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对联题范文

2024-06-16

高考对联题范文(精选6篇)

高考对联题 第1篇

历年高考题中的对联题

(2013-12-08 09:59:44)转载▼

对联作为一种高考题型,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时年的清华大学入学试卷中,陈寅恪先生命了这样一副上联:孙行者

当时的考生周祖谟巧对了“胡适之”,也有对“祖冲之”的,至今作为美谈。

在2004年的全国及有关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都不同程度地设置了一道对联考查题,被视为是一大亮点。因为它替代了句子仿写、句式变换、句序排列等题型,同时也视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脉搏和精神。

这节课我主要谈以下三个个问题:

一.是历年高考中有关对联的题型;

二.是对联的特点与撰写;

三.是有关老师和专家对高考对联题型的预测。

历年高考对联题

1987年: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句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

a 柳絮池塘淡淡风 b 榆荚临窗片片雪

c 带水芙蓉点点雨 d 丁香初绽悠悠云

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贱皮厚腹中空

3、座上日月照珠玑

堂前黼黻焕烟霞

13、上面三副对联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请你依次写出这三篇课文的作者。

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

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

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

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

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

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

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

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

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

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

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

1992年: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

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2004年高考:

全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卷对联题: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福建卷: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广西卷: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 爆竹声声脆

② 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广东题:下面是一幅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对联的概念与特点

一、对联的概念: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这两串文字分别称为上联和下联。其中上联又叫出句,下联又叫对句。上下两句对称,是对联的主要特点,如: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对联的特点:(1)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相对词性必须相同。

词性相同,即上下联除了词组结构、句式要相同外,词性也应该一致。准确的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所谓”实对实,虚对虚”,这便是属对原则。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

“春”对“秋”,名词;“种”对“收”,动词;“一粒”对“万颗”,数量词;“粟”对“子”,名词。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目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手

春芍药夏牡丹秋菊冬梅,我乃采花人

(2)对仗工整:对偶就上下联(出句、对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一般可分为三种。

一是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泰山不辞抔土故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

二是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是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两种。

宽式对偶只具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即可。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春节所用的春联一般用严式对偶,只是不是很严格,但作为高考考题,为了有一个相对规范的标准,一般还是强调用严式对偶。即强调“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很重要的一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对‘平仄’不做要求)”。

(3)平仄合律:所谓平仄,除平声外(一声)外,其余上声、去声、入声皆为仄声。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音调符号”即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对联中的平仄要求:

一是上联尾字必须为仄声,下联尾字必须为平声——仄起平收。如“朗月”对“清风”。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二是联中每一个词或处于奇位上的字可不必绝对——即古人所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

世事洞明皆学问(仄仄平平平仄仄)

人情练达即文章(平平仄仄仄平平)

春蚕到死丝方尽(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仄仄平平仄仄平)

(4)巧用典故:如下列的这副北京旧门联:

学士青莲 尚书红杏

中郎绿绮 太史黄庭

毛泽东赠叶剑英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蒲松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别格:亦即对联的另一种构成方式,也可以说是做对联的另一种技巧。有以下八种:

一是嵌字 如:亚洲广结英雄会 运动常开友谊花

二是嵌数 即嵌入者皆为表树目的字。如:诸葛武侯庙联云: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墨客,启用四桨五帆,历经六滩七湾,受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载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应考三番两次,今年一定要中

三是嵌名 亦即嵌入各种名词,如人名、兽名、鸟名、花名、果名、树名 药命、地名,等等,如: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

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

此联巧妙地精选出熟地、白头翁、益母草、红娘子(又称灰蝉)、一见喜(穿心莲)、淮山、牵牛子、国老(甘草)、使君子、千年健十味中药名,用“迎”、“送”两字串联起来,对仗工整,颇为得体。

四是拆字 即将汉字形体拆开,或分或合而成联。如:

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五是叠字 同字再用,或且三用四用,即为叠字。

新月如弓 残月如弓 上弦弓 下弦弓

朝霞似锦 晚霞似锦 东川锦 西川锦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六是谐音 如:

