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2024-08-21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精选8篇)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1篇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笔者以一名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角,探讨了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目前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在实践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科学认识,以期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更好的效应。

[关 健 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因分析对策

近几年,我国在对以往教育观念思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素质教育在我区也正在迅速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引起我们认真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在初中,学习竞争已十分激烈,一听说考试,学生心里就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恢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尤为突出。“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高中,哪有脸见人”,“我的学习是不断努力着,但考试后的成绩总是不理想,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出现。

2、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于是就精神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心。尤其一些学困生更是对学业、前途、未来不再抱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变得抑郁。

3、人际关系不协调,敏感。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里听音乐”,自 1

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忽略了人际交往,以至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和别人多谈”,“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我感到孤独、寂寞”等。

4、“逆反心理”现象突出。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相信这个,我非相信那个不可”等具体表现,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5、“早恋问题”的困扰。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发育逐渐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会感到“烦燥不安”,成绩开始下降,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造成目前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成因,主要有:

1、教育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至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完全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一部分老师和教育者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

2、教育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现在的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问题,并以标新立异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老生常谈”,而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依然在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对一些“不遵章守法”的学生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实在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以此为凭,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状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育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直接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

学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教育者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萌芽”,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3、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要么对子女过分保护,要么过分干涉他们,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前二者多是听话教育,分数教育,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后者则多是因家长工作忙,或家长工作之余忙喝酒、赌博、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走向堕落。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4、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酒吧等。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校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学生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既然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就应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努力创设和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治疗。也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动技能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浓郁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励学生拼搏精神,整洁的校园设施可以规范学生心理行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

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家教知识,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水平,促使家长自觉地营造和睦,平等,民主的家庭心育环境,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与学校形式强大的教育合力。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村队生活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德育。

2、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可以请有关专家给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力。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又有所不同。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组织教师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积极与懈怠等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不成熟的特点。也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不可能整齐划一,但是这种差异不是消极的、有害的,而是可积极开发,充分利用的一种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教师不应忽略这一点,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切忌轻易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要为人师表,以满腔的热情感动学生,要有敬业精神,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朋友,这样才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形式采取多样化,以满足学生来自各方面的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自学积累心理学的知识与经验,逐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开展宣传、广播、公告、板报等最后达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学习方法、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2)力争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到学校教育、学科教育、班主任教育、年级段教育等各项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找出学生问题存在的根源,挖掘和开发其潜能。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或矛盾,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各科教师都要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S].2002.9

[2] 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教育研究[J].2002.(7)

[3] 张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M].2000.11

[4]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S].1999.8

[5] 高飞,叶少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M].2001.4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2篇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一阶段的青少年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而目前,随着社会多元价值的冲击、升学等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中学生的心理上也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针对此,笔者基于现有资料,结合对某中学201名中学生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对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相关问题解决起到一定意义。

一、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特点

1.常见心理问题比较集中

根据调查结果,并参考现有资料可以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处于可以调控的范围,严重的心理障碍比例较小,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集中。总体看,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敌对、学习压力及感情方面的问题相对突出。从“SCL-90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测查结果看,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方面的因子分较高;学习压力方面的因子分数也相对较高。所以说,中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种类不复杂,总体表现相对集中。

2.症状表现比较集中

当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症状表现也比较集中。学习方面出现学习障碍、厌学、逃学、注意力不集中、畏考等;人际交往则表现为孤僻、自闭、冷漠、退缩等;情绪方面主要出现焦虑、抑郁、敏感、甚至强迫等消极体验。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自我认知的偏差

自我认知的偏差是指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他人和事物事件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年龄尚小,阅历不足,在自我认知上会表现出一定的偏差。这是中学生年龄阶段比较常见心理特点,但这种偏差一旦表现出盲目性和极端性,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调查表明,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较低,盲目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满足占相当大的比例,部分中学生对自己没有肯定的评价,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另一个极端则是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任何缺点等。所以在我认知还十分不成熟的情况下,面对学业压力及现实落差,中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就会产生更大的偏差,以至于心理问题的出现。

2.教育体制的弊端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升学是中学教育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学校和家长过分追求高分和升学率,对中学生的期望值很高。为了证明自己和满足父母的期望,中学生承担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普遍感到学习竞争激烈。而在尽力后仍然不能达到学校和家庭的期望时,他们的自责、焦虑、甚至自卑心理就自然产生,进而发展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3.社会的不良影响

目前信息畅通,中学生能够很容易接触到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和信息。而在心理和思想还未定型的情况下,社会充裕的信息给中学生发展提供充分资源的同时,也成了他们心理上动荡的素材。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时,在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下,他们会在道德上陷入了迷茫和误区,给心理问题的滋生造成可乘之机。

三、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社会方面

要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从宏观上来说,首先要全社会有一种良好的氛围,尤其对中学生要形成一种健康而宽容的态度。

社会有关部门应从根本上治理大众传媒中一些格调低下、腐化堕落的东西,创造一种健康的舆论和精神氛围,以减少对中学生意识和心理侵蚀的因素,以促使中学生健康成长。在改变对中学生态度方面,应该改变目前对中学只有升学要求、而且要求过高的态度;客观认识中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全面发展的人的意义以及人各有所长的客观现实,改变对中学生考试一票否决制的现状,以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态和情感。

2.学校方面

目前形势下,完全去除中学生来自教育的压力,有些不现实;而且,中学生本身处于心理上容易产生各种烦恼的年龄阶段。所以,要使中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需要做到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学校良好的心理疏导。

