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作文范文

2024-07-21

人物类作文范文(精选8篇)

人物类作文 第1篇

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与人交往,缺少人缘,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这是人气不足;任务面前,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勇气不足;困难面前,不敢面对,一再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勇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底气足,则做事雷厉风行;底气不足,则畏首畏尾。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底气从何而来?

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品德,就会失去为人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会底气充盈,行为规范。

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深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知识,成熟的思维,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不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必然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底气从高度的自律中来。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有浩然之气,那么底气自从心中生。总之,做人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会淳朴、善良、执著,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人物类作文 第2篇

2. 文章先用名言引出自己的感想,然后选择生活中的事例展现了妈妈无私宽大的爱,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3. 在选择事例时,作者考虑了从妈妈对自己生活、学习、做人等方面的关心和教育来表现妈妈的爱,层次分明,行文流畅,主题鲜明。

4. 精彩的瞬间,一一回忆;亲切的老师,就在眼前。感人的师生情结,令人动容。

5. 立意:小标题,展现多样情感,丰富自然。描写过后,一句话收尾,回味无穷。

6. 选材:三件小事,展现情感多面。各具特色,人物形象丰富立体。

7. 层次:总分结构,开篇优美的排比句,渲染情感;随后,小标题引入,娓娓道来。一番描述后,丰富的形象呼之欲出。 文字:自然朴实,清新可人。每一句的结尾,令人回味。

8. 师生相处,自然真切。朝夕之间,情感愈深。清新的画面,流畅的文字,一同感受到那份纯真的

9.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只是爸爸不知道怎样去表达爱。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事例,充分表现了一个父亲博大无私的情怀。文章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在选举事例时,作者做到详略有致,深刻刻画了人物内心世界,升华了文章主题。

10. 开头一段,先写自己不明白母亲的爱是什么,再写发生了一件事以后,自己明白了。用这样的手法,很容易调动他人的阅读兴趣。

11. 细节描写很棒,“拿”、“抱”、“包扎”、“滴”等动词写出了妈妈为“我”做处理时的细心以及背后的母爱。

12. 小作者感情饱满,写作有一定的技巧。细节描写很生动,传神,是篇好作品。继续加油!

13. 引用歌词,自然导入母爱主题。

14. 通过母亲的哀与喜的变化细节的捕捉,映射出母爱的温暖光泽。

15. 心理变化的描述,一方面挖掘展示了母亲的可敬,一方面又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由衷的爱。

16. 优美的语句传递着更为优美的情感,如青荷上的露珠,晶莹透亮,赏心悦目。

17. 母爱如水,滋润着我们成长的每一天,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和平凡的日子里。作者由爱的感动到表达,较自然地流露了心声。但由于对母爱缺少关注及深入的思考,所选材料仅停留在表面浅层,母爱最美的品质之馨香没完全被释放出来。

18. 这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章。从“我”的视角描写了妈妈为了满足孩子早餐要喝粥的愿望,不顾自己疲劳,每天凌晨起床熬粥,当“我”发现了妈妈这么辛苦,很内疚,从此不再要求早餐喝粥。文章特点:条理清楚,事情经过交待明晰,情节安排强略得当,尤其是妈妈熬粥的情景写得很感人,对主题起到了烘托。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很好的表现了主题思想“品懂母爱”

19. 母爱是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我们永远沐浴在母亲关爱的阳光里。

人物类作文 第3篇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于2012年2月3日揭晓。获得2011年度“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朱光亚;从成都到高原地区扎根支教的教师夫妇胡忠、谢晓君;奠基中国肝胆医学、年届90依然工作在手术台上的医生吴孟超;自小失去双臂却创造出生命奇迹的钢琴师刘伟;为人民群众奉献一生的党的基层干部杨善洲;靠卖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坚持12年爱心长征, 改变山区麻风病村面貌的台湾爱心人士张平宜;从8岁开始伺候瘫痪养母12年的孝顺女儿孟佩杰;在危急时刻奋力救下坠楼婴儿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为官清廉的公安战线楷模刘金国。他们的名字再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 感动了整个中国, 历史在这一刻再次见证他们的事迹, 永远将他们铭记。

