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充满阳光的演讲稿

2024-06-05

让心灵充满阳光的演讲稿(精选14篇)

让心灵充满阳光的演讲稿 第1篇

歌德说:“人不能孤立地生活,他需要社会。”这是我很早以前就熟悉的话,所以今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孩子。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弱点,要时刻看到别人的优点让别人的优点自觉的成为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自己自然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人生在世,区区百年,匆匆一日,忽忽一生啊!所以要开拓视野啊!人与人之间的封闭,孤独而不善交往,就会让人心胸狭窄。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广交朋友,多见世面。不要把自己固定在固有的小天地里。提高自己的素养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激发生活的热情,让生活充满阳光!充满阳光的人生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想对自己的孩子说的发自内心的话。努力吧!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不要拒绝陌生

从离开母体的那一刻

我们就进入了一片陌生

不要拒绝感动

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

就是为了寻找温暖感动

不要拒绝真诚

当你伸出善意的手掌

你就会被自己的善意感动

//

请撕开包裹的厚茧

开放孤独的围城

请接受太阳的光线

清洗紧闭的眼睛

请善意地对待陌生

让真诚感染真诚

请扬起自信的笑容

你会发现

原来人生还有如此美丽的风景

//

世间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平坦的小径

世间本没有墙

倘若关闭内心就会竖起一道围城

也许你我陌生

如果释放真诚

就会让陌生的脸庞绽放如花笑容

就像我们的心底

若放入坚冰就会寒冷

若邀请一米灿烂阳光

就会解冻每一根神经

//

让阳光照进心灵

就会发现清晨树叶上露珠的晶莹

让阳光照进心灵

夜晚也有星辰映照的一丝丝光明

让阳光照进心灵

你会踏上铺满玫瑰花的芬芳小径

让阳光照进心灵

一丝一丝一缕一缕

心底的爱意就会慢慢被唤醒・・・・・・

让心灵充满阳光的演讲稿 第2篇

大家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爱的奉献”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心灵充满黑暗,所以让我们伸出一只手,去帮助他们,打开他们封闭以久的心灵,让她们同样感受到生命的灿烂!

假如你眼瞎了,我会和你来到郊外,呼吸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空气;聆听小鸟、流水的歌声,我还会给你描绘花儿的形状,耐心的给你讲解它的色彩;假如你从小被遗弃了,不要伤心、难过,我会照顾你,教你写字,教你画画,让你觉得人世间充满爱;假如你行走不方便,别担心,我会推着你去游玩,给你讲故事,给你讲外面发生的事情……朋友们,让我们都能伸出自己的手,去帮助他们,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让他们收获快乐,感受幸福!

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人世间处处充满着爱!充满着真情!就像我村上的一为奶奶,她双目失明了,但村上的人都很愿意去帮助她,有的给她送一些水果,有的给她料理家务,有的陪她聊天唱歌,有的……有的……还有的……无私的帮助让她至今还健康地生活着,现今她已有九十多岁了。是啊,伸出一点爱,人间就到处有真情,到处有欢乐!

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3篇

关键词:阳光,心灵,老师,学生,肢体语言

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心灵充满阳光”这正是伟大师魂、无涯师爱的体现。尤其是我们民办学校这个独特的环境:孩子们远离家中的亲人, 独立的生活锻炼, 他们天真好奇的心灵总有许多我们难以猜测的想法……让他们多一分快乐, 少一分忧郁;多一分自信, 少一分怯懦;多一分宽容, 少一分计较……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无微不至的关爱, 彰显教师的慈母本色

生活上的关心, 学习上的启迪, 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除此之外, 还要善于对学生“察言观色, 洞察入微”。有一天自习课上, 发现平时活跃的高伦竟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这迥乎平常的表现令我担忧。于是我悄悄来到他的身旁, 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 心想:“不妙, 孩子不舒服。”我放下一切工作立即带他去医务室。检查后医生说:“感冒, 无大碍, 吃些药就行了, 如果再晚了, 还要输液呢。”听了医生的话, 我心里宽慰了许多。文枫流鼻血是一件始料不及的事情, 所以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注意, 还上网查了许多预防流鼻血的资料, 试试还真有效。面对老师所做的这一切, 家长感慨地说:“谢谢老师, 比我们做父母的想得还周到, 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啊!”宁神静思:正是这丝丝缕缕的牵挂, 让家长放心, 使孩子舒心, 我们师生交心。

二、尊重学生, 张扬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的思想绽放着五彩的光环。只有摒弃旧的思想观念, 尊重学生,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才能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 多一分快乐, 多一分收获。汉伦就是一个极有个性的同学, 只要是认准的事, 就非去干而且非干好不可。他本身体质不是很好, 当他报了田径队后, 每天早晨、下午都主动去锻炼, 别人跑3圈, 他跑6圈, 加倍的努力换来可喜的成绩, 在1500米比赛中竟得了第一名。向他祝贺之余, 震撼我们心灵的是:让我们的老师们, 放开羁绊, 给学生一片展示自我的蓝天。

三、把更多的关爱呵护洒向学困生

学困生他们往往是一个被忽视、被遗忘的群体, 他们的神经是最敏感的, 怕成绩差挨老师、家长批, 怕成绩差被同学瞧不起……焦虑、恐惧萦绕在心头。他们脆弱的心灵更需要老师百倍的关爱、呵护。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者做有心人, 善于发现闪耀在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如热情大方, 书写漂亮, 宽容谦让等, 找准切入点把博大的师爱之光轻轻地撒向学生的心灵深处。 (1) 独具一格的表扬让学困生正确评价自己, 增强自信。 (2) 为学困生创建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学困生所在的小组内, 小老师热情耐心, 不厌其烦, 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其识记, 有的只是悄声细语的引导。 (3) 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抚慰稚嫩的心灵。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尽人意的情形。除了苦口婆心地谆谆教诲外, 恰当的运用肢体语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 比如: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句关爱的话语, 一个暗示的眼神, 一个提醒的手势……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 体味到老师的关爱警醒, 进而反思自己来调整努力的方向。

