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

2024-09-05

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精选8篇)

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 第1篇

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

“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拿破仑的这句话,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人类历史的一个秘密——单纯依靠武力统治、而忽视意识形态的力量,很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与此类似,汉初名臣陆贾曾劝诫汉高祖刘邦:可以马上打天下,但不可马上治天下。统治国家不能单靠武力,还必须仰仗思想文化的传播。

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曾给资本主义制度沉重打击,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并未终结,反而迎来了所谓“美国世纪”。究其根源,除了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求刺激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

人们之所以服从权威和秩序,是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相信权威和秩序存在某种“合法性”;而成功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是生产和再生产这一“合法性”的重要机制。美国战后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机制,与两份哈钦斯报告密切相关。

1929年,而立之年的罗伯特•哈钦斯(Robert Hutchins,1899—1977)出任芝加哥大学校长。芝加哥大学1892年由洛克菲勒捐建,同早它16年建立的霍普金斯大学一样,效仿德国大学模式,优先发展以自然科学为主导的专业教育,被后世视为美国现代大学的发源地。

上任不久的哈钦斯,就对当时美国大学充斥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和唯市场主义等种种庸俗化取向,展开了全面批判。1936年,他发表题为《高等教育在美国》的报告,提出发展通识教育才符合现代大学之道——只有通识教育,才能沟通不同专业、建立共同的文化语言;也只有通识教育,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

经过反复努力,哈钦斯四年制本科生院方案1942年获得通过,率先开创了以经典阅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这段历史,中国教育界人士耳熟能详。

另一份哈钦斯主持起草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则为我国新闻界人士所熟知。

1942年12月,哈钦斯应其密友《时代》公司老板卢斯邀请,计划对美国新闻自由的现状与前景开展调查。一年后,由哈钦斯担任主席,13位美国政、商、学界名人组成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因而也被称为“哈钦斯委员会”),听取了58名新闻界相关人员的证词,与225名关心新闻界状况的各界人士进行了访谈,研究了委员会成员及其工作人员准备的176份文件。经过反复修改,新闻自由委员会于1947年发表了《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序言第8页——下文简称《新闻界》)。它后来被视为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奠基作。

尽管哈钦斯《高等教育在美国》为中国教育界人士所熟知,《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也为中国新闻业人士所乐道,但对这两份“哈钦斯报告”出自同一人之手的事实,似乎鲜有注意,对其内含的美国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则更似无人问津。

其实,两份哈钦斯报告不仅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和新闻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为美国战后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等教育在美国》与通识教育的奠基 哈钦斯在《高等教育在美国》中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如果现代大学不能提供面向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大学就丧失了意义——它完全可以为各类专业学院取代。在哈钦斯看来,大学应该作为现代社会的头脑领着社会走,而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被动地跟着走。

为此,哈钦斯雄心勃勃地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一个以阅读经典为主、新的四年制本科学院。不过,此举招致了教授们激烈反对,哈钦斯的建议多次被否决。直到1942年,哈钦斯的四年制本科学院方案才获得通过,芝加哥大学由此建立了美国最重视通识教育的体制,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典范。迄今为止,芝加哥大学不仅是获取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的大学,而且以不断诞生各类学派(如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经济学派等)而闻名于世。

值得一提的是,1934—1954年出任哈佛大学校长的科南,则改进了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本科教育继承英国模式,强调通识教育和文化传承;研究生教育则采取德国模式,注重专业研究和创新。科南指出,无论发展多少专业技术,无论数学、物理、生物等科学如何发达,无论掌握多少外国语言,都没有触及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我们(指美国)的文化模式”,或什么是“传统形成的智慧”。显然,哈钦斯与科南英雄所见略同,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也殊途同归。

哈钦斯和科南倡行的通识教育,意在奠定美国的文化基础,造就实现文化认同的“大熔炉”。所有本科生共享通识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毕业后无论跻身哪个领域和专业,都能分享共同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建立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换个中国人熟悉的词汇,也就是通过集中、统一意识形态传播,“统一了思想认识”。

美国历史短暂,其居民来自世界各地,种族、宗教、民族、贫富和文化差异几乎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两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大萧条,进一步暴露了西方制度的虚弱和文明的黑暗。如何强化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形成真正基于西方文明的牢固共同体意识,是哈钦斯、科南等精英苦苦探求的大课题,答案之一就是大学普遍推行通识教育。

以相对简明的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为例,“当代文明”和“人文经典”是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当代文明”第一学年讲述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属于史学和人文学科的训练;第二学年转向西方现代社会,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内容。而在“人文经典”方面,则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一直读到近代的牛顿、马克思。“当代文明”侧重西方文明的历史变革,“人文经典”则重在研读经典著作的永恒价值。变革与永恒融合为学,“经”与“史”相互渗透;史侧重于文明的兴衰浮沉,而经则重在汲取“传统形成的智慧”。

面向美国精英的通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无论各大学表面差异有多大,但其通识教育课程均以西方文明经典阅读为核心,这一原则不可动摇。一代又一代美国精英因此培育出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模式与我国古代“经史”教育颇为类似。中国帝制时期国家尊儒术、士人重道统,国家利用征举、科举等方式源源不断吸取士人进入统治集团,从而有效巩固了国家意识形态,使秦汉制度(即大一统皇帝官僚—郡县制国家)绵延2000多年不绝。“经史”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这方面的收效,何其相似!