二舟并行 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 笛清怎比箫和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何、偶、幸、媒)

七是回文联 就是回环往复,顺读、倒读都成文颇有意趣。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回文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人过大佛寺 寺佛大过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八集句联 集句,就是把原来各不相干的诗文按照一定的意义集在一起,恰成对偶,形成很好的对联。如: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爽气西来 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 波涛洗尽古今愁

——(宋)苏轼题武昌黄鹤楼

(6)内容要相关

内容相关即是上下两句意义要相近或相反,相互合作,彼此联系,共同表达一个中心思想。

如相近的有:

勤劳门第春常在 节俭人家庆有余

内容相近却不能内容相同、重复,否则便犯了”合掌”之忌。如:

国中无双府地 海内第一名城

内容相反的有: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世间少有蠢才子 天下难得好先生

三、对联的分类

1、春联: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如大地春回增绿化人间福到展红图

2、楹联:在宫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上刻琢的对联:

3、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上选用或撰写的对联

4、挽联:评价先人生平业绩,抒发后人怀念之情的对联。

5、寿联:祝福长辈寿辰的对联。

6、赠联: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元双

——〔明〕朱元璋赠徐达

2005年高考对联题型

一、填空式:将对联与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

1、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挽联所写对象是(),我们在中学所学课文中选自对联中作品集的有哪些,并分别表明作品集。

2、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

请你写出对联中作品中的名句。

二、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拟补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就是采用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

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能超过30个字。

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 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李格非先生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中“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中“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他略加增删,集成一副佳联,其上联是:

居无求安食求饱

请你写出下联:富不润身德润屋

三、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知识点结合起来。如:江西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句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合出的上联进行适当调整。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杭州西湖于谦祠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予出的上联加以调整。

上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下联(已被打乱):

岳家父子同,两朝少保冤,夕阳亭里,**两地心伤

四、情景式:这种题型提供一个特定的情景,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

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

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请你以元宵节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

五、话题式 这种题型只提供一个话题,其它方面都不加限制。如:

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六、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我们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改写时可采用“增(增加词语)”“删(删除词语)”“调(调换词语位置)”“换(更换词语)”“留(留住关键词)”等方法。

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今年(2009年)有两个省(市)自主招生语文试题直接考到对联,一个是安徽省,一个是北京市(北京大学)。下面结合他们的试题,谈一谈对联的类型,并探索一下对联题的解题思路。安徽卷。

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万山金 座凝香

新春联 上联:

下联:

教师办公室 上联:

对 联 下联:

北大卷。

根据出句,写出对句。

出句:博雅塔前人博雅(6分)

对句:

安徽卷是老题新考,属于组合型,即给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考生组合成符合要求的对联。这相当对于对下联或自主撰写来说,降低了难度。北大试题是传统题型对下联。

这两道对联试题,恰好代表了对联的两种类型。对联按形式可分两大类型。一类是符合律诗格律的五、七言律句,我们可以称之为律联,而那些不符合律诗格律的可统统划归非律联一类。

《联律通则》中的“节律对拍”一条说,“上下联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按声律节奏(着重号是作者加的)‘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这说的即是律联;而“也可按语意节奏”,则说的是非律联。据此,安徽卷试题是律联,而北大卷试题则属非律联。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解题思路。安徽卷给出了四个四字短语、四个三字短语,要求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应该是先组合成四个七言律句,然后再使它们两两成对,组成两副七字对联。我们可以理清思路,分步进行。

第一步,根据题目要求,可先将这些短语分为两大类。描写新春的有: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千里绿 万山金。而符合教师办公室的短语就是:芝兰绕阶 桃李满园 春绣锦 座凝香。

第二步,根据意象、意境等内容的联系及“二字而节”、平仄交替的规则,可将每类短语分别组成两个七言律句。新春类:黄牛耕地万山金 翠柳迎春千里绿。教师办公室类:芝兰绕阶座凝香 桃李满园春绣锦。