四、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理解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所以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去信任、理解、宽容。张杰的脾气令人难以捉摸, 刚刚还与同伴谈笑风生, 转眼间又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一次小测, 因同学说他作弊, 一气之下把试卷撕个粉碎。面对这种情况, 我掷地有声地说:“为什么不让事实来说话!”张杰主动要了一份试卷, 在我旁边认真地做起来, 结果得了98分。我当众表扬了他的学习刻苦, 同时又委婉地批评了他刚才的过激行为。张杰意识到了老师的宽容, 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自觉地约束起自己的行为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还要强烈。”就这样, 学生的感恩之情化做了努力上进的动力, 各个奋勇争先, 唯恐落后。

让教师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4篇

【关键词】山区;教师;心理状态;自我维护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调整能力是除了知识教学技能之外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师必备能力。学生的上课情绪甚至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走向和习惯的养成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教师心理状态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山区的生活水平低下,导致教育条件落后,如果是从小就生长在山区的教育工作人员还对山区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能够尽快的适应这种环境。但如果是由大城市排发到山区进行短期或是长期支教的教师,一时半会根本不能适应山区贫苦艰辛的生活教育条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情绪失落的表现,表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包括上课没有动力,不热爱学生,无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必须学会自我心理的调整和维护能力,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撑起一片伟大的天空,将自己的意义升华到为了全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层面上,更好的开展山区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带来知识的洗礼,走向神圣的知识殿堂。本文就山区教师心理自我维护的现状以及具体解决措施进行如下具体探讨和分析。

一、山区教师自我心理维护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

1.大部分山区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调节和自我维护能力。大多数山区教师在被分配到山区教书后,都会有不定时间的适应期,在这一适应期期间,能不能调整好教师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山区艰苦贫困的教育教学生活是最重要的,许多教师到了山区后,由于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再加上教师本身对工作条件的期待过高,剩下的只是很小的学校教学楼和白天来上课的孩子们,这会对山区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将会进一步造成心理上的阴影,让这些山区教师无法顺利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山区学生教育过程当中。将学生晾在一边,让教育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我的一位同事被调到山区教学后,根本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艰苦的生活一天一天的压迫着他,到后来甚至无法顺利地给学生讲课,最后又被调派到了城市中教学。

2.山区教师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不仅无法正确及时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更无法调节山区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山区的学生们本身从小到大就没有合适的机会接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状态指引,常常有媒体报道山区的许多学生都换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倾向,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就是山区学生缺少正确适当的心理调节能力指导,而山区的家长们大都是务农人员,没有太高的受教育水平,导致孩子的心理状态一直无人了解,最后发展到恶化的地步。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项调查,调查显示我国一半以上的山区教师都缺少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基础和心理调节能力,这对山区教学的质量是一大打击。所以说,山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状态调节能力,能够帮助山区孩子找到正确的心理健康状态,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才能最后将山区的学生们培养成对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人才。

二、如何加强山区教师心理的正确自我维护

1.山区教师自身要不断完善职业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要贯彻落实教师职业思想,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默默燃烧的蜡烛,选择了教育这一行业就应该充分的为了所有的学生奉献到底,不论条件多么艰苦、设备多么落后,身为一名教师永远的使命都是战斗在教育事业的一线中去。为了更好的提高山区教师的心理自我维护能力,教育部门和学校单位每半年都应该举行分配本校教师到附近山区进行短期实习的活动,让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体验到山区教书的具体环境和自身感受,渐渐适应山区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觉悟。在定期的短实践山区教书实习中,教师能够准确的体验到山区教师的艰苦感受,并学会以此为荣,感受到为教师事业做出贡献的伟大与神圣。

2.政府教育部门要加大山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山区教育设备设施和教师提供充足的补助费用。国家的支持永远都是山区教师前进的动力,让国家教育部门看到山区教师自身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能够为山区教师提供必要的前进方向和精神支持。为此,政府教育部门应该大力支持山区教师的教学活动,满足山区学校提出的支援要求,尽最大努力用现有的可利用资源为山区教育和教师提供完备的教育设备设施,支持山区教育的开办和发展,为山区教师的心理调整做出实际上的举动,让山区教师看到山区教育的曙光。

3.大力加强山区的经济建设,以此带动山区的教育建设,为山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现阶段,我国的山区教育还处在教师缺乏的状态中,少量的山区教师承担着山区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重任。大部分教师都是因为无法调整好心态,适应山区的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而退缩。在这方面,国家应该加大山区经济的建设发展,逐步提高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山区人民有余力重视孩子们的教育活动,实行招商引资,扩展山区经济收益来源。建立健全山区教师的工资保障机制,为山区教师提供丰厚的工作福利,保证山区教师的收入不断提高。让山区教师感受到山区教学的美好之处,得到生活条件上的固定保障,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全心全意投入到山区教学事业当中。

综上所述,山区教师的心理状态是山区教育能否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山区教师是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榜样和示范,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纯净的心理状态和调节能力,才能够进一步关注并维护山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最终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这一点上,我家教育部门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应配合山区教育的发展,为山区教师提供越来越完善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小康,李尚明. 西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24)

[2] 张淑清. 贫困山区教师教学行为调查与分析——以山西省忻州市为例[J]. 中国教育学刊. 2009(01)

[3] 王庭.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某县为例[J]. 文教资料. 2010(14)

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5篇

花楼学校:张厚明

学生回答问题出错,考试不合格,都可以再来一遍,但如果挫伤了他们那颗稚嫩的心,就可能留下永远难以抹去的伤痕。

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如同倾泻的洪水,堵塞之法只会使其更加泛滥,只有正确疏导,才能纠正偏差。

孩子可能是调皮不听话的,因为他们毕竟叫孩子,教师要懂得宽容他们,要尊重和珍视孩子那颗纯真稚嫩的心,不让他们心底那份美好的愿望泯灭,让他们的星空蔚蓝起来,让他们心灵充满阳光。

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6篇

——浅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摘要:班主任应“以人为本”“付予母爱”。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心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通过“友情感化”,转变观念,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密切协作,朝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给学生最深刻的影响。关键词:爱心平等 真诚 赏识 沟通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一、捧出爱心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大手拉小手,以诚相待,富有爱心的言行能升华学生对班主任的钦佩与信任,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钦佩与信任你,这种钦佩与信任才会长久。在课堂上,班主任要使用信任性、期望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奋进精神;用谅解性、宽容性、引导性的语言来启发学生认识错误、树立进步的信心。在课堂上,赞许的点头、希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都表现出对学生的爱。这种师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学生,它可以使学生心境愉快,使学生感到班主任的爱,从而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主动发展。

