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2024-07-20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1篇

什么是函数?

Excel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为例,它的语法是“SUM(number1,number2,......)”。其中“SUM”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函数名称后紧跟左括号,接着是用逗号分隔的称为参数的内容,最后用一个右括号表示函数结束。

参数是函数中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函数的运算对象、顺序或结构等。使得用户可以对某个单元格或区域进行处理,如分析存款利息、确定成绩名次、计算三角函数值等。

按照函数的来源,Excel函数可以分为内置函数和扩展函数两大类。前者只要启动了Excel,用户就可以使用它们;而后者必须通过单击“工具→加载宏”菜单命令加载,然后才能像内置函数那样使用。

什么是公式?

函数与公式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如果说前者是Excel预先定义好的特殊公式,后者就是由用户自行设计对工作表进行计算和处理的计算式,

以公式“=SUM(E1:H1)*A1+26”为例,它要以等号“=”开始,其内部可以包括函数、引用、运算符和常量。上式中的“SUM(E1:H1)”是函数,“A1”则是对单元格A1的引用(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26”则是常量,“*”和“+”则是算术运算符(另外还有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如果函数要以公式的形式出现,它必须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函数名称前面的等号,另一个则是函数本身。

关 键 字:Excel函数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2篇

1cosx~12x~secx1 2ax1~xlnaex1~x

a(1Bx)1~aBx

论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 第3篇

我在此以“中数21班成绩表”37人为例讲解:

1 计算总分、名次、平均分、最高分、高低分、总人数

如表1具体方法如下:

(1) 总分:=SUM (C3:I3) , 其他同学的总分计算, 用填充柄拖动复制公式。

(2) 名次:=RANK (J3, $J$3:$J$39) 注意:要使用绝对引用。

(3) 平均分=AVERAGE (C3:I3)

(4) 最高分=MAX (C3:C39)

(5) 最低分=MIN (C3:C39)

(6) 总人数=COUNTA (B3:B39) 注意:算总人数时, 区域为人名时, 则用COUNTA, 当区域为数值时, 则用COUNT。

2 统计平均分的—分段人数及占的百分比

如表2所示:

(7) 90-100分间的人数:=COUNTIF (L3:L39, ">=90")

(8) 算80-90分间的人数:=COUNTIF (L3:L39, ">=80") -COUNTIF (L3:L39, ">=90")

(9) 算70-80分间的人数:=COUNTIF (L3:L39, ">=70") -COUN-TIF (L3:L39, ">=80")

(10) 算60-70分间的人数:=COUNTIF (L3:L39, ">=60") -COUN-TIF (L4:L40, ">=70")

⑾算60分以下的人数:=COUNTIF (L7:L43, "<60")

⑿占的百分比=分段的人数/总人数=J47/37, 其他的均用填充柄拖动即可复制公式。

3 计算等级和奖金

如表3所示:

⒀等级:=IF (AND (C23>=90, D23>=90, E23>=90, F23>=90, G23>=90, H23>=90, I23>=90) , "一等", IF (AND (C23>=80, D23>80, E23>=80F23>=80, G23>=80, H23>=80, I23>=80) , "二", IF (AND (C23>=75D23>=75, E23>=75, F23>=75, G23>=75, H23>=75, I23>=75) , "三等", "无") ) )

⒁奖金:=IF (M23="一等", 1000, IF (M23="二等", 500, IF (M23="三等", 100, "无") ) )

4 小结

4.1 公式的使用

公式是对单元格中数据进行分析的等式, 它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或比较等运算。

Excel中公式语法:

即最前面是等号 (=) , 后面是参与计算的元素 (运算数) 和运算符。

1) 输入公式的方法

a) 选定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

b) 在单元格中输入“=” (等号) ;

c) 在等号右侧输入公式内容;

d) 按回车键。

4.2 函数的使用

函数是预定义的内置公式。它使用被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 按照语法的特定顺序进行计算。

函数语法:

以函数名称开始, 后面是左圆括号, 以逗号隔开的参数和右圆括号。

4.3 输入函数

1) 选定要插入函数的单元格;

2) 单击“插入”“函数”, 弹出对话框;

3) 在对话框中找出要计算的函数名;

4) 单击“确定”, 弹出对话框;

5) 在参数框中看默认的参数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则重新选择区域;

6) 单击“确定”。

通过上述成绩表的各数据的计算分析, 相信你一定会处理这些数据吧!

