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2024-06-12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精选12篇)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1篇

第一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1《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3《古诗两首》和练习一。

《师恩难忘》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及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鼓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古诗两首》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练习一共设计五项内容,包括语文和生活、朗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读自悟能力。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第二课。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用指定词造句。

3、进行诵读,口语交际训练。

4、理解并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朗读、背诵、复述课文。

2、学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造句。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师恩难忘》..............3课时 2《陶校长的演讲》...........2课时 3《古诗两首》...............2课时 练习一.....................3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2篇

整理人:王燕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西部的昨天、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及词语,能够通过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各课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第一课《草原》:

原虚化目标为:感受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体会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草原风光及风土人情,通过迎客、待客以及联欢等场面的描写,体会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

评价方法设计:

1、想象一下,在敬酒时宾主双方都说些什么?

2、夕阳中,作者一行人要离开了,大家话别是又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丝绸之路》

原虚化目标为: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评价方法设计:举行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交流会或办一期有关丝绸之路的手抄报。

第三课《白杨》

原虚化目标为: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抓住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并结合前文的环境描写和兄妹俩的对话,体会白杨树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白杨树与边疆建设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评价方法设计

1、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说说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描写,认真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说说从中又能感受到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4、找出父亲在谈论白杨树时的神情变化,思考父亲在想些什么?

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原虚化目标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精神。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体会“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从铁路修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建设者们想出的解决办法中感受建设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评价方法设计:

1、找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3篇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发展顺序;2.通过阅读,感受远古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寄予的思想感情,体会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3.学会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展开合理想象,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嫦娥接济乡亲们”和“嫦娥巧妙地和逄蒙周旋”两处必须想象一处,带着自己的感受复述)。

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体会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的品质;2.学会抓住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复述故事。

设计理念:1.教学不面面俱到,一课一得,根据教材特点及课后练习的提示,决定本课主要目标是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2.用教材教,教材“神话故事”仅仅是个例子,读故事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读、想、述的能力。读——初读,读正确,读流利;充分读,了解故事发展顺序;反复品读,走进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嫦娥的献身精神;想——围绕故事情节,边读边想,认识人物形象;想象情景:嫦娥会怎样接济乡亲们、嫦娥怎样与逄蒙机智周旋?为创造性复述故事准备;述——通过两次复述(按照原文复述、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口述故事等能力。3.先学后教,当堂反馈。本课经过几轮的先学后教,反馈指导,根据学情分层指导,不断强化训练,达成目标意识强。

设计思路:1.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理清“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中共有三位人物,本课着重研读一个人物——嫦娥。根据文中对她的语言、行动、心理等的描写,合理想象,体会其性格特点,引领学生分辨人性的善与恶,好与丑。3.两次复述课文。第一次:了解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基础上按照原文复述,第二次:根据故事内容想象嫦娥会怎样接济乡亲们、嫦娥怎样与逄蒙机智周旋?(两点选一点)带着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做个调查,喜欢听故事的同学举手?喜欢听神话故事的同学举手?(激励)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学生齐读课题,“奔”是个多音字,在课文中读(bèn)。解题:奔,奔向。

二、基于学情,比读课文

1. 了解预习情况,基于学情,检查评比。

(1)指名3名中等生读课文;(2)指名评价、激励。(“逢”与“济”;边音“婪”;翘舌音“诈”)

2. 同桌检查五六自然段朗读情况。

三、比课文内容熟悉情况,按原文复述课文

1. 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可以把课文内容想象成几幅画面。(2)按课文的顺序将下列词语填在括号里。

