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识字策略范文

2024-06-29

有效识字策略范文(精选6篇)

有效识字策略 第1篇

有效识字策略

——永恒的探索话题 一,引语

二,本次汇报的内容: 1,是什么?

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识字策略探微就是对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识字教学的方法、策略、形式、手段、途径等的寻找与讨论,目的是让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更加有效。2,为什么?

1)、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是个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及早阅读对学好各门课程,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对学生一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表达。保证课内识字教学效率,是保证低年级学生及早阅读的重要保证。

2)、课程发展的需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这占六年识字总量的50%还多,识字量如此之大,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效率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3)、现状分析后的需要:目前,仍然存在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缺乏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这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3,怎么做? 1)在观察中识字

直观记忆:利用多媒体、图画加深象形、会意字的认识和记忆,如水、火、山、石等; 辨析记忆:用比一比组词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如“自”和“目”、“而”和“儿” 等;

部首记忆:利用汉字结构理解字义,如形声字形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读音等。学生可以悟出:很多字声旁相同,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从水。“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从日。“睛”是眼睛,所以从目。“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从言。“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是表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蜻”,蜻蜓是昆虫,所以从虫。这样的汉字在低年级还有很多,如“鹅”“苹”“城”等;

重点记忆:用对特别汉字的特别笔画做重要提示地方法来识字,如“我”、“比”、“风”等

想象记忆:还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创造力,让他们在观察中现象字体的组成。如,学习“工”字,好多学生都会脱口而出,“工”就是“二”加“ 1 ”;有学生这样记忆“哭”:下面的“大”是一个人,上面的两个“口”象这个人的眼睛,口下的一点就是那个人“哭”掉下的眼泪。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将为他们以后主动识字打下基础。2)在朗读中识字 带拼音读

带动作读——动作感强的汉字如:跑、叫、闪等; 带情感读——懒《小狮子》、凉《秋天到》、悲《长歌行》 带词句读——大量扩生活中常用的词语,大量口头造句。

诵读韵文——启蒙识字课本差不多都是韵语,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学生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百、千”是识字材料,读完“

三、百、千”,大约就能识近两千字。然后再去读“四书” “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还有浅显的古诗《江南》《相思》《游子吟》 3)把字写美观,巩固识字——前人十分重视写字,分几个步骤:第一步写大字。首先描红(有的还先把腕)、仿影,进一步是写米字格,再进一步临贴。大字写得有点基础才写小字。范写、抄写、听写 4)在游戏中识字

“送信” ——卡片,儿歌“我是小小邮递员。。。”“你是小小邮递员,你的信儿是什么?”

“猜字谜”—— “蚕,“一条虫子天下坐,春天一到就吐丝。”“坐”“两人在土上,这是什么字?”“告”,“一口咬去牛尾巴。”学生编谜语。

“猜一猜”—— 即出示所有要复习的生字,让一个学生面对大家,老师悄悄的点一个字,然后让那位面对大家的学生猜一猜老师刚才点的是哪个字,他点一个字,就问在坐的同学:“是不是×字”,而同学则根据老师刚才所指定之字回答:“对对对!就是×字”或“不不不,不是×字”。这个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有效复习巩固了生字。

“开火车”——齐读,翻滚列车,小火车。

“登山”游戏——先在黑板上为每小组画好格子,用磁钉从底格爬起。老师抽每个小组认字,叫对了前进一步,叫错了后退一步,看谁先到山顶。

编顺口溜——编顺口溜。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顺口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比如:爱: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念:今天要用心念书。

排队组字——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班学生认读和评议。

讲故事记字——讲故事记字。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构字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字,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摘苹果”“拾草莓”“夺红旗”等。5)在氛围中识字

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的认字。

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仪、录音机,在上面贴上字卡。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实物的字。

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鼓励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多认字。比如可口可乐、奥特曼孩子们几乎都认识。

分层指导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识字。对识字量大的孩子可以多阅读脱音节纯文字课外阅读,对识字较困难的孩子可阅读带拼音读物,遇到新认识的字用铅笔圈来。

