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09-03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8篇)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篇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1.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体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当时以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以体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更新为基础的体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些学者着手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到90年代涌现出大量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模式研究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对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结构和原理等进行理论研究,二是根据已提出的教学模式和假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性的运用,即论证其可行性和效果的实验性研究层面。有与体育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的中合体,它涉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程序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等要素,他可以解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上带来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概念: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体育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法体系。

1.1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模式

乔伊斯和韦尔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教学模式伦》

因特、埃斯特斯、施瓦布等则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地程序。”《教学:一种模式观》 李兼德的定义是:“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教学论》

吴志超、刘绍增、曲宗湖的定义为“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而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它是人们可遵循的标准样式,标准结构”(方建新)。“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毛振明)。

“所谓体育教学模式,是蕴涵特定体育教学思想,针对特定体育教学目标,在特定教学环境下实现其特定功能的有效教学活动结构和框架。是以简化形式表达的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教学组织策略,是联系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纽带”(李杰凯)。“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体育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体育教学活动的范型,他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樊林虎)。1.2体育教学模式特点(1)独特性

任何体育教学模式都表达特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要求特定的教学环境条件,适用于特定的教学对象和范围,因此,选择和移植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教学模式的特定性能,不能盲目地照搬。(2)可操作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抽象体育教学理论向教学时间转换的中介,因此它不是空洞的思辨,而是冲向理论的具体化,教学过程内在本质的表面化。(3)开放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的。他必须随时接受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是由于体育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理论,技能发展的不同阶段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4)优效性

体育教学模式是从众多体育教学活动中提炼出来的,提出模式的过程就是教学的优选过程。模式提出的较多,要经过大量的实验教学证明,优中选优,选出一套合理的体育教育模式来推广、实行。(5)多样性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有其特定的使用目标、条件和范围。

(6)整体性

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的简单组合,而体现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的结构。(7)稳定性

体育教学模式的确立,实际上标志着新型的体育教学过程结构的确立,既然是结构就必然有相当的稳定性。(8)简明性

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操作体系是以精炼的语言、象征的图像、明确的符号来概括和表达体育教学过程的。

二、体育教学模式分类

1.增进体质健康的体育锻炼教学模式

体育锻炼教学模式是根据学校体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目的任务来划分的。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通过体育教学增进学生的体质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受人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的制约,体育教学在不同的年龄段应采用不同的模式。一般分为:(1)兴趣培养教学模式【小学、初中低年级】

(2)动作发张教学模式【初中高年级、高中(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3)体育观念教学模式【大学】

2.一般体育技能传授的技能教学模式

体育技能教学模式是从运动学习的角度出发,根据体育技能形成规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划分。一般分为:(1)初步学习阶段教学模式

(2)改进提高阶段教学模式【传统、程序、发现、合作】

(3)熟练运用阶段教学模式 3.专门运动技能提高的运动教学模式

运动教学模式是根据体育运动项目区累的学习特点来划分的。一般分为:(1)体能性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跑、跳、投掷等】

(2)表现性运动技能教学模式【体操、武术等技巧类】

(3)是影响运动技的能教学模式【球类、游泳】

三、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1.国内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家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渐形成了被大家认可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形式,下面介绍我国现阶段几种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1.1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模式

系统学习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系统讲授、学生系统练习——复现知识技能的一中教学活动体系。常被称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或“传授运动技能教学模式”。该模式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重视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其教学程序: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纠正错误———〉完整练习1.2程序学习体育教学模式 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按照逻辑编制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该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为依据的。

四、体育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五、国内外体育教学模式比较

参考书籍

《即兴展现体育教学模式》

曲宗湖2003.2 《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

毛振明2001.9 《运动文化研究与体育教学论》

李杰凯2001.12 《体育教学模式》

孙长林

杨继钢等1999.5 《体育教学论》

张志勇 2005.1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2篇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是在西部民族地区的人们对国际流行的体育项目的热衷程度高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热衷程度.因此,赋予民族传统体育以竞争价值,实现向现代竞技体育的.转型,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应是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好途径.

作 者:应文 余小燕 作者单位:应文(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50)

余小燕(青海省体育科研所,青海西宁,810000)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3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体育教学评价是一般教学评价在体育学科的具体运用, 是依据一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有关的标准, 对整个体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调查, 并评定其价值和优缺点以求改进的过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它既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又能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 合理的教学评价不论对于调节、改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模式, 还是充分发挥教学效能, 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1 国内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

1.1 国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

1.1.1 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发展

传统的美国体育教学评价主要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全体学生, 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 综合这些测验结果来决定学生的课程等级, 具有明显的终结性评价特征。这与我国现行的体育教学评级体系十分相似。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 美国针对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 提出了更为合理有效的替代性评价。其方法有别于以往的测试, 通过多项的标准对学生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评价。

1.1.2 体育评价方式的的特点

美国体育教学评价提倡“终身化、健康化、个性化”思想, 注重个别评价, 主张用个人的努力程度来评价学生。此外, 还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1.1.3 体育评价方式的内容

