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传说与习俗

2024-05-20

立冬的传说与习俗(精选8篇)

立冬的传说与习俗 第1篇

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那我们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立冬节气的来历与习俗_立冬除了吃饺子还吃哪些习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立冬节气的来历与习俗

立冬节气的来历

“立冬”节气,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节气的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即同立春、立夏和、立秋一样,立冬日天子也要举行迎冬的仪式。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诉天子立冬的日期,天子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天子要赏死事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满族有烧香的习俗。立冬,秋粮一入库,这个季节便是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烧香祭祖的活跃季节。汉八旗的祭祀称“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5-7天,在操办祭祖烧香的头三天,全家人一连十天吃斋,不吃荤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是较流行的补冬方式。也有的中药店推出十全大补汤,即用十种滋补的中药炖鸡或其它肉类做成的补品。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天津最有特点的就是倭瓜饺子。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立冬除了吃饺子还吃哪些习俗

1、迎冬

在立冬这一天,古代的皇帝会有迎冬之礼。据悉是时,皇上会穿上黑色衣服同时骑着铁色的马,带领朝廷百官去祭祀冬神,场面比较声势浩大。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本来嘛,立冬之后,秋收结束冬季到来,不管最终的收成如何,一年的辛劳总算是有了一个结果,这是值得纪念的事情。

2、贺冬

贺冬也叫拜冬。人们秋季丰收,冬季相对农闲,因此立冬成为一个庆祝丰收、告慰祖先,卜岁祭祖,食物进补的时节。

3、冬泳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4、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较好的时间。

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识字班”,招收成年男女,目的在于扫盲;“训练班”招收有一定专长的人,进行专业知识训练,培养人才;“普通学习班”主要提高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

5、补冬

中医古籍《黄帝内经》里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是说,一到冬三月,正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期。这时人的皮肤肌腠比较致密,汗出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也容易贮藏起来。况且在冬令季节里,人的食欲也比较旺盛,正是进补的好时节。

所以在民间,立冬这日都有“补冬”的习俗。是日,一般杀鸡宰鸭或买羊肉,加当归、人参等药物炖食,也有用糯米、龙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者。

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进补时,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一般来说,可先用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亦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来吃,以调整脾胃功能。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比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6、吃肚皮鸡

南京人在立冬的时候会吃肚皮鸡,这是一种广东菜,实际上就是用猪肚子包住整鸡进行烹饪制作。这是一道比较滋补,很有营养的菜肴。

另外,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中医认为麻油鸡具有滋阴补血,驱寒除湿,最适合生产后妇女食用。台湾、闽南一带,就常把麻油鸡当作传统的月子滋补汤来食用。

立冬前天气怎么样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立冬前温度较低,在极北的漠河地区温度已经下降到-10℃以下了,而每一轮冷空气过后,温度还会再次下降。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霜降节气时并无明显的天气变化,此时正是南方深秋时节,适宜赏秋,有枫叶的地区正是一派“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象。

立冬就冷了吗

看具体地区。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异大,不同的区域天气情况也不一样。

气温最高

立冬前后日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三亚(28℃)、北海(25℃)、东方(28℃)、福州(22℃)。

气温最低

立冬前后日均气温最低的城市是哈尔滨(-10℃)、长春(-8℃)、银川(-3℃)、呼和浩特(-7℃)。

2021立冬节气的来历与习俗

立冬的传说与习俗 第2篇

び筌低罚蘸糖吃忒嗲哦

芋艿,吃的是本地的“红梗芋艿”,根部稍微带点粉红色,ち瞬缓,蘸点白糖,一口咬下,香糯爽口。芋艿是用球茎繁殖的植物,象征着“母子相依”,因此中秋吃芋艿,有着美好的寓意。

剥毛豆节,小囡吃好快点手

毛豆,吃的是本地产的“牛踏扁”(这种毛豆的豆子像被牛踩过一样扁平肥大),味道有点甜津津。而大人一定会教育小孩子,吃好快点手,不然会痒。毛豆里面排列着好几粒豆子,也象征着兄弟姐妹的团结。

毛鸭子,最讨阿拉上海人欢喜

中秋节的餐桌上少不了有鸭子。鸭子的烧法有很多种,八宝鸭,香酥鸭,酱鸭,扁尖火腿老鸭汤……最让小编念念不忘的还属八宝鸭,鸭子的肚皮里要塞进火腿、冬笋、香菇、栗子肉、虾仁等八种吊鲜头的食材,记忆里都是满满的鲜香。

酒酿小圆子,勿吃勿过念头

团圆饭的最后,一定要来一碗酒酿小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里面的甜酒酿,就连小孩也会抢着要。

吃一杯桂花酒,在桂花烂漫时

八月十五桂花香,中秋之夜,仰望月中丹桂,杯杯桂花酒,何等美事!