建设班级激励机制,经常开展“认字比赛”、“写字比赛”班级活动,并实行奖励,建立起班级识字的氛围。

有效识字策略 第2篇

启文小学 赵小虎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一、二年级要认识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领会教材编写理念,把握教材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记生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下面浅谈一下我的具体做法:

一、利用汉字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汉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发展而来。它的每个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汉字中,80%是形声字,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教学时,有意无意间渗透这些规律,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生字,还能让学生领悟识字的要领,拓宽视野,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字兴趣。如第一册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象形字,看似简单,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将字形与表象统一并非易事。教学时我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些富有动感的画面,另一方面借助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产生联想,使枯燥无味的笔画结构和生动鲜明的表象统一起来,诱发了学习兴趣。

比如学会意字,虽然孩子们不懂什么是会意字,但觉得这样的字确实很有意思。如“歪斜”的“歪”,学生仔细观察,看有没有特别的发现。“‘歪’这个字,上面是个‘不’,下面是个‘正’,既然‘不正’,那当然是‘歪’的了!”对于这类特殊的字,学生领会了其意,便很快记住了其形。

汉字中很多是形声字。我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第一册语文快乐宫6中第二个练习是“加一加,变出一个什么字”,就是给“青”加不同的部

首。我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造字规律,说说自己记住这些字宝宝的小窍门。经过小组一番讨论后,一双双小手便高高地举起,学生说得非常有道理:“晴”是日字旁,因为晴天有太阳;河水清又清,要“青”加“三点水”;“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老师的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眼睛里闪烁着智慧,脸上洋溢着奋。

二、采用多种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1.制作字卡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生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我让学生制作字卡,把字卡制作成飞机形状(凭学生的想象),正面写本课生字,背面写词语。还让学生把字卡涂上颜色,但不要做统一要求,谁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上什么颜色。我巧用活用字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了识字效率。

2.编字谜、猜字谜

低年级学生喜爱猜谜,教师如果能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识字,则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根”时,可编成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又如“非”:一排小朋友,个个背着手。一排变两排,看看没有手。“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如此有趣的猜谜活动,学生乐学易记,兴趣盎然,识字兴趣有增无减。

3.编歌谣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构字规律,编歌谣进行识字教学,这样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学生喜闻乐见,识字效率高。如:(1)目争睁,月要腰。爪巴爬,目寸时。两字和一字,好记好认识。(2)感谢要有心,诚心才感人。感谢有言行,“谢谢”最好听。但歌谣识 2

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两字合一的规律,体现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功能。

4.偏旁归类 熟字带生字

例如:在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夏月多美》,我让学生进行偏旁归类识字。(1)莲:草字头,是植物。小草绿,荷花红。最美丽,是睡莲。莲叶绿,莲花红。(2)激:洒水泼水三点水,石落水池激起水。水池水多石头大,激起一片水花花。(3)趴:足字旁在左边,一撇一捺右边站。跑要足,跳要足。蹲着趴着都要足。(4)急、感:心字底,下面站不慌不忙心不乱。学朗读要,要动情,读出感情才好听。在用偏旁归类识字时,应鼓励学生带出更多自己认识的字。这样教给学生优良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点石成金”的本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5.动作表演中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象一下动作,再做一些动作。比如,在学习“打、拍、拔、跳、跑”等字时,在运动中学习认字。像“唱、飞、来、去、喝”等可通过表演来理解字义的,课堂上我就让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弄懂了字义,还避免了与形近字的混淆。如“喝”字,通过动作,学生体会到喝水要用“口”,记住了“喝”字,同时加强了与形近字“渴”的辨析。

再如,在学习“羊、狗、鸡、鸟、鸭”等与动物有关的字时,可让学生编童话故事并演一演,在自己导演的故事中当主角,既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达到了自主识字的目的。由于活动是综合性的,不但完成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又培养了学生对字的应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的精神。

