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2024-06-20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精选6篇)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第1篇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周丽娟

摘要: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在教学方面凭借其独特的因材施教理念为后世所称道。在现代教育观念中,教师应秉承此理念,了解学生的基本个性特点,承认并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活动,并运用具体的原则和策略加以辅助和总结,使其思想在现代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指导作用。

关键词:因材施教;差异;针对方法;原则策略

在《论语》一书中,有这样一段经典对白: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同样的问题,孔子因为子路、冉有个性的差异或激励、或劝诫,从而使其得到最适合的发展。郑玄把这一教育思想理念化,“各因其人之失而为之”,朱熹把它进一步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使得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成为经典教学原则,并对今天的教学理念仍然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

诚如马克思原理所知,矛盾有其独特性,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师在对待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亦应如此。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性别、智力、认知、社会经历、家庭环境各有各的不同。这对此种情况,孔子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认识到“知人”具体到教学中即为“知”学生,分析学生个性,了解学生才能,“听其言”“观其行”。正所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孔子听学生对话,有关问题的探讨,并主动和学生促膝谈心,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把学生的一举一动置于教师的视野之下,全面细致地观察其行动,如孔子所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之“材”,才可因其“材”而施教。

二、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1.就智力而言,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颜回可以“闻一知十”,子贡却只能“闻一知二”,说明学生在智力水平方面有着明显差异。针对此种情况,孔子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三类。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除此之外,学生的性格、志向、魄力、年龄以及周边环境也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世间无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因其独特之处更显魅力。

2.就每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而言,孔子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予不仁”“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汀钡取T诮萄е校随时注意了解学生,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先进》中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过犹不及。”

3.就每个学生的年龄而言,《季氏》中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由于上学年龄或大或小,心理年龄程度有别,加上教师代课年纪有差异,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品性来培养学生一定年龄该养成的习惯,总结出规律,经验加方法,科学、出色地完成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除此之外,学生的志气、魄力、外部环境,内在心境等也都影响学生的个性成长,宋德曾叹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其因材施教理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三、正确运用原则和策略

教学中难免遇到各种特殊学生,或智力超群,或特长显著,抑或是某些方面不太擅长,则需贯彻一些原则。1.客观的对待,尽可能用一种与其他学生类似的方式对待特殊学生。2.正确的态度,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消除对特殊学生的恐惧和无知。3.积极评价,评价特殊学生的优缺点,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对特殊学生的指导。

4.主动操作,在利用特殊学生长处的基础上帮助其学习。

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分班、跳级、留级,层次教学制,课程选学制。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一分为二,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并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与他们交流相处,从实际出发,制订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的素质才可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自由、有个性的个体。横向上来讲,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有着自己的不足。但纵向来看,他们所擅长的方面在总体上是平衡的。所以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所谓教学相长,教师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素养,利用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相应的规律,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付诸行动。也许会在前进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班容量大,课程资源薄弱等,但都要尽量克服,一步一步地走出属于自己的因材施教之路。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对外汉语专业)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第2篇

第二,这种行为和心理倾向的变化必须是持久的而不是暂时的,以此将学习引起的变化和由药物、疾病等外部原因所引起的暂时变化加以区别;

第三,这种变化来自于经验活动,由此将学习与遗传等因素造成的生理发育加以区别。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第3篇

一、“因材施教”原则

(一) “因材施教”的历史发展轨迹

在我国教育史上, 孔子开创了“因材施教”的先河。可以说是雏形的或始发的“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模式在教学上的主要表现是对不同“材”的问同而答异, 抑强而励弱, 使之均得到发展[1] 。即:主张根据不同“材质”施以不同的教育。继孔子之后, 历代的教育家都对“因材施教”进行过不同的阐释, 尤其是宋代的程颖、程颐第一次把孔子因人而教的经验上升到“因材施教”的理论高度。通过具有分科性质的教学, 把学生培养成专业有用之才, 使学生获得就业的知识技能, 这是教育上的一个创举。明代中叶的教育家王守仁对“因材施教”给予了新的解释, 认为教学不单在于使人学到知识、发展道德理性, 而更重要的是在于成就每一个个性的独立人格。主张教育旨在成就不同学者的主观个性, 完成每一个性的独立人格。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的观点, 客观地分析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肯定“因材施教”的价值, 指出不“因材施教”的害处, 赋予“因材施教”以科学的内容。

