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2024-07-01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精选8篇)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第1篇

组织职能案例

案例1:一封辞职信

尊敬的钟院长:

您好!

我叫李玲,是医院内科的护士长,我当护士长已经有半年了,但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工作了,我实在干不下去了。我有两个上司,他们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自己布置的事情。然而我只是一个凡人,没有分身术,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适应这样的工作要求,但看来我还是失败了,让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昨天早上 8:00,我刚到办公室,医院的主任护士叫住我,告诉我她下午要在董事会上作汇报,现急需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让我 10:00 前务必完成。而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分钟以后,我的直接主管,基层护士监督员王华走进来突然质问我为什么不见我的两位护士上班。我告诉她外科李主任因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从我这要走了她们两位借用一下,尽管我表示反对,但李主任坚持说只能这么办。王华听完我的解释,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回到内科来,并告诉我一个小时以后,他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事办好了!像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每天都要发生好几次。

这样的工作我实在无法胜任,特向您辞职,请批准!

李玲2009、5、20

【问题】

1.案例中李玲所在的这家医院在组织结构的运行上合理吗?为什么?

2.要避免案例中的这种结局,谈谈你的建议。

案例2:宏伟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组织结构

宏伟建筑设计院是一所甲级设计院,专门从事工业、民用建筑的设计、预算、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土建勘察和施工监理。目前,该院下设有建筑设计室、结构设计室、设备设计室、岩土勘察设计室、技术室以及行政、财务办公室等部门,共有员工200余人,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企业化管理单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崔院长为法人代表。

宏伟设计院曾是当地唯一的以民用建筑设计为主的市甲级建筑设计院,人员素质高、专业水平堪称一流。在基建纷纷上马建筑市场火热的时期,它几乎垄断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所有大型建筑项目。员工的收入高,相互之间的协作愉快,整个设计院充满了活跃向上的气氛。

然而,市场经济下,由于基建下马,设计院的任务急骤减少。由于大型土建项目基本没有了,只有一些类似于住宅、办公楼这样的中小型项目,设计院的优势基本上发挥不出来。在当地存在着十几家大多数为乙级、丙级的中小型设计院和设计事务所,它们虽然没有资格从事大型项目的设计,但在中小项目的竞争上却具备相当的实力。市场竞争日渐激励,各设计院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压低取费标准,这样,小的设计院因自身费用低、灵活度大反而占据了优势。宏伟院却未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还一味依仗着技术力量强这张王牌坐等活源上门,很少主动去揽活,结果是设计任务渐渐消失,经济效益直线下滑,职工的工作热情消失。单位又因外欠款收不回,各种费用又高,入不敷出。设计院原本和气的各科室之间也变得矛盾重重。

1994年以前,宏伟的设计室分为四个综合设计室,每个室都配备了各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实力相当,各科室可以独立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四个室之间比效益、比速度、比技术水平,竞争气氛强烈。现今,院长却常常为分配任务时遇到的问题而焦头烂额。有一次,院里有两个项目,其中一个是三层框架结构的大型商场,另外一个是工厂的厂房。当时,设计一室和四室都有工程,崔院长决定把两个工程分派给二、三室,结果,二、三室的主任为争抢大型商场这个项目而争得面红耳赤。因为三层框架结构的大型项目虽然面积大,但结构非常规整、简单,可充分利用计算机出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便可完成设计任务,收取的设计费很高,用土话说是个“大肥活儿”。相比之下,厂房的设计工艺要求很高,结构复杂,修改返工的情况时有发生,工期拖得也相对较长,收取的设计费又低,真可谓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领导层决定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经开会讨论并听取群众意见,决定将综合设计室改为专业设计室,划分为建筑设计室、结构设计室、设备设计室、岩土设计室和技术室五个专业室,设计任务由各室主任在室内分配协调,确定设计人员。

这样,每次的工程任务先下到建筑设计室,由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做方案,然后画出条件图发给结构、水暖和电气专业,各专业设计人员再碰头提出各自设计时需要的条件,以便相互之间能协调统一,工程须按预先定好的日期设计完成。一天,结构室的陈主任气冲冲地找到崔院长诉苦。原来,某工程预先定好一个月后出完全图,可建筑方案刚刚定完,施工条件图却迟未发下来。结构设计的计算量与出图量都很大,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即使加班加点抢进度完成,设计质量也难保证,结构设计一旦出现问题,便容易发生大事故。但因为不在一个科室,又没办法催。建筑室主任也觉得很难办,由于甲方的要求高,又是外行,想法也变来变去,致使建筑方案改了多次,搞建筑的刘工抱怨道“这外甲方真难侍候!”最后总算是在崔院长的敦促下建筑专业的条件图发到了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手中。在设计过程中,搞结构专业的张工与刘工因为几个梁和柱的尺寸和位置争论不休,刘工埋怨张工把梁、柱的尺寸设计的过大,有些梁设计的位置不当,影响了建筑的造型和空间感觉;张工怪刘工做建筑方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结构专业的设计要求,因而结构设计很难达到令建筑满意的标准。这时搞水暖设计的小宁又来找到刘工和张工,说建筑与结构的设计方案不利于水暖设备的安装,局部管线位置也很难确定,但三人经过仔细研究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可谁知,等到各专业全部出完全图会签时才发现,小宁设计的管线需在墙、梁上开的洞口有些未能通知张工和刘工,刘工在画建筑施工图时发现条件图中所做的修改有些也未能及时通知另外几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结果每个专业都需要返工,特别是结构得重新上机计算,图纸的改动量非常大,令张工和陈主任非常生气,崔院长也为此事非常恼火。分配奖金时按既定比例分大家都有意见,尤其是张工,觉得自己出图量最多,返工量又特别大,又是别的专业造成的,理所应当提高比例,可刘工和小宁以及搞电气专业的小王觉得张工返工自己也有责任,不能全怪别人,结果几个人闹得都很别扭。最后,院长决定比原定的不变,院里再拿出额外一部分钱作为返工费按返工大小分给各设计人员,几个人才觉得平衡了,但相互之间总觉得有些尴尬。