美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括健康概念知识、健康测验、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健康技能的应用以及对身体活动的态度五个方面, 充分体现了终身体育目标的客观要求。

1.2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现状的分析

1.2.1 体育教学评价内容不全面, 导致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不能全面的体现体育教学目标

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主要着重于学生在体育专业知识、体育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等认知方面的发展, 忽视了学生在情感、意志、个性, 人格等心理学的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它注重体育教学的结果, 忽视体育教学的过程, 更缺少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合作与沟通的能力等发展性目标必要的评价。可见, 现行的体育教学评价, 无论在评价内容还是评价标准的制定上都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目标所要达成的整体性要求。

1.2.2 评价的方式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科学性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 过分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情感、个性、合作等方面的评定。体育教育极为复杂, 它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存在大量的人文因素, 21世纪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 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品质, 而这些人文因素又不容易量化。因此, 单靠量化的方法无法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 需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

1.2.3 重视终结性评价, 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完成之后, 对教学成果进行的总评价, 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加以价值判断, 为做出各种决定或决策提供资料或依据。我国的体育教学评价普遍采用的都是这样的终结性评价。许多教师往往把体育教学评价的重心放在成绩的终期考核上, 对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反馈的学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局限性缺乏一定的认识, 造成了教学中诸多的学习过程评价的忽略。

1.2.4 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与互评

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师生相互间缺乏必要的交流, 不能及时发现教与学之间存在的问题,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 有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和能力的养成。

2 新形势下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2.1 评价内容应不断扩展

体育教学评价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 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应注意多元化, 其中应包括新课标所规定的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内容, 即评价内容包含增强身体机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的评价、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评价、提高对个人健康个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评价, 以及是否有助于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评价。

2.2 评价方式多样化, 注重发展性评价

2.2.1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 重视过程评价有助于及时反馈, 能够不断改进教学, 有利于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重视对学生进步的评价, 易于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可使整个评价更客观且更符合体育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因此, 把总结性评价同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 将这两种评价优势互补, 既满足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 又满足了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科学性的需要。

2.2.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在评价方法上, 要始终坚持定量评价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过分追求其中一种评价方法, 必将使评价结果失去意义, 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在重视指标量化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的作用, 强调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2.2.3 坚持主体取向的评价机制, 加强学生的互评与自评

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体, 因此要将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然而, 我们却恰恰忽视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教师只有在认识和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 让其看到他人和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以此激励自己和同伴进行更科学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杨铁黎, 殷恒婵.从美、日两国体育教学评价的发展看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改革[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37 (11) .

[2]谢宗皖.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初探.职业圈, 2007, (2) .

[3]刘金生等.美国与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与评价对比研究.

浅析城镇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4篇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5篇

周集中心校 朱家亮

一、学校体育现状

我所在的学校是六安市霍邱县周集中心学校,是一所乡镇中学,专职体育教师3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教学文件只有简单的实施方案或教学大纲而已,根本就没有学年,学期甚至单元教学计划。没有计划教学目标就更加模糊不清,老师编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或为了评职称而补写教案。在体育课开课率上,能够保持正常开课,但一般每周开课节数只有两节,这与国家规定的开课节数相差很远。根据调查还显示,一旦有雨雪天气、毕业班上课、或其他学科补课欲占用体育课时,学校的体育课就不上了。这种现象说明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不严,而且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大部分只是选择少量田赛和径赛项目来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教学内容突出单纯定量和定性考核标准,迫使学生把精力放在应付考试上,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方法上,讲解、示范、联系成为永不改变的灌输模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应该运用较好的教学仪器设备,提高教学兴趣。在教学环节上,教师是主宰,一切都有教师控制,学生只能听从指挥和召唤,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和交流,使学生缺少思考,讨论,探索和实践的机会。很少有教学评价工作,即使进行评价工作也无非是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学”的结果,根本就没有体现学生“学”的方法、质量、更没有体现“教”的方法、质量和效果。在体育课组织形式上,都是按自然班授课,或者是让学生随意练习,教师适当组织指导。受班级人数过多和场地器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干脆就采用“放羊式”教学,课堂上往往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参加体育活动,多数学生就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有的索性就到教室里读书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普通中校学,每周安排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h的体育活动(含体育课)。我校以早操和运动会为主要内容,每天上午出一次早操,在开展运动会方面,学校每年开展一次秋季运动会。在课间体育活动内容选择上很是单一,课间体育活动以眼保健操为内容。场地器材严重缺乏,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没有体育馆,这就造成了学生在下雨天无法正常上体育课和进行课外活动;二是学校只有跑道周长为200米的操场,一块篮球场设在操场中间;同时,现有器材中有不少陈旧、破损、其中不乏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时等人为因素。一方面器材匮乏,一方面人为浪费,令人心痛。也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社会上很多家长,一方面崇拜像邓亚萍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二)体育观念的落后

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六安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

(四)办学条件差,办学经费极其紧张

学校由于经费紧张甚至负债运行,根本无能力完善体育设施,增添体育器材。这不仅无法保证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令人担心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了尽量避免学生在学校出现意外事故,学校宁可放弃体育课。

