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2024-07-08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精选12篇)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1篇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一、发挥主流媒体的导向作用

广播电视要坚持“实事求是、正面报道、服务公众”的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先进事迹鼓舞人,以模范人物引领人,以高尚情操感召人,以饱满的热情报道符合时代精神的新事迹、新典型,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并对社会较为关注的热点事例给予正确的引导、公正的评价。

(一)以歌颂时代精神为主旋律

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精品栏目《感动中国》,它以感人的事迹、震撼人心的精神,鼓舞着公众在坎坷中前行。还有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对于身边普通人先进事例的报道,一次次唱响着时代的主旋律: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去保他人安全,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在社会经济转型、道德观多元化的今天尤为重要。广播电视要大力宣扬此类先进事例的报道,为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正确的评价标准,引导公众的行为,引领道德风尚,倡导时代精神。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

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秉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歌颂世间的真善美,批判社会的假恶丑,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的《中国年度经济/:请记住我站域名/人物》终身成就奖的获奖者郭鹤年,他将爱国主义与人生价值密切结合起来,那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令人敬佩,是社会公众学习的楷模;黑龙江卫视的《帮助》栏目,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央电视台三套《温暖中国―我身旁的好人》栏目,通过讲述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展现人间真爱,传递爱心,将希望撒向人间,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引导了公众的道德行为。

二、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作用

随着广播电视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新的时期媒体的监督职能日益凸显出来。舆论监督的特点是使社会舆情群众心声得以公开、充分表达,以求得社会成员的心理平衡,并及时化解矛盾,取得很好的监督效果和社会反响。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通过人们内心的信念、外在的舆论压力来规范人的行为,广播电视作为舆论引导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时评、社论、连续报道、记者走访调查等形式实施舆论监督,对于社会上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错误行为、丑陋现象给予批判及加以纠正,可进一步完善人们的道德修养,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现今,不论是中央电视广播还是地方电视广播,都高度重视道德舆论监督,纷纷通过开设栏目、专题、系列报道等形式,通过对一些不道德行为的批判教育公众。中央电视台的《道德观察》将观察的视角放在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上,贴近生活,取材真实,对生活中违反道德、有悖情理的事情进行评论,效果良好。黑龙江卫视的《说和》,关注农村生活,通过对婆媳之间、邻里之间、夫妻之间发生的矛盾进行调和,倡导“仁义礼悌孝”传统美德,以情理动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三、发挥广播电视文化的影响作用

现阶段,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时期,文化处于多元包容的发展阶段,广播电视节目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公众的日常生活、道德水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些影视广播作品粗制滥造、哗众取宠,内容消极、低级趣味,为了吸引眼球以错误的价值观颠覆传统、践踏道德,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例如,一些娱乐节目为了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以所谓的犀利语言恶意攻击他人,宣扬扭曲了的价值观,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道德,影响恶劣。广播电视工作者要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从大局出发,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时代负责的态度,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为指导,制作更多优秀的广播电视作品,激励人民群众开拓进取,不断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新风尚,谱写道德新篇章,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2篇

一、传媒与社会伦理道德释解

(一)传媒内涵

传媒是社会的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其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首先,传媒是指承载信息的物理形态,例如,电视节目的播出,报纸的物质形态、新闻联播的播出等。其次,指传媒机构,如电视台、广播等。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传媒分为不同的类型与种类。根据其物理形式,可以将传媒分为电子、印刷传媒;依据其所使用的科学技术,通讯技术含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旧传媒与新传媒。传统的报纸、电视、杂志等是旧传媒,而如今的互联网、博客、微信等是在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体。

(二)社会伦理道德的当代表现形态

1.制度伦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制度理论是社会伦理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如今已不断走向世界。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制度均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制度伦理贯穿于各项制度的制定、运行、实施、监督各个环节,使其价值取向、道德原则的重要体现。制度伦理,是指对以社会性正式组织为主体的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的内在联系的伦理思考和要求。制度伦理对于社会法律制度的实施与运行进行了合理论性思考,主要体现在了各项制度的制定、运行、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均以公平、正义、人民利益为主的原则为中心。

2.个体道德

个体道德,在个人、他人、社会之间关系的协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个人对于他人、社会的态度、价值取向、品性等都是个体道德的重要体现。自觉性与自律性是个体道德的重要特点。社会公德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道德的基础。在生活、工作中,我们要诚信友爱、礼貌待人、尊老爱幼。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国家、集体的利益是置于首位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的利益。同时,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开展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目标。个体道德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

(一)传媒传承社会伦理道德

传媒作品作为如今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其作为社会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对于社会科学知识、价值理念、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3篇

一、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红色旅游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 均是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 从不定型到逐步定型的成长发育过程, 这个时期的生长发育特别旺盛, 可塑性很强。因而,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红色旅游教育, 还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一) 以革命传统教育为根本