二、《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引导美国新闻界变革

当哈钦斯1944年组建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开始工作时,新闻界人士视之为恢复新闻界公共形象的机遇。此前十几年间,美国报界对罗斯福新政采取敌视立场,联邦政府则起诉多家报刊,并借助最高法院的判决将报刊在许多方面置于政府管制之下。在报界寻找各种理由阻挠新政改革、声称它威胁新闻自由的时候,公众更倾向于相信,报纸发行人空喊新闻自由,只是不想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而放弃私利、作出合理调整。著名报人李普曼承认:“如果发行人„„既不面对现实又不加以处理,那么总有一天,在愤怒的公共舆论的激励下,愤怒的国会将用一柄斧头来给新闻界做手术。”(《新闻界》,第86、87页)

哈钦斯在报告序言中指出:“新闻自由委员会将本研究限定于大众传播机构对人民进行关于公共事务的教育作用这个范畴之内。”在哈钦斯看来,“大众传播机构只是形成美国文化和美国公众舆论的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然而如果通盘考虑,那么如今恐怕它们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种影响力了。”(《新闻界》,序言第8页)他强调,新闻界的权力伴随着种种重大义务。

新闻自由是否处在危险之中?《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开门见山:“我们的答案为:是的。”当时日益引人注目的一个危险是,随着技术进步和资本集中,新闻界演变成巨大的垄断商业体;这样,保护新闻界的自由,就不再自然是保护公民或共同体的言论自由。

哈钦斯委员会视新闻自由为政治自由的基础,公民的良知是国家保持活力的源泉,阻碍思想观点自由流动的障碍应被排除。一种思想观点即使不被大众传播机构的业主或管理者认同,也应该得到机会表达。

当然,公众的表达自由是有条件的:如果要求表达自由的人是一个撒谎者,或是一个可以被收买的文丐,甚至是一个鼓吹仇恨和猜忌的煽动家,那么,他就没有资格要求言论自由。

报告陈述了社会共同体对新闻自由的总要求。第一,在具体情境中,真实、全面和理性地报道事件。

第二,大众传播机构应将自己视为公共讨论的载体。

第三,作为供社会各团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媒体报道的群体形象应是其真实而典型的形象,如黑人和华人的整体形象不应被妖魔化。

第四,大众传播机构在陈述和阐明社会共同体为之奋斗的理想中,须承担起教育责任。

第五,媒体应成为将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传达到每个社会成员的渠道。

新闻自由委员会呼吁:“新闻界应该自觉承担起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新闻界》,第43页)加强自律应当成为电影业、广播业、报业、书刊业以及新闻职业团体的合理选择。委员会建议大众媒介积极开展具有高度文学性、艺术性和知识性的传播活动,开展富有活力的相互批评,杜绝广告商支配内容的现象。

报告认为,一个新闻记者要想成为一个胜任的公共事务观察家和评论员,就需要接受最广博和最丰富的教育。非营利机构应当创建传播领域的高级研究中心,逐年评估新闻界的表现。

报告强调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新闻自由的保障必须得到实施,政府应鼓励在传播业扩大新投资、引进新技术,促进竞争;必要时,政府应自己提供传播服务。

不过,报告“强烈反对政府干涉新闻界的活动,并且特别赞成新闻界自己清理门户”。(《新闻界》,第100页)总之,新闻界和公众做出的贡献越多,需要政府采取的行动就越少。

李普曼将报告视为“一次阐述公理、界定原理、确定领域的努力,着眼于继续进行严肃的新闻批评”。《纽约时报》的评论说:“我们欢迎委员会所做的研究。„„自由与责任必须永远联系在一起。公众有权拒绝支持那些忽视所有重要事实的机构。”(《新闻界》,第116页)《华盛顿邮报》表示,它不会试图“为美国新闻界的成就作总体性的辩护,或说明《邮报》的特殊美德。现在的当务之急似乎是进行批评性的自我审视”。(《新闻界》,第117页)

哈钦斯本人对报告的命运并不满意——在1955年出席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大会时,他抨击新闻主编们“履行更大责任的努力”仅仅是公关把戏。不过,后来的研究人员指出,委员会的倾向与理论被新闻业的编辑与研究机构有意无意地分享了。“在报纸总体规划、在职项目、教科书以及伦理手册里,都能够发现哈钦斯准则的翻版。”(《新闻界》,第135页)

三、美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

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道德沦丧、腐败和黑帮横行。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在“文化大熔炉”里化为一体,始终是美国面对的重大挑战。残酷的世界大战和席卷世界的大萧条使西方文明和美国制度黯然失色。罗斯福新政及其遭受的媒体攻击和司法否决,暴露出统治集团和精英阶层的对立。两份哈钦斯报告相继出台事出有因。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先后受到英、德大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科技和职业教育硕果累累,成为各国效法的榜样。但是,德式教育发展了科技文明,却无力阻止国家发动世界大战以及战争中的种种暴行,也迫使美国精英反省德国大学教育的缺陷,并有心重归英国传统。与此同时,美国报业资本家们无视行业集中、技术密集导致的垄断,视报业为私人生意,反对政府干预,拒绝承担社会责任。这又使盲从自由主义传统的美国新闻界日益失去公众信任。

高等教育和新闻传播体制是现代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最重要的机制,二者不仅承担信息交流、知识传承的职责,同样承担意识形态生产和再生产的重任。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两份哈钦斯报告均立意极高、着眼长远,试图解决美国社会根本的政治问题,包含从战略高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智慧。

任何一个社会要想长治久安,都必须依赖社会成员之间(特别是精英集团)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团结;而理解、信任和团结的基础固然有赖于物质生活状况,但共同的文化认同则同样不可或缺。哈钦斯的卓越之处,就在他着眼于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总要求,探求安定美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

其次,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建立面向精英的西方文明传承机制。它旨在促使精英阶层成为社会文化认同的中坚,帮助他们突破门户和专业局限,理解古典和当代的变革趋势,分享普遍的文化和精神基础。

为此,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向西方文明遗产寻求智慧、深入研读经典文本,成为既具有广博的文化教养,又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可见,通识教育正是面向精英的纵向文化传承机制,其意识形态功能不言自明。

