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2024-07-05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精选6篇)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第1篇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系我校首批科研团队之一,自2010年11月成立以来,受到学校领导、科研处的多方面指导与帮助,团队成员同心协力,积极参与团队的各项活动,体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团队成立3年以来,我们发表了论文37篇,核心期刊及专业期刊论文19 篇,团队成员3人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较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为中文系、学校争得了荣誉,使团队在省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有大幅度的提升,对于我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现将团队建设的相关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团队在省内外的学术影响力情况

团队成立之前,中文系的科研工作没有形成合力,都是单打独斗,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是饭后茶余的闲谈。团队自2010年成立以来,团队形成了定期交流机制,每学期都有两次学术交流,主要是讨论团队成员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案、研究思路。团队成员很快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制定了研究方案,理清了研究思路,并申报了多项省厅科研课题,围绕课题展开自己的科研工作,使团队很快就产生多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37篇,作为团队成果呈现出来的科研论文,被引频次达100多次,下载量达15000多次,使团队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张宗福的唐代文学研究与董湘琴研究、董常保的《左传》谥号研究、张晓英的明清小说词汇研究、谭文旗的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梁冀的小说矛盾艺术理论研究已成为省内外中文学科学术研究的亮点,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

团队成立以后,我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进行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向度的学术交流,使团队成员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研究思路,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学术圈中的知名度,也间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对于我校中文学科建设的影响是潜在的、却又是长远的。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3人次,参加省级理事会30多次,是我校中文系成立以来学术交流最为频繁、最为活跃的三年。张宗福教授于2010年11月受金祯桂教授邀请参加了韩国人文学会举办的“东亚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第十一届国际学术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杜甫诗歌凤凰意象的文化内涵”的学术发言,并与海内外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2012年9月,受文化部、四川省政府邀请参加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的学术发言;2013年9月,受成都市文化局邀请参加成都市申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论证报告会(注:第一届中国诗歌节2005年在安徽马鞍山市举行,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国作协、安徽省政府;第二届2009年在西安;第三届2011在厦门);参加杜甫学会的各类学术会议十余次。梁冀教授多次参加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并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四川省比较文学理事会,邀请了著名学者、一级教授曹顺庆为我系师生作精彩的学术讲座。谭文旗副教授多次参加四川省鲁迅研究学会的学术会议,邀请了多名校外知名专家为我系师生办学术讲座。张晓英、董常保参加了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2年年会”,与国内外文献学专家、古代文学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了我校中文系在省内外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二、科研成果产出情况

团队发表论文37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专业期刊4篇。专著2部。

(一)论文

1、张宗福、张晓英:《略论杜甫<西山三首>》《杜甫研究学刊》2012.1(社科核心期刊、专业期刊)

2、张宗福、张晓英:《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杜甫研究学刊》2013.3(社科核心期刊、专业期刊)

3、张宗福、郭卫文:《论陈子昂<感遇>诗的哲学思考》(蜀学)(2012年刊),巴蜀书社。

4、张宗福、熊刚:《论陈子昂<感遇>诗的社会意识》《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5、张宗福、谭文旗:《论陈子昂任侠使气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兰台世界》2011.11(中文核心期刊)

6、董常保:《春秋谥制探析》,《文艺评论》2012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7、董常保、张晓英:《羌族释比经典蕴含的生死观探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05期(中文核心期刊)

8、董常保、熊刚:《浅析<列女传>对夏姬形象的改造》,《兰台世界》2011年第06期下(中文核心期刊)

9、董常保、梁冀:《周代诔谥文体辨正》,《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11期上(中文核心期刊)

10、董常保、张宗福:《论羌族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孝文化》,《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11、董常保:《<离骚>“泽”字注释考辨》 《语文研究》2011年第01期(cssci、中文核心、语言学类专业核心期刊)

12董常保:《<春秋>所载周天子谥号体例考析》,《天中学刊》2012年第04期(人文学报核心期刊)

13董常保:《<春秋>书诸侯谥号体例考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1期(人文学报核心期刊)

14董常保:《<春秋>所载女性谥号考论》,《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15董常保:《<左传>“声”谥考析》,《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08期

16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02期

17梁冀:《小说矛盾艺术的历时性考量》《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18梁冀:《小说矛盾艺术初论》《芒种》(2012.14)(中文核心期刊)

19梁冀:《论小说虚构之道》《当代文坛》2011.3(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20梁冀:《<绿松石>的藏民族现代长篇小说情结》《短篇小说》2012.10(中文核心期刊)21梁冀:《背景的缺失与话语的缺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22谭文旗:《存在之思与存在之诗——“语文”的澄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 23谭文旗:《从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到文道统一、文道同一——语文教学的四重境地》《语文学刊》2013.16 24谭文旗、张晓英:《沿“源”而居,随“道”而行——现象学视域中<老子>的“道”》《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社科双效期刊)

25谭文旗:《存在 意义 建构——存在论视角下的语文教育》《教学与管理》2011.6(中文核心期刊)

26谭文旗:《烦,他人是地狱,无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鲁迅小说》《山花》2011.10(中文核心期刊)

27谭文旗:《从“对象—认识”走向“自我—澄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的转向》《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28谭文旗:《道儒禅宗之“道”:我国话语建构的哲学前提》《求索》2013.6(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29张晓英、董常保:《“老天拔地”补释》《红楼梦学刊》2011.5(中文核心期刊)

30张晓英、谭文旗:《<红楼梦>词语零札》《红楼梦学刊》2013.1(中文核心期刊)

31张晓英、郭卫文:《<西游记>凝难词辨识》《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3.1(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民族类核心期刊)

