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2024-07-23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精选8篇)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1篇

习俗,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杰恩特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饮

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这一天,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

节庆 ,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纳吾肉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盐、水等七种物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跳“黑足马”(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来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婚俗

哈萨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过一夫多妻制,但这些现象主要存在于贵族和富户中,哈萨克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所以以女为贵,注重门第,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富者赠骆驼百峰,相当于500匹马或1000只羊,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吃奶礼”“成婚礼”以及衣物等等,贫穷人家有“换门亲”的习惯,以抵消彩礼。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终生的,通常不允许离婚,旧时还有“安明格尔”的婚姻制度,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遗俗,妇女死了丈夫后,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或在本部落中为其选择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称颂。

哈萨克人注重部落外通婚,这是哈萨克人为繁衍人口自然形成的优生制度,同一部落的人一般不得通婚,如果通婚必须在七服以上,还须征得部落的长者同意,联姻的两家人还需要有七水之隔,不管是否父母所生,只要吃过同一女人的奶水,就如亲兄妹,不能结婚。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2篇

哈萨克民族以热情好客闻名。凡客人来都要宰羊待客,如果客人辞行,主人要立即去马厩抚摩马的肚子,看是否吃饱了,然后在小心地牵出来,否则便为失礼。如果天色以晚,则一定要挽留客人住宿,否则会遭到左邻右舍的指责。

哈萨克族中还盛行相互济助的.良好习俗。互相帮助被哈萨克人看作是美德,如果谁拒绝帮助有困难的,那么他就失去了被别人帮助的权利,同时还会被同部落的人看作是破坏礼俗的人。

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要撒奶疙瘩、方块糖、水果糖、包尔沙克等,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哈萨克人将这种表示祝福和欢乐的仪式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3篇

一、基本情况介绍及现状分析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第二大民族,共有110多万人,其中有107.1万人分布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包括塔城、阿勒泰这两个地区和10个伊犁直属县市。该自治州地处天山山脉,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并且分布了众多草场。哈萨克族群众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开展游牧养殖活动。笔者对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多地进行实地走访,并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出了政府在六五普法期间的成果,也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要开展好普法工作,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工作。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笔者将就收集到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在“六五”普法中的数据做以下分析。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北疆。北疆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94.27%,其中以伊犁州直属县市最为集中,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36.76%,占本地人口的22.88%。此外,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比例也都在17%以上,占本地人口的比例分别是49.31%和24.63%。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北疆特别是包括伊犁直属县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哈萨克族群众的主要生活地,研究哈萨克族普法也注定需要从这三个地区入手。

根据多地走访和调查,笔者汇总归纳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三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县市的人均普法经费水平。其中伊犁直属县市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为0.7元,阿勒泰地区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为0.9元,而塔城地区各县市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达到2元。通过整理走访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各地区的县市所收集到的的人均普法经费数据可以看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地区在人均普法经费上存在着明显差距,各地区对普法的投入力度不同,普法单位及领导对普法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通过对伊犁三个地区普法工作材料总结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将各地区各县市的普法形式按照开展活动场次和受众人群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主要几大类普法形式在普法活动中的运用比例。其中张贴标语、展板,发放传单类的单向式普法形式是最普遍的,占到各类形式比例的47%,通过专家开展进行的法制讲座也占到了近30%,而利用法制文艺演出方式、多媒体手段进行普法和对特殊地区进行巡回流动普法的比例仅占到10%左右。这些数据使我们对现阶段各地普法单位的普法工作形式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二、北疆哈萨克族普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法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普法工作机制建设上,很多普法专职办公室与司法局法律宣传办看起来是两套系统,实则人员构成是一样的,这就导致在普法工作缺乏配合、协助与指导,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法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量大,但普法相关单位的专职普法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精力有限,难以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难免有的时候顾此失彼。例如,在内容上多为比较空洞宽泛的文件,在制度上缺乏对普法主体责任的明确规定。而这些导致了各单位在进行必要普法工作时积极性不足的现象,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公职人员法制实践能力不足,普法重视程度不高

各行政执法单位中的公职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在工作中没有明确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少数部门和单位以法律为依据、规范化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充实和完善,没有重点的去关注和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问题。有些单位在学法用法、法制实践上下功夫不够,虽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没有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不配套,有脱节现象,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在法制教育方面,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重经济轻法制的思想还时有表现。部分地区只满足于召开一次普法会议、制定一个普法计划、举办一次法律讲座、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整理一遍普法档案,使普法工作流于形式。有些单位普法信息联络员更换太频繁,个别普法成员单位甚至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普法工作,普法档案资料欠缺。

(三)普法工作的创新不够,形式单一

普法方式较为单调,不够新颖,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不够。大部分单位仍以传统的宣传手段为主,宣传形式单一、方法单调,印发的普法宣传资料趣味性、可读性不强。传统的法制宣传形式在群众中所产生的影响较弱,距当前维护稳定形势任务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针对重症人群对症下药方面办法仍显不多。

(四)农牧区普法困难多,阻碍大

对农牧区的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不到位。首先,农牧民群众居住较为分散难以集中的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牧民越来越多,加之各大草场之间的距离较远没有相对固定的宣传场所,而且专业普法人员的短缺也使得法制宣传的效果不显著。其次是时间安排困难,牧民的居住地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根据草场的变化进行迁移,因而在宣传时间上难以进行统一安排。最后是内容难理解。因哈萨克族农牧民人口较多,受教育水平较低,对普法工作重要性认知不足,宣传难度较大。

三、哈萨克族普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普法形式,营造法制宣传氛围

第一,应进一步对宣传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扩大普法宣传的影响,开展“法治宣传微电影”的创作和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做好“微普法”。同时,要丰富和完善普法活动内容,要能够善于运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的形式来增强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性,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增加其影响力。政府网站可以通过设立“普法”专栏的形式将法治宣传工作更加立体、生动的展现在群众眼前。第二,进一步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加强城镇、乡村居民法制宣传教育。同时,政府要把普法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依托居民学校、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等平台,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为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二)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明确责任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普法工作在机制建构上需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第一,完善好领导机制,加强党委领导、人大和政府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各地市各执法主体和普法部门单位的检查考核力度,完善督办、责任追究等相关普法配套制度,以保证各部门、单位的普法职责的履行。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在地区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和绩效考核中的考核权重,使各部门、单位更加重视法治宣传工作。

第二,认真落实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普法经费纳入财政常态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及时调整。继续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和普法投入,充实完善县、乡、村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利用经费支持培养出一批能适应依法治理新形势的“学法、用法带头人”,确保“七五”普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局。

