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指导范文

2024-06-26

中考指导范文(精选8篇)

中考指导 第1篇

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基本经济制度。

6.控制人口增长的关键:少生。

7.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中考冲刺:中考政治复习指导]

中考指导 第2篇

马丁.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用爱搽亮种族的锈区域,用仁慈图绘种族的灰色彩,告诉人们,什么是自由、民主、平等与光明,用最嘹亮的歌喉唱响古老的黑人灵歌。

史怀哲《我的呼吁》: “非洲之父”,一个充满理想的法国男人,一生致力于非洲的医疗事业,挽救人的生命的同时,还不断地呼吁,请敬畏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昂的生命之歌。

鲁迅《〈呐喊〉自序》:国人精神的麻木石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伤痛,清醒者的呐喊换来的虽是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寂寞。可老槐树下,依然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依然有撑起民族的脊梁。

《〈宽容〉序言》:谁能走出宁静地无知山谷,走出自我的早已习惯的幸福,在荆棘的路途开拓新的天地,用生命换来残酷的光阴,即使血色,也为后来人重重的记下你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形象。

《〈名人〉序言》: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这个在用音乐舞蹈精神的男人,将生活的苦难看到一粒灰尘,看一眼就轻轻地弹去,弹去一地纯洁。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看清局势,胸有成竹,舍身救国。

《勾践灭吴》: 勾践矢志不移,存恤爱民,终于流芳百世。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人生的必须得生存方式,要爱学还要善学。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用青年的激情演绎文学的人生,用带刺的思想指向敌人的心脏,可墨黑的夜让红色的血液流淌不止,让鲁迅的悲伤流淌不止。让我们也悲伤不止。

《读<伊索寓言>》:九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或演绎或推理或改变条件,读出不同的新意。你的寓言呢?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良臣还是明君,爱民还是暴民,忧思还是安逸,你看到了什么?

王勃《滕王阁序》:江水悠悠,历史悠悠,可生命短暂如虹;刹那间的辉煌造就了一部历史文化,后人只有仰望,悲嘘。

韩愈《师说》:天、地、君、亲、师,所谓“师”者,父母也。传道、授业、解惑。师,是一道过河的桥,一叶渡江的舟,呕心沥血,只为让学生走的更远飞的更高。古人尊师,后人呢?

杜牧《阿房宫赋》:秦国,永远的强者,永远的辉煌,可也是永远的奢靡的笑柄。于是告诉人们,俭守天下,爱民应如子。

苏洵《六国论》:占六国天时、地利,却不占人和,面对强者,请直起自己的胸膛,无使积威之所劫!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世之奇伟,诡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人之所罕至。无限风光在险峰!

归有光《项脊轩记》: 轩室里的温馨,弥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爱情深似海,如树,亭亭如盖矣。

龚自珍《病梅馆记》:梅树的残疾,是人思想的残疾还是社会的扭曲,龚自珍感叹一声,疗梅,请老天“不拘一格降人才”。

屈原《离骚》: 为国的忠贞,虽九死犹未悔,以香草,芰荷为裳。只可惜,在小人*诈,君王昏庸的压迫下,“美政”的理想化作汨罗江上的一道忠魂,五千年来,飘在每年阴历的五月初五。

《孔雀东南飞》:爱情的美好让人间的每一个凡夫俗子铭刻骨髓,可封建礼教残酷的竟让一个天地男子柔软如丝。双双徇情,夜夜啼鸣。

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 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跳出尘网,守拙归园,从此,构建文人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的精神的桃花源,为多少仕子诗意栖居筑上一道篱笆。

曹操《短歌行》:领兵南征北战,渴望一统天下,然而,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叹一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这个飘逸的诗意不羁的坎坷的诗人,飘然把自己的理想浪漫在天姥山的上空。

白居易《琵琶行》:商人的爱情总是站在天平上,对女子而言,一边是悠闲,一边是伤悲。于江州司马,泣的是否就是自己的影子。

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自己的诗画意境中,随意的撷取山村一片明月,看村姑浣衣,看莲动下渔舟,看人间的溪云起落。

杜甫《登高》《蜀相》《兵车行》: 百年多病之躯,历经沧桑,用浑浊的的泪眼,凄凉的心境,悲万里清秋,怜天下苍生,以沙鸥的姿势深沉栖在顿挫之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已是梦中的往事,朱颜的凋落犹如昨夜的风雨,打湿了曾经的美好,梦醒时分,愁如春水。

柳永《雨霖铃》:登科落第,对长亭晚,满腔心绪化作千种风情,执纤纤细手,酒醒处,伤感冷落飘零。

李清照《一剪梅》:国仇家恨,婚难业孤,黄花秋月中寻寻觅觅,凄风哭雨成一座乱世中的极致美神。

辛弃疾《永遇乐》: 金人的铁蹄踏破中原,也踏痛了多少爱国志士的忠魂。曾经,横枪槊马,金戈铮铮,气吞万里;而今,斜阳草树,雨打风流,往事不堪回首。

姜夔《扬州慢》:春风扬州,繁华似锦,翠柳堆烟,自胡马窥江,水寒山瘦,冷月无声,梢问一声,桥边红药,谁赋深情。

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求知的渴望,乐观向上的态度,对人类的真挚友爱,一只丑陋的小鸭,在精神的上空飞翔成一只白天鹅。

