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阅读

2024-08-21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精选8篇)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 第1篇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阅读浅析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要想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更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我们有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由此可见,加强数学阅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一、读练结合习惯的养成

我们知道,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 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 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圆的认识”中,学习圆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圆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画圆时,有一只脚固定不动,是哪只脚?②在纸面上不停移动的是哪只 脚?它是怎样移动的?③同学们画出来的圆有大有小,那么什么情况下画出来的圆较大,什么情况下较小?最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潜移默化中,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二、应用题的阅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应用题教学,应用题的呈现要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应该努力实现应用题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增加有多余条件和开放性的问题,向学生提供鲜活的、真实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以凸显应用题的问题特征,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现在经常发现解应用题不会分析,有的题孩子解答不出时,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原因就出在学生的阅读能力上,特别是在解应用题上显得非常重要。我认为学生在读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做错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

三、推荐数学课外阅读书籍,加强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使他们多方面领会数学的美和数学的应用,我向学生推荐了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籍,如我国张景中院士的科普读物:《数学家的眼光》、《数学传奇》等。同时指导学生写阅读体会。

总之,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意识,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陌生领域施展才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发展,以真正达到“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 第2篇

1.安娜·伽拉佐利《数学真好玩》

推荐语:为什么我们要用10 进制?怎么用1 根棍子测量金字塔的高度?玩掷色子游戏时,猜几获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快来看看当过40 年数学老师的爷爷和小孙子菲洛的数学故事吧!众多数学老师不约而同推荐,鼎鼎大名的都灵大学还将本书列为数学普及计划的指定读物!一本小学、中学阶段不容错失的数学书,更是一本让人10 分钟就爱上数学的神奇之书。数学不再抽象,不再枯燥,跟随爷爷和菲洛在数学世界中探险,你会发现数学原来这么好玩、这么简单!2.李毓佩《数学西游记》

推荐语:主要收录了数学猴和猪八戒、数学猴和孙悟空、数学猴和沙和尚、海龙王请客四个系列故事。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到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你还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3.李毓佩《数学王国历险记》 推荐语:让数学教学变得有趣而生动。

推荐语:揭示过去几十年中数学教育方面几次大型国际比较研究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研究者们针对这些国际比较及华人学生表现所提出的解释和问题。4.杰克逊《数学之旅》

推荐语:收集了最为著名的100 个数学发现——每个发现都关乎一个难解的数学谜题,也都为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数学史上每一次进步和变革都离不开伟大的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汗水,正是他们不断地求知和探索,使得我们一步步地靠近数学真理。

(以下书单许多为分级系列书籍,只要按照年龄选择对应的一册即可。)1.万明华《贝贝妮奇奇卡的数学之旅》系列

推荐语: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老爷爷说:“目光游走于字里行间,便是走进一个七彩的世界。这里,每一个字,都承受着日月精华,濡染着花香。”走进“贝贝妮奇奇卡的语文·数学之旅”,去玩味、体验一幅幅图画,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故事,一个个幻想,一次次实验。2.王国忠等《新编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

推荐语:揭开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切奥秘,接触孩子心中的更多谜团,让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3.玛里琳·伯恩斯《开心数学故事》

推荐语:这是一套全面拓展孩子的数学思维、激发孩子数学潜能的分级读物。在经验丰富的数学故事和活动中,匠心独运,别开生面,颠覆了死记硬背数学定理、公式的传统学习模式,为孩子从生活的角度认识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各种巧妙方法。4.马卡罗内《三只小猪和七巧板》

推荐语:说起数学,我们总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背不完的公式、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图形……对学龄前孩子来说,数学学习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会问:“数学 那么难,怎么样才能把它学好啊?”其实,数学一点儿也不难!从日常生活用品的各种形状,到孩子心爱的小皮球,都包含着数学原理。只要让孩子学会掌握灵活的 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就会变得简单起来。5.米勒《小福尔摩斯训练营——数学探案》

推荐语:不仅有各种衡奇古怪的迷案,还有相关的知识补充,让孩子的知识面变得更开阔。训练营按难易不同,分“新手上路”、“强化训练”和“魔鬼训练”三个阶段,案件的难度逐步提升,提示则相应减少。如果能坚持到最后,头脑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成为机敏而能干的破案高手。6.襟天等《书架上的aoe:数学故事》系列丛书

