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2024-07-16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精选14篇)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1篇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导学案”编写基本框架要求(供参考)

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陈定尧(2010.12.28)

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学习目标导学、学习方法导引、典型例题导析、先学效果检测。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导学

本部分主要展示一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应达到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技能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到的情感价值观。

第二部分:学习方法导引

本部分主要侧重于学生方面的学习方法引导,帮助学生看懂课本叙述的内容、解题方法,尽量使学生沿着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学会课本的知识,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根据课题学习内容具体情况本部分可设计成填空题或例题分析展示的形式。

第三部分:典型例题导析

本部分主要体现让学生学会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后,尝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示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本部分例题选择要注意典型性、实用性,要注意精简明了,而且分析要透彻,让学生学会模仿例题方法尝试解题。第四部分:先学效果检测

本部分主要根据课时内容学习要求设计相应检测题,主要是用于学生“先学”结果检测,或用于课堂学习“当堂训练”检测,注意选题精要,有针对性,体现“先学”效果的目标要求。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契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努力开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局面,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二、课堂教学改革总体目标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构建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释疑点拨,巩固提升”的环节,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优秀品质。

三、构建教学模式

依据我校课题研究方向,确定构建预习导学模式。

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于春永

副组长:段培运、王艳华

组员:常广仁、王玉军、刘文宝、吕富、翁亚男、李秀娣、李志梅、王树珍、苏玉福、五、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3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启动月。深入学习预习导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做好理论讲座工作,研究导学案的构成,编写原则,编写要求,各科教师初步尝试编写导学案。

2、尝试阶段(2014年4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尝试月。在深入研究预习导学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编写并运用导学案教学,及时反思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推进阶段(2014年5月--11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季。实施各科导学展示活动,开展优秀导学案设计、优质课展示、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反思、教学叙事等

1比武活动。

4、总结阶段(2014年12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总结月。汇集研究成果,汇报交流课改经验。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3篇

一、传统教学模式概况

首先,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教师在上边讲, 学生在下边记录.这种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下降, 在思维模式的建立过程也大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引导, 所以, 很难拓展学生思维, 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严重的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其次, 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知识的交流合作过程, 多数的数学课堂几乎没有课题探讨活动, 课堂都是一样平淡无奇, 这不仅仅导致了初中数学课堂缺少趣味性, 而且长期以往打消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实践证明, 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 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 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初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灵活变通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1].

二、改革教学模式,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现如今, 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就必须要求教师改革传统教学的模式, 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 进而, 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能够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模式中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能够活跃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 因为初中的学生大都不习惯于约束,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这种约束, 使教师成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这样, 就会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活跃学习的氛围.

2.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关系

对于初中数学科目来讲, 其理论和逻辑不是教师一讲, 就能够使得学生理解的, 所以, 只有学生自己进行探究, 才会对其理论和逻辑彻底的理解, 进而扎实的掌握课堂的知识, 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中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关系,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行小组学习模式, 能够促进学生的参与性, 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性. 同时, 学生可以与其他人进行合作探索, 最终实现对课堂问题的认识,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就会慢慢的转变其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自主探索和知识交流的能力, 小组学习过程, 在某些程度上也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 在合作中探索、发现和发展. 学习对于学生而言, 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毫无意思的, 而是充满探索的具有生动情感的[2].

3. 强化教学的趣味性

我们都知道兴趣才是最好的教师, 所以,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核心, 在初中枯燥的数学教学中更应该如此,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要强于其他年龄段的学生, 因此,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必须要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引导过程, 例如, 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一开始就不能一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因为有关“圆”的知识是一个很抽象很枯燥的问题, 刚学习这章的时候, 教师应当从简单的知识来引导学生, 首先可以从坡度问题入手, 进而实现对于圆形的过渡过程, 进一步开展课堂活动, 对实际中的圆形进行举例说明, 激发学生兴趣, 为以后学习圆周角、切线、弧等知识作出良好的铺垫.

4. 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 电子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 因此, 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们也应当与时俱进, 在教学之中应用相应的信息技术, 能够有效的取代传统教学工具的不足, 例如, 在讲述函数的问题时, 我们的传统教学器具很难对其进行表达, 但是, 通过ppt、flash等教学软件我们可以对其充分的模拟, 使学生在模型上理解函数的意义. 这种高信息化的教学过程, 能够提升教学的效率, 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3].