分月饼,小小一块甜到心里向

杜仲的传说与应用 第3篇

相传在陕西华山山脚下,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老俩口生有一子,名为李孝慈,为人忠厚老实。有一天,六旬老母突然生病,卧床不起,李孝慈即请医生给老母诊治,服药数剂后不见好转,李孝慈心急如焚。医生告诉他,华山山崖上长着一种灵芝草,只要采回去,老母的病就有救。孝慈立即背上药篓,拿着锄头,不顾山高路陡,往华山攀去。在深山老林中终于采到灵芝草,下峭壁时,他脚一滑不慎跌入山谷,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孝慈慢慢苏醒过来,摸摸宝草还在,心里就踏实了,可是想爬却爬不起来,腰腿痛得钻心,只好咬着牙爬到一棵大树下,倚靠在树干歇息。天快黑了下来,朦胧间听到了鹤叫,睁眼一看,面前站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孝慈挣扎着喊道:“老爷爷帮帮我,我得赶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着回答:“孩子,腰伤得不轻吧,你莫乱动,我给你治治。”说着从怀中掏出小葫芦,伸手从树上剥了一块树皮,折断处有银白色丝状物连接,老者将树皮塞进葫芦摇了三摇,立即化成液体,给孝慈服下,不一会孝慈腰就不痛了。老者哈哈大笑说:“孩子,快回家吧!老母还等着用药呢!”孝慈千恩万谢,给老头叩头,定要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着大树吟了本文开头的四句诗,吟别,骑上白鹤,飘然而去。

老慈携采到的灵芝,匆忙赶回家,煎汤给老母服下,药到病除,老母病很快痊愈了。但深山采药老者的巧遇,始终萦绕在他心间,“到底是什么药治好了我的腰痛?”他又返回山中,来到那棵树下,只见粗且直,“这不是杜仲树吗?”孝慈当时回家心切,也没细认,回想当时老者留下的那四句诗……啊!这不就是“杜仲”二字吗?揣测后就解道:此木土里长,“木”旁放一“土”是“杜”字,人中也平常,“人中”是“仲”字,莫非杜仲树能治腰伤?

孝慈十分惊奇,剥下一块树皮带回家中,正好碰到有个村民扭伤了腰,孝慈把在山上剥来的树皮煎了汤,给病人服下,病人果然痊愈了。从此,杜仲树皮入药疗疾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二、杜仲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杜仲又名恩仙、扯丝皮,为杜仲科落叶乔木杜仲的树皮。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等地。杜仲呈板片状或卷片状,断片有银白色丝状物相连。杜仲味甘、微辛、药性温。入肝、肾经。其功效有三:

1. 补肝肾,强筋骨。

据《本草求真》载:“杜仲,入肝而补肾”,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膝无力或酸痛、阳痿、遗精、尿频等症。常配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肉、熟地,牛膝等同用。本品味甘微辛而性温能补肝肾之阳,辛温能畅气血之滞,肝肾强壮则筋骨自健,气血和畅则气脉自舒,故为补肝肾强筋骨之要药。

2. 安胎,用于肾经虚寒所致的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常配续断、阿胶、白术、党参、艾叶等同用。本品安胎,也取其有补肝肾之故。

3. 降压,用于虚性高血压。

常配桑寄考、首乌、女贞子、牛膝等同用。

三、现代科学研究

1. 据化学分析,杜仲含有杜仲胶、树脂等。

2. 据药理研究,杜仲有降压作用,又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治疗高血压有效。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强,煎剂比酊剂强。

3.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杜仲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并能改善头晕、失眠等症状,亦有利尿作用,且无“快速耐受”现象,是一味补肝肾的良药。

四、临床常用方

方一,杜仲、黄芩、夏枯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有降血压作用,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方二,杜仲30克、五味子20克,煎水取汁,与羊肾(刹去臊筋洗澡)三枚同煎至肾熟,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盐喝汤,每日1剂。本方杜仲有补肝肾的功效,五味子有固肾功效,而羊肾有温肾助阳之功。三者结合能起补肾之功,尤适用于肾虚腰痛,每日1剂。