第三步,根据仄起平落,即“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联律通则》)之规则,确定上下联。这样就得出答案。

新春联 上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下联: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 上联:桃李满园春绣锦

对 联 下联:芝兰绕阶座凝香

(用古韵,“阶”为入声字,可能会对考生做题造成一定的难度)

第四步,可用格律知识检验一下对错。这两副对联的平仄格式均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典型的七言律联。(七言律联有两种格式,另一种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而北大所出上联,则属于非律联了。可按语意节奏划分为两个节拍:博雅塔前/人博雅(“

四、三”式)(加横线字为平声,加着重号字为仄声,均为节奏点。下同)

此题属于传统的对下句型,考生反映,题目并不陌生,但有些不适应,也感到有些难度。不错,此上联看似容易对,实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如果单纯对“博雅塔”并不难(如“未名湖”即可对),难的是在“人博雅”这个主谓结构中,“博雅”为单音字并列结构的形容词,对句也要考虑到这一点。(那么“未名湖”就不合要求了)这样能与“博雅塔”相对的,可供选择的对象就很有限了,必须费一番脑筋。考生感到有难度的原因大概就在此。

“博雅塔”为北大校园内一著名建筑,北大就地取材,拿来做了试题,这就不仅仅考语文了。要做对此题目,必须仔细留意北大招生广告中有关校园景点的介绍。此题目考的是生活,考的是考生的观察能力,细心程度。应该没有标准答案吧。下面提供一些考参答案,供读者参考。

清华园内/水清华

陶然亭畔/鸟陶然(“陶然”为偏正结构,勉强)

圆明里/月圆明

颐和园内/客颐和

朗润园内/水朗润(此联甚佳,意境优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下联的尾字“润”为仄声。且为尾三仄。不过我还是认为此联应给满分,至少应给5分。巧联形式上要求应放宽。)

乐寿堂内/翁乐寿(“寿”为仄声)(此联与上一联相比,要逊色多了。)

综上,如果所给上联是非律联,可按语意节奏划分出节拍,然后再根据词性、结构、节奏点的平仄(上下联要相反)等规律,精心撰写对句,以达到要求。

高考对联题 第2篇

一、对联要点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一般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如毛泽东曾引用过的一幅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下联字数相等;上下联按词组分,都是“四字——二字——二字——三字”的格式,断句也一致。当然,也有为造成特殊的效果,上下联字数不等。袁世凯称帝没多久,就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可耻地死去了。四川有人给他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这是在讥讽“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像这种上下联字数不等的现象是极个别的。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一般讲,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声,即通常所说“仄起平收”。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声调极其对仗,音调和谐,读起来上口。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

4.句式一致,节奏相协。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如,大行绝俗忘荣辱,至道无情空是非。如果从每个字来看,“大”与“至”、“荣”与“是”、“辱”与“非”是形容词,“行”与“道”、“ 俗”与“情”是名词,“绝”与“无”、“忘”与“空”是动词。

5.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含义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一是串对,就是上下联所说明的问题,意思是顺承的;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二是正对,就是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三是反对,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相互映衬,把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二、对联对法

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

例:

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例:

3.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

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三、题型预测

1、话题式。题型有点类似话题作文,它提供一个话题或一个语境,要求围绕这一话题自己拟写一幅对联,例如: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一幅开学典礼联,请你为该校拟一开学对联。

参考联:望诸生,惜光阴,矢志成材须从开学起;仰良师,施化雨,丹心润物尽在传道中。

例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参考答案: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2、配对式。题型一般有多个句子,要求选出两个句子组成一幅对联。做此类题目时,我们除了用到对联的“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应,句式相似,内容相关”等知识外,还必须根据“仄起平收”的特点来确定每幅对联中的上下联。