第三,大众传播机构承担社会责任——这实质上要求美国大众传播机构把美国的长远利益和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在此基础上追求自身的商业利益。

对此,卢斯等媒介巨头心领神会,虽然在维护公众利益方面积极性有限,但为美国的长远利益和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使公众普遍接受社会共同体的主流目标、价值观、思想甚至感情,则是尽心尽责。这意味着美国建立起了面向普通民众、致力于横向交流的意识形态传播机制。

第四,两份方案不约而同强调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坚守。

通识教育,以经典文献阅读为中心,沟通古今、跨越学科。同样,强调新闻界的社会责任,并不排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的自由主义传统。而“自由主义是西方居于统治性地位的意识形态——统治性,并不意味着它是清楚且刻意强迫接受的,而是通过更加微妙、因而也更加有效的方式施加影响的”。(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上卷,第7页,吉林人民出版社)这种对所谓传统精神和自由主义的坚守,恰恰反映出美国精英阶层强化意识形态建设的坚定信念。

此外引人注目的是,两份方案公布之初都遭遇了强大的质疑和反对声音。通识教育方案招致了大学教授们的反对,经过长时间反复才得以实施。而《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不仅当时饱受诘难,它鼓吹的“社会责任”至今依然是为资本服务胜于为公众服务。

到现在,美国的通识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功,受到各国学者普遍肯定。而真正落实了为公众服务的新闻媒体则并不多见,美国媒体服务资本集团、追逐企业私利的激情远大于为公共利益贡献力量的意愿。两份报告的实践结果得失互现,但这并不能否认它们的价值。

在上世纪30—40年代,哈钦斯所公布的大学通识教育和媒体社会责任的这两份报告,引人深思。这两份报告及其实施情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考察美国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机制的具体样本,还让人们有机会审察美国精英阶级的国家情怀、政治智慧和改革视野。强有力的国家治理,绝不是光靠发展经济就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没有社会治理“合法性”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的稳定和谐是不可想象的。

更发人深省的是,自2008年以来,起源于美国华尔街而后蔓延至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既暴露出1%的垄断资本集团剥夺99%的公众利益的严酷事实,也对美欧日等主要资本主义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破坏,美国甚至发生了“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

但是,危机对美国政治体制似乎并未产生颠覆性损害。这一事实表明,巩固的意识形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

反言之,经济建设的成就也不会自然演化为意识形态的优势,一个国家在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时,断不可忽视思想文化建设、漠视意识形态领导权。一旦国家意识形态出现问题,必然人心动摇,严重者甚至不战而溃。

由此言之,推进教育和新闻体制之类改革不能拘泥于就事论事,必须把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核心价值观置于同传承知识、传播信息同样重要的地位。

从两份哈钦斯报告及其实施的历史看,与人们通常的印象相反,美国精英阶层在巩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问题上,长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坚守自身文明传统、核心价值上从不动摇,坚持不懈地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因而竟长期之功。这想必是最值得当今中国人注意和警觉之处。

(作者易涤非 单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

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 第2篇

建立增强党员意识的长效机制,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沈阳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坚持从强化党员意识入手,积极探索党员学习教育、激励引导和载体活动的有效形式,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为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以焕发政治热情、树立党员意识为着眼点,创新行之有效的学习教育机制,把先进性要求“岗位化”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经常地大量地体现在本职岗位上的日常工作中。为此,我们把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求与党员的岗位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党员学习教育机制。

立足岗位实际,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党员作为党组织的成员,必须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社会成员,他们又通过经济活动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理想信念时常受到市场经济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结合党员的岗位实际,把学习理论和党章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学习方式,先后建立了领导引学、专家导学、集体述学、上门送学等学习制度,并采取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实地参观、读书论坛等参与性强、吸引力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学得深、学得透,真正触及灵魂的学习效果。

围绕岗位要求,增强党员体现先进性的本领。党员的先进性,大多要靠能力来表现。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党员要达到的岗位要求,强化对党员的业务培训和岗位训练。我们确定党员领导干部的岗位要求是: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民主集中制、改进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市委常委带头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的岗位要求,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和沈阳实际,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进行学习讨论。全市各级党组织围绕知识分子、生产一线、机关、离退休、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等不同群体中党员的岗位要求,通过采取专题学习等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党员学习业务知识和技术技能。

结合岗位特点,把党员意识内化为党员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建立党员学习教育机制中,我们注意引导党员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例如,一些企业党组织针对生产一线工人党员的特点,组织开展了“比技能、比本领”的学习竞赛活动,使广大党员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做到“学习热情高于群众,政治觉悟高于群众,业务技能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通过学习,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明显增强,更加关注外界对自我行为的评价,因而不断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久而久之,党员意识就自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以激发内在动力、强化党员意识为着眼点,探索构建科学的党员激励引导机制,把先进性要求“形象化”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叫响“我是共产党员”。强化党员意识,必须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

全市广大党员全部佩带印有“共产党员”字样的胸卡、胸牌、胸徽,向群众表明“我是共产党员”。行政执法部门和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设立“共产党员服务窗口”;机关和事业单位设立“共产党员桌牌”;企业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机台”;商业部门设立“共产党员柜台”;社区和农村的党员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岗”等,以确保接受党内和社会的监督,使党员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建立典型引导机制,宣传党员先进楷模。一个先进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此,我们建立典型引导机制,以选“好”树“牢”为目标,按照“符合要求、组织信任、群众公认、优中选优”的原则,由基层党组织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考核把关,党委集体讨论决定,树立了一批符合先进性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和岗位特色、具有鲜明人格魅力的党员先进典型,并充分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全方位地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让这些先进典型家喻户晓,带动广大党员奋发进取。