红色旅游教育除了介绍革命遗址和红色景点外,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教育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将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特有的、世代相传的优良革命传统穿插融合在教育内容之中, 鼓舞青少年奋发图强, 积极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二) 循序渐进原则

针对青少年不同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程次, 旅游知识的学习, 应采取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 由近及远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使教学对象听得懂, 听得近, 学有味, 学有收获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把一些超越青少年认识能力的旅游科学知识硬性灌输, 学生学习不懂、理解不透,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其结果是挫伤了学习积极性, 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 反而会产生负效应。应注意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进行分析、比较、归类, 使知识逐步积累, 逐步系统化, 从而达到红色旅游教育逐步深化的目的。

(三) 灵活直观性原则

青少年好动好玩, 红色旅游教育应该寓教于游, 寓学于乐, 通过“游中学, 学中游”, 在润物无声中受到传统教育。“游”是手段, “教”是目的, 两者要结合自然, 恰到好处, 应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原则, 辅以“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方式, 兼以丰富旅游者的参与方式, 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 使那些原本在教科书上枯燥的历史资料演变得形象、生动、有趣,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四) 营造浓郁的红色教育氛围

学校在加大教学基础设施投入、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将红色旅游资源和校园环境建设有效地结合, 在校园文化墙定期张贴图片介绍革命历史重大事件、革命英雄人物事迹, 在学生各党支部 (党小组) 、分团委 (团支部) 和学生活动中心设置革命知识和红色景点宣讲专栏;班级有学习成果展示专栏;校园广播台定期向学生进行宣传。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 用红色资源装点校园环境, 从而在校园内营造并形成浓郁向上的育人氛围。

二、红色旅游资源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特点

作为具有教育作用的旅游产业, 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 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这一特殊功能, 使"红色旅游"深入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 成为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创造。开展红色旅游, 就是要把这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进一步地弘扬出去, 教育后代、激励后人, 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 抵御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

(一)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学习性

对青少年来说, 旅游的过程, 也是学习的过程。青少年红色旅游的出发点, 就是通过旅游这个手段, 增强对诸如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优良传统等红色资源的了解, 达到学习、受教育的目的。这是一种新型的动态的学习方式, 它一反过去内容抽象的、静态的、单向灌输的、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而是寓教于游、寓学于乐, 这种方式是坐在教室里所无法体验和实现的, 也是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吸收和消化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课堂教育枯燥无味的说教和青少年对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排斥心理, 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趣味性

旅游是青少年普遍喜欢参与的时尚型、文化性的高层次生活消费活动。对于青少年来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青少年受教育的过程中, 不但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要注重兴趣的培养, 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也要注重兴趣的培养。旅游具有“游、购、娱、吃、住、行”等六大要素, 其中的娱乐性、趣味性是大众对旅游趋之若鹜的重要因素。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 将革命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以旅游的方式传输给广大青少年, 潜移默化, 行之有效。红色旅游资源不仅表现为革命者苦中取乐的乐观主义内涵, 更因其感染力、震撼力和冲击力吸引人们的关注, 极大地调动了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三)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政治性

红色旅游是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宣传的是政治内容, 运用的是市场手段, 满足的是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能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形式。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其发展历程说明革命传统教育不仅能够与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还可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红色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珍贵教材, 通过旅游这个时尚形式, 体验红色的革命历史, 最终达到“资政育人”的目的。

(四)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时代性

“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 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这些都是革命战争时代的产物, 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并汇集成巨大的精神财富传承下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取之不竭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广大建设者们以传统的革命精神为内核, 创新出体现新时代的建设精神, 如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航天精神, 乃至当今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些是红色资源的延伸和升华, 是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传承革命精神和培育创新精神的绝妙教材。

三、红色旅游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一) 铸就青少年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

红色旅游中蕴涵着深刻的“红色精神”, 这种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独立解放、挑战生命极限的超越精神, 是全世界反压迫、反殖民统治、追求正义的精神, 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内在需求。广大青少年通过红色旅游, 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 激发了爱国情感,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担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二)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

广大青少年通过红色旅游, 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 汲取其中的精神, 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意识, 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加强自身锻炼和修养, 严格要求自己, 做到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团结友善、尊老爱幼。

(三) 激励青少年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广大青少年通过红色旅游, 从革命领袖和英模少年励志的事迹中受到启发, 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可以锻炼意志, 陶冶情操, 培养吃苦品质和团结互助精神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结束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 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 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振民.积极发展红色旅游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05 (4) .

