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山游记散文

2024-07-12

招宝山游记散文(精选9篇)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1篇

游招宝山-游记作文550字

今年是祖**亲的70岁生日,为庆祝母亲的70大寿,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驱车来到了著名的海防遗址——招宝山。

来到招宝山山脚下,一下子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和如繁星般五颜六色的花朵,不过莲池里的莲花大多都已经凋零,只剩下零星几朵还挺着腰板向我们微笑。继续向山上走,我们来到了山中的第一个亭子,亭柱上刻着一副对联,赞扬的是两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和吴杰,他们在这里抵抗倭寇,保卫了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向上爬,终于来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座鳌柱塔,从塔上向下观望,整个镇海尽收眼底,一座座房屋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如蛛网般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好一派繁荣的景象。再仔细一看,一条大江直通大海,江边的码头上十分繁忙,一台台集装箱吊车有条不紊地装卸着巨大的货箱,一艘艘轮船轰鸣着汽笛行驶着,还有数不胜数的卡车、集装箱在运送货物......

下山时,我们选择了另一条路,来到了著名的威远城。城中那两台古炮静静地矗立在炮台上,我仿佛看到了当时人们顽强拼搏、抵抗倭寇、打得敌人落荒而逃的景象。那古老而饱经沧桑的炮台默默诉说着当年风雨抗战的`充满人民仇恨的历史。现今,这些古老的炮台早已成为旅游景点,山下的防空博览园展示了许许多多的现代化武器,中国已从文明古国走向了文化、军事和经济大国。

中国人民已经昂首挺胸地站起来了,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作为一名小学生,我现在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壮大。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2篇

(一)

当时光从夏季轮回到春季,当清爽的风儿送走了身旁的炎热,我又站在了长春观门前。此刻,站在这里的还有轻盈的脚步和温情的目光。

数百级石阶把长春观托举成超凡的高度。它背靠大山,面向人间;它阅尽人间风雨,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微笑的姿势。

长春观的岁月中也经历了多次的兴衰更替。在破败与新生中,折射出历史的悠远,社会的平静与战乱,人民生活的富足与贫寒。

曾经的长春观狭小而苍老。而现在矗立在我眼前的长春观,焕然一新,规模恢宏。四进院落依山势递增着高度;正殿配着侧殿,神的位次也井然。

红墙黛瓦,粉饰一新;石砖铺地,干净平坦。为香客信徒铺就了通往神界之路,为游人涂亮了一处风景。

贫则为食,富则修庙。寺院和庙宇就是一个社会。

长春观是一棵长在山腰里的不老松,它正沐在春风里。

它宛如一位俊郎的道童,正从蜿蜒的山道上走来。

(二)

三道山梁把灵泉寺推到长春观的西北,更加隐秘处。

从长春观到灵泉寺正适合友人结伴徒步。翻越一架山梁,便远离尘世了;踏上第二架山梁的台阶,心中便充满了新的希望;当登上第三个山顶时,就能听到缈远的佛音向我们招手了。我们在一张一弛中,轻松快乐着!

灵泉寺被群山环抱着,显得很静谧,很安详。这是清心寡欲、修炼佛性的好地方。

残断的石碑和破损的古塔从汉唐时期走来,被小心搀扶着。尽管面容显得憔悴和苍老,但仍然保留着汉唐时期的初始表情。

灵泉寺的春华被一口灵泉汩汩喷出,曾招来过唐玄奘拜师学法,也招来了160岁的吴云青长老。

时代的春风同样光临了灵泉寺,古老的寺院不老。

古人的金刚经瘦得只剩下精神了,被世人小心贴在塔身上,供游人仰望。

历代高僧方丈超脱红尘,最终修炼为石壁上的一列佛像,在人们的目光难以到达刚的地方,与日月同在了。可新落成的万佛塔把这个秘密高举在人们面前。

佛理玄妙,佛的境界高远。凡人可以一心向佛,不可成佛,也成不了佛。

其实,做个有欲念的`凡人,挺好。

(三)

灵泉寺旁,一座孤峰拔地而起,超越雀跃的山峦,不动声色地把“宝山”的桂冠顶在头上。

一座山峰远近闻名,不知是缘于白玉石挺起的高度,还是山顶的神力更加强大?

要攀登宝山,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这两者我们均不缺少,因为我们的目光已望到了山顶。

山尖,不小;天上人间。玉帝端坐大殿,娘娘位立侧殿,孙悟空已成圣佛,包公也列仙班……

这儿离天宫最近,可能玉帝来此当值更频繁吧?不然,怎么会香客络绎不绝,有的还在这里住上几天呢?

