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的观后感范文

2024-08-02

铁人的观后感范文(精选10篇)

铁人的观后感 第1篇

从最初抱着抵触的心理,完成任务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到心灵被铁人精神震撼着走出了电影院,这就是电影《铁人》带给我的思想转变。

我偏好的是肉体,你崇尚的是精神。摆在我这里的是物质的体现,摆在你那里的是灵魂的升华。这是电影《铁人》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台词,我感觉,这种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信仰的鲜明对比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我,偶尔也会听到父辈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了,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也无法想象吃不饱肚子还要干很重的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电影中的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反差,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精神信仰的对比,带给我的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振撼,同时也压得我有些喘不上气来。

父辈那一代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可是精神生活却远比我们富有,他们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生活追求,还有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的人生信仰,而现在的我却每天安逸的生活着,从未去想过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我的一生能给后代留下些什么。而更可悲的是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做过损坏别人利益的事情,所以心灵也算是比较纯洁高尚的,可是看完电影《铁人》后,我才深深的意识到,我的思维很狭隘,崇尚的其实就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心灵深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叫自私的杂质,而这些杂质会随着安逸的生活而任意滋长,就像是土地肥沃了,杂草也自然会多起来一样。电影《铁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将我心灵深处的杂质给与了过滤,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刷。

而有些杂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拥有安逸生活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很丰富,每天不愁吃穿,可是我们目前最缺少、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像电影《铁人》这样的精神食粮。

铁人的观后感 第2篇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

这天早晨,我迫不急待地吃完早餐,立刻和妈妈、姥姥就去了铁人纪念馆参观,天空灿烂的阳光抚摸着我们的脸。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正中间是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草地和前头一面一个的雕像,铁人纪念馆旁边各有二座雕像。说了半天,还没说铁人是谁呢!告诉你吧,就是王进喜爷爷。铁人纪念馆的外面台阶也很有学问的,一共是47个灰颜色的台阶,王爷爷也活到了47岁,怎样样,有意思吧!在铁人纪念馆里进去一眼就看见了,王爷爷领着一帮战士们向前去。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方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当我看完这张牌子后,我不禁联想到了此刻这完美的生活环境,就在这种环境下,却没有一个能像王爷爷这样的人。我想:我长大了争取也做王爷爷那样的人才,为祖国做贡献。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1923年10月8日出生的。他经常说:“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1970年11月15日病逝,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正堂一室,那一年他才47岁。

铁人精神享誉中外,历史弥新,影响同愈深远。铁人的形象不仅仅铭刻在人们的脑海里,还有留在文学、摄影、美术、邮票、展览和影视作品的记忆中,持续深入形式各异的宣传。铁人精神绽放着光芒,她已成为建设企业文化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瑰宝。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

进入暑期以来,各地中小学生、大学生、企事业单位青工等,或有组织,或自发地来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深受铁人等老一代石油工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精神所鼓舞,纷纷表示发扬铁人精神,争做铁人的好后代。

7月26日,大庆石化公司组织180多名新入厂青工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他们对大庆石油会战的历史并不熟悉,问了许多关于石油会战方面的问题。他们渴望学习石油知识、了解会战历史的情绪在讲解员的耐心解答下得到了满足。参观结束后,纷纷表示必须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7月26日下午,十几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搭伴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学生们被丰富的展览资料深深的吸引了。当讲解员讲到铁人发出的誓言时,讲解员刚说出前两个字,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接了下去“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个半小时。参观结束后,他们每人写一篇观后感,抒发对铁人爷爷的怀念。

7月28日,6岁便离开大庆,现就读于加拿大ThornLodgeP。S学校天才班的薛文博同学回到大庆,与家人、朋友一齐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在群雕“石油魂”前,薛文博同学用英文朗诵了一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对铁人的真情实感。一同前来的大庆外国语学校宋诗宁同学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散文诗:《英雄啊大庆》。参观后,薛文博同学表示,作为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大庆人是无比骄傲和光荣的。无论走多远,我都不会忘记祖国和家乡,走到哪里就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到哪里。