眼下,崔院长为宏伟院的前途伤透了脑筋,整个外部的大环境形势十分不利,内部又纷争四起。如果你处在院长的位置,你将会做什么?

分析讨论题:

1、请根据文中的描述绘制出宏伟设计院改革前后的组织结构。

2、如果你是院长,你会采取何种组织结构?

案例3:谁拥有权力

王华明近来感到十分沮丧。一年半前,他获得某名牌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在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上,凭着他满腹经伦和出众的口才,他力挫群芳,荣幸地成为某大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员。由于其卓越的管理才华,一年后,他又被公司委以重任,出任该公司下属的一家面临困境的企业的厂长。当时,公司总经理及董事会希望王华明能重新整顿企业,使其扭亏为盈,并保证王华明拥有完成这些工作所需的权力。考虑到王华明年

轻,且肩负重任,公司还为他配备了一名高级顾问严高工(原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为其出谋划策。

然而,在担任厂长半年后,王华明开始怀疑自己能否控制住局势。他向办公室高主任抱怨道:“在我执行厂管理改革方案时,我要各部门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目标和工作程序,而严高工却认为,管理固然重要,但眼下第一位的还是抓生产、开拓市场。更糟糕的是他原来手下的主管人员居然也持有类似的想法,结果这些经集体讨论的管理措施执行受阻。倒是那些生产方面的事情推行起来十分顺利。

【问题】

1.王华明和严高工的权力各来源于何处?

2.严高工在实际工作中行使的是什么权力?你认为,严高工作为顾问应该行使什么样的职权?

3.这家下属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公司总经理助理,请就案例中该企业存在的问题向

总经理提出你的建议以改善现状?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第2篇

以乐百氏为例

乐百氏创立于1989年,在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何伯权等五个年轻人租用“乐百氏”商标开始创业。据乐百氏一位高层人员介绍,创业伊始,何伯权等与公司的每个员工都保持一种很深的交情,甚至同住同吃同玩,大家都感觉得到,乐百氏就是一个大家庭,“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公司的凝聚力很强。这时采用直线职能制这种架构模式,使乐百氏在创业初期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12年间,五位创始人不但使乐百氏从一个投资不足百万的乡镇小企业发展成中国饮料工业龙头企业,而且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品牌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

然而,随着乐百氏的壮大,原来的组织结构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此时,再按前面那位高层人士的话说,何伯权不可能再与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同吃同住,原来的领导方式发生了变化,起不到原有的作用。何伯权有些迷茫了。

特别自2000年3月与法国最大的食品饮料集团达能签订合作协议,并由达能控股后,直线职能制的弊端更加暴露无疑。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分公司都喜欢把精力放在水和乳酸奶这些好卖的产品上,其他如茶饮料那些不太成熟的产品就没人下功夫,这对新产品成熟非常不利。更糟糕的是,由于生产部门只对质量和成本负责,销售部门只对销售额和费用负责,各部门都不承担利润责任,其结果就变成了整个集团只有何伯权一个人对利润负责。

近几年来,乐百氏的销售额直线下降,有着50

年国际运作经验的达能 肯定不愿看到这种局面,因此,寻求变化势在必行,其中组织架构的改革就是为适应新形势的举措之一。

1.乐百氏的早期组织结构为什么是有效的,而后来却不适应了?

2.结合本案例,谈谈乐百氏组织结构变化的历程。

3.组织结构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系吗?为什么?

4.结合本案例讨论各种组织结构的适用性及特点?是否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组织结构?

5.你从组织机构改革的实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1、乐百氏的早期组织结构为什么是有效的,而后来却不适应了?

