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课堂范文

2024-06-19

如何评价课堂范文(精选6篇)

如何评价课堂 第1篇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全面、正确、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措施。

一、评课的四条原则

1、方向性原则,充分肯定授课中的先进经验,促进授课规范化。

2、科学性原则,制定评价量标,对授课的质量进行认真评价。如:评运筹的科学性;评驾驭的艺术性;评运用的渗透性;评过程的严谨性。

3、可行性原则,评议要强调实效,所制定的评价标准,要使大多数教师通过努力能够达到。

4、激励性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注重全员参与,使评价较高者受到鼓舞,更加努力,使评价较低者,找到差距,急起直追。

二、评课“十看”

1、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目标决定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方向,因此,教与学双方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才能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2、看理解把握教材的水平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由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如教师对大纲、教材能准确地分析,就能正确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看驾驭处理教材能力

理解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仅是备课、讲课的初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具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就需对教材进一步加工处理,设计相应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4、看是否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方法和能力

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是统一的,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熟练掌握教科书基础内容的同时,要间接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获得“自学”本领之后可获得无限的知识。

5、看是否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只有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6、看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好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喻。好的板书可通过学生的视觉把教材的脉络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结合听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7、看语言和教态

教师的语言应清楚明白,准确生动,有感染力和说服力。避免语法上的错误,逻辑上的混乱,表述上的罗嗦重复,缺乏连贯或其它语病。

教师们教态自然,端正大方;衣着要朴素,整洁;精神要饱满。

8、看教学过程组织是否严密

时间分配、何时讲、练习、演示、板书均应安排得井井有条,最大限度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不拖堂。

9、看双边活动的氛围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中,要看教师与学生是否处在积极状态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要形成教师教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10、看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进程中,要从学生的反映、巩固练习和考核成绩上了解。

以上是评课时的原则和内容,可要在实际评课中,却有很多教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理不出头绪,觉得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为了让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正确评课,应从以下四个层次入手。

第一:听讲课者的选择是否合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选择是合理,即教学任务、重点、难点的确定是否恰当。

2、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该堂课由几个环节构成?几个环节的安排顺序,相互之间的衔接,时间分配是否恰当?

3、教学方法是否合理;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者素质,选择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这三项中,一是内容,二是形式,这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前提。评课首先就是要看这些内容,如这些环节出现差错,则无须再往下评了。如合理可进入下一层次。

第二:操作是否准确。

在设计上,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方法选择是合理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是否正确?这是第二层次评议的中心内容,如教学结构上,设计的几个环节是否完成?环节之间转换是否顺利?时间把握是否及时等:教学方法上,除对教学中的共同因素,诸如语言、课堂组织、疑难设释,气氛调控等进行评议外,更应重评议该种教学方法所独特的方面,如讲练结合中的“讲”与“练”。指导学生自觉的“导”。

第三,教学效果如何。

有两种办法进行评估。一是客观评估,即检测学生对课堂内容所掌握的情况,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评估。二是主观评估,根据前两个层次的评议,分析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能力来评估。

第四:设计的是否最优

教研、教改、教学都力求在诸多的方法中寻求“最好”,仅停留在“可以”的层面上,有碍于教研、教改、教学的发展,所以在该层次上应重点讨论这节内容还有没有其它的教学方法?还有哪些?根据教者素质,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学校设备,哪种或哪几种方法是最好的?通过假设、模拟、分析、比较,如认为该课方法是最优的,那就是优质课,反之亦然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评价

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了“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等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有的教师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应当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如何评价课堂气氛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学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新课程还强调建立新型的、和谐的、民主型的、开放的课堂气氛。于是有些学生上课太自由化了,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想闹就闹……甚至有些教师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最多的应是鼓励、尊重。但在强调师生之间这种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同时不要忘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纪律制度和规范的要求是学习的必备保证,学生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学习习

惯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这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是学生发展,以及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所不可缺少的。

三、如何评价学生

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进行笼统地评价。这样廉价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置可否。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教师的表扬,无论课堂上学生怎样不守纪律,从不给批评。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他们还会在乎表扬吗?他们还会对破坏纪律、影响到他人的学生感到羞愧吗?一味表扬,正如一味处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对有过错或偶有过失的学生的评价,不应该太多地去动用什么语言的脑筋。而是要言之有物,行而有效。尽可能由“评价无痕”做到“教育无痕”,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做到学生评价的自主内化。

四、如何评价认知目标的完成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法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无任何收益。

五、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理念下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看教师:是否创造了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度,是否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否统一了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是否落实了知识、情感、思维、技能等目标。

一堂好课不应是自始至终的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高科技现代教育技术的集中展示。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而在于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它留给人们的应是思考、启示和回味。

如何评价课堂 第2篇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的课?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对一堂课的质量进行评价?这是一般教学论研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学中也不例外。现有评价指标的首要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比如是否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是否采取了小组教学,是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等。依据这些指标来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教学手段和方式是在特定教学理念下产生的,它们也只能适用于特定课堂的教学,如果把它们作为一般评价指标,那就必然会导致表演式的课堂教学,甚至会出现一些课教学实际效果平平,评价得分却很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较大普遍性,是当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毒瘤,需要下决心予以根除。