写铁人纪念馆的观后感

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我摸了摸它,此刻我的感触还在蔓延,已不能用言语表达……

通过这次的参观让我体会到了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踩着历史的足迹,前人的肩膀,工作生活在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中,是这些前辈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继往开来为我们的石油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心力,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更加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铁人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铁人为楷模,学习他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精神,学习他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努力完成坚决不退缩的大无畏精神。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庆人十分珍惜铁人给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珍惜当年石油会战老一代工人为他们今天的生活打下的基础。铁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榜样。铁人的精神不是生编硬造出来的,他所代表的石油工人的精神创造了这个城市,也创造了共和国现代的石油工业。

清晨,我们从大庆石化公司的卧里屯宾馆开车去往铁人纪念馆。一路饱览路旁景色,欣赏这座从荒原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城市,走走停停,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国务院总理亲笔题写馆名的铁人纪念馆。纪念馆于2006年正式开馆。其主体建筑鸟瞰呈“工”字,侧看为“人”字,表明了其工人纪念馆的身份。参观票是免费的,游客凭身份证就可以领到。

走进庄严的中国石油工人的精神殿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石油工人群组雕像,气势恢弘。铁人王进喜头戴前进帽,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英气逼人的大型花岗岩雕像给人以无比的震撼力。

纪念馆的展览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以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为主线,以大庆油田发展史为副线。展览共分“不屈的童年”、“赤诚报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悔奉献”、“鞠躬尽瘁”、“精神永存”等部分,集中展现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以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这些话,不是一个有普通精神境界的人能说出来的。

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这些事,也不是一个有普通精神境界的人能做出来的。铁人的生命之火,精神之光,璀璨悲壮,让人心潮翻涌,已成为大庆独有的文化。

最让我吃惊的是,展馆内人流如织。不但有参加过石油会战的老石油工人、老石油工人的后代、学生结队前来,也有很多企业组织员工集体来参观,还有大批的游人……

走出纪念馆,外面的艳阳还是那么强烈,我们在铁人雕塑前照了相,我当然不会忘了把广场群雕拍了下来。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前一段时间,刚刚看过刘晔主演的电影《铁人》,最近又有石油题材电视剧《奠基者》播出,大庆铁人精神悄然而至,不觉心底有一股温暖的热流在涌动。也敦促我把去年夏天去铁人纪念馆参观纪实写出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与生俱来的人性是永难改变的,生与死,灵与肉,个人与群体,利益与精神……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如金子般闪耀光芒的高尚而伟大的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紧张的石油检验培训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更让人兴奋的是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大庆参观铁人纪念馆,早就听说:在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铁人不就是大庆工人的凯模吗?一种崇拜感由然而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着飞快的客车抵达目的地。

一下客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雕像,那正是投身工作废寝忘食、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铁人王进喜。他的后面是那象征着王进喜47岁的47个台阶,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寻找到了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沿着四十七级台阶,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纪念馆。

到了馆内,犹如走进了一座神圣的殿堂,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带领工人们奋斗的场面,对面是王进喜和其他同志大步向前迈进的雕像。进入展区,讲解员详细动情地讲述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之中,看着那一幅幅生动的相片和宝贵的影像资料,我深刻的感受着当时艰苦工作环境。

“盆端桶提”保开钻的复原场景前,我被工人们在冰天雪地中,战天斗地,不畏严寒、不畏困难,保证开钻的场景所深深吸引。会战之初,广大妇女同志也参加到了战斗中来,那种势气无不让在场的人动容,面对国家的需要,铁人发出了铿锵誓言:“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面对种种困难,铁人王进喜立场坚定:“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种精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力量,推动了会战的进程,推动了大庆的发展,当我看见相片上他们打出第一眼油井,脸上流露灿烂的笑容那开心的样子时,我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笑意,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时代,但是仿佛我就在他们身边。

随着讲解员来到了铁人生活和居住的房间,看见那简陋的陈设,心理感觉有些酸楚!在随后看到的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了,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唯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工整的字迹,让我想到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能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再向里走,我看到了一辆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生前 一直陪伴他立下汗马功劳的摩托车,据讲解员说:那时王进喜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都要走二十多里路就是靠这辆摩托车在工地奔波,每天起的早,睡的很晚,永不知疲倦。我摸了摸它,此刻我的感触还在蔓延,已不能用言语表达。。