重阳节的传说和习俗 第4篇

相传东汉时期,汝河出了个瘟魔,为害一方百姓。有个名叫恒景的青年,下决心为民除魔,于是遍访高山名士,终于拜了一位仙长为师,苦炼降妖本领。有一天仙长对恒景说:“你技艺已成,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来,你这就回家去为民除害吧。”初九早晨,恒景回到家乡,照仙长的吩咐将乡亲们领到附近山上,并把仙长赠予的茱萸叶和菊花酒分给众人。中午时分,瘟魔冲出汝河,被茱萸和菊花的香气摄住。恒景手执降妖剑,几个回合就杀死了瘟魔。从此,九月初九登高辟邪的习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据史料记载,魏晋时期就有了重阳日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明代,更有了登高并且食重阳糕的风俗。不过民俗常因地区与时令的不同而具有多元性的意义。重阳节时有出游登高、插茱萸、放风筝、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总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馈赠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些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这都是南宋时期临安(今杭州)的风俗,这些栗糕,恰是登高时携带的佳点。北方的重阳糕,以发面花果蒸糕最为著名(又名发糕)。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个碗底放上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青红丝等上笼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均在面糕上面,呈馒头状发面的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

在我国有些地方至今还留存着这样的风俗。到了重阳时节,已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送重阳糕。一般是两个大的,九个小的。取其“二九”相逢之意。北方农村流传的“中秋刚刚过,又为重阳忙,巧巧蒸花糕,只为女想娘”的民谣,正是反映了这个风俗民情。

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喝菊花酒是重阳不可或缺的活动。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酉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菊花酒。”诗人们对菊花酒情有所钟,颇多赞誉,晋代陶渊明有诗曰:“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荆楚岁时记》亦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茸,饮菊花酒,可使人长寿。”

吃糍粑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粑分为软甜、硬咸两种。软糍粑的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食用时把芝麻炒熟,捣成细末。把糍粑团搓成条,揪成小块,拌上芝麻、白糖等。其味香甜适口。硬糍粑又称油糍粑,做法是糯米蒸熟后不捣烂,放在案上搓成团,擀开后放些食盐和花椒粉做成“馅芯”,再卷条切片,放入油锅中炸制而成。其色红黄美观,咸麻香脆,回味无穷。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味美,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有诗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樽前已夺螃蟹味,当日莼羹枉对人。”所以时至今日,阳澄湖的大闸蟹仍然闻名中外。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啖蟹、品蟹、咏蟹、画蟹,为后人留下许多轶闻雅事,为人们啖蟹平添几分韵味。

古代文人墨客极爱菊花,往往以秋菊比喻清高、亮节之风。诗人陶渊明有诗云:“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诗中不仅表露了诗人自命清高的风范,还洋溢了浓厚的生活趣味,在九月秋菊盛开之时,文人骚客都喜欢借花聚会、饮酒、食蟹、赏菊、赋诗的活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

中秋节的传说与习俗汇总 第5篇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传统活动

1、祭月、赏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的风习。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而云南傣族在民间拜月,中秋之夜,同样盛行“拜月”风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中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2、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3、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4、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5、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6、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7、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8、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立冬的传说与习俗 第6篇

漫长的冬季,嫩草少,喂牲口主要靠干草料。为了改善牲口的饲料,趁严冬来临之前的深秋和初冬季节,故有放牛吃青草的活动。冬季的麦田里像草萍一样,一层青草铺满大地。只要麦根扎得实在,长出地面的麦苗,不怕牲口吃,不怕人脚踩。常见冬季里在麦田搭台唱戏,人山人海把麦苗踏平了,但等于上了一层肥,第二年麦子长得特别兴旺。因此,冬季里在麦田放牧的人不少。

陕西关中地区,冬季里的麦田放牛娃多。放牛娃多半都是十几岁的穷孩子,他们上不起学校,只好当牛倌放牛。放牛娃的任务是吃罢早饭,带上几个馍馍,把牛拉在野外的麦田里,让牛吃草。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啃冷馍,喝凉水,就算是一顿野餐。到了日落西山,天黑了再回家。牛肚子里吃的草饱饱的,就算成功地完成了一天的任务,能得到主人的赏识,否则就要挨批评。