建立考评约束机制,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意识的内在动力。我们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党员先进性的考评机制。各基层党组织根据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的岗位特点,科学确立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内容,对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情况进行考评。同时,结合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对于经过考评不合格的党员,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对经教育仍然不思改进的,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建立党员考评约束机制,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

成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三、以加强党性锻炼、巩固党员意识为着眼点,探索构建主题鲜明的党员活动机制,把先进性要求“成果化”

集中进行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阶段性的,党员保持先进性却是终身的。为搭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有效活动载体,我们开展了以叫响“我是共产党员”为主题的形式新颖、易于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

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建立党员投身振兴、服务振兴、奉献振兴的活动机制。“沈阳大振兴,党员当先锋”、“增强能力促振兴”、“立足岗位做奉献”等载体活动,有效地把党员的聪明才智和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凝聚到了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伟大实践之中。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下大力气破解振兴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市上下形成了同心同德图振兴、众志成城谋发展的火热局面。2005年,沈阳市跻身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前十名之列,并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荣誉称号,真正实现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振兴东北伟大事业的良性互动。

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建立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活动机制。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我们围绕服务群众,把开展叫响“我是共产党员”活动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和包案整改制度,党员联系和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制度,农村党员与农民群众“五同五送”制度(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研究致富办法,送温暖、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致富项目)。同时,以着力解决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归纳出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开展了“温暖和谐在沈城”、“万名党员与贫困群众手拉手”、“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提万条致富建议”等活动,在群众普遍关注的住房、就业、医疗、环保等方面实施了多项民心工程,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美国如何建立对华核威慑力 第3篇

和平时期的核威慑

在和平时期, 以非武力的形式达到政治诉求是一个国家实施核威慑的主要目标。这一时期影响核威慑力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声明政策”。它是由总统、国防部长或政府其他决策人物公开宣布的涉核政策, 是一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强有力的政治工具。二是核威慑力的信度。它是指核武器运载系统和核弹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的真实能力。三是国家非核武器的战斗力。它是指一个国家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 仅仅通过传统手段达成军事目的的能力。把握好这三个因素, 对核威慑力的分析才会准确。

核威慑力的可信度。强大的核威慑力来源于展现出的军事意图和军事实力。军事意图可以从“声明政策”中看出, 军事实力则通过运载系统和核弹头得以体现。美国仍倾力打造战略核力量的“三位一体”架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 费尽心思保证核武器展现出理想的威慑力。在运载系统方面, 美国空、海军每年共发射5枚不携带武器的导弹, 这些导弹的发射成功让美国对其运载系统充满信心。然而, 核弹头的研发并不是那样走运。美国上一次真实引爆核弹是1992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开启了核武器储备管理计划。然而, 仅仅依靠计算机模拟进行核弹维护, 并不能表明核弹的实战能力是否符合标准。正如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贝利博士所言, 核武器储备管理项目并不能替代核试验。尽管模拟试验实施严格, 美国国家核军工管理局发布的季度报告却无法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对手信服, 核弹头的威力也没有设想的那样巨大。时至今日, 人们不禁思索一个问题:其他国家真的认为美国的核弹头还拥有往日的威慑力吗?

国家非核武器的战斗力。当对手非核武器战斗力大大超越本国时, 实力较弱的国家将会更加依赖核武器以维护自身安全。莫斯科军事科学院院长马克姆特·加列耶夫在200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在目前的情况下, 核武器在俄罗斯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这是能保护我们国家的因素, 也是我们唯一能反制战略武器威胁的东西。”当国家面临危难时, 领导人将面临放弃政权与发动核战争的抉择, 此时, 核战争可能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危机或冲突发生期的核威慑

过去10年, 中国海军正大踏步地向现代化迈进。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分析了1914年英德战争、1941年日美战争及英美海上霸权之争, 前两个事件都是以战争收场, 最后一个事件的结局是英美海上霸主的地位转换。报告还指出, 美国不会成为第二个英国, 不会把东亚海上霸主的地位给中国。如果中美关系恶化为当年的英德或日美关系, 那么太平洋注定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慎重对待形势分析。曾担任老布什和克林顿政府中东问题特别协调员的丹尼斯·罗斯指出, 美国误判了1990年的科威特战争。他说:“当时几乎没有邻国和其他国家政府预料到伊拉克会真的入侵科威特, 各国的理性都被有关萨达姆的错误假设信息所蒙蔽。”中国一样会想着释放烟雾弹混淆视听, 事实也正是如此, 几乎没有分析人士预测到中国在2013年11月宣布划定防空识别区。鉴于这种情况, 必须慎重对待时局。

摆脱“无核战”的僵化思路。美国的许多战争对手都是与美国核力量建设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 甚至一些是无核国家, 然而, 中国却不同, 它的核力量不容小觑, 因而, 对待中美战争的思考不能停留在僵化的老路上。当前, 许多学者提出的战略往往忽视核威胁。比如, 国防部长办公室政策研究室顾问白邦瑞就描述了中国的16个担忧, 其中有6项仍停留于传统危机或冲突层面———岛屿封锁、袭击航母、大规模空袭、打击战略导弹、干扰与精确打击、攻击反卫星系统。哈佛法学院军事专家肖恩·米尔斯基在《战略研究杂志》上刊文, 探讨美国如何对华实施封锁战略。他说, 美国不需要考虑如何在核战争中实施这一战略, 因为那种情况只会在所有核威慑都失效的情况下才会爆发。此外, 美国国防大学国家安全研究学院研究员、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哈姆斯还提出“近海控制”战略, 一是阻止中国使用第一岛链之内的海域, 二是保卫第一岛链周边的海域和空域, 三是掌握第一岛链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些概念的提出都未抓住本质, 即中国不仅有上百艘战舰, 还是一个有核国家。即便是有些军舰实力不济, 或是舰上官兵素质不过硬, 军事专家也不能完全指望美国通过封锁摧毁中国经济。可怕的是, 封锁可能惹恼北京政权, 用武力甚至是核武器解决问题。美国当前采取的措施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核威慑力建设, 这将使美国未来如逆水行舟。