2. 指名交流,板书:“后羿射日”→“智斗逄蒙”→“嫦娥奔月”→“后羿追妻”→“思念期盼”。

3. 根据小标题,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复述故事。

(1)看课件提示,自己练习复述,要求:按顺序、抓住主要情节讲一讲故事主要内容。(2)交流,评价反馈。

四、阅读课文,体会嫦娥品质

(一)1.学生自学。自学要求:默读课文,思考,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嫦娥的哪些方面值得大家怀念?画出相关语句,批注,尽量在4分钟内完成。2.反馈。(1)同桌交流;(2)指名交流,体会在两点上:※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平时怎么帮助贫苦人的例子谈……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接济”,像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所以乡亲们都——十分喜欢她。板书:心地善良(继续交流)※不让坏人逢蒙害人,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二)1.学生自学。自学要求:(1)读熟五六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重点思考嫦娥会怎样机智地和逄蒙周旋,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对话、动作、心理活动等。(2)发挥想象,同桌演练。尽量在5分钟内完成。2.教师引导到位:嫦娥是主角,怎样拖延时间?根据逄蒙的威吓机智应对?3.反馈、评价。指名2位学生演练(根据情形,可以先指名一组学生,如果嫦娥演得不到位,评价后再请一位演,教师做逄蒙配合),生评价后,教师采访嫦娥扮演者,体会嫦娥内心世界的善良勇敢。

4. 板书:机智勇敢舍己为民,引读(有感情)第6自然段。

五、比创造性复述故事

1. 复述要求。

练习有感情地复述三四自然段,“嫦娥接济乡亲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复述;

练习有感情地复述五六自然段,“嫦娥巧妙地和逄蒙周旋”想象细节,带着自己的感受复述。

(两处必选一处练习,5分钟)

2. 生练习讲述,师相机引导(以讲为主)

3. 指名两名中等生讲述,再评价。

4. 同桌互讲,评等级。

六、小结,课堂练习

1. 创造性流利地复述整个故事;

2. 想象嫦娥与逄蒙机智周旋的情景后写下来。

语文备课五要诀 第4篇

怎样备课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归纳为“五字”要诀,即抓(抓准教学目标)、理(理清教学环节)、找(找出品味亮点)、设(设计探究话题)、创(创造拓展链结)。

一、抓(抓准教学目标)

法国教育理论家说:“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就一篇课文而言,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和语文活动不能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究竟教给学生什么,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只有目标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目的清楚实在,才能量体裁衣,有的放矢。而在通常所听的语文课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目标太多

不少老师在一篇课文里解决许多问题,只要是自己备课时钻研到的东西就一骨脑儿全教给学生,不管学生需要不需要,认为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学得越深越透。其实,语文教学目标应该简单一点,不要给学生妄加过多自以为是、拔苗助长的不切实际的目标。

2.没有目标

上课舍本逐末,迷途忘返,甚至以引起兴趣为名,采取种种不妥帖的做法,追求所谓“奇特”,远离真正的目标。事实上,要想真的发挥范文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绝不能“闭上眼睛捉麻雀”,要像于漪老师说的那样:读懂教材,拿稳手中的“失”,了解学生,摸清“的”的具体情况,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善于拎出课文的要点,尤其是长课文,更要透过繁富的文字拎出全文的要领,教学要点拎准了,就可大胆地删剪旁枝繁叶,使重点突出。

二、理(理清教学环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曲折,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渐入佳境,领会无限风光。课堂教学也一样,课上得平板或零乱,就会令学生昏昏欲睡;上得有起有伏或有条有理,就能引人入胜。

如湖南一位老师创设的“情趣导学实验成果”的实现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情境导入

即根据教学目标,通过演讲、故事、谈话、示物、音像等方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学习。

2.掘情愫导析

即充分发掘课文本身的趣味因素,引导学生透视教材美的层次,捕捉美的感光点(要么感受一点、要么欣赏一篇、要么突出一句),使学生在轻快愉悦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

3.激情趣导练

即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设计出灵活多样的话题或问题,让学生趣练,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

4.情源导流

即根据“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的原则,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为宗旨,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将语文知识训练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情感不断拓宽,学习语文在更大范围内有所“得”。

这几个环节变传统的“灌”为“导”,寓“教”于“趣”,老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步步推进,让学生在愉悦中由浅入深的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及技能,发展个性特长。