摘要: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已经广泛应用于数据统计当中, 该文通过“中数21班的成绩表”为例, 先计算总分、名次、平均分、最高分、高低分、总人数, 再统计分段人数及占的百分比值, 然后计算等级和奖金, 本实例能够为教师提供成绩管理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EXCEL,公式与函数,计算

参考文献

[1]甘登岱, 徐建平.精通Office2000[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邢铁申, 冯冰.计算机应用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初探 第4篇

关键词: Excel;公式与函数;实例教学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时,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Excel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技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情分析

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学生应当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自我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其中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目标,为今后升入高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无法继续进行高职学习,所以中专阶段的学习可能会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根基。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厌学情绪倾向较大,具有良好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品质的学生比重较小,对知识性内容讲解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陈述、解说,学生听讲、记笔记、上机练习。最好采用教师一边进行大屏幕操作,一边让学生练习,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该课程的目的时,再简单讲解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二、公式与函数

在Excel中经常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等混合运算,也可能对数据进行某些功能求解,例如知道学生的出生日期,怎样计算出学生的年龄?又如知道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怎样得出学生的出生日期?在Excel中对于这样的数据进行简单运算,既可以使用公式也可以使用函数来进行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公式和函数可以相互通用,或者两者可以混合使用。

1、公式。公式是Excel工作表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公式输入是以“=”开始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例如在实际生活中,计算工人的计件工作量:单价(3.50元)乘以件数(每个工人的实际完成的件数)。可以使用单元格相对引用来计算:=3.50*F3,然后通过拖动柄来填充其他工人的实际工作量。

2、函数。Excel中所提的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先定义好的公式,它们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Excel函数包括500多个函数,将这些函数分类为财务函数、日期与时间函数、数学和三角函数、统计函数、查询和引用函数、数据库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信息函数,而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也就30多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并不是将所有的函数都教授给学生,就连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也只能是大致讲给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授之以渔”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会根据最常用的30多个函数编辑实际案例让学生来完成实际函数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再根据实际生活,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让学生来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选取相应的函数来完成运算,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是Excel公式与函数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三、创新教学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学生学习Excel一般会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都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并通过课堂讲解后,安排一些相关的实例来进行巩固。同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授课内容及侧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难易适中,不要为了迎合公式与函数的使用而选取过难的案例,一定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也能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使学生能够通过该案例对教师安排的自主练习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在教学过程后,安排自主练习时,也要围绕当堂课的内容,选取难易适中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各自运算、比对结果、总结分析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后自主练习。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最好能够安排学生进行一次小综合性质的阶段考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Excel公式与函数之初,感觉很有意思,尤其是在某些数据处理中既可以用公式也可以用函数的情况下,学生一般都会尝试两遍,感觉很有成就感。可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进行综合练习操作时,需要使用函数的地方不明显,或者学生知道这个地方需要使用函数,但是不知道应该是哪一个函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启发、引导式,先对所要练习的实例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让学生自行对相应的函数进行运算,最后由教师检查学生的运算结果,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再进行小组互助教学或教师统一讲解。

例如计算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道题一般是在讲过常用函数,如COUNT函数、IF函数等之后的练习题,有的学生直接用眼睛数一数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直接填在表中。题目中只有10名学生,用眼睛是可以数出来的,但是如果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几百人,甚至幾千人怎么数?还有的学生一看计算两个字,首先想到的就是用函数。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用统计函数,找了一大圈儿后,有的学生又会想:“是不是这道题用公式做呀?”而当教师说到这道题也可以改成:“统计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各为多少?”这样就会有一部分学生想到统计函数,进而找到COUNT、IF函数完成运算。

总之,Excel公式与函数用于运算与处理数据时相比数据库软件来说更容易学习,且也是容易上手的工具软件,且Excel办公软件在实际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应用的范围也较广。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5篇

(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职高基础模块第五章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 与+2K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机电班学生,本班学生水平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五、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习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习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习.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习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设计意图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让学生发现

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平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习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四)练习

利用诱导公式(二),口答下列三角函数值.(1).(2).(3)..喜悦之后让我们重新启航,接受新的挑战,引入新的问题.(五)问题变形

由sin300°=-sin60° 出发,用三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求出 sin(-300°),Sin150°值,让学生联想若已知sin300°=-sin60° ,能否求出sin(-300°),Sin150°)的值.学生自主探究