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朱光亚

【素材传真】

2011年2月26日, “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 德艺留芳, 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 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 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 直至2005年退休。

“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 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 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然后毅然选择回国, 先进入北大教书, 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

1964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 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当晚, 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 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

重要的核试验, 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 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 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 字斟句酌, 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淡泊名利, 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年, 朱光亚获得一笔100万元港币的奖金, 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年, 又将积攒的4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 报请审批时, 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

朱光亚为我国核事业的教育、试验、发展提出了许多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要思想和建议, 为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 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获奖名片】中华之光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 心系祖国, 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 保卫的是家, 捍卫的是尊严, 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

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 卓越功勋, 他代表的群英, 使我们的民族———自强, 自信, 自力, 自尊!

【颁奖词】

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 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 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 他是最亮的星。

【感与悟】

科学是造福人类的事业, 它催生惊天动地的奇迹, 开创名垂青史的伟业, 创造难以数计的财富, 而对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来说, 名也好, 利也罢, 从来都不是“会当凌绝顶”的动力。这份事业给他们最大的财富, 是淡定, 是从容, 是忘我。

【适用话题】

(1) 名与实 (2) 为科学献身 (3) 苦与乐 (4) 见证 (5) 爱国主义

坚守雪域高原的支教者———胡忠、谢晓君夫妇

【素材传真】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 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 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 春节嘛, 让老师们都回去, 我来陪着孩子们。”作为校长, 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 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 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

“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 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 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 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年前, 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 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 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 每个月仅有300多元的生活补助。

福利学校海拔3800米, 甘孜州13个县、4个民族的143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 胡忠每天清晨5点多打开校园广播, 叫大家起床、做操, 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 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 当地百姓把胡忠叫做“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 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 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 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年, 谢晓君报名支教, 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 她抱着女儿, 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 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 3岁的女儿整晚咳嗽, 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 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 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迎难而上, “既然来了, 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 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4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 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 只要对孩子有用, 我就去学。”2006年, 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 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获奖名片】高义薄云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 是阳光的沉淀, 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赞美。

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 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 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 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颁奖词】

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 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 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 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 是不悔的抉择。他们, 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感与悟】

作为青年志愿者, 他们想为贫困山区的孩子送去温暖和知识。不是惊天壮举, 也不是辉煌业绩, 而是平凡中给了人们更多的感动。他们所做的虽是普通的点点滴滴小事, 却蕴含着崭新的精神面貌、崇高的价值追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适用话题】

(1) 播种梦想 (2) 在路上 (3) 大爱无疆 (4) 为了明天的太阳 (5) 美丽的心灵

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吴孟超

【素材传真】

在中国医学界, 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50年代, 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 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 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 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 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年建立的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 年均手术量达4000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

年近90岁, 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 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手术, 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 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月, 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是医院院长, 平时不但忙于院务, 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如此, 他仍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 若是出差错过了, 回来还得补上。

从医近70载, 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 “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用便宜的药, 尽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 每年能给病人节省7000多万元。

【获奖名片】肝胆春秋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 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 一个伟大的医者, 不仅凭医术, 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 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90高龄, 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 作为军人, 他都是一座丰碑。

【颁奖词】

60年前, 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 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 游刃肝胆, 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 守着誓言, 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 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感与悟】

有心观察可一再看见, 历史上那些医学圣手, 都因有一颗深切关怀平凡生命的伟大心灵, 才会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去钻研医术治病救人, 才积累起高超医术。这样的医生就是苍生大医!吴孟超继承了这种伟大的品德, 已经90高龄还孜孜不倦, 鞠躬尽瘁, 其大医大德, 让人铭记。

【适用话题】

(1) 爱的亮光 (2) 慈善情怀 (3) 人道主义 (4) 超越自我 (5) 人生价值

身残志坚的精彩人生———刘伟

【素材传真】

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 但10岁那年的一次触电事故, 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 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