苏轼《赤壁赋》: 朝廷容不下你的八斗才情,“乌台诗案”的**涟漪将你倾覆的山高水远,一爿草屋,一杯辣酒,一支怨曲,再加上一两清风明月,天地之间,顿时,天地横贯豪迈之气,大江东去,淘尽风流无数,赤壁江边,临风而立,一立就是千年,转过烟云之身,你依然诗遨游的飞仙。

鲁迅《祝福》: 一个善良、勤劳的农村妇女,被冷漠的社会剥夺了做人和生活的权力。这样的悲剧说明了什么。生活中的柳妈,老女人,是否也是生活中的一股潜流。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雨伞、雨衣、车篷、床帐等别里可夫的“套子”,五花八门,他躲在里面战战兢兢的生活,并让人恐惧、窒息。笑过之后,看看你的套子。

沈从文《边城》: 田园式的茶桐养育好纯洁的爱情,还有朴素真挚的人性,那一把虎耳草会随着山歌悠扬在有明月的夜空。

孙犁《荷花淀》: 诗意的荷花淀没有残酷的战争,只有崇高的纯美的朴素爱情,只有唯美的喜悦和家国之爱。

鲁迅《药》: 透过舐犊情深的爱,我们看到了野蛮、愚昧、凶残、*猾等社会画卷,当然,还有希望。药,能医好愚昧的人们和扭曲的社会吗?

莫泊桑《项链》:生活总是戏剧性的.,上帝给了你美貌的同时也给了你虚伪,给了你虚伪,给了你真诚,也给了你枯萎。

《守财奴》:金钱的温暖能换来亲情的依偎,镀金的十字架里可以有向往的天堂。

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罗贯中《失街亭》:智者千虑也有一失,一步不慎,岐山之功毁于一旦,看来感情的亲疏影响事物的成败。还好,能对事不对人,为肃军纪,忍痛割爱,不过,以泪水换取,那马谡呢。

《再别康桥》:现实与天堂的距离,理想与黑暗的反差,曾经的回忆是最美丽的温暖,于是,你轻轻的招手,悄悄的挥袖,感叹一声,竟成了文学史上经典的徐氏康桥。

《死水》: 如火的热情,表达的却是零度的冰冷,铜绿的翡翠,锈满的竟是伤心的冷艳,满眼的繁华理想,看到的是一汪绝望的死水,忍不住大痛哭一声:我的中国。

普希金《致大海》:用诗人的激情战斗,即使换来的是溪流般的磕磕碰碰,也绝不回头,目光指向大海的自由与光明,用生命刻在剑锋上的光芒,追求至高无上的爱情,即使命丧黄泉,也依然活在情深处。

舒婷的诗:五百年的繁华绿意,五百年的肃穆愁眉,用前世一万次擦身而过,换取今生的一次回眸。望夫崖的忧伤化作滔滔的江水。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尘世的忧伤化作优美的诗句,个人的感伤上升到人类的关怀,愿每个人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却把自己拒绝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堂之外。

朱自清《荷塘月色》: 外面的世界的光线很暗,于是,走进清华园看河塘,用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文学的门廊走过。

中考化学典型试题指导 第3篇

一、典型试题分析

1.对双基的考查

例如: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错误的是:A.石油是混合物、B.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C.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D.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解析: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 是三大化石能源中的一种, 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石蜡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评注:该题是教材中的一道书后习题的变型, 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水平, 部分学生对石油是化工原料还是化工产品是混淆的, 反映出部分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不准确。在双基学习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有对知识掌握不准确、不全面、概念模糊, 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科学名词、专业名词出现错别字、计算题解题步骤不规范、计算数据错误等。因此, 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双基牢固, 做到不在基础内容上丢分。

2.对联系实际的考查

(1) 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例1:在发面做馒头时, 如果发酵时间过长或者过短, 都会影响馒头的质量。家里有碱面 (Na2CO3) 和小苏打 (Na HCO3) 。如果让你使用碱, 应选哪一种, 为什么? (假设发酵生成的酸的化学式为HA) 。解析:发酵时间过长, 意味着生成的酸多了, 应选用Na2CO3, 因为一分子Na2CO3能消去2分子HA (Na2CO3+2HA=2Na A+CO2↑+H2O) , 这样蒸出的馒头不会酸;发酵时间过短, 意味着生成的酸少了, 应选用Na HCO3, 因为一分子Na HCO3只能消去一分子HA (Na H-CO3+HA=Na A+CO2↑+H2O) , 有利于产生更多的气泡。评注:发面蒸馒头, 这是生活中常遇到的。命题者将碱面和小苏打的碱性渗透其中, 旨在考查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