二、身正为范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 1

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老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种模仿的对象。还记得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能安静下来,干什么的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在发呆或是偷偷玩,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言传。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一定要融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而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三 尊重学生

在平时的正常工作中,班主任要从尊重学生出发,与学生以心交心,平等交往,用充满理性的爱来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培养他们创造世界的能力。

班主任老师,要得到学生钦佩与信任的长久,我觉得,他还需具备一颗不同寻常的爱人之心,这也就是说,班主任老师不仅要去爱那些成绩、品行等各方面表现的好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去爱那些有着这样或那样缺点、问题的学生,要努力让自己去爱上、喜欢上这些学生。

四、做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分析

1、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班主任,一吐为快,借以寻求寄托和答案。所以当你主动去帮助他或者跟他推心置腹交心时,他一定会很感激;当你给他一个不经意的鼓励和微笑时,他一定很高兴;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2、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当有了进步、优点、做好事、利用特长为班级做出贡献时,要及时、大张旗鼓当众表扬、鼓励,让他们建立自信、自尊、荣誉感,营造积极向上、奋斗快乐的氛围,消除自卑落后的心理,看到前进方向,充满成为先进的希望。课上提问,既要给他们提供回答问题的机会,还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我的一般做法是:把问题分为难、中、易三类。要顾及到每一位学生,不能有受冷落者。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当他们有所进步后,再试着提问稍难的问题。使他们在节节胜利中得到欣慰,唤来自信,提高回答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发挥友情的力量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后进生阿斌同学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和遵守纪律的刘思同学一起坐,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持之以恒地努力

坚持不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不断地做

反复教育工作。要做好反复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马拉松式”的耐心,耐心地与后进生交谈,耐心地帮助,使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学到老师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他们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应认识到这对于他们而言是正常的,所以你得耐心地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们。时间观念不强是后进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为了抓好考勤我坚持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都按时到教室。老师都能每天每道预备铃响时到教室,作为学生还有什么借口迟到呢?这对学生是个很好的促动因素,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一种榜样。这样就慢慢地杜绝了迟到现象,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就强了些,时间观念强了其它事情就好办了。

5、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教育网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努力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能发生分歧。”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不停地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的作用力。班主任应及时把孩子的在校情况、社会活动情况反映给家长,以便让家长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作出最合理的处理。同时,我也主动地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里的情况,以期达到对学生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及各方面能力等全面地了解。因为我觉得光看学生在学校的几个小时是绝不可能观察出他们的全部的,而在这些背后还有他们更真实、更全面的自我。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送给他们一些情况,再从他们那里得到关于学生的信息,我乐此不疲。我是在与他们最亲密的人共同在努力,争取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合力,给学生最深刻的影响。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把好学生教育好这是教书匠都能做到的;把后进生教育成才则是“教育家”才可以做好的,可见转化后进生比培养尖子生更有特殊意义。每位教师都要做到像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那样“爱满天下”,“播撒阳光”让每一位学生都全面地、健康和谐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书目:

1、王 海 《后进生的转化》

2、黄志明 《家庭教育的作用 》

3、李 荣《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大网络教育机制》

让阳光充满我们的心灵 第7篇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阳光充满我们的心灵”同学们:在人生的季节里,同学们正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就在地平线上四射的阳光里让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吧!因为播下希望的种子,才有收获成功的希望!

那么怎样才能让阳光充满我们的心灵,使自己走向成功呢?

首先,积极的心态就是希望的阳光,照亮着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与人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不行呢?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阳光的心态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命运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经常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来任何人不会随随便便成功。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作为学生就应该具有脚踏实地的学风,要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写道:“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同学们,请珍惜时间吧,他是组成生命的最重要的元素!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必须坚信:只要沿着认清自我、锻造自我、提升自我这一健康有序的虹桥,天堑便会变通途。同学们,生命的阳春三月正是人生的黄金时间,从一节课、一节自习、一个单词、一道题开始吧,因为只有这样,成功才离我们越来越近!同学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只有赢在起点,信心才能扬起航帆;只有笑到最后,生命才会光辉灿烂!

让阳光充满我们的心灵吧。充满了阳光的心灵,不会惧怕风雨;充满了阳光的心灵,会有无穷的力量;充满了阳光的心灵,会是最美的心灵!

让心灵充满阳光的演讲稿 第8篇

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口涌入我市, 与之相伴的是每学期都有一定数量的外地学生需插班借读, 而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 是外来人口比较聚集的地方, 小美一家就是这支流动大军中的一员。小女孩的名字虽然很美, 但外表却一点也不漂亮, 甚至有点讨人嫌, 她衣着破旧、肮脏, 一头稀疏的黄发更昭示着营养不良。从进入我的视野起, 她就那么胆怯、拘束, 甚至还有几分木讷。在课堂上她从不举手发言, 课余除了偶尔与几个同是外地来的学生聊上几句外, 更多时候保持那种与“十岁”这个年龄阶段极不相符的冷漠与孤独。

二、童心传真

我试图走进这个孩子的心灵, 开始的几次谈心都在她一言不发的坚守下宣告失败。终于有一次, 在我的温言相劝下, 她才羞答答地说出了心事:“我的老家在安徽, 因为父母都到这儿打工, 我和两个弟弟才跟着爸爸妈妈到这里读书。我在原来学校读书时成绩很好, 同学都很喜欢我。可是自从我转学到了这里, 我觉得自己的成绩太差了, 有时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我都听不懂, 做作业没有别人快, 字也写得没别人好看, 别的同学穿的衣服、用的文具都不知要比我好多少倍, 个个都比我干净、漂亮。我觉得自己是只丑小鸭, 什么都比不上别人。”说着说着, 她终于控制不住, 大哭了起来。

三、心理探源

本来身处一种新环境, 都需要一个适应期, 而如果这种新环境让处身其中的人感到格格不入, 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如此的可望而不可及, 那么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水平等产生怀疑, 自信心受到打击。而小美这样一个本来是老师眼中的宠儿, 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在现在的环境中一下子陷入低谷, 由原先班级的强势群体成为现在班里的弱势群体, 这在心理上的确难以适应, 她跌入自卑的深渊, 这种自卑又阻碍了她在学习及与人交往等诸多方面, 她也就愈发自卑, 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四、辅导方法

