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2024-07-26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精选7篇)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1篇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一、案例介绍

苏某, 女, 安徽人;该生入学后各方面表现良好, 并未引起班主任太多关注。然而, 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结果里其SCL—90量表显示高达300多, 其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敏感、郁闷、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都较高, 通过交谈, 该生一开始相当抗拒心理辅导, 但依旧静心与我分享。据了解, 该学生出生几个月左右就与父母分离, 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 父母不经常回家, 与母亲的交流常常被其打断, 与父亲基本无交流, 有个比自己小6岁的妹妹, 妹妹从小与父母一起生活, 与妹妹关系陌生。高二的时候曾经因恋爱问题, 遭受父母的强烈反对以及爷爷奶奶的默不吭声而选择自杀, 未遂后至入学前和父母出现争吵时也有过该念头但并未再次付诸实践, 目前在校与舍友关系融洽, 周末时光经常在周边逛逛, 情况基本稳定。

二、案例分析

国内外研究都表明,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其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态度和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 良好的家教背景对人类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 心理发展更容易受到阻碍, 他们潜能更多地受到了抑制。

从根源上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不良的心理素质在遭遇到现实问题时出现某种症状影响到其健康心态, 即其个人没办法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应对心理危机。所以说,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可以追溯到其成长的轨迹, 它不会因为上了大学离开父母或者说到了成年的年纪而弱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巨大影响。

1、早期教育抚养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上述的案例中, 学生从小与父母分离, 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成长是不完整的。在心理学说中, 有一个名词叫做“父爱缺乏综合症”。因为父亲长期不在家极少关注到孩子, 会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全面性, 与母爱的细腻不同, 父亲相对来说会更趋于理性, 逻辑思维和情绪的稳定性上更高于母亲, 所以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逃避, 苏某从小到基本上与父亲无交流, 在某种程度上说父亲对她而言是个陌生人, 在谈及父亲的时候, 她基本是无任何情绪起伏, 一笔带过。然而母亲对孩子而言, 从有记忆开始在言语上就是不准、不允许来限制其生活, 所以苏某在内心深处极度缺乏安全感, 当提及是否会想念母亲时, 其嘴上倔强地说着不想, 却已饱含泪水。所以, 苏某的内心是矛盾的, 她渴望被关注又害怕关注, 缺乏安全感, 渴望被人疼爱, 但又害怕被爱, 抗拒亲密关系, 又不敢表露自己的情感, 过度自我保护, 久而久之玻璃心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沈阳大学任春凤老师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及对策》中统计过, 结果显示6岁之前抚养人是父母的, 他们在SCL—90量表中显示的总分和其他所有因子都低于6岁前的抚养人是隔代家长和寄养家庭的, 所以说6岁前由父母抚养的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然而案例中的苏某从6个月开始就由爷爷奶奶抚养, 其早期的家庭教育对其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所以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其SCL—90量表数据不容乐观。

2、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由于从小与父母分离, 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父母的角色, 从小苏某对爷爷奶奶很是依赖, 在自己和父母的.观念出现分歧的时候, 苏某第一时间想找爷爷奶奶求助, 然后对于某些事情而言, 主导与决定权依旧在父母手里, 爷爷奶奶爱莫能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庭争吵频繁出现, 心理承受能力过低的苏某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在未遂, 事后母亲帮其找心理医生被孩子拒绝, 但母亲也因为这件事受到了打击, 开始试着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 请求身边的心理咨询师给与自己意见, 慢慢开始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不再强迫孩子, 学会弥补在以前岁月里孩子缺失的那份母爱, 渐渐地孩子开始接受母亲, 会与其分享在校的生活点滴, 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父亲依旧自显得陌生。

在任春凤老师的调查中还显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心理也产生了影响。基本上父母教育孩子分为严厉、民主、放任和溺爱四种类型。在父亲的教养方式上,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总分显示最低, 说明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状况是最好的, 与上述案例中苏某的行为相吻合。

三、基于以上分析对教育的建议

沟通是指通过谈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了解。家教是人类教育的起点, 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 在家庭教育里, 家长和子女能否顺畅沟通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以及人际关系起这十分重要的作用。

(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平等和尊重意识的养成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长作为一家之主, 常常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 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所作所为, 对于想法较多的子女常常以强制的方式要求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不善于倾听与交流, 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与父母沟通的勇气和能力, 也难以把握何时能够精准表达自己想法, 进入大学后, 也不太乐意与人交流, 形成孤僻的性格。所以, 父母应该以平等的心态与孩子交流, 学会倾听, 善于引导, 用自身的经历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其经过苏某自杀未遂事件以后, 好在其母亲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并求助心理医生来帮助其解决问题, 尝试用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尊重孩子的某些想法和意愿, 学会倾听, 其实多数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 与父母有隔阂有叛逆, 他们会排斥会抗拒, 所以父母对孩子要有明锐的洞察力, 找到孩子愿意接受的能够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 做智慧父母。