注重军事外交细节。哈佛大学的谈判家威廉·尤瑞和布朗大学的理查德·斯莫克在研究核危机问题时都指出, 新的危机时代正在呼唤一种新的谈判方式。如果中美两国燃起战火, 那么陆、海、空、天、网各个领域都会迅速加入战斗。而战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战场的复杂性, 美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又将这种复杂性放大。由此, 处理相关事件需要更大的智慧。2001年4月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 美国要求中方认真对待撞机事件并质问中方是否知晓事故全过程。不过, 美驻华大使特别助理也坦言:“在驻华官员还没有与中国外交部沟通之前, 太平洋司令部只是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简单描述事实的消息。”试想, 在没有和官方建立任何外交和军事沟通的情况下, 贸然发布“中美撞机”事件的新闻, 极有可能将事态的发展推向未知。

危机或冲突发生期的三点政策建议

在危机或冲突发生期的政策建议主要如下:一是美国政治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 必须更好地掌握中国核力量的编成以及军队决策机制。此外, 美国在政策制定上还必须用心, 不能表露出有先发制人打击中国核力量的企图。在《原子科学家公报》上, 刘易斯 (编注:约翰·刘易斯,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荣誉研究员) 和薛理泰 (编注: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在文章中描述了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国在危机或冲突发生时向美国发射非核导弹, 而美国的反击必将是传统武器系统与核武器的结合, 这迫使中国核导弹部队发射核弹。所以, 了解中国第二炮兵的实力是当务之急, 这有利于美国对中国核威慑力的评估。

二是确保有效的核反击能力, 这是阻止核战争爆发的关键因素, 美国需要着力避免暴露打击战略核潜艇的意图。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最近的调查显示, “巨浪”-2导弹及晋级战略核潜艇, 标志着中国在海基核力量上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中国能顺利完成计划, 它可能会调整相关部队的配置, 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如何有效建立幼儿的区域规则意识 第4篇

关键词:有效建立 幼儿 区域规则意识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某一活动区域内观察或操作材料进行探究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但是幼儿年龄小、好动,且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活动规则来约束,那么活动肯定是没有成效的。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有序、有效的操作,自主、自由的探究,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和发展呢?

一.音乐指挥活动

进行区域活动主要是四个步骤:进区——自由活动——收拾整理——出区。选择四段不同的音乐,孩子们听到不同的音乐就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了。当然我们在选择音乐的时候,要注意音乐是否适合这个环节。比如:进区应该选比较轻缓的音乐,让孩子安静有序的进入区域活动区。

二.凭卡入区

每个班我们一般都会设置好几个区域,比如我班就设置了“快乐书屋”“益智区”“美工区”“植物角”“拼插区”“串串香烧烤屋”六个区角。“串串香烧烤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角之一,那么这么多的孩子肯定不可能都进一个区。所以我们设置了区域卡,就是让孩子自我明白每个区域容纳的人数是多少。避免了有的区域挤不下,有的区域又没有人去的现象。

三.遵守规则,有序活动

幼儿在游戏操作时不能随便走动、不违规乱串区、不争抢材料。每个区以图加文的形式设计一些“不争抢玩具”、“安静看书”、“轮流游戏”等等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图示。通过这小小“温馨提示”的暗示,在游戏中对幼儿起到自我提醒和互相提醒的作用。这些图示的积极暗示,避免了老师消极的命令,规范了孩子们的行为,尊重了孩子,充分发挥儿童在受教育中的主动性,使他们能愉快地接受教育。

四.学会整理,收拾用具

收拾整理活动用具是结束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品质。活动前先用专门的时间教幼儿学习如何整理,怎么分类。游戏结束时,让每组幼儿进行比赛,看看哪组收拾的整齐,并及时给予评价。为了使幼儿较有序地进行各组的活动,时常提醒幼儿做到“三轻”,既说话轻、走路轻、拿东西轻,对于在活动中想交换活动内容的幼儿则要求他们先整理用过的材料,再进行新活动。这样,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帮助、监督,这些活动常规习惯的养成保证了游戏活动能井然有序的进行。

五.积极的评价与反馈

不管我们的区域规则制定得怎样的完美,孩子的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会或多或少的违反游戏规则。怎么样来帮助他们呢?积极的评价与反馈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

评价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集体评价法。例如:评选最佳区域:操作最认真区、收拾最整齐区等等。通过评选,可以让孩子感受到遵守规则有序活动取得的成功喜悦,激励幼儿增强自信心、自制力,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合作的意识。也可以采用个别评价法,通过对某一幼儿的好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为其他幼儿学习、摹仿提供了榜样;对于个别规则意识特别差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个别谈话法帮助他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六.根据活动实践,逐步完善区域规则

我们的区域活动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补充加以完善。比如持卡进区,我们发现:因为我们排队是按照座位有序进入区域的,那么排在后面的孩子老是进不了自己想进的那个区域。在开学一个月后我们又增加了一项:制定学习计划。这样呢,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到各个区域中去。

又如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遵守区域规则,我们后来又增设了区域队长,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区域规则意识,还让他们的责任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总之,幼儿是游戏活动区的主人,我们要努力为孩子们建立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活动规则,帮助孩子们逐渐形成明确、统一、灵活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则意识,使孩子的个性和社会性相得益彰,养成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冯小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美娇,《幼儿园规则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思考》,幼儿教育,2006