3.家庭方面

就中学生来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榜样,也是家庭心理功能实现的关键成员;作为家长,如果能够切实关心子女的身心成长状况,能够合理地解决家庭的矛盾和冲突,能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要求,能在子女遇到烦恼和成长的问题时,及时平等地沟通交流,能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宽容的家庭氛围,就能为中学生成才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即实现了家庭的心理保护功能。提倡家庭的心理保护功能在我国很有现实意义,我国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多数学校未形成规模,这种情况下,家庭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所起的作用即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庭。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讲,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就是唤醒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将外界给予的任务变成自己感觉到的责任,将被动学习和生活变成主动学习和生活。也只有在责任感唤起的基础上,才能培养起中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真正实现心理健康。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责任感的唤醒来达到主动的学习和生活,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培养起正确认识自我和现实的素质,培养起悦纳自我的心态;再者,通过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使学生能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和谐与人相处,能从大局出发,以渐渐建立培养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较强的挫折应对能力,形成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以从根本上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3篇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防治厌学行为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矫治中学生的厌学症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 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父母不只是孩子生命的创造者, 同样也是孩子心灵的塑造者。家庭环境是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因此, 孩子厌学是对家长某些不恰当行为的一种反应。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 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现在的初中生的家长大多是在高考制度改革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经历或感悟到知识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所以当自己的孩子刚刚学会学习的时候, 就灌输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从他们呀呀学语开始就把他们困于方寸之室, 学拼音颂古诗;入学以后, 今天补英语, 明天攻理化, 节假日学钢琴, 寒暑假练字;进入初中以后, 因为要面临着考取重点高中的压力, 孩子们每天都在学、学、学……

一、家庭因素造成初中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 家长的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不合而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他们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学习天赋条件, 对待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提出过高的要求。一些初中生在小学时成绩较好 (有些好成绩是父母“看”出来的) , 父母就理想化地认为中学成绩应该好上加好。而事实上, 中学的学习内容增多, 难度加大, 分数降低本属正常之事, 但家长的过高期望会使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人为地把子女的学习与痛苦体验联系起来,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那种期望值的时候, 就会放弃努力, 产生厌学心理, 严重的会出现较明显的厌学现象, 对学习失去兴趣, 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应付家长对自己的要求。

有些父母过低地估计了自己孩子的实力, 对他们没有较高的期望, 得过且过, 不积极鼓励孩子认真准备, 刻苦学习。而孩子在清楚地知道父母对他要求不高时, 便会顺水推舟, 不作更大的努力, 久而久之, 学生就没有学习主动性, 渐渐厌烦学习。

2. 家庭富有带来的负效应

由于家庭的富有, 住宅条件、交通、通讯工具等的现代化, 外加独生子女自我感觉优越性, 等等, 不少初中生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习惯, 因此对学习知识技能的劳心劳力且枯燥单调的生活, 自然就有一种畏惧感。

3. 家长严重的功利意识带来的负效应

功利意识表现在:一是虚荣心驱使, 拼命要求自己的子女争气, 事事要比同事、邻居的孩子强, 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二是强化子女大人意识, 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 将来考一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 毕业后找一份高薪的工作。事实上, 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 子女们往往不买帐, 反而会变得麻木不仁, 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4. 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认为迁就孩子, 让其自由发展, 可以使孩子变得独立而有上进心。但事实恰恰相反, 不受限制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 没有上进的动力, 有的是依赖和懒惰。他们不知如何为自己确立目标, 并按照目标所规定的原则去做事, 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5. 家长不关心孩子带来的负效应

有些父母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务, 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既不督促又不检查, 任其发展, 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 他们就大发雷霆, 非打即骂, 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了好成绩, 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 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无能为力, 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 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6. 家庭关系不和带来的负效应

有的初中生还受到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事重重而无力顾及功课, 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 使学生情感孤独, 缺乏温暖, 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件辛苦的事, 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 很少有孩子会一心钻到学习中去以忘却家庭的烦扰, 大多数孩子会从其他渠道上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 从而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在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好几个这种情况的学生。如小阳, 父母感情不和, 家庭名存实亡, 母亲另住别处, 父亲每天深夜才回家, 两个大人都不顾孩子的学习和思想教育, 于是, 小阳每天回家就是看电视、打游戏, 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二、预防初中学生厌学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 根苗茁壮, 才能枝叶茂盛, 开花结果。”尽管社会和学校已经为防治厌学现象做了很大的努力, 但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防治子女厌学情绪的重要保证。面对孩子的厌学, 家长们该如何防治呢?

1. 正确估计子女的学习能力

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往往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家长首先应冷静分析自己子女的天赋条件, 事实上“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家长应努力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长要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 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等, 把握其“最近发展区”,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 为孩子规定的目标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之内, 使孩子乐于努力达到目标。

2. 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

家长应做到言传身教, 与孩子共同学习, 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据调查分析, 有的学生厌学与家长的不爱求知有关, 这些家长应转变思想, 认真多学点知识, 可以学孩子的功课或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新的理念, 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和水平。家长是镜子, 其一举一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首先要持续更新、获取知识和经验, 给孩子作出学习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无形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多会在子女身上有所体现。父母乐学好学, 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 自然乐学上进。

3. 教育方法要与时俱进

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切忌简单、粗暴, 动辄棍棒相加, 以平等的方式和子女多交流、多沟通, 了解其思想动态, 给予及时的关心、指导。因为这个时期中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逆反心理较强, 如果家长采用简单粗暴地处理方式, 则不仅不能很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将矛盾激化, 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更不能达到消除孩子厌学心理的目的。

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 及时给予肯定, 使孩子有成功的感受, 逐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父母的鼓励、理解和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要经常与教师沟通, 全面关心孩子的健康发展, 使孩子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不要求学生做得最好, 但要求其能做得更好。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 需要家长循循善诱, 耐心指点, 要讲究引导方法, 这样不良行为才能得以纠正。

4.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为子女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 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孩子心灵的创伤。据专家的研究发现, 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也是最强烈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与子女接触, 尽可能多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平时也尽可能主动与学校联系, 交流子女学习生活情况, 把握子女成长发展脉博。让子女感觉到家的可爱, 父母的可效可敬, 从而增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是内外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依靠学生、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互相配合, 综合治理。家长不要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而应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 给他们以更多的信心, 这样才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

摘要: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 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不仅要受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以及它的精髓之处, 学校教育似乎永远也替代不了。在基础教育阶段, 特别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 这其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家庭教育。本文从家庭教育方式入手, 分析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以使学生得以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厌学,家庭教育,心理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赖志奎主编.现代教育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6.