总之, 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师来说, 只有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从而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摘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地方, 课堂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专业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尤其数学这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 因此, 本文重点介绍了改革教学模式, 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具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韩爱族.浅谈如何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4) .

[2]万里.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6) .

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

长期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侧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如何通过有效的目标来调整数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在新课标条件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是行动的灵魂,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教师的行为,最终影响着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扬弃陈旧的教学观念,确立与新的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 学观。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授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在这一教学观指导之下,教学既要重结果,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展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差异,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做好导入,调动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我就先讲了一个故事:说唐朝时候有一个叫杨损的官员,他打算提拔一名下属,组织部门经过筛选,物色了两名候选人,但这两名候选人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不相上下,难分仲伯,一时也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和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怎样快速解决的呢?很快,学生的胃口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主动思维,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这时,我就巧妙的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想不想知道如何快速的解答这个题目吗?这样一来,大家积极性很高,很快投入到新课当中。

三、调动学生自主探索意识,活化教学过程

学生课堂自主探索的程度是衡量课堂活化的重要标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索越强,探索程度越高,则越说明教师引导得合理得法。

1、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上要创设不同的思维层面,在认真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力求实现四个统一:完成学习目标与实施心理调适统一;知识的掌握与渗透数学思想教育统一;接授与训练统一;教法与统一。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做到六个必须: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必须让学生动脑思考,必须让学生动口表述,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必须让学生质疑问难,必须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六个“必须”贯穿于复习、导入、新授、巩固、总结等全部教学环节中,让整个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主地完成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变“容器式”的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获取知识,并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问题梯度,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构建问题梯度,让学生自主探索。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努力使课堂充满自主探索活力,创造机会让中差生积极参入,实行“五优先”。即课堂提的优生,巡视辅导优先,板演练习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鼓励优先。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分类教学,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依照“统而不死,活而不乱,立足中差,着眼中上,分层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进行教学。

四、结合具体问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就是要结合具体问题训练解决问题的策略。会解答所学的问题并不是最终的训练目的,问题解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学习有代表性的问题,使学生掌握解题的一般策略,成为能够有效地处理信息的人。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在学生拥有一定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通过出声思维、回忆反省等方法,来审视、相互交流并反思各自在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认知策略,从而重建并不断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和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有效地實现知识类化和知识迁移。

五、学贵置疑———多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问题是形成探究能力的突破点。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置疑,小疑则而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者。”可见从疑到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开端。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置疑,善于发问。其次要重视归纳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直觉思维方法,以及探索性演绎法等常见数学研究方法的思维训练。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决定了它更讲究思维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比单纯地学习数学结论更为重要。教师应试着变结 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了解前人发现某一定理的思维过程,精心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题目,让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科学品质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为他们今后在学习工作中形成独有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心得 第5篇

为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感悟生命真谛的驿站,切实体现新课程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我校通过深入的学习研究,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案,凤庆县课堂教学改革资料汇编,临沧市第一中学二·六·二课堂教学模式临沧市民族中学531自主·启智·高效课堂模式等课堂改革实施方案,并于2011年7月决定移植嫁接各教学模式经验,同年8月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培训、研究活动,并在9月至12月进行了课堂实地考察和课堂模式实践课。至今新课程改革已有整整一年了,透过新课改,我们从教材,教法到对待学生,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新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多年来在传统初中教学中教学沟通的形式是单一的,主要以教师、讲台为中心。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记,在师生活动上,强调教师起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用说还敢提出质疑了,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过去的灌输式转变为以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导学式。适当的拓展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标准已揭示出教学活动的本质。教不再是目的,而是一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去探索,最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获取知识。怎样才能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要敢于放下教师的架子,亲近学生,注重同学生的沟通,改变已往的一言堂模式

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师生间平等的交往,通过师生间民主的对话,让学生从教师那里体会到平等与自由,民主与尊重,信任与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更能够自主进行学习,而不再象以前一样被动的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