浅论科学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 第5篇

哈贝马斯指出,当代科学技术已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个中原因是其具有了意识形态功能,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但科学究竟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呢?除去上面提到的科学的广泛应用与极大成功这一主要原因外,我们还可以从社会一文化以及科学本身的性质等方面去作分析。

首先,从社会一文化的角度看,科学成为一种新“社会霸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持有一种普遍心态,即对于稳定性的渴望以及对于理解的追求。就现代社会而言,也就是对于规律的追求:“这是大部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典型反应;它把规律强加在一些偶然的结果之上”;而且“人们对简洁而有条理的信念体系、有凝聚力和容易控制的对世界的描述有一种自然的需求”。

容易看出,上述的普遍心态也正是宗教何以在各种早期的文化中普遍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由于后者在现代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统治地位,需要一个新的替代物来填补,就西方而言,这就是科学。我们也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舍格斯特尔(Segerstrale)的以下论述:“正是科学的价值(客观性、无私性和以事实定位)支撑着美国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模式”,又由于大多数民众对科学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权威的服从,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断言科学在现代已经蜕变成了一种宗教就确有一定的道理,“意识形态可以退化,成为独断的宗教。它们成功之时便是退化的开始,一旦反对派被打垮,它们就成了教条:它们的胜利就是它们的失败”——这正是历史上各种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一个共同命运。当然,我们在此未必一定要使用“宗教”这样一个字眼。正如以下论述表明的,这也可以看成是“范式总是为自我辩护的”这一性质的一个具体表现:“科学通常被视作是我们拥有的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真实面貌的最完备的知识,因此在科学的图景中检验科学得到的知识是否正确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科学知识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世界于是具有了最大的不可检验性。因此比较反映论的断言与信仰的誓言,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除去社会的普遍心态外,我们又可以看到制度的力量。事实是,就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科学现在已经成了民主政体基本组织的组成部分”;而这种整体性的社会体制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有了至上的统治权,而且成了人们所知道的唯一拥有可贵成果的意识形态”。更为一般地说,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福柯(Foucault)的以下论述从这一角度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蕴含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也不会有任何知识。这也就是指,知识就是权力。

此外,又如巴恩斯指出的,“制度化”必然包含科

学的“简单化”:“把它们吸收在内的制度化的信念体系,不可能是复杂而详尽的”。这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由理论向隐喻的转变正是科学转化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整体的科学而言,我们则可以提及这样一个隐喻:科学就是真理,科学就是力量。

其次,科学自身也对上述的普遍心态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为,科学对于一般民众在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在于直接导致了对于规律性和确定性、以及预测和控制的普遍追求。“科学和技术产生了一个狂热信奉下列座右铭的社会:‘一致与稳定’”。另外,就“科学就是真理”这一认识而言,我们则可以提到科学语言的修辞作用:由于在科学中所使用的是“纯客观”的语言,包括被动语态的普遍使用以及以“我们”(而非“我”)作为认识的主体等等,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科学作为客观真理的权威性。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事实上构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

第三,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也起到了为科学“辩护”的作用。传统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定位就是希望能够清楚地表明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特别是,科学方法是完全可靠的,从而科学知识也就可以看成是已经获得了证实的客观真理。如SSK知名学者耶尔勒(Yearley)在论述科学何以取得特殊地位时,特别论及了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等人有关科学方法论的工作,他认为这些科学哲学家的相关工作是导致科学取得特殊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为此,费耶阿本德将科学哲学家称为“科学的女仆”:“人们看到曾经发明了新世界观并教导我们如何审视现状的哲学家们现在却成了现状的最恭顺的仆人;哲学是科学的女仆”。由此可见,摆在科学哲学家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即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哲学家在现今的恰当定位?

第四,教育在现实中主要发挥了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作用:使存在的成为合理的——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教育对于维护科学特殊地位的重要作用。费耶阿本德就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政策……是拙劣地构想出来的,……它们使一小撮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成为一切事情的尺度”。尽管这一结论是过于极端了,但这清楚地揭示了现行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的一个弊病:由于主要集中于传授已经得到了很好建立的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科学就是真理”这样一种认识。

另外,从本文的立场去分析,科学普及(传播)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在于过分的简单化、通俗化。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学普及的性质所直接决定的: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为了使其通俗易懂和更具有可信性,人们会把理论简化。但正如贝尔纳所指出的:“正如大众化音乐大大不同于古典音乐一样,大众科学几乎是同样地大大有别于实际科学的。人们以或多或少正确的方式或者以耸人听闻的方式了一些关于科学成果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是零星片断不完整的,把整个科学方法和精神都置于脑后”;而且大众媒体中“科学消息是零星刊登的,其内容一般变动于耸人听闻和神秘暧昧之间。……畅销报纸刊登一条有关某种发现的消息仅仅是因为这种发现似乎有点惊人——仅仅是因为它似乎推翻了我们公认的观点……”。

在此还可以对隐喻在科学中的应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具体地说,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各种深奥的科学理论,科学传播(包括在科学教育)中常常需要引入各种具体的隐喻,但现实中所出现的却又常常是这样一种情形:人们所唯一记住的只是隐喻,并将其不加限制地加以解释和推广,对具体的科学内容却完全忘却了,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必须对隐喻与科学理论本身作出明确的区分。正如法国学者巴什位指出的,后者即是“前科学”与“成熟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科学比任何东西都更容易成为隐喻的牺牲品。因此,科学精神必须不断地与形象、类是隐喻在科学向意识形态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又由于“外行人总是按照在他看来似乎是自然的方式使用这些术语”,这就使得科学理论真正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科学“理论的应用有时到达了极限,从而成了具有宇宙论意味的理论。这些发展只有根据一种远远超出任何狭隘定义的科学辩论的观点,才是可理解的。