[2]缪仁贤.21世纪家庭教育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顾晓鸣.五大现代家庭教育观 (理念与现实冲突) .

[4]黄荣光.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

[5]梅明平.如何实现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

[6]中学生家庭教育.杭州第一家庭教育网.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4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0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49

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际关系和耐挫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然而,从当前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家长、教师的高期望值与激烈的升学竞争,让学生倍感压力,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和考试焦虑;人际交往上,对教师不理解,与同学不融洽;情感上,单恋、早恋的现象时有发生。凡此种种,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损害。教师必须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虽然身心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阅历浅、知识薄、经验少,他们的各方面还不成熟,一旦遇到困难和疑惑,就会产生抵触、反抗等情绪,形成心理障碍。不止于此,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不愿别人把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教师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这个度,就会使他们产生偏激情绪,形成心理问题。

(二)家庭生活

在家庭生活中,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很重要。但实际上,很多家长在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是过分溺爱,无条件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就是非打即骂,一味苛责,很少甚至根本不会与子女进行必要的交流。另外,现在的初中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孤僻、不合群的情况较为严重,在人际交往上常常有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更有甚至还会出现因为同学关系紧张而患病、离家出走的情况。

(三)学校教育

长期以来,升学率一直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受此影响,很多学校及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提升升学率。然而,频繁的考试、超负荷的学习强度,常常让学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一旦成绩不理想,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感,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四)社会环境

经济的迅速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各种不良思潮的泛滥,使得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这种现象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反差,极易使学生出现信仰危机、诚信危机、价值观混乱现象,最终形成心理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学校引起重视,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学校一直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必须多渠道、全方位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花大力气,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建立心理咨询跟踪档案,同时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度过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教师转变观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导师,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除了要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首先,提高心理辅导技能。教师要利用教学空隙和闲暇时间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以敏锐的视角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知之甚少,经常出现迷茫和困惑。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课中利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指导,让他们学会尊重自己,学会为他们喝彩,正视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惑。再次,转变评价方式。教师要将评价标准放宽,在重视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评价。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或思想问题,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用爱心感化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帮助学生调整好心理状态,从而使学生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

(三)家庭做好榜样,营造融洽的生活氛围

与学校相比,家庭对学生的重要性更突出。因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父母是子女一生的老师。家长应当转变固有观念和教育方式,积极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常识,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子女的温饱外,还要做好他们的行为导师,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让他们能够在和谐、温馨、文明的家庭氛围中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比如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一旦发现子女的心理变化,就及时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思想沟通,促使子女心理健康发展。

(四)社会提供条件,构建宽松的整体环境

生活在社会上,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约束,初中生也不例外。除了学校与家庭外,轻松、愉快的社会环境也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人与自然的和谐,帮助他们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无论教师、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初中生积极参与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通过零距离感受时代的脉搏,体验交往中的情感,增强协作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初中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还能使部分内向、孤僻的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学会合作,增强他们合作意识,使部分较为自我的学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提高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结语

近年来,学校、家庭、社会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作为初中教师,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深入探究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采取多种方法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促使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

参考文献:

[1] 邓凯文.初中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7).

[2] 谢萍.初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4).

[3] 张效贞,张效忠,张效颜.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6(10).

[4] 张文斌.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2(24).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5篇

榆中县第九中学金平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进入21世纪后,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据调查表明,中小学中,有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自私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青少年(中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只有了解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在教育教 学中有意识地去预防和解决它。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呢?

社会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社会的思想垃圾、丑恶现象乘虚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色情、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文化市场,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等,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外,遍布城乡的网吧、台球厅等更是诱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温床。

家庭影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是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第一诱因。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里,长辈对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一方面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舍不得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又对他们期望值过高,过分地要求他们,强使他们接受超越幼小心灵承受力的教育。过度的溺爱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自私自利的恶习;过度高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此外,有的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学习和升学

目前,我国学生升学的学习负担太重:在学校里整天被束缚在冗长乏味的课程中,课外活动徒有虚名,回到家中还要埋头于做不完的作业中。看会电视都成了他们遥不可及的奢望。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习方法陈旧,既激不起学习兴趣,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而使不少青少年产生了疲劳心理,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记意力下降、情绪不安、烦燥。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心理健康。同时,学校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偏差,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学校教师,家长都围绕着考试转,频繁的考试,反复地排名,搞的青少年十分紧张。而且这种升学压力已波及到小学生,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小学生为了考上好初中,初中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高中又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都在为分数而超负荷运转。一旦考分低。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甚至打骂。所以每当考试,很多青少年便惶惶然,长此以往会诱发许多心理疾病。

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这时期,青少年生理上迅速发育,造成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及心理诸