例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向气象气球中充入氢气, 随着气球的上升, 其体积逐渐变大。解析:气球体积的变化与气体分子间距的变化相联系, 随着气球的上升, 压强越来越小, 气体分子间距变大, 体积膨胀。评注:部分学生只在宏观层面上分析此题, 而没有将宏观事实与其微观本质建立起联系;有的学生能将气球体积的变化与气体分子间距的变化联系起来, 但在分析变化条件时却错误地认为随着气球的上升, 温度升高, 分子间距变大。说明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2) 与社会环境及资源、能源相联系。例如, 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炼铜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 (1) 先给矿石通空气高温焙烧, 生成两种氧化物;将焙烧过的矿石加上比它质量少一半的未经焙烧过的矿石, 混合均匀后, 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煅烧, 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刺激性气体。写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解析:这是一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题, 很显然题中信息并不十分清晰。仔细审题后,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两条隐含信息: (1) 第一个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理由是铜矿石主要成分是Cu2S, 通空气高温焙烧生成的两种氧化物,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这两种氧化物应为铜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2) 第二个过程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这同样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掌握这两条信息, 能比较顺利完成化学方程式。答案为: () Cu2S+2O2==2CuO+SO2、2CuO+Cu2S==4Cu+SO2↑。评注:解答好此类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认真审题, 获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 应变创新 (创设新情境) 。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 也不是随意发挥, 而是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知识技能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 抓住信息特征, 将“新”“旧”知识衔接, 问题便迎刃而解。与我们化学紧密联系的还有日常生活中的食盐加碘、煤气中毒、绿色食品、吸烟的危害等方面, 还有社会环境中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白色污染、“水华”现象、居室污染物等。学生在平时学习生活中, 要关注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化学问题, 关心社会, 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和问题, 用化学语言解答问题。该方面的题目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考的热点。

(3) 对科学探究的考查。例如:某同学在进行稀硫酸分别与A、B两种金属反应的实验时, 记录了如图1的实验数据。 (提示:实验前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均已除掉) 。 (1) 对于金属A来说, 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相近, 均约为15℃, 解释原因。 (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 还可以得出哪些结论?解析:一定量的A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放热, 而参加反应的溶液吸热, 所以温度变化都约为15℃, 由上表分析可知: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物的浓度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 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的时间越长, 热量散失的越多。评注:该题是考查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 并能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比较、归纳、概括, 得出正确的结论。部分学生只考虑到一定量的A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放热相同, 而忽视了溶液吸热, 结论归纳得不全、不准。这说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科学探究类习题的中考趋向, 一种是选择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设置情景, 考查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另一种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应用试验中发现的化学规律解决新问题。中考时, 学生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 学生平时使用计算器, 一旦离开计算器, 其计算能力相当弱, 连最简单的比例式计算也不能处理。因此, 要求学生平日要强化计算训练, 不能对计算器有依赖的心理。 (2) 学生读题粗糙, 信息理解不够造成的错误失分的现象比比皆是, 所以平日的学习中就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尽量做到会做的试题不丢分。

中考考前指导 第4篇

考前复习你应注意:

(1)返璞归真。回归课本,回归笔记,回归做过的练习和试卷的错题。这是避免考试过程中基础知识出现遗忘的保证。中考试题,基础分达80%~85%,这部分分数是该得的分,考前的重温回炉非常重要。因此考前半个月,必须有计划地将考试科目再一次对照考纲和笔记进行复习。

(2)适当做题。考前做题,目的是保证笔头不松。两点提醒:其一,找一些高质量的中考模拟试题控制时间模拟练习,找找解题感觉;其二,不做繁、难、偏、旧试题,这些玩意会打击自己。忠告:选择性做题。在已经做了大量的模拟卷后,不再进行题海战术(适度训练还是需要的),而是选择其中三类题来做:一是看完试题后还没有解题思路的;二是时常做错的;三是以前做得比较慢的。这三类题中往往包含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地方。因此要认真做,做完后还要从审题思路、方法技巧上进行总结,这对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很有帮助。

(3)要认真对待错题的整理。一是要寻找知识点上的漏洞进行弥补;二是要找出在考试心态、审题和答题的方法、技巧等方面的不足;三是要进行错题的积累,反复纠正,对做过的试卷不留缺憾,考前不会做的题考后一定要会做,做到考后满分。

(4)胸有成卷。通过一段时间大量的做题后,要善于总结,要把多套试卷变成“一套试卷”,让自己的大脑里有一份清晰的中考试卷,对试卷的每一个版块里面的每一个试题位置可能会出现的考点要了如指掌,对每一个考点的解题技巧要烂熟于胸。只有我们的大脑有一张清晰的知识点结构分布图以后,才知道哪一个考点自己有欠缺,同时“胸有成卷”也能降低自己在考场上过分紧张的心理。

(5)进行适应性训练。 除参加学校里的模拟考试外,利用最后的双休日在家对应着中考时间,用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适应性训练,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提高适应考试的能力。

学生考前注意事项

学习中有两个不等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效率是关键因素;知识掌握≠考试成绩,答题技巧、考试心态等起到重要影响作用。

记住:我难人亦难,我不畏难!人易我亦易,我不大意!

