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人生范文

2024-07-23

浅说人生范文(精选10篇)

浅说人生 第1篇

浅说人生_记叙文

一天,一个朋友对你说:你好像变了。你会如何?我愕然,匆忙拿出镜子映出一张已不年轻的面,心底一个声音叹起:是的,我好像变了。心音哽咽,面容沧桑。记得一年前的这个寒假,我还十分热衷于网上聊天,一天二十四小时要在线十二小时,天南海北的聊,胡天阔地的说,而现在,上线的时间很少,看着百多个网名,也只有有限几个可以聊,却也不在。现实中,我们认识交往的人很多,但真正交心知心的却很少。人,一辈子有一知己就是无比的幸运,但更多的人和事只是泛泛而矣。有过多少人与我们擦肩而过,又有过多少人与我们背道而驰,几许陌生换了熟悉,几度知交凋成无声。走过人生的一个站台,蓦然回首,人影凋零。是时间的腐蚀,还是空间的隔离,我,不知道。羡慕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哀叹人与己的事事沧桑。知交半零落,唯有别离多。那是,长庭外,古道边,有芳草碧连天。人事的变幻是无奈,而于己的变换是人生。我们都会变的,从少年到青年,从懵懂的纯真孩童到圆滑的社会成员,从年少轻狂到沉默寡言,有人问我:你怎么变低调了。我一笑,说:因为我成熟了。声音缓缓,若水无为。一滴心泪,默默告别如歌的.年少,如梦的年华。少年的我们都是热烈而坚持的,那是一种光芒引人入胜,我羡慕那些时光流逝也没能改变他们的人。那一刻时间定格,年少的记忆永固。在现实与社会的慢慢同化下走向所谓的成熟,那不只是时空的更迭,还有岁月的流逝。我们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在失败后才明白奋斗,在悲痛后才走向成熟。从青春激扬到而立之年,从壮志凌云到疲惫不堪,成长的代价竟是人事的变幻。是谁教我理性?理性与信仰是那么的不可捉摸,无从猜度。为什么?我看到电影会唏嘘,看到飞鸟会叹息。人,事,己,在匆忙中化成了人生的轨迹。是谁,敲打着我的窗,是谁,撩动着琴弦,那一张定格的笑面……

浅说人生 第2篇

浅说陀螺史

世界许多文明地区都出现过陀螺.陀螺在中国起源于约公元前5000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文中对陀螺的起源和早期情况作一浅探.

作 者:李艳平戴念祖 LI Yanping DAI Nianzu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科学史研究室,北京,100037刊 名:力学与实践 ISTIC PKU英文刊名:MECHANICS IN ENGINEERING年,卷(期):200729(2)分类号:V2关键词:陀螺 空竹 力学史

“酒泉”得名浅说 第3篇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的西北、河西走廊的西部, 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关于酒泉地名的来源, 当地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征讨匈奴, 屡建奇功, 汉武帝赐御酒一坛, 以示犒赏。霍去病认为这一荣誉应归属众将士, 应与大家一同分享, 于是将御酒倒入一眼泉中, 与将士们一起取而饮之。此泉便成酒泉, 此地便以“酒泉”相称了。这则传说在正史中未见记载, 不足为信。

酒泉最早是郡名。《汉书·地理志》中有“酒泉郡”条, 汉武帝时设立。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 张骞出使西域, 了解了西域各国的风土物产, 他去世后, 汉王朝按照他提供的线索, 终于得到了大宛的汗血马, 时称“天马”。为了得到更多的“天马”, 汉武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看来“酒泉”郡的设立, 是为了方便与西域诸国交往, 引进西域物产, 特别是大宛国的宝马。

此郡为何名“酒泉”呢?东汉应劭在为《汉书·地理志》所作的注释中说:“其水若酒, 故曰酒泉也。”唐代的颜师西也作了类似的注释:“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 泉味如酒。”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下》中也解释说:“以城下有泉, 其味若酒, 故名酒泉。”这些解释一致说明, 酒泉得名于当地的一穴泉水, 因为此泉的水尝起来有酒味, 故名酒泉。酒泉在历史上十分有名。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在《月下独酌》中写下了关于“酒泉”的名句:“天若不爱酒, 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 地应无酒泉。”同样说明了“酒泉”与“酒”的关系。

