。“先学”不是课前预习, 是在课堂先学后教。先学, 其目的是在课堂通过自学迫使学生个体想方设法自己解决问题, 学就会产生问题。解决问题是后教, 这就是以学定教。因为问题即资源, 后教不是后讲, 教就是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规律性问题、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学生忽视的问题。这是以教促学, 教不是目的, 是手段, 促使学生学。

四、学习洋思经验的思考

课改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洋思课改朴实乃至返璞归真的工作方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洋思。秦培元校长说:“是课堂改革和管理改革让洋思生存下来。”刘校长说:“我们洋思成功的实质是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家长, 优秀成绩是靠优秀人才创造的, 洋思中学领导一律是教育教学业绩优秀者, 每个年级都有校领导负责, 在洋思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 班级管理成绩好的班主任就是优秀班主任, 我们评价教师一切按成绩说话。”

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第9篇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深秋,淡淡思的散文 第10篇

心也跟着慌乱,且听且过且安然。

凉风起,天渐冷。道一声:珍重!珍重!

愿尘世中,你,我,天涯各安!且行且珍惜!

阅读余思的散文 第11篇

(一)文颜

偶趣之间,看到了“文颜”这个词一时顿觉喜爱。可能是因为在当今的网络中,以文字来抒发自己感情的人,已经是过旺、甚多,而文颜这个词语是沿袭着“红颜”“蓝颜”所生发,那么掺入了“颜”的成分,可能就多少有点知音的含义了。

文字的交流能将一个不曾蒙面之人想象得完美无缺,即便有时候,这种想象是沿袭着该人对文字的理解,或是某种生活方式的既定,或许与事实有很大的差别,那么喜欢或者是钟情于文字的人,宁愿将这份幻想投入其中,以至于不再苏醒。

若说:诗人是最浪漫的,或是疯狂的。我想,喜欢用文笔来抒发自己感情的人,也是将自己生活的空间搁置在一个空中花园之上,在那里可能并没有在陆地之上如此的踏实和稳妥,但是那些曼妙的音律和芳香的气息,以及缭眼的色彩都会在这个有限的空间内产生而存在。

茫茫人海,在那些无度的空间中不管是同性或是异性,能知遇文颜,也算是交往中的一大幸事了。单纯的文笔交流会将一颗浑浊的心灵净化,小觑之谈,偶遇之欢、久别之痛……一些生活中累累的思想在彼此的交流中溶解和淡化。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蓦然间点亮了整个星空,我想即便是缥缈的空中也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些心灵深处的纠结在此搁置。

朋友说:“如若没有一双火眼金睛,那么文颜到处可寻。”我想这里所指的“火眼金睛”应该是一双带刺的眼睛,有些事物即便是“众里寻她千百度”,没有蓦然回首的欣喜,又怎么能体会知遇的欢快呢?

可遇而不可求,很自然地被提到了首位,由此一些景物的美丽不是因为众人的认可,而是自己心里搜索已久的感觉,或许,一道风景的呈现也仅此而已,那么久而久之这幅绚丽的画卷也会有着褪色的败象。

不管怎样,这个词语在心底是思忖了若干时日,想来就陈述一下吧。呵呵,忽然觉得自己想要的和所求的只是一时的主观臆想。

(二)私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想:这句不被某些人所推崇的话语,在不同的时代却有着一种非凡的存在意义。追其根源,人做每件事情都会有些思忖,有时候是直接性的为了自己,有些是间接性的为己。不管你是为了亲人或是朋友,这些与自我有着血脉相通和一语之感之人,都是自己所看重和不能忽视的人。

曾经在《读者》上看过一篇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的.四分之三。”这句话,到底是因为这篇文而流行,还是经过其他途径而让人熟知,我不知晓。但是,我知道,文中的主人公为了自己的另一半,不惜牺牲自己身体里所能补给的器官来奉献给自己深爱的人。这个催人泪下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是出于一种亲情的关爱,但是这种爱的存在也是有一定的根源,那些彼此相伴到老的誓言,或是一种无声的惧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自己心灵孤寂的表现,正印证了人们所说的:爱是自私的。

那些青葱的岁月,美好而富有浪漫的气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人老了,心却总是热乎着的,当两颗心同时相携的时候,就不想有一颗是冷漠的,而那种无止境的相携,谁又能拥有呢?或许,在这里不得不提及我们的先哲庄子,也许,只有他的“鼓盆而歌”才能体现那种真正的无私无欲。