(五)不重视教学质量和评价标准

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很少有人过问。有些学校领导和教师以及家长认为学生体育成绩不及格、不达标和不优秀而不会影响升学,也就不重视体育教育了。在初中升高中施行加试体育考试这期间,引起了大家的一些重视,但经历一两年后,学校开始在考试中,千方百计或多或少的帮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作弊,制造假体育成绩。

(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师缺乏激励机制

对工作表现好、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不能及时地给子奖励和宣传;对工作不负责任、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教师缺少必要的处罚,加之体育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职称评定难、评优难等诸多因素,因而难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上述种种因素,决定了我校的体育不被重视,始终处于次要地位;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恐怕是难以得到全面纠正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农村中学体育工作,切实提高认识,把体育放到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三、解决的办法及对策

(一)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

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农村中学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育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各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同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密切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地宣传体育的各种功能和社会化价值,加速推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培养全体公民积极参与的意识。

(二)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

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五育”同步发展。真正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加强对学校体育具有社会功能价值意义的教育,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心理定势,几十年以后,他们将分布在社会的各条战线和作了家长,这对增强整个社会意识的作用较大。

(三)加强监督职能: 1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2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

3学校体育工作列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列”赏罚分

明。

4体育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

克服单纯比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联中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5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1)动员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继续后备力量。

(2)提高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在边远农村、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待遇一定要优于都市教育工作人员,以此作为奖励农村体育教师。

(3)建立县、乡、村三级辅导站,定时定点辅导,建立乡村联系站制度,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们的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立体结构,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吸取自己所需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去,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5)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调动体育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6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农村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差,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落后,缺少教育资金投入。扭转这种现状,改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应采取多渠道的措施筹集资金。首先,应最大限度地增加体育教育资金投入,购买体育器材和兴建体育场地。在这里可以采取依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形式。其次,争取社会的捐赠,即在社会上号召人们关心学校体育、支持学校体育。第三,自力更生,自制部分器材。在目前体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各农村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号召教师和学生自制部分器材,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另外,对农村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必要的资金投入,科学规划,专人负责,多人监督,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条件,改善教师,学生的健身环境,缓解束缚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7加强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任务艰巨。现存的课堂教学不规范,教学内容单调,课外活动不稳定,缺乏组织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锻炼意识淡漠,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和困难。要扭转此局面,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的改革,规范课堂教学,充实教学内容,完善课外活动的组织,改善对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8走“自力更生”之路

各校要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物质环境要素与精神环境要素的功能,例如六安市农村中学有些地处山区可以利用本校的地形、地物、地貌,把房前屋后的空地等改造成学校体育理想的场地和设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热情,使体育课真正成为集健身、娱乐为一体,实现体育教育的多重目标。

青少年体育体育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第6篇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活动存在的问题:至国家体育总局于1999年提出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构想以来。尽管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已创建多年,但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我国尚属-项新生事物。由于其仍处于“试办”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试办中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些问题及不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及运行模式。为此,及时总结近年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成功经验,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等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青少年俱乐部的性质定位问题: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定位是事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属于纯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体育社团。其性质定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俱乐部的的发展趋向存在的问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没有“公益金”扶持后,如何坚持公益性原则,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简单地看成是在新的形势下传统体育学校、业余体校的翻版;有的地方没有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在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过程当中,建了一些“人情俱乐部”、“关系俱乐部”,有的俱乐部只是挂牌子、装门面,不能有效地开展活动等;在有些地方体育彩票扶持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和挪用的现象;极少数地方三级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有的俱乐部不按照要求把扶持资金全部用在俱乐部自身建设和发展上,变相搞劳务、搞补贴。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信息反馈渠道缺失:国外经验表明,必须对非营利组织构筑社会公共性的监督网,使其公开运营信息,这也有利于这些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从而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和运营。反观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内部管理,虽然同样是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的体育非营利组织,但是很多俱乐部被认为是“私人领地”,而不是被当作一个使用大量公共资金因而应对公共利益负责的机构来运营,这突出体现在当前许多俱乐部的财务管理方面。比如,许多俱乐部在其章程中明确指出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向有关领导负责,一般的社会公众很难了解其财务状况和运营现状。这使俱乐部失去了树立自身良好社会形象以募集社会资源的机会,也就失去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保障,对于俱乐部的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信息发布制度以强化俱乐部内部信息的透明性。被公布的资料应该包括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即俱乐部怎样筹措、募集和使用资金;俱乐部的决策过程以及俱乐部的具体计划安排等。这种信息发布制度的完善既需要俱乐部管理者的主动配合,同时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

学号:11240218 姓名:项亮 专业:休闲体育

谈谈对体育旅游的看法

我认为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特别是我们中国,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无味的生活,每天的三点一线的徘徊,使得我们越来越向往体育旅游。所以我认为体育旅游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而且今后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趋势 :

(1)大众体育旅游热情高涨,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将引领大众体育旅游向前发展,同时民间体育赛事、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的观看与参与也将会大大增多。

