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2024-09-20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第1篇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初中音乐学习,增进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对于音乐感受和评价欣赏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能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但也有少数同学无法做到。七年级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创造力还不够完善及成熟,生理、心理也如此,但是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有所增强,愿意与同学交流、合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非常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涉及到声乐、乐理、器乐演奏、乐曲欣赏等内容。分为六个单元,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教材在呈现方式上,采取乐谱、插图、音乐知识、作品介绍、教学目标、活动安排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加以编排。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6、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唱歌部分

1、紧扣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

四、具体达标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7、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检验教学效果并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并对积极参加学习艺术实践活动、校园艺术节、校外比赛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一定的奖励,颁发荣誉证书。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二周:《春之声》

第三、四周:《飞翔的翅膀》 第五、六周:《八音之乐》 第七、八周:《神州音韵》 第九周:《环球之旅》

第十周: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环球之旅》

第十二:运动会

第十三、十四周:《银屏之歌》

第十五、十六周:《银屏之歌》 第十七周:期末复习第十八周:期末复习第十九周:期末复习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第2篇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春之声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的内容设计与学校春季开学这样一种特定时段密切相关。目的在于,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演唱、演奏描绘春天的音乐作品,使他们体验并感受音乐与大自然、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加深对音乐学科价值的认识。内容安排上,首先选取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作为学生朗读的文字材料,并为之配上背景音乐,将学生带人春天美好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春天的美好情感。接下来安排的唱歌曲目为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突出春天的诗意,并与学生的春游活动相关联;欣赏曲目选取了中国作品《x疆之春》《春晓》《春节序曲》,外国作品选取了《春天奏鸣曲》;最后选取20世纪初著名的学堂乐歌《春游》作为学生填词和器乐演奏的内容。

由于表现春天题材的音乐作品非常多,在材料筛选上,既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选取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作品;也注意了不同作品在堂教学时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此外,教材中有意识地将地理、历史、古诗词、民间习俗等相关内容加以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层面,同时也有助于开发音乐材料的人文价值。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时。第一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堂教学效果。第二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x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x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

教学内容:

.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

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第一单元第二

教学内容:

.欣赏:《x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x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x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x疆之春》,使学生了解x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

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二单元红旗飘飘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音乐材料上看,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红旗飘飘》为独唱;《国旗颂》为合唱。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上看,本单元也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比如,“音乐故事”介绍了国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召之下的创作激情,这与20世纪上半叶“抗战”前夕的历史紧密关联;与《红旗颂》同时呈现的配图是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同时也从音乐、美术的角度讲述着历史,提示学生关注音乐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红旗飘飘》是XX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壮行的歌曲,所配插图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的照片,将体育与音乐相关联,等等。从时间上看,进行到本单元教学时大约在4月初的“清明”前后,与学校组织的祭扫革命先烈陵园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比较贴近。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时。第一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时为“欣赏”、“音乐活动”。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

第二单元第一时

教学内容:

.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

.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唱歌

.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第二单元第二时

教学内容:

欣赏

.管弦乐曲《红旗颂》。

2歌曲《红旗飘飘》。

3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反馈与评价:

第三单元华夏古韵

一、编写意图

这一单元是为深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音乐成就,培养其热爱民族音乐而设立的。这一单元与八年级上册的《八音之乐》是姐妹篇,都是中华母语音乐文化教育的具体材料。设置的栏目中,在介绍春秋时期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时,欣赏古琴曲《流水》。唐代大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歌词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旋律古朴苍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安排“音乐情景剧”栏目,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阳关送别的情景,以便更好地感受音乐。这是在教学一线收集到的教学案例,可操作性较强,易于调节堂气氛。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同时也为了以后的教材内容不过多地重复,我们没有不现实地追求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完整性”,而是撷取了“几朵小花”,由点及面地对中国古代音乐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时。第一时可安排“音乐故事”和“欣赏”两项内容,第二时为“唱歌”和“音乐情景剧”。

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随后出现的《阳关三叠》《楚商》《秦王破阵乐》等或揭示了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浑古朴的乐风。在教学时,教师应对不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合理编排堂教学环节。

本单元可以按教学计划建议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两时完成。

第三单元第一

教学内容:

.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总结并布置下节的内容。

第三单元第二

教学内容:

.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录音。

3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江河万古流

一、编写意图

从形式上看,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大江大河的音乐作品,如《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塔里木河》等。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还更加强调孕育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长江、黄河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江河万古流》中有“天下兴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等诗句,《保卫黄河》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很自然地,本单元可以和地理知识相互贯通。在音乐知识方面,对旋律、曲式结构、散板、切分节奏等提出了要求,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时。第一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三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从学科知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堂教学时相互分享。

第四单元第一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学过程:

.以提问导入新。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著名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x藏自治区(金沙江)、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_欧洲漫游2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

教学过程:、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

(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

(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

(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4)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弗拉门歌舞

(1)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

(2)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6、妈祖卡

(1)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2)介绍著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聆听霍拉舞曲的教学录音带。

(2)介绍罗马尼亚民间舞——霍拉,以及罗马尼亚民间音乐。

8、有关资料

(1)《玛祖卡》

玛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的玛祖卡和用玛祖尔(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一种流利、活泼、欢快、热烈奔放的男女双人舞曲)体裁写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统称,18世纪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各国的宫廷舞蹈编导们根据波兰玛祖卡舞整理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其音乐节拍为3/4,一重拍落在第1拍或第2拍为其特点,舞蹈以滑步、脚跟碰击,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和以双人旋转等为主。著名舞剧《莱蒙达》、《天鹅湖》,歌剧《亿万苏萨宁》中都有玛祖卡。著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乐体裁写成多部传世名作。