耽搁了两年学业, 妈妈想让刘伟留级, 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 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 开学考试, 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 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 足球不行, 那就改学游泳。12岁那年, 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 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

“在2008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 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 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 必须停止训练, 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 刘伟与游泳说再见, 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

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比琴键宽, 按下去会有连音, 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 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 练得腰酸背疼, 双脚抽筋, 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 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 要么赶紧死, 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 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 全场静寂, 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 全场掌声雷动, 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 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

【获奖名片】隐形翅膀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 就有美丽的世界。

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 心中音乐如梦。刘伟, 用事实告诉人们, 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 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

【颁奖词】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 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 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 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 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感与悟】

刘伟用美妙的趾间舞蹈, 让我们领略了残疾人的超人意志。他失去了双臂, 却拥有了一对透明的梦想翅膀;他在有限的琴键里, 谱写无限的生命乐章;他告诉人们, 一粒尘土, 亦可奏起千重乐章。他告诉了我们梦想和欲望的区别, 他是年轻人真正的偶像, 那些快男超女在他面前都会黯然失色。他用脚做到了我们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 他的坚强和毅力将永远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适用话题】

(1) 乐观与悲观 (2) 心灵空间 (3) 转身 (4) 残缺与完美 (5) 超越自我

一生奉献、清廉履职的好书记———杨善洲

【素材传真】

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 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 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 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 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 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 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到了退休的年纪, 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 他又一次婉言谢绝。

长期乱砍滥伐, 大亮山生态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冲着这句承诺, 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 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 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

自那以后, 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 每天从早忙到晚, 雨季植树造林, 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 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 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 积少成多, 用马驮上山。

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 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 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 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 吃了不知多少苦, 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 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 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 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2010年5月5日, 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 另外10万元捐赠给大亮山林场。他去世前, 还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获奖名片】公仆本色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60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部的根本。

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 给民族, 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

【颁奖词】

绿了荒山, 白了头发, 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 意气风发, 他心向未来。清廉, 自上任时起;奉献, 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 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感与悟】

同焦裕禄、孔繁森一样, 杨善洲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领导干部的精神风貌。他在领导岗位几十年, 勤政务实, 为一方发展殚精竭虑;他严于律己, 始终做到两袖清风, 艰苦奋斗;他亲民爱民,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苦甜装在心中。就是退休后, 他仍然选择上大亮山植树, 谱写出精彩人生大乐章中又一个动人音符, 他的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适用话题】

(1) 本色 (2) 权力 (3) 转身 (4) 坚守 (5) 考验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

【素材传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辈子, 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 这位素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 借了100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 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 也成就了后来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01年, 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 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热情风趣的吆喝, 使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收入增加了, 但他的日子依旧过得寒酸:租每月100元的房子, 每天花10元钱填饱肚子。

如此吝啬为哪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刚到贵州时, 他参与扑灭了一次山火, 当地政府奖励他300元。他随后就找到毕节的妇联组织, 连同自己身上的200元, 全部捐给了一个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学生。阿里木与“草根慈善”结缘后, 烤羊肉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得知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 阿里木买了181个新书包, 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 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41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 他随即冒雨送去了5000元……

这么多年, 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 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处处都有阿里木资助过的对象。这位“草根慈善家”还拿出积蓄, 在贵州大学与毕节学院设立了助学金。据说每串羊肉串可以赚3毛钱, 阿里木迄今捐出了15万元, 相当于烤了50多万串羊肉串。

捐资助学并非阿里木事迹的全部。汶川地震与贵州雪灾, 他都踊跃捐款。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三天, 阿里木携带装有行军床、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的两大包行李, 从贵阳赶往西宁, 购置了8000多元的牛肉与蔬菜送到灾区。

【获奖名片】义侠巴郎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 慈善没有门槛, 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 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 草根慈善, 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

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 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

【颁奖词】

快乐的巴郎, 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 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 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 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感与悟】

一个好人必定是善良的, 善良是道德的基础。阿里木能成为人们追捧的道德楷模, 成为公众心目中的道德英雄, 首先是因为他善良。试想, 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 阿里木会长期继续自己的义举吗?所以,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 那么, 慈善之光就会普照人间。