32张晓英、谭文旗:《杨闽斋<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的校勘价值》2013.1 33张晓英:《<西游记>宗教词语辩证》《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3.4 34张晓英、郑岁黎:《<琵琶行并序>献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35张晓英、熊刚:《<西游记>校点商兑》《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36张晓英、吴敏:《<西游记>俗语词辨释》《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37熊刚:《论美人鱼与林黛玉形象之相似性》《短篇小说》2013.21(中文核心期刊)

(二)专著2部

张晓英:《<西游记>词汇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董常保:《<春秋><左传>谥号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

三、团队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团队成员承担省厅及研究中心项目共7项:

张宗福及团队成员:教育厅重点项目(10SA087)《楚辞与唐代文学》

张晓英及团队成员:教育厅重点项目《杨闽斋<新镌全像西游记传>点校》

董常保及团队成员: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0SB80)《<左传>谥号研究》

董常保及团队成员: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一般项目(10DFWH006-1)《羌族丧葬文化研究》

梁冀:教育厅重点课题(11SA112)《小说的矛盾艺术研究》 谭文旗:教育厅一般项目(12SB004)《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在我国语文教育中实践的研究》

熊刚:省羌学研究中心一般项目(QXY1211)《羌族民间文学的进一步挖掘与传承》

四、团队成员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团队成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议3人次,参加省级理事会30多次,是我校中文系成立以来学术交流最为频繁、最为活跃的三年。张宗福教授于2010年11月受金祯桂教授邀请参加了韩国人文学会举办的“东亚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第十一届国际学术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杜甫诗歌凤凰意象的文化内涵”的学术发言,并与海内外著名学者进行了深度交流,大会交流论文,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赞誉。2012年9月,张宗福受文化部、四川省政府邀请参加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的学术发言,与邝健行、张志烈、谭继和、周裕锴、马德富、林继忠等著名学者进行交流,收获很多,受益匪浅。2013年9月,张宗福受成都市文化局邀请参加成都市申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论证报告会(注:第一届中国诗歌节2005年在安徽马鞍山市举行,主办单位文化部、中国作协、安徽省政府;第二届2009年在西安;第三届2011在厦门),在论证报告会上,他提出三点建议均被采纳,即一是理清四川自汉朝司马相如以来的诗心文脉,以此论证四川是中国西部诗歌的中心,成都有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得天独厚的条件;二是重视四川少数民族文化与文学,少数民族作家中有茅盾文学获奖者、有许多著名诗人,这是成都把诗歌节办出特色的重要条件,三是四川诗歌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许多地方都举办过诗歌节。他还参加杜甫学会的各类学术会议十余次。梁冀教授十多次参加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召开的学术会议,并在我校成功举办了四川省比较文学理事会,邀请了著名学者、一级教授曹顺庆为我系师生作精彩的学术讲座。谭文旗副教授参加四川省鲁迅研究学会的学术会议十余次,邀请了多名校外知名专家为我系师生办学术讲座。张晓英、董常保参加了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2012年年会”,与国内外文献学专家、古代文学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

五、团队科研经费到帐情况

团队科研经费到帐22000元(张宗福:4000元,董常保:8000元,梁冀:4000元,谭文旗:2000元,熊刚:4000元)。

六、团队经费使用情况

学校划拨给团队的经费共30000元。直接支助个人科研的费用:10500元;

核心期刊、专业期刊(按学校规定团队成员发表论文并为其他团队成员署名的属团队成果)论文奖励费用:7000元; 团队建设(团队申报、管理等)费用:1500元; 团队学术交流会务费:11000元。

七、团队队伍建设情况

(一)、团队队伍建设总体情况

古代文学科研团队负责人张宗福,成员有熊刚、董常保、张晓英、梁冀、谭文旗、郭卫文。团队成立的主旨是整合中文系科研骨干的研究能力,使中文专业的科研水平有整体的提升。团队在我校中文专业学科建设中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了中文系的整个学术研究。三年以来,团队成员同一研究领域中的交流频繁、富有深度,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研究思路更加清晰,最后形成的物化成果丰富。不同研究领域的成员也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相互切磋,相互砥砺,相互鼓励,团队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融通,团队成员的学术视野被完全打开,能够活跃在更加广阔的学术舞台,展示自己的才华。

(二)、团队成员职称提升情况

梁冀、谭文旗、董常保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中文系教师的职称结构因此而发生了质的飞跃。

(三)、团队成员获得的荣誉称号

张宗福:第四届校内专家、阿坝州第二届学术带头人(已公示)。梁冀:第四届校内专家。

梁冀、谭文旗等:《师专中文学科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改革》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012年)

2013.11.18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第2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课程资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20世纪末,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使各高校教育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

为保障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高办学质量,教育部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并于同年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试点评估,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导向下,各高校加大了在教学基本建设的投入,加大力度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室、教学机房以及校园网,为学校的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但是高等院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上并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发挥,甚至在资源建设的意识和课程资源观念上处于中小学之后。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结合近几年高等学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建设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略陈于此,以求教于方家。

一、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力量,其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前提。

“课程意识是一种统筹全局、注重长远效果的民效理念,教师的课程意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因此,课程意识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1〕

5月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把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分为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两大部分。

其中,基本资源是指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2〕 。

在实施方法中,教育部将课程资源分为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两大部分,其中拓展资源以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教学资源位特点。

不难看出,课程资源的内容不仅仅包含传统的教材、教学大纲等,还涵盖了与本课程有关的其他一切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之前“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可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观念,最大限度的捕捉并利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具有强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的教师可以更好的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按照时代发展进程,“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夏金元)、元朝、明清等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有其他少数民族文学为主要内容,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中古代士人的人格精神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有着巨大的影响。

以中国古代文学的“爱国”主题为例,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主题之一,从某种角度上说整个中国历史就是一部爱国史。