(2)《霍拉舞曲》

霍拉是一种罗马尼亚民间舞蹈,跳霍拉舞是罗马尼亚人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种大众化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的开朗、欢乐、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由青年男女搭肩成行开始,招着女子参加进来,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联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复进行,是圆圈逐渐逆时针旋转;间或向中心聚拢,然后散开还原队形,参加者可达数百人;往往可持续舞蹈数小时,直到尽兴。

(3)《苏格兰风笛》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至少已由三千年的历史。相传有罗马人从亚洲传入欧洲,从16世纪起,苏格兰人便将风笛与其它乐器和用,在多种场合表演。

第六单元银屏之歌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中的内容限定在中外影视音乐上。既有影视主题歌、插曲,也有器乐音乐。从选材的角度看,有较大的难度。这不仅是因为可供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多样,人们的喜好程度与掌握材料的范围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我们力求从音乐与影视这两种姊妹艺术的结合点出发,将音乐与影视不同的结合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力求突出音乐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比如,我们选取了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对电视音乐的价值体现有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艺术享受。《我心依旧》、《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等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其中的音乐由大提琴家马友友、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于影视音乐的特殊性,它的画面被美术编辑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移植了进来,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时。第一时可安排“唱歌”,第二时为“欣赏”和一些参与性音乐活动,第三时可安排欣赏和情景剧表演等。在教学中应结合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并能够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

第六单元第一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教学目标:

.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

(一)唱歌

.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

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8.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9.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0.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

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6.分别播放。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处理,风格多样,只要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或请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歌的作用或意义等问题。提示学生关注影视中的主题歌等音乐。

第六单元第二

教学内容:

.欣赏《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

2.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目标:

.复习歌曲《送别》。

2.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学习的体会,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3.让学生阅读《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教师依照大多数意见逐一播放并讲解。

.《我心依旧》的转调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只要学生能够听出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即可。《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追思;《卧虎藏龙》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大提琴,它表现的是一种洒脱、清虚的情绪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对这几首器乐主题音乐的作用加以评述。

7.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录音或观看电影片段。

8.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所表现的女大学生为拯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事迹。

9.各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剧的设计方案。

0.试试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决定各组演出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次演出。

1.请同学们对各组的演出作出评价。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第3篇

本单元通过“谈论日常作息时间”这一话题, 让学生学会用at加具体的时间点来表达时间, 描述自己和他人一天的作息。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新授课, 听说为主。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新授课, 主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过时间的顺时表达法, 对于本单元的主要话题Daily Routines的短语也能够说出几个, 如go to school, eat breakfast, do homework。因此能够比较顺利的由旧的知识切入, 习得新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能力:

1. 学习词汇和短语:What time, go to school , get up, take a shower , usually, o’clock.

2. 学 习 基 本 句 型: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I usually …at…

What time does he/ she…? He usually …at…

学会用at加时间点做时间状语表达时间, 谈论自己日常生活及作息习惯。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课外活动时间;培养良好的作息和守时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日常作息的相关短语;如何用 at加时间点做时间状语来描述日常活动。

(二) 教学难点:如何用 at 加时间点做时间状语来描述日常活动 ; 根据范例自己编对话。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Leading-in导入

An English Riddle:

It has a round ( 圆 ) face. It has a long arm and two short arms. It has no feet, but it can walk.

答案:a clock (给出钟表的图片) —7:00—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do at 7:00?—guess“What time do I usually do at 7:00?”

设计意图: (1) 由谜语引入, 增加趣味性, 提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 (2) 由答案—o' clock引出时间, 进而引出话题“你早晨7:00一般干什么?”再来猜测“王老师早上7:00一般会干什么?”为后面呈现并教授短语做好了准备。

Step 2: Presentation呈现短语

1. get up

2. get dressed

3. run

4. brush my teeth

5. eat breakfast

6. go to work

设计意图: (1) 通过猜测和谈论老师早晨的活动来呈现短语, 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 为后面新句型的学习做好准备。

Step 3: Presentation呈现句型

I usually get up at 6:00 in the morning.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设计意图 : 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学会运用目标句型。

Step 4: Listening exercises听力训练

1. 听前 : 谈论生活习惯的不同 ( 关于take a shower)

T: I usually take a shower in the evening. What about you? ( 问几个学生 )

So, We usually take a shower in the evening inChina. But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y usually take ashower in the morning. Look at the picture. This is Rick.Let’s 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about Rick’s morning. 引出听力的人物Rick。

设计意图 : (1) 引起学生听的兴趣, 了解听力内容的背景, 为听的任务做好铺垫。 (2) 了解一些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对语言的学习起到辅助的作用。

2. 听中:将书上听力1a的任务改为原文挖空

·Interviewer: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Rick?

·Rick: Um, I usually get up at____ ______ .

·Interviewer: And what time do you_____ |_____ _____and take a shower?

·Rick: I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and take a shower at sixforty.

·Interviewer: Hmm. What time do you eat breakfast?

·Rick: ____ ______.

·Interviewer: And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__________?

·Rick: I usually_______ _______ at seven twenty.

·Interviewer: And my last question. What time doyou go to school?

·Rick: I usually go to school at______ ______ .

·Interviewer: Thank you.

设计意图 : 学生需要填的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短语, 写出来更能起到复现并巩固词汇的作用。

3. 听后:影子练习

设计意图 : 学生跟读模仿地道的英语发音, 长期训练能够培养良好的语感。

Step 5: Group work:Make a survey四人小组合作

Fine out “who is the fi rst”?