(2) 创造稳定家教环境:温馨和谐家庭结构的建立

温馨的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当遵循以以德治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的理念和思想开展家庭教育, 提高家庭的和谐程度。苏某正是因为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其心理阴影较大。首先, 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工作的艰辛与兼顾孩子上家长取得应当取得平衡, 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当前社会上越发明显, 缺少家庭陪伴是主因。其次, 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要符合自己的形象, 当孩子的心理出现偏差时, 要充分发挥父亲的理性思维和母亲的细腻心思,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 班杜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观察模仿的过程, 是将榜样的行为照搬到自己身上来, 从中来总结经验行成自己的行为风格, 对孩子来说, 其思维的可塑性大, 模仿力强, 家长会是孩子模仿的主要目标, 孩子会从家长的日常相处中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 以此来衡量自己的道德规范。

(3) 强化家校联动机制:多种沟通渠道的畅通

对学校而言, 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和班主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家校沟通, 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应该承担的监督义务和参与责任。高校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为家长提供理论联系和培训的机会, 将家长的力量整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通过家里学生家庭档案的方式记录, 特别是纳入心理咨询预警库的孩子, 从而形成家校联动合力。对家长而言, 要配合学校老师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正式孩子出现的问题, 并努力从自己及身边寻找原因, 帮助孩子能够尽早地面对问题, 寻找适合的解决途径, 保持与老师之间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需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空间都无法替代的, 缺乏父爱与母爱, 孩子的心理是不完整的, 只有让学生从家庭生活中深切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与爱, 其心理才会更加健康, 人生的路程才会更为顺畅。21世纪对大学生来说充满机遇与挑战, 但是21世纪又是属于青年的时代, 家长更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标杆,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与学校形成合力, 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 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让其成为有为青年。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影响因素,教育对策

1 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研究

1.1 传统理论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研究

我国学者方晓义、武珍、董奇、纪桂萍等研究认为,离异家庭对儿童的情绪、心理、智力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学习情况、情绪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父母离婚后,其子女心理上首先起变化的是情绪情感特点,接着是产生不适应的心理状态并影响学习,最后在整个智力和社会性上起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1]。父母离婚后,其子女既有愤怒、焦虑、失望,也有相对平稳的时刻;既有烦恼和尴尬,也有希望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2]。

从以上诸多研究中可以看出,传统观念几乎一致认为离异家庭子女比正常家庭子女有更多的性格缺陷和更多的消极情绪。

1.2 个案研究对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新发现

我们运用追踪调查法对某些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趋于正常,在矛盾与冲突中得到解脱,并进一步得到超越与升华,在坎坷的生活磨难中锤炼出以下一些积极心理特点和品质。

2 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消极方面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发展影响的消极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和家庭两个方面。

2.1.1 社会压力

过分渲染离异家庭子女所面临的困扰及部分离异家庭子女的不良发展可能导致一种带偏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从而造成“刻板印象威胁”———一种自我验证焦虑,担心有人会依据负面刻板印象评价自己[3],这使得人们甚至离异家庭子女本人倾向于认定父母离异是对孩子的毁灭性打击,孩子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自信心,并严重妨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1.2 家庭方面主要表现在:(1)家庭经济的压力;(2)父母角色的缺席;(3)父母不良情绪及不良教育方式的影响。

2.2 积极方面促进离异家庭子女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原因,可以从家庭、学校、自身和社会几个方面去分析。

2.2.1 离异家庭子女的自立教育更易形成,爱的投入具有更强的专一性以及亲子关系更易完善。

2.2.2 倍受学校老师关注。家庭的不完整,离异家庭子女在学校

往往会更加受到学校老师的关注,“罗森塔尔效应”会发挥积极作用———教师的爱和期望对学生有着神奇的作用,这种爱不但能弥补学生缺失的爱,也会使学生按照教师的期望去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创造出一种社会赞许和接受的氛围,对他们肯定和认可自己都有积极的作用[4]。

2.2.3 子女自身素质的提高。整个社会的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

度在提高,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文化水平和社会经验不断积累,促进了晶体能力的发展[5],思想觉悟得到提升,认知也随之改变。