因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致使青少年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片面性和主观性;青少年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带有冲动性,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最美好的时期,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我国历来在这方面的教育就相当薄弱。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更是少得可怜,即使有那么一点,也可能是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得来的,零零落落,很不健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现象。而对于这种悄悄到来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认识,不能及时地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渡过这个阶段,因此,他们不是采用消极封闭自己,使自己更加忧郁,就是采用大胆地欣赏追求异性,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早恋或非正常交往,导致心理疾病.致使这一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网络的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在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他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非法的不良的网站、网吧林立,一些肮脏的性、暴力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东西充斥网络,而这些又得不到有效控制。可青少年的分辨能力、自控能力都还很差,这就自然产生了许多令人忧心忡忡的现象。据有关调查,不良网络、网吧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杀手”。我们从相关的媒体的报道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因网络而引发的各种青少年犯罪、离家出走、失踪等问题的例子,而其中有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网络对我们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是无可抗拒的。再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离开电脑、离开网络是不可想象的。学生要上网查阅资料、娱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校内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上网欲望,学生就往校外跑,导致学生逃学比例的增加。这其中的种种现象、种种矛盾对青少年的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惧学、意志薄弱,不能承受挫折与困难,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会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出现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心理知识教育,心理训练和心理影响等途径,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予以启发帮助,以增进学生的认识水平,开发其潜在的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情感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我们的平日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任课老师要摒弃学生心理品德教育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认真研究与学科相关的心理品质教育方法。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各科老师要互通信息,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发现问题,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了解的方法可用心理问卷调查、观察、谈心等方法。可以将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情作为心理测试题来考察学生。如“当你和同学闹矛盾时你怎么办?”“当老师批评了你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当别人比你强时?你怎么办?”通过类似的问卷调查,就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情况。观察法、谈话法和交流法也很有效,通过教师用心观察,和学生推心置腹的谈话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搞清学生的心理问题之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三、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上,学校应与家庭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家访、家长联系册等与家长接触的机会,有针对性交换看法,制定目标,分工教育。学校还有必要开办家长学校,使家长了解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培养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缺陷家庭的孩子更要注意。

四、要设立心理咨询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选聘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采取面谈和书信等方式,同有心理需要的学生建立沟通渠道,使他们可以倾诉心理的苦衷,解除心理负担,释放学习、生活、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带来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定期进行一些心理常识的介绍、讲座使那些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打消顾虑,勇敢地面对自己心理的压力,健康的成长。

五、要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优美整洁的外部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心理都有良好影响。因此学校要注意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师生之间,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还要广泛利用各种途径,如板报、宣传栏、挂图、校园广播站等介绍心理知识、典型人物事迹。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6篇

辛永林(酒泉市实验中学,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生之间发生欺凌行为的表现和心理成因,提出了预防欺凌行为发生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高中生,欺凌行为,心理成因,教育对策

近年来,高中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群斗群殴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甚至演化为严重的校园暴力。欺凌行为不仅对受害者心理造成严重的危害,也对学校的校风学风、社会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发生欺凌行为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欺凌行为的表现和心理成因,探讨预防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欺凌行为的表现

欺凌行为是指同学间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发生的以强欺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的行为。主要表现在:

1.语言攻击。在双方正面接触时喊绰号,发生矛盾时出口说脏话,相互诋毁谩骂,有时通过QQ留言、手机短信等侮辱他人。

2.强迫干事。在课间休息时,要求对方为同伙干坏事(如抽烟酗酒)放风,为别人跑腿买东西,替别人做卫生,帮别人写作业等。

3.肢体冲突。双方发生误会,冲突矛盾升级后,有时当场扇耳光、脚踢拳打,这种往往是单打独斗;有时在冲突发生后相互不服气,勾结社会闲散人员或者其他曾经的同学,有预谋、又准备地使用器械群斗群殴;也可能在盘问过程中用烟头烫伤对方,实施报复,造成人身伤害。

4.掠夺财物。肢体冲突结束后,有时占上风者会采取进一步的欺凌方式,如损坏东西、抢走手机、勒索钱财等。有时会找各种借口要求另一方强行请客吃饭、抽烟、酗酒等。

5.羞辱人格。有些欺凌行为会采取极端类似“冷暴力”方式,要求对方当众脱掉衣服、鞠躬道歉、写保证书,有些采取让对方喝脏水等极其恶劣的违法手段。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欺凌行为会造成双方的心理扭曲、人格缺陷、交往障碍、成绩下滑。长期遭受凌辱者,会产生自卑、自责、自残乃至自杀,也会以极端的方式实施报复。

二、欺凌行为的心理成因

欺凌行为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互动状态。下面从“欺凌者”“受伤者”两个角度进行心理成因分析。

从“欺凌者”的角度来说:

1.认知偏差。大多数欺凌者往往在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在人生观、荣辱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比如分不清楚大胆与勇敢、逞能的关系,把称兄道弟、拉帮结派、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误认为张扬个性。

2.情绪激动。尚处在发育期的高中生血气方刚,年轻气盛,往往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能冷静思考、协商解决,成了学生间发生欺凌行为的导火索。再加上学习压力比加大,情绪烦躁,遇事容易冲动而不计后果。

3.个性扭曲。个性扭曲表现在狭隘、自私、冷酷、残忍等,在交往过程中,个性扭曲的学生攻击性倾向比较明显,在以强凌弱、仗势欺人、伤害他人的消极行为中反而体验畸形化的快乐。

4.心存侥幸。如果在某次欺凌行为发生后得不到及时的批评、惩戒、处罚,他们会心存侥幸、为所欲为、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目无法纪,继续参与欺辱他人的活动。

5.好奇模仿。高中生的江湖习气和“暴力崇拜”现象日趋明显。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部分高中是的道德和价值评判。由于好奇模仿,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学生心底播种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

从“受伤者”的角度来说:

1.自卑心理。之所以受人欺凌,有些身材瘦弱、个子矮小,缺乏反抗意识;有些亲情缺失、不善交往,缺乏应变能力;有些没有特长、成绩不好,觉得底气不足。这类学生常常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同学争辩,在交往中处于群体的劣势地位。

2.自责心理。人们常说“孤掌难鸣”。有些受害者在受到他人的凌辱后,为不该说的某一句话,不该干的某一件事,不该发生一次碰撞而悔恨自己,不敢辩解、说理、反抗,这种自责心理,为再次受人欺凌留下了空间。

3.胆怯恐惧。有些学生遭受他人欺凌后,感觉丢掉了面子,情绪一落千丈,会产生焦虑、抑郁、胆怯、害怕、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神经高度紧张,有时会做恶梦。由于胆怯恐惧,害怕对方报复,也不敢将发生的事情向家长、老师及时告知,进而助长歪风邪气。