1.2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方法,多用激励性语言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任何课堂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评价中既要重视学生得出的结论,又要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既要肯定学生在评定回答中的个性化优点,同时又要恰当的指出学生的不足,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禁责骂学生,倡导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利用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3客观认真分析学生现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十个手指都不是一样齐,更何况面对一个班几十个不同的个体,优生、中等生和差生各占一定的比例,而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上普遍存在关注优生,忽略差生的现象,面对新课改,笔者花了很大的决心和时间将这样的观念抛弃。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他们的要求可适当放低一些,题的难度浅一些,可布置少量或不易出错的作业,形成良性循环,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课后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较近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进行练习。尽量让他们从取得的一点成功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重视数学活动

几十年来传统的教学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听,在教师这样的讲授下,传统教学课堂上很少有数学活动,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就结束新课,留给学生的是大量的习题练习与巩固。而今,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才能,从学习的过程中去获取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应当注重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设计并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用适当的点拔去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担心为此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要知道学生亲身体验过比你口授要记得更牢,也许你做100道题都没有他亲自去研究取得的效果好。

课中随时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一直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从不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有趣,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地怨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老师的反思很重要,能使你提高教学的能力。每一节课后,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行为,哪些是有益于学生的、做得好的,哪些是对学生不利的,教学中的优缺点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以后扬长避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这种反思中更加圆满。课堂上还要经常对学生察言观色,为什么这里没能引起学生的吸引力,要作思考,并及时纠正改进。比如在应用题的解答和几何题的分析上,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综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保证他们在学习数学时有所发现,有所思考。

进入新课程改革的这几年,也是笔者教学思路和方法发生蜕变的一个过程,希望学生能从数学课堂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活力,能够获取成功的喜悦,使大家在这种宽松氛围下积极快乐的学习,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只要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这就是所有教学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以下是我就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的一些心得。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四:“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测树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在进行《几何》中垂径定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让学生动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要求学生自己画一个圆,然后任画一条直径,再作这条直径的垂线。并把画好以后的图形剪下来,再把图形沿着所画的直径对折。

2、思考讨论:①、圆是一个什么图形?有几条对称轴?②、从对折后的图形中你发现有相等的线段和弧吗?并把你发现的结果写下来。③、画图时,知道什么条件?你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

3、检查学生动手讨论的结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结果回答问题)

4、让学生总结出垂径定理的内容。教师再作简要的补充强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认真讨论,大家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径定理。这样,通过自学让学生感知教学内容,逐步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率。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6篇

1、明确观察的目的与内容

教师按观察计划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目的和内容。例如,可以利用每个观察与思考后的讨论问题作为对观察目的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使观察更有效、更快捷。

2、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师要按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不论是观察切片、标本、实物、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7篇

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结果七:调查研究、制作、撰写是学生能力得到提升的关键环节

“查”就是调查研究,“作”是制作生物模型,“撰”是撰写生物小论文。这三个环节都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例如,让学生上网或实地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危害”问题,利用纸板、凡士林等制作“空气尘埃测定板”探测某地尘埃污染严重情况,然后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巩固了课本知识,又加强了课外阅读及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良好思想品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8篇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内涵

研究性教学的形式有小组合作讨论、小组调查、团队竞赛等。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 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数学教学中重视研究性教学。虽然对于研究性教学还没有形成权威性的定论, 但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 并非把几名或一群学生组合在一起学习就能称为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是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主体和基本单位的,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的需求。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例如, 由于一些教师把数学课程教学看做是理论教学的补充, 认为它可有可无, 或通过讲解告知学生即可, 无形中低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学科课时分配中, 数学课时一般比较紧张, 为了应对平时的考核, 有些学校放弃开展数学课程实践教学;在一些硬件设施比较欠缺的初中, 由于数学课程的运动器材和设备都存在问题, 导致数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或无法开展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仅不符合初中数学课程的发展特点, 而且影响学生对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和事物的认识,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作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 即对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谁来教、谁来学、在哪儿教、在哪儿学、怎么教、怎么学、用什么教、用什么学所进行的策划。其主要内容涉及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媒体设计、评价设计, 以及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促使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探究活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要选择调查、实验、讨论等活动类型。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知识背景的基础上, 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 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如在引发学生思考时, 设计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或在形成后, 帮助学生在实际应用活动中巩固、检测所学, 体验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完成对知识、技能、方法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实现三维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的学习活动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 可以节省繁冗的训练时间,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促进学习者朝着目标所规定的方向产生变化的过程, 加强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加强对学生一般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加强教材建设, 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要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和创造性;加大数学理论课时比例, 对数学理论教材进行深入解读, 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数学教育理各学科的理论知识, 拓宽数学教育知识面;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加强对学生一般运动能力的培养。例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可以创设情境, 将一些情境的内容用多媒体进行演示,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中认识更直观。

研究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人人主动参与, 分工合作, 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 而且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 研究性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促进教学相长, 增强了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摘要:研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利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新颖而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发出有价值的新概念、新思想、新解释、新理论、新规律、新方法等, 在专业学科上做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探讨研究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研究性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易曲, 雒志江.在数学研究性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2:52-53.