(一) 建立家校联系, 让她感受父母之爱。

我把这场消灭自卑的“攻击战”的第一目标, 锁定在孩子父母的身上, 于是我先进行家访, 得知小美的家长要早出晚归地打工, 完全照顾不到孩子, 再加上生活贫困, 支付三个孩子的学费已勉为其难, 根本不可能在穿着、学习用品方面再给孩子什么。面对这些情况, 我耐心地告诉他们:“生活再困难也不能影响你对孩子的爱, 相反你对孩子的爱可以弥补物质的贫乏, 感受不到有父母之爱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穷人, 希望你们无论多忙都别忘了和孩子谈谈心, 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同时也让孩子感受你们的爱。”每次家访, 我都会带一些通俗易懂的家教故事给他们读, 指导他们如何在精神生活上关爱孩子。同时我还指导他们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自理能力, 使他们明白穿着破旧没关系, 但一定要整洁。在学习用品方面, 如果是必需的要尽量满足, 实在不能满足的要跟孩子说明原因。

(二) 走进她的心里, 让她感受老师之爱。

在了解了小美的情况后, 我更对这个小女孩多了几分怜爱, 看到她头发乱了, 我会及时帮她梳理整齐, 听说她哪里不舒服, 我会马上领她到医务室。可是仅有生活上的照顾是远远不够的, 要彻底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必须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于是我就和其他任课老师一起牺牲休息时间帮他们几个转来的外地生“开小灶”。为了正确把握她的思想动态, 我准备了一个“悄悄话”本, 在这儿我们敞开心扉地交流。我会在本子里悄悄告诉她:“昨天老师听到你的朗读很动听, 跟小黄莺似的。”“昨天你扎的小辫子很漂亮, 老师以前也扎这样的辫子。”……起初这小本上几乎是我的一家之言, 渐渐地, 她也敢于倾吐了:“数学课, 我上黑板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都错了, 我想同学们肯定都在心里嘲笑我了。”我就写上:“你敢上黑板做题了, 真是进步不小, 做错题怕什么, 谁还能从来不做错题吗?即使是最伟大的数学家, 也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关键是知道错在哪儿, 能及时订正。”……就是通过这样的沟渠, 师爱如同一泓泉水潺潺地流进她的心田。

(三) 搭起友谊桥梁, 让她感受同学之爱。1.改善大环境

我们班还开展了“手拉手”、“外地人口在城西”等一系列的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 以增强本地同学对外来人口的了解, 使他们知道外来同学的父母为建设金坛出力流汗, 辛勤地付出, 却无怨无悔, 从而唤起大家对外来人口的尊重。这样就为外来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成长的大环境。

2.营造小氛围

我还经常找班干部们谈心, 希望他们多关心像小美这样的外地学生,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竭尽所能地帮助她、照顾她, 让她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我还特意为让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当她的“学习顾问”。

(四) 给她一个舞台, 在成功中找回真我。

一个人只有当她发现自己活的有价值的时候, 才能真正地自信起来。经过我的细心观察, 我发现小美特别爱劳动, 和班里其他“娇生惯养”的孩子比起来, 她简直就是我班的“劳动力”。我常常借机表扬她, 并选她劳动委员。有了这样一个适合她的岗位, 她干劲十足。看到她为班级卫生所做的努力, 我知道她已重拾了那久违的自信。

现在, 每当看到她整洁大方的穿着时, 看到她课余活跃在人群里的敏捷身影时, 看到她回答完问题在同学们掌声里浅浅一笑时, 看到她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害羞脸红时, 我总仿佛看到一枝带露的玫瑰正静悄悄地绽放。

让每个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9篇

摘 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长的道路上总少不了有荆棘、有险路。近年来,常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得“某些学生因为不堪考试的压力而自杀”等消息。导致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正是这些孩子经不起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当今社会,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百依百顺的“蜜罐子”中。有关心理医学专家指出,在过分溺爱之下成长的孩子,做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造成孩子依赖性强,社会适应困难,生活不能自理,学习怕苦怕累,事事求助于父母,稍不顺心便会出现大哭大闹、撕衣毁物等骄横行为;他们如同一朵朵娇嫩的小花,受不得一点点委屈与挫败,缺乏生活的磨炼,缺乏挫折的承受能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可见,对今天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增加一些磨炼,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必不可缺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耐挫教育;淡化挫折;磨炼意志

什么是挫折?它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朵,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道路。”一个人想有所作为,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充满着竞争。我们的教育对象要成为21世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不仅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承受挫折的能力。他们生活的世界不是真空,最终要进入纷争复杂的社会。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是我们如何战胜挫折。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和坎坷中磨砺出来的。两千多年前,孟夫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孟夫子的这一句名言之所以能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和磨炼的人,才会有大的作为。

所以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关键。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在未来复杂的竞争环境中经受得起困难与挫折的考验。但耐挫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而成的,如何培养呢?作为班主任,应从积极的方面引导小学生正确对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们如何应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抗挫折、耐挫折的能力。

一、正视挫折,利用榜样做好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雄鹰翱翔天空,难免折伤飞翼;骏马驰骋大地,难免失蹄折骨;大海中没有礁石就激荡不起多彩的浪花;蓝天上没有云彩就衬托不出绚丽;要得到快乐,你就必须承受挫折;要得到成长,你就必须面对困难。大多数小学生对遭受挫折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教师应利用班会和课后等适宜的场合,适当在班级每个孩子的心里渗透这方面的内容,应该让学生明白:有时候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虽然令人不快,但这种体验可以由自己控制,应使自己在各种挫折中锻炼、成长。

对于以模仿为天性的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如果能适时向小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战胜挫折的榜

样,当然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战胜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动力。讲一些名人成功的坎坷经历,如居里夫人发现镭的不易,女排运动员训练的艰辛,千手观音邰丽华的坚强,张海迪大姐姐对命运的挑战,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他们的成功之因皆归结于愈挫愈勇,百折不挠。

总之,当孩子能自觉用这类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样作为衡量自己的尺度时,这些故事一定能在孩子的心中激起涟漪,我深信榜样的力量。相信他们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些困难,在艰难困苦中寻找快乐,学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二、谈话疏导,提高认知,淡化挫折