答:早期的组织结构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是绝大多数刚成型的企业的首选,之所以在早

期有效,是企业高层管理者能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传递到企业基层,作为高层管理者也能够有效的监管。当企业的发展目标正确,高层决策无误的情况下,企业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原来事必躬亲的高层管理者就必须抽身出来,把时间注重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战略决策。而这正是乐百氏的早期组织结构是有效的,而后来却不适应了的真实原因。

2.结合本案例,谈谈乐百氏组织结构变化的历程。答:从1989年创业到2001年8月,乐百氏一直都采取的直线职能制,按产、供、销分成几大部门,再由全国各分公司负责销售;从2001年8月到2002年3月,实施了产品事业部制,这在乐百氏历史上虽然实施的时间很短,但为现在实施区域事业部制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组织结构变革中的平稳过渡。

3.组织结构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系吗?为什么? 答:组织结构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关系。原因在于:组织结构确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确定直接决定了人们在工作中对与他人关系的处理心理与处理方式。组织结构也决定了人在组织系统的位置和定位,而这种位置和定位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自我的定位,包括责任的定位、利益的定位以及工作权限和方法的定位。

4.结合本案例讨论各种组织结构的适用性及特点?是否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组织结构?

答:案例可以看出来前期使用的直线制,后面事业部制.(产品和区域事业部)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事故案例,安全职能,数据库系统

0 引言

近年来,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导致煤矿企业灾害事故频发的危险因素极为广泛, 但主要是人、机、环境及管理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复杂综合体。加强安全管理, 强化安全意识, 有效预防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减少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和迫切任务[1]。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及煤矿安全生产实践可知, 人是事故致因的第一要素。要实现持续的安全生产, 必须解决人对事故的了解、认识和掌握问题。煤矿事故案例不仅能起到一般的安全警示作用, 还是一种蕴涵大量安全信息的防灾减灾重要资源。通过对这一资源的学习利用, 可以总结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将事故防治措施经验落实到生产实际中, 从而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和难点在于矿井生产管理者和操作者对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评估和整改。通过分析煤矿事故案例的安全职能, 建立煤矿事故档案, 对事故进行充分发掘利用, 是一种实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1 煤矿事故案例的安全管理职能

事故的发生往往暴露了安全系统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从中发现不足, 认识不足, 改正不足, 有利于设计者改进现有安全系统, 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除直接警示功能外, 煤矿事故案例的安全管理职能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 有利于加强人员的安全意识

单纯的理论安全教育和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事故案例却往往能够产生极强的震撼力, 给人以强烈的警示, 尤其是发生在本单位或职工身边的事故案例, 更能促进职工对煤矿灾害和事故的深刻认识。通过分析事故案例, 煤炭企业职工容易对事故的危害性产生深刻认识, 不知不觉中将事故经验应用于日常工作中, 提高对事故隐患的洞察力和分析处理能力, 提高自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2) 可促进安全管理者的决策和安全政策的落实

事故案例可提高煤矿安全管理者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处理问题的紧迫感。通过对相关事故发生原因、经过和结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研究, 安全管理者可掌握煤矿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保障矿井安全。另外, 事故案例分析的结果也暴露了安全管理环节的漏洞, 可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或规章制度, 使现场职工施工操作有章可循, 将事故消灭在萌芽阶段。

(3) 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重要参考

由于事故案例中记录了事故单位的事故发生原因、伤亡情况、处理过程、经验教训、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等方面的信息, 因此, 当煤矿企业发生事故后, 可利用事故案例数据库中收录的各种相关事故资料与抢险处理方案, 迅速找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类似的事故案例, 为抢险人员提供借鉴, 以采取更为及时有效的措施。

(4) 有助于对矿井危险性进行预测

通过挖掘煤矿事故案例数据库资源可以进行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 找出煤矿事故发生的共性原因, 为突出风险定量定性分析提供可靠数据, 依此进行矿井危险性的预测预报工作, 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有利于促使企业决策者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的大小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煤矿事故案例的教育功能解决了矿井管理层对安全投入的认识问题, 从意识环节影响了他们对安全投入的决策。更重要的是, 事故的教训与经验可以提高安全投入的针对性, 使企业做到有的放矢, 最大程度上发挥安全投入的效益。

(6) 有助于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理念的形成

安全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先进的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氛围。近年来, 我国越来越多的煤矿开始注重创新改革安全生产管理方法,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 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安全理念。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水平和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形成本质安全型矿井。事故安全教育在人员意识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推动了安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7) 促进新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学习研究, 技术人员可发现安全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后, 容易找到新的思路, 提出新的安全研究课题。比如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引发了矿井紧急避难仓技术装备的开发, 大大提高了发生事故时的人员生存率;计算机动态监测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了危险性预测工作的信息化、高效化、智能化, 提高了安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保障了煤矿安全生产。

2 煤矿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煤矿事故案例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凭借个人的精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案例,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方便查阅的事故案例数据库。传统的事故资料管理往往由本行业本单位进行调查与登记, 只能管理本单位的事故, 各单位之间难以进行事故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事故案例效用。且由于手工登记、检索方式效率低, 可维护性差, 严重制约了对事故案例的检索利用[2]。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对煤矿事故信息进行管理, 建立煤矿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 能够克服传统事故管理方法的缺点, 极大地提高煤矿事故资料的管理效率。

