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024-07-01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精选9篇)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1篇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所谓体验,是指学生在接触阅读材料的过程中,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内心需要出发,通过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人揣摩,与作者对话,与主人公对话的过程,即古人所说“君子之学也,人乎耳,著乎心”。所谓感悟,是指学生在阅读中因受到作品的触动而有所领悟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并非只让学生体验与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建构并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以期提高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

《一千张糖纸》是沪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生动而贴切地描述了作者和孩提时代的玩伴世香在四合院中的快乐游戏生活,描写了我们为了实现愿望而千辛万苦搜集糖纸,最后受到表姑的欺骗,希望破灭后的绝望和悲愤,充分表现出大人的欺骗对孩子造成的深深伤害。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浅显,中心也较为显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无较大的阅读障碍。但是,如何使中心不标签化,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真正明白表姑的欺骗对我的伤害之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自己语文思维能力,并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一、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生全局视野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学生初学新课时,必然会对有文章有一个整体认识,教师也应首先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所谓的整体感知,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而言,即学生师阅读一篇文章之后对文章主要内容、布局结构或表现形式的大体感知与把握;作为动词而言,整体感知即学生对文章从头到尾进行整体的而非碎片化的阅读和体会,此时的整体感知是一种阅读文章的方法。只有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和所表达的主旨有所了解,才会对文章有全局视野。同时,每篇文章正是由于各段之间的前后勾连才形成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全局视野下,学生才有可能明白文章各段之间的关联。因此,在教授《一千张糖纸》时,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来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此问题正是在学生预习、初读文章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程度,也是学生对课文的最初体验。通过预习,学生基本能概括出本文讲述了我和世香因表姑说一千张糖纸可以换电动狗而奋力收集一千张糖纸,等攒够了糖纸发现自己被表姑欺骗了,最后绝望低扔掉了所有糖纸。2.“梳理文章行文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所写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为,本文1-6段是故事的起因:表姑嫌我们两人太吵影响她养病,因此想出让我们攒糖纸的方法,7-10为故事经过:我们千方百计积攒糖纸的过程,11-13段为故事结果:我们把糖纸给表姑,表姑骗了我,那剩下的14-16段属于作者的议论。3.“阅读全文后,文中哪句话揭示了本文的主旨?”本文中心显豁,学生基本可以找到中心句,即“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4.哪段文字直接写出了欺骗造成的“伤害”“最深重”?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学生已然明白本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两个大问题。这也是学生最初体验感悟的结果。

二、关注语言形式,优化学生体验感悟过程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终由其语言的敏感性决定,而这种语言敏感性的培养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在字里行间真正沉入到语言的内部,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效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自己对语言的运用都首先建立在对语言的敏感性上。所以,为了优化学生的体验感悟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引入文本,带领学生关注到语言的敏感点,通过有效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构建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切实的阅读感受,也才有可能产生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而渐渐建立起对语言的敏感性,渐渐优化自己的体验感悟的过程,慢慢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一千张糖纸》中,教师将原段“我长大了,在读了许多书识了许多字之后,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表姑’这个词。这两个词是如此紧密地在我意识深处挨着,岁月的流逝也不曾将它们彻底分离,让我相信大人轻易之间就能够深深伤害孩子,而那深深的伤害会永远地藏进孩子的记忆。”改为“我长大了,在读了许多书识了许多字之后,看见‘欺骗’这个词,就联想起‘表姑’这个人。它和她在我意识深处挨着,岁月的流逝不能将彼此分离,让我相信大人轻易之间就能够伤害孩子,而那伤害会藏进孩子的记忆。”通过改句,在初步的朗读体验中,学生很轻易地辨别出两段话的差别所在,但是,这还并非学生体验感受的最佳结果。为了更好地体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到“每逢”“总是”表示频率非常高,而且每一次看到“欺骗”“马上”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想起“表姑”这个词;“永远”形容长久以来都不会改变,直到一个孩子长大成人,生命终结这个欺骗的伤害还藏在记忆中;“深深”一词说明程度非常深,直接把欺骗伤害的程度写出来;“两个词”不说表姑这个人,而是说这个词,因为表姑和“我”之间已经少了亲人之间亲情与依恋,因为欺骗让我感受不到表姑的人情味,仅仅成为一个词。有了这样的体验感悟,学生更加明白这种欺骗给“我”带来的最深重的伤害。改段的形式,优化了学生体验感悟的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体验感悟的结果,同时,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语言形式的差异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将这种认识迁移到日后的阅读学习中,这本身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次提升。