所谓淡化挫折,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缓解挫折的冲击力与压力。当小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淡化挫折的能力往往比较弱,反应比较简单消极,对挫折往往表现出焦虑、攻击、退缩、退让、固执等,他们基本说不出调控挫折体验的方法,不能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找出原因。所以需要教师在谈话中慢慢去淡化挫折,树立信心。

1.与学生单独谈话

告诉他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但是并非事事都能成功,任何人都免不了失败。有时候,失败是成功的好老师。老师不会因为你一次的失败就对你另眼相看。在老师心目中只要你们努力了,那就是好样的,老师都会喜欢。

2.教會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

合理的宣泄方法有:遇到挫折、困难和不平之事时,可以找父母、老师、朋友倾诉,听取他们的劝慰;或者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闷。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要合理,不能消极地对待。

3.与家长谈话

当孩子遇到挫折影响其心理时,及时和家长联系,分析原因,进一步阐明这种心理与行为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另外,也要让家长明白,让孩子从小遭受一些小小的挫折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可以锻炼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做家长的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对待挫折。

三、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训练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苏霍姆林斯基就认为,必须从小让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个“困难”的字眼,这个字眼是跟劳动、流汗、手上磨出老茧分不开的,这样,他们长大后就会大大缩短社会适应期,提高挫折耐受力。一个从小经过逆境磨炼的人,成年后就更能有效地适应环境。

日本有些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通过野外远足、马拉松比赛等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磨炼;在美国的中学生中,有句这样的口号:“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里多富有,孩子12岁以后,就会帮家里剪草、送报、当小保姆以赚些零用钱。现在我国有些大城市里的学校开始重视让孩子磨炼意志,组织孩子到偏远山区或者乡下人家里住一段时间,接受艰苦的生活训练,和

农村的孩子共同劳动学习;也有的家长报名让孩子参加户外野营活动,睡帐篷、攀岩、自己动手做饭……

对于我们这些小学校来说,有些大活动的举行条件似乎不够。

根据挫折的成因,我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举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在学科活动中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且通过努力又能解答的练习题;在体育活动中开展一些比赛,如篮球赛、乒乓球赛、象棋赛等;队活动中开展“佩戴红领巾比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中“自讨苦吃”,从而使他们努力战胜挫折,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抓住日常生活小细节,磨炼意志

出生在2000年后的孩子,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与“襁褓式”的教育与爱护,没有机会接受生活的锻炼,没有机会离开大人的保护独自“闯荡江湖”。

教育离不开生活,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老师,更应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对他们进行教育。首先请学生问问自己:你平时贪睡贪吃吗?你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吗?你过度迷恋电视、电脑吗?你做过家务吗?提醒学生,千万别做“低能儿”!做饭、洗衣物、刷碗、打扫卫生、倒垃圾、浇花等,只要自己能干的,都尽量去干。

另外,在实际生活中,要求孩子每天能自己上学,放学自己背书包回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当有孩子上学迟到时,让他们学会接受老师的有益批评,克服困难,以后按时上学;当寒冷的冬季来临时,组织班级里的学生晨跑,在刺骨的寒风中,慢慢承受住外界恶劣环境的磨炼。

五、在情境中学会面对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学生心理韧性强不强,对他们能否承受挫折,甚至将来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关系重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我通常还会在班级中创设一些情境,主要是围绕自然环境挫折、社会环境挫折、个人需要挫折,设计“如果你的妈妈住院了”“假如别人错怪了你”“假如你家发生了火灾”“如果你的腿受伤了”等情况,让学生讨论,促使学生增进适应挫折的心理准备,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时关注个别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孩子的反应。

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学会自我教育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生活海洋。”对于中队中的孩子们来说,让他们学会看课外书,无疑是一条进行自我教育的极好途径。我特意在班里举行了“好书推荐会”的主题班会,邀请个别只注重成绩而忽略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来参加,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是第一步。活动很成功,很多家长在主题班会后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请老师推荐一些书目。在班里,我还按计划开始了“读书会”活动,从读《爱的教育》开始。因为这本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接近,而且书中无处不在的爱一定能深深感染学生。

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一举一动,成绩的一起一落,总是牵动着老师的心。可是,对于这些挫折承受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很脆弱,往往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不住挫折的考验,面对挫折恐惧而消极悲观,自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导致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这些心结,也许对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影响,可是如果我们不加疏导,孩子心理上的坎不能过去的话,对他们人格的发展势必造成不能弥补的损失。

特别是高科技时代的今天,强竞争、快节奏、多变化给将来步入社会的他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冲击,使矛盾冲突更普遍、更尖锐。因此,我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跟上。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享受,创设挫折情境,刻意培养耐挫能力。挫折教育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堂必不可缺的课。希望通过我们这些辅导员,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遇到困难时,都能快乐、轻松地面对。

参考文献:

[1]苏惠兰.浅谈小学生心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4).

[2]朱立宏.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及调适[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9).

[3]王耘,葉忠根,林崇德.小学生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丛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刘晓明.小学生心理咨询与测评[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高亚兵.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手册[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让心灵充满阳光 第10篇

我很喜欢月光,我喜欢她皎洁的身影。喜欢她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清幽与空灵之中。她给了我无限的宁静与恬适。但是,她的存在需要反射阳光,没有了阳光,哪里来如此娟秀的月光?

所以,我,更爱的是阳光。

正因为有了太阳的存在,生命才得以延续。这个世界才会如此的五彩斑斓。有了阳光,才有小草的欣欣向荣;有了阳光,才有鲜花的竞相怒放;有了阳光,才有四季的更迭交替。是阳光,创造了我们美好的世界。

但是,这仅是阳光的一部分,而非阳光的全部。

曾经,北极科考队员们因特殊情况,被迫在极地度过了一段漫长的时光。可以想象,极地的严寒与孤独让队员们几乎发疯。但他们却最终度过了一段了这艰难的时刻。他们是依靠什么呢?他们依靠的是各自的日记。而那些日记仅仅是记录了阳光下的美好事物。是阳光,挽救了我们危急的生命。