关公侠肝义胆,包公铁面无私;人不能永生。于是,人们就把心中崇拜的偶像尊奉为神,他们便永远活在人们心里了。

在这凌空绝尘之地,在诸神温和的目光里,我似乎一点点在缩小,最后变成了一粒尘土,蹲在神前的墙角里;头脑中忽然出现一串问号:我从何而来?来做什么?要到哪去?……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3篇

一、身临其境赏风景

任何一篇记游散文, 都离不开对某一特定时空的风景进行多视角的描绘。如在《前赤壁赋》中, 苏轼用清风、明月、白露、江水、小舟绘制出一幅美妙恬静的“秋江月夜图”;而《石钟山记》中, 通过描写月下如猛兽奇鬼的大石、山上如老人咳且笑的栖鹘, 就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神秘、幽邃、惊悚的石钟山夜景。《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描写了山洞的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景色愈来愈奇。《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细细欣赏, 仿佛置身在这山水美景之中, 又仿佛是与作者一同抒发情感, 品悟人生。因此, 鉴赏风景就无可置疑地成为鉴赏一篇优美的唐宋游记诗文的第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分以下几步去引导学生欣赏风景。

1、尽情想象, 走进意境

学生在赏析文章时如果只是拘泥于对原有语句的翻译或理解, 那么思维就会受到限制, 如果少了想象力, 景色就呆板无动感。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观察、阅读积累, 展开积极而合理的想象, 让作品所描述的形象活现于我们的脑海里, 从而对作品的意境获得鲜明、深刻的感知。如在《前赤壁赋》的教学中, 可以请一位学生配乐朗读写景的语句, 请其他学生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是怎样一幅优美的画卷。同时请有绘画特长的学生还原画面。通过这三种方式, 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感受也会更加立体。有时候, 教师仅仅用投影的方式再现画面进行串讲, 并不足以显示出描述对象的内涵与风韵神采, 难以显示其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 我们还要善于变静为动, 通过朗读和想象让作品的静态化为连续活动的镜头, 只有这样, 景物才会“活”起来, 才会充满了灵气, 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与活泼的情趣。如学习“月出于东山之山, 徘徊于斗牛之间”, 就可以让学生想象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之美, 体会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再如学习“至莫夜月明……如乐作焉”, 可以让学生通过水声的变化想象人的心情由惊恐到惊喜的变化。所以, 在赏析唐宋山水游记的写景文字时, 如果能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再现画面, 就可以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而更好地感受景物的艺术魅力, 感受独特的审美意境。

2. 自由点评, 比较赏析

作者要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 寓情于景, 还需要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及一些特别的词语。因此在深入感受作品艺术形象的基础上, 应指导学生从诗文的特点出发, 抓住语言特色, 让学生小组合作, 共同讨论, 探讨点评景色描写的绝妙之处。学生自由点评, 可以谈修辞方法的妙用, 可以谈渲染映衬、动静结合、移步换景等手法的妙用, 也可以谈词语的锤炼、谈句式的选择、诗眼文眼的精妙等等。如在《前赤壁赋》的教学中, 在再现画面, 感受艺术形象的基础上, 让学生讨论对比手法的妙用。比如“盈”与“虚”、“消”与“长”、“物”与“我”、“一苇”与“万顷”、“沧海”与“一粟”、“一瞬”与“无穷”等字、词、短语的对比;主、客二人对同景而生异感的对比, 揭示深刻的哲理, 深化了文章内容。

在自由点评的目标基本达成之后,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拓展赏析。如把《小石潭记中》的写景文字与《前赤壁赋》相比较, 同是山水游记中的写景, 柳宗元用的是繁笔, 而苏轼用的是简笔。苏轼写夏初的赤壁之景,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虽然简洁, 景趣美感却毫不逊色。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并未对山上的景观作具体描绘, 但顺着作者行踪一路行来一路描写, 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褒禅山独特的魅力。在比较评议中, 学生自然明了游记中的写景, 既可以用繁笔淋漓尽致地描绘, 也可以用简笔凝练传神地写意, 各尽其妙。

二、感同身受品真情

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甫也有诗云:“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里说:“是以诗人感物, 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 沉吟视听之区, 写气图貌,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对此, 唐宋优秀的游记散文大家深得其中真谛, 成为后世典范。他们的创作往往不是为写景而写景, 而是在简洁生动的写景过程中融入情感, 抒发人生处世的感慨, 使作品达到此时“心”与眼前“景”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前赤壁赋》, 被贬他乡的苏轼面对如此江天月色, 更会产生出世之想:我好想腾空而起御风而行, 飘飘忽忽;如同脱离人世, 超然独立, 进入神仙的世界。作者在神游太空的虚幻境界中获得了自我解脱的醉意的满足。《小石潭记》, 如果少了作者心中那难以排遣的凄苦孤寂的哀愁, 它还会有那么动人的情景交融的雅韵么?因此, 在进行游记散文教学时,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融注于景物中浓郁深沉、复杂的情感, 是鉴赏景物描写之后的又一重要目标。

