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2024-05-22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精选11篇)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第1篇

让阅读伴随成长 让生命浸染书香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基本途径就是阅读,而阅读作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与知识经济腾飞关系至巨。只有营造“阅读社会”,做到“全民读书”,知识经济才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运之兴,科教为本;文明昌盛,读书为先。

——引自曾祥芹《阅读学新论》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智慧之源,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阅读量的多少、阅读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在使学生从小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课外阅读课题研究高语组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希望让阅读伴随孩子们成长,让孩子们的生命浸染书香。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为了帮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我们高年级语文课题组在每学期初都分层制定读书计划,使课外阅读从无序走向有序。

1.年级阅读计划的制定。在这个计划里,主要是在如何保证阅读时间,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落实阅读措施等方面作具体而相应的规定。阅读时间不强求全年级统一,但每个班级必须有一块“自留地”。阅读内容主要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必读书目是校本教材《语文新天地》及《古诗文诵读》,选读书目主要是和教材相关的名著(如和

《触摸春天》有关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其他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每个班级可以根据本班实际作相应的调整。

2.班级阅读计划的制定。各实验班以年级阅读计划为总纲,结合实际,从阅读时间、课外阅读目标、阅读内容、阅读总量、阅读评价等方面制定明确而具体的计划。

3.个人阅读计划的制定。各实验班教师指导每个学生以班级阅读计划为纲领,根据自己的阅读基础、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制定出每学期、每月、每天的课外阅读目标和计划,让读书活动更有条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读书可贵,更贵在坚持。”如何使学生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开展多元化的读书活动是最好的手段。

1.小小“趣味书屋”,开心读书沙龙

大家都听说过鲁迅先生幼时读书的“三味书屋”吧?我们徐桥中心小学的学生都亲热地把自己的教室称为“趣味书屋”。原来,你只要走进我们学校的任何一间教室,都会被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所吸引,因为每个教室都在创设阅读氛围方面作了精心布置,以点燃学生的读书热情,真正做到了“让书香飘满整个校园”。

教室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独具独具创意的书柜,柜门上根据同学们喜好,进行了精心的布置,醒目的标题各具特色,有“畅游书海”“咬文嚼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打开书柜,里面的书琳琅满目,有的是学校图书馆借阅的,有的是学生捐出来的,所有的书都贴着统一的标签,一段时间后,图书管理员会与老师一起更换图书的内容。“好

书大家享”成了孩子们的口头禅。

为了保证学生更自觉地读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我们每周四下午会开展“读书沙龙”,让学生自由组合,畅谈自己读过的书;每周二下午的班队活动课我们会安排一个例行的“打开书匣子”的活动,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有的是几个一同上台表演,有的是评价自己读物里的人物,有的则是讲述自己读过的故事等等。每个星期每班会评选出三位读书明显张贴在学校的展厅里进行公示予以表扬。

2.利用媒体,精心打造系列活动。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每天中午播放“子午书简”栏目,里边有经典的名著选读等,在每天有限的十分钟里,我们既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画面,又可以聆听到优美的语言,那些原本枯燥的文字从知名播音员的嘴里倾吐出来,仿佛变成了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萦绕在学生的耳畔,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优质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以此为平台,开展了“相约《子午书简》”系列活动,并把它作为校本课程的范畴来研究和开发。

系列一:各实验教师每天组织学生准时收看“子午书简”栏目,并要求作好记录。

系列二:开展“网上书评”活动。一星期下来,聆听了五、六篇文章,每个学生的心里总会积淀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因此,每周教师布置学生就某篇触动心弦的文章发表自己的感悟,并发至教师个人网站的留言簿上,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系列三:各班评选出“相约《子午书简》”活动积极分子,鼓动先

进。

3.梯度设计,全力组织读书专题活动。

梯度设计是指形成学校——班级——学生个人的三维活动体系,推进阅读行动。

⑴校级活动。

①全员参与,开展“读书月”活动。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学生可以在图书馆里尽情感受书籍的魅力,也可以在微机房里享受网上冲浪的快乐,既能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又能在良好的氛围中享受每天必不可少的“营养餐”。

②开展“和好书交朋友”的主题班队系列活动,用诗朗诵、小品、歌舞等形式表现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

⑵班级活动。

我们在各实验班级广泛开展了主题读书活动,利用艺术活动课来组织读书报告会、专题研讨会、演讲比赛等。利用板报阵地,组织自编小报的评比与展览活动。

⑶学生个人活动。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阅读资料袋,把平时的自办小报、摘录的读书卡、撰写的读书心得等都收集起来,留下阅读成长的轨迹。

三、开启家校互动的阅读模式

为了让课外阅读更具实效,我们启动家校互动机制、拓展了课外阅读的外延与内涵。

1.举办“书香家庭图片展”。有条件的学生把家里书房布置拍成照

片,先在各实验班组织横向的展示与交流,然后制作或展板,在年级里开展纵向的展示与交流,让家长相互学习与借鉴。

2.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我们对于家庭读书提出了十条可操作的建议,例如:每天和孩子读30分钟书;每周有一次用餐时间与孩子聊聊读书感受;每月逛一次书店;随身带一本书„„把课外阅读的触角延伸到家庭,以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建立合理完善的阅读评价

学校设置的“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上就有一栏专门评价学生一学期来的阅读情况。通过评价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

