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构建调查报告

2024-05-31

乡村文化构建调查报告(精选6篇)

乡村文化构建调查报告 第1篇

推荐阅读: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政府资助、对口单位帮扶、企业结对反哺等形式,加大对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村,可采取村自筹的方式,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镇委宣传办、文化服务中心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文化从业人员队伍、文化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开展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距城区17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6万人。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名镇,大溪文化核心镇,历来有“北有半坡,南有关庙”的美誉。目前,镇里设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从业人员9名,配套建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影剧院、多功能排练厅、新农村广播站、有线电视机房、文化中心广场等。全镇共有5家文物保护单位,文化科技中心户23名,文化信息员100名,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无线数字用户300户,宽带用户200户。从总体来看,我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距今6000多年历史关庙山遗址在内的5家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楠管的发源地,有以杨和春为代表的一批民间传统艺人,有6支较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团体。但由于文化活动形式的单

一、陈旧,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娱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文化欣赏品味整体上没有得到提高。

2、文化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目前,我镇文化服务中心的9名从业人员,均为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取消编制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并且,人员结构严重老化,平均年龄为45岁,文化服务中心的发展缺乏活力。

3、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尽合理。目前,文化服务中心的性质属于民办非企业中介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服务中心业务的发展,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文化服务中心采用“中心主任负责制”,工资标准由镇政府核定,人员工资不大,没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效益机制。

4、文化活动经费占文化工作经费的比例较小。从镇政府2008—2010年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来看,工作经费逐年攀升,增长比例在10%左右。但在工作经费的分配上,主要用于文化服务中心人员工资和各项日常办公经费,用于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经费较少,严重制约了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以发展科技为基础,以丰富文化活动为内容,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条件,重点在农村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与利用。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镇政府应切实抓好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利用,逐年增加对文化工作经费的投入,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二是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政府资助、对口单位帮扶、企业结对反哺等形式,加大对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村,可采取村自筹的方式,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镇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的行家能手。同时,文化服务中心应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政治

四是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的积极作用。目前,我镇共有吹打乐队40余个,180多人次,共有不同类型的歌舞表演队16支,拥有6支较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团体。镇政府应充分发挥这些民间艺术团队在政策宣传、示范带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逐步使他们成为农村先进文化传播的生力军。鼓励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是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创作,对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实际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给予重点扶持。在此次全镇开展的垃圾分类、环境整治文艺巡演过程中,由本土艺人创作的收垃圾、甩包袱等小品作品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断努力,我镇文化建设成果日益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镇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不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动我镇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乡村文化构建调查报告 第2篇

各位朋友:

你们好,我是肖娇。现在正在写关于乡村文化的毕业论文。为了更好地了

解乡村文化,特设计了这份问卷,希望你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你的反馈将对

我的论文有重大帮助!谢谢你的配合!(选择题可用颜色标出,也可下划线,用

你认为明显的标记都可以;问答题直接在横线上写。答完后,发到我的QQ邮箱。

有不清楚的地方可随时问我。)

1、你的学历

A初中以下及初中B 高中C 高中以上

2、你的年龄

A 16-18B 18-20C 20-23D 23以上

3、你的性别

A 男B 女

4、你现在主要的时间生活在A 农村B 城市C 两者差不多

5、你向往城市生活吗?

A向往B不向往

6、以后想回到农村生活吗?

A 想B 不想C 说不定,不排斥,依情况而定

7、在你的教育观中,教育的目的是

A 以后更好地赚钱B 提升个人素质C 以后的生活更幸福

8、你以后想怎样教育孩子?

A 任其自由发展,不管不问 B 家庭教育很重要,要认真做好教育计划C其它

9、你在家无聊的时候以什么方式打发时间

A 看电视B 和朋友聊天C 看打牌D、其它

10、你觉得长大了和小时侯邻里间的关系有没有变化

A 没有,和以前差不多B 有,11、有没有觉得老人家有不可理喻的地方

A 没觉得B有,12、你认为节日重要吗?(如端午、中秋)

A、不重B、重要,因为

13、你认为以前的节日风俗还有没必要继续(如端午时在家门前插上艾叶)

A有B没有

14、你觉得新农村建设对你在家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或造成影响了吗?

A 有B 没有

15、你觉得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

A 农民过上有钱的生活B 农民过上快乐的生活C 两者是一样的16、你认为村委会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有作用吗

A 有B 有一点C 没有什么

17、现在村里的政策你了解吗

A 一点都不了解B 听说过C 了解

18、如果你以后在农村生活,想当村干部吗?

A 想B 不想,因为

19、你觉得现在的农村和你小时候比较,在文化方面发生了变化吗?

A 没觉得B 有点变化,在20、如果有选择的话,你希望回到以前的集体生活吗?

A 不想B 想,因为

21、你喜欢你父母教育你的方式吗?为什么?

22、你觉得现在的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差距大吗?

A 不大B大,在哪些方面

23、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善农村的社会风气?

24、谈谈你对农村未来的发展?