不要以为阳光离我们很遥远,其实,阳光时刻与我们相伴。只不过是由于我们内心的冷漠,而忽视阳光的存在。

六年级上期的日子是昏暗的。为了应对区里的能力测试,我们每天总有做不完的试卷。老师、父母,甚至还有我们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把我们压弯了腰。透过我们夜夜模糊的视线,天空乌黑一片。但毕竟我们都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我们没有倚赖神或是鬼的超自然力量,而是坚信着自己心中紧抱的信念——我,不是孤单一人,与我同行的,还有无数人。因此,我们每天见面时就凭着一抹微笑将彼此心中的的阳光传递,共同汇成了一轮不灭的红日。是阳光,温暖了我们无助的心灵。

让心灵充满阳光 第11篇

我们的心灵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壤,只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吸收了爱与信心的浇灌才能草木葱郁、鲜花盛开。阳光总有阴影相伴,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是生活的艺术。正确地了解自我,不因一时的失意、困惑迷失方向,也不因偶尔的成功遮蔽梦想,这样的人才可以在波涛汹涌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恰当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扬起前进道路中的风帆。即使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友情,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性、爱情以及婚姻更是我们人生不可没有的调味剂,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至一粒尘埃,大至茫茫宇宙,我们都是有价值的存在。即使是一颗小草也要为大地增添一抹新绿,一支蜡烛也要为世界增添一分光亮。

曾经,我只知道自己是个再平凡的女子,就像路边的一朵小黄花,没有喝彩与掌声相伴。没有俊美的外貌、没有傲人的才华、亦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只要安静地待在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角落默默地度过一生便好。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壮志是只属于伟人们的梦想。而我不过是一杯没有煮沸过的白开水罢了,对社会对他人我都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我喜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没有风雨的侵袭,没有尘世的喧嚣。记得高中时曾有个同学跟我说:“其实你长的好可爱,可是为什么总是冷冷的摆着一副防卫的架势呢?主动和别人交往,融入大家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的。很多事情只有你尝试过了才知道是否可能,还没开始便主动放弃是懦夫的行为,只有经历了、尽力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他是对的。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就一定会有存在的价值。这正契合了李白的一句诗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虽然很平凡,可是我们很特别。没有人是完美的,正如德蕾莎修女说的:我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你能做我做不到的事,我们一起就可以做伟大的事。准确地定位自我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开始,也是我们人生幸福之路的开始。

健康的自我形象包括:归属感、意义感、价值感。主动地与人交往,融入身边的生活,才能在这个集体里被接受和容纳,才能有安全感。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它可能有些艰难,但是它让我们的年华不虚度。即使我们有可能犯错,但是谁又没有犯过错呢?重要的是过而能改,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断成长。学习了这一门课我决定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也许面对的是暴风骤雨,可它能洗尽尘埃,风雨过后的彩虹将会为心灵留下一片晴空。

勇于展现自己,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收获成功人生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舞者,害怕失败、害怕惩罚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演绎美好的人生。而独立、进取、诚实、奉献等良好的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我们人生的航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朋友多了路好走。

古代以色列所罗门王这样说:“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好。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他起来。这人就有祸了。”爱默1 生也说:友谊是使人的一生健康而有意义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友谊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即使我们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这样我们的人生旅途便不会太寂寞太孤单。

以前我奉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的交友之道。总觉得大家平平淡淡的,互不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挺好,时常腻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诸如康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叔本华莫不是孤独者,他们在孤独中创作的哲学思想照样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可是我发现我错了,不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就不需要朋友。如果没有人来照料他们的生活,他们能够安静地思考哲学问题吗?如果没有朋友帮忙出版他们的书籍,他们的思想能够流传至今吗?我想难度会大许多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不但需要君子之交的朋友,也需要一生的知心朋友。有了朋友的互相扶持和鼓励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好走。古语有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真正的友谊需要爱和奉献来维持。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处理和朋友相处中的各种小摩擦。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像鞋子里的沙子,把沙子取出来我们的旅程才会更轻松。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在和朋友闹矛盾后从不会主动低头,总是在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原则,拉不下那个面子。其实朋友之间的小摩擦性质本没有那么严重,是人自己把它扩大化了。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包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风度的象征。所以现在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因为我知道对别人的伤害有时候是无法弥补的,发脾气是种伤人不利己的行为。即使有时候真的是忍不住发脾气了,我会马上道歉争取朋友的原谅,主动与他们沟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有包容的度量,这样美好的友谊才能长存。

三、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人的本性是趋向于舒适与被爱的,然而真爱应该是以对方为中心,被对象性的爱才是可持续的、有动力的、持久性的爱。很多人都习惯了接受,却不知道爱也需要付出,别人给的爱可以让我们温暖,而自己心中有爱生活才能充满阳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他人。

我们从小沐浴在爱河里长大,父母的精心呵护、朋友的欢声笑语、恋人的温馨浪漫,哪一样不令人留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被爱的,爱就是这样一种美妙的情感,说不清它的好,可是充满爱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爱世界才更精彩。爱可以分三种:情爱、友爱和亲人的爱。后两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现在我就来说说情爱。恋爱、性和婚姻关涉到的主要是情爱。当然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可以说说学了这门课之后我对情爱的理解。

首先爱需要表达,可以是言语的赞扬也可以是肢体的亲近。酒香尚怕巷子深,情浓更须早言明。只有善于表达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爱意。不论是一句“亲爱的,你对我很重要!”、“我很爱你!”还是一个拥抱、一个香吻都表明了你对对方的关注。当然爱是对象性的,只有你的爱在对方身上产生反响的时候你的爱才是有意义的爱。

其次真爱需要等待。特别是男孩子,不要要求你的女朋友爱你就要跟你发生性行为,因为逞一时之快会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她有可能因此怀孕、得性病或者是堕胎,她还有可能将来是别人的妻子,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也不会希望自己将来的妻子曾经被这么对待。而在婚姻中则没有这些风险。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单,耐心的等待,爱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再次爱需要学会尊重和珍惜。尊重你的爱人,敏感于她的需要,善于向她表达你的爱意,珍惜她给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并陶醉其中,这样的爱情保鲜期才可能是永远。往往有人说爱情是婚宴的坟墓。其实这只是借口,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自掘坟墓的人恰好是自己。因为既抱得美人归,我们便把注意力投到了另一个方面,不被关注的爱情当然慢慢就失去了它的华美光鲜。