评价依据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的低、中、高三个年段“阅读实施目标”。以五、六年级为例:

1.阅读教师推荐的经典文章每学期不少于40篇,文学著作不少于3本。

2.每学期积累古诗10首,经典名言(含古文精粹)不少于30句,认识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不少于8人。

3.提倡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并能通过书评的方式经常交流读书的心得。

为了客观地衡量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制定了评价办法。

1.完成实施目标,参加班级或学校的读书活动并获得荣誉,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评价为“优秀”。

2.完成实施目标,并参加班级或学校的读书活动,基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表现较好,评价为“良好”。

3.完成实施目标,但未能参加班级或学校的读书活动,基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评价为“合格”。

4.实施目标中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评价则为“不合格”。

在快乐中阅读并创造,在阅读中进步并提高,在交流中积累并成长。我们应该庆幸,读书活动把这么多的孩子引领到书的世界中去,我们还应该庆幸,孩子们能自觉而积极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我们更应该庆幸,孩子们在读书活动中自主地成长。书香弥漫,书声琅琅。我们怀揣梦想,坚定而温柔地行走。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第2篇

阅读,是一种享受——享受鸟语花香,轻风流水。阅读,是一种情怀——让人敞开心扉,亲近自然。阅读,是一种成长——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阅读,是一种敬重——让我们聆听心声,敬畏生命!小时候,走进《安徒生童话》——让我知晓了人鱼公主为救王子而不惜变成泡沫的执着;丑小鸭在屡经嘲讽、排挤之后美丽的蜕变;灰姑娘在忍受非人的家庭待遇后与王子幸福邂逅的真诚回报;阿里巴巴通过“芝麻开门”取得无数珠宝的智慧;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冻死街头的凄楚;皇帝为了炫耀自己并不存在的美丽新装光身游行的愚蠢。在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中,我感悟着他们的人生,体味着真、善、美的内涵。书,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是我灵魂的导师,指引着我生活的航向,并赋予我美好的品格——真诚、善良、博爱和无私。

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阅读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开始,我吟唱着风、雅、颂;拜读着屈原的楚辞和离骚,体味着他满腔的爱国热忱却又报国无门的苦楚;敬服着荆轲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肝义胆和苍凉悲壮。品读着唐诗宋词,引吭着平仄之韵,在意境深远的优美文辞中自然沉醉,在婉约的柔美与豪放的粗犷中尽情徜徉。读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领略到一幅别样的壮美秋景。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感同身受他当时落寞的心境,聆听他凄凉无奈的心声,体味他那个愁绪万千而又不朽的无眠。读岳飞的《满江红》,深深折服于他“驾长沙踏破贺兰山缺”的激昂豪迈;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肃然起敬于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从容。岳飞、文天祥,他们的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慷慨豪迈、庄严告白,将气贯长虹、响彻宇宙!他们的赤胆忠心将与他们的英名一起永垂史册、流芳千古!读四大名著,叹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云长的义薄云天、林黛玉的香销玉残,梁山好汉风云万千。看今朝文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路走来,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教给我无穷的知识,还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赋予我最神圣的使命——爱与责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论时空如何变幻,不变的依然是我对书的热情,对书的执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让我们以书香为伴,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吧!唯有借助思考的翅膀,我们才能自由地飞翔在书籍的天空中,才能凭借前人的思想朝更高处飞去。看!那书籍的天空多么辽阔,让我们放飞梦想,畅游书的海洋吧!亲爱的同学们,让阅读润泽生命,让书香伴我们成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名著与我同行

演 讲 稿

让阅读伴随你成长 第3篇

阅读是有时代印记的。我的“阅读”始于我家附近的小书摊。那时的我, 五六岁年纪, 认识的字不过是自己的姓名和“日月水火”等百八十字;那时的儿童读物主要是俗称“小人书”的连环画, 每一册一般在两三角钱。但由于我家当时同全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 生活水平很低, 为了温饱, 父母是舍不得从每月七八十元的全部收入中挤出三五角钱给我们买这些奢侈品的。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发现哥哥在小书摊租小人书, 看得眉飞色舞, 出于好奇, 哭天抹泪地央求与他同看。说来真怪, 就是那本薄薄的小画册, 竟像磁石般吸引了我, 使我“阅读兴趣陡然产生, 而一发不可收拾。此后, 我学会了盯梢和运用“谋略”:发现哥哥去小书摊, 我就会尾随而至, 撒娇放赖, 逼他挤出一二分钱给我租上一两本小人书。我学会了合理消费:强忍雪糕那凉甜透心的诱惑, 将仅有的几个钢儿递给小书摊的老板, 只租一分钱一本的, 而一本二三分租金的小人书, 那是奢侈的消费, 我是舍不得的。廉价的租金, 使我读遍了我家附近多个书摊几乎所有的廉价小人书。《三国演义》《林海雪原》《江姐》……一本本小人书, 一扇扇洞开的门窗, 使我步入了一个个令我惊奇、痴迷与遐想的精彩世界。进入小学后, 我的阅读兴趣有增无减, 但阅读对象已经逐步由小人书转向真正的文学版了, 尤其是四年级后, 基本告别这种“小孩的玩意儿”。那时, 我国的图书已经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大量的图书被付之一炬, 而适合少儿阅读的新版图书又极为有限。我经常像饿汉寻找食物一般寻找可读之书, 光明正大地读了《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长征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偷偷摸摸地读了用圆珠笔、糖果等做交易而借到的《战斗的青春》《家》《安娜·卡列尼娜》等禁书——尽管许多内容不理解, 但我还是连猜带蒙地啃了下来。现在想来, 当时的“读瘾”绝不亚于现在许多少年儿童的“网瘾”。中学时代, 可供阅读的图书更加稀少, 而我的阅读欲望却更加强烈了, 甚至不惜豁出一切, 大胆地阅读了被查禁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一天, 实在无书可读, 我翻开《毛泽东选集》, 目光落在文章后面的注释上, 突然发现这些注释竟然也能“解渴充饥”, 也能开阔视野, 使人充实!