一、考场答题技巧

1.提前30分钟左右进入考点,熟悉环境,调整情绪。进入考场后可以运用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自我调整;发下试卷后,首先要填写必要的信息,并检查试卷是否齐全,是否有缺页、残页。

2.浏览试卷对试题的分量和难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确定自己答题的速度和重点。

3.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不要漏做,不要因审题不认真而失分;答题力求贴切明了,简洁正确,条理清楚。

4.先易后难;遇到难题不要慌张,暂时记不起来的东西,应先放一放,不要浪费时间(有时一放,反而恢复了记忆)。

5.语文考试必须携带《新华字典》;写作文时,先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时间不允许,也要争取把要点写上。

6.完成答题后,耐心检查。珍惜在考场的每一分钟,没有必要提前交卷。

7.考完一科后,不要谈论已考完的学科,要集中精力准备下一科;合卷考试的科目,一定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将两科都发挥到最佳水平。

8.讲究文明礼貌,尊重监考教师。如遇试卷印刷模糊、草稿纸不足、需要上厕所等问题,可以及时向监考教师提出要求,寻求解决。

9.考试期间,如遇特殊情况(包括身体不适、准考证遗忘或丢失等),不必慌张,可及时与班主任和学校送考教师取得联系,你一定会得到老师及时妥当的帮助。

10.最后再次提醒:试题难度有限,完整读题、细致审题、规范答题是考场得高分的要诀!

二、考前三天准备

1.按照中考科目顺序合理进行复习;少做模拟题,不啃难题,重点巩固基础知识。回归课本和笔记,熟悉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文科侧重回顾、整理,理科重点记忆各种公式、定理(据悉,每年中考都有考生临场因想不起公式而丢分)。

2.考前三天,既不必太紧张又不能过于松懈。自我安排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基本保持原有的作息规律,防止生物钟紊乱。

3.提前熟悉考试环境和交通路线。了解考点位置、环境。防止因不熟悉路线或找不到考场而造成的慌乱。

4.提前熟悉了解考场,桌面情况。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高分技巧 第5篇

如果卷面字迹潦草,标点都不清楚,还有涂改现象,阅卷老师看到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字里行间里书写工整些会让让人觉得你的态度是很认真的。

标题质量

命题作文还好,但是现在基本上都以材料为主,如果你说你的文章标题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即便中规中矩点也可以,千万不要用大话、“假哲学”的文章,例如“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之类的标题。

开头要写好

如果是材料作文,第一段把材料抄一遍是不理智的,你觉得是引用或者联系材料,如果你用长篇大论来叙述材料,老师会觉得你是在凑字数,所以引用材料做开头要恰到好处。

开头的观点存在争议,会让老师觉得你看问题不全面,文章质量也就降低了!

套作开头,很多学生觉得用排比句开头就很好,于是就用“XX、、因为XX才”,“正因为有了XX才会有XX”,上来就好几句,比如写“自信”的话题,上来就说,“老鹰因为自信才飞上蓝天;小溪因为自信才流进大海、、、”用“勇气”的话题,就写“老鹰因为勇气才飞上蓝天、、、”老鹰的飞翔是觅食的`需要,这是客观规律,难道不自信就不飞了?

几种作文开头方式供大家参考:

——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这种方法在各类文章的写作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占有很大的比例。它的表达角度,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是开宗明义得揭示文章主旨,也可以是单刀直入地点明敌论,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鲜明清晰,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进行倒叙(巧设悬念法)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的频率很高。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

——引用材料

引用材料开头法,简称引用开头法。它是广泛运用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一种取材丰富、形式多样、表达自由、运用灵活的开头方法,也是一种很雅致的开头方法,特别适用于考场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写作。

——抒发情感

抒情开头法,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作文,充满抒情色彩的开头,能够构成一种意境,具有生动、美妙、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沉浸在情感的熏陶之中。

——发表议论

用议论法开头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力度,显现出作者冷静而严密的思考,能给读者以振奋之感,也能启发读者认真而严肃地思考问题。

作文内容要切题

几乎所有考生都能看懂作文材料,但是你看懂了,你写的东西别人未必看懂,因为即便你写的文章,标题是你自己拟定的,可是阅卷老师看了之后,好像内容与标题不是非常密切,甚至有凑字的嫌疑,这样的话你的文章就很难拿到高分了。