(2)体育机构与旅游机构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体育旅游相关的组织管理与政府支持也将会加大。同时,包括赛事(如F1)、节庆(如蒙古族那达慕)、特色活动等在内的大型体育活动,对于地区旅游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很可能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3)体育旅游投资也会成为今后旅游投资领域的一个热点,不论是大众旅游的规模效益还是高端体育旅游如高尔夫健身旅游的高收益、配套服务的酒店餐饮或者娱乐设施的盈利等都使得体育旅游投资回报看好。当然,这也包括旅游投资过程中的体育元素引入,如景区中的体育休闲项目、相关的小品等。

(4)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为政府城市经验和城市的休闲化打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选择,如结合市民休闲、游客旅游需求,市场化运作的体育休闲公园、体育休闲社区等的建设等。

体育旅游不但可以放松我们的心情,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体育对我们身心放松独特的感觉,独特的快乐。所以我认为大众对于体育旅游市一中积极的态度。

姓名:项亮

学号:11240218

数字城管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7篇

在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规范(CJJ/T106-2005)》中,数字城管称为“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也常常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指基于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环境,集成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单元网格数据、管理部件数据、地理编码数据等多种数据资源,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实现对城市市政工程设施、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与环境秩序监督管理的一种计算机应用系统。

数字城管概念主要有四层含义:

一是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一个城市管理的监督指挥平台,实行科学快速、有效的城市管理;

二是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空间细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三是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为两个中心的管理新体制,将监督职能与指挥职能分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监督与制约互动,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

四是建立外评价与内评价相结合的比较科学完善的监督评价体系,对城市管理各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从而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到位。

1.1.2.数字城管运行模式

从已建成数字城管的城市的经验看,数字城管的运行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六个主要方面:

一、划分单元网格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

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针对城市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现状,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根据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管理对象整体性、无缝并接等原则进行网格划分。由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对所分管的单元网格实施全时段监控。

单元网格的划分,为城市的管理对象(城市部件)定位到单元网格中提供了载体,实现了信息采集员和城市管理问题的准确定位。由于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大大减少了管理的流动性和盲目性,从根本上改变了游击式、运动式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确管理的转变。同时,为城市管理、规划、建设和应急响应等多领域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可延伸的地理空间。

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编码和定位

在对所有城市部件进行拉网式调查的基础上,由专业测绘单位进行勘测普查、定位标图,按照不同功能,把部件分为7大类85种(建设部标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每个部件都赋予一个8位代码,将城市部件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单元网格地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这个编码相当于城市部件的“身份证”。只要输入任意一个代码,都可以通过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在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找到它的名称、现状、归属部门和准确位置等信息。

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管理内容具体化、数字化,使城市部件有序、精确定位。对管理对象的归属、种类、数量、位置做到了从未有过的清晰,从而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单元网格与城市部件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多层空间信息架构。通过明晰城市部件分类,可以对某类部件进行快速、准确的专项普查,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三、采用“城管通”作为手持信息采集终端

城管通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以手机为原型,通过对手机进行应用系统的研发,扩充出多种智能化、多媒体化的功能,并输入网格化地图,使其具备接打电话、短信群呼、信息提示、图片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录音上报、地图浏览、单键拨号、数据同步等10项主要功能。城管巡查人员(数字城管模式下被称为“信息采集员”)使用城管通与数字城管监督中心进行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实时交互。

城管通的使用,可以使城管巡查人员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城市管理问题的各类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实时发送到监督中心,为实现精细化、信息化和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提供快速采集问题和实时交互信息的保证。同时,也可以对信息采集员在规定区域内的工作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实现对信息采集员的科学管理。

四、创建监督和指挥分离的“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

重整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一是成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负责城市管理监督与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二是成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负责对部件事件处理任务的派遣和协调。如图所示:

这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大创新,表现在:

一、将监督职能和指挥职能分离开来,使城市管理由一个“轴心”变成两个“轴心”,“城市管理有没有问题,监督中心说了算;问题怎么协调处理,指挥中心说了算”,这两个轴心各司其职、互相协作而又相互制约,使城市管理系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分工责任更加明确:

二、可以整合管理资源,发挥专业部门间的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能,更加敏捷、有效地指挥调度,实现了从多头管理到统一管理、从单兵出击到协同作战的转变。

五、实现城市管理流程的合理再造

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城市管理工作流程包括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

新的管理流程可以克服原有流程没有监督和回流、监督和指挥分工不明、案件过程难以掌控、信息交互缓慢等弊端:

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递,由滞后变为实时;  通过两个轴心的体制,将问题发现和处理的主体一分为二,起到监督激励、互动促进的作用,使流程科学合理,责任明确,相互制约;  通过建立处理城市管理问题的整体案卷,使政府做到对辖区内城市管理的问题心中有数、统一调度、科学管理;

 使城市管理问题在发现后可以快速派遣给专业单位处理,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管理层级,实现了管理组织的扁平化。

六、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监督评价体系

新的监督评价体系呈现出动态性、实时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和汇总,自动生成对各单元网格、各归属部门、各专业部门的考核评价结果,予以公布,使其一目了然,作为考核业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建立基于计算机信息化的综合评价体系,一、可以对涉及城市管理工作的各部门科学评价其绩效,使数字城管新模式更具有科学性;

