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2024-07-16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精选6篇)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1篇

实践全人教育理念

——提升明德小学办学质量

赤城县白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明德小学

明德小学是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在贫困地区所创办的一个助学项目。我镇的明德小学始建于2005年。建校以来彻底解决了贫困山区,学生入学难的问题。从此我镇分散、落后的复式教学办学模式被配套齐全、设施良好的集学制取代。

当家长们把孩童从十里八村,乃至几十里的山村,送进这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时,他们的心理充满了感恩与希望,当老师们走进这教学楼上第一堂课时,他们的心理充满激情与责任,为了放飞山村孩子的梦想,为了把明德小学办成理想的名校,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研讨明德小学全人教育理念,为提升明德教育教学质量而勤恳耕耘着。

一、明德小学的建校宗旨及全人教育理念。明德小学是为了解决贫困山区儿童入学难的问题而创立的一个新教学项目。旨在使贫困山区的儿童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成为服务大众,贡献社会的人才。全人教育强调教育的范畴,应该是整体性的、全面性的,同时也是发展性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方面都能够健全、均衡的发展,也就是说要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接受正确的道德观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并启发学生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拥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标。这样将来学生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之路,做正确之事,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危机,并懂得把握人生中的各种机会,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社会。

二、明德小学教育机制配置。过去我们山区小学是一人一校,上

至校长、下至炊事员都由一个教师充当,并担任1—5年级的所有课程,附加学前班。教师的工作量是何等的大,可想教师是何等的忙碌吧!可是教学成绩还是难保理想。

如今有了明德小学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学机制与人员配置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任课教师分配上做了大量调整。首先从青年教师中选拔出专业教师。如英语、音乐、计算机、体育、美术等专业课都由专业学校毕业生任教。这些课程在过去的大复式班里从来没开过。现在开足、开全了专业课。其次,语文、数学由过去的包班制改为单科、双轨制教学,这样便于钻研教材,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此外,学校还设有教导处、德育处、后勤处,分工明确,管理系统化。过去只有校长和教导主任,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这两个人管,顾此失彼。现在教导处主抓教学和教师培训;德育处抓学生思想安全教育工作,处理日常生活事件;后勤处负责师生生活,服务前勤,特别是集学制的学生生活问题,包括宿舍区的管理工作。这样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为提升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师资培训。我校的师资培训与普通的师资培训不同,因为我们是明德小学,我们在尊重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培训教师,重在培养教师的教育新理念。同时把明德小学的全人教育理念让教师们学懂,会用,融入教学中去。因此,我们请教研室、进修校专家为我校全员培训。使老师们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很好地驾驭教材,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校范围内,掀起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热潮,精诚合作,共同进取。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传统教育以及管理方法;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特别是电化教学操作等。学校还安排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抽出一定的时间,研究明德小学全人教育理念,并指定教师作公开课,而后大家

结合本校实际,遵照新课标精神和全人教育理念评课。通过以上几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了我校的师资水平。

四、课堂教学改革。由于我们的集学制托生于上世纪的大复式教学。一些中老年教师已习惯于大复式的“精讲多练”教学而对单式班的单科教学一时不太适应,很难做到“讲 练结合”更体现不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大打攻坚战,不分老、中、青人人过关,个个公开,按着课堂教学评估方案。逐项打分,发现谁在哪方面不过关,结对帮扶,定期达标。那些课堂教学达标教师,以及在县、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做观摩课、示范课,并鼓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以带动全校教师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高潮。

五、努力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教学是上世纪提倡的,但时至今日,它还具有勃勃生机,特别是在山区农村,由于学生家境贫困,对外接触面窄,但在他们身边有些传统的文化知识,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而且有的东西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对于那些个别的学生来说,他们身上又潜藏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因素,如果对那些特殊的因素不能特殊对待,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引导,都以从众目标要求,就会有一些孩子的才能被磨灭。如在一次听课时发现我校四年级的郭建伟同学,平时学习差,上课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为他怕错了。可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们做这样一道题:“一堵墙中间塌了一个窟窿,老师让学生观察没塌部分的砖缝,算出需要多少块砖把窟窿补上”。五分钟过去了没人举手发言,两分钟又过去了,郭建伟同学举手了,老师惊喜地说:“嗬!从不举手的郭建伟举手了,你说说你的答案!”当郭建伟说出答案后,教室里所有的目光都惊奇地投向了他,同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原来郭建伟同学的父亲是搞建筑的泥瓦匠,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到父亲砌墙的工地去帮忙。这说明人各有所长,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从此,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辟了第二课堂——珠算。虽然计算机取代了算盘,但我们祖先发明的这个简单又科学的计算器不能失传。书法、经典诵读、模型制作、智能竞赛、文体活动等各项活动填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