思想注意深度,要积极向上

在阅卷中,恋爱题材是作文的禁区,武侠故事是“无人区”,发牢骚的文章是“白区”。所以考试作文谨记不要写偏激不符要求的文章,那么文章,不会受到老师欢迎的。

套用模式禁止太明显

如果让阅卷老师发现“套作”,可想而知你的作文分数不会太高了,写作注意文章真实感,切记套作明显。

文章一定要有主旨句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应急方法 第6篇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适当的议论往往能点明题旨、深化主题,而当应试作文最后来不及结尾时更要进行相关的议论来总结点题。这既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也是为文应急的措施。

如一篇题为《唠唠叨叨的姥姥》,文章主要通过对姥姥“唠唠叨叨”的性格刻画,不仅真实地反映了三中全会以后,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的现实,更重要的是从姥姥那种念念不忘过去的唠叨中启发人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勤俭品德。文章最后就运用画龙点睛的方法作结的:“我明白了,我住校时缺少的,就是姥姥的唠叨。”

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定向辅导 第7篇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任何脱离社会生活的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经历、体验和思索,一直是近年来中考作文考查的重要内容和主题。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可谓是千奇百怪。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生活带给每个人的思索和感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中考作文对生活的考查,既可以让考生有话可说,充分调动其真情实感,又可以区分考生的认识和思想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近三年的浙江中考作文试题中,要求考生写关心生活、观察社会、体味人生的题目明显增多,这些命题符合“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人生。如浙江台州“________过得太快”,就要求考生不仅要写生活,而且要思考生活。20浙江温州“走,到另一个地方去”,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不可能写好。浙江丽水“那一天,我与________相遇”,就应该是去写观察、发现生活的结果。20浙江杭州的“懂得分享”,也能考查考生对现实人生、社会生活的把握、认识与思考能力。近三年的绝大多数中考作文题都要求考生放眼现实,思考生活,要求从现实生活中选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如果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积累,缺少生活阅历,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就很难捕捉到有意义的题材,也就很难揭示生活的底蕴。因此,考生无论是对人与自我的思考,还是对人性的挖掘,无论是对生命的关注,还是对自我命运的探寻,都应该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都应该在展示生活、描述生活、提炼生活、聚焦生活上显示自己扎实的功底。

名题精析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

①所有的结果都不是凭空降临的,所有的事情都有过程。昨天的种子在今天发芽,明天的故事在今天就已经开始……

以“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为开头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②以“身后的目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考题解析

这两个作文题都贴近考生的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在内容选择上,命题者着眼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注重考生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有话可说,可由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拓展为思考生活、探索人生、探究知识、崇尚美德。这要求考生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命题采用二选一的方式,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材空间,它的开放性更大。

第一道是材料作文,然而又不同于一般的材料作文,命题者给出了文章的开头,要求考生续写,这给考生写作带来了一定的束缚。但提示语非常简洁明了,有利于考生的发挥。它注重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写作难度相对较高,套作、仿作的概率比较小,适合作文水平较高的考生写作,容易出高分。

第二道命题作文,“身后的目光”可以是别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这道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许多考生会选择这个命题作文来写,但是面对“身后的目光”,很多考生容易联想到亲人、师长等的“关切目光”,不容易写出新意。若能独辟蹊径写自己的目光,定能高出一筹。

在写作技巧上,第一题的哲思性非常强,主题已经隐含在“我相信,明天是今天的延续”这一句话中,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先着手写“今天”,再说一下“明天”如何延续,在结尾的时候再点一下题。当然,这个题目也可以从反面来写,如从反面论述今天没有努力、沉迷于游戏等,造成了明天的`失败,也是扣题的,而且非常有新意,容易出彩。第二题“身后的目光”,很多考生会着眼于身边的亲人、师长、朋友,写出来的文章可能会比较大众化,如果能够着眼于历史上名人的目光,描述他们的目光对自己的激励,带给自己的启示,或者虚写自己的目光,表达自我鞭策之意,应该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角度。

佳作赏析

身后的目光

台州一考生

在世界瞩目的世界杯赛场上,亿万人的焦点都会聚在场上二十二名球员,哪怕一个细小的犯规,也会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被裁判员举牌处罚。

一次犯规能影响一场比赛的胜负,那么在人生这场大比赛中,犯规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这样一些新闻:某政府官员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中学生集体不让座,还振振有词,满口有理,遭到人们的批评;大学生坐公交不付钱,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工作……原来,人生的赛场上,也有举牌叫停的裁判。

这位裁判可能就是约束我们的法规、条律,也可能就是媒体网民监督的目光,更可能就是来自人们心底自律的道德底线。我们知道,法律不是万能的,就像一块美玉免不了有点瑕疵。这时就需要有一双背后注视我们的眼睛。这双眼睛可以是媒体的监督、群众的关注,是体现着人们自身道德素养的目光。

看看三鹿的三聚氰胺,看看达芬奇的伪名牌,看看最终被宣判死刑的药家鑫……正是身后这些来自媒体、民众的“目光”如同阳光一般让那些丑恶现出原形,并得到惩罚。

孟子坦言,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必舍鱼而取熊掌,当生与义不可得兼,必舍生而取义。大浪滔天,乌江彼岸,项羽仰天长吼,一剑划下,血溅芦花。古人能用生命换取自己的大义、做人的尊严,可世人如何能在麻木、无知的黑暗中活着呢?人们啊,不要为了利益,随便抛弃那些宝贵的东西,否则人是活的,但作为人的心却早就停止了跳动!