3 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对策

3.1 学校教育对策

3.1.1 积极关注,用爱温暖,因材施教

学校可以为离异家庭子女建立专门的教育档案,指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

3.1.2 团体心理咨询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

学校可以把离异家庭子女集中起来进行团体心理咨询,让大家把自己所承受的痛苦经历与大家分享,学习彼此积极向上的方面,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良问题,在平等互助的氛围中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也可以用团体的力量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7]。

3.2 对离异父母的建议

(1)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2)家长要有高度的责任感。(3)家长要增强自身教育素质。(4)抚养方要以宽容的心对待非抚养方与子女的交往。(5)家长要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子女。

3.3 构建社会共同援助机制

3.3.1 创造和谐宽松的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要积极创造和谐平等的社会环境,消除对离婚家庭的偏见,要广泛宣传离异家庭子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典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感,不再感到自己社会角色的尴尬,能够和其他完整家庭的孩子一样正常的生活学习。

3.3.2 建立专门的社会援助制度

对离异家庭子女建立专门的社会援助制度,保障离异家庭子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他们受到国家和关爱和温暖,从而健康的成长。

3.3.3 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利用各种媒体向人们宣传有关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知科学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子女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全社会共同促进对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特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2):1.

[2]卢健颜.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5):4.

[3][美]戴维.迈尔斯.北京: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272-273.

[4][美]理查德.格里格.北京: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491-492.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7-408.

[6][美]理查德.格里格.北京:心理学与生活[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510-511.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3篇

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相当脆弱,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一句不相关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一个随意的眼神,都有可能使他们的神经受到触动。残缺的家庭给他们造成的心灵伤害是永远都不能消除的。他们怨恨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继而迁怒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他们感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继而坚信尘世的炎凉与不公。一句话,世界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灰色的。家庭的支离破碎及父母(离异)的漠不关心诱发了他们对社会的仇视和对别人的憎恨,为了遣散这种阴暗的心情,他们的内心升腾起对人与社会的强烈报复欲和破坏欲。于是,他们就在这种毫无目标的行动中追求一种心理满足,从而达到内心暂时的平衡。

正是处于以上的原因,单亲家庭学生往往由于交友不慎,从而走上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这类学生,我的教育策略是:对诊下药,用爱心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人间真情,唤回他们对人的基本信任。

一、给予他们父母一样的关爱

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是缺爹就是少娘,或离异、或离家、或辞世,残缺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并让孩子承认并接受这种事实。父母双方的离异原因很多,感情不能维系,家庭不能保全,这类事情父母本人尚且难以控制和调和,作儿女的又能何为?而父母一方的辞世更是人力所不能及的,到了这一步,怨天尤人没有,悲观失望也没有,既然消极的情绪不能带来任何好处,那又何必耿耿于怀呢?让孩子面对现实,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给予他们父母一样的关爱。在感情上接近他们,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在学习上支持他们,一心一意为他们着想,真真切切地走进孩子的心中,实实在在让孩子感受到人间真情,满足他们被爱的需求,唤回他们善良的本性及生活的信心。

二、给予他们朋友一样的真诚

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其特殊的生活经历,大多数人的性格表现为孤僻、内向、多疑,他们喜欢一个人独处,且有意封闭自己生活的圈子。他们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接近任何人。在他们眼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骗局、一个陷阱,避之惟恐不及。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除了真诚地帮助他们,还能有什么能赢得他们的心呢?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尽到教育的职责,成为他们的良师,而且还要去感化他们,作他们真诚的朋友。要尽可能地抽出点时间主动和他们交往、沟通、谈心,顺着他们的意愿去感受生活,以一种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体察人间万事万物,零距离的感知他们对生活的内心体验。只有两颗心贴近了,我们才能顺势利导,让他们认可并接受我们对生活的诠释,进一步感受人生的真谛,夯实他们善良的本性及生活的信心。

三、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及个性特征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4篇

2005年, 我接手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级, 班级中有这样一名男同学, 高高的个头, 粗壮的身体, 非常调皮, 很爱捣蛋, 上课的时候时常会做鬼脸, 拉前面同学的衣服, 拽女同学的辫子, 下课后到处乱蹿, 惹是生非, 找人打架……同学经常会来打他的小报告, 只要你想到的他都能做到, 你想不到的他也能做到, 让同学、老师头疼不已。批评对于他效果不大, 想表扬也无从下手。

一次秋游时, 他的表现却让我刮目相看, 并找到了教育良方。在秋游的早晨, 他兴高采烈地拿来两个话筒, 给我和搭班的教师, 让我惊讶不已。在爬山的时候, 尽管他气喘吁吁, 但他一直在我的身边。问他为什么, 他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 我担心老师爬不动就准备背你。多好的孩子!那天也许是累了的原因, 他非常安分, 相当守规矩。看到他的样子, 我猜想他平时的那些举动是不是与他过剩的精力有关呢?