1.探究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又有什么关系; 2.探究任意角 与 的三角函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过程的再现是深刻记忆的重要途径,在经历思考问题-观察发现-到一般化结论的探索过程,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以深入脑中,此时以类同问题的提出,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重现了探索的整个过程,加深了知识的深刻记忆,对学生无形中鼓舞了气势,增强了自信,加大了挑战.而新知识点的自主探讨,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充满了极大的挑战.彼此相信,彼此信任,产生了师生的默契,师生共同进步.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 诱导公式

(三)、(四)给出本节课的课题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设计意图 标题的后出,让学生在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后,还回味在探索,发现的成功喜悦中,猛然回头,哦,原来知识点已经轻松掌握,同时也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小结。

(六)概括升华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合.(即: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设计意图

简便记忆公式.。

(七)练习强化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sin(-100°);(2).cos(-20400°).设计意图

本练习的设置重点体现一题多解,让学生不仅学会灵活运用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还能养成灵活处理问题的良好习惯.这里还要给学生指出课本中的“负角”化为“正角”是针对具体负角而言的。

学生练习

化简:.设计意图

重点加强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综合应用.(八)小结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6篇

第二课时 公式与函数的引用

[教学目的](1)学会EXCEL 中函数的使用。(2)掌握函数的使用过程。(3)掌握工作表的美化。(4)学会单元格的设置。

[教学重点]

函数的使用过程、工作表的美化

[教学难点]

函数参数的含义 一.引入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表、地址栏、单元格(活动单元格)等一些概念。但是Execl仅仅这些还不够,当我们得到一批数据后,我们希望得到某批数的总和或平均值,例如求某学生各科成绩的总和或某班某门功课的平均值;当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器一项一项求,但很繁琐;而EXCEL中的函数就能方便地实现这个功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Execl表格提供的是无框线表格,不合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我们希望给它添加一些表格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

[板书]

(一).函数的引用 1.

函数

(1)概述:能够完成某种特定功能(如求和,求平均值)(2)EXCEL中函数的分类

趣味游戏:算一算你活了多少天?

操作步骤:第一步:在某一空白单元格(如B5)中输入你的出生日期:如 1993-4-16

第二步:在另一个单元格(如B6)中输入公式:=today()-b5

第三步:改变B6单元格的显示格式。

从这个游戏得到的启示:

(1)计算结果要放在某一单元格,则公式就输在这个单元格中;

(2)公式中必须以“=”开头;

(3)所有的函数名、运算符、地址都必须在英文输入法状态下输入。以下操作请大家打开桌面上的“高一期末考试前30名.xls” 2.

用“粘贴函数”按钮对连续单元格求平均值。任务:

(1)对学生成绩表中的第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求平均值(2)对学生成绩表中所有学生的语文成绩求平均值。3.用“粘贴函数”按钮对不连续的单元格求平均值。任务:

(1)对学生成绩表中第一个学生的列号为奇数的单元格对平均值(2)对学生成绩表中行号为奇数的学生语文成绩求平均值。

4、简单介绍函数参数

(二)美化工作表

1.单元格边框。

单元格的边框通常不被人注重,但在其操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因在通常情况下时,单元格边框为虚网格线,不能被打出来。

*下面我们看看单元格是如何设置的,我们首先为单元格或一定范围内的单元格增加边框,或用划线把工作表分成几部分。具体方法如下:

(1)先选取定要设置边框的单元格区,然后单击工具栏上“边框”按钮选择里面的边框。

(2)通过“格式”菜单中“单元格格式”命令,可很方便设置还可以改变单元格边框线的颜色。

2.自动套用格式

Excel中,系统提供了一些精美的表格格式。即自动套用格式,它要以快速美化表格的外观。

例子:将学生成绩统计表使用“彩色2”格式设置。

选中学生成绩统计表中有内容的单元格,单元“格式”菜单自动套用格式命令,选择“彩色2”。

3.标题的对齐:请注意“合并及居中”与“跨列居中”的区别

三、小结(略)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7篇

教学目标:

1、掌握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公式的组成部分,书写及输入;

2、掌握用公式计算和SUM函数计算;

3、能够熟练运用几个常用函数正确表达出计算公式;