在人类历史上,被人们熟知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功勋卓越,为人类进步、时代发展作出大贡献的人,另一类则是坏事做尽的奸邪之人。良好的品德与高素质一定能改变人的一生,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给国家昌盛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艘在海中劈波斩浪的大船,知识是动力,那么自身的品质、背后的目光就是一部导航仪,缺少了它,你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原地打转。

精彩析评

面对“身后的目光”这个相对宽泛的话题,这位考生找到了一个非常别致的角度--人生赛场上的纪律、约束。文章由球场上细小的犯规引起观众、裁判的关注写起,引出“人生的赛场上,也有举牌叫停的裁判”的见解;并由此从法律约束、媒体民众的关注和人类自身的道德约束三个角度,阐明了人生航船需要这些“背后的目光”作导航的道理。

篇末再用“自身的品质、背后的目光就是一部导航仪,缺少了它,你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原地打转”点题并呼应前文。文章用例典型,结构完整,散文化的语言和正例、反例的综合运用,适当的议论,隐含的哲理,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

真题精练

中考真题(·南京)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请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0分)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世界”。

首先,题目对作文的主题引导积极、明确。什么是“想想别人”?我们看了这个题目很容易理解到,就是在关注自我的同时,还要关注“别人”,也就是引导语中的“他(它)”。其实关注自我本是人的天性,但现在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这一点就显得难能可贵。因而本次作文题明确引导考生,我们不仅要关注自我,还要关注身边的人和物,要有推己及人之心,这样的引导有其积极意义,考生容易把握,容易写作。

中考选题作文写作指导 第8篇

选题作文如同文摘类期刊一样, 不能独立生存, 必须借助其他命题方式“合成”。具体说来,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非选题作文, 都是选题作文的备选项。

一、选题作文的写作诀窍

怎样才能写好选题作文呢? 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广泛涉猎各种形式的作文题目。

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是选题作文的基本组成部分, 如果平时练习到位, 熟悉它们的不同写法, 考场上就能从容应对选题作文了。

二是善于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文题。

选题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就熟不就生。你对哪道作文题认识透彻或深有感触, 并积累有丰富的素材, 就应选择哪道题作文。 (二) 就易不就难。如果备选的作文题难度上有大小之别, 那么一般应选取相对容易的来写作。但这又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拥有高人一筹的写作水平, 有把握将那道难度较高的试题也写得出类拔萃, 那么, 你也不妨“就难不就易”。 (三) 在文体上要扬长避短。比如, 试题规定了第一题只能写记叙文, 第二题要写成议论文, 那么, 就应根据自己所长作出合理的选择:形象思维发达、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 不妨选写前一题;逻辑思维发达、会思辨、善于议论说理的同学, 不妨选写后一题。 (四) 在有创新上要加以斟酌。选题作文的最大特点, 就在于提供了多维切入点来考查学生的写作才能。为此, 选题时必须考虑写这个题目能不能展示出独特性来, 能不能使笔下文章个性十足、亮点频现。

当然, 选定题目后还要敢于否定第一思维。要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多个写作角度, 再从中精选一个最新颖的角度构思成文, 而不能按第一思维去写作。要知道, 你第一思维想到的内容别人也会想到, 如果大家都这样写, 题材、立意上的撞车就不可避免了。

二、临场发挥有“四忌”

一忌选题随意。选择文题就像下棋, “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所以在选题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真正选出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文题, 切忌随意而选之。

二忌定题拖沓。写选题作文当然得把文题选好, 但是, 也不能在选题时耽误太多的时间。道理很简单, 考场作文不像我们平时作文, 有相对宽裕的时间, 一般而言, 写中考作文就是那么五六十分钟, 如果在选题时一会儿觉得这道题好写, 一会儿又觉得那道题好写, 犹豫不决, 耗费了太多时间, 势必会因时间仓促而草草写来, 以致影响作文的等次和得分。笔者建议, 定题时间最多不能超过8分钟。

三忌审题不准。这里所说的“审题”, 主要是指对不同作文形式的把握。要注意选题作文中不同形式的几道题目相互间的干扰。比如说有一个选题作 文, 内含两道作文题, 这两题都含有具体的“材料”, 但一道是材料作文, 一道却是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时必须非常细心, 在写作要求上对它们进行严格的区分, 防止因疏于审题而把材料作文写成话题作文, 或把话题作文写成材料作文。