1. 了解作者, 还原背景

从了解作者, 了解背景入手体悟作者情感, 追踪写作意图。如果我们不了解苏轼写作《前赤壁赋》的背景, 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之中的复杂情感。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082) , 元丰二年 (1079) 时, 谏官李定、舒亶等人弹劾苏轼写诗文反对新法, 苏轼因而被捕入狱, 因“乌台诗案”,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不得签署公事, 也不得擅离安置所, 他的心情十分苦闷。但他并不消极, 而是放情山水, 随缘自适, 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 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然不无牢骚与自嘲之意, 却也表现了他别求寄托, 旷达超脱的一面。正是在这种十分苦闷而又努力寻求排解的思想情绪的支配下, 苏轼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 先后两次游览黄州的赤鼻矶, 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年近半百的他, 站在矶头,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 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 心境和生活境况的巨大变化, 不由得触景生情, 俯仰古今, 浮想联翩, 由此便抒发了“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的慨叹, 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然而, 坎坷的经历, 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 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 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他出入儒道, 濡染佛禅, 兼容并采, 灵活通脱。在重大的人生打击和挫折面前, 他提炼概括出“变”与“不变”的人生哲理。如果要深刻体验课文中蕴含的感情, 我们就不但要关注文章本身, 而且要关注作者的为人、身世遭遇和写作背景等, 只有这样, 才能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理和情感。

要深入理解山水游记, 深刻体验游记中蕴含的感情, 我们就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把握文章中重要意象的含义, 一步步深入,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去体验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深入文本的情感内核。《小石潭记》是一篇两百余字的记游短文, 描摹了小石潭的位置及周围景物, 分层描写了潭水、潭石、潭岸青树、潭中游鱼和潭外小溪, 并以水、石、鱼为重点描写对象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 小石潭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而景色的“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正是柳宗元当时痛苦心情的折射, 作者极力渲染景物的寂寥幽邃,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寄寓了自己长期被贬谪的凄苦孤寂的失意心情。

2. 以今观古, 体验情感

在欣赏山水游记自然景物的同时, 我们始终要注重文章中主观情感的抒发, 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体验山水游记中的情感, 鉴赏游记文景中蕴涵的情。在教学中组织学生体验的设计构想主要有五个。一是在画面中体验, 如在《前赤壁赋》教学中, 可以借助PPT的形式展现秋夜江景图片, 安排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类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体验苏轼的悲情从何而来。二是在想象中体验,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建立一种想象的情景, 进而让学生进入想象的情景产生联想和某种体验, 如在学习《小石潭记》时, 可以让学生想象小石潭的幽深冷寂, 从而体验作者“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的感情。三是在音乐陶冶中体验, 如在《前赤壁赋》教学中, 让学生配民乐《江河水》尽情朗诵, 领会游记的音韵美和情感美。四是在音像视频中体验, 如学习《石钟山记》可播放石钟山夜景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夜探石钟山的情景, 想象夜深人静, 山峻、水声幽寂、栖鹘哀鸣的阴森惊悚场面, 体验古代士大夫亲临绝壁探访考察的求实探究的科学精神。五是在交流中体验, 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去感受体验文本中的情景特征, 选择不同角度说出、写出读后的艺术感受和审美体验, 让学生在受到文本情感因素的熏陶、感染中, 逐步端正人生态度, 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心领神会悟哲理

唐宋游记散文不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而且在情感体验之上, 还有一个更高哲理思辨层。苏轼的《石钟山记》和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这是苏轼借记游着意阐发的哲理。王安石由山名的误传而联想到治学“不可不深思慎取”;由探山涧半途而返的遗憾顿悟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 这也同样是在进行哲理思辨。唐宋游记散文往往将记游与析理相结合, 记游与析理两者相因相承, 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感悟其中的哲理, 由此获得启迪, 树立更宏大的人生抱负, 拥有更严谨的治学精神。

1. 研究思辩, 探索真谛

唐宋山水游记包含着理性思考, 值得探讨。但美文的理性呈现方式各具特色, 如苏轼《石钟山记》:“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是直抒胸臆。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是用比喻的手法, 形象阐述哲理:“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而这种胜境必须具备“有志”“有力”和有外物“相之”三个条件方能到达, 说理形象而又深刻。即便在同一篇作品中, 也可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两种呈现方式也可交替使用。苏轼《前赤壁赋》中“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的议论, 是直说;而事物均具有“变”与“不变”之二重性的深刻玄理, 则是巧借江水、明月、清风这些美好的意象, 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 含蓄地阐述出来。由于哲理在文章中呈现的方式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中哲理的方式即有三点不相同。一是对直陈的, 只需要依托原文, 在原文的基础上稍作引申即可, 如, “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而臆断其有无”。二是以对比、比喻等手法含蓄呈现的, 则需要探求本体, 整合信息, 深入领悟作者表达的人生哲理。三是设疑提问引向深入。苏轼《前赤壁赋》写景状物挥洒自如, 在历史和自然的宏大时空背景下, 反思个体人生的意义价值, 字里行间渗透出一种独具智慧的出世入世的超脱与旷达。在教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下列一些问题进行细致的研读, 如苏轼为何而悲, 为何会有这种悲情?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作者又为何而喜?文章开始之“乐”和最后之“喜”的内涵有何差别?文中的“客”到底是谁?苏轼何以有如此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人生哲理,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有所发现和创新, 由此从心灵深处理解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而自我熏陶和自我内化,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而这些正是品味文章哲理所获得的价值。