乡村文化构建调查报告 第3篇

一、农民的文化自觉和乡村新文化的内涵

20世纪末, 费孝通先生在思考传统文化如何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外来文化问题时, 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旧,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1]。关于“文化自觉”的实现路径, 费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主张。“‘各美其美’是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尊和自信, ‘美人之美’则是在对自己文化自尊自信的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别人的文化, 欣赏别人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也只有这样, 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一个和谐的世界。”[2]在费孝通的观念中, 文化自觉的实现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需要历经传承、吸收和融合三个阶段。

“农民的文化自觉则是指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潮流下对自身持有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了解和熟悉乡村文化并深刻认识其本质, 能够以乡村文化的主体身份传承和维系优秀传统文化, 并且理性辩证地反思异质文化, 自觉主动地去培育和创新乡村文化。”[3]文化自觉对农民而言, 是农民主体在社会变化过程中精神上自我定位的过程, 是农民真正以主体性的面貌安排自己的社会生活, 从而真正展现出新时期农民自尊自信、独立自强的精神品质。

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农村社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新景象, 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碰撞、交流已经汇织成乡村文化发展的复杂局面。乡村新文化也正是在这错综复杂的文化矛盾运动中发展和构建的。乡村新文化的构建传承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即善恶分明、淳朴勤劳、天下为公、自强不息、修身为本等维系乡村社会的伦理价值理念。同时, 也汲取了现代文明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崇尚科学等精髓。乡村新文化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因此能更好地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更好地发挥文化的凝聚功能。乡村新文化秉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标理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乡村的具体表现。乡村文化着眼于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利益诉求, 立足于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塑造人格、规范行为、价值导向等积极作用。

二、农民文化自觉对于乡村新文化构建的重要意义

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需要群众参加的工作, 如果没有群众的自觉和自愿, 就会流于徒有形式而失败。”[4]乡村新文化的构建, 根本就在于塑造农民群体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 厘清乡村文化新的内涵, 重新塑造乡村文化的新价值, 重现乡村文化的个性魅力。只有唤醒和提升作为文化建设主体和根本力量的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新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农民才能自觉地传承乡村文化。具有了文化自觉的农民, 才会有归属感并自觉地传承自身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 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乡村社会的凋敝和抽空, 使得农民很难在土生土长的农村家园找到归属感。尤其是青年农民工, 社会流动已经抽空了他们对农村和农业文化的认同, 使其对乡村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这不仅给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了隐忧, 更使得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岌岌可危。

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农民才能重塑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新文化的构建就是建立在农民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心态。然而, 在现代化过程中, 传统农民对乡村文化普遍缺乏文化自信, 导致农民群体在文化建设中已经丧失话语权。因此, 必须提升农民的文化自觉意识, 促使农民清醒认识到乡村文化的特有价值、发展前景, 面临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时, 能够理性审视和科学反思自身文化, 能够自觉弘扬优秀乡村文化, 积极去恢复乡村文化作为文化有机体存在的基本尊严, 重塑乡村文化发展的信念和信心。

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农民才能维护乡村社会的秩序。“文化的整体功能就是把个人团结到稳定的社会结构中, 即团结到群体的稳定体系中, 这种体系决定和规制着个人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对物质环境的外部适应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内部适应, 从而使有秩序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5]即文化提供了传承精神价值, 保障生活意义的社会秩序。乡村新文化建设就是要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重估文化价值, 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 培养农民文化认同感, 最终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 有力地稳定乡村社会秩序。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的农民才能自觉地推动自身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才能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更好地规范农村社会秩序, 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农民文化自觉缺失的具体表现

1. 农民的自我更新意识欠缺

费孝通先生认为, 乡土社会有着稳定的文化传统, 乡民都遵循着一套文化规范, 以礼来管束自身。在这种文化范式中, 人生下来就被禁锢在早已设定的传统中接受教化, 在缺乏变动的文化环境里, 传统习俗、观念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6]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超强的封闭性和稳定性, 乡村居民在这样的封闭环境下, 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生活, 很难遇到新问题。“在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中缺乏紧迫性和方向感, 缺乏变革的参照系”[7], 对农民而言, 他们害怕变革, 因为任何变革都意味着风险。为了躲避风险, 他们宁愿选择墨守成规。尽管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传统乡村社会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 但是传统文化在农民身上形成的保守落后的心理积淀, 仍然是制约乡村新文化构建的内在因素。

2. 农民文化认同感疏离

现代化进程中, 乡村文化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外来异质文化的碰撞和冲击。在这个过程中, 外来优势文化不断地向乡村社会灌输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农民原来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人际关系, 甚至语言习惯。再加上外来低俗文化在农村的泛滥, 一定程度上也消解了乡村社会原来淳朴敦厚的文化氛围。“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文化培育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 从而失去了文化认同的基础。”[8]文化认同的根基动摇, 使农民文化认同感逐渐疏离。具体表现就是他们对农村原有的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而对外来异质文化, 尤其是城市文化盲目模仿和一味崇拜。正是因为农民文化认同感疏离, 才直接导致他们在对外来文化面前缺乏鉴别能力, 容易无条件地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造成了乡村文化的本土气息渐渐流失, 乡村文化生存空间逐渐变得狭小局促。

3. 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

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创新者和受惠者。但是, 受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形成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 农民形成了依附性的文化人格, 其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都存在相当程度的缺乏。农民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了农民在构建乡村新文化的过程中主体意识缺乏, 乡村的文化建设还主要依赖外界的“输血”, 农民主体地位基本被各级政府所取代, 农民普遍存在着等、要、靠、怕风险怕承担的社会心理, 他们对于文化建设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设计, 也没有自己的组织和追求, 严重制约着农民文化权利的实现, 更不利于乡村文化的繁荣。

四、乡村新文化构建过程中农民文化自觉的培育和养成

1. 夯实新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农民文化自觉的首要任务在于夯实农民所赖以生存的农业经济基础。如果没有乡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没有农民经济上的独立, 也不可能带来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自觉和自信。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高农民收入, 使农民能享受农业现代化的成果, 从而刺激农村的精神文化消费。另一方面, 结合乡村经济发展的自身优势, 挖掘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经济发展的内源力量还有个重要条件就是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文化产业化的道路。乡村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且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资源, 做好乡土文化产业, 有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又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整合目前乡村文化资源, 努力打造乡村文化产品品牌, 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积极性, 吸取农民的集体智慧, 鼓励农村精英分子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多方面努力, 促使农业经济获得自主发展, 让农民也能共享现代化文明的成果, 保障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真正提高农民社会地位, 才能为农民文化自觉的培育和养成夯实坚固的物质基础。