4.报复心理。有些学生遭受凌辱后,会产生极其强烈的报复心理,特别是感觉关系要好的朋友欺辱了自己,反目成仇,产生邪念,私藏携带刀具等钝器伺机报复。

基于以上心理原因,高中生之间的欺凌行为表现出交互性、团伙性、突发性、隐蔽性、反复性、攻击性、危害性等特点,为有效预防此类问题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三、预防欺凌行为的教育对策

1.重视人际交往教育。学会交往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在学习生活中,老师可以围绕 “我们是一家人”“珍惜友谊,感恩同窗”“谨慎择优,文明交往”“诚信做人,冷静处事”等主题,开展

人际交往教育,正确引导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帮助学生学会与异性交往,避免相互妒忌、争风吃醋引发的欺凌行为,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凝聚力,构建团结、和谐、文明班集体。

2.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利用班团会、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在学习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上,结合发生在高中校园内外的暴力典型案例,要在高中生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使其明白“化干戈为玉帛”的道理。教育学生遇事要分清是非界限。欺凌者造成人身伤害的,要承担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补偿金、残疾辅助器具、精神抚慰金等民事责任。如果情节、后果严重,要按照“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如果有聚众斗殴行为,还将构成“聚众斗殴罪”。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适时开展有助于适应学习环境、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树立学习信心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夜不归宿、沉溺网络、考试作弊、厌学情绪等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紧张的学习活动之中。对那些遭受伤害的学生,适时开展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闪光点”,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表达自我的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

4.强化违纪学生管理。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于爱出风头、要强好胜、纪律意识淡薄、具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学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及时给予批评、惩戒和处罚,老师要做好跟踪教育,经常了解他们与闲杂人员的交往,要强化管理,防微杜渐。

当然,对那些屡教不改、多次凌辱他人的学生,可以建议家长寻求心理专家给予心理干预,给予行为矫正。

附:

1.作者简介:

辛永林,生于1971年,男,籍贯甘肃临洮,职称中专讲师,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

2.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酒泉市实验中学(原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通讯地址:甘肃省酒泉市东文化街47号

邮政编码:735000

联系电话:***

E-mail:656168035@qq.com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第7篇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潘国新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青春期

一、农村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心理障碍

学习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时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初中生的学习障碍包括学习技能障碍和一般学习障碍两大类。学习技能障碍一般认为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能力的获取及运用方面有明显的困难,但这种困难不是由于听觉、视觉、动作障碍、智能不足等因素所导致的学习困难。一般学习障碍以学业不良为主要表现,通常指智力处于正常范围的学生,由于环境、心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导致学业不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智力正常,没有任何显著的生理上的障碍,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表现出学习困难、焦虑等状况。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畏惧和厌烦心理,具体表现在:学习中心情烦躁、抑郁、好发怒,不想学习;上课不愿听讲,影响课堂纪律;作业马虎,害怕考试,有的用作弊来应对考试,有的甚通过伤残自身来逃避重要考试。

(二)人际关系障碍

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初中生首先面临着如何尽快地适应新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新课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初中生能否完成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条件。但由于人际知觉偏见、“第一印象”的作用、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的存在以及嫉妒、自卑、多疑、羞怯、恐惧、冷漠或孤独等不良人格特征的影响,加上初中生认识的局限性,往往造成了――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外界和他人,不能处理与老师、同学、父母的关系问题。具体表现在:不合群,不愿与人接触,总是游离于集体之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与人交往或退缩畏惧、自卑孤独,或妄自尊大、目中无人;对人心存厌烦、鄙视或戒备心理,内心感觉孤独、寂寞、空虚而又无法排解,心理矛盾日益加剧和突出。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农村初中生由于没有受到较为健全的青春期教育,所以往往存在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初中生若长期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征兆。

另外,学生随着性机能的不断发育成熟,性意识也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了神秘、好奇和好感。一部分学生开始出现早恋,但由于学校及家庭性教育的滞后性,初中生的性心理往往得不到正确引导,从而给他们带来许多迷惘和困惑。

二、加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学校环境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土壤,是学校中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重要因素。和谐的校园环境是指学校中客观存在的,主要由教师控制和把握的,经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各项条件。因此,要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是他们教育实际中能否很好地把握和谐校园中各要素基本原则的重要前提,形成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应该成为贯穿每个教师职业生涯的基本任务。其次在广大教师中普及能辅导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使他们关心并自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也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极为重大的。一是和谐的校园环境影响学生正确自我认识的形成,即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的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小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形成的前提条件。学生的自我认识是在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过程中学校和谐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和谐的校园影响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对心理健康的一种强有力的促进。学生能否和老师、同学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教师的人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都对学校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所以,创设和谐校园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三是和谐校园影响学生健康情绪的营造。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相应的情绪体验,所以情绪是否健康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教师应该关注与学生的情绪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环境,帮助学生营造健康的情绪生活,让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导情绪。

(二)构建温馨的家庭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首先,父母自身应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儿女,使他们健康成长,那么学生最终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其次,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他们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突如其来的,常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也总会有一些表现,如过分自卑或孤僻,经常与父母及同伴发生争执、敌对、不合作等。如果在初期予以注意,防微杜渐,就可以使这些孩子重新适应生活环境,发展良好品德和性格。 再次,父母要信任孩子。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护;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这样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心里的秘密讲给父母听,以取得孩子的最大信任。同时,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他们或许有意想不到的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

最后,家长要避免对孩子进行长期的心理惩罚。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错了再改正的过程。孩子缺乏生活经验,偶尔做错一件事,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因为这样,父母就天天骂或时常提及此事,长时间拒绝孩子,就会使孩子情绪异常忧郁,甚至延续到成年。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家长自身容易冲动,就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三、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活动课是初中生发展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初中生只有在活动中主动地投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一,青少年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欲实现此宗旨,就必须充分唤起他们的主体活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与体育活动,培养他们“我能行”的意识,在活动中拉近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二,活动课教学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承担为家庭、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当代的青少年成长在信息发达、媒体活跃的优越环境中,较早地懂得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教学不仅唤起了现代青少年对学习的兴趣,也唤起了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有必要不断深入探索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提高学生心理环境,为实现新课程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稿件编号:100827007)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第8篇