[2]王淑花.数学研究性教学初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1:48-49.

[3]黄丽芳.浅论高中数学研究性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8, 11:10-12.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9篇

【关键词】课堂改革 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37-02

数学是初中三大主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对于学生成绩的提升以及能力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还比较落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不高,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培养。在课堂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一、利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情境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视频、图画、数学史、故事等与所要教学的内容建立起的一种联系,使初中数学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积极的进行课堂互动与交流,从而实现共鸣。数学知识是无数人们研究和探索的成果,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促进教学效果实现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通过“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学生设置情境,然后利用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规律,尝试类推出第7个、第8个格子中应该放多少麦子,然后列出计算麦粒数的算式。通过故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快速的集中,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欲望,活跃思维,使学生的身心都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二、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进行教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其实并不遥远,会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问题的思考中,进而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我们市里的两个大型购物超市都要举行圣诞节促销活动,其中一个商场所有物品全部6折优惠,另一个商场推行的是买200送100的活动,我想请问同学们,如果在物品标价是一样的前提下,我们到哪一家买东西更合适呢?这一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学生都会积极的投入到思考中,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设置,学生能够在不经意间学习到数学知识,并能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现代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意识

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教学领域,转变了以往单调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还能够节约教学时间,留出更多时间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例如在学习《简单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掷硬币的实验,但是由于条件以及次数的限制,最后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可能与预期的结果有一定的不同,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进行游戏的演示,能够减少时间,效果也会更加直观、形象,通过动态化的展示,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图像的各种变化,使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四、任务型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教师将布置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在学生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进行分析与了解,从而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方向更加明确,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提问学生是不是随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够构成三角形呢?问题刚提出,学生会七嘴八舌回答,然后教师拿出准备的一些长短不一的木棒,由学生自己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学生的自主演示与操作,学生会更加明确问题的答案,对三角形的基础性问题了解更深入。

作为具有重要地位的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寻求好的、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红兵.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4,08:4-5.

[2]焦磊.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08:24.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10篇

数学组

高阳小学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

把“构建十六字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我校数学教学,教学将从单纯的接受转向深层次的认知参与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必然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为学生独立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能促使教师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促进学校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念

1.以现实的情景为载体,突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进行“实践与综合与实践”,解决简单的问题。

2.以研究性情景为载体,体会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培养思维品质。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因而,在活动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充满思考、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归纳、类比、反思等活动,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建构和“再创造”,经历生活“数学化”的过程。

3.以调查的情景为载体,强化数学教学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数学调查是指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调查专题,主动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活动过程,根据调查统计得来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分析、思考,在数据面前思想得到净化、意识得到升华,行为得到规范,使实践活动发挥育人的功能。

三、“十六字”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框架与操作流程 “十六字” 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中按照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思路展开教学,其相应的教学程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训练提升” 操作流程:

(1)自主探究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情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猜测,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①让学生自己确定方法。如探索“长方形周长的测量方法”,教师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些工具和学习材料: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选方法:

②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

③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

④让学生自己操作实验。

⑤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2)合作交流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解决具体问题时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所以面对一个陌生的问题独立思考的进程和结果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正是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必要前提。通过交流,实现学生间的资源共享,促进对知识的深入认识。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是整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不能缺少的。

(3)展示点评

这一环节一般是以小组代表汇报的方式,揭示各组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的初步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不同方法的理解、比较、优化的过程。并及时进行评价。

(4)训练提升。

指导学生自己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进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伸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学习能力。这样使学生的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将“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

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的参与、培训和提高是推进教学的重要问题予以足够重视。

(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既要考虑探究过程的展开,又要考虑学习的效益,注意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有助于保证课改教学顺利进行的课堂教学常规。