人不管在哪个时代,有私心的倪端基本都是为了“衣能蔽体,食能果腹”。当这些最基本的条件满足之后,渐渐地就会失去本真。我想:那些处于关爱或是其他方面的私心,只要没有侵犯别人的利益,即便就是私心,也是一颗美丽的私心。当人无条件地付出了,就会想着有所回报,我想这是合情合理的。

最近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这部书从言语上讲,不算是精雕细琢,甚至有些调侃的意味,但是通俗易懂是一定的,并且赢得了众多的读者,这就值得我们去思考一下了。就如同作者本人所言:“历史原来很精彩。”而这精彩恰逢被当年明月所领会了,抓住了读者的心,让那些索然寡味的政治,顿觉变得妙趣横生。

我想:若中国教科书中的历史教材也如此编排的话,那么会吸引多少学生的注意力呢?我是知道,当我把这部书拿回家的时候,首先吸引的是孩子的眼球。或许,明朝三百年来的风风雨雨,本身就有着些许的神秘感,那些明君和昏君之间的更替,还有贤臣和奸佞的周旋,都在那纸张上跃然而起,只是因为他的文字里多了些生动的言语。

同时,我会想起前一阵子,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最初,邀请的都是些专业研究人员,或许是由于他们的言语过于曲高和寡而导致这个栏目并不红火,当一种口味调和的能让众多的人都赞口不绝的时候,那么也就算是成功了。要不,厂家在生产产品之前,为何要找专人进行市场调查呢?就如同宝洁公司在设计飘柔外包装的颜色时,也是经过多次的市场调查。

大多数人,总是被潮流而涌动而行,而成为潮流的引领者,我想:或许就是当今的“风流人物”了。

(三)假象

“中庸之道”仿佛是林语堂最推崇的观点。在那些有着沉重思索的行径里,都会将一时的理念灌输于其上。

近来在网络里又买了两本书:一本是房龙所写的《圣经的故事》;一本是珍藏版的《三国志》。记得初识房龙,是因为看了周国平的散文,提及他的《宽容》这本书,其实在自己的书橱里搁置了很久。初看的时候兴趣盎然,当你揣摩其中点滴行径的时候,或是一点都不曾知晓的时候,就会将此打入“冷宫”。

一种亲近的缘故,是因为对其有一定的迷惑,或是因另外一种渠道而备受喜爱。因此,这种外在的假象,会因为好奇心的存在进而步步为营。即使一时时离时聚的心,就会随之而跳跃,也不会阻扰自己那份久念的心。

我想:就如同我喜欢一位作家的作品。我就会网罗他所有的作品,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他一些不知名的或是一些并没有任何价值的文字,我方觉得此人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完美。

疏离的心思开始在心里潜藏。“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由此,一些一时的判断只能让自己蒙蔽了双眼。沉积若是永久的话,那么我想这些假象又算得了什么呢?生活中的假象,往往会将自己判断事物的能力急速下降。人总是喜欢,认为自己的所说,所做都是正确的,但是那些错的结论又由谁促成呢?

人难能可贵的不是因为你成就了多少功德,而是在你糊涂的时候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珍视和无视有时候是对一个人或物的态度,当它成为心底一份纠结的时候,就不能见其视行之处。

即便,有时候人时时提醒自己:将心眼擦亮,那么你才能看到全真的对方和正直的自我。我想:这个时候那么假象已经成为永久的泡影了。

(四)国学

“国学”这个至今被外国所仰慕的学业,如今却被国人自己所抛弃。我不知道研究国学到底有何意义,但是我想,这些中国文化积淀以及学术深远的影响,一定要比红学家们,所研究的红学要有意义。时常想,刘心武的红学研究,是不是已经被众人所认可,而中国用多少的资金去供养那些研究红学的人?

在《读者》里面看了一篇文章《对抗语文》。如今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单方的思维定式,已经是波及了多人思想的一场剧目。此文中提到中国语文教育的愚蠢之处,那些生搬硬套的方式,或许在现如今不仅仅是存在,而却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不管老师知不知道《三国志》里,诸葛亮与庞统是不是有着卧龙和凤雏的美誉,也不管诸葛亮就是孔明。即便这些都是杜撰,那么一些固定的答题方式,是不是还需要教师的传授?记得,余秋雨在评论自己的文章被选入课本的时候,对着那些后人设定好的问题,是不是他本人也能按照既定的答案去答题呢?