4、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公式的书写格式和输入方法。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函数的参数及其书写方式。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范例(“学生考试成绩表”),Excel 2000软件,“极域网络教室”控制软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谁算得快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大家的考试成绩表,各科成绩的数据已经输入完成了,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计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怎么样,没有问题吧。

好,下面大家就拿起笔来算一算,算完的同学马上举手汇报成绩,看看谁算得快。(每人随便选一位同学的成绩进行计算,结果填入“总分栏1”。)

根据刚才大家的计算速度,老师估计我们计算一位同学成绩的平均时间大概在五十秒左右,照这样算,统计全班同学的成绩就得7分钟左右,统计全校成绩就得2个多小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手工计算不但操作非常繁琐,花的时间长,而且很容易出错。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的统计工作变得轻松、简单而又准确呢?当然有!那就是利用我们已经比较熟悉的软件——Excel,来完成这个任务。前几节课,我们只是简单的接触了EXCEL,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板书课题)

〖活动二〗:公式的输入

1、基本运算:

师:在我们学习用EXCEL计算之前,我们先得了解EXCEL的计算规则。EXCEL有着自己的运算符和运算优先级,其中常用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比较运算符、文本运算符等。(板书运算符和优先级)

我们现阶段常用的是算术运算符,其它的我们只作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算术运算符的表示方法和我们数学中的有些不同。(问:不同的有哪些运算符?)

对于这些不同的运算符,我们要记住他们的表示方法并学会运用,不然的话,如果你在计算的时候输入成了数学中的符号,那EXCEL是不会认识的。

记住了这些运算符,我们来做个练习。(出示练习1)

2、公式的输入

师:刚刚我们了解了EXCEL的运算符和运算规则,那么,我们怎样输入公式进行计算呢?

在EXCEL中,公式必须以“=”开头,表示这是一个公式。比如:求100+50的值,要输入:=100+50,输入完公式后,EXCEL会直接在公式所在单元格显示出计算结果。

大家可能都看出来了,这个和我们数学公式计算时有些不同。(问:什么不同?)所以呢,EXCEL公式的书写是很简单的,其方法就是:先写“=”,然后写表达式。(出示练习2)

师:大家看到,只有前两位同学准确地把结果算出来了。另外两位同学的结果为什么是0呢?

我们前面学习过单元格的表示方法,大家看F2表示什么? 生:单元格地址。

师:F2是一个具体数值吗? 生:不是!

师:对,假如我们在F2、G2、H2、I2单元格分别输入数值,再看看有什么结果。(同学示范)

大家口算一下,看结果对不对。

由此可见,不但单元格内输入的具体数值能够进行计算,既使输入了单元格地址,EXCEL也能计算,因为单元格地址代表了其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其实在EXCEL中,一般都是通过单元格地址来进行计算的,很少输入具体的数值计算,所以以后大家在输入公式计算的时候尽量使用单元格地址,不要使用具体的数值。(问:采用单元格地址进行计算的优点?)

利用函数计算也一样,只有当单元格内有数值时,才能计算。(演示)

刚刚我们这两个公式使用了单元格地址,这些单元格地址在公式中被称为“引用地址”。单元格地址引用分为相对引用地址、绝对引用地址和混合地址。这个知识很重要,不过和我们本节课的关系不是很大,我们留在下节课学习“公式的复制”时详细讲解。

3、利用公式计算成绩

师:现在我们一起运用刚才学的引用单元格地址的知识,来计算成绩表中的总分。首先,我们看一看,总分是由哪些单元格的成绩组成的,我们应该怎样来输入公式?(学生示范,结果填入“总分栏2”。)

小结公式输入的方法:

① 激活要输入公式(结果)的单元格;

② 输入公式:首先输入“=”,再输入单元格地址及运算符号; ③ 按回车键显示结果。〖活动三〗:函数计算

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计算总分的方法,不过感觉还是很麻烦,是吧。接下来呢,我们采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计算,那就是——用函数进行计算。EXCEL为我们定义了一系列常用的函数,我们可以直接把它们引用到我们的计算中来。函数由函数名和参数构成,参数用括号括起来。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现在我们就用求和函数,来计算总分。比如求第一个同学的总分,则可以写成:“=SUM(C3:J3)”,其中“C3:J3”表示计算的数据区域。如果是数据块,则表示是从C3到J3为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内单元格中的所有数据。比如:“C3:J17”就表示整个区域的数据。(学生练习,一人示范,求出其余的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求平均数。平时我们应该怎么求? 用函数:average(参数)“=average(C3:J3)”