【适用话题】

(1) 善良 (2) 慈善的力量 (3) 平凡与伟大 (4) 心态 (5) 执著

跨越海峡的爱心———张平宜

【素材传真】

初见张平宜, 打扮时髦, 举止优雅, 没有任何理由将她与四川麻风村的“疯婆娘”画上等号。唯有事实, 才能颠覆印象。在凉山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 当地人都认识这位台湾来的“张阿姨”, 她每年都会来:把辍学的孩子“抢”回学校、为征地与政府官员吵架……衣食无忧的张平宜, 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

“我是一个金牛座的女人, 热情固执, 会为正义两肋插刀, 为理想勇往直前。”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 1999年进驻大凉山采访麻风村现状, 目睹被遗弃的病人与无知的眼神, 她决定亲手改变这个群体后代的命运。

在麻风村小学教了12年书的民办老师王文福打算转行了, 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张平宜出面挽留, “你千万别走, 我来想办法。”为了筹款, 她写文章、做演讲, 甚至在圣诞夜的街头卖蜡烛。2002年, 破落的麻风村小学盖起了6间砖木结构的教室与2间学生生活用房, 这是张平宜用30万元善款换来的。

腼腆的孩子露出了笑容, 她继而又萌生了更大胆的想法。2003年, 张平宜辞去了报社的工作, 在海峡对岸创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 致力于打造大营盘村的希望工程。十余载的奔波与操劳, 张平宜在大凉山当地建立了国内麻风村第一所正规学校, 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大营盘也于2005年成为正式的行政村。

麻风村走出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多, 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路, 张平宜委托弟弟在青岛的工厂建立了职业培训中心。在那里, 孩子们白天学技术, 晚上学文化。张平宜最看重英语与电脑, 以及完善的人格教育。

“在学校坡地高处兴建一座书香亭, 亭子四周要种蔷薇, 花季时蔷薇灿烂绽放”。这是张平宜的浪漫情怀, 她想象自己坐在那里听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 与友人诉说大营盘的前尘往事。

【获奖名片】希望之翼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王晓晖这样评价张平宜:一只希望的青鸟, 飞过海峡, 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又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 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 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 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 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颁奖词】

蜀道难, 蜀道难, 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 跨越偏见, 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 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 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感与悟】

许多台湾朋友都不能理解, 称她是个疯子。张平宜早期曾经将自己的努力归结为朴素的母爱。11年的坚持之后, 她明白了自己的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 这些麻风病人的子女能正常地融入外部社会。她是无私的播种者, 又是光明的使者。

【适用话题】

(1) 坚守 (2) 执著 (3) 爱, 是不会忘记的 (4) 奉献 (5) 心愿

8 岁起照顾瘫痪养母12年的孝女———孟佩杰

【素材传真】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 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5岁那年, 爸爸遭遇车祸身亡, 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 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的家庭, 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养母刘芳英在3年后瘫痪在床, 养父不堪生活压力, 一走了之。绝望中, 刘芳英企图自杀, 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 你别死, 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 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 有妈就有家。”

从此, 母女二人相依为命, 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微薄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 8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 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 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 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在同学们的印象中, 孟佩杰总是来去匆匆。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 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 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 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有时来不及吃饭, 拿个冷馍就赶去学校了。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 等服侍养母睡觉后, 她才坐下来做功课, 那时已经九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 如果有来生, 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的治疗, 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碰上刘芳英排便困难, 孟佩杰就用手指一点点抠出来。

2009年, 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 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 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 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 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要帮助她们, 都被孟佩杰婉拒了, 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 安安稳稳, 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获奖名片】孝女当家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丁俊杰这样评价孟佩杰:孝顺,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 付出的是孝心, 赢得的是尊重, 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

推选委员王振耀说:童稚的年岁, 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 是养母生存的勇气, 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

【颁奖词】

在贫困中, 她任劳任怨, 乐观开朗, 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 她无怨无悔, 坚守清贫, 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4000多个日夜, 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感与悟】