(三)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促进普法平衡发展

应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抓好领导、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法制学习,努力提高各个层次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职工群众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根据领导干部工作特点,在落实自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强考试考核的针对性,强化对考试考核结果的使用。使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另外,针对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在乡镇街道组织成立普法工作室,对乡镇街道组织中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制培训,提高普法工作室等基层组织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进一步深化法治乡村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发展。

(四)因地制宜,抓好农牧民及信教群众普法

结合北疆多县地处偏远、地域广阔、边境线狭长,农牧民众多、居住分散、车辆无法进入的特点,积极创新农牧民法制教育宣传模式。安排乡镇普法骨干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普法,在群众节日集会上、牧民的帐篷边灵活机动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毡房夜校”、“巡回法庭”、“炕头课堂”、“流动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

针对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重点人群专题宣传。进一步加大《宗教事务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信教群众进一步掌握并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纠正各族信教群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和模糊意识。

四、结语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前沿和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其法制化建设情况对新疆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北疆哈萨克族普法工作要依据自身的特点,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升普法主体自身能力强化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开展普法宣传所得到的效果而不是以工作量做为普法工作的评价标准。普法是一项具有实时性的工作任务,依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是普法宣传工作取得成效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刘颖丽.我国现阶段普法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哈萨克民族之父 第4篇

哈萨克斯坦居欧亚大陆地理中心,扼欧亚交通要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拥有里海60%的石油储量,是世界第三大产铀国,自然资源丰富。曾有学者预言,谁控制了哈萨克斯坦,谁就控制了中亚,进而可控制欧亚大陆,说明哈萨克斯坦的“先天条件”是相当优越的。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前是通过莫斯科看世界的,1991年该国从“红色帝国”倒塌的废墟中站起身子,自由的空气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也为纳扎尔巴耶夫打开了一片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但也给稚嫩的哈萨克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危机。

“从牧羊人的儿子”到哈萨克领袖

1940年7月6日,纳扎尔巴耶夫出生于苏联哈萨克共和国阿拉木图州的一个哈萨克族牧民家庭。虽然其伟大的祖先卡拉萨依能率领哈萨克人击溃准格尔,但纳扎尔巴耶夫祖辈几代都是平凡的牧羊人。少时的饥饿与困苦磨练了纳扎尔巴耶夫,使他养成了强悍豪放、吃苦耐劳的性格和习惯。成年后他当过冶金工人、水泥工、锻工,其同事回忆说:“当大家都去跳舞时,他还在埋头工作。”他被评为“共产主义劳动突击能手”,其照片被刊登在《共青团真理报》上。1967年,他以函授的形式学完了苏共中央党校的全部课程,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这奠定了他政治道路的基础。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治生涯是从铁米尔套市开始的,29岁时他便任该市重工业处处长,并先后任市团委第一书记、市党委第二书记、卡拉干达州冶金联合企业党委书记、州党委书记。正是在这时,纳扎尔巴耶夫受到了苏共中央二号人物苏斯洛夫的注意。1979年底,39岁的纳扎尔巴耶夫进入哈共中央委员会,任主管工业的哈共中央书记。纳扎尔巴耶夫是一个独立性强、决策果断和坚持己见的人,以“直言敢谏”闻名政界,并凭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稳健务实的政治作风迅速成长为一颗政治明星。1984年起,他开始担任哈萨克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一职,相当于政府总理,成为当时全苏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年轻的总理。可以说正是从这时起,纳扎尔巴耶夫开始在党内外积蓄力量,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年轻的技术型官僚凝聚在纳扎尔巴耶夫的周围,并不自觉地开始挑战以哈共第一书记库纳耶夫为代表的党务官僚的地位。1986年库纳耶夫下台,苏共中央空降了对哈萨克共和国一无所知的科尔宾来接任哈共“一把手”,但哈萨克民族主义者拒绝接受科尔宾。年轻人聚集到勃列日涅夫广场上示威,声称“我们需要哈萨克族的领导人”, 纳扎尔巴耶夫也加入到示威的人群当中,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阿拉木图事件”,它拉开了苏联民族矛盾大爆发的序幕。虽然示威被镇压,但不仅丝毫未动摇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治地位,还为其之后的上台赢得了群众基础。戈尔巴乔夫也有意提拔这位“出色的少数民族干部”。1989年,科尔宾离开哈萨克共和国,纳扎尔巴耶夫被苏共中央推到前台,担任哈共中央第一书记,并于1990年当选为哈萨克共和国首任总统;同年7月,他又担任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全联盟仅次于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第三号实力人物。1991年“8·19事件”后,纳扎尔巴耶夫退出苏共中央政治局,随之他的国家也退出苏联,改称哈萨克斯坦;在同年12月举行的哈萨克斯坦总统选举中,纳扎尔巴耶夫以超过99%的得票率成功当选为该国独立后的首任总统。自此,他就站在这片土地的权力顶峰,至今犹然。

从噩梦到经济腾飞

20世纪90年代,哈萨克斯坦同大多数苏联地区一样,伴随着激情似火、独立岁月的还有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工农业生产大幅跳水、饥荒、人口流失等种种后遗症。此时的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陈旧不堪,经济体制畸形失衡,苏联时代的政治机器瞬间崩解,短时间内还无法组织一个稳定而又高效的管理机构。这些困境随时可能使这个刚刚独立的民族国家国不将国。正如一位困难时代造访哈萨克斯坦的记者所说:“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就是一场可怕的梦,这场噩梦无法用战争、革命、瘟疫或全球性灾难来解释。”人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悲观的情绪,政治评论家们预言哈萨克斯坦将迅速滑入最贫穷国家的行列,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因民众不满而爆发新一轮的革命。这种极端困境下,任何一个选择都会决定整个哈萨克民族的历史走向,哪怕有一个小小的错误都会葬送民族的未来。如此关键的决策也只有纳扎尔巴耶夫一个人能做,因为当时只有他掌握着哈萨克斯坦政治机器的命脉。纳扎尔巴耶夫承认,他与苏联地区的很多人一样,在独立时代里对过去的国家充满着感情,但他的政治信条是选择不应该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理智和对局势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他强调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提出“适应性改革”的概念,后苏联时代的改革要考虑传统制度、民族文化和地缘政治等种种因素。

nlc202309081413

在那个时代里,国民经济全面转型毫无经验可循,唯有“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纳扎尔巴耶夫主导引进自由企业精神,建立市场经济机制,面对企业大面积停滞,果断地分阶段推进私有化进程。首先将包括矿产、化学、冶金等大型实体经济部门的管理权交给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的外国公司,并将这些企业私有化。对于这种近乎疯狂的“休克”疗法,指责声不绝于耳。然而,当大量外资持续注入、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之后,瘫痪的企业又重新焕发生机,国民经济稳步恢复,社会秩序也稳定下来。随之第二阶段,国家逐渐收回关乎国计民生等核心部门的控股权,这正体现了纳扎尔巴耶夫执政的稳健务实精神。他深切体会到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进而制定了“实现哈跻身世界最具竞争力五十强的国家发展战略”,并提出“企业强则国强”的强国原则。随着大规模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的开发,哈萨克斯坦经济迅速腾飞,1993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约为1500美元,2014年则超过13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放下恐怖的红色遗产——自愿弃核