2. 联想感悟, 乐对人生

在深入探究山水游记哲理内核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作文的形式, 如联系实际写评论文、话题作文、读后感或游记等, 借品评文中的哲理之思, 确立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同时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把文本中的道理活用, 也可以达到借鉴手法, 提高表达能力之目的。学过《前赤壁赋》后, 可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所流露出来的对于人生的态度。文中有“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表现人生短暂之句,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也可以让学生评价文中“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对于人生悲凉的看法。经过这样一个环节, 学生就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地对文中的思想加以琢磨和思忖, 在理解别人的思想的同时, 也有助于培养自己美好的情操, 乐观面对生活的困难, 憧憬美好未来。

唐宋山水游记之美不仅在于文中精妙的景物描写, 更在于文中融注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和深沉的思想内涵。因此, 鉴赏这类文章, 就是要去品味古人徜徉山水的景趣、感悟人生的情趣和理趣。研究鉴赏唐宋山水游记的方法, 就是为了学生在解读这类文章时, 有思路、有层次地感受中国山水游记散文的独特魅力,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人文素养以及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

[2]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蒋笑.品山水之情意[J].语文报, 2009 (13) .

文言文阅读—游记散文 第4篇

明·徐宏祖

丁丑(公元1637年)正月十七日。晨餐后,仍由新庵北下龙头岭,共五里,由旧路至络丝潭下。

先是,余按《志》有“秦人三洞,而上洞惟石门不可入”之文,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无从觅所谓上洞者。土人曰:“络丝潭北有上清潭,其门甚隘,水由中出,人不能入,入即有奇胜。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余闻之,益喜甚。既过络丝潭,不渡涧,即傍西麓下。盖渡涧为东麓,云阳之西也,枣核故道;不渡涧为西麓,大岭、洪碧之东也。

北半里,遇樵者,引至上清潭。其洞即在路之下、涧之上,门东向,夹如合掌。水由洞出,有二派:自洞后者,汇而不流;由洞左者,乃洞南旁窦,其出甚急。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导者止供炬爇火,无肯为前驱者。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石隙既低而复隘,且水没其大半,必身伏水中,手擎火炬,平出水上,乃得入。西入二丈,隙始高裂丈余,南北横裂者亦三丈余,然俱无入处。惟直西一窦,阔尺五,高二尺,而水没其中者亦尺五,隙之余水面者,五寸而已。计匍匐水中,必口鼻俱濡水,且以炬探之,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时顾仆守衣外洞,若泅水入,谁为递炬者?身可由水,炬岂能由水耶?况秦人洞水,余亦曾没膝浸服,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而洞当风口,飕飕弥甚。风与水交逼,而火复为阻,遂舍之出。出洞,披衣犹觉周身起粟,乃爇火洞门。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已在枣橡岭之西矣。 (选自《楚游日记》)

1.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由洞出,有二派 派:通“脉”,支流

B. 遇樵者,引至上清潭 引:带领、引导

C. 余乃解衣伏水,蛇行以进 蛇:一种爬行动物

D. 久之,复循西麓随水北行 循:顺着、沿着

2.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余既以误导兼得两洞/俱以沛公言报项王

B. 余闻之,益喜甚/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C. 贴隙顶而入,犹半为水渍/若无罪而就死地

D. 俱温然不觉其寒/苏子愀然

3. 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是一个注重实地考察的游记作家,尚且会被《志》所“误导”,可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完全依赖书本知识。

B. 作者听了当地土著居民关于“神龙蛰伏藏处”的话后,“益喜甚”,充分表现了作者希望能见到“神龙”的强烈愿望。

C. 作者在上清潭的洞里“解衣伏水,蛇行以进”,形象地说明了作者为探奇揽胜而亲身实践的精神,也从侧面启示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游之乐”。

D. 本文短小精悍,记游清晰,不仅在写法上注重详略得当,而且善用对比,如通过“我”和“导者”、“仆”人的对比,反衬“我”注重亲身实践、甘冒风险以求得“游之乐”的精神。

4. 把下列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洞与麻叶洞俱神龙蛰伏藏处,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

②既逾洞左急流,即当伏水而入。

③俱温然不觉其寒,而此洞水寒,与溪涧无异。

5. 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水 由 洞 出 有 二 派 自 洞 后 者 汇 而 不 流 由 洞 左 者 乃 洞 南 旁 窦 其 出 甚 急

6. 文章写“土人”“非惟难入,亦不敢入也”和“导者”“无肯为前驱者”的用意何在?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5篇