她对养母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 不离不弃, 让人动容。她用孝心为养母撑起一片蓝天, 并且自己乐在其中。她的行动又一次证明了孝心无价。尽孝, 是一切善德之始, 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运前, 我们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勇气。

【适用话题】

(1) 孝心无价 (2) 温暖 (3) 人间自有真情在 (4) 爱, 是不会忘记的 (5) 搀扶的手

“最美妈妈”———吴菊萍

【素材传真】

物质生活富足的时代, 信仰迷茫、价值观紊乱的新闻接踵而来, 吴菊萍用柔弱的臂膀, 托起了生命奇迹, 唤醒了大众对传统美德的自觉。

2011年7月2日下午, 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两岁的妞妞趁奶奶不注意, 爬上了窗台, 接着被窗沿挂住, 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这可是在10楼, 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坚持了一分钟左右, 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 刚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 张开双臂, 冲过去接住了妞妞。

被紧急送往医院后, 吴菊萍被诊断为左手臂多处粉碎性骨折, 尺桡骨断成三截, 预计半年才能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 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 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 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 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 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 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 “我只是普通人, 问心无愧就好。”“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 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 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获奖名片】最美妈妈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阿来这样评价吴菊萍:突然之间事情就发生了!没有犹豫与权衡的空间与时间, 不假思索就伸出双手, 这是本能, 是善良的本能!

推选委员朱玉说: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 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颁奖词】

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 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 接住生命, 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 但那一刻, 已经让我们仰望。

【感与悟】

那一瞬间, 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让人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看到了一道夺目的光彩。她用自己的生命奋不顾身地托住了一个幼小的生命, 让所有的人接受了一次大善的洗礼。“最美妈妈”不顾个人安危的惊人一抱, 瞬间绽放出人性的高贵本能和美丽光辉。她的美名远扬是对人性光辉的礼赞, 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莫大的温暖和慰藉。

【适用话题】

(1) 感动的力量 (2) 平凡与伟大 (3) 大爱无声 (4) 勇敢、善良、真诚的非凡人格 (5) 人性的光辉

两袖清风、一心为公的领导干部———刘金国

【素材传真】

回忆起“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 许多人心有余悸。

2010年7月16日傍晚, 大连新港的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 造成管线内原油泄漏发生火灾, 火势顺排污渠蔓延。火情就是命令。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第一时间率领专家组赶赴现场, 指导救灾。面对长达数千米的火线、数十个储量巨大的油罐随时爆炸的危险, 刘金国在前沿连续指挥了7个小时, 直至将大火扑灭。

每逢重大突发事件, 刘金国都亲临一线指挥。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 他担任公安部前线总指挥, 紧急调集、指挥全国2万多名公安专业救援力量, 从废墟中搜救出被埋压人员8335人。

铁血将帅的另一张面孔, 是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1995年, 刘金国调到河北省公安厅, 搬家时他的全部家当只有半卡车旧家具和一台黑白电视机。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 需要交4.6万元的集资款, 但刘金国硬是拿不出这笔钱, 最后只能找银行贷款。担任领导职务的几十年, 刘金国亲手审批过近20万个“农转非”指标, 可他自己的38个亲属无一跳出“农门”。

【获奖名片】烈火金刚

【推选委员评价】

推选委员陈小川这样评价刘金国:内心有道德追求的人, 行为永远不会逾越内心的道德底线。当他的道德追求堪称高尚时, 他的内心会有无限的满足感。我想, 刘金国完成了这种道德实现。

推选委员涂光晋说:正因为头顶有国徽, 心中有人民, 他才能如此清正廉洁, 疾恶如仇, 临危不惧, 知难而上。

【颁奖词】

贼有未曾经我缚, 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 就矗立在危险前沿, 寸步不退。是剑, 就向邪恶扬眉出鞘, 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 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感与悟】

他用抖擞的精神见证着什么是信念, 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 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历程, 他比我们有更多的波澜壮阔。他坚守在一个庄严的世界里, 但用坚实的脚印谱写忠诚。