六、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作用。我校专门抽调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从白草的历史写起,分章、分节的编写到现代教育。从中渗透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名人成功之路。以及学校发展史等,结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综合各科教学要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知识指导,人生观教育,特别结合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如真、善、美的追求)融入教学中,使家长、学生、教师形成共识,全面配合,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明德小学这种教育理念能给学生带来生机和希望,我们几年来通过学习、实践、创新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大见成效的。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2篇

霍利斯一词源自英文“Holistic”(全人教育),霍利斯育儿园里的教育工作深受早教先锋们的影响,其中包括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玛格丽特麦克米伦和苏珊伊萨克,他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教育和在精心设计的环境中活动的自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相信孩子需要 “有时间玩耍,在敞开的空间里自由的活动,能够感受到阳光和微风”,教育需要包含一个孩子的“全人”--他们的手,头脑和心灵。

帮助孩子为将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的最好的方式是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给他们所需要的,孩子拥有感觉,情感,想法及与他人的关系,他们是完整的人,需要健康的身体,正常的心智,正派的道德及灵性的自由。

不同的学习领域,如数学和艺术不能区分来看,幼儿是以整体的方式学习的,而不是在一个个整洁的小区间里学习。

孩子应该被赋予适当的职责,允许他们犯错,可以自己做决定和做选择,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学习者被尊重,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我们强调自律,这实在是最值得拥有的,因为奖励制度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孩子们需要他们的努力得到尊重。

孩子们在某个阶段会对有些事物格外感兴趣,学习也更高效。

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各样象征行为(读,写,画,跳舞,音乐,数学,角色扮演及语言)将会得到显著提高和显现。

孩子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是孩子教育的起点。

与他人(既是与成人,又是与儿童)的关系是一个孩子人生的重中之重。

Ethos and Principals of Holistic Day Nursery

The work at Holistic Day Nursery is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principals of the Early Years pioneers, including Froebel, Montessori, the MacMillans and Susan Isaacs.Each of these pioneers worked with young children promot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freedom to play in environments carefully designed for young children.They believed that children needed ‘Time to play, to run free in open spaces, and feel the sun and wind’, and that education needs to involve the ‘whole child’, the hand, the head and the heart.Our beliefs and valued are underpinned by the principles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 adapted by Bruce(1987)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3篇

一、全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全人教育的思想是由学者隆·米勒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正式提出。他认为,全人教育是一个包括多种教育的综合体,包含了进步主义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自由开放教育、全脑开发、协作学习、地球教育等思维教育。全人教育的思想自从兴起后迅速传播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引领了当时的教育思潮。日本学者小原国芳指出,教育的是对人类文明的学习,要包括各方面的文化,教育的真谛是基于全人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全人的教育主要指人格完全即人格完整和谐。人们有多欠缺文化,作为人就有多残缺。真对全人教育我国学者也有认知。刘宝存指出“全人教育”这一思想就是要更新固有观念,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完整的人”,即“体格、智力、感情、精神、品德等完整的人。”

二、全人教育理念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的实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其致力于校园国际化、课堂双重化、考核重参与的全人教育的实践,在河南省内广为人知。学校成立于1998年,是教育部认定的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亚太大学联合会、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的成员。该校主张中西合璧,以国际化、全人教育为其办学特色,在本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院在全人教育方面的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全人教育为导向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作为中美合作办学机构,倡导全人教育,并以此为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根据“全人”的要求,学院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与发展能力;其次,通过课内外的学习和交流,着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最后,激励学生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在全人教育的理念下,注重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视野广”的,具备国际化沟通交流能力、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的合格人才。

2、培养手段体现厚基础、多维化、体验式、国际化的特点

1)课程设置

以全人教育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注重在课程设置上将通识教育的宽度和专业教育的深度相结合,形成以知识的宽度为主、先重视知识宽度的培养然后再加强知识深度的培养,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化,由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课串联构成。同时,课程设置中体现了选择适度自由这一全人教育目标,例如,会计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为19.7%。