Let students interview three of the classmates, and then give a report like this:

In my group, is the fi rst to get up. She/He gets up at ... .

And is the first to go to school. She/He goes to school at … .

设计意图 : 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训练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Step 6: Role-play

Task A.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1. 听前:谈论我的朋友Scott从不迟到, 晚上起床的奇怪习惯。

设计意图 : 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同时学生能够对答案有一个预测, 提高听的质量。

2. 听中:设计了4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1) What time does he get up?

(2) What time does he usually eat breakfast?

(3) What time does he do exercise?

(4) What time does he go to work?

设计意图 : (1) 这是本节课第二个听力任务, 所以从形式采取问答形式加大了难度。 (2) 对role play这个范例对话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完成后面的任务做好准备。

Task B影子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照旧模仿发音, 培养语感。

Task C根据2d的内容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 : 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深入和细节的了解。

练习:填完表格, 找同学根据表格复述Scott的一日活动。 (给出框架如下:)

This is Scott. He works at…, he gets up at…

设计意图 : 是学生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为后面的任务打好基础。

Task D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s according tothe information.

One is …, the other is an interviewer.

找出2到3组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这是本节课的升华, 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Step 7:Test当堂检测 (1-2分钟)

设计意图 :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Good./ Very good. / Well done! / Good job. / Great. / Wonderful. / I like your conversation very much. Thank you. …

(二) 评价方法:

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分析 第4篇

关键词:教材;七年级英语;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教材简介

《新目标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 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总的来说,这个长度对于一个学期的教学是合适的,与之前的教材相比, 省去了期中和期末的复习单元总结。在目录中,每一个单元中包括了题目、主题、功能、结构、目的语、单词、复习点这几部分。附录包括课文知识点、磁带录音 语音知识、语法、词汇与表达、单词index、名字列表、不规则动词变化表。每一单元都只有3页,分为A部分和B部分,各部分占一页要介绍基础性的语言知识,例如单词、句型、语法,而 B部分主要进行巩固和运用。在这两部分中,都比较好地结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训练,但 A部分更注重听和说,B部分注重读和写。在 B部分结束之后,就会有一个简单的自我检测,这部分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的检测或总结,另外一方面则是带有一点拔高性质的要求。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二、教材特点

(一)图文并茂。

当打开教材时,你会被里面生动而又有趣、诙谐而又美的图片吸引,几乎每一页中都有插画,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提升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让他们爱上英语,拥有好的学习动机,是大有裨益的。

(二) 实用性强。

每一个单元的主题都取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他们的认知水平、年龄、生活经历,习惯都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 Unit 1:Can you play the guitar?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Unit 6:I am watching TV. 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等。这些话题来自生活,所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懂,也有话说,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用到,所以说实用性很强。

然而它的优点其实也隐藏着缺点,譬如说,中国很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们还没有机会摸到吉他,没有电视机看,没有出过大山,这些因素又造成了这套教材在地区选择上的局限性。这也是对中国教育提出的高要求,让每一个小孩受到同等的教育是很紧迫的。

三、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四、教学措施和方法

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信心;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的迁移,加强日常生活中英语口语的运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用探究,共同提高。

1、加强词汇教学。包括单词拼写,词义记忆,语用功能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常抓不懈。词汇是文章、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否熟练地用英语读和写;能否顺利地用英语思考。从去冬期末考试所反映的问题看,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加强拼读与拼写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记,应加强对词的用法及内在含义的理解,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的能力,逐步启发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单词教学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学生在学会了单词的同时,也学会了词的一些基本用法。

2、基本的语法教学一定要与语境相结合。进行语法操练时,要坚持

“四位一体”,即话题、语境、结构、功能相结合。抓住话题,联系语境,确定语法结构,明确语法功能(交际功能)。要重视语法知识对于培养语言运用功能的基础作用,又要注重改革教法。课堂上一定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枯燥的题海战术已不能适应现今的英语教学。

3、加强交际用语教学。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语言功能项目时,要尽量避免格式化,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应变能力。

4、此书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且每一单元设计有4-5个pair/group work,学生每一堂课都有充分的练习时间,以此来强化新单词以及新的语法结构。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提升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分辨能力,组织能力等。笔者所实习的育才中学在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做得非常好,教师不仅基本功扎实,教学方法好,而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如教unit 3 动物这一单元,就注重深入要爱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在unit 4职业这一方面,则强调应注重男女平等,并不是所有nurse都是女性,也并非所有警察都为男性等等。这一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5、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又一重点。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理解题时,应着力帮助学生分析语言材料,而不是核对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 第5篇

一、编写意图

本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的主题意义,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音乐材料上看,有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歌剧《江姐》选曲、有管弦乐、有通俗歌曲、有合唱歌曲。虽然主题相对集中,但音乐表演形式各异,如《绣红旗》为女生齐唱;《红旗颂》为管弦乐合奏;《红旗飘飘》为独唱;《国旗颂》为合唱。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渗透上看,本单元也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比如,“音乐故事”介绍了国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田汉、聂耳在强烈的爱国情感召之下的创作激情,这与20世纪上半叶“抗战”前夕的历史紧密关联;与《红旗颂》同时呈现的配图是当代美术史上具有重要思想意义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董希文作),与视觉艺术相结合,同时也从音乐、美术的角度讲述着历史,提示学生关注音乐所具有的文化传承价值;《红旗飘飘》是2000年中国奥运代表团壮行的歌曲,所配插图为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许海峰的照片,将体育与音乐相关联,等等。从时间上看,进行到本单元教学时大约在4月初的“清明”前后,与学校组织的祭扫革命先烈陵园等活动在教育内容上比较贴近。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音乐活动”。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3.音乐欣赏:《绣红旗》。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