•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2004年高考 全国卷)• 第一题

•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 第二题

•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树一代新风”。“大地气象新” “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分析:第一题第一联,上联(出联)“扫千年旧习”,有些考生顺笔写出“树时代新风”“做时代新人”自我感觉良好,粗略看两个联对的还可以,但以符合要求优中选优看就发现问题。“扫”动词,可以对“树”“做”,“旧习”名词偏正短语,对“新风”“新人”都可以,只是“千年”为数量词,对名词“时代”不慎恰当。故答案拟为“树一代新风”。“一代”对“千年”词性相对极了。

第一题第二联的上联(出联)为“祖国江山好”,有学生提笔写成“国家气象新”“山河风光美”。在这里不要说“祖国”为名词性偏正短语,应对名词性偏正短语,只是强调这些学生的答案犯了“重”字的大忌,(重“国”“山”)。“祖国江山好”的“江山”为并列短语,名词,“好”是形容词,对句基本上应以词性相对的“名名+形用词”格式,故答案拟为“大地气象新”。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如有些学生的“大地风光美”也不能不说较好。此外还应注意,第一联“扫千年旧习”整体为动宾结构,第二联“祖国江山好”整体为主谓结构。

第二题上联(出联)为长联,可以把上联分为两部分“冬去春来”和“千条杨柳迎风风绿”,结构形式为“名动+名动”和“数量+名名+动+名+形”,有学生写出“月落日出万里江河映日红”,这联和拟的参考答案(全国卷)“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差不多(词性上动词和形容词可对),只是学生联前后重一“日”字,一般说应避免同句重字(有个别对联重字有特别意,另当别论)。

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广东卷)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解析: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3、改写式。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我们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改写时可采用“增(增加词语)”“删(删除词语)”“调(调换词语位置)”“换(更换词语)”“留(留住关键词)”等方法。

上联: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沙场点兵

把下列句子中的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 锁住三峡无数峰

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四、备考指津

1、拟写对联是一种新题型,它能反映时代气息,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很好地体现了语文试题紧贴现实生活的命题方向,应引起高度重视,平时多看多练。

2、拟写对联考查是句子仿写,并不神秘。可根据句子仿写的有关解答技巧和对联的一些特殊要求作答。

3、拟写对联注意审题,不能忽视题目上或明或暗的提示信息而偏离题意。是写春联就要突出新春的喜庆气氛,是写行业联就要联系行业特点等等。

4、对联和诗文有特殊的关系,当特别注意有对偶、对仗的诗文的背诵和填空。

六、解题方法

1.分析“出句”特点。

如2004年全国卷(江西、河南、河北等地)上联“扫千年旧习”,一从结构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扫”是动词,“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习”是名词;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相对”,“千”为平声,“旧”为仄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2.善于联想。

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正对。如2004年全国卷(吉林、四川等地)上联“春晖盈大地”,由“春晖”可以联想到“瑞气”,由“盈”可联想到“满”,由“大地”可联想到“乾坤”,因此其下联可拟为“瑞气满乾坤”。

二是相对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应于反对。如“扫千年旧习”,由“扫”联想到“树”“迎”,由“旧习”联想到“新风”“新景”,下联可拟为“树一代新风”或“迎万载新景”;再如上联“铺张浪费可耻”,由“浪费”联想到“节约”,由“可耻”联想到“光荣”,下联可拟为“勤俭节约光荣”。

三是相关联想,即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2004年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上联“一代园丁乐”,由“园丁”联想到“桃李”,下联可拟为“九州桃李荣”;再如福建卷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由“做人”可以联想到“治学”,下联可拟为“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3.善于化用。

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就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一联。再如“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可以用“庖丁解牛,久练而技进乎道”来对,其中融进“青出于蓝”“庖丁解牛” 成语典故。

七、课堂演练

1987年全国卷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

〖答〗(A)

2004年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

①春晖盈大地 ②科学能致富

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参考答案:

第一题

①正气满乾坤 瑞雪满乾坤 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

04年浙江卷

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

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才识贯中西 智慧集东西

04年广西卷

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参考答案:

第一题

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04年福建卷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参考答案:

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4分)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答案:“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等。(评分标准:既要注意形式的基本一致,也要注重语意的整体吻合,其中有一条不符合不给分。)

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鲜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与呀简明。(在10-20字之间)(2004年全国卷乙23题)

角色变换型

献血者的角度:我憧憬文明,我追求奉献,我由衷献血。用血者的角度:生活花朵的绽放,源自你鲜血的浇灌。

社会的角度: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明理晓谕型

让你的血液得到更新,让别人的生命得到延续。数学公式型

爱心+勇气=光荣的献血者。

诙谐幽默型:献血,给他人带去新生,让自己“减肥”、“健身”。借鸡下蛋型: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修辞技巧型

比喻型:让我们用沸腾的热血,续写他人生命的篇章。疑问型:大地离开了河流将变成荒漠,生命离开了血液呢? 对偶式:真情汇聚动南西北,热血奉献春夏秋冬。比拟式:让我们用鲜血疏通爱的长河。

排比式:我献血,我光荣;我献血,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类比式:划燃火柴点亮黑夜的灯,献出热血点染生命之火。双关式:美丽的生命,从你卷起袖子开始。韵律式: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

【试题2】(2005年福建卷)19.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解析:对联是2004年备受欢迎的题目。对联的种类较多,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旬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参考答案】19.(4分)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点击中考对联题 第3篇

例1 (淮安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 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活动, 缅怀我们伟大的总理, 讴歌他光辉的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和“呕心沥血干革命”是从下面纪念总理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 请你把它放回原处。

上联:戎马倥偬, , 殊勋盖世间, 无法磨灭;

下联:日理万机, , 英名满天下, 有口皆碑。

这道题比较简单, 同学们只要稍加审题, 即可明确所给的备选内容概括了总理一生的两个重要阶段: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根据已给出的上下联部分, 不难确定:“戎马倥偬”与“呕心沥血干革命”对应, “日理万机”则与“鞠躬尽瘁为人民”匹配。

例2 (扬州市) 下列各组对联, 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 。

A. (上联) 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 月照青山松柏香

B. (上联) 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 斜撑老树护幽亭

C. (上联) 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 九州耀眼艳阳天

D. (上联) 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 十万峰峦走足底

此题是考查对联最显著的特征:对仗。同学们须注意, 对仗有严对和宽对之分。遇到这类选择题, 不可偏执, 认为对联必须词性相同, 意义相关, 从而钻牛角尖, 这样往往会选不出正确答案。应深入分析每个选项, 找出对仗不工整最显著的一项。

例如本题中, 选项A上下联最后一个词“跃”对“香”, 一个是动词, 一个是形容词, 看似不妥;选项C的“繁盛”对“艳阳”似乎也不大合适。但与选项D相比, “胸前落”与“走足底”明显不能相对, “走足底”应改为“足底走”。所以答案为D。

例3 (无锡市)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 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 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下联:

这道题就是传统的对对子, 给出上联, 对出下联。完成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 同学们首先要分析例子, 从中获取一些答题的导向。例子中的“草堂”对“诗圣”, 二者意义关联, 所写内容都与杜甫有关。再分析所给的上联, 先进行词性划分, 明确结构特点:学业 (名词) /宜 (副词) /从 (介词) /勤奋 (形容词) /始 (动词) 。明确了每个词的词性, 还须把整个句子再串连起来, 看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可以看出, 上联是属于劝勉励志一类, 那么下联内容也应和上联相近, 或者相反。此时, 同学们要打开思路, 例如根据上联应联想到有两句名句与之很相似: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上联的“宜从”可对“必由”“应自”等, “始”可与“来”“出”等动词相对。当然也可反对, 如“勤奋”可对“懒惰”。这样一分析, 就容易对出符合要求的下联了。示例1:韶华不为懈怠留;示例2:成功必由刻苦出。示例1有文采, 意味较深;示例2较平淡, 但基本上满足要求, 符合对联特征, 所以也不会失分。