放牛娃也有放牛娃的乐趣,他们成群结队地联合起来,趁牛吃草之际,在田野里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一种是在地头、路边围坐起来,“丢方”、“顶四楞”、“狼吃娃”,这三种游戏都是民间围棋形式,开展起来很简便,用石块在地上画上棋盘,捡些石子作棋子,就可随时随地开展起来。还有一种野外游戏是“打尜(ga),尜是用木头削成两头尖中间大的一枚玩具。玩时先在地头挖一小坑,用“木别子”(用木头削成的木片)撑着,然后用尜棒(打尜的棒)击打木别子的一端。尜扬起,再用尜棒向远处打。打远赢,打近输。输者喝苏(一口气从尜落处喊到打尜的起点)。再一种野外娱乐活动就是讲故事、唱山歌、唱野乱弹(秦腔)等。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传说及习俗 第7篇

春秋战国时,晋国国君有两位公子,长子申生,次子重耳。国君的宠妃为使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她的加害,就带领部分大臣逃离晋国。一日,重耳在山中迷了路,好几天都找不到东西吃。重耳便绝望地叹了口气:“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好日子过了。”大臣介子推一听,想到重耳在落难中仍不忘自己的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明的君主,便下定决心要全力辅佐他登上王位。于是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熟了给重耳吃。重耳知道这件事后,感动得流下泪来,说:“你这样对我,我该如何报答你呢?”介子推回答:“我不求公子的报答,只希望公子记得我今天割肉事君的一片忠诚,日后能多关心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之久,终于回国当上国君,称晋文公。登基后他一一封赏了流亡期间跟随他的大臣。由于介子推还乡探母,竟被晋文公给忘记了。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抱不平,他才猛然想起旧事,心中愧疚,连忙亲自带人到介子推的老家绵山探望,由于介子推故意避而不见,晋文公竟找不到他的踪影。

这时,有人献一条计策说,介子推是个孝子,不如放火烧山,他一定会把母亲背出来的。晋文公便下令左右从三面火烧绵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却始终看不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以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他的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在介子推的尸体下发现了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写了几行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罢,便郑重地将这片衣襟放入衣袖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死谏,他就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知全国,禁止用火,寒食一日。

第二年,晋文公又率领群臣到绵山致祭。一行人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才上山祭奠,发现老柳树已经死而复活,长出了翠绿的嫩条。晋文公看了,心中忽有所感,便走上前去,掐了一枝,编成一个圈儿带在头上。随从的臣下看了,也纷纷仿效他折柳插头。晋文公便把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也就成了人们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了。

端午节的传说及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基本相同的。端午节的习俗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最主要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战国时期,楚秦争夺霸权,最初屈原很受楚王器重,但他的主张遭到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便渐渐疏远了屈原,让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秦国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

三十守岁 :

农历腊月三十为一年的除夕。

过去,老北京大多数人家常年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下,是一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门,有油炸的面食、月饼点心、苹果柑桔、什锦果脯、黄白年糕、饺子馒头,真是应有尽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还摆着香炉、蜡扦等供器,供桌前边的地面上摆着蒲团,行礼跪拜的时候用。

据说,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里面有财神、土地爷诸位。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这时候,人们都要恭恭敬敬,谨慎行事,还要烧香磕头,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先是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享用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菜肴中大多是炖鱼、炖肉、炖鸡、丸子、扣肉之类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凉菜,比如,用蔓菁、大红袍罗卜做成的辣菜,还有糖辣白菜、芥茉墩儿什么的。主食则以饺子为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猪肉韭菜做馅儿。吃饺子时,决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如果小年,除夕则在腊月二十九。老百姓管这一天叫“年三十”。在所有的节日里,“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乐呵的一天了。

先是要贴春联。家家户户的街门、屋门两边都要贴上用红纸写成的春联,门楣上还要贴横批。春联内容大多是增福、增寿、招财、进宝什么的,反正都是吉祥话。其次是贴门神。老北京的门神用的是唐朝的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位,一个白脸儿,一个黑脸儿,一左一右威风凛凛。据说,驱邪捉妖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有的住户还要贴挂千。挂千也叫挂钱,用红纸或彩纸剪成,贴在门窗上,据说可以避穷神。

年三十晚上这顿饭,人要齐,席间还要多说吉祥话儿,预示以后的日子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按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大家要痛痛快快地玩他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对岁数大的人来说,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借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