可以说, 从书摊小人书起步的阅读, 为我奠定了一生的良好阅读基础, 而兴趣持续不减的广泛阅读使我快乐并充实着, 使我能充满信心地投入刚刚恢复的高考, 经过录取率只有百分之几的激烈竞争而迈进大学的校门, 也使我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断汲取, 不断更新, 成为学科带头人。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是与智者对话。亲近书籍, 喜爱阅读, 对每一个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来说, 都是极其重要的。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少年儿童是幸运的,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精神生活多姿多彩, 可供选择的读物在图书超市更是琳琅满目, 令人应接不暇。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呈几何级数在翻新, 各种丛书分类更加多样细致, 并且装帧华美, 没有你买不到的, 只有你想不到的。青少年朋友们, 热爱读书吧, 好书是人们成长过程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营养品。作家毕淑敏说过,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它比双脚的旅行更具有辽阔邈远的背景。读书的过程是我们面对先人、面对智者的过程。通过阅读, 会更省时省力地吸纳前人的经验和教训, 感受大师的智慧和启迪, 学得集萃的文化与知识, 使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上少走弯路, 少犯错误, 朝着你人生的辉煌目标大踏步前行。

阅读是我们一生中最应该养成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要靠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养成, 苏轼说:“书富如入海, 百货皆有。”一个人书读多了, 其言谈举止就会与众不同, 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文化气质, 显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阅读是有个性特点的。改革开放初期, 港台文化进入大陆, 影响很大, 当时有人说过, 女孩子喜欢琼瑶, 男孩子喜欢金庸。这些我都经历过。现在, 我比较喜欢传记类读物, 人物传记、传记小说, 记实性的传记、自述性的传记等。传主的思想智慧和人格魅力, 生平事迹和精神境界的激励作用, 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学习, 汲取他们宝贵的人生经验。

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 第4篇

“你叫什么名字?”

“鲁志鹏。”回答的是那位家长。

我在名单的后三名中找到了他,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学生:面黄肌瘦,脖子向后背着,嘴角也歪着,手细得可怕,指头还撮在一起,他是一个残疾儿。

从此,我班多了一个特殊的学生,为了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处处照顾着他。

班里成立了图书角,我鼓励学生们积极读书。我发现他看的是一些漫画书,就引导他去看一些文学方面的书。我推荐他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他沉浸在了这本书中,脸上时不时还浮现出一些喜悦的神情,我暗自为他高兴。第四单元的作文是写一篇读后感,他选的课文是《向命运挑战》,虽然他写的不好,但他能选这篇文章来写,我很高兴。在文章的后边我这样写道:“会昭,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一个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孩子。只有与风浪搏击过的雏鹰的翅膀才会更丰满,相信你一定会成为第二个霍金。”之后我又推荐他去读有关霍金的书。在书中,他找到了生活的支撑点,变得越来越坚强了。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的成绩也在慢慢提高,作文进步的最快。

我相信,只要他继续快乐地阅读,他的人生之路就一定会充满盎然春意。

他的例子让我想起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这本书中强调最多的便是阅读的重要性。

学校应成为书籍的王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阅读能带来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由读书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是一个强大的杠杆,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

我们提倡校园成为书香校园,不仅仅是创建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养成孩子们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更是让教师们也静下心来读书,读好教育理论书,读懂每一位孩子的心,进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静心交流,让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第5篇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现在大力提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也不正是此意吗?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起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其实很多教师都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仅靠课内学习为主,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相比较有其不足之处。

其一,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整个小学阶段课内12册的读物。仅仅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要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二,课内阅读极少有泛读指导。课内阅读以精读指导为主,一般不适合进行泛读指导。而泛读,常常是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

其三,课内阅读毕竟内容有限。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好奇心极强,什么都想了解。天文、地理、军事、甚至原始社会他们都想问个究竟。而这些知识,只靠课内阅读是无法解决孩子们的求知欲。课外阅读正好在以上方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此外,课外阅读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深有感触地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

抓课外阅读,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却有70%的功效,用时少而功效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一、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

(1)读与思结合,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读完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故事情节,书中的人物。比如我推荐我班学生读《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然后和家长探讨如何做个好爸爸、好妈妈等问题。我和学生一起读《蓝色的 海豚岛》这本书,我问孩子们有没有问题要问作者奥台尔。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讨论“你觉得小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读书后的印象,我设计了读书表格,孩

子读完后写读后感,把他们读书时的喜怒哀乐及时记录下来,我还鼓励他们如果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运用书信或网络的方式与作者交流。

(3)读书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扫清阅读障碍,而且可以有效的培养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习惯篇(9)明确提出“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也是孩子读课外书必须养成的习惯。