1.管弦乐曲《红旗颂》。2.歌曲《红旗飘飘》。3.歌曲《国旗颂》。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第6篇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春之声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第一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

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晓》歌曲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新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3.《春晓》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

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二单元 红旗飘飘

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唱歌”和“创编”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音乐活动”。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国歌》,对《国歌》比较熟悉。本单元既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国歌》内容,同时对演唱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掌握弱起起唱、三连音等特性节奏,还要求学生“准确地背唱《国歌》”。《绣红旗》可以设计为歌表演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分角色表演江姐和她的战友们在狱中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情景。《红旗飘飘》可让学生分组表演奥运会时的情景,可以是代表团人场式,或者是颁奖升旗等情节。欣赏《国旗颂》时可让学生结合乐谱注意倾听第二声部。结合观看开国大典时的历史盛况的录像,感受《红旗颂》的辉煌气势。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3.音乐欣赏:《绣红旗》。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

1.管弦乐曲《红旗颂》。2.歌曲《红旗飘飘》。3.歌曲《国旗颂》。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15.反馈与评价: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三单元 华夏古韵

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音乐故事”和“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唱歌”和“音乐情景剧”。

在这个单元里,以“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为开端,拉开了中国古代“人与音乐”的神秘面纱。随后出现的《阳关三叠》《楚商》《秦王破阵乐》等或揭示了华夏古韵中音乐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的特征,或展示了古代雄浑古朴的乐风。在教学时,教师应对不同材料进行细致分析,合理编排课堂教学环节。本单元可以按教学计划建议表中所提示的安排分两课时完成。第三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第三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1.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2.播放录音。

3.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2)──江河万古流

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从学科知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互分享。第四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著名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2.教唱《江河万古流》。(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4)完整欣赏。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2)_欧洲漫游2

教学内容:

欣赏《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阿尔卑斯牧场》、《丰收之歌》、《玛莱卡莱》、《弗拉门戈舞曲》、《玛组卡》、《霍拉舞曲》、《苏格兰风笛》。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瑞士民歌《阿尔卑斯牧场》、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意大利民歌《玛莱卡莱》、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曲》以及苏格兰风笛曲,体味欧洲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意蕴与不同的风土人情,培养青少年对不同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品格。教学过程:

1、通过复习演唱上一节课《乡村花园》,吧学生带回欧洲音乐的氛围中来,从主动演唱到主动聆听,进入到较深层次的感受音乐。

2、听赏歌曲《德涅泊尔河掀起了怒涛》。

3、《阿尔卑斯牧场》。

(1)用提问与讲解了解瑞士民族音乐以及阿尔卑斯风土人情。(2)分析《阿尔卑斯牧场》的调式、调性、基本结构。(3)采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讲述这首民歌的基本情绪。

4、《玛莱卡莱》

(1)欣赏当代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这首意大利民歌的音像带(比如三大男高音紫禁城音乐会录像带或录音带),让同学们谈谈听后感。

(2)讲述介绍意大利那不勒斯人文风景的小资料(图片)。(3)分析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化与歌词情绪变化的内在联系。

(4)结合欣赏作曲家托斯蒂的其他一、二首精美的意大利民歌,如《悲叹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

5、弗拉门歌舞

(1)欣赏一般弗拉门戈舞曲后观赏舞蹈图片(或教学幻灯片)。(2)讲述弗拉门戈音乐舞蹈的几种类型。

6、妈祖卡

(1)欣赏肖邦的钢琴曲——玛祖卡。

(2)介绍著民音乐家波兰“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3)介绍玛祖卡舞曲的音乐特点及舞蹈特征。

7、霍拉舞曲

(1)聆听霍拉舞曲的教学录音带。

(2)介绍罗马尼亚民间舞——霍拉,以及罗马尼亚民间音乐。

8、有关资料(1)《玛祖卡》

玛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的玛祖卡和用玛祖尔(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一种流利、活泼、欢快、热烈奔放的男女双人舞曲)体裁写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统称,18世纪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各国的宫廷舞蹈编导们根据波兰玛祖卡舞整理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其音乐节拍为3/4,一重拍落在第1拍或第2拍为其特点,舞蹈以滑步、脚跟碰击,男舞者单腿脆地,女舞者绕行和以双人旋转等为主。著名舞剧《莱蒙达》、《天鹅湖》,歌剧《亿万苏萨宁》中都有玛祖卡。著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乐体裁写成多部传世名作。(2)《霍拉舞曲》

霍拉是一种罗马尼亚民间舞蹈,跳霍拉舞是罗马尼亚人在婚礼或节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一种大众化娱乐形式,音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表现了巴尔干地区人民的开朗、欢乐、热爱自由的性格特征。

舞曲由青年男女搭肩成行开始,招着女子参加进来,然后是已婚者,最后是老人。大家联成一个圆圈,向前一步,退后一步,相左三步,向右五步,如此反复进行,是圆圈逐渐逆时针旋转;间或向中心聚拢,然后散开还原队形,参加者可达数百人;往往可持续舞蹈数小时,直到尽兴。(3)《苏格兰风笛》

风笛是一种古老的簧管乐器,至少已由三千年的历史。相传有罗马人从亚洲传入欧洲,从16世纪起,苏格兰人便将风笛与其它乐器和用,在多种场合表演。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六单元 银屏之歌