2)能力养成模式

第一,语言能力。为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每个专业都开设两门以上双语课,聘请100多位有资质的外籍教师承担全英授课部分,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第二,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评价已经体现在基础教育与后期择业中,高等教育自然也需要跟上教育多元化的步伐。综合能力的提升与体验式实践教学方式密不可分。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该项学分分配比重也很高。例如,会计专业学分占总学分的25%。实践教学分为理论课中的实践环节和集中实习的实践环节。理论课中的实践主要结合课程实验来实现,如《审计学》课程中的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需要结合审计软件,让学生模拟审计流程,熟悉审计循环等。集中实习课程主要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除此之外学院还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全人的教育要求。第三,创新能力。学院建立孵化中心,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学生提出创新创业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

3)“文化环境+能力活动”的人格培养模式

①建立多维度的校园文化

文化从精神上满足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发展的需求,能够潜移默化中陶冶灵魂。高等教育是从个体精神层面入手,培养人格健全并且全面发展的人。通常我们教育学生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社会服务意识、乐观自信精神和国家使命感,这是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应具备的优秀品德,而我们忽略掉的正直、诚实、负责、谨慎等品格,才是对一个全人最为基本的。为培养学生全面人格,学院组织各项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全面人格的培养环境。

每年学院都组织学生参与女性成长国际论坛、国际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日常教学增设游泳、太极、高尔夫球、篮球、乒乓球、田径、啦啦操等体育活动,并且学院重视艺术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军乐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管弦乐团、合唱团等。环境育人是学院的特色,是校园文化的成功之处。校园有涂鸦墙,有跳蚤市场、有创业街等,整个校园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校园,让学生有归属感。并且学院建筑风格迥异,不但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化的视野。

②别具特色的课外活动

学院主张两个课堂共同培养。常规的教学活动是第一课堂,传授给学生的是理论知识,课外社团活动是第二课堂,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的课外活动有些是理论知识的实践,有些是其他能力的锻炼,从不同方面满足了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需求。两个课堂这一概念并不陌生,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高校却是少见。

国际文化艺术节、迎新生烛光晚会、毕业典礼、访校日活动、校内花车巡游、阳光庙会、学校主要行政岗位的助理由学生担任、等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认知。在校园里还有一条热闹的欧洲街,是专供学生创业实习用的孵化器。学院开展的课外活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功效。

3、以全人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成果

1)从近三年学生校外竞赛获奖分析评价西亚斯毕业生素质

无论是学科竞赛还是综合素质大赛,都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的考验。仅从竞赛获奖与否判断全人教育成果的优劣会有失偏颇,但他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侧面。从近三年校外竞赛获奖情况来看,西亚斯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尚和杯”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 Cup公开赛,标准武术擂台赛无差别标准组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河南省第四届学生跆拳道锦标赛,3金1银2铜、一个第四名和三个第五名;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总决赛大学组一等奖、二等奖;河南省第六届ACM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河南省金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河南赛区一等奖;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平面设计团体赛全国二等奖等等。

2)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评价西亚斯毕业生素质

把二本、三本和西亚斯毕业生素质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如下表所示,从而找出西亚斯在各类高校中的位置,以此找出自身不足。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专业知识方面,西亚斯毕业生评价均值居于三本与二本毕业生之间;专业技能方面西亚斯毕业生评价均值略高于二本毕业生;人格养成方面西亚斯毕业生评价均值也高于二本毕业生。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西亚斯实施全人教育,符合培养应用型本科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人格魅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当然在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的有效性,不同层次、不同国籍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对全人教育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存在差异等,使得全人教育在西亚斯开展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特别是专业知识方面。

三、在国内高校推进全人教育理念的建议

1、借鉴香港、台湾地区全人教育的成功经验

1)香港全人发展的理念

香港的高校将全人发展的理念广泛推广。该理念以激发个体内在潜力为目的,最大限度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品德、智力、体格、交际、审美、处事、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例如,香港职业训练局就是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并且真正把全人教育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中。该校设有学生发展处,制定全人发展计划,并通过实践指导学生的发展。再比如,香港高校设有心理辅导、就业辅导、体验实习、职业规划、社团锻炼及宿舍管理等全方位引导挖掘和培养学生。