曾经听到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一回家就看书,书读得不少,但语文成绩并未提高,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往往只追求那些惊险曲折的紧张情节,造成了他们一门心思看“热闹”,而不去考虑“门道”的结果。虽然阅读不是短期就有明显的效益的,但是以上现象至少说明了课外阅读需要方法指导。我不仅教学生怎样读书,我还通过家长会告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和孩子一起谈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谈感受„„让家长耐心听孩子“说书”,分享孩子读书的快乐。

二、指导写读书笔记

单纯的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种:

(1)摘抄。如摘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三年级)

(2)列提纲,指导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写读后感,自己设计读书表格(四、五年级)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我告诉他们,今天的积累,就是明天的财富!而且,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一周批阅一次,发现笔记比较出色的进行诵读、展览,把优秀的读后感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内容有不妥的地方,及时给予点拨。开始有很多学生不会写读后感,只是摘抄书中的段落,过了一段时间,大部分会写了,而且还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听了非常感动。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去阅读不同层次的书。我还从网上搜集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的目录供大家参考。爱好不同的学生各有所爱。如爱好历史故事的可去读有关英雄传奇的故事,喜欢小说的可去读大块头的著作。这样,可缩短学生作为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本学期,我在调查了解本班阅读现状的情况下,针对学生阅读的不同层次,推荐不同的读物,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办手抄报,并选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墙上,以便于集体交流。我每两周让学生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当我批完他们的读后感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尽可能画出有感而发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慢慢的,学生的感受越来越多,精彩地文章也越来越多。一开学,我发放家长联系卡,告诉家长必须保证孩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课外阅读。有些家长还打电话告

诉我,孩子的变化很大,不在迷恋网络游戏,爱看书了;有些家长说孩子把很多玩的时间都用看书了;还有家长说我的做法也许现在效果不大,但他相信如过孩子能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为学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听了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2、紧扣教材推荐。根据课文的教学内容或课文中某一片断,向课外阅读延伸,引导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学生对冰心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便让学生去读冰心的其他著作《小桔灯》、《繁星》《再寄小读者》等作品。学完吴伯箫的《早》一文,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事》、《鲁迅全集》,然后些感受,课堂上交流读后感。学习了《海伦.凯勒》,向学生推荐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践证明,长期坚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激发了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会读善读的能力。

3、学生互相推荐,互相交换阅读。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带来的书很好,于是我让他们每周五把书带到学校,互相交换看,我班55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能交换一次,那一个学生就可以读55本书。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学生又可以读到很多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推荐的方法,推荐班上学生正在看的好书。每月召开一次阅读好书经验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是什么书,它好在哪里,来源何处;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书上精华的部分概括出来推荐给大家,以达到资源共享。如杨红樱的作品及选萃就是由学生推荐,然后风靡我班的。

让有效阅读伴随农村孩子成长 第6篇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功,它得益于课内,更依托于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自主的进行课外阅读,让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他们的心灵,充实他们的头脑,开展他们的眼界,这无疑使孩子们终生受益的举措。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每个教育者应该研究和关注的话题。培养阅读习惯,重视方法指导,开展读书活动,进行有效阅读,让每个农村学生都热爱阅读并伴随成长,一生都能在书海里畅游!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本校一至六年级3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一是阅读书籍缺乏。75%的孩子只有课外书1—5本,10%的孩子课外书有5—10本。二是阅读内容单一。“家中最多一类的书籍是什么?”反馈得知是作文书、习题册。三是家长不重视,部分农村孩子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教育经验缺乏,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不支持课外阅读,只有15%的家长经常督促孩子读有益的课外书,“不闻不问”或“偶尔过问”的分别占到55%和24%。四是阅读环境差。“家中是否有书柜、书桌、安静的读书空间?”60%的孩子回答“否”;“父母是否阅读?”92%的孩子回答“否”。可见,家长对课外阅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人认为课外书是闲书,经常看会分散孩子精力,影响学习成绩。为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单靠书本上的几篇课文,要想满足孩子的阅读欲望,要想丰富孩子的阅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思索着,也强硬布置给学生读书的任务,推荐给学生适合读的书目,可是,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要求只是一个空壳子,丝毫没有效果。学生对教师强硬的布置,只是形同虚设。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呢?如何让学生充满对阅读的欲望,使他们把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呢?

一、培养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要想让小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就要寻找一切机会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许多大作家一谈起能够 “成名立家”,无不异口同声回答:那是得益于孩提时期多看了几本书。

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明确读什么书。没有足够的书籍,必将影响课外阅读的量与质,学校、家庭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好书读,有适合自己的书读。

首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图文并茂带有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可着重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侧重培养想象能力。中年级学生对惊险神秘的故事和科技书籍较感兴趣,可着重推荐阅读《西游记》、《自然科学丛书》、《探索世界未解之谜》等,侧重培养学生的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级学生对战争题材、历史题材名著等较感兴趣,可着重推荐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等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名著等,通过经典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除了根据年级特点作基本统一的要求之外,我们还根据教材,依托文本,适时进行课外延伸。如学习《三顾茅庐》后,引导学生讲讲“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等故事中诸葛亮的形象描写,使学生对诸葛亮形成全面的、立体的认识,也进一步激发了阅读兴趣。