6.在生活中识字

很多学生在上学前就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他们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牌名、站台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如广告、节目名称等)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先出示生字却不急于教读。如我在教学生字“红、的、云、南、鸟、江、西”这些生字时,首先让学生想一想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内的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这样入学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接着小组发言,有学生回答我在广告牌上看见过“报喜鸟西服”,我认识“鸟”和“西”;有学生回答我认识“南”字,这个字我在爸爸抽的“南京”牌香烟上见过,另一个学生说我也认识这个“南”字,20路的站牌上就有。在学生说得高兴时,我接着说在来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个字。此时,教师不经意的点拨,却把学生的“视线”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引发学生无穷的探究热情。机灵的学生说,对呀,我同桌名字里就有个“南”字。又有学生说我们后面的“自主墙”里也有一个“南”字。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出来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通过“自我回忆---参与同学回忆---自我积累---有新发现”这一过程,尝到了发现的喜悦、识字的快乐。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曾经有一个学生,她总是忘了“福”字的发音,可有一天,当她和妈妈上一个酒家吃饭时,门上倒挂一个“福”字这个“福”字便无意被她牢牢记在了心里。

三、注重识用结合,拓宽识字渠道

生活处处皆语文,识字活动如果仅仅在课堂中进行,那就太有限了。我们应该把孩子的眼光引向课外那无边无际的海洋中去,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利用学生生活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中的汉字 4

资源进行识字活动,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体系,使学生多识字、识好字。

1.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识字

学校的墙报、标语、花草树木上的标签、校园文化长廊等都是学生识字的好教材。譬如,教学《鸟儿,花儿》之后,我们带着学生到校园里参观,让学生认一认花坛中的广告语:”花儿在睡觉,不要吵醒它”、“我要长大,不要踩我”……

2.识记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还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致的姓名卡,贴在课桌上,方便学生随时认识该同学的姓名。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孩子们在交往中不到几天的时间就能互相叫出对方的名字,但由于缺乏汉字的参与,造成字与名与人对不上号的情况,可能长达几个月也写不出同学的姓名。经老师这样的布置和强化,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并在字与名对号中认识大量的汉字。然后再认识父母的姓名、兄弟姐妹的名字等等。

3.借助生活中的实物识字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图识字。我还把学生带到附近的超市,学生惊讶万分。他们没想到,学习、识字还可以在教室外!在超市里,老师对着食物及商标指导学生自由自在地认字,学生把认识的字高兴地告诉老师。我还注重指导家长,把家里的各种常用物品名称制成卡片,分别贴到实物上,然后让学生每天到家对照实物读卡片,这样字与物相结合,学生容易记忆,让家庭也成为学生识字的课堂。

4.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商标、广告宣传标语,留心车站牌、街道和单位标牌上的字

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5.利用影视进行识字

看电影电视是孩子最喜爱的一件事,看电影电视时孩子处于一种全放松而又沉浸其中的状态。就此,我在每堂课前的3分钟,安排孩子轮流上台讲述他看过的电影或听到的故事。孩子们非常乐意把自己知道的向同学们炫耀,为了把故事及影片内容讲好,孩子们在关注影片故事情节的同时,开始有意注意影片的名字,主人公的名字等,渐渐地他们有时还能复述影片中人物的对话,识字与说话在这一活动中得到有利的发展。

6.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识字

阅读是识字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更是“识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目的所在,识字就是为了阅读。因此,我从孩子进入学校后的一个月开始,就有计划地向孩子们推荐一些显浅易懂的课外读物,有时从课外书中收集一些识字少的儿歌、故事、古诗等,让学生反复阅读,并时常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随着孩子的长大,又引导孩子们设立“小水滴”读书本,收集书中的好词好句,加强识字。总之,教学中,只有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把识字兴趣的激发和调动,放在识字教学的首位,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统一,诱发学生的积极性,做到“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的主动,学的快乐,做到自主学习,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在识字教学中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第3篇

一、注重“双姿”, 培养习惯

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前提和基础。“坐姿”和“握姿”这“双姿”是写字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教师要时时给予关注, 强调指导, 我想, 这也是对学生倾注爱心和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吧。

如:我在教学《飞、马、鸟》时, 我先设计热身操, 用课中活动营造氛围, 放松身体, 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接着, 我问: 你们知道想要写好字, 首先要怎样坐?你们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吗?再出示课件:正确的写字姿势图, 小结出正确的写字姿势的“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最后请同学们拿起笔来,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双姿”。我作最后总结: 我们平时写字都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你的字才会写得好看!

