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2024-07-26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精选8篇)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1篇

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及内容:大班美术领域《端午节——做香包》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四、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剪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图片,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2篇

端午节小孩佩香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我就决定在家里学做香包.首先我先找到丝布棉花香草丝线.然后在丝布上画上圆形,然后减下相对的两边.用线在三 边从反面缝合,留下 一边 .后来翻过来,塞下棉花和香草.最后将最后一边缝合,然后在用线装饰.这样就完成了.可我缝的香包很别扭,后来才明白,我的形状没 画好 .后来我重新做了一个,这 是我经过不懈努力做的,所以做的很好.还受到了夸奖,心里美滋滋的.

这让我明白了: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3篇

为了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意见》精神, 首届区幼儿教师“做中学”教学方案设计大赛展评活动日前在杨浦区少科站举行。来自全区近70所幼儿园的园长及相关教师参加了现场观摩展示, 参与现场评审的有区教育局的相关领导及市“做中学”工作小组的老师等。

展示活动现场, 老师们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为大家展示了各种科学游戏活动的方案构思。有的还将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带至现场展示, 阐述教学设计思路, 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如:《神奇的杠杆》通过玩跷跷板的游戏, 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杠杆原理的神奇作用等。现场产生了7个一等奖及“最易推广”方案。

此次“做中学”系列活动还将结合一年一度的“小机灵”评选活动, 在全区幼儿园中广泛开展。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及动手能力。

端午做香包作文 第4篇

来到了作文班,老师首先给我们发了艾草、牛皮绳、桃木球、麻布,它们装在了一个小口袋里,当老师说:“做香包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细致就可以,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当听到老师说做香包,没有那么难时,我心里得意洋洋,心想:这次能成功。当老师说也没有那么简单时,我整个人的魂都不知道飞哪去了,心想:完了,这下我弄不好了。

我打开口袋时,发现了里面还有针和线,此时,心理更是雪上加霜,心想:我又不是女生,怎么能缝好呢,让男生缝一点也不公平。

不过还得硬着头皮做,首先把牛皮绳系个扣,我怎么弄,也弄不上来,最后,还是老师帮助了我。我又不小心把线上的桃木球给拽下来,老师赶紧帮我处理。我接着把针穿上线,麻布对齐,开始缝,后来我才发现,没对齐,又要拆了,拆了好长时间也没拆完,布也破了,线也断了……最终我放弃了。

端午节做香囊活动方案 第5篇

为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我院将开展“美的影像 爱的传承”系列主题活动之“香飘杨福院”活动,让院内的“90”后和90后一起,亲手缝制香囊,共忆好时光。

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目的:

1、回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回味美好时光;

2、帮助年轻一代了解传统风俗,增加文化底蕴;

3、促进老人与工作人员的关系,加强互相理解和信任。

活动时间:20xx年6月3日下午2:00

活动地点:支持中心

参与人员:住院老人、部分工作人员、志愿者

活动安排前期准备:

1、布置环境

2、招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协助老人参与。

3、织锦布爱心香囊、六角菱形香囊共计60份

活动当天:

1、准备好香囊制作材料以及工具;

2、安排工作人员和老人一起制作香囊;

3、互相交流端午节的风俗;

4、活动结束后,互赠香囊。

经费预算: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6篇

1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着灵活的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 其对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其个别化的教育形式, 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是幼儿和老师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当前幼儿园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 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的最有效的措施。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点在于创设活动区, 通过在在区域中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给幼儿营造一种适宜的活动和学习环境, 幼儿通过与环境、教师的相互作用, 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其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是教育过程。

区域活动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 其可以将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有机的渗透进去, 但教师往往又容易忽视这一点。而老师却无限地放大了其对最大限度地保证幼儿的活动权利等方面的作用, 认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完全自主、自由, 导致区域活动中只见幼儿无序的“做”与“放羊式”一般无二。因此, 对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以及规则的建立都应该要有相应的标准, 而这些都是形成幼儿如何“做”的支架。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阐述了“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 即“教学做合一”。在区域活动中, 教师如何发挥指导作用, 即教师如何“教”;幼儿如何发挥自主性, 即幼儿如何“学”和“做”, 至关重要。将其中的内涵理解清楚, 并用于教学实践, 对提升区域活动的学习意义有很大作用。