其次是家庭密切配合。引导动员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关注孩子读书。学校还要求每个家庭尽力为孩子购买一个小书柜,添置一张小书桌,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同时能根据必读书目、学校推荐书目及孩子的需求,积极购买课外书,并在寒暑假中能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老师还积极动员学生、家长开展“献一本,读百本”活动,提倡好书大家看,要求每人每月至少带一本书到班级,供大家循环阅读,保证班级的图书常换常新。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老师向学生介绍有名的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革命导师列宁终生读书的故事,鼓励学生从小热爱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学校组织“阅读之星”的评比,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读书氛围,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袁瑢老师说过:“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教师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 很难想象一个自己远离书刊的教师,如何去发现适合自己学生阅读的好书、好文章,即使有人推荐,教师自己没有阅读,又如何能与学生交流,如何去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平时,我也经常逛逛书店、上网搜索一些畅销新书,自己先读,读完一本,再和学生们聊一聊这本书,告诉他们最近老师看了一本什么书,内容是什么,老师的感受如何等等。学生们最易受老师的影响,对老师的推荐,他们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去阅读。而学生们一有最新的图书,也会抢着给老师介绍。这样,学生的阅读带动了老师的阅读,而老师的阅读又推动了学生的阅读,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阅读氛围日渐浓厚。

3、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阅读热情。让课外阅读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学校在环境布置上独具匠心,让文化设施成为校园的独特风景,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成为学生课后流连忘返之处。课间及课外活动时间,以往是喧闹声声,现在经常有许多学生埋首书中,班级图书角的布置也很有特色,如“好书推荐”,“读后一得”,由学校向各班推荐读物,也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图书,琳琅满目,课间,随手就可拿起一本好书来翻阅。

二、重视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新大纲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固定读书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们给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时间安排。把每天中午12点开始定为课外阅读的时间,虽然只20多分钟,但是学生读得津津有味。读书的内容结合实际而定,有时是自己选定的文学作品,有时是老师选定的阅读材料。每次学生读书时我们都会和学生在一起,共享阅读的快乐。另外,为了减轻作业量。保障学生有充裕的读书时间,不让读书变成学生课余生活中一项负担?这是我们所需要关注也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有效提高日常教学的效率,力求当日学习任务当堂完成,不做重复、低效的练习,不留或少留课后作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们手捧图书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夜晚,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和为之努力的目标。

2、教给读书方法。学生在阅读时,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这本书讲得是什么内容,文中哪些部分让自己感兴趣,读书中获取了哪些知识。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如: 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还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作为阅读课。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另外,还要求学生读书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读书的最佳状态是手、口、眼、脑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指导学生阅读时眼睛仔细看,口里出声念,大脑反复想,手里不停记。这种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开展读书活动,强化有效阅读。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非个个浓厚,如何让他们通向广阔的阅读空间?靠教师的强制当然是不可取的,能够焕发多数人热情的多彩活动便成了当仁不让的“金钥匙”。

1、亲子阅读。多数父母把空余时间花在了看电视或娱乐上,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而读书恰恰是沟通的最好桥梁。教师多给家长传递一些读书的信息,告诉他们学校正在开展哪些读书活动,班级中最近推荐读了什么书,孩子阅读的情况如何,哪些书可以购买给孩子,哪些书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旦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重视起来,定能尝到亲子阅读的甜头。我校曾有位家长说:“亲子共读能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我和孩子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彼此交谈,相互了解,促进信任„„”。

2、师生共读。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还尝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在规定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内容,如童话故事、经典故事、科普知识等,师生相互交流读书收获,共享读书的乐趣。

3、学生互读。这项活动最受学生欢迎,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学生们就同一本书畅谈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读书竞赛。结合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开展成语大比拼、谜语乐园、古诗大观园、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我们还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展各种竞赛。如:春天到了,就会开展收集春天成语、古诗、儿歌等的竞赛活动;春节到了,会让学生去收集各种春联和春节的传说;在教学完一篇童话故事后,还会进行一次课本剧表演。学生通过读书竞赛获得了胜利和喜悦,自然就强化了阅读的兴趣。

通过阅读,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也有积极意义。读书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去观察、去阅读,到书的海洋里去积累语文,到广阔的生活中去运用语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在众多优秀的作品中,同学们 与书中的人一起经历成功的快乐、经历失败的痛苦;一起体会亲情的珍贵、体会人间的美好;一起尝试生活的滋味、尝试人生的挫折,这些都会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从中受到了无形的教育,提高了审美能力。

四、学生畅游书海,阅读伴随成长。

一年来,我们老师运用各种指导策略,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爱看、教师乐教、家长满意。

1、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爱读书的习惯逐步养成。经过我们多方位的指导和培养,学生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学生读书的身影,课间也时常听到学生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学生的书包里也多了几本课外书,看课外书已经成为学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2、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明显提高。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学生读的书增多了,知道的知识也多了,说话、写文章、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了良好道德品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优秀的经典著作让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学生们在阅读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4、家长对课外阅读形成了新的理解。亲子阅读被更多的家长接受和重视,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了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到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现在,同学们每天都十分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他们在书海里尽情地畅游,沐浴着书的温暖,浸润着自己的心灵,相信有效阅读会伴随他们一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匙明镜.书香满校园,清气溢童心[G].山东教育2008年Z1期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第7篇