在后来的日子里, 我给他买了一个篮球, 要求他下课后就到操场上打球, 上课时回教室。每次下课他都很积极, 一般都是满头大汗才回来。也许是因为累了, 以往的一些举动明显减少。上课他开始能够定神了, 作业也慢慢能够做出来了, 他受到的表扬也随之多了起来。同学对他的评价也渐渐好了起来。当然, 对于他, 我倾注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的变化非常显著, 行为改变明显, 成绩迅速攀升。

反思本个案的教育, 结合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的体验,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这样对待我们的学生。

一、教师要研究学生, 实行个性化教育

教师应注意研究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习惯, 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 同样, 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不同的性格特点, 有不同的观念与习惯, 就是出现了相同的问题, 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可能不一样。因此,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能简单和单一。我们在教育教学当中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特点, 了解学生与父母的互动模式, 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 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在上述的个案中, 我没有采取批评和惩罚的教育, 而是让那名男同学出去打球以宣泄他过剩的能量, 批评和惩罚对他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了, 因为他已经非常适应这些了, 不太在乎了。而且批评和惩罚只能积累更多的怨恨, 只能形成恶性循环。当然, 不是我们不需要批评和惩罚了, 只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具体方法的选择应该适合学生的具体特点。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 进行亲情化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都是有需要的, 并且把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认为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从低层次开始的, 并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可能性。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满足了学生的尊重与爱的需要, 学生才容易产生求知的需要。因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先适当满足学生尊重与爱的需求, 抚摸一下学生的头顶、给学生一个关爱的问候等适当的亲昵行为, 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 这对学生而言会产生莫大的学习动力, 这是一种亲情化的教育。

三、教师要欣赏学生, 施行激励性教育

心理学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以希望,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取得进步。《中国教育报》曾刊出了戴嵩松回忆30多年前受到“一次意外表扬”引发了她一生对自然科学的偏爱。事情是说:上五年级时, 她生病住了20多天的医院, 病愈回校上课的第一天, 恰巧碰上自然课小测验, 由于她一堂课也没有上过, 自然考不好, 只考了50分, 晨读课上新来的班主任讲评自然测验情况。戴嵩松同学是在一节课也没有上的情况下参加考试, 居然能答对一半, 这非常不简单, 要提出来给予表扬。同学们也给予热烈的掌声。也就是这次意外的表扬, 使她以后对自然科学格外偏爱。因此, 教师应及时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即使是那些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学生, 我们也应该抓住一些优点或挖掘一些优点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 激发上进心。有人说欣赏犹如一盏高悬的智慧明灯, 不仅照亮学生, 也照亮师者。

四、教师要信任学生, 奉行宽容性教育

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应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在实践中, 教师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一瞥饱含爱和信任的眼光,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会“感光显影”。信任学生, 特别是那些犯过错误的学生,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 帮助他们消除隔膜, 化解对立情绪, 给他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 就可以化消极为积极。我们只有成为学生的朋友, 与学生加强双向交流,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 以心交心, 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建立彼此的默契。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5篇

【关键词】青春期学生;心理特点;心理教育

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险期”“第二反抗期”。青春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也是老师、家长们最心疼,最头疼的时期,是人生的分水岭。

一、青春期学生的特点

青春期:大约在11、12岁——15、16岁(女孩比男孩早二年左右)

特点:

1.生理的变化

急速成长。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体形和面部特征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发育成熟,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

2.情绪的变化

青春期少年的表现,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会失控,有人用“疾风暴雨”来形容,大人认为平常的事,却在他们那里引发出高强度的反应。特别是在父母面前情绪更容易失控,做出不理智的事,虽然平静下来之后也会感到后悔、自责。他们还会出现青春期躁动,会出现想接近异性的愿望。男生会偷偷喜欢女生,女生也会暗恋某个男生,但一般都不将对方的情感表露出来,多数都成为一个永久的秘密。

3.心理的变化

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成熟使青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以为自己已经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又因为发展的不平衡,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未成熟,只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造成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反抗期的主要原因。

4.社会性变化

(1)过度“自我”。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像生活在舞台上,把周围人都视为观众,过度地注意自己的外表。如:高低、胖瘦、服装,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朋友“第一”。他们的交友范围开始缩小,一般是同性别的一至两个人。他们内心对父母是封闭的,但是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够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就是朋友。这个时候,谁讲话最管用就是朋友。他们极易受身边好朋友的影响,喜欢跟风。如:朋友学习好,他也会关注学习;朋友上网吧,他也会玩游戏;朋友有什么不良嗜好,他学得很快。