【适用话题】

(1) 理想与信念 (2) 人生态度 (3) 忠诚 (4) 选择 (5) 剑胆琴心

人物类作文 第4篇

关键词:形象美;品德美;侧面描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在小学的教材中,有许多文章,不仅让学生受到好思想、好品质的熏陶、启示和感染,而且让学生学习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写作能力,写好敬佩人物的作文。我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寻找出怎样利用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现做简单阐述。

一、利用教材,寻找人物,正面描写形象美、品德美

1.不同人物的描写,体现人物品德美、行为美

例如,《奇怪的大石头》描写科学家李四光从小爱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顶碗少年》描写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从失败到成功,体现敢于拼搏的精神。

2.人物外表,突出人物的形象美、品德美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用“白发苍苍”描写一位老爷爷的外貌,突出老爷爷年纪这么大,可意志还这么坚强。

3.描写动作、神态,突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用“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胡德林和胡福才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从每个战士的动作、神态中,体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刻骨的仇恨和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挖掘教材,侧面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和品质

除了上述正面描写外,还要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它不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描绘,而是借助文章中其他人物或事物进行间接渲染,起了烘托的作用。

1.从险峻环境,显示勇气和胆略

如,《登山》中,用“背部紧紧地贴着峭壁”“把头扭向一旁”“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的侧面描写巴果茨基的动作、神态,实际上是烘托说明列宁有着非凡的勇气和胆略。

2.从陈设简单,衬托生活俭朴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通过“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几样极其简单的办公设备,还有总理加班充饥的食物:“两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这两处的侧面描写,不仅衬托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而且进一步突出了总理工作劳苦的崇高品质。

3.从严守规定,衬托诚实、正直的人

《钓鱼的启示》一文,描写“我”和父亲去钓鱼,父亲要“我”把钓到的一条漂亮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我”是多么舍不得啊!因为这条鲈鱼是在开放捕捞日以来首次钓到的。写“我”多么不愿意放回钓到的鲈鱼,衬托了父亲严守规定,做个诚实、正直人的可贵品质。

三、描写人物特点要“四新”,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我们每天在社会、学校、家庭中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事件。要描写人物,让人物的言行举止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就要引导学生习作做到“四新”。

1.题目拟定新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2.文章立意新

写文章一定要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来写,达到教育人、感染人的目的。

3.选材事例新

选材不要步人后尘,人云亦云,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样选材新颖,耐人寻味。

4.改换角度新

写文章有时正面写内容显得平淡无奇,如果换个角度来写,内容就显得新颖有趣了。

四、抓住特征,描写特点鲜明、敬佩的人,让人物行为美

要写好特点鲜明、敬佩的人,教师引导学生描写人物应注意以下四方面:

1.精心筛选敬佩的对象

所谓“敬佩”就是曾经教育、帮助、关心过你或者这个人给你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的,如,家里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亲友(同学)、熟悉的人(售货员、环卫工人)等。从众多的人中筛选出印象最深的一个人来写。只有选择熟悉人的事例来写,才能得心应手、生动感人。

2.选好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写作对象确定之后,要注意选材。选材可以选一两件事写一个人,所选择的事例要能表现这个人的好思想、好品质。

3.重点突出,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以事写人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同时要按照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的顺序写;重点要突出,着重把一两件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如,这件事先怎么样,接着怎么样,最后又怎么样。重点部分要写详细,才会生动、有说服力。

4.内容真实,抒发真情感

写他(她)的感人事迹,内容要真实,不能乱编乱造。在写事例中,字里行间要抒发你对他(她)的真实感情。如,一位学生写《我的好妈妈》一文的结尾:“啊!真是‘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想起妈妈那感人的一幕,总会激发我更加勤奋好学,知难而进。”这样写抒发了“我”对妈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总之,如果能按照上述方法,去引导学生写描写人物的作文,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明显提高,定能写出生动、感人的作文。

作文素材积累人物类 第5篇

小男孩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普通农家。六岁那年,他随父亲下地干活,累了,坐在田埂上休息。他一言不发,呆呆地望着蔚蓝的天空发愣。父亲问他想什么,小男孩说:“长大了,我要坐飞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父亲一巴掌打在他屁股上:“别想好事了,你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

还有一次,小男孩发现父亲整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就口出狂言:“长大了,我不种地,也不上班。”父亲没好气地问他:“那你干什么?”“我每天坐在家里,让天南海北的人给我寄钱。”父亲又是一巴掌落在他屁股上:“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也不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净做白日梦!”