推荐语:专为低年级的小学生量身定做,是小学生阅读起步的最佳教材。丛书分为《幽默故事》《恐怖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等二十本,二十种不同类型 的书交织成一个网状结构,丰富孩子多元的阅读世界。故事是孩子的最爱,从心理学上讲,故事又是人类智慧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它决定了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模式。由于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丛书选取的都是较为短小的故事,这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自信心。7.骆玲芳《神奇数学》系列

推荐语:数学是个顽皮的小精灵,无处不在,你爱读的童话里有它,你爱看的动画片里有它,甚至在你的美梦里也有它。但是,只有爱动脑筋的孩子才能发现它哦。现在和书中的小主人公安可、吉米一起,去寻找那些顽皮的数学精灵究竟都躲去哪儿了。

8.杨红樱《马小跳玩数学》系列 推荐语:马小跳将带着你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和乐趣。你发现过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吗?你发现过数学中的美和乐趣吗?这一本书,马小跳将带着你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发现数学中的美和乐趣。9.李毓佩系列之《数学动物园》

推荐语:有趣的数学演绎故事。跟故事中的主角一起进入美妙的数学乐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你还会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并不难学,它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一起到数学王国里去遨游吧!10.玛里琳·伯恩斯《奇思妙想学数学》系列

推荐语: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和构思巧妙的游戏,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讲得惟妙惟肖、情趣盎然。使孩子在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游戏中接触数学,并从此爱上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链接书目

低年级

1.关于分类与顺序

《蜘蛛和糖果店》(统计与概率)《让谁先吃好呢?》(排序)《避开恶猫的方法》(图表)

《一起一起分类病》(分类和组织)《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复合 分类)《猜猜看》(概率)

2.关于数与计算

《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数数 的历史)

《插砚岭》(加法和减法)

《世界上最帅的猪》(多种数数方法)

《鼓鼓和蛋蛋的梦想》(数的合成与分解)《奶奶的红裙子》(部分和整体)《真正的魔法师》(序数)《和邻居亲密相处》(分数)

《汪汪的生日派对》(加法和减法)《有想除掉的东西》(减法)

《都到我这里来》(10 以下加减法)《鸟儿鸟儿飞进来》(乘法)《各国的早餐》(分数和分配)

3.关于规律性与数学应用 《美术馆里遇到数学》(美术与数学)《很特别的音乐故事》(音乐与数学)

《燕子,你还记得吗?》(自然中的规律性)《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ABC 模式)《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建筑与数学)

4.图形与空间

《阿锤和阿蛋愉快的一天》(空间概念)《吃了魔法药的哈哈阿姨》(图形构成)《寻找消失的爸爸》(平面和立体)《点和线相遇》(点线面)

5.关于测量

《我家漂亮的尺子》(长度单位和测量)《我的一天》(学看钟表)《双胞胎兄弟》(量的守恒)《时间的故事》(时间)

《面包公主三姐妹》(测量工具)《最棒的蔬菜》(测量工具)《都陵村168 号》(比较)

《公主殿下来的那天》(面积比较)《成为好爸爸》(时间)

高年级:

《数学家的眼光》 《帮你学数学》 《童趣逻辑》

《果戈尔数字奇遇记》 《爱克斯探长》 《数学魔术师》 《奇妙的数王国》 《玩转数学》

《聪明泉》之二(数学趣话)《数学与头脑相遇的地方》 《生活的数学》 《故事中的数学》 《好玩的数学》 《数学故事系列》 《数学西游记》 《数学智斗记》 《开心数学故事》 《奇思妙想学数学》