屈原为楚国上下求索,“虽体解吾犹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秦灭楚国之后,他也自沉汨罗,昭示爱国之情;西晋灭亡之后,面对东晋士人“风景不殊,山河之异”的感慨,王导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鼓励南渡诸人;安史之乱后,辗转流离的杜甫在听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之后,“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寥寥几句把一家老小收复失地的喜悦展露无疑;陆游在弥留之际仍然“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并告诫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抗金名将岳飞一生“尽忠报国”,以“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自律;林则徐贬谪伊犁时常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秋瑾在留学途中写下了“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面对近代中国的孱弱,麦孟华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古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思想与行为对于当前大学生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如中国古代文学“思乡”主题为例,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农业文明使先人们具有强烈的故乡情结,但士子为求功名又多宦游在外,反映在文学中就形成了“思乡”主题。

从战国屈原“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到汉末文人“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到唐韦庄“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到宋苏轼“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到元戴良“湖海未归客,风尘多病身”到明吴承恩“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再到清崔岱齐“鸟近黄昏皆绕树,人当岁暮定思乡”等等,无一例外的反映了古人对故乡深沉的眷恋。

教师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搜集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中与“爱国”“思乡”相关的内容,并且通过课程资源建设积累下来,在授课时便可以更为灵活的用于教学中,还能使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对古代士人的“爱国”、“思乡”情结产生共鸣,激发其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及时进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校内外相关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二、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方式以纸质教材或参考书为依据,以教师口授、黑板书写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的模式。

但是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课程的设置逐步由基础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践性转移,“中国古代文学”的课时也被不断的压缩,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全方位的实现课程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方式的优势愈来愈凸现出来,但是信息化教学方式并非指简单的运用幻灯片、多媒体教学,而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通过网络使教学信息公开化,教师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谈谈,突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室-学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式中,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唯一的媒介。

以古代文学的教材选用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后高校选用的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的选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建国后,高等院校多采用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随着文学观念与文学理论的不断更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古代文学教材的编写也呈现多样化,如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版)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等,与游国恩版《中国文学史》相比,新的文学史更注重将新的学术成果引入教材之中。

但即使如此,基于任何一次新出土文献都有可能证实或颠覆现有的文学观念的事实,教材也无法体现学术发展的时效性。

以词为例,词与诗并列为中国古代文学最为重要的体裁,“唐诗宋词”也可作为中国文学的最为辉煌的成就之一。

但由于现存文献的缺失以及唐民间词的散佚,学界对词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的认识一直不明晰。

直到19,敦煌鸣沙山第288石窟中出土了几百首抄写的唐民间词,向世人展示了曲子词的初始状态,填补了词发展初始阶段的空白,为廓清了词体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史料依据。

正如王国维所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有孔子壁中书出,而后有汉以来古文家之学;有赵宋古器出,而后有宋以来古器物、古文字之学。……然则中国纸上之学问赖于地下之学问者,固不自今日始矣。

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虚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

此四者之一已足当孔壁、汲冢所出,而各地零星发现之金石书籍,于学术之大有关系者,尚不予焉。

故今日之时代可谓之‘发见时代’,自来未有能比者也。” 〔3〕 在这段话中,他认为学界将孔壁出书、汲冢书与甲骨文作为中国学问的三大发现是不完整的,因为敦煌及西域木简、敦煌千佛洞中唐人书写的卷本及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等,任一皆可与孔壁出书、汲冢相比较,文学史中的部分文学观念需要随着新出土文献的发现而改变,课程资源的建设恰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材为主的单一教学资源,可以通过不断更新学术成果向学生提供学界的最新成果。

当然,传统以面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不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同学之间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所以课程资源建设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在课程资源建设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最为理想的途径即是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资源建设,弥补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口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建立一套不断补充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由教师讲授、学生做习题、学生自测、教师与学生交流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现代教学系统。

这个系统既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还可以随时辅导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学和自我测试提供有效帮助,不断更新和不断自我完善。

〔参 考 文 献〕

〔1〕孙立芹.高校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OL〕.(-05-21).2012

〔3〕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33.

《文心雕龙》对古代文学理论和创作影响【2】

【摘要】明代之前《文心雕龙》对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尤其对古代文学创作影响不大,并未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文心雕龙》在史学上的影响甚至超过它对文学的影响。

从《文心雕龙》影响史的角度考察,《文心雕龙》不是一部文学理论的著作。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理论;影响

《文心雕龙》近现代以来享誉甚高,《文心雕龙研究史》前言称其“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这个结论从今天文学理论研究的角度对《文心雕龙》进行定位,当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论。

但把《文心雕龙》还原到历史的古代文学理论中,当我们追溯它对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以及对古代文学刨作的影响时,我们也许会惊奇地发现,《文心雕龙》的影响微乎其微,它在古代尤其明代之前并不为人所看重,地位一般,更谈不上拥有今天显学――“龙学”的荣耀。

本文旨在还原《文心雕龙》的真实历史,籍以反思《文心雕龙》的性质,以求给《文心雕龙》一个客观的历史定位。

一、《文心雕龙》在南朝的影响

《文心雕龙》产生之后到底引起怎样的反响?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文心雕龙》“既成,未为时流所称。勰自重其文,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候约出,干之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可见《文心雕龙》书成之后,并未引起时人的注意。

故刘勰意欲效仿左思作《三都赋》籍皇甫谧之誉而称重的方式,想借助于当时的文学领袖沈约,可惜《文心雕龙》只是受到沈约个人的激赏,似乎没有普遍地流播,形成“洛阳纸贵”的景象,所以《梁书》用了“然”字转折说刘勰“为文长于佛理”,潜在的意思是此书在士林响不是很大,故而《文心雕龙》没有达到刘勰所期望的轰动。

尽管《梁书》本传又载:“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但本传没有说明是《文心雕龙》的缘故,且关于萧统与刘勰交接的情况,史书中别无他言记载。

