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2024-07-0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选8篇)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1篇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最近选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来读,闲来无事写一下感受。在以前从未关注过相关的东西,别说思考了。也很少思考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有多么的不可调和,读这本书对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敌对的关系,而此前我一直认为两者是互利的关系;此外,由于工资的是由对工人的需求来定的,所以劳动者就变成了一种商品,而工资就是其价格,而且被维持在“工人及其养家糊口所能得到的最低的必要的起码生活费用,只能维持与畜类一样的生活。”真是令人震撼!

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对亚当斯密进行了批判。亚当斯密认为工人的工资只有在社会财富衰落的情况下才会下降;而马克思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他说工人在财富处于衰落状态受到的痛苦最大,因为对工人的需求下降,工人将面临失业;在社会财富增进时,虽然对工人需求增加,但因为扩大生产而会导致工人的过度疲劳和早死;到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工人的贫困状况不变。而且资本家可以较久的没有工人生活,反过来工人却不能活的那么长久。因此工人也离不开资本家。

读到这些观点让我吃惊不小,但我认为资本家虽然在分享利润时得到最多的部分是不公平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看到工人就是脱离资本家,他的生活依旧是贫困的,而农民既然想成为工人,说明工人的收入要比农民的高,可以生活的更好;就像如今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外打工,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因为打工挣的钱是种地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我认为农民成为工人,农民走进工厂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情况,是社会生产力增加的需求。

另外马克思说:“只有劳动产品最微小、必不可少的部分回到了劳动者手里,这是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相一致的,我很奇怪难道在马克思眼里资产阶级就不劳动,实际上他们不仅要付出许多脑力劳动,而且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工厂倒闭了,工人受到的冲击小,到对于资本家来说可能是一场灭顶之灾。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马克思把工人说的太可怜了。

1844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应该说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完善的制度,因为任何新的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不会是完善的,都要经历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且新事物的产生一定会遭到当时人的非议,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清楚地知道“人类社会要到哪里去”,只有他逐渐完善才会被人们所接受。

而作为后人我们还是要感谢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是伟人,而是因为他帮我们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所在,后人才可以对症下药,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主义的扬弃中诞生的,这是为什么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理论基础;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必要说明的是,那种社会意识形态更优越,不是有理论就行的,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即人民的生活情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2篇

序言

我在《德法年鉴》上曾预告要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形式对法学和国家学进行批判。在加工整理准备付印的时候发现,把仅仅针对思辨的批判同针对不同材料本身的批判混在一起,十分不妥,这样会妨碍阐述,增加理解的困难。此外,由于需要探讨的题目丰富多彩,只有采用完全是格言式的叙述,才能把全部材料压缩在一本著作中,而这种格言式的叙述又会造成任意制造体系的外观。因此,我打算用不同的、独立的小册子来相继批判法、道德、政治等等,最后在以一本专门的著作来说明整体的联系、各部分的关系以及对这一切材料的思辨加工进行批判。由于这个原因,在本著作中谈到的国民经济学同国家、法、道德、市民生活等等的联系,只限于国民经济学本身专门涉及这些题目的范围。

我用不着向熟悉国民经济学的读者保证,我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研究为基础的分析得出的。不消说,除了法国和英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以外,我也利用了德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但是,德国人在这门科学方面所写的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出去魏特林的著作,就要算《二十一印张》文集中赫斯的几篇论文和《德法年鉴》上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在《德法年鉴》上,我也十分概括地提到

过本著作的要点。

此外,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他打下真正的基础。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唯一著作。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3篇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劳动和私有财产是一种紧张关系, 对于这一紧张关系的认知不同的阶级从其特定阶级利益出发而不同。马克思通过重新发掘了私有财产这个被国民经济学所故意忽视的经济范畴, 他“通过分析, 从外化劳动这一概念, 即从外化的人、异化劳动、异化生命、异化的人这一概念得出私有财产这一概念”, 使得马克思认识到“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但确切地说, 他是外化劳动的后果”[1]p61也即私有财产来源于异化劳动。因而, 私有财产本身并不是社会不公平真正来源, 异化劳动才是各种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正是私有财产这个“经济事实”的存在导致了“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 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劳动生产了智慧, 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1]p54正是私有财产的存在导致了“工人降低为商品, 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 即有产者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1]p50而“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 以致一个对象, 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 也就是说, 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而存在, 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 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 才是我们的”[1]p85总之, 异化劳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私有财产制度的存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不公平现象存在的原因。

二、提出了建立真正公平社会的途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国民经济学由于以不考察工人 (即劳动) 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1]P54在他们看来依照私有财产的占有来分配财产是一种最大的公平, 而他们的所有论述都是以私有财产是从来就有的为基础的。它“虽然从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这一点出发, 但是它没有给劳动提供任何东西, 而是给私有财产提供了一切。”[1]P62也即它虽然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由于国民经济学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私有财产看作一般的、抽象的, 因而也就是永恒的存在, 因而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公平的社会。因而, 使得他们故意忽略了私有财产的存在造成的社会不公平。因此, 马克思认为他们所主张的那些规律“只不过是一些表述异化劳动的规律罢了”因而也是抽象的和不真实的。

对于如何是实现社会公平,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和粗陋共产主义则主张通过简单的对私有财产的平均分配来实现, 也即“蒲鲁东从这个矛盾得出了有利于劳动而不利于私有财产的结论”[1]P62马克思认为他们没有意识到私有财产的本质, 因而他们的主张只是一种在不触动私有制基础上的, 将“社会抽象为资本家”的暂时的、不可能实现的公平。