三、关注文章内部关联,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语文大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作者所写的内容都是相互勾连,为中心服务的。作为教师,经常抱怨学生答题时仅仅局限于所考某句或某段,不能联系前后文,甚至不能考虑全文,这其实是因为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并未能关注到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内部关联,也没有意识到文章所写材料与主旨、与中心句的内在关联。教师应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关注这种内部关联,明白作者为何写这段内容,将这段内容放在这一段而不放在另一段的意义所在。在《一千张糖纸》中,直接写出表姑的欺骗带给我们的伤害的是在故事的结局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10-13节文字,从事件的结局中体会表姑的欺骗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伤害。从“我”和世香非常恭敬而且庄重地将糖纸“献”给表姑,而表姑却“不解”“一愣”、不停地“笑”中,“我们”感受的“满是”、“悲愤”、“绝望”。这些糖纸承载着“我们”的快乐、希望和对大人的信任,在一夕之间全都付之一炬,所以对于这些糖纸只剩悲愤和绝望了,即使这些糖纸如此美丽,如此来之不易,但“我们”也不想留着了,不想看见了,可以说绝望到极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读第7-9节,从事件的经过里分析“我”和世香面对表姑的欺骗,会如此悲愤和绝望的原因,明确这部分文字详写的作用。“表姑说一定要透明玻璃糖纸,每一张都必须平平展展,不能有皱褶。攒够了交给表姑,然后表姑就能换给我们电动狗。”对那个新奇电动狗的梦寐以求,对表姑的信任,使得“我”和世香在炎炎夏日,成天跑在外面,想尽一切办法在各个地方奔波,就是为了收集糖纸,收集好糖纸,还要精心地整理。这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糖纸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是“欺骗本是最深重的伤害”,但文章详写搜集、整理糖纸的过程并非与主旨无关,反而写出了我与世香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突出这些糖纸的来之不易,所谓期望越真切,失望越深切,更为后文“我们”的极度绝望做铺垫,从而突出中心。由以上两个问题,学生便可理解以上两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联,但是文章还有1-2段,因此,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品读第1-2节,再次从事件的起因中分析这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从第1、2节中与第8小节的“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或者与第7小节“我们再也不,我们再也不,我们再也不”一组排比句遥相呼应的一组排比句“我们在院子里跳皮筋,把青砖地跺得砰砰响;我们在枣树下的方桌上玩‘抓子儿’、‘羊拐’撒在桌面上一阵又一阵哗啦啦啦、哗啦啦啦;我们高举着竹竿梆枣吃,青青的枣子滚得满地都是;我们比赛着唱歌,你的声音高,我的声音就一定要高过你”入手,让学生从句中的拟声词、动词中感悟到“我们”在外婆的院子里尽情玩耍,不觉得累,非常吵闹,同时,这两段又交代了表姑的身份――是养病的病人。病人需要安静,而“我们”却在院中非常吵闹。因此,“我们”的吵闹与表姑所需要的安静形成了一组矛盾冲突,正是有着这样的矛盾冲突才使表姑有了想要支开“我们”的念头,因此,这一部分详写的内容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至此,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却由学生自己体验与感悟,当学生真正能够明白文章各材料、各部分内容与中心的关联时,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作者如此安排各??材料的用意。

课文学习至此,教师又引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体验感悟的过程,即先通过全文的整体把握找到文章的中心句,然后从事件的结局中体会表姑的欺骗给我们带来的深重的伤害;接着从事件的经过里分析“我”和世香面对表姑的欺骗,会如此悲愤和绝望的原因,明确这部分文字详写“我们”积攒糖纸的辛苦是为了后文“我们”的极度绝望做铺垫,从而突出中心;最后从事件的起因中分析这部分内容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文中的素材是如何为中心服务的。只有当这种感悟的过程转化为一种阅读文章的路径与方法,学生才会在阅读其他文章时进行知识的迁移,才不至于在阅读或答题时产生肤浅的或片面的理解,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才会有所提升。

体验感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体味、内化的过程,是真正浸入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将体验感悟的过程形成一定的方法或策略才是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万侠.关注体验过程,培养阅读策略――论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策略的培养[J].基础教育.2003(8).[2]张达红.段篇分析与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7(5).[3]李媛.体验营感悟式的阅读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2篇

近期,教育部在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和学科教育价值,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指明了育人方向。其中,前三个层面主要是对以往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发展,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提出,既是对语文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说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山区中学的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面对学生“懒能手,懒动口,懒思考”的现状,应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执教《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中的散文《道士塔》这一节教学课后,进行深刻的反思: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那就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多思考。

一、就文本而问,诱发思考

阅读文本是散文教学的第一步,让学生读懂文章,是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教师在教学实施阶段,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呈现的内容,点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诱发学生对文本存在的疑难之处进行思考,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领会文本意旨,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文本而问,由浅而深,诱发学生的思考。第一问:“王道士是怎么来到了莫高窟的?”引导学生通过在原文中寻找相关内容回答,学生很快就从原文中找出了描写王道士的句子;第二问:“余秋雨是怎么评价王道士的?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回答”,学生通过寻找答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三问:“悲剧的制造者是谁?”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的学习和小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后得结论:愚昧无知的王圆?,缺乏文化责任感的中国官员和无耻的外国劫掠者;继而抛出了第四个问题:“作者是怎样披露王道士的罪行的?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拥那楦校壳朐谖闹姓页鱿喙赜锞涮敢惶浮!本?老师的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前三问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既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又加深了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明确了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用描写、纪实的手法,写出不甘、悲愤、鄙视的情感;用想象、还原的手法,写出无奈的情感;以代入感的写法,寓庄于谐。

至此,通过设疑成功地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诱发学生对文本中疑难之处进行思考。若就此完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终究有点浅尝辄止的感觉。接下来的教学设计,进一步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就文体而问,激活思考