(3)批判成人。代表为老师和父母。他们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父母和老师不再是榜样和权威,他们会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对老师品头论足,从而宣告,我是大人了,我不再是小朋友了,我会看问题了,尽管很片面。

二、青春期学生的家庭教育策略

1.家长要转变认识,从心理深处接受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这种发展变化

家长必须认识到,这种变化,是孩子逐渐长大,逐渐走向成熟的正常现象。0——6岁的时候,孩子基本上是家长掌控。6岁以后,孩子是由家长和儿童共同掌控。一旦步入青春期,他们想显示自己的权力和能力,所以遇事就独断独行起来,就会想自己掌控自己的事。故意跟家长疏远,千万别觉得我把你养那么大了,你跟我不亲了。那是因为孩子孩子大了,就不希望家长再用管教几岁儿童的方式方法来管教约束自己,不喜欢家长再那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照自己,不喜欢家长把自己看成小孩子,他们要获得成人感。

2.家长要转变教育风格,注意说话的口气

跟孩子交流时的语言和口气很重要。千万不要喋喋不休地说教,千万不要对一个问题没完没了地讲。特别是妈妈要适度收缩自己的话,别那么啰嗦,别那么多话劳子。有这么一个故事: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拿走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我们会发现自己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发生这种事情,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重复,而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3.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

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不要在外人面前提孩子的“丑事”。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需要自己足够的空间。家长不要过多的好奇,像间谍一样,翻抽屉、偷看日记、跟踪调查等。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你这样的做法,会被孩子发现,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相信自己,不理解自己,就会拉远与你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代沟”。因此,无论童年时宝宝的天真烂漫多么令人留恋,你们的关系多么融洽和谐,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他已经开始迈向成人世界。相应的,家庭关系也需要建立不同于以往的模式。要让孩子觉得他是被尊重的,被理解的,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有什么事情就愿意和家长交流,什么秘密愿意和家长分享了。

遇事多与他们商量,倾听他们的意见。家里的事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们的意见合理或与大人的意见一致,就应以他们的意见做出决定。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要考虑他们的意见,让他觉得他也是家庭的一员,事事要为家庭着想,可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在跟孩子谈论一些问题的时候,其实对家长也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即:在情感趋同的基础上“掏心”、“交心”,推心置腹地交流,从而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感受长辈的博大胸怀和真诚关爱,从而减轻或消除其对立情绪。

4.家长要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

问问自己,我们最关心孩子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几位家长聚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是什么,比较最多的是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你来找老师交流,最想问的是什么——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望子成龙的思想可以理解,学习成绩的确很重要,要上大学,要分,考不上不行啊。但仅仅看成绩,孩子不是一个拿成绩的机器,孩子也不是实现我们理想的工具,孩子更不是我们攀比骄傲的资本。我们更应该关心什么?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内心在想什么、孩子的身体素质、孩子是否快乐……有了这些,好成绩自然而然会来的。

5.要做学习型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

现在很多家长都学得很苦在考驾照,为了开车上路。我们比较一下,开车和培养孩子什么更重要?可是我们在做父母之前,根本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不懂教育。那么,我们像不像一个无证驾驶的司机,匆匆上路的后果是什么?所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通过教师、网络、杂志等各种途径了解一些家教知识,掌握一些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和孩子一起成长。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记住自己的使命,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采用多种方式多和学校接触,与班主任、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工作。从而,使家庭学校结合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6篇

(一) 缺乏及时有效地心理疏导

父母兢兢业业地把孩子送入大学的象牙塔后, 就认为家庭教育已经完成, 孩子已经是成年人, 具备了独立思考、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进入大学, 主要是去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 获得日后求职的敲门砖。父母能做的更多的是物质供给, 而不再是像儿时一样的悉心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始遭遇忽视。

当前, 我国处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 社会的转型必然给高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困惑。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也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 如果这些压力得不到父母、老师及时梳理释放, 受到挫折却没得到呵护, 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产生自暴自弃、厌世报复等不良心理问题。

(二) 重智商轻情商的教育传统

即使步入了大学, 耳边也不乏“要好好学习, 只要学习好, 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的声音。虽然全国的父母没有在一起开过会, 但是却发表过类似的言论。在这个重智商轻情商教育的大环境下, 中国的父母省吃俭用, 在孩子的学习上却从不吝啬;高考的一考定终身也给学校老师施加压力, 拼命灌输知识, 看重学习成绩, 忽视了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情商的培养。