苏联的核能力是西方世界的梦魇,每每想起遍布苏联全境的核武库和穿梭于各大洋的苏联核潜艇,西方人士就后背发凉。“红色帝国”轰然倒塌后,西方世界把目光转向了这个“巨人”的核武器去向。

当时的哈萨克斯坦虽然并不是苏联解体舞台上的主角,但其境内104枚洲际弹道导弹、1400枚核弹头和240枚巡航导弹,令人毛骨悚然。新生的哈萨克斯坦拥有世界第四的核武库,仅次于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其处于待命状态的核武器数量超过了英国、法国和中国的总和。哈萨克斯坦东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试验基地。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自主指挥核系统的所有军事设施以及核武器生产和实验的整套工业体系。该如何对待这些强大而又危险,既能保家卫国又能毁灭家园,且需要高度控制的毁灭性系统呢?

纳扎尔巴耶夫引用哈萨克人俗语“受之是魔,弃之是宝”来形容它们,并为哈萨克斯坦选择了一条前人不曾走过的道路,那就是“弃核”。他在谈到哈萨克斯坦历史新篇章时说:“我们哈萨克斯坦人民之所以选择了放弃核武器,是因为我们自由了。只有获得了独立自主,才能走上和平的道路。我们在20世纪末提前自愿放弃核武器,向世界展示了21世纪应该是怎样的世纪,‘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我们不想爬得多高,我们只想平静地生活。”这样的治国理念也为这个新生的国家赢得了国际尊重及和平的周边环境。哈萨克斯坦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自愿放弃核武器库的国家。为纪念哈萨克斯坦关闭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联合国将每年的8月29日定为“国际弃核武器日”。

“坟墓”变首都——双星闪耀

如果说哈萨克斯坦弃核是纳扎尔巴耶夫对人类发展走向的预估,那么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这座中亚最大的城市北迁至更加接近该国地理中心位置的决定,则是其国内发展战略的首要决策。迁都不仅有利于遏制北部俄罗斯族的分裂主义倾向,还有利于国家的均衡发展,消除苏联僵化模式在哈萨克斯坦的影响,重新塑造哈萨克斯坦国家机器。

但纳扎尔巴耶夫的这一决策对大多数人甚至是他身边的政治家们来说都是出乎意料的,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对比阿拉木图这个宜居、美丽而又温暖的“苹果城”,人们不愿提及那个遥远而又寒冷的草原城市——阿克莫拉,它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是“白色坟墓”,是苏联垦荒时代的桥头堡,城市周围布满沼泽,人烟稀少,冬季温度低至-40℃。

纳扎尔巴耶夫不仅有着鹰一般的眼睛,还有着草原民族与生俱来践行理想的坚强意志,面对反对派的冷嘲热讽和民众的不理解,政府高效出台了一份详细的迁都决议,并以铁腕手段加以执行。到1996年底,新首都的建设工作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尽管很多地方的建设还只是雏形,纳扎尔巴耶夫还是告诉所有的建设者们,政府将于1997年迁到阿克莫拉。纳扎尔巴耶夫还把这座幸运的城市改名为阿斯塔纳,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首都”。

数年之后,这座新都迅速崛起,一大批新建筑拔地而起,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阿斯塔纳成为哈萨克斯坦新的政治、经济中心,与阿拉木图双星闪耀,推动了哈萨克斯坦的均衡发展,完善了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布局。如今,再也没有人质疑纳扎尔巴耶夫总统20年前的疯狂决定了。

【责任编辑】王 凯

阿克塞哈萨克族风俗风情简介 第5篇

哈萨克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奶食品为主,米面食品居次,喜茶,善于用奶和肉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单就肉而言,他们不仅吃牛肉、马肉、羊肉,而且吃的方法也是丰富多样,主要有煮、炒、烤、蒸等多种,其中普遍的当属手抓肉。“手抓”是哈萨克牧人的特殊肉食,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名菜”。当您来到阿克塞草原上,热情好客的哈萨克牧人一定会铺好餐布,端出“手抓”,让您大饱口福。

马肉,是最上等的食品,特别是遇有贵客,一定要宰两岁的马驹子招待。马的肋条肉,肥肠肉,脖胫肉,臂部肉,又被认为是马肉中最好的肉,要敬给客人。再若遇到庆典,则更为讲究,将羊尾巴油和羊肝子煮熟后切成片,与酸奶子一起食用,。 奶制品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酥油、奶疙瘩、奶皮子、酸奶精、奶豆腐等。用羊奶做成的酥油,其色洁白,犹如凝霜,富有营养,牧民用羊肚子储藏起来,随时可以取食。奶疙瘩保存时间较长,又便于携带,十分适用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人用面粉还能做许多食品,如包尔萨克、油饼、纳吾热孜饭等。此外,还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面食叫“吉民特”,做法是将小米粉、红豆腐粉,酥油和白沙糖合在一起。这种食品是招待尊贵客人的上等食品。

哈萨克族的生活里离不开茶。一般喜用砖茶,用水熬得很酽,加之盐、奶,饮时再加少许酥油,称为“奶茶”。也常用奶

茶冲泡炒熟的黄米。通常,进餐必备茶,饮茶必备食品。在牧区,很重视早茶早饭,白天饮食时间不甚固定,晚餐较丰富。

马奶酒是哈萨克族人最上等的饮料。每到夏季,牧场上的顶顶毡房里,都飘羊马奶酒的清香。哈萨克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对马奶酒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夏天喝马奶酒,不仅能解渴,而且还可以充饥。如果有条件,定时定量地喝上一个夏季,又能医治轻微的肠胃病和其它一些慢性病。