《数学魔笛系列——数学方法趣引》 《数学逍遥游》 《我身边的数学丛书》 《可怕的科学之经典数学》

《加德纳趣味数学系列——数学的奇妙》 《数学游戏与欣赏》

《蚁迹寻踪及其他数学探索》 《数学无国界》 《数学游戏》 《数学趣闻集锦》 《怪物数学》

《数学花园漫游记》

《数学演义——好玩的数学》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语言训练 第3篇

一、在“读”中探索新知, 发表见解

叶圣陶老先生常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数学课本中的许多新知识都是和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系统地联系在一起的, 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学起来一般困难不会太大,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去自学就可以达到学习目标。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之后, 教师不直接讲授这些量的名称及其数量关系, 是让学生带着发现新知识的目的去阅读自学课本例题。读后提问:“同学们读了这一页内容从中知道了什么?”这时只有个别学生发了言。有一学生说:“我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单价。”另一学生说:“我知道了数量就是买东西的多少, 一共花了多少钱就叫它的总价。”很显然, 大部分学生没有发现或者说还不清楚本课的主要知识点, 那就需要让学生再去“阅读”课本内容, 再去发现, 进一步去理解。这一读, 就有许多学生举手了。有的说:“我知道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单价x数量:总价”这时教师激发追问:“你能举例说明一下这种数量关系吗?”有的学生说:“比如, 我买丁3支铅笔这是数量, 每支8分钱是单价, 用8x 3=24 (分) 这是一共用的钱叫总价。”还有学生说:“如妈妈买了3千克黄瓜这是数量, 每千克黄瓜2元这是单价, 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就是求总价, 用单价 (2元) x数量 (3千克) =总价 (6元) ”。这样举一反三, 大部分学生都能举出实例, 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数量关系。一节课下来, 不用老师多讲多教, 只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 再读再思考, 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 进而把自己的见解发表出来, 也就说明学生已掌握了知识,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也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在“读”中质疑问难, 开拓思维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 学生只有在读书学习中, 产生疑惑, 产生“愤”、“悱”的感受, 才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才能有积极的思维。 (1) 指读, 大部分学生对题意模糊不清。 (2) 默读, 鼓励学生提出疑点。学生这一读, 有了积极的思维, 发现了疑难:“第三个条件好像和前两个条件没关系?” (3) 指导读, 帮助学生找出难点词“一条路”让学生开动脑筋, 拓宽思路, 思考上面的疑问。这时有学生说:“第三个条件和前两个条件是有关系的, 因为修的是同一条路, 也就是说总路长不变。” (4) 轻声齐读, 这样通过学生的反复阅读, 反复思考, 质疑问难, 逐步突破疑难, 解决疑问, 不断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自学能力, 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在“读”中比较总结, 发展语言

在数学知识中语言文字有它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尤其是在文字应用题中, 有时仅一字之差, 就会使其计算思路和计算方法大不相同。“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比较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后, 想要叙述出来就需要用语言来表达,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反复品读, 斟酌字词, 比较异同, 找出规律, 并用通顺的语言叙述出自己的想法及观点, 牢固地掌握其方法。如教学文字题“350减去80乘以3的积, 差是多少?”指导学生列式计算后, 又出示这样一道文字题:“350减去80, 再乘以3, 积是多少?”首先让学生单读第二个文字题, 大部分学生列式出错, 列出了和第一个题一样的算式:350—80x 3, 丢掉了括号。教师接着就让学生同时默读这两个文字题, 比较其异同点。学生边读边想边比较, 很快就有结论了:前一题求的是差, 而后一题求的是积。还有同学说;“前一题中的350是被减数, 80乘以3的积是减数, 求是差, 先算 (80x3) , 不用加括号, 而后一题中求的是积, 被乘数是350减去80的差, 乘数是3, 所以要先算差 (350—80) , 要加上括号。”这样让学生读读比比, 同中求异, 不但使学生理解了算理, 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而且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锻炼, 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四、在“读”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扩展思维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而来的。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在新旧知识的联接思考。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 在学生初步掌握百分数的意义之后, 引导学生想一想, 我们学过的什么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分数。接着, 我又让学生想一想, 能不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 学生的情绪高涨, 有一位同学争先提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接着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本上的内容, 通过读让学生明白“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的比, 而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比”。因为分数和百分数只差一个字。”再如, 在教学“一列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6.25小时行驶了500千米, 行了全程的5/8。照这样的速度, 再行多少小时到达乙站?”一题时,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并画出线段图, 接着, 我做示范提出以下问题: (1) 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 (2) 未行的占全程的几分之几? (3) 未行的是已行的几分之几? (4) 已行的是未行的几倍? (5) 已行的与未行的路程比是多少? (6) 未行的与已行的路程比是多少? (7) 已行的比未行的多几分之几? (8) 未行的比已行的少几分之几? (9) 全程是已行的几倍? (10) 行完全程的时间与已行的有什么关系?等等。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 示范提出以下问题: (1) 能不能把“三条线段”改成“三条直线或射线”呢? (2) 能不能把“围成”改成“组成”呢?这样通过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 扩展思维范围, 使学生到提高。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 第4篇