一个人能否成功, 智商是门槛, 情商却是关键。情商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指的是非智力因素, 与智商教育相对应, 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 情商主要体现在社交能力上。进入大学后, 面临的社交窘境更多, 像宿舍生活、社团活动等, 社交压力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在加剧。如果不能够用健康的方式处理好社交问题, 就会陷入孤独, 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 黑暗心理也就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一) 家庭是温馨港湾, 及时清除心灵垃圾

人的一生有四个重要场所:第一个是在母亲的子宫里;第二个是家庭;第三个是教室;第四个是职场。[1]虽然我们经历了由婴儿成长为从业者的身份转变, 但是不论我们处于人生哪一阶段, 我们永远是父母的孩子, 家庭是人生永远的温馨港湾, 人生从这里出发, 也将回到这里。

父母要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在发现问题时, 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听他解释, 听他的心里话, 不要妄下结论。当“大孩子”因情绪不良而犯错时, 如果父母不分青红皂白, 以咄咄逼人的态度亦或者是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责怪谩骂, 那么“大孩子”的所谓“独立自主性”就会演化为独断自私, 本来沮丧的心更加低落, 自尊自信更会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如果父母能警惕孩子遭遇的社交挫折, 及时纠正严重的社交盲点, 就会大大降低酿成大错的机率。事实证明, 这些举措不仅适用于小孩子, 也能恰到好处的在“大孩子们“身上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因为大学生缺乏与家庭在心灵方面的交流, 导致家庭氛围、家庭教育和学校之间缺乏衔接, 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 家庭是第一课堂, 影响与人相处方式

可以肯定的是, 孩子自出生到5岁之间, 他的智慧、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方面从周围摄取的, 比他从5岁到终老一生所摄取的要多的多。[1]我们在父母的牵引下开始逐步认识这个世界, 孩子在进学校以前, 其认知风格、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甚至于最初的价值观, 都已初步形成, 这些均与他们以后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所以很多成年人犯下的错都可以追溯到他的家庭因素乃至童年。

孩子之间的社交是一种简单的残酷, 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心机, 也缺乏社交技能, 所以他们会毫不留情地对自己不喜欢的同伴表达厌恶。有非凡社交能力学生善于处理这些矛盾, 而那些社交能力差的孩子, 特别是有点小缺陷的孩子, 就可能每天处于孤立之中。一旦遭到大部分伙伴的疏远, 孩子心理就会开始出现阴影, 对学校乃至社会的排斥感和厌恶感自此产生。社交受害者回到家里就残酷地对待小动物, 或者喜欢与父母争吵,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童年这种处理社交矛盾的方式已经成为日后爆发的定时炸弹。

当你的孩子从学校回到家, 看起来就像一个被解雇成年人那样萎靡不振, 很有可能你沮丧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已经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如何让孩子学会融入集体, 掌握好的社交能力, 教会孩子无过错矛盾解决法,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这是父母的终身事业, 也是令孩子终身受益的无形资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 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明确指出, 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高校教育开始注重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措施,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 包括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等优良品格, 增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进行辅导或者咨询, 给心理有困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 并即使反馈给父母, 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

近年来,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和高等学校开始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比如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机构;在教育科研方面, 开设专门的课程;在实践活动方面, 则在学生会设立心理危机干预部、开展呵护心灵为主题的活动等等,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

四、家校配合共同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 合力提供最佳教育环境

戴维·里斯曼说:“人天生就是不同的, 在追求彼此的相同中, 他们失去了社会自由和独立的个性。”一旦失去自我, 往往容易走上歧途。我们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想象中的孩子, 或者是跟别的孩子一样“优秀”的人。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拥有着独特的内在潜能, 等待着父母和老师去唤醒这股巨大力量, 对于父母和老师来说, 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去创造环境来供孩子成长, 而不是期待孩子能成长为你期待的样子。

在人体人格发展方面, 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 享有父母的爱, 又得到了一身心健康的教师, 那应该是无比幸福的。相反, 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 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 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2]因此要想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 使孩子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二者必须寻求结合点, 互相补合, 而不应该偏废于任何一方。当孩子步入高校之后, 家庭依然要是孩子可以依靠的港湾, 及时安抚受伤的心灵, 并且教会其怎么去进行自我心理疏导。高校心理辅导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一些心理疏导方法、为他们提供倾诉缓解平台, 且及时将他们的不良心理状态反馈给能帮助解决问题的人。

(二) 合力加强孩子情商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 与金钱上的大量投资相比, 家长们在家庭文化和时间上的投入, 就显得明显不足或者过于吝啬。追求分数的观念仍然是现代家庭的主流, 但这种重智商而轻情商的教育往往也容易造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在长期学习压力的逼迫下, 孩子一旦遇到困难, 从父母那里难以得到帮助, 相反却在受到责难的时候, 青春期潜伏的那种暴力心态往往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2]