把特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作为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是对课堂教学标准的一种偏见,依据它不可能对课堂教学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比如,为什么只有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课才是好的课呢?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课为什么就一定是好的课呢?在课堂教学中,恰恰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因为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当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现象。比如由于PPT的使用导致课堂教学信息传递速度过快,这是我们早就发现的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其它问题,比如有些课的内容明明主要是由教师阐述清楚重要概念,却也要放在机房中教学,结果导致学生座位过于分散,且由于电脑的存在而干扰了其注意力,教学效果反而不好。学生其实已经在渴望教师放弃信息化教学手段,回归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他们感到这样和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其它方面同样如此,比如小组教学一定是最优的教学组织形式吗?不见得,有些课堂是要求学生人人过关的。

对于教学研究来说,当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对于通过长期研究取得的成果,我们当然会期望它们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我们必须把这种探索与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区分开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首先必须坚持中立原则,即不对任何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带有偏见,它需要坚持的唯一指标是,在确定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前提下,看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且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内在逻辑一致性。尤其对于教师所设定的重点和难点,要特别关注教师具体采用了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破解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现有评价指标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即主次不分、层级不明,以致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过于关注一些细节,而忽略了对更为重要的指标的评价。比如许多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的仪表仪态作为一级指标。对一位教师来说,保持良好的仪表仪态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把该项内容作为一级指标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教师在仪容仪表上是不会有特别严重的问题的,这就使得该项指标往往形同虚设;有些教师尽管在仪容仪表上存在一些缺陷,却是该教师的个性所在,而且学生不反感,有时学生反而认为这是该教师可爱的一面,情况如此,该怎么评价?其实仪容仪表应归入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中,即“教师自我形象与师生融洽关系的积极构建”,而该指标的上面应当还有更大的指标,那就是“教学的社会过程”。再比如许多评价指标体系中往往把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作为评价指标,而该项内容其实应归入到知识教学这条指标中,而知识教学又是与技能教学、思维教学、职业素养教学相并列的指标,且他们同属于更为上位的指标,即教学的本体过程。过于关注细节性指标,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真正影响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缺乏深入理解。

归纳起来,一堂课应当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教学的本体过程、教学的社会过程、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与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的本体过程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应占较大权重,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师在知识、技能、思维、素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了钻研,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教学的社会过程是教学评价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因为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与学的问题,有效教学必定发生在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中。该指标会涉及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激励、班级公平环境的营造、班级秩序的构建与管理等方面。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涉及教学进程的合理把握、非教学时间最小化、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如何把课上完,却很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成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这是教学中常见却又极为严重的错误。

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包含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更应关注教学中教师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结果是由过程导致的,只要教师在符合要求地做,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取得就有了重要保证。然而这个结果又不是过程所能完全决定的,因此一味地根据教学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水平并不客观,在职业教育中这个评价指标尤其不合适,因为它会导致教师不愿意教问题多的班级和学生。

如何设立体育课堂评价标准 第3篇

笔者认为, 技评等级的高低、考核得分的多少、小组间的相互总结、个体的自我审视, 甚至教师的口头鼓励, 不论是何种评价, 都需要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作为依据, 以衡量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小学体育课上, 哪些可以作为评价标准?或者说评价标准如何制订和执行, 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真正在课堂上起到促进与提高的作用呢?

一、评价标准的分类

(一) 常规性标准

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 没有统一的课堂常规是不行的, 尤其是一些简单而基础的动作。这一类的评价标准是固定的。如, 集合时要做到“快、静、齐”, 多快叫快?不超过10秒;多静叫静?嘴巴不发出声音;多齐叫齐?四列横队平行, 前后相距一臂, 左右相距一肘, 无人站在队列外面。有了这个标准, 教师就能轻松地对学生的列队进行评价, 如, “今天同学们集合得不错, 速度快, 没有声音, 就是第四组的距离稍微远了点, 请排头注意调整到一臂距离”, 这种评价远比“同学们今天集合得非常好, 老师很满意”更有意义, 因为前者不仅肯定了做得好的地方, 让学生知道哪些该坚持下去, 还在细节上给了学生意见与建议, 让其有更进一步的提高空间。

(二) 项目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是根据各教学内容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或基本体能而设定的分层评价标准。其实际作用是将学生分类, 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直观的标准找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 并明确努力的方向。这类评价标准的制订要依据以下四个标准。

1. 根据动作技术形成的阶段制订评价标准。

如, 将跳绳技术动作掌握情况分为:一个不会跳;会跳一两个;不能控制节奏 (需加垫跳) ;能控制节奏 (不加垫跳) 四个阶段, 分别用○△√☆来表示, 将学生第一次原始情况登记上墙, 并对进步的学生及时填报, 采取升级夺旗的方法鼓励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学生一方面对照标准可以了解自己跳绳的状况, 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 并且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会进一步提高练习兴趣。这要比笼统地组织学生不停地跳效果要好得多。