二、服饰

哈萨克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子冬季一般头戴用黑羊羔皮、狐狸皮或水獭皮做里,外覆各色鲜艳绸缎,有两个耳扇,后面有一个长尾扇,顶饰猫头鹰毛的四棱尖顶帽(吐马克)或尖尖帽。夏天一般戴用白毡和黑平绒制作的分瓣翻边帽。上身内穿高领花边衬衣或条格衬衣。衬衣上穿坎肩,坎肩上穿短上衣,再套长袷袢。下身内穿白布长裤。外衣,冬春多穿用老羊皮缝制的皮大衣和大裆皮裤;夏秋多穿用棉布或毛布制作的长襟大衣和大裆皮裤与条绒夹裤。腰扎镶嵌有金、银。珊瑚、珍珠、玉石等饰物的腰带。腰带左侧多挂皮囊,存放杂物,右侧佩戴小刀,脚穿长筒皮靴。骑上俊马,英武洒脱。

哈萨克族妇女的服饰异彩纷呈,极其讲究。头饰主要有帽子和头巾两种。未出嫁的姑娘一般多戴“塔合亚”、“标尔克”和“包头巾”。“塔合亚”是一种用红、绿或黑色绒布制作,金线绣花,并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的硬壳圆斗形帽子。帽顶上插一撮猫头鹰的羽毛。“标尔克”是用绸、布和水獭皮做的圆形帽,帽顶上绣花并有猫头鹰羽毛。在帽顶与帽沿之间有珠饰

镶嵌。“包头巾”的四角绣有各种花纹。姑娘出嫁时,戴一种名叫“沙吾克烈”的尖顶帽。帽体用毡制作,外覆布、绒和绸缎,上面绣花并用金银珠宝装饰。帽子的前方还饰有串珠垂吊脸前。婚后一年之内戴这种帽子,穿红绸子做的衣服,使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婚妇女。一年后换戴花头巾,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换戴一种绣有“颊克”花纹的“克衣米谢克”,“齐拉吾什”套头巾(用白布制作,类似盖头巾,大而宽,遮住头、肩及腰部,直到臀部以下,戴上后只露出面部),三、四十岁以下的妇女佩戴的“克衣米谢克”绣有各种图案。年长的妇女或者子女多的妇女一般不讲究服饰,只佩戴花纹不太鲜艳的‘克衣米谢克”,或者只戴白色头巾。身上穿袖子绣花,下摆多褶,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夏季,裙子外套坎肩或短袷袢;冬季则穿条绒棉大衣。脚穿皮靴和套鞋。

三、舞蹈

哈萨克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如《走马舞》,哈萨克语“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比较古老的民间舞蹈,这是根据名曲《黑走马》创作的舞蹈。舞蹈主要表现的是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各种骄健姿态,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

吊花”等。

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劳动等各种活动都在舞蹈艺术中得到体现。《擀毡舞》就是按民间艺人擀毡工序,把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拴绳、晒毡等整个擀毡过程,用舞蹈体现出来的。相应的还有《挤奶舞》、《剪毛舞》等。相似的还有《劳动舞》,哈萨克语称“也翁别克比”,是一个集体舞蹈,表现出忙碌而欢快的劳动场面。

狩猎也是哈萨克人重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他们细致观察各种动物,掌握了动物的各种特性,并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这些都被哈萨克人民编成了舞蹈,丰富了哈萨克人民的舞蹈艺术。如《熊舞》、《斗熊舞》、《瘸熊舞》等舞蹈都表现了哈萨克猎人们猎熊时的情景,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狗熊的各种动作。类似的还有《孤雁舞》、《瘸鸭子舞》等,这些舞蹈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

哈萨克族的《鹰舞》,对鹰的刻画非常真实感人。舞蹈把鹰在空中翱翔、在暴风雨中搏击、捕获猎物的动作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这个舞蹈中使人感受到雄鹰就是这个民族的象征。

四、民歌

哈萨克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素有“骏马和歌是哈萨克的翅膀”之说。民歌在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民间流传许多古老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等,有著名的史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等流传于世。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所谓“奎衣”就是器乐曲,“安”就是歌曲。“奎衣”主要是用

冬不拉演奏,一般说这些乐曲都是单个的小型乐曲,也有由若干个乐曲联结演奏的套曲。“安”(歌曲)又可以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而分成若干类。从音乐上讲,“安”一般都比较短小,曲调优美动听,易于上口。

按照哈萨克族的习惯,在祝贺新生婴儿诞生时要唱“祝诞生歌”;婚礼中要唱一整套的“劝嫁歌”、“揭面纱”等饶有风趣的“婚礼歌”;亲友离别时要唱“别离歌”;节假日亲朋相聚要相互对唱;亲人去世要唱“送葬歌”。从这个意义上说哈萨克人的一生都是伴随着歌声度过的。

职业的吟唱诗人被称作“阿肯”,因为他们经常是站在广大群众一边,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尊重。每年在牧群转移至夏牧场,草茂畜壮的季节,都要举行传统的“阿肯弹唱会”。这是一种演唱和诗歌即兴创作的大比赛,届时,各地的“阿肯”要在众人面前以自己拿手的歌曲曲调:即兴填唱,互相盘问。根据双方对歌的情况,最后由裁判裁定胜负。著名的.哈萨克族民歌“玛依拉”、“我的花儿”??等已成为国内乃至国际声乐坛上经常演唱的曲目。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阿肯弹唱已成为哈萨克民俗风情旅游的主要内容。阿克塞阿肯阿依特斯(阿肯弹唱)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民间乐器

有的人把哈萨克民间乐器分成弦鸣乐器(包括库布兹、冬不拉等)、皮鸣乐器(包括达吾勒帕兹、达布勒当哈拉等)、气鸣乐器(包括斯不斯额、可尔那依等)、体鸣乐器(包括斯得尔马克,阿克塔亚克和阿提推亚克、玉兹塔克勒达克,阿吾兹阔木兹等)几种。有

的人则把它分成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其中冬不拉就是哈萨克族乐器中的一种代表,也是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

六、马术活动

1、姑娘追

哈萨克族独有的民间传统马术活动之一,也是哈萨克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这项娱乐活动经常在节日或集会期间举行。开始时人们在终点集合,男青年们物色合意的姑娘,然后成双成对地走向起点。途中小伙子向姑娘表露爱慕之心,可以说各种俏皮话。到达起点后,小伙子调转马头拼命往回跑,姑娘则策马扬鞭紧追不舍,姑娘追上了小伙子,可挥鞭猛抽,以此报复小伙子。如果那鞭子仅在小伙子头上挥几下,却并不落下,就说明姑娘喜欢上小伙子了。有许多青年男女就是在这种戏谑性的追逐中相互产生了爱慕之情。