[2]钟雷, 青少年素质教育必谈,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 公民道德建设 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群众文化日益崛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重要文化元素。群众文化,具有群体性与社会性特征,主要内容通常是文化娱乐活动,不仅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文化和谐的氛围当中,公民的道德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将对公民道德的培养寄托在群众文化当中,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建设效果。公民道德的建设,要紧紧抓住群众文化活动这块肥沃的土地,积极发展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发挥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载体

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很多,不仅是文化表演与观赏活动,也包括文化的创造活动等。无论何种活动形式,本质上的活动主体都是群众。因此,要将公民道德建设积极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将群众文化活动视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社区文化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方面。公民道德的建设可以大力借助于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使社区文化的起到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城市的社区中,通常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以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进去。比如,在社区开展一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以此来提升社区居民的道德素养。再者,对于社区文化中不好的因素,例如道德素质不高的居民破坏公共财产等现象,或者一些人随地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阻碍了社区文化的建设,鉴于此,要积极加强社区文化的教育感染作用,加强道德教育,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当社区的文化活动顺利开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慢慢实现了,公民的道德建设也会随着得到促进,因为前者是后者实现的重要载体。

(二)组织多样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发性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展上所受到的限制较少,而且在内容上比较独立自主。因此,要引导群众古文化朝着多样化健康性文化活动发展,在群众文化当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两者要有机结合起来。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优势,群众可以自主开展文化演出、书法作品比赛等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将公民道德建设在这些具体活动形式中体现出来,从而培养公民的道德,达到道德建设作用。

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建设的进程当中,群众文化的推动性作用体现在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促进。以下是群众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几个基本社会功能。

(一)宣传教育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开放性质的活动,是一种群众参与,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活动。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会对群众起到一个很好的宣传教育的作用,培养公民积极健康的思想,促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群众,规范群众观点思想和行为。比如,在群众文化演出形式中,以话剧的形式演绎“红军长征”,这不仅能够带个群众视觉上的良好体验,还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国家艰辛历程,感受到老革命家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以此起到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作用,促进群众思想道德的提升。

(二)精神调剂

要认识到群众文化的主体和本质,主体是群众,本质是为了群众。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一方面,是一种实践与理论教育的结合,群众在群中文化参与中,提升了自身道德素养,使群众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对自身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丰富了自身精神文化合道德素质;另外一方面,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对群众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的精神思想,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推动性作用。

(三)团结凝聚

在我国,要想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则需要强力建设一个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以此稳定社会局面。和谐稳定的社会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建设起到重要的保障性作用。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群众文化与公民道德在建设过程中,要认识到两者的重要性,发挥群众文化的凝聚性作用,依靠群众文化,将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并在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凝聚当中,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促进公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同时促进了公民道德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具有社会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人,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使群众文化成为公民建设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参考文献】

[1]苏迎冬.关于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的若干思考与研究[J].群文天地,2012,17:139.

[2]龚淑艳.浅谈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5篇

一、职业道德和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在讨论职业道德之前,有必要对首先对道德做出必要的界定。道德是一种精神,它的内容十分广泛,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各不同的领域有着各种不同的道德,不同阶级的道德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马克思才说:“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为,都各有各的道德。”[1]每一种职业关于道德的内涵也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职业道德和人们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的,它一般是指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必须具备的品德、纪律和专业技能等内容的总称。需要注意的是,职业道德虽然和法律规定有一定相似性,但法律更多的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而职业道德则带有强烈的自律倾向。就业竞争力是指人在就业时在同他人的比较中所体现出的竞争能力,正是因为就业竞争力的存在,才使得在现代化的劳动市场劳方和资方都在至少保证员工的竞争力不下降做出各种努力,这也是企业维持竞争力的方式之一。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能为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初次就业和漫长的事业生涯中提供着智力上的支持,从而保证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各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和加强,将为高职学生在职场中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一)高职教育生源的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

上课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大批学子获得了进入高等学府学习的机会,这一政策的实施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从我国高等教育招考的方式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是最后一批被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无论从知识储备还是学习态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我国目前技术应用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盲目扩张使得我国高职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学高职生各项指标良莠不齐,这其中就包括道德素质。

(二)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更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以技术应用型为主,我国目前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这为高职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对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高职教育是他们走进社会之前的最后的学习阶段,正是这一时期,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重要节点。

三、职业道德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守信等内容。具体说来,第一,爱岗敬业是基本的工作准则,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就业竞争力中的基础要素,工作是谋生的手段,没有工作的.人将难以生存。与此同时,任何一个工作都不是凭空存在的,它的存在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爱岗敬业不仅和个人相关,也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二,诚实守信不仅仅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尺,和爱岗敬业一样,它也是职业道德的内容,还是考察一个人工作的准则。随着现代信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诚实守信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对高职学生来说,高职的学习只有三年的时间,这对漫长的人生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虽然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超过了二十年,但是很多制度依然不完善,高职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诚信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如果他们在工作中,展现出诚实守信这一职业道德中重要特质,将有利于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团队协作的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的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弱小的,通过团结协作将展现出强大的能量。现在高职学生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也就是说,没有团队协作的高职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是缺乏有效竞争力的,要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使他们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高职学生必须是有“德”之人