铁人的观后感 第3篇

关键词: 铁人三项    校园铁人三项    制约因素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青少年体育政策的精神指引下,2012年中国铁人三项协会系统性地开展了“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活动目的是在大、中、小学校开展适合各个年龄段学生的铁人三项运动,并通过项目设置和活动形式的适当调整,充分发挥铁人三项运动在青少年培养过程中的独特作用,从身体、心理、精神、意志等各方面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1]。本研究通过对“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运作模式、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的规模与比赛形式、开展地区与学校、组织建设、教练员队伍与科研、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全面了解三年来“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对校园铁人三项运动的推广成果,根据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2—2014年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开展的“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期间,我国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搜集“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开展的相关信息资料、校园铁人三项赛事活动的相关数据等相关研究文献和政策。

1.2.2访谈法:对“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相关的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负责人,以及试点院校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面谈或电话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于2014年9月14日在重庆举行的“2014全国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总决赛”期间,对参加赛事的教练员、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1.2.4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我国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开展现状

2009年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启动了“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计划,依托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学进行项目推广[2]。通过几年的探索实验,“铁人三项进校园”一系列活动其推广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系统为主体,联合教育部门,以整合优化体育资源配置为手段,通过报社、电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推广,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努力促使学校、家庭、社会等主体认识、理解、支持、参与并共同推进的一种活动运作模式[3]。2012年—2014年中国铁人三项协会先后在北京、福州、广东三水、大连、山东威海、成都、重庆、天津、内蒙古等地系统地开展“铁人三项进校园”一系列活动,活动形式包括知识讲座、校园推广活动、青少年夏令营、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和全国联赛等。

目前,校园铁人三项赛事主要包括两个级别:一是校园邀请赛,如“2014全国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北京预选赛”。二是全国联赛,通过依托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主办的各级铁人三项赛事,业余组增设的“大学生组”和“中小学生组”比赛,如“2013威海国际长距离铁人三项赛(全国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预选赛)”。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结合校园场地条件,从运动的经济性、安全性、有效性出发,其项目设置、竞赛组别和距离、比赛级别与形式灵活设置,为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和体验铁人三项比赛创造机会。项目设置包括五项:小轮车三项、轮滑三项、小轮车两项、轮滑两项和水陆两项。截至2014年我国已举办10场具有影响力的校园铁三赛事,包括8场校园邀请赛,2场全国联赛,参加比赛学校共计169场次,参加比赛人数超过1000人次(表1)。

表1    2012—2014年全国性和地区性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统计一览表

注:资料来自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和搜狐体育官方网站。

2012—2014年以学校为单位报名参加全国性和地区性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的学校总计93所,其中大学有36所,中小学有57所,参加过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的学校所覆盖的省份和直辖市已达9个(表2)。

表2    参加过校园铁人三项赛事的地区和学校数量统计表

注:资料来自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和搜狐体育官方网站。

根据9个地区参赛学校的数量统计,北京、重庆、深圳、四川成都、山东威海均举办过全国校园铁人三项邀请赛或全国联赛,这五所赛区参赛学校数量排在前5位。其中北京地区参赛学校总计50所,占54%,排在第一位;重庆、深圳、四川、山东4个地区参赛学校数量依次排在二至五位。

2.2制约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发展的因素

制约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铁人三项进校园”的现状,对相关负责人、专家进行访谈,根据建议对制约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开展的因素进行反复筛选,并最终确定具体指标。通过对17名教练员和14名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统计,在制约我国校园铁人三项运动开展的因素中:政治经济类因素占28.0%;场地设施类占16.0%;训练类占15.3%;管理类和竞赛类均占14.2%;人力资源类占12.3%,其中政治经济类与场地设施类是制约的主要因素,分别排在第1和第2位(表3)。

表3    开展校园铁人三项运动的制约因素及指标一览表

注:百分比(%)是指各个具体指标总选择数在所有因素具体指标总选择数中的比例。

在制约因素的19项指标中,按所占比例大小排出前10项指标(其中6项指标位于并列位次)。政治经济类因素中的政府部门重视、学校重视、社会支持、经费投入4项指标均排在前6位,教练员、训练内容与方法分别排在第1和第3位。游泳场馆排在第2位,其他重要的指标包括竞赛数量、竞赛形式和管理体制(表4)。