2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学做合一”应注意的事项

2.1 区域设置应注意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在区域的设置中, 我们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去把握孩子的兴趣、需求中所蕴含的教育所追求的价值及可开发的教育生长点, 给幼儿营造一个适宜的活动区。教师应本着这样的理念, 来对区域进行设置。在设置的过程中, 应对幼儿的喜好和需要有所了解, 与幼儿一起对区域进行设置。区域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称为主动学习者, 并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和已有经验上有不同程度地成长, 实现教育与发展的最佳效益。

幼儿园区域设置通常包括学习性区域和自选性区域。学习性区域对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其今后的学习会有着重要的影响。自选性区域重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 自主选择,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 能过促进幼儿的个体全面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由于区域承载着相对不同的作用, 所以, 在设置上应注意开放性和独立性的结合。在设置时应使每个区域相对独立, 给幼儿营造一个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空间。

在环境上, 学习性区域在活动时要求相对安静, 而自选性区域活动时比较热闹, 因而, 在设置区域时, 一定要注意动静分开, 以避免相互干扰。因此, 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等方面来决定区域的分配比例, 如小班和中班上学期, 应侧重于自选区域活动中的社会性区域活动, 如娃娃家、医院等, 同时也纳入一定地学习性区域;中班下学期和大班, 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了飞跃的发展, 在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所以其学习性区域活动与自选性区域活动应该并重。另外, 还应使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进行有机交融。这是因为, 在区域活动中, 有些主体内容确实难以体现, 因此, 可以尝试常设性区域和与主题相结合的区域活动有机交融的模式。通常而言, 班内的常设区域, 如益智区、阅读区等, 其内容随着孩子的活动情况而逐步调整。而建构区、美工区则是最容易表现主题内容的, 因此, 经常随着主题的变化而更换。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进入区中相互分享, 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让各区域都“活”起来。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巩固或下放是学习性区域活动内容来源。我们从对新《纲要》理念指引下的教学活动的反思中发现:面对一个班级几十个发展水平不一的孩子, 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在“让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与真正落实幼儿园课程目标方面有着制约的作用, 而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 并且其是以操作摆弄的个别化学习为主的, 能给落实幼儿园课程起到有效的补充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将学习型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纳入幼儿园的课程, 与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

学习区的内容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延伸, 通过区域延伸活动中频繁的个体性操作和练习, 来弥补集体教学活动中没有达到的目标;一部分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预习, 即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前, 让幼儿首先到区域中对有关材料进行操作感知, 以积累直接经验;另一部分则完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下放, 这类内容在美工区较为常见, 便于教师在小组活动中进行个由于区域的设置立足于“开放”, “以幼儿需要和兴趣”为前提, 在各个区域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方式探索, 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人, 从而产生更大的活动积极性, 进而使幼儿个体得以充分自由地发展。

2.2 应注意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在进行区域活动中, 除了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探索以外, 许多教师常常对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感到困惑。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如下定位:“把我们摆在儿童队伍里, 成为孩子中的一员, 不是敷衍的, 不是假冒的, 而是要真诚的, 在情感方面和小孩子站在一条战线上, 变成孩子, 与孩子共享欢乐……”。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活动中, 以活动伙伴和指导者的姿态, 热情参与, 理性指导。教师以这种活动伙伴的平等身份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 能够拉近儿童与成人“两个世界”之间的距离, 这样, 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同时, 对激活幼儿的思维, 激发主体积极的创造性行为也有很大作用。

另外, 教师对自己的职责应有清楚的意识, 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在幼儿活动时有目的地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不能站在孩子的活动以外去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和裁判, 而应注意挖掘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 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和发挥。孩子在探索学习时, 教师要以最小的干预换取孩子最多的活动。教师应以艺术性的语言对孩子进行指导, 在小班应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在中班可采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引发、指导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在大班, 由于孩子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因而, 教师就应趋于理性的指导。

2.3 投放的材料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在投放材料时, 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 层层递进, 启发创造, 让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幼儿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平的提高都是从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的。所以, 材料投放要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 也就是说, 每种材料都具有“生命力”, 让材料和孩子“对话”。