教材里的文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不同文本的文体特点是不一样的。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文体意识,抓住文体特点,准确定位文体特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文体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余秋雨散文的一大特点――小说的虚构笔法,你如何评价文章这种写法?”学生经短暂的思考后回答:小说的虚构笔法,让文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让文本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同时也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这是为了让本文主题更突出;在情感上,通过代入感,让读者感同身受,这样的手法让文章更有文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思维之花像火树银花般绽放,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深入理解了文体的重要性。

三、就史实而问,拓展思考

拓展性教学是基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延伸,旨在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深度。通过拓展适度的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现学文本与已学文本之间的关联,利于学生知识的贯通与运用。

老师在完成了基本教学任务后,针对文本中的有效触发点,补充了《西域考古图记》中的斯坦因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修缮庙宇的史料;补充了宗教学家、历史学家任继愈《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的王圆?向清政府上报藏经洞一事,清政府却漠然处之的相关史料。

补充这些材料后,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存在的争议进行思考:“同学们,了解了这些历史资料后,我们再回头看《道士塔》中被描绘惟妙惟肖的王道士,对文中的虚构写法又该如何评价?”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认同余秋雨这种虚构的写法;有的认为散文应该要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不能像小说这样可以“无中生有”,认为这样很容易误导了不清楚历史史实的人们……

爱尔兰诗人曾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样设计教学,既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了文本内容,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深入文本学习,又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学习与生活有了深刻的思考,为日后的推理、决策和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复杂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节散文教学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3篇

一、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有益于思维的拓展

在知识经济不断更新的今天, 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是摆在教育面前的头等大事。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时, 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才能挖掘学生思维深度。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能品尝到深度思维的喜悦, 满足了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可以说, 拓展思维能力是阅读教学自身规律的需要,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然选择。而事实上,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阅读教学这个环节, 更忽略了思维的提升, 总是忙于满堂灌, 忙于讲课文, 忙于题海战术, 到最后是徒劳无功, 荒废时光。

二、阅读教学的多样化有益于思维的发散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 首先要解放思想, 大胆放手, 在阅读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能力, 熏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 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培养发散性思维, 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 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 又能在遇到问题时, 排除困难, 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 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 终生受用。要真正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 而不是被动的灌输, 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 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要舍得把时间让给阅读, 经常开设专门的阅读课, 在积累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2.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有了兴趣, 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 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学生总是喜欢跌宕起伏, 平铺直叙往往乏味。例如, 在上九年级文言文《桃花源记》时, 我就创设情境, 设想让学生置身于桃花源中, 以鱼人的身份走进桃花源, 鱼人很好奇, 诧异于眼前的桃园美景, 带着疑问, “欲穷其林”, 接着按“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的顺序去欣赏桃花源的魅力, 用发散性思维去感受桃花源的和平和宁静, 进而去领悟陶渊明的虚设桃花源的真正用意, 去理解那动荡的东晋年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

3. 增强阅读效能

阅读后一定要布置相关的读后思考任务, 让学生带着目的读, 读出效果, 更读出味道和精华,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无形中得到培养。

三、阅读教学的渗透有益于思维的创新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4篇

一、先考察后实验,在实验中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现在有不少地方都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股份制公司的内容时,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讲解分析、举例说明,然后练习巩固。但如果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此课时,则应该让学生亲历亲为。首先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了解、考察公司的有关情况,然后通过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组建虚拟公司。并写出公司的名称、特点、和公司成立的条件及公司的组织机构等相关事宜的书面报告。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这不仅增强了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沟通,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证明,92%以上的学生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学得主动,能获得扎实而完备的知识,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二、在范例中活化知识

活化知识,就是在进行教学时,把教材中的内容放在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如教学“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这一知识点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就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谷贱伤农”现象进行探讨,为什么粮食产量增加使粮食的市场价格下跌却没有促使消费者增加购买量?如何看待粮食的价格变化?国家为什么会施行粮食收购保护价?与此对照的是,为什么高档商品却喜欢打价格战或采用低价销售策略?通过小组之间交流探讨,学生不仅尝试到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各种经济现象的乐趣,而且对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相关经济现象的能力。《新课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教材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三、在真实与虚拟的情境中提升能力

常言道:求知明理,学以致用。但要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必须到一定的环境中去锻炼才会有进展,获取成长的空间。而在课程紧、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把教学内容情境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内容情境化就是让学生置身于一定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体验,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比如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创设虚拟的情境来进行学习。教学“投资理财”的内容时,我们不妨虚拟一个投资理财的环境。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成立各自的公司。然后通过网络发布虚拟产品信息(包括产品的性能、价格、市场前景等),再由各公司自行决策是否进行投資。市场风云变幻,金融危机开始,各公司小组如何应对?通过虚拟的市场,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如何去进行投资与理财,并体会到如何利用价值规律去把握市场动态、抓住机遇。再比如教学“生活与消费”的内容时,我们就可把真实与虚拟的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先让学生进行家庭消费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然后在课堂上组建若干个模拟家庭,各模拟家庭根据各自的经济收入、人口情况进行生活设计,并阐述各自进行消费设计的理由。通过对虚拟和真实的家庭消费的感受及体验,使学生加深对家庭消费的理解,尤其是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的认识。这种亲临其境式的体验不仅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发展了能力,更主要的是感悟到知识以外的东西,升华了思想。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5篇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所有课程中,思想品德教学课程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是整个初中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近几年来随着对孩子各项能力培养的逐渐重视,在初中思想品德的课程上注重提升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已经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本文对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措施做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初中教学;思想品德;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老师最容易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当中的一门课程,思想品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思想品德课程如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现如今的学校当中,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教师往往都是根据书本上的题材来讲解与传授知识,学生也没有很好的理解掌握,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这就与我们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背道而驰了。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所提高,教师就必须重视这一项能力的培养,且在这方面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以下笔者针对七年级到九年级的教学进行探究与分析: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分析