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第二课时为“欣赏”和一些参与性音乐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情景剧表演等。在教学中应结合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如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等),并能够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第六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5.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8.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9.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10.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 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5.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6.分别播放。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处理,风格多样,只要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或请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歌的作用或意义等问题。提示学生关注影视中的主题歌等音乐。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第六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

2.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送别》。

2.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体会,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3.让学生阅读《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教师依照大多数意见逐一播放并讲解。5.《我心依旧》的转调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只要学生能够听出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即可。《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追思;《卧虎藏龙》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大提琴,它表现的是一种洒脱、清虚的情绪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对这几首器乐主题音乐的作用加以评述。7.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录音或观看电影片段。

8.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所表现的女大学生为拯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事迹。9.各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剧的设计方案。

10.试试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决定各组演出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次演出。

11.请同学们对各组的演出作出评价。

12.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想的小论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结。

附1: 春天的脚步 渴望春天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带有典型的德奥民歌风格的古典歌曲,旋律清新欢快。演唱时,要展开对美好春光的联想,体味歌曲所表现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春天,理解音乐、表达春天。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活动。教学目标:

1、演唱、欣赏有关春天的歌曲,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蓬勃的朝气和青春的活力。

2、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创造的愉悦。

教学设计:

调查、聆听、观察、比较、启发、综合、交流合作、评价 课前准备:

1、收集本单元图片资料、磁带、录音机、钢琴

2、查找赞美春天的诗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生:聆听《布谷》、《杜鹃圆舞曲》片段,欣赏法国浪漫派画家柯罗的名画4《枫丹的回忆》图片。

师:冬去春来,鸟语花香,燕子报喜,青蛙鸣春,柳树发芽,迎春开花,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春天多美啊!听,什么鸟在歌唱?

生:布谷鸟。

师:布谷鸟是唇膏天的使者,它用歌声在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谚语说得好:“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美好的联想,人们渴望着春天的来临,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聆听莫扎特的一首《渴望春天》。

思考: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或心情)(师略加指导)生:

1、聆听歌曲、感悟春天

2、畅谈聆听的感受

3、了解变音记号 师:渴望春天,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以它蓬勃的朝气为我们增添取之不尽的青春活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小小的我》。这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建议学生自主学习。

二、新授歌曲

1、听听(歌曲感受)

(1)范唱,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特征和旋律动态。

(2)第二遍听赏、播放磁带。(请同学们随着歌曲做一点体态律动。)(3)第三遍听赏时,请同学们尝试跟唱。

2、想想(情感交流)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1)、请大家默读歌词,说说这首歌曲主要描述了什么?用什么情绪学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力所能及的方法学唱。

思考: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生活态度(或心情)(师略加指导)生:

1、聆听歌曲、感悟春天

2、畅谈聆听的感受

3、了解变音记号 师:渴望春天,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大自然以它蓬勃的朝气为我们增添取之不尽的青春活力。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小小的我》。这首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建议学生自主学习。

三、新授歌曲

3、听听(歌曲感受)

(1)范唱,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特征和旋律动态。

(2)第二遍听赏、播放磁带。(请同学们随着歌曲做一点体态律动。)(3)第三遍听赏时,请同学们尝试跟唱。

4、想想(情感交流)

(1)、请大家默读歌词,说说这首歌曲主要描述了什么?用什么情绪学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或力所能及的方法学唱。

(提示;找找规律,先突破最最容易的地方,无论先学会哪一句都可以,有困难找老师帮忙,学会什么请举手示意。)

(3)、唱唱(词曲自学)

自学反馈:学生举手示意(教师走进学生中间)师:请跟着琴试试(给速度)请个别学生试试(他学得怎样?)

(学生评价。有错集体纠正,教师给予鼓励)大家一起唱一唱。练一练。这首歌曲有相同的地方吗? 生:这首歌曲有两处两句基本相同,还有许多节奏相同。

师:很好,请你指出来,用你的方式跟着琴声把这些相同的地方唱一唱,有没有困难的地方。

生:示意可能的地方。

师:(1)、先请学生帮忙(2)再由老师解决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教师用琴声指导练习高音、节奏、时值。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这首歌已经用各种方式基本学会了。现在大家跟着琴声从头开始完整地唱一唱,注意情绪。

5、演演(演唱歌曲)(1)、讨论并选择表现形式

师:请大家想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呢?演唱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用什么样的表情?

(中速,活泼欢快的情绪,弹性的声音,充满自信的表情)教师范唱,学生练唱。

会唱这首歌曲不代表能把歌唱好,怎样使歌曲唱得有节奏感,有感染力呢,我们来学习四拍子指挥。

(2)、尝试四拍子指挥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学习、练习,比一比看谁指挥得更有节奏、更具有感染里。

生:练习。

(3)、选择最佳指挥,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四、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师:春天里处处有美景,给人以遐想和希望,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的美好的东西,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给下面的一段旋律创编歌词。下面我们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好。

1=3/4

3—3 | 1—— | 5—5 | 3——| 6——| 6—1 | 4—3| 2——| 5—5 | 3—2 | 1——|| 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生:展示成果

请部分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学生相互评价,演唱最佳作品。

五、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象一支歌,一段舞,一首诗,一幅画------春天是我们的希望,让我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们 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学生随着音乐走出课堂)

生:这首歌曲有两处两句基本相同,还有许多节奏相同。

师:很好,请你指出来,用你的方式跟着琴声把这些相同的地方唱一唱,有没有困难的地方。

生:示意可能的地方。

师:(1)、先请学生帮忙(2)再由老师解决 教师用琴声指导练习高音、节奏、时值。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这首歌已经用各种方式基本学会了。现在大家跟着琴声从头开始完整地唱一唱,注意情绪。

6、演演(演唱歌曲)(1)、讨论并选择表现形式

师:请大家想想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的情绪呢?演唱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用什么样的表情?