2.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订评价标准。

在动作泛化阶段, 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技术动作的某一环节, 从而找到切入点, 最后掌握整体动作。如, 投掷课的教学重点是合理的出手角度, 教师可在课前在投掷墙上根据高低画出蓝黄红绿区, 在地上根据远度也标出蓝黄红绿区。什么叫角度合适?站的区域与投中的区域颜色相同就是合适, 学生可以根据投掷能力的不同, 选择远近适合自己的色区, 找到合理的出手角度。这种评价标准会让学生在一次次的重复动作中乐此不疲。

3. 将学习内容化整为零, 降低难度标准。

如, 五禽戏每套有五个动作, 如果五个动作全部学完再测试评价, 对一部分学生来讲是有难度的, 容易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学一节过一节, 并进行记录, 最后综合评定、考核成绩”的方式会更客观, 并促进学生对后续武术内容的学习。

4. 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制订评价标准。

如, 跳高练习时布置四组不同高度的跳高场地, 分别用四种不同颜色的皮筋代表“行、好、强、棒”四种层次, 完成了“行”就可以向“好”发起挑战, 依次进行。这样, 一方面对学生完成情况给予肯定, 另一方面又给出了更高层次的目标。

教师是有计划地提要求, 学生是按部就班地掌握。评价的重点实际是心理或技能发展中必经或必须掌握的关键, 看似与整个动作无关或不重要, 但实际上掌握之后, 会为今后的技能、体能的发展和锻炼习惯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参与度标准

这实际上是根据教师设定的常规性标准和项目标准,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给自己设定的评价标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依据教师设定的标准对自身学习情况做出的判断。这种评价体现出学生的自主精神, 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 是教师设定的标准在学生身上内化的过程。参与度标准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 学生通过参照此评价标准可以表达出内心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如, 某学生在障碍课后如此评价自己:“我胆子很小, 开始我怎么也不敢跳, 后来我看到同学们都跳过去了, 我也就下了狠心, 不管三七二十一, 居然不知道怎么就跳过去了, 我好兴奋, 接下来的练习我就很轻松地都跳过去了, 再也不害怕了, 所以我觉得自己很勇敢!”

积极主动地参与, 是参与度标准的主要内容, 通过认真投入、尽力完成获得的进步, 哪怕很小也不应该被忽视。这一标准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明白了自己所在的层次, 即自身的身体素质;其次, 让他们端正了学习态度, 明白所需付出的努力;最后, 让他们学会了客观地评价自己, 包括自己在活动中是否全力以赴, 是否真正取得成效等等。通过对自我参与度的评价, 学生的自卑感逐渐消失。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他们不会为自己技不如人而沮丧, 而努力后的进步又大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标准制订的原则

(一) 评价标准要合理、有针对性, 符合

学生的实际情况, 符合“跳一跳, 摘桃子”原则

如, 自制器材“小火龙”有尾巴, 落地还会滚动, 投得远近没有可比性, 将“看谁的小火龙在天上飞的时间长”作为评价标准, 就避开了小火龙的弊端, 将学生的兴奋点 (红红的尾巴在空中飘着, 真漂亮) 放在了它的优点上。

(二) 评价标准要具体, 不要笼统地说“好”或“不好”, 评价标准要细化并唯一

如踏步, 当教师在踏步时随着节奏喊出“小手甩起来121”, 学生就会出现两臂大幅摆动, 有高有低, 参差不齐;如果改成“手臂抬平121”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前者标准不唯一, 会使学生出现多种表现。

(三) 评价标准要直观、可操作, 方便学生自我评价并对动作的掌握有促进作用

如, 跳竹竿舞最重要的是节奏, 节奏跟不上会踩到竹竿或夹到脚。如果评价标准是“看谁的节奏对”, 观察的学生就会“傻了眼”, 同时练习的学生多了, 每组都有十二三个, 那么多条腿在动, 根本看不出谁对谁不对, 跳的人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教师的眼睛也是从这只脚移到那只脚, 从这个人移到那个人, 但总觉得眼睛不够用。而如果评价标准换成“看哪组跳得整齐”, 看似好像与节奏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是一个道理:这是一个集体行为, 一样的节奏, 一样的动作, 节奏动作都对了才能整齐, 所有的人都将目光从个体中抽离出来, 关注整体。而整齐, 作为一个集体目标, 它又需要每一个个体去为之努力, 将个体行为纳入整体利益中, 更大地发挥团队的力量。