2. 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和创建, 首先需要发挥文化创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旦离开了农民这一主体, 乡村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 由于农民缺乏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 导致乡村文化发展内部动力不足, 实际上仍然是政府在大包大揽着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因此, 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思想, 改变传统的“文化灌输”观念,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激励乡村精英尤其是新生代优秀青年农民, 从根本上改变乡村文化发展的被动局面。同时, 要积极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乡村新文化的构建要建立在农民主体对农民自身身份和农村社会的认同之上。农民只有真正具备这种认同感, 才能从根本上激发主体意识。具备了主体意识的农民才是创造性和开拓性的群体, 才会主动考量乡村文化的缺失, 才会促使他们真正去探究和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新文化构建。

3. 拓展新型农民的文化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调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乡村新文化的构建更需要充实新型农民的文化内涵。新型农民从小就耳濡目染农村社会的传统文化生活形态, 其最终也还是要回到土生土长的农村家园, 他们一直都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新文化构建的主体。从文化自觉的内涵来看, 首先, 新型农民要理性审视乡村文化的优势和不足, 坚持先进文化为一元引导, 自觉传承乡村传统文化, 真正以主人翁面貌安排农村生活。其次, 新型农民要科学冷静地面对乡村多元文化的矛盾冲突, 秉承文化宽容的态度, 尊重多元文化的差异, 求同存异, 创造和谐文化景象。第三, 新型农民要积极发挥典范作用, 传播他们现有的经验和技术, 带头抵制封建迷信, 塑构积极健康、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 主动引领和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帮助他人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经济知识, 促使乡村发展紧跟现代化发展的节奏与步伐。

4.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导

文化自觉是农民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引领。乡村新文化的构建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一元引导, 将先进文化内化为自我思想意识与行为的内在导向。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树立现代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0]在农村, 伴随着文化选择的多元化和社会意识的多样化, 农民原有的价值判断遭受到了极大冲击, 农民的文化辨别能力不够, 容易在多元文化冲突面前困惑迷茫。因此, 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乡村新文化构建的目标导向, 坚持一元引导和多元发展相结合。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在农民群体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农村并没有很好地贯彻, 一些原则性的东西不知不觉中被忽视, 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教育方式过于表面, 理论宣传与实践建设相脱节, 农民感受不到理论的魅力和作用, 自然无法对其形成认同。因此, 理论宣传要彰显人文关怀, 要尊重农民对现实利益的关注, 从农民的实际出发, 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维护农民的自身利益, 才能使先进文化真正在农村扎根发挥其引领作用。

摘要:本文从文化自觉的角度, 分析农民文化自觉对于乡村新文化构建的意义, 指明了目前农民文化自觉缺失的具体表现。并从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 增强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 拓展新型农民的文化内涵, 坚持先进文化引导这四个方面来探求培育和养成农民文化自觉的有效路径, 从而促进乡村新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农民文化自觉,乡村新文化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3) :22.

[2]方李莉.“文化自觉”与“全球化”发展——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再阐释[J].民族艺术, 2007 (1) :80.

[3]沈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困境与重构[J].理论与改革, 2013 (4) :158.

[4]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012.

[5][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夏建中, 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57-58.

[6]王小丽, 李瑞杰.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化转型的困境与化阻机制[J].农村经济, 2013 (9) :115.

[7]王国胜.现代化过程中的乡村文化变迁探微[J].理论探索, 2006 (5) :13.

[8]赵霞.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危机与价值重建[J].中国农村观察, 2011 (3) :8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2.

论乡村文化离散与构建 第4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一、乡村文化离散并失去自我整合能力

乡村文化离散意味着传统社会特质的破坏,农村社会处于多变的、不稳定、不完整状态。

(一)乡村社会边缘化与乡村文化的虚化

乡村文化因其自然、淳朴而独到的文化品格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但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完全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据调查,当今乡村娱乐呈现出一种光怪陆离的色彩。许多地方村民娱乐时间趋于标准化,以往民间艺术、传统节日形成的狂欢逐渐逝去,国家法定节日和一些“洋节”成了乡村娱乐的借口;在娱乐方式上,传统与现代并存,但现代娱乐方式逐渐占据主动。许多民间艺术要么后继无人,要么缺少市场,逐渐被城市强势文化所淹没。

在一切以金钱为价值标准压力下,乡村本土文化秩序也解体了。正如玛格丽特·米德所言的以年长者为主导的前喻文化迅速向以年轻人为主导的后喻文化过渡,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迅速边缘化。……而那些经济上的成功者恰恰又远离乡村生活,对于当下的乡村文化生活秩序而言,他们处于一种不在场的状态,不足以积极介入乡村文化秩序的积极建设之中,乡村本土文化秩序瓦解也在意料之中了。更为关键的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的内涵。

(二)乡村价值空心化

由于城市化进程,乡村出现人才资源的空心化,并由此带来价值空心化。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农村大部分青壮劳力都常年或不定期脱离了农村生产实践。因为人才的大量流失,土地粗放经营、粮食种植单一化、乡村基层组织涣散、乡村人际关系疏离、传统文化和手艺后继无人、老无所养、少无所教等后果已经日渐显现出来。因此,黄波断言,乡村不再是一个让人心灵安妥的地方,在精神层面,当下的乡村还有没有独具的价值已成疑问,当然更无法输出价值,无法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一极了。