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有较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 适应环境的能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使得他们的身心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诸如学业、交友、能力、就业、经济等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们, 对他们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中职生因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相对普高而言, 农村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更为困难, 如何开展农村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二、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一) 研究对象。

选取萧山一农村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86份, 其中男生共325人, 女生261人。

(二) 研究工具及方法。

1.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及SPSS 10.0社会科学统计包。

2.行动研究法, 辅之以访谈法及文献综述法。

(三) 研究结果。

(*P<0.05)

由上表可见, 农村中职学生SCL—90九个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成人常模, 说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2000级与2001级、2002级相比较:2000级与2001级、2002级在F2 (强迫) 、F3 (人际敏感) 、F4 (抑郁) 、F5 (焦虑) 、F8 (偏执) 、F9 (精神病) 上差异显著 (P<0.05) , 在F1 (躯体化) 、F6 (敌对) 、F7 (恐怖) 上差异不显著。2000级在F2 (强迫) 、F3 (人际敏感) 、F4 (抑郁) 、F5 (焦虑) 、F7 (恐怖) 、F8 (偏执) 、F9 (精神病) 上其分值都低于2001级、2002级, 说明2000级心理健康水平高于2001级和2002级, 仅在F1 (躯体化) 上高于2001级;F6 (敌对) 低于2001级, 但高于2002级, 说明2000级面临就业、高考, 为前途担忧、焦虑, 从而导致躯体上的不适。分析原因:2000级经过了在校近三年学习, 对学校环境比较适应, 认识水平比较高, 心理上比较成熟, 因此, 相对其它两个年级来说, 其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其它两个年级。

2002级在F2 (强迫) 、F4 (抑郁) 、F5 (焦虑) 、F7 (恐怖) 、F8 (偏执) 、F9 (精神病) 上分值都高于2000级、2001级, 说明2002级心理健康水平低于2001级和2002级, 仅在F1 (躯体) 、F6 (敌对) 上的分值稍低于其它两个年级;但在F1 (躯体化) 上, 与其它两个年级差异不显著 (P<0.05) 。分析原因:2002级刚刚走入新的学校, 对学校的环境、管理制度、生活、学习上感到诸多的不适应, 并且自身要做好从初中生到中职生的角色转换,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感, 另外, 从经济上来看, 近年来进入农村中职的学生多数是来自农村较贫穷的家庭, 许多学生家境贫困, 经济上的压力也会对学生心理造成消极影响, 从而导致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它两个年级。

由上表可见, 2000级男女生相比:女生的八个因子分都低于男生, 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高于男生, 只有F7 (恐怖) 因子女生高于男生。恐怖是个复杂的因子, 身体、抑郁等都可能引起恐怖, 女生天性比男生胆怯, 面临毕业后就业, 面临高考, 女生更担忧自己的未来。经T值检验在F6 (敌对) 、F8 (偏执) 、F9 (精神病) 上差异显著 (P<0.05) 。

2001级男女相比:女生的九个因子分都高于男生, 说明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经T值检验, 在F4 (抑郁) 、F5 (焦虑) 、F6 (敌对) 、F7 (恐怖) 上差异显著 (P<0.05) 。2001级学生处于生理成熟和性意识已经觉醒的时期, 经过了一年的相互熟悉、相互了解后, 这时的学生自然会萌生出恋情, 并且达到高峰, 社会经验的缺乏和情绪的波动性, 使这种恋情时常处于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造成互相猜忌、对立、敏感、多疑, 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些学生因此出现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不良心理。

2002级男女生相比:经T值检验, 在F4 (抑郁) 、F7 (恐怖) 上差异显著 (P<0.05) 。女生比男生更抑郁、胆小, 其它方面差异不显著, 从总体看, 女生在F1 (躯体化) 、F2 (强迫) 、F3 (人际) 、F4 (抑郁) 、F5 (焦虑) 、F7 (恐怖) 、F8 (偏执) 、F9 (精神病) 的分值都高于男生。说明在这几方面, 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女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较好, 进入中职以后, 无形中加大了竞争力, 女生又争强好胜, 刚入新的环境, 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 因此出现了上述症状。

我们认为造成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家庭经济背景的影响, 困难学生多集中在农村学生中, 经济困难带来学生心理压力大,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农村中职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 离开父母到中职读书会出现诸多方面的不适应, 如人际关系不适应、抑郁、焦虑等直接影响着农村学生的成长。农村经济比较落后, 农村中职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差, 现实环境与学生的期望存在差距, 并且他们因进入了受社会歧视的农村中职而对前途担忧、失去信心等, 导致其心理波动大。

由表四、表五可见:

1.农村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好,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占6.66%。

2.男生与女生比较:女生心理素质好于男生。女生素质良好的高于男生7.16个百分点 (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

3.农村中职学生心理障碍较严重的是: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

三、农村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讲与其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基本相符合, 但有45%左右的农村中职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敌对等五个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和意志力、厌倦学习、成绩下降、过分自责、以自我为中心等人格方面的弱点。