刚才我们学习了求和函数和求平均数函数的使用,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利用这两个函数求出其余同学的总分和全班各科的平均分。并自己学习两个新函数:MAX和MIN,分别是求一组数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函数。(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总结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8篇

综而观之, 本课由两大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以公式的概念和单元格的三种引用作为本课的基础内容;第二个板块是以三个函数辅以三个项目任务串联组成的主体内容。

分析教材后, 结合学生实际, 我如此确定课堂教学内容结构 (见左图) :

A.教学内容:公式与单元格引用、函数, 项目应用

B.任务一:求和函数 (使用默认参数)

C.任务二:求平均值函数 (必须修改参数表)

D.任务三:排位函数的使用 (相对引用绝对引用相结合)

E.函数的参数, 单元格的引用

一、第一个“陷阱”:从“=1+1”到单元格引用和函数, 初步了解函数

本课的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式, 我让学生打开一个工作簿, 在两个单元格中分别输入“1+1”和“=1+1”, 然后让学生观察结果, 看两个单元格的区别。然后告诉学生:公式是一个以“=”号开头的进行数据分析的等式。这样处理的目的是因为公式的定义虽说简单但却很抽象, 先让学生动动手做一做再抛出定义, 抽象的东西就显象具体了, 学生用一次简单操作就领会了公式比较抽象的概念。接下来让学生完成学生成绩表的总分计算, 一般学生会用刚才“=1+1”的方法逐个计算总分。针对这一做法, 我抛出一个问题, 如果这个成绩表上有12门功课, 学生人数有300人, 要求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 怎么处理?由此引出单元格的引用和公式的复制问题。对于三种引用, 主要讲解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我通过两个操作分别使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然后进行公式复制, 让学生观察结果, 分析两个公式的异同, 同时掌握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这样, 就完成了基础板块内容的教学。

公式的定义与单元格的三种引用为接下来的函数环节作好了充分必要的铺垫, 我认为在函数的教学上应该做到先概括再具体化, 先让学生掌握函数的共性的东西, 然后才是对常用函数的学习与掌握, 这样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于是我这样带着学生进入函数环节: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公式, 是EXCEL内置的公式, 它当然也以“=”开头, 其结构是=函数名 (参数) , 参数主要是单元格区域的引用, 参数可以有多个, 多个参数以逗号来分隔。这是对函数的高度的概括。接下来具体学习第一个函数:求和函数SUM。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函数, SUM函数要细讲, 让学生充分了解函数的结构, 特别是参数。讲解完SUM函数后, 让学生完成项目的第一个任务, 在总分表上用求和函数计算出学生的总分, 这一任务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二、第二个“陷阱”:从默认参数到编辑参数, 深入理解函数参数

简短点评学生第一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后, 介绍第二个函数: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讲解该函数时, 我故意在总分表上把总分字段改成平均分字段, 完成讲解后, 我让学生在平均分工作表上用AVER-AGE函数完成对学生平均分的操作。这又是一个陷阱, 学生一般没有想到平均分工作表上的清单和总分表上的清单是不一样的, 这里多了总分字段, 以刚才任务一的方法来操作, 就把总分字段当成是一个单科成绩了。巡视发现, 绝大部分学生落入了陷阱, 其中少数学生发现了问题:算出的平均分大于100分了。我顺势引导:为什么会出问题?函数没有用错, 错只会错在参数上。最后再引导学生修改函数的参数, 加深了他们对函数的整体理解。

三、第三个“陷阱”:由RANK函数的使用引出单元格绝对引用, 全面掌握参数

接下来的第三个函数排位函数RANK把函数的内容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首先这个函数可以有三个参数, 作为降序排位的话用到两个参数;其次在实际应用上, 参数分别要用到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讲解该函数时重点强调两个参数的意义, 操作时我故意只对第一个学生作出成绩排位, 不复制函数完成全班学生的成绩排位, 然后让学生名次工作表上用RANK函数完成学生成绩排名。这里是我设下的第三个陷阱, 不出我所料, 学生在操作该函数时几乎全军覆没, 第二个参数都想不到用绝对引用, 少数学生在复制函数后发现了问题, 我便让他们观察操作结果, 分析问题所在, 提示在复制函数时, 什么参数应该随着目标单元格变化而变化, 什么参数不应该随首目标单元格变化而变化。经提示后, 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数组区域的引用改成绝对引用了, 演示操作后完成了该环节的教学。