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某些方面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这并不能否认高职学生也同样属于高素质的人才。专业技能直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而道德素质则较为隐蔽,需要长期的时间才能显现。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无论是谁对人的考察总是“以德为先”。从这个维度上看,“德”是高职学生的根本所在。

四、职业道德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竟争力影响

(一)良好职业道德有利于弥补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不足

长期以来,受到了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作用下,不论是在哪个领域内都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招聘的过程中,往往将高学历和是否是重点大学毕业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这让本来就在求职路上就存在着诸多困难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的艰难,在整个就业群体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随着时代的进步,虽然用人单位依然将学历和毕业的院校作为人才招聘的参考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一标准的地位已经被弱化,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如职业道德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在用人单位招聘标准得到调整后,这对广大的高职大学生来说是个良好的机遇。高职学生之所以在就业的道路上走的艰难更多的不是因为专业技能的影响,而是专业技能之外的综合的职业素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说到底就业竞争力实际上一种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在很多情况下都体现在职业道德层面上,从某种程度上看,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将由他们职业道德决定。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调节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时刻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其中,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对职业前景总是充满着期待,无时无刻不用职业道德规范着自己的职业行为。目前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浮躁的心理,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都难以让心静下来,作为大学生的高职学生自然也有这样的心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各种因素交织发展的结果,如自制力不强、学校监管存在空白区域等,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在就业上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一是对自己的职业缺乏明确的定位,有着很高的心理期望,眼高手低,总是想着进入一家薪水高、工作量少、环境好单位工作;二是在校期间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缺乏扎实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综上所述,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成为高职学生事业成功的一大助力。在当代社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职学生才能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临危不乱,从容面对,稳步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开辟一条顺利就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苏继春.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3).

[2]胡小爱.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05).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6篇

撰稿、摄像完成之后的编辑工作,也称之为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完成电视新闻作品的必要步骤,它不仅是保证制作质量的技术处理过程,也是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过程。电视字幕不仅是一种对节目装饰和说明的手段,而且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从功能配置上谈起

电视字幕作为新闻标题出现较多,通常是一则消息的点睛之笔,对新闻内容起到强调、解释、说明作用。同时,它作为一种构图元素,还可以美化屏幕,突出视觉效果。具体功能如下:

(一)传递信息、突出主题

电视字幕是视觉语言的一种,它以文字符合的方式传递着信息。是对声音与图像所表达的强化和补充。如:摄录的同期声素材里面,被采访者由于方言、口语等原因造成的视听误差急需解决怎么办?那么,我们在屏幕下端配上被采访者言语的字幕,说明一下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字幕被电视这个媒体广泛使用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首先,是电视连续剧的使用。很多国产电视连续剧,特别是双语电视连续剧整篇累牍大量的使用字幕,不仅让各国观众清楚的了解演员的对白,而且还能看懂带有方言和民族语言的对白,大大的增强了电视的观赏性,烘托了电视剧的气氛。以往我国的很多优秀电视剧演员,由于口音、音调等问题,不得不找配音演员代替,这样一来,不仅使演员在演技上打了折扣,同时还使观众失去了真情实感,无形中降低了演员的表演水平,降低了观众的观赏兴趣,影响了播出效果。

同理可证。电视新闻在同期声等方面使用了字幕,让所有的观众能听懂、听清楚,看明白被采访者的语言和有关的画面,的确给观众观看节目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提高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使节目增添了很多色彩。

(二)字体搭配,相得益彰

不同的字体体现不同的艺术风格。随着汉字字幕机功能的不断完善,不仅字号、字体的种类日益增多,而且出字的方式也是“百花齐放”。如:切、移、隐、飞等……它还经常与三维动画、数字特技相结合。如:在字体上加边、加框,让线条在字体上流动,就有显著的装饰味道,因为字体加边、加框,还可以增添字体的均衡感,使之醒目,更富有装饰美感。当字体的一侧显现出一束投影,好像画面外打来一束阳光,立体感油然而生。这种例子很多,这些随字幕营运而生的艺术表现手法,无疑能使字幕更加绚丽,多姿多彩。

(三)色彩醒目,烘托气氛、突出重点

“漂亮”一词古人早有定义,意思是说:干净、悦目的事物是漂亮的。根据画面的色彩和内容、节奏、气氛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颜色配置字幕,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丰富画面的色彩,起到渲染气氛、扬抑情绪、突出重点的作用。如:色彩暗淡的画面,打出一行红字,不仅醒目,而且还能给画面增添活力。后期制作时,为了突出纪实特点,打有黑边的白字则显得朴实无华。