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通过课件回顾、总结写字的“三个一”, 让正确的写字姿势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 直到示范、提示作用,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创设情境, 趣中识记

“趣”字当头。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 才有动力, 因此, 我们要多研究、多思考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形式来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

我以我往年的经验, 知道学生很会把“琴”字下面的“今”字写成“令”字。怎么才能杜绝这种错误呢?我自编了一个字谜:今天两个大王在弹琴。到上课时, 让学生猜字谜, 是我们今天学过的什么字?学生很快就猜出是“琴”字。学生经过猜字, 也理解性地记住了“琴”字下面是“今”字, 不能写成“令”字。从作业上可以看出, 没发现写错这个“琴”字的现象, 我为此而感到欣慰不已。

识字教学的第一要务应落在“趣”字上。识字教学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容易导致课堂推进缓慢, 我们要努力创设各种激趣的形式, 以便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悉心指导, 重视书写

写字教学的过程一般要经过“观察——分析——书写”。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悉心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写字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写字能力。整个指导过程做到有重点, 讲方法, 找规律, 会应用, 从而发展学生写好字的能力。

如指导写“鸟”字时, 我是这样教学的: (1) “鸟”字里有一笔新学的笔画在哪里?它叫什么? (竖折折钩) 老师带来了一截彩色电线, 现在老师变魔术给你们看, 先是直的, 就是笔画“竖”, 再把它弯一弯, 就可以变成“竖折折钩”了, 说明“竖折折钩”是一笔写成的。 (2) “鸟”字的第一笔是什么? (撇) 不能写成点, 它就像鸟的什么? (鸟头上的冠) 里面有一个点, 就像鸟的什么 ? ( 眼睛) 写的时候不能写成圆点。数数“鸟”字共有几笔?整个字在田字格中占什么位置? (3) 教师范写。学生再跟老师书空。强调整个字不能写得太长。

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按字的结构特点, 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并能热爱汉字,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教学生写字时, 应讲关键部分, 讲容易写错、写不好的部分;讲独体字的笔画、笔顺, 主笔的占位;讲合体字的间架结构, 也就是要“精讲”, 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

四、举一反三, 讲究方法

我们中国汉字, 多数为形声字, 我们可以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认识生字, 复习巩固学过的字, 提前了解常见的字, 便于学生举一反三, 达到“正确教一个可以带一串”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带“月”字旁的字时, 我先让学生举出带“月”字旁的字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 我板书:肚、脸、脚、胖、腿、胳膊, 再让学生边读边摸摸自己身上的这些部位,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带“月”字旁的字跟人体的某部分有关或跟肉有关。

五、树立榜样, 激发动力

没有兴趣的学习会显得枯燥, 没有成果的展示不能树立学生的信心, 更谈不上体验成功的快乐。学习快乐, 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我在平时写字教学时, 力争每月进行一次“学生优秀作业”展览的活动, 就是把优秀的学生作业贴在教室的“小小书法家”的位置上。每次, 学生都会争先恐后地指着那里的作业说“我的作业也贴出来了”等话语, 甭提他们有多高兴了!这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交流、欣赏自己的写字成果, 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会写”, 在展示评价中让学生发现、探究汉字的“奥秘”, 树立榜样,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动力。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工程中最基础的事, 它总伴随着艰辛的劳动, 相信我们只要多关注课堂, 多关注学习的过程, 我们将找到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工程中最基础的事, 它总伴随着艰辛的劳动, 相信我们只要多关注课堂, 多关注学习的过程, 我们将找到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有效识字教学策略 第4篇

面对如此繁重的识字教学任务,探索识字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实现“多、快、好、省”的识字教学,成为每个低段语文老师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针对当前的识字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转“一步到位”为“细水长流”