当前活动中孩子的培养目标是材料投放的依据,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投放那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 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区域内的多种教育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来实现一个目标, 也可以用一种材料来为多项目标服务。材料的教育功能应与孩子的发展目标相对应, 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入区域。另外, 区域中的材料也应随着主题的推进, 进行及时、有目的地更换。

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以及废旧材料等多个种类。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提供相应的材料,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水平去选择, 并给孩子做相应的引导, 使孩子选择能让自己“跳一跳, 够得着”的材料进行操作, 从而使其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所以, 教师应掌握一些投放材料的小窍门, 如材料要给幼儿留有发挥想象的余地, 并且教师要善于观察, 对孩子的想法要进行及时的了解;材料提供时还可设置一定的障碍, 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利用本土的原始的废旧材料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让孩子主动构建知识等。

根据近期主题活动目标和要求, 教师应对各种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 将材料设计或改装制作成具有童趣, 形象生动、色彩和谐、便于幼儿操作和练习的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学具, 并将其投放到区域中, 让孩子进行自由的选择和探索, 教师则进行适宜的指导, 从而实现学具所蕴含的教育目标。

2.4 应制订明确的规则来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

区域活动有其内部规则, 并非是任意的行为, 其包含着积极的约束, 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 只有在有规则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区域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这里所说的规则, 并不是教师为了约束幼儿而制订的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 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 使教室运作顺畅, 必须让老师和孩子都清楚区域的使用方式, 如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等都是规则的一部分。只有建立活动规则, 才能使幼儿的活动有规范有条理的进行。

这种活动规则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和各区角的活动规则。如能自选区域活动, 积极愉快活动;用什么拿什么, 不用放回原处;使用材料先来后到;不把玩具拿走等等属于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在美工区, 要求美工活动时要专心、认真, 保持安静;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注意坐姿和用眼卫生;做到会拿会放, 并随时清理等属于各区角的活动规则。上述规则的制订,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决定, 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原因, 从而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让学生学会“做”是区域活动的重点, 教师的指导和预设, 都建立在激发、促使幼儿主动操作和探索的基础之上。这与陶行知先生阐述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中所强调的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是同一个意思, 在这其中“做”处于中心地位, 是最根本的。由此可知, 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必定是在“做”的当中发生作用的。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 对孩子获取知识以及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把握好应注意的事项,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活动中“教学做合一”重要意义, 以及其在区域设置、教师的角色定位、活动区材料投放, 以及规则建立等方面, 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表明幼儿园区域活动过程是一个整体, 是“教学做合一”的一种自然的过程。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教学做

参考文献

[1]金林祥, 胡国枢, 屠棠.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浙江: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彥.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与指导[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7篇

活动片段一:幼儿正忙着用手动打气筒往气球里打气。教师问:“你们的气是怎样打进去的?”几名大班幼儿没有回应。教师又走到另一组幼儿面前问:“你们的球是怎样鼓起来的?”“往里充气。”幼儿简短地回答。教师进一步问:“气是怎样打进去的?”幼儿没回答, 他们仍在很专注地给气球打气。……

活动片段二:教师展示一个小魔术, 引出了“神奇的磁铁”, 中班幼儿的情绪立刻被调动起来了。这时, 教师揭开桌布说:“小朋友们都来用自己的磁铁找找谁是它的朋友?”桌上有塑料积木、木制积木、图书、铃鼓、儿童剪刀、铁罐、铜铃等物品。幼儿边寻找边记录, 记录表上显示幼儿找到的“磁铁朋友”有:铃鼓、剪刀、铁罐。

仔细分析上述活动片段, 我们可以看到, 活动片段一中幼儿探索充分, 但经验提升不足;活动片段二中, 活动设计新颖, 但材料筛选不精。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反映了幼儿教师在组织实施正规性科学活动指导中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 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指导幼儿探索呢?借鉴建构主义理论和“做中学”经典理念, 我们从教育实践中归纳出以下三点:

一、精选材料提高幼儿探索的质量

皮亚杰认为:个体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智力结构的。因此, 科学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给幼儿的主动建构提供了一个尤为重要的信息支架, 他们决定了幼儿通过与之互动将会获得怎样的经验。为此, 教师应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筛选, 以提高幼儿探索的质量。比如, 为引导中班幼儿探索把黄豆从白米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教师经常会准备漏勺、汤勺等操作材料。这时, 材料的选择就很重要:漏勺的网眼一定只能漏下白米留下黄豆, 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同时为了对比漏勺的作用, 教师选择没有网眼的汤勺也应该确保与有网眼的漏勺同等大小, 不能因此干扰幼儿。

一般而言, 教师在为幼儿准备正规性科学活动材料时, 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我希望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 (2) 哪些因素可能会干扰幼儿获得相关的经验? (3) 幼儿在与材料互动中可能出现哪几个层次的操作? (4) 如果某些材料无法与幼儿产生互动, 我想知道:幼儿是怎样想的?