三、找(找出品味亮点)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过:上课最忌平铺直叙,平均用力,即使有吸引力的内容,如果四十五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像流水般的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所以,老师在备课中必须抓住关键的地方用重锤敲,也就是找出“品点”,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句、段,把分散的知识贯穿起来,真正做到学习语言,应用语言,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值得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老师在备课中找准找全值得一品的词、句、段,但在“教”中要巧妙的变为引导学生“找”的活动,正如中国画的布局一样,讲究留白;二是对品点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品”,尤其要有学生活动时间较长的层次清晰的品读活动,因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别出心裁地读课文,老师要和学生一起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从而掀起课堂的高潮。

四、设(设计探究话题)

“学而不思则罔。”研究表明,感悟不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因,问题才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探究话题,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新的教学大纲和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其构成的核心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故而明确规定要开展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探究话题,可以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训练思维,进而训练语言,因为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当然,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所以,探究话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材,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通过话题的探究,学会感悟、学会创造、学会提问。

五、创(创造拓展链结)

“创造拓展链结”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教学行为,它更是完整一节课的环节,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巧妙的拓展延伸,可让整节课锦上添花。如,结合课文有特点的句、段做一点仿写;结合课文目标,选择相关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扩展阅读,然后或摘抄或写读后感或做读书笔记;结合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做一些收集、整理、归纳方面的事宜。只是这些活动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语言思维训练为本位,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本位。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不但在更大范围内有所“得”,反过来又产生更持久的探索语文宝库的欲望与情趣。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台是一片神奇的沃土,如果教师都能像有经验的导演那样,课前对教材、对学生的特点认真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做一番精心设计,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都巧做安排,就能切实废除繁冗、呆板的讲解,既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5篇

参加人员:

地点:

时间: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走进祖国西部”为专题组织教学,教材选择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从多个侧面了解西部的建设与发展,了解西部的文化与风情。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走进祖国西部、开发西部、建设西部的情感。《草原》、《白杨》、《丝绸之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叙事与写景相结合,优美的语言文字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得益彰。

教师在教学本单元内容时,要注意激发学生了解西部,走进西部的兴趣,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积累优美句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回顾·拓展1”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不断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写作方法,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在交流中能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2 0 1 1 ~ 2 0 1 2 学第二学期集体备课 1.本单元的20个生字,会认、会写、会用;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的27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用自己的话讲述文中故事。4.体会重点句、段的含义。

5.积累本组课文中的优美句、段,并试着背下来。6.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7.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朗读、领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2、有意地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整合。

3、通过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并激发口语交际和写作欲望,进行写作。

4、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

四、教学措施及手段:

1、重视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读、悟理解课文。

2、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扩展的知识面,增加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3、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继续引导深入生活,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吸收科学知识,努力提高科学素养。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6篇

主备人:周鲜艳

参加人:孙维千 伍卫华 吉根华 张善聪 陆海水 陆楠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课文26篇,分为7单元,每一单元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组织,分别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所选课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裁多样,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视野。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进入了高年级,相对于中年级的教学来说,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次习作、一次练习,三篇课文分别为《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述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课后作业第二、三题教师应该抓住,让学生细致体会。

《陶校长的演讲 》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掌握这篇课文的大意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有哪四问,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四问。重点之二就是学习陶行知的语言,他讲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问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设,有深入透彻的说理,也有浅显易懂的比方

《古诗两首 》之《寻隐者不遇》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见这件事。《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虫图,描写出了孩童的天真。不过最有趣的应该是他闭口立之后在想什么呢?