例4 (南通市) 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 九年级 (6) 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 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 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 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拿到这道题, 很多考生可能束手无策。对对子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 而写出一副完整的对联, 对考生更是严峻的考验。可以说, 这道题不仅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 也是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解题习惯的一次考验。

首先要耐心读题, 抽取题干中有价值的信息:一是组织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二是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拟一副对联, 内容切合主题。第二步就是要分析整合信息:“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话说”是评论、评说的意思, 这是交流会的主要目的,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限定了评说的内容及作品的范围, 可以确定对联中必有“评论”、“评说”;而评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需先通读文学作品, 由此可得出“评论”对“通读”或“阅读”、“浏览”等;根据“文学作品”一词, 可引申出“古今”、“中外”这一组表明时间和范围的词, 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许多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思绪, 就能够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了。

示例1:综合学习视通中外, 人物评述心系古今。示例2: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 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

高考对联题设置的问题与建议 第4篇

一、对联题的设置及其价值

对联题的设置主要有选择题、排序题、对对子题、拟写对联题等形式,其中对对子题最为常见。

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科入学考试,由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出题,其中有一题就是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结果不少考生没有对出来,只有几名考生对出下联。其中一名考生以“胡适之”对之,得到陈先生的认可。

对对子题也是近十年语文高考题的题型之一。如2004年有7份高考卷出了对对子题,2005年福建语文卷再次出了对对子题, 2012年四川省高考卷第19题也是一道对对子题,题目如下: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内容与节日相关;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

(2)中秋

上联:——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从理论上说,高考考查对对子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方面,它涉及对基础教育1 2年汉语文教学的基本导向问题。近百年来,对对子这一传统训练科目逐渐淡出汉语教育领域,造成重大教学缺失。高考树立新的导向标志,将会促成合理的教学回归。另一方面,对对子是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语文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手段。陈寅恪先生《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说:“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相关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借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文学系者。兹略分四条,说明于下:(甲)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运用……(乙)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一(丙)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丁)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张志公先生也十分重视对对子的价值:“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属对练习能够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这一点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对联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高考出对对子题的初衷,无疑是好的,但由于对对子超出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且由于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存在出句和答案不规范的情况,所以往往事与愿违。

(一)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认识存在偏差

2012年四川省高考对联题要求“可以不考虑平仄”,这个要求反映了命题者对于对联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关于对联,程千帆先生说:“对联的成立,有一个先决条件,即语言的字、词在形体和声音上,有相对,即构成对偶的可能性。而汉语正是这样一种语言。它的每一个字,多数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而字又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分阴阳上去四声),简化之,则为平仄二声(即平或阴阳为平声,上去入或上去为仄声)。集字成句时,如果注意到它们在语法上实词和虚词以及音调四声或平仄的排列组合,使之有规律地相同相反,相间相重,就能构成既有悦目的建筑美,又有动听的音乐美的对句。”

对联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一旦抛弃了其内在的规定性,不考虑平仄和对仗,对联就不成为对联了。就如填词,如不论格律,填出来的还能称之为词吗?又如跳水比赛,如果运动员对于基本的动作规范都不遵守,那么裁判员拿什么去衡量比赛成绩呢?当然,对联的平仄有宽严之分,但平仄放宽并不等于“可以不考虑平仄”,如上下联的尾字,上仄下平,这是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不可以不考虑;再如上联或下联的几个字不能全是仄声或全是平声,这也是不可以不考虑的。

可能是命题者已经认识到对联题不易做,有意降低难度,才要求考生“可以不考虑平仄”,但这样做就等于把对对子题的要求降低为写对偶句了,其结果反而会误导学生对于对联的认识。