(四)注意不断积累经验和学习过程的适时调控。

五、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管理,确保我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顺利的开展,我校成立了数学课堂模式小组。组

长:冯海英

副组长: 靳秀萍

成员:王春花

刘春玲

师海丽

安仙梅

张艳萍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十月份

进行引领课活动 十一月份

1、教师试讲

2、教师研究讨论交流,修改,再次试讲 十二月份

1、汇报展示课

2、迎接课改验收 元月份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11篇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全国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形势下,作为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模式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载体与方法,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必须革除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效。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xx中心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课堂效率为宗旨,以培养会合作、善创新的新一代人才为根本落脚点,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三、具体目标

1、成立领导机构,学习模式,理解意义提高认识

2、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好xx镇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3、使全体数学教师善用“四步教学法”进行数学课教学,切实提高课效。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5、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精神。

6、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7、培养一代善合作,会创新的“四有”新人。

四、组织领导

1、道七河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专家组

组长:xx(xx镇中心校校长)

成员:xx(xx镇中心校副校长)

xx(xx镇中心校副校长)

xx(xx镇中心学校工会主席)

xx(xx中心校会计)

2、道七河中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五、具体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内容主持人

三月份

1、成立领导机构 xx

2、学习模式理解意义提高认识 xx

3、制订实施方案 xx

四月份

1、xxx

2、xxx

五月份

1、xxx

2、xxx

3、专家指导

六月份

1、xxx

2、xxx

七月份

1、专家指导,反思提高,写反思报告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12篇

“262”课堂教学模式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摘 要: “262”课堂模式是通化市通钢一中在教学中所倡导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结合班级量化考核细则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动手动脑能力和表达能力,使数学课堂生动、教师教学轻松、学生学习高效。 关键词: 数学教学 “262”课堂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一、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际背景。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和能力参差不齐,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畏难情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及慢慢滋长的厌学情绪与教师的教学心理落差和实际教学效果相抵触,运用陈旧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实际。如何实现教师轻松地教,学生有效地学,不让更多的学生掉队,是数学教师必须研究的新课题,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校推出了符合自身教学实际的“262”课堂教学模式。 二、何为“262”课堂教学模式? 可以概括为三段两线五环节。 三段:预习阶段―探究阶段―测评阶段。 两线:①以学生自主学习和技能训练为主线。②以教师点拨、解难、拓展为导线。 五环节:①以学案引导学生自学。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③生生展示交流。④教师解惑提高。⑤课堂训练巩固。 “262”体现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即:预习自学占20%、课上探究占60%、达标检测占20%。 “262”体现在学生的分层上,即:2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20%是潜能生。 “262”体现在知识的分层上,即:简易基础知识占20%、中等难度知识占60%、难点拓展知识占20%。 “262”体现在学习形式上,即:20%的知识是独学解决、60%的知识在组内合作解决、20%的知识在全班展示解决。 三、“262”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的? 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与评价标准,不可能按统一的模式进行各个学科的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所学知识和课堂教学内容不同,在“262”课堂教学模式大框架下,教师要视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数学课型通常有新授课和习题演练课。在新授课中,一般情况下,我在课前设计好预习学案,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填写,课上前8分钟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答疑。这部分问题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基础性。课上探究时间大约为24分钟。我现场设疑,让学生分组讨论,讨论时学生保持站立姿势。确定小组意见、发言人,需要时可以先让学生板书,之后让学生分组讲解。达标检测阶段大约占8分钟,前2分钟教师做重点强化总结,后6分钟做学案最后部分的达标检测题。课上收上来批改,在下节习题演练课的复习巩固环节进行反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262”模式要求由20%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的组织者,组织课堂内外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协助教师帮助同组中的待进学生进步;由20%的待进学生作为小组的.汇报者,通过与同组其他同学交流、探讨,将观点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并展示;最后由60%的中档学生作为小组中针对其他组意见的反驳者和评价者,其任务既包括帮助本组的组织者、发言者探究、归纳问题,又包括对其他组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补充、质疑、反驳和评价。 四、“262”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有效执行? 由于一些学生一直以来学习能力和求知欲望不是十分强,因此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困难,要长期坚持就更难。为了把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就要建立一定的机制鼓励学生。我校建立了班级量化考核制度,班级建立了小组合作与竞争机制,而且较成熟,把“262”课堂教学模式与班级的量化考核制度相结合,效果尤为显著。建立并完善班级小组合作与竞争机制,要求在班级分组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每个小组组员的具体分工,推选出每个小组的组织者、发言者,以及针对其他小组意见的评价者;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责任感和进取心,从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教学要遵循三大原则:自主预习不看不讲;新知学习不议不讲;课程训练不练不讲。 在新型课堂模式下,应该把以教师的教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学这种旧式关系转换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促教”,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均要围绕学生的“学”开展。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权威,是课堂的绝对主角。新的课堂模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督促者。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的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师生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真正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数学教师要肩负起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的重任,让学生在合作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伟.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怀化一中.“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