农村中职生来源于农村, 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进入高职院校或回到农村, 通过调查得知农村中职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普高热”的从众心理。与初中成绩优异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学生相比感到就读职高无前途, 近年来, 尽管《职业教育法》已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中职招生, 特别是农村中职招生一再滑坡, 而“普高热”一再升温, “重普高、轻职高”已成了社会一种普遍的心态。一些家长为了孩子能继续求学, 也是“很失面子”、无可奈何地把孩子送进中等职业学校, 因此进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经受着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压力。 (2) “挣钱还是读书”的矛盾心理。初中的学生经受着弃学打工挣钱的诱惑, 及中职毕业生仍回到农村或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仍难寻等现实使进入农村职高的新生产生了“挣钱还是读书”的矛盾心态。 (3) 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的心理。初中毕业生中, 最后被录取进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部分新生是各类高中阶段学校中成绩较差的学生, 进入中职后他们深感不如人而陷入自卑, “破罐子破摔”, 以“自我为中心”, 对人严, 对己宽, 自律性较差。 (4) 缺乏动力的放松心理。大部分学生缺乏高起点、高标准的目标理想, 抱着“混日子”心态, 缺乏上进的动力。 (5) 经济困难而使虚荣心难以满足的心理。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感到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6) 理想与现实不符而对社会充满着仇恨的心理。 (7) 不适应中职生活的畏难心理。独生子女比例高, 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的疼爱, 娇生惯养, 生活上的依赖性强, 离开双亲的呵护, 面对能吃苦、勤动手、多自主的学习生活, 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形成上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概括如下:

(一) 自身原因。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 在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生理逐渐走向成熟, 封闭心理已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 在这样一种消极情绪控制之下, 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 这将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表征。加之学习压力加重及第二性征渐渐发育, 性意识也慢慢成熟, 此时, 他们情绪较为敏感, 易冲动, 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特别关注自身外表形象及公众的评价, 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 初恋的兴奋, 失恋的沮丧, 单恋的烦恼, 等等。再者, 有些学生因身体的缺陷也会使其感到不如人而有强烈的自卑感。因在学习上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人的本能趋使有些学生在其它方面表现自己, 因此便产生了强烈的表现欲望;但另一些学生便感到低人一等而自暴自弃。

(二) 环境影响:主要指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是制造个性的工厂,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制造师。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告诉我们, 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家庭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家长的综合素质及其一言一行、家庭的教育方式, 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态度等, 无一不在影响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水平。

(1) 家庭结构的影响。在被调查的586名被试中有3%的人生活在单亲家庭, 有10%属于多代同堂, 89%的人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和多代同堂这两种状况,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父母及隔辈人出于溺爱和呵护, 对孩子百依百顺, 孩子的日常琐事由家人包办代替, 这样长期下去孩子就形成了固执任性、自私、暴躁、脆弱、意志力薄弱等性格;生活在单亲家庭当中的孩子情绪过于敏感, 不善言词, 常会陷入孤独、抑郁、情绪偏激、心理负担过重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2) 家庭抚养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抚养教育方式取决于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 等等。首先, 在被调查者中, 父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5%, 有的家庭父母只是初中或没有达到初中文化。他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和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家长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溺爱”、“经常打”、“以满足孩子的金钱物欲来表达对子女的爱”等不良教育方式都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萧山这经济发达的地区, 金钱至上的观念就更加严重。其次, 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切实际也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些家长对于子女进中职也只是抱着要学校帮着管教几年, 只求其在学校不违纪违法即可的狭隘的观点, 致使这些孩子进校后“遵父命, 度光阴”而无心学习。而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 一方面能认识到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要求, 从而促使其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文化水平, 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使孩子学习上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另一方面, 由于家长本身文化素养的局限, 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使用, 只能通过一味地增加学生学习负担, 或使用不良的教育方法, 从而增强了孩子在学习中的心理负担, 诱发了其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

2.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职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 各种各样的影响同时作用于青少年的心灵。有调查显示, 我国一些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巨大影响。特别是社会上大众传媒也影响着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影响能够直接作用于中学生本身, 如: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电影、录像等, 而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错误的导向作用。

(三) 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教师的期望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

1.学习的压力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仍然把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中职学生的唯一标准, 评价方式单一, 因错误的导向导致职业教育偏离其航向, 随波逐流抓高考, 而忽视学生创造性及操作能力的培养。加之中职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走普高抓升学率的道路, “以分数论英雄”, 而大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这样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并不一定能起到促进作用, 他们希望能多一点技能的培养, 所以厌学是中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80%以上的中职学生认为学习很吃力, 这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 脱离学校寻求不正当刺激, 从而做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因学习成绩上不去, 加上教师的嘲讽, 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 学生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压力。

2.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处于这一时期的中职学生本来就具有一种闭锁性的心理特征, 但同时也渴望与人的交往和沟通。但是, 许多学生缺乏与人交往所应有的勇气和方法, 以“自我”为中心, 对人严, 对己宽。在与教师、与同学及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上容易产生矛盾, 加之社会上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 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与同学的相处。学生的孤独感、寂寞感, 既有其年龄特点的因素, 更有人际交往不良的因素, 他们向往与他人交往, 向往能交几个知心朋友。正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丁赞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3.教师的期望和心理素质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中职学生学习差的原因是学习习惯差, 态度不端正, 学习目的性不强, 加之中职教师“恨铁不成钢”, 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情感基础, “欲速则不达”, 从而使学生更加厌倦学习, 加上学习上的过大压力更导致他们产生厌学、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再之, 中职由于办学困难, 难有特色且教学质量较低, 社会对其评价较差, 因此中职教师地位较低, 这也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如管理、教学质量如何提高等成为中职教师感到头痛的事情, 教师没有成就感可言, 这势必使教师的心理也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教师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反, 心理失调的教师, 对学生心理的发展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学校里, 教师与学生有长时间的面对面的接触机会, 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 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 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四、教育对策

(一) 转变观念、明确目的, 全方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在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尚存在着模糊的认识, 形式主义严重, 心理健康教育未落到实处。有些学校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作为提高升学的一种手段, 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 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学生外现的行为, 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记》中说:“知其心, 长善而救其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只有了解了学生心理特点, 才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员工, 都要树立“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教育思想, 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 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见实效。