2、摔跤

一种力量和技巧的较量,是深受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民间体育活动,开展非常广泛。一般在各项娱乐活动中,必有此项目。即使在日常生活中,遇有空闲,也会随时随地进行。所以哈萨克族男性几乎都是摔跤手,少年儿童也常以此为娱乐。草原上的人民把摔跤能手称为“巴里婉”。哈萨克族摔跤的样式有:一是哈萨克族古典式摔跤;二是中国式摔跤;三是自由式摔跤。

3、刁羊

哈萨克族一项扣人心弦的马上游戏,是一种力量和勇气的

较量,是比赛马术和骑术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哈萨克牧人非常喜爱的一种传统游戏活动,多在庆典节日举行。因此,每在节日前夕,牧民们就要派出代表,到各个毡房去张罗叼羊的事,并进行选择地点确定日期等工作,叼羊这天,广大牧民,不论男女老小,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来到制定地点,习惯而自觉的站在一个大圈,进行围观。要叼的羊是青灰色的山羊,哈萨克称“阔克拉合”。羊宰了后,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扒掉肠肚。叼羊的形式有许多种,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两个骑手叼,各抓一头,互相争夺,谁夺到羊,谁为优胜;二是分组叼。这种叼法,解放前多在部落之间举行,一个部落为一组,互相争夺,胜者为部落的光荣;三是集体叼,羊皮被主持者扔到地上,骑手们互相争夺。按习惯,哪个骑手刁到羊,并能把“羊”带到指定地点,或扔到某一家毡房里(必须从毡房天窗里扔进),谁就得胜。这只“羊”扔到那家的毡房,那家就宰羊煮肉,招待大家,举行晚会。刁羊十分动人地表现了哈萨克人的机智勇敢和娴熟的马上功夫。

七、节日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纳吾热孜节。前两个是源于伊斯兰教的节日。在这三大节日中,历史悠久的当属纳吾热孜节。

肉孜节:这个名称来自波斯语音译,而阿拉伯语的音译则为“尔德菲土尔”,意为“开斋节”或“尔德节”,所以“肉孜节”又称为“开斋节”。这个节日来源于伊斯兰教,但现在已经变成了哈萨克族的群众性节日。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伊

斯兰教历9月,教徒要封斋30天,即1个月。在斋月里,教徒每天黎明之前吃早饭,然后整日不进食,连水都不能喝,只有等太阳落山,叫拜之后才能吃晚饭。也就是说在斋月里教徒每天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吃两顿饭。斋戒是教徒必行的“天命”功课,象征着内心负疚的穆斯林向安拉忏悔和赎罪,以此来培养教徒成为能够忍受饥饿、克已禁欲、畏主守法的人。30天封斋结束之后,就是为期三天的肉孜节。

过节时,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骑着马成群结队地互相拜节。首先小辈给长辈拜节,每家都准备丰盛的食品,这些食品大都是在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星期五),也就是第四个主麻日后开始制作的。这些食品以油炸食物为主。这一天还要举行各种文娱活动。现在虽然大多数哈萨克族人已经不再封斋,但是由于肉孜节已变成了哈萨克整个民族的群众性节日,所以所有的人都过这个节日。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后逐步形成的,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它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俗称“献身节”。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伊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他惟命是从。正当伊卜拉欣准备执行时,安拉深为感动,特派人送来一只黑色绵羊代替。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杀牲畜,祭祀安拉。

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

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听阿訇讲解教义和“古兰经”。回到家立即洗手,宰杀牲畜。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哈萨克族人民在古尔邦节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传统娱乐活动。

纳吾热孜节:“纳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哈萨克族人民将从这一天开始的月份叫做那吾热孜月。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纳吾热孜饭。这种饭香味扑鼻,咸淡适宜,营养丰富。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人们不仅吃“纳吾热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热孜”饭,唱“纳吾热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有牧民们喜爱的绕口令、猜谜语、弹唱、对唱、摔跤等。

八、婚俗

哈萨克族人的婚礼有许多礼仪,其中最隆重的要数婚典。整个婚典包括女方家举行的“戴鹰羽仪式”、“订婚仪式”、“出嫁仪式”和男方家举行的“吉尔特斯”仪式“迎亲礼仪式”。拜火仪式结束后,由能即兴吟唱的小伙子主持典礼仪式,这个小伙子要与新娘同辈份。主持人拿起扎有各种红白彩绸的马鞭子,边舞边唱《别塔夏尔》(揭面纱歌)。揭面纱歌的内容极其广泛,有时叮嘱新娘到婆家要勤苦耐劳,早起晚睡,料理家务,尊老爱幼;有时叮嘱新娘学会待人接物,和左邻右舍和睦相处,还提醒新娘不要惹是生非。然后,主持人用马鞭子轻轻挑开新娘的面纱。哈萨克族办喜事,隆重而又热闹。

恰秀

哈萨克族在遇到喜事时,要撒奶疙瘩、糖、包尔沙克等食品表示祝福和欢迎。哈萨克人称之为“恰秀”,即“撒”的意思。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民无论大小喜事,都要“恰秀”,让人们抢着吃,分享欢乐。草原上来了尊贵的客人,也要“恰秀”表示尊重和欢迎。一般“恰秀”都是由德高望重、深受群众爱戴的年长妇女来做。人们相信,由这样的阿帕(奶奶)“恰秀”,会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有些“恰秀”则由自己家人来做。如哈萨克族青年男女结婚,新娘第一次踏进男方家的毡房时,男方家里年长的妇女会向新娘和客人们撒喜食,以祈求新娘给家庭带来幸福安康、吉祥平安的美好生活。

九、起名习俗

哈萨克族孩子的名字,都是由父亲起的。按照祖宗的规矩,

鄂温克族礼仪科普知识 第6篇

鄂温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的迁徙和居住地区的不同,过去先后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开始统一称为鄂温克族。鄂温克族的礼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鄂温克”是通古斯语,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限制,鄂温克人从事生产的内容和方式各不相同。居住在鄂温克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居住在嫩江平原上的布特哈旗、阿荣旗等地的鄂温克人从事半农半猎生产;散居在黑龙江省讷河的.鄂温克人主要进行农业生产;而生活在额尔古纳在旗大兴安岭密林中的鄂温克人则以狩猎为主。由于这部分人饲养和使用驯鹿,因此常常被称作“使用驯鹿的鄂温克人”。