渐渐地,小男孩升入了六年级,有次放学回家,正在烧火时被世界地图册迷住了,他看到那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迷人的开罗风光,气势磅礴的金字塔,禁不住浮想联翩,想着想着竟然忘记了往炉子中添柴。等到吃饭时,家人发现锅里的饭半生不熟,父亲质问道:“你是干什么吃的?”小男孩一脸严肃:“我在看地图,长大了,我一定要到这些地方去!”父亲踢了他一脚,又像往常一样讽刺他痴心妄想,白日做梦。可这次男孩显然被激怒了,他与父亲打赌:“每次你都说我什么也做不成,我向你保证,长大了,一定做到这些!”父亲瞄了他一眼,那表情让小男孩酸楚不已。

从此,小男孩更加执迷于文学,17岁那年处女作发表,以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岁时出版了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便声名鹊起。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他也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他出版的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他就是著名作家林清玄。长大后,他向父亲的保证竟然全部实现,没有种地,没有上班,而是坐在家里,稿费从四面八方源源而来,并坐飞机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 第6篇

●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不与贵族合作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

●“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近体诗的先驱者——以其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古代诗歌崭新的一页,引发了盛大辉煌的盛唐气象。(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斯宾诺莎在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被孤独、寂寞笼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哲学,探索真理,创作了神学著作《宗教论》。他让后人感叹道:“最孤独最寂寞的是过程,最厚重最丰富的也是过程。”(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诗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刘备疲惫的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华夏》)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湖南考生《轻松起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不愿做供奉于高高庙堂之上的乌龟;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孤独地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越王勾践承受了亡国之痛,扛住了数十载非人的屈辱。他坚守复国信念,是因为他在圈外遥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胜利复仇的希望,最终他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湖北考生《近观与遥望》)

●大艺术家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正是这种“入”,才有了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正是这种“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路程;正是这种“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

●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的。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的叹息绵长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悲伤了;登高远望,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湖北考生《钓罢归来不系船》)

●霍金能够创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继日研究的结晶;牛顿能够发现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是对他苦思冥想、呕心沥血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规律,那是与他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研究分不开的。(河南考生《小议“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善的论证。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维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河南考生《偶然?必然!》)

●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却幸运地为老友鲍叔牙所举,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叔牙帮管仲赢,也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钦敬。(山东考生《成人者天成之,与人者天与之》)

●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山东考生《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

●林肯当上总统后,他的朋友推荐一人为内阁成员。看过此人后,林肯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朋友询问个中原因,林肯说:“他的脸不适合。”朋友哑然失笑,说:“他不能为自己的长相负责啊。”林肯严肃地说:“一个人若过了三十还不能为他的脸负责,那他就成不了大器。”(江西考生《脸中窥世界》)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海荒远,他“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四川考生《永远的苏武》)

●西汉前朝帝王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初年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北京考生《说“安”》)

一年级英语作文:人物类 第7篇

My sister and I are pupils. I study in the primary school affiliated with Shunde No.1 Middle School. My hobby is collecting coins. My sister studies in Xishan Primary School. She likes watching TV.

We love our family very much.