现在的酒泉市有一个酒泉公园。公园内有一穴泉水, 据说就是西汉时期那穴“味若酒”的泉。此泉清澈见底, 泉水通过泉底细沙向上喷涌不息。笔者有朋友到过此地, 他说他曾掬泉尝之, 似真有如美酒的甘醇之味。泉边立有“酒泉碑”, 记载酒泉的漫长历史。酒泉公园是酒泉市著名的旅游景点, 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去观光。

“绿卡”浅说 第4篇

现在,只要说起“绿卡”,几乎无人不知。问题也就在这里:凡流行语(词)虽大家心照不宣,似乎人人都懂,却谁也无法予以明确界定。好在有一点是明确的。“绿卡”是个从美语“green card”逐字硬译过来的外来借词。果真如此,要彻查“绿卡”的界定,就易如反掌了——去查英汉词典呗。但英汉词典太多,查哪一本好呢?不查则已,要查就要查好的,于是就查《英汉大词典》。

真不愧为大词典,居然一索即得,赫然在望:“green card……绿卡(指允许墨西哥等外国人进入美国工作的绿色许可证)”。天哪,大词典上的绿卡怎么同我辈印象中的“绿卡”差得那么远呢?!再查别的辞典,也多作此解。屡经周折,英汉大词典们的老祖宗终于给找到了:green car…U.S.a green-col-ored permit whichal1owsMex-icanandotherforeignworkerstocrosstheMexicanborderintotheUnitedStatestowork.(TheWorldBookDictionary,1981)

在水平比较低的阶段,英汉词典抄译美英词典,也许还不失为一条出路。否则怎么办呢?但是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要抄译,也得按较好的英英词典抄译,才不致以讹传讹以至于把“绿卡”说得面目全非才是啊。比如说,如果抄译了WNCD中的下列界定,这‘绿卡’就对了——同客观的“绿卡”一致了:greencard…an identitycardattestingthepermanentresidentstatusofanalienintheU.S.——WNCD

浅说课堂提问艺术 第5篇

浅说课堂提问艺术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游仙一小 王 鹏

课堂提问是一种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是联系师生思维的纽带。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曾说,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那么,教师如何运用好课堂提问来优化教学结构和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要讲究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有针对性。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难易适度,达到使优生高有所攀,差生有望进步之目的。一般来讲,难度大的问题应提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满足并提高其求知欲;难度小的问题应提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激励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2.提问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提问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教师提问过浅,则学生无需动脑;过深,则学生无从动脑。教师提问不应随心所欲、随意设问,必须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问内容必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目的。

3.提问要有情趣性。富有情趣的提问对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非常重要,能使学生焕发出求知欲和创造欲。富有情趣的问题,既要来源丰富的直观背景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又要用适当的现实问题引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4.提问要有鼓励性。教师除用问题引导学生外,更要用自己表率的情绪感染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善于激发学生乐于学习和利用成功升华学生渴望学习的情感,要用关心、耐心和爱心去浇灌每颗幼苗,要用期望、谅解、表扬去激励每个学生。这样,教师在提问的同时,以和善的微笑、关切的眼神和希望的语气鼓励学生。那么,再深再难的问题也会在和风细雨中轻松化解。

5. 提问后要稍作停顿,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停顿时间要适当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对课堂里的沉默,即使是短暂的或瞬时的沉默也会感到紧张,短短几秒种的时间似乎像几分钟一样长,有些学生需要思考的时间或许要长于其他学生。但是教师往往不能忍受这种思考时的沉默,而往往催促学生回答或自问自答,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必要的沉默是应该有的,思考的时间不会白白浪费,停顿时间要视问题的`情况而定。

6. 反馈要注意方法。每个问题回答完毕和整个提问结束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总结。需要提出,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预先估计到学生的各种回答。对于学生回答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要热情地毫不含糊地给以充分地肯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就感。对于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的问题,教师在指出其错误时应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时,可由教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也可让另外的学生继续回答。总之,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二、要选择提问的时机和方式

1.课堂气氛沉闷时,采取趣味式提问。兴趣是成才的火种,也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课堂气氛沉闷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有趣味性、有幽默感的问题,让学生的大脑从某种抑制状态中兴奋起来,以达到集中精力听课的目的。