(三)乡村伦理危机

传统的乡村伦理对维系农村的社会秩序、传承中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中,城市的“文明”和“非文明”会同时影响或侵蚀农村原有的文化根基,乡村价值取向前所未有的混乱、多元、模糊。

随着现代性的因素的影响,传统社会的伦理价值逐渐被抛弃。家庭失和、邻里失信、古道热肠的善举日少,图名逐利日多,乡村吸引力减弱、公德操守缺乏、恣意破坏生态增多等,相当一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对传统价值观已不大认同或存在认同困难。但现代化的思想和观念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说没有成为当代农村主流的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历史上看,乡村文化危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在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历次劫难或追捧中变得模糊了。基于现代性的追求,“城市”就会被当做是富裕、文明的象征、文化的中心,而农村则是贫穷的、野蛮的,是文化的沙漠。本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遗留给乡村文化的并不都是田园牧歌式的温馨与浪漫,对乡村文化中的封建、愚昧、涣散、狭隘、偏执等落后思想和观念进行清理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非线性的,前现代因素、现代因素、后现代因素同时存在,三者交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文化转换的难度。一方面是文化发展中前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另一方面是后现代因素与现代因素的紧张,后现代因素是對现代的消解和解构,使得现代性扑朔迷离,很难予以准确把握,而现代因素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现代化往往意味着标准化、同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而乡村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差异性,而且受方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影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无形中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第二,从文化生长的环境看,当乡土中国变成离土中国,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后,故乡只是一种形而上的仰望。费孝通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离开了土地就没法生存。乡村文化的解体,其核心正在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由原来的集体经济转向农村分散经营机制,村民观念中的集体意识逐渐淡化。二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农民离土又离乡,农村人际关系离散,传统伦理约束力下降。农民的流动改变了乡土社会的基本构成,也改变了乡村文化和风俗习惯,转型中的乡村出现文化断层。三是乡村工业化对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文化赖以存在的那种和谐与宁静不复存在。四是现代农业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现代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但同时也淡化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现代社会日渐式微。失去敬畏的乡村文化自然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第三,从文化传播方面看,伴随着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的普及,乡村文化消费已经越来越和城市同步,都市强势文化之下,乡村文化日渐萎缩。首先,从娱乐方式上看,村民过去群众性和组织性的文娱方式被自主的休闲方式所代替,一些群众性的文娱活动诸如耍狮子、唱大戏等娱乐活动难以开展。其次,从传播内容上看,媒体的目光始终紧盯在城市受众上,对于消费能力较低的农村受众,则普遍采取放弃的做法。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要么太少,要么虚假。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文化高地”的信息。而真正的都市文化、现代文化并没有或未能真正走近农民,消费主义文化伴随着各种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几乎所毫无悬念地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民在这些貌似先进的强势文化面前必然会惶恐、焦虑,对自己固守的价值观产生怀疑、鄙视甚至完全放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一)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意义重大

首先,有利于重建农民的生活价值,解决过渡时期农民,特别是80、90后年轻农民的归宿(重要的是精神归宿)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考虑到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完成城市化的时间可能还要长。其实,即便是城市化率达到了现代化水平,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也不会同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看,重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意义。正如贺雪峰所看到的那样:“在可以预见的未来50年,农村人口只能十分缓慢地转移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将长期保持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农村目前‘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也将长期延续。”这就意味着农村依然是多数农民最终的归宿。

其次,有利于激发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农民的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增强村庄的文明程度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农村社会实践的主体,缺少农民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是没有根基的,没有对亿万农民进行精神洗礼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有缺陷的。但在各地乡村建设中,我们看到农民却在这场关切自身利益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整体失语了。据中国网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农民听说过新农村建设,但80%的人又对其内容知之甚少,还有24.8%的农民表现淡漠怀疑和悲观。对新农村建设主要靠谁,只有14.4%的受访者认为靠农民。这种现象的出现既和政府的动员机制不到位有关,更和常年在外的农民对农村建设缺少热情和支持有关。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乡村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与一般价值体系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时代的先进性、超越各种局部利益的超脱性、以及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决定了其能在乡村离散文化的整合中发挥其他文化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第一,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整合乡村文化建设。从理论上看,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规范着大多数人的思想、行为和稳定秩序。因此,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从现实看,首先,中国正在向文化大国方向迈进,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关键,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领,中国难成真正的文化大国,充其量只是世界强势文化的殖民地或市场。其次,我国是个农民人数占多数的国家,乡村建设成败既关系整个国家建设成败,也关系到广大乡村自身特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前,乡村文化内生乏力,各种外来文化又良莠不齐令乡村无所适从,当代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既不可能简单回到过去,以传统文化统领,也不可能照搬西方现代化理论,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导向。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重建乡村文化尊严。贺雪峰在他的《乡村的前途》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我希望重建田园牧歌的生活,……劳作是有的,却不需要透支体力;消费是有的,却不追求奢华;闲暇是有的,却不空虚无聊。总之,农民的生活是幸福的,却不是依靠高消费来获得的,因为农民没有可以高消费的收入条件。”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表明,當今乡村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相对贫困,而是到处可见触目惊心的精神贫困,这种精神贫困不仅存在于物质生活水平贫穷的地去,同样也存在于物质生活比较甚至非常富裕的地区消费主义文化成为许多地方农村生活的主宰意识形态,农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完全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重建农村的价值系统,目的是为了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摆脱消费主义和享受主义的腐蚀性影响,从而拥有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要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建构一种农民能够认同、接受的文化价值系统。当然,在城市作为一个参照系存在时,如何说服农民不去攀比是困难的。因此,乡村价值重建实际应该是一场全民的文艺复兴运动。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套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系统,乡村价值重建才能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陈锦晓.我国农村离散状况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1).