表4    排列前10项指标一览表

2.2.1拥有游泳场馆更易于项目开展,小轮车安全骑行器材缺乏。校园铁人三项主要是在校内游泳馆(池)或校园周边公开水域进行游泳项目比赛,在校园田径场和道路进行小轮车或轮滑项目及跑步比赛。游泳场馆是开展校园铁人三项运动的重要指标条件。根据调查,参赛学校具有游泳馆或室外游泳池的占84.6%,没有游泳场馆的学校其教学和训练选择在社区或周边学校的游泳场馆进行。在骑行项目上,小轮车相比较山地车或公路赛来说,操控灵活,车速较慢,安全性高。由于经费问题,只有16.7%的被调查学校有小轮车,训练时以学生自带的山地车为主。

2.2.2教练员队伍业务水平不高、科研薄弱。在制约教练员业务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校园铁人三项运动专业教材的比例占82.4%,排在第1位。业务培训和进修不足、缺乏专业训练知识和技能则依次排在第2、第3位(表5)。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主要来自师范类体育院系或体育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铁人三项。另外,目前还没有针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铁人三项运动入门教学的指导教材,相关铁人三项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所以教练员在教学和训练中并不能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尤其是针对游泳和骑行比赛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不能明确的讲解和预判。

表5    制约教练员业务发展的因素统计

注:百分比(%)是指选择制约因素的人次在教练员总人数中的比例,而不是在总选择数中的比例。

2.2.3校内和地区性的大、中小学铁人三项组织建设有待完善。2013年,北京市大学生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分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这是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推动铁人三项进校园的一个重要举措,为铁人三项的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根据调查,在校内成立铁人三项社团或铁人三项俱乐部的学校占41.7%。除了北京地区以外,我国还没有其他省份成立地区性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铁人三项运动协会。

3.结论与建议

3.1“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模式成功推动了铁人三项运动在校园的开展。当前,试点地区赛事数量、参赛学校和参赛队员数量初具规模,并呈增长趋势。但试点地区发展不均衡,北京地区校园铁人三项运动的赛事数量、参赛学校数量、参赛队员数量占全国半数以上,地区协会组织建设完善,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政府部门与学校重视程度、游泳场馆资源利用、教练员业务发展、经费投入、赛事体系、校园铁人三项运动专业教材成为目前推广校园铁人三项运动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3.2在巩固试点地区成功经验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对试点发展薄弱地区政策支持、组织机构建设、制度保障和专业人员的指导力度。加强体育与教育两部门协作,以小铁人夏令营、校园铁三赛事、社区铁三赛事等活动作为平台,通过体育彩票赞助、校企合作、学校与地方铁人三项协会或俱乐部合作,整合场地、设施与人才等体育资源,以解决经费缺乏,场地与设施不足、师资匮乏、政策保障不力等问题,实现学校、社区、家庭、企业、体育社团和相关社会组织合作。

3.3加强校园铁人三项协会、俱乐部的组织建设,成立地区性学校体育协会铁人三项分会;开展“铁人三项进校园”理论研讨、培训与交流,强化指导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完善铁人三项教育指导思想与课程体系建设,编制青少年铁人三项教材、音像等教学与训练资料。

3.4借助全国各级铁人三项赛事,为更多青少年学生参与高水平铁人三项比赛创造机会,进一步完善校园铁人三项全国联赛机制。开发校园铁人三项赛竞赛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体教两部门合作,完善运动员等级评定和教研奖励机制,鼓励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更多的青少年参加铁人三项赛事。

参考文献:

[1]铁人三项进校园效果超预期协会切实夯实项目基础[EB/OL].[2012-11-19/2015-02-23].

http://sports.sina.com.cn/o/2012-11-19/21506302514.shtml.

[2]中国铁协启动2009年“铁人三项进校园”活动—北京47中铁人三项队成立[EB/OL].

[2009-05-11/2015-02-23].http://triathlon.sport.org.cn/zxzx/2009-05-11/247212.html.

[3]“铁人三项进校园”2013——2016年工作规划和2013年实施方案[EB/OL].[2013-01-01/2015-02-23].