二、对未结案问题采取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既可显示在软件系统上,也可显示在大屏幕上,从而起到提示和督促作用;

三、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从而大大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计算机信息化与城市管理的有机结合。

1.1.3.数字城管概念的由来

图 数字化城市管理(数字城市)发展轨迹

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最深刻的两件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激烈的城市化进程在托起中国经济腾飞的辉煌成果时,也酿成了难以下咽的苦果:人口激增、房价飞涨、环境恶化……中国城市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正经历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城市信息化就诞生在这样的紧要关口,并被赋予了这样的责任: 在中国城市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迎接城市变革的挑战,信息化与城市化齐头并举。

就在中国面临双重挑战时,涵盖城市信息化所有内容的“数字城市”开始在全球兴起。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加里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这颗星球”的演讲中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新概念。以地理空间信息为主要支撑的“数字地球”勾画出人类数字生活的美好愿景,并由此引发了世界关于“数字城市”的探讨,接着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开始建设“数字城市”。

十年过去了,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的起步期,进入到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成为数字城市的三大“引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

再来回顾我们国内情况,在20末世界掀起“数字城市”热浪之后,“数字城市”也在此之后成为中国政府的时髦名词,被列入各省市的“十五”规划美好蓝图,“数字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只过去短短5年,“数字城市”就从众多省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急速隐退。“数字城市”为什么会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数字城市”是真的消失了,还是早就已经悄悄地走进百姓身边?

“数字城市更像是一个口号,而不是科学名词。”有学者这样形容。产学研诸多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信息化承载着城市机制和管理方式变革的重任,而西方国家基于“后城市化”时代背景提出的“数字城市”则像空中楼阁一样遥不可及、无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的“数字城市”面临着中国式难题,即中国目前的国情:

首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决定了城市信息化不宜从顶层设计入手。日本曾经提出过数字城市的模式和框架,并以其在日本的成功应用而闻名于世,然而,日本在此之前曾经经历了80多年的城市化蜕变,并在其蜕变中诞生出新的城市管理方式和手段。在完整的城市化后提出数字城市框架,是信息化对城市化的升华。中国仅仅经历30年的城市化,而且正处于矛盾迭出的多事之秋,信息化不是锦上添花的技术手段,而是城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变革的催化剂。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进程决定了信息化必须自下而上,必须从底层出发,从信息化需要最迫切的地方入手。

其次,大一统的“数字城市”的框架体制不适合中国现阶段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比如很多地方做数字城管项目时,需要完整的数字地图做基础图层,但当地的测绘部门一开口就要价几十万、上百万,往往需要政府一把手出面费好大劲协调才给,有时候还是得多少给些钱才能拿到基础地图。还有类似的情况,比如需要整合一些政府部门的现有信息系统,或因为整合需要适当的改变其工作流程或管理模式,这时候往往受到这些部门的抵制或阻碍。这样的情况还存在于很多地方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在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下,各部门大都抱着“小而全”的思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数字城市的整体框架是从大一统入手,强调在统一的基础平台上实现各部门的应用,条条林立的行政体制下始终是“大一统”设计难以逾越的深沟。

中国的城市化决定了数字城市的框架只能是美好的理想,无法在现实落地。那么,如何破解这个困局?

城市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矛盾最为激化的敏感地带。按照中国2050年实现70%城市化率的目标,每年将有1200万人从农村涌向城市。在城市化人口呈现爆发式激增的时候,城市管理就变成了城市最为脆弱环节。

“十五”期间,我国在数字城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120多个城市建设了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400多个城市建设了房产管理信息系统,100多个城市建设了综合或专业管网管理系统,10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空间基础信息系统等等。

针对城市管理这个难题,在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探讨数字化城市建设,提出推广“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原有“单轴化”的管理体制基础上,创建指挥与监督既分离又统一协调的“双轴化”管理体制,实现对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在建设部的推动下,“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迅速向全国3批51个试点城市(区)推广,掀起了数字城管的建设高潮。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从城市化需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将城市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应用的集成创新与体制改革的结合必然带来政府的管理创新。

以城市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为突破口,再扩展城市其它方面的信息化;也就是说,随着城市化的逐渐深入,城市信息化也将呈现点、线、面的发展趋势,由点到线,再由线连成片,循序渐进的实现全面的城市信息化,真正实现“数字城市”。

1.1.4.数字城管相关术语和定义

网格(grid):一种地理数据模型,即将地理信息表示成一系列的按行列排列的同一大小的网格单元,每一网格单元由其地理坐标来表示,如1平方米或1平方公里。

单元网格(basic grid):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指在城市的1/500或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市政监管工作的需要,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的、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的闭合图形。

社区(community):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城市建成区(urban built area):指城市行政范围经过行政征用的土地、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郊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

部件(components):指道路、桥梁、水、电、气、热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以及其他设施。本标准所指的城市管理部件,主要指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