1.1教学内容过于广泛

思想品德课作为初中的一大课程,其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非常多,虽说思想品德课都是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但是现阶段的学生思想仍处于跳跃性的阶段,他们的基本价值观仍不能完全地固定,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有侧重点地将学生引导到与其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知识点上,从而更加有利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应试教育仍存在

我们国家新课改已经在国内大部分普及了,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应试教育的现状仍存在,目前的思想品德教学中不乏有较为明显的应试教育倾向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在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一方面认识不够,从而在上课时往往就忽略了这一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坐着听或者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法自然有它的好处,但是久而久之就显得较为单一,一直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渐渐失去兴趣,这样大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适当地改变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知识点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4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随着我国进行课改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上仍没有具体落实到,许多教师们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以高分为目的进行教学,也没有意识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教师本身也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在日常的教学上并没有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给予过多的重视。

2.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2.1学好基础知识,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学好基础知识是提升任何一项能力的首要前提,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首先更要掌握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点,这些基础的知识点具有很有价值的作用,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德育思想的发展。教师根据教材、依托教材,根据教材上的知识点将德育知识教授给学生,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自行去领悟课堂上内容的真谛。这样有基础地培养避免了毫无目的地去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中第一单元知识点:责任。教师在进行这一单元的知识教学时,首要任务应该先将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讲解透彻,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吃透、掌握,在此基础上,再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举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与责任相关的例子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责任的意义与重大。

2.2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的上课形式更加不能单一死板。所谓创新,就是要不一样的东西。课堂教学形式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一味地采取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会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务必要重视课堂的教学形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九年级中关于“集体与个人利益”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什么是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等等,针对这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可以变换一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请学生在讲台上表演以本单元知识点为主题的话剧,由学生自行设计剧本与演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2.3注重实际活动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往往都会设计有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这一环节的内容不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是需要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的形式基本都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学习。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环节内容的引导教学,将理论与实际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竞争合作求双赢”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倡鼓励学生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通过课后时间去进行社会调查,学生们在此之中可以分工协作,有的负责设计调查提纲,有的负责联系走访对象,有的负责查阅相关资料,有的负责整理与统计数据,学生们将最后的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在班上评出一组最佳的社会调查报告。在此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竞争与合作的深刻認识,促发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去思考看待问题,在训练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合作与竞争的意义与关系。

3.结语

在学生学习发展的道路上给予引导与支持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需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仅是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来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每一学科中都应该融入这一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在此科目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决策,这样的教育方式值得引起每一位老师的重视且在学生的能力培养上付诸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1]周天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57):160-161.

[2]蓝子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5):69.

[3]陈济飞.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11):16.

[4]孙红梅.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新高考(升学考试),2016(8):47-48.

[5]于 萍.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153-153.

[6]鲁建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5(78):123-123,124.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6篇

《怎样看电视》说课稿

《怎样看电视》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五单元通信与生活中的主题一。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通过看电视,可以了解大千世界,丰富自己的知识,但是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说课的:

一、教材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怎样看电视》这一课的内容集开放性、综合性、情感性为一体。教材以学生最熟悉的看电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有节制的看电视,要注意选择健康的内容。这节课,我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电视对学生成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于带来的不良影响。

2、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问题的辨别,分析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怎样看电视比较合理。

难点是怎样做到合理看电视。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调查、讨论交流、辩论教学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能自主调查,在讨论交流、辩论中学会辨别,合作,沟通。

三、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我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立足生活 导课激情

在教学前,我走到学生中,发现孩子们因为看电视产生了很多苦恼,和家长发生了很多矛盾。我觉得首先要解决的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孩子怎么看电视,而是让他们说出课余时间爱干什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体验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看电视所带来的乐趣。

第二立足自主 辩论明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通过谈话,辩论等形式,让学生以自己的眼光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自己试着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如:你怎么解决争台问题?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没有解决的矛盾怎么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第三 立足多元 培养能力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辩论、制订计划、给家长写一封信,或者做一次沟通,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锻炼学生。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把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改变了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儿童的生活、情感体验,在交流中在活动中,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大胆改革

创造活力课堂

——《怎样看电视》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方面要求教师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儿童生活的价值为目标,为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而不懈努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来利用好这个舞台,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呢,下面我就从《品德与社会》这一课改学科的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认真备课,深入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品德与社会》我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不马虎应付。在备课过程中,我认真仔细地领悟着教学目标和纲要,一丝不苟地做着教学准备,并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渠道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和课程资源,尽量为学生提供最为有用的、最翔实的教学资源。