据牟世金先生根据萧统与其他文士们交往的情况,列举大量的例证进行考辨,认为他们“或尚在职,或已离去;或官位较高,或与刘勰全同;或生离死别,或赐诗助财;或图像,或游宴,涉及面甚广。

故昭明‘好士爱文’,信非虚言。

然于刘勰,生无一言可志,别无一语相赠,死亦漠不关心(刘勰必死于昭明之前),则二人之关系以及所谓‘深爱接之’的程度,可想而知矣。”“刘勰与萧统的关系不深,可能与他们相处的时间不长有关,但在一二年内,也是可以建立‘情实亲友’的深厚关系的。

果如此,刘勰或者不会很陕就离开东宫,或者是撰经将毕,必任以其他东宫官职,何至于使他愤而落发出家!”关于萧统与刘勰卒年的前后,有所争论,牟先生的观点不―定正确,但他通过萧统与其他文士交往的具体情况,却可以用来反观萧统对刘勰的亲密程度,也许刘勰的才能没有引起萧统足够的注意,刘勰在极其重视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梁代皇族集团中并未受到特别的礼遇。

当然,《文心雕龙》诞生之后,也不是丝毫没有引起别人的重视,但是范围太小。

它在南朝被征引,就现存文献的记载来看只有一条,那就是在萧绎《金楼子・立言》中,其云:“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非难。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又云:“古来文士,异世争驱。

而虑动难固,鲜无瑕病。

陈思之文,群才之隽也。

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有似于蝴蝶,永蛰可拟于昆虫,施之尊极,不其嗤乎!”而《文心雕龙・指瑕》云:“管仲有言:‘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然则声不假翼,其飞甚易;情不待根,其固非难。

以之垂文,可不慎欤!古来文才,异世争驱:或逸才以爽迅,或紧思以纤密,而虑动难圆,鲜无瑕病。

陈思之文,群才之隽也,而武帝诔云:‘尊灵永蛰。’明帝颂云:‘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蝴蝶,永蛰颇拟于昆虫,施之尊极,岂其当乎!”王利器先生曾说:“《文心》于‘可不慎欤’之下,一滚说下去,《金楼子》无端分为两截,非也。刘彦和时代较梁元帝略早,当彦和此书于沈约之后,约‘大重之’。其时《文心》必因而流传,故梁元帝得以节录之耳。此尤为《文心》一书写成于齐,流行于梁之的证也。”

王利器先生说萧绎袭用了(当然也有一些文字上的改动)《文心雕龙》,的确也有这种可能性,但为何萧绎没有说明引用刘氏之陈言,原因很难为人所知。

同时王利器先生由一个孤单的例证遂下了“流行”一语,似乎欠妥。

孤证不立,这是文献学的常识,没有其他任何相似的例证,能够证明《文心雕龙》流播之广。

萧绎之所以能够录用,可能与他藏书之富有关,《隋书・牛弘传》载:“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余卷,悉送荆州,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绎矣。”他人未必能够注意到,《文心雕龙》的影响并不是很深广。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第3篇

一、教学团队的鲜明特色

按照“质量工程”建设的要求,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首要环节就是遴选一些有传统、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教学团队进行重点建设。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经过长期努力, 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团队。

1. 学术研究积淀厚重。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已经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 该专业的教师在名师大家的影响下, 始终重视基础研究, 致力于学术创新, 研究领域涵盖从先秦到清的各个时段, 既有先秦、宋代、明代、清代各个断代史方面的精深研究, 又有思想文化史、地域经济史、政治制度史等专项领域的前后贯通。

2. 学术研究特色鲜明。

河南大学地处古都开封, 所以河南大学的宋史研究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研究队伍健全、领域全面、成果丰硕, 开展了对宋代经济史、政治制度史、思想文化史、教育史、文学史等领域的全方位研究, 并且利用这些研究成果为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旅游产业开发等作出了积极贡献。

3. 课程体系枝强干壮。

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两门基础课之外, 这个教学团队还开设多门选修课, 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先秦史》《秦汉史》《宋史》《明史》《清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宗教史》《中国法制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等。中国古代史专业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为中心, 以宋史为核心, 以先秦秦汉史、明清史为两翼, 体系完整, 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

4. 教材建设自成系列。

基础课采用由教育部推荐、教学团队教师朱绍侯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材, 选修课则使用该教学团队教师自编的教材。经过多年建设, 该教学团队已出版《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先秦史稿》《简明宋史》《明清史概论》等系统、完善的选修课教材。

5. 学科建设已成体系。

近年来, 经过该教学团队的努力,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已先后建成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建设成为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现在, 该专业已具有一支业务素质高、稳定团结、积极进步的教学团队, 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的良好平台。

6.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通过多年的努力,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已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 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合理, 影响广泛而富有竞争力的教学队伍。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熟悉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沿革与变化;中青年教师具有敏锐的时代意识和强烈的创新精神, 了解时代要求, 娴熟掌握现代技术手段。老中青三代教师的团结合作, 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进而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以教学建设为基础, 大体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基地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等内容。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经验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 培养梯队骨干, 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遵循“引进、培养、重用”的原则, 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扩大梯队规模, 改善梯队结构, 提高梯队素质。一是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方向和薄弱方面充实力量;二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在团队内部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三是实施人才工程, 鼓励并资助青年教师深造;四是制定惜才、爱才和用才的人才政策, 留住骨干教师, 同时引进拔尖人才, 优化师资结构, 带动和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五是实行试讲、听课、评课制度, 教学团队成员定期召开教研会议, 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理念, 革新教学手段;六是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多种学术交流。

2. 突出专业特色, 对接中学教学。

近年来, 为了满足中学历史教育的需要, 该教学团队注重把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与中学历史课改精神联系起来, 注重与中学教学的对接。部分教学团队成员曾参与教育部中学新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这些都进一步密切了教学团队与中学教学之间的关系, 使得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3. 加强教学研究, 以科研推动教学。

