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

2024-05-11

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精选13篇)

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 第1篇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一起欣赏这首诗。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鹳雀楼是建在山西省黄河边高阜上的一座三层高楼,它前对大山,下临黄河,居高临下,气象雄伟。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了鹳雀楼。他向西眺望,连绵的群山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西下的夕阳渐渐消失在远山背后;回顾脚下,滔滔滚滚的黄河流经楼下,奔向东方,汇入大海,一去不回。白日、黄河、群山、大海组成的这幅壮丽的图画,使诗人胸襟大开,激情奔放。为了把读者带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诗人挥笔写下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 第2篇

登鹳雀楼_王之涣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登鹳雀楼_王之涣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2

登鹳雀楼

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登鹳雀楼全文赏析 王之涣 第3篇

一、中国古诗中的上楼意象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部分, 它不是一般的表象, 而是包含着主体情思的象。意象一旦形成并且经过多次反复的使用, 其所含的意义就具有稳定性, 并为诗人们所共同遵守。比如当我们说到牡丹时就意味着富贵, 说到竹子时就象征着品格的高洁。上楼或者说是登楼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在很多诗歌中都有运用, 如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那么上楼意象表明了什么, 它有着什么样的蕴意呢?

我们认为上楼意象的基本内涵为“悲”。我国古代诗人, 每当心中愁苦郁结, 往往登楼远望, 试图消解心中的不快, 但实际上却常常增加了内心的苦闷。上楼之举, 概源于登高之习。远在先秦时期, 社会上已有登高之习, 而在登高过程中由于空间的改变又往往引发主体的情思, 如《孟子·尽心上》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最早将登高与文学相联系的, 当始于孔子。孔子游景山时, 对其弟子子路、颜渊说:“君子登高必赋”。及至汉代, 登高能赋成为士大夫阶层的的一种自觉追求。《毛诗正义》云:“升高能赋……君子能此九者, 可谓有德音, 可以为士大夫。”古人的登高有登山、登台、登楼之分。登山、登台诗出现得较早, 到后来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 楼日益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 登楼之作也开始多了起来。上楼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楼虽属登高的一部分, 但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来的是上楼属于一种独立的意象, 其内涵与登山、登台等并不相同。至于登山、登台的内涵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上楼作为意象使用最早应出现于《楚辞·九怀》:

菌阁兮蕙楼, 观道兮纵横。宝金兮委积, 美玉兮盈堂。桂水兮潺湲, 扬流兮洋洋。蓍蔡兮踊跃, 孔鹤兮回翔。抚槛兮远望, 念君兮不忘。怫郁兮莫陈, 永怀兮内伤。

《九怀》为西汉辞赋家王褒所作, 是追思屈原的作品。文中写屈原登楼而望, 抒发对怀王的思慕及不为所用的悲凉。这可以看做是上楼意象的雏形。

而后《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 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 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 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概伤知音之少, 继承了登楼为悲的内涵。

到了东汉末建安七子之首王璨所作的《登楼赋》, 由于其本人的名气, 及文章的成就, 影响极大, 奠定了上楼意象的基本内涵。他在文中起始写登楼的原因“登兹楼以四望兮, 聊暇日以销忧”, 接着铺写所望之景, 河流、水中陆地、坟墓、原野等。中层写流亡之感和对故乡的思念:“遭纷浊而迁逝兮, 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 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兮, 涕横坠而弗禁。”第三层抒发时光飞逝、壮志难酬之悲:“惟日月之逾迈兮, 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 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渫之莫食。”最后下楼, 夜不能寐, 以“夜参半而不寐兮, 怅盘桓以反恻”作结。“后世遂以‘仲宣楼’‘王璨楼’‘王粲登楼’‘登楼赋’来表示思乡等忧愁之情, 其由此‘成为一个文学意象反复地出现’”。

王璨之后历代文人利用上楼意象相继写出了不少以悲为基调的, 不同感情色彩的诗歌。他们有面对国家灾难, 民不聊生的哀叹, 如“极目群山还绕郭, 感时双鬓怯登楼。”——叶舒崇《金陵有感》;有独守空闺, 怨妇怀人的吟唱,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有抒发壮志难酬之悲的, 如“兹楼日登眺, 流岁暗蹉跎。坐厌淮南守, 秋山红树多。”——韦应物《登楼》;有游子思乡之叹的, 如“送客泊舟入浦, 思乡望月登楼。”——魏扶《愁赋》

上述例证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上楼意象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 失落的、悲伤的、忧愁的情绪是上楼意象的基本内涵。上楼意象也就成了我国古代诗词中用来抒发哀愁的常用意象。

二、从上楼意象看《登鹳雀楼》

如前所述, 意象是诗歌审美形态的构成要素之一, 上楼意象的基本内涵为“悲”。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话, 我们会发现把“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理解为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就有了明显的错误。由此我们需要对整首诗歌进行重新的审视。