不难发现,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的原始模式向着理性化模式不断演进的, 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前进, 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动态的教育命题, 包容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它具有同心圆扩大型的特点。随社会进步, 实际经验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不断给原命题注入新的内涵, 或借新的界说充实丰富原有命题, 从而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依据。

(二) “因材施教”的现代诠释

由于教学背景的变化, 现代所谓“因材施教”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操作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材施教”的现代化模式, 在教育学上的主要标志, 不是孔子对不同“材”的问同而答异的简单重复, 而是对现代不同“材”的科学解释。因此, 所谓“因材施教”仍是在认识某人适合于成为某种“材”的前提下, 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向某个方向发展, 以求人尽其“材”[2] 。在现代, 所谓“因材施教”除在观念上包含上述意义外, 在实际教学中, “因材施教”中的“材”, 不仅仅指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 还应指“教学内容”[3] 。因此这个“材”在教学上有两层含义:第一, 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理特点、不同个性、气质的学生;第二, 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不同, 应该按其发展的状况来进行不同的教学, 教学内容也有其发展的规律性。因此, 教学也应该按各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

二、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一)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学术才能或专长。但是, 对专业性的理解不能过于狭隘。虽然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 但仅有专业教育会使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专业知识只有以宽厚广博的文化修养作为知识背景, 才能极大地拓展思维空间, 促进知识、技能之间的正迁移, 使学到的专业知识变得灵活起来。另外,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广泛, 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同时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日益紧密, 出现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的趋势。所以, 大学的教学目标必须同时体现出通识性和专业性。

(二) 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最佳状态, 各种认识能力普遍提高。注意的集中性、稳定性和分配性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操作能力也发展到高峰。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且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热情向上、勤奋好学、思维活跃。大学生的这些智力和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大学生正处于创造心理的大觉醒时期, 对创造充满渴望和憧憬。

从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大学生已经有了更多的独立性, 但与其已经成熟的生理相比, 其心理发展是滞后的。大学生生理的成熟使大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 一方面要求独立, 另一方面又限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足, 在许多方面还独立不起来。学生独立性的欠缺会严重推迟其心理成熟的年龄, 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素。因此, 必须尽快为他们独立性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大学的专业教育是具有学术性的专业教育。大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本专业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以及争鸣问题, 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因材施教”原则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运用

(一) 现代高等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的实现方式

1.现代高校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是以学生为主导的

现代高校教育根据社会的需求, 将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分类设置或专业化, 以便形成规模化、高效化的运作方式。高等院校将这种规范化乃至标准化的预设教育提供给学生进行选择, 学生适合哪个专业, 愿意接受哪类教育, 这种选择最终是由学生自愿决定的, 换句话说, 选择专业的决定权在受教育者一方, 教育者最多具有参谋权、引导权或建议权, 但没有决定权。

2.现代高校教育条件下的“因材施教”是以全面性为特点, 以科学性为基础的

现代高校教育较为科学地在预设的专业教育内容中, 不仅充分地蕴涵了对愿意学习该专业的学生的个性特长、个人志趣知识结构和基础等多方面的要求, 而且为这样的学生制定并实施适合特色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社会要求的规范化培养计划。这种既尊重学生特长与志趣, 又注重满足社会现实需求, 既允许学生自愿选择, 又有规范和科学的培养计划的教育过程, 是一种全面、系统地从学生、学校、社会和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等结合上来造就成批量人才成长的科学的现代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为现代高校教育贯彻“因材施教”奠定了科学基础的同时, 也为它的具体实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和更科学的要求。

(二) 现代高等教育条件下“因材施教”的实现途径

现代高等教育追求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原则, 从特定的教师与学生的个体关系层次提升到整个高等教育大系统的高度加以贯彻。这种由多因素构成的“因材施教”在其动态实现中, 以下因素的协调运作与科学整合是必要的。

1.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

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志趣爱好是现代高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这个依据和基础是否科学, 关系到整个“因材施教”过程的成败。而这种科学性, 不仅取决于人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志趣爱好的客观、准确的认知和把握, 更要看学生的主观志趣与其自身的个性潜质是否一致或契合。现代高校教育体系随同专业选择权一齐将这方面的科学整合过程交由学生去完成。学生可借助自己的人际关系 (如家长、同学、亲戚、朋友等) 系统和适当的人才测评系统等来完成这种整合, 以便为自己选择真正合适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2.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特色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

