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2024-07-26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精选14篇)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第1篇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一节内容在整个教材安排中比较重要,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际知识。教材中“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实验探究较为简单,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教材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的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感性认识。本节名词术语比较多,如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等,教学中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应让学生通过听、看、想、做等活动,来感知声音的特性,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性。因此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流等,以提高教学效率。

重点: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频率的关系、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振幅的关系。

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别、音色。

二、重难点突破

1.音调

突破建议:

音调的探究实验并不难做,器材也比较易得。实验时,按尺子的手要用力,使尺子比较紧地压在桌面上。另外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尺子露出桌面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的不同。中的这个实验比较易做,学生活动好开展。如果学校有发音齿轮,也可用发音齿轮做频率不同、音调不同的实验。

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也可只提出问题,至于用什么方法探究、规律如何,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声音波形的演示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同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个实验,最好是先让学生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频率不同的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不同频率的声音在波形上是怎么表现的。然后再将学生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中,让学生观看不同同学发出声音的波形,进而比较男女学生声音波形的不同。一般来说,女同学的音调比男同学的高,波形就会密一些。

由发声体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引出频率的概念。再由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引出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这样就可以联系本章首图中的大象应用次声波来进行交流的现象。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为20Hz~20000Hz,其中最敏感的频率2000Hz~3000Hz。老年人的听觉随着年龄而衰退,能听到的频率约为50Hz~12000Hz。

人的歌唱声的频率不同,大约男低音的频率为60Hz,女高音的频率为2500Hz,通常男子说话声的频率为95Hz~142Hz,而女子说话声的频率为272Hz~553Hz。

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资料很多,教师可引导学生交流。教学中也可以向学生补充有关的知识,例如海豚是如何利用超声波的,动物在地震前的一些异常反应与次声波的关系等。在学生交流表达时,应尽量引导他们使用“音调”“频率”等名词,以便逐步熟悉它们。

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频范围,人耳便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频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2.响度

突破建议:

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更大些,关键是应该让学生想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实验来证实他们的猜想。

如果学校没有较多的音叉做学生分组实验,课本中的实验也可改为演示实验:观察音叉响度不同时,乒乓球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这个实验的效果比较明显。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在音叉与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时,乒乓球振动的幅度明显不同。

通过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响度的大小还与人耳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因为声能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分散,所以响度逐渐减小。医用听诊器,就是利用塑料软管将声能集中起来,避免传播过程中声能分散而响度减小,从而让医生更好的听清身体内发出的声音,便于对身体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在生活中,为了使声音听起来更响或传得更远,常将声音通过话筒送到扩音器放大后播放,使声音的响度更大。

注意日常生活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唯一。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中所提到的高和低是有本质区别的,如两人争执时,一个人说:你高声嚷什么?这里的“高声”是指声音大、响亮,实质是说响度大;而我们说某演员唱的是花腔女高音,这里的“高音”指的就是音调高,说明这位演员的发声频率高。但是注意,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音调和响度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区别:定义方面,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即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音尖粗。声音尖的音调高,声音粗的音调低;决定因素方面,音调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波形方面,音调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响度相同的不同乐器发出声音波形的高低程度相同。

3.音色 突破建议:

音色是声音中比较重要的概念。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响度和音调概念那样容易感知。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使学生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声音还是有所区别的。音色的不同,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音质不同”。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声音音色的感性认识。前面提到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但从波形图中则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从波形图可以看出,音叉、钢琴和长笛的基频(振幅最大的振动的频率)相同,但是在基频的基础上还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动,这些小的振动和大的振动一同决定了声音的音色。教学中不必讲基频、复音等概念,只需让学生看到主要的振动频率相同,但小的附加振动不一样,所以音色不同即可。

各种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即使发出响度和音调都相同的声音,它们的音色也不同。打电话时,我们能听出对方是谁,是因为他(她)的声音与众不同,有特色,这靠的就是音色。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也是凭音色辨别。

关于乐器,学生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或者查阅资料就某种或某个乐器,谈谈其发声的原理。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第2篇

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始终扮演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根据小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为此我把本节课的教法归纳为四个字:激、导、放、探。

“倒数”的学习适于学生展开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从发现乘法算式的特点到从特点出发认识倒数的意义,再从倒数的意义到探究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技能。

1、课前谈话,渗透“互为”。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老师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老师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老师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

上课铃声响起,为感谢同学们已经把老师当作了朋友,花1分钟时间表演一个变汉字的小魔术,让学生理解感受“倒”的意思,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2、巧设比赛,激趣揭题。

首先设计一个“比一比”的环节,引出女生算的乘法算式更简单,乘积全部等于1,让学生仔细观察两个数的特点,尝试给这样的两个数起一个名字,在此基础上小结归纳出倒数的意义,板书揭题。然后抓住关键字“乘积是1”“互为”展开辨析纠错,最后质疑“为什么八分之九孤零零地站在哪里呀?”学生回答后再激趣:“你能帮它找到倒数吗?”从而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观察思考,探究发现。

这一环节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先让学生根据“乘积是1”这一倒数的意义来求一个数的倒数,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数据特征,细心体会两个数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关系,尝试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实践检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带分数的倒数怎么求?”“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后,小结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4、闯关练习,小结深化。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第3篇

“三角形的特性”是《三角形》单元的起始课, 在此之前, 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 能够从一些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 但对三角形的特征缺乏清晰的认识。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 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并能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其中画高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一、在静心“感悟”中揭示定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 除接受学习外,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适当放慢教学节奏,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铺设充实的探究内容, 静心等待, 让学生在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中, “感悟”三角形的特征, 抽象出概念。

【教学片段】教学三角形的定义

课始, 从学习工具三角板的形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分别沿两块三角板的边画出两个三角形) 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的图形都叫三角形?