二、多样的记录帮助幼儿归纳提升经验

“做中学”十大原则明确强调了幼儿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记录的重要性。记录可以帮助幼儿观察、表达、学习词汇、交流, 记录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并进行评估。同时, 幼儿园正规性科学活动中的科学记录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教师帮助幼儿及时归纳、提升已经获得的经验, 或者拓展相关的经验。如中班活动“剥蚕豆”的记录表格中, 标出的是蚕豆荚和蚕豆两项, 要求幼儿先预测蚕豆荚里面有几颗蚕豆并做记录, 然后剥开观察、记录, 最后交流、讨论。这样的活动, 不仅幼儿对记录的过程充满兴趣, 同时又可以帮助中班幼儿从蚕豆数量的记录中抽象出数字。

幼儿园的科学记录以画图方式为主, 记录表格可以由幼儿自由发现表达、教师汇总记录完成, 也可以由教师通过表格暗示, 引导幼儿围绕一定线索展开探索。小班幼儿以集体记录方式为主, 中、大班幼儿根据自身发展水平选择集体记录、小组记录和个人记录, 或各种类型的记录方式交替开展。另外, 由于3至6岁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 因此, 适时呈现具体形象的记录表格能有效地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及时归纳提升经验。

三、有效的提问和追问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支架

“做中学”有五大基本环节, 其中首要的环节就是“设置情景, 提出问题”, 提出有效的探究问题是正规性科学活动良好的开端。有效的提问应该包含探究问题的提出和探究过程中的提问两个方面, 就像“一棵树”, 前者是树根, 后者是树干, 探究问题的提出决定了幼儿将从哪里开始探究和怎样探究 (即课题的确定和展开) , 因此要符合幼儿的经验和实际认知水平。探究过程的提问来自于教师对幼儿经验、认知特点和概念的了解与把握, 只有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才能帮助幼儿实现探索。为此, 教师可以通过概念的梳理来设计提问, 如中班活动“有用的漏勺”, 教师设计的“问题树”和“概念树”如下:

问题树从“主干”上伸出的“分枝”是教师根据幼儿探索情况灵活调整做出的“追问”, “追问”可以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想法, 也能让教师化大步伐为小步伐, 与幼儿一步一步共同达成探索目标, 有效的提问和追问构成了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架。追问的技巧是机动灵活的, 可以换个句式问, 也可通过动作暗示给幼儿, 这需要教师自身素养的支持。另外, “做中学”中猜测环节的处理也是可以借鉴的, 它不仅能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更能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并做出准确的指导。

实践“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思想, 需要我们幼儿教师加快自身学习的步伐, 并根据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 加以借鉴与吸收。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提高自身指导科学活动的实效, 提升科学活动的质量, 使幼儿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韦钰, P.Rowell[加].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张俊.学前儿童科学与数学教育[M].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1.

幼儿园端午节做香包活动方案 第8篇

1. 实施“做中学”理论的意义

“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 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在做中学教学模式中, 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学科学、增见识。也就是说, 让幼儿放开束缚,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使之自主、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实验活动中, 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 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打下必要的基础。

2.“做中学”的基本原则

第一, 面向每一个儿童, 尊重儿童间的差异。每一个孩子都应平等地受到良好的科学教育, 教师应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第二, 为儿童终身的学习, 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孩子们拥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其探究热情不亚于科学家, 我们要给予精心呵护和大力培植, 使它们得以保持和发展。还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 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 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 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

第三, 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 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 鼓励他们尝试动手解决问题;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 使他们亲历发现过程;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 发展他们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做中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它和游戏一样深受幼儿的喜爱,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又是必不可少的, 让幼儿在玩中做、做中玩。幼儿阶段是想象力最为丰富、探索欲最强的阶段, 幼儿园教育中以游戏为中心开展的探索性活动, 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过程的体验, 有利于幼儿养成好奇探索、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研究目的