(四) 根据生成动态调节评价标准, 成为另一个兴奋点, 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课堂评价标准大多是教师在课前制订的, 它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熟悉和以往教学经验的积累。但是,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当发现预设的评价标准在课上不能起到良性促进作用, 甚至出现负面效果时, 教师要及时改变评价标准, 提高或降低要求, 将标准进一步细化。如, 二年级跳皮筋单元, 由于在第一节课的“小马过河”中, 不论是“蹦、踩、带”的基本动作练习, 还是小组合作完成成套动作, 表现都堪称完美;于是, 在第二节课的“马兰花”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很大, 结果出人意料, 学生对“马兰花”的基本动作“勾”无法完成, 更别说成套“马兰花”动作, 对此, 教师立刻将对成套动作的评价改为对基本动作“勾”的评价, 从动作姿态、人与皮筋的位置、使用不同高度的皮筋完成“勾”的动作三个方面, 指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动作进行评价。通过观察、体验、反馈、练习, 大多学生掌握了动作, 并很快完成了成套动作的学习。

三、评价标准的表达方式

(一) 讲解示范

讲解是课堂上使用最多的表达方式。教师在认真讲解的基础上, 要具体指导评价过程, 使学生尽快掌握评价方法。对于示范, 除了通常讲的不同体位的示范外, 教师还要会做正确动作的示范、错误动作的示范、夸张动作的示范, 并具有模仿一切发生过的动作的能力。

(二) 口令提示

在动作进行当中, 要给出标准, 可以在不影响节奏的情况下发出单音口令, 如, 在50米跑练习中, 当学生快到终点时, 教师可根据学生步频发出“冲冲冲”的提示音;在徒手操练习中, 教师可根据节拍发出“手臂抬高5678”等动作规范指令。

还有些动作可编成顺口溜, 如, 针对侧向投掷动作, 可创编“身体向右转, 两脚分开站, 右手持球右腿弯, 蹬地转体快快投”。基于此, 学生可熟记儿歌, 边唱边做动作, 随时检查动作的准确性, 给自己或他人一个准确的评价。

(三) 场地器材设计

通过场地或器材在色彩、位置、重量、形状上的变化, 在高度、远度、路线上给予限制或约定, 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这种无声的标准更有杀伤力。如, 在蹲踞式跳远练习中, 根据远度的不同拉三条线, 并在旁边插三块牌子, 分别画上微笑脸、大笑脸、狂笑脸, 学生在获得评价的同时还能获得快乐与满足。

(四) 通报表格上墙

如何做好“课堂评价” 第4篇

这个学期,我对一年级段进行了一系列课堂评价的尝试:

一、小组比一比

我把学生分了八个大组,每个大组有自己的组长。在课堂中,我尽量多的去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示范的机会。只要是孩子大胆的想象,哪怕提出怪异可笑的想法;孩子投入较高热情去画画,哪怕最终的效果不是太好,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得到肯定的小朋友,就会为自己的小组赢取一朵小红花,最后比一比哪一组的小红花得到最多。同时,还鼓励小朋友们自己去评价,看看学生们眼中的好作品是什么样的!让孩子介绍自己的画及绘画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贴近学生,才能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表现好的小朋友,也可以為自己的小组赢取小红花。通过小红花的奖励,主要目的是使孩子们保持较高的热情,及集体荣誉感,同时,在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个人比一比

传统上,美术教师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常以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优劣通常是通过一次比赛获奖情况,或完成一件作品来决定学生一个学期的美术学习成绩。很显然,这种“一锤定音”的评价,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没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努力的过程就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能简单的以学生最终的作品来给学生的能力进行定位。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有的生长环境,个性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在气质也就存在差异。我们应该从学生学习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绘画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保护孩子的个性特点。

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持久性,我特别设计了美术成绩积分形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和其它小朋友比一比,和自己的比一比。具体我是这样操作的:

1.我专门设计了“课堂美术积分卡”,设计有三栏内容:“课题栏”、“积分栏”、“积分使用栏”。里面按序排列着每课的课题,这样是为了更方便的对号入座,课题旁边有空位,留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给这课的美术作业打积分用。

2.如何积分。每课的美术作业,老师根据学生的画面表现和学生自己的描述,给予1~5个的积分,学生累计积分。

3.积分的使用:课堂的积分,学生可以拿来使用,兑换美术课的学习用品,如:达到15个积分可以换一张32开的小张素描纸;25个积分可以换一张16开的素描纸。积分使用后,会在积分使用栏里扣除相应的积分。

4.比一比谁的积分高:到期末,每位小朋友算出自己的积分,班里得分最高的八位小朋友,就可以成为下个学期的“美术组长”。把美术课堂的快乐留给学生。

三、大家秀一秀

在学校的支持下,这学期,在美术教室后面开辟了一大块“七彩墙”:在课堂中,我会在不定期把学生有创意、有想法的美术作业展示在“七彩墙”上,这些作业来自班里每一个学生的作业,也不是老师刻意布置的课外作业,均是孩子在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充分展示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良好的绘画技能、技巧。通过在“七彩墙”上的展示,使学生明白:美术画面更可贵的是要有想法、要有创意。

这段时间,我还在教室空白的墙上,展示出来了更多的学生手工作品。目的就是使学生们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美术,自信中学会成长。