2.牵动学生思维时,采取设疑问难式提问。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朝向教学内容,集中于教学要点,使他们能同教师的讲解始终保持一致。要做到这一点,设疑问难式提问最有效。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设置“悬念”,让学生的思维围绕着“悬念”而进行。

3.学生求知欲强时,采取“发难式”提问。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时,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逆向问题,或浅出深入、无中生有,或平中见奇、变中求新,让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去理解掌握知识。

4.在复习旧知识时,采用比较式提问。对于类似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性质、公式等,通过类比提问,使学生注意细微差别,准确掌握概念,促使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围棋文化浅说 第6篇

第一讲

围棋的起源

中华文化源远疏长,跌岩起伏,绚丽多姿,历久而弥新,围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围棋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旺盛、最深奥又最具有魅力的智力游戏非围棋莫属。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睿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博夫精深之围棋如今已逐渐走向全世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一株奇葩,也成为人类和平友谊的一座桥梁。围棋诚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一个伟大意献。

围棋的起源是千古之谜。

知欲乃人性之一。由于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和科学技术尚不能解释现存世界的一切,而人类又以不断地破译和解释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为自己的追求。只要人类还存在于这个星球上,这种追求就不会停止,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就永远不会停止,这是人类的宿命。

对“谜”的好奇,对谜底的探索和追寻皆是人类的求知欲使然,对围棋起源的探索亦是如此。

围棋起源于中国,无可置疑,因为有关围棋的历史记录出现化中国。全世界已经接受围棋文化的所有其它国家都找不到先于中国的有关围棋的史料,他们的史料都明白无误地承认围棋是中国传入的,或经二传承日本传入的。围棋起源于中国不是谜,起源于何时才是谜。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此见于先秦典籍《世本》,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发明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世本》记载《黄帝至春秋(后人增补至议)》,列国诸侯的氏姓、都邑、制作等方面的事略。《汉书·艺父志》载有《世本》十五篇,这部文献在唐代已经残缺,及至宗代已经亡佚,我们今天看到的《世本》是清代若干人的辑本。

我国古代典籍中凡有亡佚史的东西总有不少麻烦。因其潜沉蛰伏的时间太长,及待重视江湖,是滞真是原来的面目就很难说了,伪诈的事屡见不鲜。所以,认为尧造围棋说出现在《世本》系后人附会的大有人在。当然这也只是质疑而已,推翻的实证也拿不出来。

但是,撇开《世本》,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有如下字句:“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不管是《世本》还是《博物志》,“尧造围棋”都是传说。尧也是传说中的人物。传说的可靠性究竟如何呢?

在各民族文化中,最早的传说和历史都是在长期口传的基础而后见诸文字的。易言之,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全凭口传,也即传说得保存和流传。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若干实证研究剔除纯粹神话成分,远古的传说非常可靠。

尧的生卒年有两种说法:

1、前2377年—前2259年

2、前2214年—前2097年

后一种说法并标明尧在位执政时期是前2168年—前2097年。

彰说尧活了108岁,后说尧为117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根据邓小平的批示,我国与美国有关方面洽谈后,1986年翻译出版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73—74年版)。

前“2256年,起源于中国”。这结论不知根据何化?这个年代与上述禹种尧的生卒术都有些出入。不过笼统的说,围棋发明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无疑也是文化史上的一种奇观吧。

传说可靠也罢,终不如确实可信的文字记载。前770年至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春秋”时期。《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前548年中的有这样的一段文字:“……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这个“弈”就指的围棋。上述是迄今为止欠见到有关围棋最早,明确无误的文字。

在日常中的比喻,一定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物,由此可见围棋当时死亡大大夫阶层已经非常流行。《论语》中,孔子也提到围棋。孟子被黎为“亚圣”,在儒家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中提及围棋的有两次,共中“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优为重要。从此弈秋被誉为中国围棋的鼻祖,所知的第一代国手。

围棋盘是直线纵横交错,棋子仅为黑白二子,如此简易的棋是又是为何产生的呢?史籍不载,后人无所凭借,只好想当然了。笔者所见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战争需要的排兵布阵及谋略种种;二是占卜的道具,“照和棋圣”吴请源如是是说,社会学家郑也夫赞同此说,以为是驳不倒的。

不管那种,都是“假说”,都是情断性的,都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仅就是现有的知识推想,我倾向于占卜道具说,另一说则定重不靠谱。