(四)增强新闻动感和收视效果

电视字幕的适当出现,增强了动感和可视性。可使观众在不影响听觉的基础上,通过字幕这种表现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这在新闻连播和一些经济类专题中经常出现。如:一些会议的报道,在单调的画面上打一些与会议相关的字幕,可增强画面动感,突出主题,弥补不足。中央台和省台的新闻联播,还经常采用画面配透体字的方式,对一些行业性及成就性报道进行表述。它可将一些观众听起来较为枯燥的数字、百分数及不易理解的术语等,通过透体字幕的形式表示出来,使观众在视觉上直接了解、掌握那些画面加解说难以表达清楚的东西,从而达到视、听完美的效果。

很多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的画面,以及一些偷拍用来曝光的画面,往往画面模糊,不稳定,镜头少。由于过于紧张,记者的现场同期也差强人意。在上述的情况下,如果辅助以相关的,恰到好处的字幕,会很好的弥补其中的不足,起到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二、从时间配置谈起

字幕的停留时间应妥善掌握,如果不善于处理字幕的时间长短,会影响观看效果。如:停留时间过长,会干扰观众观看图象,让观众感到乏味,成了“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字幕停留时间过短,会不利于观众看明白画面的意思,很容易让人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不能恰如其分的解决问题。

一般来讲,人们每秒可读解6~8个汉字,电视字幕汉字的出现数不定,多则10几个,少则几个。一般情况下,停留3秒就可以让观众看清字幕并理解画面的含意。

三、从多媒体谈起

在未来的世界里,多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所谓的多媒体,是指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图、文、声处理技术于一体,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联系的综合性处理技术。它有三大特点:一是信息多样化,具有文字、图形、语言、图象多种信息;二是媒体集成化,计算机、广播电视、通信技术有机综合;三是收受交互化,信息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和信息共享。从狭义上讲,也就是说从媒体集成化探讨一下,我们可以看出:未来的电视制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的电视制作的前景也非常广阔。那么,作为制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字幕,一样,有机遇也有挑战。所以,更需要我们摆正字幕的位置,进而将电视字幕艺术托向广阔的明天,做好未来的电视制作工作。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7篇

近些年来,我国仍然处于从过去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过渡的阶段,自从我国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至今,虽然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从本质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所提高的大部分方法都是通过农药、化肥的投入来提升劳动生产率以及土地的生产率,虽然通过这一种途径来将生产率提升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但是,想要继续提升劳动生产率就必须要通过对劳动力最为直接的替代品进行寻找来实现,这里所说的替代品就是机器,也就是农业机械。

从1995年到2004年,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高速发展,并且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我国得到了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在2005年,我国投入了三亿元来对农业机械发展进行了支持,带动了地方配套11亿元的资金,在农业总动力以及劳均动力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增长,分别增加了一点七七倍以及一点七二倍,与此同时,农业的机械化也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了。

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要实施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最为主要的标志,近些年来,我国正处于从过去传统的农业转向成为现代农业转变最为关键的时期,积极、有效的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现代化农业、建设小康社会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并且成为了实现现代化必然的一个要求。所谓的农业机械化就是指运用十分先进的农业机械对农业进行装备,目的就在于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条件进行改善,不断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生态效益,相关实践标明,农业的机械化能够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相关实践标明,农业机械化能够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以及农产品的竞争力,并且成为了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为现代农业的关键。除此之外,推进农业机械化还是农民实现增收有效的途径,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的效益。

与此同时,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能够促进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将农民增收空间拓宽。想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要走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农业机械化道路,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不仅仅要遵循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对国外相关经验进行借鉴和学习,还要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那些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的机械化道路。

结语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8篇

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言尤为重要, 其无法脱离所有媒体的支持与导向。乡镇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尤为重要, 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其中一项, 也成为发挥教育、指引、鼓励的有效力量, 起到了助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因此, 新形势下将乡镇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做好非常关键。

二、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广播电视成为了农村普及最快的信息媒介, 透过广播电视, 将党对于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进行宣传, 指导群众置身于地方政府、文化、经济建设当中。通过发布各种信息, 起到普及知识、技能的作用, 提升了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科学文化素养, 使得农民真正懂得何为科学、何为管理、何为经营。执行社会公共教育,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公众道德素养, 完善公众文化底蕴, 加强知识内涵, 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快建设农村的“三个文明”。