2.1 数据库系统工作流程

一个完备的数据库系统操作流程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查询和编辑三部分。用户登录是对用户的账号进行身份验证, 并分配相应的权限, 低权限只具备查询功能, 高权限则具有事故资料编辑功能[3]。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2 数据库系统功能

(1) 事故检索

每一个煤矿事故案例包括很多内容, 必须要对数据资料结构化, 即将其中能够描述案例特性的关键部分提取出来, 对所有的案例根据属性进行分类, 以方便存储及检索。煤矿事故案例主要取材于事故调查报告, 根据事故发生的要素, 每一条事故记录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字段内容:

① 事故的要素:事故原因, 发生经过, 事故结果;

② 事故的处理: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 处罚措施, 经验教训。

编写事故记录时应遵循实事求是、语言简练等原则。检索时应当能通过以上要素中的任意一个条件进行查阅, 在使用关键字查询时, 可以按照案例的相似程度进行排序, 利于精确查找。

(2) 事故编辑、录入

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自主学习功能, 即数据记录的更新维护, 保持数据的动态性和时效性, 因此, 事故案例数据库应当具备事故的重新编辑和录入新记录功能。事故案例的录入和编辑必须由具备足够权限的用户来完成, 以保证数据记录的可靠性。由于在实际中, 每个事故的资料并不能保证涵盖所有方面, 所以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要求必须录入事故名称、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事故经过、事故原因、死亡人数、经验总结等关键字段。

(3) 事故分析结果显示

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 按照日、月、年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以表格或统计图的方式展现统计结果。图2为该系统生成的2001—2007年间全国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柱状图。

2.3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根据煤矿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功能需求, 系统采用C/S构架, 客户端采用VB编程, 服务器端采用SQL数据库,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select…where条件查询语句和MSChart控件。系统包括客户端数据库和服务器数据库两部分。客户端数据库与远程服务器数据库在联网情况下可进行后台同步任务, 从而实现客户端数据库的自动更新。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

3 结论

(1) 煤矿事故案例是一种含有大量有用信息的重要资料, 有利于煤矿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从以往的事故中吸取教训, 熟知各类事故发生的规律, 明确预防事故的侧重点, 有效杜绝此类事故重复发生。用事故案例进行安全教育, 能有效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管理,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手段建立事故案例数据库, 可使传统复杂的事故检索变得轻而易举, 能在第一时间内获取同行业内的各种事故资料, 并能迅速找出与本单位实际情况相似的案例, 实现事故案例资料的高效管理。 (3) 事故案例数据库是被大量用户所共用的, 因此应及时更新和维护服务器数据库, 以保证客户端所访问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 煤矿事故案例数据库系统已在山西晋城寺河矿进行了安装试用, 得到了矿方的肯定。但该系统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利用功能尚不全面, 如无法智能提取事故处理措施、采用案例推理原理进行简单的危险性预测等。下一步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捷帆, 李文俊.中国煤矿事故暨专家点评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

[2]张友谊.煤矿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3]宇德明.开发事故数据库管理系统势在必行[J].太原机械学院学报, 1993 (2) :149-152.

台湾期刊行业组织的现状与职能 第4篇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第5篇

6月28日,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又一次站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席上。和前两年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相比,这份审计报告读来依然沉重—— 2005审计:四大问题引人注目

问题一:中央部门预算执行问题突出———违规金额90亿 手段更加隐蔽

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说“从今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看,以往存在的许多问题虽然得到纠正和改进,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手段更加隐蔽,有的部门利用职权通过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掩盖违法违规事实。”

在对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中,审计署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有的虚报多领预算资金,有的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还有的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26个部门违规转移挪用财政性资金10.75亿元。

案例:2003年至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决定,由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向所办的两家公司支付体育彩票发行费,用于彩票印制、发行,但支付的发行费超过实际需要。在扣除全部成本费用后,两公司获利高达5.58亿元。

———国土资源部、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违反规定擅自建设办公楼和培训中心。案例:2003年,民航总局所属空中交通管理局为回避审批,假借所办公司的名义,挪用资金2.1亿元购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银通大厦,然后又以年租金1350万元向该公司“租赁”此大厦作为办公楼

———截至2004年底,11个部门单位累计滞留闲置财政资金137亿元。

案例:2004年3月,科技部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科技专项资金76亿元,年初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的仅18亿元,占24%;12月25日以后拨付的资金达19亿元。

李金华说,这些现象反映出,部门预算管理还不够严格、规范;部门权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制约,制度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漏洞,使少数单位和个人得以利用资金分配和管理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责任追究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对已发现的问题有的整改不彻底。

问题二:教育医疗机构违规收费———高校乱收费 医院多收钱

一种进口的用于心脏手术的球囊,报关价仅为每个496元,一级代理商批发给二级代理商时达到3600元,二级代理商再转手卖给医院时骤升到7000元,两次倒手加价13倍多。

通过审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医疗医药等方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