四、全面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全面健康是身体、情感、智力、社交以及心灵的健康,同时也包括称心的生活角色。缺了一个口子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与最短的那根木头的长度。所以全面健康的这六个方面只有协调发展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经常的运动可以为我们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发展并维持与朋友及爱人的亲密关系才会被集体接受和容纳;恰当地认知、接纳、表达情感可以让我们情感的天空晴朗无云;不断地接受心知识,为头脑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头脑与身边的世界保持活跃的状态;了解内在的自我,探寻自己的良心,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则是让心灵充满阳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精心预备每一个生活角色来实现人生的目的、幸福及丰富,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追求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我们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将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是我们成其为人的基础。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因为我们是一个人,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压力。有条不紊、临危不乱、生活井然有序,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游刃有余。

让心灵充满诗意的阳光散文 第12篇

那就打开它吧,迎接你想要的春天。

让柔和的阳光温暖失忆的心河,

让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13篇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极大重视, 通过家访, 我了解到, 这两个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 他们和爷爷奶奶在老家生活, 班里像他们这种情况的多达14人:要么是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要么是父母一方外出挣钱, 一方在家务农。这些孩子一般被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婶、姑舅或父母要好的朋友照看, 有的甚至无人照料, 独守门户。他们就是农村学校中为数不少的“留守儿童”。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了解, 我发现, 这些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对孩子“吃饱穿暖”需求的浅层关注上, 很少或根本不关注孩子的心理、思想、道德、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现状。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温暖, 缺少父母呵护, 很多留守儿童已产生了一些不良心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孤僻。孤僻是留守儿童身上表现出来的最为突出的不良心理之一。他们性格内向, 不喜欢与人交往, 习惯单独行事, 与学校、社会格格不入, 人际关系较差。

二是自私。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眼界狭小、心胸狭窄的特点, 注重自身利益, 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儿得失都会斤斤计较, 耿耿于怀。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听到一句不顺耳的话或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雷霆, 轻则唇枪舌剑, 重则暴力对抗。

三是厌学。一些留守儿童对学习不大感兴趣, 缺乏上进心,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不动脑筋思考, 不积极回答;书写习惯较差, 字迹潦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缺乏自觉巩固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经常谈论的是电视剧、动画片, 对一些影视明星热衷了解, 在教室内, 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更有甚者, 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或与教师作对, 扰乱课堂秩序。其中, 有一个学生每天上学时和其他同学一起来校, 课间休息时就溜出校门玩, 放学时间到了, 他再随着“大部队”一起回家, 因此搞得学校、家里两头儿都蒙在鼓里, 好几天后才知道他在逃学。

四是逆反。个别留守儿童把教师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 即便与教师谈论学习以外的话题, 也显得心不在焉。对教师的关怀不易接受, 甚至抱怀疑、拒绝态度, 经常把自己放在教师的对立面上, 反其道而行之。

五是攻击性。一些留守儿童易冲动, 脾气暴躁, 敌对情绪严重, 攻击行为明显。有一个学生, 因为同桌不小心把墨汁洒到他的作业本上, 他就不但把人家的作业本撕得粉碎, 而且把人家的钢笔也摔坏了。

种种现象表明, 一些留守儿童虽然有更多的零花钱 (父母对他们的“补偿”) , 吃穿可能比一般学生更好一些, 但他们的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都有很多的缺失, 他们渐渐成了班里的掉队者。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落后, 不但直接影响到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 而且其不良的性格、品质、习惯一旦养成, 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和发展更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甚至为家庭、社会埋下隐患。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 教师有更多的责任来关注他们, 帮助他们, 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者, 我在这方面花了很多心血, 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二、课内: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课堂不仅是知识、理念传递的场所, 更是人性、品行滋养的殿堂。课堂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留守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矫正转化工作要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和丰富人生的体验, 这样, 学科知识的增长也就同时成为了人格的健全发展过程。

1. 充分尊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比如, 我在批改作业时, 不再只是简单地给出分数, 而是精心书写评语, 通过评语和学生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 指出他们的不足, 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能得到教师的关爱, 是每个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 这是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 因而迫切需要用师爱来弥补亲情的缺失。因此, 教师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真挚的爱呵护他们, 在教育实践中, 不能用“笨”“坏”等字眼和“顽固不化”“朽木不可雕”等言语去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 激发自信。

留守儿童内心世界的自我评价意识、独立意识较强, 这种现象本身是一种进步, 应给予肯定。教师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自我, 全面认知自己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 从而有效地扬长避短。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 应加强对他们的情绪引导和心理辅导, 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 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大力的宣传表彰, 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在班里开展了“评星”活动, 分为绘画之星、书法之星、劳动之星、歌唱之星等十余个类别, 既有学习方面的, 也有特长方面的, 让留守儿童发挥特长, 找到自信。

3. 营造氛围。

为改变个别留守儿童孤僻、压抑、自我封闭等不良心理状态, 我着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环境, 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同学的友情。首先, 我在班里建立学生互助小组, 开展“一帮一”同伴互助活动, 让留守儿童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融入集体。其次, 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 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拔河比赛等活动, 鼓励留守儿童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留守儿童, 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对能力较弱的留守儿童, 有意识地让他们为班集体做事, 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融洽班集体成员之间的关系。

4. 活用教科书。

利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科书中的鲜活例子, 比照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移花接木, 因势利导, 在课下对他们单独进行再讲解、再辅导, 重点联系他们的思想、生活实际, 让他们充分理解教科书中所讲的道理, 改掉自身存在的坏习惯。

三、课外:将爱进行到底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行为、习惯问题, 单凭课堂教育是不会在短时间内转化的, 也很难收到持久的效果。古人云:“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教师应特别重视课外教育活动的开展, 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 要想尽一切办法, 利用一切资源, 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到拓展和丰富, 使教育效果得到强化和延伸, 把教师的“爱”落实为学生实实在在的成长和进步。

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

教师可以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登记, 并将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务工地点以及临时监护人的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归档,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跟踪管理。要重视家访, 定期针对留守儿童的表现情况与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沟通。

2. 开通热线电话, 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

我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给留守儿童的家长, 定期给他们发短信, 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成长情况。特别是当留守儿童取得点滴进步时, 我第一时间将喜讯通报给他们的家长, 家长们往往会很快做出反应, 打电话回来鼓励孩子, 使孩子感到父母随时都在关注自己。