广播电视宣传事业加快了新农村发展中党在方针政策方面的宣传, 在科技文化知识方面的普及, 以及在城乡市场信息方面的沟通, 令广大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所需得到满足。可是依旧具有标准过低, 专业人员不足,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发生。需要在新的发展阶段, 通过不同措施, 加快进行建设, 从整体上提高新农村的广播电视功能, 完成广播电视宣传事业的发展, 以及致力于新农村的建设。[1]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问题尤为重要, 想要完成这一伟大任务, 则需通过各级媒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当前各大媒体均尤为注重“三农”问题, 而对于农村最为普遍的地方广播电视台而言, 则更加应该积极努力, 通过自身优势, 将广播电视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在所有国家中, 广播电视依旧是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媒介。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令互联网这一媒介逐渐普及, 可对于我国而言, 由于我国地形繁琐, 人口居住不够集中, 农村人口较多, 使得互联网的覆盖率并没有超出广播电视的覆盖率。

通过媒体特点可以看出, 广播电视成为了大众媒体中最为符合农民生活, 也最易被农民所接受, 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素质的媒体。自从电视媒体产生之后, 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已经变成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 看电视也成为人们十分重要的生活形式。这是由于广播电视具有同时性、即时性以及大众性, 使得其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且会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令电视信息覆盖全球, 也令传播范围更加宽泛。广播电视媒体将声音与画面相结合,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令其所传达的信息具备真实性、直观性以及具象性。电视缩短了空间的距离, 打开了人们的视野, 令百姓能够接受各类信息。

三、乡镇广播电视宣传视野对新农村建设的助推方法

(1) 提高创新, 更新广播电视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 存在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创新改变了传统的农耕社会。这一改变及创新较大层面转变了我国农村落后的状态。并且也在这一过程中对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镇广播电视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乡镇广播电视不但要对广大农民宣传正确的指导思想, 还需通过自身的宣传优势, 将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进行普及, 为广大农民的文化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节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过去广播电视在内容上并不能符合群众文化发展的所需, 这则需要乡镇广播电视需要持续创新, 通过更加新颖的方式带动农民的思想意识, 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2]乡镇广播电视需要通过当地农民的真实所需, 有目的的改变节目, 可是必须本着以具备实用性的节目为理念。并且, 乡镇广播电视还需在保障节目质量的同时, 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

(2) 加大宣传, 指引正确舆论方向。宣传指引成为了乡镇广播电视工作中的重要所在, 乡镇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本质及目的是为了指导农民群众建立正确的舆论方向。所以乡镇广播电视必须对当地农村发展给予重视, 打造一个健康的播出平台, 以便可以清晰、正确、及时地为广大农民群众传输党和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 将广播电视对政策的宣传以及思想的引导工作做好。并且也需意识到, 乡镇广播电视不但是农民群众获得政策动向的方式, 也是对农村相应政策执行时协调与交流的主要部分。

(3) 健全体制, 创建高品质人才团队。我国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当中具有一些问题, 而最为关键的则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以此束缚了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之路。因此, 当前时期必须强化乡镇广播电视事业在管理方面的体制, 力争打造一个完善的系统, 以便符合乡镇广播电视发展的管理。在人才方面也需进行完善, 以便为乡镇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核心力量。这需要广播电视台加强对人才方面的选拔及培训, 引进高素质人才, 并且对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其具备扎实的广播影视理论基础以及专业的技能。并且多为广播电视人员提供各种培训机会, 从整体上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

四、结束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成为我国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需要团结农民群众的力量, 勇于进取, 才可以获得成功。广播电视身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宣传方式, 需要加强自身的各种能力,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推动, 为乡镇文化打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节目, 激励广大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覃庆豪.关于乡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 2015 (08) :38-39.

浅谈电视与青少年素质和道德建设 第9篇

首先,直观快捷、生动形象是电视最大的教育优势。从传播的速度、范围、信息量等方面来看,电视都处于现代传播媒体的领导地位,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电视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介,教育便成了它的一项重要功能,探讨电视的教育功能,对引导电视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电视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简单的、属于知识普和文化启蒙的东西。例如,大量的科普知识、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专题片、卡通片、大量的公益广告等。这些电视产品,适应了青少年对普及知识、获得启蒙的要求,使他们对自己未知的领域有所了解,从而开阔了视野。由于青少年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年龄、兴趣爱好等因素差异很大,他们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也有很大的不同。

再次,电视的教育功能更多地表现为长期的渗透性,对人的心灵的渗透。电视一般都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对青少年容易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它甚至成了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在收看电视时,对其所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也就不自觉地接受了,并将成为他们的内在精神要素,成为他们理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实践的能力。例如,电视剧《士兵突击》就是在中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反映在这一社会伦理道德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人们的选择和付出,弘扬了民族传统的精神内核,因而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今日说法》《真相》等,在讲解案件的来龙去脉的过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着现场的或仿现场的教育,由于所反映的内容全是真人、真事、真案件,所以不用说教、评论,青少年看后自然得到启示,受到教育。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10篇