———审计和调查18所中央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表明,违规和不规范收费仍然存在,基本建设负债增长较快,有些院校财务管理比较混乱。

李金华说:“从审计情况分析,部分高校在招生入学这一环节中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尤为严重。”

数据:2003年,这18所高校违规收费和不规范收费等共计8.68亿元,比上年增长32%,占当年全部收费的14.5%。截至2003年末,1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2%。

———审计和调查卫生部及北京市所属10家医院2003年度财务收支及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购销情况表明,主要存在四大问题:医药生产企业虚报成本,造成一些药价虚高;流通环节层层加价,牟取暴利;医院采购中收取回扣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医院违规收费,增加患者负担。

李金华说:“2003年,这10家医院平均每门诊人次收费307元,比上年增长

8.8%;每病床日平均收费1006元,比上年增长10.9%。”

数据:随机抽查10家医院2003年销售给患者的105种药品发现,因企业虚报其中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导致患者多负担1052万元,占医院实际收费3744万元的28%;抽查6类35种进口一次性医疗器械,最终卖给医院的价格平均为报关价的3.34倍;2001年以来,10家医院收取药品和医疗器械厂商等支付的各类折扣、回扣等约3亿元。审计抽查10家医院2003年至2004年8月的部分医疗收费项目,发现违规向患者多收费1127万元。

问题三:四大资产公司存在违规———涉及金额700亿 问题不容忽视

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进入审计视野。

据审计报告,截至2004年末,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累计处置不良资产6750亿元,处置进度为53.9%,累计回收现金1370亿元,现金回收率20.2%。此次审计共查出各类违规、管理不规范问题和案件线索金额715.49亿元,占审计抽查金额的13%。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违规剥离和收购不良资产。一些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在剥离和收购不良贷款过程中,审查把关不严,致使一些不符合剥离条件的贷款被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不仅造成相当一部分金融债权难以落实,而且由于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责任未予追究,掩盖了贷款过程中的一些违规问题和金融犯罪案件。这次审计共发现不良资产剥离环节违规和不规范问题169.18亿元。4家商业银行借剥离不良贷款之机,掩盖以前年度违规经营问题,转嫁经营损失21.21亿元。

案例:2000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要求广东省分行等发放3.28亿元贷款,用于置换其银城、银海、万利、北疆等4家投资基金形成的损失,然后将贷款本息作为不良资产剥离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广州、沈阳和哈尔滨办事处。

———违规低价处置不良资产;一些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违反程序、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的现象,致使部分资产被低价处置,造成国有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本次审计共发现资产处置过程中违规和不规范问题272.15亿元。主要表现在,评估、拍卖环节管理不严,走过场,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故意低价处置。

案例:2001年12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长沙办事处在处置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130

亩土地资产时,先收取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的价款,然后才进行评估、发布处置公告和举行拍卖会,而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是唯一的竞拍人。该土地的基准价为每亩34万元,拍卖评估价为每亩11.63万元,而实际成交价每亩仅5万元。南海裕东龙有限公司购买上述土地后,为取得抵押贷款重新委托评估,评估价为6523万元,是拍卖评估价的4倍多、拍卖成交价的10倍多。

———一些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混乱,违规挪用资产处置回收资金为职工谋利或公款私存,造成回收资金损失;对抵债资产管理不严,大量账外存放或违规自用。

案例: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西安办事处2001年以来,截留处置回收资金2093万元,并违规占用抵债土地,修建办公楼和职工住宅。审计发现,东方资产管理公司2000年至2003年共向财政部虚报职工人数3983人,造成财政部多拨付人员费用1.98亿元,其中仅工资就多拨1.33亿元。

问题四:10户中央企业———损益不实问题突出 决策失误损失严重2004年,受中组部、国资委委托,审计署对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10户中央企业原领导人员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这10户中央企业资产总额14221亿元,审计资金占51%。

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

———损益不实的问题较为突出。审计发现,有5户企业多计利润46亿元,主要是企业领导人考虑企业经营业绩或者为了完成上级的利润考核指标,人为少计成本费用造成的;5户企业少计利润30亿元,主要是多计成本费用造成的。有的企业弄虚作假,偷逃税款或骗取财政补贴。

案例:常州兰翔机械总厂通过虚报下岗职工人数,累计骗取中央财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110万元,占实际领取补助资金数额的35%。为取得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其8451万元金融债务的豁免,该厂法人代表擅自决策将100万元公款用于行贿,有关人员涉嫌犯罪。

———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较为严重。审计发现,10户企业对外投资、借款、担保等造成损失145亿元。主要是由于不按程序决策、违规决策和管理不善造成的。

案例:1997年8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民营企业———北京三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无力偿还2000万元借款的情况下,仍为其2000万元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因该公司已停业,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替它偿还银行贷款本息2226万元。以上借款、担保共形成损失4226万元。