鄂温克族非常讲究礼仪。老年人在社会上受到普遍尊敬。年轻人出远门归来或在外遇见老年人或长辈时,要行屈膝请安礼,并敬烟。如果路上相遇,要下马或下车向老人请安问好。无论是在“撮罗子”里、在蒙古包里,还是在土木结构的住房里,坐位铺位都讲究长幼有序,以长者为尊。平时长辈老人来串门访问,年轻人要起立让座,行装烟礼。长辈们交谈时,年轻人不得随便插话。平时出入屋门,要礼让长辈老人在先。吃饭时,在长辈老人动筷后,晚辈才可动筷用餐。鄂温克族还把平辈人之间和睦相处,关心爱护幼儿,邻里互相帮助,对于有困难的人给予照顾,作为传统美德和礼仪习惯。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7篇

随着世界各国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的需要显得越发迫切。从近年来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的创作中,我们看到,当代哈萨克族作家的创作价值在多元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由困惑、反思到借鉴、比较,并最终选择回归以及试图超越与突破,这可以说是少数民族作家在其精神“寻根”的心路历程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艰辛的写照,也是多元共存、多元冲突、多元一体的文化建构中所必然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惶惑的枸杞子

作为一名双语作家,叶尔克西受过良好的汉语教育,同时也传承着本民族传统的文化。她从边陲来到都市,在传统与现代、族群文化与主流文化乃至更加遥远的西方文明之间写作,在两种文化甚至多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中,不可避免地感到矛盾与困惑。因此,叶尔克西的创作一开始就带有浓郁的文化反思意味,以汉文化为背景,反观哈萨克族文化传统,思考着民族传统的利弊得失。一方面,在她笔下充满了对古老又单纯的草原牧歌生活的留恋与赞美,另一方面,她又对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前景表现出深深的忧虑。

在民族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传统文化中往往有一些曾经对其成员审美趣味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不可避免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民族成员在反观其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时候,如果既看到这种趋势的不可避免,又对其有一种怜惜不舍的情怀,那么在创作中表现出一种矛盾、一种困惑就是在所难免的了。《额尔齐斯河小调》借奶奶对盲孙去留的复杂情感与对额尔齐斯河的眷恋,表达了一种犹豫和矛盾:奶奶“离不开白色的乳汁,离不开奔腾的额尔齐斯河。她需要的是古老、自信、舒展、豪放的放牧生活”,可是老伴那句“给猎鹰戴上蒙眼罩,它永远也飞不上蓝天”来得也很有分量。在古老舒缓的牧歌生活与喧嚣热闹的都市生活之间,儿子已经选择了后者,而孙子的离去看来也如奔腾的额尔齐斯河水,不可阻遏。但是,作者仍借奶奶之口,表达了一种不安与疑惑:“那里没有草原,没有乳汁,没有古老的传说,听不到委婉的小调,那里尽是你看不见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在《金河》中我们看到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受到淘金潮流的冲击,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牧民心态的失衡和骚动跃然纸上:虽然听说洪水冲走了哈萨克族的淘金汉,可是只有九岁的叶尔麦克还在向往。尽管新的谋生方式和新的生活观念的萌生不可逆转,可作者却借哈丽亚之口讲了流金的传说―――要想凝住流金,非要有血的代价,表达了一种深深的疑虑之情。

是执着地坚守民族传统文化,还是走出传统寻求民族文化的新生?从叶尔克西的散文与小说中,我们感到,在都市与牧场之间,作者表现出了一种焦虑与惶惑。叶尔克西曾说过:“传统中一些无奈甚至糟糕的东西,我将之比成夹脚的鞋”[1](P261),所以她写了三篇《一双夹脚的鞋》,其一写“可怜的人”―――哈萨克族老人为了不拂女儿女婿的心意而穿着夹脚的新鞋走山路,当他“脱下那双漂亮的新靴子,露出了一双血迹斑斑的脚”时,作者借老人之口说:“让一个人穿着一双挤脚的鞋,天下再大,与这个人没什么相干哟!”其二写“我”为了虚荣宁愿忍受那漂亮的方口红皮鞋“带给我难以言状的焦虑”去上体育课,所表达的她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复杂的批判之情是显而易见的。《枸杞子的惶惑》通过描写主人公拜克尔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处境的艰难、思想观念的更迭、谋求幸福的努力,表达了作者对本民族在现代境遇中的前途的深层忧虑。“让叶尔克西‘惶惑’的并不是生活方式的转型,而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形态的转变,是民族本体身份认同的困惑,因为个体生活的变换总是带来心灵的动荡,需要心理重组。”[2](P15)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寻绎出作者的心迹:田园牧歌式的传统生活只能在额尔齐斯河水的冲刷中逝向遥远的记忆,在现代化进程中,墨守传统的态度只能如同那双好看而不中用的鞋。然而走出传统、进入现代生活却又面临着新环境、旧观念双重的困扰,拜克尔的境遇表达了在时代更迭的夹缝中一个民族的尴尬处境―――“惶惑”的命名其寓意大约正在于此。

二、永远的北塔山

亨廷顿曾指出,随着本土的、植根于历史的习俗、语言、信仰及体制的文化自我伸张,“本土化和宗教的复兴是全球现象”[3](P102)。全球化、市场化导致民族文化的物质边界逐步弱化,而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文化,尤其是心理积淀中较深层的一部分,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边界,非但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加强。

正如大多数少数民族作家一样,在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有意识的反思后,叶尔克西选择了回归。这是一种基于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的必然。这种回归首先表现在对故土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执着回望。在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们对故乡的生活场景、风土人情的诗意歌唱―――这些作品绝对不能视作简单的风俗民情画,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诗意解读与诗美再现。

叶尔克西1961年出生于新疆北塔山牧场,在牧场度过了短暂的童年时光,此后的求学与工作大都是在城市中度过的。然而童年的这段经历却成为她人生中一笔与众不同的宝贵财富,在她的散文中,童年的故乡似乎从不曾在记忆中走远。叶尔克西说:“我不是为写哈萨克而写哈萨克的`。文字间的民族色彩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不是刻意的,毕竟哈萨克生活是我的根基、给养,它对我的影响是主动的,我在它的里边。”[1](P260)对于叶尔克西来说,对于本民族审美的认同与回归是非常自然的,于是,我们在叶尔克西笔下看到了一个浸透了浓浓诗意的北塔山。

在叶尔克西笔下,北塔山就是草原牧歌生活的代名词,正如《夏牧场》中那一段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然而叶尔克西对草原牧场的怀念不仅仅是对草原风情的诗意描述,而是更多地关注于哈萨克人简单而又丰富的思想情感―――她渴望回归的不仅仅是哈萨克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更是哈萨克人从容而又深刻的生活态度。