一、鉴赏其绘景与寓情,体味作者的深细情感

以脍炙人口的《 小石潭记》 为例。 该文既写出了小石潭意境的 “ 悄怆幽邃”, 又写出了潭水、 游鱼、竹树、岩石、小溪等的神韵与幽深,还写出了作者“ 凄神寒骨” 与“ 不可久居”之感等,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激愤与内心的不宁静。教学时,我曾在向学生介绍《 小石潭记》 的创作背景资料与柳宗元《 永州八记》 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在深切体味公元805年11月柳宗元被贬谪为永州司马后心情备感压抑沮丧的前提下, 通过细读深品课文的方式感知柳宗元寄寓于《 小石潭记》 中的激愤情感与政治理想。

《 满井游记》( 袁宏道) 是一篇描写作者早春游览京城胜地满井的散文。 全文首先运用全景式的观察视角描绘了满井的胜景及作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畅快:“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接着,作者分别细致描摹春水、春山、春天的田野等景物:“ 于时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在此过程中, 作者准确把握满井早春时节的征,使用下列个性鲜明的词语“解”、“ 乍明”、“ 新开”、“ 乍出”、“舒未舒”、“ 浅鬣寸许”等立体地绘了满井的早春美景。 而后再动词“ 洗”、“ 拭”、“ 掠”等生动形地描绘出了北京满井早春春色动乍暖还寒的清丽景象, 且赋了满井以灵性、动感与活力。教时, 我曾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述景物描写与品味动词的基上,体味作者的喜悦之情。

二、赏析其记游与议论,感悟 “ 天人合一”的美学追求

孔子曾言:“ 智者乐水, 仁乐山。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先早就知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就追求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艺境界。此等审美取向与艺术观念反映到古代先人的文学艺术创过程中, 则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互亲近与高度融洽,也即“ 天人一”。 这种“ 天人合一”的观念, 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有着非常中的体现。 比如,在《 小石潭记中,作者就用细描之工笔,以及少胜多虚实相生的绘画技巧等以静衬动,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鱼的自由自在与活泼可爱:“ 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光下澈,影布石上,礍然不动, 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乐。”此等画面,可谓“ 真境谊而境生”:游鱼虽然活动于小石潭深水中,却让人一览无余,使人觉不到小石潭中有水, 其潭水清澈透明不言而喻。显然,这是种以无显其有的艺术表现手法读者必须借助丰富的想象才能略到画面上不存在却实际存在自然景观。此外,作者在描写小石潭景物的过程中,把景与情、物与人等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曾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在 《 小石潭记》 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是如何达到水乳交融的? 这种形与神的相互交汇孕育出了中国古代文人怎样的审美意识? 这种审美意识与我国古代的“ 天人合一” 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 对于最后一道思考题, 有学生思考后举手回答道:“ 《 小石潭记》 竭力表现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以及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犹如西方学者李约瑟所言:‘ 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他们伟大的细想:人与自然不可分离。 ’这是我国古代先人‘ 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 ”

三、赏析言简意赅之文辞,积累文学语言

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散文, 无不具备语言优美、凝练、文笔精致简练、言简意赅等艺术特征。以 《 小石潭记》 为例,全文虽然只有189字,却内容周详完备,景物刻画形象丰满,写景议论环环相扣, 句式灵活且字字珠玑。 比如:“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上述前三句, 长短参差,后七句,每两字一顿, 每四字一停。 读之,顿挫而抑扬, 畅达而铿锵,韵味无穷;品之,静动色彩,形神兼绘,如画如诗,娱人眼目。 再如第2自然段描写水中的游鱼,更是形态不一,形神兼备:有的“ 影布石上,礍然不动”; 有的“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前者神态自若静浮水中, 后者调皮可爱活泼: 潭中游鱼,多么富有人情味,仿佛知道作者近来心绪不佳似的,故意“ 与游者相乐”。 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从游鱼之乐联想到作者此刻的欢悦心情。其文笔之简洁灵动,令人赞叹。

再如《 三峡》( 郦道元) 一文, 作者在客观描摹自然山水以求形似的同时, 注重将自己与游人的真情实感融合于自然山水之中, 最终达到神似的艺术境界。 比如文中只用极为简练的“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八个字,就极为客观地状写了各具特色的四种景物,并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还如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一文, 作者以醉翁亭为中心, 向四周铺展笔墨, 精心描绘琅琊山最富季节特征的山川草木花卉等自然景物: “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绘声绘色,绘形绘味。

教学上述课文时, 我通过引导学生将之与现代写景散文比如 《 黎明的风景》( 魏巍)《 长江三日》 ( 刘白羽) 等加以比较阅读的方式细细品读, 以此感知课文语言的优美、凝练、言简意赅等,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古代游记散文阅读注意事项 第6篇

阅读古代游记散文和阅读一般的文言文一样,也需要弄清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即必须有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游记散文和写人叙事的文言文,和议论抒情的文言文毕竟分属不同文体,因此有它特殊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第一,既然是游记,需要梳理作者的游踪,即弄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和顺序,他先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再到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一些什么。整个移步换景的过程梳理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作者的整个游览情况。