由于以前的课文识字量少,老师们习惯于堂堂清,以致我们形成了一篇课文的生字教学要“一步到位”才算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思维。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期总课时量少了,课文数量却多了,篇幅也长了,生字的量更是“暴增”,如果堂堂清,这样的识字教学在客观上就没有实施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树立一种新的识字教学观,即“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每一个具体的字的教学过程都是长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完一篇课文,在这篇课文中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不认识,这是正常的。今天认识,过几天不认识了,这也是正常的。很多字确实不好记,如一年级教材中的“舞”“篇”“遍”“貌”“蹈”等。再说,一节课让学生记那么多生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难度。呈现这个生字的课文只是起一个“引见”的作用,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它的契机,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在与它的不断接触的过程中逐步全方位“认识”它。因此不能急于一时,急功近利,教师要增强学生对每个字的敏感度。即在任何时空看到这个字都要有一种“回忆”的冲动,更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这个生字的呈现机会。常言道,一回生,二回熟,多回成朋友。识字也如此。

二、正确处理字形分析和整体识记的关系

为了使学生更有效记字,教师往往煞费苦心,编编儿歌,猜猜谜语,尽量对每个字进行字形分析。一节课的绝大部分时间就在字形分析中流逝了,以致教学进度节奏缓慢。当然这样确实有助于学生记忆,也能培养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但是仔细反思一番,问题不少。实际上,学生对字的记忆往往是凭直觉的,整体感知的。识字和认人一样,认人不必记住五官特征、穿着打扮,记个大体轮廓即可,关键在于多次见面。崔峦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说道:“要认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挪个地方还认识,强调的是整体认记,不要求分析字形结构,不要求达到每个部件、笔画的精确记忆。”高频汉字的识记和提取都是“整体输入”和“整体输出”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字形分析和整体识记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在识字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正确看待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养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课外阅读中识字的意识和习惯,于是很多老师就认为“生活中识字”“课外阅读中识字”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而且也这样做了。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误差的。笔者曾搞过这样的活动,评选识字大王。要求学生摘录或剪贴一些课外自学的字,每星期若干字,并进行比赛。几周下来,却发现学生兴趣越趋冷淡。原因是什么呢?农村孩子,周边的学习氛围并不浓厚,加上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自然学习兴趣并不浓。遇到生活中的新字有时连父母也不认识,因此学生对这一活动并不感兴趣,反倒会因在平常生活中能认出文中学过的词而兴奋。是啊,何必一定让学生在课外识新的字。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复习认读文中学的字不是更好。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我们能把识字教学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让生活成为识字的舞台,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字的意识和习惯,这样大大提高教材中的生字的呈现概率,从而巩固教材中的生字。生活处处皆语文,走进生活“识新字习熟字”,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坚持识写分流原则

我们的老师为了学生能扎实牢记生字,轻松闯过识字关,确保拿到识字分,在学生完成“会写”的字之后,让学生抄写“会认”的字。这样做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学生的成绩明显提升。教师也许因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而沾沾自喜,引以为豪,可潜伏在其中的隐患却并没有发现。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首先从教材编排看,人教版新教材要求学生“会写”的字,他的编排顺序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以免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求学生“会认”的字呈现是根据生字出现的频率来安排的——频率高的先出现,低的迟出现。多笔画的字并没有刻意被安排在后面。所以,如果我们拔高要求,认读字却要求学生会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承受之重。其次,对于会认的字在学生抄写前教师并没有作指导,学生对字的笔顺间架不能正确把握。再次,由于作业量加大,字的书写难度加大,学生对写字的态度就会打折扣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识写分流的原则。会认的字就只要求会认,不要随意拔高要求,会写的字就一定要会写,不能随意降低目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三种有效策略 第5篇

【摘 要】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故而,高效的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一方面,识字教学有利于学生们了解中国汉字的结构并掌握汉字的拼读方法,另一方面,识字教学也能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策略 高效性

小学语文中的语言教学,包括书面语言教学与口头语言教学两大部分,而汉字的认读是书面语言教学以及口头语言教学中的关键所在。只有具备一定量的汉字积累,才能保证语文阅读、语文写作以及交流表达的顺利进行。故而,要想使得语文教学更加高效,首先应当注重语文识字教学,正所谓“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此外,汉字的结构蕴含一定的美学,其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们的审美意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开展语文识字教学呢?以下是笔者实践中总结的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有效策略。