如何进行小学课堂评价 第5篇

一、教师活动 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 发学生求知欲。发学生求知欲。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 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紧扣目标设计尝试、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 练。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 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 的评价。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 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处理学习信息。处理学习信息。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 检和自改。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作,各互其责。实行分工作,各互其责。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 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咸宁市咸安区双溪镇中心小学 金红 【摘要】 如何进行课堂评价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课堂评价直接影响课 堂教学的效果,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为了提高小学课堂评价,可以从 不同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结合课堂需要,还可 延缓评价,精练评价的语言,从而达到评价的最佳。【关键词】课堂评价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评价语言 延缓评价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改革 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实施的情况,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课堂评价日益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提到评价,人们就会把它和考试、分数联系到一起。其实,评价不是简单的一种价值判断过程,而是一门艺术,伴随着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 就提出“评价不是为了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而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在现 有的基础上谋求进一步的实实在在的发展。评价要引导学生更多的关注解决问题 的过程和策略,提供给学生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各样的机会,通过评价帮助 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见,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 ”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等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每个学生发展的 独特性。下面就本人在实施、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课堂的评价谈一些初浅的 体会:

一、课堂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做到因人而异 学生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 的话,那么基础好的学生用不着怎样思考就能回答“好”;中等生可以达到老师 的基本要求,但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会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 课堂失去信心。这一情况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水平作出针对性 的评价。课堂中许多评价并不是一陈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 行及时评价。特别是针对学困生,要特别设计一些使特困生也能答得上来的课堂 提问,只要特困生能答得上来,特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肯定的评价,从而提高这一 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生。只能自己心中有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地给每一 个学生平等学习的机会,这样,不管是哪一些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 的知识,都能在课堂中得到肯定,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能够达到最好。

二、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做到评价新颖、恰当

1、师生互评 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一旦得到老师鼓励与肯定评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往 往成倍的激增。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做到:在指出学生的不足时婉转,不伤其自尊心和 1 积极性。对于思 维方法有创新的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注重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 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指出努力的方向。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保证,新的 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 生,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是教与学的主体,要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人翁 这一角色,我们就应多听听学生对老师的教有什么评价,这无论对我们的教育教 学还是学生的自主发展都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生评师的 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勇于向老师提问题,发表独特的见解。

2、生生互评 生评生是学生互学的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能有效地调动 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互评时做到 公平、公正。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又要客气地指出不足。在同学们互评后,教 师要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又能客气 地指出不足。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了从语言表 达、创新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3、自我评价、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是学生学习能 力的主要方面,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元认知调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上,它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 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因而,在课后的总结这一 环节里,教师要注重创设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 比他人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 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三、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 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 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 了评价的大权,并且过早了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美国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首先提出了“延迟评价”原理,该原理认为:新颖独特 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 入的抑制因素。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 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思维 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 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新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四、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最大提高评价的作用 置身于课堂,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 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 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 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 真聆听了。那么如何来提高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呢?

1、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如: “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换一换,你来当老师,好吗?”“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 到了。”“你的想法太新奇了!老师要向你学习!”“不要紧,坐下慢慢想,凭 你的聪明,再给你些时间,你一定会回答好。”……这样的评价,比较好地发挥 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尽量幽默生动 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 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 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孩子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这样,不是通过批评其它小组,而是表扬做得好 的小组,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更好。若在大热天,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可以问他: ” 你梦见孙悟空了吧,可别忘了请他把今天的气温变低点哦!”如此一来,课堂气 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 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3、评价语言要尊重学生、《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如:“你提的问题很有思考 价值,我们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我佩服你!你有已 见、有思想,有个性!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 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 理解有偏颇时,我们如果能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那我们的评价语言才会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 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总之,教无定法,要客观公正的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教学水平必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再结合量化的评估方法,作出精确的评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 数学课堂个性飞扬。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论文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论文 【摘要】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程上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 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上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2 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 他们各自不同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本人认为课程评价应做到四 点。关键词:课程评价 方式 方法

一、课程评价介绍

1、评价的语言要丰富 课程评价中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有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苦于找不到合适 的语言表达,经常欲说又罢;而有的学生所用的语言显得比较单

一、乏味。为了丰富评价语言,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注意为学生 提供和积累一些评价语言。如:我想为某同学或老师做一点补充,我 可不可以为某同学或老师提一点建议,我非常赞成欣赏某同学或老师 的想法,我对某同学或老师的说法有意见……这样,就能流畅、自然 地反映各自的心理活动,从而使评价顺利进行。

2、评价的形式要多样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改变师生 之间一问一答的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认识自我。评价的方式 除了最普遍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外,本人认为,还可以有(1)小组 评价;(2)学生自我评价;(3)对评价的再评价等。

3、评价的内容要全面 传统的教育单从知识、分数来评价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后,需要知识、能力、情感、心理素 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我们要从单一评价学生结果,拓 宽评价的内容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内容应从(1)知 识评价;(2)能力评价;(3)过程评价;(4)非智力心理因素的评价 等四方面来进行。