第二,要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由看到的景和物想到了一些什么,感悟到了一些什么,即弄清作者写这篇游记的目的、意图,作者通过写景状物想要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在了解了作者的游览过程和抒发的思想感情后,还得弄清楚作者是怎样写景,怎样抒情的,并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如常见的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对比映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等。

【小试牛刀】

阅读柳宗元的《石渠记》,回答问题。

石渠记

口[唐]柳宗元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菖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渴(he):指袁家渴。②庥(xiu):通“休”,休息。③崇:堆积。④酾(shi):分流。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长可十许步/潭中鱼可百许头

B.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怡然不动

D.菖蒲被之,青藓环周/闻水声,如鸣飒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水,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游记散文的一大特征。本文通过对石渠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7篇

一、自然神祇的化身

先秦两汉时期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多为零散的片段,如《山海经》里的记载:“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千里,鸟兽莫居。”这里对太华山的描写并不具有审美的色彩,只是作为一般科普性的对象而加以说明,因而也不能算作游记散文,但无可否认的是之后较成熟的游记散文正是从这些只言片语的描写中发展起来的。东汉马第伯在其《封禅仪记》中记载皇帝封禅泰山的事件时,有对泰山巍巍庄严的赞颂之词,然而与其说这是出于对美的欣赏,毋宁说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不得不为之。两汉之前,在物质层面上,人们认为自然山水可为自己提供现实的经济利益,为了更好的发掘这种利益,应运而生了《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这类应用性很强的地理文献著作。在思想精神层面上,人们面对或高峻威严或神秘莫测的自然山水时,不由自主的对其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由敬畏之心再生发了崇拜之感,把在自己认识和掌握范围之外的山水视为超现实所在的神祇。这一点被统治阶级所利用,顺理成章的在神祇的外衣下赋予了山水道德教化的象征,用以约束普通民众。自此自然山水完成了其超现实性的使命。因此不论是《山海经》里对太华山高大险峻的描写,还是《封禅仪记》里对泰山庄重威严的歌颂,无疑都起着神话山岳以达到教化百姓的作用。

二、从品德寄托到“性耽山水”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山水作为道德教化对象的特性被大大加强了。仁人志士以山水自然比况自己的品德或情操,赋予了他们“比德”的特点,崇高威严神圣。因为被用来“比德”而不是游赏,故而文人们只突出强调他们山水神秘品性,而不作外在自然形态的描写,以免显得轻佻。孔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属于此类情况,只强调松柏耐寒的品性,而不描写其外在的形态之美。因而作为游玩取乐畅怡情当时游记散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出现。文辞华丽结构完整且注重山水自然之美的游记骈文在建安末开始出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代表作品为当时的地理著作,如《水经注》中的《江水注》、《浙江水注》等文笔活泼灵动,景物具有了形象之美。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写景清丽自然,活灵活现。这一时期,人们与自然山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人们撕掉了神祇化身、“比德”教化等扣在自然山水面孔上厚重的面具,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欣赏她,并以在审美活动中娱悦自己为目标。“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是顾恺之对会稽山水深切欢喜的由衷赞叹!第二,“性耽山水”成了文人士子逃避官场黑暗躲避政治祸患的首要选择。竹林七贤呼啸林泉之下,谢安久居会稽而不出皆可为证。第三,秀丽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成了文士们创作灵感的源泉。刘勰说“皋山林壤”为“文思之奥府”即是此类情况。至此,山水具有了远祸、怡情和探幽寻灵等多重作用。“性耽山水”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之风而为知识分子所推崇和践行。

三、“情、景、我”的圆融统一——景物的性情遭际折射自我人格与命运

唐代文人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文人亲近自然地喜好,并将之发展为一种更加浪漫诗意的游赏活动。唐代知识分子漫游成风,南下吴越,西赴蜀中,乘舟滇桂烟雨朦胧中,骑马驰骋于大漠狼烟下,漫游的境域比前代大大扩大了,与自然景物之间的情感碰撞也前所未有的丰富起来了。这些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的游记散文都有明显的体现。唐人笔下的山水具有了生命力,开始起着承载作者喜怒哀乐之情的作用。在他们的笔下,自然山水不仅具有千姿百态的形态美,更融入这自己人生志向、心胸怀抱、坎坷遭遇等人生际遇,即以有我之境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从而开创了在游记散文中情景我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主题呈现方式。而在游记散文中渗入大量个人情感这一情况开始于元结的《右溪记》,完成于柳宗元之笔下。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为了排遣心中的孤愤和寂寞愁苦,他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在青山绿水间寻找心灵的归宿。然而仕途失意的苦闷,远离家人的寂寞时时萦绕心间。带着愁闷之心来观景,景自然就具有了情的意味。其代表作《永州八记》中的山水小景各具情态,各有性格,各有遭际,柳宗元在描绘景物时常常在其中不动声色的寄托了自己的心声。《小石潭记》在八记中色调最为明丽,作者写潭水清冽凄寒,写竹树环抱幽寂,写游鱼皆若空游无所依,这些无一不是在写自己。小石潭记虽然清美动人,但终因“其境过清”“凄神寒骨”而“不可久居”,不难看出这正是作者写自己因性情过于耿直得罪权贵而获难遭贬的人生经历。景中有情,缘情看景,情景熔于一炉,从而使文章意境幽远,含蓄隽永。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理趣横生,别开生面