在智商教育上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而在情商教育方面, 在这个心理认知结构中, 父母的家庭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为这个结构添砖加瓦, 增加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二者巧妙衔接、配合, 加强智商教育的同时也注重情商教育, 就能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断绝悲剧的酿成。

五、结语

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之处就在于, 他们对信息摄取的自主性更大、选择性更明显。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 也就是说, 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 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3]每个人的认知结构不是天生就有的, 它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变化。父母的家庭教育指引孩子建立和不断完善心理认知结构, 而适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完善其认知图式, 优化“初级结构”, 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心理基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地完美衔接配合, 对于大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步入高校, 就已经是有自主思维的大学生, 做父母的无须再呵护其心灵。然而实际上,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仍然不容忽视。通过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和家庭教育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合力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智商教育,情商教育

参考文献

[1]为峰.朱永新:家庭教育最薄弱的三个地方[J], 妇女生活 (现代家长) , 2014 (2) :19-21.

[2]梁龙编著.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 2006:3-254.

缺爱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与教育建议论文 第7篇

关键词:单亲家庭;调查分析;家校结合;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09-03

一、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分析

笔者所在高三年级有810个学生,其中54人是离异或一方死亡类单亲家庭,170人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类单亲家庭(本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家庭孩子较多)。

首先对所在的高三年级810个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将单亲家庭的学生和正常家庭的学生在学业和心理方面进行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来自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是明显存在的,而且心理问题也是导致他们学业不济、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这一切的根源也就是家庭的不完整。总结起来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性格心理有如下的特点。

1.自卑感。对于离异家庭,由于孩子的心理没有成熟,涉世未深,根本无法了解父母的苦衷和处境,所以无法面对事实,有一种被抛弃感。对于一方死亡的家庭,突然之间失去了父亲或母亲,孩子脆弱的心灵也是无法接受的,尤其当这两类家庭的孩子看到同伴与父母那么亲热,那么幸福美满地玩耍时最容易回忆起之前快乐的生活。两者的反差会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挫折和冲击,产生极大的失落感,从而有悲伤、失落、忧虑甚至自卑等心理疾病。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孩子在这方面要好一点,因为毕竟家庭是完整的,但是父母双方的角色由一个人扮演,终究是有缺陷的。

2.孤独叛逆。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由一方抚养,家庭失去了往日的欢笑,某些孩子的孤独感、不融合感会进一步加强。长期积累,孩子会表现为不爱和同学接触,不善言谈,不和老师沟通,脾气暴躁。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如奇装异服、泡网吧、抽烟喝酒等。他们可能是想证明还有人关心他们,这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还有些孩子会因为不理解父母而有憎恨情绪。两年前,在笔者班级有这样一个女孩,父母离婚后和母亲生活,可是在与母亲的接触中,孩子经常辱骂母亲,对母亲态度极其恶劣。最后, 这位女孩无法融入集体不得已转学。就一方死亡或在外打工的家庭而言,另一方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言行,多与孩子沟通。

3.焦虑情绪。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内心觉得没有完整的依靠,容易产生挫败感、失败感、失落感和拒绝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很大的焦虑,表现为坐立不安、情绪不稳、内心急躁、对自己和别人缺乏应有的信心;与人交往感到焦虑,不能放松,缺乏安全感。

4.内心抑郁。失去完整家庭的孩子,家庭的温暖没有了,自己本身有自卑感,加上会遭受别人的冷眼,或受到别人的怜悯,这些对于本来就敏感的孩子来说是雪上加霜。有的孩子性格内向,不愿将自己的想法向别人倾诉,长此以往,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感到压抑、郁闷、烦躁等,心理困扰无处排解就产生了抑郁。笔者曾经遇到过两个此类的孩子,每天看不到他们的笑脸,心事重重,要经常与他们沟通,才能看到他们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

5.嫉妒心重。多数单亲家庭的孩子,物质上和精神上得到的都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特别当他们与完整家庭孩子比较时,自卑、焦虑、压抑的负面情绪统统跑出来,慢慢从羡慕会演变成嫉妒,有的还会有憎恨感。他们希望家长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当得不到满足时,就产生距离感,心理上就犯嫉妒,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这些孩子也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还会敌视集体和社会。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法制节目中看到关于一位女少年犯的报道,父母离婚后,她跟爸爸生活,做尽了一切叛逆的事情,最后帮着不法分子去找“小姐”,看着自己的朋友被人欺凌,她的自述是“没感觉”!这种漠然的态度出现在这样花季少女身上真是太可悲了,深究原因是直接和她的家庭有关的。