该教学团队在教学工作中讲求教研兼重, 齐头并进。程民生教授主持的教改项目“面向21世纪高师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贾玉英教授主持建设了中国古代史省级精品课程。同时, 教学团队成员注重把新的科研成果有选择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反映到教材建设之中, 并及时更新, 使得相关选修课形成了常开常新的动态格局。

4. 改革传统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团队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研制教学课件。教学团队利用多年收集的教研资料研制了集教学大纲、学习指南、专题讲座、教学录像等为一体的网络版课件。二是开发教学资源, 如《宋人笔记资料检索系统》《宋会要辑稿数据库》《先秦史资料专家系统》等。三是开展网络教学。《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全部上网, 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共享。这些丰富了教学信息, 真正使教学团队的相关课程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5. 汲取教学研究成果, 革新教学方法。

一是吸收现代史学的理论成果, 对中国古代史的精华进一步加以发掘, 作出新的阐释;二是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 借鉴《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 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学内容;三是在原有教材中不断充实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及时向学生介绍学术界的新动向, 从而保证了作为传统学科的中国古代史能够常教常新、与时俱进。

6. 改进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教学团队在改进课程体系时, 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基本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331工程”, 即每位教师应具备至少讲授三门专业课程的能力, 每门课程要保证有三名教师能够胜任, 并统一采用一个教案。同时, 教学团队积极进行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 进一步加强优秀课程群的建设, 努力将《中国古代史》建设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将《宋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等课程建设成省级优秀课程。

三、教学团队建设模式的理论探索

以往, 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实践层面, 很少有人对相关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必要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高的实践价值。

1. 要科学认识教学团队的基本功能。

教学团队是一种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实践, 它能够促进教师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第一, 有利于克服传统育人模式中“单兵作战”的弊端, 进而发挥团队的优势。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有效地促进课程系统优化与教学方法的改进, 从整体上改善育人效果。第二, 有利于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促进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般来说, 教学团队遴选出来的带头人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厚、师德高尚, 因而学校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优势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培养一批承上启下、富有朝气的教学骨干。第三, 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教学团队作为一个整体, 其成员围绕着共同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系统。在此系统中,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分工合作、技能互补, 共同享有团队内部的领导决策权。这种平等、沟通、协作、共同进步的团队建设理念, 也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依托。

2. 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建设教学团队不仅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建设策略, 更需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在这方面, 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 发挥示范作用。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重点规划教材、精品课程、教学成果奖的优秀教学团队, 使中国古代史专业在教学、教改等方面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成为不同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二是增强专业意识, 培养专精人才。《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课程中的核心主干课,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教学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及爱国主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而为学生今后进行学术研究或实际应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 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该教学团队以先秦史、宋史、明清史为研究重点, 以文化史、社会史与其他相关学科交叉为突破点, 拓宽研究方向, 实施质量工程,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3. 要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的要素。

新时期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要素一般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确定研究方向。就历史专业而言, 研究方向要有一定的基础性、开创性和探索性, 要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充分的研究余地、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二是遴选教学团队带头人。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好的合作精神, 更要具有非凡的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三是构筑教学团队平台。教学团队只有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下, 才能有效地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因此, 建设综合性、交叉性、开放性及先进性共融一体的科研平台是提升教学团队学术品位、确保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依托。四是遴选教学团队成员。教学团队是一些教师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相对集中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关于团队成员的遴选, 既要考虑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 也要兼顾成员之间的知识互补性, 这样才能确保形成一个优化组合的教学团队。

4. 要有配套政策的有力支撑。

教学团队是围绕共同愿景、由知识互补并愿意为共同目标承担责任的人员所组成的互动系统, 它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发展的过程, 需要学校、院 (系) 及教师的多方努力和共同推进。近年来, 河南大学遵照国家实施“质量工程”意见的精神, 高度重视教学工作,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这些为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环境保障和学术保障。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不断吸收经验, 开拓思路, 继续进行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力争为新时期历史专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建设教学团队是高校在创新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一种实践, 也是推动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教育部、财政部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 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工作要求。因此, 如何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和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第4篇

为了改变中国古代文学史数字化资源零散无序的状况,使广大师生能够在教学进程中便捷地共享国内外丰富的学术资源,有效地整合高校内外更多的教研力量与学术资源参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从2004年底,开始提出实施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的设想,力图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育、教学及传播工作,建立一个融合国内外各种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资源的开放的、立体的、共享的平台,尝试一种进行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并探索与实践其作为进行互动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模式的实际效果。基于上述理念,由古代文学研究所郭英德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实验平台——“中国古代文学苑”开始建设,并被列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担的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和北京市教改项目。

在实施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中,开发小组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现阶段财力、物力、人力,确定数字化的资源范围,精心设计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主页面的板块,尝试文学史的立体呈现。首先,从文学构成方面进行多角度叙述,包括“大文学史视野”、“断代文学史”、“分体文学史”、“主题文学史”、“文学批评史”、“文学流派”、“文人群体”、“文苑传”、“艺文志”、“文学典故”、“名作欣赏”等板块。其次,以此基础上扩展多文学形式,包括“音画经典”、“影视剧”等板块。第三,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信息,包括“学术动态”、“学会综览”、“学术杂志”、“学术讲座”、“名师风采”等板块;第四,积极推动古代文学教育的普及,包括“教育机构”、“精品课程”、“中小学课程”、“BBS”等板块。最后,特别关注国外汉学教学研究的动态,设立“域外汉学”板块。开发小组组织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对几套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进行系统的、细致的信息标引工作,对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相关的各类信息与资源进行归纳整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文本数据库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最终将建成一套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的软、硬件环境,借此建设内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信息库,包括电子文本数据库、图像资料数据库、音频视频资源库、教研动态信息库、教学软件资源库等。同时,为了实现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网站的开放性、立体化、互动性的全新教学模式,开发小组在建设“中国古代文学苑”数字网站时,率先采用了当今先进的支持多人协作写作的Wild超文本系统。Wild是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网站内任何Wild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Wild文体的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利用Wild系统支持面向古代文学学术群体的协作式写作,从而自然构成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理性化的社群,便于人们共享中国古代文学领域内的知识。另外,利用Wild技术,可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都可维护网站。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探讨,更具开放性共享空间,从而使人们很方便地分享新理念、贡献新知识。