宋代是山水游记的繁荣阶段,名家荟萃、作品云集、艺术手法高妙。范仲淹、欧阳修、“三苏”、王安石、陆游、范成大等人的山水游记散文中精品辈出。表现手法上,在写景叙事抒情之外,尤其注重文章的理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由写景到抒情再到议论,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情怀。苏轼的《前赤壁赋》在清风明月洞箫声中抒发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慨叹,可谓景与理俱美的千古佳作。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无不在游记中议论世事,探求义理。可以说在宋代的游记散文中,山水已不是作者的描摹本义所在,而是激发人们理性探索的媒介。

五、从“独抒性灵”到“世俗情调”

山水游记经过金、元的萧条时期,到了明代又迎来了创作的最高峰。明中期以后,政治昏暗,一些文人为全身远祸而悠游林泉,悠闲的生活,高洁的精神追求,培育出了“独抒性灵”的山水小品文。“公安派”的袁宏道在其《满井游记》中,浅浅数语描绘出了历历如画的景物,清新可爱,读来早春芬芳的气息,作者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

除了“独抒性灵”外,晚明游记作家还表现出了对世俗生活情趣的关注和追寻。晚明文人打破了只在游记中记述自己在观赏山水美景时的感受的写作范围,常常将审美视角对准世俗百姓与自然的交往。不少游记小品既写山水,又极力描摹陶醉于湖光山色中的芸芸众生,使山水具有了浓郁的人间烟火的色彩与温度,从而在更大的范围里更进一步的拉近了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亲和关系。如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作者根据游人对月的态度,把看七月半之人分为达官贵人、名娃闺秀、名妓闲僧、慵懒之徒及自已与好友佳人五类,对每一类人的心理及神态勾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宛在眼前,铺成了一副“香气拍人”“清梦甚惬”的风俗画。这类作品把自然美拉回到世俗生活中来,在山水清音之中注入嬉笑怒骂的人间俗态,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人间烟火的世俗人情之美。

结语: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中折射出来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鲜明的显出出了一种从隔膜到亲近,从敬畏到圆融的嬗变轨迹。而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的环境伦理意蕴,如“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与景为友、赞赏自然”、“融入自然、物我两忘”等尊重自然、肯定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为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与维护提供了天然的文化智慧。

摘要:从前秦到两汉,人们认为大自然山水是神祇的化身,是道德教化的象征;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只是作家认识的客观对象;唐代山水有了生命,成了作家情思所寄的载体。宋代作家借山水来表达人生义理。自明已降作家或独抒性灵以山水寄托清幽情思,或描绘普通人眼中充满世俗情调的山川景色。

关键词:中国古代游记散文,人与自然,神祇化身,世俗情调

参考文献

[1]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傅璇琮主编:《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游记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李泽厚等主编《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招宝山游记散文 第8篇

一、援本取法,无可厚非

任何教学方法一般没有正误之分。选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能不考虑两个关键要素:一是教学的对象,二是教学的内容。因为这是教学之“本”。

现今的初中文言文本的选择,并不那么浅易,学生的自学、探究、分组活动很难展开。尤其是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的游记类文言散文,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和知人论世的思维习惯,还真是勉为其难。

从教学对象而言,初中学生对古汉语词汇(常见的虚词与实词)和语言规范(特殊句式)的积累,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很难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于是,多数老师们采用了“直截了当”式的串讲式教学方法。“串讲式”固然是不二之选, 但是,囿于它的缺陷,必须加以改革。二、援“本”取“法” , 一石多鸟

这里所说的“本”,即文本与生本;这里所说的“法”,即教法与学法。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以下方法,有效地改良了传统的串讲方式。

1. 拓展文言积累渠道,加快积累进程

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拓展文言文阅读,从教材中的文本,延伸到课外文本;从课内阅读串讲,关注到课外阅读指导。我们的课题实验组曾经在三年时间内,组织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180篇,其中精读篇目85篇,自读篇目95篇。

2.改造文言的语言环境,培养解读能力

初中生的文言环境本来就十分有限,在手机文化、网络碎片阅读风云天下的时代,更是雪上加霜,他们对文言兴趣几乎缺失。实验组就先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组织学生编演文言文课本剧,撰写文言短文,小试牛刀,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们要求家长配合,在他们允许孩子看电视、影片时,建议尽量观看历史剧、古装戏,以改良文言的语言环境。

3.改变串讲式的教学环节

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既是一种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培养,而且学生的预习与合作学习也是教师串讲的前提和基础。