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品质

1、改善校园物质条件,形成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住校生,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宿舍、图书馆、实训室等场所,校园的内部环境与他们息息相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校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教学设施的配备等手段营造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环境和生活场景。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大投入,改善校园的物质条件,让学生充分享受校园的整洁和优美,感受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体验建筑的现代与舒适。同时学校还要增加文体活动设施,配足教育教学设备,形成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它可以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进取的精神状态,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加强人文环境建设,营造浓郁厚重的文化氛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说“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确如此,学校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校园的文化氛围体现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句标语、一个横幅等方面。真正优美的校园环境,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环境,学校的每一处角落都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职业院校更应给予学生关爱、重视和引导,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如在校园建筑、主干道的命名上要仔细斟酌,体现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栋楼的楼道应设置格言警句、每个班级的板报要有启发意义、学校的电子大屏幕上也要不断更新“心情物语”等内容,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校的文化长廊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上需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眼球,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生活,如何排解心理上的困惑和疑虑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就是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在细节上仔细谋划,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无声的教诲,从而端正自己的日常行为,并学会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心理品质。

二、笃厚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1、弘扬校风传统,凝练育人文化。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高度凝练,它是学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恪守的准则。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要广泛宣传自己的校风、教风、学风等传统,突出职业特色,引导学生崇技尚能、实践创新。如可以发挥橱窗、展板、标语牌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校风、学风等,让学生在校园的各个地方都能见到关于校风传统的宣传标语,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的精神食粮;经常开展校情校史教育,邀请杰出校友到校进行励志演讲,彰显学校的办学成绩,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凝练深刻的育人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深刻领会校风的内涵,牢固树立爱校、尊师、重教、乐学的思想,并在日常的行动中得以体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2、尊重学生人格,和谐师生关系。校园的精神文化还体现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舆论氛围等方面,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只有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学生才能对教师言听计从,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多数职校生在中学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入职校后在心理上更需要得到老师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要用朋友式的爱心和诚心来对待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教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融入集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就会首先想到找老师或朋友倾诉,并学会自己调节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其心理负担便会随之减轻,心理也会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康。

三、完善的.制度规范能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校园制度常常以规定、措施、决定等形式出现,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它主要是指学校和班级教育中的领导体制、管理模式、教学规范、活动组织形式以及各项规章等。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它体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要求和特色亮点。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能够规范学校的教学秩序,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1、严格学校管理制度,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有约束性的条款,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限制性和规范性。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自我约束力较差,叛逆心理较强,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做出违纪甚至违法事件。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冰冷”的制度转变为学校的内在文化,逐步让学生接受和认可,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学校的管理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会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让他们摆脱心理困扰,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

2、组织校园文体活动,以制度的形式保证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具有愉悦性情、培养兴趣、增长才艺等作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文体活动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渴望得到尊重,更渴望获得成功,因此职业院校要采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来综合评价学生,并用制度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职业技能节、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采用学分制的方法激励学生每学期都参加一定数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统筹规划,如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努力办好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以一系列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展现自我,克服怯懦和自卑心理;针对职校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技能比武、创新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组织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四、小结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11篇

3.1促进特色办学的实现

尽管各个高职教育院校在专业建设中存在目标、要求、规范等相同之处,但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也具有教学资源相异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恰恰为高职教育院校发展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利基础。充分利用各自的教学资源优势或者调动相关资源,在服务于课程体系建设大目标的条件下,积极探索能够发挥院校教学特点的课程群建设,以此促进专业发展和专业调整,建成特色专业,实现特色办学的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彰显院校存在的必要价值,而且也为院校的长远发展拓展了空间。

3.2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如何充分利用院校自主安排的教学时间,各个院校做法并不统一,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外聘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此扩展学员的知识面,增强其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方案和院校的实际做法,客观上会带来某些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下降,甚至出现闲置的局面。课程群建设着眼于专业的原有课程,在创新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调动、优化已有的教学资源,可以造成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为了适应新的课程实践,已有的教学资源必然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客观上也打破了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增强了教学资源的竞争力。

3.3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教学活动的生命所在,最终体现在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上。课程群建设通过删除重复的课程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可根据经验的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群建设。既能打破单一课程的框条束缚,增强教学资源的竞争力,也能使学员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的专业理解。课程群建设中把最新的动态和研究成果内化到课程群中,能够使课程群建设和专业建设互相促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谈广播电视对道德建设的作用论文 第12篇