【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习惯

一提到数学,大家往往会想到1、2、3、…… 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习题,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到一起。很多人都认为阅读与数学似乎没有太多的关系,其实不然。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经常批评学生“审题不仔细”、“粗心”,其实我认为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有所欠缺。

一、何为数学阅读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与日常语言不同的是除了文字语言外,还包括符号语言、图表语言、术语、公式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1.带着疑问去读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语言非常的简练、叙述非常的严谨,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乏味,不易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如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初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句话比较重要?学生提出:“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想一想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 “零除外”?我再问学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零有意义吗?最后精读第三遍,通过带着疑问去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边读边动手

第一,动手圈点字词句。众所周知,一代伟人毛泽东看过的书,圈画的痕迹比书中的字还要多。我们应教会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来突出重点,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在读比较长的一段概念或在理解文字题、应用题时,可以用横线或浪线画出重点的句子,用小圆圈或小三角形等符号标出重点的字词。

第二,动手画图。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边读边画图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圆的画法能有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个圆,画好后讨论:①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②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再要求学生画指定大小的圆;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圆,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再如:高年级的行程问题,用线段图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时很难的一道题目,把图画出来,结果就能在图中看出来了。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抓好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布置好下一节的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在书上用铅笔标画出预习题的答案,并摘记出不理解的问题。对预习的要求不要过高,但有无预习必须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除了课堂提问外,还可以巡视学生的课本有无预习的标志,也可让学生相互检查预习情况。

(二)指导课堂阅读

教师应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和习惯培养,要在备课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安排好学生的阅读方式。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先读后讲

对于浅显易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已经有一个初步印象,但未必能进行概括、抽象。如果让学生在课堂读一下,便可以加深已有的印象。这时教师的讲课就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只讲一些关键性的问题。

2.先读到讲再读

对难度较大、抽象复杂的内容,学生预习时就会感到吃力,感觉看不懂,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老师在此基础上再讲解,学生在听课过程中若还遇到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再予以讲解,最后再让学生读,就可以更为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课外延伸阅读

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伸,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比如我所带的班级订购了一些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等,使学生通过阅读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习惯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好动,对外界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安静不下来,不会分析题目,甚至一道题都读不完整。但是只要教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有很多学生就会叫道“哦,我知道了”,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将题目读完整了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数量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其次,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有这样的一道题:在图书室借阅图书的期限为10天,10天后超过的天数要按每册0.5元收取延时服务费。小明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5页,16天才能全部看完。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每天多看几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交延时服务费?很多同学把问题中的“多看几页”错看成了“看几页”,少读一个字,结果就错了。所以在读题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圈出题中的关键字词,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重视数学阅读 第5篇

东川区第四小学

施祖清

【摘要】 阅读不是语文学习的专利,学习数学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重视 数学阅读

【正文】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是数学阅读的由来。一直以来,大部分教师都认为阅读只是语文、英语教学的事,语文“读书节”活动更是进行得热火朝天。“阅读”似乎与数学绝缘,即使有也只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出现过这个字眼,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算式题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学生往往还没理解题目,教师就带领着寻找数量关系,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教材、搜集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和习惯。

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更能体会,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其终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德国教育家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传播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广厚在给母校同学做报告是特别指出:“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

我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18年以来,深切的感受到数学阅读水平低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数学信息的处理能力差,思维慢,审题能力差,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一学期下来,事倍功半。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适合数学阅读学习,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勤思多想。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要养成“读+思考”的读书方式。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易顾此失彼,因此,适当勾划,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不动笔墨不看书”,尤其读数学书,该画的画,该打重点号的,打重点,该写的写,这才叫读数学书,引导学生“看书不看表面的东西,注意 看重点”。

再者,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哪些文本阅读?