生1:因为它有三个角, 所以叫三角形。 (师指一指三个角)

生2:因为它有三条边。 (师指一指三条边)

生2:三角形还有三个顶点。 (师再指一指三个顶点)

师:下面的图形也有三个角、三条边, 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1:因为这个图形的三个角碰在一起了。

生2:三角形的三条边应该是线段, 不是射线。

生3:三条线段应该是端点和端点碰在一起的。

生4:三角形应该是一个封闭图形, 而这三条线段没有围成封闭的图形。

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那么三条线段怎样才算是围起来呢?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三条线段围起来的过程?

师:请你先静静地想一想, 然后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待学生都画得差不多了, 教师拿两张画得并不规范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仪上)

师:你觉得画得怎么样?有什么建议?

(在全班同学的帮助下, 画得不规范的学生作第二次修改)

师:同学们, 你们在画三角形的时候, 第几条边最难画?画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画时要注意笔直、封闭、首尾相连)

师:同桌之间指一指三角形的角、边、顶点。

师:三角形咱们看也看过了, 画也画过了,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包括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 这些都是显性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 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 加之生活中的三角形也有很多应用, 学生对其基本特征并不陌生。笔者曾在三年级的学生中做过课前调查, 让学生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几乎全班都能正确判断, 并能说明判断的理由。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学生往往对三角形的定义很难表达清楚, 而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正是本节课的重点。

基于这一重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伊始, 笔者用学生最熟悉的三角板在黑板上沿边画三角形, 让学生感知从生活中的三角形到数学的三角形的过程, 这是初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概念进化。接着通过对“为什么这样的图形都叫三角形”的思考, 简明扼要地抓住关键问题, 凸显数学概念“名副其实”的价值内涵。接下来对两个图形进行辨析, 让学生明白“封闭”和“开口”的区别, 使学生经历一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想不想亲自感受一下三条线段围起来的过程?”“在画三角形的时候, 第几条边最难画?”更是让学生感受“围成”的真正意义——首尾相连。三角形特征的本质至此已经基本体现。虽然在接下来的定义概括“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的图形才叫三角形”中, 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在说“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笔者以为这已经无伤大雅了, 因为学生对“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怎样围起来的”已经深深地烙在心里。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概念作辩证的分析, 借助多种思维活动体验概念数学化的过程, 才能更好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的特征, 才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 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 不妨静下心来, 给学生架一座桥梁, 建一个平台, 等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知以后, 揭示概念也就水到渠成。

二、在直观“操作”中彰显数学本质

数学学习需要操作, 在直观操作和形象感知的背后应该有一种更高水平的“理性”存在, 这种理性, 就是数学的本质。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操作, 从数学的角度去进行理性思考, 并抽象出数学结论, 彰显数学本质。

【教学片段】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

师: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仅仅是为了美观吗?还有其他原因吗? (许多学生都认为三角形比较牢固, 比较稳定)

师:真的吗?我们来做实验验证一下好吗?

师:每位同学都有一个信封, 里面装有小棒, 请你用小棒围成三角形或四边形, 然后同桌轮流用手拉一拉四边形框架和三角形框架,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汇报一下, 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拉不动)

师:三角形为什么会拉不动呢?请围三角形的同学把三角形框架举起来 (教师随机拿了10个三角形框架, 摆在投影仪上) 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 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确定以后, 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所以在拉的时候, 三角形才不会变形, 这种不变的性质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我们再看用同样的2蓝2黄四根小棒围成的图形, 有的是平行四边形, 有的是一般的四边形。虽然四边形的四条边长短固定, 但形状不能固定, 容易变形。

师:怎样使容易变形的四边形固定住?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 如何突出这个重点, 笔者认为, 应该还原到三角形的本质特性, 从直观操作中追寻数学本质。三角形很牢固, 拉不动, 这是大部分学生的认知, 但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简单的“拉得动, 拉不动”的问题, 其实质应该是“三角形各边长度确定, 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即三角形的“唯一性”。如果只是让学生了解三角形“拉不动, 很牢固”, 利用学具围四边形和三角形框架, 通过拉两个框架后就可以轻易证实这一点, 但这样的操作结果对学生会有多少提升呢?笔者认为, 应该让学生深入地去思考“为什么三角形会拉不动呢?”通过众多三角形的比较, 去发现三角形框架拉不动的真正原因, 从而突破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三、在自主“辨析”中矫正画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正确是一种模仿, 而错误却是一种经历。它能折射出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也能发现教师预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辨错的过程中更是展现了学生的思维历程, 对错误根源的探究使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教学片段】教学三角形的高及一条高的画法

(课件出示)

师:李爷爷家与公路之间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坪, 村里准备在李爷爷家到公路间的三角形草坪上修一条小路, 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修法, 最短的是哪一条?指一指。为什么这条是最短的?