事件(events):指人的行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

归属部门(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指根据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职能和“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落实城市管理问题处理的专业部门,即归属部门。地理编码(geocoding):地理编码是建立地点坐标与地点描述的对应关系的过程。

地点(locality):特定的地方与场所。

地点描述(stated locality):使用规范化语言对地点地理位置进行的陈述。

地点空间数据(locality spacial data):用于实现地理编码的包含标准地点描述和地理坐标的一组地点空间数据。

地名(geographical name):人为赋予的不同地域或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标准地名(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

地址(address):地址提供一种关于人、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物体的定位实现,是用来唯一标识特定兴趣点、存取和投递到特定地点、及基于地点定位地理数据的一种实现。

地名标牌(place name plates):在公共场所使用,以标示地理实体专有名称为主题的牌子。

街牌(road name plates):标示较宽街道(明确划分车道和人行便道)名称的地名标牌。

巷牌(lane name plates):标示较窄街道(如巷、胡同、里、弄等)名称的地名标牌。

门牌(household number tablet):标示院落、独立门户名称的地名标牌。注:本标准中也指门牌数据。

地片(zone):指有地名意义的地理区域。

区片(block):指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域,包括居民小区。

1.1.5.国际数字城市发展概况

在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美国、日本及欧盟各国都先后推进全国范围的数字城市建设。在这个领域比较有特色的是美国在线(AOL:America On Line)创建的数字城市、欧洲数字城市及日本京都数字城市等。AOL的数字城市是一种按照城市为单元的“信息再组织”起来的大型服务网站。其他如德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或城市也积极进行数字城市方面的研究和建设。

1.1.6.国内数字城管建设现状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就已经开始应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进入90年代,随着GIS(地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多的城市已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中。

为了解决城市管理相对滞后引发的各种难题,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课题组进行攻关,并率先提出运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城市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可视化﹑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市政设施监管为核心目标,遵循法定基础、属地管理、地理布局、现状管理、方便管理、负载均衡、无缝拼接、相对稳定等基本原则,运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将东城区25.38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同时,对全区6大类56种城市部件定位编码,标注在相应的万米网格中,由137名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对所辖区域实施全时段监控,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无线网络传递至监管中心,由中心根据事件的分类,分发至各部门处置,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系统于2004年开始试运行后,对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达到90%以上,指挥中心的任务派遣准确率达到98%,问题处理平均时间为13.5小时,结案率94.18%,保证了问题及时发现、任务准确派遣、问题及时处理。北京市东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先进经验,为全国的城市管理提供了全新模式,确定了城市管理的最新发展思路。北京市东城区实行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成绩后,建设部于2005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提出并实践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同时,建设部指示要因地制宜地在全国各级城市逐步推广这种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会议前期,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推广北京市东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意见》(建城〔2005〕121号)。会议期间,建设部向全国公布了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扬州市、烟台市、北京市朝阳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南京市鼓楼区等首批十个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单位,要求各地在2006年7月底前将试点工作情况报建设部,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建设部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为原型,综合全国各地区城市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吸收各地区的先进城市管理经验而制定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化标准已颁布实施。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推广工作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并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推广范围广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视察东城区城市管理新模式后指出,要求相关部门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进行试点推广工作。建设部先后公布的三批试点城市(区),有沿海城市,也有内陆城市;有南方城市,也有北方城市;有东部城市,也有西部城市;有发达城区,也有欠发达城市;有大城市和省会城市,也有县级市。

(二)推广力度大

新模式从运行到推广,各级政府均非常重视。建设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央编办均对新模式的推广工作给与了充分的支持。建设部专门成立了新模式推广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四项部颁标准,为推广工作保驾护航。

(三)推广速度快

2005年7月18日建设部公布第一批试点城市(区)名单。4个月时间,南京市鼓楼区、上海市长宁区、卢湾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就已建成并通过建设部验收。2006年3月26日,建设部公布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名单。8个月的时间,新模式已经发展到全国27个试点城市(区),城市管理新模式已经由东城一支独秀到全国遍地开花。2006年3月15日,建设部牵头,东城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主办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简报》创刊;2006年3月30日,由四市五区的代表发起,各试点城市作为成员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联谊会”成立。2007年1月29日,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2007年4月,建设部又确定了第三批24个试点城市(城区)名单。

数字化城管的新思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标准等文件进行试点建设和技术推广,形成了一种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对我国城市管理工作上升至一个新台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1.7.国内数字城管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数字城管建设城市的情况来看,数字城管有如下发展趋势:

1、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区域全覆盖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应用在示范城市最初往往在一个区内试行,随着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开始全市范围推广,如北京市从东城区开始,目前已经推广到城八区,并开始在远郊区县推广。成都市已实现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对中心城区467平方公里范围的全覆盖,并为各郊区(市)县预留了端口和席位,为逐步向郊区(市)县拓展夯实了基础。

随着数字化城市管理向郊区的扩展,将促进农村的数字化管理,实现数字化城乡管理。

2、从“小城管”到“大城管”