所谓:众口难调。看来,一些应该具有的想法可能在这篇文章里都会有疑点。韩愈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那些一直将师的理念悬挂高堂之上的年代已经久远,不再用也不需要那些唯美的赞词去歌颂一些虚有的名誉,但是一些精神上的需求是永远也不可脱离和抛弃。

或许,在这些深奥的理念里,没有必要去深究或是挖掘,那么我们今人的思源是不是沿着这个聪慧的灵智而走的呢?记得,林语堂在解析“国学”之时,那些久远的思维会随着日子的久远更显得弥足珍贵。至今也没有人能超越其上而有跃跃欲试之态,高歌一些风笛之上的美妙之音。

雨夜随思的抒情散文 第12篇

夜已深了,四周一片漆黑,唯有窗外那闹人的雨声滴答滴答的响个不停,使得难于入眠的我更无一点睡意。轻轻的起床,无意打扰鼾声已起的妻子,悄悄的走进书房,拉开厚厚的窗帘,推开半扇窗户索性与雨来个亲密接触。窗外依然是春雨潺潺,料峭的寒意夹着几点雨水扑面而来,亲吻在脸上刹那间感觉一阵冰凉。寂静中那雨声显得更加的清脆响亮,打在不同的物体上传递出轻重缓急的声音,细细谛听丝丝缕缕缠缠绵绵如诉如慕,犹如一曲小夜曲,在这春天的雨夜弥漫着荡漾着。

江南的雨夜,朦朦胧胧,烟雾笼罩,目及之处都被这厚重的雨幕所遮掩,只有远处隐隐约约的透着几点灯火忽暗忽明,在孤独的雨夜给人带来一丝温暖和信念。望着绵绵密密的雨丝,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随手点燃一支烟,一口下去又轻轻的吐出,一缕烟圈随风飘去。忽然一种哀愁一种无法言表的哀愁又从心底升腾起来,或许受这连日阴雨的影响,或许是春节繁华过后的落寞,或许因父亲的病情而情绪低落。是啊,人生如同自然,欢与乐、哀与愁、阴与晴、风与雨,一路相伴,一路相行,永不停息,永无止境。

雨依然下着,这哀愁犹如这雨丝细细长长漫无边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为何总是千古相通,为何总是听不得点点滴滴的雨声。想起了,想起了宋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雨声中有少年的风流,雨声中有壮年的飘零,雨声中有老年的孤独凄凉。千百年来人生又是何其的相似,总在雨声中牵出这许多的哀愁。

记得曾经懵懂少年我,每每遇到早春江南的烟雨,就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就会想到古城那条长长而狭窄的雨巷。我那时真的撑着伞独自去巷口等候,在这悠长而寂寞的雨巷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我至今记得那条长长的小巷,那条在我求学的学校一中后面窄窄的小巷。青春年少的情怀,总信以为真,以为真能碰上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当然结果会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尽管知道那是一个幻想,但那时就是这样的执著那样的.罗曼蒂克。那雨巷给了我少年时的憧憬,给了如今的我最最美好的回忆。

这雨越下越大,一点都没有停的意思,也只能“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江南的早春,雨水季节,时常会有几日连绵不断的春雨。只有这足够的春雨,才能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命,待到惊蛰的一声春雷,万物苏醒一片郁郁葱葱的世界将充满勃勃的生机。大概在三年前,也是这样的季节,烟雨朦胧,同事相邀去另一个同事的表弟那儿买画装饰新房。雨中过富春抵达桐庐,画室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富春江边,那日的春雨不亚于今夜的雨,也是这样密密麻麻的连绵不绝。主客落座,清茶一壶,谈书论画,相见甚欢。只见窗外远山山色空蒙,近江烟雾弥漫,无人的渡口停泊着几只小船,奔腾的小溪蜿蜒着从远处而来融入江中,那小溪上架着几座小桥,时不时有行人撑着伞匆匆而过,这雨中的风景如诗如画,无怪乎“富春山居图”能出于此不足为怪了。那日同事与我都很满足,同事得了好画,我收获了风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思的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父爱 优美散文05-18

暖春优美散文05-25

宁静优美散文06-11

村长优美散文06-19

黄叶优美散文07-02

爬山优美散文07-03

枷锁优美散文07-18

春蚕优美散文08-08

优美散文二09-11

散文优美范文05-19

上一篇:宁乡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启示下一篇:房产证办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