四忌文题变换。有些考生选定一道试题且已写了较多内容后, 却发现继续写下去不一定能写好, 于是仓促中变换选题, 从头另行写作。这样做的后果十分可怕, 不但会影响卷面美观, 浪费宝贵的作文时间, 相对增加写出好作文的难度, 而且极易给评卷老师一个作文水平很差的印象。

[ 实战演练 ]

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

晨曦初露, 那是一天的开始。

婴儿第一声啼哭, 那是生命的开始。

踏进校园, 那是学习的开始。

笑迎每一个人, 那是生活的开始。

乌发染霜, 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 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请以“开始”为题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不得抄袭。

题目二:

近年来, 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赏识教育, 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 尊重孩子, 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但是, 激励和赏识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 尤其是现在我国孩子中大多是独生子女。青岛一位教师投书当地媒体, 认为当今的学生不缺少沟通, 不缺少激励, 少的恰恰是管教。

面对这一问题, 身处其中的你一定有不少话要说。请以“我们需要的教育”为话题写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600字左右。

[ 提示 ]

题目一:

由材料和提示语的指向看, 题目“开始”属于名词, 意思等同于“开始阶段”;“无论是新的生命的开始, 还是工作、学习、生活的开始,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 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 “都会有太多的内容”暗示我们可以叙述经历或编写故事;“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 意味着可以发表议论或抒写感悟。“开始”这个概念很虚也很大, 构思时怎样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呢?可以根据提示, 只写“踏进校园, 那是学习的开始”或“乌发染霜, 那是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等某一个方面。此外, 可以联想有关“开始”的名句, 以确定立意。比如“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万事开头难”“做贼偷葱起”“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等, 想一想这些名言、俗语中蕴涵着哪些道理, 然后以某条道理为观点来选材、行文。另外, 还可以采用组词法。比如将“开始”与“过程” (或“结局”) 联系起来作思考, 当然, 写作时不能把重心偏移到谈过程、说结局上去。

误区警示:一、有些同学通篇在写一件事或一个人, 比如写妈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 自己以前对此并不理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 现在开始理解妈妈, 开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开始好好读书。又如写一个好朋友, 以前自己是怎样误会他的,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开始了解他。像这样的作文, 扣的是“理解”之类的题目, 只是跟“开始”沾了点边, 属于跑题的作文, 最多只能打35分。二、一味罗列各种各样的“开始”, 缺少明确而深刻的立意。有的同学虽有对“开始”的思考, 但这种思考缺乏深度。譬如: 有同学编了个故事, 说某个人一直想开始发愤努力, 但是仅仅停留在日记本上, 一直没有付诸行动。所表达的思想, 只不过是开始意味着行动。有些同学写初中毕业既是初中学习生活的结束, 又是高中生活的开始;高考也不是学习生活的结束, 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这样的立意, 不能说不对, 但总显得单薄, 缺少厚度。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仔细分析题目的提示语, 没有注意到“都会引发人太多的思考”这句话;二是思维能力有限, 缺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一个中学生而言, 写出来的文章, 应该既有感性的认识, 又有理性的光芒, 给人以智慧, 给人以启迪。

题目二:

“我们需要的教育”这一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注意的是, 题目提示语中有一句“面对这一问题”, 所以作文立意必须围绕“激励”“赏识”和“批评”“管教”展开, 如果忽视这一提示语的限制, 大谈特谈“我们需要创新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等等, 也就偏离了题意。

本题立意参考:一、谈实际上我们并不缺少管教, 需要的恰恰是激励教育、赏识教育。二、认同青岛这位教师的观点, 阐述当今学生缺少的确实是批评与管教。三、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话题, 指出激励、赏识和管教“一个都不能少”。本题立意创新: 当代中学生需要管教, 但我们呼唤的是高明的批评和管教。

[ 题目一例文 ]

开始

陆喜明 (江苏太仓)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 一个新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 开始了他的人生之旅。

这个孩子的未来会怎样?难以预料。因为, 开始只是开始, 只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已。孩子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取决于他今后的路究竟怎样走。

常听人们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那清脆的啼哭声证明, 这个孩子的发音器官正常, 具备了说话、唱歌的条件。如果能够好好栽培, 说不定能成为一个歌唱家。但是, 带着清脆、响亮的哭声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 最终又有几人成了歌唱家呢?