数字化城市管理从基于地理空间(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管理着手,以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为两个轴心,形成集城市信息采集和业务监督、指挥、处理、评价于一体的闭环控制系统,搭建了城市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大框架,可以将各种城市管理业务纳入到框架中,实现数字化的管理。

如果说区域的全覆盖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横向扩展过程,那么,从“小城管”到“大城管”是一个纵向的扩展过程。从部件和事件的管理,进一步扩展到城市治安的管理、人防工程的管理到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控制,实现“平战结合”;从“地表”到“地下”,即从地表部件到地下管线的综合管理;从管“事”到管“人”,如社区治安、医疗保健;从公共基础设施到社区内部设施管理。总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数字化大框架,各种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相关的业务,可以在大框架下集成,从而从“小城管”向“大城管”方向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强的扩展性和生命力。

3、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程数字化和协同机制

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最终将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全程数字化和协同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之间管理流程与信息流的全过程数字化,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之间基于信息技术的协同工作,建立从城市规划、建设与规划的正、负信息反馈体系,从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城市管理流程流程再造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一项必须和长期的工作,需要逐步推进。

4、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成为“数字城市”重要的应用系统

“数字城市”从2000年左右提出以来,其建设往往侧重于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或侧重于城市规划、或侧重于国土管理,缺乏整体和全局的框架,更缺乏部门之间协同的全局性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以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为突破口,以地理空间(万米单元网络)为框架,实现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和业务监督、指挥、处理和评介的多部门协同工作的闭环控制,带动了部门协同,促进了信息共享,优化了管理流程,完善了管理职能,带动相关部门的信息化,从而以应用促进“数字城市”建设发展与深入,并夯实了“数字城市”的基础,是数字城市重要的应用系统。

5、实景化是城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有些城市已完成部件普查与建库工作,已搭建数字城管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基础数据的问题,系统无法正常、高效运行,基础数据已成为制约其发挥作用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有效利用已有数据成果,发挥数字城管的应用及功效,节约成本,节省人力、物力,采用基于移动测量系统技术的可量测实景影像来补充、完善基础数据是其唯一解决之道。

移动测量系统(MMS:Mobile Mapping System)代表着当今世界最尖端的测绘科技,它是在行驶的机动车上装配GPS(全球定位系统)、CCD(摄影测量系统)、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先进的传感器和设备,在载体的高速行进之中,通过摄影测量的方式快速采集地物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并同步存储在系统计算机中,经专门软件编辑处理,形成多种有用的专题数据成果。

与传统测绘方式不同的是,移动测量系统输出的数据成果既有矢量数据、属性数据,还有连续的可量测实景影像库(DMI:Digital Measurable Image),影像库中的影像由于带有绝对方位元素,因此可以实现影像中任意地物的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的精度可达0.5米,相对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除纪录了地物的属性外,可量测实景影像还完整地纪录了摄影时刻测区的环境信息以及经济、社会、人文等信息,这种真实反映地球物理状况和人类活动环境的数据,我们可形象地称之为“真图”(Turemap)。

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8篇

1.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

1.1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指导状况。

目前, 长株潭三市市区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主要以街道社区体协为主, 其它区域性体协为辅, 其基层化的特点十分突出。街道社区体协是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 以辖区单位和居委会为参加单位的形式共同组成。其中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者以兼职为主, 专职为辅;体育指导者以义务为主, 低价有偿服务为辅。据调查结果显示:管理者和指导者, 普遍存在年龄偏大, 女性多于男性, 学历偏低等现象;而社会指导员的等级结构也不合理, 国家级为0, 国家一级占0.2%, 国家二级占3.5%, 国家三级占48%, 无级别占48.5%。可见高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 低等级的居多。调查中还发现, 指导者仅部分受过专业培训, 很大一部分都是无证指导, 未受培训的占59%。有的指导者只参加培训, 获得等级证书却并未从事指导工作。这种等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社区体育场所、经费来源状况。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有5种。在辖区周围场所活动的人占总人数的61%, 广场活动的占20.3%, 公园活动的占14.7%, 学校、企业、体育场活动的占4%。可见人们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健身半径。作为社区体育, 虽然在概念上有一定的界域, 往往在现实中极易理解为一个生活或工作区的健身活动, 但是健身人员的流动和个性选择能够给社会的体育甚至是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带来活力, 使社区健身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的交流和进步中, 而参与人员健身半径的大小则可以透视出社区体育的活跃程度。根据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健身活动半径的调查统计, 健身半径 (km) 小于1km、1~2km、2~3km, 大于3km的比例分别为58.4%、28.3%、8.8%、5.5%。可以看出, 距离越近选择比例越高, 而且以1km范围内的比例最高, 占半数以上;大于1km的健身活动比例下降到28.3%;2km以上的比例在15%以下。可见, 长株潭三市社区的体育健身活动相对较为固定, 活动半径较小, 基本上以生活区或居住区为中心进行锻炼和健身。同时在调查中发现, 长株潭三市有不少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非常低, 使得体育场馆闲置, 从而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一是政府, 主要用于建设体育设施, 组织竞赛等;二是辖区单位的集资、赞助, 主要用于购置健身小器材和健身服装, 也有单位直接发放器材和服装, 而非现金;三是自筹, 如个人缴纳会员费等, 主要用于外出搞表演活动等。