项目操作是本课主体内容的重点, 它的作用有两方面, 一是强化学生对单元格引用的理解, 二是检测学生对函数使用的掌握程度。可以说教学内容和项目操作是相互服务的,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项目任务的设计是统一的。本课讲了三个函数, 分别是求和函数SUM、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排位函数RANK, 分析教学内容, 我挖掘出了两个层次。一是AVERAGE函数与SUM函数之间的层次。在项目任务设计时故意设计成求和时只需用函数的默认参数即可, 而在完成第二个项目任务时必须编辑AVERAGE的参数, 同时用IBM公司的经典广告词“思考留给自己, 工作留给机器”告诉学生不要轻信了计算机, 活跃了课堂气氛。二是RANK函数和前两个函数之间的层次。这一层次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该函数使用了多个参数, 二是该函数是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结合。在讲解RANK完成排名时, 我故意对两个参数都采用相对引用, 不复制函数, 让学生去操作项目任务三。

公式与函数观后感范文 第9篇

现以学校考试成绩为例,谈谈经常需要分析的几种数据指标。例:某次考试成绩(以3个班,每个班按7名学生为例)如图(1):

问题:

1.每名学生总分班名次和年级名次;

2.各班各学科平均分;

3.各科优秀线(总人数的20﹪)及各班优秀人数。

解答:

Step1:选中单元格O2,输入公式“=SUMPRODUCT(($D$2:$D$22=D2)*($N$2:$N$22>N2))+1”,回车,得结果3,向下填充到O22,学生总分班级名次已完成。

Step2:选中单元格P2,录入“=RANK(N2,N$2:N$22)”(不含引号,下同),回车,得结果3。用填充句柄把单元格P2向下复制到P22,学生总分年级名次已完成。结果如图(2):

说明:如果希望在数据表班无序的状态下进行按班级排名,请使用SUMPRODUCT公式:“=SUMPRODUCT(($D$2:$D$22=D2)*($N$2:$N$22>N2))+1”

RANK函数返回某数字在一列数字中相对于其他数值的大小排位。它的函数表达式是:RANK(number,ref,order)。

Step3:选中单元格E25,输入公式“=AVERAGE(IF(($D$2:$D$22=$D25)*(E$2:E$22<>""),E$2:E$22))”,按Ctrl+Shift+Enter结束,向右填充至N25,接着向下填充至E27:O27,结果如图(3):

说明:数组公式{=AVERAGE(IF(($D$2:$D$22=$D25)*(E$2:E$22<>""),E$2:E$22))},表示计算D2:D22等于D25且E2:E22不为空的数值的平均数。

Step4:选中单元格E30,录入“=PERCENTILE(E2:E22,0.8)”,回车,得结果106,填充至N30,得到各科优秀线,见图(4):

说明:PERCENTILE函数返回数组的K百分比数值点,可以使用此函数来建立接受阈值。它的函数表达式是:PERCENTILE(Array,K)。

Step5:选中单元格E33,输入“=SUM(($D$2:$D$22=$D33)*(E$2:E$22>=E$30))”按Ctrl+Shift+Enter结束,得结果3。填充至N30,再将区域E30:N30向下填充至区域E30:N35,见图(5):

注意:数组公式中的花括号是不能在编辑栏录入的,按Ctrl+Shift+Enter结束,自动生成前后花括号,表示该公式为数组公式。在数组公式中,“和”与“或”不是用AND和OR来表示的,而是用运算符号“*”和“+”来表示“和”与“或”。逻辑值参与运算时,TRUE=1,FALSE=0。

说明:数组公式{=SUM(($D$2:$D$22=$D33)*(E$2:E$22>=E$30))}的含义是:判断单元格区域D2:D22中的值是否等于D33(即1班)且单元格区域E2:E22中的值是否大于等于E30(即语文优秀线106),如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最后将得到的结果相加。该数组公式表达既是1班的学生且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6的值的个数。绝对引用的考虑填充时“班”列始终不变、数值行始终不变。