学校所提供的专业培养计划是否符合预设的专业人才的“类”个性或特点是否符合这样的特色人才的成长规律的要求, 这是现代高校能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重点或中枢系统。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相应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才能真正确保所谓“施教”的科学性。要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的基础上, 全面整合教育内容, 优化知识结构, 合理分配时问, 理顺学程次序, 制定出真正符合这类人才成长特殊规律的科学的培养计划, 并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维护其严肃性, 以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3.专业划分与学生选择专业的科学契合问题

当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因材”和“施教”分别作出科学整合之后, 教育者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和专业自身的性质, 更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类”个性来科学地划分专业, 并提供相应的选择对象或领域。受教育者必须客观地依据自己的特点和对象专业的基本要求, 作出冷静科学的选择, 以便适合自己的学习, 有利于自己的顺利成长。在这个环节上加强学校对受教育者的“类”个性的科学研究, 增强分类 (专业) 的科学性, 让学生方面更多地掌握专业信息, 做到科学地认识和了解专业性质与其特定的要求等, 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重要的。

4.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问题

上述三个环节的科学整合总体说来还只是教育系统内部问题的处理。高校教育必须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这是高校“因材施教”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现实有效性的根本保障, 它涉及高校教育系统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系列相互关系。对高校“因材施教”而言, 其关键之点在于“施教”内容的社会要求与专业特色、人才成长规律之间, 以及学生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与社会现实需要之间, 进行系统地调整, 寻求系统平衡和相对稳定, 以保证高校的“因材施教”不仅能够使受教育者成才, 而且能使他们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如珍.“因材施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J].教育研究, 1997, (9) :73.

[2]欧阳华.从多元智能理论看因材施教[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 (7) :16.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第4篇

教师用同一种方法教学但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所得不尽相同,老师仅仅把教学的种子撒下去是不行的,还得根据不同的情况,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教师要想做好园丁必须要因材施教。那么,施行因材施教究竟有怎样的意义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对中国优秀教学方法的继承

目前在多元社会的要求下,国家更需要各种各样的创新人才,社会越复杂,对人才的需求就越精细,分工也更明确。况且目前国家也鼓励各级政府学校和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新课程标准实施阶段,重新审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中国的教育来说,我们继承了优秀的教学传统;对教师而言,发扬中国优秀的教学传统,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之一。虽然我们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还在实行班级授课制,并且班级人数特别多,但我们完全可以变孔子的因个人特点而改为因小部分学生共性而教,这既可以完成普及教育的目标,又能达到培养学生个性的目的,因此继承古代优秀的教學方法,是教师获得成功的一条好的途径,也是能够尽快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

二、促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

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材施教的核心正是在发现学生的兴趣、优势后给予正确的引导,扬学生之长补学生之短。新课程提倡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本质。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所以当今我们实施课程改革是必然趋势。

新课程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的论述是很有意义的。同时,学习也不是大一统的信息存贮过程,学生应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新课程强调合作与交流的作用,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而世界上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不同的学习者具有差异性的经验,从个体来说,这些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孔子的因材施教与素质教育研究团体来说,差异性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就应更多地关注学生个性,发现其个性特征,再进行因材施教,孔子能够从不同的学生性格上进行教育,就是很好的证明。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并且正确引导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

三、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挥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做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而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教学经历,师从在校老教师,先学怎么教再去教学生,因此过去的模式就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了。现在的很多教师上一节课总免不了先讲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然后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归纳,接着是特点分析。这样的模式只能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而这样的学生是毫无特点,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这也是目前我国要大力推行新课程标准的理由。如今实施的新课程标准正是要改变这一切而得出的新理念:“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可见,在新形势下,教学过程更重视教师个人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也更重视过程而非教学结果,这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因为因材施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性特征,也更能发挥每个教师本身的优势。同样,就课文内容选择而言,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搞校本课程,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材,并对所选教材进行编排,这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体现,这种做法无疑给了教师最大的空间进行教学,充分展示他独具特色的东西。高中新课程中选修课的开设也同样是充分尊重教学的个性之材而提出的高招,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还可以教育出个性独特的学生来。

总之,因材施教的施行,能够切合目前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同时又能发挥教师潜质,这于国于师都是意义深远的。

参考文献:

卢晓东.超越因材施教[J].教育学术月刊,2014(10).