本讲要点:

1、围棋起源于中国

2、传说尧造围棋,距今已有四千多年。

3、《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即前548年的一段文字是有关围棋的最早文字记载。

4、春秋时期围棋在七大史阶层已流行。

5、孔子、孟子的诏录及著述均有关于围棋的文字。

6、弈秋是我国第一代国手,被称为中国围棋的鼻祖。

物质的消费无法解除生命的焦虑,精神的思维也无法克服存在的孤寂。终极的答案,不在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之中,唯有爱的行动,在关切、付出和分享当中,生命才得以完整,人类灵性的光艺才得以绽放。

以马内利修女(1908-2008)——《活着,为了什么》。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围棋班开学典礼 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目的:

三、活动时间:2014年4月10日下午5:10—5:40

四、活动时间:清镇职教城幼师范校区XX教学楼XX

五、主持人:

六、参与人员:

1、全体师生

2、幼师领导

3、市体育局

4、市体能会

5、贵阳棋院

6、贵阳市棋委协会

7、贵州弈源围棋俱乐部

七、活动流程:

1、安静地由教室后门步入,听课

2、宣布仪式开始

3、校长致辞4、5、6、学生代表致辞

教学语言艺术浅说 第7篇

教学语言艺术浅说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急剧变化的世纪,在这个新世纪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艺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其中,教学语言艺术是联结教学和艺术的最直观的纽带,是教学中最生动、最艺术的旁白,本文就教学语言艺术的性质和特点展开初步探讨.

作 者:付玲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年,卷(期):“”(9)分类号:H1关键词:

关于诚信浅说 第8篇

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二是德性之义。

其一,诚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朱熹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可见,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自然宇宙是物质性的,实实在在地有,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自从宇宙形成之后,它就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和节拍运动、变化和发展,人承认它是那样,不承认它还是那样。实有就是天道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点。

其二,诚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礼记·中庸》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诚作为道德范畴,其指向不再是宇宙自然界而是人本身。古人认为,天道的本质特性是诚,是实有,人是天地的产物,因而人在德性上也保存了天道的本质特征,但没有达到天然具足的程度。人作为万物之灵,能够体认自己的内在本质及不足,并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培育诚的德性,并把它发扬光大。作为传统道德范畴,诚是个体德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其含义有三:其一,诚是与天道本质特点密切相联系的人的真诚无妄的德性;其二,诚是人的自我统一性,是身心内外的合一不二;其三,诚是诚敬严肃的精神和心理状态。

信字,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神面前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古人认为,神灵具有人所不可企及的智慧和能力,人在神面前只能老老实实,否则必有灾祸降临。《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典型地表现了春秋时期人们的信观念。郑伯就是郑庄公。从其出生的第一天起,他的母亲就不喜欢他。其父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位。其母背地里支持其弟太叔段谋反篡位。郑庄公早有准备,击败其弟,囚禁其母,并发誓说“不到黄泉,誓不相见”。不久,郑庄公回心转意,对其母很是想念。但是,那个“不到黄泉,誓不相见”的信誓,决定了母子二人今生今世不可能再相聚了。后来,有一个叫颖考叔的人给黯然神伤的郑庄公出了个主意:掘井见黄泉,母子邃中相见,母子才得以团圆。郑庄公之所以信守誓言,就在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人类对于鬼神的畏惧,这种对于鬼神讲信的行为方式运用到人际关系之中,讲求人际之间的言而有信,也就是人际信用伦理。

诚与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诚是人内在的德性,信则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于中,必信于外。因此,诚与信连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诚信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诚实无伪、言而有信。千百年来,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要求,对于人际的协作和和谐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总要与他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言行来进行的。一个人诚信与否,是以行为和时间来检验的。孔子曾讲:“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一个有道德的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自己诚信故而也相信别人诚信。然而,人并不都是言而有信、言行一致的,因此要听其言而观其行。有的人自以为很高明,认为人都好欺骗,故而长于言而短于行。但是,人毕竟是不能靠欺骗生活的,当其欺骗的把戏被人们普遍知晓的时候,这种人就变成了孤家寡人,再也没有欺骗的市场。童话中讲的“狼来了”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某些人欠缺诚信的美德,却不思如何实际地约束自己、提高诚信度,而是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伪装诚信。《中庸》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在隐蔽的地方,在微小的地方,常常能够看出一个人的真正面目。即使伪装的再高明,总是会露出破绽和马脚的。只有表里一致的人,才没有破绽。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内在德性诚实的人一般都从来不表白自己的诚实,而惯于说慌的人总是诚恳地向人表白自己说的不是慌;诚实的人总觉得人人说的都是实话,不诚实的人总觉得别人都不诚实;厚道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厚道,工于心计的人常常认为人人都工于心计。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不需费很大气力就可以通过言谈洞察一个人的德性。