一、电网项目建设中造价的构成

想要提高工程审计工作对电网建设成本的控制能力,就要先了解清楚电网建设的造价结构。在电网输电项目建设中,电网建设造价可细化为动态投资和静态投资两个部分。通常情况下,受项目审计工作控制的项目造价,只有静态投资一部分,静态投资主要由项目主体费用、工程辅助设施费用、基本预备费用以及一些其它费用等几个方面构成[1]。静态投资各项费用的组成结构大致为:百分之七十三的项目主体费用、百分之二的工程辅助设施费用、包括基本预备费用在内的其他费用约占总费用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几项费用中,工程主体费用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而设计工程量对工程主体费用又有着决定性影响,是控制整个电网建设项目造价的关键。长期以来,项目工程审计工作都是以工程施工的预算与结算为核心,注重于项目的实施阶段所进行的`,通常对于项目实施前的投资立项等筹备阶段和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等阶段没有足够的重视,错误的将控制施工费用的支出与控制电网工程建设的造价画上等号。电网工程审计的工作只进行项目结算审计,对于电网工程建设造价的控制效果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二、项目前期审计对电网建设造价的控制

项目建设活动中的项目总体设计直接决定着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项目前期审计工作控制项目造价的核心环节,项目总体设计的概算和精度对项目造价的控制十分重要。针对项目总体设计的审计工作是在电网工程造价还没有产生的时候进行的,是一种有前瞻性和范围性的控制手段[2]。当前我国社会的项目设计审计工作已经得到推广,但是由于未能得到深度发展使得这种审计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想要积极应用项目设计审计方法,让它对控制电网工程建设造价产生有利影响,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一)全面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对已经得到批准的投资资金进行估算,再按照工程实际需求进行项目设计从而保证项目造价在可控范围内的一种审计手段。以严格把控工程设计变更、按照配额进行项目建设的方式,保证项目建造成本不会突破总限额,从而控制投资[3]。限额设计控制成本方式的执行,要贯穿完整的设计工作流程,从项目可行性分析、初期设计一直到具体工程施工图纸的完成,要做到分阶段、分层次对限额工作进行监督和落实。

(二)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审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要求,审查项目建设工程中物资采购的计价额、价格指数,以及有关人工、机械的单价是否合乎标准,也就是原材料价格是否在区域价格与设计定额之间,检查各项费用是否完整有遗漏,是否重复有交叉等等,对于项目多方面的费用预算进行细致的分析。

三、项目过程审计对电网建设造价的控制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开展工程审计工作,能够保证施工进度、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力度。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项目资源浪费现象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以此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保证对工程建设造价的控制。

(一)建立和执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设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对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控制审计要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执行情况、工程建设管理主要环节的控制情况、信息系统管理情况等进行检查,保证建设单位内部检查制度的健全和执行。

(二)确保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合法合规

合同是当代企业商业活动的必要环节,是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电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少不了各方面的合同签署,也只有合同方能够及时履行自身法律义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审计人员应从招标计划编 制和审批、采购策略和招标方式选择、招标文件编制与审核、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定标、中标通知书和合同签订等开展招投标管理审计,从合同文本、合同会签、合同变更、合同履行、合同终止、合同价款支付、索赔与反索赔、合同解除、合同纠纷、转包、分包等开展合同管理审计,防止因招投标流程及合同不规范引起的失控现象,以此控制工程造价。

(三)重点审计物资采购的管理情况

工程物资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占比较大,通过对物资采购环节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对物资成本直接控制。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采购计划编制和审批、采购策略制订和执行、采购方式选择、采购及供应服务合同签订;关注合同价款结算、设备和材料验收、仓储保管、废旧物资管理、设备监造等各个环节,对物资采购的渠道和走向进行严格的调查。只有确保工程物资的来源合法、质量有保证、价格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才能保证电网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保证生产设备的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确保监理履职到位

工程监理的工作对于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工程监理要能够及时的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据实像审查部门反映,其次工程监理要严控各方面的财务支出,并对各方面的收支进行统计和记录,保证工程建设工作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6]。这些都要求工程监理能够坚持良好的耐心和责任心,坚守监理岗位,确保审计数据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保证签证及时变更

项目建设过程中拥有合法的签证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因为项目的设计与变更或者受其他非必要因素的影响,对签证进行盲目的变更,不但会拖延工程进度,还会增加工程成本。所以项目审计对其合规性应加以关注,严格的控制项目的变更签证,防止不合理变更,与此同时要对签证变更的费用和工作量进行严格审查,在细节上做好对电网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

结论:根据上文所述,工程审计是对工程建设成本实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给了我们不断创新处事方式的启发,在电网项目造价控制审计工作中,我们应该大胆的思考,创新更加新颖、更加高效的审计方法,从实践中出发,提高审计工作对电网建设成本的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古月. 基于风险导向的工程各阶段审计思路与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

[2]郎斌. 输变电设备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3]郭金山. 全过程造价管理在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4]熊志群. 浅议内部审计在电网建设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作用[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116-119.

[5]陈燕. 某高校附属医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6]王鑫,马国辉,杨亚彬. 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改革的难点分析及改进建议[A]. .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5.

上一篇:征兵公告下一篇:巨人的花园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