二、教师适时改变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润物细无声。

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体现了课堂的民主和平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两对关系:学与教、师与生。我认为学与教强调后面隐藏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在教学中,我坚持用教师的“爱”来培养学生的“爱”;用教师的“情”激发学生的“情”;用教师的“会”来发展学生的“会”;用教师的“活”来引导学生的“活”。我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角色互换,大多数时间里我都不以教师身份自居,常常是懂装做不懂的去请教学生们,这样一来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我看到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忘记了胆怯和羞涩,忘记了贪玩和溜号,忘记了老师和学生,我们就象一个游戏小团体,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悟出做人道理。不知不觉中,我们形成了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融洽的知识小团队。

三、以鼓励为主,评价方式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激励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一位心理学家说:“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层都具有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从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表扬里感受成功”。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应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实施以鼓励为主的评价策略。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转变角色,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积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策略,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每次,学生有了精彩的表现我不忘夸奖他,学生有了一点儿的进步我不忘鼓励他,学生有了特别的观点我更要赞美他,学生在老师的赞美中越学越有劲,越来越爱学。

四、注意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让课堂活起来。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激情。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身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十分注意设计活动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能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课堂上我就常常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调查、讨论、交流、欣赏、练习、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表演、游戏等多种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一单元中,为了让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经验,我带领孩子们在附近的田野上,开展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实践探究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和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各种素养。在进行二年级下册《食物的旅行》一课时,我让学生制作了各种头饰,有食物类的,有器官类的,然后让学生分别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明白了各种器官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怎样看电视》时,我让学生分成两组举行辩论会,正方的观点是:看电视有好处,反方的观点是:看电视没有好处。为了各组的胜利,学生在课下大量搜集资料,准备辩论会,最后辩论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至今说起来还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五、积极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在我们学校,反思已经成为习惯。每一次教学活动的结束都是我反思的开始,每次,我下课以后都要问自己:我的活动策略有没有纰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和补充,我应该怎样进行活动延伸和课外辅导?作为一名教师我做没做到镇定自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带有童趣的去和孩子们交流?对于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一面我由衷地赞赏了吗?对于他们的不足我及时地引导了吗?对于他们的幼稚与顽皮是否做到了宽容?我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个性发展等等。每次反思完了之后我就会有所提高,有新的感受。今后在工作中,我还要做到:每日三省吾身。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7篇

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自主感悟中提升

——“感悟阅读教学法”实践研究

常海山

内容摘要

“感”和“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感悟阅读教学法”是以“感悟”认知理论为指导,以“感悟”过程为基本教学方法和程式的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其基本程式是:读而感之——疑而问之——思而解之——品而赏之——悟而得之。基本策略有:诵读涵泳、情景想象、切己体验、鉴别比较、类比迁移。“感悟阅读教学法”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水平,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

感悟阅读教学法

基本程式

基本策略

有一定教学体验的语文教师会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语文教学成绩提高的速度相对于其它学科慢?为什么有些学生缺了课而考试成绩未必就差?而某些学生虽然十分用功,成绩却未必理想?笔者认为,这是语文学习的特性所致。

语文学习无外乎积累、理解和表达三个方面。“积累”除了知识积累外,还包括经验积累,当然,经验也是知识,只不过经验的特殊之处是“悟得”而来。“理解”并非数学的“求证”或“推导”,而是“领会”,是由“感”而生“知”,非“悟”而不能得之。“理解”离不开“积累”,没有经验的积累,绝不会有所领会。“表达”是理解的外在形式,是“感”和“悟”的语言形态。可见,“感悟”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能口若悬河,甚至可以成为民间文学艺术家,一个没上过几天学的人,也可以成为作家;而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语文成绩怎么也上不去的原因。

鉴于这一认识,从“以学定教”的原则出发,我们把“感悟”作为语文教学的支撑理念,建构了“感悟阅读教学法”,用于语文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内涵

“感悟阅读教学法”是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①的过程。“感”和“悟”是其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感”,即感受,感受学习内容呈现的事物,并由此引发对已有经验的回顾、对相关事物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使内心受到震撼;“悟”,即领悟,由于对内外事物有了深刻的感受,便产生了进一步思考,寻求其蕴含的意义、价值,或抽象出某一个道理,或类比为另一个事理,或总结为一个经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悟得”、“顿悟”。“感”是前提,“悟”是结果,由“感”到“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渐进性、突发性特点。学生的学习,不能不经历这个过程。

“感悟阅读教学法”是以“感悟”认知理论为指导,以“感悟”过程为基本教学方法和程式的语文阅读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感悟”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教师发挥教育机智、运用相关策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使之感受阅读材料中的画面、人物、细节、情感、思想等,并由此激活对已有经验的回顾、相关事物的联想和创造性想象,进而产生新认知,悟情、悟理、悟人生,实现人格的提升。

“感悟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感悟,学生成了“读”的主体、“感”的主体、“悟”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改变了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尤为可贵的是,把学生的阅读经验、人生体验等作为教育资源引进阅读教学中,丰富了教育资源和课程内涵。同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程标准)强化了 “感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提升语文素养,遵循的是语文教学规律,体现了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