4、评价的对象要明确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课程学习的中心,课程中的一切活动都 应为学生服务。评价的对象也应以学生为主。当然,教师评价学生是 不可缺少的,然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同学评出优点,评出不足,评出建议,评出希望。同时,本人认为 课程上只评价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评教师、评课本。但,在小学 生的眼里,教师是法官,是裁判,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课本更是他 们心中的神圣,不可侵犯。因此,还不仅需要极好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这种评价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更是学生思 维的一次飞跃。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在评价时,要注意以正确观念为评价准绳,以客观事实为评价依据,以激励向上为评价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评价的魅力,为数学活动注入 更好的活力。

二、课程评价的方式 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 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也可以实践“不同的学生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 开展课程评价?怎样才能使课程评价更加有效?笔者拟从数学课程 教学评价的四个结合谈谈自己的做法。

1、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在课程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他们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样更有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更有利于促进学 生知识的形成,从而牢固的掌握知识,灵活的运用知识;更有利于培 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懂得辩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结合起来。所谓教师评价,就是教师在课程中适时对学生的言行作出判断,并正 确地分析,同时用言语或动作表达出来。如在教学《百分数和小数的 互化》时,当我让学生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时,我发现学困 生郑航道也举了手。于是,我立刻说: “航道同学这节课非常认真听 课,也积极举手。”之后,整节课我看到郑航道满怀信心的样子,其 他同学学习的热情也更加高涨。可见,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必 不可少的。而学生评价是多渠道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对自己参与评价他人评价这一方式总是很感兴趣,在评价他人的 过程中也更明确了评价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参评,使他们真正能信服 那些好的,优秀的同学,同时真心地愿意向他们学习,争取做到更好。也可以是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反思 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充分地认识自我,从而促使他 们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和特长得到最有效的张扬。同时也可以加强 学生自我肯定、找出问题的有效做法,更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 监督、自我调节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自评发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自觉地加以克服。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 实际情况给予评价,这样把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可以使老师 在学生面前更具有亲和力,而且也体现了课程上真正的民主性。

2、及时评价和延缓评价相结合 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教师要及时的把肯定的评价送给他;如果发言是 错误的,或者有欠缺,那教师又如何处理呢?学生之间在发展上存在 个性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所以在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或不全面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根据 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适当给予点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 论,最后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这就是延缓评价 的作用。及时评价,能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而延缓评价尊重了学生 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应灵活把握课程 中的时机,进行及时评价或延缓评价。如在上“利息”一课时,当我 讲完储蓄的意义后,有一位平常乱花钱的学生说: “以后我要节约用 钱,把自己的零用钱存到银行里。”他的回答感动了全体同学,而我 也捕捉了这个闪光点,及时作出了评价。又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 方形的周长”时,学生通过动手度量书本、课桌等实物,知道了把四 条边的长度相加就是实物的周长。师问: “如果说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宽会求周长吗?” 生 1:我会,把四条边相加。生 2:太麻烦了,把两条长加两条宽。生 3:我是把长加宽乘 2。师(指图)说:长+宽×2,请观察,(学生们马上发现错了)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 4:从图上观察生 3 只求了三条边。三条边不是周长。缺了一条。应该长乘 2,宽也 乘 2,再相加,才是周长。(这时生 3 也发现自己少算了一条边,也举手找出自己的错因)生 3:还可以先求长加宽的和,再乘 2。教师于是赞许地点点头: “你善于观察,勇于改正错误,最后又找出 一种好的求周长的方法,你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这样的评价,给了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品尝到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 悦。两种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快乐乐地学习。

3、激励性评价和建议性评价相结合 激励性评价可以是对优秀的反馈信息的肯定,如某个学生发现的结论 正确甚至很有独创性,回答问题正确流利、完整。教师评价: “某某 学生善于观察思考,说得真精彩!”也可以是对进步的激励,如平时 不爱发言的学生发言了,计算最粗心的学生板演正确了,学困学生能 主动参与课程学习过程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 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在引导激励下 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 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 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发现学生值得称赞之处,努力寻找不同层次的学 生个性化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自信,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享受到尊重。激励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和培养,有利于肯定学生主动 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富有成果的学习成效,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动 机。那是不是我们的课程就只需要表扬和激励,对于出现的问题也用 激励去粉饰呢?这当然不行。过度的赞美、激励会让学生盲目自大,从而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经不起挫折,对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所 以在课程中针对个体差异,给学生适当的批评和建议,既能让学生明 辨是非,学会评价,又可为批评和建议后的激励性评价打下基础。其 实,教师的教学和语言艺术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建议而又 受到了鼓励。

4、智力因素评价和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 智力是指学生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观 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在数学学习方面外化的产物是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 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有专家认为:非 智力因素对于智力活动的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智力活动的成功,主要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或解决,是智力因素的直接反映,教师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仅作出智力性评价,而忽视其取得成果背后 的非智力因素,那就无法获得更好的导向作用。两种评价的有效结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的 提高。总之,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思考,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程 更加有活力,是我们的学生学习更加有信心、有兴趣。