师:同学们, 像这样,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 这条对边就是这条高所对应的底。

师:你觉得在这句话中哪些词比较重要?

师:你能在三角形内画高么?请以BC边为底, 试着在你刚画好的三角形ABC内画一条高, 并标出对应的底。

(师投影学生的作品, 全班集体交流) 出示作品1:

师: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1:这个高画错了, 他画的高没有跟底互相垂直。

师:你怎么证明他画的高没有和底垂直?

生1: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下好了。

(其他学生也开始迫不及待地用各自的方法验证。) 出示作品2:

生2:这张图的高也不对, 没有经过A点。

生3:如果是以BC边为底, 它的高一定要经过A点。

出示作品3: (教师故意把学生画的三角形转了个方向。)

生4:这次画对了。

师追问:这样的方向也是高吗?

生4:对的, 因为它和BC垂直了, 还是经过A点的。

师:同学们, 通过刚才的交流, 关于画三角形的高, 你有什么想说的?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三角形内画出一条底边上的高。在此之前, 学生已经有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这些基础, 但是三角形的高跟平行四边形、梯形中的高又有不一样的地方, 平行四边形、梯形中同一条底上的高有无数条, 但三角形因为底边相对的顶点只有一个, 只能画一条, 所以画三角形的高比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更有难度。在学生轻易解决了“李爷爷家的问题”后直接出示高的定义, 这时候学生对高的理解其实是一知半解的。接着马上让学生试着在刚画好的三角形ABC内画出以BC为底的高, 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正确画出来的, 但也不排除像作品1和作品2的错误画法, 以及只是模仿画水平底边上的高。放开让学生自己去辨析, 在辨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再自主感知三角形的高必须符合两个要求:既要与底边互相垂直, 又要经过相对的顶点。这既是对高的定义的再次理解, 同时又提高了定义的可操作性, 因为高的定义是从一个顶点到对边所画的垂直线段, 而在画高时往往画已知底边上的高, 也就是从一条底边到对面顶点的垂直线段, 这种微小的方向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操作。笔者就利用生生互评这样的形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辨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总之,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并没有不变的模式, 但不管怎么变, 数学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知之”, 更是要让学生“思之”, 只有紧紧围绕这一点,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就一定能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浅析初中地理重难点的突破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地理 重难点 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在教学中能突出重点、突破的解决好重点,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评价条件。教材的重难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大量相互关系的知识中它是主要矛盾,处于主导地位,起着主要的支配作用。如何把握重点、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体,教师只有把握重点、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学习地理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如何能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呢?

(1)分析研究教材,认真备课,确定重难点

确定教材重点,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人教版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其设计和编写依据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学生难于掌握内容多集中在自然地理方面,比如:地图、地球运动、气候成因与气候类型等。在处理较难理解的相关内容时,教材内容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阅读材料、活动题等相配套的方式,深入浅出,阐述要表达对象的地理含义,并不刻意追求地理含义的完整性。这就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也留给了教师课前准备和灵活多样安排课堂的空间。

所以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教师掌握教材具有关键性的知识内容,“不打无准备的仗”。而且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如果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在教学重难点知识前,一定要要做好充分准备。

(2)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几种方式方法。

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破重难点

新课程改革与教学倡导的“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去发现,猎取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探究的教学理念下,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维持学生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探究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②立足教材,利用好书本资源

人教版新教材中,减少了抽象的地理理论和地理概念,减少了繁多复杂难懂的知识点。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材内容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阅读材料、活动题等相配套的方式,深入浅出,阐述要表达对象的地理含义,这就留给了教师课前准备和灵活多样安排课堂的空间。所以利用好这些图表、阅读材料、活动题, 能更好的突破内容的重难点。

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

在地理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知识,多媒体更能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象的广远性、复杂性、综合性,学生难以进行广泛的观察和深入的体验。而现代地理教学媒体不受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的限制,可以无限延伸人的各种感官、思维,通过图像、音响、色彩、动画将地理教学涉及的地理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分布、联系等直接展现于课堂,使学生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具体的感知和认知地理事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使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循序渐进,很好的体现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大可以综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灵活有趣。

④完善体现地理课堂特点巧妙突破重难点。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中学地理学科兼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特点。

希望优秀的地理课堂符合“三性”—科学性、艺术性和人本性。

⑤精选针对性练习教学巩固重难点

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为学生是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在新课上设计的练习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围绕知识重点多层次一套一套地让学生练习。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突破重难点知识也会容易些。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更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整个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真正体现了“教”与“学”的有用性、参与性,体验性,让课堂回归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教师每备一节课,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分数的初步认识---重难点突破 第5篇

一、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

2.引导学生借助实物模型、面积模型和数线模型,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突破建议:

(一)在“对折”活动中理解“平均分”,认识几分之一

1.在折纸中感知平均分。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分得同样多即为平均分,这也是认识分数的前提。在教学中,通过用不同形状的纸片进行对折,能更好地观察平均分的结果。体会平均分几份,分母就是几。

2.在辨析中体验分数本质。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几分之一,在练习中设计这样的环节,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说说哪个图能用表示,其它的为什么不能?第一个图不是平均分;第二个图平均分的分数不是4份而是3份;第三幅图表示的不是1份而是2份;第四幅图表示平均分4份取这张纸的1份,所以可以用