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公式 第10篇

(1)(sinα)^2+(cosα)^2=1

(2)1+(tanα)^2=(secα)^2

(3)1+(cotα)^2=(cscα)^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α)^2,第二个除(cosα)^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证:

A+B=π-C

tan(A+B)=tan(π-C)

(tanA+tanB)/(1-tanAtanB)=(tanπ-tanC)/(1+tanπ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得证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π(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为什么万能

万能公式为:

设tan(A/2)=t

sinA=2t/(1+t^2)(A≠2kπ+π,k∈Z)

tanA=2t/(1-t^2)(A≠2kπ+π,k∈Z)

cosA=(1-t^2)/(1+t^2)(A≠2kπ+π,且A≠kπ+(π/2)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公式:三角函数万能公式就先到这里,希望大家学习的时候每天都有进步。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和面积公式 第11篇

正弦:sin α=∠α的对边/∠α的斜边

余弦:cos α=∠α的邻边/∠α的斜边

正切:tan α=∠α的对边/∠α的邻边

余切:cot α=∠α的邻边/∠α的对边

面积公式

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圆的面积公式

面积公式包括 扇形面积共式,圆形面积公式,弓形面积公式,菱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等多种图形的面积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在半径为R的圆中,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的面积就是圆面积S=πR^2,所以圆心角为n°的扇形面积:

S=nπR^2÷360

比如:半径为1cm的圆,那么所对圆心角为135°的扇形的周长:

C=2R+nπR÷180

=2×1+135×3.14×1÷180

=2+2.355

=4.355(cm)=43.55(mm)

扇形的面积:

S=nπR^2÷360

=135×3.14×1×1÷360

=1.1775(cm^2)=117.75(mm^2)

扇形还有另一个面积公式

S=1/2lR

其中l为弧长,R为半径 三角形面积公式

任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海伦公式):S=√p(p-a)(p-b)(p-c), p=(a+b+c)/2,a.b.c,为三角形三边。

证明: 证一 勾股定理

分析:先从三角形最基本的计算公式S△ABC = aha入手,运用勾股定理推导出海伦公式。

证明:如图ha⊥BC,根据勾股定理,得: x = y = ha = = = ∴ S△ABC = aha= a× = 此时S△ABC为变形④,故得证。

证二:斯氏定理

分析:在证一的基础上运用斯氏定理直接求出ha。

斯氏定理:△ABC边BC上任取一点D,若BD=u,DC=v,AD=t.则 t 2 = 证明:由证一可知,u = v = ∴ ha 2 = t 2 = - ∴ S△ABC = aha = a × = 此时为S△ABC的变形⑤,故得证。

证三:余弦定理

分析:由变形② S = 可知,运用余弦定理 c2 = a2 + b2 -2abcosC 对其进行证明。

证明:要证明S = 则要证S = = = ab×sinC 此时S = ab×sinC为三角形计算公式,故得证。

证四:恒等式 分析:考虑运用S△ABC =r p,因为有三角形内接圆半径出现,可考虑应用三角函数的恒等式。恒等式:若∠A+∠B+∠C =180○那么 tg · tg + tg · tg + tg · tg = 1 证明:如图,tg = ① tg = ② tg = ③ 根据恒等式,得: + + = ①②③代入,得: ∴r2(x+y+z)= xyz ④ 如图可知:a+b-c =(x+z)+(x+y)-(z+y)= 2x ∴x = 同理:y = z = 代入 ④,得: r 2 · = 两边同乘以,得: r 2 · = 两边开方,得: r · = 左边r · = r·p= S△ABC 右边为海伦公式变形①,故得证。

证五:半角定理 半角定理:tg = tg = tg = 证明:根据tg = = ∴r = × y ① 同理r = × z ② r = × x ③ ①×②×③,得: r3 = ×xyz

圆面积公式

设圆半径为 :r 面积为 :S

则 面积 S= π·r ² π 表示圆周率

既 圆面积 等于 圆周率 乘 圆半径的平方

弓形面积公式

设弓形AB所对的弧为弧AB,那么:

当弧AB是劣弧时,那么S弓形=S扇形-S△AOB(A、B是弧的端点,O是圆心)。

当弧AB是半圆时,那么S弓形=S扇形=1/2S圆=1/2×πr^2。

当弧AB是优弧时,那么S弓形=S扇形+S△AOB(A、B是弧的端点,O是圆心)