三、良好的课程评价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 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 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成应多 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 和改善教学过程。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 变为对学生的评价。我们的数学课程上究竟需要怎样的评价?什么样 的评价语言才是最有效的呢?有效的课程教学评价,也就是通过课程 上的交流与对话,能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 数学的认识等,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能指导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 兴趣的评价语言就是有效的课程评价语言。因此我们在开展数学课程 教学评价之前,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新课程的诠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 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学习成果的显现,也不 是单一的判断是与非,它应该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给予的倾向性意见。教师的评价倾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感 起到即时的调节作用。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 个眼神,都会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相应的行为表现。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 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良好的课程评价应该做到以 下几点:

1、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程氛围 在小学数学课程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 课程 氛围,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个个心驰神往。这样的氛围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让课程上做到“四个有”:有疑问:在课程口 头评价时,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在疑问中评价。有惊叹:善 于释解学生心中的迷惘,产生惊叹,表达喜悦,在惊叹中评价。有笑 声:课程上应该营造生动有趣、幽默诙谐的情境,在笑声中评价。有 争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各抒己见,在争议中评价。

2、把握激励时机 教师课程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 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的动机应选在学生真正 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3、多角度评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 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 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 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 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总之,我认为教师只有把握好对数学课程的评价,才能真正的把课程 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天空,让数学课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和生机。

四、课程教学评价方面的一些做法

1、对教师课程教 学行为的评价――课程行为主体之一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行为主体之一,是否将自己融于数学活动 之中是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我想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是否真心投入教学 教师在课程中应体现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真心融入到教学之中,而不能将自己看成一个指挥 者,操纵者。教师是否真心投入到教学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 察: 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 是否将自己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对学生课程上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决策(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课程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教学效果。目前提倡激励性评价,但课程上老师如何把握呢?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激励性评价不等于一味的表扬。课程上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提出了多鼓 励,慎表扬,少批评的评价机制。课程上观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要掌握评价的时机 课程上动不动就“你真好你真棒!”,时间长了,学生恐怕不知道查 找自己的不足,一味的沉浸在“真好真棒” 之中,产生自满心理。还 有,我们常看到,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一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笑容 满面的说:“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奖你一颗智慧星。”一节课下来,学 生脸上、身上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星星。课程上教师应把握好时机,把“真好真棒”送给那些语言、行为确实出众的学生,把“智慧星”送给 那些思维与众不同的学生,激励学生向他学习。<2>要珍视评价奖品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节公开课。整节课无论从学生的活动还是老 师的组织,几乎是完美无缺,教师在课程上对学生的评价也非常到位,学生也非常珍视自己得到的奖励,下课了,学生还在欣赏自己得小星 星,因为这是自己智慧换来的。老师也沉浸在成功之中,一边收拾东 西,一边把剩下的小星星顺手扔到了垃圾桶之中。于是有几个课上没 有得到小星星的同学争着去抢。这时,欣赏自己小星星的同学被争吵 声打断了自己的甜蜜的回忆,呆呆地看着正抢的场面。这样的评价会 给学生留下什么呢?这样的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呢?一颗小星星在老 师眼里也许是没用的,但在学生眼里,它是无比的珍贵。我们的老师 在课程上也应把一颗颗小星星看作是一颗颗珍贵的心。<3>要给学生平等竞争的机会 无论是教师语言上的激励,还是给学生奖励性的标志,都要给学 生平等竞争的机会。课程上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教师为了活跃气氛,开展小组竞赛或是夺红旗的活动,回答正确的小组会得到一面小红 旗。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可活动开展的时候,教师往往然后指定小 组回答,到最后每个小组得到的红旗正好相等。自认为来了一个圆满 的结局。还有,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之后,全班的小手都举了起来,课老师只能叫一个学生回答,回答完之后又是“你回答得真好!老师 奖你一颗智慧星。”得到小星星的学生沾沾自喜,其他学生却噘起了 嘴。闹的课程上乱哄哄的,但不是为了讨论学习内容,而是为了得到 小星星。所以,既然小星星对学生是无比的珍贵,老师在课程上就应 给学生均等的机会。<4>要讲信用 以往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上公开课的时候,老师为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拿一些铅笔、本子之类的作为奖品。可到上完课之后又将 这些奖品收回,学生闹了一场空欢喜。恐怕下一次再给这个班学生上 课学生的热情就没这么高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讲信用。综上所述,我认为课程上还是少用奖品评价,多一些赞许的目光,多一些鼓励的话语。(3)、调控课程能力 课程教学的组织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新的课程,教师要运用一 切可能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课程气氛活跃而 有秩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观察 <1>能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2>能否调控课程局面 <3>能否对课程突发问题作出合理的处理

2、对学生课程行为的评价――课程行为主体之二 课程上,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老师的行为表现。学生,作为课程重 要的行为主体不容我们忽视,只有关注学生的表现,才能说一节课的 成功与否。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是否对课程学习充满兴趣 兴趣不仅仅指学生对课程感到有趣,而应是充满探究的欲望。也 就是说,课程上学生是不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2)、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上,除了看学生满怀兴趣的想学,还要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如果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 学习活动之中,为了一个问题大声的争论,甚至面红耳赤都是正常的。这样的课程即使乱一些,那是一种有秩序的乱,是一种有价值的乱。这样的课才是好课。(3)、对自己的学习是否负有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内在的需要)