在叶尔克西的笔下,北塔山的一切都体现出传统游牧民族与大自然的亲和力,她用游牧民族特有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不曾了解的动物的情感世界。她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描写了两只告别时“缠绵悱恻”的狗、从“小羊精灵”变成“大羊精灵”的山羊、生存艰难的鸡,充满孩童的天真,又不乏成人的睿智。她甚至试图通过永生羊萨尔巴斯告诉我们,人类“总是天生缺乏悟性”、“每一次降生都以无知开始,又以懊恼告终”。在这里,我们看到叶尔克西在对遥远的北塔山牧场的精神回归中,获得了一种观察和理解自然的方式,那就是在人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中体会到真善美,把握牧场生活和自然界里最真实也最具稳定性的精神内核。

北塔山之所以保有对叶尔克西长久的吸引力,甚至使她觉得自己是“苍白的”,觉得自己的生活“荒芜了”的根本原因则是哈萨克人从容而又充满哲理的生活态度。

她这样写母亲面对死亡的“从容”:“这份从容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要得到它,就需要先得到一种忍耐,一种默认,一种平和,一种宁静,一种能够容纳一切磨难的常人心态,且能含笑于世。就像一棵冬天里的树,在寒风吹来的时候,弯下腰去,寒风吹走,把腰再直起来。”(《帷幔两边》)她这样写父亲对待生命的坦然:“羊生不为罪过,人生不为挨饿。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简单。”(《永生羊》)她甚至认为没能够“在牲口的屁股后边跟上两三年,挑水、挤奶、打柴、转场、接羔,多经历几次寒冷,多经受几次饥饿,多过几天寂寞的日子”,是一种生命的巨大缺憾,是“一种丧失”(《脐母》)。

尽管远离人群的游牧生活方式给哈萨克人带来无尽的孤寂和忧伤,这在叶尔克西的小说中也有所描述,但是这些似乎都不影响叶尔克西把故乡、把草原牧场作为最后能给她(哈萨克人)带来慰藉的精神家园,北塔山于是成为叶尔克西钟情民族精神、民族审美的一个符号。因此她的充满质感的散文更像是一首首美丽的小诗,而她的精神回归之路似乎更像是一种悠闲而孤独的漫步,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都在奔赴“现代”的人类生存大背景中,既显得卓而不群,又显得别有意味。“这个少小离开毡房牧场的哈萨克牧羊女,在外面世界转了一大圈又终于回到了她的出生地―――北塔山牧场。她回得那么彻底,完全忘掉了城市、忘掉了她的汉文化熏陶,甚至忘掉了时光,一下就回归到了生活的最根本处。”[4](P1)这个“最根本处”,就是久已沉潜在民族深层结构中的那些基本特征,那些积淀于深层文化结构中的原始意象、民族精神。

三、黑马归向何方

事实上,任何一种回归都不是回到原来的起点,都不是拘泥于形式的复古,而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扬弃,是在困惑与比较中完成的对本民族文化凤凰涅般的超越。叶尔克西曾表述了她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认识:“我想,当社会的发展,让古典主义的东西,在工

★ 谐音古诗

★ 谐音歇后语

★ 谐音歇后语大全

★ 谐音对联大全

★ 谐音古诗大全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8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语言与文化关系,哈萨克族民歌

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森林、大漠环境中的哈萨克人以无限丰富的情感、剽悍豁达的气质,融合富饶美丽的大自然的养育,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在广袤无垠的哈萨克草原上,多少世纪以来,处处都不乏杰出的作家、音乐家、科学家,才华横溢的诗人、贤哲和善于用言辞去影响民众生活情绪和力量的演说家。整个草原上这样的人为数不少。近代哈萨克族杰出诗人阿拜·库南拜说:“歌声打开你生命之门, 歌声又送你进入坟墓”。“诗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这是哈萨克族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谚语。从出生时的摇篮曲到葬礼上的哀歌,诗歌沐浴了哈萨克人的一生。

一、四畜歌、牧歌与畜牧经济

四畜歌是歌唱马、驼、羊、牛四种牲畜的歌。“绵羊的仔羔,我的小宝贝,老实的小家伙从不在窝里祸害,潘硕阿塔护佑着它,你在哪里哟我的小乖乖?普沙依特,普沙依特!”“动它一根毛也要哭叫,它就向山羊保护神求告,在草地上长大的小家伙,你在哪里哟我的小乖乖?雀列,雀列!”“出门上路,它是我的乘骑,周游四方,它是我的伙伴,是康巴尔塔养育了它,你在哪里哟我的黄骠马?库拉乌,库拉乌!”这四段歌里每段前四句是叙述性的歌词, 歌里洋溢着牧民对牲畜的珍爱之情, 每首歌的最后两句是两声呼唤,它们分别是对绵羊、山羊、马的呼语。马、驼、羊、牛为哈萨克牧民提供了衣食住行之利。牲畜的繁殖也就意味着生活的安定和富足。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亲身的体验让他们了解到牧业生产的丰歉,不仅关系到家族的兴衰,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命运,因此,他们对牲畜的感情是热烈的,牲畜也经常成为他们歌唱的对象。例如下面的歌,“牧人的一位财富之神,硕潘,请阻止住旱涝威胁绵羊安全,请你留神有祸害出现,别让狼嚎搅得羊群不安。”“我的苍天,你有一个美名,我要跟你诉说自己的心愿,我知道你有求必应,若要给就请给绵羊;它那弯角像大镰,它那脖子像木槌,它那尾巴像木盆,就像你给人们的智慧,请你给像智慧一样多的草山。”上面的歌通过祈望牲畜平安、膘肥体壮,牧民渴望从守护神和腾格里那里获得更多优良的牲畜,表达了人们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发展牧业的渴望。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游牧生活的艰辛,在严酷的大自然面前,靠天养畜的有牧经济是多么被动和脆弱。当人们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时,似乎只能寄希望于苍天身上,苍天又是人们所不可触及的。