对于, 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我们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 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1]p61因此, 私有财产的本质上不过是劳动的异化的表现。因而, 现有国民经济学的主张的抽象的公平只是一种忽略了现实的抽象的公平。而小资产阶级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幻想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简单的平分只不过是一种粗鲁的平均主义观念, 实现的不过是私人的目的。马克思认为真正公平的社会的建立是要通过的异化劳动的扬弃来实现。马克思认为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 也就是说, 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产品的感性的占有, 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 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85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真正公平的社会才能建立, 而所有的社会不公平才会因此而消灭。也即在异化劳动被克服的基础上, 人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才会全面的占有自己的本质。

三、公平社会的目的:人的解放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不是脱离了人的何人无关的“死的”抽象的范畴, 而是建立在人的劳动的异化、劳动外化这个事实基础上和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人本身的问题。也就是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对于人的问题的解决, 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问题, 而不是私有财产的占有和归属这个表面问题。在手稿中, 马克思写道“我们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外化劳动对人类发展的进程的关系问题, 就已经解决了这一任务得到了许多东西。因为人们在谈到私有财产时, 认为他们谈得是人之外的东西。”[1]p63也即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这个一般人认为外在于人, 客观化的存在, 本质上还是来源于人, 因而也脱离不了人自身。因而, 私有财产的克服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人自身的解放。

在手稿中, 马克思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 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 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 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 而一起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1]p63也即马克思认为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根本目的还是实现人的解放, 而工人的解放不过是这种解放的政治形式罢了。

而对于未来的真正公平社会的 (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描述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p81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两者关系的分析, 认识到作为是私有财产根源的异化劳动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不公平现象存在的根源。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未来真正公平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是建立在对通过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扬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它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4篇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5篇

浅论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称<手稿>)中有着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文中他坚持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分析技术本质,在技术批判中采用了独特的人文视角,并以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技术批判的最终目标,这些思想对当代的技术问题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 者:杨玉翠 YANG Yucui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合肥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年,卷(期):20(3)分类号:B-49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本质 技术哲学 异化劳动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6篇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0-0关键词:实践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7篇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体现出他浓厚的人本主义经济哲学情怀,同时表现出他深厚的经济哲学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论,即用哲学的批判法和概念的批判与比较方法.当然,它尚处于不成熟的.思想阶段.

作 者:朱莉莉 万惠琴 ZHU Li-li WAN Hui-qin 作者单位:朱莉莉,ZHU Li-li(苏州大学,政治与管理系,江苏,苏州,215021)

万惠琴,WAN Hui-qin(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常熟,21550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第8篇

关键词: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人”的需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表至今,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手稿》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 以“人的全面自然发展”为主线, 论述了“人的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 从而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手稿》里,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些部分进行了大段的关于“美”的论述, 而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马克思提出和阐述了“美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视阀下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美的规律”不能直接理解为艺术活动中的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 而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规律, 只能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人的劳动则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活动。另外, 在笔者看来, “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并不属于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 而是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特性之后组成新的社会群体时, 美的规律才得以发挥作用, 并且随人类的主观目的意图的转变而适应性地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对客观对象有审美意识是动物与人在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区别。在《手稿》中, 马克思早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品质,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无机界构造人本身, 又由于劳动活动具有审美的性质, 所以, 这个创造过程并不是自然而为, 而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能够追求效用和创造价值, 并且人在这个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能直观自身。可以说, 美的规律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构建, 是关联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实践。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人, 离开了社会, 任何事物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美的规律无关。美的规律不能单纯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特性的结合去解释, 也不能从人的心理历程去解释, 只能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去解释。

二.“美的规律”与“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蜜蜂筑巢, 海狸搭窝, 蚂蚁建穴, 都属于生物进化进程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2]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一) 内在尺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对于这两个概念, 必须要给予清晰的概念定位,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马克思撰写《手稿》正是处于以费尔巴哈为首的旧唯物主义者清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的美学哲学思想交织的时代, 马克思的思想也深受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 是最高的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 以及人的存在目的。”[3]人以这种本质作为衡量对象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类的尺度, 而“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4]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和类的尺度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对马克思的内在尺度的参考。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内在尺度”是就人类物质生产来讲, 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尺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识, 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人的尺度, 这个尺度包含了人类的要求和目的, 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二) 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在对两个尺度进行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说,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因此”二字逻辑上就直接体现出因果关系。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首先人无法脱离本身的动物特性, 所以先要按照各个物种的尺度去生产, 其次人懂得把握内在的尺度, 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生产活动, 只有把这两种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产才有“美的规律”。而在这两个尺度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在尺度。

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 比如人能造蚁穴, 也能筑蜂房。但如果能达到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这样的物种尺度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马克思指出,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6]那么“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7]。作为客观事物, 一切对象有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 而作为主体的人, 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把握也有差异, 在审美活动中, 对象要成为有特点的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要得以实现, 离不开每个人对内在尺度的把握, 这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是“人”的一种需要

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实践生产活动应以“美的规律”为准绳, 同时他把“美的规律”的运用体现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目的来进行创造。马克思是认为美的规律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联系。马克思“美的规律”的观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始终将人放在了首位。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美的规律的基础, 而按照美的规律构造则是“人”的一种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 人现实地改造着客观世界, 确保了人的对象化本质。一方面, 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8]由于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对象, 使得对象世界刻上了人的烙印。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由于人的精神意志, 使得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世界直观自身, 就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而这个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美的规律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是人类感性的历史实践,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而人又始终不懈追求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正是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这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体系, 也是人的理想劳动状态, 而美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美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整体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创造美, 而人类社会实践需要美的规律, 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生存所应遵循的尺度, 是人合目的性和自然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可以说, 只要有人与自然存在, 实践生产活动存在, 美的规律就存在。

参考文献

[1][2][5][6][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58、58、86、86、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69.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实践调查下一篇:如何快速提升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