职能制组织结构的案例 第6篇

一、营销战略

针对公司顾客的营销资源规划与配置,是在顾客心中创造一种福特汽车公司等同于高质量的印象。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创造了一种高质量、高燃料效率、产品具有吸引力的形象。福特汽车集团总裁Philip Benton把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资源规划与配置描述为:我们必须提供顾客想要的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在近几年里已经重新认识到,一个成功的汽车制造上应该持续地为顾客提供他们需要而且想要的产品,在价格上他们认为物有所值,产品要满足他们对安全性和质量的期望。我们的挑战就是超越顾客的期望,实际上是要创造顾客的热情。

1989年,美国市场上新汽车和卡车的销售量达1480万台,福特汽车公司占有22%的份额。由于日本竞争者的加入,美国制造商到1994年总共损失6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福特公司损失大约一个百分点。根据这条信息,福特汽车公司把重点放在了顾客的满意度上。为了从顾客那里取得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福特其产公司开展了一次规模宏大的问卷调查活动。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资源规划是由“最佳伙伴”计划所支持的。在这个计划下,福特全球范围内的雇员、分销商和供应商在保证质量水品和顾客满意度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制造和装配水平上,汽车工人联合会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在课堂中争优”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一起为继续加强质量改进而努力。福特为了质量目标,同供应商紧密合作。所有北美汽车联盟(NAAO的供应商必须在1990年1月1日前去的福特的优秀质量奖才能从事新的业务。2100多个供应点已经取得了优秀质量奖。

为确保高质量的顾客服务,福特在全国联合了一大批分销商和社区学院以制定一个两年的工作与学习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福特和Lincoln-Mercury的分销商提供高素质的初级服务技术人员。

二、财务战略

福特在经营汽车公司时就充分认识到流动资金的重要性。在公司调查研究中,证实了社会对T型车的需求,并且宜于产品销售,立即果断地投入资金进行生产。为了增强流动资金的周转,公司按照生产的需要,有计划的采购T型车的零部件,合理确定了采购批量和采购资金;采用流水线的总装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动资金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时间,减少加工工序和每个工序操作时间,已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仔细分析了市场消费水平,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两福特T型车售价为两三百美元,这样的价格对普通工人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而公司通过提高工人工资,增强了消费能力,以利于产品销售,及时收回货币资金。从公司在供产销三个阶段中所采取的举动来看,其目的都在于增强流动资金周转,从而使公司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20世纪初人们对流动资金利用的研究是远远不如现在的,然而福特敏锐地察觉到流动资金利用效果对公司的影响,积极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达到了用一定量的流动资金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并且使产品尽快销售出去的目的。

福特汽车公司是拥有雄厚资金且有着著名品牌的老公司。2000年,该公司第一季度盈利21亿美元,字啊次创下同期盈利的历史最高纪录。至此,福特汽车公司利润以保持连续16个季度的上升业绩。另外,该公司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和销售量也创新高,分别为430亿美元呢19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亿美元和10万辆。综合来看,公司流动资金的利用效果非常好,挖掘出了市场潜力,是利润达到历史新高。

三、制造战略

与福特汽车公司的营销资源规划及配置相伴的是在新设施和设备上进行投资。技术的开发和设施的现代化对福特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推动力。自1984年以来,公司已经花费了180多亿美元用于购置设备和特殊工具。通过采用自动化技术,福特已经削减了人工费用并提高了总体质量。

福特在许多方面也实行了项目管理思想。福特在布局上把他的新冲压和主体设备靠近装配设备。这种布置通过运用准时化生产的思想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也

通过进一步的自动化改善了质量。项目管理需要相互配合和沟通来按时完成工作并保持在预算之内。

四、人力资源战略

福特汽车公司致力于通过以物质和教育为内容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方案,从雇员那里得到支持。通过利润分享计划,公司引入了一套一每年利润为基础的奖金制度。这个计划鼓励员工更努力的工作已确保公司利润最大化。

福特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关于员工福利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下列选择:家庭或单个成年人的医疗保险、牙齿保健计划、一定情况下的眼睛保护等。为了确保业务运营有高素质的员工,福特为其雇员制订了一个继续教育计划。当一个雇员完成了与工作相关的大学水平或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课程,福特就为他们补偿学费和书本费。

1988年,字啊教育和自我发展活动中,注册人数超过了140000人,包括白领和蓝领雇员。自1985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2000多名高层经理人员参加了福特在底特律的“管理发展中心”的培训。

福特花费数百万美元开展了几个自我发展研讨班。这些研讨班的哲学理念就是:如果员工作为个人受到激励和对自己满意,那么他们就会有效的执行公司的战略。

五、研究发展战略

福特汽车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在汽车研发和技术创新方面就一直是领先者,并且这种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福特人。