2、王华.视像主导与乡村生活——有关大众娱乐的一次文化研究[J].天涯,2010(2).

3、黄波.富人治村的背后是乡村价值空心化[EB/OL].http://www.techweb.com.cn/commerce/2009-11-11/465795.shtml,2009-11-11.

4、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5、国情报告: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DB/OL].中国网.

6、倪伟.精神生活的贫困[J].天涯,2006(5).

*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301)《乡村文化的整合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农村建设》项目部分研究成果。

乡村文化振兴调研报告 第5篇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八大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

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

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

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稳定的基层专干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空编及时招录,将兼职人员尽量调整为专职,探索临聘民间文艺人才模式,充实基层文化站专技力量。并将文化专干培训纳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培训规划,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和服务意识。二是建强本地农民文化团体。通过活动开展,发现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民间艺人、乡土艺术家,充分发挥村小师生在文化活动中的特殊作用,确保每个村有1名志愿者、1个文化中心户、1支民间文艺团队。在此基础上,每个乡镇应培育1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业余文体团队,拥有1个具备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文化品牌。三是做好本土优秀人才挖掘。开展利通区文艺人才的摸底、联系工作,建立“人才信息库”。用足用活各级文艺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尤其注重发现年纪轻、高素质、有能力的文艺创作人才。激发本土人才资源活力,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工作水平。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第6篇

****年以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同城化”发展和“后花园”定位,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倾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力争当赣南乡村全面振兴排头兵。

一、调研开展情况 2019 年 9 月开始,在进一步疏理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局选取了全区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发展乡镇五云镇、现代农业乡镇江口镇、乡村旅游乡镇三溪乡、宝莲山、人口大镇湖江镇、田村镇、果业发展乡镇吉埠镇、王母渡镇进行调研,从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本土人才、村落居住环境、基层组织建设、村民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了解农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自我认知、生活需求、发展需求、政策需求;为做好课题研究提供支撑。

二、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一)聚焦精准扶贫,脱贫摘帽即将达成 严守“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聚焦提高脱贫质量,以“三集中一边倒”的态势和决心,狠抓工作落实、政策落实和责任落实,从**年底全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31 万户 7.82 万人、93 个“十三五”贫困村、14.8%的贫困发生率,到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万户7.14万人,累计退出“十三五”贫困村54个,减贫 1.2 万户 4.98 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 4%;**年计划退出的 47 个贫困村、18441 脱贫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贫困发生率将下降至 0.6%左右,完全有信心实现全区高质量脱贫摘帽,全区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二)聚焦产业兴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做实产业发展文章,大力发展蔬菜、脐橙、甜叶菊、油茶等农业产业,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群众自主发展产业,让农民获得稳定收益,目前全区稳定发展烟叶 2500 亩;累计发展油茶 28.91 万亩;发展脐橙 9.6

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 11 万亩。充分利用土地确权成果,加快指导土地规模流转,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129 家、合作社 398 家、家庭农场 1083 家,为提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供了主体保证。强化龙头培植和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谱赛科、天绿生化、金溪农业、中民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蔬菜(铭宸蔬菜)搭乘中欧班列、代表江西第一次走出国门,打响了赣南蔬菜品牌,铭宸蔬菜、谱赛科甜叶菊、金溪油茶、中民果业等产业已成为**名片。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

(三)聚焦补齐短板,生活条件根本改观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重点围绕高质量脱贫,优先完成宜居村组两不愁三保障项目建设,加快村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影响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有条件和需求的村组因地制宜配置“8+4”公共服务项目,推动所有宜居村组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提升,提前一年即在**年实现了全区25户以上不迁并宜居村组整治建设全覆盖扫一遍。目前,全区乡镇公路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均达 100%、通信网村组覆盖率 100%、互联网行政村覆盖率 100%、行政村卫生室覆盖率 100%;农村常住户安全饮水达标率 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1.5%,入户路硬化率达 95%、安全住房达标率 100%、通生活用电率 100%,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彻底改观。

(四)聚焦生态宜居,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大力清除村庄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推进“厕所革命”、清理乱搭乱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农村环卫一体化保洁,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把扫帚扫到底”。立足“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总体思路,全区范围内大力开展了“空心房”拆除、铁皮棚拆除、畜禽渔污染源整治,生态宜居带动采摘、体验、观光、加工、包装、电商销售等产业链条,不断增强了**区乡村旅游的“人气”,全区有各类休闲农业企业 223 个,年接待游客达 225.1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11亿元。**祥云湖紫薇小镇成功认定为江西省 4A 级乡村旅游点、**金湾农庄成功评为江西省四星级农庄,客家文化城入选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之旅精品路线。

(六)聚焦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深入推进 坚持扶贫、扶志、扶智、扶德相结合,强化正向引导和思想道建设,广泛用

好互联网、手机报、手机短信、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介宣传以“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为主要内容的乡风文明行动,倡导勤俭持家、崇尚科学、厚养薄葬,助推文明风气蔚然成风。以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感恩教育评比为抓手,通过巡回宣讲活动、群众性文艺演出和微信公众号评选模范等宣传活动,用身边正面典型、身边的事引导身边的人,扎实开展农村志愿服务、“赣南新妇女”以及“五星创评”活动,以“智”“志”双扶为目标开展感恩教育,不断改变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不孝老爱亲风、乱埋乱葬风、赌博风、铺张浪费风、迷信风得到有效整治,乡村文化生活健康繁荣。