古语云:“靡不有初, 鲜克有终。”意思是说, 没有很好的开头, 是很少有良好的结局的。这是为什么?人之初, 性本善。绝大多数人的开始是一样的, 都是带着清脆的啼哭, 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的, 均是“赤子”, 没有一丝的劣迹。但是结果呢?有的成了造福于人类的一代伟人, 万世景仰;有的却成了社会的蛀虫, 遗臭万年。这又说明了什么?这说明, 开始, 只是开始而已, 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多是成功的一半, 绝非全部。有了良好的开端, 还得有持之以恒的努力, 才能真正走向成功。因此, 当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时, 千万不要沾沾自喜, 更不可忘乎所以。要知道, 人生道路曲折而漫长, 什么样的事都有可能发生。请你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 就可以不加努力;请你不要因为自己跑在别人前头, 就放慢脚步。起跑快一点, 能让你领先一程;认认真真地走好每一步, 才能帮助你尽快跑到终点。

反之亦然。如果你的开始不够理想, 也大可不必唉声叹气。你不妨对自己说, 这只是开始, 并不是结果, 鹿死谁手, 尚未定论。老鹰可以飞上金字塔顶, 蜗牛也能爬上金字塔顶。有人年少得志, 也有人大器晚成。即使是失败了, 还可以爬起来, 从头再来, 重新开始嘛。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比赛, 起跑固然重要, 途中跑、冲刺跑则更为重要。

开始和结束既对立, 又统一。今天的结束, 意味着明天的开始。昨天是今天的发端,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明天又是今天的发展。人生的道路就在不断的开始和结束中延伸, 人类社会就在不断的结束与开始中发展。错过了太阳, 还有月亮;错过了月亮, 还有星星。错过了早晨, 还有上午; 错过了上午, 还有下午;错过了下午, 还有晚上。人生处处能开始, 人生时时均开始……当你领略了草原的辽阔, 别忘了去欣赏大漠的空旷;当你欣赏完大漠的空旷, 别忘了去体会大海的澎湃;当你体会了大海的澎湃, 别忘了去观看雪山的壮美……人生的风景不在一处, 人生的脚步不能停留;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开始, 不断地出发。

年轻的朋友, 如果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开始, 请不要忘乎所以; 如果你拥有一个不好的起点, 也不必灰心丧气;如果你取得了某个人生阶段的辉煌, 也不要停滞不前。带着你的自信, 带着你的希望, 带着你的毅力和恒心, 上路吧!美丽的风景就在前方。

[ 点评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人们大多用这句话来说明开始与成功的重要关系。可本文作者一反常规, 阐述了好的开始不一定能有圆满结局, 而开始不顺利的人生经过后天努力, 也能创造辉煌。

纯熟的语言与深刻的哲思结合在一起, 使恳切的劝告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本文的成功之处, 正在于它的平实、质朴。

[ 题目二例文 ]

怀念批评

(拟题醒目, 容易让人“一见钟情”。)

朱小琴 (⊙⊙江苏太仓)

我在鼓励、安慰、平等、尊重的包围中, 苦苦寻找着批评的身影, 但一无所获。批评, 你在哪里?我需要你, 快回来吧! (以简洁的语句, 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上小学时, 认识了你, 你是个严肃的人, 不苟言笑, 我很怕你。可不知为什么, 你总是“阴魂不散”, 随时随地会出现在我面前。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考试之后的情景吗?你总是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 把家里人都拢向你那边, 让我独自在一旁委屈地流泪。我那时真是恨死你了, 心里期盼你快点消失。 (先谈读小学时对“批评”既怕又恨。)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增加, 我接触你的机会少了。虽然仍有较多的错误与失败, 我感到奇怪的是, 家里人不再请你来做客了, 学校里也见不到你的身影了, 你就像从地球上消失了一般。是别人嫌你老了, 过时了吗?为什么他们要用尊重、平等之类来完全地代替你的位置? (用疑问句过渡。)

你知道吗?我真的很想你, 想被你骂得掉眼泪。可是, 包围我的只有你的几个接班人——激励、赏识等等。在我受挫时, 家人把他们请过来, 开导我, 对我说: “不要紧, 一次小小的失败不必放在心上,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我们相信你, 只要肯努力, 就一定会成功的。”

可我并不因此而进步, 相反, 在没有了你的光临之后, 我一次次地原谅自己, 每次失败, 每次过错, 总有理由。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松, 在那些“和平主义者”的柔声细语中, 懒惰心理却越来越重, 思想意识也出现了“自圆其说”的大空洞。我该怎么办?我快失去真我了, 剩下的只是一个平庸懒散的我。 (具体展示失去“批评”带来的后果, 引人深思。)

批评, 你回来好吗?原谅我以前对你的恨, 我, 不, 是我们都需要你, 我们的学业需要你来支持, 我们的人生需要你来引导。你忍心看着我们思想上的弦一天天松下去却无人拉紧吗?你忍心把我们丢弃在迷惘中而撒手不顾吗?你是一声警铃, 你是一盏明灯, 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回来吧, 批评, 我不会再讨厌你, 不会再执拗地跟你作对, 相反, 我会快乐地接受你, 让你伴我成长。 (吐露心声, 感情充沛。)

——谨以此文献给离去已久、还未归来的批评, 希望他能尽快回到我们这批等待着他的学生身边。 (后记作结, 言简意赅。)

[ 总评 ]

把作文立意确定为“我们需要的是批评与管教”, 本无新意, 这篇文章, 新就新在写法别致、新奇。

上一篇:小学开学第一课内容下一篇:人的五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