第一是概念教学中的文本阅读。数学上的很多定义、定理在小学阶段常笼统地称之为概念,这些概念的学习,不能单纯地强调学生去读、去背,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进而理解。例如,“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概念中要抓住“互为”一词,这就强调了“倒数”不是一种数,而是两个数的一种关系,不能独立存在,不能说像“5是倒数”这样的话。

第二是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文本阅读。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更需要进行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一段话中捕捉数学信息,找出解答问题需要的条件,抓住关键词分清要解答的问题。例如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有些同学由于没有很好地阅读题目、找准单位“1”的量、分清单位“1”的量已知还是未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常出现将该用乘法解答的题目用除法解答,而该用除法解答的题目却用乘法解答的错误(这里所说的解题方法指的是算术法,不含列方程解答的方法)。再如,昆明市东川区2015年春季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检测题中有这样一题“一间长9米,宽6米,高3.5米的教室需要粉刷四周的墙壁,除去门窗面积12.5平方米不刷,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费用8元,粉刷这间教室需要多少钱?”很多同学都没有认真审题,忽略“四周”一词,都按平时习惯计算了5个面。

第三是判断题中的文本阅读。判断题是小学数学常用的一种题型,通过这样的练习,旨在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这样的练习,时常以似是而非的题目呈现,因此,“数学阅读”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适时引导学生逐字逐字的阅读,找出其中的“破绽”是关键。

第四是定律教学中的文本阅读。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如果学生掌握好了,在计算过程中常常可以化繁为简,大大提高计算速度。然而,对于这些定律尤其对分配律的学习,学生往往不能灵活掌握分配律的变式,常常导致应用出错。

总之,面向未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发展,知识在阅读中建构,学生思维在阅读中被点化、被激活、被升华。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数学通报》,1999年; 2.蒋世信:《重视阅读数学课本培养提高读书能力》,《数学通报》1994年第9期; 3.厉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第13卷第2期; 4.辛自强:《数学中的阅读理解》,《德育与心理》2004年9月3期。

【作者简介】

施祖清,男,汉族,1978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第九届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现工作于昆明市东川区第四小学,电话:***

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浅析论文 第6篇

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基础、以情感交流为主导的语言学科。阅读以语言为载体,承载着文本的情感与心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美,承接文本传递的情,同时通过个性化的阅读行为,获得他们个人独特的情感认知与体验。下面就小学中低段阅读教学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低段以培养兴趣为主,情景呈现以直观化、生活化为主

教育教学行为只有在儿童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的限度内展开,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低段学龄儿童刚从幼儿教育的门槛跨入,学习要求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阅读将是他们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识字教学的基础上,通过讲小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通过评选“故事小明星”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和阅读欲望。

在文本的阅读中,要把呆板、生硬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儿童生活中能看到、摸到、观察到、了解到的音像、图像、模型、实物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语言,让他们在接近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感受文本内容的精美。鼓励他们大胆读、大声读,在文本与生活的交融中,获得自己的心灵感受,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

二、注重情感诱导,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经过低段学习的培养,学生已经能自主进行一些阅读活动,但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过程中,还不能有效地产生共鸣,教学中要适度加入情感诱导,调动抽象思维手段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情感,大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去体验、感受。在阅读中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受到细想教育和情感熏陶;在读中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体验是独特的,我们要关注个体差异,重视并珍视学生的独特发现和独特感受。

三、倡导积极主动的阅读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阅读之中,才能将身临其境的融入到文章中,深化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仅是一种读书方式,更是一种读书的层次和境界吧。

四、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之法,会自主阅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①有些文章可从课文总体结构入手,细细品读,达到总揽全文之目的。在教材中,这类文章在中低段教材中最常见。我们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总——分——总”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全文入手、整体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的基础上质疑,提出问题,发散质疑。②可以从“题眼”入手,从文章的重点入手,阅读全篇,达到阅读训练之目的,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题眼”,它往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最直接、最佳途径。③从设计阅读练习入手,理解全文。教师要抓住学生一睹为快的心理,让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把握文章大意。通读全文前设计一些练习,使学生能迅速融入文章,能紧紧围绕文章主要内容,对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就能更迅速、更准确。④抓重点词、关键句子,领悟文章主旨。多数文章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词、句,即中心句。对中心句反复阅读,细细咀嚼,再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深人体会。这样由中心句向全文辐射,既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又领悟了文章主旨。