(中速,活泼欢快的情绪,弹性的声音,充满自信的表情)教师范唱,学生练唱。

会唱这首歌曲不代表能把歌唱好,怎样使歌曲唱得有节奏感,有感染力呢,我们来学习四拍子指挥。

(2)、尝试四拍子指挥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学习、练习,比一比看谁指挥得更有节奏、更具有感染里。

生:练习。

(3)、选择最佳指挥,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六、教学延伸,创编歌词

师:春天里处处有美景,给人以遐想和希望,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在春天里发现更多的美好的东西,请你结合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给下面的一段旋律创编歌词。下面我们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好。

1=3/4

3—3 | 1—— | 5—5 | 3——| 6——| 6—1 | 4—3| 2——| 5—5 | 3—2 | 1——||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生:展示成果

请部分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学生相互评价,演唱最佳作品。

七、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象一支歌,一段舞,一首诗,一幅画------春天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 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学生随着音乐走出课堂)

景色,给下面的一段旋律创编歌词。下面我们分组活动,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创编的歌词最好。

1=3/4

3—3 | 1—— | 5—5 | 3——| 6——| 6—1 | 4—3| 2——| 5—5 | 3—2 | 1——|| 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生:展示成果

请部分学生演唱自己的作品。学生相互评价,演唱最佳作品。

八、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精彩,老师从你们的创作表演中感受到大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象一支歌,一段舞,一首诗,一幅画------春天是我们的希望,让我们 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到田野、到大自然去寻找更美的景色吧!(学生随着音乐走出课堂)

附2: 美丽的山谷 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让学生体验用和谐、统一的歌声演唱二声部合唱,增强集体合作精神;

2、通过歌曲《森林中的回声》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3、结合歌曲教学,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准确表达歌曲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音色、力度变化

一、组织教学(课前准备)

播放学生在第一节课的合唱录音《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让学生听着自己的歌声,在甜美的音乐中走进课堂。给音乐课堂创设全员参与的气氛

二、学生活动

1、唱一唱: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 a、齐唱部分 b、合唱部分

演唱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的低声部旋律。演唱歌曲《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的高声部旋律。

2、用情歌唱,以美动人。结合远足活动,启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合唱表演《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

3、分小组讨论、交流。

说一说:学生联系自己的演唱,展开联想,山谷中肯定有美妙的回声。学生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好的环境。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展开学习。

三、教学歌曲

1、听一听:《森林中的回声》

2、视唱,组织学生用“la”音轻声跟琴哼唱歌曲主旋律(两遍)

3、欣赏:《森林中的回声》

组织学生仔细聆听童声合唱歌曲《森林中的回声》,师组织学生感受音乐。要求:听歌曲音乐展开联想,a、体会此歌所表达的情感。

b、体会歌曲音乐中强、弱变化的作用,用心体验回声的音响效果。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c、体会人声模拟森林中的回声的合唱效果。

4、配唱歌词

(1)听歌曲主旋律,默看歌词;(2)轻声配唱歌词

(3)有感情的合唱,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四、活动与创造

1、合唱表演,2、给《森林中的回声》重新创编歌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现场演唱创作的新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乐海拾贝 欣赏:

1、混声合唱《回声》

2、美国童谣《亲爱的回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六、师生小结

结合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好的环境。学有所获,受益非浅。

附3: 海滨音诗 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海的音乐形象,激发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能用亲切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体会并表现出歌曲所蕴涵的情感。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教学重点

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

运用音乐要素分析表现大海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勃勃生机的大自然中,自然界里高低起伏、轻重缓急的万籁声响无时不刻地荡漾在我们的周围,现在你们听?(播放大海的声音)

二、听辨一组表现大海的世界名曲

大海宽阔无垠,变幻无穷,表现大海的音乐也是丰富多彩的。请大家欣赏一组表现大海的世界名曲,能说出歌名和国家吗?

日本《海滨之歌》

意大利《桑塔露琪亚》 印尼《星星索》

前苏联《海港之夜》

三、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1.导入:表现大海的中国歌曲也很多,请说说唱唱。

2.教师范唱(投影歌词和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析歌曲

这首歌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作曲王立平创作于1983年,是一首深受欢迎、脍灸人口的抒情歌曲。(播放歌曲词谱)

(提问歌曲表现了何种情感)歌曲质朴深情、优美动听、格调高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为表现这种情感,歌曲采用了什么节拍和节奏呢?

歌曲采用3/4拍,但这首歌曲不拘泥于通常三拍子音乐所采用的强弱弱的韵律,而以附点手法使其变化无穷。

4.练习节奏并唱谱

(启发学生哼唱前几小节)整首歌曲基本采用 “××ו××︳×××—︱”的节奏,表现出大海波涛起伏、摇曳动荡的音乐形象。

(1)集体念节奏,注意附点、强弱和音乐情绪

(2)唱谱感受此节奏,注意唱准5 3、6 2、5 2等大跳音程及句末音的时值(分两部分练唱)。

5.唱歌词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1)跟琴用“呜”和“啊”哼唱歌曲注意演唱情绪

(2)跟琴轻声唱歌词,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如“海边出身”)和力度的变化。(歌曲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切思念的感情。)6.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1)分组讨论并练习片段: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演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

(2)播放录音,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综合讨论,提出要求:歌曲第一遍全体演唱;重复时前段可以采用领唱,集体边哼鸣边作身体律动,后部分采用齐唱,也可有部分学生用“啊”伴唱。在歌曲的间奏时配上朗诵。(朗诵内容可以是提前让学生准备,也可老师准备好投影出来或是请学生即兴发挥)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歌声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唱出对养育着我们的母亲、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感激之情!