二、“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实践程式及基本策略

(一)“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实践程式

“感悟阅读教学法”以感悟认知规律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读——疑——思——品——悟”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认知、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基本程式是:

1、读而感之。强调“读”,通过对语言材料的反复诵读,获得初步整体感知,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疑而问之。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进一步探究确定目标;

3、思而解之。对问题化的作品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领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理趣。

4、品而赏之。品赏作品的艺术形式、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感受“语文”的神力,领悟“语文”的奥妙,培养鉴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悟而得之。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领悟阅读内容的深义或“言外之意”,进而产生独特理解和创新性认识,实现作品价值的提升和阅读意义的延伸。

实际教学中,“感悟”作为学生的阅读心理活动,在“读”、“疑”、“思”、“品”、“悟”的各个活动阶段都发挥作用,并非只作用于“悟而得之”阶段。

(二)“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基本策略

感悟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是在教师有效帮助下,学生对阅读材料所含情、意、理、美“感受”、“自悟”以及由此而产生拓展性“悟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效帮助”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要求教师既不能撒手不管,任学生随便阅读,漫天无际地“体会”,完全处于自然化状态,因为那样就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意义,学生也难以受益;也不能越俎代庖,把自己的理解、体会“喂”给学生,以自己的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因为那样就背离了“感悟教学”的宗旨,回到了灌输式教学的旧路。因此,能否体现感悟阅读教学的特点,收到感悟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悟性”,关键是“教师有效帮助”,即“引导”得法。

引导学生“感悟”的基本策略有:

1、诵读涵泳

诵读涵泳是我国传统语文学习的主要方法。涵泳就是沉浸其中,诗文是水,读者像在水中游泳一样沉浸在诗文之中,细细体味。涵泳的基本方法就是诵读,熟读,乃至背诵。读书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拿到一篇优美诗文,当你忘情地反复诵读的时候,那些文字符号便转化成了声响节奏,出之于口,入之于耳;那些词语句子便转化成了画面情景,生之于眼,动之于心。在深切感受之中,自己不知不觉转变了角色,读者变成了作者,“文若己出”,诗文中流动的情、景、意、理,成了自己的生命活动,于是,诗文的意蕴便即刻“顿悟”,作品的绝美之处便心领神会,这就是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2、情景想象

用情景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作品的特点。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必须经历两个过程,一是将文字转化成可视可听的音响画面,二是在音响画面的情景中感受、体味,进而实现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

将文字转化为情景的阅读过程,是想象思维的过程。一是再造想象,即用还原方法,把语言文字转换为形象,复原出作者所反映的各种事物的表象。有时候,单凭再造想象还原形象可能有困难,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描摹、画面再现、媒体演播、角色扮演等方式,再现文本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体验,从而获得感悟。二是创造想象,即读者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自己创造出新形象和新情景来。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作者常常不把话说透,有意留下一些“空白”,刺激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对于这样的文章,可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在课文中的含蓄部分、跳跃部分、省略部分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丰富感知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把握文章内在意蕴,领会其包含的思想感情;另一种情况是读者受到感染、启发,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意愿,想象出另一种情景,这种新情景或是文本情景的延续发展,或是不同于文本情景的另一个。读者的主观意识在阅读过程中的这种参与,实际上就是“感悟”在产生。

3、切己体验

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学习经验、思维方式、处事习惯,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是学生对阅读材料形成“感悟”的心理基础。切己体验,就是将所阅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用自身的已有体验,解读他人的语言文字,达到由己“悟”出的目的。

联系生活和设身处地是引导学生切己体验的有效方法。前者指对于课文中学生有生活体验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来感悟。后者是让学生转换角色,以作品表现对象的身份进入作品,设想“我会怎样?”以增强情感体验和领悟。在体验中,主体主要通过想象、移情、2 神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并产生新的经验;最后,又使经验内化为自我的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和情感。

4、鉴别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发现,比较是引导学生感悟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作品语言、内容、表现手法进行鉴赏评价,在比较鉴赏中感悟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如可以用减词、换词、添词的方法对作品的用词加以比较,用改变句子形式,更改进而语序的方法对作品的句式加以比较,进而品味、揣摩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将同一题材而主题迥异的两篇作品加以比较,能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胸怀抱负、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作品主题这一写作理论的感悟。如在教学陆游《卜算子·咏梅》时,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拿来与之比较,能有效帮助学生鉴别两篇作品的意蕴、风格,感悟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5、类比迁移

文无定法,但有定则;每一篇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作品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类比的思维方法,将相似、相关作品的阅读感受及阅读方法迁移到新课文的阅读上来,寻找相似点、共通性,不仅有利于作品理解,更会在相似类比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例如,教学杜甫的七律《登楼》,学生对“花近高楼伤客心”这一诗句理解有困难,这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回顾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句,还可以拿来《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等以乐景写哀情的诗作名句作类比,将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对“花近高楼伤客心”的理解上,会使学生茅塞顿开,感悟产生。

三、“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实践成效

1、“感悟阅读教学法”的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课程改革理念有了可以依托的实践模式,语文课堂出现了自主学习、积极探讨的好势头。学生对“感悟阅读教学法”有浓厚兴趣,在“读——疑——思——品——悟”各个环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疑”而“思”,由“思”而“解”,由“解”而生发“感悟”渐渐成为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和习惯。