福特汽车公司一直致力于环保领域新型汽车的研发,并成为全球最大的替代燃料汽车生产商。

福特汽车公司将环保技术用于所生产的汽车上,其所有的运动型多功能车,皮卡和福特稳达微型厢式车都已达到了低排放汽车的标准。

福特汽车公司同时还在探索减少尾气甚至无尾气排放的新技术,开发出了各种新型环保车。早在1998年,福特汽车公司就推出了燃料电池概念车P2000FCV。福特下一款燃料电车汽车是以全球畅销车福克斯为原型车的燃料电池车,采用直接供氢气系统。2000年,在第十三届世界氢能大会上福特汽车公司被授予奖励,以表彰其在氢动力汽车的研究及商业化开发发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年,福特开发出了全球唯一的一个全系列环保品牌电动汽车。其电机由车载蓄电池供电。这款两座的城市用电动汽车不仅代表了一种新的机动车理念,而且是一种十分具有个性的城市用车,小巧身材开创了城市交通的环保新时代。

福特汽车研发的可代用燃料汽车的品种包括使用丙烷、天然气、电力以及汽油与乙醇混合燃料的汽车。

案例讨论题:

政府职能转变案例分析 第7篇

案例:

高碑店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东部,素有长安街东第一乡的美誉。上世纪70年代末以前,高碑店乡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是北京的蔬菜供应地之一。80年代后期,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迅速发展。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北京整体规划调整和城市建设东移,该乡城市化进程加快,使这里成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人民政府和地区办事处两套体制并存,成为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行政管理模式。随着大量国家和市级重点工程的实施,大量农民土地被征占,产业发展空间被挤占,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高碑店乡成为北京集体上访第一乡。近年来,高碑店乡不仅解决了大量社会矛盾,而且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区域整体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进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与社会和谐良性轨道。分析:

高碑店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从一个“叫农村无农业,称农民无土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乡,转变为北京的“十富乡镇”和“最美丽乡村”,从一个“上访大户”转变为和谐乡村,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即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真正将工作重心转向民生,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举措。

上级政府将土地征用、出让给其他用地者以后,给城乡结合部留下了大量问题,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基本生存保障、征地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和不满等等,只能由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来解决。在城乡结合部,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职能如果不进行真正转变,继续以招商引资和追求GDP为中心,只会加剧这些区域的不稳定。高碑店乡在严峻的形势下,变被动为主动,花大力气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就业、培育与城市接轨的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立社会矛盾预警和调处机制等等。将政府职能转变落到了实处。

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高碑店乡的地方政府召集当地村民把散落在街巷、居民内的几十家销售制作古家具户组织起来,培育出北京市特色商业街——高碑店古典家具一条街。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产业项目,完成了传媒产业一期项目和时尚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充分体现了该乡的富民工作目

标,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该乡通过实施“千人就业行动计划”、“双六百工程”,就业保障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6000多人通过就业指导,获得稳定的岗位,4000多名农转工自谋职业人员通过学习获得技能证书,500多名农转工自谋人源通过劳务派遣组织和社区灵活就业得到了就业保险援助。当地政府支持成立的“爱心超市”,基层残疾人俱乐部,康复工作站,积极解决全乡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政府还将城乡结合部纳入城市统一的基础设施及社保、养老、医疗体系,消除城乡分治。也就是说,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原住民的社会保障、养老保障等,应该作为公共服务由政府财政统一支付,让城乡结合部原住民享有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奉天商会的组织机构和职能 第8篇

一、会长

会长是商会组织的领导核心。清末颁布的《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规定,商会设立总理1名、协理1名(清末所谓的商会总理和协理,即商会会长和副会长)。北洋政府1916年颁布的《商会法》规定“,商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1人”,由会董投票选举通过之后“,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或地方行政长官报告农商部”,任期为2年[3]。

实际上,商会会长只有“才、地、资、望”都具备的人才能当选。所谓“才”,即才品,指那些首创商业、成效卓著并于事理无不合者。所谓“地”,即地位,指行号巨东或经理人,每年贸易往来为一方巨擘者。所谓“资”,即资格,指于该处地方设肆经商已历五年以上,并年届三旬者。所谓“望”,即名望,即为各商推重居多者[4]。

因此,商会会长一般不仅要有经济实力,而且要有一定的德行威望,同时有一个隐性的要求就是要熟悉官场的生活和惯例,以便于与官方密切来往,担负起“通官商之邮”的职责,成为官府与民间商人联系的中介。所以担任商会会长的多为银号经理、大商号的股东或本身即为官方人物。比如,辛亥革命前担任过奉天商务总会会长和副会长的主要有:天河东丝房经理田子超,宝和堂经理甘益堂,官方推荐的幕僚人物沈清河,沈阳马车铁道公司经理赵国廷,银号经理杨化霖,翰林出身的奉天官银号总办孙鼎臣,裕民银号经理梁维宣,商业银号经理崔立瀛等[5]165。

按照《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的规定,商会的总理、协理有“保商振商之责,故凡商人不能申诉各事,该总协理宜体察属实,与该地方衙门代为秉公申诉,如不得直或权力有所不及,应即体察本部核办”;此外还要报告该地“商务盛衰、出口多寡、有无新出种植制造各商品”[4]。