四. 评价与总结 1.评价 2. 结束语

附4: 锦绣江南

【教学理念】 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

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学科整合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在自由欣赏、交互欣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习音乐。

【教材分析】 锦绣江南、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这里的富饶美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映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江南的音乐,如同江南的山水般秀丽柔美。本单元引领学生比较集中地感受我国民族音乐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乐的魅力。

本课选用《无锡景》、《太湖美》、《紫竹调》,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的特色风格。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并通过歌唱、交流、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知识和技能: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认识丝竹乐器。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点:

音乐欣赏和演唱

教学难点:

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学方法:

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学习用具:

课前收集的江南文化资料、图片及创作素材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江南

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江南美景(江南园林、水乡景观),让学生充分领会江南景致清新、柔美、秀丽、婉约的特点。(音乐背景:琵琶独奏《太湖美》)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感受江南音乐的独特魅力。[创设清新典雅的课堂环境,并揭题]

二、唱江南

1、《无锡景》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1)播放《无锡景》问:歌曲介绍了无锡哪些美景?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3)随音乐学唱。(熟悉后注意引导学生婉转轻柔、流畅连贯地唱出江南民歌的特色)

(4)尝试用吴方言演唱《无锡景》。

2、《太湖美》

(1)生欣赏,并思考其风格。(2)集体交流欣赏心得。

(3)师讲述: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格的创作风格的歌曲,曲风清新秀丽,曲调柔美流畅、迂回婉转,易于上口。

(4)集体跟唱《太湖美》。

三、听江南

1、多媒体展示主要的丝竹乐器

[通过听、看,了解江南丝竹的相关知识]

2、听赏江南丝竹《紫竹调》

(感受江南丝竹的轻、细、柔、美的风格特点。)

四、品江南

请学生介绍其收集到的江南文化方方面面的资料。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江南戏曲。

2、江南建筑。

3、名人佳作。

[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用多媒体展示给其他学生] 试用简练的词语对江南的景、歌、乐、文作一概括。

五、show江南

请学生以“美丽江南——我的家”为主题,结合多媒体展示自然美景,发挥其想象力,创编出各种形式的节目并为大家表演。

六、结束课堂(播放结束音乐《紫竹调》)

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附5: 希望的田野 丰收之歌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材:七年级(下)第五单元 课

题:希望的田野 教学内容:歌曲《丰收之歌》 课

型:以歌唱为主的综合课 授 课 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歌曲中较为复杂的切分节奏、装饰音的演唱方法,吐字清晰、气息流畅,用轻松愉快的情绪歌唱。

2、情感目标——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劳动者丰收的喜悦之情,用质朴的歌声表达对生活、对自然、对劳动的热爱,引导学生关关注地方民歌,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3、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分析乐段、节奏、为演唱伴奏等方法逐步掌握较难歌曲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及演唱情绪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愉快的情绪歌唱并尝试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手鼓或铃鼓等特色乐器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一段有关新疆的视频,让学生从画面中初步感知新疆的人、物、景和歌舞,从而心情愉悦地投入音乐课的学习。

一、导入新课(音乐搜索)

美丽的姑娘、热情的舞蹈,诱人的葡萄,欢快的手鼓,今天我们将在这样的氛围下一起走进新疆。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誉,音乐和舞蹈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同学们一定听过不少新疆歌曲,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在下面的音乐中找出新疆歌曲,并说说你是怎样来判断的。

1、《杨柳青》

江苏

2、《达坂城的姑娘》 新疆

3、《牧歌》

内蒙

4、《酒歌》

藏族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5、《青春舞曲》

新疆 学生交流判断方法;

教师小结:【新疆民歌】新疆地区各族民歌的统称。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居住着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十三个民族。新疆民歌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

1、#

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点击乐器图片,并介绍手鼓/铃鼓的演奏方法,拍打歌曲中的节奏请学生模仿)

二、学习歌曲《丰收之歌》

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好听的,但是有一点难度的新疆歌曲《丰收之歌》。

2.教师范唱(出示歌谱和问题——歌曲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3.分析歌曲

⑴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曲描绘了新疆人民喜获丰收的场面,透过歌声我们仿佛看到金色的麦浪,诱人的葡萄,香甜的哈密瓜以及新疆人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情景,歌曲充满热烈欢快的情绪。(提问:同学们能否从不同的节奏型,情绪的变化来为歌曲划分段落?再听歌曲原唱)

⑵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歌曲为单三部曲式a +

b

+ a

+ 结束句 欢快

陶醉

幸福 跳跃

抒情

欢畅 4.分组分段学习歌曲

⑴第一组学唱a段,请第二组的同学为第一组伴奏,并听一听他们有哪些地方唱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够准确;(教师针对问题,指导难点节奏——切分音、波音)

⑵第二组学唱b段,请第一组的同学为第二组伴奏,并听一听他们有哪些地方唱得好,还有哪些地方唱得不够准确;(提示三连音的节奏,强弱记号的演唱)