 

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第13篇

一、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例如课堂内容与实际联系较少, 课堂上老师讲的过多, 学生发挥的机会很少。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 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呆板的, 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他们就会举足无措。目前中学数学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课堂内容死板。

数学作为一门理科课程, 很多数学老师都认为教学方式应该是非常严谨的, 所以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固守成规, 甚至过于严肃。从听课的经验我们知道, 数学课堂的气氛是最严肃的, 难道理科的课程就必须这么死板吗?教师严肃的态度, 给课堂气氛增加了很多严厉的因素, 很多学生尤其是不太优秀的学生本来就怕老师, 这样子他们肯定就会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了遵守纪律上, 学习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在这方面我们明显不如西方的教育模式, 只有让学生与快递进入学习状态, 全面、自由地发展, 才能够真正学到知识,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数学课堂气氛呆板是传统教育的一个弊端, 不只是数学课堂, 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存在的。

2. 理论与实践脱轨。

数学是一种工具, 如果学数学只为了考高分, 那么学习数学的意义就完全丧失了。为什么呢?因为理工科的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 数学是离不开的最基本工具, 任何问题离开了数学就等于没有翅膀的飞翔, 必然会失败。而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学任务和升学率的压力下, 忽视了数学的实际作用, 将数学视作提高考试分数的工具, 一块进入好高中、好大学的敲门砖。很多家长也为了孩子的“未来”, 让学生放弃了很多实践活动, 成为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思维定式的重要时期, 这种思维方式可能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当他们大学毕业工作后才会发现, 自己不适应的东西太多了, 然后就是跳槽, 一系列不稳定的因素就都表现出来了。这是我们教育的一种失败, 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高分低能, 不能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可见教育资源的浪费太严重了。

二、解决方案

针对目前中学数学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 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 希望对目前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中国传统教育中, 由于受到古人尊师重教的影响, 师生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 尤其是大学之前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这种界限就像代沟一样, 成为影响师生交流的一堵墙。这种局面不打破, 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就调动不起来。首先, 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那就是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习的动力来自学生的兴趣, 而不是教师的冷冰冰的灌输, 当学习成了学生内心的一种需要时, 学习成绩才会提升。在课堂气氛营造方面, 教师应该做到和蔼可亲, 不能因为数学题的严谨性而使课堂气氛变得紧张。在课下, 老师应该主动去和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交流, 支持他们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当然意见太多会影响正常的教课工作, 也会影响他人, 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安排在课下。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 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其次,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角。那种就有的教学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已经厌倦了, 所以换一个角色, 让他们觉得有新鲜感, 这对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 增加数学趣味活动。

数学不能因为课程属性的严谨而变得乏味。适当增加数学趣味活动, 添加一些实践因素, 会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好处。例如在课堂中, 老师讲到一个数学知识, 可以让同学们用这个知识去解决一些他们身边的问题。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可以留给学生作为课下作业, 老师对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评比, 鼓励那些完成的好和有一定创新的学生, 鼓励和帮助那些创新能力差的学生。这种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 将来肯定不会成为“书呆子”, 学生们也会因为觉得自己通过学习数学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这样的课堂模式, 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 以往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高分低能, 所以我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既适合学生长远发展, 又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文章通过对课堂气氛和课堂内容两个方面着手, 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是检验问题的真理, 只有大部分学生通过新课堂改革后有明显的改变, 才能够算得上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同时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所追求的。为国家、社会提供优秀的全能人才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 这也是关乎国家未来的问题。

摘要:目前的数学模式, 教育者并不能都理解其内涵, 这是因为很多老师没有考虑到中学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不明白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所以面对不断进步的社会, 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只有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在将来参加工作后, 才能够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育模式,内涵,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乃达.数学文化教育特征初探[J].中学数学, 2002, (7) .