因材施教的现代意义 第5篇

现代家庭教育征文(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 有人会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家长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其实不然。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种表现,在外面又是另一种表现,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而在外人面前又是另一副模样。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撒谎、假装和表里不一了。做父母的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听取多方意见,往往会蒙在鼓里。如有的孩子把在外偷的东西谎称是同学给的;打架了,就说是别人挑起的;逃学了,就说学校今天放假了;有的在外鬼混,到放学时也前着书包佯装上学回来;有的假借同学之间讨论作业,而实则抄袭;假装闭门学习,而实则看黄色书刊、玩,或干脆睡大觉……凡此种种,父母不留心是很难识破~的。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因此,知子最怕的是一“爱”遮百丑,或者是爱一点而不及其余,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则“大化小,小化了”。 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长只有准确把握孩子的道德品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家长可用如下两种方法评价孩子的道德水准。其一,将品德素质与孩子身心的其他方面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协调一致。如果孩子的品德素质落后于身心的其他方面,则要赶快补上这一课。其二,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进行比较。如果自己孩子超前了,那当然好;如果落后了,比如一般孩子已逐步摆脱自我中心,会干家务,养成了优良的学习习惯,而自己的孩子还自私自利,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学习要人监督,那家长就要特别警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两方面的比较,家长可以对孩子的道德水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决定家庭德育是否该加强。(2)家长要依据孩子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 家长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之后,就要考虑如何正确地施教。同一个孩子,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有不同的敏感性;反过来,不同的孩子,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因此,家长要依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 有的心理学家将人的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一般热情积极,易于感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毅力,办事迅速而坚决,言语明确。这种气质的人易自负和傲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不要轻易激怒他,而是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让他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多血质的人易动情,但情感易变,他们动作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但易表现为轻举妄动,缺乏耐心和毅力。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种活动 的机会,布置稍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能将精力用在正当的活动上,并学会克服困难。粘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发生和暴露,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强烈深刻。这种气质的人动作缓慢,遇事谨慎,耐力强。自己的孩子若属于这种气质,家长应注意不要轻易刺伤孩子的心,要耐心细致地照料和教育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考虑和做事。抑郁质的人一般多愁善感,他们对喜悦体验不深,对忧愁体验却深刻持久。这种人一般动作迟缓,遇事不果断,然而,他们思维透彻,想象丰富。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家长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声指责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力,提出适宜的要求,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前进。总之,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别人的“尚方宝剑”、“教子秘诀”对自己的孩子或许并不适用,家长要注意活学活用。(3)家长要依据孩子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有计划地进行德育儿童品德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教育。长期系统的德育不能零敲碎打地搞突击战,而要有一定的计划。那么,家长该如何制订家庭德育计划呢?首先,要依孩子的年龄特征计划家庭德育。小学务年龄段的孩子,其年龄特征各不相同。在小学低年级,孩子刚刚入学,对学校有新鲜感,对老师很敬畏。他们对学习很感兴趣,感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很光荣。但由于对学校生活、校规校纪不熟悉,加之以前纪律训练不够,他们通常坐不住,上课爱做小动作,易拉下作业,有的孩子依赖改比较强,有些娇气任性。因此,家长要积极培养孩子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重点引导孩子渡过入学的“适应关”。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一般已适应学校的生活,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他们精力旺盛,好活动。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他们对是非、善恶和美丑有时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进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交友,通过开展有益的德育活动,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接近少年期,有的女生甚至进入了青春初期。这时,孩子的独立性较强,对家长有一定的反抗意识,开始像个“小大人”。但孩子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易冲动蛮干。因此,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耐心细致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进一步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不能采取压制、包办的措施。 另外,要依我国儿童品德的时代特点计划家庭德育。家长可通过看书、观察、与人交谈等途径,了解当前我国儿童的时代特征。如现在独生子女多,他们一般独立性强,活泼好动,知识面广,智力水平较高。但易形成自私、任性、骄娇二气等不良个性。再者,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革加速,信息流通快。孩子思想活跃,心理早熟,商品意识强,重视自我。家长可以依孩子的这些时代特征,策划家庭德育,做到胸有成竹,深谋远虑。(1)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实际出发进行德育教育。 有人会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家长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其实不然。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种表现,在外面又是另一种表现,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而在外人面前又是另一副模样。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撒谎、假装和表里不一了。做父母的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听取多方意见,往往会蒙在鼓里。如有的孩子把在外偷的东西谎称是同学给的;打架了,就说是别人挑起的;逃学了,就说学校今天放假了;有的在外鬼混,到放学时也前着书包佯装上学回来;有的假借同学之间讨论作业,而