一、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在游戏中识字

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让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在传统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是从汉字的拼音教起,接着再带领学生们认读生字,并让学生们抄写生字以强化他们对生字的记忆。显然,这种识字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于枯燥乏味,不利于小学生们对汉字的理解与掌握,甚至还会让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厌烦心理。那么,在语文识字教学课堂中,教师该采取何种措施以改观这一现状呢?就笔者而言,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课堂中多开展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如猜字游戏等等,如此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机会,还能活跃教学氛围,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感受到汉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时候,笔者便在总复习的时候针对本学期的所有汉字,尤其是重点汉字,设计了“汉字猜猜看”的游戏,该游戏规则是学生们两两分组,一个学生拿着写有生字词的卡片,另一学生来认读,并临时组个词语,然后两个学生交换角色,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猜出生字词最多的小组便取得胜利。在宣读完游戏规则之后,笔者便组织学生们进行游戏,学生们都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可见,开展一定的课堂教学游戏确实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学生们掌握并记忆所授汉字,并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

二、注重随文识字的教学,强化学生对所学汉字的理解与记忆

所谓随文识字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学习出现在本课文中的生字词,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与记忆。在传统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识字教学与课文教学分离,即在整本书教学前先对生字词进行综合识字教学。显然,这样的识字量过于庞大,不利于学生对每一个词的理解与掌握。此外,识字本身就是一个对汉字进行背诵记忆的过程,只有反复记忆才能真正让学生们记住,而随文识字就是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们对生字词进行反复记忆,从而实现识字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一天》这一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先引导学生们学习了一下本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计、算、冒、览、馆、紧、怦、握、容、普、兴、灿、烂,接着再带领学生们朗读课文,并反复提起这些词在文章中的组词以及搭配,旨在加深学生们对这些新字词的记忆。最后,笔者还专门对本课文中的重难点词语:沉着、操纵、仔细等词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每一个字词的意思,并要求学生们尝试着模仿课文中出现这些词的句子进行造句,从而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学生们的情感共鸣

汉字是语文的灵魂所在,也是人们情感的聚焦点。在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语文情境的创造,致使识字教学变得枯燥乏味。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合理创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一方面提高识字教学导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增强语文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们的识字欲望,进行实现高效识字教学课堂。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四》的时候,鉴于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成语性的故事,笔者便在教学生字词之前先对学生们讲了《揠苗助长》的故事,以此作为课堂导入情境,既符合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又能成功激发学生们对本章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接着笔者再引导学生们认读本单元的生字词,并在讲解生字词的过程中适当插入相关的故事。如在讲解“牺牲”这个词的时候,笔者便插入了雷锋的一些故事,成功诠释了牺牲这个词的意思。

【结 语】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开展一些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们识字的积极性;注重随文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们对生字词进行反复记忆;教师还应当注重识字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共鸣。唯有如此,高效的语文识字教学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郭茹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讨【J】.教育学,2010

有效识字策略 第6篇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精神,我们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它必然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正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每一位教师而言,新课程总是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而走向学生的,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改革目标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教学行为,怎样使“课程文件”的种种规范与成果成为“学校文化”和教师操作的指南,这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期待解决的问题。而语文学科中“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则是学生刚进入基础教育阶段就要面临的第一项课程目标,如何在识字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目标,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师首先要思考的且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问题。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汉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体现“认写分开、多识少写”的原则。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课程改革中识字与写字问题解答》也强调:“认写分开,及早阅读”。他说: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整个小学阶段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而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要求认识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说它重要,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必由之路,不掌握识字这把钥匙,就无法打开科学文化知识宝库的大门。说它艰巨,是因为中国汉字的数量太多,而且字形复杂,难记难写;字音字义又变化多端,实在是比较难掌握。因此,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关,但又是每个学生必须闯过、闯好的难关。

3、解决识字教学中凸现出的问题的需要

在新教材试行的第一个教学年头,教师们在识字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1)识字伊始,知识迁移困难。学生还在学拼音时,一边就要学习汉字,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认识汉字的经验几乎为零,对于汉字字形的识记特别吃力。在黑板上认识了,放到卡片上不一定认识;在课文中认识了,写在本子上不一定认识;黑色字体认识了,换成红色字体不一定认识;有的甚至把生字条里的生字都背熟了,可一打乱顺序还是认不得。(2)生字“回生”现象严重。今天认识了,有的明天就忘记了;前面认识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加上识字量的增多,甚至还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3)传统的 “告诉-接受-记忆-复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毫无生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扼杀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因此识字效率低下。(4)如果大部分时间拿来搞识字,别的内容如何来优化?识字量是唯一目标吗?如不是,还要兼顾什么?