2)台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台湾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熟,其中开展全人教育的高校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明确主张开展全人教育的院校,这类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愿景、办学目标、办学方法等围绕全人教育展开,并且有将理念转化成实践活动的体系。这类高校大多由教会创办校,具有宗教精神培养的工具色彩。例如,台湾中原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其全人教育的体现主要在设计的通识教育上,由于其具有宗教色彩,所以课程设置主要体现知识的广度和宗教的可用度。这类院校多为私立院校,规模一般不大,其社会地位较公立大学还有差距,其办学理念的传播与影响有限。第二,一些高校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以全人教育为办学理念,但其目标、愿景、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渗透着全人教育的思想。这类高校也是加强通识教育来实现全人教育理念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各个高校推广在大学教育前两年只进行通识教育,大三以后开始专业教育。加强通识教育是目前大多数院校走的道路,但实施状况差异较大。

2、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正如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大学生人文素养也要国际化,以文化融合促教育改革、教育发展,树立中西交融的教育理念。人文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教育中最匮乏的部分,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多文化内化的体现。我国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胆借鉴全人教育理念的成功经验,引进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国外同类型高校合作,为培养学生提供更多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文化融合,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3、重视学生辅导工作

学生辅导工作在大陆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缺少对学生课外生活的足够关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学生辅导工作是与学生探讨在遇到诸如在学业就业、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异性相处、个人成长等问题时的有效解决方法。在这方面,台湾高校做得很出色,台湾中原大学发挥本校的基督传统和办学经验,尽量创造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使学生乐于在本校生活与学习。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学校氛围,从细微处关怀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就业,这才是孕育“全人”的良性土壤。

4、加强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是全人教育的具体实践。全面推进全人教育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将传统的重专业知识结构转向重能力的课程设计,更多在学生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能力的塑造,注重培育技能强的学生,包括专业技能、生存技能、生活能力和发展前景等基本技能。并且重视通识教育的广度和情商训练,着眼于人本情怀,这也是全人教育理念的客观要求。不论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还是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在专业性课程、情感性课程还是自我实现课程中,都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鼓励学生读原版教材并回归现实,通过自己的情感和价值理解引导学生潜能的挖掘,在对学生的成就采取多元评价方式的基础上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和特长等等;全人教育倡导落实人的精神的培养,孕育人的完美人格,针对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主张进一步推行通识教育的广度势在必行。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在全人教育探索方面一枝独秀,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拥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土壤使之能够在实践领域寻找全人教育的实施路径,但在大力推行通识教育课程过程中,必须渗入中华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张建岗.香港高校全人教育及其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2013(12)

[2]杜久楠.全人教育视角下香港大学舍堂教育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4篇

基础教育担负的是为孩子一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工程,是奠定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石。为此,我们要坚守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反对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确立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使学校教育走向优质化、平等化。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全人教育和谐发展”。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种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对全人教育理论上的阐述学术界的定义至今仍无定论。美国的隆·米勒(Ron Miller)是当今提出现代意义上“全人教育”的第一人,创办了“全人教育出版社”并发行了《全人教育评论》。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理想的教育应包含人类的全部文化,理想的人应具备全部人类的文化,即培养真(学问)、善(道德)、美(艺术)、圣(宗教)、健(身体)、富(生活)全面发展的人。长春八中的办学理念是受到上述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启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了八中具体校情提出的。它的基本内涵是:“全人教育”即以人为本,以师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关注全体师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师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校的整体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即以和谐为奋斗目标,关注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关注师生个体心理的和谐健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进互助、彼此激励合作,共同发展,关注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的生成与发展。可以说,一所学校不能没有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教育实践是灵魂的载体,师生踏实的实践力是一所学校“身心和谐”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障。只有这样,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其价值与意义。2010年我主持八中工作以来,在对八中办学理念传承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丰富与发展,经历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两个重要阶段。

二、长春八中“全人教育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实践策略

2010年长春八中 “全人教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进入到逐步完善、逐渐成熟、逐渐规范的阶段。在2010—2012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我把八中办学理念的实践目标锁定在“踏实性、实效性、高效性、持久性、创新性”等方面。我们的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一)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学生人生规划办学特色落实全人教育