诗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 理解这句诗关键是“依”字怎么解释。有不少人将“依”字解释为“依靠”, 认为这句诗是说“太阳靠着山落下”。如许春兰的《<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析》中“这里的‘依’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靠着、紧挨着。) ”我们不否认“依”字有“依靠”之意, 但它还可以表示“依恋、恋恋不舍”, 这种用法在典籍中习见。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又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又如成语“依依不舍”, 皆表“依恋之意”。因此第一句就应解释为“光辉的太阳依依不舍地落下了山 (尽管它不愿意) ”。诗的第二句“黄河入海流”, “入”为入声字, 入声字的发声特点是短促急收, 能够表示悲痛、决绝等意。这句诗是说广袤的黄河一下子就入到海里去了。合起来诗的头两句是在讲什么呢?是说太阳依依不舍地落山, 黄河那么大的河流也飞速流逝, 一去不返。诗人是在感慨时光的飞逝。正如《论语》中所说的“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川就是河, 孔子望着河中的水, 感叹河水奔流不息, 时光易逝。

第三、第四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诗人不甘心时光的飞逝, 想要登上一层楼, 去抓住那飞逝的时光, 抓住那奔腾不息的黄河。从表面意思看, 诗句似乎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需要注意本诗的题目是登鹳雀楼, 而不是登楼或登其它的什么楼, 历史上的鹳雀楼位于在蒲州 (今山西永济县) , 楼高只有三层, 即便是作者登上了第三层, 三层能有多高呢, 又能看多远呢?其结果只能是欲穷千里目而不得。结合上楼意象所表达的悲的含义,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句诗实际上充满了深深的无奈和伤感。所以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韶光易逝, 人生苦短。

参考文献

[1]俞平伯.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石群.读出画面读出意境——登鹳雀楼词语教学例谈[J].小学语文教学, 2015 (3) .

[4][5]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6]孟轲.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3.

[7] (汉) 毛亨传, (汉) 郑玄笺, (唐) 孔颖达疏.毛诗正义[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8]王承略, 李笑岩.国学经典读本丛书·楚辞[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4.

[9]曹蔚文, 李至琳, 周双立.两汉文学作品选[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0.

[10]刘城.论登楼意象的发展与定性[J].中国韵文学刊, 2012 (10) .

[11]许春兰, 刘寿华.《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语文教学, 2014 (8) .

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 第4篇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黄鹤楼》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翻译 第5篇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登鹳雀楼 王之涣 拼音 第6篇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

huáng hé rù hǎi liú 。

yù qióng qiān lǐ mù ,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 第7篇

黄河东去一直奔向大海无法阻拦。

要想把视野拓展得更宽更远,

你就必须向更高楼层登攀。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陵。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谤毁,去官归乡里。家居,又为文安郡文安县尉,在任所去世。

登鹳雀楼 王之涣ppt 第8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唐诗登鹳雀楼王之涣 第9篇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诗鉴赏 第10篇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王之涣登鹳雀楼带拼音 第11篇

zuò zhě:wánɡ zhī huàn

作者:王之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huánɡ hé rù hǎi li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yù qiónɡ qiān lǐ mù,ɡènɡs hànɡ yì cénɡ lóu。

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 第12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百、白、摆、拜)仄声,日仄声,依(依、一、以、易)平声,山平声(平声韵里经常看到),尽(金、*、仅、尽)仄声。第二句,黄平声,河平声,入仄声,海仄声,流平声。三四两句用同样方法也可分辨出平仄来。于是这首绝句的平仄就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根据“1、3不论,2、4分明”的原则,第一句的第3个字的“平”可以为“仄”,这样一来,第4字“平”就成了“孤平”(前后都是仄,孤零零的)。这不容许,于是要“救”,办法是把第5字的仄改为平。成了

仄仄仄平平

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

跟律诗一样,韵要押在平声上。这首绝句押的是“十一尤”韵。“十一尤”韵的字数很多,是“宽韵”,常见的如留、流、游、忧、秋、舟、愁、休、头、酬等字都在这个韵里。

绝句在平仄和对仗上是律诗的一半。截取前二联,首句不对仗;截取中二联,全都对仗;截取后二联,尾联不对仗;截取首尾联,全都不对仗。换句话说,绝句的对仗什么都可以。

王之涣的这首绝句,我认为全都对仗。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常作为一句励志的话用得十分广泛。

习作五言绝句一首 秋日咏枫

屋下观枫叶,红胜二月花。

王之涣登鹳雀楼拼音版 第13篇

《登鹳雀楼》的.诗眼在一“穷”字上。“穷”,“穷尽”的意思。作者好像站在极高之处,俯瞰世界:平视,则见日没西山,一片残阳余晖;俯视,则见黄河回折入海,一曲奔腾乐章。

然若想望到一个更开阔、更高远的境界,就要再登高一步,展现一副男儿胸襟!末尾两句,也被人们作为一种追求崇高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自然。

上一篇:企业团委工作总结下一篇:c04工作环境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