铁人观后感 第4篇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美国记者在大庆的所见所闻。影片生动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石油工人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家庭的强烈职责感和使命感,再现了会战年代可歌可泣的艰难岁月以及大庆五十多年的变迁与辉煌。艺术地展现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影片过后,铁人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个人贫血家庭就贫困,国家贫血国家就贫困,为了不让个人、家庭、国家贫困,我们就要咬紧牙关,挺起脊梁,我们就得付出鲜血,仅有不断坚持,我们才能摆脱贫困。在困难面前,能吃苦,应对困难,不放弃。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工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正是凭借这样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正是王进喜同志和他的铁人精神,为中国工人阶级树立了一面旗帜,引导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和振兴而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王进喜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铁人精神更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结晶。

铁人观后感 第5篇

父亲看完电影,一种“大庆情结”,溢于言表,说不出的激动,我能看出,石油工人,工地,等,那些难忘的场景,让他的记忆复活,让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复燃。对于我们80后一代,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黑白影像的效果,历史沧桑感和生活场景的实感十分鲜活,

作为王进喜徒弟的刘文端,因耐不住工地的艰苦而临阵逃脱,铁人没有责备,而是一边数落他不争气,一边把馒头和米袋子扔给他,那种爱之切责之深的感情,难能可贵。

《铁人》观后感 第6篇

《铁人》观后感

——一个跨时代存在的英雄

“出大汗,嘿哟!暖心肠,嘿哟!北风吹,嘿哟!透心凉,嘿哟!石油汉子,嘿哟!一声巨吼,嘿哟!地球也要,嘿哟!抖三抖呀,嘿哟!”在雪地,一望无垠荒凉至极的雪地里回荡着着一声声铁汉子的号子声。那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故事。

他,王进喜,一个被誉为“铁人”的时代英雄。在剧中,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来到了一个条件异常艰苦的荒芜地,那里似乎除了石油什么都没有了,他的部下自然是不满的。为了中国拥有源源不断的“血”供应,仅苦干了五天多他和他的部队便打下了第一口井。为了甩掉中国贫油的帽子,铁人更加努力的工作。可老天终究是爱开玩笑的,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他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走不得路了。但铁人也终究是铁人,受了重伤的他顾不上住院连夜拄着拐杖偷偷赶回了井队。

古人总云“自古红颜多祸水”,我却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就在他跛着腿回到井队时发生了井喷而井队没有重晶石粉了,而水泥必须要搅拌,否则便会沉淀,然后导致爆炸。在这种危机时刻,谁也没有料想到的情况下,铁人纵身一跃跃入了泥浆之中,充当了一回体搅拌机,随着越来越多队友的加入,井喷终于被制服,油井和钻机都保住了。

然而磨难就这样结束了么?当然不。三年自然灾害的来临,他和他的队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重大饥荒面前仍要维持高强度的作业,这让队友们的意志纷纷接近崩溃的边缘。铁人在灾害期间不惜犯政治错误仍想法设法给大家多点温饱。有些人,终究是太脆弱了,逃跑了。其中一个正是铁人最喜爱的“小知识

份子”刘文瑞,他正是片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主人公的父亲。刘文瑞在饥荒面前失去了战斗下去的勇气,偷偷踏上了返程的火车。

王进喜塞给他的口粮随着缓缓开动的火车被抛出,散落了一地,白芒的雾气中铁人愈发模糊的背影让刘文瑞的心碎了一地,愧疚填满了原来心窝的位置,这成了他一辈子的心债。

若要形容下铁人短暂的一生,那短暂的47年,那必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没有想要让中国富强的激情,没有过人的意志,没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又怎么创造出一个时代的英雄“王铁人”呢?