1.3 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形式状况。

社区体育的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活动和经常性体育竞赛两种。日常性活动具有明显的非竞技化的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和文体一体化特点。它的主要项目有:健身操、健身舞 (交谊舞、扇子舞、秧歌舞) 、太极拳、木兰拳、门球等 (见下表) 。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在晨晚活动站进行, 活动规模受场地、天气、设施等条件的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 晨晚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每个健身点在25~180人之间, 平均为37人/次/健身点, 每次体育活动时间在45~120min, 平均活动时间为65min/次, 体育活动的频率为每周2~7次, 一般以小规模活动为主。

从表中可以看出, 社区体育的健身内容主要以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 现代运动项目极少。这与参加社区体育健身人群的年龄有直接关系, 参与者以中老年为主。在练习的内容中参与项目的人员有其性别差异, 女性参加活动的人数多于男性人数, 中老年人多于青少年。男性的活动项目以太极拳最多, 占26.5%;女性的活动项目以健身操、健身舞为主, 占29.5%。经常性体育竞赛内容多种多样, 有乒乓球、羽毛球、门球等, 各社区竞赛内容的选择通常与本社区的体育传统和场地设施条件有关, 其中娱乐性、趣味性活动更受人们的欢迎。体育竞赛项目的安排一般是按照季节来举行, 有时也会安排在双休日、节假日。

1.4 社区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 长株潭三市城市社区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工作压力大、易疲劳, 没有时间锻炼”的占66.10%, “没有场所开展体育活动”的占40.60%, “家庭经费受限制”的占17.60%, “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困难”的占11.40%, 其它原因的占4.30%。这说明现阶段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仍是场地设施和经费。

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组织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制度不健全是制约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如今, 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好, 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各种经济关系和利益尚未理顺, 人们对市场经济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育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 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同时, 社区体育的管理者、指导者缺乏专业的科学管理知识。据调查, 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晨晚练站的体育指导者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40%。大多数还是依靠离退休的体育积极分子及体育志愿者, 而其学历、专业知识、专业水平都有限。

2. 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2.1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化。

随着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些社会管理职能逐步转移给社区, 相应扩大了街道社区的管理权限, 使街道办事处不但对居民小区有影响力, 而且对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也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为此, 依托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体育活动, 在人、财、物方面能得到某种程度的保障, 有利于整个街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 还可能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的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网络化。

2.2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联系将更加紧密。

我国教育系统有大量的体育人才和场地资源, 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做出了证明, 美、英、日等国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对外开放的, 学校也充分利用社区的场地设施, 以缓解场地的缺乏。同时大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和学生参与进来, 将促进社区健身科学性的发展。

2.3 社区体育活动方式科学化, 形式多样化。

长株潭三市作为湖南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区域, 有着良好的社区体育活动环境。长株潭三市的体育院系与省市体委相继培养了一批不同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使社区体育活动方式科学化, 形式多样化。人们对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 要求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晨晚锻炼中, 韵律性、表演性、传统性的活动内容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它竞技化、非竞技化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将受到人们的欢迎。晨晚练活动和表演比赛已难以满足全体社区人员的体育需求, 楼顶、庭院、家庭等多样化体育活动和竞赛将得到全面发展。

2.4 社区体育活动时间业余化。

长株潭三市街道社区体协和一些区域性体协开展的体育活动还没有做到业余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编制的压缩, 工作节奏加快, 非业余化的体育活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清晨、傍晚、双休日、节假日将会得到充分的利用, 社区体育活动时间的业余化程度将不断提高。

3. 建议

3.1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 引进社区体育产业化运作方式,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加强社区内不同单位的合作, 如学校与社区联合、企业与社区联合, 以实现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设施等资金的共享。

3.2继续发展基层政府在社区体育组织建立及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公益性民间体育组织, 使之逐步发展成熟, 成为未来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 进而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3.3体育管理部门可参考国外经验, 与民政部门共同制定社区内正规民间体育组织建立的条件和程序, 并对其发展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等。建议参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适当放宽社区内体育社团建立的条件。

3.4加强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建设, 注重业务培训, 建立常设培训系统, 尽快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指导员, 提高社区体育活动质量。

3.5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作用, 逐步完善社区体育组织机构, 形成网络化管理, 明确街道办事处的体育职责, 设立专职、专人管理社区体育, 调动社会力量, 增加社区体育投入的渠道, 并继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管理的投入, 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摘要:如何更好地对社区体育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适应群众体育的发展, 提高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城区社区体育的水平, 本文作者对长株潭三市社区体育组织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未来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长株潭,社区体育,现状,发展趋势,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绍艳等.大连市在职人员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 (2) .

[2]王锋等.社区体育建设的难点.体育学刊, 2002年11月第6期.

[3]樊炳有.我国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体育与科学, 2001年12月第6期.

上一篇:小燕子穿花衣下一篇:全系统地税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报告(四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