⑶全体学唱结束句,教师用划拍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连线音符的时值。⑷小组学习成果展示,采用分组演唱的方法演唱全曲并适当加入伴奏。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5.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⑴讨论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演形式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 ⑵按要求合作演唱全曲:女同学演唱红色的歌谱部分,男同学演唱绿色的歌谱部分,未涂色部分由老师演唱。老师演唱的部分,请同学们用拍手或是打击乐器来伴奏。提供伴奏节奏型:X — X — ︱ X X X X

X ︱

⑶如果有老师擅长舞蹈,还可以让学生载歌载舞表演歌曲。三. 评价与总结

⑴评价同学们演唱的效果并提出要求;

⑵好听的新疆歌曲有很多,“西部歌王”王洛宾搜集整理了很多的新疆民歌,通俗歌手刀郎也创作了一些有新疆风格的歌曲,下面我们就来个赛歌会,唱一唱新疆歌曲,更好地感受新疆音乐的特色。(学生可以分成两大组开展比赛,老师也可提供一些音乐让学生演唱新疆歌曲。)第六单元 绿色的呼唤2008年08月06日 星期三 11:02【教学设想】 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够引起共鸣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充分遵循音乐教学的审美原则,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

【教学目标】

(一)能专心聆听音乐作品,较好地理解音乐中旋律的走向、节奏的变化以及速度、力度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在音乐中受到感动,能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有感情地、声音连贯统一地演唱歌曲,有一定的声音控制的能力。

(三)在小组中能主动与他人协作学习,并对作品进行讨论和评价。【教学内容】

1、演唱《哦,林中那间小屋》

2、欣赏《丹顶鹤的故事》

【教学重点】深入体验作品情感,理解音乐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音乐语言的特点。【教

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方法】以演唱、欣赏为主,引导学生思考的环境,从情感和声音结合引导演唱,唱出两首歌曲不同的音乐形象,关注人声的魅力,用歌声表达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森林狂想曲》

师:闭上眼睛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说说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

2、生欣赏一组自然风景图片。

3、导语:同学们,我们曾经拥有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江河,清新的空气,百鸟的歌唱……可是如今,美丽的地球被逐年污染,人们在大声呼唤,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无数的人志愿加入志愿者行列,为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环境献上一份力量。

(二)教学新课

1、演唱《哦,林中那间小屋》(1)欣赏录音,熟悉全曲。(2)学唱歌曲。

①再次听赏,生用wu哼唱。②分句教唱歌谱(生找出难点)。③指名读歌词。④随录音唱。(3)分析体悟。

这首优美的歌曲,告诉了我们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指名回答,师归纳)

小组讨论:歌曲分为几个部分,它们的情绪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歌曲又是如何表现出情感的变化的?(教师引导,学生作简单处理后再次演唱。)

(4)表现歌曲。歌曲可以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

2、欣赏《丹顶鹤的故事》。(1)听赏作品。

(2)交流关于徐秀娟的故事,学生谈感受。(3)再次欣赏,全体轻声跟唱。

(三)总结本课

今天的课上,我们一起用音乐缅怀了“环保奉献者”,相信动人的音乐已经在我们的心灵引起共鸣,歌曲告诉我们的不仅环保,更是人类崇高的向往和追求。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四)下课 教学反思:

1、教学中采用多中形式培养的情感,包括从视觉、听觉方面激发学生的共鸣。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不足:教学中应该注意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让学生掌握技能,不能过急过火,让学生能真正正确、优美地完成歌曲的演唱。

附6: 绿色的呼唤 哦,林中那间小屋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对平凡而又高尚的造绿者的崇敬之情。

2、感受节奏重复和音程紧缩手法在这首歌曲中的运用。

3、学习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4、结合歌曲学习音符、附点音符。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演唱歌曲,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来表达。

2、结合歌曲学习音符、附点音符且掌握。教具: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二、发声练习1=C 2/4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2 | 3— | 3 2 | 1— || mi

ma 连音练习,要唱得连贯、舒畅。指导学生能正确的做发声练习。喉咙打开,气息下沉,找到头部共鸣。

三、音乐知识

一)

音符的形状和各部分名字。二)

音符的名称、形状与时值比例 全音符

4拍 二分音符

2拍 四分音符

1拍 八分音符

1/2拍 十六分音符

1/4拍 三)

附点音符

在符头右边加上一个小圆点—附点,表示把原来的时值增长一半。如

附点音符的名称、形状与时值比例

附点二分音符

3拍 附点四分音符

3/2拍 附点八分音符

3/4拍

四、学习歌曲

一)

导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人类迫切的要求和愿望,歌曲《哦,林中那间小屋》以优美的旋律、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叙述了两代人前赴后继造绿护林的故事,歌颂了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护林工人,他们平凡的工作,崇高的精神境界,将被人们世代传扬。

二)

学唱歌谱 1)认识歌谱中的各音

请会唱的同学作示范,注意找出附点音并唱准。

2)全曲旋律常以低音sol为基点,向上作四度、五度、六度、七度的大跳进行,练习唱准大跳音程,由于起点音不变,因而难度不大。

3)认识“b”—降记号,表示把某音降低半音,它对同小节右边相同音高的34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七年级音乐

音起作用。

4)

跟着钢琴的伴奏,唱准歌谱,以朴实无华的口吻,诉说般的演唱,力求气息连贯,二分音符的时值要唱足,高潮时力度有所加强,最后一音是高音,应用轻声唱,要指导学生高位置发声。

三)

学唱歌词 1)有感情的朗诵歌词。2)跟钢琴一句句的演唱。3)轻声和琴哼哼 4)有感情的演唱。

五、表演唱

六、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上一篇:政治九年级基本知识下一篇:小学四年级风景游记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