【参考翻译】

我的家里有四口人,我的爸爸,妈妈,妹妹和我。我父亲喜欢读书。我妈妈喜欢烹饪。他们都在乐柳工作。他们总是坐车上班。他们努力工作。

人物类作文 第8篇

镜头一:

老师说:“今天, 我们来写写一位老师的外貌。”于是有同学写道:门口进来一位老师, 他圆圆的脸蛋, 戴着一副眼镜, 上身穿着衬衫, 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 下身穿一条咖啡色长裤……这位同学确实进行了仔细观察, 罗列了这么多的外貌描写, 但如同开了一张账单, 面面俱到, 却不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镜头二: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 你在哪里》的课堂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题目:生活中, 到处可见到雷锋, 我想把他的事迹写下来。于是很多学生都这样写道:1.有一次, 我丢了一元钱, 同桌小明捡到了, 还给我。他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真值得我学习。2.下雨了, 我没带伞, 小红主动走过来, 把伞借给了我。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描写这样的事件, 内容俗套不新颖。

镜头三:

学生作文中写道:他 (她) 漂亮, 善良, 学习认真, 工作负责, 乐于助人……几乎所有的优点都在他 (她) 身上得到了体现, 人物形象几乎完美。

二、问题综述

1. 外貌公式化。学生在外貌描写时往往不分主次, 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

2. 事件典型化。

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 就抓住一些千篇一律的“典型事例”, 几乎每一届的学生, 在面对人物描写作文时大多数人都如是写。

3. 品质高、大、全。

学生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夸大强化了他身上所有的品质, 脱离现实生活, 人为地拔高、美化, 使这个人物难以形成立体感。

三、原因分析

1. 学生自身的心理成因。

许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 并不是缺乏生活体验或是写作技巧, 而是因为他们存在着写作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属作文主观因素的范畴, 严重妨碍了语言表述活动的进行和写作技能的发挥。对写作的惧怕感使学生造成恶性循环, 越怕写就越写不好。平常思想非常活跃的孩子们, 一听到写作文头脑便变得迟钝, 拿起笔重如千斤, 唯恐身边发生的平常琐事不够“典型”, 接触的各色人物不够“伟大”, 自己的点滴感受过于“平凡”。于是, 舍“小”取“大”, 没有好题材就去胡编乱造。

2. 教师指手画脚的指导成因。

一些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学习, 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缺乏科学的指导, 空洞地传授作文理论知识, 方式单调、古板, 一成不变。或者信手拈来一个题目, 不管学生有没有话说, 也不了解学生在写作时难在何处, 便将学生往水里一推, 自己则在一旁指手画脚。

于是乎形成“水中”、“岸上”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方是学生皱眉头咬笔杆, 呛水者有之, 瞎扑腾的有之;一方是教师悠哉游哉袖手旁观。评改时, 也是不痛不痒。再则就以大大的“重写”两字, 再一次将学生推到“水深火热”之中。

四、策略举析

策略一:名著片段引路。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人物刻画可谓细致入微, 以这样的名著片段引路让学生习作, 无疑是送给了学生一面借鉴的镜子。在引领学生时, 我让学生细读课文, 体会写作特点。然后, 以小组为单位, 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人物, 进行中国古典名著的片段阅读, 强化训练所学方法, 说说他的性格特点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接着,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结合多媒体呈现相应的能体现人物特点的画面)

最后, 引导学生总结写人文章的写法:

1. 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 细致地写, 恰当地使用比喻、反问、设问等修辞方法。

3. 可以适当通过别人的心理、语言描写, 反映所写人物的特点。

这时进行课堂练笔, 结合课堂总结的写人文章的写法、人物特点、语言词句等多角度进行评价,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真真正正地将读写训练点落在实处。

策略二:优质范文拓展。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 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 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 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然后进行讨论:“你从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 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被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 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这时, 我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此时我不失时机地抛出一问:“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 那么你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以及生活经历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头戴皮帽子, 脚穿小毡靴, 脸又白又红润, 口齿伶俐……”这时再要求根据刚才的讨论, 有条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紧接着, 我和孩子们玩起“猜猜看”游戏,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把咱们班某一位同学的外貌写出来。通过你的描写, 大家来猜猜是哪位同学。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这次习作。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要结合范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人物描写, 它其实就是把平时生活中的人物如实地, 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在描写的过程中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才会流露真性情, 表达真思想。当这些成为学生的需要时, 人物描写就变得简单而且有趣了。

上一篇:中国近代史名著下一篇:政治教育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