《练习1》中的语文与生活安排了两个情节:写儿童诗和背诵描写风的古诗。写儿童诗因为是续写难度不是太大,但是,教师在此处不妨教学生写一写儿童诗。背诵带“风”的诗句,对学生来讲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教学在学生背诵之

前可以多补充一些含有“风”的诗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

诵读与欣赏中编者给学生编排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特色很是鲜明。诗后编者还附了一个问题,“诗中有画”,如何看出画来?这才是重点。

学会请教,这个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如何把话说得体,学生应该不存在问题。

《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主要要求学生抓住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两件小事来写,要写得细腻感人。幸好,这里有课文作为范例。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7篇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们五年级组全体语文教师,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备课组教学素养。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图书资料和现代网络资源,学习优秀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结合学校“骨干展示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学习了骨干教师们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尝试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提高了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区、署组织的教研活动,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认真按时完成了校内、校际听课、评课、教师论坛等活动;积极撰写教学随笔,结合教学改进目标,完成教学案例,反思课堂教学得失,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索;以校园论坛为阵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困惑,进行“每月一学”的主题论坛学习和交流活动,提升了自身内涵。另外,组内三位成员在这学期参加了新农村教师培训,在培训期间,她们不管教学任务有多忙,都能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与,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加强教学常规,落实教学五大基本环节。

在教学常规上,本备课组教师从不马虎,备课时,细读文本,备教材、备学生,体现出同课异构,并于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上课时,利用好教材这个教学范例,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利用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讲究课堂三十分钟的实效;对作业的设计合理科学,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并及时进行批改、订正,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教师们都能用课余时间,认真抓实、抓好提优补差工作,提高合格率和优良率。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做到每单元对学生进行一次考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改进以后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贯彻“十六字”方针,落实“新课标”对小学五年级的“双基”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了五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增加阅读量;加强落实了教学中的读写整合,加强写作训练;作文批改做到以鼓励学生为主,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四、围绕课改目标,改进自身不足。

备课组成员继续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为载体,结合学校、教员组,以及教师个人的薄弱点、困惑,制定了符合自身的改进目标,并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围绕目标,改进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积累教学经验,利用学校教研平台,切磋教学问题。

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备课组教学水平。

1、勇挑重担,无怨无悔 当贵州桐庐学校的老师来我校后,费老师和毛老师就忙开了,她们勇挑重担,为来校的老师们上了两堂精彩的课,课后,她俩还忙前忙后,为他们传经送宝,受到了他们的好评。

2、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督导任务

督导之前两个星期,我们备课组成员总是凑在一块儿,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挑选教学内容,然后一起研究每一课课文,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再一起设计教案,进行听课磨课,真正体现了备课组团结协作的精神,顺利地完成了督导的任务。

六、不足与改进之处 也许是办公室的关系,也许是本人第一次担任备课组长经验不足的关系,总感觉大家凑在一起的时间少了,研课磨课的氛围没有以前浓烈,希望在下学期能加以改进,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大家能凑在一起,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

江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8篇

1.学会几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 初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日出) 读到这个词语, 大家都不会陌生, 日出以它独有的神奇瑰丽、变幻多端而赢得了古今许多诗人的青睐。 (出示句子)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曾在圣井山之巅留下了“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的豪迈诗句。

2. 太阳每天朝起夕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你见过日出吗?有什么印象? (板书:日出)

3. (1) 导入课题, 读课题。

(2) 介绍作者巴金爷爷。

(3) 师补充:巴金, 原名李尧棠,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有《家》、《春》、《秋》。

二、初读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 课文有6小节, 请6位同学来读, 其他同学一边听, 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相机正音:慢慢儿

一刹那重担重围)

3. 交流: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巴金爷爷为了在海上看日出, 常常早起, 写下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 并发出了赞叹。【承上, 在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之后, 此环节的教学并没有嘎然而止, 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生成的契机, 进行思维的提升和方法的总结。而这一切, 并不是由教师口授言教, 而是让一切都从学生中来。“新基础教育”提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生命力从何而来?就从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充满智慧的思维中来。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个体, 教师需转换旧观念, 不以自我认识为课堂主宰, 而要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善于引导、心中有学生、言语显大智的老师。在学生一次次不断修缮改进的答案呈现过程中, 我们不应忽略孩子们智慧摩擦出的火花, 当我们将课堂毫无保留地交给他们, 充分尊重他们完整的思维过程, 并试图发掘亮点时, 孩子们的表现是相当精彩的。他们或根据课题的提示, 或根据课文的内容, 或从前一位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获得启发……直至获得一种宝贵的学习经验:根据课题的提示, 并结合课文的内容来组织完整的语言, 提炼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的确是个好办法。】