2、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笔者教的两个高三班,刚入高三时,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还处于机械记忆和模仿理解的状态中,随着“感悟阅读教学法”实验的深入,学生逐步掌握了“感悟阅读”的要领,学习进入主体领悟的状态。在高考前的嘉定区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两个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位居本校年级第一和第二名,其中高三(7)班由高三初始的第九名跃为第二名。

3、阅读感悟能力的提高,带动了作文水平的提高。刚入高三时,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立意肤浅、取材俗旧、构思呆板的毛病。随着阅读感悟能力的提升,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写作有了深刻的感悟,作文质量逐步提高。继2006年一名同学在第19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取一等奖之后,在2007年“‘恒源祥杯文学之星’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两个班又有5名同学分别获上海赛区特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占本校获得名次奖总数的七分之五;1名同学获全国三等奖,为全校唯一。

4、学生通过感悟阅读,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悟能力,并把这种方法、习惯运用于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上。如一位同学由数学的“向量”公式“AB”感悟人生道路,在随笔《方向》里写道:“‘向量AB表示的是一段有向线段,从始点指向终点’,这是数学上的定义。如果我们把向量的始点比作我们降临于世的那一刻,终点比作死亡的那一刻,难道我们的人生只能成为这一段有向线段吗?不,我们不能活得一点意义都没有,不能把自己定在这一线段之上,起码我们会走出人生那精彩的路,让自己觉得在这个世上走一遭是值得的。”。

注释:

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第8篇

一、优化问题情境, 激发互动交流

真正的互动, 一定要能够让学生广泛参与、深入参与, 这样学生才可能产生有价值的思考, 并用优化的方式表达。所以, 在组织课堂互动时, 一定要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情境, 创设一定的生成空间, 让问题情境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真正投入地思考, 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观点, 让想法和观点在交锋中刺激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 华应龙老师教授的“角的度量”一课, 在课的导入环节, 他出示了不同倾斜度的滑梯, 这既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又体现出角的大小的作用。使学生在思维上产生强烈的对比和冲突,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和需求, 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思考下滑速度与角的大小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

二、注重营造平等、民主的生生关系, 实现大面积互动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们可能比较重视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 往往忽视了生生关系的平等和民主, 致使课堂的生生互动交流成了部分好学生的个人表演, 那些反应慢、学习有困难、性格内向的学生没有充分、甚至极少参与讨论和交流, 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所以, 在生生互动环节中, 教师要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让全体学生, 尤其是性格和学习比较弱势的学生主动地参与, 积极地思考, 大胆地表达。

三、当好引导者, 抓住契机, 让互动走向思维深处

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 抓住在互动中生成的有价值的思维火花,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经过充分的独立思考后再进行交流, 甚至辩论, 这样才能让互动在辩论中走向思维的深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教学时从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而是用辩论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

在学生互动时,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关注和思考学生语言背后的思维活动, 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促进学生探索、辨析和交流, 使学生的思维由模糊走向清晰, 由说不清、道不明走向清晰地表达。如, 在处理“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问题时, 最初学生争辩得很激烈, 但始终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体积与哪些量有关。这时学生的思维有了方向, 开始在交流中一步步地分析、对比, 直到下课后学生仍在争论这个问题。所以, 教师一句适时、适当的引导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发展。

四、及时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课堂教学中的生生互动, 要重视及时的反馈与评价。教师不仅要从互动的方法上给学生以评价和引导, 也要从互动的内容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辩论, 以便他们及时修正想法、完善观点, 更要通过评价让全体学生更好地互动。

在体验感悟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第9篇

一、情感交流,激发习作思维,触发吐露心声

交流是情感体验的一种方式,中学生作文内容没有活力是因为学生心扉未打开。而要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就是作者要打开心扉。交流是有效的沟通,若能在课堂中巧妙的设计交流,不但能为作业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还能打开学生心扉,促发其吐露心声,为下步作文写作奠定基础。对此,在习作任务布置后,我们可以巧妙设计交流,让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参与情感交流,打开思维。

(一)师生情感交流,激发思维,表达思绪

作文课堂伊始,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引出本堂习作课的内容。当然,引出方式可以是一个疑问或是一个话题。但不管是怎样的形式,一定要在宽松、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思维愉悦飞扬,自由驰骋,唤醒学生头脑中与此话题相关的记忆,进而激发他们想表达的渴望。教师可以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学习上的某一问题,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进行探讨。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思维比较局限,对这些现象或问题的认识也较浅。因此教师在交流中的任务,即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他们的思维,在他们表达思绪基础上给予指点。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情感交流便会呈现思绪漫天、情感丰富的现象。例如:在学习《第一次真好》短文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成长经历了无数个第一次,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学生们也许会感到困惑:什么才是第一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例如第一次煮饭,第一次做飞机,第一次养宠物……然后让学生展开联想,在成长过程中能记起多少个第一次,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如果用文字将自己的第一次体验写出来应如何命题?接着将此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完成。次日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也许教师会发现,学生们的第一次包罗万象,他们的行为诙谐幽默,有的第一次遭受不堪,有的却享受到了成功……对于孩子们的作文可谓是收获不小。如此以来在师生情感交流下,学生们联想力得以开发和提升,同时用自己的言语表达了思绪,对作文而言,体验感较强。