Wild技术的利用使“中国古代文学苑”数字网站逐渐达到如下特点:第一,使用方便。Wild网维护快捷,可以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可以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可以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采取标签化管理,关联有关学术的研究;而且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空间中。第二,组织性强。同页面的内容一样,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也是可以修改、演化的;而且,系统内多个内容重复的页面也可以被汇聚于其中的某个页面,相应的链接结构也随之改变。第三,具有可增长性。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到增长;同时,系统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随时被获取。第四,具有开放性。注册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删除页面,此外,开发团队、面向不同应用新技术,并可为将来创建投稿杂志做准备;同时,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访问者观察到。如:热点,动态图片新闻可以被访问者观察到,具有很强的滚动功能。

开发小组之所以利用wiki技术来建设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是因为我们不仅要建立完整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数据库,而且也要利用Wiki技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任何用户都可以参与讨论、编辑。为了维护网站的正确性,本工程利用了wiki技术的运行规则,做到既坚持面向大众公开参与的原则,又尽量降低众多参与者带来的风险。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已达到了诸多辅助教学的效果。这包括:传播媒介的双向构成、多向交流;传递系统的多媒体化;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和相关网站的信息资源的永远开放性;中国古代文学知识信息跨越时空限制的获取。该网站的建成,将促进学生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从而充分满足学生的人本主义和学习个性化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要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传统教学是单一的书本形式,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通过教材分析进行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结构基本上是在围绕目标和知识内容的传授顺序而进行。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的建立,则力图打破这一传统模式,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学生不仅可以在网上进行电子阅读,而且,还可参与网络信息库的添加、修改等建设管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网站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学习舞台。所以,该网站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质具有极大的意义。

再进一步看,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的建成,也使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播者。在网站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对于学习内容的辅助资料和问题的分析“答案”不再被教师个人占有。而教师的角色变为教学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表现从前台走到了后台。同时,网络课堂教学也使教师自身走向现代化。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督促、观察学生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工程——“中国古代文学苑”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是:第一,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程度,探索一种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先进技术传播、传承的成功方式;第二,建设虚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活动平台,探索一条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开放地、互动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便捷途径;第三,促进优质教学资源为全社会所共享,并通过与社会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一个可供完成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数字化及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的软、硬件环境,一个提供丰富的、立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社会互动的网站。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立体文学史的信息分类与主题提取,力争做到科学、准确;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资料编辑与上载的效率;加强网站安全防护措施;听取有关专家和用户意见,完善细节,力创精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资源网站的建成,将不仅成为高校中文学科的共享课程资源,成为网络时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建设理念的全新代表,成为高校文学史教学实践的全新模式,成为文学史在新世纪的最先进的表达方式与叙述方式,而且成为高校专业课教学及其知识储备得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陶冶社会文明的重要角色与重要手段,成为向海内外输送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化丰富资源的重要港口。通过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我们将逐步提升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在全国高校及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中国古代文学史教育教学的改革能够成为一个可资示范的典型。同时,促进合作与交流,通过与国内外中国古代文学教育与研究机构建立资源共享渠道,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做出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科研团队建设报告 第5篇

中国古代的小说是座丰富多彩的宝库, 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 对世界文学, 特别是对东亚小说曾经产生过至深至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小说, 曾经对世界文学, 特别是对东亚国家的小说, 产生过直接而巨大的影响。比如, 古代的朝鲜半岛在罗末丽初之所以产生《调信梦生》、《崔致远》、《虎愿》等稗说, 就与中国古代的传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后来, 如中国的《太平广记》、《剪灯新话》等文言小说, 对朝鲜半岛小说的发展, 更起着明显的作用。当《三国志演义》、《水浒传》等通俗小说在中国流行之后, 很快就传播到日本、越南与朝鲜半岛等周边国家。今就韩国而言, 崔溶澈、朴在渊的《韩国所见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闵宽东的《国内中国古代小说的版本出版翻译状况》、郑炳昱主编的《乐善斋文库藏书目录》与不久前出版的全寅初主编的《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等, 就从版本流布的角度有力证明了中国古代小说对韩国小说的形成与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这种情况, 在日本、越南等国也十分相近。如日本现代著名学者增田涉在说到江户时期大量引进中国的白话小说时说:“这些中国小说刺激京阪、江户的读本作家, 开拓出了至此我国从未见到过的新的小说世界。”在越南, 如中国的一部《金云翘传》小说, 被移植为喃传后成为名著, 不但在越南家喻户晓, 而且享誉世界文坛, 被译成多国文字。至于在西方, 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当然相对较晚也较弱, 但也不断地产生过积极的作用。有名的如德国大诗人歌德读了《好逑传》、《花笺记》、《玉娇梨》等清代小说之后, 大受启发, 认为人类的感情是相同之点超过了异国之情, 乃至提出“世界文学”的概念。

二、面对当今世界

时至当今21世纪, 中国古代小说的生命力究竟如何?是将渐渐被人淡忘, 还是仍然在世界文学发展的长河中魅力常在?