之前的中国窝囊地只能如同一只走狗一般对别国惟命是从,那段岁月里,中国人逐渐在向世界说“不!”。那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勇气站出来仰天大吼一句“不!”的,当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是那样的充满激情,所有的人都为他在喝彩,因为他做了他们做了却做不好的事情,还做了他们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他亦做了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此有志之士,没一个人能不为他鼓掌呐喊。

满口脏字,粗俗的王进喜却对知识有着高度的尊重,他认为只是能改变现状,能让大家干的更好,过得更好。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会钻井的铁人实际却拥有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目光,他和“小知识份子”说过“大知识份子”迟早有一天会调去指挥部,告诫他要好好向他学习,以后井队就靠他了。在那种年代,铁人就已经意识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在一群浑浑噩噩的人中他看到了一条真切能让井队发展的更好的方法。他是超越了时代的存在。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至今仍然在被沿用,王进喜在表彰大会上吼了出来,他看似呆滞,血管里流淌的却是沸腾的热血,他用自己习惯了的“不雅”的语言不但将自己浓浓的一腔爱国热情表达的恰如其分,而且让听众也沸腾起来了。他是个拥有极高演讲艺术的演讲者。

这种无私奉献,拼搏进取的精神在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王进喜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不会过时的时代精神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一个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家喻户晓的人物再一次出现在大荧幕上为的是什么,是想要我们这些后生辈继承什么吧?大致正是他那种大无畏的油田精神。现如今谁又能在面临井塌危险的时候说出那种“井塌了我跟它一块塌下去,我宰了阎王爷再背着井架爬回

来!”的话,抑或是跳进泥浆里充当“人体搅拌机”?在这个自私的时代怕是难以实现的。

这个时代,说好听点,是以人为本,人人都该为自己考虑。这样错了么?当然没有,不知是什么在哪听来的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确实是该为自己考虑,但往往我们总会考虑过了头,便演变成了难听的自私。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什么都是飞速发展的,自然消息也是飞速流传开来。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不满足,这样的负面信息向一个人袭击而去,那么那个人便会感到不知所措,想要找个出路。一个人挤人的社会里那是不容易的,放眼望去全是人,哪里还寻得到自己的那条路呀,便只好把自己已经拿到手里的东西死死攥住,不肯给出半点与人。总觉得自己给了就会吃亏,而一种人类的天性暗示他们他们会处于不利,总感觉心里堵着什么东西。即使是气力,只要不给出去,自己就会觉得心里安分了不少,总寻思着要是我遇上什么苦难的时候我可以用这些东西来拯救我自己。

看样子,自私的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一个事情:我们是群居的动物,我们是一个整体,只有当我们都愿意奉献,并且协力合作时才会得到继续在地球生存下去的机会。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自然界是残酷的。我们是人类,一种拥有发达大脑的灵长类动物,自然也要遵守生存法则。一个自私的社会,发展到最后,除了灭亡别无它路可走。当我们不能奉献自己,团结合作,一致对外时,即使我们没有被同类自相残杀导致种族数量下降,也会被公平公正的自然法则所淘汰。在那时,我们又该到何处去自私呢? 不过在漫漫银河中被分解成一个个分子罢了。

世界多残酷,既然世界已经产生过一个无私的英雄,即便他早已不在人世,他留下的精神却也应该被我们所追寻。不奉献,无知识的社会团体拿什么来谈发展呢?

我的爸爸是铁人 第7篇

记得那时,爸爸病了,原来红润的脸色变得苍白,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而且连续三天高烧不退,体温一直保持在三十九度到四十度之间。(此句要调整一下语序,想一想,怎么修改?)虽然我在上课时专心听讲,可下课铃刚响完我就担心起爸爸的身体来。我焦急地等啊等,(“焦急”能不能换成一个具体的句子?)终于放学了。放学的铃声刚响,我就一溜烟地窜出教室,向校门跑去。可是我刚跑到校门口,就看见脸色蜡黄的爸爸早已站在校门口等我出来了。爸爸看见我出来了,就迎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说:“怎么样,今天学的东西都会了吗?”接着背起我的书包,拉着我的手往家那儿走。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从他的额头上滑落下来,(有细节,非常好!能不能再多点细节呢?爸爸的步伐还和平时一样矫健吗?爸爸的眼神还像平时一样神采奕奕吗?)我连忙把书包从他的肩上卸下来背在自己身上,可是他却阻止了。“没事,我可以的,不用那么做。”爸爸对我说。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家。其实,我为了照顾爸爸,在学校里就把所有作业都完成了。于是,(“于是”可删除)我给爸爸倒了一杯水,请他吃药,并给他量了一下体温。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爸爸还是在发高烧(这里的“发高烧”和接下来的句子重复,不如把实际的温度写下来),他发着高烧来接我放学,还帮我背那么重的书包,这完全是他对我(加一个形容词,好吗?)的爱在支撑着他。想到这儿,我的眼角湿润了。(平凡中见真情,爸爸的爱没有过多的语言,却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我的爸爸是铁人。他发着高烧来接我,使我非常感动,我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孝顺爸爸,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因为我也爱我的爸爸。(结尾语言朴实,感情真挚)