五、注意学生阅读训练,加强能力培养,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阅读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还要注意阅读训练方法。首先加强学生朗读指导,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感情的手段。形式上,有范读、引读、分角色读、分组读、欣赏读、齐读等等,根据课文和理解需要而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在感知课文内容是时,采用的形式可用默读、自由读、小声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独立思考,进行勾画圈点,培养学生勾画圈点和捕捉课文内容的基本能力。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安排齐读、引读、比较读,教给学生阅读停顿、重音、速度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阅读教学中,在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后,理清层次,安排齐读,重读关键词、句子,体会人们对总理的无限哀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无论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我认为都到了理想的境界,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积累语言文字、而且培养学生热爱草原的思想感情也落到了实处。其次是读说写结合。读说写话是一个相互的过程,通过读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领会其中思想感情;而说写则是一个将知识应用,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体现。以说写促读,巩固了阅读成果。说话训练的方式很多,有口头造句、复述、对话、讨论、说一段物或事等。读写结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笔,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可以课文为“例子”,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

《小学数学趣味阅读》教学总结 第7篇

周文莉肖本春本学期,我们根据《泰安市实验学校校本课程选修实施意见》和学校“二期课堂改造方案”设计了“快乐走班”的课程开发,通过双周周三下午的走班活动,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也知道存在一些不足,现将本学期的一些点滴做法和教学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提高思想认识,端正走班教学工作的态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了让学生得到高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本校的课程,结合本校和数学教材特点,我们认为适当增加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内容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补充学生学习数学的资源,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充分展示教学的价值与魅力,让学生诸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提供切实有效地帮助。介于以上认识,我们端正了思想,为了让学生有个良好的发展,我们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让每节课学生都有收获。

二、下功夫认真备好课,争取课堂有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决定吧数学阅读课堂变成有趣的课堂,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们精心准备课,上好课,上网查资料,找资料整理,本学期我们分别整理了数学小故事,趣味知识阅读,数学小知识等资料丰富的内容讲给学生,有的让学生自己阅读,课堂上采取多种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玩得快乐中学到数学。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好玩的,同时又是蕴藏着无现奥秘的,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将来他们之中说不定就会产生数学家呢。

三、加强阅读指导,写好数学日记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有助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我们一般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并且在学生们阅读时,加强了对他们的阅读指导,让他们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所阅读的知识验证老师的讲解,敢说敢问,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以提高,同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包括今天读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感想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思维和动手动脑活动中来。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浅析小学数学阅读内化途径与方法 第8篇

一、质疑性阅读,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数学学习尤为如此,在阅读中对数学原理展开质疑,就是要发扬主动学习精神,积极探知数理各种等量关系,在质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快速抵达内容核心有促进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时,要注意给予学生更多启示,设疑要体现层次性,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展开思考、质疑,自然生发质疑是深入阅读的具体体现. 特别要提倡“好问”良好意识,凡事都需要问个为什么,只有勤问、好问、 会问,才能对数学原理内质展开多维度探索,不断提升数学学习品质[].

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计算工具的认识、电子计算器的使用”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一组题目: 57 + 26 = ( 82 - 49 = ) ,12 × 27 = ( 351 ÷ 13 = ) ,( 36 + 47 = ) ,( 41 - 18 = ) ,( 26 × 28 = ) ,教师让学生和自己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比赛开始, 结果老师赢了. 学生开始质疑: 老师,你没有动笔,为什么得出的数这样准确呢? 老师是不是事先做过了这些题目? 老师是不是脑子更快一些? 教师拿出计算器: 都是因为有了它,我才做得又快又对的.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计算器可以提高计算效率. 教师设计比赛内容,就是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教师解疑之后,自然导入教材学习.