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作出人生规划、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因此,高中阶段教育不是大学的附属阶段,不能仅仅为升大学作准备,我们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规划人生的意识、创业的基本能力、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和各种复杂的原因,学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很多学校都将办学目标直接指向升学,办学变成了一种工具,升学变成了一种目的。在追逐高分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一些学生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人生规划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缺失。为此我们把“师生生涯规划促进学校发展”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从2008年——2009年,我们借助师生生涯规划在职业的前瞻性方面给了师生一定的引领,规划对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励师生“俯下身来”做事的效果,我在2010年广泛地征集了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规划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灯塔式”长远目标与“路标式”短期目标并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其一,在继续推进“灯塔式”长远目标规划的同时,又辅之以“路标式”短期的规划思路,旨在指引和规范师生行进中的点点滴滴,预防其面对长远目标出现“心理疲劳”,提高师生工作学习效率,保持其持久的工作学习热情,让师生“处处有规划,时时有成就”,同时关注规划的生活化、常态化,强化规划的实效性;其二,探索师生生涯规划最佳的契合点,以及师生生涯规划共同体的建构,以达到师生成长互相促进的效果。其三,教师的生涯规划,由先前的部分教师的引领,转向全员参加。认真分析学校教师学历、年龄、教龄情况以及骨干教师情况,总结了教师成长特点规律,分层次制定了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对全体教师的生涯规划档案从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完善。专设师生生涯规划档案室,制定规章制度和文化设计,亲自检查教师档案内容,对不合格的及时纠正;其四,学生的人生规划,由学业规划目标为主转向品行素质目标和学业目标并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拥有开放的胸怀、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高贵的精神。为了上好人生规划课,我校编撰出版了校本教材《生涯》。三年来,我一直承担《人生规划》特色校本课程。

2012—2014年是我校办学特色的收获期,同时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进军的延展期。对“以人为本”、“以校情为源”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认识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育德”、“育才”这一中心,师生生涯规划只有植根于此,我们的特色教育才会更有生产力,才会更有生命力,才会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学校、社会。我们将继续深入抓好学生人生规划教育。增加开课的班级,推出人生规划观摩课。做好学生行业体验及社会实践的汇报会。指导学生适时调整学年及学期规划,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印发学生人生规划教育成长手册。聘请有能力的家长参与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活动。申报《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科研课题并组织开展研究。

(二)在吸纳“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力求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全人教育

我校自2008年引进了河南省卫辉高中的课堂“五步导学法”以来,八中的课堂教学便在探索中前进。“五步导学法”就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为了使更多教师领会这一理念的精神实质,学校多次派教师走出去学习,曾到过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衡水中学、杨思中学、北京四中、人大附中、长沙一中等知名学校。学习带回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认识到必要的“形式”有益于“内容”的完善,于是我们在学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五步导学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541”课堂模式。应该说它是对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它的精髓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规范,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的全人教育就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生命的真正意义,即鼓励自我实现的同时也强调真诚的人际交往和跨文化的人类理解。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加深合作精神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人性养育的殿堂,培养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素养。它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实现了解放教师、解放学生、解放课堂,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包容共进的全人教育。

(三)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和各级课题的研究是落实全人教育重要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提升师德和专业素质。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育教学骨干、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为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依托高校或培训机构“量身定做”培训内容,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实施系统的培训工程。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提高,培训关注适用性和提高能力为主,内容包括师德、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技能、教师专业标准、教科研能力、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课程开发、队伍建设等。关注培训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使其尽快转化为适用性成果。培训有针对性,注重突出特色、完整性、层次性、时效性。发挥名师工作室工作的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利用工作室的有利条件,推出了十多名教师参加省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为他们搭建了这个平台。

教师的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研究期间,我校承担了六个国家级课题、七个省级课题、十几个市级课题,其中有些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大部分教师都实现了职业生涯中的课题研究规划目标,提高对“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的认识,充分体现了实施教师生涯规划的价值与意义。“以课题管理学校,以课题提升课改,以课题创建特色”的工作思路凸显成效。

(四)以编写校本教材和开设校本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施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强调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重古典人文的传统教育日渐衰微,科学主义成为各个校园的主导文化。不可否认,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注重实用知识教授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忽视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的学习,甚至将很多人文课程视为无用,学校充斥了急功近利的气氛,学生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世界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只是一味地成为物质生产的工具,而学校就成为制造这些工具的“工厂”。我们的全人教育正是针对这种物化的教育观,主张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习过程的愉悦、与人交往的和谐、自我良好品格的养成和个性的张扬。