(七)聚焦治理有效,基层组织建强有力 注重支部引领,强化党员带头,积极探索开展“党旗引领·五星创评”活动,进一步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群众感恩共产党、感恩习近平总书记。由村党支部牵头,结合主题党日,按照“农户自主申报、帮扶干部推荐、村民会议评定、星级结果公示”的程序,定期分家庭卫生、勤劳致富、遵纪守法、邻里和睦、诚信感恩五类情况进行评星定级,让群众有标杆、有遵循、有约束。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每个村设立一块红黑公示榜,坚持每周评比、每月公示。从广大党员带头做起、践行“五星”标准要求,将其星级评定情况纳入党性分析、先锋创绩、公开承诺等范畴,形成党员亮身份带动比星级的良好局面。坚持以“乡村夜话”为抓手,引导广大干部进村入组,在乡村广场、宗族祠堂、农户家中围坐一起,在面对面交流中察民情、集民智、连民心,真正实现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脱贫攻坚、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区276个行政村全部下派了第一书记,村级党组织牵头创办产业合作社 103 个,扶持主导产业 281 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额 3687.13 万元,平均 13.36 万元/村。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区打好以脱贫攻坚和人居环境整治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仍然明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一定困难。

(一)农业产业化层级偏低,缺乏特色产业基础

一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明显乏力,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下滑,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农业经营净收入之外的国家财政或务工支撑,产业入股分红等财产性收入比重极小,比如在脐橙产业、蔬菜产业还是以土地租金、简单劳务收入为主。二是缺乏特色产业基础,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还未形成产业体系,比如休闲旅游就是吃餐饭,没有延伸收益。三是产业转型效益不明显。蔬菜、脐橙、甜叶菊、油茶总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加工附加值不高,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整体效益不够明显,比如农产品仍在鲜活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加工供应等最初层级。四是产业化层级偏低,缺少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销售体系配套跟不上,比如沙地板鸭、五云蔬菜、阳埠腐竹、茶油、脐橙等仍然是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二)农村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建设无序发展 一是大部分村庄建设没规划,或者部分规划设计定位与乡村特色结合不紧密,对乡村特色、历史文脉、生态资源挖掘不够。已有规划执行不到位,乱修乱建、无序发展,现阶段农户随处建房、户型随意等现象没有得到转变。二是农村生活陋习依然存在,部分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依然薄弱,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现阶段农户乱倒乱扔、乱堆乱放、乱挖乱占、乱搭乱建、乱贴乱挂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易反弹,农村门前屋后清扫不到位、垃圾不入桶、垃圾乱倒等现象仍有存在。四是规范管理欠缺,队伍缺员资金缺钱,常常是一整就好,一过就糟。

(三)农业生产要素制约明显,集体经济带动乏力 一是农业投入成本高,比较效益低,继续依靠增加投入、扩大规模等传统粗放发展方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农业抵御风险能力差,仍是靠天吃饭。二是城乡劳动生产率及生产效益比较差距显著,多数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高素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愿、不会、不敢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增大。三是基层农技队伍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没有新力量补充,没有补技术带动。四是多数农村缺乏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收入来单一,经济实力有限,部分村受地域、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潜能尚未激发,“造血”能力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大,乡村建设可支配资金捉襟见肘,基础设施条件仍停留在有没有的水平,根本谈不

上好不好,与乡村振兴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缺位,自治参与服务失力 一是群众参与度低,村民外出打工多,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成为农村人口代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常住农村的妇幼老弱人员受身体、年龄和文化素质等影响,对村庄事务关注度降低,没有参与乡村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乡村治理缺少有效管理措施,村民没有实施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村规民约等公德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形成有效的长效管护制度。三是村民参政议政与民主意识热情不高,很多群众对乡村振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乡村振兴就是建基础设施,是政府的事,是上级的要求,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四是村民对村庄规划、发展愿景没有认识,对想建成什么样,该怎么建设,发展什么特色根本没有认识,等着政府来推进。

(五)乡村振兴缺乏资金保障,深度融合发展受抑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实际可支配财力明显不足,产业培育、文化发展、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改善等大投入公共服务仍然靠县区级一级解决。二是部分农民技能素质相对低下,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复合型人才,对电子商务、网店微店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认识不足,抑制了农村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三是传统文化转化率低,民俗文化缺乏载体,文化资源利用程度低,文化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资本优势,乡村文化活动缺乏参与性、体验性和代入感,比如东河戏、花灯、米果都停留在纸上、名誉上,听起来响亮却没有带动效益。四是社会和民间资本不能有效投入乡村振兴,金融机构支持和服务乡村振兴效应不明显。

(六)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强,党组织堡垒显效不明显。村“两委”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服务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的能力不强;村干部报酬偏低,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些农村党支部由于集体经济缺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资金不足,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

四、十四五发展思路及意见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区应当

聚焦“同城化”发展和“后花园”定位,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互相促进,突出完善乡村设施与提升村容村貌有机结合,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十四五发展思路 1、注重产业融合,在“产业升级”上求突破。

(1)发展优势规模产业。按照“一区三园”的产业格局,重点发展蔬菜、甜叶菊、油茶、脐橙等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发挥品牌优势,建成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物流、销售于一体的蔬菜产业,建成集育苗、种植、加工于一体的脐橙产业,建成集生产、观光、精深加工于一体的油茶产业,建成集科研、育苗、种植、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甜叶菊产业。到 2025 年末,发展稳定脐橙 10 万亩、甜叶菊 5000亩、设施蔬菜 12 万亩、油茶 30 万亩,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3 个,初步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农业总收入达 150 亿元以上。