“做中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 没有固定的教材, 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也不再是完全由专家和教师预先计划, 而是一个由教师预设、幼儿生成性相结合的, 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主题型活动中, 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索、研究、学习, 幼儿的经验得到了重视, 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得到了尊重, 幼儿的探索欲得到了满足。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在“做中学”中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方法、“做中学”幼教过程中的指导 (互动策略) 、“做中学”对幼儿记录指导理论, 有机地和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相结合, 能让幼儿在观察、提问、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 体验探究的过程, 获得初步的探究能力,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外, 通过课题研究, 能加快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 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 并能对幼儿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改革发挥作用。

二 研究方法与过程

1. 被试的选择与分配

在我园5~6岁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中, 随机抽取20名6岁幼儿、20名5岁幼儿, 共计40名被试。

2. 确定组织类型

采用自然观察法、等组实验法。

3. 自变量的操纵

第一, 确定实验因子。设计实验因子为“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的系列试验活动。组织4名有经验的幼儿教师参与实验, 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知道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 并设计10个主题活动作为本实验的内容。

第二, 编制具体内容。 (1) 游戏。探索性、学习性区角活动:玩磁铁、和水宝宝做游戏、小汽车谁最快。 (2) 学习。科学实验的学习活动:乌鸦喝水、变色的娃娃、我们的小手、给鱼缸换水。

4. 自然实验

第一, 被试的选择与分配。在我园5~6岁两个年龄阶段的幼儿中, 随机抽取70名6岁幼儿、70名5岁幼儿, 共计140名被试。

第二, 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 具体见表2。

第三, 确定组织类型:采用等组实验法。

第四, 实验程序。 (1) 在实验班实施“做中学理论渗透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系列主题活动, 进行现场实验研究。利用每周一个下午的时间轮流进行一次教育活动, 每次20~30分钟。实验前召开家长会, 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 实验班除了进行有关做中学理论的主题活动外, 其他一切活动与对照班一致。实验半年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后测。 (2) 个案跟踪观察。教师提供活动环境, 投放各种活动材料, 对幼儿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进行检测, 根据幼儿在检测中的行为表现分别选出能力强、中、弱各两名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调查。观察时间为12周, 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中的能力表现, 每周观察一次, 每次15分钟, 教师做详细记录。 (3) 评分与统计。本实验研究采用三等级评分方法, 能力强5分, 能力中等3分, 能力弱1分。对实验结果的处理采用Z检验, 将前测成绩、后测成绩填入表格内, 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根据检验结果做定量分析, 并根据个案观察资料进行定性分析。

三 实验结果

1. 实施“做中学”理论在游戏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 实验前对两组幼儿在三种游戏中进行前测, 结果各项检验均为呈现显著差异, 说明两组幼儿在实验前具有同质性。经过一年的培养, 对两组幼儿进行后测, 结果显示, 幼儿的探索兴趣、记录方法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结果呈显著性差异 (p<0.01) , 说明“做中学”理论的渗入能有效促进幼儿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2. 实施“做中学”理论在学习活动中对大班幼儿能力发展的影响

活动研究采用幼儿园的几种主要学习活动:观察提问、记录方法、表达交流三方面, 对大班幼儿进行培养实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 经过一年培养后, 幼儿的各项结果显示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探索兴趣、操作活动和表达表现均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做中学”理论的渗入能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四 讨论分析

1. 鼓励幼儿大胆质疑, 引发探究兴趣

在“做中学”中, 提出疑问正是活动展开的开始, 有了疑问才有了学习探究的兴趣, 才产生了想要寻求答案的愿望。幼儿生性好疑、好问, 并对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 “为什么天上会出现彩虹?”“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在以往, 这些问题总会被一笑置之。但在“做中学”的探索性活动中, 我们允许并鼓励孩子们问, 并为孩子们创设了发挥想象、自主探索学习的安全心理环境。如:当孩子们问“花儿为什么生长在土里, 它也能生长在沙里、石头里吗?”教师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只是引导孩子们去做实验, 并协助孩子们准备材料, 引发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