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 第6篇

什么叫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通俗地来讲,就是唐宋时代的诗词对于现代读者有什么价值。唐宋的诗词作品距离我们最远的有1400年了,最近的也有800年。相隔的年代这么久远,为什么我们还会感兴趣呢?这就在于它具有现代价值。我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讲讲我的看法。

唐宋诗词的审美价值

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是用汉字码成的文本中审美价值最高的一类作品。新诗人艾青说过,诗就是文学中的文学。我们可以模仿艾青的话来说,唐宋诗词,就是诗歌中的诗歌。它简洁、优美,把汉语汉字所蕴含的审美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多读唐宋诗词,对于我们的写作,对于我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在座诸位不一定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但汉语汉字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在座的都是年轻人,大家都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写作任务,就是写情书。我们怎样才能把情书写得更好呢?我想有两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我们汉字写作的基本要求:第一,要简洁,不能啰唆;第二,要优美,不能写得太粗俗。假如我们希望把情书写得很优美,又缺乏写作才能,怎么办呢?借鉴唐诗宋词啊!我们可

以把李商隐《无题》诗中的警句摘录下来,镶嵌在情书中间。你的朋友看到情书中有这样的语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多么感人啊!万一哪位同学恋爱不顺利,你的朋友暂时不理睬你了,你需要写一封信去劝她(他)回心转意,唐宋诗词中间也有非常好的参考文本。北宋词人晏几道,我们称他为“小晏”。小晏词写得最好的主题就是失恋的痛苦。比如《临江仙》的上片:“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假如你在书信中间把这两句镶嵌进去,寄到那位暂时不理睬你的朋友手中,她(他)读了之后,肯定马上就回心转意了,因为被感动了。所以我说多读唐宋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不用多说。

唐宋诗词的“言志”与“抒情”

说到第二重意义,首先要明白唐宋诗词写的是什么内容。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儒家说的“诗言志”,这在《尚书·尧典》当中就提到了。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有人认为“言志”偏向严肃、正大的主题,“缘情”则是偏向抒发那些个性化、私人化的情感,把二者对立起来了。但我想,从唐宋诗词来看,“言志”和“抒情”并不是对立的。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这都是古典诗词所包含的内容。既然如此,那么唐宋诗词的内容就跟现代人没有什么距离了,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的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就可以毫无阻碍地传递到今天。这些作品仿佛就是现代的才华横溢的诗人为我们而写的,仿佛就是代替我们来抒写内心情思的。

口说无凭,我举两个例子。1984年我毕业留校,在南大当老师,当时系领导要求我们经常去宿舍看看一年级的新同学。有一年的国庆节,我来到中文系的学生宿舍,看到一个身高一米八的云南男孩,站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泪,原来他想家了。佳节来临又离家万里,谁都会想家,这是人之常情。我当时就想,假如这个同学此时想写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思,他多半不用写,只要读唐诗就行。他可以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不可能比王维写得更深刻,更优美,更淋漓尽致了。不只是年轻人思念家乡,不只是年轻人的情感,人到中年、人到老年漂泊异乡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情感。1986年我到美国的哈佛大学当访问学者,刚到不久就遇到中秋节。那天晚上我在哈佛的校园里看到一轮明月升到空中,真是浮想联翩。我非常思念留在南京的妻女,很想写一首诗或者填一首词,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情思。可转念一想,何必用我来写?苏东坡早就写过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心中的一切想法、一切感受,苏东坡的这首词里都有,我只要读就可以了。所以唐宋诗词中的好作品,就是帮我们抒情的。它们能帮助我们纾解内心郁结的苦闷,能让我们获得安慰和共鸣,这是唐宋诗词对现代人的第二重意义。