表示。

(二)在“交流”活动中理解“取的份数”,认识几分之几

1.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建立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联系。学生已有了探究几分之一的过程,对于几分之几的认识完全能独立探究,着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探究方法,说说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异同,在说的过程中明白: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根据分数说说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2.适当拓展,深化对几分之几的理解。在例5教学中,学生理解了将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可以找到哪些分数后,教师可适时提问“如果把这条彩带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多少?2份呢?7份呢?”让学生在交流中外显思维过程。

(三)在“对比”活动中提炼“方法”,比较分数大小

1.在“比大小、比长短”中总结分子是1的分数的比较方法。对分子是1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教材采用的是实物模型和面积模型直接让学生观察,在巩固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前提下,汇报发现: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明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小。在练习中安排了数线模型,即线段图,比面积模型更抽象些,将它们上下排列再比长短,更便于观察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比多少”中体会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对于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在利用涂色表示分数的前提下,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涂了几份,同时联系分数的含义进行比较。例如:,是几个,是几个,2个比3个大还是小,得出比较结果。对于的认识要联系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其实表示一个整体即为“1”,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顺势引导,那 呢?

(四)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掌握简单的分数计算方法

1.利用直观演示,结合分数含义,说明同分母分数加法算理和算法。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的现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利用图形纸涂一涂、剪一剪,再根据分数的含义进一步理解算理。

2.利用动态演示,结合分数含义,理解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通过动作直观演示分数减法的过程,根据加法经验让学生说说算理,重点说说“1减几分之几”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利用“数形结合”感悟“一个整体”,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第6篇

栗向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例,通过4个典型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材结合图片,说明化学变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有助于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现象并非判断化学变化的充分依据,化学变化是以产生新物质为根本依据。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本课题中先介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紧接着介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认识物质的变化离不开认识物质的性质。教材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呈现该部分内容,一是举例说明常见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是通过分析典型物质的变化过程来说明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三是通过【实验1-2】及其后的讨论,说明在通常状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颜色、气味和状态等物理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通过其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加以鉴别。另外,教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典型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重点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本节课的难点也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二、重难点突破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 1.突破建议

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物质变化的具体实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例如,学生知道水能结冰,能变为水蒸气,等等。这些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还没有原子、分子的概念,此时的教学还不能强求学生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对于物质变化更科学的认识有待通过后续学习来完成。

新课程改革主要依靠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层层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物质变化的特点,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某些实验的结论进行比较,总结规律。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小实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当学生探讨的兴趣逐渐浓厚时,让学生继续自主探究下一个实验,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进行归纳、小结。

2.突破样例 【实验感知】(1)将纸揉成一团(2)将纸撕碎(3)将纸点燃

【提问】上述变化有什么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通过实验创设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演示】实验1-1,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纸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展示】课本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通过讨论和分析,指出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直接判断的依据,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标准是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提问】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将纸揉成一团(2)将纸撕碎(3)将纸点燃

通过习题,及时反馈和强化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标准的理解。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什么?

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实验:观察燃烧着的蜡烛。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感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虽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也有—定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1.突破建议

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物质性质的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具体的例子进行教学。通过对一些知识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2.突破样例

【引入】物质会发生各种变化,是由于它们具有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请同学们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提问】哪些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性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指导阅读】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了解一些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

【组织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加深了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方法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第7篇

本单元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按照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复名数等知识系统进行编排。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的意义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是理解小数四则计算法则、进行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又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正确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以及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学生往往在判别是用进率去乘还是除以进率,小数点是向右移还是向左移的问题上出现错误,因此教学中要加强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名数的互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的综合训练。

突破建议:

1.加强对比,注意知识的迁移

小数是从整数扩充来的,所以整数知识对小数知识学习会有两种迁移作用。一种是正迁移,如整数的记数位值原则、十进关系等对小数学习有促进作用;二是负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数位名称及读法、写法都会受整数知识思维定势的干扰,因此教学中要加强对比,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整数知识来学习小数。如,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按各数位上的数字顺次读出来即可。在练习方面除了书上的练习题外,还可补充类似题目,从各个角度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如:(1)举出0与1之间的一些小数;(2)5.525中的三个5各表示什么„„

2.强调直观,注意层次 教学小数的意义应充分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并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第一层次:让学生亲手量一量桌子、课本、作业本,使他们体验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景,激发其学习小数知识的内在动机,并带着“怎样用小数表示”的问题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第二层次:应用米尺通过实际度量,以“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进而抽象为用小数表示结果,并配合有计划的板书。

如:1分米是1米的1厘米是1米的1毫米是1米的,写作:0.1米;3分米写作:0.3米。,写作:0.01米;8厘米写作:0.08米。,写作:0.001米;9毫米写作:0.009米。

说明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几份就分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第三层次: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观察、思考、分析、归纳,从中认识小数的产生以及小数的意义,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3.学用结合,加深理解

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而又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根据计数或实际应用的需要,常常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零,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例如一支签字笔2.50元,就等于2.5元,表示2元5角;笔袋每个8.00元,就等于8元,说明以“元”作单位的小数,末尾有零和没有零,表示的是同样的钱数,从贴近学生生活选取的具体事例中加深了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说明了小数点的重要作用。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的,即数字所在位置不同,代表数值的大小也不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都是十进关系。小数点位置移动时,各数字所占的数位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小数的大小也要发生相应变化。这里,要注意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如何添零或者去零的问题。如把4.05缩小到原来的4.归类比较,寻求规律