4、我校教育实际的需要

我校地处农村,生源几乎是农村孩子。一是家长素质偏低,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来过多地关注孩子的识字情况,二是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少,阅读面窄,课内识字得不到巩固,课外识字又得不到拓展。增加识字量,实现提前阅读,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增加识字量无疑是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农村低年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使得我们从事低段教学的老师在识字教学上要大做文章,既要实干,又要巧干。

小学阶段的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又处于观察的敏感期。只有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他们自觉主动的识字意识和愿望,才能使识字教学切实有效地达到目的。如果刚入学就让学生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并在识字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优化甚至创新,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应该是走出困境的一个好办法。为此,我们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识字能力的养成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一,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效率低下和识字水平低劣的局面,更好地完成新课程的识字目标,实现提前阅读。其二,自主识字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地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这个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设计学生识字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其三,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喜欢阅读,热爱汉字,热爱生活。有鉴于此,本课题组想着重通过“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紧紧围绕课堂识字教学,穿插和融合生活中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探讨一些小学生识字的行为及其策略,以便学生逐渐积累、体验,形成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三、研究的依据

1、国家政策法规的依据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的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里也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理论依据(1)、语言心理学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2)、教育学依据

著名语言学家S.P.Gorde指出:“我们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我们只能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合于语言学习的环境。”教学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探究的技法自己获取知识,形成探究能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学习应该自主探求,通过自主探求获取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深刻,运用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学习建构说:学生的能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形成的。它有两个基本观点构成:一是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接受的感觉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注意信息;二是人们在建构事物意义时,总是与以前的经验相结合。

主体教育论:主体教育论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激发作为内因的学习主体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体活动,外部因素才起作用。

识字教学的评价建议也明确指出:“要着眼于学生的识字方法,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语文教学目标从双基到综合的转变,识字教学过程从只重结果到全过程的关注,促进了识字教学评价的改变。识字教学评价不能只追求识字的数量和结果,我们更要关注学生识字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成功的识字教学评价,不是斤斤计较一时的识字量,而是关注学生是否在识字的过程中享受识字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四、课题界说:

“农村小学”:是指学校地理位置位于农村,生源几乎是农家子女的小学。他们存在着以下特点: 1.由于交通和信息的闭塞,孩子们的识字渠道单一,缺少识字经验,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

2.学生家长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对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识字指导,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识字阅读环境。

“低年级学生”:是指年龄在6-8岁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是指学生在识字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识字目标、制定识字计划、作好具体的识字准备,在识字活动中能够对识字进展、识字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识字活动后能够对识字效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它表现在: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识”;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识”;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识”;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识”。

“自主识字能力”: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地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自我检查和自我补救等学习活动来实现识字目标。包括独立的拼读能力、识记能力、书写能力、运用能力和拓展识字的能力。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基本知识,优化识字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学生识字的最佳方法,着重于识字的学法指导。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密切联系生活,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以各自独有的生活经验识记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已学汉字、主动认识新字,巩固已认识的字并扩大识字量,为提前读写奠定好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兴趣浓厚,养成自主识字习惯,提高自主识字能力。

2.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灵活记忆字音、字形、字义。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验学生到二年级实验结束时,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能力,平均识字达2000个以上。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是指研究班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量1600-1800个。

“上不封顶”――是指60%同学识2000个以上,40%同学识2400个以上,多识不限。

4.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提前阅读,达到20万字的阅读量。

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思想感情,发展人文素养,开发智力,提高多方面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自主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中教师应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以达成活动教学目标,为此,自主识字必须遵循以下教学指导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当今识字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教学侧重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效率也大打折扣,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