三、理清脉络

1. 同学们, 如果请你给课文来分分段, 你会怎样分呢?默读课文, 可以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

2. 交流 (……)

【有效的小组学习是语文课呈现精彩生成的有效手段, 在讨论的过程中, 诸多小组对文本的分段都有各自的想法。交流时, 教师只是负责将各组的答案进行板书, 不以个人观点参与及影响。得出多种分段法。众说纷纭, 必有正误之分。还是把足够的空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请他们自行判断几种分段方法的合理性, 不同的分法, 就请他们阐述各自不同的理由。在整个辩证思维的过程中, 学生为本, 他们也更喜欢这种课堂氛围。有互动、有发现、有乐趣。“新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过程, 提出“有向开放—交互反馈—积聚生成”构成的“互动生成”式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教师通过开放的手段激发、捕捉、利用、组织学生各种性质的资源, 释放, 并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资源的过程。有目的、有指向地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有一颗生命自觉之心。主动、积极、自信, 展现出独具魅力的生命光彩。】

3. 学生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 (指读)

4. 刚才大家找的呢, 有很多都是描写日出景色的句子, 我们也感受到了, 巴金爷爷的笔触非常细腻生动。

我对文章最后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 (出示: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6. 你能给这句话换个句式, 变成陈述句吗?

7. 同学们, 你觉得什么叫“奇观”? (奇特的景观)

8. 我们的生活中, 你见过哪些奇观呢?

9. 这海上日出, 作者称之为奇观,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细细品读第一段。 (自由读)

1 0. 你读懂了什么?

a.天没有大亮, 周围很静, 说明了什么? (时间很早)

b.这样的早起只是一次吗? (常常)

c.你感受到了巴金爷爷怎样的心情? (非常期待能看到日出)

1 1. 有这样一种期待的心情, 必定是为了等待欣赏一场奇观!

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日出之奇特, 我们却能从巴金爷爷的心情中体会到。请你读一读第一段, 感受这种期待。

1 2. 这一切的等待和辛苦都没有白费, 在看过海上日出后, 巴金爷爷由衷赞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齐读)

1 3. 欣赏美丽的海上日出。 (出示图片)

日出时, 太阳、海水、天空, 分分秒秒都在发生变化, 它们互相映衬, 绚丽多姿,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想, 技术再高超的摄影师都无法记录下那种变幻之神奇。巴金爷爷却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一奇观, 我们不禁感叹语言文字的无所不能和妙不可言。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有它界定的教学目标, 学习字词, 读通全文, 了解大意。要完成目标并不困难, 但怎样使课堂丰实有趣, 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为了追求第一课时的精彩生动, 我们往往走入误区, 那就是“教学目标逾越”。将许多第二课时该做的事儿, 乾坤大挪移到第一课时, 结果导致教学环节零碎, 训练点都只是点到为止, 看上去很热闹, 而忽略了语文课堂最根本的“扎实清简”。明确第一课时要教什么, 了解孩子们需要获知什么,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课堂即会有真实的生成, 真实的, 就是精彩的。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 我想到了以下两个关键词。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9篇

本期的翻转课堂,选登实训活动中的一个特色少先队“翻转课堂”备课案例。这一案例从课前学习到课堂组织,再到课后拓展延伸,流程清晰、任务明确且易于操作,对少先队开展此项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活动名称:

插上艺术的翅膀飞翔

设计思路:

滁州地处安徽省东部,景色秀美,文化底蕴丰厚,艺术氛围浓郁。滁州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景观给少先队员们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资源。