如何通过阅读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第8篇

一、课前阅读找准预习点

预习好比打仗前的火力侦察, 既可以扫清一些障碍, 取得进攻的出发基地, 又可以对“敌我”双方做到“知己知彼”, 争取主动, 提前消灭“拦路虎”,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讲课前, 可布置一些深浅恰当的预习要求, 让学生课前根据要求, 通过阅读动脑、动口, 初步领会课文内容, 找出疑难问题, 上课时再听老师讲解, 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学习也积极主动。

二、抓住兴趣, 把握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几个特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 再提出要学习的目标,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同时, 阅读教学也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 (1) 选择性特点。要放弃从头至尾、读一段讲一段的作法, 可根据不同的课本和教学实际, 做出灵活多样的选择, 每次阅读都能使学生感到新颖、出奇、有趣。 (2) 集中性特点。不能用传统的面面俱到法, 而应具有较强的集中性, 可以由一点出发, 联系扩展, 达到突破重点和难点的目的。 (3) 多密性特点。要把已有的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融合, 把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优化组合, 从而使课内教学的结构更为合理。 (4) 实效性特点。阅读时训练的目的要明确集中, 训练的重点和线索要清晰。

三、掌握课内阅读教学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就得在教学中注意点的选择, 只有准确地选好突破点, 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1. 以题眼为突破点。

题眼多是中心词或重点词, 透过题眼, 可窥见全文内容。如《闪光的金子》, “金子”是题眼, 抓拄“课文中金子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说他是金子”的问题, 就能一通百通。

2. 以文章开头的关键词为突破点。

有些文章开门见山, 开头就有提携全文的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 开头“那里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是个可爱的地方”, 只要抓住了“有什么物产, 有什么风景”就迎刃而解。

3. 以文章结尾时的关键句为突破点。

文章点睛之笔不在开头, 而往往在结尾, 抓拄了结尾的点睛之笔, 就能通解全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结尾是“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只要通过阅读, 让学生掌握文中具体写了哪些“鲁迅怎样为别人着想而不为自己着想”的内容, 文章就能一脉贯通。

4. 以文章的中心句为突破点。

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时, 先让学生读懂课文, 思考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的, 找出课文中的重点段和段的中心句。找的方法有:中心句写在开头的, 揭示本段中心内容;写在中间的, 一般可以把这段话分为两个层次;写在末尾的, 概括中心意思。如《十年前的回忆》中有:“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只要阅读时让学生弄明白“从哪里可以看出, 李大钊同志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全文也就融会贯通了。

5. 以文章的关键词、重点段为突破点。

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段, 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 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 教师要加以点拨和剖析, 使抽象的词语、句子变成鲜活的语言形象。如教学《军神》一文,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句话中“军神”一词不仅是这句话的中心词, 还是全文的贯通点。抓住这个关键词, 启发学生站在沃克医生的角度发出同样的疑问, 并从“不用麻醉药”、“抓破床单”、和“数刀数”三件事中, 领会刘伯承被称为“军神”是因为他眼睛受伤了还如此镇定, 感受到刘伯承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镇定、坚强的伟大人格。学生对关键词句有了正确理解, 这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6. 以课本中的插图作为突破点。

课文插图表现的是文中最精彩的内容, 阅读课文时引导学生从插图切入, 先进行形象思维, 然后过渡到抽象的语言文字, 这样的教学别具一格, 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如《月光曲》可这样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一副插图美好感人, 谁能说出其内容?谁能想象出贝多芬弹奏第一曲时的画面?通过插图的“再弹”引导出第一次弹奏的想象, 就抓住了重点。

7. 以文章的本质作为突破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分析,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学会追根问底, 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这样深入分析思考问题, 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又挖掘了课文的内在涵义。

综上所述, 教师只要多管齐下, 教会学生方法, 使学生掌握规律, 何愁不能提高课堂效率, 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培训, 使其掌握正确的方法, 突破课文重难点,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阅读,课文重难点

参考文献

“基因的表达”中重难点的突破 第9篇

【关键词】基因的表达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95-01

“基因的表达”是人教版必修2中的内容,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如何起作用的,即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由于此部分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比较多,因此学生常常会陷入“学习时都懂,学完了都不懂”的困惑之中。为了能使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容易遗忘,本人尝试多手段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模拟活动

1.1活动准备:

(1)学生甲、学生乙、其余全部学生;

(2)准备一条绳子模拟DNA,上面标注a、b、c、d、e五个基因,每个基因后面隐藏一个纸条(上面有相应的碱基序列);

(3)准备八十一张卡片,其中二十张空白卡片,备用;其余的六十一张卡片,上面标注不同的反密码子,随机分发给其余的学生;

(4)准备两张并排的椅子,模拟核糖体上的两个位点;

(5)讲台用多张凳子围起来,凳子之间留有一人通过的间隙,模拟细胞核上的核孔;

(6)多只气球,每只气球下有两根绳子,气球上标注各种氨基酸。

1.2活动步骤:

1.2.1 模拟转录过程。

学生甲站在讲台内,手拿一条绳子,学生乙携带空白卡片进入,甲随机抽取某基因后面的纸条,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碱基序列,学生乙按照基因上的模板链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RNA上的碱基序列,然后从起始密码子开始抄写在空白卡片纸上(每张卡片纸的正面写3个碱基,反面编号),然后携带卡片离开讲台。

1.2.2 模拟翻译过程

(1)学生乙穿过凳子之间的间隙,站在两张椅子的后面,右手持第一张卡片置于第一张椅子上方,左手持第二张卡片置于第二张椅子上方,并显示上面的碱基。

(2)下面的学生开始读学生乙所展示卡片上的碱基序列,并有相应的学生一手持卡片,一手持相应气球来到前面,学生乙核对后让其坐在第一把椅子上,然后由第二个学生也一手持卡片,一手持相应的气球来到前面,同样经学生乙核对后坐在第二把椅子上,两个学生合作将两只气球上的一根绳子连接起来,然后第一个学生离开第一把椅子回到座位,学生乙隐藏第一张卡片,右手持第二张卡片,左手持第三张卡片,显示碱基,同时第二个学生移坐在第一把椅子上,下面的学生继续读码重复上面的过程。

(3)当下面的学生读到终止密码子时,没有学生上去,坐在椅子上的学生离开,绑在一起的气球也离开椅子。

1.3讨论:

1.学生乙表示什么?模拟的转录过程中哪些内容没有体现出来?

2.模拟的翻译过程中有哪些细节没有体现出来?

3.模拟过程中会出现抢位置的现象吗?不同的人所拿的气球会相同吗?

4.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做密码的简并。你认为密码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5.如果不考虑不编码的序列,DNA中的碱基、mRNA中的碱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会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学生先通过模拟活动亲身体验了基因表达的过程,再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加深了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加以区分。由于整个模拟过程学生亲自参与,因此遗忘的概率也比较低。但是此模拟活动要想获得成功,必需在这之前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结合书上的图形进行充分的预习,也可以先上一节课,了解整个过程后再实施模拟活动。

2.联想记忆教学

学生先根据基因的表达画出一条主线:DNA RNA蛋白质,然后回忆这些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物质和结构,学生会想到“DNA ,信使RNA, 转运RNA, 核糖体RNA,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核糖体, RNA聚合酶”等,并将这些按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进行归类,再以“结合—配对—延伸—释放”这八个字对具体的过程进行展开。例如转录是RNA聚合酶首先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并与之结合,启动转录,然后是核糖核苷酸随机地与模板链上的碱基碰撞,当碱基互补时配对形成氢键,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上,合成的mRNA从模板链上释放出来,DNA双链恢复。通过主线和一些关键词,学生尝试将上面的物质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对过程的记忆。

3.识图填图画图

教材中关于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插图达到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效果,还应配合教材中的文字描述作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到基因的表达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不完整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补充,或者让学生直接绘出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图。在绘图中,应注意教师的示范性环节,培养学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相对准确的绘图习惯。例如:先画核膜,以示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在不同场所进行,再画DNA的双螺旋结构,其中部分双链打开,再画出一条单链表示mRNA,在mRNA和DNA模板链上写上配对的碱基,在以氢键连接的部位画一个大圆圈,以示RNA聚合酶,这样就能表示出转录的过程了。学生在画图的时候,眼、耳、手、脑并用,多种感觉器官的刺激,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4.多媒体结合比喻教学

多媒体应用在生物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本节内容教学中,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基本概念并进行比较,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了理论性的知识,为后面过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后再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模拟,展示了转录和翻译的具体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又能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突破。在多媒体展示动态过程的同时,教师加上适当的比喻,如翻译的过程可比喻成大人送小孩去电影院看电影,每个大人一手拉着小孩,一手拿着电影票,将小孩安排到对应的座位上离开,最后电影院里就是一群对号入座的小孩。学生结合多媒体动画模拟和比喻,更能加深对基因表达过程的记忆和理解。

如何突破口语交际教学的重难点 第10篇

一、研读课标,真正理解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和特点

口语交际是一种技能,就是为了交流思想和看法,人们才需要说话和倾听,否则,说与听就没有意义。口语交际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为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的,因此它的教学就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有很强的生活性。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交际,以便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既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又能够表达得体,达到与人交往的目的。

既然我们在生活中是为了彼此交流才进行口语交际,那么在课堂这个特殊环境里让学生“模拟操作”而进行的口语交际,就具有了自身的一些特殊性。

(一)它是双方的,既有说,也有听;

(二)它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说你听;

(三)它是“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的“练”,是为了“战”,因此它离不开生活;

(四)它是口语化的,是使用纯粹的口头语言进行交往。

二、研究学生心理,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从我所观察到的学生表现来看,口语交际的能力是不太令人满意的。在很多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都是在静听,即使发言积极的时候,在表达方面也出现诸多障碍,而且很多学生没有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我觉得老师们一味埋怨学生能力差,这是不太公平的。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愿意倾听、愿意互动。

(一)加强情境营造

这种情境类似于生活,相当于把生活搬进课堂,当学生真正进入情境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有表达的欲望。因为在生活中,学生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我曾经担心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明显属于虚构的情境将会难以打动学生的心,但是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却发现,尽管高年级学生比较成熟,但只要老师设置的情境也随之调整变化,学生仍然会入情入境。