计算公式分别是:

S=nπR^2÷360-ah÷2

S=πR^2/2

S=nπR^2÷360+ah÷2

椭圆面积计算公式

椭圆面积公式: S=πab 椭圆面积定理:椭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π)乘该椭圆长半轴长(a)与短半轴长(b)的乘积。

菱形面积公式

定理简述及证明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菱形的面积也可=底乘高

抛物线弓形面积公式

抛物线弦长公式及应用

本文介绍一个公式,可以简捷准确地求出直线被抛物线截得的弦长,还可以利用它来判断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及解决一些与弦长有关的题目.方法简单明了,以供参考.抛物线弓形面积公式等于:以割线为底,以平行于底的切线的切点为顶点的内接三角形的3/4,即:

抛物线弓形面积=S+1/4*S+1/16*S+1/64*S+……=4/3*S

定理 直线y=kx+b(k≠0)被抛物线y2=2Px截得的弦AB的长度为

∣AB∣= ①

证明 由y=kx+b得x=代入y2=2Px得y2-+=0

∴ y1+y2=,y1y2=.∣y1-y2∣==2,∴∣AB∣=∣y1-y2|=

当直线y=kx+b(k≠0)过焦点时,b=-,代入①得∣AB∣=P(1+k2),于是得出下面推论:

推论1 过焦点的直线y=kx-(k ≠0)被抛物线y2=2Px截得的弦

AB的长度为

∣AB∣=P(1+k2)②

在①中,由容易得出下面推论:

推论2 己知直线l: y=kx+b(k≠0)及抛物线C:y2=2Px

Ⅰ)当P>2bk时,l与C交于两点(相交);

Ⅱ)当P=2bk时,l与C交于一点(相切);

Ⅲ)当P<2bk时,l与C无交点(相离).定理应用

下面介绍定理及推论的一些应用:

例1(课本P.57例1)求直线y=x+被抛物线y=x2截得的线段的长?

分析:题中所给方程与定理中的方程形式不一致,可把x看成y用①即可.解 曲线方程可变形为x2=2y则P=1,直线方程可变形为x=y-,即k=1,b=-.由①得∣AB∣=4.例2 求直线2x+y+1=0到曲线y2-2x-2y+3=0的最短距离.分析:可求与已知直线平行并和曲

线相切的直线,二直线间距离即为要求的最短距离.解 曲线可变形为(y-1)2=2(x-1)则P=1,由2x+y+1=0知k=-2.由推论2,令2bk=P,解得b=-.∴所求直线方

程为y-1=-2(x-1)-,即2x+y-=0.∴.故所求最短距离为.例3 当直线y=kx+1与曲线y=-1有交点时,求k的范围.解 曲线可变形为(y+1)2=x+1

(x≥-1,y≥-1),则P=1/2.直线相应地可变为 y+1=k(x+1)-k+2,∴b=2-k.由推论2,令2bk≤P,即2k(2-k)≤,解得k≤1-或k≥1+.故k≤1-或k≥1+时直线与曲线有交点.注:曲线作怎样变形,直线也必须作相应平移变形,否则会出现错误.例4 抛物线y2=2Px内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为y=2x,斜边长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解 设直角三角形为AOB.由题设知kOA=2,kOB=-.由①, |OA|=,|OB|=4P.由|OA|2+|OB|2=|AB|2,得P=.∴抛物线方程为y2=x.例5设O为抛物线的顶点,F为焦点,PQ为过的弦,己知∣OF∣=a,∣PQ∣=b,.求SΔOPQ

解 以O为原点,OF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见图),依题设条件,抛物线方程为y2=4ax(P=2a),设PQ的斜率为k,由②|PQ|=,已知|PQ|=b,k2=.∵k2=tg2θ∴sin2θ=.即sinθ=,∴SΔOPQ=SΔOPF+SΔOQF =a|PF|sinθ+a|FQ|sin(π-θ)=ab sinθ=.常见的面积定理

1. 一个图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各部分面积的和;

2. 两个全等图形的面积相等;

3.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梯形等底应理解为两底的和相等)的面积相等;

4. 等底(或等高)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比等于其所对应的高(或底)的比;

5.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上一篇:英文诗经典欣赏飞鸟集下一篇:观余世维《有效沟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