学生开始质疑,不是要给什么人挑毛病,也不是对教材内容产生不信任,而是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质疑,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多视角审视,就是要找到走进学习内容核心的途径和方法. 让学生提出疑问,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行为,其他学生对此展开多元探讨,能够发掘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发散型思维得以激发和历练. 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思维进行梳理, 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认知系统性,这对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操作性阅读,实践验证数学原理内涵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大多都有可操作性,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等内容,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进行动手实践活动,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对应阅读. 数学阅读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要结合数学实践进行对照性阅读学习. 学生通过教材文本和现实操作相结合,自然能够清晰把握阅读要义. 操作性阅读,其实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用实践验证数学概念和原理,这种活用阅读自然能够抬升阅读品质,促生更多学习契机,为全面塑造数学素质奠基[2].

在学习人教四年级上“平行与垂直”时,教师先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阅读,然后组织学生移一移、画一画、说一说实践操作. 将铅笔放在方格纸上,沿固定方向移动,并将铅笔前后位置标记下来,让学生说一说铅笔前后位置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在移动、标记、对比中不难发现,铅笔前后位置形成的线段是相互平行的. 教师引出平行线概念. 教师让学生结合操作阅读文本,从具体操作中认识平移和平行,由此建立起来的阅读认知自然是深刻的、立体的.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让学生结合实践经历对学习文本展开阅读认知,体现的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认知规律. 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从生活角度对数学展开学习感知,然后结合教材文本理论进行对照,学生学习认知自然实现升华. 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三、讨论性阅读,集中学生集体智慧

数学概念内涵及外延推演都具有逻辑性,有些环节还比较抽象,学生需要集中集体智慧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这时开展讨论性阅读自然是十分有必要的. 讨论属于合作学习范畴, 教师要在学习小组构成、操作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让学生在阅读讨论时,能够提升针对性,让不同学生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数理问题展开多方位讨论,可以促使学生内化、深化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认知的深刻性、多元性和创造性.

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理清因数中间或尾末数有0的乘法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教师给出具体课例进行对比, 看哪一个算式更简便( 如图1) :

学生同桌讨论对比,很快就得出答案. 后一种算法要比前一种算法简便. 教师给出讨论问题,找出简便运算的算式,学生经过讨论,很容易获得正确答案,这说明合作学习是高效的. 讨论性阅读,在数学中的运用极为普遍,学习效果更为显著.

从学生寻找生活实例来看,这是集中集体智慧的结果,理论联系实践,阅读效果呈现出来. 讨论性阅读,这是小学数学阅读的重要形式. 小学生学习思维异常活跃,但稳定性较差,让学生单独思考会让很多学生感觉压抑. 如果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阅读,学生会积极响应,而且开展效果是显著的.

四、对比性阅读,实现认知横向联系

所谓对比性阅读,是指学生对阅读对象进行横向、纵向内质联系,对问题展开多元探讨,最后形成的阅读认知. 对比阅读体现的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在阅读过程中对认知进行层次性分解, 防止出现概念混淆. 有比较才有鉴别,对比阅读能够理清学生数理认知,系统掌握数理概念体系,帮助学生实现认知内化和认知升级.

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笔算乘法”时,教师给出一组笔算题目: 164 × 32 =54 × 145 =254 × 36 =217 × 83 =43 × 139 =328 × 25 = 教师提示: 列竖式计算时,需要考虑简便算法,要进行对比反思,要注意列竖式计算时,上面写三位数,下面写两位数. 学生开始计算,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让学生总结简便算法. 有的学生说: 列竖式计算要将大数放上面,小的数放下面,有些数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凑成比较整齐的数字进行计算,如43 × 139 = ,可以将139看成是140,然后在乘积中减掉一个43就可以了. 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了简便计算方法,这实际上是对数理进行深度阅读的结果,也是知识横向联系的效果体现. 乘法也能够进行交换律、结合律的实际应用.

有比较才有鉴别. 对比阅读应该是数学课堂学习的最常见形式. 教师让学生找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比对,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新知,在互动中掌握规律. 小学生粗心现象非常普遍,很多错误都是马虎造成的. 教师让学生学会对比阅读,就是要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学习真知. 开展不同形式的对比阅读,还能促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形成认知的横向、纵向联系,为建立完善学习认知创造条件[3].

上一篇:夏至时节有什么水果20下一篇:幼儿园数学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