浅说文史编辑 第9篇

编辑是份职业。作为编辑,应该是一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的有学问的人。

文史图书和杂志的编辑,专业性更强,需要的知识更多。由于文史涉及的领域很广,古今中外,军政经济,科技文教,无所不包,因而要求知识既广又专,需要取得任职资格。

早年,自己上初中时曾编过小报,编过文艺节目,因此很长时间里认为干编辑很容易。后来自己的职业成为文史杂志的编辑,年复一年,才在干中逐渐明白了当编辑的不易。

做编辑首先要过文字关。天天和文字打交道,编出的稿件不能有一个错别字,这就不易。常见一些书报上出现错别字,有人说那是校对的事,其实与编辑有着直接的关系,若加工后的稿件出了错字,校对人员是不易发现和处理的。所加工的文章有短篇,也有长篇,工作繁杂,疲劳度大,既编又校,能做到不怕辛苦,细心认真,这更不易。

做编辑最重要的是要过政治和政策关。十几年前,一位朋友因编一本民俗类的书,引起社会动荡而被起诉,被判三年刑期,由此更让我感到当编辑的不易和所负社会责任之大。他不仅要有很高的政治修养,要掌握党的出版方针政策,还要了解很多宗教的风俗习惯,特别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做编辑还要注意修练自己的职业道德。对于文史编辑来说,尊重史实,实事求是,相当重要。他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近现代以来的各种史实和人物,不贬损,不溢美,对其加以实实在在的反映。在用稿上要对作者一视同仁,坚持高标准选稿用稿,从而使所出版的图书期刊受到读者的欢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欲达到这一点,世界观改造是必须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少不了的,市场谋略的运用是必须要采用的。从这些方面看来,当编辑真的不易。

如果说孔子是有文字可查较早的一位编辑,那么先于孔子没有留下姓氏的歌或赋的民间编辑一定是早已出现了。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数百年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数十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至信息时代的到来,编辑在知识的纵横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的划分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如今也把编辑划入了各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些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我们编辑就要把情况摸得更透,知识掌握得更多,这样才能占领发挥自己才智的舞台,出版出高质量的书刊。

这样,做编辑的同志就要安于文字的清静,不谋官,不贪财,心静如水,平洁如镜,而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甘于奉献,不多索取,一丝不苟地做文字加工工作。

这样,做编辑的同志就要安于寂寞,不图热闹,不求高升,不厌贫苦,像淘金工一样注意发现好的稿件,像雕刻家一样对文字做精细的加工。

这样,做文史编辑的同志还要特别的细心,对事件、对人物、对时间、对地点、对背景要作精细的核实和思考,因为稍有疏忽,都会对历史造成缺憾。

这样并不是说编辑人员完全是被动的,在严肃认真的工作中,为了搞好与发展事业,他也应该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并不断保持和开拓与读者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与编校印承前续后的关系等。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建立,网络设施已经具备,编辑要注意利用硬件环境,了解出版动态和市场信息,优化更合理的选题,把社会效益和市场经济链接在一起,把编辑行业做出生机,做出活力,让编辑当的洒脱些。

编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又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传播者。我们要学习中共十六大文件,搞好文史书刊的编辑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给经济建设提供好的借鉴,为读者提供好的精神食粮,辛勤努力,做出贡献。