为了守岁,年三十夜里要有些娱乐活动。老人多凑在一起打打麻将,妇女们则喜欢盘腿儿坐在炕上打纸牌,小孩子们最欢势,提着灯笼绕世界跑,在院子里或大街上放爆竹。

干将莫邪传说的背景与流变 第8篇

干将莫邪之名在先秦文献有专指某把宝剑之义。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说:“干将、莫邪皆连语以状其锋刃之利……干将为利刃之貌, 莫邪, 叠韵字, 义亦与干将同。干将、莫邪皆利刃之貌, 故又为剑戟之通称”, [1]认为干将莫邪是用来形容锋利的涵义, 将其作为剑戟的通名, 但其后所举例证均为汉代人之作品。实际上, 先秦文献中把干将莫邪作为利剑名称使用。如现存最早关于“莫邪”的记载, 《太平御览》卷三四四引《墨子》佚文:“良剑期乎利, 不期乎莫邪”, [2]墨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至战国初。这句是说宝剑重在其使用价值, 而不在于其是否是莫邪。此处莫邪当专指某把利剑, 而非剑戟通名。先秦文献中的记载, 可见下表:

从上表也可发现, 先秦文献对干将莫邪归属均指向吴国。后世的铸剑和复仇传说有晋王、楚王、韩王、吴王等多种异说, 但笔者发现, 纷繁的异说主要出现在“复仇”故事。应该说以“铸剑、复仇”为主要内容的干将莫邪传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位于东南部的吴、越、楚三国战乱的社会现实, 是“铸剑、弑君”历史的文学性表达。

由于物产、人力、地域等方面的影响, 宝剑是吴越之地首选的兵器。历史上, 这一区域盛产铜锡, 《谏逐客书》“江南金锡”。考古发现皖南矿址分布在贵池、铜陵、泾县、宣城等地。宁镇地区南京汤山、句容茅山很早就已开采, 镇江马迹山等地还有铜炼渣、铜刀一类的小件器具。“人人皆能作是器, 不须国工”[3]的人力优势为大批量铸造提供了保证。春秋时期, 作战方式由战车向步战转变, 剑的作用日益明显, 由于地处江南, 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且水网纵横, 战车和马匹无法自由驰骋, 战争主要依靠水兵和步兵, 剑这种防检非常的短兵器在近距离格斗中不可或缺。这影响了吴、越民族“好勇轻死”的个性特征, 及其与剑的不解之缘。《汉书·地理志》中有:“吴粤 (越) 之君皆好勇, 故其民至今好用剑, 轻死易发。”[4]

“弑君”是春秋时期存在的史实。“《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5]《琴操》中, 能看出“弑君”情节与干将莫邪传说的联系:

聂政父为韩王冶剑, 过期不成, 王杀之。时政未生, 壮问母, 知之, 乃上太山遇仙人学鼓琴, 添身为厉, 吞炭变音, 七年琴成。入韩逢其妻, 从置栉对妻而笑。妻泣曰:‘君何以政齿?”政曰:“天下人齿相似。”反入山, 援石击落其齿。以刀内琴中, 刺韩王。[6]

聂政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刺客, 他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 《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明确有载, 但是史料中所载的刺杀动机与经过则与《琴操》中存在很大差别, 《琴操》中所载之事是后人在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史实上创作流传的。

“铸剑”和“复仇”在开始是两个相互独立、分属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事件。“铸剑”当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于吴越之地的多次铸剑历史的集中演绎;“复仇”的原型是某次成功的“弑君”事件, 两者连缀, 形成了最为读者熟悉的干将莫邪传说的基本情节。

二、干将莫邪传说的流变

干将莫邪传说的文本出现在西汉, 定型于晋代, 至明清, 则逐渐脱离原有的故事背景和思想意义。现存最早的文本是西汉刘向《列士传》与《孝子传》。《太平御览》卷三四三载《列士传》和《孝子传》佚文[7]:

干将莫邪为晋君作剑, 三年而成, 剑有雌雄, 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 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 北山之阳, 松生石上, 剑在其中矣。君若觉, 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 杀干将, 妻后生男名赤鼻, 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 思于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 眉广三寸, 辞欲报仇, 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 乃刎首。将以奉晋君。客令镬煮之头三日, 三日跳不烂, 君往观之, 客以雄剑倚拟君, 君头堕镬中, 客又自刎, 三头悉烂, 不可分别, 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列士传》)