最后,就现实而言我们还可经常看到种.种歪曲科学以吸引或迎合民众的现象,包括对于民众信任的滥用。这就如贝尔纳指出的:“虽然公众既缺乏训练又缺乏兴趣,因而无法理解科学的作用,他们还是可能愿意为科学成就喝彩的,越是了不起的成就越好。他们也愿意去听取有相当名气的人就任何题目发表的意见”;然而,“那些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最具体的科学理论以外的一切科学理论中去的社会影响并不是一个有鉴别力的、有教养的社会的成熟想法,大多是当代最常见的偏见和迷信”。这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科学在现今是多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三、结语

美国人是如何学外语的 第6篇

为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今年我选修了法语。早就听说过法语的难度很大,然而我还是愿意尝试,从小就在国内学习英语,我很想知道美国人学外语的方式。这门课也确实没有让我后悔,它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学习与思维方式。

法语老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是说着一口极度流利的法语,六十多岁的年纪却有着年轻人一样的活力。她每年都会为不同级别的法语学生安排Field trip(出游),我们这些完全没有法语基础的学生,今年Field trip的地点是一家法国餐厅。而那些法语水平很高的学生,将有机会在暑假跟着她真正前往法国。

我们叫她Madame(法语中意为“女士”)。从一天上课起,Madame就告诉我们,在她的课上,很少会有说英语的机会,因为语言的学习是需要环境的。她也确实这么做了,她在教课的过程中,几乎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英语--即使是对于我们这些法语初学者。Madame会用各种各样的动作、道具,或者是情景模拟让大家明白她要讲的内容,从最简单的问候到渐渐复杂起来的语法。刚开始的学习是极其艰难的,有时候甚至完全不明白老师究竟在讲什么,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学习到的东西越来越多,突然有一天就发现自己能够完全地理解。甚至有时候在课堂之外听到一句法语,一下子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根本就不用在脑海里翻译一遍。

每天上课前的几分钟,Madame都会带我们唱几首法语歌,她说学语言最快的方式就是把它唱出来。每个月初我们都有几句法语格言要记住,到月底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背诵。虽然每天我们都会有需要写的法语作业,但是对于听和说的锻炼远远多于国内学生学英语时所受到的训练。

Madame痛恨以翻译的方式学习法语,她说这只会让我们的接受能力变得更差,以后或许说每一句法语之前都先要在脑海中进行翻译。有一次,一名学生问她怎么用法语说“PENCIL(英语意为铅笔)”这个单词,Madame对这名同学说,如果现在告诉他,他一定不久就会忘记,如果他真的想知道,那就换个方式来问。后来,这名同学手里拿着一支铅笔,用法语问Madame “这是什么?”他就这样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她在课上时而疯狂时而严肃,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时穿插着对法国文化的传播,在某个法国的节日,她还会特意为学生烘焙蛋糕。对另外一种文化的向往激发了我们对于语言学习的热情,这种渴求知识的感觉是我在国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从未感受到过的。

有时在洗手间偶然碰到Madame,她也绝不会放过这个跟学生对话的机会,总是用法语与学生闲聊两句。这其实就是一种激情,激发学生语言的潜能。

美国意识形态是如何建立的 第7篇

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中,最小的学习互助单位: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自古就有,只不过名字不同罢了,直到现在,很多学校以及教育机构都在使用。俗话说的好,存在就是价值,这就说明了设置学习小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下面分两个方面谈一谈“如何科学地组建学习小组”:

第一点:科学的教育理论是组建学习小组的基础。

小组中的学生作为个体来讲都是自主的,自主预习、自主研究、自主的约束增加的行为规范。同时积极发挥了自己的积极作用。而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的团队,小组中的学生有时这个小团队中的一员,所以,整个小团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二点,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该考虑的四大问题:

问题一:应该安排多少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我们认为,4到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最为科学,这是因为如果要发挥团队间的互帮互助,应该最少4个人,那么比方说,刚才在进行激烈讨论的时候,假设是小组成员件在进行激烈的讨论,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那这两个人由可能会对某个问题无休止的讨论下去,那就很可能出来第3人或第4人出来评评理。所以两个人不行,最少需要四个人。

另外一点,就是团队成员,人数也不能太多,如果太多的话,组长不好管理整个小组,小组成员在争论某个问题时,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这样就会影响学习效率。

另外一点,在设立小组人数的时候,最好是偶数个,为什么讲偶数个呢?因为中国目前学生的课桌都是方形的,偶数个的话4个或6个拼起来放在教室里也方便了班主任安排占座位。要是5个或7个这样的话,不太好安排座位。

问题二:如何将学生的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这个是各位专家、各位领导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我在讲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就跟我探讨起整个问题来了,“如何把学生合理的分配到各个小组”,这里呢至少要考虑三个差异。

第一个:是学习水平的差异,这里的学力不是学历,第二个:是性格方面的差异

第三个:是性别方面的差异。

考虑这这三种差异呢,是有先后顺序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学力水平的差异,那么在学力水平中,它又分两种学力水平,第一种是学生的学力水平中总的学力水平,换一句话说,就相当于我们原来在那种分数体制下,要求总分比较高一点,通俗一点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学力水平,那么在这两种水平上呢,首先考虑的是学力水平,然后在考虑单科的学力水平,那么在今天下午上课的时候呢,有的老师问是不是在每一节课都可以换一次位置