2、自主性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量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识字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识字的主人。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或简单地将生字教给他们,以致使学生对新字缺乏兴趣。应让学生在识字中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重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

3、开放性原则

识字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的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一是开放人文环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为学生所接纳的、无畏胁的,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以激发学生参与认字的积极性;二是开放的时空环境,表现在时间上不限制在课堂上和在校学习时间,空间上注重教室内外环境的灵活安排与组合,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为学生识字提供丰富的素材,深切的生活感悟,高昂的运用欲望。

七、研究内容

1、探索一套适合我们农村小学的低年级课堂识字教学模式。

2、为了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我们将从“培养识字兴趣”“掌握多样化的识字方法”“拓展识字途径”“促进识字评价”“有效识字巩固”等五个方面进行专题策略研究。

八、研究的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在编谜中教师巧妙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学生那种愉悦的识字情感体验得到了强化。反馈结果也表明,生字学得非常扎实。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2、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无论是象形、指事,还是会意、形声,都有其自身的构字规律。尽管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识字、创造性地识字,但如果忽视了识字教学的灵魂,任由学生怎么识记都行,那么要想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就难了。因此,应重视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渗透一些汉字学知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汉字的形、义,还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汉字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风光。

据统计,形声字在汉字中占了90%左右,识字教学若能让学生掌握形声规律,学生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学习一个形声字的过程中,学生或模糊或清晰地感受到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再在教材随后的编排体系中出现的让学生体会形旁与声旁的关系时,学生进一步感受了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提高了识字效率。

会意字往往是合并几个意义上有联系的字,显示出新组成的字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启发学生通过对各部件的综合考察,“会”其合并这“意”。如“笔”教学时,出示一支毛笔,让学生说说毛笔的组成,再观察“笔”的字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种会意字的教学,不仅让学生领会了字义,见形知义,更领会了我们祖国文字的巧妙创意。象形字起源于图画,我们可通过看图,认识事物的特点,再让学生看古代的象形字,然后再看现在的楷体字。将字图对照,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3、拓展识字的途径和环境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的识字也要树立“大语文”观,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我们主要利用这三种识字环境:

(1)在家庭环境中识字。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农村,家长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利用家长会和平时让学生传带的“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作好宣传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如: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家长能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认一认,经常问一问,考一考;对孩子喜欢的画报、图书、卡片进行亲子阅读„„总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教孩子识字

(2)在社会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厂牌名,还有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等,再凭借教材有意识地引导,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3)在学校环境中识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校园里扑面而来的校名、校风、小学生守则、班级名、同学名、课程表、黑板报、名人名言、等文化设施和竞赛园地,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学生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4、以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为手段,巩固识字效果

积极有效的识字评价,既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的识字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将从多维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多元化的识字目标评价体系,从评价的角度来促进对汉字的巩固。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展示识字能力

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供一个可以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他们会对识字更感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识字活动中去。如举行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查字典比赛、课外识字展示等活动,不但学生喜欢,更能以此推动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

九、研究方法:

1、文献法:以《语文新课标》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对学生个体的观察和整个班级水平的观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案与措施,以便增强操作性。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十、研究条件

1、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勇于探索和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形成。

2、实验班老师科研意识强,乐于学习,能较好地把握新课标理念,敢于创新,有热情,有能力,有精力投身到课题研究之中。

3、学校领导重视,大力支持科研工作,使课题研究所需人力、财力有保障。

十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2006年6月——2009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06、6——2007、3)

制订课题方案;组建课题组;进行课题立项申报;进行课题论证。

(二)实验研究阶段(2007、3——2009、3)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措施,观察实验效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实验处理,收集资料,作好过程记载。

(三)结题阶段(2009、3——2009、6)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实验报告,聘请专家对研究进行鉴定,结题。该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预计形成以下成果:

(1)识字研究报告集;(调查报告、实验方案、研究报告)(2)识字研究成果集;(经验论文集、教案设计集、教学案例集)(3)课堂教学实录光碟

上一篇:高一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下一篇:秋游的作文令人难忘的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