二是学生的诵读必须贯穿于串讲的始终。学生诵读文言文的能力,普遍地比读白话文要差得多。这与教师串讲期间轻视诵读不无关系,也与对诵读缺少有效指导和示范不无关系。每一轮的诵读其作用与功能是不同的,按时序来说,分别为前测、理解、反馈、巩固。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断句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

4. 串讲中勾连贯通,触类旁通

一是时代背景与作者情感的联系。言为心声,阅读时对时代背景、作家思想是不能忽略的,只有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内容。我在教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先让学生了解柳宗元曾参与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只有了解柳宗元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中的凄苦,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寓情于景,抒发抑郁忧伤之情和对冷酷现实的不满这一主题。

二是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一篇文章有其自身完整的体态,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教会学生揣摩文言文的方法,阅读时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去理解,要从整体上去感知、领悟、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的主旨。

三是表达技巧与文本主旨的联系。有些文章的主旨是从侧面折射,有些表现得比较显露,有些则委婉含蓄。而文章运用的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主旨而服务,为表现主旨而存在。一旦破解了文章的主旨,就要和文章的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这也是一项解读文言文必应具有的基本功,必须努力培养之。

四是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串讲中,不能孤立地解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联系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比如,相同时代或相同作家的作品间的联系,相同文体、相同风格的作品之间的联系,通过勾连贯通,从中找出规律,得出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就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5.轮换串讲的主角

串讲的主角不只是教师,在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完全可以轮换串讲的主角。但是,轮换了主角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轻松,相反,教师可能付出加倍的辛劳。

特别是首次轮换串讲主角,要精挑细选学生,可以分段落实“串讲小先生”。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备课,并辅导串讲的技巧,还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试讲,确保学生首次串讲的成功。

教学改革永远是问题解决式的,直面问题,探究改革的举措,寻找解决的办法,才能有望到达成功的彼岸。

宝山贺兰 第9篇

贺兰山东西不对称, 西侧坡度和缓, 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 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高耸的地形及良好植被对保护富庶的银川平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 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 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 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 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 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东部为半农半牧区, 西部为纯牧区。这里资源丰富, 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 古老的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由于贺兰山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 民族迁移十分频繁, 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 被誉为“朔方之保障, 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 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有过秦始皇派遣蒙恬北逐匈奴、汉武帝在贺兰山东麓设立属北地郡管辖的廉县、唐太宗出击突厥、西夏抵御蒙古铁骑, 到了明代贺兰山成了明朝政府在西北地区和蒙古残余势力中的瓦剌、鞑靼之间的界山。清朝时, 蒙古额鲁特、和硕特等部开始在贺兰山西边屯牧, 也结束了这里长期的军事局面, 直到解放。位于贺兰县境内的贺兰口曾是明长城宁夏镇关隘。因贺兰山险不可逾, 所以贺兰口仅关口处建有城墙, 并建有若干烽火台, 与平川地带守军相呼应。虽然现在关口的防御建筑设施多已被毁, 但当年驻守长城将士所题刻的不少摩崖刻石均清晰可见。在贺兰口沟谷两岸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 还有400幅岩画。这些古代岩画题材, 以类人头像为主, 约占半数之上, 其余的还有马、驴、牛、羊、鹿等图形和狩猎、人手、人脚印等。画境古朴浑厚, 岩画多用利石、金属磨刻凿成, 以人面形居多, 或插羽毛, 或留发髻, 或长犄角, 或着头巾。有的高鼻大耳满脸毛须, 有的口衔骨头。多数人形有眉无眼。据考证, 在古代这里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 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 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 为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 堪称古代少数民族珍贵的

艺术宝库。贺兰山的中段东侧内的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 对于阻挡沙漠东移和寒流的侵袭起着巨大的作用。六月暑日, 位于西边沟尽头的青羊溜山巅上, 蓝天晴空, 白雪盖顶, 自古诗人用“满眼但知银世界, 举头都是玉江山”来赞美古宁夏八景之首的“贺兰晴雪”胜景。贺兰山腹地有藏传佛教寺庙南寺号称是阿拉善第一大寺。1716至1746年,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贺兰山弘法, 1756年仓央嘉措的心传弟子阿旺多尔济遵师傅遗愿, 修建了南寺, 寺中供奉着六世达赖的灵塔。广宗寺、福音寺两座内蒙古西部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坐落山中。庙宇楼台高耸, 造型古朴神秘, 色泽五彩斑斓, 与苍松翠柏、崇山峻林交相辉映, 构成了一幅幽静、清新、圣洁的自然景观。

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 山前冲积平原上草场辽阔, 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为山两侧的牧区赢得了“中国骆驼之乡”和“中国滩羊之乡”的美誉。宁夏所产滩羊二毛皮更是被称为“千金裘”, 毛色细润, 卷曲如云。山区富含优质煤炭, 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黏土岩等矿产, 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 清雅莹柔, 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之一。

上一篇:亚夫精神演讲稿下一篇:产品质量检查记录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