[2]丁广峰.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3, (5) .

[3]李俊.论数学课讲解技能类型的应用[J].时代教育, 2010, (01) .

[4]张奠宇, 李士錡, 李俊.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祈云祥.高中数学教师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J].湖南中学物理教学前言, 2009, (4) .

东山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第1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基础;掌握知识;拓展训练

近些年,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与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然而,在数学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数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困难,老师教起来也存在一定难度,这也是造成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改革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初中数学执教经验与广大初中数学教育者进行分享,希望可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一、经过实践,注重反思

1.进行教学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烦恼与问题总是不可或缺

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种瑕疵多表现在:(1)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重点、难点分析不够深入;(2)教学方法不灵活,难以吸引学生关注课题;(3)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能自主学习,缺乏理论指导;(4)教学反思不够,无法做出有效改善。

对于上述情况,教师应积极地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学习新课标,挖掘新鲜教材,重点结合实践,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参与听课,模仿学习同科目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与理念并合理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差生与优生的平衡,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加大教学投入。

2.从教学出发引入实际

初中学生易张扬个性,挥洒青春,容易产生叛逆思想,但对于新鲜事物还是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易于培养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上,可以有效联系日常所需,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在陈旧的课本教材中找到熟悉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上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一课时,通过让学生学习“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方式,学会怎样使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转换成频数折线图”等。让学生从事日常事物的收集、整理、描述,如:“十个苹果,六个梨,二十个橘子”综合计算的基本过程,以图表举例。不仅如此,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对知识有一种亲切感,更

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举个例子,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创建某一情境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感受到数学为其生活带来的便利,使其充分地享受数学带来的无限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成绩也会有所提高。

二、重视基础,加强延伸

“万丈高楼平地起,扎实基础是为基”充分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是为学习接下来的知识做铺垫的,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促进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上显得异常突出,因为数学的特殊性,无法像其他科目一样从别的地方汲取联系,而其他理科科目都需要与数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为其后续内容的教授做铺垫。如:在初中数学“有理数的相关概念”中,它是初中数学起始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可分为两个主要课题:(1)数域扩展,对“负数”的引入,建立“有理数”;(2)通过字母表示数字,建立“代数式”,为代数式运算的过渡做好基奠,而且代数式的运算又完全是以掌握有理数运算为基础的。在这种情况下,初中数学知识的环环相扣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一部分知识拥有瑕疵,那么对数学知识的后续运算教导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就“有理数”来说,理解驾驭有理数的相关知识是学生学好其他科目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提前做好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使他们能在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时更快地理解、上手。

三、训练拓展,提高综合知识

初中数学的灵活性、广泛性、特殊性使得教学模式可以多样化地教授,学生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开发大脑,掌握及合理运用知识。初中数学教学要利用教材加以“活用”。如:初中数学“几何初步认识”一课是对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认识的深化,加深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与简单运算,进一步讲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出发,运用简单的“盒子、篮球、衣架”等事物,解说它们的构造,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角以及一些角度的计算和对比。使学生对熟悉事物图形的计算得以理解,再以浅入深,把简单的图形融汇起来,举说计算,像“台灯的体积”“汽车的面积”等,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以“玲珑精巧一瓜藤,放在桌面像盆景,白天谁也不理它,晚上靠它放光明”等简单易懂的小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改善课堂氛围,进而使学生认识“光现象”,调节紧张思维,然后再回归主题,让学生计算。也可以在做课堂练习的时候,添加一些与学科相关的习题。

综上所述,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方针的探究具有重大意义,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创新才能发展,改革才会进步,相信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中,我们的初中数学教育事业才会不断进步,最终使广大初中生受益。我们既要认可近年来初中数学教学取得的辉煌成绩和喜人进步,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不断完善和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不断探究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促进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我国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育现状,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相信一定会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尽管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在未来探索的道路上更是阻碍重重,但是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奋斗在初中数学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齐心协力,斗志昂扬,一定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整体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2.

[2]聂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银行借款用途来源下一篇:食堂商务谈判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