诚然, 目前的世界, 在经济上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趋向, 在文化上也有不少人在探讨全球化问题。然而, 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 不可能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不可能像规范全球经济行为规则一样来规范世界的文化。世界各国的文化是有着相通之点, 但同时也有着不同之处。西方国家凭借经济上的强势, 常常在文化上也是以“欧洲中心”自居。东方的一些文学家, 也往往不分青红皂白, 认同西方霸权话语, 把一些肤浅、庸俗、末流的东西奉若神明, 热衷于走“西化”道路。与此同时, 现在的世界还有一种暗流, 就是越来越重物质, 重实利, 这对整个高品位的文化生产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总之, 面对21世纪的世界, 有两股风, 对作为东方文化之一的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是不利的, 这就是:一股是崇西化、远东方的风;另一股是重实利、轻人文的风。但是, 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 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 重视真正的文艺精品与学术研究, 拒绝全球化就是西方化, 主张东西方文化多元发展, 相互交融, 携手并进。事实上, 在文化上的真正全球化, 就是这种相互交流、互补互利的全球化。在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中, 作为东方文化的源头和代表, 中国的文化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她不仅深深扎根在东方国家的土地上, 而且越来越对西方具有吸引力。更何况, 近年来, 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刮目相看, 即使是出于实用的目的, 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学习汉语, 关注中国的文化。21世纪的世界, 正是以这样的情势, 为中国古代小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敞开着大门, 创造了条件。

三、让中国古代小说更好地走向世界

中国古代小说在新的时代中仍然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只不过, 这种生命力在新时代经受着严峻考验。

我们作为专业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 有责任为全世界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小说而多出点力。为此, 我觉得当前除了本身加强研究之外, 有三项工作特别要注意。

第一项工作是加强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包括中国的专业研究者与国外的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以及各国专业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者与各国的“国文学”研究者、“汉文学”研究者, 乃至同各种文化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由于历史原因, 有关资料往往分散在世界各地。相互交流, 可以互通有无。同时, 由于国别差异, 各国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文化心理、研究方法往往也多有不同, 相互交流, 可以优势互补。目前这方面的形势很好, 比之20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项工作是加强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理论的译介。中国古代小说要走向世界, 最主要的无疑是要使世界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普通大众能阅读, 这个道理是最容易理解的。这个工作就需要各国的文学、语言工作者合力来做。过去已做过不少工作, 有的就做得比较好, 如1939年伦敦出版的克莱门特·伊杰顿翻译的《金瓶梅》 (英译本名《金莲记》) , 因为得到了老舍的指导, 就翻译得比较好。但总体上这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够。在重视小说翻译的同时, 还要加强译介中国化、东方化的小说理论批评著作。中国古代的小说理论批评是有着与西方不同的体系与批评机制。我们在传播中国古代小说的同时, 也有必要让西方人领会与认同东方式的小说理论思维, 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接受中国古代的小说, 认识中国的古代文化、审美观念和民族风尚。

第三项工作是加强中国古代小说信息化、数字化工程的建设。就文学研究而言, 在全球化格局下, 运用电脑、电子网络和数码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包括小说在内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及文化典籍的电子文本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各种电子书库、期刊检索网站和专门的文学研究网站的纷纷建立并不断更新完善等等, 都为我们的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带来了重大变化。据有的学者统计, 目前至少有七百余种中国古典小说实现了数字化存储。但是目前的小说电子文本, 大多只有一般性的阅读功能, 不仅缺少相关的附加功能, 更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小说研究资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台湾、大陆的学者都尝试对《红楼梦》做一些数字化工作, 但其工作的细致性与应用性都有一些问题。近年来, 对于《三国演义》数字化工作比较引人注目。围绕着《三国演义》数字化的问题, 中、韩、日三国学者已开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的周文业先生与日本的上田望先生等, 都做出了一定的实绩。我期待着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收获。同时, 期待着其他小说的数字化也能乘势跟上。我相信, 在新世纪, 中国古代小说名著的数字化工程迟早会完成, 以促进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与传播。21世纪无疑是一个更加全球化的时代, 也是一个更加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必须紧跟全球资讯时代小说研究的新趋势, 促进中国古代小说更好地走向全世界。

最后要说明的是, 中国古代小说在不断走向世界, 同样, 世界各国的文学也在不断地走进中国。文学的交流是双向的。只有在这种双向、平等、互补的全球化潮流中, 世界文学才能繁荣, 各国的文化事业才能兴旺。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去迎接世界文学灿烂的明天。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要从大众文化的接受中得到检验。只有不断地唤起大众的记忆和热情, 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接受, 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 要让中国古代小说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除了依靠翻译、讲解, 让普通百姓直接阅读、欣赏和接受之外, 用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故事、精神来诠释当今现实的一些问题以及扩大到形成各种文化产品, 似乎也有它的必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们应该用开放的、现实的、大众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这不仅是指面向世界, 即使是面对中国的读者, 也是这样。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日本文学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日本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全面而深刻。这种影响,首先使日本人创造了一个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随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汉文学系统。所谓日本汉文学,就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它与日本人用日文创作的文学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两大支脉。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气魄的布局,细腻的人物刻画,对社会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还有从作者到作品的很多不解之谜,都使得这部作品极为耐读、历久弥新。《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900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它刻画了以源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爱情生活。《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从写作背景——所展示的场景均为本国的贵族阶层,及人物性格——两个主人公贾宝玉和源氏公子多情的性格以及对他们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一位大师曾言道日本文化深义的特质是“苦涩”与“闲寂”,而从《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四句诗中,读者是否也体会到这文字后面掩藏的苦涩呢?