眉间赤名赤鼻, 父干将, 母莫邪, 为晋王作剑。藏雄送雌。母孕尺, 父曰:“男当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上石上, 剑在其颠。”及产, 果男。母以告尺。尺破柱得剑。欲报晋君。客有为报者, 将尺首及剑见晋君。君怒, 烹之, 首不烂, 王临之, 客以拟王, 王首堕汤中, 客因自拟之, 三首尽糜, 不分, 乃为三冢, 曰三王冢也。 (《孝子传》)

两传记载, 内容一致, 由干将莫邪铸剑———干将隐匿雄剑———晋君怒杀干将———赤比欲为父报仇———客助赤比杀王五部分情节组成。不同在于两者的叙述方式:《列士传》从“宝剑”开始, 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记录;《孝子传》从“人物”开始, “眉间尺”登场, 然后插叙铸剑事由, 遵循“现在———过去———现在”的顺序。文本上《列士传》所载较《孝子传》更为细致周备。主要表现在:一, 情节更为曲折。《列士传》中有两处明显的“急转直下”与“峰回路转”, 第一处是眉间赤寻剑, 先是“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而后“思于屋柱中得之”;第二处是眉间赤复仇, 先是“乃逃朱兴山中”, 后“遇客欲为之报”。《孝子传》的文本于此二处均没有类似的波澜起伏, 直接“破柱得剑”, 直接引入另一人物“客”, 由其完成复仇, 没有过渡转承。二, 内容更为具体细致。眉间赤“眉广三寸”的容貌描写, 属人物特征的细部刻画。铸剑细节“三年而成, 剑有雌雄, 天下名器也”的说明;“客令镬煮之头三日, 三日跳不烂”的情节叙述更加生动。由此, 笔者认为在西汉时期, 干将莫邪的故事已经产生并基本定型。《孝子传》相比于《列士传》, 应是稍早时期的文本样式。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干将莫邪的传说情节较《列士传》丰富。其中铸剑部分, 增加了“莫邪断发剪爪投炉”的情节, 笔者另一文中已说明此不赘述。[8]同时, 补充交代了铸剑所用原材料铁器的出处, 使铸剑情节更为详瞻, 独立成章。复仇情节较早先版本更为生动, 新增设了人物间的对话:

眉间尺逃楚入山, 道逢一客, 客问曰:“子眉间尺乎?”答曰:“是也。”“吾能为子报仇。”尺曰:“父无分寸之罪, 枉被荼毒。君今惠念, 何所用耶?”答曰:“须子之头并子之剑。”尺乃与头。客与王。王大赏之。即以镬煮其头七日七夜, 不烂。客曰:“此头不烂者, 王即临之。”王即看之, 客于后以剑斩王头入镬中, 二头相啮, 客恐尺不胜, 自以剑拟头入镬中, 三头相咬, 七日后一时俱烂, 乃分葬汝南宜春县并三冢。[9]

此处不仅增添了眉间尺与山中行客之间的对话, 而且增加了“二头相啮”、“三头相咬”的情节, 使原本有些薄弱的煮头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变幻莫测, 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这一情节使文本在最后收尾处达到高潮。《吴越春秋》对干将莫邪故事的创作极大丰富了《列士传》的内容, 是一次成功的再演绎。

今本《吴越春秋》中将干将莫邪故事分割成铸剑、复仇两个部分, 铸剑条列入《阖闾内传》, 属正文, 复仇条则收录进佚文部分。《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吴越春秋》与此相同, 铸剑条收在《兵部七十四·剑中》, 复仇条收在《人事部五·头下》。两者在细节处的出入:铸剑中明确提到干将莫邪是为吴王阖闾铸剑, 而复仇中眉间尺的复仇对象却是楚王。这一差别也印证了笔者对传说发端的观点。

晋代, 是干将莫邪传说定型时期。干宝《三王墓》、萧广济《孝子传》等关于干将莫邪传说的全部情节均已出现, 同时铸剑与复仇故事发生的国家与人物也趋于统一。

《五朝小说》中有引《楚王铸剑记》, 作者题为东汉赵晔, 李剑国先生认为《五朝小说》收录的多篇传说当为明人从《搜神记》中录出, 妄题纂人。笔者将《楚王铸剑记》与干宝《搜神记》比较, 发现两者只有一处微小差别, 即干将嘱咐妻子时说:“汝若生子是男”, 而《楚王铸剑记》中无“汝”字, 其余悉同, 认定这篇不同署名的文本实为同一版本, 应无疑义。故笔者引干宝《搜神记》: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 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 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 大, 告之曰:‘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 往见楚王。王大怒, 使相之:“剑有二, 一雄一雌。雌来, 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 后壮, 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 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松生石上, 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 不见有山, 但睹堂前松桂柱下, 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 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王梦见一儿, 眉间广尺, 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 亡去, 入山行歌。客有逢者, 谓:“子年少, 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 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 将子头与剑来, 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客持头往见楚王, 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 不烂。头踔出汤中, 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 愿王自往临视之, 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 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 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 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10]