(二)个别高考对联题存在出句不规范的情况

2012年四川省语文高考对联题中的出句“明月千里寄相思”,这个句子的意思很不错,但“月”与“里”都是仄声,犯了同一联句中平仄失替的毛病,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再看对句的参考答案:“清风一缕拂丹桂”,且不说“丹桂”与“相思”的对仗是否妥帖,但“缕”和“里”,“丹”与“相”显然平仄失对。关于对联的格律问题,余德泉先生说:“平仄对立,是指在同一位置上的字,上联是平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仄声;上联是仄声的,下联一般就应当是平声。平仄对立有一个前提,就是上联首先要求平仄交替。交替与对立的规则,与诗词大体相同。”上述的不规范对联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不是命题者有意平仄从宽,而是对于对联的平仄知识不甚了了。

我们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命题者正是“可以不考虑平仄”的实践者,但这种做法会对考生产生误导。鉴于对对子的难度,对于考生,我们可以适当放宽平仄,但对于命题者来说,不应该出现出句不规范的问题。

更有甚者,不仅出句不规范,而且参考答案也不规范。如2D05年福建卷对对子题的上联是“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的参考答案是“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上联的“夏”“女”“武”三字都是仄声,平仄失替,下联的“黄”“孙”“才”三字都是平声,平仄也失替。另外,“华夏儿女”与“炎黄子孙”语意重复,有合掌之嫌。

高考是“国考”,出题和答案必须严谨,其不规范性会大大降低高考命题的权威性。相对于上述两副问题对联,2004年全国卷中对对子题的出句和答案还都是很稳妥的,如“扫千年旧习(笔者按:“习”在古汉语中为入声字),树一代新风”,再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三)高考对联题的设置方式欠妥

对对子比较难,根据情境拟写对联更难。2008年重庆高考试卷第19题就出了拟写对联题,题目如下:

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中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

拟写对联本身就比较难,而且题目还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这等于要求考生“带着双重镣铐跳舞”,其难度可想而知。再看所给的参考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首先,“祥”与“功”都是平声,不合上下联尾字须上仄下平的基本规则。其次,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相对,如“峰”与“空”,“云”与“虹”,“情”与“心”,“圣火”与“奥运”等。再次,“含情”与“有心”犯了合掌的毛病。

总之,对对子和拟写对联这两种题型的设置方式欠妥,因为它们超越了现阶段绝大多数考生的实际能力,使得考生不能有效答题,从而降低了高考命题的效度。

为了调查高考生对对子的实际能力,201 1年3月,我们曾在安徽省阜阳三所学校的高三学生中进行了对对子题测评活动,测评的题目从往年高考对对子题中选取。第一道题要求学生对出“学问藏今古”的下联(2004年浙江卷)。第二道题要求学生对出的“东风送暖大江南北风光好”的下联(2004年全国卷)。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答题的错误率颇高。错误类型主要有平仄不相对、语义不通、不对仗、下联尾字误用仄声、合掌等。

三、高考对联题设置的建议

为了了解高中语文教师对于高考对对子题的态度和认识,提出有关高考对联题设置方式的合理建议,我们又对安徽阜阳三所学校的60名高中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从实收的56份问卷来看:只有23.2%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较感兴趣或很感兴趣,而76.8%的语文教师对于对联没有兴趣或兴趣一般;只有1.8%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容易,26.7%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难度一般,而71.5%的语文教师认为高考对对子题较难或很难。尽管如此,仍然有67.9%的语文教师提倡高考出对联题,但在题型设置上,87.5%的语文教师主张出对联选择题或排序题。另,关于考生不能有效完成高考对对子题的原因,语文教师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点:一、传统文化出现断层。新中国成立后,对联、诗、词、曲、赋等传统文学样式在语文教学中逐渐被淡化或边缘化,学生不了解或把握不住对联的基本特征。二、对对子与语法知识密不可分,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法知识逐渐淡出中学语文教材,考试不考,教师不教。三、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达不到对对子的能力要求。四、即使高考或日常测试出了对对子题,阅卷老师往往并不严格按照对联题的要求判卷,使得对对子题的区分度并不大,结果削弱了广大师生进行对对子训练的动力。

高考对联题 第5篇

读音:nū xi,笔划:10

部首:艹

部首笔划:3

解释:

同“晚”(韩国汉字)。

【试题解读】

这道题看似寻常,其思维流程并不简单。

首先是对对联知识的思考。第一,对联应该对仗工整,它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句对偶,词性相同,结构相当。第二,应平仄协调,它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上联的最后一个字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须是平声,因为仄声短促,平声舒缓。第三,对联上下联内容要相关。第四,对联有两大禁忌,一是忌“合掌”,即上下联的意思相同。如“春晖盈大地”,对“正气满乾坤”可以,对“朝霞满山川”则为合掌。二是忌“同字”,即上下联不能出现相同的字。如“科学能致富”,对“艺术可修身”可以,对“诚信能纳财”则不可,因为上下联都出现了一个“能”字。

其次,是对两副对联思想内容的思考。一副是新春对联,一副是教师办公室对联,“芝兰绕阶”喻教育和谐美好而又馨香的环境,《劝学》有云:“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又能够比喻美好的品德。“桃李满园”喻学生多且成才,这应该是写教师。“翠柳迎春”和“黄牛耕地”是描摹明媚春景和人勤春早的图画,显然是新春的写照。再者,“香”写“芝兰”,“锦”状成功,“绿”绘春色,“金”喻收获。另外,“千里”对“万山”,“春”对“座”,“绣”对“凝”,词性对仗工整。最后,“金”和“香”属平声字,应归为下联。有了上述的思维,答案就能明确。即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2、09安徽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新春对联: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对联考题的命题展望

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文学艺术,对联在2004年高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并获得一致好评。然而,7份涉及对联的试卷都采用给出上联对出下联的命题方式,这未免太过单一。对联题高考中肯定会在多份试卷中保留,而且命题方式定会趋向多样化。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对联:

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

凯歌高奏龙腾雅典;捷报频传狮醒东方。概括式

题型示例2:用对联形式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

新华社香港9月9日电中国奥运金牌选手代表团9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港活动,他们在香港市民的欢送下离开香港,前往澳门访问。迎候在码头的数百名澳门居民以鲜花、欢呼和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健儿的来访,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等到澳门外港码头迎接。奥运金牌选手访港3天来,在全港市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美好的印象。9日上午,香港上环港澳码头门口聚集了许多市民,他们高举“中国的英雄”“中国人的骄傲”“预祝中国奥运健儿2008再创佳绩”等字样的横幅,热情欢送奥运金牌选手。

到澳门时,等候在那儿的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当刘翔、田亮、郭晶晶等名星运动员走到近前时,人们争相拍照,闪光灯亮成一片,人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表达了与金牌健儿重逢的喜悦。根据安排,代表团将在澳门活动2天。对联: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主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参考答案:

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话题式

题型示例3:请你从“勤学”“立志”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对联。话题:

对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种话题式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参考答案:

勤学——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立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组合式

题型示例4: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对联:

这种题型和相关的文学常识、语言连贯等考点结合起来,综合性较高。要正确把这些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先要判断对联所写的是谁。把陆游的生平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诗句和提供的短语相对照,可知对联写的是陆游。然后根据语言连贯及对联上联和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仄起平收等特点,加以组合。答案为:

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调整式

题型示例5: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下联调整为:

这种题型既测试了对联的相关知识,也测试了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考生首先要对这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进行调整,即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格,故下联也应作如下调整: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针对训练]

1、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两副悼念周恩来总理的挽联。

难报恩来 生为国家 耿耿忠心昭日月 何堪魂去青史千秋 功同五岳 寸草春晖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死为人民 ①对联: ②对联:

2、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对联:

3、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授;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下联调整为:

4、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然后用对联形式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

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奥林匹克男子110米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册。决赛中,从始自终一路领先的刘翔将对手拉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

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栏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身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参考答案:

1、①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功同五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②青史千秋,何堪魂去;寸草春晖,难报恩来。

2、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3、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题四川旺苍对联 第6篇

 

巴风醉旺苍。

云带山歌走,

水携画卷流。

青山留客醉,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1整理下一篇:写未来的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