根据《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五年级“争当阳光好少年”的教学要求,本中队的队员们在相互商量并听取各方的意见后,设计了《插上艺术的翅膀飞翔》这堂少先队活动课。要求队员通过活动课展示分享艺术之美,争戴艺术章,争做阳光少年。

艺术素养是阳光少年的必备素养之一,艺术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这节课由辅导员确定主题,通过“翻转课堂”,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发挥队员的主动性。

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激发全体队员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以争章为契机,提升队员的艺术素养,同时培养队员爱家乡、爱祖国的朴素感情。

分享艺术成果,今日争做地方文化的宣传员,明天做世界文化的传播者。

课前,队员们经过探索、搜集,准备了资源包,经过导师指导和帮助,最终确定内容如下:

一、配套资源包:

1.艺术与生活PPT

2.地方的宣传视频、图片

3.寻访当地艺术家的影像资料

4.准备课外衍生视频、图片

二、本课时任务单:

1.完成学习任务单:说出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并准备在课上展示。

2.寻访当地一项民间艺术的代表人物或作品,并准备展示其中一项。

3.队员设计艺术章。

活动过程:

环节一:知艺寻根

了解艺术,寻找艺术。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聆听美妙的声音,幻化成动听的乐曲。我们要把这声音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每个人都听到中国的声音……

欣赏配套资源“生活与艺术PPT”(艺术的形成与文化的传播),让队员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道理。

环节二:喜艺赏技

发现艺术,欣赏艺术。各小队分享任务单,展示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和作品,畅谈自己的艺术梦。

第一小队队员分享:我是戏曲爱好者,我最喜欢黄梅戏,它的发源地是我们安徽。这是我参加戏曲表演的剧照。

第二小队队员分享:我喜欢绘画,我的家乡在凤阳,凤阳凤画已经成功申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现在也在学习凤画。

第三小队队员分享: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无论到哪,我都习惯带着我心爱的相机。这组照片是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去大连野生动物园玩的时候拍的。

环节三:传艺争章

有梦想才有创造。本中队队员曹誉馨作为滁州市唯一的参加全国第七次少代会的队员代表,在大会中担任了地方文化的宣传员,激励每个队员今天争做地方文化的宣传员,明天做世界文化的传播者。

队员一:我的家在安徽省滁州市,那里有风景秀美的琅琊山,山中建于宋朝的醉翁亭因欧阳修所著的《醉翁亭记》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下面请您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进名篇《醉翁亭记》。

队员二:我的家在安徽省凤阳县,那里除了有凤阳凤画,还有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请看,这就是凤阳花鼓!

队员三:大家知道《儒林外史》吗?作者吴敬梓就是我的老乡,安徽省全椒县人。如果你到全椒来,一定会被那里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

队员四:“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大家一定都知道这首民歌,它的发源地就是我的家乡安徽天长。欢迎你到鱼米之乡、安徽的东大门——天长来做客。

活动拓展:

1.我们是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的少先队鼓号也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形式。看,这是我们参加鼓号大赛时的照片,下面我们给大家演奏一曲!(鼓号表演)

2.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艺术更是博大精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伟大。(分享传播祖国文化艺术的视频、图片)

结束语:愿我们的队员,今天争当地方文化的宣传员,明天做世界文化的传播者,做一名阳光好少年。(队员自评、互评,辅导员为每位队员颁发艺术章)

执笔:郭 洁 禹强云

导师点评:

“翻转课堂”是课堂与课外的学习内容的翻转,是学习主动性的师生翻转,也是少先队员学习方式的翻转。队员们为达成学习目标,自主式、自由式的自我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导,海量的信息资源被队员主动选择并加以归纳,而课堂则成为展示、交流、互动、分享、碰撞的平台,也可以成为再认识再提升的检验场。

本中队设计的“插上艺术的翅膀飞翔”活动课真正意义上体现出“翻转课堂”的实质,其理由有如下几个方面:

1.把原本抽象的艺术在自然之美、生活之趣中拉近到队员身边,从而让他们体味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深刻含义。