另外,营造情境的手段固然很重要,课件、图片、实物等等都可以尽快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但是,我认为老师的语言感染力最重要,包括老师的肢体语言、表情神态,无一不对情境起到催生效果。

(二)加强阅读、观察

阅读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语言,观察也是一种积累,它积累的是生活。厚积薄发既指书面表达与阅读的关系,当然同样也适用于口头表达。因此,阅读与观察都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考的深度就决定着表达是否有内涵。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表达质量。

(三)加强任务驱动

老师们自己或许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每次参与讨论活动,总是只顾思考自己的发言,一般难以关注别人的发言内容。但是一旦有选拔甄别等任务时,情况就大为改观。尤其是现场就必须决出胜负高低的时候,我们往往很关注别人的表现,因为进行选拔甄别都需要多方的信息,单向交流不足以得出我们需要的结论。

其实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如果只是要求其表达自己的想法,乐说善说即可,那学生就会进行单向交流,因为学生觉得没有注意别人的必要,他们当然也就不会倾听,更不会沟通。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现场要完成某项任务,而讨论沟通是完成任务的必由之路,现场就要拿出结果、说出理由,学生被任务“逼迫”,一般就会饶有兴趣的参与到交流中去,甚至会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执,有讨论、有互动、有争执、有批驳,这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与传统教材中说话课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重难点突破 第11篇

一、课标要求:

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宗法制的特点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重难点突破

(以多媒体展现“西周分封示意图”,以及西周分封示意表)从大屏幕上打出的西周分封诸侯分类示意表中可以看出,有三种人被周王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即同姓王室贵族、立功的异姓贵族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请同学们阅读书本,思考: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封诸侯对周王朝的统治起了什么作用呢?是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还是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呢?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材料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指出,西周的分封主要有两次。其次,关于分封制的影响,学生解答后老师进行归纳,要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 在学习“西周的分封制”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注意这样一个细节问题没有,对同姓诸侯又是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分封的?(血缘关系的亲疏),并且在涉及到类似权力的分配,财产的继承的时候又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西周的宗法制。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学生阅读书本,知道西周宗法制的目的,实质。教师以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这是本课的难点部分,教师花时间对示意图进行解读,让同学理解宗法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教师同时指出宗法制的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讲述,请大家再结合上图,宗法制的特点是不是就显而易见了呢?(见学案)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第12篇

巧思妙构 突破难点-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一般表现于超出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难点,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造成教学上难以弥补的`损失.要突破教学难点,应该先了解难点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化难为易.

作 者:宋明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中小学教学研究英文刊名:TEACHING RESEARCH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声音的特性》重难点突破 第13篇

一、以读代讲突破重难点

古语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 读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时就是“以读代讲”突破重难点的。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但是我们课本中收录他的诗作仅此一首:

登岳阳楼 (其一)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这首诗没有出色的景物描写, 没有淋漓的情感抒发, 作者借“帘旌”“夕阳”“沧波”“白头”“风霜”“老木”这样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满腔愁绪, 我们就让学生读, 学生很快就抓住了诗人的这些情感的触发点, 理解了诗人的满腹愁情。还用讲吗?不用, 读很好地突破了这个教学的重难点。

怎么读?我们老师们有一套读法:对于长课文, 我们练习默读,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对于短小精悍的文章, 我们练习朗读, 比如《蝉》;对于美文, 我们要美读, 比如《答谢中书书》;对于感情真挚的文章, 我们要品读, 比如《背影》……在朗读时, 我们的方式也不一样, 铿锵有力的我们让男生读, 柔美妩媚的我们让女生读, 比如《观舞记》中描写卡拉马姐妹舞蹈的句子, 《三峡》中写夏水和春冬之水的句子。

总之, 我们遵循“练读—试读—品读—演读”、“读通—读顺—读懂—读美”、“整体读—分段读—整体读”的程序进行读文训练, 以读代讲, 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适时介绍背景突破重难点

还是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一诗, 对于作者情感的理解是我们这首诗的重难点。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著名诗人, 但是收录到中学课本的只有这一首诗作, 于是我们在理解“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时, 适时加入了对作者以及他的经历的简单介绍, 学生们一下子就理解了尾联作者的愁绪。再比如学习《湖心亭看雪》这课, 我们抓住“崇祯”和“金陵”两个词语,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清代人要用明代的称呼, 适时加入对背景的介绍, 学生们就理解了文中的“独”字, 也感受到了清朗的描写背后隐含的作者的淡淡的愁绪。

三、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我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时就抓住了课文题目“爸爸的花儿落了”和课文结尾“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两句话来设计课堂教学, 让学生就“爸爸与花的关系”和“为什么我不再是小孩子”展开阅读与讨论, 学生们突破了一语双关和插叙这两个重难点, 同时也让学生们理解了成长这个话题。再比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 我抓住了课文结尾“英雄的行为”这个关键词去引导学生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设计“填写环境描写”这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很好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四、精彩的讲解能突破重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 主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协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方面发挥作用。教师只在“导课、重点、难点、总结”处精心设计精彩讲解, 旨在激起兴趣、启发思维、引导方法、总结结论、赏识鼓励。因此, 要讲得少, 讲得精, 讲得法。比如在教学《荷叶母亲》一课时, 我们为了让学生理解“借物喻人”这个难点, 老师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小诗:

难忘那片勇敢慈怜的荷叶,

风雨中只为护卫那幼小的红莲。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风雨中的隐蔽。

这个精彩的小诗突破了“借物喻人”这个难点。

五、扎实的训练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我们沙城四中的每节语文课都要做到“读、说、导、练”四结合, 我们在训练时遵循一下两个原则:一要有“点”, 即要依据每篇课文的实际情况, 选准几个点进行训练;二要有“面”, 即要有“全面训练”的思想, 课与课、篇与篇相互补充。比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我们选择的训练点是“多角度选材与详略安排”和“欲扬先抑”的手法学习, 课上我们设计了“学生选择材料”, “思考如何安排详略、如何安排材料先后顺序”这个训练, 训练了学生“多角度选材与详略安排”这个重点, 也训练了“欲扬先抑”这个手法的应用, 效果非常好。课后我们又安排了一次写人的作文训练, 扎实有效的训练突破了写作教学的重难点。我们根据具体课文特点、资源、学生的基础等情况, 每课坚持进行一些“双基”“多能”的训练,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真正的提高。

六、清晰的教学模式为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有效保障

沙城四中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教路”是“定—读—说—导—练”, 对于文言文和诗歌教学我们八年级又摸索出“一读—二品—三悟—四诵”的教学套路, 便于把握, 便于记忆, 便于操作, 为我们在研究重难点的突破的路子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苏教版;重难点

中国分类号:G623.5

引言

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学得更全面,所以我们会在上课时“面面俱到”,无微不至,但是效果往往是差强人意,在考试时我们会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多。其实,小学数学教学中,每册书、每个单元、每个课时都会存在着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下面,我们从数学学科特点入手,对重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一一解析。

一、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不同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注重积累,但是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它环环紧扣,每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都有可能会影响下面的学习,每一个知识漏洞,都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漏洞,最后可能会导致漏洞无法填补。所以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尤其是在重难点的讲授上,一定要夯实,打牢,不然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后面学习的困难。但是重难点却是知识中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所以还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重点突破。

二、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

如何突破重难点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具体探究。

1、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

要想突破重难点,就要先弄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一般来说,大纲上面强调的便是重点,考试中经常考到的就是重点,这需要我们教师多用心总结、发现、记录,之后具体讲解、强调。哪些是难点呢?学生学过之后,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掌握的概念和知识点就是难点,在讲授时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有疑问,则停下来细讲,即使学生没有表现出疑问,对于一些看上去就比较难的内容教师也要多问几个“听懂了吗?”“明白了吗”。此外,教师在以前学生的易错题中也可以知道哪些难以掌握,在这些知识点的讲授时要着重注意。

2、利用知识迁移突破重难点

我们前面已经分析,小学数学学科逻辑性、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新知识对旧知识作出了巩固,旧知识对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因此新知识和旧知识互为迁移,这些新旧知识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了数学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如果利用知识迁移来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让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而学会新知识,并打牢旧知识的基础,会更加轻松的突破重难点。

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就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对于梯形这样的图形,如何让学生理解,并熟练地计算面积呢?这就需要运用知识迁移来破解。因为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和梯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一个“几何求积”的数学问题。于是我让学生将梯形分割或拼接为熟悉的图形。学生将梯形分割、拼接为了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然后我引导学生分别求出这些的面积,进行相加得出梯形的面积,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知识。

3、联系实际生活突破重难点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很多抽象、难懂的内容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来解决,对于一些重点,如果联系实际生活,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重难点知识得到较持久的保持,学生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起来更牢固。

比如,平面几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其中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认识》中三角形的稳定性更是重中之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稳定性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呢?我就联系实际生活,开了一课操作活动课,要求学生用一根小棒固定吸管做三角形或者长方形,看谁绑好的最稳固。通过操作、比较,孩子们发现绑出的长方形容易变形,而三角形是牢固不变的,从而加深了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和掌握。

4、增强课后练习突破重难点

要想突破重难点,仅仅靠教师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课下增强练习,针对重点和难点的知识多做练习,从练习中学得知识,巩固认识,多做几遍题,每做一遍都会加深一遍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也就会轻车熟路。当然,学生自己很难有自制力去做练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强制性的布置一些包含所学内容重难点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这样学生才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所布置的作业去做练习,从而突破重难点。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方程》时,很多学生都难以掌握ax±bx=c这类方程的解法,一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就做错,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于是我就找来了几道应用题,让孩子们进行对比练习,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按时的完成。开始做题时,学生总是抓耳挠腮,错误百出,但是做过几道之后逐渐摸清了规律,后面的题目也就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了。经过这几道应用题,我感觉到学生对于方程这一难点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于是再完成該单元的授课后,学生对于方程这一难点越来越熟练。后面的很多难点,我都是采用增强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一点点攻克难关,取得胜利。

三、结语

以上,我们从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利用知识迁移突破重难点、联系实际生活突破重难点、增强课后练习突破重难点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仅是一己之见,更多的突破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懈努力、探索,不断发现,寻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重点和难点,进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卢其宝,李少群.新课标背景下教学重、难点选择与突破的“点”、“线”、“面”[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4期

[2]金海滨.目标引领下教学重、难点的“多通道”思维方式[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4期

[3]张子恒,贾利军,王丹.教学重点及难点的解决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04期

上一篇:中学下学期体育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大专会计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