进入民国以后,东北政权长期由奉系军阀把持,商会的会长们与军方的来往十分密切,军方所需的武器、粮秣、营地建设物资往往也向商会摊派。商会会长一方面不敢得罪军方,另一方面要尽量考虑商人利益、减少外界需求,如此更要求商会的会长必须有一定的政治实力和应变能力。总体来说,当选的会长一般都能真正为商人利益着想,但也有个别的会长利用调整军需品、代征税之机而中饱私囊,激起商户不满。

二、会董和会员

会董属于商会组织的领导层,是商会事务的参议决策者,并负责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清末《奏定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规定:总商会设会董20—50名,分会设会董10—30名。北洋政府的《商会法》规定:总商会设“会董30—60人、分会会董15—30人”[3]。会董由会员投票选举产生,实际上多为当地商界有一定财力和影响的商人才能当选;在会董中推选产生的特别董事,大多是富有资历或工商业学术经验者。

会员是商会的组织基础。南京政府1928年颁布的《商会法》规定:本地区独立经营的商业者及其经理人即可入会;但是“褫夺公权者、受破产之宣告确定后尚未撤销者、有精神病者”不得成为商会会员[3]。会员分“公会会员”和“商店会员”两种,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分别通过其代表出席商会活动。其中:公会会员代表由各同业公会中选出1名,雇用人数超15名,可增选1人,其代表人数最多不得超过21人;商店会员由没有同业工会组织的商店各选1名,雇用人数超过15名便可增选1名,最多不得超过3人[3]。

商会会员要及时交纳会费。奉天商会对会员征收会费的办法是:根据资本金额及营业状况将其分成20个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分别征收会费。会费等级由董事会确定,如果会员对被确定的等级有异议,可以向商会全体大会提出申诉。以1930年奉天市商会的会费征收情况为例:会费金额最高的为每月16元,最低的为每月0.1元;其中每月交纳会费1元以下的会员有8215户,约占总会员数(9,112) 的90.15%,月交纳会费达3343元,占月会费总额的42.5%。这种会费征收办法避免了会员交费一刀切的现象,照顾了中小商户的承受能力。同时,尽管小商户会费相对较低,但由于入会商户较多,所以其在会费交纳方面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更为重要的是,奉天商会的会费征收办法降低了商会组织对少数大型会员企业的依赖,有利于保持其在市场中介过程中的独立性,也有利于扩大中小会员的基础。

三、秘书处

秘书处(或理事处)是会长和会董之下的常设组织机构,一般下设总务科和商务科。以奉天市商会为例,总务科之下设有庶务股、文书股,分别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和文书处理;商务科之下设有会计股、保险股、调查股和农商贷款整理部,负责履行商会的一般职能。也有地方商会在理事处之下不设总务科和商务科的情况,如营口市商会的理事处下不分设科,而直辖有总务股、文牍股、会计股、调查股、庶务股、收发股,通过这些机构进行商会的日常事务管理和发挥一般职能。

四、商事公断处

奉天商会依《商会法》中“凡华商遇有纠葛,可赴会告知总理,定期邀集各董秉公理论,以众公断”的规定[6],设立了商事公断处,在会长直接领导下专门受理商事纠纷。

商事公断处内设处长1人,评议员与调查员若干人。商事公断处行使司法职能,主要负责判定和处理各类商务纠纷案件,诸如欠债不还、坑蒙拐骗、不守行规、违反商约、店主逃亡、不履行合同、商行倒闭等皆可到此申诉审理;有时候也受法院委托,进行动产或不动产的鉴定调查。商户遇有纠纷上诉公断处,公断处先派调查员进行调查,然后由评议员公议,最后由处长负责在文书上签字定夺。在这个机构下,工商业者相互间许多原本需要经过官府诉讼解决的争端和纠纷,在商会内部就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和公平说理的办法加以解决,因此多数已无需向衙门起诉,而且请求商会调解也可免除官府勒索。公断处的调节审定一般能够坚持公平的原则,即使纠纷双方不服判定而诉诸法律,法庭基本上也是根据商事公断处的意见进行裁决。

五、其他机构

奉天商会在会长的直接管辖下设商业讲习所,所长由会长兼任,内设主任一人,学员由各商号推荐,主要职能和业务是向商人传授先进的商业知识和商业技能。商业讲习所为奉天省培养了一批有先进知识技能的工商业人才,如安东(丹东)地区在日本侵略东北前就有八百余名学员毕业。

奉天商会还设有消防队、商团等附属组织。消防队除负责消防灭火外,有时也代行警察职责,负责维持社会治安。商团由商会出资设立,是用以“防御内匪,保全生命财产,维持公安”的组织[7]126。商团的领导多为有声望的商董,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比较密切。从总体来说,商团对保卫商人财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对维持社会治安也有所贡献。

商会有时也根据具体需要临时设立一些机构,如营口商会的炉银整理委员会和东记债案整理会,就是为了整顿炉银和防止由于工商业的破产引起金融危机而设立。当时营口的东记银号倒闭后,许多商户的存银无法取出,营口商会出面接管了该银号的全部债权债务,避免了当地的商业动荡[8]4。

上一篇:档案局档案数字化下一篇:良种补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