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阅读伴随我们成长》。

同学们,也许你们和我一样,常常向往和留恋着阅读的时光,常常沉浸在勾人心弦的故事里,常常憧憬着自己的人生,也能成为一本耐读的好书。的确,阅读能为我们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让我们闲暇的时光变得充实,是我们课堂学习之外,另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因此,阅读是我们成长途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认为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神秘的金字塔就不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更不知什么是《物种起源》,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整个世界将笼罩在愚昧、野蛮之中。没有了书,就像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有,语言也失去了意义。所以,会阅读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我们成长成才的道路中,读书不仅能够为我们解答疑惑,更能为我们的人生选择给予指导。我们常说,一本好书就是一笔财富,一本坏书也可能会毁了一个人生,所以读书时,我们要选择好书,特别是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著,只有这样我们宝贵的阅读时光才不至于被白白浪费。

读经史子集,可以让我们参透做人的道理,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在满目风景中,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读名人传记、时代经典,可以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并始终心存坚强的信念,从而敢于积极的面对和挑战人生。

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 第8篇

一、利用资源, 营造氛围

披文入情, 读书重在激情.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读书亦如此, 于是我努力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1. 利用文本资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因为苏教版教材按单元编排, 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中心, 老师可以选择相关、相近、相反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如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 发现学生对勃朗特三姐妹很感兴趣, 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阅读跟三姐妹相关的文章.学了《负荆请罪》后, 我让学生阅读《史记》.这样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既培养了兴趣, 又提高了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2. 利用班级资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上学期学校要求每个班开设图书角, 我想与其让图书静静地躺在教室的一个角落, 倒不如让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图书角.心动不如行动.我让一个小组准备一个图书夹, 并要求每人至少带四本书, 放在中间孩子的桌上.课间或阅读课时, 学生只要想看, 一伸手就能拿到自己想看的书, 这样既方便了学生, 又能资源共享.小组内的书看完, 还可以组与组交换, 一学期下来每个组的书在全班交换了一个轮回.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教室里学习, 阅读兴趣大幅度提高.

3. 利用教师资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袁榕说:“要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 教师就得先认真阅读几遍, 掌握作品内容和写作特点, 并且使自己受到感染和教育”.推荐给学生的必读书目, 教师要先读, 并且要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及时与学生交流.这样的对话是心灵的碰撞, 是情感的沟通, 更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和提升.师生双方的阅读交流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会选择, 增强识别力

健康向上的书籍是保证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养成有选择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因为面对当下出版物中鱼目混珠、美丑同在的状况, 一定要认真审慎地选读品位高、质量好的书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再说, 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 实在不容随意耗费.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择优阅读.关于指导择优阅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要“及时”, 二要“精选”.他说, “要随时留心新的出版物, 发现值得号召少年儿童阅读的立刻推荐”, “选择不妨从严, 相互比较之后, 推荐一些更好的, 淘汰一些次好的.”要选择那“内容比课本丰富些, 写法比课本生动些”, 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择优阅读就像“跑进仓库就得注意拣选, 非取那最合用的东西不可”, “霉的、烂的、不合用的”一概不取.叶先生在谈课外读物的时候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可供阅读的四类书.它们是:“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关于修养的书, 如伟大人物的传记, 学问家事业家的言行录”;“供欣赏的书, 小说、剧本、文集、诗歌”;“供临时需要的书.如预备练习游泳之前, 去看一些讲游泳方面的书;当社会上发生了某种问题的时候, 去看一些关于某种问题的书.”我们也“不要定下‘这不许看, 那不许看’的禁令”, 而要把“取缔书报的心思和力气移用到培养学生的识别力上的方面”.

三、策略指导, 授之以渔

“读书须入门, 入门使得真”.所谓入门就是方法技巧, 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一样, 有一定的方法与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掌握方法与技巧才能举一反三.

首先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读书时, 要在书上圈、点、画、找、记.圈出关键词句, 点出有疑问的句子, 画出妙词佳句, 找出优美片段熟读成诵, 养成摘抄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厚书读薄, 才能理解文章的精髓, 才能掌握课外阅读的“渔”, 让学生驰骋书的海洋,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 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 你是否会有一种如入“书海”的感觉呢?是呀, 在我们的一生中, 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 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优秀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一些名人传记, 如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 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 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科普类的书, 通俗易懂, 生动有趣, 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 也可以启迪智慧, 帮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 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以上三类书都可以作为我们精读的首选.像校园小说、探险故事等书籍只要大体浏览一下, 知道故事情节就行了.只有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最后要做到限时阅读和定时阅读相结合.所谓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 定时阅读指在每天的某一时间内阅读.教师要抛开课内学习唯重的片面认识, 可以把一堂课的知识压缩在25分钟讲完, 给孩子留足时间与空间, 确保孩子课外阅读, 这是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重要保障.另外, 教师可指导学生制定统一的读书计划, 如每天的读书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时间上可化零为整, 也可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计划施行, 做到持之以恒.