几年来,我们组织教师编写了有实用性、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为了保障校本教材的质量,学校成立了校本教材编写指导小组,从校本教材编写的理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做了指导,截止2012年9月有13本校本教材已经出版并已经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涉及道德、艺术、体育、心理、历史、语言、数理、环境等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众多内容。我们正在培养更多有能力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使全人教育理念更深入人心。

(五)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使全人教育福佑师生一生

以往的教育,我们以牺牲一个又一个“今天”为代价,来换取升学率,无法让学生走向美好的明天。这是一个让人倍感心痛的事情。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带着今天的遗憾走向暗淡的明天。终身发展要关注今天的发展。人的终身发展起步在今天,赢在今天。于是我提出了“教学生三年,为学生着想三十年,为学生幸福一辈子打好基础”的育人理念。采取了“关注今天、设计未来”,“培育学校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等一系列教育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重视安全教育”。

为此,我们打造全新的育人环境,采取了“全面+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青少年,让青少年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通过“民族的记忆”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经典篇章诵读活动,组织部分班级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等中华优秀经典篇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问题学生”的转化。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课程开发、队伍建设、人员培训、咨询服务及科研工作,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再上新台阶。

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体育和艺术教育工作,坚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积极参加长春市运动会并做好体育特长生发展工作,组织好学校各项体育比赛和军训工作等全员参加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充分发挥团委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主题月活动落实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规划教育。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切入点,通过举办论坛、座谈会、知识竞赛、影片展映、参观考察、主题升旗活动、“成人节”系列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生态环保节日为契机,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切实增强青少年环保意识。积极组织校环保小组、绿色社团,开展节约资源、保护家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拓宽青年志愿者服务领域,使青少年志愿者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线。开展了“学雷锋”青少年志愿者服务月活动、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宣传庆祝活动、长春市中学生英语课本剧、长春市中学生辩论赛、“角色互换体验”。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努力推进社团的规范化建设和品牌化建设。

(六)以润物无声的人性化关怀,让师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实施全人教育

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爱,爱教育事业、爱学生、爱学校,以博大的爱心、阳光的心态迎接多彩的生活。学校很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学校成立的“康乐协会”为教师的健身提供了优越的条件。2012年学校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考虑,开设了环境优雅的“时光驿站”(咖啡屋),教师每天中午可以听着轻音乐,品着咖啡在一起交流。

学校的领导班子面对全体教师有“三到”:教师有病住院必到、教师情绪波动必到、教师家里有大事小情必到。领导班子每次到场送去了微笑、送去了理解、送去了鼓励、送去了温暖。这份无声的爱、真挚的情传递在八中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这份难能可贵的和谐是八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八中教师的人生规划中,很多教师建立了“和谐、友爱、互助”专栏来规划与人相处以及自己的幸福目标,优秀的校风充实了教师生涯规划的内涵,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

学校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每年教师节评选校十佳教师。签订每学期一次的师德承诺书。组织教师师德承诺宣誓活动。在校本培训中强化师德培训。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教师帮扶工程,每一名教师帮扶5~6名学生,教师家访和扶困形成常态。同时教师把帮扶的办法、预期的成效写入自己的生涯规划中,三年为一个周期,在此项活动中有很多学生受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职业价值,教师的职业奉献精神得到激励、工作能力得到历练。

三、在成效中寻求新的支点,期待全人教育再上新台阶

人们常说“成功始于失败”,但能在成功中寻求新的起点,获取更大的成功,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从成功走向成功”,教师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全人教育理念支撑下,八中教师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收获。现在学校有一个省名师工作室,有12名教师进入省名师工作室工作,有68名教师成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有35名教师成为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有多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公开发表著作文章很多。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始终走在通往最优秀的路上。

总之,全人教育促进了我校全体师生发展、促进师生有个性发展、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福佑师生一生。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对办学理念认识的高度还不够,如何进一步激励师生的践行力等问题都将是八中成长路上新的课题,行者无疆,永在路上。

(作者单位:长春市第八中学 )

学习全人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第5篇

(奉节县公平镇学堂明德小学 晏洪国)