一、作者背景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州贵族,祖父、父亲、叔父连续担任江宁织造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六次南游,五次就住在曹家,充分显示了曹家的财富和排场,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大概在曹雪芹二十岁左右,曹家因为贪污案发而破产,曹雪芹开始贫穷潦倒。对一个从富贵中长大的人来说,从衣食无忧到衣食无着,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变。于是,他以过去的生活为蓝图,开始创作《红楼梦》。《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息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后来,家道中落,在丈夫去世后,她曾做过皇后的女官,这期间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为她后来创作《源氏物语》储备了大量的现实素材。

从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出身和经历都颇为相似的两位作者,在他们的笔下诞生出两部颇为相似的文学巨著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两个女主人公

《红楼梦》中的潇湘才女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酸使小性的女子。宝玉于众多美女而不顾,独衷情黛玉,就是从黛玉身上找到了一种自己也一直追求的不加伪饰、未经世俗沾染的“纯真”。她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不相信所谓的金玉良缘,她要用自己的爱情跟那个社会抗争。她虽然征服了宝玉的心,但在那样的社会和大家族制度中她所追求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在当时的社会里,爱情不仅不是婚姻基础,还是离经叛道的另一种表现,所以,这一场爱情与家族制度的战争中,她最终以痛苦而死做为对自己爱情的最后的捍卫。

《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是源氏公子众多姬妾中的一个,她是一个名门子弟的私生女,这样错综的命运,使她一方面出身名门,一方面难以见人。于是,当源氏公子在她十岁左右把她偷接到自己府中时,就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这一生的职业是做源氏公子的姬妾,她这一生的追求是让源氏公子喜欢、不被厌倦。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命运,还是当时日本所有待嫁或已嫁女人的命运,她们必须要成功地依附上一个男人,只有男人才能保障她的生活和荣耀。相对来说,紫姬是成功的,虽然源氏公子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女人,但紫姬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他一手将她养大,她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妻子,这种既是亲情又是爱情的复杂情感使他的心一直停驻在她身旁。虽是这样,紫姬的一生也是痛苦多于幸福、等待多于相聚。

黛玉和紫姬虽然爱情的结局各有不同,但两个女人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女人一生的爱情、幸福、理想、追求都只能依附在男人的身上。

三、两个男主人公

光源氏为《源氏物语》中的浊世浪子,贾宝玉则是《红楼梦》中的秽士叛逆。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却有着共同的命运:终生为情所苦,最终遁入空门。耐人寻味的是,紫氏部和曹雪芹在塑造他们各自心爱的主人公时,都为他们的身世遭际串上一条佛教色空观念的主线。《红楼梦》第一回云:“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由空空道人这一《石头记》第一阅读者的反应,道出“空空”与“情僧”实为一体,在“空—色—情—色—空”的流转中,情是参悟的媒介和对象。“情僧就是情之真觉者,是对情的神识彻悟,葆有情的慧性灵根,达到情的涅磐境界。”这不仅适用于“绝代情痴”贾宝玉,也是对多情的源氏公子一生的形象概括。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生命便是一个由情悟空的过程。

四、语言风格

《红楼梦》用纯北京话写就,北京方言音调悦耳、词汇丰富等特点在红楼梦里充分发挥出来,宝玉的丫头小红回答凤姐的那一段话,把一群身份和关系互不相同的人的一些凌乱言语,用极快的速度、极精练的语言表达得非常清楚,这无不得益于北京方言的特点。

《源氏物语》大量引用汉诗及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使读者读起来经常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紫式部在书中152个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布设了131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句和诗句,作者仅引用的“白诗”即达90余处。尤其是作为《源氏物语》情节发展基础的第一帖《桐壶》,基本上是套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框架,使《长恨歌》的主题几乎贯穿全书始终。

无论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多么巨大、强烈和持久,日本民族出于自身的实际需要,都会对其进行认真地鉴别、甄选,最后再谨慎地取舍。因此,这种日本化的过程,加之日本岛国民族固有的审美特点,便使中日两国文学产生诸多差异。

中国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与政教的关系,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等重大社会功用,强调政治与艺术的统一;日本文学则游离于政治,不主张将富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引入文学,具有较强的超政治性倾向。《红楼梦》的总体艺术风格是文词奇巧,悲喜映照,表面温和、委婉,而内含刚劲悲壮,写人叙事,笔含春秋,真假互见,把本能的色欲净化、雅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慷慨悲歌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悲怆之美感。日本文学重视内心的感受,强调“以心而求情”,属于主情主义文学,追求的是优雅沉静、细腻纤弱的文风。《源氏物语》的总体艺术风格是通俗优美、文词高雅,全书无一秽笔,充满诗情雅趣。女性心理明显,感情丰富,写人叙事缜密细致,行文流畅、舒缓,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化温柔典雅的艺术风格,清新恬淡,温柔委婉,给人一种柔婉之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一是促进了日本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日本最初没有文字,只有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等。中国典籍东传之后,日本人才借用汉字创作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国典籍的东传,日本书面文学的诞生肯定要推迟许多年。二是丰富了日本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日本古代歌谣的音拍是不规则的,从两音到九音,长短不一。日本古人似乎从五、七言汉诗的音律中,找到了和歌的最佳途径,最终使和歌得以以“五七五七”七音相间的形式构成。也就是说,中国的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定型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了日本文学的风格。日本《源氏物语》的作者就从白居易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长恨歌》中,汲取了大量的滋养。江户时代,中国的志怪、传奇小说的怪诞离奇、飘逸而富有想象的文风,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巨制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的假名草子、浮世草子、读本等通俗小说的流行,使日本这类作品更具有魅力。四是中国古代文学促进了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日本首部歌论《歌经标式》为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部歌论从批评标准到和歌创作的方法、论歌病、歌体等理论体系,基本上都以中国的诗论为依归。至江户时代,我国明、清时期的诗论“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等,对丰富日本文学理论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中国古代文学为日本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日本《古声记》、《日本书纪》里的神话以及《今昔物语》等书中的佛教故事,有不少取自中国典籍。日本传奇故事《竹取物语》的情节,与我国的民间传说《斑竹姑娘》十分相似等等。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日]西乡信纲等著.日本文学史[M].佩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上一篇:春雨后心情的句子下一篇:综合应急演练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