(2)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的城乡互动产业。重点发挥城郊优势,发展白鹭古村、田村花灯等传统文化特色旅游,发展大埠垂钓体验、湖江水上体验等参与体验收特色旅游,发展宝莲山、寨九坳、韩坊万象山等生态景观旅游,发展江口都是客乡村、五云蔬果小镇等农业体验旅游,结合不同乡镇特色,在每个乡镇错位发展不同的休闲农业业态。到 2025 年末,建成 1家以上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5 家以上 3A 乡村旅游点、星级民宿 12 家以上,初步建成乡村旅游项目 10 个以上,打造 60 个休闲农业示范点,120 家采摘园,3 个田园综合体,创建 20 个县级以上休闲农业品牌,其中市级以上 10 家。接待国内外旅客 1000 万人以上,旅游总收入达 30 亿元以上。

(3)积极发展有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产品。继续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产业,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推行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到 2025 年,276 个行政村均实现有 1 项以上特色产业,1 个以上产业基地,形成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000 家,带动农民就业 5 万人,人均增加收入 1 万元。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0 家,其中市级以上 10 家;培育农产品加工型企业 15 家。

(4)积极发展农村微田园产业。创造条件把村民的住宅中多余的房间与种植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由集体经济组织租赁对符合利用条件的村民住宅进行合理改造,租赁合适的闲置土地进行田园改造,采取充分休闲民宿、体验农田等模式引导城市居民到农村居住、到农村种植,提升村民的住宅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提升村民房屋价值、土地价值,从而使得村民真正从本身固有的资源中获得更大的收益。到 2025 年,创建微田园 5000 户以上。

2、注重全民培训,在“人才升级”上求突破。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全民培训工程。整合培训资源,优化职业教育方式,开展全民培训,培育一批技能农民、农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商品营销人员。到 2025 年,确保适龄劳动力至少掌握 1 门策划实用技能。

(2)加强职业农民培育,引导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集体经济组织经营人员、致富带头人、“一村一名大学生”,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支持鼓励职业农民创新创业,领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建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到2025 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0000 人。

3、注重留住乡愁,在“文化繁荣”上求突破。

(1)深挖传统文明蕴藏。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更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到 2025 年,形成传统文化村庄 20 个以上。

(2)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以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不定期举办一些贴近群众生活的讲座,如农业科技培训、健康教育讲座等,引导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开展 “文化进万家”“送欢乐下基层”、文艺志愿服务、全民阅读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支持依法依规成立各类群众文化服务团队,让群众自发、主动的获取文化,尊重文化、热爱文化,并从中得到愉悦和实惠。

(3)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乡村风貌,统筹好“钱、地、人”三者的关系,注重保留乡村风貌和乡土味道,打造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延得了文脉、留得住乡愁的宜人居所。以宣传教育、记住乡愁、弘扬礼仪、丰富文艺为建设内容,积极探索建立一批“乡村记忆”示范点。到 2025 年,形成生态示范村庄 20 个以上。

4、注重宜居宜业,在“生态发展”上求突破 (1)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梯次推动乡村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让农村更洁净、更美好。到 2025 年,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第三方治理,无害化水冲式卫生厕所普及率达 98%以上,村庄公共厕所普及率达 50%以上,农村集中居住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35%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覆盖率 100%。

(2)着力补齐我区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加强农村道路、供水、通讯、网络等建设,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镇光纤入户、农村光缆入村,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农村发展的基础保障能力。

(3)严格规范管控。突出乡村特色,加强农房、乡村基础设施等规划管理,合理引导乡村村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现代文明向农村拓展,真正建设好“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到 2025 年,实现乡村控制性规范全覆盖。

5、注重规范管理,在“治理有效”上求突破 (1)全面提升村“两委”干部的管理水平。定期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考察先进的村庄管理,统一乡村干部关于乡村振兴的思想认识,通过制度设置,激励和制约村干部正常履职,全面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实现能者上庸者下。

(2)充分发挥村庄乡贤、能人的带动作用。把乡村振兴的规划、思路及美好愿景,以会议、文艺演出、微信宣传、效果图等多种形式反复向村民宣传,使之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认识,鼓励群众为村庄出谋划策。

3、提升乡村道德法治水平。广泛开展“文明户”“五星家庭”“清洁户”等评选表彰,弘扬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树立乡贤好人,倡导祖训家教,激励孝老护幼,弘扬正能量,刹住歪风邪气,使农村更加安定和谐。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村霸”“宗族恶势力”及其背后的保护伞,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加快平安乡村建设,让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6、注重深化改革,在“助推振兴”上求突破 (1)持续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抵押融资办法,促进农村“沉睡的资源”转化成“鲜活的资产”。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构建防范自然风险保增收与防范市场风险促增收体系,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建设和农业保险的保护兜底效应,确保农民安全增收不滑坡。

(2)持续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强化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落实;探索推广“反租倒包”制度,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遏制耕地撂荒现象。

(3)持续深化投入保障制度改革。加大财政资金支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巩固“财政惠农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工作成果,积极扩大信贷规模,抓好风险防控。拓宽资金筹措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金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深化涉农资金整合,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保证各级财政资金足额配套;引进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

(4)加强城乡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认真落实低保、优抚、救助等民生政策,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福利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探索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逐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方位保障群众健康生活。

(二)意见建议 1、全面开展乡村规划编制。推行“多规合一”,通过 3-5 年时间,对每个村庄从规划布局到公共设施布置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考虑居住、产业、环境的布局,改线状布局为块状布局;新农村集聚点从规划布点、建设标准、环境配套到基础设施等进行系统设计,修编乡村规划,通过规划约束和政策引导逐步实现集

聚居住,节约土地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本,建成美丽宜居乡村。

2、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挖掘自然景观、文化传统优势资源,结合地方风俗传统与绿化生态环境,发挥后花园优势定位,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生态旅游、农业体验、客家风情、休闲观光示范乡村。