教育原本就是全人教育,从中国的儒家孔门六艺到西方古希腊的博雅七艺,无不透视出教育的原有本质和面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教育逐渐具有了国家性、专业化等特点,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是全人的教育,以至于社会发展到如此发达的地步,我们反而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和实践全人教育。有幸也是迫于要求,翻阅了明德项目校长培训手册,体会更是深刻,认为全人教育真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行必有果。

一、全人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所谓全人教育我的理解也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还要学生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Whole Person),即不仅仅是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关注身体、道德价值观、社会责任、人际沟通能力、心理和情绪健康、艺术、信念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达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联系。

要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首先是要有一个前提假设,即“人人皆可成为全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相信这个前提,也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我们学生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一定都可以达到教育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假设前提和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学生共同的不断努力。

二、工作中如何践行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在于培养全面完整的人。明德全人理念旨在培养勤劳朴实、追求“真、善、美”的孩童。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持者,有义务更是责任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那么,在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能做些什么?让我们六年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培养孩子勤劳朴实的品质。

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无不折射出华夏儿女这一优良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祖辈眼中是“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逐渐将勤劳朴实的品质丢失。为此,我用分区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室、走廊、厕所、公共区域卫生交给学生管理,除了定时打扫卫生,还要监督责任区内乱扔、乱甩的行为。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回家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小到帮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添一碗饭、、、、、、,每周各班做一次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全校性的表扬,以此来帮助他们认识到唯有勤劳以赴才能求得良好的成就。

2、用经典陶冶孩子的情操。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老祖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诵读的经典,诵读经典,能从中明白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现实社会,被网络覆盖,网络游戏成为孩子的挚爱。不爱读书,更不愿意去读祖辈留下来的这些至理名言。为改变这一现状,我要求每个班每天早上早读20分钟的时间去整体诵读这些经典,告诫老师,不要担心因为孩子小而读不懂,也不用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背下来。只要要孩子坚持下来,每天诵读几十分钟的经典,熟读几遍后自然会明白其意,多读之后自然会背诵下来。通过这些经典的诵读,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文学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数理能力,会加强孩子们的注意力与定力,克服注意力障碍,解决现代所面临最严重的学习障碍问题。

3、让教师树立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的教学理念。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其成效却甚微。考试分数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如果成绩好了就是优秀的,如果成绩差了,他的一切都被否定了。为实现学校“让六年的基础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办学理念,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单单从他的成绩去考察,而是通过其操行品行去考核。我常用爱迪生小时的现状去告诉我们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全人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第6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均衡

一、“全人教育”办学理念的缘起

广东省深圳市平冈中学 (简称我校, 下文同) 创办于1930年, 是深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三所学校之一, 素有“深东文化摇篮”的美誉。平冈中学在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 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老学校在新时代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才需求呈多样化的趋势,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使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学校必须调整办学目标 ;受新办学校竞争的影响, 生源素质下降, 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明显, 学校必须调整办学策略 ;在办学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给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带来新的压力等等。我们必须思考 :当今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在新形势下给出新的学校定位?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能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能否应对新时代的挑战?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能否提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我校从《纲要》精神出发, 提出“多元发展、和谐共进、不断超越”的办学理念, 并凝练出办学理念的核心价值——“全人教育”。

二、“全人教育”办学理念的内涵解读

全人, 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 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全人教育不等于要学生样样都要学, 全人教育的精粹在于让学生获得比较均衡的多样化学习经历, 逐步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人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是博学与专精、德性与理智、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的人, 是心情意和真善美的内在修养达到上佳境界的人。

“多元发展、和谐共进、不断超越”的“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可具体解读为:

1. 多元发展的价值取向。尊重差异、多元发展, 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个体社会化, 实现社会成员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多元发展”是在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自觉选择。既抓共性发展, 又抓个性发展, 鼓励每个学生, 都能通过个性特长的尽情发挥而发现自己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各得其所, 做最好的自己。

全人, 是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是具有主体性并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是作为人的人而非作为工具的人, 是整全的人而非残缺的人。

2. 和谐共进的过程体验。学校致力于建构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 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 ;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 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 ;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 ;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协调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3. 不断超越的目标追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不断超越着眼于发展无止境, 教书育人当生生不息, 止于至善。我校把现实的目标追求与长远的发展理想结合起来, 不断创新、永不停步, 促使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成长, 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美誉度不断扩大, 以超越达至新境界。