呢,那样的话有可能会造成班级不好管理,反而会加重班主任的工作。所以说,在分小组的时候,先考虑总的水平,再考虑每一科的水平,尽可能让每一小组均衡一些,这样呢,小组有学力水平高的,又有稍微低一些的,这样在学习上可以互帮互助,然后考虑的呢是性格方面的差异。一个小组内应该既有个性外向的又有内向的,你不能把所有性格外向的都集中在一个小组,另一个小组全都是内向的,那么这种情况造成的是外向的小组充分展示,而内向的越来越内向。最后呢,两极分化有的学生会在课堂学不到知识,也会在课堂上失去信心,所以说,我们就要用性格外向的去带动内向的,反过来说,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仔细,可以把这一点传给性格外向的。所以说,要考虑性格上的差异。

最后考虑的应该是性别上的差异。

因为,高中的学生基本都已处于青春期,我们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男女生的位置,科学合理地安排男女生位置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促进学习,促进整个班级的发展,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但是说如果在这里考虑不周全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所以说班主任在调查这三种情况的时候,应该深入学生,这有可能是班主任长期要做的工作,必须做,换句话讲就是明了学情,你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知根知底去了解他们的内心。这样,这三种差异才能利用好。

第三个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管理。

那么,大家会发现,我们在这样组建小组之后,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比如说自习课),如何保证课堂纪律,35分钟之后的10分钟,不是高效预习吗?如何保证纪律呢?也就是说如何进行小组内的管理。

第一个: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这里有六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选择组长,选好了组长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好的组长可以控制整个小组,使得小组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整个小组拧成一股绳,整体向前进步,所以组长非常关键。

第二个步骤:制定队名,队训

那么,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队训就是小组里边四个人或六个人,他们自己对自己行为规范的约束。然后队员呢,大家可能有种感觉,就是说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会给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一提我是什么队的,很多老师也注意到了,我们学校每个班前面都有一个班级的名字,就是说同学们在谈论的时候,他们不提我是哪个班,但是他说他们班的名字,一个响亮的队名很好。

另外一个使队训

队训首先是每个成员要自觉遵守,同时作为成员间的互相监督创造依据,比方说组长在监督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说你违规犯了队训的哪一条,有了依据。

第三个步骤:制定小组的共同奋斗目标

有了共同奋斗目标,大家才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当然这个奋斗

目标既有长期的又有短期的,长的可以是三年的奋斗目标。高中三年时间,这个小组如果中间不变的话会怎么样。

短的可以是每一天的,要说我们每一天应该在哪一节课上,那一个内容上我们小组要去实践它,甚至更短,也可以是一节课应该怎么样,下一节课是不是要比这一节课更好,制定这个目标。

第四个步骤:是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

在共同奋斗的指引下,每个成员制定他们个人奋斗目标,个人的奋斗目标,也是要有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的可以是自己的人生规划,比如说将来自己准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短的可也是我的下一个题目如何处理的更好。所以说这两点一个是共同奋斗目标,一个是个人奋斗目标。在这两大目标的指引下,团队之间的自主性和团队的合作性,才会更好的发展。

第五个步骤:建立小组内的互助合作机制

在以上四个步骤解决完之后,要建立小组内的互助合作机制。这个主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要让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共享痛苦和快乐,要乐于帮助他人。现在的学生呢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因此完成这个步骤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六个步骤: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

刚才结合队训已谈了一些,如何抓好课堂纪律,自习课纪律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小组内的互相监督机制,结合建立好的队训,执行这个步骤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问题四:如何建立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第8篇

摘 要 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己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的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掌握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帮助 建立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的意识包括健康意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三个方面。健康意识是指维护自身健康而预先必须注意的保健知识和理念。具备良好的健康意识对实现自我健康保护和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健康政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人们对健康的信念和观念,即人们对健康价值的态度和能否获得健康的信心。正确的健康意识认为:健康是人的第一财富,是事业和幸福的保证,它既是人们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各种活动的最终目的之一。体育知识包括生理卫生常识、体育人文知识、体育锻炼常识三个方面。体育技能是指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

目前,大学生对终身体育概念的认识还比较薄弱,学生基本没有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该课题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发展趋势

(一)个性化与实用化相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各种运动项目体现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身体素质,因而每个学生在选择活动内容时有较大的自主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的发挥。

(二)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突出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感悟。体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培养现代人所需要的公正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能力,还能够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尊重,体育运动不仅使人的身体得到锻炼,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主要方法

(一)激发学生参与终身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事情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因此学校要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让学生了解体育,走进体育。正确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巧设活动和比赛来培养学生的直接体育意识。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学生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常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这种心理,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见缝插针,设计一些趣味较浓,竞争较强的游戏,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种教学比赛,必将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从而在乐趣中巩固形成直接的体育意识。

(二)丰富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教师们的这些方法和模式不能总是一成不变或者死板硬套,应该在教学中多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课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体育运动中,应该用优美的姿态做示范,让学生也有跃跃一试的感觉,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三)大学须转变以技术教学的思想,应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的教学目标。

(四)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教师掌握的知识越丰富,知识结构越合理,就越能观察和发现新问题,越能适应教育创新的需要。教育创新要求教师要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需要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要及时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教育创新服务。因此,教师本身要学会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扩展教育视野,以满足教育的要求。

(五)加强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加强教育应成为终身体育的一个过程,而学生则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充分认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于国于民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我们还要充分做好学生体育观念的更新工作,即终身体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个人生存、享受、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学生认识水平越高,对体育的热爱、兴趣、爱好就愈大,终身体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就愈稳定;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就能为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婉珍.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四川体育科学.2000(1):52-54.

[2] 王维贤.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0):55.

[3] Zhu Huajian.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J]. K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4(4):192-194.

[4] 董玉柱.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读与写:上,下旬.2014(1).

[5] Chen Xiaoling.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07(32):243.

[6] Dong Yuzhu. Discussion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J]. reading and writing: on, late. 2014(1).

[7] 范永軍.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9):6-7.

上一篇:暑期实习分析下一篇: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操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