3、进一步完善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单位、部门多,工作面广,为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实效,要强化人员配置,理顺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抽调专门人员集中办公,确保办公所需经费,充分发挥领导机构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新形势下,必须从社会整体视野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全方位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多维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培育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民。长期以来,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等其他领域的建设,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抓文化建设的站位还不够高。还没有完全把文化发展放在事关党的政策方针宣传落地、事关和谐稳定的高度去认识,阵地意识还不够,忽视了文化对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和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失信、无理闹访等现象,都反映出精神缺失导致底线思维的缺失。二是抓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强。过去一段时期内,对文化建设过多注重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投入,工作存在表面化的问题,在优秀文化传承、群众文活动开展、历史文化挖掘、文化产业培育等方面存在短板。三是基层抓文化建设的人才比较短缺。基层普遍缺少专业的文化人才,即便有人也是身兼数职,基层对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和安排,镇村文化活动基本都是爱好者组织的自娱自乐。

针对问题不足,近年来,xx 市按照潍坊市委、市政府“四个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全域统筹、全民参与、全程创新、全面发展,努力补齐“文化名市”建设短板,取得了良好成效,先后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省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乡村文明行动”省级示范县,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

一、坚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阵地。分级确定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形成了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纽带、村文化大院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城区以 500 米为服务半径,建设了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化场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投资 6300 万元建成了城市书房,在全省率先创新了“你读书,我买单”线上线下活动,广受群众欢迎,“书屋跟着农民走”经验在全国推广。镇村全部建起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连续两年每年选取 100 个村,市里出资配备文体设施,全市共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102 处。为弥补文化人才不足的问题,组建了“公益艺术培训联盟”和 1000 余支各类文艺队伍,今年以来,免费培训文艺爱好者 2 万多人次;组织举办了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和十大文化节会活动,目前已举办农圣文化节、千场公益巡演等主题活动 1000 多场次,一村一年一场戏、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全覆盖。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精神引领作用,以先进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群众、塑造群众。突出正面引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依托广播喇叭村村响设立了遍布城乡、全年不断的学习“空中课堂”,每天定时播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栏目;依托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成立乡村“讲习所”1000 余处,不断巩固乡村意识形态阵地。成立了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制定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文明振兴工作方案,组建了 230 人的传统文化志愿讲师团,开展了千名传统文化辅导员培训,编印了《孝德教育读本》,先后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阐释、巡讲活动 3000 余场次,受益群众 110 余万人次,该中心组织的婚姻家庭志愿者去年共接待要求离婚的夫妇 2145 对,劝和 708 对,劝和率 33%,全市离婚率 17 年来首次出现回落。立足农村“熟人社会”实际,发挥老教师、退休回村人员在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感动 xx 人物”“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在群众身边树典型、立标杆,让好人好事“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有 2 人成为全国道德模范,5 人成为省道德模范,19 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风气日益浓厚。

三、坚持文明创建与民生实事统筹实施,厚植乡村文化振兴的群众基础,让

文化发展、文明创建更富生命力。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围绕“离文明城市有多远”和“为创城献一计”两大主题,在各类媒体开辟“文明在行动”“文明创建在 xx”等专栏 12 个,先后征集梳理了 1700 多个群众身边的问题,把文明创建与民生事业改善紧密结合,市财政投入 20 多亿元,先后实施“中心城区五年提升”“两馆一中心”、铁路公园建设、城区道路畅通、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了天然气“镇村通”、农村改厕等基础设施项目,基本实现城乡公交和供水、污水处理一体化,农村主要道路硬化、绿化覆盖全域;大气整治、河流修复、固废整治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PM2.5 浓度三年下降 36%,空气优良天数比同期增加 59 天;开工建设东城高中、世纪凤华等教育重点工程,在全省率先实行镇村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整合并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困难救助、基础养老标准逐年增长。文明创建得到了群众的热切呼应,全市志愿者从三年前的 7 万人增长到 17 万人,去年以全国县级第 5 名的成绩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四、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提升,大力推进文化挖掘、交流、传播和文化市场繁荣,激发文化发展持续恒久的内生动力。实施了历史人物“回家”行动,组织启动了农圣、文圣、斟灌古国、呙宋台遗址、边线王遗址、纪国故城等20 多处历史文化名人、遗迹的标注修复工程,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4 项,28 项列入潍坊市级名录,6 项列入省级名录,1 项列入国家名录。全面繁荣文艺创作,市财政出资 1000 万元设立了“圣都文化奖”,连续五年实施重点文艺创作立项资助制度,资助的现代吕剧《百姓书记》获第十四届文华大奖,电影《王伯祥》获第九届“泰山文艺奖”,《中华农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研究丛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形成了群众文艺创作的“小高潮”。全面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点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市软件园,引进文化创意企业 100 多家,环球软件公司登陆新三板,潍坊科苑数字科技获评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乡村文化龙头企业发展到 50 多家,带动群众人均增收 2800 多元。

几点思考:

一要把乡村文化振兴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谋划实施,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用文化凝聚人心。文化特别是先进文化、主流思想在净化社会风气和凝

聚人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根本支撑。应充分借助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的机遇,把乡村文化振兴与农村综合治理、法治文化普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农村“三清”结合起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扫清障碍。

二要破除立竿见影、朝思夕成的认识短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像抓项目一样抓文化建设。能否在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文化认识的深刻程度。纵观先进地区在抓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力度非常大,xx“八八战略”其中之一就是建设文化强省,xx 张家港市是全国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也是全国第一个县级文明城市,他们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抓文化建设,这是一条重要经验。在推进“四个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文化名市的位置,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

上一篇:创新项目结题下一篇:安全生产宣传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