三、“全人教育”办学理念的五大支撑体系

学校实施CIS战略引领学校品牌建设。以特色拓展学校的内涵发展, 以内涵发展实现学校品牌建设, 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积极践行“全人教育”的核心办学理念, 创造性提出“一一二二”发展方略, 即围绕“一个核心”——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 实施“一个战略”——提升普通文化科培养能力、做大做强特色科目, 强化“两个常规”——德育常规和教学常规, 优化“两个模式”——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和有效教学模式, 并以此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

1. 创设全人管理模式, 提升人本管理效能。学校实施人本管理, 不断优化管理策略, 提升管理水平。在管理理念上, 强调“管理就是服务”, 各项管理工作必须为教师和学生发展服务 ;在管理制度上, 强调制度建设体现平等、民主的理念, 以制度规范人、激励人、发展人 ;在管理途径上, 学校努力创造条件, 促进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民主管理网络 ;在管理手段上, 强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心换心 ;在管理方式上, 积极构建“五个三”的行为文化模式, 即“三业”的敬业精神 :敬业、专业、乐业 ;“三气”的处世方式 :正气、大气、灵气 ;“三不”的管理风格 :不压着做事、不哄着做事、不拖着做事 ;“三为”的工作态度 :有所作为、尽力而为、顺势而为 ;“三R”的教育生活:Read (读书) 、Research (研究) 、Relax (适时放松) 。

2. 构建全人德育体系, 形成立体式育人格局。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全人为育人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不断拓宽育人途径, 优化德育环境, 强化量化管理。学校提出了“增强自律意识、养成自觉行为、塑造自强品质、促进自主发展”的德育工作理念, 坚持“重成人、重养成、重内化”的德育工作原则。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 通过开展学生党课、诚信教育进课堂、“微德育”课程、特色班级评选、“十佳学生”评选、自主体验型班会等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激励, 扎实推进自主体验型德育模式。着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德育体系, 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立体式育人局面。

3. 实施全人科研战略, 优化师资培养模式。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战略, 提出“科研提升智慧、智慧提升质量”的科研工作理念, 突出科研的先导作用。学校注重师资团队的建设, 实施“三格并进、五轴联动”的教师培养模式。三格是注重对新教师的“入格”引领, 对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 鼓励骨干教师的“风格”造就。“五轴联动”有 :一是观念驱动。通过专家讲座、理论学习、反思交流等方式引领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 倡导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二是环境促动。通过开展十佳青年教师评选、十佳师德标兵评选、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教师示范课、党员示范课、教师学术论坛等, 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让教师更好地展示自我和超越自我。三是机制拉动。学校建立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的拉动机制, 优化教学策略。四是分层推动。实施“五个一”的“名师工程”和“五个三”的“沃土工程”, 造就平冈的专家名师, 加快青年教师不断成长。五是名师带动。学校坚持“师带徒”教师培养制度, 倡导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市、区名师工作室, 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名师工作室。

4. 开发全人特色课程, 助推学生多元发展。为搭建学生多元发展平台, 学校积极拓展课程资源, 先后成立了62个学生社团, 开发了96门校本课程, 其中“平冈讲坛”、“平冈学生论坛”等具有浓郁文化特征的校本课程已形成平冈品牌效应 ;开发“三六九”特色校本课程, 打造英语、美术、音乐、传媒、体育等课程品牌, 构建美术模块教学、美术社团活动、美术特色班三位一体的美术教育模式和音乐模块教学、音乐社团活动、音乐特色班三位一体的音乐教育模式。这些课程为兴趣爱好各异的学生开辟特长发展之路,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突出了学校品牌战略的鲜明特色。

5. 搭建全人展示平台, 演绎学生别样精彩。学校传承和开创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一年一度的“两节”——英语文化节、篮球节, “两会”——田径运动会、健康活力运动会 ;“两仪”——迎新仪式、成人仪式, “两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两坛”——平冈讲坛、学生论坛, 以及每学期两次的“大家乐”表演活动。

“全人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是博学与专精、德性与理智、人文与科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通的人, 是心情意和真善美的内在修养达到上佳境界的人。

四、“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取得的成效

上一篇:亏损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下一篇:表扬信格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