浅说《金刚经》 第10篇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一本学佛必读、妇孺皆知的大经。大般若经在四处,讲了十六会,共有六百卷,这经是第九会所说,译成中文共有5837个字。念诵的很多,但知义的较少。世亲菩萨著《金刚经论》用二十七疑来破除疑惑,阐明经旨。现在按照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大略讲解其要义。在三十二分中,第一分是序分,第二至三十一分半是正宗分,半分是流通分。学习般若法门,先须了解三种般若,即由文字般若下手,引起观照般若,而达到实相般若。“般若”是梵语,是五种不翻之一(1、秘密不翻;2、含多义不翻,如薄伽梵;3、我国所无,如阎浮树;4、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生善不翻。)“般若”是生善不翻,因不学佛法,不能领悟“般若境界”。古人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所以要即文字离文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方与般若相应。金刚是坚固、透明、锐利,用来比喻般若的体、相、用,所以此经是以“法”、“喻”为名。(佛经取名有七种:即单的三种,单“人”,如《佛说阿弥陀经》;单“法”,如《涅槃经》;单“喻”,如《梵网经》。复的三种,“人、法”,如《文殊问般若经》;“法、喻”,如《妙法莲华经》;“人、喻”,如《如来狮子吼品》。还有一种人、法、喻都具足的,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波罗密译汉语为“彼岸到”,意即“到彼岸”。实际上,此岸、彼岸都是比喻。具足烦恼即名此岸;解脱自在,即名彼岸。“金刚般若波罗密”是别名,“经”是通名,也叫“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名的含义是:以金刚般的智慧,转化烦恼妄想,到达解脱的彼岸。另外,此经以实相为体,以无住为宗,以破我灭罪为用,以至极圆顿为教相。这是此经“五重玄义”的提要。

现在简略地讲一下译经的法师。鸠摩罗什大师,译为“童寿”,是一位有名的译经大师,《妙法莲华经》、《维摩诘所说经》、《佛说阿弥陀经》等,都是他翻译的。七岁便随母出家,精通大小乘经论。在姚秦也即后秦时代,由姚兴在长安集中八百多人,译出经论98部。临终火化,舌根不坏,证实所译经典没有错误。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从“如是我闻”到“千二百五十人俱”,其中有六种根据,也即六种成就。“如是我闻”意思说:这些内容是我亲自闻到的,这是一般的解释。真“如”之理,决定“是”而不错,这是较深的解释。这里包括“信”和“闻”两个成就。“一时”即在说法的一个时间里,因各国历数有所差别,所以不用具体年、月、日,以“一时”说明之。这是“时”成就。“佛在舍卫国”,舍卫国是波斯匿王的京都,译为丰德——物产“丰”富,道“德”高尚,名闻全国。“祗树给孤独园”是太子祗陀的树,给孤独长者的园,这园是给孤独长者向祗陀太子用“黄金铺地“买下的。这就是说法 “主”成就和“处”成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六种成就中最后一种“众”成就。他们是常常随佛听法的。“比丘”是梵语,译为“怖魔”、“乞士”和“破恶”三义;“大比丘”即是回小向大的比丘。“众”即僧众,也即“和合众”,在事相上要有六种和合,——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总之,身、口、意、戒、见、利六种都要和合。“千二百五十人俱”,佛常随弟子有1255人,举大数,叫1250人。其中佛成道后,在鹿野苑先度五比丘;次度了三迦叶,即优楼频螺、迦耶、那提三位迦叶。三人学外道,名气很大,弟子也很多。佛就用火光三昧和慈心三昧,制服了口吐毒气的毒龙,这就折服了优楼频螺的骄傲,师徒共500人,皈依了佛陀;其他二人师徒亦有500人也同时皈依。舍利弗和目犍连本来也是外道,佛的威德感召,也弃邪归正。另有耶舍长者及同学50人,受度归佛。这样,实际上是1255人常在一起。以上是通序,也叫证信序。以下再讲别序,各经有所不同,故叫“别”。当中午、即日不过中,吃饭的时候,世尊依照规定,穿了僧伽黎大衣,即25条的袈裟,手持应量器——钵,入舍卫城中去次第乞食。“次第乞”也是一条戒规。过去迦叶尊者乞贫不乞富,为了让贫穷的人多培些福报;而须菩提却是专化富人,恐怕他们福报享完,要他们继续行布施。佛知道后就定下“次第乞”的规矩,平等利人。现在东南亚的泰国,还实行托钵乞食。“还至本处”以后,佛在吃好饭,收好衣钵,洗了足之后,展开座具,结跏趺而坐。上面这些动作,正是般若放光,全理成事,全事即理,体现了世尊不开口的说法。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以下是正宗分,正式开始讲这部《金刚经》。