(二)学生情感交流,碰撞思维,激发心声

当学生有了想表达的渴望,便会有与人分享交流的渴求。此时,教师应该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自己的小故事,使他们轮流充当倾听者与讲述者角色。在学生间交流过程中,既能使学生梳理自己脑中的小故事,又能与其他同学产生思维的碰撞,激发新的思考,激发新的思维。在这样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中,学生们定能产生激烈的渴求,渴求将自己的小故事付诸笔端。例如:在《理想》一文教学中,可以开展交流,让同学们各自对自己人生理想进行畅谈和分享,激发他们内心的心声,以培养其创新思维及感悟能力,以在后期作文时思维发挥自由。在交流中有的学生谈到长大以后要当一名作家,但交流期间别的同学也许会反问道:作家?那可是非常优秀的人啊,现在我们连作文都写不好,将来当作家又谈何容易呢?对于同学们的回答,给这位学生以警示:是啊,我现在连作文都还写不好呢?那何种作文才是好的作文呢?对于此问题又会展开一场谈论或争议。有的学生会提到:文章内容要有条有序,围绕中心思想展开写。有的同学会提到:作文其实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射,好的作文能侧面反映一些社会现象,引人深思。有的学生会提到:如果我们大家经常这样交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相互传诵,激发各自的灵感,这样我们大家都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如此简单的交流,不但拉近了学生间的情感,同时还促进了彼此思想碰撞,激发了心声,给作文教学和写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体验情感,捕捉难忘瞬间,充实写作素材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似源泉,文章似溪水,源泉丰盈就不会枯竭,溪水活泼就会流个不歇。作文素材积累不仅来源于文本,更多的源自于生活积累。因此,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用心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开展课外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要提升写作效率和质量,拥有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关键也是基础。但学生成长的地方主要是家庭和学校,但在家庭和学校中,新鲜素材较少,加之长期平凡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情感。另外,社会中充满着形形色色的新鲜材料,却又被大家忽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同时阅读时对学生稍加要求,促使他们用心阅读,仔细总结文本中的人、事、景和物。例如:早读时留10分钟时间阅读早报,或让大家相互交流新鲜事件,互通有无。让大家每天都能获取新鲜信息,从而逐步积累作文素材。同时,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还能相互提示,给作文素材创新力。另外,还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开展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文本,以丰富学生情感,再将其带入教材学习,进一步体验作者情感。同时,在课外阅读文本中,要求学生摘抄优美词句,延伸作文素材。例如:在《秋天》教学时,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选取与描写“秋”相关的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阅读时要求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并摘录并品析文章优美句子。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整合,延伸了作文交流教学的题材,使学生们在无形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二)走进自然生活,充实写作素材

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没有了大自然的熏陶,对习作而言,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完成的作文也难免枯燥无味。对此,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例如:从带领学生去采花闻香。然后让学生把看见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记录下来,引导他们用各种感官去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体、嗅其味。如此以来,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们身心得以放松,面对美丽的景物,他们便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但在枯燥的学习中得以放松,同时写作素材也充实了不少。另外,为了提升出游效果,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任务,无论是画画也好,写作也好,总之让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春游后要求学生以“XX游记有感”进行作文,将自己在游记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同时要求学生将写作范围缩小,如游记中的某一事物、某一景观等进行描写。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们的作文千篇一律,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

三、活动激趣,观察人事景物,创新作文素材

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所想所思表达出来的冲动。1、动手活动。例如在《风筝》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木条、布片、胶水等,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制作风筝。风筝是用来放飞的,可以传递希望。因此还可以让学生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愿望。次日课堂中便会呈现各种颜色、形状的风筝,风筝上那一段段优美文字,真是令人感动,令人赏心悦目。2、游戏活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种天性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在课堂教学时,根据孩子们爱玩、爱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精心设计游戏活动。游戏前,要让学生关注游戏过程,关注同学的表情,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情。游戏后让学生说游戏中体验到的乐趣、讨论懂得的道理。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讨论得兴致勃勃,课后写起作文来自然就有兴趣了、没有困难了。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们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体验角色情感,进而将不同角色及情感进行抓取、累计和创新,以便作文时能灵活发挥。

四、总结

习作就是用自己的言语发挥情感、总结事实。但对中学生而言,他们涉事未深,感悟、总结能力较差,即使能根据要求完成作业,但内容却平平,没有生气和活力。而要提升学生习作能力得丰富学生的情感。对中学生而言,习作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但习作经验还尚浅,主要原因是写作素材较少,无内容可写,无情可抒,在限定时间内快速成文比较困难。而当前习作教学普遍采用的范文引路模式,教师往往注重于选材方法、指导词语运用,忽略了对学生自身体验的激活及情感的引领,使习作教学过程缺乏生机和活力,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要提升中学生作文能力,应重点加强其情感体验,从交流、阅读、活动中让学生用心观察、体验他人情感,总结有没词句,进而在面临习作要求能自然流露情感并显耀在笔纸间。

上一篇:学校后勤工作存在问题下一篇:天宫课堂第二课知识点内容简介(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