唐宋诗词来源于生活

唐宋诗词巨细无遗、真切生动地展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它们告诉我们祖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我非常遗憾地感觉到许多现代人不太懂生活。虽然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小康,但有很多朋友没有幸福感。他们不会享受生活,不会品味生活,不会珍惜转瞬即逝的人生片断。而古人很会生活,唐宋的诗人词人真会生活。那些作品对于现代人的实际生活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比如说,唐宋诗词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他们热爱自然,而今人往往与自然渐行渐远。亲朋好友聚餐小酌,进了饭店包厢里往往先把窗帘拉上,无视窗外的一轮明月——这真是自绝于自然。我们看李白怎样喝酒。有一次他独自喝闷酒,但是他携着一壶酒来到月下,来到花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多么优美的生活场景,多么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与自然的关系多么亲密啊!再举一个例子,韩愈有一首七言绝句:“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韩愈写这首诗时,正在长安做官。春日的一天,他约了张籍、白居易二人到长安南郊的曲江池去游春。上午天气尚阴,到了下午就放晴了。曲江水涨得很满,亭台楼阁与青天白日倒映在水中,两岸繁花怒放。当时张籍前来赴约,白居易却没有来。于是韩愈写信质问他:你有什么事在忙,怎么不来欣赏如此美丽的春光?我想白居易可能会回答自己工作忙,走不开,这也是我们现代人不去游春时常用来推脱的理由。白居易是忙,那韩愈忙不忙呢?白居易这一年任中书舍人,是正三品的官。韩愈呢,吏部侍郎,官居二品。二品官能抽出时间到曲江赏春,三品官反倒没时间?可见这是借口。所以关键不在忙不忙,而是能否珍惜这样的机会。晚唐诗人李昌符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不但自然界的花季很快就过去了,人生的花季也是转瞬即逝的。人的一生过得非常快,人生就是由一个个片断组成的,这些片断都是转瞬即逝,必须要抓紧,才能仔细品味,仔细咀嚼。如果把每一个有意味的片断都轻易放过去,整个人生就变成毫无意义的一堆碎片。请大家多读唐宋诗词,像古人那样品味人生吧。

更重要的是唐宋诗词中蕴含着美好的人际情感,比如天伦之情,就得到极为广泛、极为生动的描写,那些作品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深受感动。像孟郊的《游子吟》对母爱的歌颂,像杜甫诗中对儿女的款款深情,都是感人至深的真情流露。又如歌颂友谊,这是唐宋诗词中发展得最为充分的一类主题。由于唐宋的诗人词人在抒写情感时都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来进行的,所以会给现代读者留下极为真切的感受,比如离愁别恨,都是通过环境烘托、情景描述来抒写的,作

品中会展现出具体的场景,使现代读者身临其境。我一向认为,唐宋诗词里所展现的离别场景,离别行为,用现代的话说,简直就是优美的行为艺术。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送别的呢?他们在离城五里处修一座亭子,叫短亭。离城十里处修一座亭子,叫长亭。短亭、长亭一般是供人休息的地方,十里长亭也是送别的地方。来到这里。送行的人往往会携带一些酒菜,在长亭里摆好,大家喝几杯酒,写几首诗,唱一曲离歌。王维的《渭城曲》,后来被称为《阳关三叠》,就是经常在这种场合唱的离歌。这样的离别过程是悠长的、从容不迫的,所抒发的离别之情也是深厚的,绵长不绝的。我们看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先是跟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写诗唱和。然后,孟浩然走下楼,登上船,在长江上渐行渐远。李白一开始是站在江边上望,望不到了,再返回楼上,楼上的视野开阔,最后看到孤帆远影碧空尽。船在江面上越走越远,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情意也绵绵不绝有如江水。再看一首宋词。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送别的地点是长亭外面,时间是一个秋天的傍晚。第二句写在城门外面,搭了一个帐篷,在里面喝酒。“无绪”就是没有心绪,心情缭乱,因为这是一对情人之间的送别,依依难舍。下面说到“兰舟催发”,船家催促要走了。古人一般是雇船,时间到了,船家催他们走。但是送别的人与行人还在那里“执手相看泪眼”,握着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眼中的泪水,话说不出来。整个送别的过程非常的绵长,情感非常缠绵。江淹《别赋》说,离别是使人销魂的情感。“销魂”,就是灵魂受到震撼,受到深度的感动,这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瞬间。唐宋诗词中所写的离别,虽然伤感,但那是人生中非常珍贵的瞬间,是非常值得回忆的人生经历。那么,现代人呢?我们享受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快节奏、高速度,但这样一来,很多离别之类的生活细节和场景都被压缩了、碎片化了,甚至不复存在。我读王实甫《西厢记》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联想。《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崔莺莺到十里长亭送张生,我们来看她抒发的情感。第一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整个情境渲染得多么优美,她和张生之间依依不舍的情感,抒发得多么充分,淋漓尽致。假如现代也有一个崔莺莺,也要去送她的张君瑞,她会怎么送?当然,送别地点有两个,高铁车站或是飞机场。还没等到她说什么话呢,张君瑞就不见了。所以,假如有一个剧作家,写一本现代的《西厢记》,来写同样的场景的话,那么,崔莺莺在舞台上面哪里来得及唱《端正好》,大概只来得及说一句说对白:“呀!张生不见了也!”不仅是送别,还有类似的传书寄信等等,其他的生活内容也是如此。我一直认为,唐宋诗词中描写得非常充分的古人生活中的细节、片段,都是非常有意味的。而这些在现代生活中是缺乏的,现代人的生活粗鄙化了,值得回味的东西都不存在了。当然,我不是主张我们都回到唐宋去生活,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怎么办?我们可以阅读唐宋诗词,从古人的生活情景中得到一些启发,我们可以把生活的节奏稍微放得缓慢一些,生活得从容一些,尽量细致地品味生活的滋味,感受人生的意义和美感。总之,唐宋诗词会教我们如何生活,会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它们的第三点现代意义。