6.厌学严重。从表1中看出,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差于双亲家庭的学生,这也是与他们不健全的心理有关的、没有自信心,没有安全感,焦虑叛逆,这些负能量困扰着这些孩子,阻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笔者继续对本高三年级所有单亲家庭的家长(224位)做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孩子的表现和心理受家庭影响巨大,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责无旁贷。更何况家庭是不完整的,只有一方父母在承担这个责任,那么更需要思考如何去教育好孩子的问题了。笔者对本高三年级的单亲家庭的54位家长(离异或一方死亡的)做了家庭发生变故后心态的访谈:乐观开朗的占 15% ,情绪稳定的占25%, 心理失衡(如消沉、沮丧、烦躁易怒等)占60%,考虑重建家庭的占 65% ,已经重组的占20%。

二、单亲家庭学生家校结合心理干预的建议

目前,中国的学校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还是不完善的,建议可以从如下几点做起。

(一)跟踪记录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轨迹

也就是说,学校单独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建立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成功体验等。老师要多给他们机会,当他们回顾自己的成功档案时,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还可以给这些孩子配备心灵导师,在他们遇到挫折或困难时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并且给予及时正确引导。现在每个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帮助做类似的工作。

(二)让孩子学会“爱”

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像一个大家庭,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人与人之间能够理解、支持、鼓励。老师有意识地让那些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善良的学生与自卑、孤独的学生进行交往,带动他们摆脱自己内心的阴影,融入大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不会因为自己的遭遇而受到冷眼。教师更要创造平等、尊重的班级气氛,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以真诚的爱,言传身教,给学生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鼓励,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山,化自卑为自信,化孤独为热情。

(三)让孩子学会接受“挫折”

现在会提到“逆商”(AQ),简单说就是面对逆境时的表现,已经作为很多大企业招收员工时必测的项目,是表明一个人是否有潜能晋升及成功的标志。如今的孩子多在顺境中长大,所以畏难胆怯。进行挫折教育可以锻炼孩子坚强勇敢、迎难而上的品格,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尤其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怎样面对不顺、怎样坚强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孩子时,老师可以设置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同时要跟踪观察,学生成功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泄气时,要正确引导,暗中帮助克服困难。但是,不能包办太多,因为我们的初衷是要培养学生坚韧独立的性格,让他们面对现实、勇于接受挑战、 勇于承担责任。

(四)老师定期家访

家访,听起来似乎已经过时的字眼,但是确实很有用,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不愿意打开心扉与老师交流的,老师可以亲自到他们的家去看看,到他们的房间看看,可以得到很多信息。笔者家访了现在的一位学生,是和妈妈生活的,学生的房间整齐干净,母亲口中的她是听话懂事,但是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在与妈妈交谈中震惊的得知,孩子的爸爸就是10年前轰动当地的谋杀案的受害者!这就是孩子性格内向的原因,这件事肯定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家访回来后,笔者久久不能平静,想着怎样与这位不幸的孩子交流,怎样帮助这位无助的母亲。

(五)学校与社会机构进行合作

学校向社会呼吁,利用各种形式的舆论宣传,让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关心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调动社会资源,给予单亲群体经济物质等方面的帮助,给单亲子女机会参加集体活动,展示他们的才华。由笔者学校发起的“311”黄丝带爱心小组,给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资助,其中有10%是单亲家庭子女;还有以“311”爱心小组为基础创建的江苏省连云港教育公益网也为很多单亲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此外,学校也可以和社区合作,利用社区资源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街道社区从各方面加强对单亲家庭的关心。生活上,可通过社区互助等形式对离异家庭中生活困难的同学给予经济帮助;思想上,经常走访,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思想状态,并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共同商量研究。

三、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这块大理石要雕琢成一件成功的艺术品,主要依赖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尔出现的因素。这六位雕塑家必须配合得当。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特别是教育家庭不完整的孩子,需要合力。我们坚信:只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鼎力配合,单亲孩子的教育是可以做得好的。有很多身边的例子,笔者接触的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心理健全,进入理想的大学,成为有用之才。最后笔者还有一点发现:单亲家庭中,和妈妈生活的孩子成才的较多,可能是因为妈妈心思细腻,对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照顾周到,及时教育;爸爸生性马虎,粗枝大叶,对孩子心理不能及时把握,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这一点,以后会以另一个课题来研究。

参考文献:

上一篇:描写四季的九寨沟作文下一篇:文明礼仪伴我行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