2. 提供适宜的材料, 提高幼儿探索性活动的有效度

“做中学”活动强调从幼儿的经验出发, 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但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都不尽相同, 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现象的经验准备都不同, 在幼儿探索性活动时,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 提供相关材料。材料的设置意义不仅因为它直接影响幼儿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更是因为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 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 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例如:在“水宝宝真好玩”活动中, 先后两次的活动情况不同, 关键就是材料投放的时机不同。第一次活动, 教师事先把勺子、杯子、筐子、塑料袋都摆放出来, 当教师请幼儿利用原本生活经验思考:你有什么办法把水从这个盆里运到那个盆里?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想法甩到一边, 小眼睛一边看着旁边的材料一边讲述着, 其实这时孩子所表述的想法并不是体现自己真实的想法, 而是受了材料的影响进行的一次无思考、无经验的猜测活动, 可想而知, 下面的实验活动就失去了悬念和新奇, 幼儿实验后的成功感、经验值不强。第二次老师吸取了教训, 隐藏了材料, 幼儿凭借自身的经验, 说出了真实的想法:大家一起搬过去、用喝水的杯子舀一舀、用手抓一抓, 当教师把所有的材料呈现出来时, 幼儿表现得很惊喜, 尝试的愿望非常强烈, 这就是材料投放的时间不同带来的不同效果。

3. 引导幼儿记录实验过程, 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记录作为一种对现象观察、记忆、记载和回放的过程, 是保持学习连续性的最好工具, 是记忆思维过程的最好方法, 也是“做中学”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法国科学家曾说:“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实验记录本, 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记录活动过程。”因此, 我们应要求幼儿在“做中学”活动中随时记录自己的猜想、发现和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在幼儿动手之前, 别把答案告诉他们, 也别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左右幼儿的思想, 而是放手让孩子大胆去实验, 鼓励幼儿把看到的都画下来或记录下来。通过记录, 幼儿可以尝试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尝试分析出现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 幼儿思维的抽象能力和概括水平会因此获得不断发展。

例如:在探索性活动“好玩的磁铁”中, 引导幼儿用绘画或者做记号的方式, 记录自己实验过程, 有的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能够被吸的物品;有的幼儿用打钩或画圈的方法记录, 教师将幼儿的方法汇总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 教师和孩子们共同记录实验结果。在整个活动中, 巧妙地把个人记录有效地加以整合。

4.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在探索性活动中的发现和想法

当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有了发现后, 无论他们的探究结果与设想是否一致, 我们都应尽可能地为幼儿间的经验交流创造条件,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大家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 发表自己的意见, 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做中学”活动强调让幼儿通过深入讨论、交流协调获得正确认知, 尊重事实, 用事实说明问题等。在探索性区角活动后, 集体的交流协调就是让幼儿相互听取他人的意见。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各抒己见, 相互协调, 最终获取基本正确一致的认知。例如:你刚才是怎样玩的?有什么发现?等开放性问题, 幼儿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积极引导幼儿各抒己见, 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

5. 不断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教师有时恰恰缺乏相应的水平和能力, 对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不能解答, 有时还夹杂着自以为懂的主观态度, 无法正确引导幼儿。而“做中学”的过程, 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方法, 增强了自我提高、完善的要求, 正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事实, 克服了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主观性。我们还认识到, 科学的素养和态度, 还包括在教学过程的客观现象中, 既不能不懂装懂, 也不能回避问题或以一面掩盖另一面, 必须公正地看待事物“结果”的两面。也就是说, 教师是与孩子共同探索讨论的伙伴, 从观察到理解孩子的想法与做法, 从而真正认识到幼儿的聪明、能干和潜能。

“做中学”教育理论与幼儿园探索性活动是相辅相成、一脉相通的。在探索性活动中,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小科学家, 会提问、会实验、会记录。教师也学会“易地而处, 易位而思”, 为幼儿创设可供选择的有价值的材料, 让孩子充分自主地去选择、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得, 才能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 获得和掌握各种知识经验, 真正体现每个幼儿的能力和价值, 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钰.对“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期望[J].内蒙古教育, 2009 (5)

[2]乌蓓华、黎加厚.从杜威的教学思想到研究型课程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1)

[3]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上一篇:电大中级财务会计复习要点下一篇:比长短小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