唐宋诗词的教育意义

唐宋诗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是在于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提升我们的人格,对我们有巨大的教育作用。中国古人坚定地认为,只有人品一流的人,才可能成为一流的作家。的确,凡是历代公认的大诗人、大词人,他们一定是一流人物。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辛稼轩,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作品写得好,他们的人格境界也是一流的。在这一重意义上,我认为,读诗最后也是读人。读古代诗词的最高境界,就是最后透过文字来读人。所以唐宋诗词中境界最高的名家名作,对现代人具有人格熏陶和境界提升的作用。

李杜苏辛的现代意义

李白李白诗歌中所展现的是一种从始至终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他24岁离开江油,沿江东下。四川江油的李白纪念馆里有一尊很好的李白塑像,塑的就是李白仗剑出蜀、昂首阔步的姿态。这是他的青年时代。一直到他61岁,去世的前一年,他已经老病交加,但当他听到大将李光弼率军前去抗击安史叛军的余部的时候,他又想去从军建功立业。可以说,李白一生意气风发,从未萎靡不振。李白的意气风发从哪里来的呢?首先,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坚信自己的人格、能力,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人生理想。只有李白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请问在唐代的条件下,既没有股市,也没有畸形的房市,他千金散尽,哪里还能来?这句话不是说真的能千金散尽还复来,而是说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李白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闷、牢骚,但最后的基调始终都是昂扬奋发的精神。比如《行路难》,具体描写了道路艰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到处都无法行走,所以他问:“多歧路,今安在?”但此诗的最后两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时机一成熟,我就可以施展抱负。李白一生中只有短短几年作翰林供奉的经历,他经常以百姓的身份出现,但他从来不因自己的布衣身份而觉得低人一等,他决不在王公大臣面前卑躬屈膝,相反是平交王侯。总而言之,李白是诗国中独往独来的一位豪士。他天性真率,狂放不羁,充分体现了浪漫乐观、豪迈积极的盛唐精神。李白的思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绝不局限于某家某派。他决不盲从任何权威,一生追求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意志。李白的诗歌热情洋溢,风格豪放,像滔滔黄河般倾泻奔流,创造了超凡脱俗的神奇境界,包蕴着上天入地的探索精神。李白的意义在于,他用行为与诗歌维护了自身的人格尊严,弘扬了昂扬奋发的人生精神。多读李白,可以鼓舞我们的人生意志,可以使我们在人生境界上追求崇高而拒绝庸俗,在思想上追求自由解放而拒绝作茧自缚。

杜甫杜甫一生遵循儒家的精神,他是儒家精神在唐代文学中最好的代表,所以钱穆先生称杜甫是唐代的“醇儒”。儒家学说的根本精神是仁爱思想,儒家认为仁爱之心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只要培育好,就自然而然发展成仁爱思想。孟子