3. 发动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

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儿童结成对子, 成为好朋友, 相互关心、帮助。师生共度周末, 给留守儿童精神关爱, 让他们享受“家” (有爸爸妈妈在身边) 的温暖。这样的努力达到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 增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4. 建立账本。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零花钱多、乱花钱的毛病, 我专门建立了一个账本, 给学生当“经济保管员”, 他们存了多少钱, 取了多少钱, 账户里还剩多少钱, 怎么开支的, 都记录得清楚明晰, 让留守儿童知晓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 培养他们的节约习惯和支配钱物的能力, 让家长放心。

5. 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远方的父

母写一封信, 汇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 增进亲情, 使学生养成孝敬的美德。父母在贵阳打工的学生小洪深有感触地说:“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打工,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 今天在老师、叔叔、阿姨的关心下, 我又有了一个‘家’, 从此我再也不会孤单了。”

沟通,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 第14篇

一、换位思考,良好沟通的第一步

(一)换位思考,就是不要忘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会说“你那样做,有没有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呢?”这其实是要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我们的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要教育好学生,就必须理解学生,把自己换到学生的位置和角度去思考,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育他、引导他,这样的教育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才会有效。今年下学期开学时的军训期间,我们班有三、四位同学喜欢借故不参加军训,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我对这四位同学说:我要是现在参加军训,太阳这么烈,温度这么高,有可能也会当逃兵。但是我认为这是一次锻炼自己是不是能够吃苦耐劳、积极参加学校的有益活动的机会,我会坚持的。这些同学听了我的话后,终于坚持了六天的训练,完满完成了军训任务。

(二)换位思考,也是为人师者的一种人生境界

现代的学生自主性越来越强,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有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的勇气和引导学生心理、解决困惑及疑难问题的能力,遇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多替学生着想,进行“换位思考”和“换位分析”,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探知学生心理敏感区,从学生的内心感受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换位思考”中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果我们至今仍然摆着老师的架子,不能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那么师生的心理距离将越来越远,更谈不上有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班上有位女同学利用手机QQ在网上认识了一位“男”朋友,可能谈得来,对方要求见面,她就到我这里请假,我想我要是十五、十六岁,有可能好奇心强也会到老师那里请假去看看,到底那个人长什么样。真的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无比绚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他们把一切都看得非常好,把一切都想象得非常理想化!我对她分析了网上的东西是虚拟的世界,那里的许多东西是不可以相信的,有可能是骗人的,这位女生听了我的话后打消了出去会网友的念头。对于学生,老师如能换位思考,师生间就多了一些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二、认真倾听,与学生贴近的秘诀

在倾听的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有耐心,不要抢先发表你的“高见”,要积极鼓励学生把话说完。当学生怕耽误你的时间不愿继续说下去时,你可以说“没关系,你说下去”,以打消他的顾虑;如果学生思想紧张,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你可以说“不要紧张,慢慢地说吧”,以放松他的紧张情绪;如果学生有话不敢说不得,“欲说还需要休”时,你可以向他表示“表示老师值得你信任”,他们有了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就敢于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多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就等于多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独特自我的机会。

三、真诚的赞美,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一)真诚赞美,是无限的动力源泉

俗话说“泥鳅是捧出来的,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扬和鼓励。”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河;老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推动着学生积极去学习,积极去探索,积极去创新。我是数学老师,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赞美学生,说他们的图像花得非常漂亮,解题的格式非常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非常高,常常一道数学题有很多的同学争着上黑板做。真诚赞美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充满阳光,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真诚赞美,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丘吉尔说过:“你想要人家有这样的优点,那么你就这么地赞美他!”赞美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所以老师在赞美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好方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要流露出一种愿望,含有一种引导和企盼成份。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要用真诚、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只有发自内心地去赞美学生,热情地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激励和爱,让他们心领神会,信心倍增,沟通也就达到了效果。我是班主任,我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考试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我是这么对学生说的:这次考试的成绩哪怕是比上次的多了1分,你也进步了,值得祝贺。学生说,我再也不讨厌学习了,我对学习充满信心,我从高一一步一步来,到了高三,我一定会成功的。

四、心灵沟通,情与理要双管齐下

(一)心灵沟通,“动之以情”是前提

沟通的目的在于和谐,引起共鸣以及赢得赞同。班主任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要以情为重,这个情就是教师深沉热爱学生之情。白居易云:“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班主任语言符号传递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班主任要说服学生、感化学生,必须讲究语言的情感,把握好词语的情感色彩,唯有灼热的感情,才能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从而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一旦学生觉得老师是他的知心朋友,那么他们就会敞开心扉,把内心的秘密向你倾诉。今年下学期,我班有一位陈同学告诉我,他在初中的时候,老师总认为他是个不听话的学生,他告诉我,他喜欢唱歌,喜欢在班里大声的唱歌,让现在的话说就是好表现自己。这其实很正常,男同学嘛,喜欢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今年下学期我就选他当文娱委员,他带领全班把我们的校歌《做德技兼备的现代职业人》唱得非常出色,我们班在学校的一年级的校歌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呢。

(二)心灵沟通,“晓之以理”不可少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只“动之以情”还不够,“晓之以理”同样不可少。教师往往在做學生工作时,满以为只要付出了足够的爱心,学生就一定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然而,事实上偏偏有些学生不吃这一套,你对他动“情”,他不当回事,甚至认为老师“软”,根本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因此教师不可一味地动“情”,该讲“理”的时候一定要讲“理”。今年下学期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新生,进校时不思学习,常与老师顶撞,与老师敌对情绪严重,还常欺负其他同学。我主动家访,了解到他母亲病故,父亲在外打工,缺少父爱和母爱,造成了他的冷漠、偏执,染上了不良习惯。了解这一情况后,我首先从生活上关心他,并常抽空与他谈心,了解他的生活、学习情况、思想状况,表示自己对他的关爱。渐渐地他对我的态度有所改变,他再犯错误时,我结合实际情况,帮他分析问题,摆事实、讲道理,指出他的不良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晓之以理”以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思想认识有了转变,不再欺负同学、顶撞老师,学习上也有了进步,还主动写了一份保证书给我。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只有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紧接着对学生“晓之以理”,才能使学生从心理上达到一种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纠正不良的习惯。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

上一篇:黑龙江省就业推荐表下一篇:一棵新世纪小树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