此篇记载故事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新增了楚王请相剑师相剑的情节, 使干将被杀的原因更加具说服力。眉间尺欲逃亡后, 补充了其“入山行歌”和“哭泣”的情节, 为客的出场提供理由, 也符合眉间尺尚且年少的身份和父仇难报的心境。在眉间尺献头和楚王煮头中增加了其尸“立僵”与“头踔出汤中, 踬目大怒”的内容, 显示出眉间尺勇猛轻死、大义凛然和对楚王的仇恨, 眉间尺这一形象在此版本中显得鲜活、饱满、生动。干宝《搜神记》很好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情感倾向, 作品的反抗性、斗争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这一版本可称成熟。

与干宝《搜神记》差不多时期的还有萧广济的《孝子传》, 这也是一个以“复仇”为主题的故事。相较其它版本, 新增了“楚王夫人抱柱生铁”与“两剑分离雌雄相忆”的情节, 前者乃与“貘”与“蠪蚳”神话传说相关, 后者则受到阴阳观念中“对立”与“融通”思想的影响。晋代另一个与干将莫邪传说有关的故事是张华、雷焕发现宝剑。内容本身, 也可作为复仇故事的后续。同时, 张华、雷焕故事与“宝剑分离雌雄相忆”情节也有一定渊源关系。[8]晋代, 干将莫邪铸剑与复仇传说中的情节已全部出现, 此后的版本均是依次为底本的演变。

晋之后, 特别是明清时期, 随着杂史杂传作品的出现, 干将莫邪传说逐渐从原有的故事背景中脱离, 具有神仙道术意味, 原本的现实性、反抗性被削弱。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采“铸剑”传说, 兼采《晋书·张华传》中张华、雷焕之事成文, 无眉间尺复仇一事。增加了干将乘宝剑飞去的情节:

其后吴王知干将匿剑, 使人往取, 如不得剑, 即当杀之。干将取剑出观, 其剑自匣中跃出, 化为青龙, 干将乘之, 升天而去, 疑已作剑仙矣。使者还报, 吴王叹息, 自此益宝莫邪。[11]

莫邪以人殉剑投炉而死, 干将乘剑飞去, 则复仇情节完全没有存在的空间, 原本铸剑与复仇故事中的严肃意义和反抗性、斗争性消失殆尽。干将莫邪传说的历史价值、现实色彩越来越弱, 故事性、神异性则越来越强。

《说岳全传》记载的故事与干将莫邪传说一致, 但铸剑师的姓名却是欧阳冶善, 宝剑的名字叫“湛卢”, 煮头情节的结尾头结成了莲子, 吃了可长生不老。作者钱彩为增强故事性、传奇性, 将原本属于干将莫邪的传说移入文本, 增加了《说岳全传》中剑的神秘色彩, 增添了史传小说的魅力, 结尾处的改编带有浓厚的道术色彩。干将莫邪传说从原有的历史背景中脱离。

参考文献

[1][清]王念孙.广雅疏证 (卷八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1042—1043.

[2][宋]李昉.太平御览 (卷三四四) .中华书局, 1960:1582.

[3]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 (卷三九)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593.

[4][东汉]班固著.颜师古注.汉书 (卷二八) .中华书局, 1962:1667.

[5][西汉]司马迁.史记 (卷一三○) .中华书局, 1959:3297.

[6][宋]李昉.太平御览 (卷三四三) .中华书局, 1960:1576.

[7]同上注.

[8]戴月舟.干将莫邪传说的题材与思想探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 4.

[9][宋]李昉.太平御览 (卷三六四) .中华书局1960:1675.

[10][晋]干宝.搜神记 (卷十一) .中华书局, 1979:128-129.

上一篇:销售人员必备的心态下一篇:XX年县电力局政风行风建设情况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