2.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予队员自主的选择空间,可谓艺海拾贝,趣中寻乐,乐中求知。

3.从队员的喜好入手,由近及远,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梦想,为其争当阳光少年增色添姿。

4.“寻访”为队员接触社会、走进生活、尋找美发现美提供了生动的课堂,贴近了孩童的身心趣好,同时也提高了能力,增长了才干。

5.在展示中,把感悟和内化与同伴分享,增进了友谊,交流了情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6.赞美家乡,激发队员的爱国情怀。丰富的前期自学,多彩的资源分享,快乐的表达形式,满意的成果收获,可谓是值得推广的优秀少先队活动课。

五年级语文第一次备课 第10篇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思路和教研组的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1、实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把课堂还给学生。

2、全面推行 “四类五步”教学模式。

3、着力有效地推行“20+20”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4、紧抓集体备课,打造组内优秀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落实每周一小时的校本培训。

(2)听名师讲座、名师课堂、学习名校教师报告,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

(3)每月记录不少于2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

2、有效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本学期组内教师集体备课达到25节以上。着重抓好集体备课的五环节:个人预案、集体研讨、整合实践、认真反思、实践成案,在各级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中完成好做课的角色。

3、同伴互助,组内献课,加强技艺切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组织好组内教研课,本学期组内教师同课异构2节,并组织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多学习,多探讨,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本学期进行临帖式教学四次,组织组内教师集体观看名师课堂教学视频,学习名师课堂教学优点,大胆临摹名师课堂,认真总结得失,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4、在备课组内推荐优秀教师,通过备课组内集体备课、反复磨课、说课返备,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5、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6、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常规进行。

7.重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做到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8、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语文活动(如讲故事、演讲、实践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9、严格落实20+20的课堂教学模式。

10、关爱后进生的学习成长,每位教师帮扶2名学困生,建立学困生档案。并制定具体的辅导措施和辅导计划,对他们采取“三优先”政策,即优先调动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先提问学习困难学生,优先批改学习困难学生作业,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尽可能做到面对面的个别辅导,严控低分率,争取完成每学期转化两名学困生,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

五年级集体备课第一次活动简报 第11篇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2016年9月5日东川四小五年级语文组织了第一单元次集体备课活。本次 备课地点: 五年级办公室, 参加备课人员:五年级语文全体教师 ,中心发言人:朱成勇老师。备发言—集体讨论第一单元教材重点难点,1.《师恩难忘》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2.《陶校长的演讲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 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古诗两首 》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感染熏陶,培养想象力。4.习作1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课文的教学要注重理解课文,能完成课后思考。《师恩难忘》重点研究感悟“师恩难忘”,表达尊师感情。《陶校长的演讲 》了解“总——分——总”的文章结构方式。《古诗两首 》之《寻隐者不遇》寓问与答,平白如话的写作特点。1.教师应有有相关知识的准备,适当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宽学生视野,增长知识。2.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会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3.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如进行演讲,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课时安排: 讲读课文:每课2课时,习作:3课时。单元练习:3课时。另外: 1.结合教师节,收集有关歌颂教师的诗文,给老师写贺卡。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法的设想等方面进行讨论发言。集体备课时,除上课教师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和教学实施方案。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第12篇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多项训练内容,即引导学生开展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与爱读书人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或访谈、辩论等;并紧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获和体会。

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学会一些读书的方法,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生命内在的需要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等词语。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5.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6.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

7.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8.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9.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梳理叙事类文章的脉络; 2.通过描写,体会作者窃读时的心情; 3.激励学生珍爱读书,奋发向上。

4.通过学习记叙与描写的语句,体会文中“我”的心情;

5.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6.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7.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单元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2.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名言。

【单元教学建议】

1、注意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

2、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相结合。

3、强调学生自己的感受

我们关注课标,会发现多处带有“自己”这个词的表述,例如: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等。

【单元教学时间】

上一篇:描写人物外貌精彩句子下一篇:班主任在家长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