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部杜诗,其基调就是这种精神。正因为这样,我们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才深受感动,深深地相信这不是说空话、说大话。诗人在秋风秋雨的夜晚,秋风把他的茅屋刮破了,秋雨漏下来了,床头都潮了,挨不到天亮了,这个时候,诗人居然发下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什么叫“安得广厦千万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安居房的概念,就是让百姓有房子住。杜甫的伟大情怀就是人要关心他人,要关心社会,特别是要关心弱势人群。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正能量。总而言之,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典型的儒士。他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杜甫生逢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关头,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时代,时代的疾风骤雨在他心中引起了情感的巨大波澜,他用诗笔描绘了兵荒马乱的时代画卷,也倾诉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杜甫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而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唯一的“诗圣”。杜甫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穷愁潦倒的一介布衣,平生毫无功业建树,却名至实归地跻身于中华文化史上的圣贤之列,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上跨度最大的超越。杜甫是儒家“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个命题的真正实行者,他永远是后人提升人格境界的精神导师。

苏轼苏轼的思想非常复杂,丰富。他一方面深受儒家淑世精神的影响,在朝为官时风节凛然,在地方官任上则政绩卓著。另一方面,他从道家和禅宗吸取了离世独立的自由精神,形成了潇洒从容的生活态度。苏轼一生屡经磨难,曾三度流放,直至荒远的海南,但他以坚韧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傲视艰难处境,真正实现了对苦难现实的精神超越。苏轼热爱人世,他以宽广的胸怀去拥抱生活,以兼收并蓄的审美情趣去体味人生,他的诗词内容丰富,兴味盎然,堪称在风雨人生中实现诗意生存的指南。苏轼65岁那年从海南岛北归,路过江苏镇江的金山寺,自题画像,后面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三个地方都是他的流放地,而且越来越僻远、荒凉,他在逆境中的时间长达十年。那么,苏轼给现代人的启发在哪里呢?我觉得,他对于现代读者最大的启示,就在于他诗词中展现的在逆境中的人生态度。我们来读他的《定**》。他45岁那年贬到黄州,不

久就开始开荒种地。可惜官府借给他的那块荒地太贫瘠,收成欠佳。于是朋友们劝他自己凑钱去买一块肥沃的地。朋友告诉他在一个叫沙湖的小村庄里,有一块水田要出售,劝他去相田。苏轼47岁那年的三月初七,他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去相田。田没有买成,途中还遇到风雨,于是他写成这样的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请问这写的是苏轼到沙湖相田偶然碰到的那场风雨么?当然是的。但是这仅仅是写偶然碰到的风雨么?当然不是。它实际上写的是人生途中的风风雨雨。苏轼不但沉着坚定地走完了十年逆境,他还把逆境变成了顺境。他在十年逆境中照样有进步、有创造、有光辉的人生成果。我认为普通人一生中总会碰到困难、挫折。换句话说,你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暂时处在逆境。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能不能规避这种境地,关键在于我们处于这种境遇时采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我非常遗憾看到有些青年朋友碰到挫折以后,消极、沮丧,甚至放弃,但苏轼没有放弃,他坚定、潇洒、从容地走过来了,他所写作的作品中包含着强烈的人生观的意义,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作用。

辛弃疾辛弃疾是南宋词坛上少见的雄豪英武的侠士。他本是智勇双全的良将,年轻时曾驰骋疆场,斩将搴旗;南渡后曾向朝廷提出全面的抗金方略,雄才大略盖世无双。可惜南宋小朝廷以偏安为国策,又对“归来人”充满疑忌,辛弃疾报国无门,最后赍志而殁。辛弃疾的词作充满着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洋溢着气吞骄虏的英风豪气。他以军旅词人的身份把英武之气掺入诗词意境,遂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多读辛词,可以熏陶爱国情操,也可以培养尚武精神。那种为了正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导致人生境界的超越。宋词在辛稼轩以前,可以说是偏于软媚的。辛弃疾是一个具有独特身份的词人,他挟带着北国风霜、沙场烽烟闯进词坛,把英豪之气和尚武精神写入词中。辛词始终把报效国家、收复失土作为最重要的主题,雄豪就是辛词的基调。举两个例子。现存的宋词中,寿词多半比较庸俗。而辛弃疾为韩元吉祝寿的《水龙吟》却说:“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他

以收复失土、击退强敌的报国壮志来与韩元吉互相勉励,这种情怀是何等壮烈。又如送别词容易写得悲悲切切,可是辛弃疾送辛茂嘉的词中说:“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所以说稼轩词始终都是英雄的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年轻人读这类词,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中华民族很需要这种刚健、向上的积极力量。

上一篇:主题班会-祖国在我心主题班会教案下一篇:碧桂园项目开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