【郭老师看法】

是不是每一个家庭里都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铁人”爸爸,他不辞辛劳,忘记病痛,包揽着所有的重活,支撑着整个家庭的重担。读完你的文章,让我们由衷地向爸爸致敬!

能够在人物写作中时刻想到运用“细节描写”,值得赞赏!只是这个细节描写还不够细致,认真地想一想:生病的爸爸虚弱的样子或者是故作精神的样子是什么样的?爸爸背着你重重书包走路的步伐又是如何的?细节源于你对生活认真地观察和用心地体悟!

加油,期待你更精彩的文章!

铁人观后感 第8篇

—观《铁人》有感

今天观看了《铁人》这部电影,使我触动颇深。他们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钢铁般的意志,创造出不朽的神话。“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些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话语不断地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并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在石油会战中,王进喜带领着他的弟兄们靠着人拉肩扛,硬是把那沉重的机器抬到了井架之上。当看到这种场面时,我被这种“人心齐,泰山移”的豪迈气概所震撼,所感动。看到井喷场面的一刹那,共产党人王进喜在需要他做出选择做出牺牲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跃进泥浆池,用自己的铮铮铁骨搅拌泥浆,保住了油井,挽回了巨大损失,捍卫了石油会战的“革命”阵地。

剧中刘烨扮演的是一名石油工人(劳模),工作和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并且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被困难挫折压垮,他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挺过一次次难关,我认为这样的人是强者!他继承并发扬了父辈们留下的光荣传统,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铁人观后感 第9篇

1电影《铁人》观后感

几个月以前看了《铁人》,现在想再看一次,网上竟然都找不到了。现在就凭我的记忆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谈谈我看完《铁人》后的感想吧。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 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社会学家艾君认为,“铁人”的本质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但他体现着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传诵的“铁人精神”。他认为,“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很奇怪,看完《铁人》,首先想到的竟是选修课上老师说的,中国的英雄们,你基本上看到的都是他们正义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除了知道他们的姓名和事迹外,不知道他们喜欢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看了《铁人》,我想我是找到了一部不一样的电影。因为“铁人”他终究拍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有理想,有追求,有原则,还有感情细腻的一面。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下面的这一段:

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当了逃兵,就疯狂地跑到火车站去找,最后,终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徒弟,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责备他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责备变成了宽容,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之后把所剩不多的干粮以及自己御寒的衣服全部交给爱徒,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的年代,他没有搬出大道理去教育徒弟,而是放他走了,虽有些怒其不争,但是作为一个师父,他还是不忍心自己的徒弟再去忍受自己不想忍受的痛苦了。这样的一个王进喜,不仅是个事迹英雄,还是个人性的英雄!是我喜欢并且崇敬的那一类人!影片中还有一段记得非常清楚的,就是王进喜演讲那段。台词是:”以前医生给我看病,说我贫血,这人贫血,就没有力气,国家贫血,也没有力气,就得给人家欺负,我们就是要改变我们国家的贫血,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再也不敢欺负我们。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顺儿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电影场景渲染的气氛下,演员讲的铿锵有力,他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

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铁人最令人感动的,就在于任何事,他都是为别人着想,一定要牺牲的话,他最先牺牲的就是自己。我以身作则,你认同我可以被我感化,不能的话,我也不强迫你。可以想像,换做是我,在火车上也会多么矛盾,我可能一时热血沸腾为了他留下来,也可能实在不愿苦挨要走,但这样走,心里必定背上一辈子的愧疚和负累。不只是对不起师父的栽培,更是侮辱了师父所代表的自己也一直敬仰的崇高人格。可以说,他背叛的不是别人,是自己。