牧歌,也可称作抒情歌曲,大多是赞颂家乡和生活的,洋溢着哈萨克牧民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三条河》歌颂了哈萨克地区的名山大川、广阔草原,展示了美丽富饶的家园故土,哈萨克牧歌里还有相当一批以马为主题的歌,以马为题的牧歌歌唱的是劳动创造的热情。由于狩猎区曾经是哈萨克牧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由许多“狩猎之歌”,“猎人之歌”。例如《猎人的心愿》,“精干的小伙爱这三件:追风的马,机警的鹰,飞奔的猎犬;还盼望姑娘也伴随身边,她美如大雁,眼含笑,嘴儿圆。”用轻松的语言唱出了猎人出猎的喜悦。马是哈萨克人民的翅膀。哈萨克族常年生活在山区,迁移不定,素有“马背民族”之称。哈萨克骏马,像伊犁马、阿尔泰马、巴里坤马,在《史记·大宛列传》中就美其名为“西极”、“天马”。哈萨克人民有极其丰富的牧马、喂马、驯马经验。他们根据马的体型、走速、口齿、长相、产奶多少、性格等给马都有不同的命名。据《哈语牲畜名词术语}) (中国科普出版社新疆维、哈分社出版,哈萨克文版) 一书介绍,骤马的名称就有130余种之多。牧业经济不仅在生活中、语言中有它一定的映象,而且还渗入哈萨克人民的民歌中去了,像哈萨克冬不拉曲中就有《瘸腿野马》、《白驹马》、《黄膘马》、《枣骆马》、《千里马》等曲子,它都是以马喻人,歌颂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的;有的则是描写马的肤色、年龄、步子和马的生活的。曲调动听,形象诱人。这也是哈萨克民间艺术的一大特色。哈萨克族一直从事畜牧业生产,所以,哈萨克人民思想意识中牧业经济的价值观念特别浓厚。

二、情歌、婚嫁歌与婚恋文化

在哈萨克民歌里,情歌是个大类。内容上包括歌唱对爱情的追求,展示炽烈的爱恋缠绵,咏叹离别的愁苦。例如《叶尤盖》述说着思恋的愁苦,“我把马群赶向绿色的山坡,我心头的秘密你总该知道;我彻夜不眠也没心思玩笑,你的身影总在我心头盘绕。我把马群赶到水塘边饮水,我不吃不喝不住地叨念你;回味你那温柔甜蜜的喘息,宛若干渴时畅饮着清泉水。”哈萨克的情歌表现了丰富的爱情生活,内容上歌唱一个姑娘美丽怜人,歌者为之动情的思念歌最为常见。这类歌大多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歌的情绪显得快活、明朗。例如《柯克阿伊达依》,“白色毡房里的姑娘两眼会笑,那发辫是五天梳完十天编好;姑娘有美丽容貌身段又苗条,配上丝绸的褶裙显得更俊俏。只见一面我就爱上了这姑娘,我心急火燎却跟她搭不上话;见到这美丽的姑娘谁不动情,那炯炯目光能把你的心融化。”哈萨克广泛传唱的情歌大多处于男子之口。因此歌里常有关于少女的比喻和描写,除了把少女比作鲜花、月亮、苹果等之外,还用兔子、鹿、红狐、雁、天鹅等作比。

还有一种歌,内容上通常是述说心上人或自己游牧到了远方,久别后才能重聚,于是歌者的歌因离别而带上离情愁绪,歌者面容憔悴,歌声沉重,悲凉和凄怅不禁流露。“我们的阿吾勒转场到了苹果沟,身不由己只得听从命运的摆布;送去一只歌儿给远方的心上人,歌儿怎能飞出重峦叠嶂的深谷。我们的阿吾勒转到柯尔蔑湖畔,谁都知道柯尔蔑糊有多么遥远。亲爱的人,咱俩也许能平安相聚,有幸熬过严冬就能够见得到春天。”(《赛吾列泰》)。严冬是漫长的,从11月到来年的4、5月,这半年时间里,人们要遇到的风险不可得知。也许一场暴风雪,就会席卷走牧民全部的财产,一旦没有财产,就没有了迎娶新娘的彩礼。因此,过去流传下来的情歌在男欢女爱的歌唱里也带着血和泪:“你我两小无猜一起长大,你被人掠走天道太不公。都因我一无所有实在穷,……”《伊利亚依》,思恋是最痛苦的折磨。这些描写“离别之痛”的情歌的大量产生,是同哈萨克人不安定的游牧生活分不开的。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牧业,长期住在流动的帐篷里,以部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中亚大草原茫茫无边,情人自然“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只有经受着离别后思恋的折磨,只有在苦思冥想中,通过粗犷的情歌享受那爱情的欢乐。

三、宗教习俗歌与民俗民风

宗教习俗歌是指民间信仰、宗教生活相关的歌,主要包括萨满教巫师的歌,祛病禳灾的歌以及节日歌和祷词祝辞。

萨满教巫师的歌在哈萨克语里用“巴克瑟尔的萨仁”来表示。“萨仁”是曲调的意思。“巴克瑟”在哈萨克语里专指萨满教的巫师。哈萨克民间信仰认为,萨满教巫师是人与神的沟通者,是腾格里赐给人间的,收腾格里的特别钟爱。他们也受到亡灵的喜爱,受亡灵保护。他们是腾格里和亡灵意志的传达者。在人间,他们既是歌手也是巫医和预言者,被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巴克瑟的歌是由萨满巫师自编自唱的。这种歌从民间音乐和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广泛地吸取材料,特别是吸收了大量的神话材料;同时,这些歌往往有丰富的想象,运用语言相当灵活、大胆,它也反过来给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以很大影响。祛病禳灾的歌主要是指哈萨克的“阿尔包”和“百得克”等歌。“阿尔包”在现代哈萨克语里的意思是吸上、吸进,它的转意识使上当、诱骗。在民间的信仰生活里它是指所谓“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人们相信利用这种“阿尔包”可以祛病禳灾。百得克是另一种驱邪治病的歌。哈萨克语中“百得克”是马的一种疾病,它的另外的意思是“肮脏的话”、“猥辞”。这种歌用于驱除邪恶,为人畜治病,唱歌时要齐呼“滚,滚吧!”祷词祝辞是哈萨克民间歌谣的一部分。在哈萨克民间的现实生活里它有着广泛的作用。例如,每一年每一次响起春雷时,人们要边敲打着毡房,边祈求“白得多,煤少”。意思是祈求全年风调雨顺,牧业丰收。又如,当着新月生起的时候,人们要祝祷:“我仰望新月,我仰望安康,我又看到了往日般的时光,过去的月份承蒙您的恩典,新的月份里还望渥泽恩光。”

哈萨克人长期生活在草原、高山、森林、大漠环境中,他们以无限丰富的情感、剽悍豁达的气质,融合富饶美丽的大自然的养育,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草原文化。从哈萨克民歌的语言的棱镜中不难看出哈萨克族独特的文化结构层次,并从中了解语言中包含着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民族心理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毕桪.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6

[3]、干志耿, 等.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社, 1982:116.

[4]、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杨庸一, 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6:32.

上一篇:大专图书馆下一篇:浅谈当前房地产营销策略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