四、多维评价, 培养兴趣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 小学生更是如此.及时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 能促进与鼓励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首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过程与阅读结果的评价.对学生阅读的过程和阅读结果加以及时、合理的评价, 会使学生的阅读得到肯定,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其次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有人说:“表扬是最方便、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教师平时要做有心人, 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取得的点滴进步, 并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读书的成功与快乐, 进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最后做到评价与活动相结合.如开展读书推荐会、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 让学生在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同时, 激发阅读的动机, 从而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第9篇

一、言传身教,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兴趣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大踏步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诸多做法中,最朴素、最有效的一条就是教师的:“身先士卒”。当每一位老师都津津有味地在阅读的时候学生的热爱阅读氛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教师要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成为课外“悦读”,老师与学生坚持同背诗书、同读经典,更同编报纸、同作摘记,而且还坚持每周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的教师在读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了起来。

二、活动激趣,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精神需求

为了培养小书迷,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所有同学都要向这个图书角捐书。当然图书角接纳同学们的图书有特殊的要求:①捐的书必须是自己阅读过的,必须是自己喜欢的;②捐书还要有充分的理由,要写出你读后的感想③所捐的书被其他同学借阅率最高的,给予表彰。这样一来,小书迷们的读书热情空前高涨。

2、我们设置了“阅读档案表”“读书竞赛栏”“诗文交流台”,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诵读成果,让学生从读书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应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根据这一精神,在开学初,我们便为每位学生建立了《课外阅读档案》,每学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两次评价,期末进行一次总评。每次评价都做到师评、生评、学生互评、家长评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每学期对课外阅读成绩突出或进步大的学生授与“课外阅读特色章”。两年来,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我们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评选师生“诗文诵读大王”“读书之星”“故事大王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所有当选者都要在全校范围内接受表彰,校长亲自为他们发放奖品。

4、我们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如《写一处自己熟悉的地方》,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

另外,我们每班每周用一节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或分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检查阅读效果等。

三、推荐读物,让孩子们阅读适宜的书籍,引领孩子们健康阅读

中高年级各班板报开辟《好书推荐》栏,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每月向同学们推荐精品少儿读物。这些图书有童话、故事、儿童小说、诗歌、科普读物、名人传记等;有传统精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国四大名著(少儿版)等;也有热销图书,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郑渊洁童话》等。推荐者有家长,有学生,也有老师。

语文老师还联系课堂教学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小抄写员》,推荐《爱的教育》;教《草船借箭》,推荐《三国演义》(少儿版);教《月光曲》,介绍《贝多芬传》等。这种方式推荐图书,由于课内外有联系,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受学生欢迎。

四、指导方法,让孩子们在阅读里扬起风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教师根据《标准》要求,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让学生们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中、高年级学生人人有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词语和句子,积累不少语言。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最有效的读书方法,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五、习惯的养成,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课外阅读的展开,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觉自愿阅读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特别强调学习语文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在《略谈学习国文》一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中又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为此,我与同学们商量制定了《课外阅读实施细则》,其中包括采用读书汇报会,阅读心得交流会、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等等形式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

六、阅读考级,推动了孩子们持续的阅读方式

为了能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持之以恒地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都有能与书籍结成终身的朋友,我校开展了课外阅读考级办法的探索实践。

1、课外阅读的考级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共七级。学生达到相应的阅读量即可参加阅读考级。考级前学生必须上交课外阅读手册,由老师审核课外阅读量、文摘卡、心得卡,达到要求的方可参加课外阅读考级。

2、如果学生课外阅读量达到了高一级的要求,可申请越级考试,不必参加低一级的考试,课外阅读的量可以逐个学期进行累计。

3、考试的形式以书面为主,检测学生是否阅读规定的书籍,从第五级起将增加学生阅读速度的测试。第五级的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阅读400字以上,第六级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第七级学生应达到的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600字以上。

4、凡申请参加课外阅读考级学生必须按规定背出相应年段要求背诵的古诗。通过古诗背诵检测的学生才能参加学校的课外阅读考级。

5、课外阅读考级的试题中将增加默写格言的内容。默写格言的成绩将记入课外阅读考级试卷总分。格言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言。

格言默写要求如下—

一级:2句;二级;3句;三级:4句;四级:5句;五级:6句;六级:7句;七级:8句。

6、申请参加课外阅读七级考试的学生在申请考级时必须提交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名著研读报告”。学生可从推荐的1000本书中选择自己喜爱的名著,进行深入阅读、研究,在报告中充分阐述自己对作品中人物、事物的独特见解。

7、课外阅读考级每学期举行一次,先由学生本人向本班的语文任课教师提出考级申请,真定申请表,经任课教师审核签字后报学校教导处统一安排考试。

8、课外阅读考级的情况期末将记入学生的档案及学生的成绩报告单。

让阅读伴随孩子们成长 第10篇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材料,教学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主客体交互过程中获得的。”儿童的语言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色彩鲜艳、形象可爱、图文并茂的阅读环境能给幼儿以积极的感官刺激, 加快大脑的发育和成熟, 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

我们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的、温馨的、轻松的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阅读空间。在阅读区中提供多种物质材料, 有开放式的书架、玩具橱、操作台, 阅读区所特有的、别具一格的墙面布置, 如故事名称字卡、动物字卡、小新闻、小图书及幼儿编讲的故事等。同时, 为幼儿提供录音机、耳机, 适合各年龄的图书等。在活动中, 尊重幼儿, 理解幼儿, 尽量与每个幼儿积极交流, 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的重视, 激发他们内心积极向上的情感及交流的愿望, 为幼儿发展提供契机。在区角中, 为每种材料贴上相应标记, 让孩子知道材料摆放的规则, 在进行活动区时知道不能大声喧闹, 根据材料数坐相应的幼儿, 等等。