“善现”是须菩提的译语。在佛的弟子中,他是解空第一。原是青龙陀如来再来。他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都是印度的礼节,表示恭敬,也就是“三业虔诚”。

然后须菩提赞叹世尊。“希有世尊”是说佛陀大慈大悲,一举一动无不加护怀念诸菩萨,无不付与、叮嘱诸菩萨。一切从有利于菩萨出发。须菩提随即请问如来:善男子、善女人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应怎样使心安住,应怎样降伏其心。这里必须注意,所谓善男子、善女人,不是指一般的善良之人,而是指已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的大乘根性的菩萨。佛当时允许了须菩提的请求,“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须菩提也欣然应诺,“愿乐欲闻”。

这里所谓“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十号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所谓“如来”即是乘如实道,来成正觉,这是指应身如来。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指法身如来。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以下开始谈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的修行方法。古德把经分为信、解、行、证四方面,第二至第八分,是开示无住以生信;第九至第十六分是推广无住以开解;第十七至二十四分,深观无住以进修;第二十五分至三十一分半是圆满无住以成证。脉络分明,层次井然,经中都有语句可作证。所谓“菩萨摩诃萨”,翻为大菩萨,也即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大乘心的觉有情的人。佛教导说,一切大菩萨应当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包括卵、胎、湿、化。其中依水湿而生的叫湿生,有些小虫,也是依湿而生。诸天与地狱是无而忽有是化生。蚊子由小虫脱皮而生,也属化生。此外,也包括“若有色”,指欲界和色界的众生。“若无色”,指无色界的众生,也指灭色归空的空无边处天众生。“若有想”,指以识想为命的识无边处天众生。“若无想”,指伏住六、七两识的无所有处天众生。“若非有想非无想”,指八识似转未转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众生。佛告须菩提,所有这十大类众生,我都叫他们入于无明已断,迷惑已尽,二种生死(分段和变易生死)已了的“无余涅槃”。但虽然灭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际上我没有灭度他们,因为离相度生,并不执著于能度所度;而且众生本具佛性,实际上是自性自度。这是为什麽呢?因为菩萨如果有能度的“我相”,有所度的“人相”,有很多差别的“众生相”,有执著不舍的“寿者相”,就不成为菩萨了。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还有,须菩提,菩萨修行布施时,对于六尘诸法,应无所住著;也就是说不住著于色、声、香、味、触、法上去行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这样不住相布施。为什麽呢?菩萨能不住于相而行布施,其福德是不可思量的。须菩提,你以为怎样,东方虚空可思量吗?须菩提说:不可思量的呀!佛又说,那麽南、西、北方及思维、上下虚空可思量吗?须菩提亦说,不可思量的呀!佛说,菩萨布施而不住于相,福德广大亦象这样不可思量!佛告诫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此离相布施,无住生心,如我所教,把真心安住下来。经中“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不正是四维空间的描述吗?现在科学家,叫虚空的长、宽、高,叫三维空间,在三维空间的坐标上,加上时间,时空互相联系,就构成“四维空间连续区”,空间维数愈高,境界愈不可思议。《金刚经》到这里,已把离相度生、无住行施的道理讲清楚,故佛说:“如所教住”,就可以了。以下是详细发挥离相、无住的妙旨。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又对须菩提说,你的意思怎样,是否可以把众生身相就认为是法身如来呢?须菩提说,那是不可以的,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是众生身相,并非法身、实相。佛便告诉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备就产生了“缘起”现象;既是“缘起”,还是生灭的。但在缘起事物上,知其“非相”、本空,就能见到法身如来。这样迷时性相不同,悟时性相不二。如镜显人影时,镜即是影,影即是镜。所以《楞严经》说:色身、虚空、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对佛说,可曾有众生,听到这样言说、章句,生起真实信心吗?佛就告诉须菩提:不要这样说。如来涅槃以后,“后五百岁”(即末法一万年中的最初五百年),还有持戒修福的人,对于所说离相度生、无住行施、非相见佛的章句能生深信,以此为实。我们知道,戒是定慧基础,福是修行资粮,持戒修福都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如果听到这些章句,乃至能生一念清净心的,如来能以五眼六通,尽知尽见,能得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的福德。为什麽呢?因为这些众生,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没有“法相”,也没有“非法相”。慧彻三空,功圆诸行。如果这些众生,取执“我相”,就著“我执四相”;如果取执“法相”,就著“法执四相”;如果取著“非法相”,就著“空执四相”。所谓举心即错,动念即乖。因此不应取著“我、法二相”,到了我、法两空以后,也不应取著“非法相”。正因为远离“四相”,自心才能清净。所以我常说,比丘们知我说法,比如借筏渡河,到岸即舍,惑业若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之空。这里“法”即是有为法,“非法”是无为法,两边不著,正是朗然大觉呀!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上面讲到一切皆不应取,为什麽如来还得要说法呢?为了防止这个疑问,佛就设问,如来是否得无上菩提,是否有所说法?须菩提说:根据我的理解,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实际上,是个对待的假名,是无有定法的;而且是对机说法,应病与药,也无有一定的法则可说.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法,本来不可取著,也不可言说,非有非空。为什麽这样说呢?因为一切圣贤都依止“无为法”修心,究竟无智亦无所得,但境界却有高低的差别。如按别教说:有的入于十信、十行、十回向的三贤位,有的证入十地的十圣位;从圆教说,一修等于一切修,一证等于一切证,是初后不二,解行俱顿的。但从破惑来说,圆教是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断尘沙惑,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共破四十二品无明而成妙觉。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这是第一次较量持经的功德。所谓三千大千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有四大部洲,有一个太阳和月亮,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世界”,大略相当于一个太阳系。一千个小世界,名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大千世界,小千、中千、大千,故称“三千大千世界”。据现代天文学说明,我们所看到的银河系,有各种类型的恒星1,000亿颗以上,宇宙中还有许多超级银河系。真是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佛对须菩提说,用充满三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福德可否算多呢?须菩提回答:那是很多啊!为什麽呢?我是按照福德事相说的,不是依照福德的理性说的。但福德相有限,而福德性无量,按福德事相说,所以如来说福德多。佛说,如果有人乃至受持实践经中“四句偈”,且能为他人讲说,其福德能胜过七宝布施。为什麽呢?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皆从此经所出。所谓此经,不仅是指的文字般若,因为可由文字起观照,而达实相,更主要的是领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妙理!这里所谓“四句偈”并不限定指哪四句,只要出自《金刚经》,能正确解释它,都可算是“四句偈”。