(二) 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应认真贯彻教育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1.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以活动为载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课堂教学可以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科学知识教学, 开展心理保健, 进行行为训练等。因此, 心理教育课应列入教学计划, 并以适当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利用多科教学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心理相互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过程, 还是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发展过程。它存在多种心理教育因素:兴趣、动机教育, 情感、意志教育, 智力教育, 性格、气质教育等;它以情景的感染和体验、角色扮演、对话、沟通、争辩、讨论、心理陈述、自我调节情感、提醒、暗示等多种活动形式, 解脱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从而使学生既生动活泼, 又自主自律地得到发展。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与兴趣、爱好、情感、意志、性格等联系在一起, 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知识信息, 而且有情感信息、意志信息、性格信息等多种心理的综合信息。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还是师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的交往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表现和形成的过程, 就像“春雨”一样, “润物细无声”, 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更具有灵活性。

(2) 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各学科特点。

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充分考虑中职学生所具有的特殊的性格特征, 会发现他们所受的挫折相对较多 (如升学考试失利, 社会、同学, 甚至家庭及亲戚朋友的讥讽和责骂等) , 因此任课教师都应根据各学科的性质、教材的特点, 分阶段、有层次地制定心理教育的目标, 使心理健康教育序列化。各科教师在备课时, 要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制定明确的心理教育目标, 特别是实践课、实验课, 在实际操作中有意识地落实心育目标。作为教学载体的教材, 记录的不仅仅是文字、符号、公式、定义、定理, 还包括各种心理信息。如语文教材的记叙文中刻画的人物性格, 说明文中的观察、想象, 议论文中渗透的理性的光芒与意志的色彩。即使是自然科学, 也在传递坚贞不屈的意志信息, 执着追求情感信息。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内存联系, 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好动机和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将心理教育有意识地寓于德、智、体、美等教育之中, 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心”、“在心理世界里育人”。

(3)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是搞好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关键。

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有赖于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的更新, 学生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教育、心理的理论修养是实施心理教育的首要条件。应该说, 许多中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较好的, 他们注重吸收新的教学信息, 深入钻研教材, 尽可能捕捉学生可能疏忽的各种知识点, 尽可能地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现实中教师的教学心理偏差及其负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对学生的心理偏差, 如:偏爱、偏信会使少数受宠爱的学生产生一种优越感, 滋生骄傲情绪, 但也会使受忽视的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对教学的偏差, 如:厌教、紧张、呆板会使学生学习兴趣低落, 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和认知上的迷惑及情绪上的焦躁;对自我的心理偏差, 如:清高、自卑会使学生感到可敬而不可亲, 师生关系自然疏远, 同时会使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更加灰心, 成绩优良的学生对教师也形成了鄙视。

教师只有在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高超的教学艺术, 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可以针对家长、学生分别来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告诉我们, 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家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但一般父母缺乏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或者观念不明确, 也缺乏必要的教育艺术。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中职学生的家长, 对子女关爱少, 沟通少。因此,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家庭对学生的影响, 创造条件和机会, 力争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解、参与、支持及配合。利用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益的补充途径。我们应该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破校园界限, 扩展到家庭、社会,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网络系统, 成为全社会都关心、支持的工作。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使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可以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板报、告家长书等方式, 向学生家长宣传、讲解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 以使家长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认识到其重要性。我们一直坚持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校长、分管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等参与与家长的交流, 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 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切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随时解决在中职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生理、心理问题。在被调查的586名被试中有8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讲座。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如, 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人际交往 (与同学、老师、家长间的关系) 、早恋等问题。健康教育讲座可以在全体学生中进行, 也可以在小范围的学生中进行, 要依实际情况及实际问题而定。

3.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 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从学生一入学开始, 学校就应该为中职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或建立异常学生心理档案, 这样可以客观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状态, 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训练和防治。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 直接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及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它可以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提供大量的客观的第一手材料。

4.发展与防治并重, 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不仅有生理和心理的差异, 而且随着他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充分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发展, 逐个解决他们成长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一手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手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既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 又不能忽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防治, 强调发展性教育与防治性教育并重的原则, 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如何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问题, 因此, 每个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而且应该越早越好。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和特殊发展, 既不能使个别差异消失在全体之中, 也不能只注意几个个别而放弃全体。应根据各年级学生各自所处的阶段和身心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 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心理健康教育也可能通过“心灵对话”、“心语信箱”、“谈心日记”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个别的心理健康指导。学生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和话语, 可以向不见面的朋友倾诉, 以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帮助。

五、讨论与思考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 多管齐下, 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 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 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们的职业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层建设者。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统一发展是学校办学的宗旨和目标。

(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不仅仅是为未来做准备, 更不是以牺牲现在来为未来做准备, 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 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生活, 这种经历会深刻地烙印在他们的心里, 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因此, 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实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

(三) 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学生才能在学校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否则, 即使采用最好的教学方法, 也无法高效率地学习。所以, 教师的责任之一是替每一个学生打下一个最好的健康基础, 以发展他们将来的事业, 切不能使健康为书本功课而牺牲。

(四) 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正确理解“人才”的含义。学校接受的还只是基本教育, 尽管十分重要, 但毕竟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 职业教育虽不如重点普高教育那样能为优等大学输送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 但也能培养一大批思想品德合格, 并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 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努力, 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就一定能成为有用之才。

(五) 教育部门要加大力度, 改革考试制度, 彻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明确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取消考试, 而应是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和测评。否则, 就只是“纸上谈兵”。

摘要: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具有较全面的能力, 而且要有较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学是一个人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性及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使得他们的身心遭受沉重的压力, 诸如学业、交友、能力、就业、经济等问题时刻困扰着他们, 给他们健康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威胁,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为突破口, 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和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对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因,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国玲.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思考.青海教育, 1996, (9) .

[3]傅文第.中学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方法.教育评论, 1996, (4) .

[4]程素萍.关于中学生心理卫生的调查分析.教育评论, 1992, (1) .

上一篇:金融投资话术下一篇:学士学位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