在共和国的创业史上,正是王进喜同志和他的铁人精神,为中国工人阶级树立了一面旗帜,引导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们,为新中国的发展和振兴而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王进喜是共产党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英,铁人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生动体现。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始终以铁人为骄傲,以铁人精神作为激励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王进喜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知难而上,迎难而进,积极应对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立足实际,认真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扎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始终把奉献作为一种美德去不断追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本色。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站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时刻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要像铁人那样,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站的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继续发扬铁人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不断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舟共济,共渡经营难关。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只有我们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时刻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努力创一流业绩,时时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铁人观后感 第10篇

昨天,学校组织我们一起观看了《铁人》这部新时代的电影,电影描写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和新一代铁人标兵的人生经历,人物刻画生动感人。电影中,王进喜凭借他的领导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诠释出中华人民自强不息的传统精神,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心灵震撼。

急促奔忙的车站,人头攒动的大会战,高亢嘹亮的号子,人拉肩扛中缓缓竖起的井架,惊心动魄的井喷„„戈壁滩上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车,悠扬的歌声,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钻台„„渺无人烟的沙漠,无边无际,大雪纷纷,狂风萧萧。大伙儿喝进的是冷风,吐出的是白烟,穿破衣,吃稀粥,躺地板。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只有一双双粗糙的手。40多吨的庞然大物,全靠一股股蛮劲。当钻井将要垮下的千钧一发之际,王进喜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当起了“人肉搅拌机”。他瑟瑟发抖,任冰般的霜水侵袭着他,为了钻井的成功,为了祖国的发展,他熬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熬住了!说他是铁人,他没有铁的身躯,却有铁的灵魂,铁的胆魄,铁的坚韧!黑白变成了彩色,昔日换成了现代,时空穿梭了数十年,但不变的,是铁人坚如铁的精神。刘思成,“小知识份子”刘文瑞的儿子,为了完成父亲的重托,不知疲倦地工作。无论日日夜夜,无论春夏秋冬,干完了自己的,便去干别人的。无数人嘲讽他是“傻子”,他不屑一顾,坚持心中的信念,继续向前、向前„„

影片高度概括了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1960年,面对国家建设急需石油的燃眉之急,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拉到了大庆。全国各地的几万名职工和3万名转业官兵也来到了大庆,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会战之初,几万人马一下子涌到萨尔图草原,生活和生产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正是在这样的非常条件下,刚到大庆的王进喜就喊出了为革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他带领1205钻井队的几十名硬汉,人拉肩扛卸运钻机,盆端桶提运水抢开钻,只用5天零4小时就打完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住在他家的工人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

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当时的会战工委敏锐地抓住这个典型,决定树立王进喜为大庆会战的第一个标兵,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立功”的号召,一时间,一个学铁人做铁人的热潮在油田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60年代的生活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影片里面刻画的那个“刘思成”的角色,跟铁人的人生选择是截然不同的。他最终吃不了苦,当了逃兵。只是他的儿子成了新一代的劳模。在当时的人看来,那人的举动真的是太让人愤慨了。但是今天再来看,这个人物的人生选择,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那么高,不可能人人成为英雄。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青年一代,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要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那样,才不会出现那么多学生沉迷网络不可自拔,有那么多的学生脆弱地走上轻生,基本犯罪的迷途。人,活着,较之那些死去的人,本身就是可贵的,可是怎么样才能活出意义来,不枉这世上几十年,真的值得我们深思啊!

党的十 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是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回顾大庆油田走过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铁人精神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铁人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漫漫人生路,永不会风平浪静,总会有困难,有挫折,有失败。淡化的心就 2

如惊弓之鸟,只能望而却步,在岔路口徘徊、徘徊,等待着更大的失败„„优胜劣汰是永恒的,失败者定被淘汰,成功者继续拼搏。也许,自己的起跑线被拉远了,只能看着别人展翅高飞。培养出铁的精神,在失败面前永不放弃,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听狂风怒吼,迎波涛汹涌。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是胜利者!走出去吧,走出家门,走出世界,走出宇宙,当你披荆斩棘,用铁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成功的彼岸便近在咫尺。

上一篇:变电所受电方案下一篇:《香港夜色》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