佛说《金刚经》处处随立随扫,所以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所谓佛法”是俗谛,“即非佛法”是指真谛,真俗不二,二谛融通,就是中道第一义谛。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又对须菩提说,你以为怎样?能否作我得须陀洹果之念呢?须菩提说,不可以的。这是因为须陀洹虽断三界见惑尽,入小乘见道位,名为“入”??圣人之 “流”,但实际上,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并无所入,不起分别和贪著之念,假名叫须陀洹。佛又问,那末已断欲界前六品思惑的斯陀含,能否作我得斯陀含果之念呢?须菩提也说,不可以的。因为斯陀含虽一来天上,一来人间,在欲界再受一番生死,而实无往来,不执著于往来之相,假名为“一来”。佛又问,那末阿那含能否作我得阿那含果之念呢?须菩提说,也是不可以的。因为阿那含虽已断欲界后三品思惑,称为“不来”,而不执著于不来欲界之相,假名为“不来”。佛又问,那末阿罗汉能否作我得阿罗汉道之念呢?须菩提也说,不可以的。因为阿罗汉虽已断三界见思烦恼,所以译为杀贼、应供和无生。既是无生,还有什麽实在之法可得。若阿罗汉作我得阿罗汉道之念,便著了我执四相。怎麽能得阿罗汉道呢?世尊呀!你说我得无诤三昧,是得无诤三昧人中的第一人。还赞叹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作“我是离欲阿罗汉”之念。因为我若作我得阿罗汉道的念头,世尊便不说须菩提是乐于寂静的行者。由于实无所得,才叫须菩提是乐于寂静行的。

以上三种果位,都是小乘分位之果,到了四果才算得究竟道法,所以称四果为“阿罗汉道”,也就是近于佛的觉道。“无诤三昧”就是不生诤论,不说是非长短的无诤正定。“离欲”即断除财、色、名、食、睡的五欲,没有一切欲念,不仅是指淫欲的。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上一篇:我梦想中的新型汽车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