3、师生互动――课程行为主体的交融(1)、课程气氛是否融洽。(2)、课程是否活而有序。从师生活动中得以体现。

4、课程效果的评价――课程行为主体的作用结果(1)、学生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2)、学生掌握了那些学习方法。(3)、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4)、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是否增强。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钦州市灵山县檀圩镇中心校 谢和琼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 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 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 的评价的方式、方法进行了研究。长期以来数学被定义为严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强调 “精讲多练”产生了重结论轻过程、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 轻“会学”的现象,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 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 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 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 使我们对教育效果做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 据这一理念,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

如何评价音乐课堂教学 第6篇

如何评价音乐课堂教学

在音乐课程当中,教师感觉到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音乐课程教学评价。这也是在课改的十年以来教师们一直关注的问题。

一、对传统音乐教学评价的反思

大纲时代的音乐教育评价叫学业考察,而现在称之为音乐课程评价,包括操作内容、方式方法等,这些都比之前的要宽泛。所以教师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传统的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就是通过学业考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鉴定、甄别,然后选拔一些学业突出的音乐学生。现在要站在学业考察基础上反思,用新的评价理念、内容方法去操作,这样问题容易清晰化。过去老师喜欢、重视尖子生,总是让唱得好的、表达流利的学生多做。不举手的、举手表达不好的,机会少。使得评价这种方式,让越来越多本来喜欢音乐的孩子最后边缘化了,少数学生却被选拔出来了,这个很不好。所以新课程的评价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评价内容,大纲时代太关注知识技能,却不是从学生心理出发的,还有评价主体只是老师,老师很权威,评价是不可置疑的,学生非常被动,完全是一言堂,学生没有跟老师交流沟通的权利。评价结果过于强调结论,我们看一个典型的传统音乐学习对学生有不良影响的案例。有一个海南海口市初一的学生,他把他的遭遇写了一篇文章给编辑部,他写道:“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疼。”这反映了他恐惧上音乐课。这使我们感到心情非常沉重,教师不当的评价可能就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甚至是伤害。

二、新课程中的音乐教学评价特点

进入课改以后,新课程带来的新的音乐教学评价。首先音乐评价注重的几个功能、几个导向,现在变成了“促进”、“激励”、“发展”、“改进”,教师在评价中要能激励学生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理解导向性、主体性、整体性、过程性。导向性是指教师运用各种语言、方式让评价建立在促进学习、促进发展的基础上。主体性是指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所以师生之间要进行互评、自评、他评,这都体现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在进行学习成绩评定的时候,要交流协商,最后达到音乐上的双赢。整体性就是指在评价中不是说学生的某一个方面,学生的表达肯定有差异,老师应该把差异性通过评价揭示出来,这样才不会是廉价的满堂赞。在甘肃省初一的一节音乐课中,学生再学会整首歌曲之后,教师叫了三个学生表现,第一个音准技能基本正确,情感态度比较放松,唱完后老师说“请坐,你真棒”;第二个学生有点内向,表现的不好,这个老师也说“请坐,你真棒”,学生表现的不一样,但教师却评价一样,这就是教师没有注意这时需要进行整体性评价。教师既要鼓励学生但同时又要指出问题,这才有改进的意义。同时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语言不能太单一,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起到激励性的作用。美国有一所学校,他们会在墙上记载着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的音乐学习活动,完全是学生成长的记录,有自己的空间、图片、同学的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肯定,大家都看得到。老师对学生有这个要求,学生自然会关注自己的成长,所以评价要对学生的音乐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一个过程性,老师们应该关注。关注过程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更容易改进教学,适应不同个体解决学习问题。学会用敏锐的眼睛采取提问、交流、演唱的方式捕捉住课堂现象,了解每一个学生表达表现传递给你的信息。关注过程就是关注成长与发展,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过程性的。

三、音乐教学评价的三种常用方式 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可以用多元两个字来概括。传统的大纲时代评价太单一了,单就是学业考察,而现在呈现一种多元的态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他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就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既有积累又有结果。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就是数评和量评的统一、描述和性质的统一,要有量的积累。例如课标要求背唱六首歌曲,其中一首是民歌,记住多少音乐主题是量的要求,要把它们跟定性结合起来。第三个自评互评他评,也就是整体性的结合,这样会有助于增加评价的手段的方式方法。评价工具不仅是这三个,课改十年教师们创造积累了好多方法,比如音乐学习经验值,就是来自一位一线教师评价工具。他把每一次学生的学习当作一次记载,一次经验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给予一个肯定,一个衡量价值。还有音乐学习档案袋以及建立音乐教学评价超市,学生自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内容做终结性评价的考核。

上一篇:小学实习教育调查报告下一篇:供电服务具体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