二、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都在3到6岁之间, 他们不仅年龄小, 而且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低, 对事物没有分辨力。所以选择阅读材料方面, 幼儿园的教师必须把好关, 尽量多供给涉及面广具有积极思想意义、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 能给孩子多方面教益的中外优美童话、寓言故事、自然科学、综合知识等儿童读物。对于讲述人物丑恶、荒诞不合科学的鬼怪故事则要抵制此外, 根据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必须有针对性地引导小班幼儿多看一些画面大、色彩鲜明、内容具体简单而又生动有趣、利于幼儿理解的图书。对于求知欲旺盛和语言智力迅速发展的中、大班幼儿, 则可让其多选择从图画过渡到文字, 图书内容略高于本身发展水平的书籍。尊重孩子的选择, 充分给予孩子挑选图书的自主权, 从而激发孩子再看书的欲望和提高阅读兴趣, 更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1.图 书的来源 。

一是幼儿园图书馆, 我园为幼儿订阅大量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 如《彩图幼儿故事100集》 (红果、绿果、黄果三套) 、《幼儿识字》、《好儿童》、《娃娃画报》、《小青蛙故事报》等二是教师平时收集的书;三是家长为孩子提供书;四是教师和幼儿共同自制的书。

2.图 书的种类 。

幼儿阅读图书的种类非常丰富, 从内容上可以分:第一种是故事书, 有关家庭、幼儿园生活的故事;动物的故事;童话故事;有关自然科学知识的故事;有关社会知识的故事, 等等。第二种是儿歌书。第三种是工具书, 没有故事情节, 只是一种介绍性的内容, 如:大百科、教你折纸、词典等。第四种是自制书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绘画、剪贴的形式将自己构思制作成图书画册, 并将其放在书架上, 闲时看一看也别有一番感觉。当然各种书籍的投放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如:小班图书角一般适合投放单页单幅、字体较大、色彩鲜艳的大图书, 中班图书角则可以投放一些单页单幅的图书, 而大班则可以根据幼儿的阅读理解程度, 增加一些多页多幅、图文并茂的图书。

三、采用独特的指导策略

拿到一本书, 教师首先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虽然我们不可能人手一本, 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PPT的形式, 让孩子看大图书, 先让孩子自由观察, 引起孩子对本次活动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相关信息, 这无疑是教给孩子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1.师 幼共同阅读 , 丰富故事内涵 。

教师与幼儿一起集体阅读,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书面的信息, 从而丰富故事的内涵, 如在执教《逃家小兔》和《猜猜我有多爱你》时, 我带领幼儿逐页进行集体阅读, 通过一张张画面的观察和引导性提问, 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浓浓爱意。同时帮助巩固理解故事内容, 使孩子们能把书看懂, 看明白。

2.情 境表演 , 大胆表达 , 再现故事内容 。

在组织活动时, 我们注意动静结合, 让孩子们用动作表达故事中的情节, 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 把手张开到无法再张开, 然后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比较, 感受大家的爱多大, 这让爱在无形之中有了形象的比喻, 更给了孩子直观感受, 同时再现了故事内容, 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3.联系生活实际 , 引发情感共鸣 。

一个好的绘本往往能和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所以在活动中间和结束阶段, 我们会引导孩子们联系实际、迁移情感, 在自己生活的周围世界中找到故事中的人、事、物, 从而引发感情共鸣, 使活动达到高潮。

让阅读伴随写作一起成长 第11篇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是学生积累大量词汇,语句的重要途径。但是光靠记住这些词语,语句来提高语言素养还是不够的,把平时积累的知识置于习作之中,成为自己的习惯表达方式,这才是有效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阅读是信息输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写作的基础和源泉。因此,我们要让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齐头并进。

一、激发阅读兴趣,树立信心

要想学好英语,最关键的是兴趣。但是光靠兴趣还是不行的,我们还得知道如何去学,调整好心态,以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不要为了学习而去学习。首先,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其次,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习英语,比如听英语歌,看英语原声版电影等,最后,学习英语要疯狂,大声地,反复地朗读,在朗朗的诵读中树立自信。

二、扩大阅读量,增加知识储备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英语》中要求初中学生应达到15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学习英语就要扩大词汇量,就要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进而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遗忘现象,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不断接触和使用一些词汇,增加所学词汇的重现率,广泛的阅读就是一个重要手段。另外,大量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英语的应用和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语言材料、各种各样的句子,学生就会对英语的句法结构逐步熟悉,逐步掌握,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这些知识日积月累的储备,都为独立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灵活机智,学以致用

要鼓励学生写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讲积累的词汇,短语,句式尝试着运用其中,让这些知识在日记中自由表达。日记不需要长篇大论,抓住每天中值得写的片段或把自己深刻的感悟记录下来。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久而久之必能形成自己独有的语感,语感是人们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这样在英语写作中,就能自觉的排除汉语的干扰,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有效遏制中式英语现象。

四、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英语课本上的课文都是经过教科研小组精心选配的,而且在日常教学中也是教师讲授重点词语,词组,句型,语法的主要依据,也是考试大纲制定的依据,所以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多读、多背、多记,一定要吃透课本,把基础知识打牢,只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在写作中游刃有余。

上一篇:重阳节应该吃什么下一篇:应用写作课程简介